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预应力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5-29 20:13:00

预应力技术论文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1

1.1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优势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由于不会对周围环节造成污染,同时施工产生的噪音小,不会引起地面震动等等,所以可以接连、日夜施工,这样就能够极大降低施工造价,缩短建设施工工期;打桩的施工难度较小,但是施工功效高,可以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干净,有利于施工文明的打造;桩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构成,密度大,检查以及修正难度较小,抗腐性能力较高;可以赋予桩单位截面积本身一定的承载力高,这主要是由于桩被打入土层之后,土层由于受到挤压作用,密实度会大大提升,进而地基的承载能力也会提升。

1.2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劣势

利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由于需要将桩打入土层,土层由于受到挤压作用,尽管密实度会大大提升,但是地面可能会隆起,如果施工区域及周围存在地下管线或者是建筑物,则管线与建筑物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压桩力超过桩身的承载能力,则桩身可能会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还会被夹破、夹碎;如果施工区域存在地下障碍物或者是坚硬地层,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需与引孔施工配合这样,进而导致造价成本提升,导致施工进度减缓。

2、有效提升使用静压施工方法开展预应力管桩基础部分施工质量的措施

2.1施工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使用静压施工方法进行预应力管桩基础部分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工作的准备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设计方以及施工方应对图纸进行严格会审,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若在会审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的解决问题,防止施工变更问题的出现;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编制,并详细注明各施工工序的质量要求,使每道工序均做到有条理可依;针对技术措施的特点制定严格的审批条例;第二,做好技术操作。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以及施工图纸要求开展施工建设,并积极落实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中的条例、规定,并尽量避免违章操作行为以及违章指挥行为的出现。

2.2对预应力管桩桩身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2.1对预应力管桩桩身的进场质量进行合理控制

由于预应力管桩主要是由混凝土材料构成,所以需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与使用要求以及设计要求是否相符,并根据设计规定要求以及相关规定标准检查桩身的弯曲度、表面质量以及外径等。管桩在进场之前,应当对管桩的各个质量证书进行检查,如检测报告以及合格证等等,并对管桩进行抽检,若管桩质量与施工要求不符,则应退回管桩或者是其他处理,防止由于管桩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而导致管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桩身破裂或者是倾斜等问题。

2.2.2对预应力管桩的运输以及堆放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由于预应力管桩桩身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重,桩体质量可能会受到桩身支点设置变化的影响,所以在运输以及堆放过程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桩体质量出现变化。另外需选取有排水装置,其坚实平整的场所存放管桩,并根据打桩顺序存放管桩。

2.3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的措施

在使用静压施工方法进行预应力管桩基础部分施工时,为了保证管桩基础部分施工质量,需对以下几点进行严格控制:对桩位偏差进行严格控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根桩的具置,并防止桩身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偏差问题,通常单桩误差应不超过一厘米,群桩误差应不超过两厘米这样才能够保证管桩基础部分的施工质量;做好桩位复测施工。由于受到施工现场地质情况,以及施工人员施工经验的影响,再加上静压桩通常是挤土桩,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下一个桩体很容易压偏或者是挤偏上一个桩体,就此可以利用桩位复测法严格控制各个桩体的位置,防止桩体出现桩位偏差问题;做好桩机就位对中施工。在桩位复测施工完成之后,需对桩身进行调整,以使桩身和标记重合,并对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使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范围之内;对压桩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压桩施工时,需对桩的制压速率进行合理控制,这主要是因为若地基受到的挤压力增长过快,会导致桩体与邻桩以及附近土体之间的挤压力量过大,进而出现土体隆起情况,从而致使邻桩出现移位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到附近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3、结语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2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一、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 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15.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15.01-2015.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15.03-2015.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15.04-2015.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02]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03] 柳卸林.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04] 赵志、陈邦设等. 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0/2.

[05] 王亚民、朱荣林. 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 风险投资. 2002/6

[0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 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2002/6

[07] 夏清泉、凌婕. 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2002/5

[08] 陈劲、龚焱等. 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 中国软科学. 2001/1. pp86-88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3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

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

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0/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02/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02/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2/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01/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02/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01/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2/4

[12]诸克军、杨久西、匡益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13]杨力.基干bp神经网络的城市房屋租赁估价系统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02/4

[14]杨国栋、贾成前.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15]楼文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三江平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与预测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02/1

[16]胥悦红、顾培亮.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品成本预测.管理工程学报.2000/4

[17]陈新辉、乔忠.基于tsa-bp神经网络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

[18]刘育新.技术预测的过程与常用方法.中国软科学.1998/3

[19]温小霓、赵玮.市场需求与统计预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5

[20]朱振中.模糊理论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科学管理研究.2000/6

[21]kimb.clark&takahirofuj

imoto.productdevelopmentperformance–strategy、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industry.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on1993

[22]gobelidh,browndj.improvingtheprocessofproductinnovation.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3.36(2):46-49

[23]simonj.towner.fourwaystoacceleratenewproductdevelopment.longrangplanning1994.27(2):57-65

[24]abdulali,etal.productinnovationandentrystrategy.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1995.12(12):54-69

[25]ericvinhippel.thesourcesofinnov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26]shtuba,zimermany.aneural-network-basedapproachforestimatingthecostofassembly.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1993.32:189-207

[27]wee-liangtan,dattarreyag.allampalli,investmentcriteriaofsingaporecapitalists,1997internationalcouncilforsmallbusiness,sanfrancisco,california,june1997

[28]michaelhenos,theroadtoventurefinancing:guidelinesforentrepreneuts,r&dstraregistmagazine,summer1991

[29]chowgc,thelargrangemethodofoptimizationwithapplicationstoportfoliandinvestmentdecisions.jofeconomicdymamicsandcontrol1996

[30]jensen,r..informationcostandinnovationadoptionpolicies,managementscience.vol.34,no.2,feb,1988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4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04.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04.01-2004.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04.03-2004.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04.04-2004.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02]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03] 柳卸林.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04] 赵志、陈邦设等. 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0/2.

