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0:17:25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1

独善其身,汉语成语。拼音是dú shàn qíshēn,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出自《孟子·尽心上》。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独善其身成语的解释及近义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独善其身成语的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独善其身成语的近义词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

洁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独善其身成语的造句1、在这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他们能独善其身,享受到与众人不一样的快乐。

2、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3、一个人只会独善其身是不行的,应该把底下的人也搞得很好。

4、一个在腐朽的社会势力中挣扎的严复未能让自己独善其身,走向了初意志的对立面。

5、独善其身,也并不是岁月赋予你我一味地幻想美梦,不愿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完美自己的梦境。

6、想要独善其身的人,下场可能是被大家遗忘,甚至哪一天你就得卷铺盖走路。

7、你自己和你所有的一切,倘不拿出来贡献于人世,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

8、乱世中谁又能独善其身,百姓更是忍饥挨饿,四处避难,苦不堪言。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志向挺远大的嘛!

10、孟子倡导君权民授,为人也大义凌然,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说得淡然又不失雄心。

11、穷则独善其身,自己身单力薄,凌天昊也想不出他能做些什么。

12、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13、过去几天里严词抨击新闻界的政客们也无法保全清名、独善其身。

14、许多政治明星人物都决定独善其身,隔岸观火。

15、独善其身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16、君子穷则独善其身,君子富则兼计天下。

17、菩萨并无脱离社会独善其身,而菩萨是要兼善天下。

18、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19、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只知独善其身的官员不是好官。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2、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是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23、我们不可能通过独善其身或自我中心来明白什么是爱,或者能找到爱。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文化建设;三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174-03

当前,把大学文化看作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普遍的共识,关于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也引起广泛的重视。不仅百年学府有学校文化,新创立的大学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一批批师生的传播,被社会所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高校是否有生命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且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因此,良好的大学文化建设,对新兴的独立学院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文化具有积淀性和育人性,对人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渐进性。这种影响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需要长期稳定的环境,所以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有系统的安排,要有长远的规划,将其放在完成育人目标的大背景下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规划,并树立师生共建的意识,不断更新其文化内涵,丰富其底蕴,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均有区别,文化建设也有其独特之处。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应注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规范性与人文性、内容与形式三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

大学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传统风气、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体现在对大学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和办学战略的认识和把握上,是学校的精神底蕴、文化内涵和学术品位;--是制度文化,包括教育模式、科研体制、组织架构、运行规则等;三是物质文化,由校园环境、物质设施、研究成果、文化、艺术等人文方面的产品等构成。其中,“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给师生以风气的熏陶、理念的镌刻和精神的滋补,发挥着夯实师生精神底蕴和意志品质的功效。是大学师生精神动力的源泉,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财富和永恒的追求。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北京大学的“北大精神”,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是这些大学精神文化的反应,也是这些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没有文化积淀,难以形成文化个性,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可谓先天不足。历史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的,创新本身就是文化的生命力。一所大学的发展与大学文化的创新性是密切相关的。独立学院要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了体制上的创新,也需要文化上的创新与之相呼应。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公办本科院校)学校的教育资源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母体”学校,要不断根据时代要求和新的形势,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继承“母体”学校优良文化的同时,紧密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继承优秀传统中推陈创新,创造出独具独立学院特色的新文化。唯有如此,独立学院的文化建设才能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得以积累、传承,从而形成每一所独立学院独有的文化底蕴。

大学精神文化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与锤炼才能最终形成,独立学院从办学开始就要将精神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大学,一开始就要重视大学文化意义符号的建设,主要抓好以下两项工程:一是院训和学院精神的凝练和推介工程。要在多年的办学积累中不断凝炼出学院的办学理念、院训等,并通过组织全院师生员工对学院办学理念的宣传、解读,增强师生集体荣誉感。可以通过征集学校相关文化符号,如院歌的征集,校园楼名、路名、湖名的征集,建设蕴含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景点、路名等,使师生逐步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理解、接受并认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形成学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文化形象推介工程。独立学院可引入并开发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简称UIS。UIS从战略角度来研究如何丰富高校内涵和文化特征,将大学的办学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识别等要素进行系统性分类整合,并对各类组合要素单元进行整合设计、重新塑造、优化结构和修饰维护,推动高校管理的规范化、形象的统一化,从而达到树立学校形象的作用。还可通过制作学院系列宣传画册或影像宣传片,做好学院文化形象推介工程。

当然,学校的精神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力量和精神,需要通过大家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教训的酿制、筛选和提炼,才能积淀成形。所以,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具有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只有那些在长期办学实践中,认真践行自己的办学理念,并不断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使之与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的独立学院,才名副其实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二、正确处理好规范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制度文化

