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集锦9篇

时间:2023-07-03 16:08:00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1

【关键词】冲突;交融;天主教;青岩;文化交流

一、引言

青岩,是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郊的一个古镇,它之所以成为本研究的一个考察点,原因有二:一是这里曾经发生过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在近代史上成为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在这样激烈的冲突下,天主教竟然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二是因为这里数教并存,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以及一些其他小教派均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形成了独特的“三层楼结构”的宗教生态系统(陈晓毅2008:19)。

天主教传入贵州青岩古镇,并非单纯只是让青岩人民有了一次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从更深层面来看,这场文化互动实为相关利益方面和社会阶层在信仰和价值层面的一次碰撞和磨合,而教案的发生,只是这种碰撞和磨合最为激烈的表现形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上的无声或有声的碰撞,时有发生。可以说,天主教在贵州青岩的传播和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冲突中的交融。

二、天主教进入青岩的背景以及在青岩的传播

天主教传入青岩,是在清末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为大背景、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保障的。两次鸦片战争均以清廷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致使其在军事和外交上节节败退,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与诸多利益拱手让给列强,而英法俄美等列强则纷纷攫取更多在华利益和特权,包括传教方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与《中美黄埔条约》均涉及传教方面的内容;1846年,道光皇帝正式宣布天主教弛禁。1858年中法《天津条约》不仅明确废除了原来的所有禁教法令,还为法国人在华自由活动、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更是规定“各处军民人等”均可“传习天主教、会合讲道、建礼拜堂”,“并任发过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王铁崖 1982:146-148)。自此,天主教传教士可以畅通无阻进入内地传教,其教产和人身安全受到中国政府的保护。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贵州被设为宗座代牧区,法国传教士白斯望德担任贵州教区第一任主教。约在1851年,天主教在姚家关建立了青岩最早的传教点,同年白斯望德又在石头寨发展了两户,青岩城附近的杨眉高寨也有两户人家信教。1852年,法国传教士胡缚理被任命为贵阳天主教修院院长。当时贵州当局恐天主教与太平军有染而搜查天主堂和修院,胡在姚家关一佃户家躲避时,佃户将补鞋的皮匠发展为教徒,胡受到鼓舞,派一位徐姓人士去青岩城内宣讲教义,当场就有15人表示愿意信教(张浚哲 1993:233-234)。自此,天主教便以青岩为中心,向花溪的各个乡镇拓展传播。

1856年,胡缚理为了培养神职人员,选择在姚家关修建贵州天主教的第一所大修院。1859年建成,取名圣伯多禄大修院,由传教士白伯任院长,修生有十多人。但这所大修院仅仅存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在1861年“青岩教案”中被青岩团务道赵畏三捣毁。

教案发生和处理期间,青岩天主教教徒的日子并不好过:由贵州巡抚何冠英和提督田兴恕联名颁发的“秘密公函”将天主教界定为“最为害人”的“异端邪说”,要求全省各府州县的官员“随时驱逐”,“藉故处之以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1996:237),以致“教民纷纷被逐,逃避来省,不得各安故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74:1121)。

1866年,青岩教案以向被杀教民赔款、将田兴恕等革职流放而告终,天主教占据了上风,一时间入教人数急剧增加。贵州教会向巴黎和罗马报告,竟称贵州入教者有十余万之众(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 1996:203)。1867年,在胡缚理的要求下,青岩官方协助劳若望神父建立天主教经言学堂,叶临爱神父设立医馆,1868年,叶神父用青岩官方赔给教会的土地建成了青岩天主堂和一些住房,进入“叶牧”黄金时期(陈光凡1963:0148-0149)。

三、青岩教案:各方冲突的集中体现

(一)青岩教案始末

青岩教案的导火线是胡缚理接到法国驻华公使寄来的传教护照后,乘坐紫尼大轿、排场和声势浩大地拜会贵州巡抚何冠英和提督田兴恕,激怒了这两位地方大员,认为是“僭越”。中国历来重“礼”制,古代中国社会更是等级森然,僭越行为是一种社会禁忌,是“犯上作乱”,是对官府权威的严重挑衅。于是田兴恕多次查抄主教府,并联名发出“秘密公函”,要求各府州县官员驱逐天主教徒,一时间各地教案此起彼伏。

