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集锦9篇

时间:2023-09-14 17:39:12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物流成本;汽车物流;成本管理

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满意的桥梁,更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与国际接轨,我国的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接受着来自国外汽车行业的冲击,像美国的通用,日本的丰田等等,各个汽车品牌争先打价格仗的同时,也在自身发展方面寻找更多的对策。但是相对于一些国际上的汽车行业来说,我国的汽车行业比较重视生产,在自身的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关注的比较少,这就导致我国汽车行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缓慢发展,所以在我国汽车行业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一、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我国的汽车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目前也代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国,我国的汽车销售产量也非常的多,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销售总和,但从今年开始,我国汽车的发展速度虽然也在增长但是开始逐步放缓,汽车市场的消费也由人们的感性消费转变为理性消费。我国各个汽车行业也在积极寻找和探索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出路,由对汽车物流的忽视也渐渐转变为更为关注。据专家估计我国的汽车销售还将持续上涨,将创造另一个新的绩点。总的来说,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广阔。

二、我国汽车行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虽然总的来说是不错的,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像是我国居民存在着一些盲目消费现象,盲目的去购买车辆,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需求问题,还有就是对我国汽车行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尤其是物流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好好的解决,可能将对未来我国汽车行业更好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1、我国汽车行业的物流成本比较高

我国汽车行业的物流成本截至2009年起,运输成本占了相当大的部分,接近于汽车物流成本的一半,其次是管理成本,占到18.9%,由此可知,汽车行业的物流成本以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为主,仓储成本、配送成本等相对来说占了一小部分。

所以,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还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的,为了增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必须寻找更好的发展发生来进一步缩减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

2、我国物流费用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据资料显示,2009年日本的物流费用率为2.97%,而我国汽车行业的物流费用率为9%[1],相对于日本来说,我国汽车行业的物流费用率是相当高的,需要我们降低物流成本费用。

3、我国汽车行业对物流方面认识不足而且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我国汽车行业虽然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物流管理方面没达到更多的认识,虽然说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各个汽车企业在努力的寻找自身发展的出路,开始认识到自身的物流成本管理,但是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也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4、我国汽车行业对物流设施建设比较盲目,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

我国汽车行业物流设施的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有的地方成堆建设,供大于求,有些地方则缺少,这样使用起来有些地方不方便,有些地方容易造成浪费。

5、对第三方物流没有足够的了解。

现在的一些汽车企业缺少对这些专业知识的了解,所以没有通过第三方物流的途径去规划降低企业的物流总成本。

三、丰田的物流成本管理

1、丰田公司的汽车物流实行JIT准时制的生产物流,提倡零库存,他们能够随着反馈客户的订购信息,使生产和销售并行,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库存成本,总体节省了物流成本。而且丰田实行准时制,还进一步的提高了物品的流通速度,也节省了由于长期停滞在某一点或者装卸搬运速度慢,而造成的库存成本和装卸搬运成本。

2、丰田公司还采用了CAD技术,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可以使零件厂商保证准时供应,而且又不会造成库存的积压和浪费。

3、丰田汽车使用第三方物流,帮助企业控制物流成本,制定好的方案,比如:制定月度的送货线路,寻找最佳的送货路线,并且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以此来降低运输成本和配送成本。

4、丰田汽车在进行物流之前都会事先进行规划,规划出最好的路线,最好的运输方式

5、丰田还利用了协同效应,整合资源,共同购买保险,降低了保险费用,还有就是和其他公司一起共同运输,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并且共同分担了费用,提高了物流成本的利用率,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丰田公司的物流费用,节省了物流成本。

四、针对我国汽车行业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首先要增加我国汽车行业人员的物流成本意识,让大家对物流成本管理有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争取全员参与,让全体员工有这种观念,并且积极的为节省成本出谋划策。

2、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物流成本利用率。比如像丰田汽车学习,可以整合资源的利用,实行共同运输,这样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就可以大大的降低运输成本,就解决了我国汽车行业物流成本的一大难题。

3、加强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培养公司员工对物流一些专业知识的了解,可以借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找出适合我们汽车行业更好的物流方式,争取在各个环节降低费用,从而达到减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4、学习丰田汽车的准时制生产以及零库存的方式,在丰田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寻找更适合自己本企业的生产和库存方式,即使不能达到零库存的效果,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库存成本。

5、对我国汽车行业的一些物流设施进行统一的规划,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使这些设施在整个汽车行业能够更好的运用,既能够统一运用并且不会造成浪费。这样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对策措施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管理日益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物流成本管理是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输送、回收方面的成本。与流通企业相比,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都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之中,具有与产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管理研发经历了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物流盈亏分析五个阶段。在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达到物流成本管理第四阶段水平的企业不多,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还都处于第三阶段。

