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08-04 17:19:32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目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状况,分析了跟踪审计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长期以来,审计机关对政府项目的审计基本上都是事后的审计监督,面临着“时间滞后、职能弱化、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等现实问题,最大的弊端就是审计的实效性差,审计工作在规范建设方面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这种情况下,各级审计机关就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试点,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查、监督,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维护合法权益,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点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手段,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以下优点:

(一)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一方面,传统审计模式是在工程竣工后集中进行一次结算审计,这时要面对如在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程序中发生的大量签证。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段分内容地进行动态审计,使审核思路更清晰,可缓解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压力。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可以分析前后阶段互相影响的关联因素,可以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的运作。

(二)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

在传统的事后审计时因隐蔽工程或多次变更部位的一些细节记录不详,很难区分清楚、判定正确。跟踪审计可从源头上解决此类现象的发生,如在施工阶段审计人员已及时深入现场,在隐蔽工程掩盖前或变更过程中作好记录取证,准确掌握工程过程中各种有效信息,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

(三)减少时耗,提高工效

如在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现场汇同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认可了实测记录后,可立即计算出相应的工程数据,避免了推诿和以往长期不签证,大量积压的弊病,将较长的传统审计周期提前压缩消化在事中阶段,使过去过于集中的量尽可能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从而加快了结算审核速度,加大了审核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以施工阶段的审计为重点向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延伸

传统审计模式以建设项目开工到竣工的施工阶段为审计重点。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建时起至竣工验收时为止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的审计与监督,它不但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而且已注重对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深入开展对设计质量的跟踪审计,积极介入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使审计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过程性等的特性,它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些局限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审计目标偏离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的介入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跟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二)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审计效果不明显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那么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人进行实时跟踪,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理论上讲,越早介入审计越好,但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也因为投资方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因而在跟踪审计实践中,绝大多数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跟踪审计,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充分、不明显。

(三)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审计实践被动

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法规政策相对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难以对建设项目做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增大、难以提高,导致跟踪审计模式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四)跟踪力量有限,增大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大量性。然而,在目前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详细的审计内容,如此长期的审计过程,审计风险必然增大。另外,跟踪审计也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进行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了解掌握最新的方法技术手段。因此,能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是影响跟踪审计效果,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五)跟踪审计收费不规范,难以保证

目前在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上,往往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协审。作为中介机构而言,其取费考虑的仅是两个因素:劳动投入和审减金额,并根据基本审核费加审减额比例提成的方式计费。于是矛盾点就会集中在:跟踪审计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结(决)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这样,在跟踪审计中对于讲求效益的审核单位来说,就容易产生记录问题而不指出问题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跟踪审计的目的,跟踪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针对目前跟踪审计遇到的现实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深度

审计是以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机制为目的,其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审计机关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监督。

(二)准确把握跟踪审计介入时间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绩效审计的一种模式,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是从立项时介入,还是从开工时介入,是从概算编制后跟踪资金运行路线,还是从施工签订后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建设项目情况不同,选择的方式也就不同。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审计都应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体现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要及时跟进。

(三)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规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应建立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等,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到位而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四)把握跟踪审计的重点关键环节

跟踪审计实际上就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展开全程审计。目前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要把全天候的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设项目的重点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等。

(五)规范跟踪审计收费,优化跟踪审计人员配备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因自身的审计力量有限,往往借助社会中介来进行协审,而跟踪审计又具有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特性,对于讲求经济效益的社会中介机构来说,规范跟踪审计的收费,就显的尤为重要。这样,规范了跟踪审计的收费,审计机关才能更好地整合审计资源,利用自身熟悉专业业务,易沟通等优势,并结合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储备较好,专业相对力量较强的优点,相互协作,更好地开展跟踪项目审计工作。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2

关键词:跟踪审计;工程建设;竞争激烈

中图分类号:E23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我国目前进行绩效审计的新型模式,它相对于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提前介入审计关口,全程跟踪,注重预防,将大量的损失浪费和违法违规问题早发现,发挥了不同于事后审计的重要作用。

1、新经济形势下跟踪审计特征及作用分析

若想科学运用跟踪审计方法,达到针对性的工程项目建设整体贯穿,那么必须全面把握跟踪审计的特点,以此达到运用的合理化。首先跟踪审计具有着动态化的特征,其有别于传统审计模式的事后集中审计流程,是通过分阶段形式对工程项目建设诸多方面内容展开动态化的审计,具有着清晰的条理性,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审计模式所具有的短时间大批量数据处理问题,同时跟踪审计能够对工程各环节因素进行动态化的监督,达到正常运作保障,起到更加精准的判别实际情况的作用,通过审计人员的有效监督,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诸类信息进行梳理,降低同施工方的纠纷,为后期签证审核奠定基础,以提升审核速率,强化经济收益。

