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集锦9篇

时间:2023-10-09 16:14:30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1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专业优秀人才

李洪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近20年来,他先后讲授了“农业工程导论”“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进展”等多门专业课程,年均120学时。2010年,他主讲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200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和“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200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

他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他针对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特点,授课不拘泥于教材,简繁结合;以家乡机械化难题为案例,结合科研和热点问题,带动学生主动听课,课后学生有任何问题,他都会放下手头工作,细心解答。

他注重教学团队培养,长期坚持随堂听课,对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示范,并经常组织田间观摩实践,提升了团队素质;注重自身能力培养,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他还并通过考察国外大学课程体系,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改善农田耕作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李洪文率领团队坚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经常奔波于田间与实验室,解决机具设计中的难题;为整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累了就在办公室躺会儿,然后继续工作。多年来,他针对国际上长期没有解决的玉米秸秆地免耕播种小麦的难题,大胆创新,率先提出了动力驱动“拨”“切”“击”茬防止秸秆堵塞机具的方法,实现了一年两熟区由单季向双季全程保护性耕作的跨越。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他对此并没有满足,进一步坚持长期试验研究,提出了整套动力驱动免耕播种机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带状浅旋、条带粉碎、斜置驱动圆盘3类免耕播种机,已在多个企业应用生产。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2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近期,笔者对__县的8个乡镇的160个自然村进行了走访,对全县主要乡村机耕道的建设情况有了大体了解。__县机耕道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后部分路段有所增加修缮。自我国实行家庭土地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村呈现出以户为主的生产经营状况,人员组织分散,对机耕道建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乡村机耕道缺乏统一管理和维护,机耕道建设进入停滞和退废时期。一方面是机耕道数量逐渐减少,机耕道路面因长期缺乏管护和人为破坏,宽度变窄,路况变差,许多过去能通行大中型拖拉机的道路,如今通行小型拖拉机都有困难。另一方面是随着__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机具数量的不断增长,尤其自20__年全面贯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__县农用机械数量实现了惊人的增长速度。该县现有各类农用机械超过10万辆。机械的飞速增长,对年久失修的机耕道的压力可想而知。据统计,全县目前大部分机耕道宽度都在5米以下,部分道路甚至仅有1-2米宽。近几年来,机耕道虽有所修缮,但大部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和群众需求。

二、机耕道退废的主要原因

(一)原设计和规划已不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现状。80年代初之前,受当时条件限制,为了少占耕地,节约建设成本,机耕道多为土积而成,机耕道修建标准较低,且柏油路面较少,主要用于人、畜力车的通行,宽度在2.5米以下的居多。同时,道路桥涵路堤和排水设施不配套,雨水冲刷等自然环境极易造成道路损毁。

(二)人为破坏严重,缺乏管理维护。我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护。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来具体实施,造成了有人问,无人管的局面。由于对乡村机耕道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维护,全县大部分机耕道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维护的状态,人为破坏现象严重。许多农户为了一己之利,将田埂年复一年地向路面推进,使得路面越变越窄,时间一长,机耕道变成了人行道。也有的农户为了图一时方便,随意在道路中间开沟引水,经过水冲车碾,本来完好的路面,变得坑坑洼洼,破烂不堪。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业内人士认为:没有具体政策扶持,机耕道建设管理、资金分散没有统一规划等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仅靠农民自投建设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从80年代后,全县机耕道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田间机耕道建设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大多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关于机耕道建设的预算很少。

(四)新建机耕道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由于乡村机耕道建设的规划、布局和管理没有明确归口的管理部门,近年来新建的为数不多的机耕道中,相当一部分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按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角度来布局,仅侧重于方便农民生活出行,随意性大,道路质量也没有保证。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浪费严重,使机耕道对农机化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三、机耕道建设建议与对策

(一)鼓励土地流转,推行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在短时期有效地推动机耕道建设,而机耕道建设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规模经营和农机化作业。当前,应尽快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把那些抛荒和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承包给专业化的种植大户,并从政策上给予必要扶持,推进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大力引导、支持、鼓励农业专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大户的发展,逐步实现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壮大规模,从而实现农田耕作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__县翟家乡的两万亩方田建设就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作业的道路。两万亩的成方耕地,六米宽的机耕道四纵四横,贯穿其中。同时配有路边沟和过路涵洞,有利于耕地的及时浇灌和排涝。机耕道为土沙灰混合碾压而成,路面平整,硬度大,阴雨天也适于机械行驶。

(二)政府引导,多方筹资。可以以村为单位,县乡村三级共同负担机耕道建设费用,县财政给予较大份额的帮助,并提供规划技术支持。同时从农用车和拖拉机等农用机械的各类行政收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用于机耕道建设。此办法可以保证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归口管理,统筹实施。一是明确机耕道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由农业或农机部门负责较合适),以便统筹实施,计划、交通、财政、扶贫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二是将机耕道建设同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一同统筹规划,同步建设。三是在机耕道建设中坚持政府引导,民办公助,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建养并重的原则,促进机耕道建设健康发展。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3

自上个世纪50年代Koopmans和Debreu首次提出技术效率的概念以来[1][2],技术效率分析范式引起了西方学者广泛的关注。Aigner[3]、Afriat和Meeusen从随机前沿分析(SFA)的视角建立了技术效率分析范式[4][5];另一方面,Charmes、Cooper和Rhodes则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视角建立了技术效率分析范式[6]。随着技术效率分析范式的不断完善,将技术效率测度方法应用于农业的西方文献开始涌现。Farrell首次用实证方法测度了美国农业的技术效率[7];BattesseandColli应用SFA方法测度了印度农业的技术效率[8];Mochebelele用技术效率分析范式测度了非洲不同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并且作了劳动力转移对农场技术效率影响的显著性检验[9];Eswaran和Kotwal使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检验了众多影响农场技术效率的因素,如教育水平、营养状况、流动性约束和农场规模[10];Wu应用DEA方法测度了美国爱达华州不同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11]。

随着西方农业技术效率分析文献的逐年增多,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的技术效率。亢霞使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992至2002年分省的数据,测度了小麦、玉米、大豆和稻米生产的技术效率[12];张雪梅应用西方的技术效率分析范式,对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的三大因素显著性进行了检验[13];Liu用SFA方法测度了江苏和四川两省的农业技术效率[14]。应用DEA方法测度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文献较之用SFA方法更为普遍[15][16][17],但是DEA方法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忽略了随机误差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由此造成可能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影响混同在农业技术效率的估计中。而农业生产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确实存在,如气候条件的影响等。

本文试图应用SFA分析范式,使用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和2001-2008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农业数据,测度各省(直辖市)的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并检验教育投资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显著性。本文在测度农业技术效率并估计外生变量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过程中,使用“一步估计法”,从而克服“两步法悖论”[18]。

