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09-19 18:52:02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1

关键词:应试教育;弊端;素质教育;总结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22-011.语文应试教育的形成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近些年来,高考多考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那么我就重点训练学生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至于与高考干系不大的内容也只有束之高阁了。为了对付考试,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授课只重视考试的内容,不重视非考的内容;只重视基本篇目,不重视非基本篇目;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原来以指导阅读、写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做题、解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来使用的引导式、启发式的思维训练方法,代之以填鸭式、点划式的训练模式。君不见,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并美其名曰: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孰不知,针对性加强了,而学生负担加重了,阅读面、见识面却变 狭了,读的内容、识的内容也变少了。由于,这些原因出现致使应试教育普遍盛行。那么如何改变这个应试教育呢?

2.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3.分析原因,找问题切入点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应试教育与其支持它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概括如下:

3.1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极其残酷的淘汰机制使考试成了鉴别人才优劣的方法;学历成了度量员工工资的关键;文凭成了评定人员职称的门槛。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分数越高学历越高;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工资越高社会地位越高等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无形中就给予了应试教育的认可,给予了应试教育发展的温床。正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成为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教育。

3.2应试教育目标明确,学习知识就是要应对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就是现在,一部分人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惯性作用下刹不住车,用各种方式方法盲目的追求高分。

3.3应试教育的考试公平简便,是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方法,即使是在当今条件下,其他的评价措施也难确保公平公正。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它过于重视少数人的发展,而忽略了大多数;同时对于这少数人的培养,也没有充分重视到其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至于现在青年人有知识却不会创新,智商高而情商太低。

4.排除万难,共建素质教育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领导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我们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大事,知道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都想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落实到各年级的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适合各年龄段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算是高素质,什么样算是低素质?到目前为止,这些"具体"都因为没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具体的教育方法、具体的考核方法,使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无法操作;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便不能约束人们的任意性。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因无约束力,自然不会去进行素质教育;想抓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茫无头绪而无法进行素质教育。

5.结论

总而言之,语文科的应试教育,不论是从语文的教学目的、任务,还是从语文科的工具性特点看,不论是从"3+2"高考语文命题实际,还是从高中毕业生的分流情况看,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所言:"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学科分数为标准,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上高一级 学校为目的,应试教育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 这样,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观念,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从沉重压力下解放的教育,让教育仅仅只承担好教育该承担的责任,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参考文献: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2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功能、目标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就目前的一些教育家及学者的观点来看,大体上分为(1)“社会适应说”,这一学说强调的是培养人的社会适应性;(2)“潜能说”,提出的是对人的身心潜能的全面开发;(3)“六要素说”,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健康、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心理人格教育六个要素;(4)“个性说”强调的是人的特长和创造力开发教育。

以上各说各有切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和开发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和潜能为目的,以个性特长的培养为补充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功能和目标。素质教育的功能有三点:一是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三是适应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主动性与能动性特点。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并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实现人自我开发突破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素质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及成因

