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集锦9篇

时间:2023-07-09 08:53:53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1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2

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现状

从课程上说,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从专业上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是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学科领域,本专业5年制本科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教学见习与科研专题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资格后,可直接进入二级学科培养。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基础医学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分别是5年制和3年制。5年制本科培养临床医师,要求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诊治疾病。本专业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试合格,选修课达到规定的学分,符合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适应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实用型临床或相关岗位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科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人为地在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上隔离,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三、对策与建议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所以,探索加强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交融与合作的有效新途径需要从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教学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优势互补,应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从而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同时又安排临床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学工作,参加相关基础教学的集体备课、教学试讲和教学研讨活动,以增加临床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和基础研究重大进展的了解和掌握,适度补充临床疾病和治疗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当组织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3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

中西医结合事业在我国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是医药历史进程中耀眼的路标,在我国医药科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2001年起,本所承担了我校七年制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开好头,本所精心组织教师,从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都做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年轻、学历高、副教授以上(包括中医学、西医学及生物学)的学术骨干主要讲授,经过1998-2003级6个班级教学实践的探索,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与同道共同切磋。

1 讲好总论开好头

总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否讲好讲活,能否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成败。因此,对于前两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接受过较系统现代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充分理解采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思路与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本部分课程讲授中,反复强调了国家出台的有关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研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对解放后参加西学中学习,艰苦创新,执着追求而在今天取得累累硕果的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业绩(如中西医结合急症、急腹症研究,证本质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临床辨证客观性和规范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癌前病变及肿瘤的研究等)进行系列的、有代表性的重点介绍,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使同学们对所涉及的问题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有了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 中、西医比较学习

就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来说,中、西医学是一致的;但从本质上说,二者分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是以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本质、阐述疾病发生发展机理、寻求有效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为目的,但两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完全不同。

尽管学生在前期学习阶段已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及部分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基础较好;但作为七年制刚迈进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本科四年级学生尚没有显著的不同,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也才刚刚真正接触。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差异比较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两种医学的不同点和优势所在;认识到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及世界“中医热”为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是二者优势互补的必然产物,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继承者,还要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和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去研究、发展中医药学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3 穿插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

21世纪的医药学人才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不仅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掌握最新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应变及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尤其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前沿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就前沿学科知识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如基因组学的兴起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挑战与机遇、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展望、可拓方法在中医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证、病、症”结合探讨现代中医的临证思维等精彩演讲。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开设了涉及中药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如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以及临床中如何进行证候客观化及评价体系标准化的研究思路等专题讲座,并让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讨论。

通过穿插这些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既丰富了课堂的学术气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思路与意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有多位同学参加学校“挑战杯”课题的申报获立项并获奖。

4 系统介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西学中班开设以来,广大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运用当时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了大量中医药实验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摸索出了适用于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各种实验方法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受体学、病理学(包括超微病理)、组织培养、膜学、核技术、影像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直至今日,这些方法仍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广为所用;尽管其中有些方法可能还显得不很成熟或特异性不够,但本着探讨和发展的眼光,教学中仍然将这些方法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索,希冀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在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对此有所发挥。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4

【关键词】新职工;规范化;培训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对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习是无限的,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根本的可再生资源[1]。近年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新职工规范化培训质量,成立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建立了医院规范化培训教育管理办公室, 对入院3年内新职工,包括医、药、护、技人员都要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制定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和要求。住院医师实行了“3+2”及“个性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有临床工作经历的研究生,采用“X+2”模式。包括科室轮转、专科住院医师训练、住院总医师培训等3个阶段[2]。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1.1培养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理念和医德医风,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与能力。要求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的了解。

1.2组织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学习,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会。进行医德医风人文素质讲座,年轻医生成长之路,怎样做一个好医生、好护士等讲座。提高新职工的人文素质。

2合理统筹安排轮转计划,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新职工轮转制。住院医师轮转严格按照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执行,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学会规范化培训要求执行。医技人员按照医院有关轮转要求执行。院领导要求对于医技科室人员培训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医技科室检查项目的结果,所以辅助科室与临床科室是同样重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对医技人员也进行了轮转。要求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掌握临床专业知识和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能独立进行本科常见病的诊治和技术操作,住院医师要完成规定的临床病例数、病种数、技能操作数、手术数。

3创造规范化培训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培养一支高素质新职工队伍,探索出一套具有我院特色的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

3.1各科室建立了规范化培训指导小组 由主诊医师师带徒的管理方式,实行“主诊制”培养管理模式。

3.2实行新职工在岗学习制 每周一至周四晚上在图书馆进行自学,医、药、护、技人员一律参加,每天考勤。

3.3住院医师参与夜急诊及夜间手术观摩 每位住院医师参与夜急诊和夜间手术观摩,感受急救现场的氛围,提高应急抢救能力。凡遇医疗抢救随叫随到,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3.4组织业务讲座 理论和技能讲座每周1次。由院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操作,介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处理原则,重点提高临床理论、临床实践、临床操作技能、外语能力培养等。定期组织病历书写讲座,开展病历书写竞赛活动等。

