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心内科的护理集锦9篇

时间:2023-09-24 10:56:43

心内科的护理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02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8.39±6.15)岁。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二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加强患者的营养,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合理应用药物,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做好对患者的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每一组患者安排适宜的责任护士,做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增强对患者的关心、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对住院治疗的恐惧;讲解与其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了解自身情况,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增加患者对治愈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积极乐观的为患者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政治修养及思想素质,势必进行优质护理方面学习;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等。

1.3观察项目

患者出院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评价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家属满意程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进行t或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

3讨论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2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患者各80例作为该组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给予细节管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管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 ①观察组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分别为7.5%(6/80)、11.25%(9/80)及6.25%(5/80),对照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23.75%(19/80)、21.25%(17/80)及11.25%(9/80),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发生压疮6例,均为一期压疮;对照组发生压疮19例,其中一期压疮12例,二期压疮7例;观察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3例、敷料松脱2例、管道移位1例、记录不全面3例;对照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7例、敷料松脱4例、管道移位3例、记录不全面3例;观察组发生跌倒4例、坠床1例;对照组发生跌倒6例、坠床3例;除管道记录不全面外,观察组各项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由于护理疏忽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

关键词 ] 细节管理;心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32-0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由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责任制护理,由整体护理转变为优质护理,患者在护理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该文中2013年1月~12月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患者各8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36~77岁,平均(56.51±7.12)岁;疾病类型:冠心病33例、高血压27例、心律失常11例、心绞痛9例。对照组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39~79岁,平均(58.62±5.66)岁;疾病类型:冠心病30例、高血压21例、心律失常17例、心绞痛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细节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环境护理管理每名患者入院后均为其安排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向患者介绍住院的环境,帮助其快速适应陌生的病房,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提高信任度。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安静,夜间注意调暗灯光,谈话、走路、关门、技术操作等动作要轻柔,调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及输液泵的工作声响,避免噪声影响患者睡眠质量[2]。

1.2.2 压疮护理管理压疮是心内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患者皮肤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所致,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溃疡、坏死。针对压疮的发生原因与临床特点,该科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案:(1)责任护士根据Waterlow scale评分表[3]对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按照风险的程度分级,并建立相应护理计划:①轻度压疮风险(≤10分),对于这种情况可不进行评估,只给予常规护理;②中度压疮风险(11~15分),应每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要把评估情况给予压疮专项护理干预;③高度压疮风险(16~20分),每周都应对患者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给予压疮专项护理干预;④重度压疮风险(>20分),为患者建立翻身卡,每周对患者进行2次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得分情况给予压疮专项护理干预。(2)加强对高风险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压疮风险评估,并立即改变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保护的连续性。

1.2.3 管道护理管理心内科患者一般同时留置2条或多条管道,这种情况在护理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因此管道护理始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管道护理中经常发生的不良事件,我科专门成立置管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所有管道都用统一、醒目的标识明管道类型、位置、留置时间等,便于护理操作;同时将所有置管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年)》[4]制作置管护理表,详细记录患者的置管类型、管道状态、位置、引流液状态等,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阅;合理安排交接班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相关技能的考核与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另外,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置管知识指导,让他们了解置管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同医护人员一起,共同提高置管安全性。

1.2.4 跌倒护理管理①患者入院后,对其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加强对风险较高患者的跌倒护理强度,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每周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跌倒风险预防指导,增强防范意识。②改善患者住院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卫生间地面放置防滑垫与防滑警示牌,在卫生间安装扶手与呼叫铃;在床边安装防护栏,避免坠床,定期检修照明设备,保证夜间照明条件良好,将小便器置于床边方便患者取用。③对于应用降压、降糖药物、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剂及催眠镇静剂[5]的患者要加强跌倒护理,避免由于药物影响患者的意识、视觉、及平衡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不要擅自增减用药剂量,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与心率的监测,及时发现低血压、低血糖、头晕等常见跌倒因素。④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常总结、分析跌倒高发的地点与患者情况,及时改善环境因素,加强巡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指导患者起床后做到“3个30 s”原则,即清醒后30 s,起床后30 s,站立后30 s,避免由于体位突然改变诱发一过性低血压而导致跌倒。