咸丰十一年(1861年)端午节,青岩人盛装出游(俗称“游百病”),部分群众游至姚家关天主教大修院时,孩子们高喊童谣:“火烧天主堂,洋人坐班房”。修院管事和四位修生觉得这是对自己信仰的侮辱,遂与这些群众发生冲突。青岩团练赵畏三闻讯,逮捕了四位修生。后来,田兴恕不顾法国公使要求放人的信函,授意赵畏三将四名教众斩首。

惨案一发生,法国公使立即呈递外交照会,要求贵阳府张贴和约(《天津条约》),归还所抢物件,赔偿相关损失等。田兴恕则一再推脱,对朝廷谕旨并不在意。后来又指使开州知州戴鹿芝杀死法国传教士文乃耳及几名教众,是为“开州教案”。法国驻华使馆代办哥士耆一面紧急报告法国政府,一面照会总理衙门,强烈抗议贵州官方杀害教士教民的行为,要求惩办田兴恕等人。清廷并不愿意得罪法国,但也不愿因几个教徒被杀就要处死朝廷封疆大吏,双方陷入艰难的谈判和交涉,最后,迫于法国强大的威胁,不得不流放田兴恕等人,并赔偿教会损失。

(二)清廷的内忧外患和矛盾痛苦的心理历程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外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来视外国为“夷狄”的清廷,历经了一次痛苦的心理历程。一方面,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承认列强包括传教在内的各种特权,明降谕旨:“其合约内应行各事宜,即着通行各省督抚大吏,一体按照办理”(贾祯 1979:2502);而另一方面,“天朝上国”的迷梦仍然存在,从中央统治集团到地方大员,在心理上都很难接受这个战争的结果,忽视、抗拒条约中各项规定的行为,时有发生。开州教案发生后,法国政府提出的“十二款”处理方案,言语中饱含威胁。清廷虽然不满田兴恕的恃恩骄纵、草菅人命,但侮辱朝廷大员、公开威胁清廷的行政自,则超出了清廷的忍耐范围。总理衙门对哥士耆的照会进行了批驳:“揣其意向,直以恫喝之语,遂其要挟之心......其条款故为厉害,其词色假作平和。谲计阴谋,殊令人眦裂发指......夫大臣不可辱,辱大臣则辱国。今田军门,大臣也......办理此节,实无大错。人言可畏,直道难欺。”①

而另一方面,由于贵州当时的军情紧急,田兴恕又手握重兵,处理起来也很棘手。由于清政府对外一再妥协退让,对内却极尽苛捐盘剥之能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咸同年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贵州各族农民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反清大起义,以苗族为主体,得到了布依、侗、水、回、彝、瑶等民族的响应,贵阳成了一座孤城。内外交困之下,清廷艰难地从传统的羁糜外交向务实的近代外交转变,同意惩办贵州地方官员,对法国赔偿白银,保护传教士在贵州传教(张云峰 2009:52)。

(三)官绅士族的立场和态度

一方面,贵州官绅对不平等条约并不以为然。贵州位置偏远,战乱频仍,地方大员对条约不甚了解,对当时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也不认同。在青岩教案和开州教案爆发前,《北京条约》在贵州“未见有一张贴出”②。贵州地方官员甚至对传教士直言:“恭亲王乃久蓄异,私通外洋之少,其人何足道哉!其印花又何足道哉!”③。在青岩教案中,未经审讯就将修院教师、学生和厨工斩首,在后来的“开州教案”中,提督田兴恕接到知州戴鹿芝票报后,未经调查就批示“缉案就地正法”,完全不顾相关条约的规定,也不顾及斩杀传教士和教民的后果。戴鹿芝甚至拒不承认法国传教士文乃尔护照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贵州的士大夫们与全国的官绅一样,从骨子里对外来文化持藐视和排斥的态度。两千年来,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是邻国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长期以来,强大的政治和文化优势使士大夫们形成“夷夏大防”文化价值观。在贵州官绅看来,“一旦使夷教入境,满地腥毽,坐视中国三千年诗书礼乐之化夷于禽兽,圣朝二百年来爱民养士之恩付诸流水”④。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纲常伦理,正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天主教教徒间互称兄弟姊妹,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这种平等观念自然不能为官绅们所接受;男女教众齐聚一堂的做法,也有悖于“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观念;自从罗马教廷内部发生“中国礼仪之争”,天主教便不允许祀孔和祭祖,更是激起官绅们的反感。在这种背景之下,天主教被田兴恕和何冠英斥为“异端邪说”便在情理之中了。而策划和实施反教行动的幕僚和道台赵国澍、张茂萱、冷超儒、谢葆龄、钱登选、吴德溥等人,均是饱读诗书的儒生。他们的反教热情,自是可想而知,更何况田兴恕在“秘密公函”里还将官员的升迁与驱逐天主教的行动联系起来,让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

