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土木与建筑工程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42

土木与建筑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1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措施

近年来,土木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其本身具有实践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在土木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火热,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为此,本文从土木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土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1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质量问题

从建筑施工质量来看,我国的建筑使用年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少了很多,这说明越发达越注重“质”的追求。这一事例说明,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有待提高,并且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而造成我国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第一,相关政府部门对施工管理不够重视,建筑施工是一个时时刻刻都需要严谨精密的工作,相关政府部门缺少对项目施工的实时监督与审查工作,导致一些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散漫。第二,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分工制度的不明确,这种混乱导致员工职责不明确并且得不到资源优化[1]。建筑管理企业内部质量体系建立不完善,质量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检测工具,检测器具配备不齐全;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权限范围小,不能对检测出来的质量问题采取强力有效的控制措施。

1.2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隐患问题,这将直接给建筑施工带来质量问题,质量与安全不能分开,有了质量保证才有安全工程。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领导层次的不重视,企业管理并没有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样会导致相关检查部门在执行工作时候不认真,只是按照程序办事并没有重视安全问题。对于施工人员和施工生产环节要配备的防护措施,因为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尽量回避;第二,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施工档案作假,以及不按照施工规章使用施工材料等现象。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施工安全设施不到位,如材料未按要求堆放,未采取遮挡措施,打桩孔未按要求封闭;第三,施工管理模式不能环环紧扣,在具体施工中,一些项目工程会分包给施工队,不是连贯的企业执行单位承担工程,在实施中难免有很多不负责的施工组织,他们不按照施工条例进行施工,只顾着自己承包部分,没有顾全大局,这种情况会使施工现场失去控制,不利于企业管理,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威胁[2]。

1.3建筑施工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始终,并且成本问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第一,在很多施工企业中,对于成本的问题并不是很重视,基于流程的形式,由于合同约束条件不到位导致成本预算不规范。第二,在施工项目招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招标过程中竞争比较激烈,在报价的时候有些企业之间存在着恶意竞争的现象,使得工程造价超过了工程本身的预算成本。这不仅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给成本执行带来风险。第三,成本的计算,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预算和成本对接不上。这些缺陷都将给成本预算带来困扰[3]。

2改善当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措施

2.1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等。建筑材料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组成实体化的工程,因此说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只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目前,在很多建筑施工环节中,由于工期紧张的原因,对于材料的管理没有一定的秩序,使得建筑材料负责部门对材料供应商选择不当,使得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危及实际的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要点如下:(1)材料质量确定首先要对材料的供应信息进行掌握,明确供货商、材料价格、以及性价比;对材料按照质量、供应时间进行合理分类,进而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运行;在建筑材料的运输、保存、加工等方面进行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建筑组织材料浪费与损失;此外,还要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建筑施工现场[4]。(2)材料质量控制内容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有:材料的质量验收标准、材料的设计要求、材料取样试验方法,以及材料的使用范围等。其中材料的质量验收标准是指检验、试验的尺度是否合格。例如,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质量复试指标包含有:固含量、耐热度、柔性以及延伸性等;材料的质量检验和试验主要有:书面检验。例如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试报告等。外观检验,对建筑施工材料的品牌、规格、尺寸以及颜色大小进行直观的检验,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理化特性检验,在专业仪器辅助下,对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进行鉴定[5]。

2.2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对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主要分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施工后的质量管理三部分。2.2.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基本的素质管理培训,全方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并注重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各个项目部分,筛选出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建立施工管理队伍。对实际施工的组织进行设计,确保施工施工质量管理从源头抓起。对于施工图纸的会审,是施工前准备中的重点内容,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需要注意图纸细节方面的施工技术研究。另外,在施工中要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型建筑材料需要多加审核,并作出检查鉴定书[6]。2.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操作和技术两方面。首先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步骤进行设定,明确影响工序的因素,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准备紧急补救措施。其次,对实际施工设置质量控制点,在施工难度比较大的环节中设计技术监督重点,针对技术上的通病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并对具体环节进行重点控制。2.2.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在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检查,在工程中未能完成的缺陷进行及时修正,并制定建筑竣工图。

2.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引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方面。直接原因是指建筑施工地点中的特定环境以及物对人的伤害。例如,建筑施工危险品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危害等;间接原因是指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因,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而引发的不安全的人员伤亡。在这两方面的原因中,人为管理是可控的,因此需要从安全管理入手,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要想实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将安全管理教育在施工技术人员中开展,认知贯彻国家的施工安全方针。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推动当代土木建筑工程不断改革与完善。在当代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改正。为此,本文对当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尹希峤.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41.

[2]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庄少庞.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5]产斯友.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2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一、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

(一)工程质量的影响内因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会受到偶然性与异常性的因素影响。也就是说就算使用相同的材料、一样的施工工艺、统一的施工机械、处在同一操作环境,但是最终工程的质量也会出现特性值不一的现象。

1、偶然性的影响因素。偶然性因素通常是经常性对工程的质量起作用的一些因素,比如说材料的材质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同批规格材料的材质出现了微小的差别,且很难被发现,那么这就是偶然性因素。由此可知,偶然性因素通常是不能避免、不可预防的,所以,一般土木工程通常都没有将偶然性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波动列入考虑。因为,这个波动可以通过控制工序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异常性的影响因素。异常性因素不同于偶然性因素,因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经验发现并消除的可避免因素。这类因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材质未合格,尺寸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施工的工艺流程不合理,施工人员未按程序或者是技术规程施工,施工环境未符合工艺的要求,施工用的设备、检测计量的器具不达标等.以上列举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对土木工程的质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造成了工程质量不稳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异常性因素存在的认识,避免或者消除异常性因素对工程的质量影响。

(二)工程质量的影响外因

1、施工人员的素质。因为施工人员是土木工程的一线操作人员,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土木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施工人员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与水平以及施工时发挥的程度、思想素质水平、情绪以及心理状态、执行操作规程时的认真程度,对于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标准理解与掌握的,还有施工人员施工当下的身体疲劳的程度等等。

2、材料与构配件的质量。施工材料与构配件的质量对于土木工程的质量影响也很大,而此类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如下:原材料、配件以及构件的每项质量指标有没有符合质量规定,材料从购买验收、保管到发放给现场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及时间规定。在材料加工时,处理技术是否达到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等等。

