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综合实训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1-14 23:22:09

综合实训总结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1

一、六年级数学备考总复习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

六年级数学备考总复习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就要是做好并切实抓好小学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复习,数学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是学生实施数学进行运算和推理的基础,是学生小考备考和总复习的基石 ,更是建立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源泉。复习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准备小考,主要应该注意按照以下要求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必须紧扣数学教材进行复习,依据数学教材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反复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老师要注意引导六年级学生在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上采用的方法:突出数学复习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教师还要根据双基知识帮助学生自我总结知识新意,引导学生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双基复习的效率。

第三 ,从六年级数学的复习步骤上看,系统复习是做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复习的依赖,教师要引导在学生弄清系统复习中的知识结构,从数学的知识结构中寻找数学知识的性质,由其性质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进而由熟练运用复习方法进化成掌握数学能力。在针对数学每章每节的系统复习当中,要想让学生在短期清楚地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教师一定要首先腾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寻找自己数学知识点的缺陷,针对这些影响成绩的缺陷展开系统复习。学生在查缺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数学复习的重点放在弄清数学的要领和定义 ,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上面。系统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自由复习情况加以辅导,及时与学生沟通复习心得,及时了解并反馈复习信息,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类总结数学的各章节知识,弄清各章节之间的数学结构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结论并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运用,适当练习,不要往深和难上引导学生 ,否则一些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压力进而怠学。系统、基础复习要依据知识的纵横关系把各章节串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清楚掌握其中的共同和不同,归类总结 。

二、六年级数学备考总复习综合题的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数学知识系统的进行的第一阶段部复习,而综合题的训练也是数学第二阶段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就是纵深展开数学某个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方法,灵活综合成试题,用数学知识的内在深入剖析数学技能,进而督促学生集中训练一些典型的综合题。引导学生从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上总结解答综合题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升解答综合题的能力。

1、选好综合题专题,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综合题复习首先要按照确定好专题。六年级数学备考的综合题训练可按照以下专题题型进行: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和小考新题型。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综合题的知识,总结综合题的规律,概括综合题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在综合题的复习教学里引导学生解答、分析综合题之后,总结、归纳本综合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知识基础和知识重点,梳理出学生对综合题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均是常见的数学思想。

2、精选例题,培养数学思想

解答纯数学的综合题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训练学生进行综合题的训练时要注意精选例题,提高学生解题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要挖掘综合题训练的功用,既要大幅度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又是使之成为学生应对数学考试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挖掘综合题的解答与演变过程,在解答时训练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数学知识的点、线、面的转换,使学生在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充分训练综合知识技能并纵横联系。这方面选用与生活中联系密切的题目,比较吸引学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避免题海战术,掌握解题方法;

教师在训练学生解答综合题时要注意不要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一定不要采用题海战术,教师要根据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复习情况,制定和选用合理的综合题题量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数学综合题,提高数学复习和训练效率。对可变性强的综合题,变式训练学生练,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感知数学综合题的思维和思路、方法。教师训练学生解答综合题时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问题反馈。

4、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题的训练和复习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把自己的训练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各种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自身解综合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以收集训练资料,精制题目和批改学生的习题,巩固训练成效为主。教师精选综合题要注意:第一,要选择针对性强、典型性突出,规律性明显的综合习题;第二,综合习题的难易度要有层次,使学生由浅到深训练;第三,综合习题要可以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灵活运用综合知识解答试题。

总之教师根据训练选择有典型的综合题,根据综合题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举一反三,以精取胜 。

三、学生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在六年级数学备考总复习中充分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而形成数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数学思维教学的核心和重点。须采用合适的策略与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编织成知识体系,将数学思想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汇集成数学能力,以便于应用能够随意自如。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2

一、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

1、 培训工作内部组织总体框架

2、 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成 员:各部门长

执行秘书:培训主管

3、 各部门培训职责

①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审议年度培训工作总体规划

---审核年度营销网络培训课程开发规划

---组织开展年度培训合作伙伴招标工作

---对内部培训师的资格审核

---组织召开季度培训工作例会

---审核培训计划实施效果

②综合管理部工作职责

---公司培训管理的归口部门

---制定年度培训工作总体规划

---专业培训机构招标考核管理

---负责公司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以及内部员工的常规培训

---组织各部门实施职能范围内的培训活动

---内部讲师的管理

---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管理

③各部门各大区培训负责人职责:

---制定本部门/区域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培训课程的实施进行检查、考核

---负责编制本部门/区域专业性的培训教材,主持内训

④各部门培训员工作职责

---编制本部门下月培训计划、上月培训工作小结

---负责本部门当月培训工作的实施

---负责跟踪培训计划的落实,并根据本部门情况及时提出调整建议

⑤销售代表、服务代表职责

---负责转训相关营销、服务培训课程

---负责经销商、服务商的内部培训工作支持及考核

⑥各部门培训分工

综合管理部: 对公司内部全体员工的培训

网络部:对经销网络人员的营销、管理等培训

售后部:对服务网点人员的管理、技术等培训

销售部:对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及指导

市场部:对促销员的业务培训及指导

二、培训方式

公司培训采取内部培训和外委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1、 内部培训

课堂培训-通过内部讲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通过正式授课实施培训;

