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4-16 05:00:11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1

关键词:电网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方法

电能是我国电力市场环境范围内的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形式,这种商品的基本质量问题也随着使用的普遍性而得到我们的强烈重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式下已经有许多各种不同的声音从电能质量检测到调节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彻底的研究和讨论。同时,随着我国电能在质量方面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许多国家都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国实际发展的检测电能的基本质量标准,这些标准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电能质量的各种指标之间的检测与分析,但是,许多国家制定出的符合其自身国家实际的电能检测标准还是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缺陷,电能的质量同时也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体,同时也规定倘若我们只是单纯的依据某项指标来判断电能的质量是否合适,并不能够完整的反映出我国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结果,另外,作为我国电能质量评估结果作为电力市场辅助类型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我们可以更好地将质量因素引入到市场中去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市场的综合竞争需要。

从长期的发展需要来看,我们必须要从客观的方面来进行合理的电能质量评估,这也是我们从事电能质量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我们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模糊的数学以及层次的分析方式,对概率的综合统计以及矢量的代数研究,使用物元的综合分析方式对电能的质量等进行综合的评估,这种类型的评估在较大程度上还是会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方面的影响,譬如我们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容易受到模糊的理论在确定相关的隶属度函数时候,我们在进行层次的分析方法的同时认真确定其基本的期望值以及方差的基准值,另外,由于人为因素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具有十分明显的不确定性,因而我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估的正确性以及值得相信的基本程度也容易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我们在进行这些方法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考虑到某一种特定的电压等级的电能质量的综合性评估,并且这种方式也并不能从一个整体意义上对某个地区的综合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继而为其它各个地区的电网进行电能上的基本质量以及考察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针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质量上的综合评估方式问题,我们对其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提出最新的评估方式,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利用一种投影寻踪的基本方法以及现代化的优化算法中格雷码加速遗传算法,对其中各个单项中的电能质量性指标进行智能化的提取,继而得到我们的各个电网变电站中各个电压等级的母线客观层面上的变电站的各个电压等级的母线客观中的电能的综合质量的评估结果进行审定,除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特征值的赋权方法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各种不同的电压等级中的母线综合评估结果进行综合的加权处理,从而得到各个不同地区的电网各种电压的等级分析,各个变电站中电网总体的电能质量上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处理,继而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电网各个变电站各个电压等级母线的客观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继而利用特征值的赋权方式从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对电压等级的综合评估进行综合的加权处理,继而我们就可以得到地区电网的各个电压等级,各个变电站以及整个地区的电网总体的电能质量的的综合评估结果,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

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影响的可能。从而最终达到从总体到局部进行电能质量考察的基本目的。

一、我国各地区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新方法的流程分析

为了从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完成对地区电能基本质量情况的清晰了解,我们不能仅仅从某个电压等级方面的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结果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我们在进行地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过程中的分层考察的情况,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遗传投影方面的寻踪方式来对我国各个地区电压的等级母线进行智能化的电能质量的综合性评估处理,紧接着我们就可以利用特征的赋权方式对我们众多地区的变电站与电压等级进行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与评价,最后我们要综合各个电压的等级评估结果,对整个地区的电能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继而得出各个不同地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结果。

二、基于我国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的各个变电站与各个电压等级母线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分析

我国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的研究重点在于我们如何对多个指标的问题综合成一个单一的指标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讨论,也就是我们如何对电能质量方面的单项指标所做成的高维空间点位的转化成低维空间的映射问题,从而让其更好地为自然环境资源中的评估领域得到一定程度应用做好准备。我们在进行投影寻踪方式的最根本的思想问题主要还是要根据实际方面的问题进行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的子空间范围内,并且按照各个投影散点的分布结构来揭示整个高维数据的基本结构特征,或者我们对这些投影值与所进行研究的系统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进行认真分析,这些投影指标的基本函数在构造与环境的优化的基本选择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为我们进行投影寻踪解决高维数据的关键所在。我国传统的投影寻踪的方法在我们进行高维数据的最佳投影方向过程中的巨大计算量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全局性探索能力,很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高效的鲁棒性遗传计算方法,从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中很方便的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基本电能质量方面的国家标准总共可以分成六个组成部分,主要有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的存在,电压的波动以及闪变研究,公用电网的和谐电波分析,三相的电压要允许不平衡度的存在,电力系统的基本频率也允许偏差的存在,除此之外,我们要对其进行暂时的过电压和瞬间的过压电压在实际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并不容易得到准确的测量。但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差,我们使用这种处理方式的可能性不高。

