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7-07 16:27:25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1

1、太平保险成立91年了。太平保险,即中国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的简称。太平保险是我国第一家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其品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1929年创立的太平水火保险公司、1931年创立的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

2、中国太平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框架已初步形成。集团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整合起集团内出单、两核作业、IT、客户数据管理和服务、呼叫中心、财务作业等各类资源,实现了客户数据集中管理、保险运营服务集中和金融信息数据处理集中,为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和保险产品综合服务。质量效益优先,风险管理先行。中国太平实行全集团统一垂直的稽核和全面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和全面风险管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业务范围。中国太平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互联网保险、资产管理、证券经纪、金融租赁、不动产投资、养老产业投资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4、集团组成。中国太平旗下管理的子公司24家,境内外子公司各达12家,各级营业机构2000余家,经营区域涉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北美、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来源:文章屋网 )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2

作为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之一,目前,保险资金在高通胀预期下,如何保值增值成为各家保险公司都面临的严峻挑战。而国内大规模要上马的保障房建设则为险资擦亮了“一盏灯”。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40亿元公租房项目在上海试水后,另一项高达百亿元的保险资金保障房项目正在北京酝酿。

七巨头集体出动

保险资金规模大、来源稳定、周期长,被认为是弥补保障房资金缺口的最佳选择之一。由太平洋资产牵头,集合了国寿、人保、华泰、泰康、平安、太平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合作的一个保障房项目已接近审批阶段。

据了解,此项目从去年开始筹备,名字暂定为蓝德计划(LAND)。这项计划是保险公司与北京市政府合作,以北京市的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按基础设施债权投资的方式进行运作。

蓝德计划一期项目总额为百亿元左右,“资金量较大,由于担心一家保险公司运作有风险,因此,按照保监会要求,各家均摊。”有关人士表示,均摊后所剩余额由太平洋资产承担。

为此,7家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目前,太平洋资产的项目计划已上交保监会等待审批,其他6家公司也在通过不同程序推进,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太平洋是主导,关键看它的批复,其他公司的计划应该是一样的。”

根据蓝德计划内容,各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把保险资金借贷给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由后者利用这些资金为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提供前期土地供应,包括拆迁、管线铺设和道路建设等准备。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坦言,“从项目设立到初步定下方案,很费了一番周折。”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前期土地整理是带有政府公益性质的项目,因此,利润目标必然不同于商业地产投资。但是蓝德计划提出时,正值《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刚刚下发,作为第一个在不动产方面投资的计划,业界对其收益率寄予了很高期望,“大家认为起码要高于贷款利率。”上述人士坦言。

此次保险资金将进入保障房的一级土地开发,但不涉及二级市场。

“还款来源为土地出让后的收入,目前的计划暂定还本期限为7年。我们只提供土地前期整理费用,而不考虑其后的二级市场开发。”上述人士透露,“这次集合这么多家资产管理公司,确实也考虑到规模效应,一期是百亿元左右,之后做到多大规模就要看总的资金需求了。对保险资金来说钱不是太大的问题。”

保障房的契机

今年政府提出计划全国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需要资金大约在1.3万亿到1.4万亿元,巨额资金缺口能否解决成为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的关键。

今年初,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示,将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但是,由于保障房贷款资金规模比较大,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银行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因此,保险资金遂被寄予厚望。去年9月保监会颁布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的最高额度为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在年初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预计2010年全国保险总资产将达到5万亿元。按照10%的规模计算,近5000亿元保险资金将成为保障房的潜在资金池。

然而,由于险资投资不动产的细则及保障房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不明确,如何保障保险资金的投资安全,仍是保险资金进行保障房投资,乃至不动产投资的最大问题。

“这是保险资金以债权方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尝试。”业内人士称,“股权投资确实比债权投入收益高,但是风险也比较大。保险资金还是追求比较平稳的收益。”

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超也表示,“更倾向于险资以债权的方式投资,因为对保险公司来说比较简单,而且有担保,资金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与险资进入股权投资相似,《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保险资金可以股权、债权、物权等方式投资不动产。但由于资金运用的具体实施细则没有明确,渠道的放开还只是名义上和形式上的。因此,保险资金对基础设施股权、不动产、新兴产业等一些领域和项目的投资尚不能进行实质性运作。

