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08-29 16:38:33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安全生产;重要性

在提倡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虽说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但纵观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还在出现,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本文就煤矿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一、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文化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煤矿安全文化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推动力,他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建设好煤矿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煤矿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目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过:“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

我们知道,煤矿安全生产不是靠一句口号、几条标语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将煤矿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到煤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潜意识中。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牢固树立及防护能力的全面提高,必须靠管理创新来实现。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抓好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因为煤矿安全文化关乎煤矿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所以,煤矿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要以煤矿职工群众为主体,营造浓厚的煤矿安全文化氛围,进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现代煤矿企业职工有自己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也有自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故要形成煤矿全体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安全文化观念,就必须从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

煤矿职工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思维、行为、意识、法治观念和技术水平。由于煤矿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职工对煤矿事故隐患分析与判断存在偏差,导致事故隐患经常存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现在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推动力,认识到通过煤矿安全文化可以改变安全生产现状。煤矿安全文化代表了煤矿职工的利益,我们相信煤矿安全文化的形成,必将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煤矿安全发展需要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如果一个煤矿安全文化是这个煤矿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是被该煤矿职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这个煤矿的安全文化就是该矿职工价值观的灵魂。可以说,煤矿安全文化好比是软件,代表着一个煤矿企业的形象;煤矿安全生产好比是硬件,代表着煤矿的实力。只有软件硬件协调联动,配合有序,才能使该煤矿的效益始终走在同类煤矿的前列,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煤矿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生产有促进作用

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除了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之外,还应该从煤矿安全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一位教授说:“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意外伤害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产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都必须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我们从安全生产的理论上来讲,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得从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将现代先进的安全文化灌输于煤矿方方面面,使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内化于心,付诸于行,进而使煤矿安全文化成为煤矿生存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以优秀的安全文化为基础和氛围铸造安全盾牌,才能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煤矿安全文化对人本安全的推动作用

人本安全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安全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本安全,二是人本安全。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就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推广自组织、自适应、自动控制与闭锁的安全技术。人本安全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认识要达到本质安全所需的条件。人的本质安全指出人的安全素质不仅仅是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取决于人的安全意识、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因素。认识了人的根本性的素质,就自然而然得出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就需要利用文化的力量,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塑造本质安全型人。因此,加强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只有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煤矿安全文化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煤矿职工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无论是出现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也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有煤矿安全文化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才能使职工在生产中安全意识始终处于警戒状态,才能使安全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做到按时整治,切断事故隐患根源,进而使煤矿生产永远处于安全状态。

【参考文献】

[1] 彭玉敬.安全文化知识读本[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4.

[2] 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经验汇编.2013.6.

[3] 山西省煤矿新标准汇编.2012.7.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提高认识;专研业务;长效运行;精心维护;科学指导

在我们日常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一通三防”工作占据了很大部分,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为了真正做好矿山通风工作,一直是广大通风工作者追求的理想态势,而真正要将我们工作做到实处,不仅要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勤学上进,而且要了解风机运行特性,提高风机效率,保证矿井供风量。坚持正确地进行通风机的日常运行与维护。不断总结经验,为我们整个矿井构建一套经济合理、安全长效地通风系统而努力。

一、要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知道:在煤矿井下开采作业时,煤层中会有有毒气体大量涌出。而且,伴随着机电设备产生的高温、火花,会造成瓦斯与煤尘爆炸。对于矿工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威胁。而建立一套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对于改善井下工作环境,以至于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实践证明,矿井通风可排除全矿井瓦斯涌出量的80%—90%;排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70%—80%,排除深井热量的60%—70%;排除工作面的矿尘量(装有抑尘设备)的20%—30%。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到通风系统的构建对于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极为重要。

二、运用合理的通风方法、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我们知道,矿井生产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通风系统仅仅是它的一小部分。因而,在拟定通风方法,通风方式时,不仅要了解矿井的实际情况,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而且在布置采区巷道时也要考虑到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进而保证矿井各个系统间的有序进行。我们矿井通风机工作方法有抽出式和压入式两种。抽出式通风是将通风机安设在出风井口附近,并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相连,同时把出风井口封闭。抽出式通风方法广泛运用于我们集团公司中。由于所抽出的气体中,瓦斯等有害气体含量较大,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而压入式通风是把风机设在进风井口附近,用风硐将它和进风井筒相连,当风机运转时,将地面空气压入井内,强制空气从出风井排出。

对于矿井通风方式的选用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中央式的进风井和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口位于井田中央,若回风井位于井田两翼上部边界时,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而混合式则是中央式和对角式的一种综合形式。它是随着矿井的生产发展逐步形成的,也是最好的通风方式。

三、钻研业务,做好通风机反风工作,为防灾、减灾做出快速反应

为了使风流能按照拟定的路线流动,在灾变时期仍然正常通风或便于调度风流,除在巷道中加设一些通风设施,还必须加强管理,认真学习和领会通风的目的意义,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当需要反风时,必须能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而且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小于正常风量的40%。

对于改变风流方向,我们采用轴流式通风机反转反风法,或是改变叶轮动叶安装角法,或采用地道或专用反风道反风法。在我们离柳焦煤集团几个矿的通风系统中,都使用后者反风。其特点有:反应速度快,风量损失小,只需进行电源倒闸操作和风门调整操作,进而在井下进风口附近,进风井筒以及车场等处发生火灾时,大量的有害气体不能进入掘进工作面。尽管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消除事故隐患,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但事实上,事故的发生难以根治,所以,拟定一套合理详实的通风系统的同时,也应该制定应急预案,利用预先准备好的系统将灾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减少或阻止灾害扩大,切断由隐患向事故的转变,避免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抗灾能力。

四、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保养

作为一名通风工作者,深知自己肩上有很大责任。除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会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常识,通过日常的“听、闻、望”,真正做好风机的维护,进而保证矿井通风机的连续运行。

具体到平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对运转中的通风机每小时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连接螺栓及其它紧固件;各个轴承温度是否正常;各个部位油是否合适必要时给予补充。注意水柱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是否指示正常;风门绞车零部件是否齐全,牵引钢丝绳是否磨损,有无断绳现象。我们常说:事无巨细。确实,平日工作中的点滴问题,如果及时处理,就能保证通风机的长效运行。

根据多年来风机维护的经验来看,主要通风机的维护、保养这一项目中,各部位的油脂正确使用很关键。对于风机主轴承的须采用钙纳基脂,注油要适量,其它部位的应有“质”、有“量”地定期进行。这对于延长通风机使用寿命起到很大保障作用。

