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3-10-10 10:43:25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高中政治传统文化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67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文化之本。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政治教育质量,丰富政治教育内涵,提高政治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学应采取有效策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一、高中政治教师要具有运用传统文化的意识

要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政治教师就必须要树立运用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利用课堂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要树立能够借助传统文化提升课堂含量,丰富课堂内容的意识。教师要树立传统文化应用意识,要认识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人文素养的作用。要多方涉猎传统文化书籍,深入挖掘政治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爱国热情。

二、应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

目前,很多学生对政治学科存在着错误的理解,认为政治离自己很远。在这种认识下,他们的政治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应用传统文化改变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的名帖《兰亭集序》,通过这个帖使学生了解政治与生活的关系,了解王羲之的爱国精神,了解当时晋朝的历史背景。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味古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政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知识与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政治学习是很有价值的,从而增加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

三、运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

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生活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虽然我们现代人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我们却很少主动思考传统文化,也不会去思考这些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在政治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魍澄幕,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树立全新的政治思想。

比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时,就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教师可以引入传统孝道文化中的一些典故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这种引入,学生对中国孝道文化的阶级性和阶层性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学生会认识到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与夫权、君权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入,使学生思考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能够进一步反观我们的社会。现在我们之所以提倡子女为父母尽孝,除了受到传统文化影响外,还因为,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够发达。现阶段我们国家还没有能力完全承担起赡养全国老人的重任,于是国家希望子女能够赡养老人。子女尽孝,这样才能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引入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政治与文化之间是存在很大关联的,这种引入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政治观点思考现实社会问题,这种宏观政治思维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四、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政治认识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2

(一)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目前,艺术院校的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这里,以笔者对福建省5所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情况为例。此次调查表明,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基本的文学知识层面上,对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知之甚少。以此次调查中的有关“你对朱熹的了解程度”的问题为例,大部分的学生知道朱熹这个人是源于地缘上的优势,但仅有一部分学生知道朱熹主张的理学思想,更少的学生知道朱子理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问及“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多少”问题时,大部分的同学知道节日的名称,对节日的时间和典故却知之不详。调查同时表明,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准确,无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及当代所起的作用。在谈及“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的问题时,有45.2%的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落伍了,应该积极引进西方文化,理由是西方国家比中国更现代化。此外,本次调查同时发现,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在问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专业技能的帮助”问题时,有38.5%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帮助”,42.1%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仅有14.4%和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帮助较大”和“帮助很大”。(二)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造成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社会教育的边缘化。我国在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极端否定。时期的“破四旧”更是将反对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学校教育无法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改革开放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领域建设的局面在我国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在传统文化社会教育边缘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的获利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对自身还不甚了解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甚至是否定。同时,某些文化传媒出于商业目的对历史进行随意的篡改和歪曲,加深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2.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导致传统文化导向的缺位。学校的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和制约,艺术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放在了专业技能的提高上,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文化课为专业课让位的现象。在艺术院校里,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些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所谓的“现身说法”,割裂了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课无用的主张,学生中出现了“专业课是我最爱,文化课是我无奈”的论调,传统文化教育日益边缘化。3.多元文化冲击下导致文化归属感的淡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正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国的青年学生。从语言教育到、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影视作品到洋人节日,西方国家正利用其现代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向我国青年灌输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企图实现其文化全球化的目标。艺术院校学生具有较为感性的艺术特质,思维较活跃也相对独立,对新事物有较强的猎奇心理,判断事物的标准多从个人感觉而非理性的角度,表现出较为淡漠的政治意识。因此,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艺术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道德日益淡薄,出现了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日益降低导致文化归属感的淡薄。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聚下来的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这里边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4]当前,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是艺术院校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文化自觉:艺术院校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