3、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制定,跟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施工的流程安排合理性,工艺检验的标准,有没有预防意外的措施,工艺出现异常情况所运用的相应对策是否合适等。

4、施工机具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施工节省了很多人力,尽管相比较人力操作,机具的施工更为稳定,但是其对施工质量也是有很多影响,比如说:采用的机具性能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保养维护是否及时,运用时的性能发挥及稳定程度,操作难度是否在一定范围内等等。

5、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环境主要是指施工当下的自然环境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会不会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会不会对施工人员造成情绪不稳定等情况。

二、如何完善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检验制度的完善

采用全程控制质量的方法,就要求质量管理部门重新分配,将以往的完工后检验人员分配到各个检验环节中去,并要求对自己检验环节的工程质量负责。1、必须要求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合理的安排,不得出现环节遗漏安排,杜绝出现人员不够、人员闲置的现象;2、必须注重责任制,杜绝出现问题之后,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负责每个环节检验的人员必须在检验报告上签字,再转交上级;3、可以推行各工程负责人自检制,各负责人对自己管理的工程应该质量更为了解,所以由他们自行检验既能保证施工过程的认真,又能避免检验人员的遗漏点。

(二)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系统

质量监督系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由于质量管理全程性的推行,建立全程跟踪监督的体系也必须实施起来。质量监督除了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合理安排,施工所用到的材料构件以及机具的合理使用,施工过程中工艺与施工流程的合理安排,施工时的环境与操作人员的状况等等。还要严格监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规划书、施工计划是否合理,材料采购是否达标及时,操作工的聘用是否符合要求等等。另外,完工后的保养与正常使用也需要相关部门来监督。

(三)管理方式的转变

全面的质量管理相较于传统的检验质量管理,也要求管理方式与技术手段随之更改。1、 以往的管理方式较为混乱,且事后检验的方法也导致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较为松散。所以,在新的质量控制要求下,必须将管理渗透到每道工序、每个环节;2、由于事后检验只是针对完工后的土木工程进行的质量检验,很多工程即使有问题,在其他工序覆盖后也不容易发现,因此,现在做好了每个环节的管理后,必须要有资料存档,可供后道检验人员的查阅;3、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以往工程的管理方式也逐渐信息化,建立建筑企业网页,将每日工程的进度更新,可以便于管理、检验、监督。

三、结语

土木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偶然性与异常性也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做到完善质量检验体系,环环相扣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运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坚实可靠的土木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郦伟.进一步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J].安徽建筑,2001,(03).

[2]吴惠斌.试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5).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3

环保管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实行环保管理就是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之中协调好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减少环境的破坏,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环保管理理念缺失。在当前土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之中,一些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环保管理与整个工程的效益,没有认识到环保管理在工程建设之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具体管理中就是一些高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依然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对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对施工造成的污染不加以管理和控制。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工程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机械设备落后。土木工程的建设施工必须依靠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从土木工程当前的施工情况来看,在一些施工项目中,许多机械设备过于陈旧,环保标准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产生的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

(三)技术制约。土木工程建筑相关环保材料在生产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外国先进国家。另外,我国土木工程的环保仅在表现材料方面,而环保理念的运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些环保建设方式由于技术的原因根本无法实现。

二、土木工程环保管理措施分析

土木工程环保管理是一项综合措施,必须从多方面加以管理和控制,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为此,笔者认为加强土木工程环保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完善环保管理模式。目前,环保管理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监督力度不够,这使得环保管理无法实现,因而在执行环保管理措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制定相关环保惩罚条例和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筑方应与环保行政部门相配合,对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对施工方环境污染收取一定抗污染费用,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及时提出意见建议。

(二)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首先,在施工之前对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材料等进行分析,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其次,按照相关技术环保标准,制定施工规划,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处理好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特别是加强对施工中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任其排入河道水流中,淤泥表土应运到指定地点堆弃,避免淤塞河道。

(三)落实环保技术。首先,应当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环保技术,淘汰落后的环保标准,对相应的技术进行改善;其次,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当前的技术加以改良;最后,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消耗。

三、结束语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4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建议;探讨

Abstract: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people's liv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need to face a lot of problems, which requires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imely management of this problem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course, like civil engineering itself,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of constru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for making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suggestio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不仅仅是针对施工的质量或者是效果的管理,还需要对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施工环节等不同方面进行管理,形成一个全面性的、综合性的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对土木工程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土木工程管理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强化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有着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且是土木工程得以发展和进步的保证。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低,人力管理不合理

(1)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员可以靠着关系或者是凭借某一个高层的喜好而进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准入机制的不合理,不严格, 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经济,不明财务甚至不懂技术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工程项目的管理层,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管理机构臃肿。

(2)对人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施工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对人员的管理和对工程的管理脱节严重,同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奖惩、任免、选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为主,管理也比较随意。

2.土木工程施工中设备材料管理不合理,工程用料质量难以保证

(1)材料设备管理缺乏科学性

首先,材料采购环节,为了大力节省施工成本,各种质量低劣的工程物料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采购环节暗箱操作严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况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对各种物料进行存储时候没有严格安排进场时间,在材料管理存储过程中,各种材料发生潮湿,霉变,挥发,磨损情况严重。

(2)材料质检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土木工程施工材材料质量检测方法落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其次,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力度不够,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对质量检测制度贯彻执行不力,检测标准不够严格,抽样不合理,材料质量安全隐患比较多。检测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因为私利而弄虚作假,材料检测的结果缺乏真实性。

3、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难以达到质检标准

首先,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素质偏低,对各种各机械设备的操控不够熟练,手工操作比重比较大,失误比较多,因此,容易发生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的现象。其次,同时,对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的规章制度理解不深入,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科学的监督机制。最后,土木工程建设中,各种砂浆,混泥土,石灰浆等配比不合理。比如为额外利益在配置砂浆的时候不按照标准比例,经常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会擅自去掉其中几个规格的砂浆,对于搅拌用水缺乏检验检测,忽略了水质对于物料的影响, 这样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4、安全管理没有得到重视

实施安全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客观要求。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首先,土木工程建设中,缺乏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对国家的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同时,管理人员追去经济效益忽视对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薄弱。都使得土木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频繁。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研究需要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无论是在施工合同的遵守、 施工成本的研究、 施工安全的保证、 施工质量的监管、施工过程的完善等, 各个方面都需要综合的进行协调,进行全面的研究。