在我国,生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确认了最需要展开的功能成本分析和动态的成本计算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成为解决物流成本问题的障碍,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仍然存在着困难,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物流合理化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货物卸货、搬运、暂存、包装、资讯、准时配送等方面失控,企业物流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物流不合理,物流运作能力低下。

物流管理水平的低下决定了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组织间交易成本高,物流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从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的第一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第二阶段(但核算水平很低、了解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不深),物流部门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成本竞争优势的建立。在我国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管理实践中,物流成本衡量的计算体系尚未确立,能明确本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的企业少之又少,报表上所反映出来的物流成本仅是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只不过是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因而无法真正了解物流的全部费用,实现物流成本削减也变得十分困难。

(一)现行财会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指出,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合现代物流的费用管理,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导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甚少,存在很大的虚假性。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与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物流量规模小制约物流成本的降低

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难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没有物流业务外包的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物流量小,达不到规模经济,并且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难以开展,物流成本较高。

(三)物流成本横向比较困难

各企业通常是分别对物流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的,即各企业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企业间无法在物流成本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确切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值,难以建立物流成本比较优势。

提升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思路

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能推动企业物流的合理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企业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管理体制上加以转变,研究制定可行的程序和方法,坚持运用系统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以得出合理的方案,最终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

在物流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将与物流相互联系的各项业务环节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并将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中,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为客户、本企业内各部门提供最佳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一)优化物流流程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应从优化物流流程,改善物流管理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物流成本。

(二)完善物流途径

传统的狭义的物资成本概念仅限于物资本身的购进价款,物资的质量成本及拖期交货成本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往往没有得到计算、考核和控制。在物流成本构成中,仓储成本比重仅次于运输成本,因此企业应注重仓储成本的管理,采用JIT(JustInTime)方法,完善物流途径,缩短物流运程,减少库存量和周转环节,合理库存,提高保管效率,这是降低物流成本最重要的方法。企业在保证物资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免去为防止残次品和不按期到货而多储备物资,节省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物资存储费用。

(三)再造业务流程

为适应当前的竞争态势,生产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流程再造,变职能管理为流程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客户、以客户评判作为服务考核结果、体现运作效率和效果的流程,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与流程再造相配套的还包括将原有的基于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渡到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恰当地反映企业整体运营状况以及流程各节点部门之间的运营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物流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工作流高效流动,实现整个物流畅通无阻的高效运行。

(四)恰当选择物流模式

从产权角度看,物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实践中,企业应该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物流市场的交易成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物流模式。

物流外包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减少在途资金积压的有效手段,确实能够给供需双方带来较多的收益,企业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物流外包或局部外包,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之一。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企业的物流管理协同成本小于委托第三方物流的交易成本则应该选择自营物流。

(五)系统管理物流成本

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由于各种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研究总体效益,以成本为核心,用系统论观点,按照总成本最低的要求,调整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

(六)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七)实施“全程供应链”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管理应从过去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转向关注从客户到供应商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生产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善的供应链,尽量减少“中间层次”,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减少开支,并能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

(八)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局部物流效率优化无法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为此,企业必须借助于现代化信息系统的构建,把物流系统内部各功能要素和外部的战略伙伴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物流快速反应系统。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计划和行为,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鲍尔索克斯.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3.丁俊发.中国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4.王键.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M].科学出版社,2005

5.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物流成本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3

摘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策略办法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管理日益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物流成本管理是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目前状况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供给、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输送、回收方面的成本。和流通企业相比,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都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之中,具有和产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管理研发经历了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物流盈亏分析五个阶段。在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达到物流成本管理第四阶段水平的企业不多,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还都处于第三阶段。

在我国,生产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确认了最需要展开的功能成本分析和动态的成本计算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成为解决物流成本新问题的障碍,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仍然存在着困难,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物流合理化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货物卸货、搬运、暂存、包装、资讯、准时配送等方面失控,企业物流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物流不合理,物流运作能力低下。

物流管理水平的低下决定了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组织间交易成本高,物流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从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了熟悉的第一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新问题的第二阶段(但核算水平很低、了解和解决新问题的层次也不深),物流部门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新问题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成本竞争优势的建立。在我国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管理实践中,物流成本衡量的计算体系尚未确立,能明确本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的企业少之又少,报表上所反映出来的物流成本仅是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只不过是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因而无法真正了解物流的全部费用,实现物流成本削减也变得十分困难。

(一)现行财会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探究物流成本时指出,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合现代物流的费用管理,不能把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导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甚少,存在很大的虚假性。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二)物流量规模小制约物流成本的降低

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初期,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难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没有物流业务外包的生产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物流量小,达不到规模经济,并且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难以开展,物流成本较高。