二、理论框架与模型的建立

根据Koopmans提出的技术有效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农业技术效率定义为在农业总产出既定的情况下,缩小投入的能力,或者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扩大农业产出的能力。三、计量模型的设定和数据处理根据上文的讨论,我们将中国农业生产前沿设定为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其计量模型如下:it01it2it3it4itP=β+βM+βR+βD+βF5itit6itit7itit8itit9itit10itit+βMR+βMD+βMF+βRD+βRF+βDF22221112131415itititititit+βM+βR+βD+βF+βT+vu,(5)(5)式中除时间变量T外,其他变量均以自然对数形式表示,其中i=1,2,,30个省或直辖市(其中重庆并入四川计算);t=1,2,,8,表示2001-2008年;P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实际农业总产出(将每年的名义农业总产出,以2001年为基期,按农业物价指数进行平减,求得每年的实际农业总产出,然后再除以耕地面积);M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机械总动力;R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劳动力;D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农业用电量;F表示平均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本文将原始数据按每公顷耕地面积进行平均处理,可以降低多重共线性的干扰);

itv表示农业生产中的噪音误差项,如机械的运行状况、天气变化等,itv服从2.(0,)viidNδ的分布;itu独立于itv,表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非效率项,itu服从2.(,)ituiidNmδ+的分布,其中it01itm=θ+θEDU,(6)θ为待估计参数,EDU是农户教育投资资本存量的变量,表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20],测度EDU的公式是:01234EDU=(H+5.5H+8.5H+11.5H+15.5H)/100,(7)其中0H表示平均100个农业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人口数;1H、2H、3H和4H分别表示平均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人口、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此处我们假定文盲或半文盲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年;假定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农村小学实行的是五年制小学义务教育,自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后,农村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学制为六年,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将这两种接受不同学制的小学教育的劳动人口进行细分,此处简化处理,假定小学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5年);假定初中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假定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1.5年;假定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5.5年(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将大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人口进行细分,此处同样采取简化处理)。

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各级文化程度人口数据来自于2002-2009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直辖市)的农业总产出、农业物价指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口、农业用电量(根据农村用电量按比例折算成农业生产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和耕地面积来自于200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对于不全的数据,须使用到软件Frontier4.1中非平衡纵列数据处理技术)。

四、模型的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使用随机前沿计量软件Frontier4.1,对模型(5)和(6)使用“一步估计法”。

五、结语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4

5月,民主小学又作为桂台文化交流团唯一的学校单位,踏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以一部由学生主演的微电影展现办学全貌,赢得了当地学校的高度认可……

民主小学,一所已有77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如今能以全新的面貌走向全国,除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还离不开一个人的设计和付出,那就是该校校长农艳。她说:“民主小学就像我的家,在外辗转多年后回到这里,能为学校的发展尽些心力,这是我的责任,也是莫大的幸福。”

“劳”以立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每当春雨唤醒大地时,民主小学学生邓B怡便会跟着老师来到“习耕园”,开始新一年的“春耕”。在“习耕园”里,迎春、海棠等各色花卉竞相斗艳,小白菜、西红柿等各类果蔬散发着清香。这些都是由民主小学的师生们共同栽植、精心养护的。

“习耕园”原是民主小学教学楼楼顶上的一块草坪,因疏于管理,几近荒废。2011年,农艳担任校长,决定启动改建工作,并将其命名为“习耕园”。那段日子,规划“习耕园”,为“习耕园”争取资金、解决师资问题,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功不唐捐,如今,生趣盎然的“习耕园”成了学生的乐园。

一到“习耕园”,邓B怡和小伙伴们就会忙碌开来,有的洒水,有的挖土,有的撒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邓B怡告诉记者,虽然每次劳作都会弄脏手和裙子,而且很累,但她却感到异常高兴和满足。“参加‘习耕园’活动,我不仅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还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生的路途不可能永远无阻,在经历风雨时,挺直腰杆去面对,最后的胜利就属于你。”邓B怡在习作里这样写道。

“体验教学是小学教育极其重要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知识,这才是乐学的意义所在。”农艳看着泥土里冒出的新芽儿,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也正是我们不遗余力建设‘习耕园’的目的。”

“习耕园”里还设有一间陈列室,里边摆放着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和观察习作、绘画作品等。这也是农艳提倡的。她告诉记者,学校的活动教学应实现课程化,从而丰富和发扬活动的立人意义。因此,“习耕园”不仅是学生们的体验乐园,也是他们进行创作的“基地”。在这里,学生们除了要完成种植、养护工作,还要学习写作、制作标本、调配养料、计算、绘画……“这些小娃娃都是父母的宝,在家里哪里干过什么重活、累活?可在这里,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放学要关门了,还要跑上来看一看。他们那么认真、那么负责,真让人高兴。”负责管理“习耕园”的蒋佑师傅说。

“艺”以养人

如果说“习耕园”的劳动实践是立人的沃土,那么民主小学开设的各种体艺活动,则是怡养师生性情的一剂良方。在农艳看来,小学教育不需要太过高深的“业”,更重要的是“传道”与“解惑”。她说:“‘道’即人格,‘惑’就是学生对世界的种种疑问。无论是人格的形成,还是对世界的认知,对于他们来说,体验是最有效的途径。”

正因如此,民主小学加大了特色活动、兴趣班的开发力度。“明星风采30分”活动、文艺汇演活动,陶艺兴趣课、棋艺兴趣班、书法兴趣班,还有舞蹈队、合唱队、鼓号队等,这些“第二课堂”活动在该校迅速风靡,师生们在参与中成长,在成长中沉淀,在沉淀中绽放。

正如该校六(2)班学生邓茜文所说:“民主小学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我在这里收获了阳光和自信,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快乐而充实的。”即将毕业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中流露出对这所学校的不舍。然而,刚进入学校时,她却是一个羞怯的小女孩。邓茜文的妈妈说:“文文以前比较害羞,可没想到到民主小学读书后,她那么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变得那么活泼开朗。”

在众多的体艺活动中,邓茜文最喜欢的是“明星风采30分”。何为“明星风采30分”?即每年春季学期,民主小学都会利用中午时间,让学生展示才艺,每班一场,每场30分钟。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全员参与,从主题选定到节目排练,各个环节均由师生共同完成。“你别看台上的表演只有30分钟,但我们在台下可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排练的。虽然这个过程很累,但我们很认真,很高兴。”邓茜文说。