1.2.5 完善安全制度心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复杂、病程进展快,而且日常的口服药、静脉注射药品繁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理纠纷,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如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加强夜间巡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1.2.6 加强基础护理认真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护理等日常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洗澡、大小便等,加强四肢被动运动,预防压疮的发生。输液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6],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加强口服药监管,避免由于漏服、错服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1.2.7 避免医患纠纷心内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非常高,投诉与纠纷也较为常见,因此在护理中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注意护理细节;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组织参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风险预案》《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与法》等[7]相关法律条例的培训与学习,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8]的观念,尤其是对实习护理人员要在资深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使其迅速担负起心内科的各项常规护理技能。

1.3 评价标准

1.3.1 压疮分期①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痛、麻等症状,但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以逆性改变;②二期压疮(炎性浸润期):损伤达到皮下脂肪层,如果红肿部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变,受压皮肤转为紫红,皮肤下面出现硬结,由于皮肤水肿而变薄,从而出现水泡,这个时候水泡特别容易破溃,露出潮湿红润的创伤面;③三期压疮(溃疡坏死期):皮肤表皮水泡破裂溃疡后,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液体渗出,感染后有脓液覆盖在溃疡之处[9]。

1.3.2 管道护理不当管道护理不当主要包括标识不完整、敷料松脱、管道移位及记录不全面。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软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分别为7.5%(6/80)、11.25%(9/80)及6.25%(5/80),对照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23.75%(19/80)、21.25%(17/80)及11.25%(9/80),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发生压疮6例,均为一期压疮;对照组发生压疮19例,其中一期压疮12例,二期压疮7例;观察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3例、敷料松脱2例、管道移位1例、记录不全面3例;对照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7例、敷料松脱4例、管道移位3例、记录不全面3例;观察组发生跌倒4例、坠床1例;对照组发生跌倒6例、坠床3例;除管道记录不全面外,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语

细节管理是医院护理安全的核心部分,通过不断完善细节管理可以满足患者对护理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细心,在工作中注意总结分析高危问题的发生原因与解决对策,同时要对工作有充分的耐心,在日常工作中不厌其烦的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通过不懈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10]。

总之,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由于护理疏忽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

参考文献]

[1]胡光玲.细节管理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2,7(4):339-340.

[2]李红霞.细节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2013,3(7):381-382.

[3]杨红莲,杜梅芳.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2,2(44):154-156.

[4]唐会群.细节管理在肾内科质控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美学美容,2014,2(13):301.

[5]黄焱.细节化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干预及影响[J].现代护理,2013,11(11):88-89.

[6]王翠琴.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3(7):25-26.

[7]刘淑梅,于春艳,梁宇.细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园地,2013,7(5):464-465.

[8]张小昊,叶春香.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4(7):247.

[9]齐又春,姚雪萍.新的护理模式中的儿科细节管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12(6):569-570.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3

【关键词】心理干预;呼吸内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416例呼吸内科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医嘱叮嘱患者用药,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其一,护理人员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治疗方法有清晰的概念,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患者在治疗和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提前告知患者在治疗和用药期间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其二,完善心理护理。呼吸内科患者要接受长期治疗,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患者认为自己恢复健康的可能性比较小,会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患者不能积极的配合治疗,也不能融入正常的生活中。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平时的行为密切观察,呼吸内科患者的口腔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合理的排痰,并且定时进行口腔清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患者的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4

关键词:管理艺术 心内科 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26-01

护理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艺术是管理者在运用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个人行为方式的特点[1]。护理工作是一项精细的工作,一位成熟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必须灵活运用护理管理艺术,如决策艺术、指挥艺术、交谈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等,针对心内科具有危重患者多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特点,加之护理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通过护理管理艺术的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决策艺术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一个铁定常理:管理决策决不是一次偶然地、孤立地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活动。管理决策也不只是限于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优方案的简单行动,更不能误认为只有选定最佳方案才是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全过程,并且贯穿于管理决策活动的各个阶段、每个环节,哪怕只是细微环节。作为一名管理者,特别是一名高层管理者,在实施管理决策之前,需要明确管理方案、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等。