再好的精神文化,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作保证,也难以落到实处。独立学院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首先是一种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必须有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来维系独立学院自身内部运行并维系独立学院与外部的关系。管理活动的切入点主要就是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是对学校的全部活动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各项常规,使之成为规范学校一切行为的依据。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不能完全复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独立学院创办之初首先要进行建章立制,在行政行为、教学行为、科研行为、学习行为和服务行为过程规范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制度文化。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尝试,既有高等院校的共性,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因此它的发展有高校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样面临重建学校制度文化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师生队伍有其特殊情况。比如由于独立学院采用聘用制,教职工的身份有了新的特点,教师来源多元化,构成“老少碰”,个别教职工存在“打工”意识,思想呈现多层次,管理难度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社会活动能力强,自我意识强;同时,学习基础较差,自制能力、学习动力和自觉性不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等的特点。这些都是在制度建设中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不少人认为,学校是一个鼓励自由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场所,不应对学生实行太多的管理和约束。但是,这种看法对于独立学院是不适用的。独

立学院办学,必须要求制度建设能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准则之间,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因素之间划定泾渭分明的界限。当然,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自由与制约的协调与平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把人的发展置于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倡导人文精神并落到实处,目的是凝聚人。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目前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独立学院在制度建设中,要处理好制度建设中规范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中,在坚持严格要求,规范管理的原则下,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应凸显出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观念(只要它具有可以说明的合理性)的宽容;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态度;对主动探索的激励;以及人性化的学校建筑和设施等方面。”要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学校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突出以人为本。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的制定、政策的出台、管理的实施、人财物的安排等方面,必须围绕着为人的发展服务来设置和考量。如查处违规违纪学生,表彰遵纪守法学生,典型示范与积极引导相结合。事实证明,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有规范和塑造,也有影响和熏陶,这也是独立学院重建学院制度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成统一的物质文化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无聊感 生命意义感 心理健康

Abstract 26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pl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redom, sense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mental health scores, boring sense scores and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ring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especially any factor monoton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loneliness, boring tendency i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ny factor in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lso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oring sense of tension and creativit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creativity and the tension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mental health: Y=50.045-1.860 creativity +2.106 ?creative tens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redom; sense of life; mental health

1 ο蠛头椒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牡丹江师范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67份,有效回收率为89%。

基本信息如下:男生有68人,女生有199人;大一学生有89人,大二学生有98人,大三学生有80人;文史类学生有184人,理工类学生有83人;独生子女有158人,非独生子女有109人;家庭所在地在城镇的有143人,在农村的有124人;家庭结构完整的有240人,单亲家庭的有27人。

1.2 测验工具

无聊感问卷由黄时华等人编制,①分为六个维度:单调性、孤独感、自控力、创造力、紧张感和约束性,采用七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无聊感越强。

生命意义感问卷由王东宇、赵慧琴等人编制,②划分为六个因子:自主性、亲密关系、价值感、消极情绪、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

心理健康问卷由Goldberg编制,③由4个因子组成,即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功能障碍和严重抑郁等。

1.3 统计学处理

测试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比较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学科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

研究发现发现性别在无聊感总分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年级、学科类型两个变量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 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无聊倾向性问卷包含六因子: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约束性、自控力、创造力。其中前四个因子为外部刺激,后两个因子为内部刺激。心理健康问卷包含四个因子:躯体症状、失眠焦虑、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

从表1可以看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地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单调性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p

2.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包含六个因子,分别是:价值感、亲密关系、情绪情感体验、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自主性。

从表2可以看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生命意义感中的任一因子都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p

2.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37)、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341)、创造力(回归系数是0.153)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156)、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回归系数是-0.157)、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318)、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166)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自控力(回归系数是0.265)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社会功能障碍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351)、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72)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生命意义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因子都未进入回归方程,因此,这些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分没有显著地预测作用。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无聊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紧张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这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创造力与紧张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为:Y=50.045-1.860状丛炝?2.106捉粽鸥小?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年级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变得愈加繁重,休闲时间减少,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因此相对于低年级而言,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紧张的情绪。在创造力研究上,家庭所在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于城市里的孩子业余生活较少,课业负担压力较重,在创造力方面显著小于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课业负担压力较轻的农村孩子。在孤独感研究上,家庭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家庭结构完整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更能体会到关爱,那么他们所体会的孤独感就会相应较少,然而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分裂,较少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久而久之,便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更能体会到孤独感。

3.2 无聊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1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处于孤独的时候,内心可能会感到闭塞,与外界的交往相对就会减少,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以至于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孤独感得分越高,越容易危及心理健康。还可以分析出约束性和紧张感与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失眠焦虑、严重抑郁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当人们受到较大的约束限制,以及自身感到十分紧张的状态下,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到损伤,高度紧张更容易引起失眠焦虑,危害身心健康,相反,当人们较少体会到约束与紧张,即经常处于放松的状态时,人的身体和心理机能也会经常处于健康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无聊感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④⑤⑥因此,建议学校多开设些e极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员都参与进来,