实习培训-通过指定带教老师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

工作指导-通过领导对具体工作的指导、修正来通过下属人员自身工作水平;

内部交流-通过同事之间内部研讨、头脑风暴、内刊等共享经验教训来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竞赛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提升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2、 外委培训

委托社会培训咨询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及课堂培训实施。

对公司高层、企划、财务、物流、人力等有特殊专业培训需求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参加社会培训咨询机构组织的专业性培训班。

三、培训管理与考核

1、 培训管理采取分级管理原则,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统一安排的培训;各部门负责组织自己职能范围内的培训及内部日常培训。

2、建立培训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培训例会,参加人员包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人员及各部门培训员,展开培训工作的季度总结和部署。

3、员工培训考核采取学分制+考核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原则。每一个员工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卡,按每参加培训1小时计1学分,全年需满100分;将学习内容及学分成绩,经由授课人或指导者和综合管理部签字确认;凡授课培训,必须进行书面考试,考试分数记载于个人培训档案卡。

4、对于计划外的内部培训,各部门或个人应提前至少两周提出培训申请,并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报至综合管理部统筹安排。

5、特殊专业培训,各部门或个人应提前至少一个月前提出培训申请,并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经部门领导审批,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送至综合管理部,可参加外部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课程。培训费用在3000元以下者一律可先行垫付,然后参照考核成绩、转训情况、培训教材归档情况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给予报销,并将报销额度汇入培训档案。

四、培训工作流程

1、培训需求调查

1.1综合管理部每年11月下旬组织公司各部门培训员依据该部门的培训目标,分别对内部营销服务人员、外部营销服务网络人员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做出《培训需求调查表》报综合管理部。

1.2综合管理部将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培训需求的合理性,进行核查、汇总及确认。

1.3《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填写可通过访谈或书面资料的形式进行。

2、培训计划制定

2.1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销售公司的营销计划和营销策略、销售公司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岗位标准和素质要求、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公司培训目标、培训需求调查于每年12月底前制定下年度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中对讲师授课费、课程开发费及外派培训费等费用进行预算注明,将预算一并培训计划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2各部门培训员依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填写《

年度

部门培训计划表》,经本部门确认后交综合管理部审核备案。

2.3各部门培训员需根据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按月进行分解,制定月度培训计划,经本部门确认后,于每月26日交综合管理部审核备案。

2.4综合管理部将结合公司发展现状每年6月对培训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

3、培训课程开发

3.1综合管理部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的汇总结果,于每年12月分别组织相关部门或培训咨询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发。

3.2如现有力量无法自行开发的课程将通过培训咨询公司招标来完成。

3.3培训课程开发从公共课程、基础课程、进阶课程设计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设置。

4、培训师资选聘

4.1公司的培训课程是以内部开发为主,外部引进为辅,与之相应的师资也以内部讲师为主,外部讲师为辅。对于内部讲师,其来源主要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内部选聘的其他合适人选;对于外部讲师,综合管理部将在每年12月通过培训咨询机构的广泛招标来严格选聘,也将在集团培训部、兄弟企业、其他成功企业中认真细致地选聘出优秀的培训讲师。

4.2对培训讲师的评估,一方面对参与讲授的外聘讲师资格进行权威认可和淘汰筛选,另一方面对内部讲师也要进行合理的监控和选拔。

5、培训资料制作

综合管理部保证参训人员人手一份内容较详实的纸质培训资料,便于以后进一步巩固消化。部分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电子版本(如光盘格式)资料以利于转训。

6、培训课程实施

6.1综合管理部在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并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各部门按培训计划要求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各项培训计划。

6.2培训实施方案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训对象,综合管理部有权要求相关部门按要求派员参加,并审查参训学员资格。

6.3参训学员培训前须做好工作交接,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培训,需提前一天以书面形式由主管部门领导签字批准,报综合管理部请假。

6.4培训实施期间,全体人员暂停使用一切通讯工具(手机、BP机并调至震动)。培训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准迟到、早退,否则将严肃处理。

6.5综合管理部在培训实施期间有权对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包括培训设施、课程、师资等进行调配。

6.6对于公司或部门培训计划中各项目发生变更时,在培训项目实施前项目负责部门需填写《培训课程调整申请表》交综合管理部审核备案。

7、培训效果评估

7.1综合管理部将按照《培训效果反馈表》对整个培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师资、组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系统效果评估。

7.2综合管理部及各部门培训员对培训评估结果不合格的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

8、培训档案整理

8.1各部门培训员对公司及各部门培训课程实施过后一周内,将每个参加培训的学员的《

培训签到表》以及考试成绩汇总,并报至综合管理部审核存档。

8.2综合管理部将按照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对每一个学员填写《个人培训档案卡》,并将依据《个人培训档案卡》不定期对学员的培训成效进行追踪调查,并加入工作考核之中。

8.3各部门培训员每月26日将本部门当月的培训工作总结交至综合管理部审核存档。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3