在我们进行电网电能的质量综合评估过程中,我们一般将这个单项的指标分成九个基本等级,在这九个等级过程中,第一级到第五级是对电网电能的质量合格时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第六级到第九级所对应的电能质量不合格的时候使用,当我们的电能质量的单项指标分别在限制性的平均范围内划分成五个等级,对于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电压等级标准,我们国家所制定的限制值也不尽相同,因而我们也应该对各个电压等级下不同的限制数值进行等级的划分,同时我国的许多电压的波动值也呈现出不随机的规则性变动,我们只有保持电压闪边中的括号内的长时间闪边时得到限制,括号内的根据系统容量放宽之后的现值,才可以得出我们需要的更为标准的电压等级的电能质量分级标准。电能质量指标及其分级标准如下所示:

三、基于遗传的基本投影寻踪的方法建立的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分析

我们要利用投影寻踪的方法进行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首先我们要针对能够建立起描述性的投影指标特征设置投影的目标函数,主要步骤包括首先,根据我国电能的质量基本分析标准,我们可以在各个等级范围内通过随机取样的方式建立起投影的指标,继而形成样本集,其中,这也是一种归一化了的电能质量单项指标,其次,我们要利用相应的投影指标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一维的投影值,为了使得我们的指标更加的规范统一,我们就需要对电能质量的各项单项指标进行归一化的处理,并且对相似的样本个数以及指标个数的数值进行最终的衡量分析。另外,在我们进行数值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个投影过程中含有的现有模型继续反映性的结构分析,投入的数值也应该尽可能的提取相关的变异信息,从而取得最大化的可能。

我们的投影函数目标必然会随着投影方向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求解的投影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来估计出最佳的投影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关系式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我们又可以将N维数据中的基本目标式变化成评估成适当的电能质量评估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的标准差是不能有很大的变化的,我们就需要对其中相应的系数进行分析,其中序列数的均值也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为了更加清晰的表明我们所处的投影范围内的现有模型并没有认真反映相关结构,我们就要认真考虑其中的变异信息,也就是将这些差异信息的数值尽可能拉大。

另外,在我们进行传统的赋权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许多专家的主观经验进行赋权分析,另外,要积极利用遗传投影的方法进行寻踪计算,从而得出比较型判断的矩阵,根据这些自动判断的评估对象的重要程度,我们就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计算标准,另外,我们利用特征值的方式对所需要进行遗传的投影寻踪的方法得到相应的评估思考,就可以得出各个地区范围的电网各个等级的电压以及变电站的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结果。

总而言之,地区的电能电网质量的综合评估是一项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母线局限性,我们可以从这些方式中得到地区的各个电网电压的等级以及整个地区的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等级,继而真正达到从局部到整体来考察电能质量的使用总体情况。

参考文献:

[1]丁红发,段先忠,朱庆春.混合型电能量质量调节器以及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院.2006.26(8).33-38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监控

1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1.1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电力系统中110KV(35KV)/380V 终端用户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配电所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和远方通信的综合自动化功能系统。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系统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和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点。它可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的状态量(如开关位置和保护动作情况等)和模拟量(如电压、电流等)以及电度量,从而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也可通过远程控制开关的合闸或跳闸以及有载调压设备,以达到预期目的(如无功补偿或负荷平衡),并可检测和判断故障的区域,并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正常区域的供电。

与传统配电所相比,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可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提高电压质量及电压合格率;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和减少了误操作可能性,进一步提高配电所的运行水平与管理水平;有效缩小配电所的占地面积,降低造价。

1.2 配电综合自动化的技术和发展状况

我国电力行业已经进行多年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领域的研究,其产品类型比较丰富,各种类型的产品的实现方式和结构有所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就目前而言国内现有的配电所自动化系统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