在“第二课堂”中成长起来的不只有学生,还有教师。作为陶艺兴趣课的授课教师,黄烨林老师说:“授课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老师自我提升的过程。就拿陶艺课来说,不管是学生学还是老师教,都需要耐性和韧性。”更有老师告诉记者,通过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心胸变得开阔了,在民主小学任教已有25年的廖黎莺老师坦言:“以前对一些小事会斤斤计较,老师中还形成了小团体。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大家相处十分融洽。”

“教育和管理都离不开情感的渗透,而艺术是引动人与人之间友好感情的法宝。”农艳说。她通过倡导在全校开展各类艺术活动,让师生们变得有灵气、有涵养。

“雅”以成人

“我希望在民主小学工作、读书的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雅人,能够儒雅地工作、儒雅地学习、儒雅地生活。”这是农艳的办学寄语。2011年,她重回民主小学,以校长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所熟悉而陌生的学校,心里便有了这样的设想。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筹备,2012年,该校在承袭原有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构建校园儒雅文化,培养博学尚礼新人。2012―2014年,该校首先完成了“儒林”“雅园”和“墨香笔韵文化墙”等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在狭小的空间中营造了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

“儒雅人格的养成是一个由外而内渗透、由内而外散发的过程。所以,除了建设文化景观之外,更重要的是构建活动体系。”农艳说。于是,新生开笔礼、国学武术操、墨香古韵国学舞、《弟子规》故事表演、国学经典吟诵、国学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就成了民主小学师生们追求“儒雅”、内化“儒雅”的途径,“儒雅”文化由此印在了师生的心中。

“这些活动让我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谦谦有礼’,什么是孔子口中的‘忠恕’。也正因为这样,我现在对开笔礼时老师说的那句‘一撇一捺,正身为人’有了更深的领悟。就像毕业了的哥哥姐姐们一样,每一个从民主小学出去的学生都会非常有涵养,自成气度。”采访中,民主小学五年级学生蒋牧云说出的一番见解,令记者惊讶。

“儒雅、亲和是农校长给老师和家长们的印象。”作为“师妹兼同事”,邓慧老师这样评价道。她告诉记者,农艳经常进课堂,与师生同上一节课;进教研组,与教师同研一个课题;进赛场,与师生一起欢声笑语;进食堂,与师生同吃一锅饭……“总之,学校的每一件事都有农校长的‘份儿’,而且她从来没跟谁红过脸,有什么问题,她都会跟你讲道理,直到说服你为止。”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水土保持耕作 运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水土保持耕作课程运用的必要性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在水蚀和风蚀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微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和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的技术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本原理、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补灌农业和生态农业等。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特点、布局、技术设计和效益评价等,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该课程教学方法目前主要以教师授课讲述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课堂,而课堂上教师多讲述的是教材及措施设计的理论知识。尽管学生在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的课堂效果,专业认识实习也涉及部分课程内容,但形式多为参观,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在熟悉掌握了教材及措施设计理论知识后,却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未必都能听得进去,结果往往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水土保持耕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涉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三大防治措施之一,是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等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性,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完成,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独立思考与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水土保持耕作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水土保持耕作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

学生作为项目教学的主体,对教师给出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参考书本知识或向老师提出,边做边学,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项目完成后在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的基础上最后对项目做出总结,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项目准备

鉴于项目教学法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项目准备工作大体上可划分为教师准备工作和学生准备工作两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要为项目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具体来讲,教师要为学生协调项目实施所需的场所、准备必要的实训材料,同时根据项目任务的分解,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行动小组,建立小组的组织体系和行动规则。这样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查阅相关材料选择项目,丰富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项目设计经验,在准备好项目材料之后教师应该对项目进行一定的设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项目实施前要积极主动地围绕项目任务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储备,独立完成工作项目设计方案。对于水土保持耕作来说,针对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教师可以准备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中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的项目,学生可以查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3453.1~6-2008)等相关规范自学,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对第一类改变微地形为主的保水保土耕作、第二类增加地面植被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第三类增加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第四类减少土壤增发的保水保土耕作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项目执行过程

1.前期展示

在水土保持耕作教学前期,展示几个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耕作设计的项目,引导学生思考项目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等。同时将准备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规范作为自学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个人结合设计规范分析案例,了解项目中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否符合规范。通过让学生结合项目规范分析项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规范,并通过项目学习为后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2.后期实践

在水土保持耕作教学后期,可以分小组安排项目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设计,设计提交的内容应包括设计文本和相应的标准图件。教师针对学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通过实践掌握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三)项目总结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如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中,要注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禁措施的整体配合。在水土保持措施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按照《水利水土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的要求制作,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项目教学法在水土保持耕作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设计工作,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项目完成后,并进行点评、总结和最后的消化,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到得心应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加强综合性实践内容和学习方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发启,史冬梅.水土保持农业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2.

[2]荣浩.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6.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实际应用

农业生态学是应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起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他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着重从客观整体上研究农业生产。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生态农业建设人才,可满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通过《农业生态学》系统课程建设,可培养不同层次的掌握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生态农业应用人才,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包括《农业生态学》《作物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3门课程。本课程教学在安徽农业大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05年该课程为安徽农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007年被为安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被为安徽农业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农业生态学是农学、园艺、植保、资环、桑蚕、种子、茶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生态农业设计是农学类专业的选修课,作物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是作物遗产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的研究生课程。现每年选修的人数超过300人。随着我国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全国出现“生态热”,特别是大学扩招以来,我校选修《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专业和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短缺、教学手段落后、教材建设滞后、时间湔雪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1取得成果

