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集锦9篇

时间:2023-10-07 15:57:20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1

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推动大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宏伟目标,全区各行各业正在为之努力奋斗。作为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工作,责任十分重大。统计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搞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向党委和政府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建议,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需要重视统计分析。从宏观上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管理重在宏观调控。调控方向的确定、调控力度的把握,特别是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对宏观经济状况和社情民意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从微观上讲,包括企业经营决策所需的大量市场信息,也来自统计部门。因此,经济越发达,市场越健全,统计工作就越重要。

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需要掌握统计。领导干部要利用好统计这个工具,不断增强驾驭大局的能力。特别是主要领导,都要遇到拍板决策之事。千万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拍板,而应该做到情况明,心中有数。包叙定在重庆任市长期间,曾要求领导干部有重点、有选择地记住50个左右的数据。记数不是目的,是科学决策、宏观调控的工作需要。看似静止、枯燥的统计数据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只要稍加分析,就能把握发展趋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就能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统计工作是非常熟悉的,对统计成果的应用是非常有水平的,正是由于他们有水平,才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月统计数据出来之后,政隆区长就会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全面分析,找出经济运行中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温度计”,是宏观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为经济社会发展“号脉”。在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可通过统计先行、中性和后期指标所反映出的现象来考察宏观经济运行的好坏,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加强统计工作是适应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一是统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成分、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生活、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统计调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但被调查者心甘情愿地参加统计调查、提供统计数据的比率却在下降。调查对象的合作程度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的难度很大。二是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我国现行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要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统计入世,它对统计数据和统计制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区委、区政府为了准确把握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等指标会更加关注,也要求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的咨询建议。三是统计数据质量亟待提高。统计数据源于基层,源头数据不准,直接影响汇总指标核算的准确性。近年来,全区统计数据质量已有明显的提高,但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街道、乡镇、企业统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不稳定,统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有些乡镇、街道上报统计资料时靠拍脑袋,做数字游戏,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二、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工作服务

统计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跟上和掌握区级领导的思路和脉搏,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提供有理有据的分析建议。

(一)提高数据质量,辅助科学决策

一是把握准确性。准确是统计的生命,统计工作的关键就是不搞假数,要反对虚报,也要反对漏报瞒报。统计数据只有真实可靠,才能正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帮助领导把握大局。因此,统计部门一定要在数据准确性上多下功夫,必须真实、无误地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数据资料。二是增强时效性。各行各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都有一定的时限,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就是为了避免工作被动。目前,月度主要经济数据大部分都要到10日以后才能出来,还是慢了一些。统计部门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及重要分析资料,必须及时提供给领导参阅。三是注重全面性。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信息部门,要根据万州经济发展和区委、区府工作需要研究指标体系,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统计体系,不能过分依赖统计制度上的几个指标,要多研究掌握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所涉及的指标。要创新统计方法,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作需要,应用统计学原理,结合万州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分析。如果只依据自己的统计指标来分析,不对周边环境、周边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就会对决策造成一些误导。要加强对全国、全市、周边区县、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比较,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四是提高科学性。统计对象的内容变化了,统计工作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混合多元所有制,究竟统计为外资,还是统计为国有经济,或者统计为其他的类型,目前各方面有不同的意见。统计部门就应当在这方面探索科学的方法。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及统计管理制度,确保统计数出有据。

(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监控和分析

统计部门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咨询部门,虽然不行使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但要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监测,撰写一批有份量的分析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好统计部门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要重点监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状况,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一些重大事件,及时提供监测预警分析论证报告。统计部门不能作为一个只出数据、报表的部门,要主动参与全区各项工作,在服务和监督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三)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

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如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点工程建设等等,开展深入的专题调研,及时捕捉新情况、新信息,形成调研成果。要树立“精品”意识,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力争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统计分析精品,为领导提供有深度、有份量的对策建议。要调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表现特点和根源,找出其中的规律,为这些矛盾和问题“号脉”,并开出“药方”。

(四)加强统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统计部门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与重庆市、周边区县及沿江城市统计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不断提高我区的统计工作水平。要多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以尽快建立起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多请重庆市及发达地区统计系统的领导、专家来讲授统计的新理论、新方法,以提高全区统计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让万州的统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区统计局要加强与市统计局的工作衔接,主动寻求市局的帮助和支持,根本改变不请不到、不问不答的状况,改变目前只有线上往来、没有见面商谈的工作局面。

(五)加强统计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统计部门在不违反《统计法》等有关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在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积极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任何一个企业、外来投资者、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迫切需要了解统计数据,比如外来投资者,统计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决定是要在万州投资,投资后如何发展。今后,凡是应该向社会公开的统计数据,都要向社会公开,为需求者服务;政府应该无偿提供的,要通过党政网和正在拟建的统计网向社会;其余的,也可根据需求采取有偿形式提供服务。

