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期货投资策略集锦9篇

时间:2023-07-09 08:53:48

期货投资策略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1

作为单边市场的我国股市,投资者盈利只能低买高卖,当市场低迷时投资者亏损被套,所以顺应需要引入了股指期货这种金融衍生品。2010 年4 月16 日正式推出沪深300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资本市场来说意义重大,从此对于a 股市场有了稳定器的作用,告别单边市场,从而踏入“双边”时代,对于这样一个新鲜事物,他的重要性和对市场巨大的影响力,及对广大的中小股民而言其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1中小股民的投资发展状本文由收集整理况

1.1中小股民投资现状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投资者中,中低收入者占多数,81.16%月收入在6000元之下。其中,39.17%的投资者月均收入为1000-3000元,38.37%月收入为3000-6000元。月收入上万者炒股兴趣不高,其中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投资者占5.48%,月收入1-3万元者占比仅为1.07%。

调查显示,近6成投资者股票资产低于家庭资产的30%,其中股票资产配置占家庭资产10-30%的投资者占比最高,为38.22%;股票资产配置占资产组合70%以上的投资者占比最低,为5.35%。

调查显示,投资者投入股市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储蓄和工资收入,其中58.47%的投资者用家庭储蓄投资股票,36.33%的投资者用工资收入投资。而向私人借款、房屋抵押等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5.20%。

根据腾讯财经2011年中国股民生态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股民在股市上的投资收益明显不如2010年。其中2011年投资亏损的股民占比超八成,达到了82.06%,盈利的股民仅12%,盈亏平衡的股民也只有5.94%,而2010年这三项数据分别是41.70%、40.21%、18.09%。

1.2中小股民的投资特点

中小股民的投资资金在资本所占的份额并不大,但他们却是市场中最为庞大的群体,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股民的投资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投资专业性不强,投资方式呈现明显的“从众跟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股民无法对自身投资的股票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是不断的从各种渠道获取所谓的“小道消息”,从而失去理性,也会给股市带来暴涨暴跌。

(2)在短期内买进卖出,属于投机。在股票市场上有投资,也有投机。投资主要是指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看好,根据公司的产品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而投资主要是以赚取买卖差价为目的,在短期内买进或卖出的经济行为。过渡的投机会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损害一般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3)贪婪与恐惧行为,一些操纵股价的机构正是利用了投资者的这种贪婪与恐惧的心里使这部门投资者蒙受损失。

2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小股民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1)有利于稳定股票市场。由于我国股市还不够成熟,股价和大盘走势上下震荡剧烈,信息披露仍不够规范,各类信息对市场的冲击与影响颇大,推出股指期货后,投资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股票为防止股价下跌,可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对冲机制,在股指期货上做空;相反,也可以卖掉股票后,防止踏空,买进股指期货,从而做到减少和控制市场风险的目的。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风险降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中小股民自身利益的有效保护。

(2)有助于股票的价格发现。股指期货的交易对象云集了大量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以及具有广泛信息和经验丰富的期货交易经纪人,在这样一个市场里价格形成自然具有公信力。投资者在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时买进期货使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在价格处于较高水平时卖出期货使需求减少,这样又平抑了价格,是价格波动趋于平稳,从而形成合理的价格,并最终接近现货市场的价格,促使中小股民投资更加理性。

(3)股指期货的推出给中小股民提供了在牛市、熊市两种状况下均能盈利的机会,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中小股民实现双向获利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这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

2.2消极影响

(1)资金门槛对较高,参与股指期货的资金门槛石50万,并不像股票那样性对门槛低,这样就无形中拒绝一部分投资者,从而活跃市场的的功能进一步打折。

(2)专业性要求更高,在投资上所花时间会更多。相对以前的市场运行特征会产生一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行情产生涨跌更加急速,短时间内行情就可能发生逆转,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看盘的话,获利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对中小股民来讲会在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综合考虑的因素会更多,对专业性不强的中小股民来讲将又是一个挑战。

3股指期货下中小股民对策分析

3.1进一步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双向交易机制下的新理念

(1)新投资者尽量选择证券投资基金间接投资。基金具有稳定性好,专家理财等优点被国外的一些投资者所青睐,但从近年来中国的基金运行情况来看,业绩普遍不太乐观,投资者可以适当选择一下货币型基金。

(2)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价值投资,而不是短线投机。长期持有该股票,看重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如医生物药类、环保类、快速消费的酒类等企业,会给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3.2重点关注股指期货的成分股

股价指数成分股有较高的流动性及报酬率。前面说过,在中国台湾地区,所谓摩根成分股的报酬率就较其他类股为高。当成分股成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和套利策略的投资对象,必然会加大其流动性和报酬率。同时还需紧密关注一些流通股与发行总股本比值较低的成分股,机构投资者将通过其杠杆效应,影响股指期货价格。

3.3深度挖掘题材及阳光前景的股票

(1)深度挖掘题材。

股指期货让很多投资者不知所措,他们因缺少相应的对冲工具而陷入被动。如果细心的投资者发现,近几年的a股市场,很多涉矿类的公司出现了大牛股,股价翻番数倍,例如锂电的路翔股份,石墨稀概念的方大炭素,氟行业的三爱富。以上市公司包钢稀土为例,公司以开发世界上稀土储量最丰富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为主要业务,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益于国际稀土价格的上涨,公司股票受到资金的追捧。由于稀土作为稀有资源,所以它的稀缺性就是一个没有挖掘的热点。这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十年期间涨幅高达1100%左右,可以说如果投资者中线持有,何惧做空风险。后来的石墨烯概念也出现了疯狂涨幅,磷化工概念题材的炒作等,因此投资者可以每年都研究元素周期表,挖掘未出现的炒作题材,一旦符合稀缺资源,国家扶植的都需要关注。

(2)抓住生物医药的阳光前景。

近几年我国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生物制药市场出现了巨大的潜力,很多企业的骄人成果也博得世界的认可。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生物医药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有关国际机构预测,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至20%的化学材料。更多的分析认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和重要推动力。这也正是生物产业备受青睐的关键所在。

3.4积极关注能够获取超额alpha收益的行业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2

(一)传统Alpha策略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Alpha的概念来自于二十世纪中叶,当时约75%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构建的投资组合无法跑赢根据市值大小构建的简单组合或是指数。不少学者将此现象归因于市场的有效性:由于套利的存在,在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任何寻找超额收益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投资者只能获得基准收益率。随着后半世纪衍生品的诞生,不少基金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收益率,这说明通过积极的投资管理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高收益率基金的诞生使得投资者不再满足于消极投资策略带来的回报,投资者希望能够获取超越基准指数的收益率。而Alpha就是高于经β调整后的预期收益率的超额收益率。

Alpha策略源于资本资产定价(CAPM )模型,其最初是由William Sharpe在其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首次提出,并指出投资者在市场中交易面临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公式表达如下:

E(Rp)=Rf+β*(Rm-Rf)

其中β=Cov(Ri,Rm)/Var(Rm),E(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E(Rm)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该公式表示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之和。CAMP模型认为,在有效的市场里,只有承担系统风险才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补偿,非系统风险无法获得补偿,所以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主要由其β值决定。β值越高的证券,预期收益就越高,β值越低的证券,预期收益就越低。

经济学家詹森(Michael C. Jensen)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詹森指数,用以衡量基金产品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1968年,詹森发表了《1945―1964年间共同基金的业绩》一文,提出了以CAPM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指数―詹森指数(Alpha),通过比较考察基金收益率与由定价模型CAPM得出的预期收益率之差来评估基金的业绩优于基准的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α=HPR-Rf-βi(E(rm)-Rf)注:HPR为持有期实际收益率。