2、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2.1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防患于未然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涵盖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的合同签订、工程进度款支付、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及签证、设备材料价格确认、工程索赔等内容进行审计时不再是“局外人”,对每个事项做到事前介入、事中审计、事后监督,对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掌握的清清楚楚,结算时不再是“雾里看花”。对于一些不该发生的费用在过程中控制;对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在过程中提出意见,以便及时修正;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为以后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意见;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在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服务的质量。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管,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2.2有效控制成本,促进管理程序的完善

在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时,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审核人员及时对项目的设计变更情况、隐蔽工程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等办理签证记录,有效地杜绝不负责任的“现场签证”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成本,及时筹措项目资金,支付工程款,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地控制成本。采用全过程审计,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控制经济费用,同时还发现管理程序在合法合规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事前、事中及时向工程管理方提出建议,要求其修正。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当事人都了解情况的时候,及时令其将相关的资料做好备份归档,促进管理程序上的完善。

2.3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作为全过程审计,在事前预测、事中审计阶段,如果发现问题将以审计意见的形式向管理方提出建议。对于影响造价较大的事项,已咨审计意见提出无效后,将会以管理建议的形式向更高管理层提交意见,以便在事前引起足够重视,事后共同监督。

3、跟踪审计具体工作内容

3.1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跟踪审计

(1)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检查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许可、项目设计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2)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范围是否完整,编制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查阅项目设计概算书和土地部门征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提取乡镇征用土地的证明文件,审查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手续是否完整,实际征用土地数量是否与批准数量一致,有无超出设计多征用土地,造成浪费和将工程征用土地挪作他用的行为。(3)审计招投标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的确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以及其结果的合法性。(4)检查与各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法、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国家审计条款在合同中有无体现。检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落实情况。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是否专户存储,能否满足项目建设投资进度需要,后续建设资金是否落实。检查各种规费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减、免、缓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完善。

3.2工程造价及回购款的审计

(1)月已完工程量对应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确定:每月规定日期之前,项目公司向监理、跟踪审计部门提交上月已完工程量清单及其对应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算书,并附相应的支持性证明文件。监理、跟踪审计部门在收到项目公司该资料后的14d内完成核查,签署确定上月已完工程量对应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并报投资人与回购人双方批准(此类工程价款并不代表最终工程造价)。(2)回购价款最终以工程市审计局或财政局审计审核认定为准。如果对政府审计部门的审定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时,双方设定一个月为争议协商期,如在争议协商期内仍不能对审定结果达成一致的,则由回购人和投资人共同委托双方所在地之外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或提请上级政府审计部门对争议部分进行最终审计确认,并由提出异议方承担相关费用。(3)若项目完工验收合格满1年后10日内,非投资人原因未完成最终回购基价的审定,则回购人应暂时按跟踪审计单位审定的月已完工程的建安造价的合计数作为回购基价,支付回购款,待审价结束后,在下期回购款支付时多退少补,差额部分在此期间内不计利息。

3.3建设项目竣工交付阶段决算审计

(1)竣工决算报表中相关数据是否配比,结算凭证是否合法;审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的列支内容和分摊及其他投资列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2)审查待摊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实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支出、贷款利息和资金占用费支出是否真实,其分摊是否合理,有无挤占工程投资支出,垫资利息的计算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审查核销各种非正常损失费用的真实性,有无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3)审查建安工程投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竣工图纸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竣工资料与实物是否一致。检查工程量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单价与取费的准确性。审查工程价款结算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以及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惩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4)审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基建收入、结余资金。重点检查建设期间收入的形成和工程投资结余资金分配比例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主要检查“交付使用资产总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核实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是否办理了验收手续等。审查尾工工程。重点检查建设单位预留工程避风锚地建设项目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优化方法

4.1完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目前的跟踪审计还处于实践操作阶段,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比如说: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权限责任界定、内容、重点、范围、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各地相关部门都加大了跟踪审计的研究力度,希望尽快出台效力高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构建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4.2强化审计工作的合理介入时间,完善全过程审计

在设计阶段,保证不影响建筑整体功能和外观前提下,为设计方提供相应可优化施工设计图纸及造价缩减建议,同时做出材料用量的测算,对存在浪费的节点区域做出及时的设计修改,对工程造价影响的主材用量控制在最低范畴。项目招投标阶段,需要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查,同时参与到标底答疑工作中,审计人员需依据招标图纸文件及实际施工建设条件和规范,考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完整性,对有无少算、漏算、多算、项目作业内容做出审计。再者应当对施工合同进行审查,保证施工合同内容合法完善并适合工程特点,同时与招标文件相统一。施工阶段的审计工作需集中于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工程施工现场总图布置及材料设备运输和工程施工方案优化方面,需要以着重优化形式降低工程投资。跟踪审计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对建设施工具体做法进行监督,展开取证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理清,避免产生工程变更情况。同时工程竣工结算是对项目投资的集中汇总,也是对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审计人员应当就投标文件和合同内容予以熟悉,理清招标的范围,明细可调整及不可调整内容,对可调整部分,依据现场资料及准确的工作量审核、有无高套重算、定额套用正确与否,材料价格是否属于合同约定等方面内容做出及时调整。

