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8-21 17:14:15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心理 教育 研究

现代社会是现代人的竞争,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大学生在适应、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教育部对12.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有20.3%存在心理问题;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有26%的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师范大学调查发现有26.7%的存在心理问题;北京16所大学统计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山东医科大学统计:14年的休学者中精神病患者占首位;同济大学对15年学生死亡原因分析自杀占首位。从以上事实看出,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任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活动即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条件即学生、教师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等。还有“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教科书、资料等”。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课程理论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理解要更上一个层次,树立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1.1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加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使课程的内容更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1.2促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突破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课本或者教材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向学生宣读心理健康的知识,而是向更深层次的活动课程和体验课程方向发展,能够极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1.3促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和发展,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定以人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特征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重视与加强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

2.1利用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在学校中开设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普遍的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教科书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物体。而这些客观物体本身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难以确定。开发一定的活动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邮箱、信件、电话、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或活动周等活动。这些资源的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许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多种途径培养和建设教师队伍,如心理讲座、学校研讨会、参加各种机构的培训等。客观地讲,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学校好于职业学校”,之所以如此,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3.1对大学生的研究

现代课程关注学生自身身心状况、学生生活和兴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而要使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特别是高职院校。从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有所不同的,而现有的资料都笼统地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般特点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定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心理特点。

3.2资料的搜集与整合

随着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果越来越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为职业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职业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并非任何研究成果都是可以直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对待众多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材料有一个选择、取舍和整合的过程,从而使经过加工的材料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强的针对性。

3.3教育活动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开发专门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即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职业学院在开展活动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方面。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学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调节好自己的意志品质。

3.4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积极因素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确定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不仅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是指学校全部教师、教育工作者。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仅要着重研究学生、开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和整合材料,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教师有更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同样也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处事。从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角度出发,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自身的形象等问题。

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

在学院范围内举行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座可以解决一些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开设心理卫生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定期开展心理卫生方面的咨询活动,以利于促进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求助动机。正确地对待心理咨询工作,咨询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商量、建议、帮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咨询的目的就是咨询工作者帮助求访者认清他们的问题实质,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版.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关键词】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2]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33-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3]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文化心理学家阿克逊和苏(Sue)等人说过:“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4]文化敏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能力,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从纵深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学生,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宽容、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有着独特的、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共性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固然重要,但仅用这些理论来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普遍共性,但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从纵深的、民族文化的脉络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建立深入的共情关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基础。正如建构主义所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应当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活生生、具体鲜活的关于个体和个别事物的知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因此知识的要义不在于找到事物的共性,相反,而是应发现其个性。”[5]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发现个性,深入地理解学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心理咨询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民族文化都能完全了解。因此,文化心理学一贯秉承的开放、宽容的态度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开放、宽容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认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抛开既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文化保持一种探索的兴趣。在宽容、开放的理念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详细的倾听了解各族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参照体系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建构发展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等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站在权力一方,不再是独立于学生的观察者、判断者,而是学生的密切伙伴、参与性的观察者。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入的信任关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二)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生态哲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系统整体功能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不断向内部与外部平衡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的某个部分功能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发展的暂时滞后并不一定意味会破坏整体功能。因此“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因为当心理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整体发展趋势自然会对部分进行调整或修复,从而使得整体的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的某个部分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而必须有整体层次的把握,对心理整体机能的状态加以评定。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慎地对待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轻易做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由于多灾多难的历史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苗族人养成了封闭收敛的心理定势,形成了自律内敛的性格特征。而蒙古族由于一直过着游牧生活,草原部落游牧的生活习俗已经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的心理,蒙古人具有开放、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不同民族性格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有所不同。如果不从民族文化背景来考量,只用静止、孤立、统一的标准来认识和衡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

(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1.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比较低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教育,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仅停留在表面。所谓的健康教育工作多是举办相关讲座,让学生了解常规性知识,导致学生对如何调整自身心态了解性不足。其次部分院校设置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健康中心多隶属于其他部门的管理范畴内,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咨询,进而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无人负责。

2.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比较复杂,很多健康教育老师多是代课教师,对心理疏导工作相关内容缺乏了解,因此师资力量不足成为当前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实证性心理健康知识给予解答。但是由于多数教师仅是经过短暂的训练和教育后就上岗,对相关心理方面的知识没有确切的了解,同时加上自身经验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进行。