优秀的基金产品在于能够通过主动投资管理,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水准的超额收益。将这一投资理念量化后贯彻到基金产品中来,就是要通过主动管理的方式,追求詹森指数(Alpha)的最大化,因此Alpha策略又称为绝对收益策略。其并不依靠对股票(组合)或大盘的趋势判断,而是注重研究股票(组合)相对于指数的相对投资价值。

(二)Alpha策略与股指期货 在传统投资中,投资者承担的积极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匹配的,而要做到在不影响组合战略资产配置的条件下承担更多的积极风险,一个前提条件是市场风险与积极风险、市场收益与积极收益(即Beta和Alpha)要能够分离开来。而金融衍生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它通过对冲能够帮助实现Alpha和Beta的分离,只要找到能提供高额、稳定积极收益的投资品种,就可以利用Alpha策略对市场收益和积极收益自由组合,提高投资收益率。所谓的"股指期货可以将现货资产组合中Beta值与Alpha值分离"即是这个道理,利用股指期货对冲现货资产组合的Beta值,在有效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剥离出超额的Alpha收益,从而将股指期货的对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Alpha对冲策略是股指期货的重要功能之一,海外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多年,其对冲基金利用多种衍生品工具对冲现货组合博取Alpha收益的投资策略已相当成熟。

2010年4月16日中国证监会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为基金经理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对冲市场系统性风险、博取Alpha收益的有效工具。

(三)传统Alpha策略的实现原理 传统Alpha策略的实现原理并不复杂:首先是寻找一个具有高额、稳定积极收益的投资组合,然后通过卖出相对应的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该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使组合的β值在投资全程中一直保持为零,从而获得与市场相关性较低的积极风险收益Alpha。

二、可转移Alpha策略涵义及原理解析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获得Alpha收益的有效途径――可转移Alpha(Portable Alpha)策略。其产生的理论基点在于:证券市场中一些资产管理者并不追求绝对回报,它们追求相对回报,只要能战胜特定标的,它们就达到了设定的目标。这种情形下,运用可转移Alpha策略能达到资产管理者的目标。并且传统Alpha策略对冲了市场风险,无法享受到市场上升带来的收益,因此牛市中只依靠Alpha收益往往无法跑赢大盘,因此,2000年后可转移Alpha策略在海外被广泛使用。但因为该策略需要借助现货和期货(或互换)市场同时操作,因此在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前,移动Alpha策略不得不面对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可转移Alpha投资策略的原理从理论和运作思路的解析,提出具体的实施方略。

可转移Alpha一词随个人理解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按照它的一般特征界定可转移Alpha策略是指“在维持组合系统风险的前提下,获取其余与系统风险相关度较低的Alpha收益的金融工程方法”。 可转移Alpha策略都会使用衍生品来达到所需资产或是市场指数头寸暴露,这称之为“β”。因此,经风险调整后的“α”可以来源于其它资产类别或是通过积极管理策略。“固定收益(alpha 来源)+股票衍生品(beta 来源)”的策略模式是海外市场应用比较多的可转移alpha 模式。如图1所示,在该策略中,Alpha是移动的,附加于Beta之上的,该策略的目的是将市场的Beta收益和Alpha收益分开,通过低成本获取Beta收益的同时,亦充分发挥管理者投资管理的能力,追求Alpha收益,以达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三、可转移Alpha投资策略构建与应用

(一)可转移Alpha策略构建思路 传统的Alpha策略首先是建立一个包含无风险资产(比如债券)的投资组合,然后添加Beta(即市场风险)资产,最后才是试图添加Alpha(来自于投资技巧的收益)。然而,可转移Alpha策略的顺序正好与此相反。投资者首先选择一个跟踪指数的衍生产品,这些合约使得投资者投到市场中的资金大大减少,让他们能留出多余现金投向其他投资工具中,为投资者带来Alpha收益,实现在不影响组合战略资产配置的情况下,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将一种投资战略产生的积极收益转移到另一种投资战略的基准收益之中。

(二)可转移Alpha策略应用方案假如一家养老基金拥有1亿美元的资金,其战略资产配置为:6000万美元配置给以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为基准的大盘股,4000万美元配置给以雷曼综合指数为基准的债券。根据实证分析,由于大盘股市场效率较高,投资经理获取的积极收益远远小于小盘股市场。但由于养老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只包括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范围内的大盘股,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养老基金的获利能力。运用“可转移的阿尔法”投资策略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假如我们打算从配置给大盘股经理的资金中转移出大约2000万美元,配置给以拉塞尔2000股票指数为基准的小盘股投资经理,则我们可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买入名义值为2000万美元的标普500股指期货合约(假设需要10万美元的保证金)。该项操作使我们对大盘股的市场暴露依然保持为6000万美元(4000万美元的大盘股投资加2000万美元的股指期货);其次,将剩余的1990万美元配置给小盘股投资经理,并将该经理买入的股票抵押给期货经纪商,作为履约保证金使用;第三,卖出1990万名义值的拉塞尔2000股指期货合约,对冲掉小盘股投资的市场风险。

以上操作的最终结果是,我们既保持了原有的资产配置不变,同时又获取了小盘股投资经理的积极收益。 由于该积极收益完全来自于投资经理的选股技能,与市场趋势无关,所以不论小盘股市场是上升还是下降,“可转移的Alpha”策略都可以增加组合的收益(或减少组合的损失)。

相比于传统的Alpha策略,可转移Alpha策略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与共同基金一样,此类产品主要面向富有的投资者和机构。

(三)历史绩效检验 Thomas Schneeweis、Hossein Kazemi 和Raj Gupta(2006)检验了Eurex期货合约在可转移Alpha策略中作为β部分覆盖的运用效果。作者检验了多种Alpha来源,包括可转换套利、新兴市场、股票多/空头、股票市场中性、事件驱动、并购套利、全球宏观以及期货管理等策略。作者采用了1992-2005年DAX指数和1998-2005年Dow Jones EURO STOXX 50指数的数据。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组合绩效得到了提高。一个分散化的对冲基金组合,利用DAX指数期货,可以得到11.66%的年化回报,这比DAX指数8.54%的年化回报高300多个基点;可以发现,可转移Alpha策略有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

四、可转移Alpha策略实证设计与研究

(一)构建步骤构建可转移Alpha策略的一般步骤如下:第一,依据一定模型,确定可能产生Alpha的资产类别;第二,在不同选择期内,依据优选模型动态构建现货组合;第三,在不同持有期内,建立优选组合的现货头寸,通过“现货部位+合并后期货部位”构成,以获得Alpha。

(二)实证方法 本文实证研究以符合样本条件的开放式基金作为现金池,采用国内优选开放式基金组合+沪深300股指期货多头策略构建,并留有5%现金仓位;实证样本区间选择为2003年4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样本区间动态划分为两个阶段:选择期、持有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持有期现货组合的构建依赖于选择期模型测算的结果。选择期以信息比率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基金组合的优选。

(三)实证结论 我们通过“开放式基金组合+股指期货”构建可转移Alpha策略,其中Beta部位期货保证金按照计提全部投资的30%模拟现货指数收益率,另外65%用于Alpha部位及其套保,剩余5%现金以应付不时之需。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可转移Alpha策略获得了成功,各不同选择期和持有期的组合均获得了持续且显著的可转移Alpha超额收益,对优组合来说,一般选择/持有期越长,超额收益率越大,见表1。

五、可转移Alpha策略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Alpha收益存在较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也要提醒投资者注意,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投资者按照某种方法就一定可以持续获利。 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α与β部位资产类别相关性波动的风险 转移Alpha策略要求α部位与β部位的资产具有低相关性的特性。尽管根据历史数据检验得出α部位与β部位的资产具有很低的相关性,但未来α部位与β部位的资产相关性有可能存在陡升的风险,此时可转移Alpha策略会偏离本意,而是通过更高的β部位暴露市场风险而提升组合的收益率。