3.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2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情绪情感体验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越差,大学生越容易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口,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更加偏激,这样就更容易危害自身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失眠焦虑产生影响,进一步危害心理健康。亲密关系与躯体症状、失眠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与他人的关系越亲密融洽,越容易体会到心理安慰,心里没有负担,很少能体会到负面情绪,因此躯体症状以及失眠焦虑的水平都较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水平也较低。价值感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越能体会到生命意义所在,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越能认识自己生命的宝贵,这样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都会较高一些,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相对较高一些。

因此,建议社会和学校呼吁大学生爱护生命,学校可以多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大学生知道生命的宝贵,多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需要,家长们也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⑦⑧⑨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孤独感、紧张感、创造力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这是由于孤独感、紧张感一旦超过一定的范围,便会对人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情绪情感体验、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孤独感、紧张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这是因为以上的任何因子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还会进一步使人产生一些负性的情绪,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体验、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较差,孤独感较强时,人们的内心会感到烦躁,不好的情绪憋在心里不进行宣泄,这样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大学生们不论发生什么困难,都要及时与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多与同学交往,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单一、枯燥的生活,尊重生命,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潜能,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L芑鹣钅浚汉诹∩缁峥蒲а芯抗婊甓认钅?14E02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JD1215072)

注释

① 黄时华,李冬玲,张卫,李董平,钟海荣,黄诚恳.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8(3):308-314.

② 王东宇,赵慧琴.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的编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43-47.

③ 陈翠,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3):159-162.

④ 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086-1087.

⑤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6(4):133-139.

⑥ 黄时华,刘珍仪.广州部分高校学生无聊倾向性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8):88-90.

⑦ 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32-1235.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4

关键词: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精神 哲人科学家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历史人物。他不仅创造了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和新颖深邃的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而且也以自己的切实行动为世人树立了为人处事的光辉的范例。这一切,凝聚成一种博大而丰厚的精神——一种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精神——我姑且命名其为“爱因斯坦精神”(Einstein’s spirit)。

爱因斯坦精神包括那些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内涵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由的心灵

爱因斯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他的心灵是最自由的心灵。他的“狂热的自由思想”肇始于他中止宗教信仰、选择献身科学的少年时代,后来他深谙、躬行、光大了斯宾诺莎的自由之道,把自由看得比任何东西都珍贵。他多次引用别人对海涅的评论:“他为上帝效劳,这个上帝比所有奥林比亚诸神都伟大。我指的是自由上帝。” 作为一个自由思想者,他像海涅一样终生为自由上帝效劳。

在爱因斯坦看来,自由既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的和特殊的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也是内在的心理状态(在思想上不受权威、社会偏见以及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前者是所谓的“外在的自由”,是思想进步的保障;后者是所谓的“内心的自由”,是思想进步的根据。尤其是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人们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爱因斯坦认清了自由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造。”

爱因斯坦深知,自由是起源于古希腊、发祥于意大利的欧洲精神遗产和核心价值,是用纯洁而伟大的殉道者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价之宝,它甚至比生命还要宝贵——“个人自由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发明的每一个进展,要是没有个人自由,每一个有自尊心的人都会觉得生命不值得活下去。” 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为争取和捍卫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不遗余力。他指出,任何限制和禁止出版、言论、集会和教学自由的国家,不能算作是文明国家,而只不过是一个具有政治劣根性的麻痹的臣民之国家,独立的个人属于这样的国家是不足取的。([3],p.274)在1933年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他及时揭露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国家通过镇压和奴役,破坏人的自由和尊严。在1950年代麦卡锡主义横行时期,爱因斯坦抨击当时侵犯知识分子自由的无聊小动作是精神不安症,并带头与之抗争。为了同侵犯自由的邪恶势力做斗争,爱因斯坦强调必须增强个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针锋相对地与之抗争,并认为知识分子对此负有更大的责任。

2. 独立的人格

爱因斯坦人格的最大特点,是他的卓尔不群和特立独行的独立性,这是以心灵自由为底蕴的绝对独立性。他戏称他自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怪人” ,一个“执拗顽固而且不合规范的人” ——这正是他的独立人格的惟妙惟肖的写照。他在给一位批评家的贺词中所说的话正好可以用来刻画他自己:“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在不屈从时代风尚的推动力量的情况下去感觉和判断,……” 他甚至认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2],p. 143)。