结束语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带来重大的损失。对工程审计如何控制和节约建设成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工程的跟踪审核为工程的审计开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审核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建纳.浅谈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J].科技资讯,2012,26:142+144.

[2]张朝勃,谢仁军.改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1,05:40-42.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3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follow-up auditing regar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ollow-up auditing an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author propose four feasi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follow-up audit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ch are summed up as improving auditing regulations,defining auditing goals, seizing the staring point and strengthening auditing quality control.

【关键词】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审计监督 审计质量控制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s;Follow-up Auditing; Auditing Supervision; Auditing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E2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一种过程性审计,是审计人员通过全面跟随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实现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与控制,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和投资规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一、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实践表明,影响建设项目目标实现的根本要素在于前期决策、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等相关环节。而长期以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侧重于事后的竣工结(决)算审计,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大多已难以改变和挽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建设项目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移,有利于及时揭露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落实整改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损失浪费,节约建设资金,实现建设项目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全面推广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要考虑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一)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提升建设项目审计监督职能的需要

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控制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协助建设主管部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要将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需要从审计深度入手,提高审计质量、拓宽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跟踪审计实现了从源头抓起,对建设项目各阶段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是提高审计质量、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

(二)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

在跟踪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经常性的监督制约机制,在跟踪审计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建章立制,防范问题再度发生,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防御作用,是实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加强建设项目规范管理的需要

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招投标、合同管理、承发包、现场管理、投资控制等环节的苗头性问题和隐患,有助于建设单位健全制度、防范风险、规范管理。

二、目前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

随着国家用于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的投资不断增加,跟踪审计在建设领域较为普遍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改变了过去事后审计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审计人员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较好地增强了审计的时效性,在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由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在近年来的试行中也不可避免的反映出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现阶段审计依据不足,缺乏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审计质量缺乏衡量标准。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报告等都缺乏具体的准则、规范,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受到挑战,审计部门的工作有时处于被动局面,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难以把握,审计定位容易出现偏离

跟踪审计虽然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审计模式,逐步成为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然而这种模式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参建单位纠偏和整改,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审计监督的目标,而介入到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能中,导致跟踪审计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方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与缺位,制约着审计人员的参与力度,弱化了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时间难以把握,审计效果不明显

通常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均要经历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决)算等阶段。跟踪审计在不同阶段介入,审计效果会有所不同,而目前对跟踪审计介入时点无明确规定。虽然从理论上而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跟踪审计越早介入,效果会越好,但在建设项目审计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胜任审计重任;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重点多侧重于项目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因而大多数跟踪审计均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导致在建设项目前期可研、初设及招投标阶段的跟踪审计效果不够明显。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尚难满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客观要求,审计风险增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而目前参与建设项目的审计人员大多为造价审核类工程师,施工经验不够丰富,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客观要求,导致跟踪审计流于形式,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三、对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监督模式,需要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保障跟踪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全面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因此,建议审计主管部门制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准则、指南、操作规程,明确跟踪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等,使跟踪审计逐步迈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明确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准确把握审计定位

根据近几年实践经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通常为通过审查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有关政策执行情况,促使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因此,在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时,需要明确审计目标,合理审计定位,在项目建设各环节坚持把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避免审计监督介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中。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审计的独立性。

(三)准确把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介入时点,确保审计效果

目前受审计能力、审计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根据项目特点,从项目的规模、重要程度、审计目标、审计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找准适当的时点介入,及时实施监督,使审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抓住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要内容开展审计工作,提高跟踪审计效率,降低跟踪审计成本,确保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