[05] 王亚民、朱荣林. 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 风险投资. 2002/6

[0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 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2002/6

[07] 夏清泉、凌婕. 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2002/5

[08] 陈劲、龚焱等. 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 中国软科学. 2001/1. pp86-88

[09] 严太华、张龙. 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 经济问题. 2002/1

[10] 苏永江、李湛. 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 学术研究. 2001/4

孙冰. 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2002/4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5

的技术预测。技术知识。实践推理。

从根本上讲,技术预测是关于创建新的技术工件。技术预测是关于如何实施和控制过程的预先计算或确定, 基于 在…上 这个 知识 属于 技术 在里面 顺序 到 实现 A. 某些 技术的 目的。 这个 精通 属于 技术的 知识 是 这个 原因 对于 技术的 预测。 相符合的 到 不同的 类型 属于 理论的 工具 知识 技术的 预测 是 表达 在里面 不同的 模式。技术预测本质上是一个实际信息的过程,其准确性是概率的。

技术预测。technological knowledge。实用信息。

随着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技术预测。现有的技术预测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管理的角度进行整体分析,侧重于技术预测的具体操作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技术竞争优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此,为了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和创造核心技术,本文将从技术分析哲学的角度研究技术人工物技术预测的含义、模式、本质和准确性等哲学问题。技术预测(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起源于20世纪初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20世纪30年代,技术预测将早期军事行动经验数据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并成功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20世纪40年代,美国主要将技术预测应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此后,技术预测很快被其他国家采用。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德尔菲法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现代技术预测的主要方法。

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测是对技术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全面判断和推测,目的在于科学管理。联合王国的Sussex大学SPRU(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研究所·马丁教授(Martin)说:“技术预测是一个对未来长期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国家。其目标是确定战略研究领域,并选择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技术集团。”这一定义突出了技术预测的整体特征,并已被普遍接受。基于上述定义,大多数专家致力于改进技术预测的手段。

的上述整体技术预测该方法侧重于通过社会需求促进技术,表现为一种外部技术预测方法。当人们对技术本身的规律认识不足时,这种预测方法有助于选择一些技术目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由于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内涵过于狭隘。要预测技术,除了确定技术目标外,还要预测技术的实现过程和结果,即技术预测不仅要从整体上确定哪些技术应该发展,,同时也从技术实践的角度阐明了一项技术应该如何以及何时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来看,技术预测的关键是预测一个技术工件,并从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中更准确地预测技术,从而引领原始技术的发展。因此,

认为,我们有必要研究技术预测的意义。从词源上看,技术预测与科学预测相关,关键词为《预测》和《预见》。在汉语大词典地区,“预测”意味着预先推测或确定。“预见”的意思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未来。[3] 在Merriam韦伯斯特大学词典中,《预测》中英文“forecast”的含义是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的相关数据计算或预测出来的(calculate or(predict)(某些未来事件或情况)。预见中的英文脉“predict”指的是预先显示或指出的详细信息,尤其是基于观察、实验或科学原因(foretell)。这两者是同义词,但有区别。预测是一个预期的概率事件。预见通常指根据事实或公认的自然法则进行推理(inference)。预测强调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预测强调确定性和推理。因此,在一般意义上,预测的准确性和确定性都不如预测。一般来说,我们称之为“科学预见”和“技术预测海盗”。当然,在量子力学领域,预测会有所不同。量子力学的概率是以量子力学定律为基础的,可以严格计算。

。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科学预测是基于提出的科学理论假设和数学模型来预测未知的科学现象。例如,通过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关系,我们可以预测在什么情况下由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会发生。技术预测通常着眼于如何从技术法的角度解决对环境的影响,准备一定的技术条件,从而达到一定的技术目的(技术事件)。例如,为了将人造卫星发射升空,通过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预测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和轨道。这种差异也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有关。科学往往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认知和探索。技术是有效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手段,其目的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科学预测和技术预测的逻辑形式也不同。张华夏和张志林认为,一个典型的科学预测有这样一种形式:“如果x出现在时间t,y将以概率p出现在时间t”。对于技术预测,典型的技术预测采用这样一种形式:“如果y在t时以概率P实现,那么X应该在t时完成”[4]邦格还指出,技术预测通过比较科学预测和技术预测之间的差异来处理手段和目的之间的选择关系。根据目标,预测手段(包括技术专家的行动)将如何实现目标4]从分析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看,技术预测是指根据现有的技术知识,预先计算或确定如何实施和控制事件过程,以达到一定的技术目的。也就是说,技术工件的实现应该包括这样一个逻辑过程:技术目标-技术预测-技术手段。技术预测的重点是如何实现技术。这是一个深入技术黑匣子的过程,也是技术实现过程中一个隐含的推动者。

。技术预测是研究技术的可能性以及从这种可能性到技术实现过程的提升。技术人工制品是技术的核心和最终立足点。因此,必须基于技术工件来研究此提升过程如何发生以及如何实现。

技术作品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层面的物理和社会条件。拉普将技术活动的制约分为四种类型:(1)物质世界的结构:逻辑和自然规律。(2) 智力资源: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地位。(3) 物质资源:原材料、能源、机械和人力。(4) 社会条件:市场机制、政治和法律约束5)这四个方面的分类从技术本身的角度逐级定义了约束,“任何技术上可行的东西都不会破坏其目的,也不会与特定世界的特定限制相冲突,特别是对给定技术基础设施、时间、金钱、法律或社会可接受性的限制”[6]。上述分类反映了基础以及从相关技术概念的提出到技术目标的实现的不同阶段的技术状况,为技术预测提供参考和依据,物质世界和智力资源的结构是预测技术是否具有可能性的基础。物质资源是预测是否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基础。社会条件与技术评价相关的价值因素更为相关。技术预测过程的关键是对物质世界结构的认知所形成的智力资源。这种认识可以是经验性的,也可以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使技术预测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反映。

基于他对物质世界的经验认知所作的技术预测也是经验的。当一个关于技术的观念体现在物质世界的结构中时,它可能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存在。基于此的技术预测通常基于经验。例如,通过对古代鸟类和风筝的观察,人们仍然认为人类可以在不了解飞行原理的情况下实现飞行技术,并进行了许多尝试,如将巨大的翅膀绑在手臂上进行试飞,,最早的飞机也是根据风筝图像制作的固定翼飞机。这是一种基于观察自然现象产生的技术关联的技术预测。这种技术预测是经验性的,通常发生在技术的初始阶段。

只在经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预测,技术推广往往缓慢而困难。例如,古人的各种飞行尝试和日本刀的精致制作。700年来,日本刀具的形状、功能和制造工艺一直保持不变。从冶金学或化学的角度来看,工匠们并不清楚这一原理。“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因此“最后一顿饭”已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信条。这种纯粹的经验认知严重限制了技术预测的范围,因为只有在只有在所有条件与经验一致的情况下才能预测下一步,这不仅使得该技术的失败率很高,而且不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因此“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锁定和进化停滞”。[7]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技术预测是技术预测的主要方式。与技术经验所反映的因果关系不同,技术理论可以适应广泛的层次,为技术预测提供支持。从古人试飞失败到他偶尔将固定翼飞机短促而不稳定的飞行送入天空,再到今天先进的现代航空航天技术,这几乎完全是由于航空航天知识的发展,从最初的模糊经验发展到今天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理解自然现象中的科学原理,然后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的转化,这是一个从技术经验到技术理论的深度认识过程。技术理论是对技术规律性的一定程度的认识。规律性的最大特点是可重复性,这为预测提供了可能性。

