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汉语言文学分流集锦9篇

时间:2023-07-13 16:43:42

汉语言文学分流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1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

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

1.汉字

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粱,是汉人观念中的中心主题。汉字同西方表音文字的不同特质,造成了中国语言学传统与西方语言学传统的差异。

2.语序

语序是各级语言单位在上一级语言单位内的排列次序。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语言的组织中,语义的搭配是决定语序的最重要和第一位的手段。张世禄(1939)提出“凭语序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把语序在语法研究中的作用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注重整体和谐,注重综合概括,因此其思维模式和言语观倾向于寻求整体和笼统,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汉民族习惯于概括综合,往往从整体入手,认识和处理个体间的关系。汉语逻辑关系常常按先因后果,先假设后论证,先叙事后表态,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一般到具体的次序排列。

3.流水句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心理时空观,反映在句法层次上,表现为汉语“流水句”式的时间型构造。这也是汉语语法成为意合语法背后的文化因素。意合(parataxis)指通过意思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句子合在一起。汉语的“流水句”是靠“意合法”组织起来的。在叙述事实过程和动作先后的句子里,可以包含两三个、甚至十个八个小句,小旬与小句之间没有连词,完全依靠意合,一切以达意为主,“辞达而已矣”。这正是汉语口语里流水句出现频率高的原因,也是汉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汉语语句结构上的反映。汉语的这种特征是和汉族人的整体观念、直觉妙悟的文化心理分不开的。

三、结语

语言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不同语言,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缩影,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风土民情等,都会充分反映在语言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为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人文学科提供真实可靠的事实依据。同时,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罗常培1989/1996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

潘文国.1997.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2

关键词:汉语言 产业化 国际化 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实现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做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国际间交流的友好桥梁。而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媒介,其对于国际双方的交流来说意义重大。中国作为语言文字的重要起源国家,语言文化历经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汉语言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大力的开展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扩大其影响的力度,逐渐的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大发展和大交流,进而实现其全面的发展。当然,要做好汉语言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让汉语言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还需要积极的进行探索,进而寻求出有效的方式呵呵途径。下面,笔者就将结合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越来越频繁,这不仅仅体现在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上,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也是这样。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中国来说,汉语言的发展也经历了较为长期的发展和变迁,在新的时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扩大。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汉语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国家的人民都在积极的学习汉语,开始接触古老的中国文化,感受魅力无穷的汉语言文学,在世界广泛的范围内实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也是汉语言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迎接机遇,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大发展。

当然,汉语言文学要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发展需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结合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这方面,汉语言文学就要更加的树立自身的特色,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不断的实现突破和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国际化的规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实现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和分析

1.树立起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断的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对于这种文化自身的发展以及长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要实现好的发展就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发展的力度,针对这一问题,产业化地发展模式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那么就要有效的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寻求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发展规划。那么,从当前的汉语言文化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就需要依照汉语言文学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讨。古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汉语言文学最为丰富的素材宝库, 他对于汉语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随着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近代的白话文开始兴起,汉语言文学也就开始了一场变革和发展,而现代青少年对于深入学习研究古汉语和国学的耐心正逐步丧失。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应该与汉语支撑并由汉语表达的中国的价值观理念结合在一起,而不应该是由汉语描绘出的其他文化的内容,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注意。

2.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就需要做好全面的规划和详细的分析。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其国际化的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更大范围内接受汉语。这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让汉语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认可,这对于汉语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语言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代表。在这方面汉语言的发展就有了很好的一个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就要建立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多重要的组成,但是在发展汉语言国际化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汉语言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进行国际化。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尤其是在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上,在这几个方面做好支持。最后,汉语言文学要渗透到的是世界各国,不应该急功近利只盯住拥有文化话语权的欧美各国。要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发展就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放眼全球的发展规划,进而建立起汉语言发展的体系。

3.走产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对于汉语言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必须紧密的和国际化的发展大环境联系起来,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任何淡化了或者是脱离了国际化来谈产业化都是片面的,缺乏客观性的。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国际化与产业化是互相支持和紧密相连的。所以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大发展和产业化路子就要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还需要加强其自身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的树立品牌意识。对于汉语言的产业化发展来说树立品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也是市场化发展的重要需求。同时,产业化和国际化应该是共同进行的,这一点美国的全球精英教育不可谓不是典范。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振兴不仅仅只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应该是与中华民族的崛当然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还需要和中国的发展历程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和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一道走向世界。而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与国际化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支持和后盾,这就需要国家在汉语言的发展上予以支持。我们相信只有多方联手进行准备,汉语言的发展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当前网络环境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困境