1.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的需要,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注意资源的保护,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培养系统观点和生态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发展的需要,坚持“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1.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针对农学等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提出了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成和建设思路。课程组反复修订了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纲,为校内外专家认同。教学手段:按照各专业的要求及学校学分制教学计划原则,修改了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以“理论教学扎实+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培养延伸”为指导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组织思路。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基准,编写教学日历、认真备课、写讲稿,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注重将科研、生产实践最新成果、问题充实到教学中。(2)立体化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出版不同形式的教材;出版和使用的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教材有纸质版和电子档(ppt、音频、视频、Blackboard等)两种形式。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耕作学等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其中农业生态学使用课程组教师参编的部级教材。课程组还研制了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耕作学等5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ppt),其中农业生态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部分课程教学中穿插音频、视频等教学内容。编辑不同内容的教材:主编和参编的5本教材作为相应课程的理论课教材;主编和参编的教材作为系列课程的实验实习教材;参编的和收集的与系列课程有关的书籍(共49本)可作为教学参考书。1.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1)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和灌输式等习惯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2)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校多媒体课件研制项目,制作完成等6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并投入使用,其中农业生态学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同时,根据农业生态学学系列课程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组制作了相关挂图20多幅,收集了农业生态学案例100多种,作为辅助教学手段。1.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1)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结合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及综合实验室建设,对与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实验实习有关的实验室进行合理布局,添置先进仪器设备,新建仪器和设备,完善了实验室条件;在大杨店校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生态学实习基地1个;在肥东建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个;在庐江建立“农业生态学实习基地”1个;在滁州建立“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个。(2)实验教学的改革:立项建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2个;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书配套使用,课程结束后实验报告书交课程组保留存档;采取“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顺序,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加强学生对教师的监督。教师对学生的每次实验报告都认真批改,实验成绩的评定办法为:总成绩=实验报告成绩×50%+技能测试成绩×50%。实验课程结束,要求每位学生在实验报告书中写出对本实验课程教学及授课教师的评价。(3)实习教学的改革:通过立项建立了3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校外教学实习提供了保障。每次实习均提前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实习考核采取现场操作、实习报告以及交流等全面考核。要求学生每人规范撰写1份实习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以便装订保存),在规定期限内,交给指导老师评分;分班级进行实习报告交流,评选优秀实习报告;将有关实习内容列入相关课程考试题。1.5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建有完整、系统、科学、合理和规范的教学及管理制度,如“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组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教学经费使用办法”“耕作与生态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耕作与生态教研室研究生及毕业实习生管理制度”“耕作与生态教研室公用电脑使用管理规定”以及“耕作与生态教研室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计划”等。建立教学文件及档案,并有专人保管。建立试卷库,规范成绩考核。课程组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方面均较为合理,“团结,认真,和谐,奋进”的精神较强。发表了一系列教学科研研究论文;指导了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2创新点

该成果从农科高等院校实际出发,紧扣农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多的创新点。概括起来,创新点有以下几点。2.1提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建思路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为先导,提出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构建思路;以立体化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及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办法等的改革。2.2系列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主编或参编不同层次的教材共7本,其中副主编部级教材3本,参编部级教材3本,参编省级教材1本。出版和使用不同形式的教材,包括纸质版和电子档(ppt、音频、视频、Blackboard等)2类。编辑不同内容的教材,包括理论课教材、实验实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立项研究并实施综合性实验项目2个,立项建立校外实习基地3个。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实习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应用和推广

该成果是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在农业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具有极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可行性。3.1理论研究成果丰富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第1期教学成果2001年完成(校级),2005年校级重点课程和2007年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后,进行完善、提高,应用时间为2001年9月至2008年7月。第2期教学成果2008年完成(校级),应用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教学成果主要内容已分别在农学、烟草、农学(种子方向)以及种子(高职)等专业完成了3a以上的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成绩优良率达85%,实验实习优良率达90%。2005年《农业生态学》被列为校级重点课程(2005-2006年),2006年在项目完成验收时,有关专家对本课程评价较高,等级为优秀,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2008年)。2008年6月通过验收,等级为优秀,专家组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认为“研究工作认真、扎实,研制过程都有详细的记录,是应予肯定的特色,值得所有课建项目学习。”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厅《农业生态学》精品课程项目(教高[2009]9-3-36)(2009-2014年)。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满意率达90%以上,网上教学评价为优良。系列课程之一《农业生态学》已通过Blackboard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学。完成了10余项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并撰写和发表数篇教学研究论文。3.2应用研究取得实效2007年1月,开始实施以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的实验教学体系。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动态调整和完善;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实施,动态跟踪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时反馈和调整。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制度化、良性运转的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动态过程,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参与安徽农业大学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各类比赛,成绩可喜。本项成果的实施和应用不仅优化了我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

参考文献

[1]罗慧中.关于提高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20-22.

[2]杨晓菁,顾延生,葛继稳.“普通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4-117.

[3]李正文,顾明华,袁涛.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1):14-16.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7

[关键词] 地域文化;文化内涵;室内设计;博物馆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to wuhu China • has museum interior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how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museum reflect.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terior design; Muse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主题定位分析

“芜湖•中国米市”博物馆内常年进行展览与陈列,其主要的社会价值在于学术研究和为社会公益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主要包括自然和科技主题、历史主题、文物、艺术、人物、民俗等相关主题的实物、资料的陈列和展示。

二 设计原则

“芜湖﹒中国米市”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把握住了以下原则:一室内环境的设计突破建筑结构的局限,向深层次的功能布局发展,不仅满足展示空间的基本需求,还成为导向合理、分区全面的设计特点,即“多效”原则;二室内环境的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体现南陵的历史、人文与城市内涵。三体现“和谐”原则,这些原则都对博物馆室内设计起到重要作用。

博物馆共包括一个序厅、两个主展区和一个中庭。第一展区分为五大篇章:亲近稻作文化、领略稻米文化、漫步米市历程、重现历史变迁、穿越古城米市。第二展区分为三大篇章:纵观进入芜湖米市、现代米市浮光掠影、展望未来芜湖米市。以下将罗列展厅具体阐述如何体现地域性文化内涵。

三 序厅:利用“米”字元素进行再设计

序厅是米市展览场馆从入口到正式展示厅之间的过度空间,序厅的设计比较宽阔、高大、肃穆、庄重,序厅着重氛围渲染,高度概括展览风格,力求让参观者迅速进入状态,效果等同于电影的序幕一样重要。

南陵米市的序厅进门左侧是石材饰面的接待台,大气而有底蕴。利用 “米”字的不同字体表现的LOGO墙,此起彼伏更能体现我们的主题,序厅正前方,是圆形的展示台,标准性的艺术品传达出设计的独特性。随着视线向前便是有创意的展厅标识导向指示牌和整个米市博物馆的简介。

四 第一展区:再现芜湖米市场景

第一展区分为五大篇章:亲近稻作文化、领略稻米文化、漫步米市历程、重现历史变迁、穿越古城米市。芜湖市除了优越的自然形成因素外,还应追溯到芜湖米市的历史成因。唐宋时期芜湖就有兴建粮仓、屯粮转运的历史记载。明中叶以来,皖中皖南所产稻米多在此聚散,成为“舟车辐辏,百货兴聚”的沿江重镇。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近现代以来更是有全国"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誉。

1亲近稻作文化

亲近稻作文化是由米粮种植现场区、文化展示区、繁华古城区构成。种植现场区域分为芜湖农业介绍和南陵农业介绍,现场种植沙盘、稻作业、水稻种植情况及栽培技术,农耕部分、播种部分、插秧部分、收割部分。让人直观去了解“一粥一饭,当来之不易”。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教育作用。在文化展示区预留了农具实物展示区,逼真的再现了当时人们耕作的器具,让参观者可以现场体验,亲身感受稻米文化。