(一)没有从历史的纵深去比较分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仍然把教育作为一种手段,考试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方法,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困难。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不妨分析一下应试教育与科举制的关系。科举制度自隋唐时起至清末结束存续1300多年。考试内容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者即进士科。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以及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非常设科目,还有皇帝特别主持举行的科制。武则天在位时增设武科。考生来源一是由中央和地方学校经考试合格的生徒,一是由地方选送的在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的分贡。明经进士等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法、明算等科,还要考试各科所学专业。考试的方式、方法,唐至宋初,有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五种。宋以后主要试经义。贴经是唐代试士的一种主要项目,各科均须贴经。方法是主试者将经书上的字任取一行,上用纸贴盖三字,令考生将被遮盖的字读或写出来,墨义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令考生就书中原文笔答,不加解说,策问是主试者就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试者发表意见,作为书面回答;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项目。经宋废除了帖经和墨义,代之以经义。经义就是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到了元代明文规定经义考试者首先四书,答案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中叶以后,又要求阐发经义的文章采用,八股文形成,于是,经义考试从问题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宋神宗熙宁时仿周朝三年一考,考试的结果分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纵观科举,不难明白这些考试其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范围,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这不但不能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演变到现在其核心由选拔官吏到了现在选拔人才,考试内容扩大数倍,但其考试方法主要仍停留在死记硬背这一功利主义的问题上。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应试都是唯考而学唯考而教,这正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可以说现在的应试教育其发源地就是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教育,认识到这点才能分请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因资源上的欠缺导致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途中的困难。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力的开发,社会的适应性问题,目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以过去那一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远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非智力因素受到同样重视,凡如教师培训,学生参加各类兴趣组及文体课外活动,实验室创设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有经费保证。我国拥有2亿多学生和1000万以上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占世界的2%,而学生及教师的人口数量却占世界的23%。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第二是当前教师队伍中缺乏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水平和自身的素质都对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直接作用,而当前我们恰恰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三是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因而其操作性就不易掌握。也正因为如此,实施素质教育使许多人感到茫然。教育理论落后于教育实践,导致素质教育实施“百花齐放”各执一端,往往具有片面性、盲目性,由于资源上的困难导致我国在发展素质教育上速度缓慢。

三、摆脱素质教育的尴尬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从理论层面上抛弃一些错误的观点。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和开发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和潜能为目的,以个人特长的培养为补充的教育。这里所指的社会需要,是指人类文明社会的需要,人类的文明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分,物质文明指的是社会财富物质积累度,精神文明指的道德文明,法制文明,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度。学生的基本素质指的是学生的德、能、勤、绩的综合体,潜能是指人的潜在能力,个性化的能力特长。简而言之就是充分发展自我,张扬个性,开发自我的创造力。在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抛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唯学生成绩论,唯道德论、功利论,唯知识论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二)建构合理科学的教育体系。一是建立教师资源保障体系,教育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在先,学在后,没有优良的教师队伍就难带出一流的学生,对于教师的培养,笔者想一是在制度设计上要对优秀者有吸引力,诱惑力,引得来,留得住。二是建立好教师能力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以升学的高低去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不能因个别学生的恶劣去否定一个教师的功绩。三是满足好老师的物质保障,任何工程的构筑都离不开物质作基础,教育也莫不如此。四是注重教师的潜能开发,让教师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发展空间。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3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到和谐发展,而这仅靠拼时间式的体力型劳动是办不到的,社会的进步所依赖时人脑劳动效能的提高,而不是体力劳动的增强。经常用脑创造性的劳动,人的聪明才智就会发挥出来,人的思维层次就会得到提高。学会用脑创造性劳动,而不要囿于传统习惯定势,是提高思维层次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永远没有止境的,人的思维层次的提高也同样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教师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与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素质越高,素质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而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师的理论层面有关,也与教师的思维层次有关。

实践证明:工作的大小,与思维层次的高低成正比,不断提高思维层次是创造性工作的前提。 任何工作成果的差异,本源是思维层次差异的反映。同一件事,同一项工作,不同思维层次的人去做,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思维层次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所形成的认识不同,从而其所采用的方法、造径不尽相同,其工作效果必然不同。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同样存在思维层次问题。如果我们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功夫首先就要下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上,舍此没有其它的捷径可走。因此说,一名教师能不能教好学,一名校长能不能治好学校,除了有责任心,有热情外,更主要的是在于思维层次所达到的高度。

一、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实施素质教育当然不止是学校的事情。但是,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自然也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主体部分。