第一,网络流行语给汉语言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新媒体给汉语言带来的冲击和条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达到了网络群众交流和沟通的目的,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和效果,丰富的网络语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给我国现阶段的语言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富的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和词汇量的增加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得现阶段的语言发展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网络流行语展现的是年轻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在表达方式上独具一格。相较于传统的语言来说,网络流行语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符合网友们的内心感受和内心情绪,更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理解和关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文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流行的咆哮体和校内体恰恰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二,信息受众和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使用使得信息的受众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使得网络平台和传统的信息交流平台扮演的角色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学生作为受众一直接受的是大众媒体传递的信息,这是一种单方面的信息传输,受众难以和传播媒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受众想要发声既没有渠道也没有权利,新媒体的使用彻底地颠覆了这一点。另外,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书写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当今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电子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对传统纸质媒介的依赖感和尊重感度大大减弱,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提笔忘字,“稀饭”这个网络流行语表达的是喜欢、喜爱的含义,它流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电脑上打字错误造成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人们对电子媒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前提下受到极大的阻碍,当人们不能从纸质媒介中感受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内涵时,汉字独特的魅力也就难以展现。另外,当前媒体表达的把关人尚处于缺位状态,网络传播自媒体化倾向日益明显,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渴望自由地表达,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内容谣言化趋势日益明显,微博和微信等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时通常顾名思义、断章取义,导致信息传递不真实、不完整、不严肃,这就会给受众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和碎片化的信息会让受众的思维方式也变得碎片化,导致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缺乏逻辑和深度,这是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的延续和发展的。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碎片化的思维方式直接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第三,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其教学形式是一种平面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汉语言专业基础教学必然是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和语言学教学的本质相背离了,因为语言来自于生活,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总结生活词汇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新一代学生对汉语言独特的感知和把握方式。

二、在网络平台中传播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特征

第一,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之下,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连接之下,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即时高效共享,这就可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一大助力。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找到一切所需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云盘、录像、光盘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独特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体系,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高校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合理地编排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被教师以多元化的结构和顺序呈现出来,从这个层面来讲,网络资源本身就是汉语言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数据库。比如说在加强汉语言文学口语知识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诸多名家口语的集锦放在学生都可以触碰得到的地方,也就是在网络平台中教师需要对所需的资料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变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数据库。教师可以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堂上进行练习解读。第三,网络教学资源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沟通互动都变得微妙起来,这种微妙的变化也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依靠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教师要意识到这一趋势,学会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任务安排,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决定性的变革力量。

三、解决新媒体下汉语言发展问题的对策

第一,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网络流行语。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汉语言文学的变革和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流行语,也要客观地看地其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给一些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创新了汉语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高低不一,有些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符合汉语的发展规律,有一些则不然。网络流行语的受众集中在学生群体中,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对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较差,缺乏科学的和客观的认识,导致了网上流行的语言没有正确的语法规范作为指引,和汉语语言的规律南辕北辙,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的引导,既要让学生享受到网络流行语在交流中带来的快乐和便利,又要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正确性认识,这样才能逐步引导网络流行语走上规范和正确的道路。第二,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目前阶段来看,汉语言专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深化的研究就必然需要依靠网络平台,将汉语言教学引向现代化的道路和趋势,而汉语言教学模式的变化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协助之下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汉语言学习基础和发展基础,使得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完善地构建知识体系和结构。庞大的信息储备和数据资源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在汉语言教学中的主要原因,如果教师能够把握用这部分资源,那么就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个性,让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以及校内局域网络,能够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建崭新的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能够沐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黄践.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0-64.

[2]吴玉成.对目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14(53):30-49.

[3]罗义华.对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J].祖国,2014(6):1-5.

[4]吴玲玲,丰鹏,欧婷婷.从颜色看中西文化差异[J].世纪桥,2011(5):50-70.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4

论文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华汉语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汉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审美观等。历史上人口的不断迁移,致使汉语言文化不断扩散,得到推广,发挥着其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古代汉族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汉字有其独特的属性结构,古代称之为六书,即发挥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特点。由此可见,汉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生动图形,体现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思维及民族心理等。

一、汉语言的文字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为汉语言所直接体现,汉语言的字、词、成语、语法等都是汉语言不断成熟发展的文化体现。若想了解汉词语中的中华意蕴,首先要清楚汉语言元素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仓颉发明了汉字,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相互表达与沟通,接着又融入了手势来帮助语言更好的发展,然而某些抽象事物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手势来表达的,不久有人提出通过做记号来表述难以表达的事物,后来记号出现得越来越多,发生了混乱,最后想到用独特的图形来表述意思。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汉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图形进化到了象形字,接着在秦王朝时期,小篆与隶书遍及全国,后来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楷书,自此汉字就正式确立了其方块形态的模样,之后又历经多朝代的更替,中华民族又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版本形态的字体,书法也由这其中产生。