作为管理人员的护士长,更应该果断地作出正确的决策。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业务能力、习惯、个性等,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如CCU病房用资历高、经验丰富的护士管理,有利于及时判断病情变化,迅速采取针对性的医疗措施,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同时起到传、帮、带作用。

2 指挥艺术

护士长通过早交班了解病房动态后,对一天的工作先作一个原则性的初步安排,其指挥效能通常体现在对病区的突发事件处理上,如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心衰、猝死等危重病人的抢救,临时的诊疗护理如起博器的安装、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等,还有包括业务学习、业务例会的护理人员的集体活动等。并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智商、情商,合理安排工作,如智商较高负责控感、操作监督等工作;情商较高者负责接待患者,为患者作健康知识指导和解释工作等。这样的工作中可起到有效的互补作用,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达到患者满意[2]。

3 交谈艺术

交谈艺术就是说话的艺术,作为护士长和护士,不管是对医院里的同事还是病人,都应该在交谈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交谈艺术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就连交谈的声音都讲究技艺,比如发音必须清晰、正确,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忌讳难懂的医学术语;说话的速度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语调的轻重、停顿要恰当;时刻微笑着说话,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克服搓手、不停地看时间、看窗外等不良习惯,还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调和他人的矛盾。在与病友交谈时要做到“四避”,即避重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等。谈话要看对象,看准时机。询问病人时论需用“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打断客人谈话时说“对不起,我可以占用您一点时间吗?”,结束时说“对不起,耽搁您的时间了”等。

此外,谈话时护士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调、态度、眼神、方式和认真倾听他人的诉说,适时、恰当地插话、激发他人的谈话愿望,鼓励他人讲出自己的心里话。

4 协调艺术

护士长首先在护理人员之间作好协调工作,达到和谐的工作氛围,各班护理人员要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切实达到“一切为了患者、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还要协调好护患之间的关系,发生矛盾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及医护人员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生活及工作。

5 激励艺术

护士长要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状况,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激励,通过激励机制使每一位护士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为患者服务,可使患者缓解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这在心内科尤为重要。

6 结果

通过近几年我科应用护理管理艺术,调动了全科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挖掘了各护士的潜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护关系、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病人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护理专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5

【摘要】基层医院内科诊疗缺乏特效方案。由于基层医院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经济及基层病人结构组成特点等因素,基层医院内科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外,还要针对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关键词】基层医院 内科病人 心理护理

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案,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所限,表现更为突出,加之基层医院内科病人以老年慢性病人居多,学历层次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经济不宽裕,给疾病的诊疗又增加了一定难度。疾病的治疗疗效与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除了要做好基础护理外,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内科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案,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1 病人的心理需要

1.1 需要安全感和早日康复:基层医院病人多数来自农村,患有慢性病,经济不宽裕,求医的目的是为了早日康复,恢复健康的生活。当他们得知医务人员了解、尊重他们,以经济、有效的方案为他们诊疗时,就会感到有希望和信心,情绪稳定,少有忧虑,积极配合诊疗,得以较快康复。

1.2 需要被认识和尊重:基层病人特别是经济拮据病人很怕自己变成医院的一个有趣病例,怕被嘲笑家里穷,看不起病,从而会感到自尊心受挫,影响其治疗信心,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1.3 需要被接纳和有所属:病人入院后,环境改变,医务人员、病友组成了一个新群体,每个病人都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成为其中一份子。

1.4 需要提供信息:由于基层病人多数文化层次较低,经济不宽裕,对疾病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所患疾病希望医务人员能够详细介绍,同时希望知道自己疾病的发展、预后及所花费用。当病人对上述情况了解后,自信心常会提高,对医务人员信任增加,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较好配合。