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在其结构形成过程中,应确立起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形式。针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形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强化应用上,同时实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据较大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其二,综合实训的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起来。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各类专业课中的实践课都是根据相关课程分布在各个学期中进行的,相应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够,不够系统,学生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试验。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故在设置实训内容的时候必须将各个单一工种用产品串接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得到地就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具有完整过程的工程概念,在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本报告可对机械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结合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针对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故建议构建如下的结构形式:以小班为单位,自主选择实训产品,项目要求难度适当、与机械相关。在产品确定之后,再将学生以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至少负责一件以上的零件设计制造,每个小组分别完成自己的实训任务,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产品的验收。以产品研制的四个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试制、分析总结),将综合实训也分为相应四个阶段。下表为主要实训阶段及教学要求。

2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

课程体系过程要素是从动态角度来看课程体系的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实施和评价两个部分。关于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实训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以确保实训环节的正常进行。同时,指导老师是保证综合实训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同时学生和教师可以采取双向选择原则。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往在考核学生的实践环节时一般更注重结果,指导老师通过批改实习报告、到课率及现场操作来考核学生,但是综合实训课程相对于以往的实践环节来说,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指导老师不能随时盯着每个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放松自己,平时不好好钻研,到最后要交成果的时候敷衍了事、实训报告也会存在少许抄袭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学生评价体系。与一般的实践环节一样,综合实训的成绩还是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等次单独记入成绩档案,而等级的评定不再是仅仅通过实训报告、现场操作来进行,还要增加答辩环节,具体操作是通过学生陈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及现场老师提问来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说答辩成绩不合格,那么整个实训成绩也不合格,也就是说该环节具有一票否决制,增设这一环节并加大成绩比例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完全理解掌握。整个评价过程可以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这样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可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虽然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备的教师评价体系。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训各环节中教师应明确遵循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再由实践教学督导员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除了要检查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外,还要重点检查教学质量,再结合学生评教结果,以及同本人见面,最终为指导老师进行打分评价。该评价结果将被纳入年度考核之中。

3结束语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4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管理工作应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通过弹性学分教育、劳作教育、校园育人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融于专业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融进校园活动。为更好开展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建议从健全培训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严格监督机制、落实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机制的构建。

(1)健全培训机制。培训机制是指其培训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以及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功能的过程与方式。这些要素包括:团委、学生处、系部、班级、学生个人等,是实现综合素质培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有创新的培训机制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所开展培训活动进行方案的设计,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其次,精选培训内容。要求教师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职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

(2)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效果,高职院校及教师应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激励机制。结合贵州省某一高职院校已实施的弹性学分制、劳作教育、校园育人活动的实践现状,在这些活动中均体现了激励制。在公共选修课、劳作教育等课程上,依学生课堂表现给予不同分数的打分;在校园育人活动、创新创业等活动中,依据学生综合表现给予等级评价。

(3)严格监督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政策目标的有力保证。[1]当前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中的执行环节监督的缺失是影响综合素质培养实效的原因之一。在其实施过程中重视培训方案的制订,轻视培训过程的执行和监督。主要表现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不强,监督队伍力量薄弱,未能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监督的形式和方法单一等。为此,严格监督机制要从推动学生群体间的内部监督、强化完善教师及辅导员的外部监督入手,形成内外兼备的监督机制。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经验总结

从宏观上看,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开展,高职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从学院团委、系部、班级三个层面积极开展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学院团委负责全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从各板块活动方案的拟定、活动的指导、监督与测评;系部由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具体负责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的具体活动,发动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的积极作用,并组织做好素质学分的认定、汇总等工作;班主任鼓励、支持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相关指导。

从微观上看,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为依据高职学生特点,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建设,并形成思想道德建设、职业素养培育、行为养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身心健康拓展、人文素养延伸六大模块。由此,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经验总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以深化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内涵为起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走产学相结合道路。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此,要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一方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明确办学理念,瞄准目标定位。另一方面,坚持内涵发展道路。激发学生参与的活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实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量变过程引发学生综合素质高效提升的质变跨越突破的目标,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2]

(2)以提高高职学生有效参与度为关键。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是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环节。具体来说,即端正参与的动机,创新参与的方式,增加参与的内容,增强参与的能力,总结参与的经验并最终构建学生有效参与的长效机制。并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不增加学生负担为前提,切实保障学生對综合素质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只有真正落实学生有效参与,才能将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扎实推进。

(3)以完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结构为基础。高职院校应逐步完善综合素质中的思想道德建设、职业素养培育、行为养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身心健康拓展、人文素养延伸六大板块。通过六大模块活动的优化、合理设置模块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第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优化素质模块结构。以专业特点和课程目标为参考,结合学生实际,对素质模块结构进行统筹安排,在时间安排上有松有紧,在内容选择上实现多样化,在参与能力要求上拉开层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不仅注重模块结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而且也着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最终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思想品质好的优秀学生。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5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 国防生 培养

国防生综合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或制约着我国国防力量的生成与提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工作。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国防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内容和程序,积极探索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方法,使国防生的培养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系统化道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1.充分认识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首先,加强国防生领导力培养,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领导力、管理力是带兵者在领导活动中率领并引导被领导者朝目标前进的能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吸引和影响部属的能力,这是一名合格军事指挥员最核心的能力。当前国防生培养只在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虽然这些也是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组成部分,但并不表示具备这些素质就具备领导力。因此,把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领导力作为国防生培养目标明确下来,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其次,加强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是改善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实际举措。当前,毕业国防生大多文化基础扎实、科技素质高、思想观念新、进取精神强,但也存在军事技能基础薄弱、管理带兵能力不够强、基层实际工作能力欠缺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就是在培养过程中着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为部队输送合格军事人才,不断优化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再次,加强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是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助推器。建设战斗力强大的国防,既要有先进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和武器装备,更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指挥队伍。

