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集锦9篇

时间:2023-09-14 17:39:18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框架;劳动与技术教育;思考

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劳动课程与技术教育课程归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下,同时,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于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良,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高度的反思。本文就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很多小学都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小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依据相关规定,小学院校综合实践劳动课程需要保证每周三课时,但一些小学院校在劳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将小学劳动和技术教育与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领域相融合,并且只有一个课时。这样的课时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不相符的,很多教师对此也很茫然,因为多领域的融合不知道教学活动的开展该如何下手,甚至一些教师对劳动与技术教育采取忽略的态度,基于此,小学院校对于课程设置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不明确

以往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中以单独的课程存在,并且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框架下,将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良好地呈现出来,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也变得更为广阔。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原本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了满足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融入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下,使得很多教育工作人员对于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有所弱化,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不能融入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的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对于课程教学改革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思考

(一)提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小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符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初衷,进一步扩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虽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于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之下,但是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也需要保证,同时还需要安排专业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得劳动与技术教育得到了重视,没有对课程教学改革造成不良影响,还能使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内容落实到位,小学教师不必再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感到困惑,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落实探究性学习,健全和完善劳动技术教育体系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后,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的征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很多的小学院校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应用的教材并没有征订,给教师教学活动的落实、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阻碍。因此,小学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教育工作人员要注重创新,以小学院校的特色为基础,创建符合小学院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体系。教育工作人员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落实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明确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地位,同时也促进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院校和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从而促进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扩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保证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劳动异化;教育异化;黑格尔;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9-02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详细论述了劳动异化理论,并且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劳动异化行为。一方面,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从而,推出人与人相异化。本篇文章从此观点出发,联系到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从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出现的教育异化及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异化现象进行分析。

“异化”一词,最早是指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十七八世纪的卢梭、霍布斯等社会契约论者就是在权力转让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它被扩展为分析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因而具有了特定的哲学内涵,即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支配主体自身。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把“异化” 当做专门的哲学概念引进哲学,并赋予它以丰富的内容。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很显然,在黑格尔这里他把“绝对精神”看做是异化的主体。费尔巴哈高举唯物主义的大旗,从人本学唯物主义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并辛辣地嘲讽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外乎是上帝的别名而已。黑格尔的论述中清晰地界定了在基督教笼罩的迷雾中人成为上帝的附属,人被异化,要冲破宗教的束缚,还原真实的人、本质的人、实现真正的人。在真实、理性、情感的、活生生的人的实现中还原于人,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在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影响下对异化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与细致的分析,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裸的异化的社会,在异化的社会中,人与人是异化的,人的生产不能推进人的发展,反而束缚人的前进。人与劳动产品是异化的,人在生产劳动产品中不能成为拥有者,反而成为被控制的对象。人与劳动对象是异化的,人在与劳动对象的交往中异化为工具与被动的存在物。人与人自身也是异化的,人在发展中不是不断的肯定与蜕变、改进,而是不断的怀疑与否定,在人与人、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对象、人与人自身的异化中根源即在于劳动的异化,在劳动的异化中迷失的社会与人的发展。

二、教育领域中异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1.教育异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地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活动”,是产生生命的生活。而教育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自由为目标的活动。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活动,同样应该是把人的培育、发展、自由作为其发展目标,以人的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最终的发展止的。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在与其他的因素发生作用时既影响自身,也影响其他要素。教育在总体的框架系统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协调性因素,其协调性既体现其独立性,也体现出其有限性,教育的发展既要考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原因,也要考虑价值、观念等原因,教育的自身发展及其异化也要置于系统的框架中以考察。

2.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

当代中国教育同样存在一定的异化现象,首先,从劳动产品来看,劳动产品作为人在劳动中实现的对象化的结晶,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然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中,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的情况下,工人反倒不是拥有的越多,而是被奴役的越多。从此角度推演到教育过程中,在教育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在不断压力与挤压、核心中,受教育者不但没有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反而被各种压力与不属于人的被动的活动中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单向性的人。