1.5 需要适宜的活动:病房空间狭小,病人接触人员单调,长时间会产生厌烦、无聊。因此,医务人员需要给病人安排适宜的活动。

2 内科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

2.1 焦虑和恐惧: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对所患疾病本身的诊治,也可因家庭、经济、医院环境引起。病人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认识不足,常产生焦虑心理。他人疾病转归不良时,常引起恐惧。

2.2 猜疑心加重:病人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特别是慢性病人。他们本身又想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费用等方面信息,又担心医生不讲真话,对医务人员的病情介绍将信将疑,甚至曲解。有时会怀疑医生诊断错自身疾病,怕自己患了绝症,医生没讲实话;有时怀疑自己会有后遗症;有时怀疑医生用错药,护士冲错药;有时担心用药会产生副作用。

2.3 易怒:病人患病后心情不佳,遇事易怒,可能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脾气或喋喋不休。也会因自己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恼怒甚至自残。

2.4 期待:病人住院后,希望得到认真的诊治、护理,盼望早日康复。期望家属都能随时陪伴在身边。有些病人期待目标较高,一旦不能实现,病人常表现情绪消沉,精神崩溃,易惹易怒,拒绝配合治疗。

2.5 退化:自我角色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尊重他,注意他,了解他的痛苦并照顾他。希望医务人员多关心他,要帮他详细检查、详细治疗,对医务人员充满期待。个人兴趣集中在自身,对身体的任何不适都比较关注,而对其它事物则兴趣索然。

2.6 孤独感:患病后心事重重,情绪低落,不易与人相处,加之医院规定严格,陪护人员减少,每天面对的除了医务人员就是病友或个别家属,容易产生孤独。

2.7 主观感觉异常:病人生病后主观感觉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如冷时感到热,热时感到冷,吃东西感觉没味道,对很小的声音感觉吵。有些病人对自身躯体过分注意,正常肠蠕动认为不正常,感觉这里痛,那里痒。

2.8 习惯性心理:一直健康的人患了病总幻想自己没有病,是医生搞错了,不配合治疗。待疾病好转后却又认为病还没好,要求继续治疗。

2.9 逆反心理:医生交代糖尿病人不要吃甜食,病人却偏要吃,甚至偷吃。交代不要自己下床,却坚持要下床。给疾病的诊疗带来一定程度困难。

3 内科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

3.1 交往、沟通的原则:心理护理是护士与病人在交往、沟通过程中完成的,良好的交往、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不仅可促进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而且还能加强临床防治效果,否则就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因为医疗护理是在人际关系中进行的,是通过交谈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和信息,因此护士必须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以美好的语言艺术鼓舞患者和病魔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医患关系。

3.2 理解的原则:理解对于病人而言非常重要。我觉得理解贵在于“换位思考”。病人是身心两方面均受到伤害的个体,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同情,我们应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些病人在患病期间脾气会非常暴躁,甚至是无理取闹,但作为一名护士,更应该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要心胸豁达,学会宽容,学会善解人意,从而减少医患矛盾。

3.3 热情的原则:热情对待病人中最重要一点是学会微笑。微笑会让人感觉到亲切、温暖、易于接近,会让医患关系更加融洽。热情还表现在积极主动地关心病人。早晨查房时的一声问候、诊疗检查前的说明指导、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送饭菜到床边等等,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去做,付出百分百的热情与耐心,我们的努力会让病人看在眼里,热在心里。

3.4 启迪的原则:要不断地用医学知识、医学心理学知识做宣传解释,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概念、错误认识,使病人对疾病、治疗的态度由被动变成主动。

3.5 针对性的原则:病人的心理常常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心理护理应该根据每个病人、每种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等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分别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要做到有针对性,就必须在交往中注意观察、耐心交谈,以了解病情、了解病人及情绪变化,甚至用心理测验的手段,掌握病人的全面情况。

3.6 自我护理的原则:护士应帮助、启发和指导病人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护理。自我护理的四项职能是:①维持健康;②自我诊断、自我用药、自我治疗;③预防疾病;④参加保健工作。能够自我护理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是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体现,有助于病人自尊、自信及满足病人的某些心理需要,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4 心理护理的实施