二、语言的核心成份是词语

语言需要依托文化而存在,语言与其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历史。词语作为语言中的核心成份,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普通词语作为中华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体现着中华多方面文化。丰富多彩的汉语言词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词语只有结合文化背景辅以阐释,方可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汉语言词语传递并表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情调。

中华汉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也是汉语言迥异与西方语言的重要特征及语用功能。其实在远古时期,人类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原始思维才发生了分化。中华汉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继承着原始思维当中的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观念,进而形成侧重表象的形象思维,即所谓的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在看待事物时为一种形象的运动,会不自然地将事物之间进行衔接,进行融会贯通、追求浑然一体、万物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脱离物体的纯粹抽象,也不是对物体外在的形象描述,而是一种蕴含情理的方式对待物体特征。最终表现在词语上则是一种重视功能、重视意会的性质特征。汉语词语在表述具体事物方面非常丰富、活跃,然而在说明抽象问题或关系时,缺少西方语言的精确性。

词语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词语是与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镜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言词语也经历着历史的沧桑洗礼,日益积淀更加浓厚,并自不同角度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自汉语的文化意义入手分类,汉语包括文化词语与普通词语两类,文化词语反映着中国各时期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各时期文化的特产,并被保存下来,不断流传及发展。

三、普通词语的传统意蕴

我国汉语言词藻丰富绚烂,其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历史,本文特以“明月”、“流水”这两个普通词语为例展开分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一)“明月”。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个通人性的意象,可以让人怀念远方、牵动乡愁,载入情思,派遣孤独,预示哲理,启发思考等作用。月亮在国人心中具有母性的象征,人们望月心生牵挂之情,这也是和我国早期母系社会的传统遗留有关系。中国古人在长夜不眠之时,举头望月,自然地会生发思念他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而惹情思、添愁绪。在古代,人们望月以托相思之情,让月亮化作邮差,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诗人李白吟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在李白心中发挥了心思相通、聊以慰藉的灵性作用。

不仅如此,明月在古人眼中除了通达人意之外,甚至具有人的品性。坡在《点绛唇》中指出“月可与人同坐晤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我们熟知的《月下独酌》中也提及到明月的人性化特点,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古至今,明月的出现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意境,从而中秋节,举家团聚,共赏圆月就是在如此一个佳节中,欢聚一堂体验明月带给的美好亲情。明月作为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滋养了无数世代人的敏感心灵,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思。综上所述,在柔美的月色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等,至今表露着国人的各种情感。

(二)“流水”。不管是潺潺的溪流,还是湍急的江河,其不停歇地奔涌前行,给国人一种时光迅速流逝,无法挽回的悲伤情感。流水在空间上以任意的形态展开,好似为匆匆流逝的时间富裕了形象,同时展现了跨越空间的隔阂。流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无情、一种逝去。古人诗歌中关于流水的描述,更多透露着分别后的情思或是受阻隔难以相见的哀叹。

流水展现了离别之情或是断肠之苦,宋朝诗人姜夔在《过德清》一诗中唱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栏杆一点愁”。所描述的哀愁,好似流水似的绵延不绝,伴随着离去而渐远、延伸,同时又随着迟迟的不归而更加与日俱增。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其中啼血的思念犹如流水一样永恒,因为其遥远渺茫的特点让人更加愁思不绝,肝肠寸断。

国人面对狂澜的流水,时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心灵为壮阔景观而震颤,自然地产生一种具有悲剧倾向的敬畏情感。人们在怨恨流水无情之时,更多地表露了对自己所处环境被局限的无奈之感,是人们美好理想受到阻碍、挫折之后的沮丧情感流露。通过对流水的无情描述,更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了自己的有情有意。

除了明月、流水以外,山、树(木)、花等众多普通词语,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每个词语都体现着中华的自然或历史意蕴,汉语言文化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爱护与善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崇高的地/ :请记住我站域名/位。

四、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一)语言教学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工具性和思想性或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的课程标准虽已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具体到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含民族性)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容乐观。现在已有不少人论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但多数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而从语言本体角度阐述语言的民族性的尚不多见,而从词义的角度论述语言和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尚属空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实际上一直是着眼于工具性,即止步于词典释义,普通词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蕴一般很少涉及。从根本上说,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把握。

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词语的感彩,而我们的词典却一般不进行这一方面的解释,对普通话词语的民族独特意蕴的进行梳理和解释将开辟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词语教学途径,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学研究意义