1.2.1 集中式结构形式:“集中”是指把采集、处理配电所数据,完成保护、监控任务等功能集合在一起。这样使集中式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造价低等,但功能过于集中,一旦出现故障,影响面也会增大,调试维护也不方便。目前较少采用,一般在一些老配电所的自动化改造项目中有所应用。

1.2.2 分层分布结构形式:“分层”是指配电所二次设备按功能分为单元层与配电所层。单元层包括各种保护、监控装置,两个层次之间通过现场总线或局域网交换信息;配电所层是负责当地监控及通信处理的上位机。“分布”是指将功能分布到不同的单元上去,保护单元是按一次设备设置的,而其他测量、控制、故障录波等功能单元则是集中设置的。

1.2.3 分层分散式的结构形式:也简称分散系统,分散系统的单元层装置面向安装在高压开关设备附近或户内开关柜上的一次设备或电气间隔设置,既可以是保护和测控功能合二为一的装置,也可以是测控和继电保护功能相对独立的装置。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配电系统基本都采用分散式结构,这种结构型式接线简单,可显著地节省二次电缆,并且便于维护与测试,可靠性高、组态灵活和检修方便等优点。

2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配电所是电力系统面向广大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负荷回路多、性质复杂、高故障率等特点。随着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要求逐步地提高,电力系统实现运行、控制和管理综合自动化势在必行。目前国内配电网综合自动化主要着眼于在中高压(35KV 以上)电压等级研究,并已开始转向实用化。低电压等级配电所(10KV)多处于送电终端,事故影响面较小。目前这类配电所的综合自动化发展相对缓慢,当配电线路由于某种原因跳闸时,运行人员一般通过用户反映或定期巡检才能了解情况,又由于城市低压配电所的地理环境复杂,给快速排除故障增加难度,比较容易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难以保证供电可靠性。

因此为弥补低压配电所自动化综合系统开发的不足,开发出一套相应的低压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便于发现处理故障,减小故障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的可靠性及经济性。该系统还可利用多种通讯方式将多个配电所组合成一个大的监控群,在集控中心实现对多个配电所的遥信、遥测和遥控。

在研究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三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和适用领域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研究设计出一种面向无人值守的低压配电自动化综合系统,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设备层的各种设备将各自的状态量、电量通过电缆送到高压室中,作为单元层数据采集设备的输入信号。单元层数据采集设备将其采样信息处理后传给配电所层的保护与控制主机,为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保护与控制主机配以双机备份。保护与控制主机在需要保护的时候可经逻辑判断和故障处理后,将断路器跳闸或合闸信号发送给设备层,实现对断路器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保护与控制主机还负责与远方的集控中心联系。配电所层监控主机和单元层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CAN 现场总线或光纤的完成的。

3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3.1 单元层

单元层主要是各种控制、测量、通讯和保护等功能的设备。系统单元层中DSP控制器或者单片机实现数据及状态的采集,然后对所采集的模拟量进行运算,再将运算后的数据上传给保护与控制主机,可大大减少数据通讯量。PLC 实现CT、PT、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量的采集,然后传给保护与控制主机,保护与控制主机的逻辑编程在需要保护时经逻辑判断和故障处理后,将控制断路器跳、合闸等信号发给设备层而实现对配电所设备层的控制。通讯管理单元主要实现各种电气回路的数据上传、通讯管理、同时也通过通讯接口和其他系统接口,实现资源共享。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通讯网采用CAN总线,CAN总线具有高可靠性和完全的开放性,同时支持分布式控制与实时控制。

3.2 配电所层

系统配电所层主要设备是保护与控制主机,通过保护与控制主机完成对各DSP控制器或PLC及单片机管理、通信及控制。保护与控制主机通过CAN 总线,接受下方PLC 和通信管理单元送来的数据和开关状态信息,当故障发生,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时经逻辑判断后将相应的故障处理信息发给设备层,实现对配电所设备层的控制。保护与控制主机与远方集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通讯联系,在上传信息同时也接受其发来的命令。

该系统是面向无人值守的配电所,保护与控制主机的人机联系功能是在远方集控中心通过网络完成。保护与控制主机平时是以黑匣子形式运行,当进行现场维护和巡回检测时,工作人员可利用相应的数据接口浏览配电所内各种数据和状态信息,紧急情况下也可就地手动控制的相应设备。