4.1 广泛收集和分析病人的各项心理信息:只有准确地掌握了病人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心理信息,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护士在与病人交往中要尽快掌握病人的疾病情况、病人的个体特性、病人的社会环境情况、还可以借助心理测验等心理学的手段去收集病人的行为、思想、情绪等方面的信息。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4.1.1 根据自我报告:即病人病史采集中的主诉、发病过程、诊疗过程、诊疗疗效、内心感受等,让病人如实的讲述,护士要耐心细致的倾听,离题时不要急于打断,以防止引起病人反感,离题太远时可以提示以使其转回到病史的叙述中来。

4.1.2 根据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生理变化: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的改变以及尿频、便意都可能是情绪紧张、激动地反映,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可能反映了情绪的焦虑。

4.1.3 根据行为改变:双手握拳、咬牙切齿、横眉冷对、坐立不安反映了愤怒的情绪;长吁短叹、不愿讲话、愣神反映了抑郁的情绪;有的病人因病情严重而悲观绝望、拒绝进食、拒绝治疗、拒绝回答医护人员提问,而后又大吃一顿,喋喋不休,这是病人严重压抑而又突然决定逃避现实的行为。

4.1.4 根据动机:动机是情绪的外显行为,病人的动机常常是为了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照顾。

将收集到的病人的各种心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做出护理诊断,提出心理护理措施。

4.2 心理护理对策

4.2.1 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需要护士的治疗、护理和帮助,护士的工作需要有病人的信赖、支持和配合。所以护士与病人之间应该有互相依赖、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关系,应当建立起指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心理护理正常实施的重要保证。

4.2.2 促进病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病人住进医院,面临的不仅仅是陌生的环境,还有生疏的群体。护士应该积极主动把新病人介绍给同病室的病人,同时把其他病人介绍给新病人,让新病人能够比较快的与病友熟悉起来。平时应引导病人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对于一些不善于与其他人交往的病人,家属亲友少或探视少的病人,病情有变化的病人,护士应该引导其他病友多与他接触,以减轻他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4.2.3 争取家属的合作与配合:病人住院后,常挂念家务事,担心家属会如何对待自己,担心家庭经济负担不了自己的住院开销。对于这些后顾之忧,护士应争取家属的理解和合作,妥善帮助病人处理和解决好这类忧烦问题。

4.2.4 加强护理宣传:护士应经常对病人进行个别或集体的宣传,应该讲一些与他们自身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病人认识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用乐观的态度、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配合治疗。

4.2.5 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生活:一般病人应有适当的消遣和娱乐。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做好安排,指导他们散步、看书、下棋、看电视等,这些活动分散了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有利于调节情绪。

4.2.6 让疗效好的病人作亲身经验介绍:利用疗效好的病人向病友现身说法,包括怎样主动配合治疗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克服其他病人因疾病或某种治疗操作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有相当积极地作用。

4.2.7 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医院应有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病区内外的布局要合理;病房应简朴、清洁、整齐,窗户地面要干净,物品放置整齐,病人的卧具要保持清洁松软,使病人感觉舒适;病室光线要柔和;噪音应加以控制,要保持病人安静;室内外的颜色选择要适宜;不同病人要分开安排。颜色、光线、声音、气味、自然环境、病友都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

5 心理护理状况的评价

经过护理计划的实施,即心理护理对策的执行,应及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有何变化,已经达到了那些护理目标,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须进一步解决等。把未解决的问题再列入护理计划,重新采取对策,如此循环直至达到护理目标,解决问题为止。

6 讨论

护理的任务主要是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顾病人、指导康复等。护理工作应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专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学说认为:对病人的临床护理是一个有机的、能动的,包括决策和反馈功能的完整过程,必须实施计划护理。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仍以功能制护理为主,必须促使其向责任制护理转化,执行护理程序,实施计划护理。