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人的自愿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不是劳动需要的满足,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手段;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产品的异化是物的异化,劳动的异化则是人的自我异化。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领域中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上,受教育者应该在教育当中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活动,来使自己成为“完善的人”。而中国当代的教育,受教育者存在严重的人格缺失现象,人格培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强烈的失衡于附属于社会需要。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人与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的异化中得到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也将是异化的,即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不能利于人,反而可能成为人发展的阻碍。人与人的异化,通过对象化的活动,在教育形态的展现中,即表达为教育的异化,使教育不再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工具与手段,而可能成为束缚人、制约人的一种方式,异化理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上不可回避的一种生态,要消除异化,必须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加以破除。异化劳动不仅造成了人的类本质最终变成了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其个人生存的手段。而且造成了人与人的相异化,教育异化同样造成了人与人的相异化。

三、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教育异化研究的局限性

1.马克思劳动化理论的局限性

马克思的《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就其实际思想内容来说,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费尔巴哈而向唯物史观接近,但是作为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却还未能摆脱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当中,作为出发点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仍然带有抽象的、理想化的性质,而现实的劳动被归结为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丧失,共产主义则是对私有财产既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复归。这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说明社会历史的唯物史观,显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把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看成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黎明前的黑暗”,错误地把它当成是成熟的马克思思想的顶峰也是不正确的。

2.教育异化研究的局限性

教育异化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在教育领域中扬弃异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借鉴,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对教育异化思想的扬弃中,都不能得出教育异化研究存在内在的局限性。因此教育异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等,然而人的存在始终处于这二重矛盾的张力关系中,在二者间的动态发展中寻求平衡之点。人的复杂性与张力性决定了其研究的局限性,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现象源于人的矛盾本性,是人的矛盾本性在教育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因此在研究中很难具体掌握及解决这种矛盾。

四、结语

中国当代教育中的异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亟需解决的。西方的学者卢梭就提出“自然人”的培养教育、中国的蔡元培先生也提出“教育独立”与“美育”的思想,但教育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一定时期,人的不自由和片面化是不可避免的。异化的克服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只有认清目前的客观现实,才能积极地创造消除异化的社会条件。教育本身即是认识异化并扬弃异化的过程,在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以充分认识与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异化扬弃的方法论转换是当前对待教育中异化现象可行的途径之一。异化与扬弃异化这同一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扬弃异化的实践基础与历史条件,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层面认识到教育异化的表现形式,扬弃其异化的生成基础,发扬其健康发展的表达形态。在理论教育领域中异化与扬弃异化之间内在关系中,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出发,通过建构内在合理的实践机制来规范和引导教育领域中的各项建设。使学校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最终走向自由。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汝信,王德胜,谭好哲.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宗百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张晓鹏.论技术异化之根源及其超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5).

[9]虞晓芬.我国居民购房消费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2001,(9).

[10]陈红兵,周建民.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影响教育的批判性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3).

[11]李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限度的哲学考察[J].兰州学刊,2007,(4).

[12]杨建文,冯一星,等.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0).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劳技课堂 创新思维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22-01

劳技是一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从简单而常识性的案例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提升大脑思考能力,明确事物发展的万象变化规律,树立正确的大脑思考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修养,这门课程在目前被教育部门逐步重视,希望可以在教师的正确辅导下,获取较大的成功。在新课改下,劳技课程该如何教学呢?