(四)普通老百姓的立场和态度

1)天主教教徒的心理和态度

晚清时期的政治腐败,让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上贵州的偏远落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艰难。这时候,儒家学说对生命的阐释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并不能为老百姓的空虚和迷茫指引道路。天主教的“福音”给一些教徒带来了心理上的慰藉,而天主教劝人向善,传教士教人识字、替人看病等手段,也吸引了一些人入教。同时,因为不平等条约赋予了天主教一定的特权,尤其是开州教案处理完后,教徒的安全有了保障,看到官府害怕洋人,有许多人为着自己的前途、人身安全和眼下利益而入教。

2)非天主教徒的心理和态度

青岩是一个多重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只是有儒家文化的世俗影响和天主教文化的传入,当地原本还有道教、佛教,还有其他的小型宗教,青岩地方很小,各教派之间争夺教徒、抢占资源的情况也有发生,儒、主之争,主、祖相煎,老百姓间价值观念和利益冲突和摩擦也时常存在,只是不曾像教案那样激烈地爆发出来。

四、总结和思考

在晚清这样特殊的背景下,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注定不会平和顺畅:交流的一方笼罩在这样一种战败的屈辱和文化弱势之中,而另一方,借助不平等条约强势逼进,获取了若干传教特权,甚而至于有些得意忘形、肆意妄为。但天主教文化的传播,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岩的现代化进程。在青岩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多重文化交汇的地方,正确理解和对待这场文化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岩教案导致的宗教生态失衡,对文化交流的各方,都造成了损失。而经过“三自”爱国运动,消除了西方文化入侵的影响,融入了目前青岩的“三层楼”式的宗教生态系统,实现了天主教在青岩的本地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光凡. 青岩天主堂简史补充材料.贵阳市档案局卷宗41-1-95.

[2] 陈晓毅. 中国式宗教生态――青岩宗教多样性个案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贵阳市志?宗教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 贾祯编修.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M]. 第7册. 北京:中华书局1979.

[5]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编:教务教案档[M],第1-3辑,1974- 1975.

[6] 吴义雄.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7] 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M]. 第1册. 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57。

[8] 张浚哲,青岩天主教概况[A],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38辑)[C].贵阳南明印刷厂,1993.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 清末教案[M]. 第1册. 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 中华续行委版会调查特委会编. 1901-1920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注释:

①《教务教案档》第一辑第三册第1546号。

②见《清末教案》第1册,233页。

③同上,236页。

④《教务教案档》,第895页。

作者简介:

肖琦(1976-),女,汉族,湖南娄底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硕士,MTI硕导,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2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3

与会人士聚焦本届论坛“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的主题,就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文化产业合作、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认为,自去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在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更多共识,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基础更加坚实,合作不断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保持良好趋势。新形势下,两岸应继续扩大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优势整合,提升应对外部挑战的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两岸同胞,携手致力实现民族振兴。与会各界人士经过充分交流研讨,提出以下共同建议:

1.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商谈和落实,加速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实施。继续推进两岸货物贸易、争端解决协议商谈,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争取早日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

2.鼓励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开展广泛合作,相互借鉴,融合发展。

3.两岸应共同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密切两岸经济合作基础上,探讨和协商同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和可行途径,提升两岸经济实力及全球竞争力。

4.着力加强两岸产业合作。进一步发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及其产业合作工作小组作用。加强规划协调,促进建立两岸产业规划对接机制和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共同制订相关产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建构垂直和水平分工并行的两岸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5.推动加强两岸企业合作。引导两岸企业相互参股、合作研发,建立合作新模式。支持两岸企业家通过各种交流平台加强相互合作。

6.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完善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进一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合作维护两岸金融市场稳定。支持两岸金融机构相互参股、互设机构,加强理论研究、信息、业务、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开发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物流金融等新产品新业务。