(三)物流成本横向比较困难

各企业通常是分别对物流成本进行计算和控制的,即各企业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熟悉来把握物流成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企业间无法在物流成本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确切的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值,难以建立物流成本比较优势。

提升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思路

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能推动企业物流的合理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企业应当从思想观念上和管理体制上加以转变,探究制定可行的程序和方法,坚持运用系统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以得出合理的方案,最终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

在物流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将和物流相互联系的各项业务环节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并将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中,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为客户、本企业内各部门提供最佳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一)优化物流流程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应从优化物流流程,改善物流管理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设置专门的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阅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物流成本。

(二)完善物流途径

传统的狭义的物资成本概念仅限于物资本身的购进价款,物资的质量成本及拖期交货成本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往往没有得到计算、考核和控制。在物流成本构成中,仓储成本比重仅次于运输成本,因此企业应注重仓储成本的管理,采用JIT(JustInTime)方法,完善物流途径,缩短物流运程,减少库存量和周转环节,合理库存,提高保管效率,这是降低物流成本最重要的方法。企业在保证物资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免去为防止残次品和不按期到货而多储备物资,节省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物资存储费用。

(三)再造业务流程

为适应当前的竞争态势,生产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流程再造,变职能管理为流程管理,通过流程再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客户、以客户评判作为服务考核结果、体现运作效率和效果的流程,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和流程再造相配套的还包括将原有的基于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过渡到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修改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恰当地反映企业整体运营状况以及流程各节点部门之间的运营关系,从而促进整个物流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工作流高效流动,实现整个物流畅通无阻的高效运行。

(四)恰当选择物流模式

从产权角度看,物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实践中,企业应该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物流市场的交易成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物流模式。

物流外包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减少在途资金积压的有效手段,确实能够给供需双方带来较多的收益,企业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物流外包或局部外包,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之一。假如物流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企业的物流管理协同成本小于委托第三方物流的交易成本则应该选择自营物流。

(五)系统管理物流成本

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非凡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由于各种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探究总体效益,以成本为核心,用系统论观点,按照总成本最低的要求,调整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

(六)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七)实施“全程供给链”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追求本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客户整个供给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管理应从过去关注企业“内部供给链”的管理转向关注从客户到供给商的“全程供给链”管理。生产企业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一体化管理,企业和供给商和顾客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比较完善的供给链,尽量减少“中间层次”,直接将货物送达最终顾客,减少开支,并能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无需承担仓储及存货管理的成本。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4

物流专业是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特别是高职物流教育培养的是物流操作型人才,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强化物流理论学习的同肘,如何通过实训或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已成为现代物流教育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企业共建物流实验室,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仿真技术及企业丰富物流管理操作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专家团队,通过物流教学系统,以真实的企业案例为基础,在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的同时,通过模拟真实的物流操作环节,使学生对物流的操作流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实现物流理论与实践结合。

走校企合作之路,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去物流企业参观、实习,实际参与物流企业的运作,聘请物流企业的专家作为学校客座教授,使学生对物流操作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走出校门时马上就能适应工作。

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然后结合具体的物流操作案例,进行模拟教学或真实操作,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现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旨在通过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物流各个基本环节的操作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物流管理岗位上需要的技能,掌握物流设备的原理与基本操作,通过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时,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必要的环境。

物流实验室的目标

建立物流教学实验室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物流实物的基本流程。熟悉原材料采购,运输、入仓、库存管理、订货、出仓配送、盘点等基本物流环节和操作;以物流理论科学地指导物流基本环节的运行;了解物流企业和销售门店的不同操作模式。

了解物流信息的基本流程。熟悉物流中各种单据的生成和流转;掌握物流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模块内部信息的相互关联;熟练操作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掌握先进的物流技术的原理与基本操作。电子标签分拣货技术;RFID技术:条码技术:车辆GPS/GlS调度技术;电子商务网上订货。

培训学生基本的物流管理与操作能力。通过系统流程分析,提高学生的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软件的使用了解物流各环节的管理方法;了解物流公司各岗位上需要的技能;掌握物流管理基本方法:

此外,不同性质的企业,对物流的理解和要求并不一样。物流牵涉的面很广,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至少可以分为采购、生产、分销三个方面:对于销售或者贸易型企业来说,至少可以分为进、销、存三个方面,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至少可以分为仓库出租、配送服务、JIT 配送等多个层次。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物流实验室的特点