3月9日,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太平洋―上海公共租赁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就正式通过保监会备案。该计划将募集4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区建设的约5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但是,由于该项目具有先行先试的“特批”性质,险资具体参与保障房投资及管理的相关细则并没有出台,这让保险资金对于该领域的投资仍面临无据可依的“尴尬”。

险资压力沉重

保险巨头集体表态或行动的背后,是保险资金长期资产的配置压力。一家保险巨头相关人士向记者直言,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不动产投资,具有地方政府负责、指定土地划拨、规定利润空间、承诺回购等强制性要求;对于保险资金而言,是风险可控、长期稳定、担保可靠的投资品种,符合当前保险资金资产负债配置的需要。而债权投资计划与股票、债券类资产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相关性较小,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资产组合收益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保险资金运用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度,有效规避市场波动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的风险。

随着各地保障房项目的相继启动,保险资金将纷至沓来。据了解,中国人寿已和北京、重庆签约,将投资建设两地的保障房项目。“由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益不高,考虑到保险资金的基本回报要求,建议政府对保险资金参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支持政策,减免相关税赋。”在马明哲看来,这样将更能提高险资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共租赁房项目属于保障性住房,项目本身的社会效益高于其经济效益,因此,首单险资投资保障房的债权投资计划设计了具有保底收益、不设封顶收益的浮动利率机制,在支持公益性项目的同时,保障了保险资金较为合理的投资回报。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3

即将开业的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落户上海,股东分别为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中保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富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太平保险有限公司,其中太平人寿持有60%的股份。太平人寿董事长谢一群出任太平养老保险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正等待保监会的开业批文。

据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介绍,人员方面,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内原来从事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部门人员将全部进入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开业的同时新产品也将同步推出。

据悉,与太平同时获得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平安养老金保险公司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开业。同时,中国人寿也已成立企业年金领导小组和项目工作小组,正在筹划成立中国人寿养老金保险公司。

“目前国内寿险公司所提供的企业年金计划实质上大多是一些具有养老保险机能的团体分红、投资连结保险,同时在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博导庹国柱教授指出。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志强也指出,在保险业向企业年金的渗透过程中成立的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可扩大自身产品和产业链,通过集团化经营,逐步建立混业经营模式,同时,也为保险业专业化经营开拓了新的想像空间。

太平人寿方面表示,新公司将专业经营企业年金。“针对企业年金采用的信托模式,太平人寿将联合商业银行,为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客户提供包括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四种角色在内的一揽子服务。”太平人寿表示。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4

2007年初次级房屋信贷造成美国股市大跌,随后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就已经预示着这场风暴的来临。随着事态的不断恶化,世界各大银行名下的对冲基金宣布亏损,股市再度暴跌,美欧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政府开始接管更多的金融机构。2007年9月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陷入财政危机,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以高达2000亿美元的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尤其,2008年9月14日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槐幻拦?银行收购,2008年9月15日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极大打击了美国人对于自身经济的信心,也导致了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相继离职。至此为止,美国华尔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

2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由于各国经济学家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认识,未完全取得一致,因此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也略有不同。

周小川(2008)认为造成金融危机的突出原因有三点:其一,美国监管机构繁多、责任交叉导致的漏洞,使有些机构逃避了金融监管;其二,有关国际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未能发挥预警功能;其三,评级公司过多、企业激励机制过分鼓励冒险、会计制度过度放大金融活动。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金融危机由一国迅速向全球蔓延的重要原因,他提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1]。林毅夫(2008)指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一是“9.11”后美国大幅提高国防安全开支,增发货币,流动性猛增;二是“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三是美国房地产价格以非可持续性的两位数上涨;四是美国的“双赤字”越来越大;五是金融创新的衍生品进一步放大风险。[2]朗咸平(2009)也指出格林斯潘可能要为此危机负最大责任,在执掌美联储的18年间,他以自由放任为原则,不强调信托责任,[3]一直倾向于放松银根,对衍生品没能实施积极有力的监管,对次级债的猛增也手下留情。亨利?保尔森(2007)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对美国出现信贷泡沫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认为,由于中国用自己的美元储备投资美国国债,使美国的长期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促使受利润驱动的投资者购买越来越多的外国金融产品。但是,马云(2007)极力反对保尔森的观点,他打比方说,“主人请客准备了10瓶啤酒,你喝掉了8瓶自己喝醉了,并且把别人的也喝掉了,你难道说是因为别人不会喝酒所以你醉了吗?或者说因为你会喝酒,所以你醉了”。[4]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败,二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三是次贷证券化和衍生品过度,四是基准利率提高和房地产价格下跌,五是次贷违约率的大幅上升。其深层次原因[5]:一是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内、外部失衡,二是过度消费和低储蓄率,三是美元霸权下缺乏约束机制,四是新自由主义式资本主义的盛行,五是金融全球化加速了危机的传播和扩散。