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教材大纲要求,在浙教版教材中,设计性学习一直都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技)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所以在教学课程中,设计性思维的培养才是教师的重中之重,中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针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是的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在设计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探究思路和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学习劳技课程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能力

1.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兴趣有:(1)抓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尊心强、注意力不够持久,而且喜欢被鼓励等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等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风筝制作教学中,将学生分成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制作的外观美、工艺精细等表扬奖励好的,鼓励差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渴望,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在渴望中激发了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自觉的投入到制作中。(2)设置疑难问题,激发求知创新兴趣。在劳技课堂中,教师的设疑可以在原来知识上或者学习新知过程中进行设疑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带领学生进入探求知识的乐园。在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燃起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动脑动手,逐渐培养学生爱思考和勤学好问的习惯。(3)享受成功倍增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当风筝做好后,教师带学生放风筝,让学生品尝到自己成功后的辛勤劳动的果实,感受成功的快乐和喜悦,进而激发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密切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以及特长,针对性的对每一个学生设计最合适的教学方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兴趣紧密相关,兴趣会使教师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有助于与学生之间增进师生关系,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适当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比一比看一看谁的作品更精美,更富有创意。然后指导学生制作,制作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具有新意的作品。

1.2 基于创新思维发展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就拿中国建国初期与当今社会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凝聚了中华儿女多少的创造力,然而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开启心智,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激发了兴趣,从而爱动脑筋、会动脑筋,逐步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树立了创新意识。

例如,煤气瓶煤气储量显示器的设计。

煤气的使用在大城市中已经基本管道化,在多数城镇、广大农村煤气还是用钢瓶装气,而现在煤气瓶上还未加装储气量显示器,往往煤气快使用完还不知瓶内有多少气,错过加气时间,很费事。据此存在实际问题,课外创造制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在煤气瓶加装气压表,以显示瓶内储气多少。这里用的是“移植法”,把电表、水表的方法移植过来;另一方案是瓶底加装重量显示器―― 台秤。(为防止台秤长时间负重损坏,另加装一钢瓶升降装置)。这里用的是“等效法”,把储气的多少转化为钢瓶重量的变化。这些方案都反映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2 开设相关课堂,结合课外活动,切实发展劳技教育

劳技课堂意识得到了培养,动手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实际的操作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除了教程以内的实验课程之外,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技能扩展课堂,可以亲近自然结合日常生活,使得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在劳技课的教学中,应注意活动过程的层次性、现象的针对性,由表及里,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并总结出现规律。

开设劳技专业课堂,不能单单是课程中设计的案例这么简单了,教师应该更加实际的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最好是校园中发生且是学生有目共睹的事件,教师巧妙的设计来是的学生动手来完成一项项操作,不仅可以使得有良好的积极性,而且会比课堂乏味的文字教学效果明显的多。总之,劳技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使得生活题材融入科学教育中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劳技课堂教育发展思想道德培养

劳动技术课程是对中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浙江省中学劳动技术课程指出,它是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劳动,通过实践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感悟“劳动”的乐趣,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为此,我认为,不能把劳技课简单地看作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习惯的学科。而应看作以德育为主导,以劳技教学为主要内容,融入智能的培养,动手能力训练和美的熏陶等综合方面内容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劳技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传授工艺技术,而且注重捕捉,挖掘德育方面的因素,并将其有机地渗透到劳技教学中去。学生在学会制作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并形成很强的内化力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劳技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能够主动、自主的进行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向雅.如何教好中学劳技课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2(16):237.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全面发展观;学校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7-04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步提出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该著中就人的发展提出了“三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其中第三阶段:人的个性和自由得到了全面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科学地揭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以此理论作为武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错误观点时,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指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是现实的、具体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将有什么样的人,人将会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说明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同样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能力的全发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素质与能力、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解开人类社会一切秘密的钥匙,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劳动史。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要从事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人类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付出体力和智力进行劳动的过程。劳动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人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和文化财富的能力大小,决定着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小。劳动能力的大小最终都“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劳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以及劳动形式、劳动成果的全面发展过程。反之,伴随着人的生产劳动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常用“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观点来说明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人的能力又表现为体力和智力两大类,这就要求人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智慧。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使人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才能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有了聪明的智慧,人才能用自己的体力去从事各种实践、解决各种问题,把人类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所以,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过程。