五、以科学的发展观充实矿井通风系统改造

由于矿井通风系统的构建是一项繁复的工程,单纯依靠人工凭借经验来进行工作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给整个矿井通风网络的建设和监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同时,大大降低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

而且,计算机网络的可视化程度的提高。对于通风系统的表述更为直接形象,也更为直观。对于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在救灾时能快速作出决策非常有利。由于矿井的巷道布置,以及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一些应用软件可以随时适应这种变化,再进一步反应到主控机房。这样得出的结果才真实、可靠。对于新开发的通风系统软件,必须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合理分配,进而实现对之后的通风运行作出进一步预测和指导,并准确地适时的调整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工况,使整个通风系统更趋于合理、平稳、长效。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煤矿通风安全工作,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和劳动保护法,成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为了适应新时期下,煤矿企业的发展,颁布了《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实行煤矿安全监察制度。同时,我国对于通风设备的改进与投入有了很大的发展,通风系统的布置亦趋于合理和严格。在安全检测和质量管理方面,实现了矿井通风安全标准化为矿井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一名通风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对通风实施的管理,提高井下密闭、风门、挡风墙等设施质量,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做好主要通风机的运行、维护,为煤矿安全生产做出应用的贡献。(作者单位:平煤股份五矿)

参考文献:

[1]解贵生;浅谈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年02期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安全系统工程;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煤矿生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结构种类,在消费结构及生产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比重,也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应用能源[1]。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安全系统工程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消除煤矿安全灾害问题,控制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根据现代煤矿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系统工程理论,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才能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充实的保障。

1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应用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矿产业作为国民支柱型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更好的控制煤矿事故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加强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从而解决在煤矿生产及安全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安全系统工程即根据管理学理论知识和煤矿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法来控制和消除煤矿事故的发生,通过系统工程来对煤矿企业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控制,从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2]。随着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趋势加重,社会形态更加复杂,而人们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构建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安全系统工程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2安全系统工程作用

2.1辨识危险因素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多是在井下完成施工,煤矿开采困难,极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为了更好的预防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问题,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就要加强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可以对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如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对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或是在煤矿开采中存在煤尘,而煤尘会带来各种疾病或引发爆炸。另外,在煤矿开采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来开采,其中爆破法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方法,但爆破作业极易导致人员伤亡。在矿井下生产作业还存在水灾、火灾等安全隐患。总之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辨识煤矿生产作业中潜在的危险因素。

2.2煤矿安全管理分析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中的潜在危险较多,并可能存在较多事故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安全系统工程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安全评价来得到准确数据,根据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最大化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程度及发生范围。另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利用安全系统工程还要应用安全措施,通过评价结果来对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一些煤矿安全事故多发地带及管件位置加大管控措施和管控力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并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和价值。具体来看,煤矿安全管理需要从两个方面控制,即煤矿安全事故的预防,以及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

3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的具体应用

3.1安全检查表,构建事故树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来识别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危险项目,并对存在情况进行统一规范,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通过安全检查表不仅可以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深入检查,同时也作为安全制度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基础性分析方法,在安全系统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煤矿管理安全性能。由于安全系统工程中管理方法较多,其中安全检查表和事故分析是常用的管理方法,在事故树构建中主要是针对煤矿生产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来构建事故树,并在事故树基础上来进行安全管理与控制分析,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技术更加完善,在安全管理中同时还要注重技术工作,确保可以对煤矿生产进行综合管理,切实落实煤矿安全管理的各项问题。

3.2体制管理

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要让企业生产及管理人员充分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促进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管理,确保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其环境质量与标准要求相符合,在生产中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实现煤矿企业良好发展,并形成健全的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充分调动和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煤矿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管理,在煤矿实际生产作业中,应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和系统性的培训,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问题产生充分的认识,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包括有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确保各项机械设备运行负荷自动化要求,保障运行状态稳定、安全、可靠,为更好的确保生产安全还要定期安排维修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也为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作业是一项极具危险性作业,对煤矿企业和行业发展来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煤矿生产作业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安全事故频发,需要加大对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及发生程度,减少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也控制对企业财产安全的影响。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加大对煤矿生产作业安全,确保煤矿企业生产效益,促进煤矿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调度管理制度;煤矿生产;生产调度;安全生产

调度是煤矿生产中的一个职能部门,煤矿安全调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它担负着企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任务,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煤矿企业能否顺利运行,在我国煤炭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能源,随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频发,导致煤矿企业的发展受阻,国家和社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由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煤矿业,所以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调度工作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煤矿现有的调度管理制度包括调度会议制度、值班跟班及带班管理制度、生产信息汇报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人车、行人装置乘坐管理规定、生产影响管理办法、生产事故汇报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等,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前提,调度工作充当着煤矿产业的协调者和指挥官的功能,是煤矿企业生产的主线,所以调度工作必须严格把控,这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1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工作的具体性质和特点

生产调度工作是每个生产企业都离不开的工作,可以说生产调度是维持生产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对于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在实际的生产中生产调度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生产调度其本质是组织生产,安排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也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一,在一个大型的煤矿企业,调度机构分为好几个等级,这些调度机构都是煤炭生产建设的指挥中心,是促进煤矿企业领导工作方向正确性,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机构,“调度”的意思就是协调、指挥、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的促进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正确的生产,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及时掌握并且合理的解决,不断排除生产过程中不利于生产的种种因素,促进生产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煤矿调度工作的主要特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具有不间断性,由于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就注定了生产的性质是连续运转的,所以这就需要对于每个工序都合理的监督安排,这就需要调度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坚守岗位,保质保量的完成调度工作,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汇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其次,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有着很强的时间性,调度管理人员需要高度负责,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很多事故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当出现问题或者发现问题隐患时要保证第一时间汇报,避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最后,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有着很强的权威性,调度部门是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也是一个综合部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调度员虽然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但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高级管理者的作用,对很多事情能够指挥命令,对于将要发生的安全隐患通过自身的经验去制止,可以说煤矿调度工作在整个煤矿企业有着很强的权威性。

2调度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对于生产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有章可依,才能促进生产的有序性,任何事情缺乏了有效的制度都很难保证顺利进行,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故,影响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对煤矿企业亦是如此,调度部门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部门,对煤矿的生产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调度工作不是随意进行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必须遵循相应的调度管理制度,可以说调度管理制度是指挥和控制调度工作严格进行的关键所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也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下面对调度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中的具体作用进行细致的阐述。