2领略稻米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稻米传承之路。中华文化中更是有着深远的稻情结。本展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遥想农耕文明,包括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南陵地域地域农耕文化与周边农耕文化的关系,稻作生产产生的农耕文化,稻米对民族民风及中华文化的影响,稻米的传承之路,第二部分:感悟文化底蕴,包括诗词书画、民间故事、名人与大米的故事,名人名家、米文化趣谈,其中包括反映稻作农耕的文字、诗歌、绘画、谚语、文化娱乐及稻作农耕民俗等精神层面的内涵。

在设计中尤其注重突出感悟文化底蕴区域的设计构想。在芜湖南陵留下了众多名人名家的足迹,最出名的莫过于小乔的传说。“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世上美女数不胜数,但是绝大多数都已随岁月的流逝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千百年来小乔一直在人们的印象里。以及现今传言在庐江等地发现的小乔墓地等,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而南陵的小乔墓毁于,但几块断碑仍在,现保存在南陵文化馆里。

3漫步米市历程: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四大米市概况,大致介绍了四大米市形成的客观因素和认为因素;第二部分,阐述了芜湖米市的形成因素、发展历程以及芜湖米市的历史地位。设计上通过“时间长廊”的展示形式,让参观者如同漫步在时间穿越的走廊中,浏览米市变迁的过程。

4重现历史变迁:

本展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体验稻作农耕劳动(多媒体互动);第二部分:米作器具展示,包括:滚子、扒子、板桶、舂碓、风车、米桶、耙、石槽等米具的实物展示,让参观者加入到互动的环节中,更加深刻的了解米市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通过立体现实了解农耕用具的展示,进一步了解稻米的种植历程,第三部分:古代农业的发展文化,其中包括古代农业的发展、耕作制度的变化、古代米行建筑等内容。第四部分:种植稻米的客观要求及标准。

五 第二展区

第二展区分为三大篇章:纵观进入芜湖米市、现代米市浮光掠影、展望未来芜湖米市。

1纵观芜湖今日米市: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芜湖概况;第二部分,芜湖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发展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文化发展;第三部分,感谢领导关怀。

2现代米市浮光掠影:

本展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走进五谷杂粮,叙述五谷杂粮的发展历史及各个杂粮特色,以及节约米粮的意义;第二部分,稻米科技种植,通过现代农耕工具、袁氏科技种稻等内容介绍现代大米的发展,运用图文加实物的展示方式;第三部分,米粮产品推广。

3展望未来芜湖米市:

本展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代大米品种介绍;第二部分,对未来稻米文化的展望,重视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做到自主创新:第三部分,芜湖人民的生活面貌;第四部分,米市未来市场的预测。

六 结语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8

关键词:耕地保护;现代农业;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家的快速发展让世界瞩目。耕地保护这一举措在解决全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和支撑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中功不可没。但耕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代价性损失,甚至达到了较尖锐的程度。耕地保护问题事关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生存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耕地保护问题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如何在国家建设现代农业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耕地保护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1我国耕地保护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国家,更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高速发展国家。为此,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主体,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及其他相关制度为框架的政策体系[1]。但现实情况是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大量城市郊区和交通沿线旁的优质耕地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代价性损失。耕地质量持续下降,据《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耕地13516.34万hm2,中等地和低等地面积分别占评定总面积的52.9%和17.7%,中低等地面积合计共占耕地面积的70.6%[2]。因此,相关学者专家呼吁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是大地之母、生命之源、安全之本[3]。

2现代农业建设对耕地保护的作用

2.1积极作用

2.1.1实现了耕地的“开源”与“节流”。我国不仅山地与荒地面积广,宜垦土地本就有限,而且受水热匹配条件的限制,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短缺。2011年,我国首次完成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734.39万hm2,可开垦土地701.66万hm2,可复垦土地32.72万hm2,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的干旱地区。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可用耕地数量十分有限。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升级与改造,将最新科技手段应用于农业领域,对宜耕地后备土地资源进行技术性开发,将其转化为真正可供利用耕地,实现耕地拓荒,增加耕地数量;同时,对现有耕地进行资本、技术投入,合理耕作,科学种植,防止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从而使现有耕地数量不因人为不当利用而减少。

2.1.2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耕地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耕地质量是指耕地对农作物适宜性或生产力的大小或耕地利用后价值的多少等。狭义的耕地质量是指耕地生产力,即单位面积耕地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劳动投入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产出物质产品的多少。我国目前耕地质量并不乐观。据统计,我国有2/3以上的耕地为中低产田,62%的耕地受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涝、盐碱等因素制约,约有1000万hm2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4]。不合理施肥、过度使用农药、农用地膜的残留,以及工业三废、酸雨等造成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城市周围以及交通主干道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严重超标。通过现代农业建设,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科学生产,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土壤风化、酸化,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2.1.3提高了农民收入及其科技素质。农民知识和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农民对耕地保护问题的敏感度及应变能力。随着现代农业的建设,农业科技的普及丰富了现代农民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农民在耕地使用中的应变能力逐步提升,逐渐积累起丰富的耕地开发经验,提高了自身的农业科技素质,从而转化为农业经济回报,提高了自身收入水平。

2.2消极作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初期,科技的引入对耕地保护及使用的正向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效应的推动下,现代农业对耕地开发的适度性失范,存在过度使用耕地,破坏生态的趋势。

2.2.1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现代农业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2.2.1.1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与耕地过度开发之间的矛盾。我国传统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与肥料的使用从耕地中获得农作物产出。现代农业环境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本替代劳动,增加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同时,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业资本的投入也使耕地这一重要的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和使用,不利于耕地保护。

2.2.1.2农民教育及经济水平偏低与耕地不合理使用之间的矛盾。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农民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发展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基于中国的国情,尽管在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民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农民平均水平而言,我国农民教育水平目前仍普遍较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且农民经济水平较低,本能的追求耕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5]。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民与耕地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耕地是农民的生存命脉,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耕地经济价值的提高使得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度使用耕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耕地的可持续性。

2.2.2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现代农业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尼斯•鲍尔丁就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6],他指出依据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利用技术手段,将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发展有机结合,按照自然生态复合系统与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及其规律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

2.2.2.1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耕地“外部性”扩大。我国农村耕地归“集体所有”,虽未清晰界定集体的所属,但从这个角度来看,耕地属于公共资源的一种,存在公共性,使得耕地陷入“公用地的悲剧”,即农民使用耕地却无所有权,而“集体”的界定模糊,使得农村村集体等小集体也无实际上的耕地支配权,形成耕地的“外部性”,导致大家都来使用、掠夺耕地,却无人为其生态性负责,而现代农业建设提高了耕地的外部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耕地外部性。