三、加大统计法的宣传执法力度

统计法制建设虽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一些单位和部门为追名逐利,往往置《统计法》和党纪政纪于不顾,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统计法》的宣传必须进一步加强,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要特别强调的是,统计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是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不是为个人仕途服务的。

一要加强统计普法教育。要把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四五”普法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依法统计意识。二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要向社会公开曝光。建立健全统计监督检查制度,对各开发区、各部门、各乡镇的统计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个别地方、部门和单位滥用统计数据、调整统计规则等行为,一定要坚决抵制。对违反统计法的,造成恶劣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加强统计调查管理,确保数出一门。统计部门是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区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的统计调查要与统计部门协商,按统计部门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数据都必须以同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凡是各部门向公众公布的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指标考核数据,应经统计部门的审核认可。

四、提高统计队伍素质,加强统计组织建设

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批精通统计科学、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要在学中干、干中学,将系统学习经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做到“勤学、守法、报真数”。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留住人才,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统计人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学习、作风正、守纪律、能战斗、保廉洁、做表率”和“会指标、会调查、会管理、会执法、会微机、会算数、会分析、会服务”的“八要八会”统计工作队伍,为区委、区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各开发区要建立健全统计机构,保持必要的人员编制,稳定统计队伍;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统计组织建设,要在党政办公室设立综合统计岗位,安排专职综合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辖区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做好部门、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建设工作。各部门要建立综合统计科室或在有关科室中配备综合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做到队伍不散、渠道不乱、信息不断。基层党政主要领导要向正其书记、政隆区长那样重视统计工作,关心支持统计工作,帮助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2

李静珂(1988-)男,汉族,河南许昌人。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

摘 要: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除了依靠技术的进步,丰富的资源等等外,还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本。本文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本进行评价,解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指标体系

一、 引言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除了依靠技术的进步,丰富的资源等等外,还需要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是非物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的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并可以带来剩余价值。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势必需要丰富人力资本辅助其经济的发展。准确的衡量其人力资本水平,为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有重要意义。

二、人力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对人力资本水平的计量,由于方法不同,相应的计量结果就有较大的差异。在参考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从健康水平、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储备水平四个方面来衡量人力资本发展水平,据此构建了人力资本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在健康水平中设置5个三级指标,分别为: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教育水平中设置4个三级指标,分别为:万人中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占总人口比重、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数;技能水平中设置6个三级指标,分别为: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数、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万人中科技人员数、万人拥有R&D项目数、社会劳动生产率;储备水平中设置4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人均交通通信支出。

三、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水平评价

为了综合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水平,由于部分指标数据的不全,我们从中选取16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我们分析比较中原经济区各地人力资本水平,对数据进行Bartlett’s球形检验,SPSS输出的相关计算结果表明,KMO值为0.641, Bartlett 's 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430.930,p值近似为0.000, 拒绝原假设, 即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因此,检验表明适合采用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此可以计算各因子的得分,然后利用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计算综合得分, 计算结果见下表: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力资本水平远远高出其他地区,综合得分为7.9393,也是唯一一个得分超过7的地区;其次是周口、信阳、安徽六市;商丘、河北两市、驻马店和南阳综合得分最低;从各因子看,郑州第三因子得分最高,和其综合实力相匹配,而反映综合水平的第一因子得分反而落后于三门峡和鹤壁地区,这也指明了今后郑州人力资本发展方向;整体看来,洛阳人力资本综合因子得分名列前茅,和该地区人力资本积累较好的现实相吻合,济源作为河南省新兴城市,第一综合因子得分最低反映了其基础的薄弱,同时,第二因子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则反映了新兴城市的后发优势;综合来看,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是不均等的,既存在优势也有劣势,在以后的发展中要趋利避害,加大投入水平,全面提高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可以大致把中原经济区各地市人力资本水平分成三个类型,如下表: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水平不容乐观。在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地市直接人力资本水平存在差异,这表现了中原经济区内人力资本发展的不平衡。

四、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必然会带动经济增长。但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各地市之间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速度。

几点建议:通过加大医疗保健和教育的投入,提高基础人力资本和知识人力资本水平;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发展机制,吸纳高素质人才;加快不发达地区体制改革的步伐,为这些地区深层次人力资本开发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乔晗.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效应研究:一个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3)

[2] 杨爽,范秀荣.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4)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3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着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着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藏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研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藏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研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与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附图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测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测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不一致,存在测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归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附图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归(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去,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问题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附图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4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着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与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门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容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量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特殊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着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研究空间问题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藏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研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藏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藏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存在空间效应的问题。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研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与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附图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测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测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与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与研究问题不一致,存在测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在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归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附图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归(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去,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问题可能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与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附图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地区差距