3.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在实践中缺乏全面的教学系统,部分学校尽管设置了教学课程,但是将其作为选修类科目,多数学生对该科目的重视度不足,尽管自身有相关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及时寻求帮助。其次在实践中存在理论性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不平衡的特点,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证性内容,导致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上课效率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顺利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该课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以下将对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提升学校的重视度

学校相关领导部门要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认识到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领导和管理,积极给予相关支持。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性科目之一,纳入到学生整体教育规划中,在实践中设置相关机构,根据实际要求,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进而保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升教职人员的素质

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差的现状,学校要建立专业的研究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担任教职工作,其次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让教职人员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有确切的了解。同时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监视的任职资格,只有具备和心理学相关学历或者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方可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元认知及其特点

元认知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心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也指一个人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技能。通常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大方面。虽然元认知是近十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但关于个体对自己思维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与调节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我国的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记》一文中也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些都包含有丰富的元认知思想。

元认知的实质即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调节。调节过程是通过两个机制来实现的。一是监视:一个人获得有关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进展、效果等信息的过程;二是控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作出计划、调整的过程。

例如,自我检查是一种监测过程。通过自我检查,个体可以知道自己的推理过程有没有出错;而对思路的矫正就是一种控制过程,它能够使思维活动改变错误的方向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调节活动中,这两个方面彼此依存,互为因果,监测得来的信息会指导控制过程,而控制的后果又通过监测为主体所得知,并为下一次控制过程提供信息。监测和控制的循环交替进行就构成了元认知活动,它推动着认知活动的进展。

当代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潜在智力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但是,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根据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具有以下特点:在元认知知识方面,学生对自己已有的兴趣、爱好、记忆和思维的特点认识比较清楚。但是,对实践任务、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明显欠缺;在元认知体验方面,学生能体验到任务的难度、熟悉程度、对完成任务的把握程度,能体验到自己遇到的障碍或面临的困难,而对于觉察目标是否达到、认知活动的效果效率如何即对于认知结果的体验却欠缺;在元认知监控方面,学生普遍都能为自己制订合理可行的中短期行动计划并不断检查其实施情况,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也能进行有意的控制与调整。但是,他们对行动中的漏洞、薄弱环节、行动中的错误等却缺乏补救意识,很少反省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补救。

元认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元认知与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认知正处在自我发展、稳定、完善的关键时期,但是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往往有较差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不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往往主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不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与现实联系的自我价值体系很不密切。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失调是当今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作为象牙塔的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自我认知严重的与现实不符。

那么,元认知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个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包括自身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自我认知的成熟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它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因而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大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活动并能根据要求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加以调控。推而广之,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活动和其他行为并对它们实施调控。这种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正是元认知的实质作用。所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训练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2、元认知与情绪调控

情绪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反应适度稳定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经常出现的情绪问题,笔者尝试从元认知角度帮助大学生识别情绪和调控情绪。

第一,识别情绪。识别情绪包括识别自己的情绪和识别他人的情绪,指的是快速、敏锐地察觉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变化,进而理解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过程。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微小的情绪的变化不够敏感,能够在时间内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的人并不多,情绪困扰已出现一段时间却仍然不知道原因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在心理咨询中采用的方法是“情绪辨析技术”。这种技术帮助大学生了解各种情绪的性质、强度和比例,仔细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微小变化,使其对情绪状态的了解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从混沌变得有序,为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二,调控情绪。Ellis的理论清楚地阐明了情绪障碍的原因和调控认知对于调控情绪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让大学生首先理解自己那么多的愤怒、沮丧、抑郁的情绪多数都与自己的“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等不合理认知

有密切联系,进而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了不合理认知,才能改变情绪。同时对有情绪困扰的大学生采用的“四个步骤”是:①指出其认知是不合理的;②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延续至今是由于他们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知引起的;③通过与不合理认知辩论的方法帮助他们认清不合理的认知,进而放弃它们;④用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在“四个步骤”中,与不合理认知进行辩论是关键的步骤。随着认知调整步骤的进行和深入,多数大学生的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和好转,最后摆脱了情绪困扰,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绪问题,他们可用已学会的“四个步骤”检查、监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轻松地驾驭和掌管自己的情绪,使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3、元认知与社会适应

大学时期是摆脱依赖,独立走向社会的时期。有些大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造成适应困难,如不会洗衣服、不能合理消费等;有的大学生不能转变旧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造成适应困难;有些来自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而造成适应困难;还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没有相应的心理防卫机制,以致产生许多不良行为。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种种困惑,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1.9%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