语言学是20世纪以来的“显学”,欧美各国高度重视语言的研究,涌现了诸多语言学流派,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语形学(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阶段。当代语言学的热点是语用学,而语用学最为关注的是语境。语境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的民族意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语言美学”的学科形态逐渐显现、清晰,但应该说,语言美学尚处在发展完善中。人们在语言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套用美学的一般概念体系,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语言的美学观念、语言的美学形态等等,尚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美学的分析研究。而从词义的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尚属空白。

词典是“工具书”,在词义的解释上一般只着眼于词语的工具性解释,这固然方便了语言教学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但也让词语丧失了鲜活的民族情趣,让语言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应该运用词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美学的最新理论建设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工具性解释的基础上兼顾民族文化意蕴的解释。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意义

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以来,涌现了很多关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论文、着作,但几乎所有的论述都是着眼于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等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语言教育层面,尽管200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按照语言哲学的认识,语言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层面,因此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较为迫切的任务。

语言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更多的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虽然也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实际上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音、词汇、语法都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情趣。语言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5

以汉语借词为出发点,运用文化语言学中语言接触与文化接触相关理论,从历时的角度搜集并分析五个重要历史时期(西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借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汉语借词;语言;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但在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词”,也就是“外来词”,即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在汉语中,一般说来,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借用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间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借词可以表现为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3]本文即以汉语借词为例,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借词产生的原因,在汉语借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观察语言与文化的互动。

二、汉语借词出现的原因:

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萨丕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很难指出一种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间。邻居的人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4]贺群在《社会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接触就是指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引起的语言间的影响和接纳。”[5]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只要社会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汉语借词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产物,在汉语中引起的语言变化与文化变迁往往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

三、从汉语借词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从汉语借词的来源,我们把汉语借词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不同时期文化交流对汉语的影响。

(一)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出现了沟通汉与西域的“丝绸之路”,它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之后,汉朝与匈奴及西域各国联系日益加强,贸易日益频繁,汉语中出现了不少来自匈奴及西域的借词。例如:来自匈奴语的词语:胡人、胡服、胡椒、胡琴、胡萝卜;单于(善于)、阏氏(烟支)等等。来自西域的各物:骆驼、葡萄、苜蓿、石榴、琵琶等等。

(二)隋唐时期

早在西汉末年,佛教的《浮屠经》传入我国,之后不断有佛经传入。唐代中期,佛教经过南北朝的繁荣和初唐时期的低落,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提高,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引入并创造了许多新的词语。例如:音译词(根据梵文从语音上音译过来的词):佛(Bud-dha),菩萨(bodhisattva),罗汉(arhat),三昧(samadhi),劫(kalpa)等等。利用汉语原有词语(赋予新的含义):境界、智慧、觉悟等等。成语(衍生自佛教经典):一尘不染、井中捞月、、顽石点头、三生有幸、心花怒放等等。佛教文化在汉语词汇上的影响极其深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这些词语充实了汉语的词汇家族,有些已经进入汉语基本词汇的系统,甚至成为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根,比如“佛”;另一方面,在佛经翻译中吸收外来词创造的多种造词方式(音译、半音译半意译),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而大量通俗化佛教成语的产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7]。

(三)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蒙古族就已经与汉族发生过接触,乃至元朝建立,汉语与蒙语有了更为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汉语此时出现向蒙语借词的高峰。例如:蒙语来源:站、喳、歹、衚衕、褡裢、蘑菇。[8]清军入关以后,建立了清王朝,汉语中满语借词逐渐多了起来,比如:满语来源:岳伯、乌他、塔拉乌叉、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嘎拉哈、萨琪玛、搡、瘆等等。[9]汉语中的蒙语、满语借词在数量上无法与佛教借词相比,对于汉语来说,蒙语、满语都是小民族的语言,不可能像佛教那样深入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广大汉族人民接受,但是随着民族往来日益密切,这些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借的词,也逐渐融入汉语,丰富了汉语词汇。