基金项目:[F]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省际间迁移人口素质差异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0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研究”(01005B)

作者简介:[F]段平忠,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F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013)03011507收稿日期:[F]01305

一、文献综述

国内目前对跨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考虑迁移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假定中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1],此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多大的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迁移能够引导经济按照自身的收敛机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最终以东、中、西部经济俱乐部的形式构成地区差距的基本布局,因此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3][4][5](P5)。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迁移规模宏大,一旦不同地区生产率存在差异,由于要素边际收益并不总是递减的,必然吸引劳动力由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向较高的地区流动,而各地区之间强烈的“资本追逐劳动”现象[6]也最终将带动更多的资本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向更高的地区流动,这两种要素流动的结果将导致新古典意义上的要素报酬均等化的趋势不复存在[7],从而最终也不会使各地区的经济到达新古典意义上的收敛稳态。这意味着如果经济中没有其他导致收敛的机制,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收敛,反而会加速发散。因此,在不考虑素质差异前提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8],而这与前述结论是矛盾的。

第二个层次是考虑迁移人口中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又是怎样的?现有文献大多数认为具有素质差异性的迁移人口将会扩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差距。李玲认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81%是由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技术、信息等相关因素造成的[9](P83)。刘乃全认为,由于异质型劳动力的迁移使落后地区人才更加匮乏,而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尽管外来劳动力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这种贡献可能也会因边际产出水平下降而降低,因此中国劳动力的迁移并不会缩小地区差距[10](P96)。沈坤荣也研究了存量劳动力异质性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他认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东部地区,通过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扩大了地区的发展差距,但是他并没有说明异质性劳动力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也没有指出人力资本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程度。朱国宏测度出了195—1986年中国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约为5%~6%[11](P45),但他主要是基于存量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而没有涉及流量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段平忠从流量的人口素质差异角度入手,得出的结论更贴近现实: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显著地促进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并因此造成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扩大[1]。

二、数据的处理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00—008年,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算所用的DP总量数据、就业人员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总人口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3](以下简称《60年汇编》),其中,i省份在t年份的实际DP总量可以换算各省份实际的DP增长率,劳动力投入量用各省份从业人员数据代替。资本投入量的计算比较复杂,本文拟用各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代替。[JP]

在《60年汇编》中可以查到各省完整的以上年为100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Ip),但是只能够查到一部分省份以1990年为起始年份的上年为100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价格指数(Id),还有一部分省份的以上年为100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价格指数起始的年份并不是从1990年开始的。本文计算各省份缺失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方法为:按照各自的起始年份在起始年份至008年期间分别拟合方程:Id=α0+α1Ip,然后再结合各省份名义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缺失的1978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而得到各省份样本期间完整的1978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本文的分析不包含海南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段平忠:中国省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对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

本文计算我国各省份净迁移人口的数量采用宏观计量的方法,即i省份在t年份的年终总人口减去t-1年年终总人口后,再减去该省t年份的自然增长人口数,即得到该省在t年份的净迁移人口数。由于《60年汇编》中各省的年末人口数在1990年以前主要是户籍人口数,1990年以后是包括非户籍人口的常住人口,因此相比较而言,1990年以后各省份的迁移人口数可能更准确,但由于中国早期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对较小,且主要以户籍人口迁移为主,直到1990年前后才由户籍迁移逐渐转化为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并存的状态,因此笔者计算的各省份1990年以前的人口迁移数据误差应该也不是太大。

在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时,本文对一个地区存量人力资本的考量,主要是基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学历层次,即:将存量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N)分别区分为小学(N1=6年)、初中(N=9年)、高中(N3=1年)、专科(N4=15年)、本科(N5=16年)、研究生(N6=0年)六个层次,其中研究生包含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因此假定取值0年。则i省份在t年份存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即为:[JP]

[JP3]第一种情况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第二种情况假定劳动力是异质的,因此实际上隐含这样一个假设,即:从总体上来看,一个地区存量的全体劳动者的劳动应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素质差异的简单劳动(h1),这部分劳动在任何两个个体劳动力之间没有差别,本文将用就业人员(L)来代替;另外一部分是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智力劳动(h),存量的智力劳动与简单劳动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地区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h1+h),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将会因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特别的,当不考虑存量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时,此时h=0,则=h1,即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等同于其本身的简单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实证的研究中,笔者将各地区的总产出分解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存量劳动力投入的贡献(L)、以及一个剩余的贡献(A),与此相对应的是,也可以将各地区的产出分解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存量人力资本投入的贡献()、以及一个剩余的贡献(A)。然后,通过比较无素质差异的存量劳动力数量投入(L)对经济的贡献与包含人口素质差异的存量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二者的差额,来说明人口素质的差异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为此,建立如下两个模型:[JP]

