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8-24 17:15:06

经济发展战略

第1篇

【关键词】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 城镇化 工业化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6条明确提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是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首次以独立章节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这充分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地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整体功能和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的县域经济体207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总人口的70%之多,地区生产总值份额的60%,财政收入的24%,吸纳劳动力的65%。县域经济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业,而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内具有广阔的农村腹地,巨大的消费市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力保障。

2.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平台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农村经济为基本经济,以农村人口作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城乡转型、淡化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好,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吸收了本地的农业剩余人口,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稳定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大力发展以县域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城市,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这是我国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工业与城市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同时推进。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应该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双向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行的近十年来,县域经济在协调城乡关系,带动城乡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流通体系上,形成了以县域城区为中心,农村集镇为依托,城乡交融、合理分布具有特色的社会化经济群体;在服务体系上,形成了以连接千家万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更好的协调城乡关系;在生产关系上,形成了城乡经济融合的生产网络,使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水平。农村是县域经济的广阔腹地,占总人口的70%之多,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与市场容量,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内外需失衡,保障经济均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延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首先,大力推广“农业区域化安丘模式”。 积极引导扶持流通和加工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效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业化合作,形成利益协调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

其次,增加科技投入。综合利用各种形式及渠道筹集资金,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将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载体建设。大力开拓市场,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信息网络,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支撑,二者相结合。

1.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发展和增强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也是县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城镇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力点,对于接受城市辐射作用,协调县域经济全局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点面共同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县城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这对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形成集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2.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积极承接那些对县域经济有促进作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县域内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劳动力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本县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提高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术含量的迎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导向。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的膨胀力、旺盛的生命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和顶梁柱。进一步做做强民营经济,让主力军更加强大,顶梁柱更加粗壮,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活跃城乡市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束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主体战略,按照“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的思路,强化措施,大力扶持,做强民营经济。

(四)发展优势产业与集群经济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近十年,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区域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探求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经济组织形式。低交易成本、知识溢出、强连锁带动效应和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使区域集群成为极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发动机”。

中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密切相结合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逐渐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成长中的产业集群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这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和城乡间人口流动,形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或产业集群中心积聚的态势。县域经济中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实现农村――城市健康有序转型的内生协调机制。

(五)扩权强县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就要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权力,应当不失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是增强县域经济自身活力的有效措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做到责权统一,强化对县域经济的自主管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县财政划归省财政直接管理,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激活县级财政活力。财政部在2009年7月公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12年底前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收支划分、资金往来、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等改革,实现省与市、县财政间的直接联系。这种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改革是扩权强县的新突破,在制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

参考文献

[1]曹健.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8-09-16.

[2]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3]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5]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6]朱舜.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J].乡镇经济,2002,(1).

[7]刘国斌,陈治国.利用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8]郭军,刘瀑.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小城镇经济研究[J].中州学刊,2007,(5).

[9]尹昌斌.我国县域工业化的内涵、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7).

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 发展 战略 构想

0 引言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在过去的20年间,

逐步建立资源利用的市场体系,加快扩大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初步理顺资源利用的租税费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资源管理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除 法律 规定可以实行划拨方式外,其它资源的利用应采取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提供;经营性资源使用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协议出让、租赁国有资源,要在协议前评估,协议价格集体决策,协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原划拨资源使用权流转和改变用途,如不再符合划拨供地范围,必须有偿使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及资源的有偿使用和流转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资源有形市场建设,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同时严格矿业权市场管理,依法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规范流转行为;积极开展探矿权和国家出资形成采矿权招标、拍卖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大力培育矿业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已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抓紧完善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价格和矿业权价款评估及处置管理,健全资源性资产的收入分配机制。同时加强地价管理,大力开展城市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更新与平衡。进一步理清产权关系,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性资产的运营监管。

3 环境战略

首先,政府应该运用 经济 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环境与治理环境污染。并比较各种手段的特点、成本和收益,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管制标准。尤其要加大经济手段的运用,将保护环境与治理污染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相结合,发挥经济手段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作用。在不突破 自然 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环境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实现总产值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应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革新,全方位综合整治环境污染。

其次,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改变现有gdp核算体系,变现存gdp为“绿色gdp”。目前,我国在对gdp进行核算时并未将经济增长的环境影响考虑在内,从客观上导致环境污染这类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得以存在与蔓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形成巨大压力。今后,应逐渐改变这种现状,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纳入gdp的核算中,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所造成的损失则要从gdp总量中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核算方式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提出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指标,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即以是否改善了社会福利为出发点对现存gdp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对环境负外部性所造成损失的扣除。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但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与数据来源问题等。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变现存gdp核算体系可以改变经济主体的环保意识,引导生产与消费行为,切实将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并将其内化到经济主体自觉的行动中,而且思想观念的改变本身就是极大的进步。