3金融危机下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保险公司运用资金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投资基金、不动产等形式。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保险业作为资本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的金融行业,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下滑的双重影响,我国保险公司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正在不断积聚。

3.1股票投资收益大幅下滑。

由于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全球股市低迷,2008年我国股市大幅度调整,保险资金也随着大幅减持股票,仓位虽均控制在10%以下,但是损失仍较大。债券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9月开始的一轮小牛市后也渐入低迷,保险资金面临巨大投资压力。保险资金运用明显受到股票市场调整的不利影响,收益率大幅下滑。2008年中后期以来,国内外股票市场继续深度下调,保险资金投资组合配置比例根据市场情况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与2007年相比,投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定期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迅速增加,股票、基金等权益类投资下降明显。与此同时,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如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3.46%,比2007年下降了6.81个百分点;中国平安总投资回报由2007年的507.8亿元下降为2008年的负79.35亿元(投资亏损),尤其中国平安投资比利时富通股票已经巨亏227.9亿人民币;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为2.9%,较上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6]

3.2受银行利率下调的影响较大。

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保险资产的配置和运用面临较大压力。例如,在低利率背景下中国太保虽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但是短期内总保费收入增长仍受到一定制约,但随着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保单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也将持续快速增长。为了降低银行利率的不利影响,太保在2008年下半年确定了在低利率环境下调整业务结构的战略,主动压缩了保险期限短的银保产品,并基本停售利率敏感的万能险产品。以致太保寿险近几个月连续出现了保费收入负增长现象。太保为了资产配置稳健:在央行大幅降息之前大量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及时捕捉市场时机,降低权益类投资资产比例。

3.3运营成本增长压力加大。

2008年保险公司在从资本市场获利的驱动下,大量销售投连险和万能险等投资型保险产品,以获取角逐资本市场的资本。在收取了巨额保费后,却没有从资本市场获得相应的收益,保险业利润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数据显示,中国太保在2009年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12.7%的情况下,整个集团同期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却增加了31.4%,同时业务及管理费增加16.4%。这表明公司在取得同等保费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费用成本增加,即当期取得同等保费的成本提高。从已公布的三家保险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报中不难看出,由于投资收益率平淡,费用压力开始成为影响保险股接下来业绩的一大主因。对比三家保险巨头的业绩报告发现,1-3月的费用支出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在手续费、佣金支出费用上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4%、31.4%、41.1%。除保险业务增长这个原因导致费用上升外,寿险结构优化也是主因之一。

3.4保险业稳增长的难度加大。

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保险业务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为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的压力加大[7]。2009年一季度,部分业务发展缓慢,有些保险公司业务发展面临困难。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但一段时间以来,为争夺市场份额,各家保险公司费率竞争激烈,客观造成了费率的普遍下调,承保部分几乎无盈利。2009年1-3月,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16.35亿元,同比下滑66.4%;而太保一季度的净利润仅为2亿元,同比下滑达到88.88%。[8]因此,市场秩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保险业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

4金融危机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机遇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金融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将对全球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危机就是“危险”中存在“机遇”。[9]对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我国保险业来说,我们不仅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更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危机给我国保险业带来的机遇。在看到金融危机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危机中看到机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化危机为机遇。