下面就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ZW(][BF]中国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个省份;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份;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份。[BFQ][ZW)]建立一个基于流量的迁移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总产出剥离框架,比较各省份的总量DP在分别去掉迁移人口的数量影响因素和迁移人口的质量影响因素前后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变化。

设Mi,t为i省份在t年份的净迁移人口数,杨云彦认为中国的流动人口是以青壮年为主的[1],因此年龄小于15周岁的孩子和年龄大于65周岁的老人不应该被计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迁移劳动力中,根据“六普”数据笔者这里假定迁移人口的90%是可以参与劳动的适龄人口,因此净迁移人口中仅有09Mi,t为适龄劳动人口。如果一个地区简单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β1,而包含简单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完整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β,则劳动每增长1%,将会分别引致DP增长率数量为β1、β的增量,那么在不考虑劳动力素质差异的前提下,i省份在t年份数量为09Mi,t的存量劳动力的增长,所引致i省份在t年份DP增长率的增量为:

但是,如果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将引致不同的DP增长率增量。笔者假设:i省份在t年份的迁移有效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是相同的,并且是同步改变的,即:该地区09Mi,t个迁移劳动力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均为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再来分别研究这六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09Mi,t个有效劳动力的迁移对该省DP增长率的分别影响趋势及程度。由此,i省份在t年份的六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流量劳动力的增量所引致的DP增长率的增量百分比即为:依据这个结果,笔者不仅可以分别计算出去掉流量的迁移人口数量及其质量影响因素后的东、中、西部各自的DP总量、全国的DP总量,再结合各省份的实际人口总量,最终可以得到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后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间以及全国整体的heil指数(计算方法见段平忠(01))。通过比较去掉人口迁移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前后的heil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因人口迁移而引致的各地区存量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分别对中国地区间差距以及地区内部差距产生的显著性影响作用。

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3]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方程(48)笔者可以计算出00-008年期间各地区跨省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为了行文的方便,取各年份数据的平均值列在表中,这个平均值分别代表了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任何一个层次对本地区00—008年期间DP增长率的改变量。

根据前文假设,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被假定为是同步改变的,因此表中λn(n=1,,…,6)表示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由第Ni层次提高一个层次到更高的第Ni+1层次。

表的数据展示了一种趋势:一个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提高,都将有效地促进本地区DP增长率的提高,只是提高的程度是递减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按照迁移人口受

教育程度同步变化的假设,如果该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由小学层次提高到初中层次,北京地区的DP总量增长率将会提高575%;而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层次到高中层次的提升,将直接导致北京地区的DP总量增长率提高1975%;依次类推,从高中到专科的提升,将促使DP总量增长率提高1344%;从专科到本科的提升,将促使DP总量增长率提高348%。显然,DP总量增长率提高的程度随着本地区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提升而保持逐渐递减趋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表中任何地区的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由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提升中,其DP总量增长率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产产品是知识,不同于其他受教育程度迁移人口的主要产品是生产资料,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种知识的溢出效应足以保证这部分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改变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率。

显然,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总是与地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高度相关。一般而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低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高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弱。但是,当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层次时,这部分人口的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极大地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六、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3]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根据方程(410)计算的各地区去掉迁移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后的东、中、西部各自的DP总量,结合各省份的实际人口总量,最终可以得到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后的东部heil指数(U1)、中部heil指数(U)、西部heil指数(U3)、三大地带间heil指数(U4)以及全国整体的heil指数(U5),笔者仍然取各heil指数样本期间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

表3中0、1、、3、4、5、6分别代表00-008年期间各地区的实际heil指数均值、以及分别去掉具有小学(1)、初中()、高中(3)、专科(4)、本科(5)、研究生(6)学历层次迁移人口影响后的各地区heil指数均值。实际上,0反映的是有人口迁移的地区差距情况,而1、、3、4、5、6反映的是假定无人口迁移的地区差距情况。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相比较,无人口迁移时各个heil指数的变化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无人口迁移的heil指数低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时,可以认为人口的迁移扩大了地区差距;而无人口迁移的heil指数高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时,可以认为人口的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

显然,在由无人口迁移向有人口迁移转变的过程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作用是不相同的,假定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同步变化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改变程度可以通过(0-i)/i (i=1,,…,6)得以体现,表4反映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趋势和程度。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在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小学程度)时,人口迁移将促使其内部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而在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或者超过初中层次时,人口迁移将使东部的内部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其内部差距扩大的程度逐渐增加;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而

逐渐扩大,并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内部差距虽持续地扩大,但是扩大的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西部地区是人口迁移的受益者,任何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都能够促进本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越明显。总体而言,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和中国整体地区差距与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就越大,中国整体的地区差距也越大,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三大地带间差距和中国整体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将逐渐加大。