第3篇

县级财政的来源绝大多数是县域内工业企业,尤其是支柱性企业。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人工业部门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按费孝通教授20世纪80年代总结“苏南模式”时的提法叫“无工不富”。根据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所处的阶段,工业化仍然是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1.调整好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好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的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

2.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的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合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经营规模和经验指标上达到一定规模,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企业,是县域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主体。

二、以特色农业为基础

发展县域经济要将发展特色农业放在重要位置,这既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需要又是保障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看,陕西省乃至中国大部分县域经济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特色农业特别是经济农业的发展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1.确定重点产业和产品。由于各县之间经济发展基础、优势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从县情、乡情、村情特点出发,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协会式服务,转变运作模式,依托项目抓发展,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靠大靠强、结构调优调强”的运作思路,用大项目带动大产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培育特色农业的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并不仅仅只是生产单一产品的单一产业,成功的集群包括位于同一地点的许多关联产业、供应商和机构。各个县市要以自身有特色的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为基础,使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产生。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

三、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县域经济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按照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体的思路,大力推进国有或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走民营化之路,使企业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创新的联动效应。陕西省与全国省际之间的情况不同的是,越不发达的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占当地国民经济的比重越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人手,理清思路,明确定位,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经济来抓。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再讨论活动和组织干部、企业主到浙江温州、义乌等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参观学习,借鉴“温州模式”和“义乌经验”,彻底地统一思想认识。

2.扩大招商引资。各个县市要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拉动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树立“干部抓项目,群众跑市场”的工作理念,积极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为陕西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以城镇化为支撑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50%,到2050年,全国累计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5.5亿。陕西省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1城镇化建设必须致力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不仅有利于工业本身利用要素聚集形成规模效益,而且可以带动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业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搞好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

2.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陕西省是著名的旅游大省,各个县域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县级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到非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多的机会。

五、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bsp;

相关数据表明,经济创新力对陕西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影响较小,说明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至今仍然是主要依靠资源而不是创新来推动。因此,制度创新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政府是制度创新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县级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元,是诱致性制度创新与中央强制性制度创新相转化的中介。县级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1明确产权制度。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存在,要保持经济组织的效率,必须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产权。陕西省县域现存的产权制度安排要“保持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存在”,在所有制结构上,使县域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大,尤其是个体、私营比重要大。

2.创新投融资制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扩大“对内开放”,放松民间资本在投资领域的限制;重组与发展县域金融体系,缓解间接融资瓶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应把其基本职能调整定位为支持农业、农村开发和发展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推广商业票据等融资品种,纵深拓展融资渠道。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陕西省的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区域文化相对落后、县域创新能力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等导致的。针对陕西省县域经济目前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战略,以期促进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是我国柠檬的重要产地。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柠檬的消费量的上升。安岳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对区域经济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进行区域规划有着良好的示范效果,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从政策、政府机构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因此本文将选用安岳县的例子,对区域规划进行分析。将结合产业经济学中有关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管理的有关方法进行探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案例介绍

安岳县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是“安岳柠檬之乡”,现正全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力争将安岳建设成全国柠檬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现已建成柠檬基地乡镇29个,柠檬栽培面积26万亩,1800万株,其中出口备案面积1万余亩。2008年鲜果产量10万吨,果农鲜果收入5.6亿元,总产值10亿元,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现已成立安岳绿峰柠檬专业合作社、安岳普州柠檬专业合作社等柠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柠檬加工企业17个,年加工能力5万吨,生产开发柠檬油、柠檬果胶、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发酵果醋、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系列产品十多个。

二、案例分析

产业布局是产业规划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笔者将重点分析产安岳县的柠檬产业布局,以此来梳理出产业规划尤其是县域产业规划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第一,地理位置因素。“柠檬”产业可以说作为安岳的支柱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而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能够加速过减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因素不仅关系到自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国道319、省道206以及建设中的内-安-遂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成-安-渝高速公路、绵-遂-内-宜铁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是成都至重庆、南充至泸洲、遂宁至内江、资阳的捷径交点。交通便利,这句为安岳的产业布局提供了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对对安岳来说,有利于发展和布局其柠檬产业。柠檬可以快速运出,对外交流方便。