4.1有利于加快保险业结构调整步伐。

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2009年5月表示,公司仍将把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作为重点工作,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今后中国太保将坚持稳健经营,防范化解风险,优化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部管理,夯实发展基础,努力提升推动可持续价值增长的综合能力。太保的这一战略转型,代表了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今年一季度太保寿险万能险保费所占比例已经从去年的22.1%降至5%以下,传统寿险与分红险成为绝对主力险种,险种结构优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太保提出了调整产品结构,减少银保渠道的销售,减少万能险的销售,主要开始分红险的销售,同时拉长分红险的保单期限,这样的措施无疑将提高公司整体的利润率,2009年太保寿险长期期缴保障型产品收入呈现稳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投资理财型保险业务发展热情下降,为业务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时机。[10]

4.2有利于促进主营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理性的个人和家庭将资金从风险较大的股票和基金市场转移出来,积极购买传统业务的保本型保险。因此,越是在金融危机中,客户手里的资金越是紧张,就越是要重视人寿保险对于理财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越能促进主营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保险业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坚持做好主业。保险业只有专注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发挥在风险保障和长期资产负债匹配方面的专业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应对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冲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集团出事,往往不是出在保险主业问题上,而是出在其他金融领域。比如美国国际集团(AIG)濒临倒闭,主要是受海外子公司――伦敦金融产品公司大量售出的金融衍生品债务担保证券(CDO)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CDS)拖累所致。

4.3有利于保险业防范风险能力的提高。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很多问题。目前,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在努力从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并以此完善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我国保险监管起步较晚,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手段正在逐步成熟和完善之中。通过分析研究其他国家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够在构建现代保险监管体系问题上思路更加清晰,少走弯路。同时,金融危机也使我国的保险监管队伍得到了锻炼。通过深入研究金融危机,细致查找风险隐患,制定应对措施和预案,以提高保险监管队伍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带来一定影响,但保险行业总体偿付能力充足,财务经营稳健,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5

《财经》记者 谢小亮

带着业界的些许期盼、些许疑虑,三家上市保险公司的2009年年报相继披露。

4月18日晚间,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下称太保)披露其2009年年报,太保净利润73.56亿元,同比增长186.3%。

稍早之前,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下称平安)4月16日晚公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平安净利润138.83亿元,增幅高达879.1%。

更早之前,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下称国寿)4月7日披露的增幅也相当可观:2009年净利润328.81亿元,较2008年增长71.8%。

业绩飙涨背后,新会计准则功不可没,因采用新的基于最佳估计原则下的准备金评估标准,原本保守的准备金计提得以释放利润。保险公司利润对投资的倚重日深。自2007年开始,资本市场向好,保险公司利增,资本市场下跌,保险公司利空。2009年股市的诱人行情,使保险公司再度得享投资盛宴。

但各家公司盈利的思路各不相同。在受新会计准则保费分拆要求冲击最大的万能险领域,国寿和太保响应监管层调结构的要求,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万能险业务已经萎缩至可以忽略不计;平安则依旧积极发展万能险,2009年万能险贡献的规模保费超过四成。

不过,对于三家公司新会计准则下的首次年报,多位券商分析师向《财经》记者抱怨,披露信息太少,难以进行更全面的投资分析。

利润何以大增

已公布年报数据显示,2009年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净利润均大幅增长。而新会计准则的“增肥作用”功不可没。

2009年1月,保监会“关于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在编制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时,采用新的基于最佳估计原则下的准备金评估标准。

国寿年报显示,会计政策的变更合计增加税前利润80.85亿元。2009年该公司税前利润417.45亿元,会计政策变更增加的利润占19.4%。

旧会计准则下,中国平安2009年净利润89.14亿元,会计准则变更后,这一数字为138.83亿元。

太保的利润也因此有所增加。旧准则下,太保2009年净利润54.34亿元,准则变更使这一数字增加19.22亿元。

新会计准则之外,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也是各公司业绩大增的原因之一。

2009年资本市场的触底反弹,各保险公司也相应加大了权益类投资资产占比。截至2009年底,国寿权益类投资(包括基金和股票)占比15.31%,较上年底大幅增加7.3个百分点。平安的权益类投资仓位也增加了3个百分点,达10.8%。太保权益类投资2008年底投资占比4.8%,2009年底已达12.3%。