7.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支持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制度化。进一步扩大两岸农产品贸易,加强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为两岸农产品进出口设立便捷通道。推进两岸农业新品种、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8.统筹规划、大力推动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尽快研究商签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协议,实现科技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推动两岸科技界建立更紧密和稳定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发挥两岸科技互补优势,共同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9.研究加强两岸科技合作的平台建设,为科技合作创造更好条件。加强两岸科技研究发展机构的交流,鼓励共同建立研发中心。推动建立两岸高新园区交流合作机制,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两岸文化科技创新交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支持两岸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为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10.加强两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环保科技、生物科技合作,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两岸就能源需求研究合作开发和相互支援的途径。发挥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的互补效果及国际竞争优势,强化合作,提升效益。

11.进一步完善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机制,提升和丰富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平台功能与内涵。推动两岸旅游业逐步实现产业化合作,重点开展旅游投资、金融服务、智慧旅游等合作。扩大旅游交流规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保障两岸民众旅游消费权益,创造更佳旅游环境。

12.继续落实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加强两岸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工作,整合发挥两岸医药品研发优势,因应两岸公共卫生及医药需求,按照医药品安全管理公认标准确定的原则,合作推动双方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协调性,以提升医药品的安全、有效性。鼓励两岸合作试点医院开发“远距医疗”和“健康云”,提高两岸医疗服务水平。

13.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研究商签文化交流协议以及文化产业、出版交流、文物交流等文化领域相关协议。继续营造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整妨碍两岸文化交流的限制性规定。

14.深化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提高两岸在文化、创意领域交流的规模与品质。扩大两岸文化产业人才交流,加强两岸高校合作开展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共同培育文创人才。促进两岸文化企业合作,支持举办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及相关论坛。合作建立两岸创意城市网络及文化生活创新促进平台。

15.促进两岸影视交流合作,加强制度化建设。拓宽两岸广电媒体交流合作渠道。继续支持两岸合拍电影、电视剧。加强两岸影视演职人员及创作人才双向交流。

16.加强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出版交流合作机制,积极扩大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持续推动传统出版合作,加强动漫、网游、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业态合作。进一步落实与完善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两岸出版市场秩序,保障业者权益。加强两岸新闻出版产品开发、华文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建设、新闻出版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7.提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制度化水平,研究商签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推动两岸全面实现学历互认,扩大交换学生及高等教育专业师资交流,审慎探讨发展两岸双联学制与开放大陆学位生参加台湾技术士技能检定。鼓励两岸搭建更多教育交流平台,建设两岸同源大学联盟。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加强两岸学生服务平台功能,为学生就学、就业提供更多方便。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4

关键词法律文化 法治 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07-02

一、两岸法律文化的同根性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自从1969年劳伦斯·弗里德曼正式使用“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以来,法律文化便开始在社会流传开来。一般认为,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所以法律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包括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理论学说的复合有机体。

(二)两岸传统文化的同源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拥有博大精深和海纳百川的深刻内涵。这种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品质不仅造就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而且对海峡两岸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wwW.133229.Com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主要是由福建、广东移民开发的,随着移民不断移居台湾,中华文化也在台湾得以传播。对台湾文化的追根溯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台湾文化的源头在闽粤,在河洛,在辽阔的华夏大地。我们不仅看到两岸人民在语言文字、饮食起居、民间工艺等风格上十分一致,还发现两岸拥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诸如敬天思想、祖先祭祀、宗教崇拜、婚丧礼俗、节日习俗。由此可见,台湾文化是建立在中原文化传播基础之上的一种地域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

(三)两岸法治思想的同一性

1.儒家法治思想对两岸法律文化的影响

儒家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两岸法律文化的融合

(一)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两岸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经常性的沟通平台,而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却刚刚开始,这方面的交流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在各个领域的持续加强,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至关重要。

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由法学界的交流作为平台,加快法学交流的步伐,深入探讨并积极付诸行动的重要问题。其次,应当加强司法协作,特别是涉及民生与经贸等司法实务问题上的交流合作,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协作,从而为两岸的民众往来和经贸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最后,应当多开展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法律文化互动交流活动,这样必将有力地推动两岸的法律交流和司法协作,开创两岸法律交流合作的新境界,擘画两岸法律交流合作的新前景,从而有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意义与目标