(四)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 工程跟踪审计;造价

【中图分类号】 TU7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4-133-02

1 竣工结算审计是一种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事前和事中基本没有审计部门介入

不难看到,竣工审计模式存在着不少缺陷:①介入时段滞后。当事后审计开始时工程已竣工验收,许多施工过程已无法看到,隐蔽工程更难再现,当后期结算中遇到争议时,很难在现场观察取证。②介入形式被动。审计前,审计人员基本上是局外人,对施工、验收和结算等过程基本不过问,不能主动深入到现场,仅仅是在接受建设方委托后,才应合同或协议要求,被动地开始审计工作。③分歧争议频繁。当一些签证或变更内容表述含糊或理解角度不同时,但审计人员手里却没有详实确凿的记载和证据,而无法说服对方。因此,争议时常发生,甚至分歧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审核久拖不决,延长了审计周期。四是静态操作存在局限。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包含了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工程竣工结(决)算及后评估这些阶段。显然,传统审计范围只涵盖了施工和竣工结(决)算两个阶段,若着眼于工程的整个周期,这种审计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出对其它阶段经济活动的审核监督。即使是在施工、竣工结算这两阶段内,也只是在事后环节介入,事前事中工作量几乎为零。因此,这种只注意到单一环节和单一阶段,不考虑相关相邻影响因素的传统审计就只是静态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动态的,这就使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出现了监督视野的“盲区”。出于以上各种因素,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非常重要,能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实现“不等亡羊先补牢”,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谓跟踪审计就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作为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受雇于业主,对工程造价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竣工结算及项目后评价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过程,造价咨询单位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造价专业咨询、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数据审核等方法,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2 跟踪审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跟踪审计也确实受到了业主的欢迎

业主也掏出了大把的钞票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发现,跟踪审计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点:

2.1 有些业对跟踪审计有些错误的认识,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对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两方面不良后果:①业主在进行招标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由于业主及其委托的招标公司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招标公司没有帮助业主设计合理的招标程序,招标标书的内容设计不明确,没有规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而中介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跟踪审计工作内容的承诺来报价,不同的工作内容,报价当然不一样。而业主和招标机构在制定评标标准时,根本不重视投标书中的工作内容承诺,仅仅关注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额,将收费额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致使中介机构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而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承揽业务,形成恶性的不正常的价格战,而收费上不去,又无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收费高一些,而服务质量更好的中介机构反而无法生存。②业主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注重收费项目的谈判,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这会让业主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对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2.2 部分工程项目的业主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中介机构参与过多,导致中介机构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但很多情况下,业主代表根本不让中介机构参与,仅仅在结束时让中介机构人员签字走走形式,而中介机构一般在不减少收费的情况下,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这样就导致虽然跟踪审计合同中明确了工作内容,但由于业主代表的限制,也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

2.3 行业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未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的不同人员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认识,中介机构也没有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大部分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跟踪审计的重要性。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考虑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的前提下,使项目建设期造价和运营期成本合计的净现值最低。

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跟踪审计人员的权力、责任认识不清,咨询人员应该向业主说明不同施工工艺或不采取咨询人员建议所带来的后果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界定自己的地位和咨询方式,没有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的关系,往往越钜代苞,反而带来负面效果。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培训,接到委托后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理解去从事跟踪审计,而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虽然主观上想搞好跟踪审计,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2.5 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方式,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文件,跟踪审计发挥的作用也就相对比较有限。

3 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3.1 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及其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不能一味的低价中标,使中介机构能够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中介机构加大对跟踪审计的研究,对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对出现的新问题内部进行集体探讨,以便集众之长,发现新对策,加大对中介机构人员的工作意识,提高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减少跟踪审计工作失误,树立中介咨询机构的良好信誉,促进跟踪审计业务的良好发展。

3.3 业主在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业主应该在招标公司的协助下,对将要委托的跟踪审计机构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在工作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再来比较各中介机构的收费额。实际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一定能选择比较好的中介机构,因为跟踪审计是一项服务,服务的好坏是很难评价的,而好的中介机构提供的好的服务所节约的资金、带来的效益和一项不称职的服务相比,差异是相当大的,而审计收费和带来的效益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所以把审计收费当作选择的主要标准是不恰当的。当然,单单看一个公司的资质也是说明不了问题的。业主在选择恰当的中介机构时,最好去询问一下中介机构以前或目前的客户,听听他们的评价,了解一下中介机构以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果,这样效果可能要比简单比较资质和收费效果要好的多。随着业主对跟踪审计的认识的加强,跟踪审计业务必将回到本位,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良好作用的发挥也定会促进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提高。

4 结束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5

关键词:新校区建设 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57-02

新校区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可变因素多,所以对建设项目投资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至关重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审计工作的一项职能,为做好我校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维护学校的经济利益,我们开展了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投资项目,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有利于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损失浪费,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变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为事前事中的动态审计监督方式。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变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方式为事前事中的动态审计监督方式。特别是将跟踪审计精确度提高到结算审计水平,强化了跟踪审计人员的责任,防止了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提高了审计效果。从审计结果看,自2009年我校新校区开工建设以来,在监理审核的基础上,审计审减率为10%,为学校节约了建设资金,审计效果显著。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提高结算审计的效率,加快结算审计进程。以往结算审计往往需要几年才能完成,主要是有些争议问题由于时间久远,时过境迁,当事人记不起来,或相互推诿,签证不及时,耽搁了结算审计时间,甚至竣工几年都无法结算和交付。跟踪审计的实行,使施工过程中的争议及时解决,大大加快了结算审计进程,审计效率得到提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采用边施工,边审计,边规范的做法,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建议,督促整改,及时性大大提高。