2.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谈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单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是把人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任何人离开了特定的社会关系,把自己当成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不顾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缘、人际等关系,不管其身体多么好、智慧多么高,其价值根本不可能实现,自身也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见,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过程。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多个人的合作”,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复杂的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血缘、地缘、人缘等各种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善于利用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关系来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价值。如果一个人自以为体格很健壮、智力很高,唯我为大,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脱离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要求和文化背景等,其结果只会到处碰壁,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这说明从人的本质上决定了一个人要具有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思想、能否适应社会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关系,并形成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才能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关系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使个人与社会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思想品质体现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劳动总是在思想观念的指引下进行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是,只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引人们,使自身的心理素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社会,并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使劳动成功,反之必将失败。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价值能否真正得到实现的前提。一个人不管能力多强,但如果总是自以为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自以为清高、与他人和社会对立起来,那终会被社会所不容,再有才能也很难施展,不仅自身不能够发展,还会对社会发展不利。所以,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看,要求每个人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3.个人与人类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前面第三点是否意味着人不能自由地发展呢?不是!马克思指出自由个性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自主性。关于人的自主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它定义为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可见,任何人都有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可以在遇到外界环境时利用环境、能动地改造环境,使环境为人类服务;同时,这种自主性又能够在自我意识的主导下指引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自主性,人不仅能够认识现实、预见未来,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改变现实,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走向未来,实现自我价值。二是独特性。人的独特性是个体间相区别的个性特征。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它“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成为不可被别人所取代的存在物。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关系和比较中,产生了“自我”意识,使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反思关系。这种反思使个人意识到“自我”有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有自己的独特性。人正是在这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特自主中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自由发展的。这就要求:任何人都要有集体主义观念,要有大局意识,要有人类意识。只有把自己当成集体中的一员,当成人类的一份子,个人才能够在集体与人类中不断发展。每个人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行为,人类社会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才会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观点为学校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根据此理论,1957年2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从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到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邓小平根据这些观点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明确:培养的人为谁服务,培养的人必须全面发展。

二、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看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缺失和原因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为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要求学校教育培养的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体力与智力,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具有良好的集体意识、人类意识。尽管我国早就据此提出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但是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面对高考、升学排名所引发的生源危机,进而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些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存在以下缺陷,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受功利主义影响,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身体锻炼、忽视心理、思想品德的修养,不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目前高考仍然是我国当今社会选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尽管国家早就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所以,从学校教育来看,与高考有关的课程从时间、人员安排上都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涉及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参与集体活动、从事社会实践等都认为与高考没有多大关系,因而除了开设非常少的体育课、班团活动以外,其他的几乎都形同虚设。如几乎所有的中学教育都忽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几乎都认为那是政治课教师的事情,完成教学任务了事。政治课教师也基本上照本宣科,很少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导致“两张皮”,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于是学生的良好习惯难以在学校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难以在学校树立。以上表明: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实际中却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素质的畸形扩张。如:以自我为中心、封闭自我、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缺乏感恩之心、团队和集体意识差、没有人类意识;不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难以适应社会;重学校学习,轻社会实践;等等。

2.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畸形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当成中心工作,而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尺度就是考试成绩。“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为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识。几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把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看成是学校的生命线,每年升学率高的学校往往“洛阳纸贵”,同时又有一些升学率“名落孙山”的学校倒闭关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对当地所属的学校划定统考升学成绩比例和中考、高考录取指标,完成、超额完成的给予重奖,完不成的则在社会舆论面前抬不起头。各级“教科所”、“教研室”,其每年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而是捕捉每一年的高考中考信息动态,为所属学校应对当年的高考中考“出谋划策”,为每年拟定出几套“像样的”高考中考“模拟试题”而绞尽脑汁,那些所谓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其实就是把自己磨炼成专职的推行和应对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正是由于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成为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观念,加之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使得现实中素质教育难以推进,这必然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畸形发展。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来看,这既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3.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学校教育改革不是要全盘否定应试教育,而是要使学校教育和考试内容制度更加符合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加切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全盘否定、肯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无可否认,学校应试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推进中国文明进步、选拔人才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只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当今时代各种思潮、互联网等对学校教育、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对子女要求的影响,导致当今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新事物总是在曲折中战胜旧事物,由此推动事物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根据此基本原理,尽管应试教育曾经在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了旧事物,学校教育要想适应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以素质教育这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学校教育必须改革创新。