第二,自然因素。柠檬性喜温暖,耐阴,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冬季温暖,年温差小的地区,适宜于年平均温17℃-19℃,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200℃-6500℃,1月平均温6℃-8℃,极端低温大于-3℃,年降雨量1200毫米-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大于1200小时的地区均可栽培。在年平均温小于17℃的地区,有短时-5℃低温和周期性冻害的地区,不宜做露地经济栽培。对土壤、地势要求不严,平地、丘陵坡地都适宜栽培,但以土层深厚、疏松、含有机质丰富、保湿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pH值在5.5-6.5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而安岳在四川盆地中部,地跨沱、涪两江分水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植业发展,尤其是柠檬的种植。四川东部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第三,社会经济因素。199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安岳建立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以来,县上成立了柠檬生产开发办公室、柠檬研究所,技术服务体系延伸到乡、镇和村、社,安岳柠檬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柠檬基地乡、镇18个,定植柠檬800万株,10万亩,2000年产鲜果3万吨,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70%以上。2010年可达20万亩,25万吨以上的设计规模,柠檬产业将逐步成为安岳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是安岳地方经济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安岳自身在机构设置上,则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在安岳设立了相应的柠檬产业局,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进门产业局制定柠檬产业的发展,并进行相应的协调。以专业化的视角来打造安岳柠檬,负责相应的生产技术、柠檬科研、以及协调企业对柠檬的研发工作。因此在政府机构中设立相应的专业部门负责有关柠檬的一系列工作对安岳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柠檬产业局在安岳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应当说类似于官方“智库”但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权限但也相应的承担了安岳柠檬发展更多的责任。柠檬产业局在职责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拟定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柠檬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宣传、培训、指导及信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抓好柠檬品牌建设、文化建设。这样将整个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他一切有关柠檬产业规划以及实施的权利“下放”;但有相对“集中”到一个权力部门手中,有利于产业政策的集中于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结论

突出“本土”特色,加强文化输出文化上,以个性化体现差异化。文化,也是一个经济体的一个软实力的象征。而安岳县在利用自身有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基础之上对柠檬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在组织结构内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对柠檬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区域产业规划中我们的政府或者管理者的角色与位置的选择影响到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安岳政府网[DB/OL].

第5篇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国际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会展经济也得到发展。我国展览行业异军突起,场馆规模不断扩大,设备日趋完善,会展经济已经具备十分完善的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我国会展经济不仅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提升,其软件实力也在不断进行增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展览越来越多,慢慢开始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公司,运作经营了一些大规模、影响力大、较为出色的展览,不仅能够为双方减少经济成本还能够为社会带来社会效益。但是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失衡问题严重,其主要活跃地点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这三个地点都是全国经济、政治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而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较大幅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基于SWOT的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1.优势分析①重视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会展行业的发展,大力推动会展经济。许多城市专门设立了相关部门对会展进行专业化管理,学习国外会展工作的先进经验,为能够举办专业的会展做出了较大的努力。许多城市提出整合资源,改善现有设施,加大力度推进会展工作,吸引了更多的组织进行会展的举办。②旅游资源丰富。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具有十分优美的自然景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拥有许多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旅游是会展的基础,许多会展的举办都较为愿意选择旅游资源发达的地区,而我国正好就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就为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会展经济而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③国外丰富的会展经验。虽然我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达国家具有十分丰富的会展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成本。而国内近年来也成功举办了一些较为大型的会展,这些成功的经验也为我国会展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启发。④丰富的场馆资源。会展场馆是会展举办的必要设施。一般较为大型的会展需要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展馆。而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场馆资源,不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具有大型的场馆,许多二线城市也具备了举办大型展览的条件。2.劣势分析我国经济日益强盛,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但是举办会展不仅需要举办地经济发达,还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设施。服务业发达等软条件。从这些来看,我国会展经济还具有一些劣势丞待改进。①人们对会展行业认识不足。因为会展经济在我国还属于较为新兴的行业,大多数人对这一新兴的经济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了解,这也就造成许多人认为会展只是一种商品买卖活动,甚至只有一项促销活动。没有认识到会展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没有认识到会展经济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力。②缺乏管理机制。我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并未形成较为有效地管理机制。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规范会展行业的发展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但是我国目前还未形成由政府认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规范机制,这对于会展的举办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对于会展举办过程中承办单位的资质、展商引进的标准、产品的质量标准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不利于未来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③会展档次急需提高。会展经济的发展根本在于举办会展。国外许多世界闻名的会展地几乎都具有高档的品牌定期进行展览。虽然,目前我国的广东等地也具有一些颇具规模的展览品牌,但是仍旧不能与世界知名的展览城市相媲美。从整体分析,我国会展的档次较低,规模较小。展览举办的规模小、形式也较为乏味,影响力较低。3.机遇分析①国家政策扶持。我国目前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推动文化繁荣。2009年我国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在其中明确规定将重点推荐文化会展行业。会展行业作为政府大力推动的行业之一,其发展就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②会展更为专业化。专业化的会展才能提升会展的发展品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国外,会展的发展已经十分专业,代表了会展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专业化就相对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展览具有高素质的观众,还需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我国而言,缺乏举办专业化展览的经验,综合性的会展对会展举办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因而专业化的展览就成为我国会展未来发展的趋势。③技术更新迅速。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顺应时代的潮流,电子信息技术在会展的各项环节均具有十分有效地应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会展的质量,还为会展的平台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通过网络进行会展宣传,供应商联络等,这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都为会展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4.威胁分析①专业化水平低,缺乏相关人才。因为我国会展经济处于刚起步阶段,这就导致了我国会展行业还未形成较为全面的系统。许多会展处于临时举办,并未形成定期化模式,同时目前大多数会展的举办都是招聘临时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能进行较为专业的服务。专业的会展需要从策划到举办都具有专业人员进行领导和配合,我国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相关人才的专业化教育较为滞后,也导致了许多一线城市都难以得到需求的满足,而二三线城市就更为需求。目前,我国的会展人员大多数都未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具体的运营知识。②形式单调。目前,我国会展的举办形式中,展览较为常见,而大型会议则十分稀少。许多场馆都不具备举办大型会议的能力,只具有较小的会议场所,不能容纳大量的观众。一些大型会议等往往在一些体育场所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场馆的竞争力。③国外竞争压力。国外会展公司具有十分丰富的会展经验和较大的实力,对于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强大的威胁。我国会展市场面临与国际会展业进行竞争。