七、结论

事实上,表展示了样本期间各地区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笔者还认为,各地区迁移人口的智力劳动对DP总量增长率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智力劳动对本地区DP总量增长率的提升速度就越快;第二种趋势是,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智力劳动对本地区DP总量增长率的提升速度就越慢。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对任何一个地区来说,迁移人口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触发因素,而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可以直接决定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

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总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提高高度相关,一般而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低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高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其对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弱。这客观上说明了知识尽管具有溢出效应,但是这种溢出效应是边际递减的。但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层次时,这部分人口的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极大地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因为任何地区的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由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提升中,其DP总量增长率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产产品是知识,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就足以保证这部分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改变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率。

而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低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会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在缩小,不会因为迁移人口的素质差异而改变趋势;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在扩大,任何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迁移都将导致本地区内部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对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敏感性较高,在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时,本地区内部差距将会缩小,而在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时,本地区内部差距将扩大。此外,三大地带间的差距总是随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三大地带间的增长差距扩大的幅度将越大;与此类似的是,中国整体的增长差距也是随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逐渐提高而逐渐扩大的,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整体增长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将逐渐加大。

参考文献:

[1]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003,(8)

[2]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00,(1)

[3]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003,(4)

[4] 王德文,朱玮,叶晖1985—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003,(6)

[5] 林毅夫,王格玮,赵耀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A]蔡昉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06

[6]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008,()

[7] 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006,(5)

[8] 段平忠,刘传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1,(11)

[9] 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003

[10]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005

[11]朱国宏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2]段平忠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07,(4)

[13]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10

[14]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3

[15]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4

[16]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5

[17]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6

[18]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7

[19]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8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GM(1,1)

一、对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量化

各个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统计学上难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准确表示。因此,对影响能源消费的各因素确定一些具体的指标,通过这些具体的指标反映各个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采用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衡量,因为第二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也是能源消费大户,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的变化既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放映了能源消费的变化。

(二)社会投资额用内蒙古自治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表示。

(三)人口用内蒙古自治区年末总人口数来表示。

(四)交通运输采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民用车辆数来表示。

(五)经济增长采用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通过查阅《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对各指标在各年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以下统计数据表(如表1)。

表1内蒙古能源消费影响因素量化表

资料来源:《2009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二、内蒙古能源消费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和评价

(一)灰色关联度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如果所分析的两个时间序列曲线的相似程度越大,则两条曲线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

灰色关联度数学模型基本步骤如下:

1.设系统特征序列为:

X0=〔X0(1),X0(2),…,X0(n)〕

并且有m个系统行为序列,分别为:

Xi=〔Xi(1),Xi(2),…,Xi(n)〕,(i=1,2, …,m)

2.对系统特征序列和系统行为序列用初值化算子进行初始化,得出初值化像分别为:

Y0=〔Y0(1),Y0(2),…,Y0(n)〕

Yi=〔Yi(1),Yi(2),…, Yi(n)〕,(i=1,2,…,m)

3.求出初值化像序列Y0、Yi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

为分辨系数,且ξ∈〔0,1〕;K=1,2,…,n; i=1,2,…,m。

4.最后求出两个序列X0、Xi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二)内蒙古能源消费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和评价

1.数据的无量纲化。无量纲化不仅是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量纲统一,而且也是为了保证对于各个变量有统一的比较标准。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后,就形成了无量纲序列。

Yj(k)= Xj(k)/ Xj(1) j=0,1,2..mk=1,2,..n

2.数据关联度计算。将能源消费总量设为系统特征序列Y0,将影响能源消费的各个因素即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年末总人口、民用车辆数、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设为系统的行为序列X1、X2、X3、X4和X5。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得出灰色关联度矩阵(见表3)。

表2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影响因素无量纲化表

表3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与其各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

从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来看,当把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 Y0)作为系统特征序列,有 。即对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影响程度大小的因素排序依次为: 国内生产总值(GDP)> 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年末总人口>民用车辆数>固定资产投资额。

(三)关联度结果对比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发展升级;而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能源消费量快速增加。

2.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的。第二产业高耗能产业居多,所以第二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较大恰恰印证了我们前面介绍的有关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来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

3.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人口数的增多,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能耗也相应增多,尤其是生活能源消费。截止到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活能源消费量达到1264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4.6倍。由相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内蒙古能源消费量2000-2004年只是缓慢增长,但从2005年以后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活能源消费量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趋势。

通过定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产业结构、交通运输行业以及社会的固定投资等。

通过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

从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来看,当把能源消费量(Y0)作为系统特征序列时,有 ,即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总量相关度大小的因素排序依次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年末总人口>民用车辆数>固定资产投资额。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总量的相关性系数均为0.9以上,表明这两个因素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消费量相关性较强。