实用性:物流软件是中海物流长期的第三方物流实践为基础,其中所包含管理思想、业务流程、物流单据都是从现实中来,非常实用。先进性: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及设备相结合,以体现现代物流的物点。如J2EE技术、条码技术、GPS/GIS、自动化技术等;前瞻性:方案采用一些未来几年即将商用的技术,学生提前跟上物流技术发展的趋势。如RFID技术,在国内外的物流行业还处于试用阶段,但其技术决定其在未来几年来必将会大规模的应用起来。集成性:方案不是几个模块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各种物流技术简单演示,而是将各个管理模块与作业模块通过物流管理软件有机地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集成的物流管理系统。流程化 物流管理软件采用流程化思想设计,物流与信息流联动,各物流环节之间、供应商、物流中心、销售商之间能通过同一平台协同工作,使学生能体会物流从上游到下游“流”的思想。柔性化 物流实验室的设备设选择比较灵活,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费情况和培养层次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非常便于扩展和提升。

物流实验室的构想

总体架构。物流实验室总体上是实验室物流管理软件、物流作业子系统、物流教学案例及物流操作单据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一个个系统的简单堆砌。以物流管理软件为核心,以物流教学案例及物流操作单据为基础,结合物流作业系统,使学生通过使用物流管理软件、操作作业设备,形象地了解物流业务流程、管理方法、作业过程等。

场地规划。物流是实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系统工程,各项活动具有联动的关系,独立地看一项活动不利于学生对物流及物流流程的理解。因此,物流实验室在场地规划时应考虑各项活动的联动性,以实现“实物流与信息流、单证处理与作业”等活动之间可视化的配合。基于此,我们建议物流实验室的“管理区”与“作业区”最好在同一可视空间内。

基本模式如下图:

管理区。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角色模拟、投影演示和辅助教学的区域。管理区可根据学校物流实训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数量设置不同机构,可设立:买方、卖方、配送(物流)中心等基本角色,配送中心还可细分为经理室、商务部、配送部、仓管部、调度部、财务部等部门,如模拟供应物流,还可以设立制造商或供应商等机构。

作业区。作业区基本划分为:收货作业区、存储区、拣货区、增值服务区、作业控制区、出货作业区等。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会计

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成本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运输、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随着对物流成本的研究,“物流冰山”逐渐浮出水面,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当务之急,而在现有的物流成本管理中仍显著存在以下问题。

1.1物流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促销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成本会计的认识与理解。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成本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1.2未形成物流成本管理的参考标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成本管理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之间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没有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

1.3缺少完整的物流成本管理资料

企业缺少完整物流成本管理资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物流成本科目,导致企业难以掌握自己的全部物流成本;二是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物流成本分布于企业的许多职能部门,增加了物流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困难;三是许多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存在错误的认识,只看到对外支付的运输、仓储等显性成本,而把企业内部活动消耗的大量装卸、移动、包装等费用归结为生产或管理费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长期困扰着企业,也使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收效甚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制度上的,也有物流活动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缺少一种适应现代环境的物流成本管理工具。

2建立物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及初步构想

日本著名学者菊池康也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2)物流成本核算(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3)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4)物流收益评估(评估物流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5)物流盈亏分析(对物流系统的变化或改革做出模拟模型)。

我国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实践大多数还处在一、二阶段,有些企业才刚刚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更多的企业还没有建立形成有效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尽快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建立物流成本会计势在必行。

2.1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物流成本会计是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需要以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基础,而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缺乏相应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有关物流成本的统计数据无从获得,从而制约了国家宏观管理职能的发挥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除了降低物质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物流管理所带来的效益变得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三是可以更好地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促进了全社会的物流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效益。建立物流成本会计可以使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有据可循,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经营水准。

四是可以作为物流定价的依据。长期以来,物流成本会计方面的不足使得物流成本较为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建立物流成本会计可以使得物流定价进一步规范和透明。

五是可以解决会计实务中存在的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科目界限模糊的问题。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科目界限模糊是许多企业在会计实务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建立物流成本会计之后,企业在生产、销售和物流方面的成本费用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

2.2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设想

在构建物流成本会计体系过程中,要明确以下问题:

(1)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是物流成本,即在产品空间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也就是物品在实物运动的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2)选择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由财政部统一规定的会计核算制度,因此,不可能单独设置一套用于核算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账簿和报表,而只能在现有核算系统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辅助账户,既满足了核算物流成本,进行物流管理的需要,又不会和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相抵触。在设置辅助账户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核算物流成本。

①按支付形态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从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总额,对认识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在物流成本管理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

②按功能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分别按包装、配送、保管、装卸、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来核算物流费用。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哪种功能更耗费成本,比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找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症结,可以计算出标准物流成本(单位个数、质量、容器的成本),进行作业管理,设定合理化目标。

③按适用对象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按适用对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种对象上。如可以分别把商品、地区、顾客或营业单位作为适用对象来进行计算。按支店或营业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

按顾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可作为选定顾客、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订顾客战略的参考依据。

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过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物流费用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各类商品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间的交叉比率。

④采用ABC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ABC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然后把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种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

以作业为中心,不仅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还能提供改善作业的非财务信息。以作业为纽带,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以作业为基础分配成本,同时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并进行管理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首先,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储配部,包括仓储、分拣等作业。其次,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再次,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最后,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

(3)生成物流成本报告。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有关物流的信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企业现在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而言,有关物流的信息也逐渐成为他们进行决策时所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3总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建立物流成本会计的方法,明确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优先选择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最终生成物流成本报告,从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活动成本,充分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参考文献]

[1]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4).