2.1促进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度管理制度首先是制度,制度就是对人的行为控制和要求的准则,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是帮助业务人员学习的,不断促进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提升,要求煤矿企业定期对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及对煤矿生产过程的业务熟悉程度,对各个岗位的生产流程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应该能够熟练操作,对设备要懂得如何保养,如何维修,在对调度员的培训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2促进对于煤矿运输环节的管理,保证煤矿的质量

在煤矿采集的工作中,很容易发生工作面断层,掘进迎头半煤岩等导致煤矿的质量下降,所以调度部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促进煤矿在运输环节的管理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调度员对煤矿采集过程应该实时监督确保煤炭的质量。

2.3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调度室制订了《调度员下井管理办法》、《调度员责任追究制度》、《调度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奖惩制度,调度员必须保障井下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井下工作实时监督,对于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加强对重点生产环节的监察。促进相关的调度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4促进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的养成

调度管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调度员的行为,促进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的养成,煤矿生产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安全事故时突发性的,所以调度人员的应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严格遵循调度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应急能力,加强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3结束语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生产调度工作是保证煤矿生产有序进行的关键,所以对于调度管理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循,在生产调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充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才是最关键的。

作者:于海生 单位:河南能源永煤公司生产部

参考文献:

[1]张峰.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2.

[2]方龙.浅谈调度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企业论坛,2010.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通风安全控制 影响因素

0 引言

煤矿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管控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将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通三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火灾、瓦斯和煤尘三种,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必须要全面的分析出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并根据各项因素制定好相应的管控措施。

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简介

1.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是建立在通风基础之上,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对煤矿中二氧化碳、瓦斯的测定,以及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每层的爆炸性和自燃发生率的统计,这些因素与煤矿工作人员的开采工作进度以及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煤矿通风的安全评价工作而言,数据的准确性是其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为了保证安全评价的数据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各项因素,评价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煤矿的规格来制定不同的测量点,对测量点的风速和风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确定好风速对矿井有害气体的影响。除了测量风速之外,由于空气密度变化也会在矿井中形成自然风,而这种自然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井的通风情况,因此,除了测量矿井的风速和风量以外,还要对矿井中的空气密度进行测量,计算出矿井中的风压变化情况,做出更加科学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1.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作用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全面的反映出煤矿的空气变化情况,计算出有害气体的散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煤矿通风安全检查还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进行可观评价,如果有害气体的释放不正常,那么就可以及时的采取必要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危害,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不仅可以保证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环境污染的扩散。

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人为因素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煤矿工作人员在其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对任何安全措施实施的主体也是煤矿工作人员,据数据统计,有30%左右煤矿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煤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未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所导致,由于目前我国矿工大多是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意识有限,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矿工进行必要的培训,除了提高矿工的工作技能以外,还要提高矿工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以及安全责任意识。因此,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重要因素。

2.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物质因素

除了人为因素外,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物质因素,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大多存在设施不完备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私开的小煤矿,安全因素更加严峻,由于设备因素的影响,煤矿中的危险因素就难以得到控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慢慢的释放出一些甲烷、一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如果没有掌握好这些有毒气体的浓度,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好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的实施检测站点,对煤矿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气体进行及时的监测,严格的把握好有害气体数据监测的准确性,正确全面的放映出矿井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并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安全设施,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工作可以得到安全的运转。

3 结语

对于煤矿的生产而言,安全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保证煤矿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生产,必须要了解矿井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系统,对煤矿中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实施的检测,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煤矿生产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保证煤矿生产可以沿着科学、安全的道路前行。

参考文献:

[1]薛效珉.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煤矿,2008(11).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5-2

0 引言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高危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直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煤矿开采难度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威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当前发展新形势下尤为重要。

1 新形式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义

煤矿生产相较其他行业有较高的危险性,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利于保证煤矿企业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煤矿企业正常、平稳运行的关键。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时、有效的发现煤矿生产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对各种安全问题的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为煤炭企业的职工创造一个平稳、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2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

煤矿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据重要比例,因此煤炭生产管理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煤炭开采难度较大,并且危险系数较高,为了实现我国煤炭业的长远发展,我国不断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我国不断改进煤矿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使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以及伤亡人数得到明显的降低。煤矿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贯穿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然是煤矿企业工作的重心,并且正确认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把握其复杂性、长期性以及反复性的特点[1],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看作一项长期任务来完成,时刻不能放松。煤矿企业负责人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从全局出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合理协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同时还要提高煤矿企业职工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依托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措施,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煤矿企业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紧抓、常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放松。

3 新形势下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3.1 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在党的十会议上,从政治责任感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进一步突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煤矿企业的生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危险性,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不可或缺。面对煤矿企业严峻的安全生产管理形势,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地方相关政府负责人,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全面认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煤矿企业的意义,要将“零伤亡”作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此外还要在煤矿企业中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明确划分各岗位的职责,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上,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中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企业的业主一定正确认识到自身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加强职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加大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实施,促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有序化以及科学化;最后,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措施的执行力,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中引入督查职能,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以及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落实力度。

3.2 强化隐患整改,注重从源头防范治理事故隐患

要继续把隐患整改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种“新常态”手段,坚定不移地把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位,突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同时,积极做好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加强对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定期巡查、重点监控,也是防范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更是煤矿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煤矿企业要紧紧围绕矿井系统运行、采掘布置、瓦斯治理、通风管理、水文地质、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彻底化,注重从源头防范治理事故隐患,不断提高事故超前防范能力[4]。

3.3 强化基础管理,依托强基固本保安全

要想做好煤矿安全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强化企业基础管理,重要包含以下几点: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生产作业行为,有效减少不安全作业行为发生的几率,坚决杜绝“三违”作业;二是,以扎实的现场作业管理,确保矿井采、掘、机、运、通、排水等各个生产系统和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3];三要,抓安全技术管理。对煤矿新(扩)建、技术改造、特殊开采方法、特殊作业规程及停产整顿恢复等设计和方案要严格把关、逐级审批,从源头保证煤矿技术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3.4 提高职工素质,构建安全生产职工队伍

煤矿生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煤矿生产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构建高素质的煤矿生产职工队伍势在必行。同时高素质生产职工队伍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构建高素质的安全生产职工队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煤矿企业加大对企业原有职工的培养力度,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与安全生产管理技能。同时,还要依据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提升各岗位职工的操作能力,并且在企业内部开展多种技能大赛,提高企业职工的专业素质;其次,煤矿企业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准入门槛,只有拥有专业的上岗证明才能开展相关作业;再次,煤矿生产企业引入了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为了有效弥补这一人才缺口,煤炭企业可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提高先进人才的薪资待遇,留住更多人才;最后,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职工的管理,使管理向着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使员工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反复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应该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煤矿企业生产发展的长久性战略,有效保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稳定、安全的环境。煤矿企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积极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及时有效地排除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切实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武晋文.浅析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巩固与加强[J].山东煤炭科技,2014(8):181-182.