认为技术知识可分为三类:基本设计知识D、理论工具T和行动知识a 8]基本设计知识是技术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系统,主要包括描述零件理化性能的材料知识和定量数据,以及与技术体系构建相关的结构知识和功能知识。理论工具主要包括技术规则、技术规律和技术原理,其中技术规律和技术原理是可能的技术预测的根本原因。动作知识是对在技术工件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特定工具和机器的实际行为的描述。基本设计知识、理论工具和行动知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设计、发明和制造现代技术人工制品的理论基础。基本设计知识、理论工具和行动知识,以及技术实践和技术人工制品,构建反映技术工件生成过程的双三角技术关系模型[8]。显然,双三角技术关系模型不能揭示技术工件生成过程中的技术预测过程。作者认为,应在技术知识和技术实践之间增加技术预测链接,形成包括技术预测在内的技术工件的生成结构图,即“技术预测模型”,可称为为三三角模型(见图1)。

图1技术预测模型从技术预测模型的角度来看,技术知识是技术预测的主要依据。事实上,在技术知识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技术知识对技术预测的影响是不同的。基本设计知识和动作知识通常在技术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过程技术规则、技术规律和技术原理等理论工具是技术知识的核心,其中技术规律和技术原理是技术预测的根本原因。基于不同理论工具的技术预测模型也不同。

的技术定律为预测技术发展趋势提供了依据。技术规律是指技术自身发展的逻辑。它是技术现象之间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对技术整体性的一种认识。例如,计算机产品符合技术发展的S曲线趋势。S型曲线用来描述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整体上反映技术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一些相似的S型规律。技术规律是在人类技术活动中产生的。它涉及人工材料的基础、人工材料的条件和人工连接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现有的科学管理视角下的技术预测主要是基于技术规律对相关技术的整体预测。技术原理为预测特定技术提供了基础。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或科学规律在技术器物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技术器物的特殊运行机制,是技术器物结构运动机制的表现,新的技术原理往往预示着新技术的开启。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只有当牛顿发表了他的三个运动定律时他开创了现代航空航天的历史进程。例如,在设计和制造现代火箭的过程中,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美国的戈达德博士在1919年预测,火箭必须具有7.9公里/秒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引力。1923年,德国的奥伯特教授预测,只要火箭能够产生足够的推力,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就进一步预测和判断了以多级火箭为动力的远距离高速空运的可能性。任何复杂的技术都涉及多种技术原理,包括核心原理和辅助原理。技术原理和技术规律可以为技术从起点到终点的可能性提供预测依据。

技术规则为技术的实施过程提供了预测依据。技术规则是人们为在技术活动中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规范和指示,说明人们应该如何行动。在技术活动中,人们总是追求通过对技术对象的加工来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当预测一项新技术具有理论可能性时,科学实践,即相应的制造技术,关系到该技术能否最终实现。现代技术的复杂装置和系统只能通过形成理论和思维、预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制定完善的技术程序来实现。技术规则为人们实现某一技术目标应采取的程序和手段提供了说明,并为人们开展技术活动提供了行为指南和指南,如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范等是工艺流程顺利进行的保证。

。限于篇幅,本部分仅讨论两个问题。

的技术预测必须建立在对技术人工制品的认识之上。在学者们对技术人工制品的认知中,荷兰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劳斯(P.Kroes)和梅耶斯(A.Meijers)提出用结构和功能来描述技术人工制品,认为技术人工制品是具有功能和结构的物质实体。在我看来,除了结构和功能之外,元素也是描述技术工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人工制品应该由结构、功能和要素组成9]同时,人类的目的作为社会意识的结果,以技术意志的形式贯穿于技术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技术人工制品是在人类意图的指导下,遵循技术知识提供的逻辑,形成以技术要素为主导的特定结构而实现的。它是以自然规律和自然物质为基础,以人类目的为主导的建构,是物质条件和人类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技术人工制品无疑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系统地考虑技术工件的结构、功能、要素和环境,不仅使技术工件的结构和功能更具确定性,而且为致力于处理目的和手段之间关系的技术预测提供更高的准确性。从技术活动过程的角度看,

的技术预测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它控制着技术主体的意图和选择,并渗透到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中。这意味着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因果关系,反映了一种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思维方式,因为它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总是具有演绎推理的逻辑必然性。从技术预测的功能模式来看,技术预测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推理。

的实践推理是从应然中非演绎地演绎出“实然”的推理。其结论是行动、行动意图或行动信念。实践推理的基本结构是:[10]

(a)小前提:陈述主体的意图目标

·

(b)大前提:陈述实现意图目标的必要手段/方法

(c)结论:(非演绎)采取行动,必要手段/方法的行动意图或行动信念

(a)至(b),反映了一种自然关系,(b)至(c)它是现实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实现技术目标——技术手段的过程中,技术预测更多地体现了这种实践推理的过程。在技术预测中,这一实践推理过程主要是预测主体在思维中的结构,并推断出围绕主体预期目标部分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工件应采用的程序、方法和手。在技术预测的理性思维中构建技术工件与实际制造技术工件中使用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工件的制造总是通过构造具有特定部件的特定结构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将技术人工制品的实际推理模式[9]转化为技术预测——测量结构功能的实际推理模型:

(2a)主体a希望有一个功能为F的技术人工制品x。

(2b)主体a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根据技术知识TK,在文化和其他环境条件下制造技术工件x对于函数f,必须将其制成结构s。

(2C)因此,主体a必须制成具有C部分的结构s。

,建立(2b)的原因是技术预测主体根据其现有技术知识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进行的推断以及基本设计知识、理论工具知识和行动知识等经验,以及实现当前技术目标所需的物质条件。这是基于技术预测过程得出的结果。当人们知道“创造一组初始条件就会产生有用的技术结果”时,他们可以通过技术预测创造一定的条件,并利用已知的因果关系来获得预期的技术结果,这反映了技术预测本质上是一个基于相关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的实用推理过程。

。实践推理不同于演绎科学逻辑,它具有确定的真假、对错的真实价值,它不具有演绎逻辑的必然性。M邦格认为,实践推理应该由三个逻辑有效值来判断:有效、无效和不确定4)作为一种实践推理,技术预测的结果是否准确或准确程度必须由技术实践活动的结果来决定。因此,作为一种实用推理,技术预测的准确性是一个概率问题。从实践层面来看,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技术预测的准确性。现代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有技术活动最终都必须产生实物并完成某些任务。这一过程的复杂性使得技术预测的结果总是具有概率性的。首先,人们对技术经验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总是有限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技术预测的准确性也受到相应程度的限制。其次,即使在常规水平上,技术预测也是有效的,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材料和制造设备来完成,这种技术预测结果很难真正实现。例如制造航空涡扇发动机,首先要有关键材料——单晶涡轮叶片、软硬件控制系统,还要有风扇、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纤维、高性能树脂、制造加工技术、发动机实时监测技术、发动机高空试验台,在西方国家技术的严密封锁下,中国只能在原有发动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预测,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由此可见,要做出现实的技术预测,必须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关的元素(材料)、结构和功能。准确的技术预测不仅要基于技术的可能性,还要基于技术的实现。

从技术管理的层面对整体技术的预测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如果相关的技术预测仅仅是根据市场(如德尔菲法)的需求进行的,那么这种技术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很难改变一个国家技术跟风的局面。只有在发现技术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规律进行技术预测,才能真正提高技术水平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和创造关键核心技术。

[1]米娜·R·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数学的发展[J]。《自然杂志》,1983年,6(7):519-526。

[2]MartinB R.科学和技术的远见[J]。技术分析&Strategic Management、vol.7,1995:139-168.