爱因斯坦的独立人格,充分地体现在他始终如一地追求他心目中的真善美理想和目标上。他说:“一旦我设立一个目标,它们就很难离开我。” 无论在科学工作中,还是在社会、政治、道德领域,乃至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从不趋时赶潮、随波逐流,更不会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他像一头执拗的骡子,驮着沉重的负荷,艰难地爬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坚决反对人为树立的权威和个人崇拜。他认为,权威并不是真理的裁判官,进入人们头脑里的权威还是真理的最大敌人,盲目崇拜权威是智商低下的表现。他表明,个人崇拜总是没有道理的,尤其对他本人的崇拜,他更感到离奇且无法容忍。

孤独是人格的老师。孤独是爱因斯坦的独立人格的显著体现,也是他的科学研究、政治取向乃至道德和感情的需要。孤独使他超然物外,超脱世俗,也超越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圈子,以致达到高度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从而获得一个冷静而客观的视角和立足点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是没有一丝一毫利己主义的离群索居。爱因斯坦善于从孤独中获取智慧和汲取力量,难怪他称孤独“这种解脱方式实在是真正的文化赋予人们的无价珍宝” 。孤独使他能够避开干扰,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潜心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标新立异的科学思想。孤独使他能够在两次世界大战危机四伏、扑朔迷离的岁月里独立不羁,独具慧眼,始终坚持独立的判断和正确的方向,而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和怯懦畏缩。爱因斯坦也从他所珍爱的孤独中找到了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这是一种特别深邃的情理交融的境界。孤独使他在人欲横流的社会和麻木不仁的人海中独善其身,独行其道,保持了知识分子的科学良心和社会良知。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千万记住,所有那些品质高尚的人都是孤独的——而且必然如此——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享受自身环境中那种一尘不染的纯洁。”

3. 广博的胸襟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世界公民。他奉行的是开放的世界主义或国际主义,他反对的是作为其对立面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爱因斯坦一生的言论和行动表明,他时时站在全世界和全人类的立场观察和处理问题,处处从人的长远利益、根本福祉和终极价值着想,憧憬建立一个和平、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自由、民主、幸福的理想社会。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和一个特定国家或民族的私利联系起来。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人,不管他是哪国人,人的价值具有独立于政治和国界的有效性,人道比国家的公民身份更重要。他出生在德国,在少年和成年时两次拥有德国国籍。但是,他旗帜鲜明地揭露德国军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和侵略行经,谴责德国人的民族狂热病和德国知识分子为虎作伥的罪恶,鞭笞德国人人性的劣根性。他是犹太人,但是也以开放、慷慨、尊敬的方式对待阿拉伯民族,并呼吁以色列要理性和自我克制,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他对远在万里的中国人民也怀有深厚的情谊: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强烈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还对“七君子”发出过正义发声援。

作为一位眼光远大、胸襟开阔的科学家和世界公民,爱因斯坦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嫉恶如仇。他把民族主义称之为“欧洲历史上邪恶的遗传病”([3],p. 151)、“我们时代最致命的疾病”([2],p. 152)。他还说:“民族主义是一种幼稚病,它是人类的麻疹。” 要能够有助于改善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克服民族利己主义和阶级利己主义”([6],p.80)在爱因斯坦看来,国家至上的概念正是煽起战争的强烈因素,很少有人能够逃脱这种新式偶像的煽动力量。国家主义是对军国主义和侵略的理想主义诠释,它被一个漂亮的字眼“爱国主义”伪装起来,这个偶像产生了不幸的和极其有害的影响。([3],p. 209)爱因斯坦的态度很明确:“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国家应该是我们的勤务员,我们不应该是国家的奴隶。”([3],p. 207)

4.人道的情怀

爱因斯坦始终是以人道为本考虑社会政治问题的,他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爱因斯坦视人道主义为欧洲的理想和欧洲精神的支柱,他奉行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和伦理的人道主义——前者更多地出自古希腊精神导致的创造源泉,后者出自犹太教《圣经》所规定的人道方面的原则——的综合物。按照他的观点:“欧洲的人道主义理想事实上似乎不可改变地与观点的自由表达,与某种程度上的个人意志,与不考虑纯粹的功利而面向客观性的努力,以及与鼓励在心智和情趣领域里的差异密切相关的这些要求和理想构成了欧洲精神的本性。”

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人道原则无异于康德的“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诚如他本人所说,他“越来越把人道和博爱置于一切之上”([9],p.78)。面对人道原则在德国和西欧正在蒙受损失和毁坏,他大声疾呼:“正是人道,应该得到首要的考虑。”(3),p. 71)。他还经常劝导人们以忧乐与共的心情去理解同胞,给同胞以真诚的爱和同情。在看待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上,充分显露出爱因斯坦的人道情怀:“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2],p. 44)与这种人道原则相伴随,爱因斯坦也十分重视争取和捍卫人权。