对艺术院校学生而言,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意味着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自觉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并将其作为自身践履的标准。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因此,艺术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应首先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始,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形成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一)坚持辩证的传统文化传承原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是精华和糟粕同时并存,良莠间杂的。当下,应如何看待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无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7]。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8]。我们要引导学生以辩证理性的态度,“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9]。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学生而言,还包括教师。它要求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传统文化要有辩证、理性的认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才能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传统文化进而产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这是关系到传统文化向下一代社会成员传承的重要问题。(二)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介绍并不系统,还处在任课教师自行摸索授课阶段。艺术院校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艺术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参考其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确立适合校情学情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方面,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程》、《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国传统经典文献的必修课程和《中国音乐鉴赏》、《古代名著导读》、《古典舞蹈赏析》、《中国古代建筑》、《书法艺术》等选修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各学科的教学,使艺术类学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北京大学李零教授近年来在北大中文系开设《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易经》等选修课,效果很好,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另一方面,在通识教育课程(即文化课)模块的教学中适当加入介绍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通过定期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相关讲座,扩大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通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延伸到虚拟空间,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三)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建立文化课理论教学、专业课技能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当前,一些高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热”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创新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改变一味的单纯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因此,艺术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同其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形成文化课理论教学、专业课技能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和学生实际需求,一起精心设计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内容。这些精心设计后的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经过文化课教师的介绍性课程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层面的了解,再经过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艺术演绎使学生获得身心方面的感受,最后安排与教育专题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切身实际的体验,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专题的内容讲深、讲透,也容易激发艺术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和兴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将其单独拆分成独立的单元来完成。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做出合理的安排。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育者应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来形成与增强。(四)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艺术院校的性质决定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间建立的亲密信任关系是文化课教师望尘莫及的。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因此,要有效地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必须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加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其次,针对当前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教师应加强定期培训,通过各种进修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和了解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推动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艺术院校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学校矗立的有着厚重历史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到宣传橱窗上的一个传统文化符号的装饰,从介绍古人事迹的文化长廊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这些富含着中国古老文化气息的校园景观在校园里播放的古曲声中显得更为厚重,让感性的艺术类学生为之触动,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程度。

小结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3

青少年教育当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网络小说作者群、读者群也以80后、90后、00后的青少年为主。网络小说作品,大多以文学网站中读者的点击、关注、订阅、评论,而生存、成长为大作、“神作”,取得极为广泛的网络流传与可观的经济报酬。其间,读者的阅读需求与作者的主观创作,就形成了相互选择、相互影响的关系。点击量巨大的热门网络小说,往往是作者写作与读者以鼠标投票的共同成果,因此同时反映了作者与读者相近、相通或相同的思想认识,是两者认知观念的共交圈。因此,要考察当下青少年的思想认识,网络文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对象。传统医学文化一直是网络文学的重要题材和素材,如其中医学题材网络小说、穿越与架空历史小说、玄幻小说和修仙小说等,产生了大量传播广泛、点击量大、订阅量大的网络热门小说。这些小说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反映了当下青少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丰富知识、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本文通过考察网络小说中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评价,归纳当下青少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认知情况、基本态度与评价倾向等,分析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对策。

网络小说,特别是医学题材的网络小说,表现了作者和读者双向交流和趋近的传统医学文化认识。在当下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中,网络小说阅读已经成为最经常化的一个渠道。因此,小说描述的传统医学文化及相关内容,其认识的科学、正确与否,对于当下青少年的传统医学观教育来说,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一方面,网络小说使当下青少年读者接触、接受了大量的传统医学知识,传统医学的理论学说体系、名词概念系统、历史发展与现状等,进入了当下青少年的认知结构体系,使传统医学文化得到传承,这是正规教育都没有做到的一个壮举。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在阅读中认识的传统医学文化,由于小说的虚构特点,导致科学与虚拟并存、严肃与游戏相混。这并非小说的错误,因为小说本来就不是教科书,它强调的是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愉悦。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青少年的网络小说阅读之外,缺乏一个提供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 化 教育 的 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小说的阅读数量优势,可以弥补、改进、推进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 化 教育 和 传承;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提供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平台,这种教育和传承就很难真正发挥正面作用。

要构建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如中小学教育,可以将传统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散为各层次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如中国历史、语文、健康与体育等课程。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接受快,影响早,可以在青少年阅读网络小说等读物之前,对传统医学有一个虽然简单,却科学、正确的认识。缺点是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高校,可以开设传统医学的通识课程,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这种方式无疑是最系统、最有效的做法。或者在网络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入传统医学与 网 络小 说 专题,虽然不能全面进行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但也可以起到辨正谬误、以正视听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医学文化教育读物的编辑与出版,丰富青少年的课外阅读,使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科学、严谨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