截至2009年末,国寿投资资产达到了11720.93 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78%,同比增长了2.3个百分点。平安总投资收益307.28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从2008年的-1.7%提高到6.4%。太保实现总投资收益195.4亿元,总投资收益率6.3%,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万能险策略差异

新会计准则要求,保费收入确认和计量引入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可分拆处理。在统计口径上,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要剔除保险合同中的投资性保费,才算做“保费收入”。这一政策对投连险和万能险冲击很大。

保监会此举意在引导保险产品回归保障,促进行业稳定。但三家上市公司态度迥异。

太保年报显示,2009年太保寿险实现万能险业务收入9400万元,仅占总保险业务收入的0.15%。

万能险策略上,国寿与太保相似。宏源证券分析师黄立军称,据其从国寿业绩说明会上取得的数据,国寿2009年分红险占比达74%,传统险占比26%,投连险和万能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平安2009年万能险在全部业务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年报显示,平安2009年万能险规模保费576.41亿元,占全部规模保费的42.9%,而2008年,这一数字为33.1%。为此,平安万能险、投连险产品被分拆至保费存款的部分高达580.48亿元。

自2008年开始,在业内公司纷纷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的时候,平安的结算利率一直维持在高位。

一家中资寿险公司的总精算师告诉《财经》记者,万能险结算利率的变化最能反映某公司在万能险产品推广上的态度。去除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一家公司调高或维持高位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基本上可以表明该公司希望大卖万能险。

进入2010年,业界普遍维持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变或略有调高,平安却又罕见地连续两个月调低结算利率。2月份的结算利率从1月份的4.5%下调至4.375%,3月份再度下调为4.25%。

业界猜测:万能险吸收保费存款的使命已经阶段性完成,在投资压力较大的今年,平安将在万能险策略上做出调整。

但在4月19日平安召开的2009年业绩会上,平安高层回应:一季度平安的结算利率是根据公司既定政策做出了微调,同时不存在用高结算利率来冲保费规模的情况。

对于万能险产品策略,平安表示,在银保渠道可能会对一些万能险产品进行调整,但是个险渠道不会变化。

对于三家公司在万能险上截然不同的发展策略,业界看法不一。

北京一位券商分析师认为,从目前市场上现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需求来看,万能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平安本身就是要打造一个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主推万能险也符合其集团定位。

另一家大型券商的分析师则表示,目前平安万能险结算利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加上银行的手续费和人的佣金,万能险的整体费用较高,以目前平安的投资收益率来算,万能险应该是亏损的,“这是不可持续的。”

事实上,国寿和太保收缩万能险,也就意味着平安的万能险推广起来会更加容易,毕竟万能险本身的市场需求是有的。不过,平安却也因此要承受更多来自监管层面的压力――回归保障是监管层近年来的明确要求。

尽管各公司怀揣不同经营思路,但并不妨碍它们互相看好。三份年报显示,三家公司之间存在互买股票现象:国寿购买了35000股平安的股票,平安在国寿股票上的投资合计超过10亿元,太保共计买入超过8亿元的国寿股票。

披露信息不足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李聪在一份针对国寿年报的分析报告中指出,“此次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所带给我们的信息,远远低于市场预期。”

由于保监会没有出台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相关细则,各保险公司可以原则性规定灵活掌握,依照自己的理解去编制2009年的财务报告(详见本刊2010年第3期《寿险财务变阵》)。

在保险合同准备金评估利率上,各公司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业界也因此对2009年年报广存疑虑:缺乏统一操作细则的各项财务数据将不具可比性。分析师们也因此寄希望于年报可以多披露一些信息,通过重新计算和推断来增强数据可比性。

但即便是涉及准备金计提的关键数据――评估利率方面,各公司也没有做详细披露,只是给出两类不同保险合同所使用的折现率区间。

此外,黄立军认为,由于各家保险公司没有披露准备金总量中的边际部分,很难准确计量各家公司的利润。

所谓边际,是指各公司在根据最佳评估利率计算出来保险合同准备金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历史波动经验再加一个安全边际,二者之和形成准备金总量。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财富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在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开始考虑“财富传承”与“财富保全”。而保险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身价保障、资产隔离、定向传承、尊贵医疗、品质养老等,都为高净值人群所关注。