(二)β系数变异 β值也是影响投资者获取Alpha收益的重要因素。对于基金而言,如果前期用历史数据测试的β值进行实际对冲,但现实中的β值与之前计算的相差很大,那么对冲效果就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能否准确预测β值在对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Alpha收益和系统风险收益得以分离的关键。

(三)Alpha收益变动 Alpha收益反映的是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基金经理对股票价值的判断、资产配置、时点把握等因素将对整个基金组合构成较大影响。也就是说,较高的Alpha要求基金经理的股票挖掘能力和基金管理能力必须超越平均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稳定地发掘有Alpha收益的股票。

(四)投资者的容忍度对于历史数据来说不同的容忍度对于可转移Alpha策略的收益率影响重大,如果投资者的容忍度较高,也就是能够承受下跌风险的能力较强,我们构造的可转移Alpha策略可以明显地跑赢大盘。另一种情况是,投资者容忍度较低,可转移Alpha策略在某一个时间触发了平仓股指期货合约,将所有资金全部投资于α的策略。这种情况下可转移Alpha的收益不如全部投资于Alpha的策略。因此,只有当行情波动较小,或处于牛市或者投资者能够承受一定的容忍度时,可转移Alpha策略才能显现出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3

在市场偏弱的环境下,灵活运用套利机制,可以对冲投资者的风险,减少由于主观失误造成的投资失误。依靠对冲、套利获得6%的年收益看似不显眼,但重点是在弱市中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不同的投资思路。

股指期货的套利时代

股指期货的意义不仅在于单纯的做空操作,更重要的在于,投资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从中赚取差价。和商品期货的套利一样,股指期货的这种套利方式其原理都是在市场价格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下进行双边交易以获取低风险差价。

目前,市场中我们值得关注的套利策略主要包括: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ETF套利以及股指期货与分级基金之间的对冲套利。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

股指期货套利可以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到期日套利三种。期现套利是市场中股指期货套利的主要套利方式,而随着沪深300ETF基金的上市,逐渐成为股指期货与现货套利的最佳工具。

相比一揽子沪深300股票,像嘉实沪深300ETF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作为沪深300指数的现货替代基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体虽没有使用股票复制的方法跟踪误差小,却更具有稳定性,且零股问题被解决,资金可以无限细分。

华泰柏瑞专门研究指数基金的李玫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为我们讲解具体的操作原理。当IF1208、IF1209、IF1212、IF1303(四种股指期货合约名称)全线出现升水(指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基差(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差额)从21.04到94.24不等。此时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级市场价格为2.378元每份。以其中最快到期的IF1208合约为例,投资者投入82万元左右进行期现套利,年化收益率预计在12%以上。

ETF套利

ETF 套利包括两级市场套利和事件套利。两级市场套利是ETF基金特有的套利形式,当 ETF股指期货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与它的真实价值(即一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偏差时,买入价低者在另一级市场上卖出获得无风险收益;目前市场中ETF基金起初折溢价率普遍偏高,除去交易成本,收益率还是很可观的。事件套利是指 ETF 组合中股票因重大事件而暂停交易,ETF 净值与其真实价值可能会产生偏差,假如投资者对其复盘后价格有比较明确的判断,就可以利用 ETF 特殊的交易机制来买多或卖空这个股票,从而获取收益。这需要投资者对高度专业知识和判断力。

股指期货与分级基金对冲套利

被动型的分级基金(A类分级基金)既具有指数基金的特质,同时还有独特的配对转换机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的套利机会。

海通证券单开佳介绍,当股指期货相对于现货出现溢价时,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按照约定比例分别买入分级基金的A、B份额,并在期货市场做空股指期货,至期货市场溢价接近消失时为止,用以套取期货市场溢价的无风险收益。

目前多数分级基金采用了配对转换的机制,虽然配对转换机制有助于抑制高、低份额整体的折溢价,但是我们看到,分级基金也存在一定的跨市场套利机会。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按约定比例分别买入低风险份额和高风险份额,同时卖空股指期货,而后将分级基金合并转换为场内母基金份额,在T+2日赎回母基金并且将股指期货平仓;当分级基金整体大幅溢价时,投资者可在场内申购母基金,并且卖空股指期货,在T+2日将母基金份额分拆,T+3日卖出分级份额,并将股指期货平仓。

相关“对冲”产品各显神通

目前参与套利的大多是专业的机构,个人投资者参与套利的投资者很少,一些参与套利的“大户”多数也有专业的投资团队或产品帮其打理。普通投资者如果也想参与套利,不妨关注一些专门做对冲套利的产品。

目前市场的产品普遍采用的“对冲”策略主要有三类:除套利外,还有量化选股以及市场中性策略。这三类策略可能同时在一只产品中体现,但是根据产品自身特点有所侧重。

2011年市场中性策略产品业绩欠佳,随着今年熊市的延续,中性产品也逆转颓势。市场中性策略是私募采用相对较多的对冲策略之一,不过不同的私募采用的市场中性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民晟A、B、C号也均是比较典型的市场中性策略的产品,产品中选股的部分目前为了在发展前期控制风险,选股的范围仅局限在沪深300的指标股中。民森则完全依靠模型选股,不加入主观判断的成分。当敞口风险增大,但尚不足以增加股指期货手数时,可能会使用ETF进行补充的方式。

信和东方合伙企业基金是目前采取对冲模式收益最高的阳光私募产品,通过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的多样化来分散部分投资风险。从年化收益率来看,32.85%的年化收益率在同策略的市场中性基金中也相对较高。它的中性对冲模式是以跨品种、跨时间和跨地域的基本套利为主。

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基金则是通过财务模型和财务报表来选择股票多头部分,基金的投资主要分为两个方向,股票配置比例在70%左右,股指期货的投资比例在30%左右。股票多头部分是通过财务模型和财务报表分析选出,而股指期货部分采用的是市值对冲的方式。今年以来,该只产品成功抓住了市场的结构性机会,选择了白酒、生物医药等表现较好的成长股,获得了6.16%的超额收益。

尽管对冲套利的专业性和复杂程度决定了个人投资者参与的门槛较高,但我们的目的只是在弱市中获得6%的收益,只要搞清楚产品的交易模式、套利机制、对冲策略等,再挑选相关产品,获得稳定收益的可能性会更大。

风险提示

随着套利机构和个人参与的增多,以及折溢价率的收窄,套利交易的收益的会在未来相应减少。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4

一、财务战略类型

在财务战略理论里,财务战略的选择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因素是经济周期,这也是财务战略制定需要考虑最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四个阶段。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以应对企业处于不同经济周期中对资金的需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繁荣和萧条阶段,这也是通货膨胀可能经历的两个阶段,在通货膨胀的初期是繁荣时期,而在通货膨胀的后期可能呈现出经济衰退的萧条期。当然在通货膨胀之后经济也可能实现软着陆,本文将主要分析通货膨胀后期是萧条的情形。财务战略主要包括:

(一)扩张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实现企业产品的推广及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或提高投资的增长速度,来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增加生产和经营产品的种类,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融资方面,企业往往需要在将大部分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通过增资扩股以及利用负债完成资本金的积累。随着企业产品的推广和渗透,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较长的时期内将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稳健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将尽可能追求最有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持续保持现有市场,维持现有投资水平,不断降低成本,尽可能多的获取现有产品的利润,积聚资金为将来发展做准备。在融资方面,企业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企业对利用负债进行再融资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而企业在产品升级扩张之前,不会采取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人。

(三)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因为企业的经营策略失误或者因为企业外部市场发生巨大变动,使得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缩小企业的经营范围。通过财务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将企业的资源集中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在融资方面,企业需要放慢节奏,资金的运用比较谨慎,低负债、低收益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二、通货膨胀时期与财务战略的选择