总之,一个民族的传统医学文化,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这种传承绝非只是传统医学专业教育,还应该包括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医学基本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认识的教育。网络小说是加强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有着良好的接受度。通过对网络小说以及青少年阅读情况的考察,我们应该认真面对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改进:一方面利用这一青少年广泛接受的资源传播推广传统医学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正规教育平台的构建,使网络小说在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代大学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国高校中,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2015年我国工科在校生数量总计约1072万,位居世界第一,无疑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工科院校,由于人文学科的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地位,工科大学生接受的人文课程熏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工科大学生长期接受工科教育所形成的重视实用、重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到作为工科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笔者结合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认识误区,解读对他们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四、补充专业,联结中西知识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高职生 传统文化 素养 缺失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17-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但它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对它的继承是当代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当代的高职生身上往往缺少这些营养,本文就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原因作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同仁赐教。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 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 ,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 ,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基金项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LSZ2010C004)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培养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的快速进步,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迅速,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为促进国际间的交流,我国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跨国新型人才。

对于我们来讲,国与国之间交流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我们英语语言交流能力的高低。而当前我们在学校中教师讲授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习俗的交流是主要培养方式,这一要求对于大学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如何正确实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换句话说,大学英语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大学生获得国家之间文化差异交流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我们的英语学习应向实用性和交际性方向发展。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学习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意识培养,实现大学语言教学与外国传统文化差异教学的有机结合,让我们大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本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之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外国人传统的国家文化与传统习俗,正确运用英语进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全力避免我们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给学生以至于国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什么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差异交流意识

这种国家与国家文化交流意识可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是语言学习者对于异种、异族文化中出现的显著特征有所了解,但感觉这种习俗怪异,甚至是无法理解。其次是要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传统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了解外国人代表在为人做事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极其微妙而又代表一种特殊意义的异种、异族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国人来讲又在某一方面让人难以理解。再次,是我们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的时候,让学生认知到这种习俗的存在,通过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来理性地认知这样习俗的存在、认真而又正确地对待和分析这种习俗存在的真正含义,从理解的角度认识到外国传统习俗文化是我们学生可以接受,并能充分理解的。第四,语言学习者通过深入体验目的国家语言文化,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从情感角度、行为角度设身处地从外国传统文化出发,来感知国外人民在某些方面所拥有的立场,来认识和感知这种文化习俗的存在,充分理解外国传统文化、习俗。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真正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大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正确地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差异的存在,那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和外国人交往过程中就会遇到因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冲突而带来的种种坎坷和障碍,造成对方的误解,甚至造成交流的中断,失去朋友,给国家造成损失。如,中美文化、习俗差异造成的冲突。在中国大学食堂,中国教师、四五个学生和一名美籍教师在排队打饭。排在学生后面的一位中国老师抢在学生前面优先打饭。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的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学生也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中国遵循孔孟之道。但是外国人讲究人人平等,中国老师的做法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如果他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就会提出抗议。相反,我们的老师在国外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不给老师让位置,老师不了解国外的情况,也对学生会产生“不尊师重教”的想法。这种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认知上的差异,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师者为尊,老者为上、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国外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好好的讲授传统文化习俗,我们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外国的传统习俗,在为人处事中就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关照,就容易造成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交流意识的内容

作为大学的教师,如何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这种文化知识的融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首先是教学过程中英语语言词汇中的文化底蕴的分析;其次是在非言语交流过程中,或行为语言交流过程中,实施体现外国传统文化知识,以自己的行动展现外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展现异情异俗;第三是外国传统习俗、风俗现象的展现,通过网上的教育片等形式来让学生有所认知;第四是外国社会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等的展现,这个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语言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分析;非言语交流,或行为语言交流,如肢体语言等展现;异国社会风俗习惯现象;属于表层文化意识,差异较为直观,比较容易接受;而异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则属于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交流范畴,在学生的认知上比较容易被我们所接受,但在我们中国习俗文化的情感层面上接受起来则会有一定难度。

3大学教学中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交流培养的教学现状

在现在大学的课堂,由于大多数的任课教师为我国自己培养,没有去国外接受过国外文化的熏陶,这种受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教育出来的教师,往往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述和语言技能及其语法的培养,而忽略了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知识教学疏导工作,讲课中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在当前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的调控和制约下,学校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往往片面追求4级和6级的通过率,这种要求下的课堂教育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对大学生应试培养,老师要求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要以句法、语法、词汇的单一性学习和考试过程中的应试技巧的掌握,有些大学生由于受过级压力的影响,甚至认为大学老师在大学课堂上过多地讲授国外传统文化传统知识是一种浪费。诚然,大学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意识到国外传统文化知识和习俗学习的重要,对于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极度的渴求。