3.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预防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压缩其不当得利空间。由于跟踪审计的及时跟进,施工单位每月的进度款申报,“水分”都被及时挤出,高估冒算行为被及时纠正,久而久之,施工方“高估冒算”的侥幸心理会被消除,施工单位申报的工程款将日趋公允、合理。

4.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竣工决算审计对工程进度款拨付无法实施控制,若实际付款与工程造价的差额小于审减额,则款项的追讨会面临很大困难,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较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全过程监督招投标、合同签订、物资进出和使用、设备安装、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施工进度等,能够及时控制工程进度款拨付额度,使工程形象进度与进度款相吻合,审计风险和资金支付风险大大降低。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

1.对工程造价实施预防性控制。审计处和建设部门共同编制和审核所有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确保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和精确度,防止工程量清单因工作内容描述不完整而引起的索赔,(例如:在编制公共教学楼工程量清单时,吸收南院研究生公寓的经验,对钢筋接头的项目特征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描述,即公称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接头要求焊接,12mm以内的钢筋接头要求搭接,防止了施工单位不合理操作,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成本,向发包方提出额外的费用要求。项目特征描述清楚后,施工单位根据发包人提供的清单编制的综合单价应该包含清单描述内容,不能向发包人提出额外的费用申请,这样,成功避免了施工单位的索赔);审核建设工程合同中与造价相关的条款,防止因为合同签订的不完善而导致工程结算时学校蒙受经济损失。

2.对施工过程实施跟踪审计。我们首先在2008年开工的研究生公寓楼建设过程中实行跟踪审计试点,将跟踪审计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在新校区建设项目上进行全面推广。主要做法是:审计人员必须参加工程例会,定期、及时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确认工程变更,审核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审核经监理公司审核后的工程款支付方案,审核结果与业绩挂勾,精确到结算审计水平,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与跟踪审计相结合,在无变更的情况下,各阶段审计结果的合计就是跟踪审计结果。将审计关口前移,强化了跟踪审计人员的责任,防止了跟踪审计流于形式,彰显了审计效果。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6

在新校区建设中,一些高校虽然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但跟踪形式各异,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被委托的审计人员不熟悉高校内部管理程序,容易疏忽对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程序的牵制,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因此应加强对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以提高审计质量。

一、新校区建设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中标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按投标时的承诺配备跟踪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这决定了跟踪审计的最终质量。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虽然有许多长期从事工程造价业务的审计人员,但缺乏综合业务能力全面的人才,容易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是跟踪审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新校区建设工程存在项目多、建设周期长、中间变更多,跟踪审计资料对竣工决算审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项目的资料不完整、跟踪审计日记不详细、隐蔽签证内容不全面、图纸设计变更不明确,都将严重影响跟踪审计的质量。

三是被委托的审计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够。跟踪审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对学校提供咨询和建议,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只是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很难对学校建设部门起到威慑作用。咨询单位在中标后,往往只在约定的范围内进行被动跟踪审计,为降低成本尽量减少工作计划,不愿积极主动协助学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改善管理。

四是跟踪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跟踪审计是对工程管理活动中参建主体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学校报告。其监督质量的优劣很难用具体的硬性指标去衡量,没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评价和考核,学校内审部门只能通过表面形式和直观材料来评判跟踪审计的效果,这无疑会带来审计风险。

二、提高跟踪审计质量的措施

第一,明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受学校委托实施跟踪审计,如果长期依靠外审人员这种单一的跟踪模式,其行为在学校基建部门和施工单位之间不会长期保持完全的独立性,这就可能产生审计合谋行为。内外审计成员结合的跟踪审计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审计合谋行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外聘一定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中部分专业技术力量强的人员,作为学校内审人员的补充力量,与内审人员一同参与跟踪审计。在这种模式下,内审人员和外审人员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跟踪审计工作由一个内控制度健全的审计工作组来完成,做到内部相互监督,降低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风险。

第二,通过招标,科学选择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审计人员。学校通过招标选择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时,要以该单位的信誉、质量、业绩、资质、收费、管理水平、跟踪审计方案以及拟派审计人员的阅历、经验、职业素质等综合因素为依据,通过评分进行比较,选择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实施跟踪审计。审计小组的人员配备至关重要,小组成员既要有造价工程师,又要有审计师,组长最好由审计师担任,否则,全过程跟踪审计就会演变为全过程造价控制。签订委托合同时,要把投标承诺写入合同,明确学校内审和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各自的职责,学校应严格执行委托合同,对照职责不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并制定奖惩措施,确保跟踪审计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