[2] 何学明,徐安廷.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探讨[J].煤炭技术,2003,22(4):3-4.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生产生活对于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煤炭用量的要求,煤矿的开展规模不断扩大且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开采人员的危险系数,严重威胁了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起的煤矿安全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受伤,给煤矿工作人员的家庭带来了痛苦,也提高了人们对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度。因此在煤矿开采的日常工作中,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力度,制定有效的措施,消除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煤矿开采作业开展的安全性,为煤矿开采人员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1 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由政府部门进行统一的领导和依法监管,再由煤矿企业负责执行和开展,社会群众对煤矿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社会各界人士给予广泛的支持。我国设有国家安全生产监察总局,是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进行依法监管的部门,为了充分发挥部门的监管作用,特别是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特设有三级安全生产监察机构:省、市、县煤监局。有的煤矿企业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在企业内部还专门设置了开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安监处或者是安监科,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实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随着近几年矿难的不断发生,煤矿企业也十分重视煤矿的安全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逐渐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力度,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数量众多,安全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煤矿企业的整顿力度,相继对一些规模较小或者是环境、条件较差的煤矿企业进行了关闭或者整改的处理,煤矿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煤矿企业的基数较大,因此煤矿数量依然是众多。有的中小型煤矿中的机械设备很落后,系统也很陈旧,大多是大型正规煤矿企业已经淘汰了的,但是在中小型煤矿企业中,依然使用较为传统和原始的方法进行煤矿的生产活动,没有安全生产条件的存在。我国地大物博,煤炭的储量较大,大多数都是使用矿井进行煤矿的开采,矿井中煤矿的生产存在着更多的危险因素,例如瓦斯、水、火、煤尘等,都严重威胁着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一旦出现失误,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2.2 忽视安全,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的国家安全监察部门一直都很重视煤矿的安全管理。并一再要求煤矿企业加大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投入,但是还是被很多煤矿企业忽视掉,还是依然使用20世纪八九十时期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安全监控系统,煤矿生产技术更是大大落后,机械设备的老化程度严重,矿井中对于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较差,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这就导致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2.3 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的煤矿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很多煤矿企业的领导都不重视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在煤矿企业的文件可口头表达上表现出来,以应付国家安全管理监察部门的检查,并没有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制定的与煤矿安全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也就没有真正落实下去。而在有的煤矿企业中,煤矿企业的领导一味的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提高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也在所不惜,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一直居高不下,三违现象更是家常便饭,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生产。

2.4 煤矿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差

煤矿企业相较于其它的行业而言,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都较差,且劳动的强度较大,因此在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中,专业的人员数量较少,特别是煤矿开采的一线中,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占到煤矿开采一线工作人员数量的90%以上,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因此更谈不上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的含量了,自我保护意识严重缺失。有的煤矿企业中连供生产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的场所都不存在,因此没有对新聘的一线员工进行培训就直接上岗,煤矿开采人员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煤矿的生产环节,严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5 煤矿安全管理停留在表面

很多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绩效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依然还有由于煤矿企业中的个别领导不重视、不理解,到目前为止,煤矿企业中的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完善,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型人才存在,因此煤矿企业中的绩效考核还只是涉及到煤矿企业的日常工作,并没有将煤矿安全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的范畴,对绩效考核进行操作时,没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依据使用,因此在绩效考核中的操作行为还不贵发,导致煤矿企业中的绩效可贺和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 煤矿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遵守规程,依法管理

在煤矿生产中实行安全管理,主要是为了杜绝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使煤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遵守与煤矿安全管理有关的规程,依法进行煤炭企业的管理,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证明,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程中的要求,就能够有效的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如果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不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忽视这一客观规律的作用,煤矿企业中的生产活动中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就之前我国煤矿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来看,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不遵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程有关。因此,为了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煤矿企业制定的与安全生产管理有关的制度进行煤矿生产,依法进行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3.2 转变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开采人员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在矿井中的安全生产,实质上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是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并将对自己负责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文化,严禁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防止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

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开采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从而促使操作人员的行为符合机械设备操作的要求,从整体上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处在煤矿开采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到对企业安全管理之中,不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做好前期工作人员的选聘工作。目前我国政府选择扶持大型的煤炭企业发展,而大型煤炭企业也已经转型完成,变成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对附近存在的小煤矿实行兼并、租赁、收购等形式的合并,估计中小型的煤矿企业快要消失完毕了。并在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省,并与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建议相结合,以找出最适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存在,从而增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力度。

3.3 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改造和创新

(1)改造支护设备

在矿井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少不了使用支护设备,通常情况下,在巷道中的推移、支承、降架等操作都要求支架要一直都保持在支承的状态,支架在通过带压进行移动时,要防止巷道的围岩中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保证巷道围岩具备完整性。支护设备在替柱和挑梁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远距离的控制,不仅满足了巷道顶板支护的要求,而且还提高了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

(2)引进先进的煤矿生产设备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机械设备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材料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煤矿企业为了提高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保证煤矿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大量引起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且要不断对矿井生产中使用的排水系统进行更新,以保证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从而将矿井中产生的水,及时的排出去,减少矿井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在保证煤矿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3)生产工艺的创新

可以在矿井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对这一个巷道进行两个作用的使用,也就是将运输巷道与矿井的主运输巷道进行平交的处理,并与回风巷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煤矿开采区域进行再次的使用,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提高煤矿开采的能力,使煤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减少煤矿开采人员的工作量。

3.4 完善制度,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1)制定制度,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建立长效安全机制,并将安全管理的质量纳入年终奖的核算、新型工业化的考核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在实际的生产之中,严格按照奖惩措施执行,从而在煤矿企业内部塑造安全生产的文化,发动工作人员参与安全管理,制定岗位责任制,将整体大的责任分化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将工作人员的利益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紧密相连,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制定有效措施,监督到位