5.神圣的责任

爱因斯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以爱憎分明的正义感和胸怀天下的道德心为底蕴的,因而显得那么磊落轶荡、历久弥坚。在社会政治问题上,他总是主持正义和公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毫不顾及反动势力的迫害和同路人的误解。在这方面,他的自我意识之强和自觉性之高令人惊讶。他不同意科学家对政治问题或对人类事务应该保持缄默,认为这种克制将导致把领导权不加抵抗地拱手交给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或不负责任的人,这样做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在1930年代,他无情揭露德国法西斯的战争阴谋。在1950年代,他勇敢地与迫害知识分子的美国反动势力做斗争,旗帜鲜明地发表声明:“如果我重新是个年青人,并且要决定怎样去谋生,那么我决不想做什么科学家、学者或教师。为了希望求得在目前环境下还可得到的那一点独立性,我宁愿做一个管子工,或者做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2],p. 325)爱因斯坦在心理是这样想的:“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2],p.521)

面对科学的异化和技术的滥用,爱因斯坦也主动而自觉地承担起作为一个公民和科学家的神圣的社会责任。他一向认为,没有良心的科学是灵魂的毁灭,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是道德沦丧和人类的悲哀。他强烈谴责不负责任和玩世不恭的科学家,呼吁科学家要以诺贝尔为榜样,以自己的良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福祉着想。他谆谆告诫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要保证我们科学思维的结果可以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当你们沉思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3],p. 171)

6.理性的气质

爱因斯坦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他在思想上总是理性地思考,他在实践中总是理性地行事——理性是他处理科学、哲学、社会和伦理问题的主旋律,乃至成为他的精神气质。在科学领域,他充分肯定了理性的巨大功用,即理性体现在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探索性的演绎法和逻辑简单性原则上,并在理性与经验之间保持了恰当的张力。在哲学领域,理性渗透在他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他渴望建立一个公正理性的世界秩序和社会关系。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伦理思想,都建筑在缜密的理性思考和细致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他能够从蛛丝马迹中看穿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在一团乱麻中理出事物的前因后果,能够审时度势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也能够以理性平衡激情,始终理智地面对一切。这种理性能力既体现他的科学理论的创造上,也体现在他面对的变换不定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社会事件当机立断、自如应对上。爱因斯坦说得好:“理性用它那个永远完成不了任务来衡量,当然是微弱的。它比起人类的愚蠢和激情来,的确是微弱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愚蠢和激情不论在大小事情上都几乎完全控制着我们的命题。然而,理解力的产品要比喧嚷纷扰的世代经久,它能经历好多世纪而继续发出光和热。”([4],p. 401)

7.批判的态度

由于早年受到休谟和马赫的坚不可摧的怀疑和批判态度的影响,爱因斯坦深谙“批判是科学的生命”的真谛,他在科学工作中经常以批判为先导,给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机械自然观和力学先验论的教条顽固统治的时期,他敢于反潮流,把批判的矛头对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概念,为创立相对论扫清了思想障碍。爱因斯坦也像马赫一样,甚至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持批判态度。他批判性地洞察到,科学的技术化导致“双刃刀”效应,科学专门化造成两种文化的分裂和人的精神的扭曲。他批判性地揭示出,被异化的科学在经济、政治、安全、伦理等方面引发诸多恶果和危机。对此,他一方面呼吁科学家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以艺术家的旨趣和普通公民的身份重塑科学和科学家的形象,力图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架设桥梁。不用说,爱因斯坦对社会现实总是持清醒的批判态度的。例如,他告诫人们不要患政治健忘症,警惕西方国家战前对德国的纵容和战后对德国的重新武装。他对他曾经拥护的苏维埃政权践踏个人权利和自由、意识形态的宗教化和教条化也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爱因斯坦的批判态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是与怀疑态度相伴随的,并且建立在坚实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因此,他的批判总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同时,这种批判态度往往贯穿着历史感和历史意识,在传统与革新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例如,他在批判牛顿的经典力学之后,紧接着这样写道:“牛顿啊,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今天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4],pp. 14~15)

8.攻坚的毅力

爱因斯坦在工作中具有知难而进、避轻就重、一鼓作气、坚忍不拔的秉性和毅力。他一生追求而不是占有真理。他专找厚木板打孔,他瞧不起那些专挑薄木板打许多孔的人。他从16岁想到追光悖论时起,为狭义相对论苦斗了10年。狭义相对论建成后,一切旧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又没有出现新的矛盾,但是为了把相对性的信念贯彻到底,他又向广义相对论发起冲击,奋斗了10年终于大功告成。此后,为了给相对论和量子论谋求一个统一的基础,他花了40年追求他心目中的统一场论,直至生命的尽头。