三、会展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第6篇

和东欧及独联体国家不同,我们所采取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鉴于大多数转轨国家在激进社会改革中出现了重大的失误,我们采取了渐进式的转轨改革方式。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杜绝出现类似的错误,而且也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改革,我们也要借鉴他们在改革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去应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挑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制度的重新确立。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左”的思想的左右下,我们实行的是单一的严格控制的公有制,甚至出现人I民公社这种违发展规律的畸形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我们又重新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不否认,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这种所有制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就我个人而言,这种经济制度的确立仍没有给予私有制以正当的和应有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它已经无法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然无论是从令人头痛的意识形态考虑还是社会主义的自身性质,我们都无法和不能否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地位,但是公用制的主体地位并不能代表起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到了主体作用。在多年的计划体制的束缚下,我们造就了世界上最落后最无效的经济。除去在垄断行业的因素,公有制的作用还远远比不上只有二十几年寿命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人所批判的的私有经济及其本质相同但更先进的外资经济。而后者正是当代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催化剂。在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的严重亏损以及低效率问题已经严重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风险,而农村的土地经济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后的八十年代又过一段发展,而现在则是危机重重。即使是长期不被所谓的“马氏”经济学家所承认的集体经济,除了在八十年代捧出“苏南经济”模式而红火一阵外,最终败在以私有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下。而其当年发达的集体经济现在除了满足当地的就业压力外,毫无活力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继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们绝不能再受僵硬的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所束缚,再向无辜的私有经济戴大帽子了,我们应该坚持对公有制的深层改革。只要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硬性分割所有制和规定各所有制的性质毫无意义而言。非公有制包括私有制和外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间资本的积累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些作用在公有制特别是国企在短时间内所不能完成的。尽管在短期内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分配差距和阶层的分化(这些我将进一步阐说),相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皆穷的境况莫不是巨大的飞跃。而过去公有制改革所实验出的集体经济,虽然也得到过官方的承认,但严格意义上说,我认为根本就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即使在宪法规定下,基层政府也无权使用人I民的资金,除非在完全意义上的民众自愿,否则基层政府的市场运作就有越权之嫌。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主体只能是它的参与者而非监督者——政府。所以,现时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目标就是建立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所有制。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督者,有必要也有义务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适应发达市场经济的先进所有制制度,。