三、建立GM(1,1)预测模型分析

上文已对影响内蒙古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在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内蒙古未来能源消费进行初步预测。数据选取1999-2006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亿元)和GDP总量(亿元)。如表4。

表4GM(1,1)分析数据

分别对两组数据建立GM(1,1)模型,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配套建模软件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两组数据的GM(1,1)模型:

其模拟值分别为Y=(3634.88 ,3584.0294 ,4431.3638 ,5479.0247 ,6774.373 ,8375.9669 ,10356.209 ,12804.619),平均相对误差:3.405367。X=(1379.31 ,1314.8125 ,1625.0094 ,2008.3896 ,2482.2186 ,3067.8357 ,3791.6145 ,4686.1506),平均相对误差:4.846084

根据模拟值,利用Eviews软件建立能源消费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如表5。

表5Eviews回归结果

由表5可知T=204.7726=0.999857F=41931.81D.W=1.429448,可见模型拟合状态良好,能很好的解释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下面,将2007-2008年的GDP预测值代入到回归方程中,预测2007-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同时对模型进行检验。

通过GM(1,1)模型预测出2007年和2008年的GDP预测值分别为5791.730088和7158.143245。代入能源消费模型中得到表6。

表62007-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比较

上表数据显示出Y的2007、2008年的两年模拟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本文不认为模型有误。这是由于在2007、2008两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起全球性经济衰退,国内有大批工厂倒闭、减产,因此在2007、2008年的实际能源消耗数据会比预测值低,符合经济特性。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M].科技出版社.

[2]王维国.预测与决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内蒙古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J].首

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

[5]侯俊芝,佟阿思根.内蒙古能源现状及产业格局分析[J].内

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

[6]何秀萍,柯俊.内蒙古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发展关系实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7

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

引言

美国学者Galbraith(1969)扩展了Senior提出的智力资本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不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还应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即智力资本不仅是静态资本,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自此,智力资本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区域智力资本是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个人、组织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能够在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它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以及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智力资本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入,Amidon(2001)提出将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宏观经济层面,他在国家智力资本理论方面作了探索,较系统地梳理了有关研究成果,开辟了区域经济研究的新思路。随着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将智力资本理论运用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了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尽管我国对智力资本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是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定量研究智力资本尚处于萌芽阶段。本文借鉴Skandia公司提出的动态智力资本导航器模型(Skandia Navigator),将智力资本分解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衡量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探索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评估

(一)指标体系设计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四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包括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和社会保障;关系资本包括国际贸易往来、国内贸易往来和国际人员往来;结构资本包括政府效能水平、社会内部流动与流通机制、社会沟通与交流机制和信息流通机制;创新资本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人员。借鉴陈玉芬(2006)、王孝斌等(2009)、王学军等(2008;2010)学者的研究,根据数据可得性,文章所选取的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数据处理分析

本文选取1995-2009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并通过计算得到江苏省在1995-2009年间表1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

为了研究江苏省智力资本与其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对江苏省的智力资本进行评估,本文运用SPSS18.0分别对其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评估分别计算江苏省1995-2009年的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区域创新资本的得分,四者的得分相加得到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的评估得分。

1.江苏省区域人力资本评估。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先对样本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s球体检验,以确定样本数据是否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通过分析,得到江苏省区域人力资本样本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682(大于0.6),Bartlett′s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63.656,其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对区域人力资本进行因子分析时,采取主成分方法提取公因子,方差最大旋转法旋转因子,进行分析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2个公共因子,它们分别解释了70.659%和19.759%的总变差,累计解释了90.418%的总变差。表2中给出了区域人力资本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发现,对公共因子Factor1正面影响比较大的指标分别为:在校大学生(本、专科)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医疗人员中注册护士比率、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在校高中生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和抚恤和自然灾害救济费支出占GDP比重。因此,文章得出结论,一个地区要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必须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社会抚恤救济保障水平、改善医疗卫生的人员结构,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根据因子权重计算公式: ,计算得到2个公共因子的权重分别为:78.15%和21.85%。因此得到区域人力资本H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H=0.7815Factor11+ 0.2185Factor12

2.江苏省区域关系资本评估。区域关系资本的KMO检验值为0.646,Bartlett′s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84.367,其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对区域关系资本进行因子分析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2个公共因子,它们分别解释了63.319%和21.163%的总变差,累计解释了的总变差84.481%。表3给出了区域关系资本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发现,对公共因子Factor1正面影响比较大的指标分别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GDP比重和接待外国游客占全国接待人数比重。因此,文章得出结论,江苏省要提高自身的关系资本水平,首先应做好国际进出口贸易,并做好国际人员往来交流工作。

计算得到2个公共因子权重分别为:74.95%和25.05%。因此,本文得到区域关系资本R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R=0.7495Factor21+0.2505Factor22