也许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的伟大终归不是一个智力问题,它是一个品质问题。过分看重名望,只拣容易取得成果的细节问题处理,等于出卖理论物理学的灵魂。他告诉他的助手和朋友:“你必须找到一个中心问题,然后你必须用尽一切办法追求它,无论困难是什么。尤其是,你必须永远不容许自己被任何其他问题引诱,不管困难如何。”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始终如一、心无旁骛,也在于他把物理学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决不可以用它来换饭吃。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必靠科学研究来维持生计,那么科学研究才是绝妙的工作。一个人用来维持生计的工作应该是他确信自己有能力从事的工作。只有在我们不对其他人负有责任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在科学事业中找到乐趣。”([9],pp.57~58)

9.宽容的心地

爱因斯坦的心地是宽容的,他无论在大事小事上都能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他所谓的宽容并不是消极的容忍和放任,而是积极的关心和尊重,欢迎差异和异议,而且设身处地地为将心比心。爱因斯坦给宽容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宽容就是对于那些习惯、信仰、趣味与自己相异的人的品质、观点和行动做恰如其分的评价。这种宽容不意味着对他人的行动和情感漠不关心。这种宽容还应该包括谅解和移情。”他还特别强调,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与社会对个人的宽容——绝不能让国家变成主体,个人却沦为惟命是从的工具,那么所有好的价值就全部丧失了。([9],p.78)他还提出,外在的自由除了需要一定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作保障外,也要求在全体人民中有宽容精神([2],p.168)。

10.臻美的追求

爱因斯坦是科学家,更是科学的艺术家。他的科学工作有一种艺术的秩序,他的科学方法的最鲜活之处在于臻美取向和审美判断,他的科学理论确实是真正的艺术品。臻美的追求不仅是他从事科学探索的动机和动力之源,也是他得心应手、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即准美学方法(包括逻辑简单性原则和形象思维)。准美学方法贯穿在他的科学工作的全过程——发现问题、选择目标、发明原理、评价理论——之中,往往起着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作用。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美的理论不一定在物理上为真,但是真的理论必须是美的;不美的理论肯定是不完善的、暂时的、过渡性的,它将被美的理论所取代。他说得好:“在科学领域,时代的创造性的冲动有力地迸发出来,在这里,对美的感觉和热爱找到了比门外汉所能想像的更多的表现机会。”([2],p. 373)

11.高洁的人品

爱因斯坦的人品是高尚纯洁的,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一不受到他的人品魅力的巨大感染,油然产生“见贤思齐”强烈欲望。他淡泊名利,视之如浮云敝屣;他简朴平实,没有丝毫虚荣和炫耀之心;他谦虚谨慎,一直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碎屑;他待人平等,一视同仁,不管他们是总统、皇后、社会名流还是青年学生、平民百姓乃至佣人、偏执症患者;他乐于助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即使在帮助别人时也使对方没有一点屈尊或恩赐的感觉。他虽然大名鼎鼎,头上有无数的光环,但是他依旧像普通人一样思想和生活。他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要想成为羊群中的一个纯洁无暇的分子,必须首先是一只羊。”([2],p.314)

爱因斯坦认为,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从自我解放出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看他索取什么。他觉得追求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这些庸俗目标是可鄙的,而把真善美视为生活的理想。因此,他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简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2],p.42)即使在病危时,他认为用人工方法延长生命毫无意义,坚决拒绝一切不必要的治疗措施。他死后不想耗费世人的一点东西:不举行殡葬仪式,不摆花圈花卉,不奏哀乐,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秘密存放,故居不作为纪念馆开放。他对人类贡献如此之多,他对社会要求如此之少,难怪人们称爱因斯坦是“上帝的使者,人类的仆人”。

爱因斯坦精神具有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它在爱因斯坦逝世半个世纪之后依然发出光和热,照亮了人类的前程,温暖着人们的心扉。可以肯定,爱因斯坦精神只要有一小部分在人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整个世界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203页。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180页。

O. 内森、H. 诺登编:《巨人箴言录:爱因斯坦论和平》(上),李醒民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16~317页。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45页

A. Einstein, Ideas and Opinions, New York: Crown Publishing, Inc., 1982, p. 33.

A. Einstein, The World I See It, Translated by A. Harri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49, p. 36.

E. G. Straas, Memoir, Einstein: A Centenary Volume, Edited by A. P. Fren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31~32.