2.加强对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机构是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应成立顶层设计和全面协调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标准化教学制定、培养评估、服务保障等项工作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协调。与此同时,还应成立培养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最直接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招收选拔、军政训练、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为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另外,需要从驻地部队和院校中选调一些军政素质兼优、领导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到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其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把国防生的综合素质潜能发掘出来。

3.突出发掘国防生领导潜能和实践锻炼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充分发掘国防生的领导潜能。将国防生的领导潜能作为内容列入国防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及配合实践活动中来。针对国防生特点,制订详细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包括基本的领导能力、科技信息、人文素质、动手能力等。在第一、第二学年,主要确保所有招收选拔的国防生在每一学期都能接受到驻校选培办给予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指导建议。第三学年,主要记录国防生的表现和潜在性的数据,并对这些表现进行总结。第四学年,主要是指导国防生以及以他们的表现为基础,为每一位国防生填写一份详细的综合素质能力评估报告,作为组织考察和培养的重要依据。其次,要把实践锻炼作为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不只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要把每一个可能影响国防生成长的因素都充分利用起来。总之,将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工作深入到生活、学习、训练的方方面面,使国防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二、规范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程序

1.制定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目标。当前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在《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中也只提出要培养国防生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及身心素质的要求,但现有的国防生培养目标体系中并不包含领导能力的内容。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领导管理能力,就必须将未来战争和部队建设对军官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以及国防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培养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我军未来的综合素质能力人才作为国防生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努力方向。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系统和规范培养,使国防生逐渐成长为未来战争和部队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简而言之,就是学校要为军队的未来培养合格的综合素质能力人才。

2.明确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内容。依据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要求和国防生实际情况来看,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素养。这是成为领导者的前提条件,也是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最基本的内容。国防生是未来的军官,需要在政治素养、品格与价值观、身心素质、形象气质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在政治素养上,要求国防生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熟悉人民军队宗旨和光荣传统、热爱人民军队、有献身国防的思想等。在品格方面,应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军人思想道德规范为主。在价值观方面,应积极引导树立忠诚、诚信、奉献等价值取向。身心素质上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具备坚强的毅力、自信等意志品质。形象气质上具有军人的仪容仪表、礼节礼貌、作风纪律、日常养成等。

二是信息技能。这是领导者获取被领导者或追随者信任和忠诚以及带领他们实现组织目标的技能。对于国防生来说,不仅要培养其一般技能,也要培养其作为军事领导人才的特殊技能。一般技能,是指完成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一般技能应该包括: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超强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现代办公能力等。特殊技能应该包括:人际交往技能、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监督执行能力、战略战术技能等。

三是领导方式。领导者在具备管理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去实际行动,要能够动用他们具备的一切素养,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一切知识信息,综合所知道的一切方法为下属提供目标、方向和激励。培养国防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需要引导其将所具备的素养和掌握的技能运用到领导行动中去,并掌握相应的领导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包括:为下属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身先士卒、合理奖惩、培养和指导下属、善于用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等。

3.规范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程序。为保证国防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受到相应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训练,确保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序而渐进地提高,应该遵循四阶段培养程序。第一阶段:初始测试。按照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目标和内容设立一整套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开展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训练之前对国防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并以此建立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档案。经过测试,可以对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和潜能进行了解,分析每个国防生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清楚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实际状况。

第二阶段:制订计划。根据初始测试的结果,分析国防生现有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和标准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培养计划可分为培养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设置培训内容、安排保障四个方面。一般来讲,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可划分为基础性学习、针对性提高、综合发展三个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可以将总体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小目标,最后将这些目标串起来,以保证实现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总目标。设置培训内容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即在一定时期的培训内容要针对该阶段的培训目标;二是适应性原则。即培训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院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安排保障,具体又可分为组织保障和后勤保障,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要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机构和人员身上,确保各项培训计划内容顺利有效进行。

第三阶段:实施培训。这是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计划的执行环节也是中心环节,培训工作的质量将决定整个培养的成效。借助目前的军政训练计划,将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的内容融入军政理论课、日常训练和假期集中训练中;开展专门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信息技能和领导行为方式的授课培训和专家讲座,对国防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借助日常管理活动的实施,对国防生在日常管理生活中的领导实践进行指导。

第四阶段: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是对一个培养周期(即国防生培养的全过程)或一个培养周期内的某个阶段对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计划实施效果的测评和总结。包括评估和总结两部分内容,评估主要依据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进行测量,从而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全程、全面的评估。

三、科学培养、实践提高,创新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方法

1.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正确引导。国防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直接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灌输,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誉观、业绩观;校园里的各种人文活动,如知识竞赛、科技咨询、学术讲座、文化培训以及社团活动可以增长国防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全面提高国防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国防生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锻炼国防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是有效激励。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良好的人文文化氛围是使每个成员的进步都能得到赞赏,每个成员作出的贡献都能得到褒奖,由此激励广大学生为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不断进取。对于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来说,要积极发挥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激励作用,创建积极向上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教育氛围,促进国防生健康成长。