3.5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掌握一门专业外语,举办形式多样的医学外语竞赛活动,提高外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不定期举办科研培训班,科研课题设计、提高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申报能力。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能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4加强三基训练和考核,夯实医护“三基” 基础

每季进行三基考试,从三基考试成绩分析,绝大多数住院医师的专科能力和专业知识考核成绩较好,但基础临床技能的考核成绩不够理想,说明住院医师的“三基”能力有待提高。其中不少人员本科毕业后即考上研究生,未能在临床实践中充分锻炼基础临床实践技能,从而导致基础临床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对硕士学历毕业的住院医师做出要求,加强基础理论及技能培训、定期考试考核,使临床实践基础能力进一步加强,夯实“三基”基础。

5加强整个培训过程监控,提高轮转出科考核质量

成立规范化培训考核小组、大科考核小组、各专科考核小组,形成三级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院新职办,加强对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监控。根据培训大纲要求及专业特点统一制定考核表格,考核内容和标准,严格制定考核评分。

5.1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由病区考核负责人抽查住院医师所管病历。考核临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分析诊断能力、综合处理能力、重危患者处置能力。

5.2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抽考一项专科常规操作或手术。

5.3病历书写质量考核:对所选取的病例,查阅住院医师书写病历质量。

5.4外语能力测试:考核小组对住院医师译文水平进行评价,要求能够用外语回答专科知识问题。

5.5职业道德考核:在轮转工作期间的职业道德规范、服务态度,人文关怀精神、劳动纪律、出勤率等进行考核。

为防止考核流于形式,新职办与科室联系明确出科考核日并现场监督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出科。

通过科学管理,我院新职工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接受培训的新职工已成为临床工作第一线主力军。他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显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观察抢救能力得到飞跃。同时,新职办开展以来也得到大多数科室支持和赞扬,大部分科主任认为培训对增强新职工的医疗水平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大有裨益,使培训由临床延伸到基础,扩展到科研、人文,形成了全方位的培养环境,有利于新职工的全面发展,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5

1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肿瘤内科学的兴趣

由于对肿瘤科的不了解或片面认识,许多医学生不选择到肿瘤科实习,尤其是少数民族医学生,总喜欢到大内科和大外科实习,而且对临床疾病的初步认识往往是简单的、局限的,孤立的,喜欢用课本知识生搬硬套,而肿瘤的临床表现又是错综复杂,常缺乏特异性表现,肿瘤早期常需仔细地、分层次的进行分析,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他们利用已学的课本知识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让他们树立起"病理诊断是肿瘤学的金标准"的概念,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亲手参与诸如胸穿、腹穿抽水找肿瘤细胞,影像引导下肿块穿刺等基本操作,①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②可以大大激发其对肿瘤内科实习的兴趣。

2培养少数民族医学生的良好的医德风尚

2.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医德 医乃仁术,临床带教既是讲业务、讲技术,也是讲思想、讲品德,因此带教老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素质水平,也决定着未来教育者的素质,临床老师又是临床医生,既要传播医学知识,也要传授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教师自身首先具备优良品质,只有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才能起到"传道授业"的榜样效果[2]。

2.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待患者的责任感 少数民族医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责任感,但其毕竟是尚未毕业的学生,在临床工作中会对带教老师有一定的依赖,缺乏对患者的责任心,因此,在实习带教中,应当树立起他们的责任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病情及记录处理意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3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由于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人群,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①要遭受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带来的巨大生理痛苦,②需承受肿瘤疾病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在对这些患者进行示教过程中,应充满爱心与同情心,鼓励患者,树立抗击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切身体验到"医者父母心"的真谛,并积极鼓励医学生多与患者交流,讨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倾听患者的心声和要求,让学生能充分领悟到肿瘤患者"话疗"的魅力。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许多肿瘤患者是少数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少数民族医生具有通晓本民族语言的优势,这在倾听与"话聊"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探索带教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1不同民族学生搭配教学 实习生在我科实习期间,科室一般会将汉族实习生和民族实习生交叉分组,让他们共同管理患者,通过共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例,汉族学生能够影响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病历书写中部分错误,汉族学生可以帮助其及时纠正;普遍及深层次的问题,带教老师集中进一步讲解并指正。少数民族学生动手能力强,对临床技能操作掌握较好,与汉族实习生可以互相帮忙,共同进步。