我们说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首先指的就是教学的实践性。当我们深入探讨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的时候,素质教育的教学操作问题必然地摆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分析得很清晰,但是实践中,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由于不仅教和学的双方难以突破应试教育的习惯包围,也难以完全否定“应试”——为了考试而教而学的功利,所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并非易事,教育的主体部分——学校教学操作也就成了一个难题。同时,为了强调素质教育对受教育者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意义,我们往往把应试教育放在了素质教育的对立地位上,这在理论分析上是允许的,但观念上的模糊当然会影响我们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很有可能出现讨论的是素质教育理论,实践的却仍然是已经习惯了的应试教育行为。

二、素质教育来源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

(一)善于在教学中发现和分析掌握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也存在不同的缺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是一个方面,“天生我才必有用”说的是另一方面。这个道理人人明白。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它是教育者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考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教育以使受教育者具备社会需要的素质的根据。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中,人的某一缺陷往往成为被放弃教育的根据。而人的某一智慧又成为其多受教育的根据。“损不足而富有余”的效应成了应试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二)从尊重人的层面去开掘受教育考的智慧和才能

在传统的伦理规范中,师生关系往往以父子关系来相类比,说明是从属关系,是上下关系。在现代社会里,这种伦理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上下关系到更注重它的平等内涵。素质教育则以尊重人为教与学的前提。

在互相尊重的关系中,没有什么能比尊重人的个性更为重要的了。在应试教育中,由于以分数作为划一的标准,所以不仅把学生,也把教师培养出了一种以划一的标推来要求教学的思维模式,唯上、唯书,在划一的标淮中压抑个性和天性。最粗浅的例子莫过于幼儿园里强求幼儿必须一律午睡,不午睡和午睡不着的孩子是坏孩子,惩之以罚站,至少是得不到小红花或小红旗。

三、在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是教师,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教师应在在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上下功夫:

(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学生已习惯一切听命于教师,接受教师的安排。主体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有意识的培养,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理解学习过程,选择和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在教学实践中切莫用一种标准去对待学生。用一种标准对待学生似乎是平等的,实际上在平等的现象下掩盖了更大的不平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就考试的原则而言,而不能论及考试者价值的评判。用一种标准去要求受教育者,正是应试教育一切弊端之源。把考试的一刀切标难作为教学中的多元行为,即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前提,教学的多元行为实际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自己有了这种愿望,在实践操作中也很难从过去的应试教学习惯中摆脱出来。前文所说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二件事例,在起始动机中仍然夹杂着应试教学的痕迹。再者,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整体工程,因为它需要向应试教育这种已经由整个社会习惯的氛围挑战。若干教师、若干班级、若干学科的实施往往是事倍功半,很容易被习惯力量和旧价值观全部或部分否定。应该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至少要在整个学校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柳海民著.教育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王义堂等著.新课程理论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7月

[3]科文著.烛光一教育教学发展文论[M].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6月

[4]冯春明著.中小学教育与管理[M].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杂志社,2003年5月

[5]刘惠军著.新课程与学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4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语文 改革措施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单纯地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新形势的发展。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地教和学的问题而是要响应素质教育,保证受教育者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改革要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素质观,明确素质教学的宗旨,将所学课程、教材、授课方法等进行创新,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素质观

为响应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做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和做法,牢牢把握正确的语文教学素质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基础下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培养的同时注重实践的培养。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语文其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需要的人才朝着多层次多类型的趋势发展,所以教育工作中也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依靠独特的语言魅力,促进学生自己逐渐培养自身道德素质和言语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语文其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应试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考个好成绩,只注重理论教学的实施。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讲题解题、考试指导、灌输课本上的语文知识等,使得学生不能积极的自我思考,创造力不能得到培养和开发。在素质教育的教学中,要求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进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只是单纯地赶进度,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语文其改革要发挥出语文的魅力,体现其塑造心灵的功能。中学教育是学生塑造自身性格、人生目标、自身素质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不单单体现在“教”上,还要体现在“育”上。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体现育人的宗旨。将书本上知识和知识中蕴含的道理解释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的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做贡献。