三、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学校教育创新思考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仍然是学校教育创新的根本指针。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也就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指导。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仅仅凭教育者的好恶、急功近利地进行教育,而应该根据社会与时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教育者一定要有以德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中,“德”是各种素质的灵魂。一个人没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个人智力、体力再好、最终都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相反还会因为、搞破坏而被社会所抛弃。所以,“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素质的灵魂,对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此,教育者在工作中一定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德”字当头,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学校的所有教职员都应该通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一旦发现一些不好的思想苗头,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善于对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帮助,使他们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思想观念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而且将使他们误入人生歧途,成为社会所不容的人,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3.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前提。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之成为教育要求的人才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者一定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教育者首先就要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学校教育者全面发展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首先,从学校层面,党政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切实把教育者当成是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引路人,落实对教师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其次,作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有了强烈的情感,才会充满热情地不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的学习、经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并使自己的全面发展素质与能力适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4.改革课程内容与教育方式。(1)改革高考内容与形式。当今中国,高考尽管有很多弊端,考试成绩并不能衡量学生的一切素质和能力,更不能代表学生的未来,但是在教育资源有限、必须选拔人才的背景下,大学招生考试在当前还是必要的,高考还暂时不能取消。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中小学学校、学生、家长只重视高考科目,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高考应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思想表现、行为习惯、身心情况、参与社会、集体活动的情况与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然后与高考成绩加权评定。高考应该在注重基础学科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来进行考核。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可以自主考试,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使招生公平。(2)开始综合素质课。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分班,注重个性教育。同时不管是什么样的班,都应该开设基础课程,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养成的引导,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参与集体活动、从事社会实践,交给学生如何看待和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技巧、方法与能力等。每学期将学生的这些表现情况做好记载归档,作为以后高考综合评定的依据。(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的中学教育中,除了不受重视的屈指可数的几节生理卫生课外,几乎没有人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机构,而这个阶段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讲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根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建议在中学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使学生了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外,还应该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使学生能够随时咨询心理问题、疏导心理障碍,保持心理的健康发展。(4)开设社会实践课。根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观点,教育者一定要善于根据当代学生的不足加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当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抵御挫折的能力往往很弱,社会责任感、感恩之心较差。而这方面素质培养的最好途径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类本质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爱社会、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培养责任心、感恩心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课程内容的设计、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切身感受到对社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5

劳动教育;功能;新常态

秦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武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现就劳动教育的功能做出新的探索,以期得到指正。

一、劳动教育功能的实践探索

劳动教育及其功能是一个老课题,更是一个新课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中,劳动教育特别受到重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这是对劳动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和正确阐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就是建立在机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具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功能。这是对劳动教育功能的最经典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视劳动教育的功能,原因在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认识。劳动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的概念,专属于人类所有。劳动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结合与体现,只有人能够做到这种结合与体现。人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要成为社会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就必须劳动,通过劳动实现与他人的交往,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功能的科学理论依据。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教育领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尤其劳动教育受到重视,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劳动教育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受到不同的强调。在50年代,针对学生埋头上学上课读书,忽视甚至轻视劳动,劳动教育被淡化,导致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淡化的现实问题,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功能则更多强调的是增进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和习惯。在“”中,这种强调被错误地“异化”了,走上片面追求劳动技能,以劳动教育取代其他教育的歧途。改革开放后,教育得到全面恢复和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列为“五育”。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们把重点放在放弃的智育、美育、体育、德育上,强调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校中学习,社会劳动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挤没有了。这导致了教育的偏颇和学生发展的片面,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下降。针对此,党和国家提出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中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这实际上是对劳动教育的强调,是对劳动教育的功能的新阐述,使其更有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性。但是,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依然存在被弱化、软化、淡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劳动教育的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实现。