3.2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教师的优势 少数民族教师只有自身业务素质过硬、临床经验丰富,才能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全面深入地向实习生讲解传授,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带教医师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少数民族教师带教积极性高,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作风严谨,更能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困难,熟悉其思维方式,更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3.3定期开展学术讲座 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是书本知识,但在临床工作中,要用到许多课外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定期开展常见肿瘤专题讲座,弥补学生认识疾病的最新进展。由肿瘤内科教研室制定出详细的讲座计划,1次/w,主讲教师仔细认真备课,将理论与典型病例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进行临床专题讲座,不断弥补肿瘤内科的新进展[3]。

3.4逐步培养少数民族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在临床示教中,通过评改病历,手把手的指导查体,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是逐步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要经历由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到临床实践等一系列转变。病例讨论是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的有效途径[4],遇到典型病例,系统讲解。少数民族学生对于病例讨论比较感兴趣,发言积极,思维活跃,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病例讨论,可使学生透过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和重点,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释临床表现,拓宽对疾病正确诊断的思路。

4发挥少数民族医学实习生自身的特长,更好地进行临床工作

4.1少数民族医学生有着自尊性强,学习刻苦努力,求学、求知欲强烈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其优点,树立信心,充分掌握临床技能,实现将来为新疆各民族患者服务的美好愿望。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6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由于建院时间不长,加之近年来医院快速发展,因此医院干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知识相对较高,但综合水平相对较低; 二是年龄较轻、干劲较足,但人生阅历浅经验不足; 三是实现自我的欲望强烈但工作能力相对薄弱。这些特点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医院的出路在于干部的思路,干部要做到思路清、目标明、措施实,必须提高干部的综合水平和能力。提高干部水平和能力的途径不外乎是学习培训和具体实践。为了使干部“德、才”兼备和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要求,永远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典范。笔者结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做法就干部的学习培训提出一些对策。

1 多层次抓政治学习,层层抓落实

医院党委一班人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医院干部政治素质的培养,在模范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定期进行学习交流,提高理论水平;制定支部和科室的政治学习计划,坚持支部党课制度,各科室每月至少进行半天的政治学习或者交流学习的心得,强调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先学一步,并要带领党员和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将个人的学习体会记录在册,接受院党委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党委成员每人联系一至二个科室与科室人员一同学习、交流,掌握其学习情况以及动态。院党委每年至少组织4次全院党员干部上党课,经常聘请高校的教授和“百姓名嘴”来院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如“十”精神以及如何贯彻落实等,提高了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了政治素质,进一步坚定了自觉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更好地保持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2 多渠道抓业务培训,道道有措施

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追求健康和讲究生存质量的人们越来越多,这就给广大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服务要求。医院党委为更好地引导医务人员,特别是业务干部进行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特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年初制定出全年医院政校的培训计划,每年政校进行业务讲座不低于24次,每次为2 h,由专科人员担任教员,授课的内容为医疗、护理等专业的最新理论、最新成果,特别注重针对性、实效性,要求全院医务人员每人每年必须参加此类培训10次以上。二是制定周密的外出进修培训计划,主要是选派来院工作5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去北京、上海、 南京等三级医院进行专科理论及实践的学习培训,时间为半年至1年。医院和外出进修培训者签订相关合同,对学习的成效有量化指标,进修结束回院后医院将对他们进修的成效进行检查,对学以致用,创造了较好业绩的个人给予奖励,对开展新项目或专业水平提高不明显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并将下轮进修的时间给予适当延长。三是适当安排好外出短期学习培训,如对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制定较严格的规定,凡外出参会者必须是有论文参加交流的,这样既保证了能与同行产生一定的共鸣,又确保了医务人员在工作之余能积极撰写论文,起到了工作与学习相互结合、促进的作用。参会人员回院后,必须进行汇报讲座,通过汇报讲座达到一人外出整体受益的效果。

3 多形式抓素质提高,面面都俱到

当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应对变化着的社会,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医务人员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医院党委非常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采取了不少措施来保证达到其效果:一是注重舆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会议、多种场合引导和教育全院干部和职工,特别 是干部进行终身学习,特别是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和外语、计算机等知识。 二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指导医院工作实际的知识进行了集中专题培训,如开办了“道德讲堂”,“礼仪规范”培训,对如何加强医患沟通进行了多次讲座,开展了与患者互动式的交流,举办了计算机应用培训,为电子病历的规范书写奠定了基础。三是鼓励进行脱产或不脱产的学习培训。如参加党校的学习和自学考试等,号召全院中层干部必须在专业的基础上再学习若干管理知识,直至获得相关管理专业的文凭和资格,以此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好地指导工作。

4 结语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7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鲁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当前医院领导班子8人,医务人员2800人,感染控制专职人员8人,开放床位2200张。