1、现场管理问题

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土木工程施工效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土木工程施工效果的重要保证。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切实的做好现场的管理。在流程的调配上,要针对不同施工环节而进行合理的调配,避免因为调配不当而延误工期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合理的现场调配是施工过程是否流畅的基础,在人员调配上,要根据工种不同和施工需求不同进行合理的人员调配,使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保证施工人员的调配满足施工环节的需求;在资金的调配上更是要精准和细致,将现场资金的调动与施工计划相互吻合,保持一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等等。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包含着诸多的

内容,需要逐一的进行完善,更需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者进行协调。

2、责任管理问题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制定责任制度,尤其是在监管人与施工人之间, 要明确责权的划分, 即不能将责任单一的分配给监管人, 也不能单一的将责任分配给施工者, 需要形成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工程的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由于每一个土木工程的施工环节不同,其自然会具有不同的施工特点,那么,在进行责任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施工环节的不同制定详尽的施工责任落实。在责任分配上要体现出责任的明细化和具体化,不能将责任粗略的进行归属,而需要将每个施工部分和环节都制定出具有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的责任负责人,并在责任分配的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将责任的落实与责任的监督结合起来, 共同作用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责任管理问题可谓是土木工程施工各个方面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更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管理问题。

3、成本管理问题

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利润的最大化并非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的企业来说,企业需要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保证各个方面的协调,以此作为成本管理的核心。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需要引进先进成本管理和核算方式, 尤其是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更需要将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引进到成本管理中,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进行动态的监管,并形成一种协调的模式。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结合起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

4、设备管理问题

随着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的领域的不断扩展,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土木工程给予支持,这就需要土木工程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施工设备,因此来保证施工环节的顺畅。但是仅仅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施工现场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使施工设备能够发挥其优势。同时,在施工设备的安置上,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尤其是在施工位置相对较小,或者是施工位置对于其他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的时候,更要将施工设备安置在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位置,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也可以保证在不影响居民日常出行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最后,在施工设备的维护上要体现实时性,即发现施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其他问题,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避免因为设备隐患而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延误施工的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设备管理是整个施工进行的基础环节,是不容不是的重要环节。

5、安全、质量管理问题

安全和质量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对施工队伍人员安全负责的表现, 也是保证施工过程完整,施工效果可靠的重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要将安全和质量作为两个重要的问题来进行管理,并建立与之相符的监督体系。

三、关于加强土木工程管理的一些建议

1、加强工程施工全体人员的培养与学习工作,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

工程施工所涉及到各方面专业人才是众多的,但是决定他们作业水平高低的只有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两大方面。 因此, 加强工程施工中全体施工人员的培养与学习工作。也主要从专业技术培养和职业道德学习两个方面着手。具体的做法主要是定期的召开员工工作会议,对全体员工进行奖励激励。对于技术人员则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自我交流习惯的培养。

2、建立专门的物料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建筑用料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国家应该规范建筑用料生产市场,从源头上确保建筑用料的质量。其次,施工企业单位做好建筑用料的采购工作和质量检测工作,坚决制止暗箱操作、回扣以及裙带关系造成的物料质量下降。最后,做好建筑用料的账务工作,将建筑用料的来源和去处弄得一清二白。对于物料的损毁、丢失以及质量下降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从而确保建筑用料的安全。

3、制定工程建设的各项标准,在施工的过中严格按照标准实施

我国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参与工程管理的主体太多经常造成“你管我也管,你不管我也不管”现象的发生。比如说监理公司往往代表建设单位的利益,对于事前质量问题往往不予关注,而施工单位往往又对事后质量关心度不够。所以在工程建设的工程中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并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施与检验,对控制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4、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书以及施工方案,从整体上对施工进行控制与管理

工程建设的过程,由于牵涉到的内容太多、跨期也比较长、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想要很好的实施施工计划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施工计划书指定的过程中除了参考工程的实际需要之外还应该考虑建设中的风险对于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影响。在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本着详尽、科学的基本原则。按照施工计划书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于从整体上控制与管理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并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加强性的措施来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主要的目的是与同行业人士进行沟通与交流, 同时希望有更多的相关从业人员加入到这项工作的研究中来。一起为土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进行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帆,金磊,赵波.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4).

[2]郑权阳,俞洪卫.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5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是对设计图纸进行有效控制,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要对设计图纸的意图和主要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而且要审查其是否有细节错漏,还要考虑到应用于施工中是否合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二要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与培训,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实行。三要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技术参数、施工工艺管理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施工监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质量管理部门要及时听取监理部门对主要关键部分的施工质量的监察报告,落实监理责任。同时,还要及时取样抽检,确定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施工监理部门,要检查其监理工作是否有完善的监理工作程序,检查监理报告是否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操作是否及时纠正。四是对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的监控中,要注意对进场的实物进行仔细的检查,包括相关的质保书、规格和性能等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对一些特殊的原材料还要进行复试。需要小心保存的易潮、易碎的物品,特别是在运输和安装等搬动较大的工序中,都要加倍注意操作。另外管理人员要多听取设计人员对设计理念的陈述,多征询使用单位人员在宏观以及微观上的建议,使设计方案不断完善。相关人员要对施工效果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人员联系,进行整改,避免工程纠纷和因工程质量造成的浪费。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施工程序的检验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施工安全管理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要想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必须对各级建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加强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尤其是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均较大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的培养,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起健全的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准备好救援物资,并制定相关救援工作方案,由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组织进行演练,确保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可紧急启动救援系统,进行救援工作。安全事故难以避免,但发生后如能及时处理,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在每一个土木工程建设中,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工程防卫、防盗等工作,保证工程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安全生产组织措施,规范安全施工过程,并投入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以保证施工现场紧急安全事故处理的开支,只有确保专款专用才能避免来自施工设备的不安全隐患。此外,要合理协调各个环节人员及资金的调配,并坚持事前预防重于事后处理的原则,将安全防护做到位,使之标准化、规范化,才能真正的做到未雨绸缪。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每位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着企业的兴旺和发达。下面小谈一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下列相关基本安全制度是每个企业和施工人员必知的常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形成网络管理。认真搞好新工人入场教育和操作、换岗及特殊工种培训和教育,凡未经入场教育考核登记注册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帽,严禁穿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现场明火作业必须持有用火证。进入施工现场要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上岗,高空作业需系好安全带,严禁攀登起重臂、绳索、脚手架、井架、龙门架和运料的吊笼和吊篮及吊装物上下。作业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有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临边的交通路段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严禁触摸非本人操作的设备、电闸、闸门、开关等,拒绝违章作业。现场使用机械、临电要有设计方案,技术交底要详细,验收手续要齐全,重要设备设专人管理,维修设备必须拉闸、断电。大型机械、塔吊、电梯安装要有设计和详细交底,司机、信号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服从信号工的统一指挥。施工现场的一切设备、安全设施、严禁他人随意拆除和移动,拆除和移动安全设施、设备造成事故,视情节给予罚款处理,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施工机械安全。施工场地要为机械使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设置好机械所需的临时设施。要防止失误的机械操作措施,对于施工机械的使用要由项目部机械管理部门统一调配,并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以避免其安全隐患,并保证正常施工的使用。每次检查后应该备档,注明隐患项目,并根据隐患程度采取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事后还要复查整改落实情况,检查是否制定预防措施。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6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47-03