二:改革道路上的“三农”关。

无论是前任朱容基总理,还是现在的有农业背景的温氏政府,无不对我国现在的“三农”问题痛心疾首。湖北省监利的一个普通的乡党委书记,因为上书总理“三农”问题而全国闻名。可见在中国国民经济繁荣的背后,农业潜伏着多么大的危险。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微不足道,但是农业作为新中国经济的母乳,其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必须得到最大的关注,这也是我将“三农”问题放在第二讨论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后,照搬苏联的经济体制,也部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的政府依靠残酷剥夺农业的产值来发展经济。几十年来,我们的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直至今日,农民兄弟仍默默忍受着工业对农业的巨大剪刀差。在发达国家甚至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会对农业进行补贴,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现金我国农业的危险局面,绝不能归咎于农民兄弟的懒惰与无能,只能是我们自己政府的责任,而也必须由政府负责。至少在我的观察中,农业真的到了无法发展的境地了。农民除非是外出打工,否则单纯依靠农业收入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而在农村,除了农民的极端贫困外,他们还要面对基层政府的压迫和尖锐的阶层分化问题。这些共同构件的农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头号问题。朱容基总理已经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革,如税费改革和粮食收购改革。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认为农村问题的根本在于产权不明的问题,农民只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脆弱的使用权又容易被专横的地方政府所剥夺。所以朱总理的改革只是涉及到一些皮毛而已。对于他的继任者温XX总理,我相信以他的农业背景,肯定能意识到农业的根本问题并对之进行实质的改革。我的期望是,

首先最根本的是对产权进行改革,使产权明晰。不能死守计划体制下的土地国有政策。既然国企改革可以出售国企,为什么政府非得独占土地的所有权,而不将其归还给其实际主人农民手里呢?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在落实土地产权的同时,也应指定相应的土地产权法律。禁止土地的买卖,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别人使用,但是土地的所有权不得变化,这就防止了在农村的土地兼并以至导致社会动乱。

其次,要中国的城市居民向农民还债。国家完全免除农民的税费,其在财政上的损失可以由城市居民承担。在农业现行体制下,单纯的结构调整,农民的增收还是没有指望,而只有解除农民发展的负担,使其由初始基本进行发展。

再者就是涉及到政治体制上的改革,就是逐步取消农村的乡镇级政府,而逐步就是不能激进,要先在发达地区进行试点,再推广到落后地区。并且弱化农村的集体权力,我国古代有“皇权不下县”之说,而在西方国家的乡村自治管理,其中央政府的权力也只能达到市级。这项改革,可以减少大批的冗员,并且直接减少农民受到的基层政府的压迫。同时也要建立公共事业服务组织和相应的联系机构,负责农村事物的组织,而非过去的政府的强行监督和硬性规划。我们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因为“大包干”曾出现过农业的飞跃发展,我希望新一届政府能加大对农业的关住,推动农业的第二次巨大飞跃。

三:新经济下的阶层分化和财富分配问题。

像我这么大的年龄,是无法想象我们的前辈们所生活过的计划经济下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我曾看过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中国》,他对当时的社会有具体的描述,我也不禁对当时人I民的生活状况感到万分惊讶。,相信年长的老师可能对往事留有记忆。尽管今日无论那个人是如何的仇富,对富人如何的咬牙切齿,他也不愿在回到当时那个社会下去生存。对于以前的“一大二公”的社会,无论当时的喉舌是如何的赞美,我们新时代的公民都应该坚决摒弃。

我们进行改革开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面对曾被我们愤怒声讨的阶层分化和财富分配的问题。我相信邓小平是伟人,并不是我认为他在经济上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他作为一个革命家领导者,第一次提出了“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并将之付诸实施的人。我们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不会让每个人在竞争中都成为成功者。除去不正当的制服手段,即使在同样的竞争条件下,也会因为个人能力和机遇的差异而使原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出现分化,这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而我极力回避使用“阶级”而替用“阶层”,就是不想国人在这一字之差上在造出多少无意义的争论。在市场经济下,这种分化是完全正常和必然的,但是在的中国,现实所面临的问题要严重的多,而境内外的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这种分化正在加剧。我国法制的不健全,社会上的仇富心理便不时的发作几次,山西的“李海仓案”就是一例。不可否认,像大多数转轨国家一样,少数民间企业家在其发家过程中的确不那么光彩,但是民众所真正仇恨的是那些国有企业的腐败管理者和滥用权力致富的官员及其裙带下的太子党,而这些人因为掌管着巨大的公权力,所以民众只能将愤怒发泄到无辜和脆弱的私营企业家身上。甚至在少部分“遗老左王”的教唆下,无助的民众将愤恨倾撒到改革开放上,竟然回忆起毛氏时代的平均主义来。而这种仇恨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无健全法制的保障下,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乱。我认为这是仅次于“三农”问题的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相对与全力发展经济来说,政府在这方面的注意力显然不够。在“八九”动乱以后。政府的注意力放在“反资产阶级自I由化”和惩治官员的腐败上。新一届的政府可能回在这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注意力。严肃认识阶层分化和财富分配的问题,不能采取强力阻止它的发生。而是进行引导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税收差额对财富进行社会的再分配,加强税收的依法合理征收,防止人为特别是富人偷漏税。在财政上上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和补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而在现时中国,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对国企老板和政府官员的监管,为民众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再使公权力去破坏社会的正常发展。在我国基尼系数接近危险值的情况下,这种必要性尤为紧迫。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改革,我们都要遵守一个曾废弃多年的基本道德原则——善待富人。