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以保障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不断完善煤矿企业中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并对安全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安全监督意识,保障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落实情况,从而有效地控制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安监人员在煤矿企业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存在着安全隐患或者是三违行为,则必须对其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将安全隐患及时的排除,并给与经济上的处罚,并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处罚,严重时可以对其进行撤职处理,以保证让部门长记性,在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在萌芽状态就将安全事故消除掉。

3.5 发掘安全潜力,创新管理思路

煤矿企业中的安全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具有极其明显的行业特点,但是在复杂中有带着规律性和特殊性。因此,煤矿企业中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掘煤炭企业的安全潜力,对现有的安全管理思想进行创新,制定与时俱进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此来提高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而且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思想进行教育,以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消除侥幸心理的存在,帮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煤矿安全管理人员长时间的坚持,并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煤矿开采方针牢牢灌输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并在煤矿的实际开采中体现出来,从而降低煤矿企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限度的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贤波.地方煤矿安全监管与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的矛盾及对策[J].云南煤炭,2013(01).

[2]李小欧.基于煤矿安全管理中“人因素”研究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2(24).

[3]赵福源.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2(35).

[4]陶水平.浅论增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8).

[5]衣子.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和监察执法水平 福建煤监局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J].安全与健康,2013(03).

[6]史松伟.浅谈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3(09).

[7]高宇,柴然,.浅谈智利矿难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启示[J].中国化工贸易,2013(01).

[8]阎治宏.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1).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影响因素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68

矿井通风安全性是关乎矿工人身安全以及采矿业发展的关键,所以确保矿井通风安全是当前采矿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保证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通风系统才能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通风,保证煤矿矿井下通风良好,相应的粉尘和瓦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煤矿生产作业得以安全的、高效的进行[1]。而通过对我国近些年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不到位,容易受到通风设施因素、通风网络的因素、通风系统因素等影响,致使通风安全控制不佳,相应的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难以保证,这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对此,应当注意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确保其能够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相关方面予以有效控制,如通风设施、通风网络等,确保通风系统良好运行。

1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就意味着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而通过对以往煤矿矿井之中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通风系统本身就置于危险性较高的环境之中,并且长期高速作业,一旦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通风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诱发安全事故,直接威胁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而加强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控制,可以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予以了解,如若通风系统运行不佳,将对其予以调节、控制,及时处理故障隐患,相应的由通风系统诱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能够保障井下员工的生命安全、保证煤矿生产顺利进行[2]。从这一方面来说,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至关重要。

2 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的因素

的确,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控制,可以大大降低由通风系统诱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障井下员工的生命安全、保证煤矿生产顺利进行。但前提是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不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切实有效的实施。而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效果不佳。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是诸多因素影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致使其应用效果不佳。

2.1 通风设施因素

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必然要有各种各样的通风设备的支持,即临时性以及永久性的风桥、风窗、风门及风墙等。出于保证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考虑,一定要保证所应用的通风设施质量达标,并且合理的布置通风设施。但是,在某些煤矿生产单位并没有做好通风设施的布置或者使用陈旧的通风设施,致使通风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相应的,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不高。

2.2 通风网络的因素

通风网络主要就是指空气流过的井巷和通风的构筑物组成的一个矿井通风系统通常情况下,是按照通风巷道位置在通风网络当中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将通风巷道分成串联巷道、并联巷道及角联巷道。这充分说明了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取决于通风网络。出于保证通风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考虑,合理布置通风网络是非常必要的。而在某些煤矿单位煤矿生产中煤矿矿井下通风网络布置不合理,因通风网络比较复杂,在布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进而降低其稳定性,如此势必会影响风流的流动方向及风量大小,致使其难以满足通风安全的要求,相应的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给井下煤矿生产作业带来危险。

2.3 通风系统因素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在具体进行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作业需要严格执行“一通三防”工作,也就是遵循讲求实际、尊重科学、严格管理里、注重实效的原则来落实此项工作。但是,因为在煤矿矿井下生产作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之处,知识“一通三防”工作未能切实有效的落实,相应的通风系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致使矿井下煤矿生产作业不安全。

3 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靠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出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领域发展。为了改变我国煤矿行业现状,促进煤矿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应当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煤矿行业中来,尤其是在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方面,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构建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对通风系统运行情况相关信息收集和处理,及时发现通风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以便相关安全控制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处理通风系统,从而保证通风系统安全运行。

3.2 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

考虑到当前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不利于有效支持煤矿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在强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之际,还要注意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如积极引用先进的通风技术、合理控制通风技术应用等,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使之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来运行,为使矿井下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 结束语

对我国近些年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不到位,容易受到通风设施因素、通风网络的因素、通风系y因素等影响,致使通风安全控制不佳,相应的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难以保证,这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要想切实有效的控制通风设施、通风网络的、通风系统等因素对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应当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即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等,确保通风系统更加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9

一、形势与现状

1.面临的形势

(1)安全生产是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煤炭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始终占70%左右。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60%左右,2020年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年全国煤炭总量为9.9亿t,20*年11.0亿t,20*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3.9亿t,仍不能满足需求。当前,快速增长的经济,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我国煤矿主要是井工开采,生产环境条件复杂,与其它行业相比,煤矿安全尤为重要。安全是煤炭生产的头等大事,安全对煤炭生产起着保证、支撑和推动作用。保证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供给问题。

(2)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煤矿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安全生产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正确道路上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煤矿灾害事故的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技术水平。

(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死亡总人数的4倍,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近200倍(20*年)、印度的12倍。煤矿灾害事故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范畴,每发生一起事故,都会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使煤矿企业形象受到巨大损害,企业市场亲和力受到削弱,严重的影响了煤炭企业后续发展的动力。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环境危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对煤矿灾害事故进行深入的报道,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另外,我国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形象和对外贸易。

(4)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科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系列高技术成果,推动了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同时,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促进了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加速了传统工业的高技术化,形成了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各类产业知识和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科技和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中,取得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技术优势和高额经济回报。进入新的世纪,国际竞争格局正从经济竞争、资源竞争和科技应用竞争向科技原始性创新竞争演变发展,原始性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煤矿的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煤矿的安全生产愈来愈影响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国际贸易。面临良好的国内外形势,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2.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1)煤矿自然条件差,灾害多

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导致自然灾害多,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

煤矿瓦斯大,煤与瓦斯突出越来越严重,危险性增加。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煤业集团公司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所属的13对矿井也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