[2]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张福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4]向宏亮.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初探[J].交通财会,2006,(11).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作业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F234;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00-02

一、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构成与特点分析

(一)物流企业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目前,物流服务有运输、拣货、流通加工、交付、仓库管理以及财务结算等。物流企业成本的分类可以参考工业的划分从而分为营运成本和非营运成本两类。其中,营运成本是与提供的物流服务或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它主要是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以及间接费用这三个部分组成。而非营运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二)物流企业成本的特点

物流成本具有瞬时性、无形性、多样性、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效益背反、间接费用占总成本比例较大等特点。这是因为物流服务本身就具有瞬时性、无形性和多样性。另外根据物流企业运营的相关特点,提升服务质量必然会增加企业的业务量和相关收入,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相关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

二、我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没有被规定

由于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没有被确切地定义或规定。所以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时只涉及物流费用的一部分,因此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时内容和范围都是有缺失的,这就导致了物流企业中的大量成本被隐藏,物流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并且丧失了寻找新的利润源泉的能力,最终影响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二)物流成本的披露没有被规定

因为物流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物流成本经常与企业的其他成本一起核算,所以物流成本信息出现在企业其他成本信息中的情况屡见不鲜,致使企业所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要从其他的生产成本费用信息中寻找。因此物流成本的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完整性,并且在寻找信息的过程中,业务处理也会变得繁琐而费时,这对物流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绩效评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

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仅仅停留在获得物流成本信息,尚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信息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这就导致了财务部门和物流部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物流成本信息的用途却非常有限,违反了效益成本的原则,最终使企业对物流成本核算的积极性不高。此外,我国物流成本管理还存在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会计和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层对企业物流成本缺乏管理的问题。而这些缺陷必然会导致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不准确,并对企业自身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基于上述情况,为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找到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三、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一)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原因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收集物流成本信息极为困难,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却无法解决,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所以笔者在不断分析各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控制物流成本的方法时,发现从经营业绩以及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上来看,日本居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从学术界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实务探索以及政策规定上来看,美国更是世界之首。而它们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应用作业成本法获得了精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尽管各国国情、经营状况有所不同,但是就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来说,各国的物流企业都属于间接费用占总成本比例较高的企业;物流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往往都是属于小批次而且是可分解的。而作业成本法正适用于这样的企业。

(二)作业成本法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贡献

1.作业成本法规定了物流成本的定义。作业成本法确切的规定了物流服务或产品导致发生的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与物流服务的直接人工以及直接材料之和为物流成本。所以运用作业成本法首先能够解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没有对企业物流成本做出明确的规定的问题。2.作业成本法可以解决物流成本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作业成本法可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成本动因。并通过公式准确计算出各项作业所消耗的成本,最后加上物流服务消耗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就可以计算出每项物流服务所消耗成本。所以可以解决物流成本核算不规范的问题。3.作业成本法可以解决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其他问题。作业成本法能够取得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揭示成本发生的原因,扩大成本核算范围,完善物流成本控制,帮助企业定价,最终帮助企业做出合理决策,降低资源耗费,帮助企业盈利。一旦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便能了解物流成本信息的巨大作用,进而改变核算目的不明确的现状,并能引起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大众对物流行业更多地关注和重视,最终能解决企业决策层对物流成本缺乏管理,社会缺乏物流会计管理综合人才等问题。

(三)物流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1.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比例较高的企业。物流企业在进行服务的时候,发生的间接费用不仅占总成本的比例很高,而且种类繁多、范围也很广泛。例如物流企业的运输流程中,其运输作业如果以客户或者是服务合同为成本计算对象时,驾驶员的工资以及车辆消耗的燃油、轮胎等属于营运间接费用。其实在生产物流产品或服务时,属于间接费用的支出和耗费不仅仅是这些。像机器设备的折旧,运输车辆的维修和保养,站点的租赁或建立,以及电、网、保安等都属于间接费用。2.物流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往往都是属于小批次,而且各批次都不同。因为物流企业提供的一般都是无形的物流服务而不是有形的产品,所以通常将其提供的物流服务作为物流企业的产品。因为物流企业一般将客户或者合同订单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而合同规定的物流服务不仅主要由间接费用构成,而且不同的合同所规定的服务必然不同,所以每个批次的物流服务都具有很强的个性。这样当结构越是复杂、工艺越是多变、调节生产作业的次数越是频繁的情况下,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就越可以得到显现。3.物流服务的过程是能够被分解的。尽管物流服务的流程很繁琐且极具个性,但是通过作业成本法能够将其拆分为几个大类,进而分为多个单独的作业。基于上述原因,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是相当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鲍新中,崔巍.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01-116

[2]陈克勤.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困惑和对策[J].科技创业,2007(6):61-72.