在保险理财以及财富管理市场中,所谓“高净值人群”是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其个人资产门槛一般以100万美元(约600万元人民币)为界。

今年7月份福布斯推出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现金、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占据着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工具的第一梯队,股票及投资性房地产成为第二梯队,而保险产品紧随其后,成为排名第五的财富管理工具,其中有33%的受访高净值人群已运用保险作为财富管理工具,远超信托、黄金等贵金属风险投资工具。可见,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将保险作为财富管理工具。

财富传承工具首选

古人云:富不过三代。这是很多有钱人的心结。如何把自己辛苦一生积累的财富安全、有效地传承给下一代是大多数富人的心声。

“如果富二代、富三代没有持续获得财富的才能,同时又没有能力掌管巨额财富,那么如何防止巨额家财快速消失,并且保障下一代的基本生活是很多富人考虑的问题。”太平人寿财富专家杜鑫瑞告诉记者,通过保险的安排,就可以专款专用,而且是按时间分次领取,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挥霍。当然富二代是一个勤奋上进的接班人,这笔钱也可以帮助他扩大事业。

在上述调查报告中,有49%的高净值人群愿意通过保险来传承财富,其中,约15%的受访高净值人群表示很清楚如何通过寿险实现财富传承,且这一比例在超高净值人群中更为突出。

基于这种市场需求,太平人寿日前推出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太平盛世连年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对于富人选择财富传承是不错的选择。这款产品65岁之前在投保的前十年每年领取保额的10%,第二个10年领取20%,65岁之后则领取30%直至终身。此外,如果将返还的“生存金”转入太平人寿“财富金账户”,还可以实现资产的增值,有利于家庭财富的世代传承。

财富的安全“保护神”

面对剧烈的资本市场波动,福布斯报告指出,中国高净值人群仍呈现出稳健的风险偏好,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为获取巨额收益而承担高风险。超过六成的高净值人群认为“现有资产的安全”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财富目标,而保险中长期的投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收益稳健增长的需求。

当然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除了可以保护财富不缩水,选择理财保险有一个原因还可以在公司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时,能够维持家庭的基本生存。

近年来,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很多家庭的生活一夜之间跌入谷底,不仅失去了令人羡慕的收入和地位,连基本生活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企业家要尽早做好财务规划,提早将照顾家庭的资产隔离出来,保障家庭的财富安全,让生活延续。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7

平安、新华、太保、太平、人保五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均突破7.0%大关,中国太平更是高达7.8%,创集团八年来最高水平。中国平安增幅最大,达2.7个百分点。而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率最低,为6.24%。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王绪瑾对《投资者报》记者分析称,2015年保险业投资收益情况较好与保险公司风险控制方面动作密切相关。“2015年虽然股市情况不容乐观,但保险公司在股市方面的投资仍获得乐观收益。”

太平投资收益率最高

在2015年较为动荡的投资环境下,六大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仍较2014年同期有所上涨。数据显示,2015年太平、平安、新华、人保、太保、国寿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97%、7.80%、7.50%、7.30%、7.30%、6.24%,其中中国太平总投资收益率位居榜首,年报将收益率提升的原因解释为投资资产规模的增长。

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下降、权益投资占比上升的现象并非中国太平独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险企也出现类似情况,基金、理财产品比例的提高带动权益投资占比增加。

中国人寿2015年总投资收益率虽较2014年有0.88%的小幅上涨,但仍处于上市险企的低位水平。对此,国寿副总裁杨征表示,国寿在利率下行、流动性溢价、风险溢价收窄、优质资产稀缺的大环境下,着眼于长期的资产配置结构优化。

中国平安2015年总资产收益涨幅为80%,由此看来,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跌并未对中国平安产生过大影响。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解释称,平安在2015年4月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减仓约400亿元。平安年报还显示,公司动态配置权益资产及权益投资分红收益率同比上升也成为总资产收益涨幅较大的原因。