(四)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生发展是被动的,是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的情况下,由外力催化促成的,是在文化主体面临着生存危机的巨大压力下,被迫进行选择的结果。它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引起了变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互相会通融合,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这一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翻译活动、“”的开展,涌现了大批外来词。例如:英语: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罗曼蒂克(浪漫)、梵婀玲(小提琴)、加非(咖啡)等等。俄语: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等。法语:蒙太奇等。德语:纳粹等。日语借形词:士官、干部、警察、文明、肯定、经济、绝对、抽象、概况等等。中国文化在这一接触碰撞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汉语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与进步、中外交流越来越密切,汉语借词呈大规模增长趋势,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日常生活领域:牛仔裤、迷你裙、T恤、麦当劳、可口可乐、“BB机”、的士、迪斯科、KTV、卡拉OK、4D影院等等。教学科研领域:信息爆炸、信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人工智能、E-mail、办公自动化、GRE考试(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指美国的一种研究生资格考试)、X光、PH值等等。经济管理领域:合资企业、产业政策、企业集团、资产评估、生态农业、市场疲软、风险投资、风险报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普惠制、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WTO、GDP等等。(注:以上部分词语选自:廉洁、周日安,《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透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改革开放以来的汉语借词,尽管大都是通过音译、半音译半意译或意译的方式借用到汉语中来的,但“中西文并举”(“GRE考试”)和直接使用原词缩略形式(KTV、CD、VCD)的借词方式已经悄然出现。总而言之,通过借词发展的五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借词使用程度的增加,有些词语人们已经认不出它们是借词;有些借词使用频率较高,已进入汉语基本词汇行列。借词还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填补了汉语中反映外国文化的词汇空白,增强了修辞效果,提高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四、从汉语借词看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内涵。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3]格里木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语言也是我们的历史”,而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与人类社会的文化也密切相关,“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3]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交流会带来语言的借用,借词的引进也会引起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可以说借词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活化石。

(一)汉语借词是外来文化的载体

借词是从外来文化和现象中借用的词语,它反映了异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景观文化,透过汉语借词,我们能够领略异域的各种文化。

1.反映日常生活的借词,体现了异域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例如:“劳力士、伏特加、星巴克、迪斯科、桑拿浴”等。

2.反映的借词,渲染了异域神奇诡秘的精神文化。例如:“菩萨、阿弥陀佛、来世、转生、耶稣、诺亚”等。

3.反映科学技术的借词,宣扬了异域高速发展的科技文化。例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模式识别、数据处理”等。

4.反映自然风光及建筑物的借词,展示了异域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例如:“蓝色多瑙河、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等。汉语借词记载的外来文化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造都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二)汉语借词体现了求简、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要求我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效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语言来说,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以达到快速沟通与交流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汉语借词中出现的以下几种形式,充分反映了在语言表达交流过程中的求简、求新、求异原则。

1.音译词。例如:粉丝(fans),这是一个正在流行的音译英语借词,它是“fans”的戏谑音译,意思是崇拜或崇拜者。show音译为“秀”,又组成新词“作秀、脱口秀、宝宝秀、服装秀”等。这也是汉语活用的一个表现。

2.字母缩略词。例如:CD、CPU、GDP、VCD等等。

3.音译兼意译词。例如:因特网(Internet),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广为人知。“因特”对应于“inter-”,“网”对应于“net”。“保龄球”(bowling),bowling是国外的一个运动项目,因为“保龄”对应于“bowling”,词尾加上“球”,表明是一项球类运动。汉语借词中音译词、字母词、音译兼意译词等的大量出现,是现代社会要求经济、省力、便捷、高效的产物,体现了语言选用上的一种求简的原则

五、结语

汉语借词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产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汉语中出现大量的借词,丰富了汉语词汇。同时,汉语借词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借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风情;由于传统汉语文化的影响,汉语在借用和吸收别的语言时,又融进自己的文化特色,使借词符合汉语的构词习惯、表达习惯,能够促进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11.

[5]贺群,社会语言学纲要[M].民族出版社,2012.

[6]高名凯,刘正埮,汉语外来词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7]戴昭明,文化语言学导论[M].语文出版社,2005.

[8]王建莉,从文化看汉语中的蒙语借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6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禁忌 解决途径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施教对象往往都是拥有不同背景的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成长背景都有其独立的特点,在民族习惯甚至方面也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和生活环境。这就使得每个学习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交际习惯。这样的文化差异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同时文化交流中还可能造成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这些对学习汉语都形成了诸多阻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带来的影响,首先就应该对各国的文化习惯有粗略的认识,特别对语言使用与礼仪、礼貌方面的问题应该有所了解,以便同汉语的语用习惯进行对比研究,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一、汉语教学中产生的文化禁忌

当人们在进行跨地域或者跨民族交流时,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目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间的碰撞会带来多元文化的形成。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重视不同文化间的文化禁忌问题。

(一)汉语教学中产生的文化禁忌

所谓文化禁忌,就是指在某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下、某个民族风俗习惯里或者不同的宗教传统文化里所忌讳的一些事物、行动或言语。语言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文化禁忌问题。虽然不同国家和背景的文化有不同的禁忌,但表现在语言上,又具体分为:语言交流内容上的禁忌、说话形式方式上的禁忌等。了解这些禁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推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1.语言交流内容中的禁忌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产生语言上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注重语言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首先要注重基本的礼节。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大部分的西方人都特别注意在社交过程中尽量避免涉及他人的隐私,也就是在语言交流中不过分追问他人的隐私,即使是非常熟识的关系。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隐私是最大的话题禁忌,从生活习惯到法律规定,西方人对隐私的保护都十分全面而细致。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隐私范围的各种界定,大到家庭婚姻、,小到财产、收入、年龄、感情状况等等。也就是说,中国人常常在见面时热情地问到的“干什么去了?”“到哪里去了?”类似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都是奇怪和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不涉及非常严肃的情况的时候,不能轻易使用。