[3]。《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一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

[4]张华夏,夏洛克·张志林。技术口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大学,2005.

[5][de]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诺德曼A.合理性[J]。前瞻与创新政策,Vol。2013年9月9日:125-132.

[7][英国]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8]吴国林。技术分析哲学的可能途径[J]。中国社会科学,2016(10):29-51.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科技支撑体系 建设 研究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发生日益复杂化和频繁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强对应急管理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美国多年来一直深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加强了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还在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教育和培训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保障了全球领先的应急管理能力;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也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建立了较完善地紧急事态专业处置机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在国内,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一直自立于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专家宋英华博士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等相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成果,丰富并深化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领域的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已越来越重视高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但是,总体上讲,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整体能力不强,应急管理效率不高,目前国内外的应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已远远滞后于应急管理实际发展的需要,应急管理已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角度来研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一、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概述

1、应急管理过程论概述

应急管理过程论是关于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实施的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应急决策与处置、事后恢复全过程行为的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过程包括应四大活动,囊括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应急预防是防止、控制和消除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减少事故、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应急预警是在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对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能力及其应急响应的效果;应急决策与处置是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期间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并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事后恢复是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进一步改善的行动,事后恢复的目的是尽快创造人们生产、生活的物品,减轻灾害的损失。

2、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

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指的是为了给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运用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手段,构建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科技体系、信息监控科技体系、决策指挥科技体系、紧急事态专业处置科技体系和事后恢复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组成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运用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应急管理流程划分为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通过四大科技支撑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有机运行,增强应急管理整体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要素构成

通过上述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由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见图2所示)。

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依次贯穿应急管理流程始终。其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是有效支撑并增强应急管理预防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预防效率的科技基础,并为应急预警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防科技支撑;应急预警科技体系是实现应急管理预警能力高效实施的科技支撑,并为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警科技支撑;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决策、高效处置、迅速救援等一系列应急决策与处置活动的科技支撑,并为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决策与处置的科技支撑;事后恢复科技体系是实现科学高效实施事后恢复一系列活动的科技保障。通过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有效地运行,实现了高端先进科技技术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将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分析

1、突发事件日益复杂性和国际化增加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有了国际化关联性,造成了突发事件发生的日益复杂,并连带有国际化因素,对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要求不断地加强高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之需要。

2、应急管理高效化增强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面对复杂性和国际化的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是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建设,而是侧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职能建设,就是说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高效化,以便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要不断运用高端科技,建设高端科技支撑体系来增强应急管理高效化,实现对复杂化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

3、应急管理科学性强化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除了要求应急管理高效化外,还要求要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就是说应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活动过程要求尽可能的实现科学化,尽量避免经验主义造成的应急管理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建设高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活动,在应急管理活动不断运用高端应急管理先进技术,努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实现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案三制”的保障下,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基本建成,有效地支撑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技术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监测与控制体系,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系统不科学;应急预警科技体系不完善,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不科学,应急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高端决策与处置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缺失,造成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系统低效化;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端恢复技术支持和先进的善后处设备支撑,事后恢复能力不强。

四、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应用应急管理过程论,构建由科学高效的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如图3所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1、建立与完善高效、综合的预防科技支撑体系

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应急技术与管理综合研究基地和各类突发事件专业研究中心,加强预测分析模型、方法与预防技术的研究,并将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预防活动中,增强预防活动科技支撑程度;要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培训;要建设以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预防监控科技支撑体系;要运用风管理管理理论,建设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支撑系统。

2、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预警科技体系

要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综合系统、重大事故灾难灾害隐患源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风险等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工程的反恐体系等重点紧急事态领域的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增加监测点密度和监测覆盖面,改进和提高监测预警与防范技术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完成网络化的风险隐患自动识别与排查,构建综合预警系统,提高各类紧急事态预警防范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汇总和研判机制,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预警信息共享,提高对预警的反应能力;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重点完善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报警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信息手段建设。要建立立体化的突发事件监测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

3、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

要培养决策指挥专业人才,提升政府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决策指挥能力;要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职守应急、信息集成、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要以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为主体,整合现有专业救助力量,研究建立复合型、多功能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以及队伍组织运作体制、应急处置协同机制等,完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装备体系,健全队伍人员的培训机制与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助队伍;要建立易管理、易扩展、可控性强、安全性强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信息数据库;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综合应急技术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建设、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4、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事后恢复科技体系

要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等技术对灾后损失开展图像化绘制工作,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真实灾后损失的图像;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后评估技术系统,加强对灾后损失的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要在科学的处理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灾后救援、处理、恢复等各项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强与大众社会权威媒体良好合作关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要运用先进的公共医学卫生技术,对个人开展心理援助,弥补灾害对人性造成的心理创伤。

五、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突发期”,突发事件发生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加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运用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宋英华: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7

摘 要 举重技术中,预蹲的技术特点是什么?预蹲时应该是快还是慢?本文作者运用运动力学中运动学和动力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预蹲速度 举重技术 运动力学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举重教学中,普遍采用预蹲要“稳”的技术要求,这样可以避免杠铃离胸,造成制动时对杠铃失去控制。但有人提出,预蹲应采用加速的方法来提高杠铃的弹性,从而使杠铃获得更大的向上动力。一个要“稳”,一个要“加速”,如何合理运用?