那么,如何从元认知的角度来指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呢?由于元认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即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就是在社会活动中。一旦出现一些不好的心理偏差,大学生就可以作出及时的反馈,向良好的方向进行调节;自我控制就是指根据调节的方向和幅度,通过连续不断的进行控制和调节,最终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达到调控认知结构和行为的目的。所以,首先要调整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在社会适应中,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其次是教给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对自己人际交往现状的认识、对自己人际交往体验和人际交往方法的思考,对正确人际交往技巧的使用等都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4、元认知与学习

1996年4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一份报告《学习一内在的财富》。报告将学会四种基本学习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从而根本上更新了学习的内涵,这场“学习的革命”彻底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所以,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使自己成为一个策略型的学习者,随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就非常的必要了。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1.大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低。

区别于前几年的大学生,当今的大学生综合心理素质又有所降低,独立学院自然也是如此。心理素质的低下,主要体现在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两方面。从发现世界的角度看,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懦弱性,导致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不容易获取全面有效的信息;而从改造世界的角度看,他们又对自身的实际能力以及对客观问题的考量都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偏差。

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人才建设。

与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一样,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推进日常生活中各个行业的人才建设。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是有着不可忽视的直接联系。从目前的独立学院大学教育学科建设来看,高效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辅助学生完成自身能力的拓展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较为薄弱。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独立学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落实,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内容还是核心思想,都未能与实际要求相持平。内容方面,学校的教育机制仍参照了前几年的传统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丰富性,无法适应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和心理教育需要;思想方面,仍然局限于心理教育的表面,却没有深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深层内涵。因此,思想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还是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的。

2.大学生的重视程度较低。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人会存在一定的偏见,误以为只有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才可以进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他们对心理教育退避三舍。另外,相关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宣传力度欠佳,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无法及时有效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做出妥当的处理和深入化学习。

3.家庭方面过度娇生惯养。

如今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人群,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没有受到过什么特殊的锻炼和经历。一方面,他们的脾气相对暴躁,处于叛逆期的他们无法做到与他人的友好交流和相处,容易造成矛盾冲突的激化;另一方面,大学生之间的情感纠纷相对复杂,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他们无法采取理智的方法,正确处理好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三、新时代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拓型对策

1.采用网络互动平台。

互联网络技术的推广,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宜,都可以做到现实与虚拟的融合。基于新时代视角,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保障他们充分吐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互联网——这个相对封闭、保守的平台,抒发和宣泄自己的一些个人情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与其他陌生网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排除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矛盾,使得大学生可以有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完成心理阴霾的缓解和疏散。

2.强化“心理小分队”建设。

“心理小分队”主要是出于对部分大学生的封闭心理的照顾,通过若干名同学组成小分队一起解决各自的心理问题的方式,来强化新时代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心理小分队”不是独立学院内部盲目的小团队建设,在落实过程中,既要保证团队内部成员间的互相信任与支持,也要避免小分队成员的随意排外,应该尽可能从分队的实际建设出发,将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贯穿到个人的具体发展过程中。

3.推进野外实践活动。

从独立学院的学生构成来看,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往往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娇生惯养,心理素质相对低下,因此,适当推进野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而野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考虑到活动人员的选定和安排,还要对具体的地点确定和活动布置,作出细致化的分析和考虑。野外实践活动应该立足全局观念,从整体角度出发,形成强有力的联合互动从而营造出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4.中外合璧形成文化交融。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7

归根到底,家庭教育,不会因为大学生离开家到校园生活而影响力减小。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且大学生已到独立的年龄,认为家庭教育无足轻重而不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的做法,是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家庭从始至终对大学生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可能是原来家庭教育结果的延续,也许是目前家庭的辐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正性合理作用。

1.家庭和学生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是家庭一员,他们和家庭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在家庭中大学生有确定角色—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学生和家庭成员间存在复杂的心理关系。源于生物性的亲情—血缘,这使家庭成为大学生性情塑成的场所,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家庭熏陶;家庭权威人物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很大,大学生人格会被权威雕琢,所以影响大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实际是家庭对其的缩影,大学生呈现的心理状况,在某种意义上是反映家庭状况,或是家庭矛盾的出口。