除此之外,对有政治倾向和历史倾向的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要轻易询问试探。政治和历史问题在一些国家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趋避。例如,对于德国的学生,在教学中时,应避免涉及谈论政治遗留问题。对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的学生的教学中,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遗留问题存在争议,且与我国的历史也有一些重叠,彼此之间存在摩擦,故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涉及有争议的历史文化问题;还有就是关注当前的时事政治,避免在教学中造成不必要的摩擦。例如与越南国家的朋友进行文化和语言交流时,尽量避免谈论中国当前对越政策和南疆划分的问题。

因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和意识形态上所体现出的特点,故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避免涉及政治问题,政治人物等。应使用中性词汇尽量避免给学生带来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宣传的印象,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2.说话方式上的语言禁忌

谈话注重方式方法,这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也要注意。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语气的把握,不是每个国家和每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中国式的谦逊”、“中国式的夸赞”、“中国式的玩笑”等。例如,当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赏时,中国人往往会推让说“不敢当”、“不行”以表自谦。而文化间的鸿沟,往往使西方人无法理解这是在表示“自谦”。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中国式”的言行出现,给学生尚不十分完备的知识体系造成混乱。另一个文化禁忌问题就是“关爱”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得到较多的发言机会和交流上的关注,但这样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忽略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交流、沟通,缺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关爱,往往造成学生的抵触、反叛情绪,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对于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表现出理解和鼓励,让他们感觉到巨大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更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上取得提高。

3.其他教学中应注意的禁忌问题

中国人比较喜欢双数,像6、8和10,因为8与“发”谐音,还有“六六顺”的说法,“十”则有完美的意思,但是,很多国家并不这样认为,俄罗斯人忌讳双数,认为不祥。还有相当多西方国家的人,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受和宗教背景的影响,他们认为这个数字集合了所有不好的负面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上述的一些问题外,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禁忌。比如俄罗斯人忌讳恭维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别人身体有恙时,绝对不能说“您精力充沛”等赞语。还有像东欧的乌克兰等国家则忌讳过分赞美,对一个长得一般的女人说“你很漂亮”会被认为是诅咒等等。

二、文化禁忌对汉语教学的重要影响

(一)注重教学中的文化禁忌问题,可以促使学习者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禁忌,扫清教学和日常交流中的障碍。汉语教学要为学习者架设与汉文化圈的人们进行交际的桥梁,而文化禁忌是这个桥梁中共振的弱点,很容易影响桥梁的建立。要架设好这道桥梁,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是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和理解、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二)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克服文化禁忌,有助于处理好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以语言教学为本的观念已基本成为共识。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注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绝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对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语言教学中必然渗透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也不能无休止地膨胀以冲击语言教学,对与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相异的因素,要将之挖掘出来作为文化教学的内容,而不能过分追求文化教学的知识性和系统性,语言教学统率文化教学,两者相得益彰。

(三)注重不同文化间的禁忌并克服它们,体现文化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同一个汉语课堂上,学习者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直接地呈现和比较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禁忌和差别,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时,注重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习者表达的迫切性,亦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融洽课堂气氛。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忽视文化的禁忌,但是也不宜片面夸大文化差异对学习者的阻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积极利用这些不利因素,充分发掘文化差异对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三、改进文化禁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重提高对别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加深知识储备和自身文化修养

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来自国外的学生,语言教学的过程,不仅仅传授词汇、语法、句型等基本的语言知识,还涉及跨文化的交流与汉语语言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知识面的扩展,提高中文知识修养的同时,也要涉猎外国文化知识,对所教授学生的民族文化、历史、风俗有个概括的认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交际问题。

(二)避免涉及与文化禁忌相关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他们也很喜欢提问,教师经常要解答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注意分类和归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把由于文化禁忌带来的关于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归纳到一起,这样不但可以积累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可以深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各国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问题。

(三)注意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引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消除文化壁垒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也可以成为语言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礼仪习惯,并让学生了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的时候,会以这些文化为背景,形成一种共同的语言使用惯例和习惯,只有掌握了这些惯例,才能在交际中显得自然、得体。教师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增进彼此了解,就能消除文化的壁垒。让不同背景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向学生传递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他们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文化禁忌带来的隔阂。在认真地研究过各个文化间的差异之后,再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雅弘,高明悦.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4]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39.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7