二、素质教育下对于中学语文的改革措施

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构建现代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现阶段应试教育的缺陷,建立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不再只是教师的课堂,学生占据课堂成为主角,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和谐发展,避免学生的被动接受。

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的目的是要求考试成绩优异,所以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顾着统一、标准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保守僵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于自身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阻碍了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注重感性学习,语文是充满着感性色彩的学科,如果要想理解透彻文章应该把握整篇的结构,不应该为分析透彻文章将文章的结构分解。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多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感性教育,导致学生对于语感的把握能力较差。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下,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自我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整体风格。

素质教育的施行依靠的是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要注重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和校容校貌以及校园的建筑等,它们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良好的教育设施保证素质教育的有利展开。二是学校的制度,它是学校营造良好环境的行为规范,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保证,促进创新型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三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保证学生素质的培养,良好的校风和精神风貌为师生交流提供了良好、和谐的氛围。

另外,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注意考试的方式是否科学。考试不进行改革,素质教育就不会适应应试教育的试题,素质教育的开展将是空谈。为了考试,学生大多执着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忽略了语文的实践活动。应试教育的考试方式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的命题方向应该综合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注重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素质教育的改革正在全面开展中。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要依靠素质教育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才,保证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重在能力和知识共同培养,理论与实践并存。

参考文献:

[1]刘文斌.浅谈素质教育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1).

[2]黎虎清.素质教育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3]魏永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12).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5

寇冬泉 作者单位西南师大教科所

育本质的回归。并探讨了教育本质回归的原因及实现本质回归的条件。这对全面认识素质教育有积极意义。

分类号 G40-01

当前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于这个转轨的实质,教育理论界尚缺乏 统一的认识,这就导致目前素质教育从概念到具体操作都出现见仁见智现象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教育在本质 上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质是教育本质的 回归。

一、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

关于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作过不同的论述。我国孟轲在《孟子.尽心篇》中最 早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中说:“以善先 人者谓之教”。《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文,夸美纽斯 主张:“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则认为:“植物是由栽培而成,人是教育而成。”裴斯塔洛齐更是 明确提出: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苏联巴拉诺夫等认为:“教育就是形成个性的一个因素。教育就是人们想用某些手段达到一 定目的,即发展和形成受教育者的一些特定品质。”综上先哲们教育实质的观点,尽管渗有他们各自的哲学观 、社会观、伦理观,反映着不同的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他们的论述却集中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上,即把 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促使个体社会化,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 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个体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包括知识技能、文化涵养、心理品质等的“合金 ”就构成了个体的素质,所以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培养个体的素质,即素质教育。

二、“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那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要求,以 应试为学习的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训练活动。“应试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 :

1.不平等性。“应试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了对广大中、差生的培养,挫伤了中、 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性质和任务异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义务教 育的实施。

2.片面性。“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指导思想下,必然只重视智育,忽视德、 体、美、劳其它各育,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错误认识使得学生在智育中也 只重视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获得考试中的高分,学生陷入“时 间战术”、“题海战术”、“试题的偏、难、怪战术”之中,这些“战术”最终严重地摧残了正处在迅速发育 的学生的身心健康。

3.机械性。“应试教育”唯一目的是为了考试,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不学什么。考试内容成了教和学的指挥棒。为了获取考试 高分,教师常常按照一个模式培养人,教育教学中几乎不顾及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把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原则 束之高阁,从而使学生机械地发展,常常培养出“高分低能”的“怪才”来。

从“应试教育”不完整性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我们可以认为“应试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异化现象。

三、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素质教育还是一个成长中的概念,教育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涵义正在进行讨论。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依 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 开发学生的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种教育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主体性。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 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素质教育真正体现了教育是“社会主体<-─> 社会主体”双向交往、平等交往的交互作用的育人活动。而不是“人物”、“人机”、甚至“”的 单向作用的机械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产品,而是能动的主体。