2.2.2.2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耕地生态性进一步弱化。现代农业建设强调耕地的经济效益,农业机械、现代化肥等现代农业资本的投入使得耕地的经济价值得到强化和提高,这种观念使得耕地所有者忽视了耕地本身所拥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无机化肥代替了传统农业下的有机农家肥,有害农药代替了传统的生物防治,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耕地生态,不利于耕地保护的实施。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建设息息相关,对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两者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对于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全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现代农业建设对耕地保护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促进了传统农业的升级与改造,实现了耕地的“开源”与“节流”;同时,现代农业指导下对耕地的科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耕地质量。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建设与耕地保护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与耕地过度开发之间存在矛盾,农民教育及经济水平偏低与耕地不合理使用之间存在矛盾,另外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耕地生态性存在弱化趋势。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协调现代农业作用于耕地的“度”,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及综合素质、加强政府出台相关的现代农业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能、加快农业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等举措强化现代农业对耕地保护的正向激励,弱化两者的矛盾,建立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效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3.2对策

3.2.1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现代科技只有被高综合素质的农民所掌握,才能成为推动农业进步的生产力,而我国目前的国情是仍有7000万的文盲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而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是主体,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先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加强农村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宣贯,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②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得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从有利于耕地保护长远大局的角度出发,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合理服务于耕地,科学合理的使用耕地,才能在保留耕地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耕地经济等综合效益最大化。

3.2.2加强政府出台相关的现代农业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能。我国现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号称是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但政策的严格性与实施过程中的失效性并存[7]。耕地保护政策出台后,我国耕地面积仍处于逐年下降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耕地保护概念的模糊及征地主体及行为的失范。因此,为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能,促使现代农业和耕地保护的“双轮驱动”,政府应在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出台耕地保护主体及征地主体更为明确的政策,并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确保政策的实施贯通渠道处于“阳光”下,发挥现代农业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应有的作用。

3.2.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渗透到农村经济领域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向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单位面积的耕地获得最大化产出,是市场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要求和驱动力[8];而农民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主体,也必然本能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耕地利用方式(如耕种何种作物)的调整来谋求耕地的经济回报。因此,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宏观主体的政府需要在给予作为微观主体的农民有效的农业产业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农业区位经济知识[9],引导农民走科技化农业道路,在充分了解耕地特质的基础上,有效发掘并开发利用各个地方耕地的优势,进一步形成农产品的产品优势及区域的区位优势,扩大现代农业建设对耕地的正向科技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群.中国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2.

[2]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摘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04-22(003).

[3]赵其国.土地资源大地母亲: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建设与可持续利用问题[J].土壤,2004,36(4):337-339.

[4]程锋,王洪波,郧文聚.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75-82.

[5]周琳.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素质培养[J].湖北社会科学,2008(9):90-92.

[6]杨新荣.湿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以洞庭湖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8):104-109.

[7]纪昌品,汤江龙,陈荣清.耕地保护政策的内涵及其公平与效率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3):28-32.

[8]丁忠义,郝晋珉,李新波,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以河北省曲周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95-99.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9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维护 ;就业援助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17-05

在我国,随着反贫困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贫困的类型与分布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指向性或地缘性特征,北方风蚀沙化干旱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秦巴山区、西南岩溶石山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西部沙漠与高寒山区,这些地区集中了中国近80%的部级贫困县和绝大多数贫困人口[1]。近年来,生态环境“治”、“防”、“保”工程的推进对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已被人们广泛关注。但是,稳定性很差,尤其是生产、生活对资源环境过度依赖,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再生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稳定难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本文提出在贫困地区农村实施就业援助制度,为其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就业实现地域的、产业的和职业的转移提供能力性的、手段性的和机会性的援助,支持他们从生态失衡区、环境恶化区走出来,从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土地上转移出来,从对传统农牧业的高度依赖中解放出来,才有反贫困与生态建设、维护的和谐统一,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维护长效机制的现实可能性。

一、就业援助: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维护战略的必然选择

山地丘陵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类型之一。笔者深入到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武陵山区贫困片,对其覆盖中的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和吉首市等八个贫困县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定点观察和追踪调查。在这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而又遭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土地覆被状况是该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态的最重要的指标因子。近年来,八个贫困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造林、世行贷款造林、林业国债生态工程造林、生态环境工程造林等造林工程机遇,把切实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流域治理与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作为改变本地区生态环境面貌的治本之策,着力实施了荒山、荒坡、荒丘绿化工程;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护工程;坡耕地退耕还林工程等。2000―2007年,已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207.7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81.13万亩,封山育林10.31万亩,八个贫困县国土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按坡度级划分,在已实施的退耕地造林面积中,大于25度的陡坡地占50.6%、15~25度的坡地占42.43%、小于15度的坡地为6.97%[2],加之大规模的荒山造林,昔日的荒山秃岭和大量的坡耕地开始被林木植被所覆盖,对涵养水源,抑制水土流失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湖南省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站监测,退耕还林后,工程区水土流失量下降近30%,地表径流系数减少20%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呈减少之势,退耕还林地的保土能力和涵水能力显现逐年提高之势。但是,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仍十分脆弱,维护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现实困难和挑战仍然相当严峻。

(一)生态环境系统功能弱,致贫、返贫状况与自然灾害的恶化性高度关联

1.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虽然土地覆被状况大为改善,但其生态功能总体还处于弱势或者退化状态。从林分面积看,八个贫困县成熟林、近熟林仅占5.4%,大部分乡、村成熟林、近熟林砍伐殆尽,90%以上为幼龄林,森林演替幼龄化,其水土维护力、水土流失遏制能力低下,年土壤流失量高达1 920万吨,相当于一年冲走8.4万亩农田耕作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5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8%[3]。

2.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态仍在恶化。其最大表现就是自然灾害频率加快,成灾加重。旱灾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年一次,演化为七八十年代的三年两次,进而恶化为90年代后至今的“旱灾年年有,两年一大旱”,尤其是夏秋连旱,成灾不断加重。洪涝灾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六年一遇,至80年代三年一遇,90年代后至今已经恶化为三年两遇。2002―2007年《湘西统计年鉴》载明,从2002―2007年八个贫困县因灾缺粮人口分别为64.8万人、89万人、42万人、95.5万人、67.1万人、55万人,分别占当年农业人口的29.5%、40.3%、19%、43.4%、30.6%、24.6%;2000年以来,八县原生性绝对贫困人口一直在15万人左右徘徊,超过50万人的低收入人口一直在贫困线上下挣扎,一些特困村的返贫人口超过了脱贫人口,人均收入低于甚至大大低于贫困线;一部分刚刚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仅未奔向小康,反而重新返贫,因灾返贫人口一直保持在16万人以上。致贫、返贫状况与自然灾害恶化性的高度关联状态,不仅残酷地昭示了区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内部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限度,也表明了贫困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活力的缺乏和缺陷。