1.1网络语言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其形成于网络,来自于人们的网上交流,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非常规”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是以汉语言为基础,通过对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种创新型词汇。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广泛应用具有双面性,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一种创新,并将传统的汉语言赋予了新时代的活力,使其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被人们学习和接受,例如网络中常用的“喜大普奔”一词,其是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这四个成语的首字相结合形成的网络新词,这也使一些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的成语重获新生,并通过微信、微博或QQ等新媒体交流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改编,所以对于传统汉语言的保护也形成了一定冲击,相较于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语法结构和造词规律的严谨性而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随意性较大,有些甚至是对传统语言文学的恶搞,这对于我国传统的经典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由于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基础较差,加上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导致其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这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1.2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节

在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往往过于枯燥,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们日益开阔的眼界和越来越丰富的课余生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输,缺忽视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2优化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具体策略

2.1规范汉语言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

当今,网络语言和快餐文化对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对于正在学习中的高职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误导性。学生们的遣词造句也逐渐变得另类,同时,其对于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化的学习也没有提起更高的兴趣。面对这种局面,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规范学生的语言习惯和用词及造句方法。对于网络中格调较低的恶搞类词句应坚决杜绝,是学生们生活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

同时,面对当前网络世界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冲击,教育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可利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配和时下热播的汉语言文学类电视节目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学生通过观看节目,可以提升对汉语言文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仿照节目内容对学生进行问答和晋级与淘汰的学习模式,从而改善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2.2优化课程目标

汉语言文学教学应重视课程目标不平衡的问题,根据新课改的课程目标要求积设置三维教学目标,加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视。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将课本内容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只对书面知识进行掌握,还要提高其思想觉悟,进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汉语言文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情感的培养,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2.3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推广多媒体教学

通过前文介绍可以得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当堂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加入音乐、图片和视频等内容,使相对古板的汉语言文学课变得更加生动。例如,时下热播的《经典咏流传》节目,节目中对传统的诗词进行重新编曲并用演唱完成对经典诗词的传诵。这对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带来很好的启示,教师可以配合音乐,对传统的诗词进行创新演义,加深课堂上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记忆。

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旷阔的学习平台,各种社交软件如QQ、微博、微信等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这些软件的推广和使用,可以增加对资源的交流和传输,高职教师可以对各类社交软件加以利用,通过在课余时间开设学习兴趣群,对一些趣味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或文章进行传播,利用网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在课堂之外,也可以接触到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交流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8

汉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记录形式,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在国内国际经济文化稳步发展的时代,为了有效的推进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加快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汉语言文字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汉语言文字特有的结构、发音和含义,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分析汉语言文字对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才能在实现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路途上,更新相应的语言和文字的要素,并能够抛开地域偏见和文化壁垒,实现国际范围内的中华文化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增强中国国际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一、汉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一)汉语言文字

汉语言文字是包涵汉语言和汉文字两个方面,它是中国独有的语言,也是现如今中国社会运用最普遍的语言。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字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汉语言文字在研究和探索汉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是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学艺术,记载着中国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汉语言文字字体演变过程历史悠久,并在中国新的文化背景和信息技术条件下得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言文字有特殊意义,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中,不同的用词、汉字巧妙组合,传达出文字作者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汉语言文字的意合特性,使汉语言文字表达出得内容独特新颖,内容复杂多样,呈现出得灵活性、简约性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所无法比拟的。

(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汉语言文字最初也只是用于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是沟通双方能够彼此理解的基础,同时也是传达出沟通双方内在想法的重要方式,具有其独到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汉语言的文字与发音有着很明显的地方性差别,特别是在读音方面,这一面是沟通和文化交流的障碍,但也是中国语言文字丰富性的重要方面;汉语言的民族特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发音;汉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和表达工具,作为思想表达的基础,循环往复;汉语言文字很强的易读性,不同的文字排列和组合整齐而有规律,整体性非常强;汉语言文字中的独立的文字有相应的音节,匹配不同的语素,语音与语素相互适应;除了应用广泛的普通型余元,口语也是重要方面,不同的职业的专业性属于折射出得是不同的专业、职业的特殊性的文化特色;汉语言文字中的很多形声字,占据了中国文字的90%左右,决定了汉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易识性和内涵性。汉语言文字数量居多,复杂多变,也是众多的表意文字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甚至世界的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中国文学发展