根据企业三种不同的财务战略分类,企业应该根据通货膨胀初期经济繁荣阶段的特点,更多采用扩张型的财务战略。这个时期项目投资回报率高、外部融资环境良好,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高,因此企业应扩大材料采购,提高产品价格,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为企业的扩张做资金上的供应,这有利于企业抓住通货膨胀初期的境遇有效地扩大市场占有率。随着通货膨胀初期时间的推移,项目投资收益率下降,市场利率提高,外部融资环境逐渐恶化,这时企业需要做出相应决策以保证企业在经济逐渐走入萧条阶段时有足够的资金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通货膨胀逐渐加深,企业应根据通货膨胀后期经济萧条阶段的特点,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降低产品库存,实行严格的存货控制,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自有资金比例,避免过重的利息支付负担,选用低负债比资本结构,进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采用紧缩投资的战略,尽量缩短企业项目投资周期,回收经济繁荣期的投资资金,减少人工成本,节省经费开支,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完成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使得企业在不利环境下达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除了上述常规的财务战略选择外,企业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以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

(一)在通货膨胀中后期,企业应当适时通过并购实现逆势增长基于企业现实状况,立足于企业未来的整体战略目标,在企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借助于逆周期政策选择(也叫逆向政策选择)的思维,将财务战略的调整提前到经济环境彻底改变之前。企业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性,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面对通货膨胀后期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时,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在资产价格相对低廉的机会,从实施扩张性的财务战略,积极收购相关的资产。企业可以利用大量企业倒闭留下来的市场真空机会,采用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所应该采用的财务战略,即企业追加大量的资本性支出来抢占领市场出现的空白点。

(二)在通货膨胀中后期,企业应当采取集约型和资源有效利用型实现增长 不管是通货膨胀的初期还是通货膨胀的后期,企业都不应该采取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应该在通货膨胀初期市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广泛地投资,而在通货膨胀后期又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企业更多应该从集约型和资源有效利用型地增长方式入手,在初期企业扩张时,就需要估算企业所需现金流,并评估企业再融资能力能否支持持续的扩张;新进入的产业和产品与现有产业和产品能否适应经济周期和现金循环周期并具有互补性。企业的资源是否能够支持企业扩张的规模,这些都是集约型企业在制定其财务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通货膨胀不同时期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环境将对选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投资与筹资必须借助于金融环境。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影响企业金融环境。通货膨胀不同的时期也将影响企业投资的规模以及投资的收益情况,因此企业应该针对金融市场环境制定不同的策略,控制投资规模,积极介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其中影响财务战略选择的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有资本成本、投资回报率。

(一)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对企业财务管理,特别是企业筹资和投资非常重要:从筹资的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其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是企业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只有当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会追加投资。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因此金融市场的利率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近似替代资本成本,在通货膨胀初期时利率较低,企业面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企业项目投资回报率一般高于资本成本,这时追加投资成为企业更多会采取的方法;在通货膨胀后期时利率逐渐提高,企业项目投资收益率跟不上利率增加的速度,这时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更多会采取加速项目资金回收,保持资金充裕。一般情况下,利率对于企业投融资的决策,对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二)项目投资收益率 项目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通过投资而应返回的价值,企业从一项投资性项目中得到的经济回报。其中内部报酬率就是使项目的现金支出与现金流入,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其与行业投资平均收益水平的差别越大,即新增投资项目的获利空间越大,即内部收益率越高,新增投资项目承受行业投资平均收益水平或市场利率上升的能力就越强。与此同时,内部收益率也与项目的隐含风险相关,因此项目投资收益率可以考虑项目风险因素,进而实现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risk-adjusted return)。在通货膨胀初期,估计的项目投资回报率会因为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而被高估,当通货膨胀逐渐加剧,项目投资回报率可能因为外部经济环境及金融环境的恶化,以及企业现金流跟不上而下降。故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变化也成为通货膨胀下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对金融市场环境的分析,企业应当在通货膨胀的整个过程中追踪利率和项目投资收益率可能的变化。特别是通货膨胀的过渡阶段,更是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当期经济环境中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要注意到经营环境的潜在风险,不能在市场看涨的情形下一味的追加投资,必须警惕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四、结论

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外部经济环境,而且通货膨胀不同的时期、不同通货膨胀的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财务战略,但必须指出:企业的外部环境只是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一部分,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的增长方式都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起到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当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经济所处阶段不一致时,企业如何制定其财务战略是企业的重要课题,如企业处于初创期时,外部环境处于萧条期,这时企业如何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使得产品推广渗透在最低的成本下完成,强化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企业处于衰退期,外部环境处于繁荣阶段,这时企业如何限制高投入、低产出,退出原有领域,拓展其他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成为企业的发展方向。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5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风险承担渠道理论

一、引言

2007年2月,R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业务遭受巨额亏损,减记108亿美元资产,次贷危机由此拉开全球性的序幕;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大幅度裁员,并因严重财务问题并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整体陷入流动性危机;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剧烈波动,银行贷款业务遭受重创,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席卷美国、北美、欧盟乃至多个金融市场。

深究原因,截至2007年前两年的时间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通过货币政策连续1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最初的1%上升至5.25%,利率的上升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自2005年6月开始,美国的住房市场开始大幅度降温,房地产市场开始萧条,住房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萧条,购房者难以将住房出售或抵押;另一方面由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受此影响,次级抵押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由此开始,并愈演愈烈。

2007年的全球性的次贷危机体现了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影响。2015年,我国中央银行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连续五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那么,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因此,本文主要在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货币政策内涵及当前运行机制的挖掘,从货币幻觉效应,收益粘性效应,投资惯性效应和央行沟通效应四个方面探讨并阐述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内涵及运行机制

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政策等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继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涉及一般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与补充性货币政策。 传统的一般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传统工具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从而影响总需求。一般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预缴进口保证金、优惠利率等,主要是对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限制、调节和影响;补充性货币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在自身地位及声望的基础之上,使用较为灵活的手段对金融机构发出指导意见或劝告,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补充性政策。补充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根据货币政策制定的效果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可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等一系列增加货币供给措施的运行机制,从而刺激投资、净出口及居民需求,最终达到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目标 ;同时,在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等一系列减少货币供给措施的运行机制,从而缩减投资、净出口及居民需求,最终达到缩减总需求的政策目标。

2011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2015年连续五次降息,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最初的2.75%降至现今的1.5%,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由5.6%降至4.35%,五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由6.15%降至4.90%;2015年连续五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20%下调至16.5%。中央银行在2015年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性次贷金融危机影响下,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等一系列增加货币供给措施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刺激投资、净出口及居民需求的目的,最终以便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目标。由此可见,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三、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银行在经营业务的同时也承担与管理风险,往往业务风险与利润呈正向关系。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而银行的本质是协调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承担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及多元化经营的动力来源。传统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前提是风险中性,风险承担渠道主要包括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利率渠道是指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银行的存贷款规模及企业融资成本受到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最终受到影响;信贷渠道是指货币政策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和利率水平,带来成本的变化和社会投资量,进而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资产价格渠道是指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企业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扩大社会投资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股票价格的上升,进而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汇率渠道利率是指货币政策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货币的贬值和利率的下调,汇率的下降带来企业出口收入的增加、居民进口消费的减少。

目前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理论主要从风险维度来考虑货币政策带给企业进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货币幻觉效应