功能制护理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以疾病为对象,按护理工作的职能分工,如操作班护士,工作只要充充、换换输液,穿刺、拔针完毕即算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护理工作全部在医院,在病人床边实施,以疾病为中心,流水作业,能较好的配合医疗操作,对病人的体征进行观察,对病人的生活进行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显露了它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著名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指出:“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必须实行责任制护理。它是以人为对象,满足人的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护理的需要,完成维护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顾病人、指导康复的任务,使护理工作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种护理,既要关心病人的疾病,又要关心病人的心理社会影响,心理护理的实施是其核心。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它着眼于病人的生理与心理生物转化的关系。基层医院内科开展好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病人消除不良刺激,防止身心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诊疗、护理方案的顺利进行;有助于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建秋,汪风.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08,14(22):125.

[2] 李朝品,韩一梅主编.医学生学习指导.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385~391.

[3] 孙艳,李宇军.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全科护理,2009,7(5):1369~1370.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6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逐步的退化,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病,治疗时间长,长期服药和输液,而且病情常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对患者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会对疾病的恢复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为老年提供适合的护理,以达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1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

1.1 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位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人院第1周最为明显[2]。患者由于一时不能彻底解除病痛而引起焦虑心理,他们对自己患的什么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等还不怎么清楚,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烦躁不安等,同时担心所患的疾病会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甚至怕会有生命危险而导致焦虑。

1.2 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就自然会对衰老有种恐惧的心理,对死亡会产生畏惧,一旦生病后,往往由于疾病反复发作、病情得不到缓解,老年病人考虑问题就很多,就会使心理极其脆弱,很容易就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老了,没有用了,还给别人增加负担,对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后果和预后产生担忧,怕对家庭子女及亲属的生活产生影响,或是怕成为他们的累赘,所以往往悲观消极的对待治疗,主动配合性差,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巨大的负面效果,这种情况常见于平时生活独立性较强及自尊心和病情较严重的患者。

1.3 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严重得不到缓解或短时间内病情迅速加重或患癌症的老年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疾病的预后过于悲观,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心理上认为自己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救了,自己正在向死亡靠近,但本能上又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1.4 怀疑和不信任

一般存在两种心理情况,一种是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产生否认心理,怀疑医生的诊断的正确性以及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另一种会由于在疾病早期由于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加上病情反复发作导致疾病久治不愈,怀疑医务人员和亲属没有对自己讲实话,觉得自己患的病肯定比医生说的严重,觉得自己的病可能治不好了,特别是当医生和家属小声或私下讨论其病情的时候,会认为是在隐瞒自己的病情,产生多疑、不信任心理。

1.5 情绪急躁不稳定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老年患者住进呼吸内科,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家变成了充满消毒水味道的医院,有些老年人甚至没有亲属陪伴,缺少家庭温暖,这些因素都极易导致有些老年患者情绪不稳定,遇事易冲动,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有时甚至与亲属、病友及医护人员发生冲突。

1.6 对医疗费用的担心

老年患者大多数都已经退休,在经济收入上十分有限,甚至有的老年患者没有退休金,住院费用往往需要自费,这种情况下就会十分担心住院期间所产生的治疗费用,在思想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不安的心理。

2 护理方法

2.1 在入院时要全面准确评估患者情况

在入院后应全面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既往史以及现病史,现在有哪些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的程度、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上的接受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属的情况等。同时在患者入院时,病区的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的进行接待,积极的做好入院宣教,详细想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告知其病区内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病区或同病室其他病友认识,帮助消除老年患者新入院时的陌生和孤独感。

2.2 善于稳定住院老年患者的各种消极负面的情绪

老年患者住院考虑的问题较多,如担心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情况,是否能够治愈,疾病的预后怎么样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方法和预后的情况,并针对病情加以解释和安慰,给他们以足够心理上的支持,引导病人从心理上自我调节,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2.3 护理人员应注意护理过程中的细节