2.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一些从事家庭治疗的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能否成功走出家庭是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即他的视线能从家庭到外面世界来进行自己的生活。但中国大学生与家庭有着自身独特的关系特点,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对他们的影响不能简而言之,脱离和依附家庭可能造成心理困扰,家庭给予大学生们的是复杂的心理体验。

2.1家庭是大学生发展与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所以家庭是维持大学生生活的保障。他们心安的享受父母提供自己物质,一旦失去物质来源,就会表现出不快。父母没有怨言、义无反顾为他们提供物质需求,满足大学生物质条件。一旦孩子有需求,家庭会伸出温暖的手,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支柱与坚强后盾。

2.2家庭对大学生有回报的要求

家庭对大学生的回报要求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作为大学生父母,希望自己所付出的能有所回报。回报的形式是多样的,从指向性看,他可以是大学生自己,父母本人,也可以是家庭以外的人或社会。由于这种回报需要具有的多样性,使得这种回报隐匿了家庭与大学生关系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家庭是“无私的奉献”。然而,这种回报却又是实际存在的,大学生们必须要承受这些压力,首选,他成为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其次,它产生紧张感使大学生们不能摆脱的困惑,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满足不了时,就会成为行动的阻力,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发展。

2.3当家庭出现矛盾时,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的大学生会卷入其中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小单元,会因自身和各种社会的原因发生变故,引发矛盾问题。当家庭有危机时各个成员都会有反应。大学生在家庭中有微妙的地位,一方面,是经济的依赖者;另外,有延伸知识向权利的趋势。所以,处理接听矛盾过程中,尤其是没有良好的策略时,会把大学生推向前沿。使用孩子这一武器,让他们承担本来不该承担的责任。家庭问题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会有严重的消极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重申的思想是“健康第一”,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在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第一”中,包含了现代人对心理的重视,不仅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也关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对这一观点各院校人员意见一致,家长们也赞同,那是不是学校和家庭着力推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呢?事实上,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作用力是多样的。在各种合力下,家庭有不同的形态。

第一类:幼稚型家庭,有完整的家庭结构,但家庭成员中,尤其是权威成员存在人格缺陷,当家庭成员出现某些生活事件时,会用幼稚的方法来解决,或退缩,或回避,或有其他不冷静的行为,这种家庭会削弱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第二类:成熟型家庭,不管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但成员对待生活困扰的方式是正确的,对大学生精神上的支持远高于物质的支持。如果大学生心理困惑时会有所察觉,并提供心理帮助,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这种家庭可以起到强化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从而形成正向的增长合力。

第三类:放任型家庭,孩子进入大学后,就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家长无视其责任,认为孩子已步入大学,懂得多,不用自己管,学校会管。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惑、心理困扰时,不能洞察其内心变化,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目前,大多家庭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一个老师有几十几百个学生。只要父母和老师能够关爱孩子,共同努力,那么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很小。

第四类:高压型家庭,过多干涉大学生个人生活,觉得大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必须按照父母说的做,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有些孩子会放弃自己的想法,遵从父母,缺乏主见,形成自我同一型障碍;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偏颇,太看重孩子学习,接受不了孩子落后的成绩,大学生的心理无法承受,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更使学生背负过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这种家庭类型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抵触,甚至对立。

【参考文献】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8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习、考试带来的焦虑心理。目前,高校里的奖金制度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相对高中而言,大学里的学习竞争明显没有那么激烈,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终日献身学术,并希望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由于高校里的奖学金制度比较严格,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才有幸获得。另外,面对即将就业的各种压力,很多学生都要进行计算机、英语等各种等级考试,这也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社交障碍造成的焦虑心理。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大学生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可知,大学生对尊重和爱的需求很强烈,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由于高校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组成的,故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较易产生摩擦,发生矛盾,进而给大学生造成了心理焦虑。又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情绪化,较少考虑事情的后果,所以他们的恋爱关系也给他们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就业和竞争压力造成的恐慌心理。近年来,不少高校都进行扩招,竞争愈演愈烈,这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都束手无策,找不到自己中意的工作。因此,很多大学生期盼就业,又恐慌就业,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

由于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阶段,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处理事情不够沉稳、遇事冲动、情绪波动大,故他们的自控力较差。音乐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方式,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歌词、节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开心、苦闷、忧伤等情感。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歌词、哼唱歌曲、演奏乐曲来发泄心里的各种不快,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例如,有些在压抑的时候听《海阔天空》,经过一首音乐的治疗后,他们就会变得开阔。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培养一种情怀。