第三,建立有效的跟踪监督控制措施。对学校来讲,跟踪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越严谨,越符合实际,制约力就会越强,出现审计合谋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学校应建立联审互审的监督机制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实施监管。学校组织纪委监察、审计、财务、国资等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组成临时性的联审小组对跟踪审计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跟踪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总结,提出指导性意见。分别选择不同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工程竣工决算实施审计,使二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并通过联审互审将监督机制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预防审计合谋的发生。

第四,建立有效的跟踪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新校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是否有效,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自律程度是关键。首先,审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审计过程中,要乐于奉献、甘于吃苦,坚持职业道德,办事客观公正,依法审计监督,遇到舞弊绝不手软。其次,学校内审部门要对外审人员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提供所需要的数据资料,项目结束时,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复核,看其审计意见书是否真实合法可行。最后,对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审计人员应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经验表明,随着跟踪审计时间的推移,业务合作期间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审计的独立性将会逐渐降低。因此,学校应定期轮换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审计人员,以确保跟踪审计在建设全程中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第五,建立完善的跟踪审计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跟踪审计具有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的重要职能,这两项工作的成果是隐性的,而且很难量化,但它对工程建设管理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不仅减少了事后审计的弊端,使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同时还增加了审计合谋的成本,有利于廉政建设。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跟踪审计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全面评价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提高跟踪审计的成效具有深远的意义。评价指标中包括审计核减核增金额、是否发现舞弊行为、有无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能否通过改进合同条款维护学校利益、是否优化各类方案降低成本、能否准确及时完成审计任务等。学校内审部门应不定期地对跟踪审计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对外审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方案进行评价,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外审人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7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索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将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确定若干重点建设事项,由审计人员随着建设进程,及时对各阶段的审计对象或确定的重点事项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项目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审计创新,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某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中,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利与弊。

一、援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效果

在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某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中,通过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的创新,采取援建项目合同履行与工程造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从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量清单编制和招投标管理、建设资金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入手,全程进行监督。

对项目立项报建情况的跟踪审计。首先对项目的用地、规划、环评审批资料进行审核校对,从中发现该项目的业主单位没有办理委托有关部门编制环评报告、没有办理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手续,也没有委托质量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对该项目进行质量和安全监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并协助业主单位补办有关手续。

对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的跟踪审计。通过对项目各项造价分析比较,发现该项目的投标价和合同价超过可研和立项批复的投资额。发现该项目的工程监理没有实行招标。对已形成的超计划投资,审计组建议市援建办积极帮助和配合受援建方讲究策略,控制成本,充分利用资金控制权,严格控制工程资金的支付,促使工程全面完成,并在协助业主单位进行造价结算上争取主动权。

对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跟踪审计。发现该项目勘察报告对土石比例和承载力特征值表述不清,对工程造价编制容易造成误导。勘察单位出具的变更说明,没有按规定进行补充勘察。监理单位没有很好地履行应负的责任,导致该工程的造价和工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委托的咨询机构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在审核招标控制价没有到现场踏勘,造成招标控制价偏高。对此,审计组及时提出审计建议,要求勘察单位对有关数据作出补勘,同时,追究相关责任,核减包干价格;要求受委托的咨询机构在全过程控制中,应深入现场,及时纠正并在中间计量中重点解决土石方比例和数量的问题。

对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和使用的跟踪审计。发现该项目已预付工程款没有取得发票;过渡安置点文化服务站、广播电视站二个项目已实施完工仍未结算等问题。审计组及时提出审计建议,要求收款单位补开发票,今后付款均应按要求取得发票。

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某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审计组共向市援建工作组提出了两项关于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审计建议, 11条关于加强项目造价控制方面的审计建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了援建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了审计部门为对口援建保驾护航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点

从以上援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践中不难看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优点是也是传统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所不能及的,但也难免有它的弊端。

(一)过程性突出,有利于完善监督机制。

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传统审计把介入时间安排在项目竣工之后,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和损失,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而实行跟踪审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过程性,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机关提前介入,相当于给参建各方套上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的“紧箍咒”,发挥审计的预防警示功能,强化参建各方履行职能的责任意识,及时梳理建设项目进行中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发挥审计外部监督作用,完善了监督机制。

(二)预防作用突出,有利于规范项目建设管理

传统事后审计存在着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缺陷。实行跟踪审计,审计机关可以凭借跟踪优势,在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项目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向有关各方提出审计警示和咨询意见,及时揭露、制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舞弊、违纪等苗头性的问题,督促参建各方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有效遏止工程实施中的瞎指挥、乱签证、随意变更等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建议有关方面建章立制,防范问题再度发生,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防御功能,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