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在他看来、劳动教育事关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贯彻落实,事关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本质和特点,事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育战线必须高度重视,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的总布局中加以谋划和设计落实。这次教育部出台《意见》,就是对关于劳动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的贯彻落实。

二、劳动教育功能的研究视角

关于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功能及其发挥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过去曾有过“社会本位”视角和“个人本位”视角之争。这种争论把两个“本位”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进行非此即彼形而上学的研究和论述,这是不对的,不合劳动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我们认为,应把两个视角结合、统一起来。也就是,在研究劳动教育及其功能时,既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来体现和发挥其社会功能,更要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来体现和发挥其个人功能,这就是确证人的本质,体现人的人性,实现人的价值。因此,劳动教育及其功能发挥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也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二者结合统一起来。

使二者结合统一,作为研究和实践视角是时代的要求,不是研究个人的喜好。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马克思主义所称之为的个性化时代,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抗性关系已经过去,代之以社会向更高级水平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为条件,更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为目的,人力已经由负担变为资源,变为社会发展的资本和条件,尤其是人才,更为第一战略资源。所以,劳动教育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术技能,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更是让学生体现价值,丰富完善人性,创造美好幸福人生。

劳动教育涉及的方面范围很多,总的来说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一个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后者居多,前者居少。这是一个偏颇。应该坚持二者的平衡,甚至着意前者居多。因为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主,脑力劳动付出较多,体力则相对开发和运用得少,而体力弱,则影响脑力强。所以,学校应该尽力组织脑力与体力平衡结合的劳动。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功能的正确方法论。

三、劳动教育功能的新认识

教育部的《意见》中在论及劳动教育功能及其目标时,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基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培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这些论述非常有针对性,非常正确,我们完全赞同。但是,我们要补充的是劳动教育还有重要的其他功能,这是家长、学生在关注自身发展时特别重视的,那就是劳动教育的强脑益智功能。

强脑就是对人的大脑的发育、成熟和功力的强化功能。劳动有助于大脑的发展和增强,使人的大脑变得更灵活,更好用,更有创造性。因为劳动是手、脑结合并用的活动。手及其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定位面积大,作用强。通过强有力的动手劳动,使大脑皮层得到最大限度的运动,贯通和开发,从而使大脑得强化发展。所以,所有想让大脑变得聪明、富有创造力的家长和学生,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劳动教育,通过这种劳动教育,动手又动脑,使自己的大脑变得更聪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得到反复证明的科学结论。那些只让学生读书、学习、思考,而不让其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会导致学生由聪明变傻的。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6

一、“中考”有待改进,素质教育应该全面推行

素质教育应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就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包括: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逐步形成,包括学生法律观念、道德思想、纪律意识,民族,家庭的光荣传统;还包括:热爱祖国的思想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辨别是非的能力等内容,这些内容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思想品德课中设置已很全面了。但是由于一些学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把有些年级的思品课“边缘化”了,造成德育内容、思想的缺失。所谓智就是各科知识的教育,这部分内容在小学、初中课程中很系统了。“中考”已得到重点检测,各级部门已很重视了。所谓体就是体育,身体素质好是知识的载体,身体好才能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一点很多学校体育教育已做得很好,但是还有一些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体育,表现为体育课安排较少,或者体育课被占用,或者“放羊式”教学。所谓美育,一方面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技巧,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这美育教育更是被更多的学校、教师淡化了,甚至是摒弃了。所谓劳就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热爱劳动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这一内容的设置在许多学校几乎很少,甚至为零,使学生的劳动思想、技能的不到培养,缺乏劳动的思想、习惯、能力。