2009年教育部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1],与全日制硕士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力争达到学术型与专业型招生规模相当[2]。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3],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对该学科硕士生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践基地教学不仅是专业硕士技能学习的基础,也是掌握工程技术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学校与社会高度耦合的系统,参与各方的密切配合是成功的关键,而兼顾利益需求、实现互惠共赢是各方积极参与的基础。总结已有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经验,对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大有裨益。

一、构建联合培养体系

中国(绵阳)科技城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这里聚集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长虹集团、九洲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50余家,是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和人才基地,科技资源位列西部地区中等城市之首。西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科技城,是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实行国家部委、四川省政府、绵阳市政府共建学校与区域内企业、研究院所的联合办学模式,并成立了有省、市政府和与学校同处一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单位参加的校董事会。我校2010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发中心20余个。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立足科技城的建设与发展,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的教育平台,结合社会对建筑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积极优化绵阳科技城的教育、科技、技术资源,不断的变革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联合办学、教育团队、开放式管理体制”为特色的科技城建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平台,并初步构建了博士、硕士、本科、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广泛地培养了高等学校、国防单位、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等人才,服务于科技城、西部乃至全国的建筑土木工程行业。学院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科技城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共享。我单位构建了四个平台:依托学校“国家部委和省市共建体制”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科研、工程、社会服务、学术报告等合作项目构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为单位输送毕业生与职工培训等措施构建人才交流平台;通过场地设备的共享构建物资交流平台。学院设立教师、硕士生工程研发基金,主要资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建筑土木类科研实验与技术开发,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将学生工程技术研发活动的发展引向深入。联合单位设立了联合基金,加强学生的实际工程科研能力与工程技术水平的锻炼。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举措

我院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发中心20余个,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与清晰界定众多教育资源,配置不同层次、不同优势资源,采用集中建设与分散布点的方式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加大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逐步形成了集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学术论坛、团队培育及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实践平台。集中在建设方面,我院与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2011年公司迁址至我校,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社会服务、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一体化的综合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内设材料试验研究室、道路检测研究室、桥隧结构研究室,分别承担材料试验、道路检测、桥隧检测及对应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我院三分之一的“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了工程实践,并依照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完成了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全面了解现代企业的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方面的运作程序和企业人力资源、生产技术、财务、企业规划与发展等主要部门的基本管理方法,获取现代建筑与土木工程企业的综合管理基本知识。研究生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场调研和在岗实践对企业工程技术特点进行深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改造建议和思路,通过对技改项目的实施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论证。同时,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获得了大幅提高,于2013年取得了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资质。基于我院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设计院类单位,因此,学院与企业建立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按企业需求培养适应性强的高层次急需人才。首先,学院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与企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实践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其次,依托企业工程,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方式完成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工作,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后,学院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完成工程项目,联合开展项目技术攻关,联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让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动态,在企业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和加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制度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平台是开放式的,其众多参与单位遵循自己的规章制度,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以“协议”的灵活方式为实施具体措施,达到集中整合实践的目的。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制度中建立“土木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发挥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的原则,进行各项制度的完善与建设。以学院院领导审核,教学科研办公室与党政办公室落实的方式进行科技城资源的配置,逐步形成一套管理有序的服务平台。培养方案设置改革:降低培养方案讲授内容,留给学生较为充足的自学时间;增强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和变化以及对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扩展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的空间。制定完整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衡量教学质量、约束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管理;确实执行学校外聘教师管理办法,构建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制定一系列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措施,使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规范教学过程、严格教学管理和有效监控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建立外聘教师档案,详细记录外聘教师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加强对外聘教师的考勤、考查、考核和监督机制。

四、创建实践基地绩效评价体系

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支撑,同时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化,造成了人才培养考核无章可依。学院在整个平台构建中,坚持“考评内容的多元性”与“考评主体的双重性”原则。人才培养由单纯考评“结果”转向兼顾“结果、行为和个体特质”多个方面,综合运用结果类和行为类指标,对学生的考核指标总体上侧重于学习成绩方面的要素,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创造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要素;对教师的考核总体上侧重于工作岗位行为方面的要素,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投入度、工作能力等。实际上,教师人员对于组织的贡献形式远远不限于职位输出成果本身。合作企业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具体实施人才培养任务、科研项目、建筑工程等。这时,合作企业可能更多的时间是以某个团队成员的身份存在,或是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参与了几个不同团队的工作。这样,对团队成员工作情况最熟悉的人其实就是各个团队的负责人,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门领导,所以应坚持“谁管理,谁考核”,合理分配各考评主体的权限,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建立合作企业业绩的考核系统,以全面、准确地反映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的成果,决定是否加大力度支持或是取消合作项目。

五、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以自身教育平台建设为根本,综合科技城的资源,积极延拓教学基地,提升教学条件,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鲜明的开放育人平台,既有针对性的国防高级人才培养,又有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建筑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大力培养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我学院根据科技城聚集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科技城“军民结合、科技创新的发展特色”,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了部分国防科技人才,为科技城国防单位做人才储备。同时,学院立足科技城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的发展思路,设立科技城建筑土木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新世纪的建筑土木专门人才,具备更深厚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具有从事建筑土木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铁路与城市铁道工程、道路工程等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培养的人才,可以到与建筑土木有关的设计院、研究所、高等院校、施工企业、房产企业、投资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教学、开发等工作。学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单位来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在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和人才基地中培养出国防建筑土木人才。目前在国防工作的建筑土木人才约有50余人,部分已成为国防科研单位的技术骨干与管理者。

学院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在众多联合方式、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管理机制等工作中,清楚认识到学校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基石,一切育人以学校展开。培养平台以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工作中,以学院管理制度、学院开放式教学方式、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为主,充分调动联合单位等资源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程度地促进专业硕士实践基地教学的开展,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水平土木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建福,于宝.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咨询,2011,(22):228.