自然发火危险性严重,比例大、覆盖面广。据20*年的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中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几乎在所有矿区都存在,因自燃而造成煤炭资源的破坏,每年达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个别煤矿十分严重。据统计,1999年17处大中型煤矿就发生1377次冲击地压,最大强度达到里氏4级。辽宁省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20*年发生各类冲击地压6127次,其中大于3级21次,平均每天发生冲击地压17次,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城市的公共安全。

煤尘爆炸危险普遍存在,危害严重。我国煤矿爆炸危险普遍存在。20*年原国有重点煤矿有532处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占87.4%。小煤矿中91.35%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其中高达57.71%的具有强爆炸性。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制约安全生产。我国大中型煤矿中,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或极复杂类型的煤矿占25.*%。20*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水灾事故146起,死亡463人,占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仅次于瓦斯事故。

煤矿热害已成为矿井新的灾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温度提高,矿井热害问题越来越突出。1999年,70处大中型生产井工煤矿的采掘工作面最高气温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其中26处超过30℃,最高达到37℃。

(3)煤矿数量多,大、中、小并存,差异大

我国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截止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煤矿26395处,国有重点和国有地方煤矿27*处,乡镇煤矿23691处。按矿井能力划分,大中型煤矿532处,占煤矿总数的2.*%,小型煤矿25863处,占97.99%。

我国煤矿的生产能力分散。根据1999年统计分析资料,全国煤矿平均每处生产能力5.85万t/a。其中,大中型煤矿总设计生产能力7.25亿t/a,占全国煤矿总设计生产能力的41.43%,平均每处109.66万t/a;中型煤矿342处,能力2.18亿t/a,占16.6%,平均每处63.7万t/a。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我国煤炭生产分散,生产集中度过低,大多数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抗灾能力差,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4)煤矿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技术装备不足

20*年,原国有重点煤矿的采煤机械化程度75.43%,综采机械化程度59.42%,综掘机械化程度15.*%。而原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全国平均采煤机械化水平还不到40%。

20*年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有35处高瓦斯突出矿井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瓦斯抽放装备,47处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没有装备瓦斯监控系统,占高瓦斯突出矿井总数的17%。现有煤矿多数矿的监控系统装备不全,尚未实现网络化管理,部分设备功能落后。44处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尚未建立防灭火系统。66处矿井尚未建立防尘供水系统,占矿井总数13%的煤矿需要更换防尘供水管路。不少的矿井没有安设防隔爆设施,既使配备了隔爆设施的矿井,设置的数量少,没有达到安全规程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原国有重点煤矿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光学甲烷检测仪、甲烷断电仪等必备的安全仪器仪表配备不足。有164处矿井50%以上的电气设备超期服役。数量众多的小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更低,有的根本不具备防御灾害的能力,多数小煤矿仍旧沿用落后淘汰的电气设备,电气防爆性能差,失爆率高。

(5)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差,管理落后

我国煤矿用人过多,农民轮换工等从业人员构成煤炭生产一线主体,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许多企业又不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违章作业现象严重。许多小煤矿经营者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知识,不懂安全,不管安全,不顾安全。据2000年的调查,30万t以上大中型煤矿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2.67%,大专以上只占5.44%,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0.3%。30万t以下小型煤矿中,中专以上职工平均每矿不到3人。另有资料表明,在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职工总数的2.93%。20*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生产人员效率为2.78t。

目前,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这也是煤矿灾害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问题

(1)煤矿重特大事故多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呈现稳定好转的态势,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煤矿是工矿企业中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行业。20*年全国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3960起,死亡14924人,其中煤矿企业共发生死亡事故4344起,死亡6995人,占工矿事故总数31.1%,死亡人数的46.9%。在煤矿事故当中,重特大事故多,并呈上升趋势。20*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2起,煤矿占了9起,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5%和66.9%。据统计,乡镇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64%以上,事故次数占全国煤矿事故起数的60%以上。20*年乡镇煤矿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72.5%。

我国煤矿事故类型当中,瓦斯和顶板事故最为严重,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中,瓦斯和顶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的74%以上,事故次数也占全国煤矿事故次数的70%。20*年,全国共发生瓦斯事故743起,共死亡2407人,分别占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17.1%和34.4%。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由于瓦斯(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引起事故7起,死亡357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77.8%和85.6%。从事故起数统计,顶板事故是最严重的,顶板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死亡总人数较多,20*年,全国共发生顶板事故2364起,共死亡2766人,分别占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50.71%和34.69%。

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1999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6.08,2000年为6,20*年为5.85,20*年为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为1.25,国有地方煤矿为3.83,乡镇煤矿为12.1。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低。2000年,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0.13,印度为0.42,波兰为0.26,俄罗斯为0.46。20*年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只有0.*5。由此可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解决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2)职业危害严重

我国原国有重点煤矿现患尘肺病人数约17.5万人,而且每年还在增长,每年因尘肺死亡2500~3000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职业危害更严重的原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煤矿的其它职业危害,如噪声、震动等也相当严重。

(3)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大量存在

由于煤矿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开采条件的多变性,而且存在着瓦斯、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往往可能存在于一个矿井,增加了矿井的不安全度。加上煤矿作业空间十分狭小,照明条件差,大量隐患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和井下各个场所,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因此,煤矿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苛刻的作业条件,形成了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4)安全技术和装备尚不能保障安全生产

由于对煤矿主要灾害的致因缺乏深入研究,使得采取的技术措施针对性、可靠性和配套性不强,只治标,难治本,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煤矿灾害的发生。如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致使突出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煤矿向深部延伸,诸如延期突出、矿震、热害、高地应力等灾害更为严重,对这些灾害缺乏必要的研究,还不能找到完全有效的治理措施。

煤矿安全装备是防治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在防治灾害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装备存在适应性不强、可靠性差的问题。另外,面对新出现的灾害,缺乏必要的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煤矿安全的监测仪器仪表也存在着寿命短、精度低、稳定性差,满足不了安全的需求。设备短缺仍是煤矿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5)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科研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国家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直接投入不足,影响了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由于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煤炭工业局的撤销,行业性科技攻关和原煤炭基金随之取消,使得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明显下降。由于我国煤矿企业长期以来执行的是低价位运营,企业效益差,无力对安全科技进行投入。据1999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大中型煤矿中只有191处有安全科研投入,仅占大中型煤矿的总数的36.77%,安全科研投入总计5878万元,平均每矿不足10万元。安全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对煤矿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6)安全监察技术手段缺乏