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素质教育,素质培养,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智育受到很好的重视,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致使教育方针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不到全面的提高,所以,“中考”指挥棒应该改进,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几个方面要进行综合考量,评价学生成绩,确定升学与否。这样做,学校的教育、培养工作才能全面,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才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初中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育课有待重视和加强

受“中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许多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和内容,多安排上课时间,只考试这些学科,考试后重点排名、评价,而初一、初二的政治学科,有的学校安排上课时间少,不检测,不要求,甚至有的学校不开设课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和教师不重视,初一、初二的政治课程的内容学生不能系统的学习,更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初一、二年级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一部本内容教育不能缺位,有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三、学生学的政治理论知识不与自己行为结合,应该纠正

由于有些学校政治课教育不开设,缺位,学生学不到安排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知识,还有的学生学了一些政治知识,只学不用,理论不联系实际。比如:课堂上讲:学生要爱护公物,不说脏话,爱护环境卫生。下课后,有学生骂人,乱扔垃圾,损坏桌椅等。针对此情况,学校应该开齐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并教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要适时追踪,建立档案,表现好的给予表扬,表现差的要批评、教育,使学生学用结合,健康成长。

四、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统一,各自为阵,甚至缺位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7

中学应届毕业生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近几年来,由于学校党团组枳和教师的教育,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大有提高,一般应届毕业同学在升学和就业的问题上,都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很多人都准备在毕业以后,报考高一级学校,考取了,就升学,考不取,就参加生产劳动。也有些学生决定不参加升学考试,迳直走上工农业生产劳动岗位。他们这样确定自己的志愿,是完全符合祖国人民的需要的。

有些学生提出:毕业以后,不马上参加生产劳动,还想考一考学校,考上就升学,考不上才去农村,这是不是恩想觉悟不高的表现呢?不能这样看。中学毕业生作升学或参加生产劳动的两种准备,是完全正确的。不仅现在是正确的,今后也是正确的。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这个方针,我们国家普通中学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一方面培养大量的有文化的青年,作为工农业劳动后备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生产战线上去;另一方面,又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学生能够升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掌握更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织,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建设多方面的需要(当然高等学校学生也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使自己劳动化)。中学毕业生作升学和劳动就业两种准备,无疑正是符合国家的需耍的。假如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只作一种准备,或者都一心只想上大学,坚决不下乡,不到工农业战线去,那工农业战线将缺少大量有文化的接班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不可能搞好;或者全都下乡劳动,没有人去报考高等学校,国家不能培养出足够的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那也会妨碍到国家建设的发展。因此,志愿升学还是志愿参加农业生产,不能简单地作为区分一个青年觉悟高低的标准。衡量一个学生觉悟高低,主要的是看他学习和劳动的目的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自觉地按照指示的教育方针,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如果是这样,那末不论是像董加耕那样,中学毕业后迳直参加农业生产,还是像许多青年那样,毕业后,报考高一级学校,考取了,就升学,考不取,就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到农村去参加生产,以及参加国家需要的其他工作,都是有革命觉悟的青年,都应该受到祖国和人民的欢迎。我们反对的只是在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那种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那种把升学看作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的思想。有这种思想的青年把升学看做唯一的出路,考不取学校,也不愿意到工厂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认为当工人农民是不光彩的事情,这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耐心地帮助和教育他们。

一个学生究竞愿意像董加耕和侯雋等人那样在中学毕业后就下乡参加生产,还是准备参加升学考试,考不取再参加农业生产,可以根据本人的志愿来决定。对这两种学生,团组织和学校教师都应该热忱欢迎他们,鼓励他们,大力支持他们。在毕业前夕,我们团组织要协助学校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应该向学生讲明参加工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对升学应抱的正确态度,对个人志愿和国家需要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如何作好升学和参加农业生产两种思想准备,如何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等等。在动员学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的工作中,我们切不能简单生硬,搞形式主义,追求表面成绩。而要多做深入的、个别的思想工作。只有充分启发学生觉悟、提高认识,才能水到渠成,使那些不能升学的学生自觉自愿去劳动就业,参加生产。