四: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的危机与完善。解决所有制、“三农”以及阶层分化和财富分配问题,只是为今后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如果其他条件不具备,则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会长远,甚至会前功尽弃。所以要想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同时要解决好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一:人口压力和就业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大为降低,但每年的新生人口人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现在已经无人再相信荒唐的“人多力量大”的谬论了,但错误已经犯过,就只能是让我们自己来承担。这也将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最大负担之一。我们的农村已经富余了几亿劳动力,而在城市,因为国企的改革,造成了大量的下岗职工。我认为在计划生育上,政府的职能已经得到最大的发挥,而现在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解决就业问题上了,现今失业问题的严重,责任不在社会为未提供足够的岗位,而是我们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这种制度的建立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要靠社会的群体力量,社会应该给予弱势群体足够的关注,而后者有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正常社会的发展应该照顾到最大群体的利益,而不是造成认为的对少数群体的漠视。

第二:教育科技问题和人才流失。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曾创造了世界上的教育奇迹,在科技发展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世界进行新技术革命时,我们却将宝贵的发展时间浪费在可憎的内斗上。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的现今教育水平和科技实力实在不容乐观,我们的高等教育甚至远远落后于印度,而我们的科学家院士,真正有实力的能有多少人。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做发达国家的生产车间。但是实力并不只靠口号喊出来的。朱容基总理对教育的漠视是他最为人所诟病的施政污点。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精英,最后被美国全数收割走。而这种人才流失最让人痛心,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谴责大学生的忘本和不爱国。他们也会在北约轰炸我大使馆后满街的示威游行,只不过骂完美国人之后,毕业来临时,还是觉得美国似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说他们无情吗?只要祖国的需要或是有优势吸引他们回来,他们也会义不容辞的回来尽力的,曾经有人呼吁禁止大学生出国,但是若真的这样,人才在他不能发挥的地方,只会是对人才的更大的浪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改善国内的人才发展环境,特别要注重高科技的发展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不能因为某个学者写几篇抄袭文章或大批判性质的文章就给他评个院士当。只有占据新科技的前沿,才能在新世纪的新经济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

估计现在很少有人能记得五十年代的“大炼钢”运动,那次荒唐拙劣的政治表演除了炼出一大堆废铁废钢外,还消灭了无法记数的树,直至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机器恶劣的影响。如果五十年代的人是因为政治狂热而做错事可以谅解,那么在新世纪,我们仍在做这些自掘坟墓的事,那就是不可原谅了。但现实正是如此,我们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大量消耗着宝贵的能源和破坏着脆弱的环境。,我国现在的能源消耗已经在世界前列,而我们的单位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我们自诩的地大物博的祖国,也已经无法承受我们的消耗了。我们必须要改善生产技术,节约宝贵的能源,使对有限能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同样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的经济发展多少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而做出的,我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在我的眼中,居然没有见到一条河水清澈的河流。对于环境问题,政府也是心急如焚,对以前的政策失误痛心疾首。我认为,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发达国家,他们也与过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后来无不得到有效的治理。随着环境压力的逐步增大,我们已经没时间在浪费了,否则真是愧对子孙。