2.全体性。素质教育并不反对英才,但它反对使所有教育变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它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 向全体的教育;它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而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使每个人都在他原 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人的普通性教育,同时又是差异 性教育。

3.全面性。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培 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之才。所需之才并非“偏才”、“怪才”,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从何而来? 就是靠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整体发展。

4.基础性。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因为素质教育强调个体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学生自学、自我教育、 终身教育和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好基础。所以,素质教育重视普通教育的全面培养,尤其是能力的培养。

5.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 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 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原有教育理论之外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它是教育在特 定的历史阶段,针对“应试教育”这样一种教育本质被异化的现象所提出的特定概念。提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 对教育本质回归到已定格的素质培养的本位上去的呼唤。

四、教育本质回归的原因

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偏离本质的情况并不鲜见。呼唤教育本质回归的声音也从未间断过。现代教育本质 的回归,也是社会时代使然。

(一)从教育的外部要求看,信息化时代迫切要求提高人的素质

1.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挑战,需要提高全民族素质。人类的科学知识是以惊人 的速度增长着的。据卢嘉锡教授统计,19世纪是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则是每3-5年 增加1倍。同时,科学越来越分化又越来越综合,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并且科技转化为 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他认为:“当我们面向21世纪时,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 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他又说:“要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技知识,以便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即是说,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2.人类面临的种种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 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给了人类重重困难,如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资源浪费等。人类要走出这些困难 的重围除了依靠科技之外还需要依靠人类自身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今天人类面临的困难是人类自身素质 不高所致,解决这些困难只有从提高自身素质着手。

3.世界面临着激烈竞争。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世界旧的格 局被打破,冷战的结束,由军备竞争转入了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本质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 的竞争。如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培养人才。

(二)从教育的内部变革看,素质教育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保证。

1.实施素质教育是顺利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育质量的总和,而不是单独提高某一育的质量。

3.实施素质教育是改变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的需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特别 是偏重智育,轻视其他各育;偏重考试科目,轻视非考试科目;偏重分数,轻视能力的培养。这些现象在许多 中小学存在,从而造成中小学教育本质的异化。

如何才能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才能顺利贯彻实施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如何才能适应当前国 际间的竞争?这些问题是“应试教育”所不能解答的,只有素质教育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五、实现教育本质回归的基本条件

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就是要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呢?我们 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是基础

思想、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先导,一定的教育行为是受制于相应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从“应试教育” 走向素质教育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试教育”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 造成的,因此在转变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都面临着一个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问题,但其中教师教 育观念的转变是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直接承担者。那么,我们究竟要转变哪些教育观念呢?首 先,是要转变教育观。要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努力提高认识——“ 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树立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的观念,克服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倾向。其次,要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体,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参与 的主动性,在教学中真正实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要努力克服那种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 受器的传统观念,第三,要转变人才观。要再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凡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 人都是人才的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要努力克服那种认为只有大学 生、科学家才是人才的狭隘观念。第四,要转变评价观。教育质量的评价不能只盯着某校学生的考分、某校的 升学率,而应该将升学率与合格率统一起来,既要看某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多少合格的人才,又要看该校培 养出了多少祖国合格的建设者。所以,要树立全面、整体、综合的质量评价标准。

(二)合理的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前提

教育目标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人们事先设计好的关于教育活动的结果。它总是反映人们关于教育的价 值观念,规定着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的发展结果,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对教育活动起着指向 、激励和调节的作用。所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其前提就应该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就基础教育而言 ,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保证其科学性的基 础上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测量。

(三)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是重心

课程、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经验的总体,它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的文化知识及学 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对教学而言, 课程、教材既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和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为了片面 追求升学率,在课程、教材方面搞“学科中心主义”、搞“主科中心主义”,使学校的应知课程和应会课程的 比例严重失衡,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加大课程、教材改 革力度,构建“三个面向”的课程、教材体系,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谐主动地发展,使基础教育的功能 回归到一个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需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培养上来。同时,教师要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结合 本校、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和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教材 、教法改革的力度。