3.江苏省区域结构资本评估。区域结构资本的KMO检验值为0.677,Bartlett′s 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52.811,其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对区域结构资本进行因子分析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3个公共因子,它们分别解释了44.847%、26.598%和11.834%的总变差,累计解释了83.279%的总变差。表4给出了区域结构资本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发现,对公共因子Factor1正面影响比较大的指标分别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邮电业务量占GDP比重和图书总印数占全国比重。因此,文章得出结论,江苏省要提高其结构资本水平,必须提高政府的效能发挥水平、完善社会沟通与交流机制、完善信息流通机制。

计算得到3个公共因子的权重分别为:53.85%、31.94%和14.21%。因此,本文得到区域结构资本S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S=0.5385Factor31+0.3194Factor32+ 0.1421Factor33

4.江苏省区域创新资本评估。区域创新资本的KMO检验值为0.773,Bartlett′s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95.360,其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在对区域创新资本进行因子分析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2个公共因子,它们分别解释了66.486%和16.298%的总变差,累计解释了82.784%的总变差。表5给出了区域创新资本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发现,对公共因子Factor1正面影响比较大的指标分别为:外观设计申请受理数占全国比重、发明申请受理数占全国比重、实用新型申请受理数占全国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重、R&D经费(科技三项费用)占GDP比重和科技活动人员数占全国比重。因此,文章得出结论,江苏省要提高其创新能力,必须充分鼓励和利用创新成果,加大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的投入。

计算得到2个公共因子的权重分别为:80.31%和19.69%。因此,本文得到区域创新资本Y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Y=0.8031Factor41+0.1969Factor42

经过上述步骤,可以计算出江苏省1995-2009年的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的评估得分,将四者加总得出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综合得分(见表6)。综合得分越高,表明其区域智力资本水平越强。

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一)区域智力资本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分别用Peasron相关分析、Kendall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区域智力资本及其四要素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度量。

根据表7中结果可知,三种相关分析方法得到的区域智力资本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都是正的(并且都是显著的),这说明区域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江苏省经济的发展。其中,与江苏省经济发展相关程度最强的是区域创新资本。这说明对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其创新资本所发挥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二)区域智力资本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

本文首先将区域智力资本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将江苏省的各年GDP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为了消除价格水平的影响,先将每年GDP平减指数对GDP水平进行平减,然后再建立如下模型:

GDP=α+β×Z+ε

其中,Z为江苏省各年的智力资本综合得分水平。利用SPSS18.0对上述模型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GDP=45.0.07(0.000)+0.501(0.000)×Z

可以看出,模型系数是显著的。区域智力资本每提高1%,江苏省的经济增长(GDP)将提高0.501%。

再将区域智力资本四种构成要素的评估得分与江苏省的GDP之间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区域智力资本的四种构成要素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GDP=α1+β0×H+β1×R+β2×S+β3×Y+δ

回归后,得到以下结果:

GDP=-22.630 (0.624)+3.145(0.518)×H+0.520(0.021)×R-5.348(0.010)×S+ 2.866(0.053)×Y

实证结果表明,区域人力资本(H)、区域关系资本(R)、区域创新资本(Y)均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正效应。其中,区域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最大,但其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并不显著;区域创新资本的回归系数也较大,且系数是显著的;区域关系资本的回归系数最小。可以认为,区域创新资本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度最大。需要注意的是,区域结构资本的回归系数是负值,说明在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创新资本的共同作用下,其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影响为负。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针对数据的可获得性,对江苏省的智力资本水平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的得分进行评估,最终得到江苏省1995-2009年间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通过对区域智力资本与江苏省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文章发现: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及其各要素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经济发展相关程度最强的是区域创新资本。并且,文章还发现区域智力资本每提高1%,江苏省经济增长(GDP)将提高0.501%。

江苏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区域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而区域智力资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是由领导、机制、人才、决策、保障、激励、信息、技术、风险防范等诸多因素协调的结果。因此,要促进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提高其区域智力资本水平,也就需从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等多方面着手,提高江苏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Galbraith J.K. Ambassador’s journal: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Kennedy years[M]. Hamilton (London),1969

2.Amidon D.M.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Nations. /whatsnew/icnations.htm,2001-5-20

3.陈玉芬.区域智力资本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研究,2006(2)

4.王孝斌,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5.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6.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10(3)

7.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J].技术经济,2010(1)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8

一、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一个初步方案

(一)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从这个核心思想出发,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切实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即必须将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放在首要地位,将关系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二是要切实体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必须反映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三是要切实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即应把社会事业、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精神文明、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领域的指标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二)框架设计

按照上述基本原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既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又要考虑指标的涵盖性,同时要考虑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内在联系的逻辑性,并具有历史的和国际的可比性。在可操作性方面,既要立足于现行统计体系,又要为今后该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预留足够的空间。对目前资料有缺口的指标,应考虑引入新的指标,在发展和完善相关统计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试点并逐步纳入日常统计。