[3]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11-123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7

关键词:物流行业;物流金融服务;风险;对策

一、引言

物流金融从其广义的层面进行分析,指的是面向物流运营的整体操作过程。通过对相关的金融产品进行有效的利用,全面实行物流、商流、资金与信息流等方面的综合性整合,对供应链在实际运用中资金运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高效性的提升资金运作的效率等相应的活动。从狭义的层面进行分析,物流金融在专业范畴内指的是,银行在供应链运营的过程中,跟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此方面所操作的全部过程,全面有效的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将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相结合,这是当前现代化物流金融业的创新性发展方向。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两者之间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环境下共同发展。我国当前在物流企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的,能够有效的降低客户在业务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并且有助于金融企业降低虚假信息等风险状况的发生,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促使物流金融服务逐渐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重要性的业务模式。然而,在物流企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中,其中也会遭受诸多风险因素的干扰,带来极大的风险性。

二、物流金融服务在我国物流行业中的作用

1.物流金融服务能够有效的适应物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物流行业开始不断的进行对外开放,使得我国物流行业逐渐的向国际化的趋势进行发展。因此,物流业在对其内部的计划、采购、业务制造与销售方面进行安排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有效的对物流行业内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如:资金环节的问题在具体业务运营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因此,需要用过物流金融服务,有效的解决物流业在运营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物流行业提供与时展相适应的业务发展模式。

2.物流金融服务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增值服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常情况下,我国物流行业通过金融工具对其内部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存储与管理,通过物流金融服务能够有效的增强物流业的管理效率,高效性的将物流行业的金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用户提供优质化的金融服务,给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带来一定的利益收入。由此可见,物流金融服务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增值服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物流金融服务对于物流企业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经常存在整体结构不稳定、资金欠缺等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导致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的困扰。物流金融服务有效的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通过制定出一套完整性的物流业信用评价系统,对物流业的资金方面的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有效解决我国物流业融资难等问题的发生。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流金融服务对于物流企业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三、我国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金融服务中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我国物流行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能够有效的促进物流业与金融业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定的风险现状。物流金融服务是一种在物流与金融领域内的新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物流金融服务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也就是说,物流金融服务在我国物流企业、银行业等领域中,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内部系统中的风险与利益收入两者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现状,未能够有效的实现完整性的内部流动资产评估体系,且银行对于物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缺乏一定的经验,导致其在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风险管控方式不够科学合理。正是由于上述等方面的因素存在,导致我国物流行业在进行物流金融服务实施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风险问题攻击。当前,我国物流业在进行物流金融服务时,其主要面临的风险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即:

一是内部管理方面的风险。此方面的风险是诸多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的风险。内部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多种方面所造成的,比如说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管理方式过于陈旧、内部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的综合性素质与专业技能存在的欠缺,以及企业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错等方面。

二是物流行业的仓储风险。此方面的风险需要由金融服务提供商对质押物在库期间所存在的相关事项全面承担。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规程中,需要全面性的对整个仓库的质量安全性、内部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单的可信度等方面有效的思考与分析。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质物保存的设施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确保其不会发生损坏、变质等现状。

三是法律方面所存在的风险。对于我国物流业而言,方面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在进行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对于相关合同条款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物流金融业务会涉及多个方面,且质物的所有权在诸多方面之间不断的流动,进而会产生所有权纠纷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我国当前的《担保法》与《合同法》中的相关条例规定,对于金融物流相关的条款不够完善.也没有其他的文件有效的为金融物流条款提供科学性的依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相关的业务合同中,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四是社会方面的风险。随着专业领域中相关管理体系与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了更加适应物流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需要推行一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我国物流行业在实施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相关策略

1.与金融机构创建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物流行业若要进一步增强金融理念,需要金融行业为其提供大力的支撑。与相关的金融机构创建长期友好的业务往来合作性关系,有效的获取金融机构的信任与支持,进而高效性的解决物流业在金融服务中所存在的相关现状。当前,我国有部分物流企业实施统一授信的形势,有效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提升物流企业自身的价值。在专业领域中,统一授信的主要做钥匙,金融机构将贷款额度通过直接的方式授权给物流业。接着,需要物流业按照客户的基本需求与相关的条件,有效的进行质押贷款等方面的操作。金融机构为物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过程中,银行需要依据企业内部的信用担保管理的相关条例规定进行实施。在此基础上,通过这些信贷额度为相关的物流业企业提供质押贷款业务。这种业务模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物流业在融资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并有效减低先前质押贷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复杂性的问题。与此同时,有效的增强金融机构对质押贷款过程中的监管能力。根据上述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可知,我国物流企业在实施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创建长期友好的合作管理,取的其信任,进而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降低金融服务的风险。