三是行为规范。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全体师生认同的集体意识特点,对每一所大学在评定师生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从而规范每名师生的言行举止,促使国防生形成良好的素养和行为习惯。校园文化中这些规范的内容,也是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要素,因此,利用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对国防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2.进行科学的教学训练培养。首先,强化理论课程学习。主要包括学习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各种军事理论、政治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能力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课程学习一般有三种教学途径:一是通过非专业性的科学文化课和公共政治课,以及与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较紧密的选修课程,提高国防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二是《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中规定的军政训练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这些课程包括了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理论内容,为国防生熟悉军事领导科学、军事工作的特点以及将来从事军事指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三是邀请综合素质能力培训机构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国防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理论和综合素质能力培训专题讲座,帮助国防生了解综合素质能力的基本原理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基本方法。

其次,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和管理技能训练。军事技能训练主要是指通过日常训练或假期集中训练的方式进行规定的军事基本技能的训练。日常训练以军事基础知识学习和体能训练为主,一般安排在早操、课余时间或者体育课进行。假期集中训练一般安排在第一、二、三学年末实施,以军事训练和部队见习为主。管理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文体活动,如文艺活动、体育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培养国防生的洞察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丰富国防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3.通过丰富的实践锻炼提高。要使国防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就要积极为国防生提供多种实践锻炼的条件和机会。一是日常管理实践。通过实行模拟营连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国防生主体作用。连、排、班的骨干(领导者)由国防生轮流担任,负责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国防生骨干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和指导,促使国防生在担负值班任务、组织训练和集体活动中,不断提高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说课设计;综合实训;以赛促学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实训课程,通过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国际进出口贸易流程的基础上,熟悉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与流转,实现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目标.而说课是基于授课教师在事先准备好说课内容、说课设计和说课方法的基础上,向评委或专家解说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既是授课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梳理总结,也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考[1],有助于教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也是教师职业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1.1.1课程性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属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了适应“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的基础上,一般于第六学期集中开设该课程,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正式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1.1.2课程地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单证、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币银行学、国际货运等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实训,作为一门后续课程,需要实现对以往课程的总结与梳理,使得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体会.1.1.3课程联系该课程的特色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前期的基础理论课程为实训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学生能抓住国际贸易流程的内在联系,发现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使得学生能够纵观国际贸易流程的全局、高瞻远瞩,预见国际贸易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促使每一笔进出易的顺利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实训过程能否顺利开展,而实训课程过程中获得的与国际贸易中备货、保险、运输、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经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总之,国际贸易的系列理论课程为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提供了科学指导,而实训的过程检验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

1.2能力目标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2014年下降7%.面对全球更加严峻复杂的贸易形势,对外贸易在全球市场中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对国际贸易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政策与法令、惯例,熟知国际贸易流程、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沟通协作经验等.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综合业务程序的应用能力,还要具备单证缮制的能力.

1.3素质目标

首先,单证制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及时结汇,因此实训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其次,单证制作要依据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令政策以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同时交易方对单证提出的各种特殊要求也要满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索的素质,体会到国际贸易的工作既有国际标准化的一面,又有地区特殊性的一面.最后,国际贸易中涉及的单证种类繁多,而实训课程时间有限,只能教给大家常用的、典型的单证,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的单证需要学生具备灵活应对的素质.

2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

2.1实训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室条件即仿真物理沙盘、教学软件和实训室全真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3],实现学生、教师和国际贸易岗位专业人员的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总结,实现教学、科研的相结合;在校期间的认知实训和专业实训要与毕业实习层层递进,为毕业实习提供实践基础.实训的内容应体现对课程目标的支撑,体现“三结合、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

2.2课程内容

2.2.1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国际贸易的综合业务程序一般分为三大阶段:交易前的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履行阶段[4].熟悉合同履行阶段的备货、保险、运输、报检、报关、结汇、退税等专业知识.具体综合业务程序如下图1:2.2.2国际贸易单证缮制在掌握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的基础上,正确、及时的缮制相应程序的单证.培养学生的单证缮制的能力和沟通协作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上图1.

2.3实训重点难点

综合以上教学内容,第一个教学重点即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涉及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单证、国际金融等多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全程有综合的理解;第二个教学重点即国际贸易单证的缮制,单证制作过程中既要符合信用证、合同的要求,也要满足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令要求.第一个教学难点即国际贸易单证缮制的技巧以及如何实现单证在国际贸易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流转;第二个教学难点即及时掌握国际贸易惯例、法令及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更新.比如我国海关总署2008年第52号公告对报关单的填制规定了最新的要求,对“合同协议号”、“申报单位”、“运输方式”等相关栏目的填制要求做了调整,在实训过程中应按照最新规定缮制.

3教学设计

为了落实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重点,突破实训过程的教学难点,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设计

首先,通过与应届毕业生的交流,了解其在工作中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诉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与需求设置了课程的知识目标,使得课程所授知识能真正的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其次,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了课程的能力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国际贸易相关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2].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兼顾知识与能力,实现共性与个性相长、求实与创新并重.