[2]张文涛,邱治金.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2-53.

[3]虞翔,段秋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及学位标准探讨[J].文教资料,2010,(36):222-224.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7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工程硕士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0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ost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intao

(Graduate School of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scal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situation of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In terms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 capacity requirements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other aspects, which the master need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Discussing releted contents of the reform scheme about education . Coming up with several advises to complet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is field, to complete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ster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full-time engineering masters; curriculum instruction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其多样化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我国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补充与转型,其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这其中涉及面最广、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学位类型便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现有建筑类高校大多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涵盖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目前人数已超过学术型研究生,占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的50%以上,其中建筑与土木工程作为招生的主要领域拥有全日制研究生人数占工程硕士研究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完善现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机制,完善专业学位制度,推进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发展,本文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提出本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1 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条件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课程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课程教学不仅要掌握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加深与巩固,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更要学会将基础理论运用于工程实际从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解决工程实际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而知识又以课程的形式传递,因此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也成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近几年,建筑类高校相继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建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新目标,对研究生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正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性环节,自然也要符合相应的专业特点。

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基本为招生学科的相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生源质量较好。建筑类高校课程设置不仅总体上符合研究生课程体系要求,能较好地体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而且有明显的工科特点和建筑类学科的优势。目前建筑类高校研究生开设课程中学位课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选修课覆盖各专业门类并具有城建类高校的特色。另外为跨专业与同等学力人员开设的补修课能够体现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有利于学科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任课教师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2 现有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09年开始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和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目前,一些高校仍不能正确区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能准确定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类型与特征。然而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又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仍停留在本科阶段

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还沿用本科生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认识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知识培养与技能实践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的课程形式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忽视了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和本科时期一样在学习上处于被动接受之中,这难免会对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影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无法实现对于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

2.2 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全日制工程硕士与传统工学硕士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紧跟工程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设置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符合这一学位类型的特点和目标,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上不能做到与本科较好地衔接,经常会出现课程设置重复,或知识点衔接不上等问题。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大多照搬原有工学硕士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工学硕士与全日制工程硕士相比,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的学科范围之内,课程内容也相对单调,大部分课程以理论的阐述为主,这就忽视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特色和工程的实践应用特性,不利于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3 缺少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采取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这其中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但在实际中,许多高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并未发挥出双导师制度的优势,实践教学环节也并未落到实处。目前双导师制度在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已基本建立,但由于企业导师几乎很少将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研究生上,使得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校内导师指导,这就使得双导师制度过于形式化,失去了企业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应有的价值。即便企业需要高校所提供的技术人才,学校与企业之前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仍然会使得全日制工程硕士失去许多工程实践的机会,也很难达到对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衡量

教师仍然是研究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工程实践经验对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都起着很大作用。与工学硕士相比,教师在向全日制工程硕士阐述基本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工程实际,将理论转化为工程应用的方法。目前,高校对于研究生任课教师的选择条件很高,要求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然而也正是这样的高标准使得研究生任课教师大多脱离企业,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因此在教学工程中自然更加注重理论的阐述,而忽略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一现象与高校对教师的评定标准也是分不开的,高校对教师的评定重视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而对其工程实践经验相对忽视,难免导致教师在两者选择上有所偏向。

2.5 课程考核制度有待明确

课程考核是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后知识结构掌握和能力素质提升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生课程考核以能全面反映研究生学习情况为目标,重视过程考核,达到通过考核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目的。而目前现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考核内容和深度也一般过于随意,对课程考核及评价缺乏统一、完整、科学的机制。许多高校还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良好,课程实施和课程考核等环节过于随意的现象,有些重要的专业课程考核形式过于局限,难度也过于简单。除采用考试、论文等形式的考核方式,很少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能更加反映工程实践及应用的考核形式。①

3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对更好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上面所提到现有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以下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可分为设计、建造和使用三个阶段,根据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这三个阶段的特点,确定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能够主持大型复杂结构的分析、计算与设计工作的工程设计师;能够解决重大工程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具有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建造师;能够开展大型土木工程检测与评估及工程事故分析处理的工程检测评估师。②

为达到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创新性、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发掘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采取互动开放模式、课堂论坛模式、探索式学习模式、虚拟现实教学等,提升课程学习中的教学互动。注重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加强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根据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完善课程教学内容。要更加注重加强研究生对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的认识,使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一个不断发展与深化的过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应符合社会对于研究生思想、理论及专业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又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培养方向来制定。对于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既要体现其基础性、宽广性和系统性,又要注意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专业选修课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培养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工程设计类应开设关于结构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规范及结构建模方法的相关课程;工程建造类应开设有关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工程建造管理等相关课程;工程检测评估类应开设结构检测鉴定、工程事故分析处理、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等相关课程。对于专业创新实践既应体现其先进性和前沿性,又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3.2 明确培养模式,重视实践创新

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只有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才能胜任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等高级技术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性也越来越有所体现,各种新兴学科在工程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更应该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传统土木工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培养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③

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是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因此其培养模式也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课程也从课堂到企业随着主体的改变发生变化。学校课堂在研究生基础构建阶段起着非重要的作用,通过开设哲学、职业道德与素养、土木工程基础理论等课程解决研究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素养的培养问题;校内导师在研究生专业实践阶段起着很大作用,通过开设专业前沿课程、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等解决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而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通过面向工程进行工程设计、新技术研发等解决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问题。

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应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培养目标共同为研究生选择实习基地。工程设计类研究生选择大型设计院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熟悉掌握设计方案制定、大型分析软件的使用、复杂结构计算分析、设计规范应用及工程表达;工程建造类研究生选择大型施工企业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学习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疑难问题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工程检测类研究生选择大型工矿企业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学习检测方案制定、计算分析与评估、检测技术开发和病害分析与处理。

鼓励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开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鼓励和发展外语或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内外高水平优秀教材、原版教材。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服务平台和实验设备,提高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邀请企业导师、外聘导师指导实践性教学,利用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及行业资源丰富实践性教学内容。