二、研究方法

(一)运用运动实践和科研资料分析论证

(二)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论证

三、分析讨论

(一)预蹲在举重技术中的作用

预蹲的主要任务是给上挺发力创造最佳条件,是上挺动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该动作节奏性强,技术复杂,是造成上挺成败的关键所在。预蹲是在上体、头部和臀部保持原有姿势不变和杠铃固定在胸上瞬间进行的,动作开始时,两膝沿脚尖方向弯曲,臀部向脚跟方向垂直下沉,身体和杠铃的联合重心垂线在整个预蹲过程中应落在脚掌的后三分之一处,屈膝的角度和下蹲的深度要适中。目前对屈膝的角度一般看法是100度-110度角,预蹲的深度一般为身高的10%。预蹲好比跳远项目中的“踏”一样,必须积极主动,协调短促,才能为“跳”积蓄更大的力量。

有人认为预蹲速度不能太快,应当适当控制。其理由一是预蹲太快会致使杠铃离胸;二是预蹲太快导致制动时控制不住动作,延缓制动时间。

(二)平稳预蹲的优缺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练员要求运动员预蹲要“稳”,不能太急太快,因为太快可能导致两种不理的情况:一是由于杠铃的惰性不能及时随太快的预蹲动作而下降,因而产生杠铃离开锁骨的现象;二是由于预蹲过快,造成胸部和腿部难以承担来自上面的强大冲力而压“死”,因此采用平稳预蹲,适宜速度在0.95米/秒左右。

(三)加速预蹲的重要性

过去有人讨论过预蹲时,是加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是突然加速,还是平稳加速。对于前者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应该是加速运动。否则杠铃速度不会由预蹲开始的静止增加到预蹲结束是的0.89米/秒。至于时突然加速还是平稳加速,作者认为再能控制制动动作,制动时间不至延长或只稍许延长的前提下,应尽量创造条件加大预蹲的加速度。还有人提出预蹲中是不是先加速一段后再做匀速运动,讨论这一问题,实际意义不大,要在10公分左右的距离和0.2秒的时间内先做加速运动,后又做匀速运动,即使高水平运动员也很难掌握和控制好。

在杠铃重量、运动员体重、制动时间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预蹲的末速度越大则预蹲的动量越大,制动的冲量越大,最后形成的杠铃向上的弹性力越大,因此从理论上将,应尽量提高预蹲的末速度。

增加预蹲速度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预蹲时间向下的加速度;二是增加预蹲的深度或时间。

(四)预蹲深度的有关参数。

预蹲制动的总距离一般为身高的10%,而预蹲距离占其中的三分之二。在科研或实际运用中常用屈膝的角度大小来表示预蹲的深度。国外优秀选手预蹲膝角一般为105度,我国优秀选手一般为115度相差10度,加上国外选手的屈髋角度亦大于我国选手,其预蹲的深度就更大于我国选手。以上参数及本文所述的预蹲深度,实际上是预蹲的距离与制动距离之和。至预蹲结束时即制动开始时的膝、髋角度是多少,预蹲距离是多少,有待有条件的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测定。

(五)结合个人特点选择使用预蹲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队员身体素质十分全面,既有全面的力量,又有突出的爆发力,身体形态、各个关节柔韧性等皆符合预蹲技术的需要,是可以考虑同时采用上述较为先进的预蹲技术。但是,像这中全面的运动员是很少的。因此,要结合个人运动素质,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特点,具体选择预蹲方法。

实践中具体到每个运动员的预蹲是不是越快越好,主要是由预蹲制动总的技术效果决定,若预蹲越快、制动后杠铃向上产生的弹性越大,就应肯定是越快越好,若预蹲越快,产生的向下动量过大,向下的冲力过大,致使制动控制不住动作,明显延长了制动的时间,最终影响了杠铃向上的弹性动能,就应当把预蹲速控制到取得最佳效果的程度。

比如,有的运动员速度爆发力突出,而全面力量相对交叉,加上体形修长,就可选用减少预蹲深度和时间,加大预蹲加速的方法。这同样能获得较大的预蹲动量和下支撑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加大制动时的负加速度,减少制动的时间,获得制动时较大的冲力方法,从而最终获得较大的杠铃向上弹性力。再有身材较高、体重较大的运动员常采用加大制动负加速度,减少制动时间的方法,体重小的队员,常采用预蹲和制动都较快的方法。总之,采用何种预蹲方法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实际条件出发,做出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技术评估/预警/建构/悖论/措施

【正文】

1.引言

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即(ota)1995年的关闭引起了国际ta领域各界人士的关注,有人甚至对ta的前景表示怀疑。在《技术预测与社会变迁》杂志(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的专期讨论中,大多数作者表现出对美国国会的批评并对ta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最近又有对美国国会出现“科技政策真空”的议论[1],却少有对ta自身的深入反思。尽管ota被取消主要是美国国会财政预算紧缩,时而被归咎为政党政治的牺牲品[2,3],但ta自身是否存在弱点,ta的有效实施在现今社会条件下需要哪些努力,无疑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ta的缘起与传播已有所介绍[4],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了对技术评估的研究,但至今为止主要侧重于针对具体项目或技术的分析模型与方法探索。如今,ta在国际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多样性的领域,出现了多种战略模式与方法工具。smits,leyten和den hertog区分了察觉性ta(awarness ta)、战略性ta(strategic ta)和建构性ta(constructive ta)三种模式[5],rathenau研究所(原荷兰at组织)主任josée c.m.van eijndhoven将ta分为四种范式,经典范式(classical)、ota范式(ota)、公众范式(public)和建构性范式[6],jan van den ende等人则总结出了传统的预警性ta(traditionalearly warning ta)和新型的战略性ta、建构性ta及回溯性ta(backcasting)等几种类型[7]。最近,rathenau研究所又提出了交互式ta(interactive ta)[8],等等。本文不拟对复杂多样的ta领域进行综述性分类归纳,而试图从ta的本质属性出发,阐发其演变的总趋势,揭示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并探索其有效实施的相关对策措施,从而清晰学术和科技管理各界对ta的认识与理解。

传统的ta主要是对技术可行性和可能后果的分析评价,现代许多ta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介入,因而ta从本质上包括对技术的预测分析和实际介入两个方面,本文分别称其为ta的预警性和建构性,并将ta大致分为预警性ta和建构性ta两种类型。当前,国际范围内的ta战略正在从以预警性为核心向以建构性为核心的模式转变,各国以不同名称命名的ta都已纳入到这一分析框架中。

2.预警决策视角的技术评估

尽管人类评估行为可追溯到史前阶段[9],而且20世纪初某些国家对科技的评价分析也可视为科技评估的雏形,但一般认为现代技术评估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盛行的技术预测(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即试图预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帮助大的公司和政府机构制订技术的投资计划,当时如兰德(rand)、哈德森(hudson)公司等都做过此类研究[7]。到60年代,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的凸现使技术的双刃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负面影响往往要在其应用很长时期后才显露出来;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复杂性,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对技术本身及其后果有直观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为了更好地利用技术,防止其对社会、环境等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一种新的研究首先在美国兴起,即技术评估。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技术评估法,并设立了ota这一专门机构,开始了ta的制度化。随后,欧洲许多国家和日本相继设立了类似的机构,我国在1997年也成立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10]。