3.2课堂内容设计

3.2.1课时安排.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一共18课时,教学中采用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3.2.2课前准备.准备一套空白的单证模板和教学案例,并对班级学生按照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当事人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分别承担出口商、进口商、通知行、运输公司、保险公司、检验机构、海关、进口商、开证行等角色.3.2.3课中理论讲授.对国际贸易的综合业务流程简单介绍,对相应流程总涉及到单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对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简单解读.3.2.4课中实践操作.根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进行单证的缮制并实现单证在不同当事人之间的流转.3.2.5课后考核.对实践操作的过程和形成的单证成果进行考核.

3.3课堂组织及管理设计

对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组织管理设计如下:3.3.1案例导入.充分利用教材案例、教学软件中的案例,采用情景法使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中的各方当事人充分了解所引入的案例.3.3.2分配任务.按照课前对角色的分配,要求学生充分领悟自己在该案例中所扮演的当事人.3.3.3角色体验.学生在了解自己扮演的当事人的基础上,采用鼓励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实现与各方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比如,出口商开始通过邮件、广告等各种方式积极推广产品.3.3.4制作单证与流转.根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的进展情况,及时缮制相应的单证并实现单据根据流程实现在当事人之间的流转.比如,在出口商与进口商完成了发盘、询盘、还盘、接受的基础上,进出口双方开始积极准备签订销售合同,并且在双方充分沟通基础上互相签字盖章.3.3.4总结提炼.对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完成进展实时监督并考核,对学生制作的单证进行技巧指导与考核.

3.4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核首先要实现学生互评与自评的相结合.比如在交易磋商阶段,进口商可以根据出口商发盘函电写作的水准来决定是否与其达成合作意向;比如在出口商结汇议付阶段,议付行对单据进行严格审核,如果发现出口商单据与单据之间、单据与信用证之间、单据与实际出口货物之间存在不符点,可以拒绝议付.其次,课程考核应体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相结合.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相互沟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的纸质单证成果应进行及时的批改与反馈,指出错误所在并监督其进行修改.

4教学反思

4.1学生学习反思

4.1.1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英语基础和理论基础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全英文的单据难以完全理解,对一些专业术语记忆模糊.第二,学生在制作单证过程中缺乏自信,喜欢用铅笔填写单据并且填写过程中交头接耳.4.1.2解决措施.第一,从大一开始教师应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的重要性,以及英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充分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使其相信能利用以往的理论知识在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缮制一整套正确、完整的国际贸易单证.

4.2教师教学反思

4.2.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模式化教学.国际贸易业务程序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单证的种类繁多,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只涉及常用的纸质单证,比如海关发票、领事发票、海运单、预约保单等单据涉及较少.第二,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缺少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只能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过程中真实的心得体会.第三,信息化水平低.随着跨境电商和互联网的发展,单据的信息化和电子数据交换的实现,改变了传统贸易的方式,而教学中依旧以纸质制单为主.4.2.2解决措施第一,校企合作.通过学校、学院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增加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加对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调研,将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反馈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课程内容中.第二,双师建设.加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加深自身对理论知识和综合业务程序的理解和把握,把握在国际贸易综合业务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使自己满足双师要求.第三,以赛促学.从完成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训任务的学生中,选拔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与其他院校的竞争,发现知识的匮乏处,比如:市场调研方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外报价核算、制定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商品展销会、新产品会等知识.通过比赛的形式,不仅检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检验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掌握程度.将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实际应用需求不断地反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中来,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5总结文章以说课的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展开论述.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对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改革,同时,应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作者:刘凡 刘红军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榕.以说课形式探讨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4-16.

〔2〕龚奇.以“课证融通”为导向的高职报关实务课程说课设计[J].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60-161.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7

实训是高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实训成绩直接反应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对实训成绩的影响指标主要有这么几个,a:实训动手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参与情况,是否能按照实训要求去完成任务;b:实训报告编写质量,这是指学生在做完每一个实训之后要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一般包含有实训的目的、实训步骤、实训总结等。实训报告编写质量直接反应一个学生对该次实训所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衡量学生实训成绩的重要指标;C:实训课程学习情况,主要考察学生对该实训内容掌握情况。