煤矿安全监察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检测设备及仪表等技术装备的支持,以保证监察工作的科学、准确。煤矿灾害事故的勘测与分析,事故模拟验证、责任认定也都需要借助于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手段。但是,目前还未针对煤矿安全监察所需的技术和装备进行研究与开发。比如在处理事故时缺少取证的技术分析手段;抢险救灾时,缺乏救灾通讯设备和快速救灾装备。因此,急需对监察急需的技术、仪表现装备进行开发研究。

(7)行业技术基础亟待加强

安全技术标准是指导、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安全监察的重要依据,现行的数百个煤矿安全技术标准急需修订以满足当前安全生产的要求。近年煤矿因采用的新生产工艺技术而出现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标准。

煤矿安全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安全标志的准入制度对确保进入煤矿的产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承担产品安全性能检验的各质检中心的检验装备存在着设备老化、测试技术水平降低等突出问题,急需更新和提高。

4.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需求

(1)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这是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2)加强煤矿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摸清灾害的致灾机理、发生演化过程,如煤与瓦斯的突出机理、瓦斯与煤尘爆炸机理等。攻克主要灾害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重大理论问题及重大技术难题。

(3)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进行攻关研究,为控制矿山重特大事故提供有效的技术;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促进其产业化。

(4)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市场机制,建立主要灾害治理的示范工程。

(5)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标准化体系,改善重大技术与装备研发的实验条件,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能力,为煤矿安全形势的全面好转提供技术基础。

(6)解决安全监察工作的技术难题。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监察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监察能力和水平。

(7)加强对生产技术进步所出现的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8)加强煤矿安全科技的评估工作。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

1.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挥科技进步对安全与健康事业的促进作用,紧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支撑体系”,推进“五项创新”的工作思路,贯彻“科技兴安”的战略思想,与实施国家科技发展纲要相协调,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2.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思路

整合全国煤矿安全科技资源,创立国家煤炭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煤矿安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在国家资金引导下以企业投入为主,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示范工程。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撑,为煤矿企业改造升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3.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目标

以煤矿主要灾害为对象,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和煤矿安全监察水平为重点,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为目的,在煤矿安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攻克30项关键技术,推广35项先进适用技术,建设5个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煤矿安全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新形势下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煤矿安全科技投入机制。为煤矿灾害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形成、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职业危害显著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全面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证。

三、重点任务

1.基础理论研究

煤矿安全科技的基础理论研究是灾害防治工作的源泉和根本。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揭示煤矿事故的致因和灾害发生机理,摸清事故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探索灾害预测预报的敏感性指标或参数,寻找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和方法。以煤矿事故因素——瓦斯、火害、水灾、顶板和机电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15项基础理论的研究。

(1)瓦斯、煤尘爆炸机理及传播规律

(2)承压瓦斯在孔隙介质、松散介质中的渗流特性

(3)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及预测的基础研究

(4)煤自然发火热物理特性及火源点探测基础理论的研究

(5)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和优化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

(6)突出煤层高产高效开采的安全基础理论研究

(7)突出煤层放顶煤开采与突出危险性之间的关系

(8)深部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9)矿井顶板灾害发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10)矿用隔爆箱体防爆性能的评价方法和专家系统

(11)新的采矿方式和采矿环境下,煤矿水害突发机理、条件及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

(12)煤矿呼吸性粉尘和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特性

(13)煤炭中硅酸盐粉尘的产生和稀土元素特性

(14)煤矿安全经济理论研究

(15)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

2.重点科技攻关研究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对煤矿主要灾害的识别能力、监测预警能力、防治与控制能力;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水平、事故的抢险救灾水平、安全生产管理的科技水平、事故的鉴定分析水平等。以危险源辨识、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应急救援、事故分析处理、科学管理等6方面为主线,开展30项重点科技攻关。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

以煤矿作业活动场所、巷道峒室及采矿影响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因素、机电设备为对象,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危险性分析,对事故隐患进行诊断、鉴别和分级。

(1)煤矿重大灾害危险源辨识、评估及分级标准的研究

煤矿灾害的监测预警

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是防治事故发生的关键,加强对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监测预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监测监控、预测预报和预警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前提和保障。

(2)瓦斯煤尘爆炸动态监测、预警技术

(3)煤矿突发性动力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震等)的预测技术

(4)煤矿采掘工作面、采空区自然火灾连续监测与控制技术

(5)煤矿主要灾害的预警技术的研究

(6)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沉积煤尘强度监测传感器的研究

灾害事故的防治

根据煤矿灾害存在和发生的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和准确的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但现有的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防灾抗灾的迫切要求,还需要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7)瓦斯灾害易发区判识系统和防爆脉冲雷达的研究

(8)低透气性高瓦斯松软煤层瓦斯抽放成套技术

(9)高瓦斯煤层强化抽排技术及规模开发利用技术

(10)区域性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控制技术

(11)电磁辐射法预测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研究

(12)井下隐蔽火源的探测技术

(13)防治井下自燃和外因火灾的新材料、抑制剂和新工艺的研究

(14)瓦斯煤尘爆炸自动抑爆技术的研究

(15)综采工作面实时跟踪降尘成套技术的研究

(16)原位动态地质及诱发水害相关信息的适时监测、快速处理与灾害预报技术与装备

(17)非拆卸式安全矿灯的研发

(18)防范和控制灾害性突水事故的导水通道高效精细探查技术

(19)采区高压安全供电集中控制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分析处理

我国煤矿主要是井工开采,一旦发生诸如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等重特大事故,先进的救灾技术和装备是挽救生命、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的保障。当前,井下无线救灾通讯、井下人员的跟踪管理、遇难人员定位等技术装备是急需开展攻关研究并产业化的。事故的分析处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灾害发生的过程的智能仿真,勘察和技术分析都必须借助于必要的技术手段。

(20)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及救灾辅助决策系统

(21)煤矿重大灾害的救灾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

(22)煤矿主要灾害的智能诊断和仿真模拟技术研究

煤矿安全管理科学技术

传统的煤矿安全管理依靠管理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来进行的。这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矿井管理工作的需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矿山灾害事故数据库、知识库和专家系统,提高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

(23)我国煤矿防灾抗灾的地理信息网络(GIS)

(24)以矿井通风和预防瓦斯灾害为主线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25)重大灾害现场勘察技术研究