3.3 提升教师能力,完善管理机制

研究生课程教学不同于本科生,教师在讲解课程基本理论与实际中,更应注重对研究生知识获取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明确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聘任条件及方法,研究生任课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并且授课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和跨学科合作。建设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有计划地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④

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对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提高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将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成果、工作量以及质量评价结果列入相关系列教师考评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

课程考核是检验研究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然而,课程属性和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考核方式不尽相同,考试和提交专题报告相结合。多样、有效、可操作的考核形式对于加强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尤为重要。通过课程考核也可以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的改进。除了相关课程考核,还要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后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行综合考核,针对考核结果分流或淘汰一部分学生。

健全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文件要对研究生教学环节全覆盖。建立以教学督导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监督机制,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建立严格规范的课程审查与淘汰机制,对已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的开课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对课程及时进行调整。⑤

4 结语

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生产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陪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要保证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环节,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全面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有必要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把握教学方式的改进、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创新的培养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与此同时借鉴其他高校在本领域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改革,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 朱丽华,史庆轩,任瑞,张维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12-115.

② 景静姝,王玉琨,刘鉴汶.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07(5):97-99.

③ 陈伟,张季如,万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61-65.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8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国内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外诸多建筑师对颜色饰面清水混凝土的研究进行了革新与推广,开始应用于小型高端项目之中。现以某在建博物馆项目为例,对该项目施工过程进行记录与分析,论述米灰色饰面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研制与定型、木纹模板排列与安装、钢筋骨架绑扎与注意事项、浇筑与养护工艺、饰面保护与修缮,推广难题探讨,后期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与展望。

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因其简约大方,清雅朴实、节能环保而得名,国内镜面普通混凝土应用较为广泛,镜面效果反映出混凝土表面质地原生态的自然美感,做到结构一次成型,施工工艺便捷,符合节能环保 “绿色建筑”的客观需求,逐步演化成为艺术混凝土。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清水混凝土在国内工程上应用与发展不断加快步伐,20世纪80年代后,饰面清水混凝土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阶段,逐渐在高架桥、水利河坝、涵洞涵道、铁路墩柱得到广泛应用,并开始少量应用于高档建筑项目中,如大型机场及公建项目。在20世纪初,饰面颜色清水混凝土开始在国内逐渐盛行,应用于高档中小型项目的局部构件与装饰墙面中,近十年内,国内外诸多建筑师将饰面清水混凝土工艺尝试运用于博物馆、歌剧院、体育馆、科技馆、文化广场、高端单体住宅等小体量项目上,尽管过程曲折,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艺术效果。

随着清水混凝土工艺的逐渐成熟,国内外有少数建筑师大胆设想和探索,将普通清水混凝土调配成高流态彩色混凝土,其表面由原有的镜面改为天然条形木纹纹理,且带有凹凸错乱排列效果融合一体的设计原理,混凝土自密实浇筑成型,在国内初步试验于建筑工程中,国内已有极其少数建筑项目局部构件采用类似设计风格。

现以国内一所某在建的博物馆项目为例, 分析米白色高流态混凝土配合比的研制,凹凸错乱木纹模板排列安装(凹凸木纹感效果用于外墙,镜面与平木纹效果用于内墙),钢筋安装注意事项,清水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成品防护的施工做法,浅谈国内后期装饰清水混凝土的研究难题,展望后期颜色清水混凝土在国内建筑工程上的推广与艺术影响力。

颜色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与定型

颜色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的成败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是一个项目营建推进的首要环节,涉及到主体项目使用年限和后期感观质量,研制过程中要控制颜色的稳定性、表面气泡数量、密实度、观感效果、扩展度(extended degree)、外加剂的使用量(应慎重)、收缩问题(防裂缝产生)、初凝与终凝时间等性能指标。配比调试可能要进行几十次试验,才能形成有效的配合比,该项目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研制如下:

1、小样的调试与样板墙浇灌:根据美国建筑设计方提升的色卡、照片及相关参数要求,选择理想的参考色样作为研究方向,该博物馆项目主要色调为米灰色,小样调配规格以60cm*60cm*20cm,4~6组为宜(图一)。配合比主要掺合料大致如下:普通水泥(白水泥运用于结构工程上验证复杂,后期裂缝难以控制)、人工砂(色泽均匀一致)、中性水(检测其主要成份)、青石子(粒径5~20均匀分配)、不同比例矿粉或粉煤灰、少量比例颜色添加剂(如需要增白,可加入氧化钛TiO2)、不同比例外加剂。经过长达三个月时间,试验确定了理想小样,过程中检测试块的强度值与碳化值等指标,报质检站审核通过后,选出颜色稳定的理想小样配合比用于样板墙浇筑。

图一:六块不同配合比的彩色清水混凝土小样模型 图二:最终试验选型的样板墙

2、样板墙与样板房的浇灌:选定理想的小样后,,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现场拼装不同饰面效果的木纹模板,可浇灌直段、L形、Z形样板墙,样板场地点应设在光线好,可多方位观察的广阔区域,详细记录过程数据,观察稳定后的颜色及木纹效果,过程优化配比,选出模拟试验比较理想的木纹清水混凝土样板墙(图二),再行考虑建造样板房(图三),浇筑过程中应不断优化配合比,形成稳定的扩展度、流动性能、初凝与终凝时间、强度等级一系列参数指标,在样板房选择一块立体感观质量较好的样板区域,以此区域作为后期混凝土质量控制与评判的参考标准,从而确定最终的配合比数据用于主体工程的清水混凝土拌制与浇筑(图四)。

图三:米灰色混凝土样板房照片图四:主体局部成型的外墙凹凸木纹饰面效果照

模板安装工程

木纹模板的选用与加工:木纹模板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木纹的年轮与纹理,木材切割方式,市场供货能力。选择多种木材进行试验,应以含水率稳定,模板不宜翘曲变形,木纹加工后纹理清晰为参考。如花旗松、美松等均可作为饰面模板材料。模板安装工艺在样板房施工时,应反复验证,并编制模板安装方案,绘制模板拼装深化图,设计审核通过后用于指导施工(图五)。木纹模板安装与加固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模板选用时,尽量选用树节较少的木材、主干挺直,模板纹理加工成型后,应检查其垂直度与平整度,安装前对模板应统一涂刷保护液,待其干透后,再行涂刷无色脱模剂。施工中应保证作业平台的清洁,木纹模板上作业时应穿布鞋,施工作业区根据需求可搭设工作棚,严禁雨淋和爆晒,应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控与指导。