二、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是考核学生一个重要指标。平时成绩评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a、课堂表现。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认真听课,不开小差,不交头接耳,不大声喧哗,认真做课堂笔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通过课堂提问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是很多高校老师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不足,比如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可能都想积极参与回答,人数多必然有先后,先回答者和后回答者如何评判?回答的质量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公正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判定。b、出勤情况,指的是学生到课情况任课教师给学生评定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一般是通过课堂点名来获取缺课的学生。c、平时测验情况,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者期终前小规模测验等。d、作业完成情况,这也是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子商务专业课很多课程老师都会安排一些作业让学生课中或者课后去完成。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出一定的值。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是抄袭或者不能独立完成的,该同学的平时成绩分值略低一些。e、思想品德,指的是学生平时的行为举止或跟同学和老师人际关系,如关心同学,礼貌待人,见到老师、同学常问好等。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评价指标因素。专门请有经验的教师专家通过因素分析法,对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并给出每项因素的权重。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即为:优、良、中、差。对应的评价集合u为:U=(u1,u2,u3,u4)=(优、良、中、差)。于前文所述对学生总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们组成的集合为V={v1,v2,v3}={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V中的子集个元素值可以根据它们隶属的函数确定,也可以通过专家评定方式产生。下面以某同学《网络营销》课程总成绩评定为例。1、考试成绩u1评定假设该门课程该同学考试成绩为:优。即为u1=(1,0,0,0)2、实训成绩u2评定该门课程共有实训课5次,老师每次课都做如下记录:根据统计该同学实训动手能力:4次优,1次良好,0次中,0次差。实训报告编写质量:2次优,1次良,1次中,1次差。实训课程学习情况:1次优,1次良,2次中,1次差。由以上因素组成的模糊矩阵为:A=决定实训成绩各因素的权重为:B=(实训动手能力,实训报告编写质量,实训课程学习情况)=(0.4,0.4,0.2)。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该学生的实训成绩的评价为:U2=B*A=(0.4,0.4,0.2)==(0.52,0.2,0.16,0.12)3、平时成绩u3评定假设该门课程一个学期有10次课,老师每次课都做如下表记录。该同学平时表现的模糊矩阵如下所示:N=决定该学生平时成绩的各因素权重:M=(0.2,0.3,0.1,0.2,0.2)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该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为:U3=M*N=(0.2,0.3,0.1,0.2,0.2)=(0.63,0.2,0.11,0.06)4、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该学生的综合成绩由u1,u2,u3构成,综合成绩组合为U,即U=(u1,u2,u3)学生综合成绩评定模糊矩阵为:R=(U1,U2,U3)=学生综合成绩各项指标权重为:H=(0.4,0.3,0.3)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对该学生综合成绩进行评价:W=H*R=(0.4,0.3,0.3)=(0.745,0.12,0.081,0.054)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学生的综合成绩为优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用具体分值进行评定,下面将评价等级转化为具体分值。对评价集赋予相应的值,设定X={X1,X2,X3,X4}={90,80,70,50}该生所得的综合分为:Y=W*X=(0.745,0.12,0.081,0.054)=85分该学生《网络营销》课程百分制的评价结果为85分,即为该学生的综合成绩分值。

四、结论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职 经济管理专业 综合实训方案 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68-01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能够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项经济与管理技能和通用经济与管理潜能的基层业务人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能够快速地进入岗位角色或职业定位。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要对经济管理专业在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科学设计综合实训方案,并且能够有效实施实训方案。

1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在综合实训平台方面,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不能局限于校内。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方案要设计在社会单位,要依托社会资源来开展较多的实训教学活动。否则,这样很难达到综合实训的教学目的。

其次,在综合实训具体岗位方面,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岗位不能单纯以服务岗位为主。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与酒店、旅游公司、贸易公司、商场等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在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上面,将高职生设定为服务员或前台接待人员,这样不能充分培养高职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综合实训方案使高职生局限于服务人员单一岗位,这样高职生缺乏管理岗位的锻炼。

再次,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效果不佳。一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内容,包括了学校组织高职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观察和操作的专业实习;在课堂进行讨论,解答综合实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家讲座,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创新意识。但是,这些综合实训的教学形式难以实现良好的实施效果,真正和管理实践联系和实际操作的时间和内容过少。这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面,没有做实做好。

最后,高职院校还没有明确综合实训方案设计的重点,对实施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与教学评价。由于高职院校的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局限,使得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方案设计不能突出重点,难以满足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目的。对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不但要进行专业的操作性技能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应该重点锻炼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综合实训方案不能将高职生的实训重点放在岗位工作技能的微观上面,而是要考虑到企业各部门和整体上的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因此,综合实训方案设计的重点应给予明确的指导。在综合实训的实施效果考核与教学评价方面,不能仅仅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实训效果的评价,而应该重视合作企业的实训基地的专家的建议与意见,还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训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否则,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很难深入到综合实训的教学内容上面。

2 改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提高实施措施

首先,要明确综合实训设计方案的总体要求。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用人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其综合实训方案的总体要求就是促使经济管理教学内容能够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科学确定综合实训的内容结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内容结构上面要能够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项目;提高学生经济管理综合能力的项目。这包括了对学生综合实训的实习岗位的操作性技能、综合组织管理能力的项目内容。高职院校要对实现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与监控,还要制定综合实训方案内容完成情况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

最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实施要科学化和规范化。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的实施要具有合理的实施步骤,要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具体实施步骤应包括:综合实训的方案实施的实习动员与指导,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实训前指导;要在实训基地的实习过程中给予指导,指导实习学生掌握实习服务工作岗位上的操作性技能,并熟悉管理流程,以及实习单位的组织构架,综合运用管理的专业知识,深入思考、综合分析;学生要撰写综合实训实习报告;高职院校要组织答辩和评讲;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成绩鉴定,开展综合实训效果的考核与总结。

3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注意的事项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对综合实训设计与实施方面应不断进行创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方式。这样才能在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方面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由于综合实训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对于综合实训的设计要把握全面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所谓综合实训设计的全面性,就是综合实训要能够涵盖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并且与就业岗位相符合,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性就是要求综合实训的设计必须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完成与体验各项实训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综合实训设计的开放性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特点,结合社会技术、企业用人需求发展的变化,动态地进行综合实训的设计。综合实训设计的自主性就是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

另一方面,综合实训的实施要注意,实训内容的选取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依据;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实训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融通;实训内容必须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在具体的综合实训教学管理中,还应该重视综合实训全过程的管理,高职院校要完善综合实训实施的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为综合实训创造更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实训基地;要提高综合实训实施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指导教师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训的能力,使综合实训实践与社会紧密结合。

4 结论

通过对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探究,得出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的重要意义,设计的综合实训方案的思路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其具体实施要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指引。这顺应了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与方向。只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完善好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加强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对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给予积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邸胜男.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

[2] 夏罗生,朱树红,欧学卫.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5):120-122.