(四)教育评价的科学化是关键

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反馈——调节系统。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有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要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构建科学的、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在实践中 努力做到:第一,全面评价。不仅要注重 对学生的评价、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评价,而且要注重对教育系统、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的评价。第二 ,客观评价。不仅要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而且更要对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不 仅要注重对教育活动的事实进行判断,而且更要注重对这种事实的价值进行判断。第三,要使用多方面评价标 准和多种评价方法。

教育评价在实践中有多种形式,但最具操作性的是考试、测验。如何才能运用考试、测验形式实施素质教 育的评价而又不导致“应试教育”呢?这就需要对考试、测验加强研究,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吸取传统 考试、客观测验、标准化考试的长处,加强考试、测验的科学性。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试卷的 设计要着眼明天,着眼发展,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原则。其次,考 试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双基”的要求,以课程计划或教学大纲为标准,更要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的测查。

(五)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必须具备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质量评价诸方面都实现了大的转变,但如果没有财力上的投 入、社区环境的优化、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施就难以得到保障。本文曾得到张大均教授 精心指导,在此谨表谢忱!

1.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顾明远《提高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载《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6期。

3.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6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一)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要倡导素质教育就必须排斥“应试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个长期目标。而“应试教育”则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应试能力的培养,急功近利地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个短期需求上。从表面上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排斥的,但如果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正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允许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存在一样,在素质教育的试行阶段为什么就期望要完全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呢?因此,这种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欠妥的,它造成当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困惑与迷惘,使很多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这种提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确有商榷之处。

二、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关系分析

(一)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以及辩证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教育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如果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的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表现为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例如,科举制度虽然给教育与社会留下许多弊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学校与教学内容的发展,不少学者追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都能为当今实践素质教育所借鉴。当前的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差别更多是体现在观念上对立。事实上很难在实际中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现在,有许多学校公开以高升学率作为其奋斗目标,而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学生素质都较好,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渗透了素质教育的因素,应用了素质教育的手段。通过上述分析,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但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范畴,而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

(二)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1.素质教育不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从而也决定它必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素质教育并不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时,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取代考试。考试作为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素质教育中也适用。只不过素质教育中的考试不再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作为教育手段。

2.不是所有的考试都是错误的,都要被舍弃的。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和其他某些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考试,可以认识到它对能力的培养既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科学、合理、鼓励能力的考试,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的考试,则会抑制学生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宗旨,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我们要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

3.素质教育与知识的关系。素质教育是非知识教育,而是能力教育。在教育的各项任务中,由于掌握知识的情况是最容易进行准确测量的,所以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往往是以知识,甚至是有限的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考评的标准。这也是传统教学以教材为纽带,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但是,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不要或放松知识教育。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特别是知识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知识教育、理性教育始终应是各类教育工作的基础。国外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教育思潮把知识、理性教育放在首位,一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家―希腊的苏格拉底、卢梭、罗杰斯、萨特以及陶行知等等,无不把知识和理性作为现代教育和完整人格的基础。应试教育把教育的质量效益集中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文化知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素质发展的认识基础,从这个出发点看,应试教育也在培养人的素质,也可以称为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低层次的“素质教育”,只是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相提并论。也正因为当前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的存在,所以中小学教育楣家培养的成千上万的人才中,不乏高素质的人才。所以素质教育不可能不重视知识和理性教育。当然,素质教育的知识观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以往的知识教育,它把在知识和理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和学的方法革命作为自己的深层任务。