(26)建立矿山灾害事故动态数据库、知识库和专家系统

(27)矿井安全生产评价方法与动态评价系统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技术保障

煤矿安全监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煤矿安全装备的监督检验、事故的责任认定等都必须强化技术的作用。

(28)为制订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所进行的基础研究

(29)重大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及其鉴定技术与装备

(30)煤矿事故预防、工伤保险与安全监察机制的研究

3.重点推广项目

我国煤矿大、中、小并存,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煤矿安全科技经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为了认真贯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本着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科研成果,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安全生产程度低的技术与装备的精神,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遴选出了7类35项煤矿安全技术与装备重点推广,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煤矿防治灾害事故的能力。

矿井通风技术

推广通风系统优化技术,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能力;推广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提高矿井和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供给,以及处理瓦斯积聚的能力。

(1)高效节能小矿井主要通风机

(2)高效低噪声对旋局部通风机

(3)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技术与装备

(4)矿井通风参数测定技术与装备

(5)通风系统优化技术

瓦斯抽放与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技术

推广“九五”以来科技攻关的系列成果,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瓦斯抽放率,使矿井的瓦斯抽放率和抽放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推广自动抑爆装置,为采掘工作面大型装备提供安全保障技术和小煤矿防止瓦斯爆炸及传播爆炸技术,提升小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

(6)突出煤层定向长钻孔预抽本煤层瓦斯技术与装备

(7)定向水平长钻孔抽放瓦斯工艺技术与装备

(8)采空区瓦斯自动抽放技术与装置

(9)本煤层长钻孔超前预抽瓦斯技术

(10)煤矿瓦斯抽放管道多参数监控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

(11)移动抽放泵站

(12)瓦斯、风、电闭锁装置

(13)爆炸危险性监控和自动抑爆技术与装备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推广区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和日常预测技术,降低防突成本,提高突出矿井生产效率。推广电磁辐射法,无线电波透视法等探测突出构造新技术,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性、推广严重突出矿井综合防突技术,减小突出灾害次数,保障安全生产。

(14)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

(15)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确定技术

(16)长钻孔控制爆破防止突出技术

(17)机掘、机采工作面防突措施及配套装备

(18)煤与瓦斯突出监测技术与装备

(19)突出危险预报仪等便携预测仪器

(20)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测技术与装备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

推广总线式实时监控制技术,促进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中的应用,提高监测监控技术水平,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21)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

(22)乡镇小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23)各类便携式安全测定仪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

推广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监控技术、监控采空区等火灾易发场所的火灾隐患,减小矿井火灾发生的次数和频率,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24)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25)胶带输送机监控技术

(26)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及氮气防灭火技术

(27)三相固态泡沫防灭火新材料

(28)自然火灾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与装备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

推广以降低呼吸性粉尘产生量为中心的防尘技术,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健康

(29)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30)通风除尘技术

(31)高压喷雾技术

(32)煤层注水技术与装备

应急救援技术

推广一批新技术,提高对危险场院所作业人员的保护和救灾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和救灾能力。煤为事故勘查提供技术手段,实现科学取证。

(33)氧呼吸器

(34)防爆摄录系统

(35)救灾无线通信系统

4.示范工程

目前我国在防治瓦斯煤尘爆炸、内外因火灾、水害和围岩破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煤矿灾害治理的成套技术。针对我国煤矿主要灾害的特点和主要灾害类型,采用既有关键技术突破又有系统集成的成套技术与装备,通过建立5个示范工程,每项示范工程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矿井或矿区应用。

(1)煤矿瓦斯高效抽放技术示范工程

(2)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工程

(3)瓦斯监测监控技术示范工程

(4)煤矿自燃火灾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工程

(5)水害防治示范工程

四、保障条件和措施

1.搭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

安全科技创新是实现煤矿生产安全状况不断好转的原动力。搭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挖掘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的原始创新力,促进煤矿安全科技工作蓬勃发展。煤矿安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坚持面向煤矿安全生产、坚持煤矿安全监察,整合我国的煤矿安全科技资源,构建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推广、技术标准和法规、技术与产品监督检验的科技平台。

建设我国完善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的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配置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在这个体系中既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能根据国家战略和煤炭安全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创新资源;既能够激发各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煤矿安全创新体系。形成我国煤矿安全科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和成果推广及示范的科研体系和队伍。以市场为导向和重点,深化研究机构的改革,建立科研内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良好机制。建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三层科研机构网,确立煤矿安全科技的骨干研究机构,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组织的主体。建立与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科技评价体系。减少和简化科研项目评估程序,完善评估的监督机制。

2.创建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

煤矿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灾害的治理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因此尤其需要有良好的政策来支持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主要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完全适应的体制和政策的保障体系,建立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外部条件。煤矿安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由于煤矿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国家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把煤矿安全科技发展作为安全科技的重点来对待,把煤矿安全科技工作作为煤炭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对待。在条件成熟时,应制定独立的煤矿安全科技发展计划。

3.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增加煤矿安全科技投入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煤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复杂性给煤矿灾害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加强煤矿安全科技工作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保证。资金投入是保证安全科技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国家应当重视并加强对煤矿安全科技的投入,并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一方面,国家应设立稳定的煤矿安全科技投入渠道;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吨煤提取1元作为煤矿安全科技的科发基金,专款专用,并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资金的投向。

4.加强煤矿安全科技发展支撑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运行机制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煤矿安全科技的体系建设应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一进行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

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各项工作由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归口部门进行管理:进行煤矿安全的科技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订,管理煤矿安全科技基金项目的立项、审批、管理和鉴定验收,组织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会议,煤矿安全科技普及、教育培训等。

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促进煤炭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技术革新。形成三层科技发展创新工作机制。

完善煤矿安全产品检测检验体系。以安全检测检验机构为主休,加强安全检测检验技术的研究和检测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检测检验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善煤矿安全量值传递体系。以技术标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加强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实施标准战略,跟踪国际标准现状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5.注重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建立和完善与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教育与培养体系,加强对安全科技人员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锻炼、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骨干作用,并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在稳定科研队伍的基础上,加强对优秀安全科技人才的支持,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6.建立有利于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的文化环境

广泛宣传和贯彻“科技兴安”战略思想,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灾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知识,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加强安全科技文化的建设,出版安全科技的论著、专著和科普读物,制作发行有关的音像制品,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7.建立符合煤矿安全科技发展特征的激励机制

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科技的作用主要为社会效益。同时,鼓励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鼓励原始创新,对获得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议设立煤矿安全科技奖励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