2.物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与客户之间创建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物流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为客户提供优质化、合理性的物流金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客户相关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采取合理的策略与客户创建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进而有效的对物流金融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3.进一步有效的加强对客户信用方面的管理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信用管理在其中是关键性的内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信用是买卖双方进行业务交易的前提保障,是创建友好业务管理的重要性桥梁。我国物流行业在实施物流业金融服务时,需要有效的对客户相关方面进科学有效的分析与管理,尤其是对用户相关需求的掌握、为客户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制度的实施、客户信用管理、合同与结算等综合性的方面,进而有效的对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管理。

4.开发出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性的金融产品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物流业在实施物流金融服务所存在的风险,需要有效的开发出与物流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相适应的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此类产品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自身优质性的特征,即:其一,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与物流业自身的文化相结合,进而能够有效的得到物流业的高度认可;其二,实用性特征,创新性的金融产品要需要与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相协调,便与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合理有效的使用;其三,效益性特征,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在刚开发的过程中,并未被诸多的物流业客户广泛性的使用。因此,需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有效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其四,先进性特征,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在其功能操作、业务办理等方面,要全面的与物流行业的发展相适应。

5.全面实行科学有效的监控过程

我国物流行业在实施物流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与市场进行全面性的掌握,有效的对金融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性、具体的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与监管,进而能够高效性的对物流金融服务在具体操作中的风险进行控制。现代化的金融对于物流行业的监管作用是,有效促使内部资金合理的运作,促使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需要银行采取合理的策略,进一步加强对资金在运作过程中的全面监管与风险预防。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有效性的对内部资金进行合理的划分与使用。在科学可行的监督管理体系下,全面确保物流行业的资金有效的运作,物流行业对货币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进而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生产。与此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对物流行业的内部核算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与管理,采取合理的策略加强物流行业的资金运作,提升物流行业在发展运营中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严锋,夏露.物流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姚莉.浅谈物流金融与多方共赢[J].华北金融,2006,(7).

[3]张余华.融通仓:金融与第三方物流的创新服务[J].北方经济,2005,(1).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8

物流成本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运输、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随着对物流成本的研究,“物流冰山”逐渐浮出水面,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当务之急,而在现有的物流成本管理中仍显着存在以下问题。

1.1 物流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促销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成本会计的认识与理解。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成本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1.2 未形成物流成本管理的参考标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成本管理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之间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没有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

1.3 缺少完整的物流成本管理资料

企业缺少完整物流成本管理资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物流成本科目,导致企业难以掌握自己的全部物流成本;二是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物流成本分布于企业的许多职能部门,增加了物流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困难;三是许多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构成存在错误的认识,只看到对外支付的运输、仓储等显性成本,而把企业内部活动消耗的大量装卸、移动、包装等费用归结为生产或管理费用。

这些问题的存在长期困扰着企业,也使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收效甚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制度上的,也有物流活动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缺少一种适应现代环境的物流成本管理工具。

2 建立物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及初步构想

日本着名学者菊池康也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包括以下五个阶段:(1)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2)物流成本核算(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3)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4)物流收益评估(评估物流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5)物流盈亏分析(对物流系统的变化或改革做出模拟模型)。

我国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实践大多数还处在一、二阶段,有些企业才刚刚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更多的企业还没有建立形成有效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尽快提高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建立物流成本会计势在必行。

2.1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物流成本会计是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于物流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需要以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为基础,而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缺乏相应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有关物流成本的统计数据无从获得,从而制约了国家宏观管理职能的发挥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除了降低物质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物流管理所带来的效益变得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将物流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三是可以更好地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促进了全社会的物流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效益。建立物流成本会计可以使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有据可循,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经营水准。

四是可以作为物流定价的依据。长期以来,物流成本会计方面的不足使得物流成本较为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建立物流成本会计可以使得物流定价进一步规范和透明。

五是可以解决会计实务中存在的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科目界限模糊的问题。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科目界限模糊是许多企业在会计实务中遇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建立物流成本会计之后,企业在生产、销售和物流方面的成本费用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

2.2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设想

在构建物流成本会计体系过程中,要明确以下问题:

(1)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是物流成本,即在产品空间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也就是物品在实物运动的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2)选择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由财政部统一规定的会计核算制度,因此,不可能单独设置一套用于核算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账簿和报表,而只能在现有核算系统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辅助账户,既满足了核算物流成本,进行物流管理的需要,又不会和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相抵触。在设置辅助账户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核算物流成本。