4大学教学中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交流培养的途径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当前的形势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师的角色应主动发生改变,由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为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角地位,多多引入外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当前大学教材提供了大量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大学教师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适时引入与教材涉及主题相关的目的国家传统文化和习俗知识,包括社会习俗、非言语交流知识、词汇文化背景等浅表传统文化和相对应习俗知识,这里面还用包括对应国家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深层隐含的知识热荨T诖笱Э翁媒彩诠程中实时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和习俗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光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外国传统文化、习俗差异的敏感度。在引人外国传统文化知识时,我们应遵循相关性、阶段性、实用性和适度性,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3)提高任课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重要引导者是我们的任课教师,所以任课教师的自身修养的提高非常重要。大学英语教师应利用自身有利的条件,在备课过程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逐步提高自己的国外传统文化意识。通过网络、报纸来获得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文字或音像资料来学习目的国家的语言文化、习俗,体会两者之间在文化、习俗上的差异。除此之外,任课教师应努力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实时的语言环境,争取多和外国人接触,争取多出去走走看看,在实际行动体验国外文化、习俗的变化,从中获益。

(4)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将外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习俗纳入相应的语言测试体系。要想提高外国传统文化知识在英语语言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首先就是对英语的考试形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制度下,只有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相对应了,才能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以考促学,以考代学。如在英语结业考试中加入外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习俗的内容,加大大学英语4级、6级考试中外国传统文化,美国语言习俗的测试比例。

(5)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国家与国家传统文化的培养意识。大学的课堂受到空间、时间等的种种限制,许多传统文化的讲述很难在课堂上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如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在活动中邀请外国留学生和外教,在国外获得学位回国人员等参加,在活动中,每次我们都确定一个文化主题作为活动主要话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有海外经历的人士给学生做关于国外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讲座;也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沙龙,英语电影配音比赛等的趣味传统文化、习俗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氛围里自然学习国外传统文化知识。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7

笔者是一名中学教师,几年的从教中发现,目前中小学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不由得让我们对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反思。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1、教学内容偏颇

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传统文化教育更多的是经典诵读以及关于孝道、勤俭文化的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偏颇。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文学经典,还包括传统节日、风土人情、民俗活动、文字艺术、国画等等。笔者所在的地方现在正在举行“国学公益诵读”活动,这种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提高学校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诵读的内容选择没有针对性,这种做法时间长了可能会使学生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比如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局限于经典诵读,要求中小学生将指定的经典篇目诵读得朗朗上口,仅此而已。有些教师采用简单的识 记型教学,讲解的重点放在对作者以及作品的介绍以及语句的简单翻译上,出现了堆彻文化常识的现象,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

3、师资力量不足

一方面,能够胜任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十分缺乏,如书法、武术、纸艺等。另一方面多数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底子太薄,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不够,造成教学效果差,甚至“一讲就错”的现象十分普遍。

4、教育途径狭窄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空间,导致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的普遍匮乏。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因此,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途径也应当是多渠道、多方位的。

二、提高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

1、因材施教,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教学重点,并采用分段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传统文化中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人应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从做人的角度,初中和高中是一个界限:小学、初中侧重“德”的修养和“行”的方法。

中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活泼好动,喜欢接受一些具体、生动、直观、新颖的事物,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因此在选择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内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论语》、《孟子》等作品中一些富含哲理的格言、警句入手,这些内容简短、 押韵, 易于背诵。

2、理论结合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学校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些节日,还要给学生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走访文化起源地、参观历史博物馆、游历历史故地,通过参观学习,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认同感;可以结合教材把传统文化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并实践传统文化,在活动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质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必定要有相应的知识水平。

加强师资培训,一方面培养在校师范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设置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小学教师的研修计划中增加相应的课程,促使其在职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还要提高教师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4、拓宽教育途径,多维度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8