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关键作用,正确运用暗示性、安慰性、开导性语言,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消除其消极情绪[3]。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对患者进行恰当的称呼,切忌直呼其名或床号,并用通俗易懂、恰当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平时进病房时主动和老年人打招呼,对老年患者的倾诉而应耐静听,并恰当地结束谈话,切不可流露出漠不关心的表情。对老年患者主诉的任何不适都应及时处理,在日常的操作护理等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节,对反应缓慢者不可催促不耐烦,对言语过多絮叨的患者耐心听其讲完,不能随意打断其话题。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要对其提出的问题必须做到有问必答,有需求必解决,护理人员要用自己的耐心、用心,让患者住的舒心、放心。

2.4 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老年患者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等的减少,再加上身体上的疾病,容易产生孤独感、无用感,甚至负罪感或被遗弃感等不良情绪。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等的支持作用,如积极与家属及亲友沟通,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从经济上、生理上、生活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和照顾,使患者重新树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好老年患者的各种心理和需要,采取得当的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疾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凌艳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实践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社会老龄化给护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1]。本人所在的内科病区80%以上属老年患者,下面是本人多年来对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些心得。

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器官结构产生变化,生理机能逐渐减弱。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大多恢复慢、病程长、住院治愈率较低,而且入院后环境的改变和病情的发展,也会使其产生特有的心理反应[2]。此时护理人员应善于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和正确的心理疏导,创造老年人有利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 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

1.1 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1.2 孤独感: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日趋衰退,再加上离退休、儿女不在身边、人际交往少等原因导致很多老年患者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的心理。

1.3 焦虑与忧郁: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表现是焦虑和忧郁。老年患者既往身体很好而突然发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正常生活被完全打乱,由心理矛盾而产生焦虑心理,表现为焦虑烦躁、愁眉不展、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

1.4 恐惧与害怕:由于老年患者很不适应医院陌生的环境,怕连累家庭,怕经济实力达不到、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等而使老年患者产生恐惧和害怕情绪。这是老年人进入患者角色的初始反应,应得到及时正确的护理。

1.5 猜疑心理:由于老年人听力减退、视力差,对护士常发生误解,对护士的表情及语言非常敏感,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怀疑自己的病情及预后,还担心打错针、吃错药,担心他们身上会出现医疗差错。

1.6 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2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理解、尊重、关心、爱护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感觉很受冷落,再加上疾病的折磨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患者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此时要与患者多沟通,要尊重、关心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通过语言和表情来显示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让他们感受到受尊重。

2.2 主动帮助老年患者解决困难: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特殊性,他们对护理有着特殊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上此时应做到问寒问暖、关心体贴,主动帮助他们端水送饭等,有时间就多和他们聊聊家常,消除彼此的陌生心理,增强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稳定老年患者的情绪:老年患者对所患疾病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常怀疑医生对他隐瞒病情的严重程度,怕得不到满意的治疗等。这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站出来,给予充分的温暖关心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改变老年患者的消极态度。好的社会环境,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信息也会促使老年患者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并主动向老年患者介绍疾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增加信任与安全感,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4 适当引导患者进行心境转移:内科老年患者的心境是极其复杂而又多变的,是比较微弱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一个人除生物致病因素和理化致病因素外,人际关系、社会因素以及信息的改变也会通过心理活动使人产生消极心境导致心身疾病,而好的社会环境、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好的信息则会促使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和行为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改变对疾病的不正确看法,减轻或消除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

2.5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由于住院环境对老年患者有很大影响,所以努力创造出良好的住院环境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平时应尽量保持病房整洁和舒适,努力维护病区秩序,努力做到开门轻、说话轻、走路轻、拿放物品轻。护理人员另外还要主动协助医院搞好整体环境建设,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满意的医疗环境。

2.6 将关爱融入护理过程:内科护士必须做到技术精湛,体贴入微,服务周到。营造以仁爱之心关爱患者,精湛技术服务于患者的服务氛围,情感支持。护士应以文明礼貌的称谓、体贴关怀的话语、主动扶助的动作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对病情反复变化者,要以熟练的技术、沉稳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介绍同种疾病成功病例,度过急性期病情就会逐渐好转,告诉患者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康复。病情一有好转即给予祝贺以消除其悲观、绝望的心情。并根据病情允许家属短时间探视,在情感上给予支持,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另外,应主动交待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费用情况,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 结论