技术评估发端于对技术发展的社会关怀,是以政策分析工具的形式出现的。它通过系统地收集、调查和分析有关技术及其可能产生的广泛影响,为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客观的信息支持。ta从诞生起就有多种定义[7],如技术评估是“一组政策研究,对技术产生及扩散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进行系统的考察,它重视那些无意识的、非直接的或延滞的影响”;“技术评估试图建立一种早期预警系统,以察觉、控制和引导技术变迁,从而使公众利益最大化并使风险最小化”;“技术评估是系统识别、分析和评价技术对社会、文化、政策和环境系统潜在的无论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后果,从而为决策过程提供中性的、客观性的信息输入”[5];ota第一任主任emilio q.daddario认为,“技术评估是一种政策研究形式,它为政策制订者提供一个公允的估价。理想情况下,它是一个询问正确的问题并获得正确和及时的答案的系统,它识别决策的争论,行动选择过程和当前预见的影响。它是一种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一项技术程序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价值”,等等[6]。

这些ta的共同特征是试图预测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影响,使政策和决策不仅考虑近期利益,而且关心远期的后果,不但重视经济效益,而且关注难以逆转的社会、环境效应,从而使决策者将有关技术后果的信息纳入决策过程中。这是传统的技术评估的基本思想,通常被称为预警性或察觉性技术评估(warning ta/awareness ta)。

发挥预警性技术评估作用的一个有名的事例,是1973年美国科学院建议停止开发超音速客机(sst)一事,其理由是这种飞机在飞行时排出的飞体会局部破坏臭氧层,使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大,引起皮肤癌患者增加,并对人类以外的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重大影响。1979年,ota对30项重大技术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包括国家水资源供需的技术、全球未来替代粮食系统分析、技术与世界污染、森林资源技术、材料替代技术、能源使用效率、技术与教育、原材料节约等,近年来的事例如美国战略力量评估;能源、交通、建筑方面的政策、技术、计划评估;电信、电子技术方面的技术、计划评估;空间技术评估;欧洲核装置和核控制项目评估;卫星通讯系统及技术评估;日本和德国超导材料电力应用的评估等。我国也先后进行了12个重大领域中的技术评估和制定相应的技术政策、长江三峡大型水利工程的反复论证等技术评估工作。

3.建构性ta的兴起及两种模式的比较

在预警性ta取得系统成果的同时,其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其一,预警性ta中隐含的基本前提——技术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影响是可以预测的——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理论,如石油危机的发生不仅是难以预见的,而且使得其它的诸多评估变得毫无价值。其二,价值判断必然会被带进据称与价值无关的评估过程中[11],这种价值的渗透性更加限制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社会文化及环境后果的预见能力,ta难以公平无偏见地评价技术的影响,从而无法提供给决策者中立的,更不用说客观的信息。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ta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用来管理技术的战略工具,而不仅是一种决策过程中客观、中立的输入因素,新的ta模式开始涌现。1986年荷兰ta组织(nota,即现在的rathenau研究所)试验了一种新的评估思想和行为,其在“社会学习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研究中提出的从每项技术创新中拿出1%的资金用于ta的建议被一些项目采纳,这导致了技术开发者无意中对设计准则的扩展。如在通信技术开发的选择上,ta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不同的技术开发商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代表在技术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进行讨论,直接带来了相关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技术构思。后来,这样一种过程被称为建构性ta[12]。另外,还有如丹麦的参与性ta(participative ta)[13]等,引言中陈述的多种分类正是对ta多关性的反映。smiths和leyten称新出现的ta家族为“新型ta”,并界定为“ta是一个对技术发展及其结果分析的过程,也是对进行这些分析所依据的基础的争论。ta应该提供信息,有助于参与者开发其战略并为进一步的ta分析确定主题”[5]。新ta家族的共同特征是不仅提出评估报告,更是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决策的讨论,并能过协商(negotiation)来建构技术的过程。尽管许多国家的ta并没有以“建构性”命名[14],我们将这类ta统称为建构性ta。

cta,即建构性ta将ta的重点从对技术后果的预测转移到了技术设计与开发本身,认为技术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都与相关社会因素的参与密切相关,schot和rip将cta看作是一种新的设计实践(包括各种评估工具),其影响是预期的,因为使用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从开始便参与其中,技术发展应是一个包括社会学习在内的不断反馈的过程[12]。因此,cta可被界定为通过尽可能多的相关社会因素的持续参与,为实现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而扩展关于技术的决策过程。预警性ta与建构性ta的主要区别可总为下表。

附图

预警性ta与建构性ta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

4.建构性ta模式的理论背景

技术评估作为科技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把握密切相关。通常我们把对技术发展的理论解释,区分为两种逻辑线路: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制约论[15]。近年来西方出现了多种更为细致的技术发展理论,其中,ta从预警性转向建构性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新熊比特主义关于技术的演进理论。荷兰建构性ta的直接来源是其技术动力学研究[6],他们采纳了新熊彼特主义者关于技术变迁是一个演化过程的观点:任何技术创新活动都是受制于多种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动态反馈过程,必须抛弃新古典主义假设环境既定、理与完全信息的分析框架和机械的、均衡分析方法,而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确立一种具有进化论性质的非线性动力模型[16],通过类比库恩的“科学范式”,多西(dosi)提出了技术范式——技术轨道的分析框架,认为技术范式与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之间的互动作用提供了技术发展的限制性动力,不仅经济社会条件的聚焦、选择和刺激影响着技术演化的方向和内容,而且技术范式对经济社会也产生技术限定。技术并非某种外部事物,技术转道(technology trajectory)包括在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中[17]。不仅r&d过程需要理性搜寻与选择,而且各类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对未来的预见能力和制度安排,都将导致不同的技术路径。这一过程并非完全是自组织的,尽管全球范围内大量参与者之间复杂的竞争导致“看不见的手”嵌入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或技术系统发展之中,但掌握不同参与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技术发展的知识,将有助于塑造新的技术范式。演进经济学试图揭示为什么技术朝某一方向,而不是别的方向发展,从而为通过扩展技术设计与开发来实现更好的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是技术的社会建构论。cta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技术的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vism)思潮[18]。它侧重于研究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影响,打破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技术的性质和变迁的方向是毫无疑问的和预决定的(由某种内在技术或经济逻辑决定),而且技术对工作、生活和社会产生决定性作用,技术变迁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和组织变迁[20]。与新熊比特主义者的演化经济学不同,社会建构论重点关注技术如何在不同社会群体、价值观念之间的互动中被社会建构而成。这一思潮中出现了多种理论流派和分析框架[19](如scot、sst、actor-network、system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技术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建构或形塑(shaping)的,并且打破技术社会二分的传统分析方法,将技术与社会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的“无缝网”(scamless web)。在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涉及到在诸多技术可能性中进行社会选择。技术正是在持续的社会反馈与利益相关者参与中一步步经过或然性(problematization)过程走向稳定化(stabilization),即技术的内容和后果包含在技术发展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因此,对技术进行评估便不应仅仅针对技术发展的结果进行静态分析,更要考察并介入技术选择过程。