传受者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传播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传播者是整个传统文化传播的起点,控制着整个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过程。本文中的传播者是指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传播者,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媒介从业人员及文化从业者。首先,传播者应具备娱乐化传播环境的营造能力。良好的娱乐化传播环境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进行。为形成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环境,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政策上倾斜,扶持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此外,还应该举办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会,使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次,应具备相应的高科技文化素养和媒介认知能力。传播者须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及娱乐化相关知识,只有对传统文化和娱乐化制作技术有正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娱乐化编码。传播娱乐化大多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技术,如Flas的制作技术。再次,传播者还要提高自己的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认知能力是指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①。即充分认识媒介的功能,认识传统文化传播媒介机构的生产活动及受众的接受过程,认识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历史语境。而且,传播者还肩负着培养接受者的媒介认知能力的重任,培养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信息传播的能力。此外,传播者还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培养接受者的互动及反馈能力。如通过组织传统文化座谈、进行BBS讨论等途径来扩大互动及增加反馈信息。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接受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接受者的重要性。本文中的接受者主要指中国人群,尤其是指青少年群体。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使接受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接受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其行为产生引导作用。其次,清楚地认识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该对接受者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了解接受者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媒介认知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进行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产品制作,根据接受者的实际媒介认知水平进行娱乐化的传播。

传播内容

传播本质体现为信息的流通,而传播内容要通过符号文本方能体现。因此,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传统文化娱乐化的传播内容建构须以符号特点和文化规律为基础。

遵循符号的特点。符号具有任意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也就是“所指”不变的前提下,使传统文化传播符号娱乐化,即在“能指”上的娱乐化。传统文化娱乐化的符号文本建构关键在于在不改变传统文化内涵(即所指)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能指)进行娱乐化的建构。因此,娱乐化必须忠于原文内容,不能因为表现形式的娱乐化需要而出现虚假内容。一些电视历史剧中的虚假历史内容是应该坚决杜绝的。此外,符号具有新陈代谢的规律。传统文化在进行娱乐化符号建构时,应尽可能使用新的,并受到接受者喜欢的娱乐化形式。如,在传统文化网络游戏开发时,建构接受者乐于接受的游戏元素及情景等等。但是,所采用的娱乐化形式要对内容进行相应的背景介绍,避免接受者产生误解。

遵循文化规律。文化具有三要素,即认知、语言过程和非语言过程②。传统文化内容的娱乐化建构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认知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传统文化进行娱乐化必须把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价值取向等认知部分表现出来,让接受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娱乐化的表现形式绝对不能湮灭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这应该成为评判娱乐化产品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其次,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句部分,如唐诗宋词元曲及昆曲等一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不能简单地重新建构,而是可以在情景建构上采用娱乐化方式,比如用漫画建构一个情景,根据诗词曲的具体内容及体现的精神,在情景表现的过程中将其本来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让接受者更容易领会其精神实质所在,而不能随意改变诗词曲的经典语言。对传统文化中的其他部分,只要不改变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在语言形式建构上可以引入娱乐化的元素。比如,电视历史剧。此外,非言语语言主要体现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的使用上,传统文化的礼节具有独特的风格,传统文化娱乐化建构一定要把这种风格表现出来,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影响。

传播媒介

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建构要充分考虑媒介因素,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进行娱乐化媒介的市场化运作,树立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

进行多媒介的组合,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日本学者竹内郁郎提出了一个“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③,认为需求、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决定着受众是否接触某一个具体的媒体。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应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选择接受者容易接触到且受到接受者欢迎的大众媒体,并要考虑到各种媒介的互补性,增强受众接触媒介的可能性,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

能满足接受者心理需要的媒介就有可能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当然,媒介娱乐化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与娱乐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使媒介与接受者产生良性互动。生活的状态会改变,接受者选择媒介的标准也在改变。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具体媒体组合需要对接受者媒介接触习惯进行及时跟踪调查,根据接受者本身所发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而在接受者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媒介印象。

树立媒介产品精品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运作须进行媒介市场化,注重娱乐化产业价值链的建构。品牌延伸很重要,传统文化娱乐化产业化运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并进行品牌延伸。例如,京剧的市场化,可制作京剧的节日礼品,京剧用的刀、剑、乐器等各种旅游品,这都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媒介还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如果仅仅寻求传统文化娱乐化的消遣价值,就会降低人们的审美情趣,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终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产品并不是简单的流行和内容的肤浅,它必须制作得精致、有品位,给予受众有震撼力的思想和审美式的愉悦、高雅的休闲,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受众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趣味,使人们愿意去接触和保存这些产品。