海峡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彼此友谊,促进两岸和谐,推动和平发展,维护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随着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的发展,涉及两岸的各种纠纷会日益增多。内地法院如何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维护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是摆在各级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五十余年来,两岸法律文化各有所长,互有所需,双方差异性和互补性既是交流的基础,也是促进交流的动力。大陆丰富的传统与地方资源,为台湾所需;而台湾融汇近代西方思潮,所蕴涵的公平、效率、民主等可贵经验,也正是最大的特色。这些具体成果,经由双方接触交流,相互分享,撷取所长,将可丰富中华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精神,逐步达成文化整合的目的。

总之,中华法律文化是一个开放、多元、相容、和而不同的文化多样性的体系,不同的地域、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法律文化思想,要在相互理解和对话中,为中华文化的未来提供一种共同的“法律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在相互交流与发展中建构有整理

参考文献:

[1]l.friedman,“legalcultureandsocialdevelopment”,lawandsocietyreview,6(1969).

[2]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本土文化 跨文化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其重要性已日趋突显。学生就业和生存对英语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语法和词汇层面,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人际沟通中也需要了解英语文化,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还应注重本土文化的融人,能有效帮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跨文化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各国交往日趋频繁,在高职英语教学逐渐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合的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西方文化积极主动地走人了高职英语教学课堂内外。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有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本土文化很少融人英语教学过程。对一种新文化的了解应该是建立在对本国文化了解的基础之上。外语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单向的文化交际活动,在培养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国文化,在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的同时,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比起单一地学习一种文化,更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文化交流与互动是双向的,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适应外国文化的同时,不能舍弃本国文化全盘照搬外国文化,不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方式也很难培养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增强本国文化的融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使他们树立更加全面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西方的新思想、新理念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我们交流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民族,也包括把英语作为中介交流媒介的其他民族,因此英语学习者也承担着将本国文化传播、发扬的使命。

2跨文化意识与本土文化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主要指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来思考东西并作出反应.顺应各种社交活动。随着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逐渐被人们重视.建立在目的语文化认知和应用基础上的交际能力被视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占据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于是学习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极大地推动着不同文化间的的互动,既有融合,也有渗透。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日趋提高,经济蓬勃发展,在如今的国际交往中我们与国际社会已不再是单向的文化吸收与输出,而是平等的双向交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培养既掌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又了解英语文化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

3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措施与方法

3.1导入本土文化

要帮助外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导人本土文化。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加人中外文化对比的内容。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在教材中适当加入英语介绍本国文化的文章材料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本土文化。

3.2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措施

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由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不同于改革开发初期。我们主要以单向学习西方文化为主.但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培养须生多元跨文化意识,更能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英语教育者本身要转变观念。从单一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转变至多元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与英语国家本土民族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为媒介与非英语国家民族交际的能力,在实践这两中能力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互动的,融入本土文化能更好地实现英语学习者与英语国家民族和非英语国家民族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文化理解和文化对比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学者胡文仲(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3—194.)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阐述的信息提供法和原因分析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路径。教师可以将本土文化以阅读材料、影视等形式为信息源与相应英语教材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在对本土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外的跨文化意识渗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收集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实物。设置模拟场景开展中西文化结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在积累到一定阶段时,为今后就业中的多元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将学生收集的邮票、报刊、照片等进行展览,相互交流,以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中西的文化的兴趣。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6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一 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 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 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 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 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7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一 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 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 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 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 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8

国务院总理2012年2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提出,中欧要共同努力,扩大相互投资,尽早启动投资协定谈判;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充分开发市场潜力,妥善处理分歧,争取共赢局面;加强科研和创新合作,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进步;深化能源和环保领域合作,推进中欧城镇化合作;以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和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人文交流。

【理论分析】

一、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及影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扩大,各国加快自身改革,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2. 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中欧要更加深入地相互理解和支持,以创新、开放的思维扩大务实合作,共同致力于营造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推动全球战略格局继续向着多极、均衡、稳定方向发展。

3. 我国对外贸易坚持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和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中国支持欧方应对债务问题的意愿是真诚的、坚定的,已做好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中方支持欧盟加强财政纪律,希望欧方向外界继续传递明确、有力的积极信息,并为中欧深化金融合作营造积极、有利的环境。

二、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近年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中欧关系总体平稳、向前发展。双方从战略高度更加重视沟通与合作,利益融合日益紧密,贸易和投资大幅增长,科技、能源、环保、金融、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上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扩大了共识,维护了共同利益。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扩大,各国加快自身改革,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成为时代潮流。