2、模板安装加固工作对木工水平要求较高,要达到精装修“小木工”的水准,应按审批的深化图要求设置对拉螺栓孔眼,阴阳角拼模,模板排列与组合,明缝与禅缝组合排列、洞口预留、设备设施预埋等,安装的整体与细部尺寸应精确,检查无误后方可合模,模板的夹具宜采用型钢龙骨,拼缝与阴阳角严防漏浆,浇筑时应提前2~3小时对木纹模板内垃圾及污渍进行水枪冲洗,模板表面水分稍干后再行浇筑,从而保证入模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达到浇筑一次成型的美观要求。

3、模板及支承体系应有足够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刚度,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验算,模板验收时,应对细部尺寸进行复核,保证浇筑构件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同时应严格检测支模架的牢固程度,模具轻微变形与扭屈可能就会影响到构件的成型精度。

附图二:凹凸木纹感模板拼装剖面详图、现场模板拼装图

钢筋安装工程

1、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做好钢筋的防锈工作,为了防止钢筋锈迹污染到木纹模板,局部可采用环氧树脂钢筋,在施工区搭设挡雨棚,钢筋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刮伤木纹模板,木纹模板区钢筋不宜施焊作业,以免烧伤模板,影响到表面效果。

2、钢筋保护层控制原理:保护层设置应宜比普通混凝土稍大,墙、柱、梁保护层宜为3~4cm,当大于4cm时,应增设4厘钢筋网片,以防表面裂缝,更好的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自密实饰面效果,内模衬杆与保护层垫块应特制加工,颜色与清水混凝土一致,减少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形成的色差。

3、钢筋优化原理:为了更好的控制裂缝的产生,清水混凝土墙水平分布筋应尽量细而密,以便更好控制裂缝的产生,竖向受力筋相比传统做法配筋量宜增大。清水混凝土梁柱节点位置的配筋不宜过密,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以考虑内部设型钢受力构件。钢筋骨架固定过程中,严禁扎丝及钢筋头触及到木纹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每隔3~5m设置V形裂缝引导器(Crack guide groove),垂直分布安装,距木模模板表面宜为1cm,便于裂缝的集中引导,尤其是要避免贯穿性裂缝的产生。

浇筑与养护工艺

1、清水混凝土浇筑方面:浇筑前就形成混凝土供应方案,明确发货时间,发货路线,设备运行,浇筑人员落实等,第一车混凝土到场后,实测扩展度,它是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宜控制在500~700mm之间,同时应严格控制清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拌制完成后应在90min以内浇筑完成,最长不宜超过180min,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清水混凝土的流动性,产生质量问题,浇筑过程中机械振捣会产生气泡和胀模的现象,应采用免振自密实浇筑。应逐层逐点均匀下料,模板外侧采用人工敲打,内模中间设点采用竹竿进行人工插捣。

2、清水混凝土养护方面:清水混凝土的跟进养护应视为重点,裂缝问题一直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控制难点,本工程经过十几次试验总结,得到最佳养护方案为:高温天气养护为墙体木纹面挂设吸水毛毯,毛毯表面覆盖薄膜,毛毯与模板表面间段性补水和喷洒水雾,常温带模养护约为14d(且不松动拉杆与支撑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开超高温天气与冬季施工。

3、拆模方面:施工前先行编制拆模方案,明确拆模顺序,拆模时间,成品保护措施等,因混凝土属于塑性材料,应选择最佳拆模时间点,才能更好的显现出混凝土表面的原状纹理,一般宜为14d进行拆模(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可适当调整),也有利于成品防护工作。

清水混凝土修补与后期成品保护

1、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浇筑工艺较复杂,难免会出现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应培养专业的修补人员,编制详细的修补方案,对要修补部位的表面进行标记,包括螺栓眼封堵、施工缝漏浆、局部砂痕、表面损坏刮擦等,并先行在样板房验证修补工艺,修补的效果评定为修补浆料有一定的强度,不易脱落和风化,修补处与清水混凝土色调保持一致,表面木纹纹理自然过渡,宜离其表面5m看不出明显修补痕迹,主体竣工验收时应得到建筑设计方的认可,再进行表面涂刷保护剂。

2、清水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成品保护应及时跟进,在国内外有诸多项目因成品保护与修缮不到位,混凝土表面长期在大气中,遭受风、雨天气及冰冻的影响,加之各种劣性因子的作用,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开始风化与脱落,失去了清水混凝土的原有价值。项目修补完成后,让其各施工面混凝土颜色趋于稳定后,用清水冲洗掉混凝土表面的灰尘与污渍(冲洗水PH值应≧7,否则会产生中性破坏),使其表面保持整洁,混凝土表面彻底干燥后,选择合适的天气,按方案分区域进行涂刷或喷涂保护剂。目前市场上水性氟碳涂料与硅烷透明涂料均可作为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施工涂刷完成后, 24小时以内防止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从而保证其结膜质量与表面清洁度。

3、后期维修修缮计划也应综合考虑,其中饰面颜色、木纹纹理、凹凸排列三大方面的成品保护关系到整个建筑艺术效果,尤其是项目后期的影响力,施工精细且具有创新元素的清水混凝土项目往往成为行业内研究和考察的对象,关系到整个参建团队的荣誉。所以每年应对清水混凝土的感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书面评估报告,确定后期维修保养标准方案,大修和小修周期,从而进一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使用年限。

后期推广与应用存在的难度与问题

1、业主方的投资观念问题

国内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的推广只有三十几年的时间,它的独特艺术魅力也逐渐彰显,但是颜色混凝土研发费用与造价昂贵,木纹模板周转率低,特制非标加工构件多,预埋设备与管线密集,管理与技术人员配置要求高,施工周期长等各个因素,极容易造成投资失控,项目成型可能存在质量风险,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业主的投资观念,立项后可能会出现被迫改动设计方案,甚至形成项目被动下马的局面。

2、技术研发与管理理念问题

因其施工工艺复杂性,颜色混凝土研发成本高,配比验证参数难以把握,很难配出建筑师想要的理想颜色,后期养护与修补、裂缝问题及耐久性、强度等级、颜色稳定性都将需要重新审视,同时涉及到清水混凝土内诸多设备与构件的预留与预埋。目前能熟练掌握各种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承建方在国内并不多见,缺少清水混凝土专业的管理与技术团队,缺乏施工经验,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上的颜色清水混凝土应用与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3、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与控制标准出台问题