这两种理论尽管关注的问题导向不一致,但对技术发展都持进化和非均衡的分析视角,关注技术发展的动态过程[21]。当前,二者都处于始步阶段,建构性ta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战略模式,我们应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理论与实践)的互利关系。

5.技术评估:认识论与价值观的两个悖论

ta的演变是其不断完善的过程。ta中究竟存在哪些矛盾,究竟面临什么困境,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hans mohr总结了关于ta的六点普遍性共识[22];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悖论;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没有一个关于什么是“好”的简单答案;人类对自身所为和所不为负有同等的伦理责任;ta要分析评价技术的后果、机会和风险,当前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现有技术;新技术必须不仅在科学性方面,而且在社会和环境维度上好于旧技术。这六点共识中恰恰隐含了ta在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两个悖论。

5.1认识论上的内在悖论。

对技术及其影响的分析是ta的基本内容。建构性ta虽然避开了仅对技术后果进行静态评价,但预警的功能依然存在,且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选择。我们并不在一般意义上谈论人类认识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问题,而将问题集中在技术评估上。作为技术决策的依据与实际构成,ta在认识论维度上的悖论主要存在于有限理性和隐性知识两方面。

其一,技术评估的目标是发展更为全面的技术,但决策者不可能知晓所有可选方案,而且对各方案的可能后果无法做出精确的估计。西蒙将理性的约束因素归结为5条;不完备和不完全的信息,问题的复杂性,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决策的时间限制和针对组织目标的争议[23]。这些约束下的有限理性与现实的无限可能性构成一对矛盾,使技术评估常常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科林格里奇困境(collingridge dilemma)表明了人类对技术进行评估和控制中的尴尬;技术的后果在其发展前期难以预测,故虽可以进行控制却不知如何控制;随着技术发展,其影响逐渐明显时,虽知如何控制却很难对其进行控制[24]。

其二,ta需要各种观点的交流沟通,而技术评价与决策过程所依赖的不仅是科学的推理分析,更依赖于参与者的经验、兴趣和世界观,这些知识常常以隐性状态存在。波兰尼(m.polanyi)认为隐性知识占据了人类知识中的大部分,而在评估领域,隐性知识的影响尤为明显。ta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决策过程对人类兴趣和世界观存在直接依赖,这些兴趣和世界观并非总是外显的,而常常表现为工程师做决定所依赖的隐含性的综合背景[25]。因此,如何协调不同的观点,最大可能地获得“正确”认识,是ta中始终存在的问题。

5.2价值观上的内在悖论。

前面谈到了预警性ta中的价值渗透性,这在建构性ta中同样存在。ta所关注的不单纯是技术自身,而是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这无疑需要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与评价。在我们这样一个多元化、异质性的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国家地区对同一项技术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从而会对技术及其后果给出不同的解释并给技术带来不同的建构导向。因此,与基本属性相对应,ta在价值观上的悖论来自于分析预测中多元价值倾向的分野和建构技术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给技术带来不同影响的冲突。如schot和rip将ta主体划分为三种角色:技术方面、社会方面和调节方面[12]。不同的角色对技术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技术角度的参与者更重视技术的先进性与效率性等,社会角度更重视技术对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生活生产方式等产生的影响,调节角度则考虑得较为全面,倾向于折中。因此,ta公正、客观的标准便难以划界。而倘若ta提供给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技术选择,那么ta多样的结果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难以被实施。

技术的社会化过程受到来自于政治、文化、心理等因素的整合作用[26],每一时代的主流技术范式以及它的属性和特点,都深刻地融入那个时代的社会属性和特点之中。ta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整体最优,在技术决策中如何扩展民主,协调多元的价值取向,增强政府、专家、企业和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使技术发展面向公众,而不是基于私人利益的决策,是ta一直在努力,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与之相关,ta只能提供关于技术选择的更多的信息,却不能对技术选择的权力基础带来直接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ta中的矛盾使ta容易沦为权力的附庸,即ta的结果往往在符合权力占有方的利益时才会被采纳。ota曾是专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将技术信息转换为公众语言以争论和决策,但这种客观中立的做法最终并未得到国会的支持。ta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合理性,而且是政策上的可行性。ta如何对政策来说是中肯的,而又不从属于政治系统?如何符合技术中的科学规律而又不与政策无关?因此,ta需要的是对现行发展政策与技术方向的有机结合,而不仅仅是完全科学性的分析,或是流于为既定政策服务的工具。

6.技术评估;有效实施的若干建议

尽管ta对于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是毋庸质疑的,但ta中的悖论将长期存在。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消除ta中的基本矛盾,而在于如何有效的协调。未来ta理论研究和实践重点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

第一,广泛吸收公众参与。广泛的公众参与是ta客观性与公正性的保证之一。“公众”意味着拥有不同观点,不同价值观的个人和群体。ta组织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公平地参与进来,比如可利用互联网网页、相关组织、民意调查、座谈会以及传统的建议板等形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群体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要求。

第二,增强ta过程和结果的柔性;一个ta组织应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如简报、摘要等,而不是像ota那样一定要提供“圆满”的报告,其缺点在于时间滞后,长而不实用(ota的报告一般需要18到24个月,每份报告200多页)[27]。在ta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目的去寻求合适的评估过程与方法,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必遵循僵化的程式。

第三,加强与政策和立法系统的结合。如前所述,ta的结论要对现实发挥指导作用,需要通过政府以政策或立法来执行。离开了政府与立法系统的支持,ta只能作为一种苍白乏力的研究,最终会走向衰亡。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的ta组织,其研究活动一方面要关注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积极导向政策,参与到技术发展的实际决策中。

【参考文献】

[1] daryl e.chubin,2000.filling the policy vacuum createdby ota 's demise,issues,winter 2000-01,/lixue/">自然辩证法通讯》。

[5] smits,r.leyten j.,den hertog,1995.technologyassessment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europer:new concepts,newgoals,new infrastructures,policy science,28,271-299.

[6] josée c.m.van eijndhoven,1997.technology assessment:product or proces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54,269-286.

[7] jan van den ende,karel mulder,marjolijn knot,ellen moors,and philip vergaragt,1998.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ologyassessment:toward a toolk i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social change.58,5-21.

[8] rathenau institute(ed.),1997.technology assessmentthrough interaction-a guide,/index.html.