货币政策带来货币幻觉效应,从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较宽松的货币供给量,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增大,这使得人们产生货币幻觉。一方面,市场上过多的流动资金也使得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造成了暂时性经济繁荣假象,提高银行资产负债质量。银行获得了更大的资本充足率,降低了贷款损失拨备率。经济繁荣假象下,银行将自身资金投向风险较大的项目,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风险承担水平;另一方面,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繁荣假象,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资产价格上升,负债成本降低,企业现金流增加,资产负债情况改善,提高企业的贷款意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二)收益粘性效应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中,资产预期回报率为风险报酬率与无风险市场利率两者之和。银行的收益一般具有较强的粘性,为了保持原有的、固定的预期回报率,迫于同业之间的竞争或业绩压力,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扩大风险资产的规模,提高风险资产的占比。稳健略宽松政策下收益粘性效应使得金融机构涉足更多高风险业务,宽松政策实施越长,银行持有的高风险资产规模越大,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

(三)投资惯性效应

从投资惯性出发,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利率下调,银行的风险偏好上升,门槛降低,信贷规模增加,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利好,企业融资约束减弱,融资成本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存贷款利率,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发生变化。基于利好的经济形势及预期,企业加大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越好,银行对于资产负债情况好的企业的风险偏好越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承担水平越大。

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充足的流动资金,经济繁荣的假象,企业及社会居民对经济未来的预期越好。在经济形势的判断及乐观的预期,银行、企业及社会居民都进行大胆的支出及投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及同业竞争的压力,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降低自身的信贷标准,或在定价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将资金投向一些高风险的项目。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暂时性的经济繁荣假象,基于投资惯性,提高风险偏好程度,进行大量投资,进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四)央行沟通效应

中央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具有统一控制、统一管理与统一货币的权力。中央银行在保障存款人资金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作为发行的银行,央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及统一货币;作为政府的银行,央行主要国家国库及财政,执行金融政策;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充当最终贷款人,并负责收缴与存放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作为管理金融活动的银行,央行主要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及管理。

央行主要通过补充性货币政策利用自身声望及地位,对金融机构进行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来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不仅通过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调高再贴现率以及在公开市场上售出国债等一般性宽松货币政策,还会采取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等补充性货币政策来制止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避免经济的过分繁荣与波动。基于央行沟通效应,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货币政策可通过收益粘性效应、货币幻觉效应、央行沟通效应及投资惯性效应等四方面,对银行的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在2015年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可见,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m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但是,随着利率水平的降低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低,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

因此,中央银行应谨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结合货币幻觉效应、收益粘性效应、投资惯性效应及央行沟通效应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制定及调整货币政策,重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各金融监管机构也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处于低迷时期,利率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时,央行及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货币政策及金融机构的监管。

参考文献:

[1]谭中,粟芳.货币政策,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2]金鹏辉,张翔.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银行业整体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06).

[3]解成锋,吴嘀.政治关联,货币政策和市场力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3(10).

[4]牟宝亚.论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6

消极投资策略

债券的消极投资策略就是选取满意的债券并长期持有甚至持有到期,这种投资策略目标主要着眼于获取债券的票面利息,持有期收益率就基本与买入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一致了。

这种策略是一种稳妥保守的消极投资策略,债券的固定收益产品特征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债券的消极投资策略适合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投资者对债券的流通性要求极低,资金可以长期投资。采取消极策略投资债券,应该选取票面收益较高或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债券,债券的信用风险要求非常低,债券的流动性较低一般在票面利息上会有所补偿,流动性差的债券的票面利息会稍高,比如同期的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比记账式国债的要高,所以消极投资债券还应该选取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如果在债券发行时就申购并采取消极投资策略,那么债券的票面利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三者就一致了,如果不是以100元面值的价格买入,三者就会不太一样了。

积极投资策略

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是着眼于获得价差收益以使总投资收益水平超越单纯的票面利率水平。实施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必须对债券基础知识和交易规则相当了解,并且掌握基本的债券投资技巧。债券没有涨跌幅限制,可以T+0交易,而且没有印花税,交易佣金不超过万分之二,这些都为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债券的收益曲线的走势会与基准利率的走势紧密相关,而且会提前反应,必须通过对各类经济数据的分析预测央行可能采取的加息或降息,央行的每次加息或减息不会是孤立的政策行为,往往会同方向连续多次调整基准利率,形成所谓的加息或减息周期,因为宏观经济转向后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就是相机抉择以对冲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减息则债券的收益曲线也应该下行而存量债券的价格会上升,这样存量债券的收益水平与新发债券的收益水平才能对接上,而加息则债券的收益曲线会上升同时存量债券的价格会下跌。能否准确预测基准利率的调整方向是成功实施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的关键。

在减息预期下,持有久期越长的债券的价差收益也会越大。固定收益产品发行后的总收益是比较确定的,但由于基于预期的债券交易的发生必定会在投资者之间不均等地重新分配,采取债券的积极投资策略就是要在这样的收益重新分配中获得正效应,当然也会有失败的风险。债券回购还可以被反复多次操作以起到放大债券的收益与风险的杠杆作用。可转债的转股收益是不固定的收益,取决于正股价格能够上涨高出转股价格的幅度,要通过交易获得转股收益需要对可转债的正股走势有事先的正确判断。除了国债没有利息税外,其他债券都有20%利息税的问题,个人投资者应该在付息日前后做相应的卖出买进操作以避税,否则只会白白地丢掉20%的利息收益。

组合投资策略

债券的组合投资策略是着眼于多只债券的组合管理,不是把自己投资的每只债券都分割开来看而应该把它们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单只债券不可能正好满足投资者的所有要求,而多只债券的不同比例搭配的投资组合有望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就好像调酒师可以调出各种鸡尾酒以满足客户不同的口味一样。

因需而选 记账式国债的信用风险低,但目前的收益率都不高于4%;企业债的风险适中,收益大多高于4%,但一般流动性较差;公司债和分离债的收益能高过6%,但是有的公司债和分离债的信用风险比较高。全部买国债可以很放心,但是收益就会偏低,全部买无担保的公司债,收益可能较高,但又担心信用风险,全部买转债又担心正股价格下跌,所以必须从自身的预期收益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出发兼顾债券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来构建合适的债券投资组合。

激进组合要构建激进的债券投资组合,就应该多配置可转债、无担保的公司债和分离债以及久期长的企业债和国债,尽量提高组合的期望收益。要构建稳健的债券投资组合,可以多配置久期适中的企业债,搭配一些国债和高收益的公司债以提高组合的流动性。要构建保守的债券投资组合,就应该多配置中短久期的国债,尽量不配置可转债和无担保的债券,确保投资组合的高安全性。债券的组合投资策略已经为基金所奉行,而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债券也应该采取组合投资策略以规避风险提高收益和流动性,单只债券是很难真正满足投资者的各种需要。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7

国内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实施算法交易的硬件条件,而且量化思想也开始被大众所接受,不过算法交易的门槛较高,国内当前真正意义上的算法交易者凤毛麟角,先行者有望在这个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获得相当可观的超额收益,并在后期市场竞争中占尽先机,这也是我们开展算法交易研究的意义所在。

算法交易的种类

算法交易,就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买卖信号,并执行交易下单的交易策略。它由人设计,借助计算机程序实施,根据交易策略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alpha交易策略

该类策略的目标是要通过对市场数据和财经资讯的挖掘,发现市场效率低洼之处,赚取超额收益,例如ETF套利,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市场中性策略,趋势跟随等。该类策略大多被买方对冲基金和卖方券商的自营部门所采用。

随着证券电子化交易的普及和市场参与者的增多,传统的利用低频数据(日线,小时线)的aIpha交易策略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该市场的领导者,如复兴科技(Renalssance Tech),城堡集团(Citadel Group),高盛(GoIdman Sachs),将交易速度的竞争提升到了毫秒(1毫秒=0.000001秒)甚至微秒(1微秒=0.01毫秒)级别,而数据分析对象也由原来的分时线价格数据转为每笔成交数据(tick-bv-tick data),挂单数据和即时财经资讯数据。高频数据的分析需要极高的数据存储与运算能力,采用算法交易的机构每年都花费巨资更新维护lT设备。据Aite Group的对欧美市场算法交易机构的调查,2008年他们在订单管理系统(Order MgmtSystems),路由(Routing),数据库(Database)上的平均lT花费超过3亿美元,2004年到2008年的IT费用复合增长率高达11%,在欧美成熟市场上利用该类策略获利的门槛越来越高。