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单纯的打针、发药等简单工作,更包括了心理护理等高层面且更具复杂性、创造性的工作。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首要部分,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尚的医疗护理道德,以优秀的服务、高尚的情操和娴熟的护理技术,努力让老年患者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这样才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3]。

参考文献

[1] 昌杰.浅谈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3):311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8

为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选取37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1%。在临床护理中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为治疗工作提供最佳心理状态。

1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听力下降既有生理上听觉功能退化原因,也有各种病理原因,如脑梗死、脑萎缩,常常造成老人不能与他人共享各种信息。脑卒中病人有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也可能影响面部表情、肢体等非语言交流,病人讲话含糊,不能选择正确的词及合适的语言,造成对复杂长句的阅读和拼读困难,主要表现在:(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2)记忆力减退但下降幅度不大;(3)思维衰退较晚;(4)人格改变是必然的,但是缓慢和微弱的;(5)老年人的情绪特点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1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2.2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2.3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强。

2.4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2.5疑病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2.6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2.7过分依赖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不利。

3心理护理

3.1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3.2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3.3关心一支持一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3.4给予更多的同情与周到的护理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3.5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说理开导,达到有效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3.6对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3.7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心内科的护理范文9

1内科护理教学现状

内科护理学在临床护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丰富,只是整体性较强。但是,根据学生反映与教学调查结果,现如今的内科护理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内科护理学是一项理论知识体系比较复杂的科学,学生每天需要接收的知识量较多,导致学生难以及时理解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巨大,无法建立学习上的自信;此外,内科护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差距过大,导致学生无法合理将课堂上吸收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缺少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无法适应真实内科护理的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合适的互动’缺乏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欠缺,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显得毫无乐趣;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学生的操作实践安排。学生实践操练机会少,无法深入理解内科护理精髓。

2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策略

2.1理论教学改革策略

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主要在于教学方式的改变,以足够实用为核心思想,教师利用整体护理病案对学生进行对话式情境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对话式情景教学通过生动形象且真实的案例创造了学生心中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一份完好的病历资料,上课时通过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观看完毕之后,教师模拟病案中病人对护士提出的护理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解答,学生解答完毕之后教师需要将其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针对案例中病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讲授,例如,学生必须了解病人所患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针对疾病做出相应的辅助检查以及护理措施。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病人患此疾病的缘由以及病人该如何防止该疾病的再次发生。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教导学生如何提醒病人患病后的注意事项,传授学生整体护理的基本要点。教师在讲解完一个案例之后,合理组织学生采用对话式的情境模拟案例中的情形,积极鼓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各种角色,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巩固教学内容,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问,还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其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坚固的知识。

2.2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立在课堂对话式情景教学之上,教师可以采用下列两种实践教学策略:整体护理临床见习以及学生模拟表演式情景教学。

整体护理临床见习中,教师需要提前将教学中所需的资料整理好,精心选择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的病例供学生参考。见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跟随临床医生去询问病人患病情况并且进行严格体检,期间学生需要将病史以及体检情况做好记录;另一组跟随护理教师进行护理策略,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与启发。临床见习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学生之间分享各自的临床见习感受,分析自己表现欠佳的问题,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护理计划表;小组之间再次进行经验总结,教师提出适当的指点并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想法,最后结束整体护理临床见习。

学生模拟表演式情景教学基于理论教学。教师进行完理论教学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模拟案例中的情况,例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选择两名队员,组成3人一组的护理单元,3人中一人饰演患者、一人饰演主管医生以及另一人饰演主管护师,三人模拟案例中病人住院场景,最后由学生进行自由投票,选择出表演优秀组,再由教师总结点评。模拟表演式情景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知识融合到实践中,为学生提供真实性的护理环境,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心理素质。在此过程中,表演模拟案例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相互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整体护理效率,这位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