在临近毕业考试的时候,我们毕业班的学生,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教师也一定要在复习功课上给他们以认真的辅导,以争取毕业考试取得好的成绩。有人觉得,只有升学才需要好好学习,参加劳动,学习就似乎可以马马虎虎。有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中学毕业生要升学,固然应该准备好功课,但是不升学,参加生产劳动,也需要在知识上作好准备。就是将来到了生产战线以后,我们也需要继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很好地发挥作用,为国家建设做出优异的贡献。因此,我们衷心地希望应届毕业的中学同学们,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要加紧努力,在各方面都积极作好准备。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8

关键词:劳动教育;项目管理;专业思维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五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范文9

【关键词】国民教育;劳作学校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欧美教育史上倡导国民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悉心研究和推行国民教育理论、劳作学校理论,并改革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凯兴斯泰纳1854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871年,毕业于弗赖新师范学校,到小学任教。1877年考入工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后转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并兼修教育学和哲学。188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历任中学教师、校长、督学。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其日后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95年凯兴斯泰纳出任慕尼黑市教育局长。任职25年中,主持教育行政,对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1918年,他尚在慕尼黑市教育局长任职期间,就应聘兼任莱比锡大学教育学教授,同时在慕尼黑大学讲授教育问题。1920年退休后,专任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直到去世。凯兴斯泰纳一生著述颇多,发表了《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劳作学校要义》等著作共计30余种。

凯兴斯泰纳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并曾多次出国考察与讲学,3次到美国讲演,2次到英国讲演,还到法国、瑞士和奥地利等欧洲国家考察过职业教育情况,因此,对欧美各国的教育历史与现状有了较深的了解。凯兴斯泰纳善于吸取各派的观点,集劳作教育思想之大成,被公认为是劳作学校理论的主要代表。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较完备的国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体系。

凯兴斯泰纳的国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是互为表里、一脉相通的。国民教育是他的教育理想。他认为,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有用的国家公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具有关于国家职责的知识,了解国家的任务;第二,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够按照个人的特长在国家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具备公民的品德,热爱祖国,愿意为国家服务。凯兴斯泰纳还进一步分析了上述三个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国家职责和公民教育的目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对象。他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应把国家“所有的分子”都包括在内。“所有的分子”也就是全体国民。他终生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以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为目标的国民学校的改革工作。他对国民学校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认为国家的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虽有区别,但都应当成为“公民教育的工具”、“性格陶冶的工具”。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是从国民教育的目标出发,为造就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服务的。他认为,实施国民教育的最佳手段是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精神。劳作学校是一种最理想的学校组织形式,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教育机构。他首先澄清了“含有教育意义的劳作”的和“劳作学校的真义”。认为“劳作”是一种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是一种身心结合、体脑并用的活动。劳作不局限于活动本身,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劳作去认识事物,探究世界的真相。劳作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只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和目的进行操作,并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的“劳作”才能算是具有陶冶价值的活动。“劳作学校”不是传统的“书本学校”,是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又能使学生培植出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凯兴斯泰纳认为,劳作学校有三项基本任务:第一,对学生的职业陶冶,也就是公民的职业准备,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从事某种工作或某种职业的能力;第二,职业陶冶的伦理化,其宗旨是公民所从事的职业不但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团体必须尽的义务,职业训练成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途径;第三,实现团体的伦理化,养成儿童在自己所属团体社会中共同工作的本领。凯兴斯泰纳强调,劳作学校的三个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他主张把“国民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对劳作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师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劳作学校的思想贯彻到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凯兴斯泰纳受家庭、个人经历、个人世界观及时代影响,他的思想和主张出于统治阶级立场,但作为劳作学校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劳作学校的精神和原则是具有很大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抛开阶级性的一面,从教育本质分析研究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教育观点,会对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2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第2版).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