交易执行策略

该类策略的目的是通过交易数据的分析,辅助交易员下单,降低交易成本,隐藏交易痕迹,算法交易机构通过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获利。在有些资料中,算法交易专指此类交易而不包括前面的aIpha交易策略。常见的该类算法交易策略包括:

(1)VWAP策略 VWAP(Volume WeiqhtedAverage Price),顾名思义,是以成交量加权平均成交价为比较基准的交易策略,策略执行效果的好坏通过某只证券的实际成交均价与交易时间段内整个市场的成交均价的差值来衡量。VWAP策略的原理,简单说就是把大单拆散成小单,在市场交易活跃时多成交,而在交易平淡时少成交,策略的设计者需对市场未来不同时间段内的成交量作出预测,并根据实际成交情况调整原有的订单执行计划。

VWAP策略是出现最早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算法交易策略,适合追求市场平均价格的被动交易者。当前欧美主流算法交易机构大多提供带担保的VWAP算法交易策略,承诺投资者可以低于市场VWAP一定数量基点的价格成交,实际成交价格高出的部分由机构赔付,投资者须为此类承诺支付额外的费用。

(2)TWAP策略TWAP(Time WeightedAverage Price)不需要预测成交量,而是把交易的时间段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根据区间段的长短分配下单数量,适合那些流动性不好,成交量不易预测的证券品种,同时那些要求买入/卖出量较大的交易人员,也可以通过TWAP策略分散交易,降低市场冲击。

(3)lS策略对于规模较大的证券交易,如果一次性全部按市价下单,则该交易会造成巨大的市场冲击(Market Impact);如果分成几笔,在不同时间段内成交,投资者又面临市场价格和流动性发生不利变动的时间风险(Time RIsk)。IS(1mplementatlon Shortfal1)策略,即是要按投资者的个人偏好,权衡优化一笔交易的市场冲击与事件风险,尽量减小最终实际成交价格与目标价之间的差距。这里目标价可以是开盘价,收盘价,或者是到达价格(ArrlvaI Price),即交易指令下达时的市场价格。一般来说,该类策略都允许交易人员设置买入(出)时的最高(低)容忍价格,并按照交易速度的要求选择激进,中性和保守的策略风格。

(4)SOR策略SOR(Smart Order Routinq),下单路径优选策略,该策略跟欧美市场的证券交易制度的多样化有关,投资者除了可以从做市商处买卖证券外,也可以通过DMA(Di rect Market Access)在交易所交易,部分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到交易所外的暗池交易(dark pool),不同交易途径获得的报价和交易量都有所不同,SOR即是要通过对不同渠道实时交易数据的分析,在保证成交量的前提下寻求最优价格。

上面是算法交易上使用最为频繁的四种策略,此外还有一些机构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策略,如:隐身(Stealth),游击队(Guerrilla),狙击手(Sniper),嗅探器(Sniffer)等。随着算法交易服务商队伍的扩张,规模较大的投资银行、经纪商每年都会投入不菲的研究经费用于开发更为迅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算法,拉开与同业竞争对手的差距,而那些小机构则很难承担巨额的研发费用,转而向大机构购买算法。当前市场领先的算法交易服务提供商包括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AES(Advanced Execution Services),TMG(Transmarket Group),盈透证券(Interactlve Broker)等。

做市策略

做市商(Market Maker)是市场上一批规模大、信誉好的证券交易商,他们向投资者提供连续的买入和卖出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同投资者完成交易。一般情况下,卖出报价会高于买入报价,做市商从中赚取买卖价差(BId-Offer Spread)。因此,做市商盈利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合理的报价,使得交易指令能够迅速成交,同时又能够保证一定的价差收益。算法交易服务商提供的做市策略即是要通过对做市商接收到的交易指令的实时分析,以及未来股市变化的模拟,确定最优的买卖报价,实时更新。该类算法交易服务提供商,如Automated Trading Desk

(2007年被花旗集团收购),2007年的日均交易量已经占到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的6%以上。 (见图1)

国内算法交易现状与发展

国内尚无做市商制度,能运用的算法交易策略主要是前两类,与股票相关的aIpha算法交易和期货市场的aIpha算法交易。

股票市场由于T+1制度的限制,大量涉及到股票日内交易的alpha类算法交易策略无法实施,国内市场上该类策略主要用做套利,已经有比较成熟的ETF套利和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交易系统。

商品期货市场上的alpha类算法交易通常也称为程序化交易。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震荡相对股票而言更为剧烈,那些看技术面交易的市场投机者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价格波动后,不约而同都在寻求一种方式将自己的交易理念量化、程序化,争取稳定的长期受益,而期货交易所提供的灵活电子化交易方式,也让程序化交易的实施更为便利。

与股票相关的aIpha算法交易

以ETF套利系统为例,证券交易所通过卫星将行情数据单向传送至券商,存储于券商本地数据库上;委托成交数据则通过专线在券商与交易所间双向传递,单独存储于另外的本地数据库。券商向专业的软件公司(如恒生,金证,金士达等)购买柜台软件,执行、管理交易指令;而客户端的下单软件大多委托给柜台软件提供商或独立第三方软件商(如大智慧,)开发。ETF套利交易系统需通过柜台软件提供商提供的下单接口接入柜台软件,才能做交易,不过柜台软件的下单接口规范一般不对外开放,需券商、套利软件开发商和柜台软件提供商三方共同协商。有部分小投资机构和散户,通过破解券商客户交易终端与柜台软件通讯数据包的方法,将自己的交易程序间接接入券商柜台系统,这种做法成本较低,不过面临非法接入的法律风险,而且稳定性和运行速度上也较差。

除了套利交易之外,一些私募和软件开发商也在利用ETF一、二级市场可以实现T+O交易的特性,开发ETF日内短线交易系统。

期货市场的alpha算法交易

当前商品期货市场上的程序化交易策略绝大多是都是从技术面考虑,而其中日内交易模型又占了一半以上,常见的程序化交易策略包括趋势跟踪策略,振荡器法,价格形态识别法等。国内的一些期货交易软件,如文华财经,交易开拓者,都包含程序化交易模块,里面有软件商提供的常用交易策略,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软件商提供的公式编辑语言,自己组合设计新的指标,并在系统中测试新策略。该类软件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不过由于软件平台自身的限制,要在其上面开发较为复杂的建仓、平仓、风控程序,难度较大。对于那些自己定制开发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以尝试采用上海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综合交易平台,该平台的API接口对外开放,投资者可以直接合法接入期货公司的交易后台,而且该平台对交易指令的编译运行模式能够保证复杂交易策略得到高效率的执行。

高频交易是目前商品期货程序化交易的~个发展趋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行情数据对外更新速度为0.5秒一次,开发的高频策略必须与交易过程中接收到的实时数据的更新频率相匹配,而且从2010年11月29日起,商品期货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减半的优惠措施全面取消,日内高频交易的成本增大。

股指期货市场自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以来,已运行八个月有余,市场成交日趋活跃,但要开发专门针对股指期货的算法交易策略还尚需时日。一方面我们在用历史数据回溯测试交易策略的收益和风险时,八个月的数据量偏少,用于测试的历史数据样本长度最好在一年以上;另一方面针对股指期货的某些套利交易策略,如跨期套利,远期合约的流动性有待提高。

期货市场上的alpha类算法交易的开发使用者目前主要是私募和券商自营部门。证监会上个月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商品期货有望纳入基金专户理财的投资范围。基金公司如果能利用算法交易的方式参与期货投资,不仅可以从投资品种上,也可以投资时间长短上分散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