目前国内也在积极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近期几年出版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12等指导规范,清水混凝土施工参考图集,验收规范,专业刊物等也相继出台,相关参考文献资料也可借鉴了国外著作译文、建筑类刊物、相关论文报告等,但是在国内的建筑工程中,未设立清水混凝土应用的工程项目“评杯”机制和奖励体制,没有相应的清水混凝土研究协会与组织群体,随着清水混凝土工艺逐渐成熟,相应的体系制度也会逐步趋于完善。

七、颜色清水混凝土在后期建筑工程上的应用与展望

根据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上的部分清水混凝土项目考察分析,镜面普通清水混凝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它颜色清水混凝土带饰面效果项目极少见。近十几年玻璃幕墙,干挂石材,饰面涂料不断推广,清水混凝土在大体量工程上的应用极其罕见。随着政府对科教文卫的发展重视,诸多地域兴建了各种机场设施,科技园、博物馆与艺术馆、歌剧院等,这些项目会将饰面颜色清水混凝土列为重点考虑的设计方案之一,近期几年时间内,国内也出现了一小批不同饰面效果的清水混凝土项目,如: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联想集团(北京)研发基地、南京青少年科技馆、上海松江巨人科技园等。

随着国家提倡绿色环保和节能工程,随着建筑工艺的逐渐成熟与发展,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诸多建筑师尝试对清水混凝土的用途与设计理念进行大胆变革,对清水混凝土的色彩,表面饰面效果,线型与质感进行大胆塑造。清水混凝土即是装饰面,也可作为主体结构材料,去除二次抹灰与部分精装修的繁杂工艺。随着清水混凝土的相关设备与材料市场化,施工队伍与管理团队逐渐完善,施工工艺做法逐渐成熟,清水混凝土会逐渐转型为一个“低造价、省工科、高节能”的工艺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清水混凝土:冯乃谦、(日)笠井芳夫、顾晴霞(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9

关键词:施工技术;技术创新;问题探究;土木工程

现阶段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使得国内的土木工程建设产生了进度滞后的状况。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要想真正的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那就要将过往的建筑经验进行有效整合,力求从中寻找出有利于建筑技术创新的有效经验,并积极落实到今后的工程建筑中。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应该充分重视自身建筑实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健康良好的保障作用。

1新技术在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建筑时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这主要体现在建筑时环节的多样性和繁琐性中。土木工程要在建筑时保障质量,就要紧密连接土木工程的施工环节与最终工程环节,才能更加有效地对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起到一个更加有效的保障作用[1]。另外,要想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提升,必须及时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图1是我国某大学生的一项毕业设计,是一个可以承载一定水量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同学在图纸设计时,首先找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山体进行研究,在对山谷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开始对山体的基本构造进行描绘。之后在图纸上描绘山体的等高线模型,同时,也对周边的居民居住情况进行了考察。在收集了充分的数据后,该学生便开始设计图纸。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如果都能够在工程开展前把数据准备工作做好,就能使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2.1整体性

土木工程是一个极具整体性的有机完整建筑,要想真正地有效保障建筑质量,就要从建筑环节入手,在建筑过程中将土木建设的每一道环节与工序做到完美连接,将人员做到有效配合,才能使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说,土木工程建筑技术的整体性对土木工程建设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今后在进行相关工程时首先考虑土木工程的相关整体性。

2.2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

土木工程建筑的2个最为基本的属性就是建筑的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这些因素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土木工程体量巨大。土木工程是工程建筑时极其耗时与耗材的一项工程,要完整开展一项土木建设工程就要消耗巨大的资金来推进工程进行,这也就意味着其代表着多方面的利益。利益方的数量多就会产生许多的需求,这就需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土木工程的开展变得极为复杂,相关项目的推进也变得极为缓慢。

2.3渐变性

我国社会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需要我国的建筑企业在进行土木工程时,要有效考虑土木工程建筑的渐变性。在现今的建筑工程中,首先对建筑材料的渐变性做到合理有效的考虑,才能让土木工程建筑有着更加明显的渐变性体现,才能建设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建筑。

3存在的问题

3.1对于基础性与实用性理论的研究有许多局限性

现在大学中学到的有关土木工程的建设工作一般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只凭借这些知识是很难推进相关工程建设的。在推进工程建设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土木工程建设还存在一系列推进建设的实用性理论,这些实用性理论一般很难能从书本中学到,一般只有参与了足够数量的工程建设后才能将其熟练掌握,这就使得进行土木工程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3.2缺少高素质的技术创新管理团队

目前在土木工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建筑责任推脱的现象,建筑工程人员不能有效地对建筑中的各个施工项目做到一定的责任承担,这就使得土木工程项目开展时进展效率低下。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对工程的开展产生恶性循环。如果不能及时规范的话,那将会对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起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

4.1生态化施工技术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时,建筑商不能只考虑建筑的利益,也应该对土木工程的生态性进行合理有效的考虑。所以,今后我国的建筑商在进行土木建设时应该积极应用一些生态化施工技术,才能保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业应该及时推进建筑技术的现代化,将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建筑环节中,对土木工程建筑技术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提升我国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

4.3深基坑技术

深基坑应用技术是项目方进行土木工程建设最基础的保障工作,深基坑的建设会在建筑的稳定性方面得到有效体现。如果一个工程项目中的深基坑项目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工程项目的质量根本不能保障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因此,我国应该更加注重深基坑方面的技术改进,使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得到更加有效的质量保障[2]。现阶段,提高深基坑支挡技术稳定性的创新方向主要是向桩锚结合、旋挖、支挡与承重结构结合等方面进行创新。如果在土木工程开展过程中能够将以上方面考虑进去,那将会使我国的土木工程各项水准得到有效提升。

4.4自动化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如果有效运用自动化技术的话,可以有效减少土木工程的工作量,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土木工程的推进效率,加速产业中人力资源的替代和有效利用,使我国土木工程的效率得到充分提升。

5结语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将施工技术创新放在土木工程建筑的重心位置,加强重视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使我国的土木工程有着更加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洪伟,程敬义,朱传奇,等.深部高温矿井大断面岩巷TBM智能掘进技术:以“新矿1号”为例[J].煤炭学报,2021,46(7):2174-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