五:政治体制的改革。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改革当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八九”学运之后,对于政治体制的深层改革,基本上已经完全陷入了停滞。而我们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极权政治体制仍为文明国际上所指责,除去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之外,他们的指责还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计划经济之所以会输给市场经济,不仅仅是资源配置上和生产力上的无效率,其维系基础的计划极权政治体制落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对于真正的市场经济来说,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的竞争和分散的决策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必须完全透明的,不存在当权者和拥有和决策者良好关系的人在竞争上占有任何的优势。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把建立发达的完善的优势运行经济作为发展的模式,相应的我们必须同时也应建立健全的法治社会。其实在严格意义上说,使经济就是民主经济,这个词和自I由一样,在当今中国好像没有它本来的意思。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我们中国,除去极少数的食古不化的“左王”外,相信社会包括所有的大学生都不会再囿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了。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必须以法治和民主保驾护航。而在市场经济下,不管是民众还是政府都必须尊重市场主体的权利和理性判断。在上世纪主政时,曾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后来因为“反资产阶级自I由化”而中途夭折。其后的几届政府,在政治改革上都小心翼翼,没有深层的改革。即使是后来朱容基总理的精简冗员和乡村基层直选,也只是动皮毛而无伤胫骨。而外界对于新一届的胡XX政府的可能进行政治改革的期望,也因为胡主席的“七-一”讲话而破灭,讲话只是强调了他的前任的“三个代表”思想。不论现任政府的沉稳有多大的深层原因或是苦衷,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进行政治改革对现行的落后政治体制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现行体制脱胎于计划体制,其僵硬的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可能会勉强维持,但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其弊端便暴露无疑。当今社会严重的官员腐败、司法腐败以及决策失误等问题可以完全归咎于僵化的政治体制,我们可以说西方的民主是虚伪的,但是就在他们的制度下,官员受到真正的制约。反观我们的官员体制,其制约的功能只在上级官员手里,这就必然会造成官员对上不对下负责。对于治理中国达五十多年的中国共X党来说,管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考虑到民众的素质和国家的国情,我们不会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实行多党制,但是为了顺应世界的潮流,应该改变党对国家的管理方式,而执政党也必须加快自身的转变,由先前的革命党转化为全民执政党。我们应该坚持总书记的党政分开的改革,党负责对政府的监督,而政府的具体事务党不必进行参与。再就是实行新闻自I由,开放报禁,允许民间自I由办媒体,使新闻媒体能真正成为第四权,起到监督政府和执政党的作用。还要以基层直接选举为起点,逐步在市级和省级实现真正的民主选举,淡化党的组织部门的选干作用。要尽快建立独立的拥有高度尊严的司法制度,健全国内的法治环境,以真正杜绝官员的腐败现象。一相情愿的吹嘘所谓的“亚洲价值观”,只能是自欺欺人。民主、自I由才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而因为少数人的利益坚持固有的落后集权政治体制,总有一天会葬送我们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

第7篇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欠发达的区域。如何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必须面对和要想办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战略起源于战争,是对战争的谋划与指挥的艺术,中西方都有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中国春秋时期的孙武所撰写的《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对战争全局进行系统谋划与研究的典范。时至今日,兵圣孙武的著作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指导价值,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管理等诸多领域。随着文明的演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战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的主流,战略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丰富与扩展。在今天,凡是重大的,事关全局的,能够左右成败得失的举措,都称之为战略。因此,战略一词被广泛运用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领域。诸如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外交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战略等。

毫无疑问,战略是规划未来的重大决策,是确定战略主体在未来的环境中将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要达到的目的,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在未来环境中的定位等。所以,战略是对未来的规划,这就要求战略主体为了达到未来理想状态的愿景,要采取一些应对的举措,确立达到目标的步骤、方法、路径。由此产生了对制定战略的方法研究,逐渐形成了战略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类总是存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国家希望长治久安、兴盛强大、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古老的易经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万国咸宁,盛德大业就是人类的愿景,要实现这种美好的愿景,就要有规划,有举措,就要洞察先机,把握发展的趋势,就要创造条件,改变现状,规避风险,就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因此,制定战略并实施战略,就显得必须而又重要。当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风烟洗礼之后,普遍意识到竞争中寻求合作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里与世隔绝地孤独崛起。尤其是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双边与多边合作,共生共赢,才能互利互惠。由此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组织,这些合作超越了国家边界,也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纷争。我思故我在,冷战的终结,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需要各种力量的制衡,多个弱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才能发出巨大的回荡。亚洲、非洲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充分意识到组成统一的群体,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以一个声音说话,比零敲碎打地发音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东盟自由贸易区、非盟等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全新的姿态崛起于世界舞台上,积极参与到各种双边与多边组织中,扮演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与认同。

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人类受有限理性的制约,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洞悉未来的世界。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降低一些偶发事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规避竞争与发展中的风险。制定有效的战略,就是一种较好的应对机制与措施。战略虽然是规划未来的愿景,但战略并非是纸上谈兵,任何科学的战略规划都是基于现实基础与历史经验的评估与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越来越发达,方法、工具的先进,整合各种知识、经验、观点、资源的能力愈加强大,制定战略的方法与能力早已超越了坐而论道的儒生时代。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为我们分析与处理复杂现象和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维与运算能力,以及模拟现实问题的工具与方法。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历经两百多年的实证、演绎,构建起了宏大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现象,还是微观经济运行的解析都到了精微的境界。经济学家都能对各种经济运行、经济现象、经济演化与发展等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解析,以及解决复杂的棘手问题的政策菜单。195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出版《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以来,标志着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初步形成,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也逐渐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而又现实的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众多研究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方兴未艾,诸如增长极理论、累积循环因果理论、后发优势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对于欠发达国家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众多可资指导的观点与思路。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纷纷应用各种理论指导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绩效,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欠发达的区域,尤其是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必须面对和要想办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区域的差距,既是国家层面要考虑的大事,也是地方政府要面对的现实。美国的西进运动、意大利的南方开发计划、法国的国土整治、德国的财政平衡计划、巴西的迁都工程、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等,都是由国家层面制定与实施的宏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都不同程度的缓解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样,地方政府也不甘寂寞,为了发展经济,解决民生,缩小差距,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便应运而生。