(三)时效性强,有利于提高审计效果

传统的事后审计,审计人员远离建设的具体过程,情况了解不清楚,难以达到应有的审计深度。而跟踪审计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发现和纠正问题的及时性,审计监督贯穿于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的全过程,可以深入工程现场,经常参加重大决定事项。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要求被审计单位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实现在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解决,使审计工作达到应有的深度和质量,从面提高审计效果。

(四)及时审价签证,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绩效

建设工程项目损失浪费、挤占挪用、权钱交易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降低了建设投资绩效。跟踪审计,能对各阶段的计价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计监督和控制,防止高估冒算,同时也能对建设阶段的各种变更进行及时的监督,确保项目结算的准确计价,及时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明确各方在建设项目实施中处理有关问题的依据和规范,从而最大程度的引导和规范各方的行为,防微杜渐,整体上提高建设投资绩效。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

(一)跟踪审计工作量大,审计力量不足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投入大、时间长,而且涉及的环节多、专业多、人员杂。跟踪审计涉及从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到竣工决算等各个环节,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另外,跟踪审计也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进行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以及了解掌握最新的方法技术手段。但审计机关现有条件下还没有足够多的审计人员和足够全面的审计人才对全部周期较长且项目规模较大的政府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任务重人手少,审计人员疲于应付。在目前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如此详细的审计内容,如此长期的审计过程,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二)介入项目管理,影响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已成为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参加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难免会涉及到工程管理、决策的各种环节。审计人员在建设项目过程中频繁的介入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促使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目标,介人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协调会议,与会各方会要求审计人员发表意见,客观上造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参与了决策。直接介入了工程项目的管理,使审计人员很难保持独立和超脱,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审计依据不足,法规及制度建设滞后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明确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但没有可操作的具体审计准则,其他工程管理法规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审计人员只能根据工程审计的经验摸索跟踪审计,难以有效提高审计质量。目前这方面的法规政策相对滞后,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难以对建设项目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审计风险增大、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导致跟踪审计模式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目前关于跟踪审计的法规及制度还不完善,对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新方法尚待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但跟踪审计监督利远远大于弊,跟踪审计监督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8

关键词:工程;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效的基本建设投入随之加大,特别是最近的几年来,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是我国高效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最大、成果最显著的时期。为了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投资,使有限的基建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高效采取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规范建设行为、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跟踪审计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涵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单位对工程造价从项目决策到项目竣工结算及项目后评估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跟踪过程。传统的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方式存在着时效性差、时间滞后、诉讼增多、风险加大的弊端,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全过程跟综审计是工程项目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是现代管理学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上的新突破,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现阶段高效进行工程项目审计出于内部控制的考虑或是应上级部门的监管需要,要求自己的内审部门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但由于审计力量不足,单纯依靠其自身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审计任务,许多高效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或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代为执行,并通过签订审计业务合同来明确双方的责任。

二、跟踪审计的问题

1、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跟踪审计在一些高效实行已经几年了,实践中也制定了一些操作规定,但还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适合高效的规章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跟踪审计是在建设全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非常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不仅为建设单位制定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提供遵循的依据,也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的标准。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却相对滞后。这些都需要高效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支撑。

2、跟踪审计人员能力有限

跟踪审计人员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招投标所确定的审计人员在长时间的跟踪审计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在施工第一线,有些不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被派到项目工地,没有起到审核监督的作用。

3、审计收费不规范,影响审计质量

在跟踪审计与竣工结算审计的收费上存有矛盾之处。通常跟踪审计费的计取按照总造价乘以相应的费率,而竣工结算则以施工单位的结算报告的审减值作为审计费计取的基数。这种收费模式就造成如果跟踪审计工作到位,平时将争议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到竣工结算时审减的收费就受到影响。对于一些审计人员而言,为了追求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平时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并不指出所发现的问题,从而起不到跟踪审计的作用。更有甚者,审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相互串通,虚报造价,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4、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目标偏离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介入并进行审计,提出的审计建议。高效的基建审计工作往往受高效管理体制的制约,常常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在意识上凌驾于基建部门之上,变监督为管理,随时要求建设或施工单位纠正和改进,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的目标,过多干涉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使双方产生利益冲突,如果审计意见发表不当,就容易产生矛盾,造成审计风险。