①按支付形态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

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从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总额,对认识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在物流成本管理应以什么为重点十分有效。

②按功能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分别按包装、配送、保管、装卸、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来核算物流费用。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哪种功能更耗费成本,比按形态计算成本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找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症结,可以计算出标准物流成本(单位个数、质量、容器的成本),进行作业管理,设定合理化目标。

③按适用对象划分并核算物流成本。按适用对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种对象上。如可以分别把商品、地区、顾客或营业单位作为适用对象来进行计算。按支店或营业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与销售金额或毛收入的对比,用来了解各营业单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

按顾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标准单价计算和按实际单价计算两种计算方式。按顾客计算物流成本,可作为选定顾客、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等制订顾客战略的参考依据。

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过把按功能计算出来的物流费用以各自不同的基准,分配各类商品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类商品的盈亏,在实际运用时,要考虑进货和出货差额的毛收入与商品周转率之间的交叉比率。

④采用ABC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ABC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础,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然后把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种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

以作业为中心,不仅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还能提供改善作业的非财务信息。以作业为纽带,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以作业为基础分配成本,同时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物流并进行管理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首先,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储配部,包括仓储、分拣等作业。其次,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再次,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最后,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

(3)生成物流成本报告。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有关物流的信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企业现在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而言,有关物流的信息也逐渐成为他们进行决策时所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3 总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建立物流成本会计的方法,明确物流成本核算对象,优先选择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最终生成物流成本报告,从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活动成本,充分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对物流行业的理解范文9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我国外贸规模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资金与物流的交换速度加快,这些都为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方物流作为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对于港口的信息交流、物流运作、资源整合、战略制定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第四方物流提高港口的物流能力,以发挥其在现代经济贸易中的作用,对于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与运作模式

1.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20世纪末美国埃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及具有互补供应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也就是说,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对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将自身的资源与具有互补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与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的一种经营模式。它所提供的服务就是管理他人的信息、资产和网络,不仅为客户设计一个运行合理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还要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信息技术提供商、软件商、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为客户争取合作,以维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第四方物流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其产生解决了物流行业所面对的瓶颈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整合,物流、信息、技术、资金流转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三方物流的核心能力在于方案的实施与执行,对于某个或几个企业来讲其效率很高,但对于整个地区、国家来讲,由于其缺少运筹规划其效率是低下的,而且由于其本身的规模和能力的局限性,其本身的技术与信息能力是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系统的物流需要,更不可能充分利用与整合社会资源,不可避免的要耗费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其次,现代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分工也在不断细化,使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有更多选择,但同时也无疑需要花费企业更多的精力对第三方物流进行选择和管理,增加成本;再次,当今环境下物流市场已逐步进行了延伸,并且进入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但由于物流行业本身专门知识以及专有人才供应的不足,其往往缺乏对特定产品的运输与流通加工能力。现代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第三方物流对于资源整合的不足,使得企业迫切需要有一个物流供应链的集成商,对跨越更大区域范围乃至跨越国界的供应链物流进行整合,以打破物流行业的瓶颈问题,而这也就是第四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性。

1.2 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不是由一个单一的企业可以完成的,它是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公司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共同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其提供的解决方案共有4个层次:执行,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实施,业务流程一体化,对客户企业和服务供应商之间进行系统集成;变革,改善某一具体供应链的职能,包括销售和运作计划、分销管理、采购策略和客户支持;再造,整合和优化供应链内部以及与之交叉的供应链的运作。其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1)协同运作型。第四方物流方与第三方物流方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其缺少的资源、信息管理技术和战略技能,其在第三方内部运行,其思想和职能结果通过第三方物流向不同的客户实施具体的物流业务来实现。在很多的比较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已出现这样的运营小组。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2)方案集成型。在这个模式中,第四方物流脱离了第三方物流,成为独立个体,将第三方物流的优势集合起来,如对他们的能力、资源和技术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适合其整个供应链运作的第三方物流的组合。第四方物流是这一联盟的领导者和枢纽,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借助第三方的物流运作能力为客户提供服务。其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

(3)行业创新型。在这个模式中,第四方物流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其对于社会上的整体资源进行整合,以管理和完善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考虑到各个行业的特殊性,领导整个行业供应链实现创新,将尽可能多的企业整合到统一的信息与管理之下。它通过与各个资源、技术和能力提供方如第三方物流公司、信息技术提供商和软件商等进行协作与同步化运作,将多个行业供应链成员的业务进行系统集成,并对整个系统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基于行业的解决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各个行业的优势,弥补不足,对整体的发展价值增值,这也是第四方物流发展的最终的目标。其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

2 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港口物流就是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商检、保险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过程供应链服务。港口物流依靠港口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国家与世界经济的运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