结语

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建构的最终成功是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娱乐化建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这些原则方法。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必将导致媚俗倾向,甚至出现一些低俗、恶俗的节目。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对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策略加以控制,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处理好娱乐消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教育的关系。[本文为200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娱乐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XW0804)]

注释:

①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01(5)。

②马歇尔・辛格:《文化:一种感知途径》,《桥梁》,1971(10)。

③山根常男[日]等:《社会学讲义》,《大众传播》,1977(1),第113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Al・Lieberman、Patricia・Esgate[美]著,谢新洲、陶岳波、王宇译:《娱乐营销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尼尔波・兹曼著[美]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黄进:《观察大众传媒对大学生观念行为的重构》,《传媒观察》,2005(1)。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职业院校学生 认知

一、职业院校足额生对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

从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就开始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人们认为中国原有的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强大的精神作用力,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文明的落后,由此原因如要赶上西方的发展脚步,就应当在物质文明方面积极向西方学习、促进发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应运而生。

“洋务运动”失败以后,人们开始从社会体制和机制方面考虑问题,传统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制度文明不行,就要进行制度文明的改革,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选择了像英国、荷兰那样的“君主立宪”的制度文明改革,可是“”也同样失败了。之后,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参照法国大革命,彻底了在中国存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体制,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把天子赶下了帝王宝座,仍然没有彻底祛除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造成了“辛亥革命”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于是,以“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对于精神文明层面因素的审视开始进行,人们开始着手改造精神文明。对精神文明动刀子,儒家文化首当其冲,社会文化斗士们对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然而这些批判却相对单一地停滞在社会政治层面,更多的世俗生活中传统的东西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被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直到“”的开始。

“”是一次饱含争议的文化扫荡,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很多传统社会意识转变了,很多传统艺术覆灭了,很多传统生活习俗湮灭了,就连基本的家庭生活传统也遭到了。导致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传统的基本家庭伦常观念不清楚、不认同,对传统生活习俗不了解、不接受,对传统艺术不认识、不理解,对传统社会意识不认可、不接纳,造成了现时社会上一系列的不和谐的、有悖于传统社会文化道德的社会现象。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强大的,强大到已经渗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虽然经历过“”的十年浩劫,传统文化的根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走上一条通往现代化的快车道,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涨,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在进一步提升。

二、职业院校学生对传统道德观念了解不足,理解有偏差

学生们对于传统道德的接触和了解,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课外书刊、影视节目等途径,而在长达12年的基础教育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道德的熏陶,造成理解上有偏差、认知程度上参差不齐的现状。

再有就是传统道德标准没有经过系统的遴选,以筛选出能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能够融入当今社会道德体系的传统道德标准供青年学生学习、遵守。形式化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认真遴选、不合时宜的教育内容,都会造成青年学生从内心产生的无形抵触,反倒会加大青年学生与传统道德的进一步疏远。

由此,怎样调整或重新诠释传统的道德标准,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怎样在学校教育的进程中向学生系统、客观、适时地传导传统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最重要课题。

三、业院校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了解不充分

古典文学艺术作品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帮助他们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偶尔翻阅古典文学作品,主要是由于这些作品大多是文言文不好理解,有的太过深奥。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国学典籍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能够背诵的更是少之又少。

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在幼年时期没有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对古典文学艺术产生畏难心理,发展为不感兴趣;中小学阶段学习古典文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范围之外的古典文学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看,到了职业教育阶段更加认为没必要再看这些了;职业教育阶段不注重语文教育等。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阶段是很有开设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不间断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调高阅读理解能力,为进入社会后漫长的自我学习过程打下基础。

四、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不多

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状况并不乐观。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像戏曲这样的传统艺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年轻人中没有市场空间,不太喜欢甚至讨厌这些传统艺术。最喜欢的是那些流行时尚元素十足的现代艺术作品。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分析其原因,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下,还充斥着浮躁、猎奇、拿来主义的浓厚气氛,对自身传统文化成果认识不足、宣传不够,没有系统地将传统艺术教育融入到教育体制当中去,使大部分青少年对传统艺术不知道、不了解,以至于不能发现其中的美和价值,从而产生不喜欢乃至厌恶的情绪。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学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后,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帮助学生认识传统艺术所包涵的“真善美”,从而增强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快餐文化,必须有长期的学习与思考,必须有大量的阅历积淀,必须有冷静的分析与拓展,不这样做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了解和传承。

五、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和历史的知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