综合实训总结范文9

关键词:培训;评估;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一、石油企业成人短期培训项目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柯克帕特里克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理论,对成人短期培训项目效果评估主要是在反应层、学习层及效果层面进行了评估。对反应层的评估工作包括在2000至2004年举办的成人短期培训班中对培训学员均以座谈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评估,发放并回收有效书面问卷调查共计7200余套,占培训规模的74%左右。书面问卷调查表每套包含两种式样的调查表:一是培训综合效果评估调查表;二是培训课程评估调查表。对学习层的评估,包括学员书面结业总结,学员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学员口试考核和学员笔试考核。这些学员主要是外语培训班的学员。对效果层的评估是通过电话、咨询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十余家培训主管部门调查了解到培训的学员返回原单位工作岗位的总体表现,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估。本文重点探讨反应层的培训综合效果评估和培训课程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的有关内容。

(一)培训综合效果评估

1、本次培训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它的目标;2、本次培训对您来说有多大的价值;3、培训教学计划设计的合理程度;4、关于任课教师,包括理论水平、实践经验、总体印象;5、教材及参考资料;6、培训管理人员,包括业务素质、服务态度;7、后勤服务,包括住宿条件、伙食条件;8、学员活动安排;9、对本次培训教学质量的评价;10、对本次培训总体满意度;11、是否会向其他人推荐我们。

(二)培训课程评估

1、课程必要性;2、任课教师水平;3、教师实践经验;4、教师讲课水平;5、教材质量;6、学习效果;7、总体印象。

评估方式采用给受训学员发放调查表,由学员按1-5打分,将所有学员打分结果平均即求得评估统计结果。

二、培训综合效果评估和培训课程评估的统计结果

经过对问卷调查表抽样统计,共统计问卷调查表2120套,得出反应层评估统计结果。

(一)培训综合效果评估统计结果

1、培训班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得分平均值为4.2;2、本次培训对培训学员的价值得分平均值为4.1;3,培训教学计划设计的合理程度得分平均值为4.2;4、关于任课教师水平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5;其中教师理论水平得分平均值为4.5,实践经验得分平均值为4,5,总体印象得分平均值为4.5。5、教材及参考资料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0;6、培训管理人员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7;其中业务素质得分平均值为4.7,服务态度得分平均值为4.7。7、后勤服务评估得分平均值为3.7;其中住宿条件得分平均值为3.7,伙食条件得分平均值为3.8。8、学员活动安排评估得分平均值为3.9;9、对本次培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2;10、对本次培训总体满意度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2;11、是否向其他人推荐我们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3。

(二)培训课程评估统计结果

共对73个培训班的700个课程门次(700个授课教师人次)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为:

1 课程必要性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4;2、教师水平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5;3、教师实践经验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6;4、教师讲课水平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6;5、教材质量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3.9;6、学习效果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3;7、总体印象的评估得分平均值为4.4。

三、影响石油企业成人短期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影响石油继续教育成人短期培训的诸多因素进行公因子提取,以便于进一步分析梳理变量,构成新的具有更加丰富内涵的变量,将其赋予新的解释。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培训班达到培训目标得分均值4.2,用a1表示;培训价值得分均值4.1,用a2表示;教学计划得分均值4.2,用a3表示;任课教师理论水平得分均值4.5,用a4表示;任课教师实践经验得分均值4.5,用a5表示;总体印象得分均值4.5,用a6表示;培训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得分均值4.7,用a7表示;培训管理人员服务态度得分均值4.7,用a8表示;住宿条件得分均值3.7,用a9表示;伙食条件得分均值3.8,用a10表示;学员活动安排得分均值3.9,用a11表示;

(一)KMO和Bartlett检验

KMO和Bartlett检验是因子分析直接要有的数据,根据计算的结果可以判断该研究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是否合适。

(二)解释总方差,如表1所示

采取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发现有2个因子特征值根大于或接近1,结果表明抽取到2个因子,能够解释总体100%,综合分析,本研究提取2个因子较合适。

(三)解释因子,如表2所示

经过因子分析,本研究把影响石油继续教育成人短期培训的11个项目分为两个因素,即培训基础条件因素(f1,为a10伙食条件、a3教学计划、a1培训班达到目标、a9住宿条件、a2培训价值、a7培训素质和a11活动安排的公因子);培训水平因素(f2,为a5实践经验、a8培训态度、a4任教水平和a6,总体印象的公因子)。由表2,根据统计结果,石油继续企业成人短期培训质量评价、满意度和推荐指数分别是,4.2,4.2和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