H. M. 萨斯:爱因斯坦论“真正的文化”以及几何学在物理体系中的地位,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0年第3期,第47~49页。

H. 杜卡丝、D. 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论人生》,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100页。

W. Cahn, Einstein, A Pictorial Biography, New York: The Citade Press, 1955, p. 104.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 差生 学习动机 界定 理论基础

一、独立学院差生学习动机的界定

(一)关于差生的界定

1.国际上关于“差生”的界定

哈密尔主持的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委员会1981年给出的界定是:“学习障碍是这样一个异质群体,这些人在听、说、读、写能力或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的获得和利用方面有明显困难的不同障碍的统称”。

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术语是“学业不良学生”。认为“学业不良”是许多“后进”现象的积累、融合的结果,这些后进学生在某一教学阶段里没有达到某一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英国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学习困难”是指与其同年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补偿。

2.我国关于差生的研究

我国学者侧重于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差、成绩和品行双差。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差生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未达到教学目标,这一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差生最显著的主要标志是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差生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之中;差生之间存在差异。

3.独立学院差生的界定

基于以上几种观点和认识,本文对“独立学院差生”的界定是:智力正常,在相同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学业绩效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的平均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育大纲要求的学生。

(二)学习动机概述

1.学习动机的涵义

传统上,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但现代教育心理学赋予这一概念更多的含义。正如沃尔福克(A.E.Woolfolk,2001)所说:“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习与如何学习的任务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新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并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2.独立学院差生的学习动机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差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制约、阻碍独立学院差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差生的学习动机指:由独立学院差生个体发动,并且直接推动独立学院差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激励和指引独立学院差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独立学院差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方向性、积极性、持久性和深刻性的原动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绩效,对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知觉以及学科知识的迁移等心理过程影响深刻。

二、独立学院差生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条件反应,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应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实际上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一种形式。在条件反应论中暗含了两种动机理论,即驱力说和强化说。

在经典条件反应论中,暗含的动机理论是驱力说。这一理论假定,机体需要的剥夺产生内部刺激,这种内部刺激形成驱力使有机体产生并维持降低驱力的活动。

在操作条件反应论中,暗含的动机理论是强化说。强调对学习的外部控制,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由外部强化所引起的动机属于外来动机。

2.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1)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原有知识,三是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个条件讲的就是学习动机,指学生主动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的意愿。

(2)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加工过程、执行控制过程和预期。其中的预期是指学习的动力过程。

(3)维纳 (B.Weiner,1972,1979)的归因理论

维纳曾就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解释)作了系统的探讨。他认为,对结果的归因可按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维度与控制性(内部―外部)维度来加以考察。他建立的这一图式提供了四种归因因素:努力(内部的、不稳定的)、能力(内部的、稳定的)、运气(外部的、不稳定的)和任务的难度(外部的、稳定的)。他认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将结果归因于自己或别人的能力或努力,就是将结果归因于纯粹的运气或任务的难度。教育心理学家们发现,稳定性维度似乎与对今后的期待密切有关。如果学生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能力或任务难度这样稳定的因素,那么他们可能会对今后类似的任务做出成功(或失败)的估计;如果他们将结果归因于努力、运气这类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任务时,就可能会预期结果将有所改变。控制维度似乎与自信心和对前途的期待密切有关。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像努力这种可控制的因素,他们就会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会再次获胜;如果他们将成功归因于像运气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感激之情,并希望今后仍能碰到好运;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象能力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听任失败,表现冷漠、压抑、自暴自弃或“丧失动机”,心理学家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自弃”(Learned Helplessness,简称LH)

3.人本主义与心理测量学的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默里(H.A.Murry,1938)在对人的需要的鉴定中提出了“成就需要”概念,他把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40~50年代初,麦克里兰(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等人接受了默里的观念,并将这一概念修改为“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动机作用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的需要,并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七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生理方面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实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对认知的需要,对美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表现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

从以上研究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当代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更重视人的主体性;理论研究向微型发展,一般的行为研究转向对成就行为的思考,转向对有可能提高或阻抑成就努力的原理的考察;理论间的沟通融合更密切、更频繁;致力于通过动机干预改善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业成就。

(二)差生成因的有关理论

1.北尾伦彦的三层次说

北尾伦彦认为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次因素是直接相关因素(包括来自教师方面的不适当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还包括来自学生方面的学习活动的挫败,基础学力的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态度、习惯的欠缺等);二层次因素(包括智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心理性因素)和三层次因素(环境方面的条件,包括学校、班级、家庭等诸因素)是间接相关因素。

2.巴班斯基的同心圆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学习困难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学生身心发展上的障碍,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第一是教学的缺陷,即教学及教育工作的缺陷;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物质基础的缺陷。教学大纲、教科书、指导书的缺陷;第二是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外影响的缺陷。巴班斯基的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各类原因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3.心理学者刘弘博士的研究

综合造成学习缺陷的各种因素,可分为环境、身体、心理三类因素。身体方面的因素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也会改变身体器质上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大脑的功能。身心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但不能左右学习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却可以左右学生的身心条件。

4.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顾蓓晔等人( 1991 )在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特征基础上,分析概括出身心发展、社会交往、认知水平和家庭等方面是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原因。