4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

当系统正常工作时,设备层各种一次设备的状态信号(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位置信号)和线路上电压、功率等模拟信号通过电缆分别引入PLC和DSP数据控制器或单片机中数据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入通道中。PLC和DSP数据控制器或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总线传给保护与控制主机。保护与控制主机中主程序来检测数据中是否存在突变量。若检测出不存在突变量,按照一定网络协议或规约,依次将状态量和数据量传给远方的集控中心,集控中心就可以监测配电所的运行情况。集控中心也可以将指令发到保护与控制主机上,从而在远方对其进行控制。若指令是对保护与控制主机本身的,则其执行相应的程序;若指令是对下方单元,如遥调、遥控等,则保护与控制主机会此指令传送给相应单元,从而完成集控中心对配电所的远方控制功能。

当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正常,而保护与控制主机中主程序检测出上传的数据存在突变量,则保护与控制主机读取相应的保护数据,依据其配置的保护类型,调用相应的保护处理程序,并通过CAN总线向下方发出保护动作信号,并同时将故障信息向集控中心传递。

当发生通讯发生故障时,如保护与控制主机间或DSP数据控制器与主机间无法正常工作时,相应的DSP数据控制器将通过软件起动简单的后备保护,直接在DSP中完成故障判断及处理,然后发出跳闸信号,完成保护功能。

如果系统的各种自动化保护功能都失效,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可手动操作配置在现场的控制开关起到一定得保护作用。

5 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由于该系统适用无人值守,配电所没有专用的配电所主控室和无相应的控制、保护屏(柜)等,配电所的各种数据直接通过网络传送至远方的集控中心,在集控中心以表格、数据、图形等方式动态的显示。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集控中心通过和配电所管理机的通信,实现对下方配电所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同时在远方也可对配电所管理机的进行管理,对配电所的保护功能进行配置和维护,如保护定值的设定等等。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可远程维护性、具有可组态性、具有实时信息共享与交流性、具高可靠性等特点。

PLC和通信管理单元通信管理及控制通过配电所的管理主机统一完成,管理主机集测量、保护、控制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分布式结构系统的优点,同时配电所管理主机、PLC、单片机系统和通信管理单元都布置在综控室内,可以节约电缆,节省投资,造价低,也体现出集中式结构系统优点,尤其适用于电压等级较低的配电所。

6 结束语

对配电所实现综合自动化控制,促进了了无人值班配电所的实现,有助于提高配电所的优化控制与管理水平,提高配电所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效益等,从而对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电市场发展迅速,每年新建低电压等级配电所的数量很多,鉴于目前强有力的电力监控系统市场需求,对配电所综合自动化领域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配电所自动化系统 研究立足国内市场,自主开发出适应面广,水平高,具有组态性和可远程维护,具有网络化等特点的配电所监控系统,符合配电所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王晓春.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0.

[3]王明俊.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蔡运清.配电管理系统当前国际状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

[5]王思国,李康.微机远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6]孟祥忠.变电站微机监控与保护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7]丁书文,黄训成,胡起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8]钱武,李生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0.

[9]黑龙江省电力调度中心.变电所自动化实用技术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量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综合素质量化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天津市大学生操行指导与评价手册》等文件精神要求,对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品德与修养、知识与技能、特长与实践等通过分析、评分和综合等几个环节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统计,从而弥补以前单纯性定性评价的不足。综合素质量化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标准所列的各项活动,促使其了解自己在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不足。方便了教育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比较,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情况,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提供一手参考资料。

2 综合素质量化的形式

量化的形式可以分为一次量化、二次量化、类别量化等多种形式,其量化性质、量化作用、量化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次量化是对测评对象的直接量化,测评对象通常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如“献血”次数、参加“公益劳动”次数等,这些量化数据直接反映测评对象的实际特征,具有实际意义;二次量化是对测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考核,测评对象通常没有明显的数量关系,但存在质量或程度上的差异,如学生操作“优”、“良”、“中”、“差”,可以用5、3、1、0来量化。