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为了指导地方政府制定与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适当的发展思路与模式,降低发展中不确定性与偶发事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发展;统筹发展

1.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资源察赋差异悬殊,加之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使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投资重点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进行阐述,通过回顾过去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进行相关探讨。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总述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1.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58%的二产增加值,57%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15。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巧%左右,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2.中部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全国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地区生产总值,31%的一产增加值,22%的二产增加值,21%的三产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7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黄河中游经济区为11856元,略高于不足万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3.西部的经济实力又弱于中部。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21%的一产增加值,11%的二产增加值,13%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79元,为经济区中最低。经济区中只有重庆超过万元,贵州仅为500元,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近万元,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如何推动: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3.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经济重心从50~60年代的由南向北,向60~70年代的由东向西的转移。东北、华北的经济实力因此增强,中西部地区也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交通电子为先导的综合工业也在整个三线地区得以基本建成。中央政府实施这种均衡战略主要是由于我国因殖民而造成了畸形工业布局,经济基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的形式需要改变。历史上东部地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地,其沿海大量分布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产业,而中西部经济绝大部分还处于落后的手工、半手工和自然经济状态。当时,国民经济中仅约10%属于现代工业,而现代工业的70%以上集中在面积不到全国12%的东部沿海地带,且由于许多产业工序之间缺少连接,不能形成产业链。这种由东部地区的现代工业基础与中西部地区落后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被采取来解决这一矛盾。由于解放初期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影响着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备战为中心展开,重点放于“大三线”建设,企业布局遵循“山”、“洞”、“散”的原则,以免遭到战争的破坏。

4.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倾斜发展的现实选择,目的为使各经济区域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其内容为:以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目标,集中推动某特定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发展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采取生产力由东向西梯度推移的方式,即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加快我国经济整体增长。以中西部为经济发展重点的格局被改变,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国家对东部沿海的建设投资比重增大。在东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实行市场改革和财税政策改革,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先于中西部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在优越的政策和地理条件下,东部地区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初步确立了沿海、沿江及沿线开发轴相互支撑、内引外联的发展模式,进而形成由东部到中西部地区渐进发展、开放发展、梯度推移的发展格局。以改革开放为主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系,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使社会矛盾加剧,使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5.第三个战略阶段(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的发展战略开始实施。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均衡发展战略,兼顾效率与公平,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点。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占有率有较大当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各区域经济的优势,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步伐被进一步推动。要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首先需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条件。其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支持和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条件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使中西部、东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6.第四个战略阶段(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资源、市场、技术竞争加剧,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风险不断,政治、金融、粮食、能源危机四起。中国于2001.12正式加入WTO,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许多领域的矛盾突出,如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社会、经济、国家治理都在转型。新特点,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

在十本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被提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由中央在”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赋予实施。总共四点,分别为: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二、实施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被进一步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分别由中央于零三年和零六年提出。

第二,统筹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同志指出了“加强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石。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再次被强调,这需要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城镇的发展趋势,同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使生产力空间布局得以优化,空间开发秩序得以规范,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得以形成。进而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促使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得以构筑。

第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当前阶段情形,需要根据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不同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自零九年期,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式被审批,且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实施。这些规划针对各沿海区域进行确立。

第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当前阶段需要要加快健全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加快各欠发达地区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引导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从我国当前经济地位来看,我国安全渡过多次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的经济规模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综合国力亦上升到世界前列。从我国区域增长的格局看,以前地区差别是越来越大,八五时期到了―个顶点,”九五“、”十五“时期有所缩小,但仍然是东快中西慢。到了”十一五“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革命陛的转变,从零七年起,西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从零八年起,中西部全面超过东部。

7.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提高的客观要求在于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兼顾公平。根据改革前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以上漫长四个阶段,在各届领导人的睿智引领下,以逐步完善,日见成效。在未来一些年月里,将继续统筹发展阶段,根据当前国情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信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取得不错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