三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当今教育的最好选择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它确实包含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但有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难以评估,难以操作。“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病,但它却是现阶段无法超越的一种无奈的选择。针对这一客观现实,我们能否把在头脑里已根深蒂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这一观念暂时抛开,而探讨一下以素质教育为主导,同时兼顾两者的可能性。即把素质教育的前瞻性、先进性、整体性与“应试教育”中的合理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或者采取另一种提法,即素质教育的范畴应该更大,它包含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绝对是考场上的佼佼者。在这种结合中,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即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掌握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比例一样,如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例失调,事物的性质同样会发生变化。这样,既克服了只抓素质教育,而忽视了高考升学率这个现实问题的“左倾”冒进思想,又制约了只有把素质教育作为点缀,而阳奉阴违地推行纯“应试教育”的右倾保守倾向。既考虑到长远,又注意到眼前;既着眼于全局,又关注了局部。这是目前能把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使各方面都满意的可选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79-180

[2] 十二所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5-36

[3]杨超.现代教育人本论[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76-78.

[4] 孙锋.现代德育原理 [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8-109.

[5]张承芳.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120-123.

[6]肖川.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 2007.24-89.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7

【关键词】新形势 初中品德课教学 思考

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政治课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或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2.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束缚。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如果对书本知识记不牢、记不准,就达不到选拔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无学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不乏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初中课外活动共8节;课内活动共26类391次;“活动课”的设置是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活动课是活动教学的集中体现和典型标志,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其次,活动形式多样。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动课,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

为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新教材对在社会发展常识中一向较为重要的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等内容,以及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那些离我们现实太远而且纯属理论的多数章节都被删减了,补充了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诸如“三个代表”、“七一”讲话、“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富有时代性的现实内容。而且在考核时对于简答题、判断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政治小论文等实施考试(开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管知识点来自课内课外,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同时对有创新的观点还要加分,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一反过去初中政治课“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框架,构筑起思想政治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4.针对三个“突破”引发的几点思考

4.1 素质教育的障碍。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4.2 开卷考试的弊端。

评阅中考试卷必须选拔政教专业的、多年上毕业班的、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政治教师参加阅卷。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开卷考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终结,而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4.3 新课程的缺陷。

新课程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新教材中的活动课。新教材的一大贡献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适时安排活动课验证和巩固教学内容。但是,如何将教材中大量空洞枯燥的政治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实践和活动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大作用还显得薄弱。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探究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如对课程探究既可从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也可以从微观上大胆取舍、合理重组教材。而“灌输”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就“人”的发展而言,“灌输”与探究都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倡导探究,是因为过去过多的倚重于“灌输”,把“灌输”置于中心地位;而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通过“灌输”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而通过探究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因而初中政治课教学应以“灌输”为主,但应把探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 王许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8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社会学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强调“基础”、“理想”及“养成习惯”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体现着现代化教育价值指向的教育思想,其目标在于使中小学生不仅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还具较为广泛的认识面、向上的理想和良好的习惯,进而初步形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当前,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探析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化。

一、当前素质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主要误区

第一,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一点也不矛盾。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提升素质做准备;二是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就读的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做准备。让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本身就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升学培养和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很有效的动力,随着考试制度、评价方式的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素质教育应有的要求逐步吻合,素质教育实施得好的学校应该是升学考试成绩好的学校。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小学搞素质教育,中学搞应试教育”的现象,这是不懂何为素质教育的结果。

第二,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手段之一。无论是考试的筛选功能还是诊断功能,在现阶段都是必要的。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的和公平的方法。面对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不能放弃考试,就必须改革考试。在考试内容上,要从注重知识点考查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转变;在考试目的上,要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在考试分数使用上,要从用分数评判学生优劣向评价教育过程好坏转变。

第三,认为素质教育有统一的标准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价值,一种境界,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它依赖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环境、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理念和技能。一个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一种甚至几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永远只有相互交流、促进,而不可能相互照抄照搬。

第四,把素质教育误认为是纯课外活动。有些人提到素质教育就想到课外活动,以为懂点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即所谓“课内搞应试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事实上,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先进的教育思想要在课堂教育中得以贯穿,完善的课程体系要在课堂中得以实施,教师良好的素质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地方,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相互作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深化的社会学分析