类别量化就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给每个类别赋予不同的数字。

3 综合素质量化的原则

一是规范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制定量化方案和构建量化指标体系时, 方法和程序应要尽可能规范, 量化的结果要体现较高的度。量化工作要能起到良好导向作用, 促进学生综合成为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二是可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素质量化方案及指标体系, 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 正确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被测评对象共同属性的可比性。三是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将综合素质的内容分层次地细化为可量化测定的若干方面,在对各方面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定性分析,将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使素质量化更符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

4 综合素质量化的功能表现

一是激励导向功能。素质量化方案及指标体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对学生的顺利成长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量化的结果能进一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充分利用高校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加强自身修养,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逐渐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二是反馈指导功能。素质量化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评形式,量化过程包含了大量信息。班主任或班级管理者通过及时地收集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指导和调节相关的量化工作,结合考评结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自我,充实自我, 发挥自身优点,尽力克服不足从而真正提高量化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客观分析功能。以前的综合素质测评方式主要采取了定性描述的方法, 如写评语或凭借主观印象、师生关系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概括性强, 难以在学生个体之间看到差异和综合比较, 因此评价的效果不佳。通过综合素质量化, 学生素质各方面的表现可以用数字的形式进行表达,我们也能够借助计算机等手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实现量化的可操作性与可比较性。

5 综合素质量化的效果分析

量化主要是解决了测评结果的可比性,当两个测评对象的综合素质量化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其综合素质表现绝非完全相同,因此,量化的分数不能表明这一事实,评语却能较好地描述这种差异。然后,在对全院学生综合素质评比时,我们通常侧重客观与总括性的大致了解,并不需要作具体详细的情况了解,量化分数基本上满足了这种要求。相反从评语中却难以比出高低,因此,综合素质量化对测评对象以分数形式进行评判,具有可比性,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管理的有效手段。

6 结束语

在制定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标准时,高度重视高职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分量化管理,将考核标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并纳入学生学分考评体系,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使学生能从学业、德育、操行和社团活动等方面获得相应分数,也进一步引导并促进了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转化机制的关键就在于寻找并确立质与量之间相互转换的度, 并以此制定量化管理的指标体系。度确立得越客观、越准确, 素质量化的效果就越好。构建科学而规范的综合素质量化指标体系是开展量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结合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教育理论和实践角度对综合素质的内涵和量化的概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综合素质的标准和量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总结并制定出《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认证规定》。规定已经在学生综合素质量化测评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在全面提升。但在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素质量化的内容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地代表综合素质的具体内容;综合素质是否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是否都能用数字量化出来;一些具有描述性质的综合素质是否能够量化,怎样量化出来;量化过程中的评分定级环节是否合理,能否将综合素质在质这个指标上进行合理区分等具体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也可以作为日后进一步推进量化工作的工作思路与发展方向。

素质量化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核心与主要目标,做好素质量化工作对于提高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加强思想政治意识,规范思想道德认知和行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和各种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完善自我,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祖国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认真贯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德育规程】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5).

[2] 杨绪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11(4)

[3] 虞丽娟,孟宪明.大学生才质模糊评价系统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装备;农业结构水平

0引言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2010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及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9.61%、43.04%、38.41%和52.28%,分别比2004年提高717.11、18.07、14.04和18.41个百分点,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8亿kW,比2004年增长44.65%,农业机械原值从2004年的3647.2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448.81亿元,增幅为76.81%;农机配备结构趋于合理,以拖拉机为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配备比由2004年的1:1.42上升至2010年的1:1.66,大中型拖拉机的比例也由2004年的7.16%上升至2010年的18.01%。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已于2008年跨入中级阶段,农业生产在2010年进入以机械化为主的时代。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4―2012年国家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快速度、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1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农业机械化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的机械化,尤以种植业的机械化对保障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用数据定量比较分析近10年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化田间作业水平提高最为明显。用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性轨迹。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04年以前发展相对缓慢。2004年以来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除2005年外,从2004―2010年增长速度均高于3个百分点。

2010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28%,超过《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对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期达到45%的目标,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作业为主转变为机械化作业为主,进入机械化生产的时代。2004年开始,我国机耕水平、机播水平和机收水平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到2010年分别达到69.61%、43.04%和38.41%,发展速度较快。从各环节机械化水平看,各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机播和机收仍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是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与关键。