(二)对资源环境高度依赖,直接危害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演替状态

1.生计、生活方式朴野、落后,依赖并危害着居住区域的自然资源。在武陵山区,刀耕火种、焚山而垦、顺坡种植、自然放牧等原始生计方式仍然可见,尤为严重的是伐木烧炭、伐木作柴薪的遗风根深蒂固,成为吞噬林木资源的“无底洞”。在八个贫困县,至今大量农民还在沿袭祖辈的方法用树木作柴薪烧制砖瓦,按常规每装三万匹的瓦窑一次烧掉的树木近十个立方米;在农民生活用能结构中,迄今全烧柴的农户仍超过八县总农户的70%,已建沼气的退耕农户数只占退耕农户总户数的23.7%,具备条件建沼气而仍然烧柴的退耕户数占退耕农户总数的38.5%[2],在一些土家苗寨已经出现柴薪消耗量大于林木生长补给量,退耕还林的推进速度赶不上林木消耗速度的现象。

2.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演进缓慢,以土地为生而过度垦殖现象极具顽固性。在八个贫困县,人们仍主要以世代相袭的经验和技能依赖土地为生,产业结构分化缓慢,农业劳动力高度集中(见表1)。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在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4],而2007年湘西八县农村从业人员中还有89.5%从事第一产业。在贫困村贫困户农业劳动力的密集程度更高。湘西州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在八县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人均年纯收入低于贫困线的贫困户,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达92.5%,第一产业的投工量占家庭投工总量的93.7%,而其地理环境特征则决定了单位土地的产出能力始终非常有限,“生存性”需求构成了“边际土地开发”行为持久的推动力,八个贫困县的实际农用地大大超过宜农地,至2007年末必须退耕还林的土地仍然在大面积垦殖,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面积仍达79.1万亩,占耕地面积37.7%[2],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退耕地复耕现象。

3.接续产业发育滞缓,难以制止向生态环境的索取行为。显然,只有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需要,能够从生产中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才能谈得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八个贫困县,退耕还林工程逐年稳步推进,但后续产业的培育、配置却严重滞后,退耕农户大多缺乏新的收入来源渠道。2000―2007年退耕地造林207.75万亩,按林种分,86.4%的面积为生态林,仅13.6%的面积为经济林[2],不仅到采收利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相应的接续产业难以推进,而且经济林果面积散、小、品种混杂、管护技术落后,没有规模优势,也不能作为重要的经济补偿来源。迄今农户家庭经营仍然高度依赖传统农业,2008年八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二、三产业家庭经营收入仅占8.6%,即源于第一产业收入的比重高达91.4%。进一步从八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看(见表2),2000年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转移及财产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依次为66.5%、26%、7.5%, 2008年依次为63.4%、26.3%、10.3%[5],即退耕还林实施8年后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只下降了3.1个百分点,而非农收入份额仅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近几年在我国农民总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份额已超过农业收入的份额,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赖于非农收入,而贫困农村则呈现出与全国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严重非均衡性。生存与发展是每个人的自然合理要求,由于新的劳动收入“机会”或增收“渠道”一直处于“欠缺状态”,要减轻生态环境压力,遏止退耕农户向大自然索取行为何其艰难!

4.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普遍缺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条件、机会和空间都十分有限。劳动就业地域的、产业的和职业的转移是需要相应能力的,或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改善就业能力的。从八个贫困县情况看,所处环境边远闭塞,文化教育落后,职业培训缺乏,居民劳动技能与生产能力获得仍主要处于祖传父教的惯性状态。据湘西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八个贫困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3年。其中文盲率高达10.7%,小学程度占39.6%,初中程度占41%,高中及以上程度仅8.7%,远低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教育水平,并且绝大部分劳动力未参加过培训,其劳动技能还停留在自然经济农耕技术水平上。而经济贫困又相对普遍地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力。截至2008年,八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 574元,仅及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54.0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62.2%,“贫困聚居”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根据我们对生活在“小溪部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9个土家族特困村的调查,在农户劳动力资源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8.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4%;有超过20%的贫困农户不能送孩子完成义务教育,而小学阶段学龄儿童辍学率也达到16.1%。2007―2008学年《湘西自治州各级各类学校综合统计》资料表明:八县所辖贫困乡、贫困村初中辍学率仍在15%以上;八县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3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而升入职业高中的比率只为16.63%,仅及全国平均值的44.9%。加之“贫困文化”的羁绊和阻隔,其在业人口和求业人口与主流社会的接触机会很少,社会资本存量很低。虽然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及自由契约雇佣制为贫困农户劳动适龄人口异地转移就业提供了制度条件,但在劳动市场的竞争中,贫困农村的绝大多数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并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人因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条件,或者在劳务、就业机会的竞争中首先被排斥出去,被迫又回到农村和传统农牧业中(这或许就是近年来湘西八县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非但未减少而逆势增加的主要原因,见表1;或者只能从事劳动简单、劳动强度大而收入少的行业和工种,其低收入状况也使其下一代难以接受应有的教育和培训,而改变脆弱的人口生态环境关系。

显然,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一方面与其脆弱的自然环境背景相联系,而缺乏或不具备生产和再生产基础与条件;另一方面与当地居民对资源、环境和传统农牧业的高度依赖相联系。由于其生产、生计方式对环境资源的过分依赖,加剧了生态系统劣化和严重失衡;也因为对传统农业生产的高度依赖,劳动力不得其用而成为居住区域资源环境好转最具破坏力的因素。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贫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维护,必须依赖劳动力流动。通过劳动力的产业转换、职业变换和就业空间的转移,促成当地人生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和生计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再生能力相协调,并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殖而达到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组合的不断优化。然此,必须依赖国家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制度安排。

二、维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必须实行就业援助制度

2007年8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其政策内容:一是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即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一个周期的现金补助,并与管护任务挂钩;二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8年集中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其政策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显然,这些相对普惠性的宏观政策,还不足以改变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状态,不能改变贫困农村脆弱的人口生态环境关系。国家给予贫困地区农村改善生态环境的扶助,还必须针对其自然、人文、经济因素的特殊性,实施劳动就业援助制度。

就业援助,就是对弱势群体就业的一种帮助,帮助这些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至少拥有一份承包地或口粮田,一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和大多数专家认定的就业援助对象主要指城市下岗和失业人员、农民工、女性就业者以及残疾人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并未包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人群。以往政府扶贫行动中的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及其他各种短期培训班,无疑有改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和劳动人口就业的作用。但是,可作为培训的资源并不能或不足以为贫困地区全体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教育培训的福利保障,实际上能够受惠的对象非常有限,而又缺乏针对性。在贫困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制度体系中应该有专门的就业援助制度安排,给予劳动适龄人口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机会和能力性援助。