[11] f.拉普,1986(汉译本),技术哲学导论,198页,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schot j.and rip,a.1997."the past and future ofconstructive technology assessme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and social change 54,252-26.

预应力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预埋件;埋设;技术;控制

1工程概况

工程实例概况:该工程为某地一栋127m高层建筑,用途为商业和商务办公楼,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5层。由于建筑特点决定,本工程外装饰幕墙工程主要内容有:石材幕墙、玻璃幕墙、(百叶窗、铝合金窗、隔栅)等。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预埋件施工,因此作为本文的实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预埋件埋设质量的好坏,肩膀各队后面进行的结构搭接和外部设备安装起到重要的影响。下面将分别就幕墙预埋件的工程特点和预埋件施工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等分别进行阐述。

2预埋件的加工及埋设施工方法

2.1预埋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焊缝高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焊角没有咬边现象;防锈漆涂刷是否均匀;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加工尺寸与图是否一致;填写预埋件进场验收表;填写《进场物资报验表》以及上述资料经过自检和监理人员检查、验收通过后才可进行埋设。

2.2预埋件的埋设

2.2.1 预埋件埋设之前,首先根据施工设计深化图进行放线定位,特别是注意转角位置埋件的埋设,并填写《技术交底》表备案。

2.2.2 当每一层楼土建梁柱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预埋件点位布置图及标高尺寸,根据土建梁柱尺寸控制线,在钢筋上视具体情况用红笔划出预埋件埋设控制线。

2.2.3 在埋设预埋件之前,当土建支模时,就进行分格,将预埋件分格线弹在底模外檐口处。

2.2.4 根据埋件施工图埋件分布的情况,对埋件以轴线右边起第一个埋件进行编号,从1 至若干个进行埋设并以埋件检查表填写埋件埋设的情况。上下、左右、前后将埋设的情况记录下来,埋件埋设后填写《隐蔽验收单》并附《检查表》报监理验收。

2.3 预埋件埋设的要求

2.3.1 预埋件在埋设过程中,要以多轴线进行埋设,相对来说轴线之间的精确度足以满足埋件的几何尺寸,若以单轴线定位,丈量过程中尺寸误差会积累,造成埋件的偏位,相对轴线偏差小于20mm。

2.3.2 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位置偏差上下不应大于 10mm,上下测量依据底模用卷尺进行测量。图 1所示。

2.3.3 当土建梁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将预埋件用铁丝临时固定在钢筋上,或点焊在箍筋上。

2.3.4 若预埋件埋设中碰到埋件在箍筋的空档处,则可添加辅助钢筋,或用铁丝与主筋扎牢。

2.3.5 预埋件在埋设过程中,一定要紧贴模板(参见图 2),上下、左右偏差到20mm 影响不大,而前后倾斜将造成角码与埋件之间接触减少,施工难度加大。采取措施,加垫铁块等均为点接触,受力将受影响。这时候只能采用楔型铁块辅助修正,这样势必造成施工周期长、成本增加。

2.3.6 埋件埋设好以后,在浇捣砼时,要注意保护埋件。混凝土施工的振动棒在埋件边应延长振捣时间,埋件周边的砼一定要浇捣密实,避免产生漏浆及空鼓现象,影响埋件的质量。

2.3.7预埋件在墙面埋设时,在浇混凝土时,应跟踪进行检查,若埋件高出混凝土应立即往下打,使埋件与混凝土面一样平。

2.3.8结构阴阳角的埋件处理

a、阴角部位埋件的埋设,依据幕墙安装的需要在角位处拉开50mm,否则影响今后施工安装。

b、阳角部位埋件的埋设,阳角处的埋设应与阴角处埋设相反,角位两个埋件应贴边靠紧。

2.3.9剪力墙处埋件施工

一般情况下,待剪力墙模板合模后埋件无法进行调整,因而在和模前将埋件固定好,采用吊线法进行,埋件与线锤退缩5mm,以免影响合模。

2.3.10圆弧处埋件施工

圆弧位埋件的施工,应明确是建筑分格还是结构分格,及时与设计沟通,以免误差扩大无法进行施工。

2.3.11 当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应做好记录,并填写预埋件安装检查表。

3 预埋件安装

3.1 每位埋件安装人员清楚预埋件的施工技术、工艺,明确分工。埋件安装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要向安装队长、技术员及埋件安装的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安装队长和技术员向埋件班长、组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技术交底的内容必须知会监理人员。

3.2 每位埋件安装人员必须认真领会技术交底内容并执行,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埋件安装。

3.3 确定每个面、每个层的基准,并清楚识别基准标识。明确化学锚栓需符合设计要求及安装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及方法。

3.4 详细的膨胀螺栓和穿透螺栓的施工方法。

3.5 详细的化学锚栓的施工方法。

3.6 确定从那个基础开始安装,以及安装顺序。

3.7 确定土建预埋件误差的补救方案,(必要时,须征得甲方、甲方监理、土建及设计部门同意)。

3.8 埋件安装必须按照放线的基准线、埋件位置图、节点图进行安装。

3.9 埋件安装应采取可靠方法处理,主受力埋件至少采用两方对穿螺栓加两个膨胀螺栓,对穿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其周围的缝隙应用玻璃丝布堵赛,膨胀螺栓不小于M12*110 并加环氧树脂加固,剂量符合说明书要求。

3.10 膨胀螺栓因不能置于钢板内部时,应至少保证两个膨胀螺栓打在埋件钢板内部,其余允许打在外部,且中心至埋件边缘距离不应小于30mm,并通过厚度不小于8mm 的铺助压板与埋件焊牢,焊缝长度不小于50mm。

3.11 埋件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涂刷防漆两遍(特殊情况必须依据设计要求进行)。

3.12 应进行承载力现场试验,必要时应进行极限拉拔试验,并有检验报告。

3.13 每个连接点不应少于 2 个锚栓。

3.14 化学锚栓的安装符合图纸要求,安装方法符合化学锚栓的说明书的要求。

3.15 不允许在化学锚栓接触的连接件上进行焊接操作。

3.16 预埋件清凿后应露出金属光泽,表面不允许有混凝土、鳞片、焊接的杂质存在。

3.17 卡埋件和结构预留口的预留槽口内充满聚苯乙烯(苯板)无混凝土杂物。

参考文献

[1] 蒋秀根;剧锦三;张丽莉;;高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分析方法[A];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2005北京都市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5年.

[2] 周文松;姚晓征;张继文;;CFRP结合预应力立柱增强人防地下室混凝土框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3] 胡长青;陈尚建;侯发亮;;碳纤维布加固轴心受压钢筋混凝土圆柱的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4] 周宁;鲍宇清;钱选青;;某小区现浇混凝土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宏;杨飞颖;张维刚;;两侧加劲钢板深梁的弹塑性屈曲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