2016平安偏爱高分红蓝筹股

陈德贤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16年国内投资环境难言乐观。一方面,由于债务、科技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等结构性问题,以及产能过剩、去杠杆、去库存等周期性问题使得全球普遍面临通缩压力。另一方面,信用利差扩大导致全球资金流动频繁。

在此投资环境下,陈德贤称,2016年平安在权益资产方面将主攻高分红股和优先股,以及估值合理,基本面比较合理的蓝筹股。

去年中国人保的总投资收益也创下了历史新高,人保资产副总裁王小青认为,未来在资产投资方面,面对压力,也有新的机会。中国人保集团始终坚持稳健的投资原则,守住不击穿偿付能力的风险底线。“2016年,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比重或有所降低,也会选择一些优质标的做长期战略投资。”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8

那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简称保险资管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保险资管公司目前的可投资范围,相应的一些投资政策,并看一下保险资管现有的主动管理产品之过往业绩。

险资管理投资领域越来越宽泛

2003年,国内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成立,2006年随着太平资产管理公司的批准筹建,“9+1”的保险资产管理格局正式形成,2010年12月,生命人寿获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此后,安邦资产管理公司和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的筹建申请也相继获批,保监会开始对中小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放闸。

截至2012年底,已经获批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包括香港)有16家,可以开展保险资金委托的有13家,已经获批在香港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有4家,在目前资本项下人民币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为险资配置的全球化,实现安全性前提下的最大盈利打下基础。

此外,2012年新近获批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股东结构更加多样化,以中英益利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股东包括两家寿险公司、一家信托公司以及一家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将成为必然趋势,这样的股东结构充分体现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平台向全面资产管理进军、提前布局以便在新增投资渠道下获取良好收益的意愿。

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涉及的业务主要有六大方面:分别是投连险管理服务、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企业年金服务、基础设施不动产债券计划、增值平台服务以及第三方保险资产管理服务。在这几大业务中,投连险和基础设施不动产债券计划起步较早,增值平台服务属近几年逐步开展的服务。

2012年10月以后,保险资金“投资新政13条”的陆续出台和《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构成了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主要政策变化。

“保险投资13条”出台以后,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策略组合越来越丰富,从过去的集中与高信用等级的各类债券、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工具等组合逐渐可以扩展到各个久期,对于期限和信用的运用更加灵活。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表现持续优异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无疑是保险机构推出的主动管理型资产管理产品,类公募基金业务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挥主动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突破,也是其迈入大资管平台的重要里程碑。

2012年12月30日,证监会公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2013年1月,保监会公开征询《保险机构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这意味着保险机构向开展类公募基金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其实,早在2006年,保监会就曾启动保险资管产品的试点,华泰、人保、太保和泰康等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6款产品获批开展试点,其中有1只是货币型,其他为债券型产品。

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所近日的《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2013)》显示,2012年度,中国人保资产安心收益投资产品全年收益率为6.27%,位列第一。而华泰资产华泰增值投资产品系列,自2007年2月9日成立至2012年底,回报率为62.96%,业绩可谓骄人。又如泰康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开泰稳健增值”,可以投资股票、封闭式基金、可转换债券等,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成立12年来年均回报8%,每年净值回报12%,无论股市“丰年”还是“灾年”,没有一年是亏损的。

新年以来保险资管产品表现继续稳定

而2013年以来,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3月15日,泰康资管旗下“开泰稳健增值”投资产品的累计净值已达到1.6672元,比2012年底上涨了0.04元。根据产品说明书,泰康“开泰稳健增值”的投资范围包括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封闭式基金、债券及可转换债券等投资工具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其中股票、封闭式基金、可转换债券等权益资产占组合资产净值的比例不高于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组合资产净值的20%;其他资产占组合资产净值的比例不低于70%,其中流动性资产不低于组合资产净值的20%。可见,从投资范围看,这只产品固定收益特征十分突出,类似于公募基金中的二级债基。而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再此期间,“开泰稳健增值”产品的收益跑赢了公募第一名,这充分显示出保险资管产品在固定收益领域的优势。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人保安心收益”投资产品同样业绩出色,截至3月14日,累计净值为1.3939元,比去年年底上涨了1.7%。和开泰-稳健增值投资产品可以投资股票市场不同,人保安心收益主要投资中短期固定收益品种和一级市场A股申购,不参与股票二级市场,是一只新股申购增强型产品。对比同类公募基金,该产品业绩同样大幅领先,如果把该产品业绩纳入公募。