交易执行策略在国内的运用

国内A股市场上,已经有第三方开发的辅助交易执行的算法交易系统,如国泰安,恒生032系统,投资者可以在上面自己设置参数,实施VWAP、TWAP等交易策略。虽然当前使用该类系统的机构数量有限,但其国内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交易冲击成本较高,根据上证交易所的统计(图2),2009年10万资金对股票市场价格冲击指数为16个基点,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0个基点以上;当资金量上升到90万时,价格冲击指数可达到55个基点;股票流通市值越小,股价越低,冲击成本也就越大。算法交易可以帮助投资者很好的降低证券交易过程中的市场冲击。

另一方面,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和积极主动管理的量化基金越来越被市场接受,算法交易可以帮助基金管理人有效降低跟踪误差和交易成本,提高股票组合调仓时的交易效率,从而提升基金的整体绩效。

此外,对券商和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而言,算法交易系统也可以作为一项增值服务,吸引有相应需求的机构和个人客户。

算法交易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与算法交易相关的重大事件,如2007年8月全球数量化对冲基金集体哑火,高盛涉嫌利用“闪电交易指令”欺诈投资者,2010年5月6日,花旗交易员的误操作触发市场上的众多高频交易系统自动发出大量卖出止损单,导致道琼斯指数盘中出现干点大跌。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欧美证券监管机构对算法交易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产生了质疑,他们开始担忧算法交易是否已经发展过度,是否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加剧,是否真正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国内算法交易只是刚刚起步,受到法规和交易制度上的限制较多,远未达到欧美那种能影响全市场的地步。我们认为国内算法交易今后可行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

(1)对于股票、基金和可转债市场,主要是已有套利交易如ETF套利、封基套利等的程序化实现和系统优化,提高策略执行速度,以效率赚取市场超额收益。当前A股做空机制尚不完备,那些基于股票做空的市场中性策略实际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而股票T+1交易制度也限制了股票日内短线交易策略的应用。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8

基金管理行业规模经济的新视角

2007年,随着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基金业规模经济的问题被提出。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业内流传着”规模的诅咒”,一只10亿美元的基金如果有股票的买入数量限制,它的选择余地可以有1850家公司。但是当基金规模到200亿,则可选择余地降低到180只股票。规模增长20倍,股票投资范围缩小10倍,小资金可以更灵活性选择股票,但是当资金到一定规模后,可选择的股票范围越来越少,限制了投资能力和业绩。

关于基金业规模经济的问题,有研究发现,虽然基金平均成本随基金资产规模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但当资产规模超过一定阀值后,下降的趋势就不再明显,根据美国基金市场的实证结果,单只基金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后,平均运营费用开始不再下降。其实对于基金业而言,考虑到多种绩效因素,基金规模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要更为复杂,并不是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所能简单概括的。

规模经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传统经济学认为,当企业产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提高的比例超过了各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的比例时,就存在规模经济,关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只是笼统的解释为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杨小凯运用角点解的超边际分析法,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学理论界的“将分工思想予以数学表达”这一难题,并开创和发展了新兴古典分工理论。根据他的理论,规模经济是当年马歇尔试图运用数学化模型解释古典经济学中关于专业化分工好处的理论时,受制于当时数学方法的落后而放弃,但为了便于阐述而引入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掩盖了规模扩大背后的由于专业分工加强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的实质。

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对基金产业进行分析,基金业的最终产品是面向投资者提供的专业化理财服务,其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主要环节,而每个环节内部存在多个迂回生产环节,基金业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在上述三个环节内部细分的迂回生产环节不断增加,既有横向扩展,也有纵向深化,推动基金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只有在基金业分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资金规模的扩张才能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实现规模经济。

从理论上来看,基金业规模经济的实现途径并不是增加资金规模,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高基金业的专业分工水平,增强基金业的生产力实现的,这一结论把原本模糊和笼统的增加资金规模的策略变得更加具体和细化,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投资管理的专业细化之路

中国的基金管理行业在2007年规模迅速增长之后,已经不能单纯追求规模至上的发展战略,而逐步转变为以分工细化为手段的生产力增强战略。中国基金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逐渐发展,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水平进一部提高。尤其是随着股指期货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投资管理环节的专业细化得以迅速发展与实现。

投资管理能力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各家基金在产品和业绩排名方面的竞争实质是投资管理能力的竞争,中国基金管理行业投资管理能力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采用资产组合的分散化投资,在不同类型资产上进行配置,但是这远远不足以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需求,现有的分散化投资组合在面临整体市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时的无能为力充分体现了投资能力存在的缺陷。

而在发达基金市场中,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开始进行横向扩张,从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延伸到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实业投资等领域,借助于这些另类投资产品来实现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能力的增强,投资策略中开始重视对对冲工具的积极应用,以此来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规避能力,同时通过投资另类投资产品,还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水平。对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可及时把握住国内股指期货推出的契机,提高自身在利用股指期货进行主动性风险对冲的时机把握、投资组合构建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尽快在这一细分投资领域形成专业化优势。

此外,对投资能力的纵向分解也是提高专业化的一种途径。投资专业化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对投资能力纵向的分解,即将基金的收益分解为A1pha和Beta两部分,换句话说,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将被分解为获得积极收益Alpha的能力和获得市场收益Beta的能力两部分。得益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目前国外的一些大型养老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正在经历一个投资策略的再构造过程,其投资思路和资产配置方法与传统的投资方法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核心就是Alpha和Beta的分离,投资策略的演变也推动了投资部门的变化,从一个整体划分为三个部分:Beta团队,其投资目标是以最低成本获得市场收益,主要通过程序化交易、ETF基金、和股指期货等投资工具低成本获得市场收益;Alpha团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能力的核心部分,集中了最主要的投资研究力量,其投资目标是通过基金经理优秀的研究能力和卓越的投资技能获得超额收益,并运用股指期货、互换合约、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将Alpha分离;组合团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实现Alpha和Beta的有效组合。

借鉴海外基金业投资管理领域最前沿的变化,可以为中国基金业投资管理专业化分工的提高指引方向。

投资专业细化的具体实现

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的扩张有横向扩张、纵向扩张两种,而这两种投资管理能力的扩张都需要借助金融衍生工具。如果说,以前股指期货未推出,这些只是停留在设想阶段,但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实现投资管理能力的横向、纵向扩张提供有了现实可能性。未来国内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沿横向、纵向的扩张,成为具体的可能。

投资策略的演变推动投资部门的变化,使投资策略经历再构造过程,其核心是AIpha和Beta的分离。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Alpha和Beta的分离成为现实可能,也是现基金管理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促进现有Beta产品的深化发展

股指期货出现后,促进指数类产品深入发展。尤其对ETF类产品有很大的促进,主要体现在增加了ETF类产品的流动性,成交规模大幅增加。同时,因为股指期货的传导作用,也改变了。增加了ETF产品的特性。

ETF基金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整体规模有明显的增加。这部分规模增加主要是跟期现套利有关系。比如,深证100ETF产品,股指期货出现后,每天的交易量大概8到1 0个亿左右,比原来年初股指期货还没有上 转贴于 市的交易量大概放大了50%以上。ETF成交规模的增加与原来的预期有很大不同。股指期货上市前不少有估计,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对ETF有替代作用,而实际的情况跟大家预期的相反,它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指数类工具的运用,并起到了良好互相带动的作用。

期现套利产品,很多投资者选择用ETF来实现现货组合。尽管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资金选择直接用股票来构造现货组合。从实务操作看,目前70%、80%以上的资金用ETF来实现现货组合。一方面用ETF来实现比较便利。另一方面,ETF本身交易费用会更低。速度也是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用ETF构造现货组合的话,特别是中小规模的资金,可能在几十秒之内就能够完成。而FIETF它的交易量跟它的流动性实际上不完全对等。因为ETF有套利机制,只要资金给出略微的溢价或者折价,它瞬间会产生很多流动性。ETF这种构造的特性,对于期现套利的资金构造现货组合非常有帮助。