3.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支持欧方应对债务问题的意愿是真诚的、坚定的,已做好了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中方支持欧盟加强财政纪律,希望欧方向外界继续传递明确、有力的积极信息,并为中欧深化金融合作营造积极、有利的环境,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三、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1. 文化与经济、政治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在时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和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人文交流。

2.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和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人文交流。

四、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世界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欧要更加深入地相互理解和支持,以创新、开放的思维扩大务实合作,共同致力于营造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推动全球战略格局继续向着多极、均衡、稳定方向发展。

2.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中欧要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就重大问题进行坦诚、深入的对话,全方位推进合作。这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对世界人民有利。

3.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面对共同挑战,欧中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正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欧中关系有着巨大发展空间,欧中是战略伙伴和朋友,不是对手。

【创新训练】

2012年2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主持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据此回答:

1. 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成功会晤的政治学依据是( )

A. 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B. 政治多极化已经形成

C.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D. 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存在

2. 提出,中欧要以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和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人文交流。东西方文化不断加强交流的哲学依据是( )

A.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D.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扩大,各国加快自身改革,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中欧要更加深入地相互理解和支持,以创新、开放的思维扩大务实合作,共同致力于营造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推动全球战略格局继续向着多极、均衡、稳定方向发展。

中欧要共同努力,扩大相互投资,尽早启动投资协定谈判;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可持续发展,充分开发市场潜力,妥善处理分歧,争取共赢局面;加强科研和创新合作,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进步;深化能源和环保领域合作,推进中欧城镇化合作;以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和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人文交流。

(1)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知识,分析说明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理由。

(2) 中欧如何携手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1. C 2. C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9

关键词:交际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际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卓越。许多学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涵盖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修辞、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1]不难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语教学界,研究的成果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然而当今的世界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从文化入手。如何使这样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务和宗旨。

仔细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却很少涉及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种族及区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国家跨文化交际除了探讨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的交际活动外,还涉及到了同一国度内部主体民族文化与其它亚文化族群之间的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

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出的意义,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群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它体现在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包括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2]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成就与经验,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构了人类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共同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各民族国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另外,从微观的角度上审视,由于各文化群体、社会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时代背景下千差万别,因此各民族、种族所积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这种各文化群体的差异和民族性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文化群体的互补性,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内在实质而言,一种文化不论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灿烂,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内流传,其社会价值也不可能源远流长。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彼此竞争、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是相对独立、自我演变、充实和完善的。正如法国作家丹纳所说:“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民族文化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渗透、交融、互补中,觉察到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克服的弊病,和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于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在这种优胜劣汰中,一方面不断地捍卫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不断地吸纳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对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保持各民族、种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拓宽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间。民族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的伦理、社会制度、民俗、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所以,一个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该文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经验积累,是人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民族、种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势。民族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的动态过程。可见,民族文化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继承和创新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就会逐渐失去了活力。但必须警惕的是西方少数国家试图利用霸权文化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这种征服和统治“异族”文化的做法违背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势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科技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民族、种族在生产、贸易、信息等环境之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与其它民族展开交流、沟通与融合,不断从独立、封闭、排斥的状态转为相互吸纳文化精髓以谋求共同发展的境界。

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深层反映和体现。交际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际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种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互补,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传统模式的束缚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的过程。

各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因此,大多数民族几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隐含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要素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习俗,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美国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国生活的德国移民带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国的德裔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把许多德国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国的文化习俗中。犹如许多像汉堡包、啤酒等具有种族特色的食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国的即兴之作。美国文化也包容了亚洲文化,美国华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美国文化还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美国文化又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种族在保持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将本民族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吸纳、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呈现出当前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一种宽松的交际环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交流与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使得接触甚少或是毫无接触的民族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民族文化的封闭态势将逐渐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责无旁贷地需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民族意识,抵制霸权文化的冲击

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来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样化,最终将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进程。身处如此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程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愚钝不开化,以排斥的态度面对异族文化,也会阻碍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但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要导向“民族主义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际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为”方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统一、谋求共同发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能力,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4]学习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异质文化的腐朽内容,把民族意识融入到全球意识当中,不断地创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会同中外,融贯古今”,以宽广的胸襟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随着人类共同利益的日渐增加,共识领域的日益扩大,民族文化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进科技、经贸、军事等其它领域的交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邴(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5]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