经过研究和论证,初步考虑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分解体现为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健康卫生、教育文化、社会和谐、资源环境和经济质量七个指标组,第二个层次是支撑各指标组的38个具体指标。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结构如表所示。

(三)评价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情况,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适用于各地方对自身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估。经过研究论证,初步考虑采取两种量化评估方式。

第一种,是以某一年作为基期,然后考察评估期与基期相比各指标的变动情况。该方法主要用于同一地区自身发展情况的纵向比较,也可用于对各地区相对基期变动情况的横向比较。与定标评价方法(即预先给各指标设定目标值,然后考察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不同,这种定基评价体系主要衡量评价期与基期相比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因此可以不受特定历史时期目标的约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变化情况。

第二种,是以全国的当期指标值作为基准,考察评估各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别。该方法主要用于各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同一地区在全国相对水平的纵向比较。该方法同样不受特定历史时期指标目标的约束,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评价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我们应用上述评价体系初步方案,对全国和部分省市的数据进行了试算,并利用所取得的结果对体系设计进行了检验和评估。试算得出的主要结果表明,我国在2000―2005年间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成绩显著,但社会领域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要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从试算结果看,这一评价体系的设计总体上是合理的,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五年里全国及各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

二、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目前一般所讲的宏观调控,通常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后,我们应该逐步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在宏观调控目标方面,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方面的政策目标,从以经济目标为主的宏观调控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宏观调控”。

在政策制定模式方面,应根据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更长期的视角出发来规划和制定政策,加强短期政策和长期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此外,应该更多地将宏观政策目标量化、细化,以便更为合理有效地实施政策效果评估和政策调整。

在政策体系和手段方面,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社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比重。并通过量化不同领域政策目标和设定综合评价方式,加强不同类型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并在各政策目标存在矛盾的情况下统筹确定不同方面的优先次序和政策取舍。

(二)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加强统计基础

人们一般谈到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时,很少会把它们与“统计”联系起来。但我们在研究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统计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运用公共政策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识别问题――提出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效果”。在其中的“识别问题”和“评估效果”这两个环节上,统计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统计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地识别问题和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我国统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一些方面的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之外,最关键的还是统计体系的整体架构尚不能很好地满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重经济轻社会、重城市轻农村、重报表轻抽样等突出问题。

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区别范文9

一、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全区的统计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统计数据质量不时提高,这几年。统计法制工作、统计队伍建设、统计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统计服务的水平也有了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年定报任务和各项普查、专项调查工作,充分发挥了统计职能作用,为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都得益于思想解放和真抓实干。但是也清醒的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统计工作也出现了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就我广陵区的实际状况来看,主要表示为:一是统计管理体制不顺,地和区属统计的混乱,导致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时深入,经济结构变化较大,新的经营方式和经济类型不时呈现,现有的方法制度也暴露了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三是统计法制意识仍很薄弱,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削弱统计的倾向严重,组织统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四是统计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统计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区级统计机构人员、经费不相适应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街道、社区由于职能、编制等原因,关系不顺,直接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因此,开展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有利于我正视这些问题,有利于我进一步开拓思路,用新的观念,采取新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振奋精神。

首先是思想上的突破。一是要克服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充分认识城区统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解放思想。依靠区委、区政府和市统计局的领导,依靠全体统计人员共同努力,立足自身,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二是克服工作中的随大流做法,努力克服不温不火的局面。解脱老经验、老办法的习惯做法,提倡创新思维,开拓进取。三是克服观念上的小步慢跑,解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甘居中游的思想,认真地向先进县市区学习,学习中找差距,差别中解放思想,确立各项工作创一流的观念。其次是始终坚持勇于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要努力学习,特别是领导带头。先学先思,学习中确立新观念。同时还要组织好局机关的学习,形成思想解放的浓烈氛围。要在解放思想中增强我胆识和魄力,增强不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做到创新中求发展,破解难题中求创新,把统计工作做得更好。

三、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今年的统计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一脉相承的实事求是统计工作最重要的原则。从我区的实际动身。

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一是要强化“质量第一”观念,1坚持实事求的原则。一切工作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这个中心来进行;二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准确掌握和贯彻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汇总、审核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数据质量关;四是加强乡镇、街道以及重点企业统计业务的培训,从源头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五是充运用统计执法检查的手段,坚决制止和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准确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主动积极的做好宣传工作,2推进在地统计工作。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二是认真调研,掌握实情,为在地统计的试点和全面实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三是抓住实施在地统计的契机,切实解决好区级统计机构在人员、经费、环境与统计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理顺街道、社区统计体制,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较高的统计队伍。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