(二)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对学习不感兴趣、缺少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在学习中不严格要求自己,缺乏上进心;在生活中的应变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处理事务缺乏责任感。然而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学生的音乐内容来为学生培养个性能力,改变他们对心理的自我认知,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身个性能力发展的途径。例如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可以多听励志类型的歌曲,这样他们就会从歌词中收到启发,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对人生充满信心和斗志。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待人接物,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子较窄,缺乏对人际交往专业知识,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很多交往障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孤僻。而音乐教育是一种比较适合大学生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增加感情。很多音乐活动要依靠集体才能完成,例如,一首乐曲的完整演奏就需要有些学生弹奏乐器,有些学生指挥,有些学生演唱。因此,音乐是团队合作的产物,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配合、鉴赏、指导等才能完成。学生在沟通交流、分享心得的过程中,实际就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它消除了孤独感,提高了个人交往能力。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智力

音乐教育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其中包括乐理知识、历史常识、人文地理以及风景名胜等。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做出了较为客观的判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事物的能力;音乐教育有助于开拓他们的创新能力,因为每一首经典的音乐都离不开优美的歌词,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联想到音乐所谱写的场景,感受到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因此,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歌唱,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20% 左右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能主动到心理咨询门诊咨询的学生却只有l%~2%,与有20% 左右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相比较,相差甚远,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政治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进而指导其社会行为。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两者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事实上,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其心理素质特点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各级学生工作干部与全校学生进沟通的。在工作中,培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育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也没有截然分开。实践也证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变“等学生上门咨询 为“主动登门诊疗,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培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效果。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把握结合度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般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如心理负担、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等。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思想政治问题的解决。但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不能在更高层次上给大学生以引导,指明方向,其效果也只能是暂时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键是要把握好结合度。对心理、精神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认识方面的研究和指导。对因这两方面因素交织而产生的问题,可以从心理方面切入。把心理问题的解决与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同时。也必须看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非思想性、非政治性、非道德性的纯心理的问题。对此,应从心理的特有规律出发去观察、分析症状。对症下药。不宜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造成心态的进一步扭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要给予热情、细致的关心,了解他们致病的原因,主动与心理咨询机构联系,反映情况,配合心理治疗,在灌输正确思想的同时,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排除致病因素,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对此,存在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把火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发展中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对这一类问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把两者真正结合进行,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应变能力不强,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经济上攀比引起心理失衡,性心理适应不良等。① 环境应变问题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家独住一间房和看电视、上厕所、洗澡等不用出家门的优越条件,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导致出现了适应困难,感到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种种神经衰弱症状。这类问题,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时也会有所表现。②自我认识失调,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邻居、亲友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我感觉良好,但到了大学,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众多比自己强的同学,加上自身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上一有波动就出现自信心下降,甚至产生自卑感、失落感。③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沟通不良、性格缺陷、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技能等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引发人际冲突的状态,而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④经济上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主要在贫困生中表现突出。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在吃、穿、用等方面差异很大,需要用钱和家庭无支付能力的矛盾冲突导致一些贫困生心理失衡。⑤性心理适应不良主要指由于缺乏科学的性知识,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冲突导致性心理失常以及恋爱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据此,应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

采取相应措施。(3)分面、线、点施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落到实处。面上教育,就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结合实际适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所有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认清心理咨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范围等。宣传普及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广播、校报、墙报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当产生心理问题时有接受咨询的要求,能自觉调节、保持心理健康,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线上教育,就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等活动,在积累学生个性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处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跟踪把握学生心理波动变化轨迹。建立动态的。思想心理模型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科学、扎实。点上教育,就是个别的心理咨询活动。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听取前来咨询学生的讲述,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响应其讲述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增进与前来咨询学生的情感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别谈心活动溶为一体。 

4、实施家校沟通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虽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往往偏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其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得一些政治上无所追求、思想上不求进取、道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更得不到及时教育与治疗,给社会、学校、家庭都会留下一定的隐患。实施。家校沟通 ,就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 

5、建设一支训练有素、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同学生接触,对学生中各种问题最了解。给他们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以他们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机结合. 同时,应适量从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调一些人员充实这支教师队伍,对他们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逐步培养、建设一支既掌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又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技能。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进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6、摆正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在医治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同时,有责任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培养他们确立更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导向作用,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两者的位置不能颠倒。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卢法规.当代大学生的危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杜文东.陈力.医学心理学(修订本)[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3]周晓虹.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