2农业装备水平

农业装备是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农业装备水平是农业装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业装备保有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农业机械原值从2000年的2828.0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448.81亿元,增长了两倍多拖拉机从2000年的1361.82万台,增长到2010年的2177.96万台,增幅近60%,年均增速达4.82%,2008年较2007年增幅甚至超过10%,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大好的一个重要缩影;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从2000年的26.52万台,增长到2010年的99.21万台,增长了2.74倍,年均增幅达到14.16%,同期,我国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应增长了20%;插秧机从2000年的4.45万台增长至2010年的33.30万台,增长了6倍多,年均增幅达22.29%;000―2010年,我国农业排灌柴油机动力年均增长2.89%,一直保持小幅增长,并在2010年达到6959.2万kW。

我国农业装备总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促使农机总动力保有量得到快速提升。我国农机总动力从2000年的52573.6万kW增加到2010年的92 780.5万kW,增幅达76.47%,年均增长约5.85%,超过《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中设定的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亿kW的目标。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5

关键字:商业综合体城市发展CBD城市•建筑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名称:石河子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三线城市建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调查与研究--以石河子为例

第一章绪论

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年轻的建筑类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短。与城市建筑综合体大量建设和重要地位相比,对其建设理论、经验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从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城市建筑综合体必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建筑类型;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建设有不少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当下对城市建筑综合体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发展前景是有必要的。

城市综合体会在一定的区域内规划出一个小型的商业圈,满足人们大部分的购物需求,如果设立酒店的话还能满足外来人员的住宿问题。一个小型的城市,经过完善的规划,城市综合体的各项功能完善,在一个三线的城市中设立多个城市综合体也会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使城市进行更均衡的发展。城市综合体发展到一定时间后会形成一定规模,带动综合体周围片区的经济发展。城市综合体相比于商业中心,规模较小,但具备居住用地,对综合体周围的交通压力会有很大的缓解,人们出行购物无需行,城市综合体内即可解决人们的大部分需求。石河子市作为一个典型三线城市的代表,其建筑综合体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章新疆石河子市城市概况

石河子市位于北纬43°20′~45°20',东经84°45′~86°40′之间。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石河子市创建于1950年,是由军人创建的。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石河子已经成为新疆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所以在未来几年之内,石河子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将会迎来一个较快的发展。我们研究其功能布局也有极大的意义。石河子总占比达到56.5%,城市区域辐射力人口规模达到115万以上(包含附近的沙湾和玛纳斯县)。石河子非农业人口占比达到92.5%,非农业人口占了绝大多数。这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前提。石河子是一个以汉族人为主的城市,占比达到93.61%。石河子人口结构老年化比较严重,老年化率达到18.86%,且35-60岁的中年人口的比重极大,有进一步加剧老年化的趋势。总而言之,石河子市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城市。石河子也将成为新疆发展的窗口,城市建筑综合体在以后也会被广泛采用。

第二章 石河子城市商业综合体现状

通过石河子的城市背景环境,城市规划,来分析出未来三线城市综合体的潜力。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完善规划和城市基础建设,三线城市虽然也进行了规划,但是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商业圈的分布可能偏集中于老的城区,新的开发区由于建立时间较短,短期之内吸引大量的人气也有一定的困难。三线城市的交通较一二线城市也相对较慢,所以不在商业圈的人在购物时会觉得不便,居住圈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却满足不了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

通过对石河子的三个大中型城市综合体即中影文化广场、中盈城市广场和准噶尔大厦进行实地的考察,拍摄大量影像资料,整理文字资料,完成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三个城市综合体中准噶尔大厦的规模最小,中影文化广场和中盈城市广场的规模较大。

准噶尔大厦是集商场,酒店,住宅的综合一体化建筑。还兼备了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准噶尔大厦不仅能满足楼上的住户,还能带动周围片区,形成一个微型的商业圈。

中影文化广场就比较大了,北面为居住用地,南面为商业用地。给人的第一印象,居住区的绿化面积非常大。住宅楼均为高层,整个综合体拥有大量人口,这为设立大型商场,酒店,娱乐场所做了基础,商业区有了人流量才有活力。虽然还未完全完工,但是规模初具,已经能让人想象出未来的热闹场景。同时也能带动北泉镇的经济发展,使北泉镇也有自己的小型商业圈。新的商业圈因为租金便宜,会吸引大量的商铺。