(一)对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劳动人口”和“求业人口”,给予职业技能救助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生存技能的增强都是避免贫困危害,消除对自然资源、环境和传统农牧业高度依赖性的可靠途径。在贫困地区农村,不仅需要由政府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并给予就业年龄贫困人口培训生活补贴,保证所有就业年龄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可及性,而且需要由政府统筹培训工作,保证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效应。其关键性措施应该包括:

1.在贫困地区农村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人口习艺所”。其一,职业教育向农民技能培训延伸和发展,尤其是将政府主导的部门职教资源、城乡职教资源、中高职教资源纳入当地农民技能培训规划,作为培训农民的载体和阵地,形成农民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网络。其二,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扶贫培训”等载体及其优惠政策,在贫困县增加贫困劳动力培训中心和相应的培训点,争取每个乡(镇)至少应办好一个扶贫培训基地,每个村办好一个扶贫培训点。同时,壮大农科教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机站等,形成多层次的培训网络。其三,采取联合、连锁等办学模式,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就业训练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薄弱职业学校或培训点联合培训贫困户的劳动适龄人口,以强带弱;与有条件的乡镇化技术学校连锁办学,方便劳动适龄人口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其四,支持民办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加快发展。一方面,按照鼓励发展公益事业的有关规定,对于民间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培训给予更大的政策空间,在征用土地和建设配套及信贷等方面,给予与公办培训机构同样的优惠政策,以及与公办职业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完整的产权权能。另一方面,推进“民办公助”培训形式,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对贫困农户劳动适龄人口进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进行适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予以支持。培训券计划的最早提出者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1955)建议,政府与其直接资助和开办公立学校,不如向贫困家庭分配代用券,用代用券去购买他们所选择的学校的教育培训。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后,培训机构可能更具有创新精神,培训的整体质量也会提高[6]。

2.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1)“定单式”培训。由社会、企业提出用工计划和培训任务,由政府的专门培训机构根据劳动适龄人口的生理性特征、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与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实现从业技能培训与上岗就业的有机衔接。(2)“证券式”培训。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合格证为条件,政府将一定面值的“劳务培训券”无偿地发给贫困农户的劳动适龄人口,由他们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基础、兴趣,凭券自主地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以此增强对职业技能有偿培训的有效需求能力,从而扩大贫困农村就业培训资源、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3)“基地式”培训。根据贫困地区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实际需要,组织专家、“双师型”教师、专业技师等下到基地,紧贴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分工分业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地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技能培训、资格培训,从根本上促进贫困农村从业人员的从业结构转换和优化。(4)“远程式”培训模式。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把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人口习艺所” 办成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网络培训中心;抓住国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利用闲置时的乡镇学校对劳动适龄人口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劳动保障部门与地方电视台、电合,以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讲座等形式开展辅培训,促成贫困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共享网络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就学人口”,给予“9+2”或“12+1”教育救助

1.义务教育与劳动预备制教育培训相衔接,对贫困地区农村新生劳动力实行免费的劳动预备制教育培训。即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救助制度,对贫困地区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强制参加2年和1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并予以学费全免和生活费补贴,确保每一个新增劳动者在就业之前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2.改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成就现象,强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适应劳动准入制度的推行,力促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能力,并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对“9+2”或“12+1”教育救助项目对象在职业教育培训期间强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使他们为实现有效就业做积极准备,尽可能地助推这些新生代劳动力成为永久性转移群体。

如果说,国家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现有劳动力而开展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振兴行动,这只是一种补救措施,而对其新生劳动力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则是造就新型劳动者,改变世袭生计方式和贫困现象的治本措施,国家应该将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救助工作向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延伸,这必然对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度。

(三)对于“劳动适龄人口”,给予就业流动的服务援助和机会援助

1.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1)建立贫困农村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为改变贫困地区农村职业信息的封闭状态,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与新的就业岗位的沟通和有效连接,在各乡(镇)设立劳动就业服务站,建立劳动力流动服务工作平台,对其劳动适龄人口开展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测试、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特点和要求,进行职业选择指导;提出针对性的培训建议,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在贫困村、组设立劳务信息点,开设转移就业政策、招用工信息服务窗口,为其劳动适龄人口提供便捷、免费的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咨询服务。可参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待遇,为贫困户每个劳动适龄人口免费提供一次就业指导、三次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机会。(2)综合服务和保护。基层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部门既应积极与本地计生、农业、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协调、衔接,“一揽子”地解决好外出务工者的“难点”问题,降低外出务工成本;也应加强与输入地劳动监察部门、公安、工商、农村劳动力维权服务中心的合作,及时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劳动维权服务,避免“黑厂”、“黑店”、“黑中介”的侵害行为;还应协同民政部门、基层政府,切实解决好外出务工者的家庭实际困难,积极探索留守老人赡养、子女入学、生产和生活互助等具体办法,解除外出务工者后顾之忧。

2.政府安置、支持和扶持,提供或创造劳动力流动机会。(1)就业承诺。劳动保障服务部门对经过转移培训合格,身体适合,有转移就业需求而不挑不拣的培训对象,实施就业承诺制度,保证其尽快获得新的劳动机会,以此增强劳动适龄人口参加培训的动力。(2)创业扶持。对通过“创业培训”的贫困者创办小型或微型企业、家庭作坊、个体经营及其他自我就业形式,参照执行城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政府提供财政贴息;予以三年税费免征、市场行政性管理费优惠和跟踪扶持服务。(3)就业机会优先。政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积极吸纳贫困地区农民工在本地区就业,按招用人数给予企业政府奖励和相应的税费减免。同时,在财政上鼓励城镇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招用贫困地区农民工,给予公益性岗位补助。(4)就业机会开发。尤其需要采取财政、信贷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培植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力促贫困农村内部、农业内部分工分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适应市场需要,能够提高产业层次、带动千家万户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发挥贫困地区可再生资源优势、实现开发性就业的资源开发型产业,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条件,这些实际上都加大了对贫困农村就业援助的力度,具有良好的生态维护实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区农村从‘贫困’向‘小康’迈进的基本思路探析”(05BMZ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36―138.

[2] 湘西州林业局,统计局,发改委.湘西州退耕还林工程有关数据核查情况报告[R] .2008,(03).

[3] 曾庆祥,解宗印.湘西生态与旅游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108―111.

[4] 国家统计局.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08-02-27).

[2008-12-07].stats.省略/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7_402464718.htm.

[5] 湘西自治州统计局.湘西统计年鉴2008[Z].2009,(06):127.

[6]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 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黄晨熹,周烨,刘红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