而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类货币基金太平洋稳健理财一号自2007年11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已达1.2532元,战胜同期表现最好的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约18%)。

太平保险资产管理范文9

尽管行业出现明显拐点,居高不下的退保率仍令业内对保费回升难言乐观。“2013年保险行业改善主要体现为保险公司投资理念的成熟,但是保费改善相对投资具有滞后性,尤其是现有金融产品可替代品对保险冲击很大。2014年行业分化会更加严重,定价利率市场化会使市场格局发生更大变化。”平安证券分析师缴文超分析表示。

资管功不可没

据保监会统计,截至9月末,保险业总资产达到8.05万亿,较年初增长9.5%,净资产8638.5亿元,较年初增长9.1%,而保险业前三季度的最大亮点就是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预计寿险公司利润总额为47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3.6亿元,同比猛增515.7%。

“一方面由于去年基数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得益于保险资金运用方面较去年改善明显,尤其在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运用方面,保险公司反应较快,配置灵活,收益增长明显。”保监会统计信息部相关负责人对寿险公司利润大增如此解释,而这两大原因也在上市险企三季报中显露无遗。

中国人寿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236.89亿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7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2亿元,并且去年全年净利润总共只有110.61亿元,意味着今年前三季度相当于赚了去年全年翻番的钱。显而易见,去年的低基数已为今年的高增长埋下伏笔。

而各家保险资管公司更是为前三季度净利大增立下大功。数据显示,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分别同比增长23.81%、72.76%、42.56%、33.3%,其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7%、5%、4.7%、4.5%。

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也可印证投资端的回暖,如前三季度国寿资产减值损失为37.43亿元,同比下降87.1%,而中国太保前三季度的减值准备计提数为6.92亿元,较2012年同期的41.75亿元同比下降83.4%。不过,在诸多券商分析师看来,也正是因为去年大幅减值拉低了投资资产持有平均成本,因此今年能在投资方面轻装上阵。

“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表现优于去年同期,使得投资减值准备大幅下降。”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实际上,随着A股三季度放量大涨9.88%,不少保险公司都提高了权益投资比重,扭转了去年股市投资的亏损状态。据保监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为2724.2亿元,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3.82%,其中,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占比74.7%,较上半年下降1.9个点,而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10.2%,较上半年上升0.12个点。

此外,受益于保险投资渠道放开,保险公司今年以来在资金运用方面更加灵活的配置也开始初显成效。华泰证券就认为,投资结构调整也是此次新华保险投资端改善的原因之一,“尽管未披露明细,但延续中报风格,可以判断定期存款占比下降的同时,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信托计划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等另类投资占比上升。”

现金流仍吃紧

虽然上市险企三季度业绩高于市场预期,但企稳回升的保费收入增速仍显平淡。

根据保监会的统计,前三季度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2%,其中,财产险增长15.8%、寿险增长6.8%,增速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尤其新单业务更是在三季度各月均保持了3%以上的增速,结束了3年来的负增长态势。

三季报显示,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前三季度的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37%、13.69%、8.98%、-7.1%。除了平安,其它3家的保费增速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受目前银保渠道竞争加剧、银行系保险公司崛起、其他理财渠道的挤压、营销员增员困难、公众保险意识还有待加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们认为寿险保费收入在没有利好政策出台的情况下,还将继续维持年初至今的走势,但情况正在缓慢改善。”山西证券分析师刘小勇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广受关注的退保问题仍未得到缓和。三季报显示,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四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退保金分别为502.04亿元、55.88亿元、148.95亿元、21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62%、41.47%、60.14%、63.36%。

“退保主要是在银保渠道,现在是那些期限短的高息理财产品当道,在这种挤压下,5年期的银保产品不仅退保率降不下来,要卖出去也很难。”一位大型寿险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无奈地表示。而一位业内精算人士则坦言,今年银保渠道主要以短期万能险和高保底产品来抢夺份额,而这两种产品未来一两年退保率极高,导致银保成本增加,现金流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