此外,就是股指期货出现后,直接的改变了ETF产品的一些特性。比如ETF产品交易量方面的变化,这种活跃不单单是来自于期现套利的一些资金,而且还来自于ETF本身高频交易的一些交易量。因为股指期货出来之后,ETF的套利模式,还有原来的高频交易模式运用的投资策略比原来丰富很多。例如,ETF高频交易就可以做双边向的交易,为原来高频交易策略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时的工具。

期货的一些交易属性慢慢地传导到ETF上面。然后ETF相应的变化又传导到一篮子股票上,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了特性的转移。通过这种传导,现货市场上的这种股票,或者指数股票的这种波动也一定程度的受到了影响。特性有一点不太一样,在每次市场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时候,比以前更快有一些资金来校正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的问题。这一点是股指期货不仅对于ETF产品的影响,也通过对ETF等指数类产品改变了现货市场的波动。由于这种传导机制带来更多对未来的预期,通过这种传导机制实现了现货市场上有效性的提高。

促进AIpha产品的深化发展

股指期货推出一方面将促进现有产品深化发展,比如Beta产品的深化发展。同时,也会促进AIpha产品的深化发展。一方面,股指期货将改变现有保本产品的投资策略,使得保本产品迅速发展,另一方面,Alpha产品将深化发展,更多的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金融产品将出现,使金融产品更加丰富,金融产品的“族谱”得以建立,金融产品体系更加完善。

促进保本产品深入发展:随着股指期货的开设,公募基金保本产品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将是保本基金的扩容年。截至2010年12月31日,市场上只有5只保本基金在运作,另有2只尚在募集期,并未成立。而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当日,共有10家基金公司上报保本基金产品。如果以三个月的审批期来计算,一季度末,市场上的保本基金数量有望增至17只。未来五年国内保本基金的市场会很广大,5年内资产规模可能会达到千亿规模。

股指期货对于保本产品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保本产品的投资策略,实现保本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保本基金前些年发展缓慢、发行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其大多采用单一的CPPI投资策略,缺乏其他形式的投资策略相补充。保本基金运作关键就在于保本垫的积累,采用单一CPPl投资策略的保本基金,积累保本垫需要完全依靠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来进行积累,周期较长且较固定,制约可能而来的短期权益类投资机会。

股指期货参与保本基金将可能改变CPPl投资策略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其操作方法为:利用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对冲系统性风险;通过股指期货这一工具锁定β风险,追求。α收益,在股市下跌时依然有回报。从而在一定程度改变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丰富保本垫的形成和积累方式。

股指期货参与保本基金本身也是形成保本基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股指期货出现之前,保本基金实现差异化主要是能通过其产品期限的不同。市场上有两年期保本的,三年期保本的,如果证监会允许,也许以后会有一年保本的出现。保本期限的不同形成了保本基金的差异化。而股指期货出现后,其实现差异化的手段是形成投资结构的差异。未来会有众多产品使用股指期货工具,尽管初期使用比例会相对比较低,正常情况下,使用资金可能会占基金总资产的1%—2%左右。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对衍生品工具运用的广度和深度会逐渐增厚。

绝对收益类产品的可能发展:α和β分开后,其实是形成市场中性的产品,其本质就是提取α。基金产品收益由α收益和β收益两份组成。如果利用股指期货对冲掉β市场风险的话,就可以把α提取出来。从而整个基金、整个投资组合的表现可能和市场的涨跌相关性非常低。形成市场中性的一个产品。

α基金这种产品做出来后。对资产管理者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投资者是不是有稳定的获取α的能力。如果α不稳定,提取出来是一个负的α,对投资者来说就是负的收益贡献。α基金的出现,可能使基金公司的团队出现Alpha团队,集中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投资研究力量,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α能有效提取,并比较稳定的话,往前发展就可能是可转移β基金。α转移对于基金公司做QDII的产品有重要启示。国内目前几大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推出了QDll的产品。在初期,ODll的产品主要是股票型的基金,主动投资。但事实上的做的不成功。于是,新一类的ODll产品开始走被动化的趋势。

期货投资策略范文9

虽然宏观策略基金所占的市场份额显得“无足轻重”,仅有的6只产品在对冲基金领域中仅占0.22%(截止到2012年9月)。但在这小小的“螺蛳壳”里,宏观策略基金依然有声有色地做起了“道场”,并开始在弱市中崛起,其中以梵基和泓湖两只基金最为突出。

据私募排排网高级研究员彭丽娜的分析,今年以来,梵基一号与泓湖重域这两只产品的业绩稳增,均获得了10%以上的正收益,大大跑赢融智对冲基金指数(年初至今下跌1.82%)。

泓湖:行业分析优势更多

梵基一号虽然一开始不引人注目,但在遭遇弱市时,却得到了命运的垂青。梵基一号是国内首只采用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这只成立于2011年4月的基金,截止到2012年9月,已经实现累计收益16.75%,今年以来上涨17.37%。

而上海泓湖投资旗下所发的对冲系列基金泓湖重域也不逊色,自成立1年以来,收益率达到17.30%,最新净值1.173(2012年10月31日),今年以来有10.5%的不错收益。

据彭丽娜的分析,区别于传统的阳光私募基金,这两只宏观策略基金都采用有限合伙的模式运行,也因此,在投资理论、投资工具、投资手段等方面更为宽泛灵活,受股市的影响甚微。“但是他们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相对而言,梵基一号的投资策略主要是从全球宏观经济、经济周期出发,自上而下研究分析,注重的是大类资产的配置。他们更多是集中在股票和期货市场,综合运用做空、做空、对冲等手段以获取业绩。

而泓湖重域配置的市场除了股票、期货,还覆盖了债券、基金、货币市场,管理团队较为注重内部深入研究和净值回撤的风险控制。

也正因此,这两只产品的净值波动率也不一样,目前可以看出泓湖重域在净值回撤控制上把握得较梵基一号更为出色,而梵基一号波动稍大一些的原因,与他们在股票、期货上的配置比例、以及方向性选择有关。

对此,研究员的分析是,泓湖投资拥有多样化背景、经验丰富的投研团队,基金经理梁文涛具备公募、私募的证券投资经验,历史业绩记录非常优秀,在宏观经济、行业分析上优势相对突出一些。

宏观策略“气血不足”

梵基和泓湖取得的初步成绩,让宏观策略基金很快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然而,此策略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暂时性的成功后还需要继续接受市场的考验。目前梵基和泓湖都表示非常低调,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业界评论这或许是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使然。

不过,纵观梵基和泓湖对于宏观策略基金的操作手法,可以看出对冲策略在我国的总体情况。

彭丽娜分析,在投资范围上,梵基和泓湖不限于股票投资,他们善于自上而下地从全球宏观经济的角度,观察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敏感把握其他市场的投资机会,所以能在股市单边下跌的行情下获得绝对收益。

而在期货市场上的投资,梵基和泓湖可以充分运用做空、杠杆等多种盈利方式,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这也吻合了宏观策略基金的本质:通过对股票、货币、利率以及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杠杆押注获取高收益。

然而,通过这几款产品,也能看出宏观策略基金在我国存在着先天的“气血不足”。“目前由于国内对冲工具还是太少,像利率期货、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都还没推出,外汇管制严格,也无法直接投资其他国家金融市场,所以与国外的全球宏观策略还有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作为私募而言,现阶段的研究还无法覆盖各个证券品种市场,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投入,“包括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搭建宏观策略的研究团队各种配置等,需要大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