三、跟踪审计解决对策

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行为

应按照《审计机关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本地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跟踪审计项目工作流程。跟踪审计质量责任制等,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并监督工程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在跟踪审计工程中,及时总结不足,逐步完善内控制度,规范跟踪审计流程,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2、加强跟踪审计人员的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在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中,涉及的专业多,目前涵盖的专业有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强弱电、消防报警、通风采暖、电梯等,在跟踪审计过程中人员要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施工图中的作法是否合理;审核投标文件中的综合单价、措施费、检验检测费是否合理;综合单价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及利润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子目的套用和材料的含量上是否存在瑕疵;因此这就要求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有造价审核及编制能力,还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家招投标和造价政策,人工、材料市场情况,因此需要对跟踪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项目上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要重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的水平。

3、确定跟踪审计取费的标准

调研跟踪审计项目的类型和专业特点,综合考虑审计人员的技术服务,既能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得到合理的收入,又能保证审计质量。不能单纯的追求审减率,把审减值作为考核审计工作的唯一标准,评价审计工作时更应考虑实际的跟踪效果,公平合理的确定审计付费标准。

4、准确定位,适时介入,产生实效

审计是以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目的,其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审计机构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同时,强调依法独立开展监督。

从制度上明确参建各方的责权利,跟踪审计在工程建设工程中适时介入,准确定位,他们是监督者,不是管理者,不应过多介入基建。财务等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工程审计与工程管理交织进行,提出审计建议,做到“到位及时不越位”,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适时介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招标阶段:跟踪审计人员对图纸认真进行审核,在一些项目的做法,材料选用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审计招标公告、招标程序、资格审查的是否合理、合法;审核招标文件是否完整无隐患;审核标底和控制价,保证清单的准确及完整;审核施工合同的条款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项目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阶段是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工程变更及签证进行有效控制;对工程进度合理确认;对材料的价格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实时数据,为材料核价提供依据;严格工程核价.工程变更,避免造价失控;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进度付款,避免超付现象;对隐蔽工程及时验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以后工程的结算提供依据。

结束语

跟踪审计作为高效新建项目的一种审计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效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了使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更好地为基本建设服务,必须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总结完善好的做法和经验,纠正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使跟踪审计真正起到监督作用,更好促进高效的基本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敬让.论高等艺术类院校工程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跟踪审计的合理化建议范文9

【关键词】跟踪审计;优点;问题与不足;措施建议

铁路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项目实施难度大,任何一个环节管理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影响项目效益的发挥。而目前工程项目广泛运用的竣工决算审计,对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失浪费,往往只能“秋后算帐”,难以从根本上遏制,这无疑束缚了审计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尝试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从而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铁路工程建设的问题和隐患,推动提高投资效益,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一、当前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审计能力不足,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铁路建设项目从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涉及众多环节和多个部门,有些涉及非常专业的知识,审计机关作为一个经济监督部门,限于自身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和审计资源的有限性,能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能力,直接影响跟踪审计效果。

2.跟踪审计未覆盖全过程,未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目前的跟踪审计中,大部分是在工程开工后才开始跟踪审计,关注前期的相关阶段不多。而且在前期的工程建设中,审计监督作用发挥较少。这样便无法有效控制前期决策、设计以及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造成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3.跟踪审计的角色错位,职责履行不到位

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部门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甚至与建设主管部门、监理等职责交叉、重复,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与缺位。

4.跟踪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实践被动

目前,跟踪审计尚处在实践和探索的阶段,未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还未建立一整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

5.有关各方支持、配合力度不够,工作开展有难度

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部门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够一致,存在着敷衍塞职,不负责任的情况,有的甚至怀有抵触情绪。在实施跟踪审计时,由于各参与方配合不够积极,使跟踪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搞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能力

首先,要对现有审计人员不断加强培训。培训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学习借鉴先进的研究成果和跟踪审计理论,要注重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其次,要引导审计人员学以致用,积极投身铁路建设项目的生产一线,运用审计新方法、新技术,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增长实践经验。再次,要把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跟踪审计队伍中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从而增强跟踪审计的效果和效率。最后,要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规范,严厉打击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的行为,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正派、能力过硬的审计队伍。

2.严把“关键控制点”,提高跟踪审计效率

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审计人员应该有效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合理研究分析,针对铁路建设项目的关键控制点,实施跟踪审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铁路建设项目关键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前期决策论证阶段;⑵设计和勘察阶段;⑶招投标阶段;⑷准备施工阶段;⑸隐蔽工程验收阶段;⑹主体工程验收阶段;⑺设备和材料的采购;⑻支付工程款项;⑼生产准备;⑽竣工验收阶段等。开展跟踪审计时,要注意把这些建设项目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重点进行审计,从而提高跟踪审计效率和效果。

3.合理定位审计角色,充分发挥审计职能

审计部门开展跟踪审计要准确定位。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依法独立实施审计监督。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跟踪审计规范运作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要加快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通过审计达到整改一片、规范一片、提高管理的目的。要加强审计制度建设,规范跟踪审计行为,让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