中盈城市广场和中影文化广场规模相当,距离也比较近,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但相信只要各自做好自己的方向,都会发展的很好的。中盈城市广场坐落于石河子商业新区北泉镇,在石莫公路与上海路的西北方向,项目占地240亩,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107900万平方米,商铺共524套,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以商业为主,主要由义务商品城、酒店和写字楼组成;二期主要建设义务小商品城和高档住宅;三期规划为高档住宅,预计2014年1月全部投入使用。本次销售均为产权式商铺,涵盖步行街、同铺、外铺。面积在14――130多平米,框架结构可自由组合,小面积商铺总价在10万左右,目前只能提供524套商铺,但是前来咨询、预约购买的居民超过千人。将建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是石河子市首座城市综合体,打造石河子市乃至全疆规模最大、业态最全、档高的一站式义务商品城,带动石河子市经济发展,为石河子垦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第三章石河子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功能布局特点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和集中,沿街的建筑综合体被要求在一个工作场合之上叠加更多的居住空间。因此就有了石河子市现已建成的建筑综合体形成以沿城市主要街道的底层商铺、上部住宅的初级城市商业综合体,也就是现在通常说所的奥斯曼式住宅。这种建筑综合体模式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大陆,它的底层通常是商店、饭店、咖啡馆和酒吧等功能,在其之上3-5层的住宅空间。而与石河子由这种由奥斯曼式住宅所形成的初级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分不开的是这种商住综合体的另一个成功形态--内街式购物廊。水平方向的商住综合体叠加,形成了一个连续长条形的双面步行商业空间。石河子市较成功、较典型的就是幸福路温州商业街。

然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单纯的发展初级商业综合体无异于扼住了城市发展的咽喉。这种做法意味着要无限制的选择用未使用的土地发展城市;严格限制居民的数量和社区大小;将不同的使用功能分开布置以减少社会资源。这种思想与现代城镇规划的思想背道而驰。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需要一颗充满活力的心脏。CBD(全称是“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直译为“中央商务区”)是近20年出现的一种城市组织,是城市积聚力、排斥力和郊区吸引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城市建筑综合体作为当代城市CBD的必要元素和内部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石河子市,正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迫切的需要大型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来发展城市构建自己的CBD。因此便产生了准格尔大厦、中影文化广场和中盈城市广场这样在纵向、横向方向都发展的大中型城市商业综合体。

具体分析一下石河子在建城市建筑综合体。

1、准格尔大厦:

图3-1准格尔大厦效果图 图3-2准格尔大厦功能布局图

总面积:9994.69平方米

绿化率:30%

总投资:1.5亿元

该工程是集宾馆、商铺、住宅、人防工程及地下停车场于一体的综合性楼盘,1-5层为商铺,6-21层为宾馆,6-28层为住宅,总户数230户。位于石河子子午路以东,幸福路以南22号小区。这种功能布局不仅能满足楼上的住户,还能带动周围片区,形成一个微型的商业圈。

2、中影文化广场:

中影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近30万,总投资额15亿元。由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区组成,实现了城市综合体的横、纵向发展,将城市居住、休闲两大主要功能的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图3-3中影文化广场效果图

中影文化广场是石河子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体,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商业综合体。处于几个商业项目的中心位置,项目门前的光明路将直接通往老街,形成与现在老市区商业中心的衔接,与市中心商业形成完美的互动,推动老市区人流的导入。大规模集中的体量、高端的商业形态、中心的位置、以及与老城区的互动,将使中影文化广场成为北泉新商贸中心的核心。项目商业总建10万平方米,是目前新疆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之一。由两幢4层的综合楼、一条2层的景观步行街以及一个地下商场所组成,通过封闭式的中庭广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沿上海路跨度将近350米,沿光明路跨度约150米。东西两头各规划一个大型市民休闲广场。综合楼的西楼一、二层为超市,和一条服装内街;三楼是影院、KTV、动漫城等娱乐场所以及一些文化产业。综合楼的东楼一、二层为大型的酒楼,三楼规划一个石河子最高端的洗浴中心。项目北边的景观步行街将规划特色餐饮街。

3-4中影文化广场功能分布图3-5 中影文化广场住区入口

3、中盈城市广场:

总投资:27045.05万元

总面积:87705080平方米

绿地率:36%

它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立面采用了富有现代感的设计手法、利用线条、坡屋顶、三段式设计以及阳台飘窗局部造型的处理,打造简欧式风格,但又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形式。这个立面造型既丰富,又浑然一体,充分考虑了其“美观、经济、实用”的原则。而中盈城市广场的地理位置,东临义务商品市场,南临商业广场,西临规划道路,北临北京路。拥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它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石河子的商业轴线,旅游轴线,生活区和工业区有机的链接点。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大量兴起标志着城市・建筑一体化将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体系。

第四章总结

次考察我们着重研究了离学校较近的已建成的和正建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了解了石河子市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现状以及在石河子兴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可行性。分析了石河子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功能布局特点,从而找出比较适合于石河子市城市特点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为石河子市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且还将我们在实地调研的在建的综合体建筑进行举例分析,进一步证明我们的调研结果。经过我们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石河子市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一些发展较为迅速的二、三线城市,例如石河子,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将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6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月,在复习前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A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

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

1.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3.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的“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三、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处处时时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学生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教师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全面复习。

检测之后,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

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掌握和检测效果(分数)的关系。

通过第三阶段的“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水平,那么学习主体的综合水平已经上了一个了不起的台阶了。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7

【关键词】综合量化测评 综合测评管理 按时间线分权值累加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习、参加活动以及参加一些以锻炼为目的的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进行量化,并根据诸方面各自不同的重要性,赋予一定的权值,进行分阶段累加,或者全过程按照时间线的进展递减其在整个结果中的权重,从而获得一个数值化的结果,这类工作,通常以“综合量化测评”之类名之。本文将按照此一思路,进行一个4年制全日制高等院校学生综合测评管理数据库概念初步设计。

限于文题和篇幅,综合测评的目的此处不行赘述。通常,我们将考核高校学生项目分为两大种类,分别为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其应包括的数据项:

日常考核(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上课出勤,自习出勤,早操出勤,班级活动,院系活动,学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院系工作);

阶段性考核(专业课成绩,公共课成绩,实习成绩)。

以上两项可以按照4:6的比例分配在总成绩中的权重。该数据库中除却用于记录学生信息基本的实体之外,其他实体可以描述为:

A:测评成绩(姓名,日常考核成绩,阶段性考核成绩,总成绩);

B:日常考核成绩(姓名,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上课出勤,……,总成绩);

C:阶段性考核成绩(姓名,专业课成绩,公共课成绩,实习成绩,总成绩);

基于这样一种简单的量化,将得到一个“测评成绩”的总的结果,并且在数据库中设置各项所占的权值,从而实现对各项工作侧重倾向。所以,数据库应还包括下表:

权重设置(a 项权值,b项权值,c项权值,d项权值,e项权值,f项权值……)

并且在以上B、C两表中添加x项权值项。(E-R图略)

考虑到高校教育分成4个学年8个学期的现实,所以,应设置一个表,累积不同学期的总成绩的结果,满足这一方面的用户需求。从两个思路出发,可以得到两种累计求和的方式: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8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站内监控功能 通信规约 设备选型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42-0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在工程实际中,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问题较多,缺陷率很高,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笔者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题。

1.生产厂家的问题。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二是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2.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3.抗干扰问题。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合格的自动化产品,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分别是:1MHz脉冲干扰、静电放电干扰、辐射电磁场干扰、快速瞬变干扰。

4.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对于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在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如部颁CDT、SC?-18?01、DNP3.0等。

二、组织模式选择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和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3种类型。

1.集中式。集中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控制、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

3.全分散式。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为安装单位,将控制、I/O、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一次主设备屏(柜)上。站控单元通过串行口与各一次设备相连,并与管理机和远方调度中心通信。

上述3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有时间先后,但并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

三、电力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尤其是远动系统的实时性、遥测精度、遥信变位响应速度、信号复归和事故总信号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而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内容。

四、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鉴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参考文献

综合量化自我总结范文9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做出全面反馈。

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习,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第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把握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

针对于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们要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

1、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等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对于学困生的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及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一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并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三、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时时处处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经验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题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的知识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