中国文学的风格在世界文學丛林中独树一帜。发展历史久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的时代精神的变革。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近代的诗词典籍,文学文字内容丰富、文字用词优美,时代的变化带来中国文学的不断吸收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地域性特殊用词,完善丰富着中国的文学及其内容,全面提升中国的文化水准。中国文学的风格有着其特殊性:词汇表达的手法多变,简单与复杂相互交织,汉字的立体性很强,决定了汉字的信息多,容量大及其传达出得内涵及其丰富;汉字的表达具有直观性,但是在表意上却有很强的意象性,不同的人在阅读同样的文学作品时,由于自身的独特感情和想象力,会对文学有着复杂的理解和感悟;汉语言的声调有四声,使得汉语言表达是非常的富有节奏感,特别是中国的诗词文化,可以朗诵和吟唱的诗词,是汉语言在音乐方面美的表达和传递。汉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也是在汉语言文字支持下中国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

三、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分析

(一)拓展中国文学的想象力

汉语言文字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的积累和丰富,在传达出表层的意思之外,汉语言文字所创造出的意境会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中国文学具有多种的文学表现形式,诗词歌赋等等,都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得当时的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更是在一种思想层面的精神层次的展示和宣泄。中国文字的象形性以及一次多解,在综合促成中国文学的上,将中国文学推进到新的高度。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具体的诗词描述的诗词环境中,内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强烈的认同,汉语言文字拓展了人们想象的空间,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知识,创作出的中国文学作品折射出生活之感和心灵之美。

(二)增加中国文学的特殊性

汉语言文字是国际上运用较为广泛的语言文字,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把握住时展的脉搏,语言文字也会相应的进行更新和丰富。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使得汉语言文字在散发其独有的魅力。汉语言文字在语法、结构、组词、造字、读音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字。富有特色的汉语言文字,造就了极具艺术性和独特魅力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支研究上,很多国家的文化都是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很多古代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时,便会丧失其原有的意境和内涵。这不仅仅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造成对于诗词的立即的差别,更是由于不同的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组合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表达的意境的深刻影响。

(三)推进中国文学的国际性

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9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汉语言文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大量网络语言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随着这些网络语言使用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汉语言文学的使用规则和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诚然,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完整体系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过程当中,由于大部分的人们都乐于接受网络语言,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遭受了网络语言的严重冲击 。

一、网络语言具备的特征

(一)内涵

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使用各种网络设备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并通过网络来获取一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具有网络化特色的语言。这种全新的语言形式具有复杂的含义,但是却被大部分的网民所接受,并频繁的使用与沟通交流当中。较为常见的网络语言主要分为同音型、谐音型、数字型。例如围脖对应微博,菇凉对应姑娘,78对应去吧等。

(二)特点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当中,人们往往使用多种语言形式进行结合,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英语和汉语的结合形式。这种方式能够将较为复杂的语境和含义应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更加客观形象的特点。例如较为典型的hold住,不仅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很好的表示对局面的掌控。另外,网络语言还具有较强的谐音特点,人们利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独特感情。例如较为典型的酱紫对应这样子,而fans对应的是粉丝。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人们快速的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诙谐性和幽默性 。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冲击

(一)网络语言的使用冲击了汉语言文学的标准

在网络语言的形成过程当中,部分过度追求新奇和独特的网络语言已经偏离了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标准。这部分的网络语言不仅会刻意的使用一些错字和别字,由于没有遵循语言标准,从而使得这部分网络语言的含义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不仅会严重的影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同时还会对青少年网民产生诱导。青少年网民自身的约束能力、辨别能力、阅历水平相对较差,但却十分易于接受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因此,很容易受到网络语言当中传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约束,这种不良的汉语言文学将会影响学生的使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后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理解产生较大的偏差。学生不能够利用标准化的汉语言文学来完成阅读理解,从而使得阅读理解能力大幅度下降,更别说使用标准化的文字完成作文的创作了。

(二)网络语言的使用冲击了汉语言文学的解读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过程当中,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些网络语言的理解和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偏差。人们在长期的适应了网络语言当中的理解之后,并日常交流当中也是以网络语言的理解意思来使用,就会形成错误的语言习惯,这时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相当困难。例如网络语言当中的杯具是形容词悲剧,而在汉语文学当中却是名词的盛水器具 。青少年在长期的接受这些词性混肴的网络语言之后,将会对其后期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汉语言文学,并喜爱汉语言文学。在外国友人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就会受到网络语言当中的故意误读或者刻意曲解的影响,从而不能够正确地理解汉语言文学当中的本意,进而阻碍了汉语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例如网络语言当中的稀饭对应喜欢,而在汉语言文学当中则是粥,这种错误的传播会很容易使人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一定的误解。

三、结束语

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为汉语言文学的改革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相关人员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认识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将网络语言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的特c纳入汉语言文学中,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抵制不符合汉语言文学规范和理解要求的网络语言。这样不仅能够使汉语言文学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为研究网络语言对汉语语言文学的冲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墨.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6,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