(一)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伴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首先是科技教育综合化,这要求中小学教育切实克服经济绝对化和教育工具化的观念,立足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21世纪各门类科学和各层次分支不断交叉、加速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一步结合,科学和技术相互依赖和融合,科学和社会之间发生重大的相互作用。其次是经济全球化,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具备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善于在现实和传统之间、科学和人文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以及民族和人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化解矛盾,应对各种挑战。再次是发展整体化,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发展、社会发展都要以人为中心,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德、智、体、美等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发展是无止境的,加之每一个人的遗传特征、所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以及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每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全面发展来否认个性发展,也不能用个性发展来代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从社会学角度看,创新是一种注重实效、立足长远的理念。中小学教育并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中小学教育过程的始终,要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社会学基本理论认为,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德、智、体、美等,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即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把思想品德教育视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在当代社会,教师的首要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再次才是传授具体知识。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已经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思想品德如此重要,可当前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不尽加人意。具体表现在:教书育人没有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工作还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没有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和学校管理全过程,未能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德育的内容和德育工作的方法较为陈旧和单一。对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两大巨臂

当代社会学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知识量激增,人文与科学彼此疏远、隔膜和分裂成“两种文化”,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的“职业至上论”观念,使人们对书本以外的知识缺乏兴趣,知之甚少。同时,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往往缺乏批判性的思考,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应当从加强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入手,尤其应重视和加强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并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的人文科学教育,另一方面科学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科学教育不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知识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更应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力于批判谬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素养的获得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相互贯通的。

(五)加强社会科学教育和理论思维,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通过社会科学层面的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人文与科学结合这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难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思考的,是关于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最普遍的问题。黑格尔将哲学看成是人类精神的反思,马克思发挥了这一观点,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科学的思考可以帮助他们超越功利、摆脱狭隘、告别浅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引导他们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索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掌握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形成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正确地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六)培养正确的情绪体验和健康情感的发展,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应当把提高学生“情绪智力”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因为基础教育忽视情感发展的后遗症,另一方面,中小学生自身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面对社会,必然会引起众多的困惑与烦恼,使得情感发展、情绪调适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要因势利导,将情感教育和人格养成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结束语

教育是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凡是人在后天习得的素质都离不开教育。社会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活动所积累的文明成果,不仅可以充当人作为主体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能够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多种功能中,升学教育始终被置于显著的位置,教育的“工具意识”不断被强化,而教育应有的“教化意识”被淡化,如果两者失去“内张力”的平衡,就势必使中小学教育观念陷入“市场效应”的单一化误区。所以,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其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全面素质的学生。我们要按照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全面素质和优良品质的学生,来改革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知未来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一代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郭振有.教育督导与素质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2007.

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7、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范文9

一、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也有人认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因此,认为素质教育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第三,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个人志趣、爱好、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亦即个性得到发展。又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它着眼于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求教育加速社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在每一个人身心组织中的内化、凝聚和积淀,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

综上所述,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从素质教育概念本身出发去追问何谓素质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给定;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出发去界定素质教育不应该是什么,从而理解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这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在理解素质教育时容易走入误区,如:素质教育不能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就是没有压力;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极端的,产生这些认识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如何看待考试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回顾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以应试教育的存在为前提的;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对应试教育的改革为前提。如果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只是两种教育形式而已,是不同时期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既然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那么,当今基于操作层面的对素质教育的置疑甚至非议(如有许多人在追问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如何评价等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考试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什么和用什么方法进行考试最切合素质教育,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去寻求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

三、对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从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出发

(一)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

“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第二,个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发展上,首先是个人的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发展;第三,个人全面发展又是智力与体力结合于一体的统一发展;第四,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第五,个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统一发展。

概括起来说,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作为劳动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就是一个人的智力与体力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是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里所说的“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因此,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人充分、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塑造“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现代标志。同样,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