1.2方法

①唤起医院领导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对医院有关领导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3天,培训形式主要以专家座谈会、讲座和参其他医院为主,培训内容重点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与医院医疗质量之间的关系等等。②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知识水平。通过对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一般工作人员为一周,感染控制人员为两周),提高医院一般工作人员感染控制的意识以及提高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和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一般工作人员,讲解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人员:专家讲座、交流学习、现场参观以及实践指导等。③定期对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考核和培训,针对常见问题或者疑难问题开展座谈会进行信息共享和答疑接难工作。④定期根据感染质控评分表对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情况进行评分,并做好记录[2]。

1.2.3评估方法

综合干预完毕后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等,满分100分,得分以实际得分为准。

2结果

2.1综合干预前后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工作基本情况比较

参加本次综合干预的相关人员平均年龄为38.9岁,负责医院及科室感染控制工作时间平均为3.6年,通过实施综合干预后,其专职率明显上升。

3讨论

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手段,医院领导、相关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相关知识和工作效率等均得到了提升,且质控评分也得到了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3.1通过座谈会、培训方式提升相关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在干预过程中,采取短期培训,内容主要以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和交流参观为主;对于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的培训是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的基础上,注重研讨启发、实例说明、规范医院考察、调查研究等,并且督促指导其将培训所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即达到培训的迁移;而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建立基础概念、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主。干预前后领导、医务人员和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的成绩分别提高了[3]。

3.2通过考核评估,搭建交流平台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8

xxxx年xx月xx日,我和我的同学们离开了呆了4年的母校,来到了我将在此度过1年(也就是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年,且最重要的一年)的实习医院----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因为文登是我的故乡,所以回来后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由于交通堵塞等原因, 我们的车很晚才到达,比预计时间晚三个小时,但科教科、护理部的几位老师仍然站在夜色中代表全院在迎接我们,从他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切的举动中,我们感觉回到家了。像是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由于行李很多,又拾掇了好长时间,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也感觉有点饿了,这时餐厅的一位师傅及时赶到,问候我们有没有吃饭,说餐厅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我们当时就被师傅的关心所感动了,连声道谢,因为今晚不用饿着肚子睡了。同时,搬行李时,比我们早来的潍坊医学院的同学虽然已经躺下来,但知道我们来了后主动起来帮我们搬行李,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晚上发生的这一切,让远离母校的我们心里有了安慰。原本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因为文登中心医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我们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好好的实习,与中心医院融为一体,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科教科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由院各科室主任做了8次报告,包括:一、医院概况简介。二、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三、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四、医德医风教育。五、医疗文书的书写。六、有关护理知识的讲解。七、院内感染的讲座。八、手术室的有关知识。其间科教科的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讲座范文9

【关键词】 认知教育;基础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70-01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常常会忽略或简化基础护理,因此一些基础护理项目都是护工或家属处理。对于基础护理的概念护理人员比较混乱且认识上有所缺陷,因此导致对基础护理职责认识比较低,落实基础护理项目相对较差[1]。为了研究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医院开展了一次基础护理认识教育活动,分别在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和落实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共650名,男10名,女640名,年龄(26.7±5.6)岁,平均工作年限(5.3±7.6)年。职称:15名副主任护师,220名主管护师,265名护师,150名护士;学历:本科155名,占23.8%;大专354名,占54.5%;中专141名,占21.7%。

1.2调查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基础护理的调查内容包括输液观察、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等,按照实施程度进行评分,1分为实施19%以下,2分为实施20%~39%,3分为实施40%~69%,4分为实施70%~89%,5分为实施90%以上。

1.3实施方法

1.3.1 开展教育讲座

医院在开展本次研究中分别举办了4次教育讲座,讲座内容有:基础护理中对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护理技术操作等工作职责;根据医院制定关于护士职责的条例和守则讲解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责任,针对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当提供的护理项目;护士从患者角度看待基础护理工作,感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评价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以及讨论在家属不同意做基础护理的情况下是否继续执行护理项目等。

1.3.2 开展经验交流会

护理部召开4次护理经验交流会,由落实基础护理较好的科室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讲解护理经验,针对基础的洁面梳头等护理项目进行交流,使这些项目专业化、有效化,同时总结此次经验交流的感悟,为以后更有效的实施打好基础,提高医院的基础落实工作[2]。科室内也开展各种关于基础护理的讨论会,每名护士对自己工作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护理质量,同时由经验较深、资历较高的护士讲解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后提高康复质量的典型病例,增加护士工作的积极性[3]。

1.4疗效评价标准

对医院全体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评价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情况。发放问卷由护士长负责,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内容。本次开展基础护理认知教育前后发放问卷数均为650份,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人员对认知程度的效果比较

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洁面梳头、清洁口腔等护理项目认知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一 护理人员对认知程度的效果(n/%)

2.2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情况效果比较

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基础护理的实施情况均显著高于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二 护理人员对实施情况的效果 ( ±s)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认知教育开展1年后的基础护理认知情况和实施情况均显著高于开展前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郭丽华,路迢迢.基础护理认同教育的实践与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12):141-14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