5.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通过角色这一中心概念,将影响人的行为的文化背景、社会隶属关系与个人自我等各个环节的因素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从整个行为动力系统来考察个人行为与心理的状况和发展水平。个人行为严重或稳定偏离自己的社会身份,偏离一般社会期望的现象,称作角色偏常。差生的角色偏常是整个自我概念和行为动力系统全面偏离了社会期望,其内在的自我概念系统、学习动机及表现于外的不良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等,都是与其消极的自我角色概念,而不是外在社会的角色概念相适应的。在社会的立场上,他们没有达到学生应有的状况,偏离了社会对学生的一般期望。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进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和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应与他人进行交流、磋商,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

1.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3.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在对以往理论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助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正是教育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所以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同样也是由教学动态决定的。从以上观点出发,维果茨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探讨影响独立学院差生学习动机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独立学院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差生成功地学习。经过以上分析,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独立学院差生的学习心态,化解学生的学习障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为提高独立学院差生的整体学业水平提供了相应依据。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8-386.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2-155.

[3]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6-269.

[4]李红燕.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匹配性对学习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安会云,吕琳,尚晓静.学习风格研究综述[J].科学学习,2005,(134):4.

[6]黄显华,朱嘉颖.一个都不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24.

[7]J布罗菲著,陆怡如译.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5.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6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寂寞: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互动却不可得的体验。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寂寞意味着“不能满足”,因而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

说到寂寞,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同义词:孤独,或者说,独处。寂寞和孤独这两种状态关系密切,以致常常被混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从体验上讲寂寞是不愉快的,而孤独不一定,因为独处的人可能不快乐,也可能快乐,有的人很享受他的独处状态。另一方面,寂寞必定与他人相关联,也就是说,当你觉得自己缺少交流、不被关注时往往感到寂寞,而孤独的状态则不必“指向”别人。

我们为什么感到寂寞?

导致寂寞的原因正是阻碍人们满足某种交往需求的因素。这里的原因会有很多,大类上可以划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与人交往的机会,比如从前的小孩子,放学时大家一起排队回家,走在路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交往的机会很多,而现在的孩子放了学基本上都是由家长接送,和同学在一起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再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一家基本上是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基本都是自己在家看电视玩电脑,从前过家家、踢足球等团体活动少见踪影,孩子在游戏中培养人际的机会也就随之减少。再比如一些特殊的环境,如出国学习、到陌生环境工作,也常常让人感到寂寞。导致寂寞的客观原因看上去可能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隔断了与人交往的一些途径,于是当事人感到寂寞。

主观原因同样很多,比如一个人的交往能力,有的人因为自身的一些特质、言行,常常引发别人的反感、不快,所以被疏远、排斥而感到寂寞。有的人价值观、生活方式与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人差别很大,也会被疏离。再比如有人的独处能力较差,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个人待着他就感到寂寞。事实上,很多人是可以享受一些独处时光,并且把它当做乐趣的。

性格外向的人也会寂寞?

寂寞的感受是每个人都有的,人际关系再好的人也有寂寞的时候,所以外向的人也会寂寞。

此外,一个人是否寂寞不仅取决于内外向,有时也取决于独处的能力。有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是评判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有关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独处的能力,却常常被人忽视。心理学家在对“依恋”的研究中发现,有的婴儿在母亲(或者重要的养育者)离开时,能够“安心做自己的事”,自己玩耍,而有些婴儿则会焦躁不安,不能自己去玩。心理学家推测,容易独处的婴儿是因为内心有较强的安全感,当母亲离开时,知道她还会回来,所以不会过分担心。当成人具有这样的“依恋”模式时,他就比较不容易感到寂寞。

事实上,有些外向者之所以喜欢与人交往,恰恰是因为不太能忍受独处,必须要和人在一起才感到舒服,当这种需求不被满足时,他们就更容易感到寂寞。

为何朋友成群仍然寂寞?

有句话叫“朋友使人不孤独,知己使人不寂寞”。其实,决定一个人是否感到寂寞,朋友的质量比数量影响更大。我们与不同的朋友之间心理距离会不同:跟那些只是交流简单信息的朋友,我们谈及的话题往往只停留在天气、八卦上;和稍微近一点儿的朋友,我们大概可以谈到对某件事情的感受、需求;而另外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我们可以将自己的隐私与他们分享,建立亲密关系。事实上,只有这些人才能够触及你的心灵,减少你的寂寞感。

是否每个独处的人都感到寂寞?

答案是“否”。

人们总是把独处与自闭联系在一起,好像独处的人必然经历了挫折、不愉快的体验。但其实,有些人就是天生更喜欢独处,他们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在这方面表现出极大差别。有些儿童是“图案设计师”,他们分析这个世界的根据,几乎都是他们能够辨识的各种构图、图案,以及他们所知道的规则。这些“图案设计师”兴致盎然地堆积木、画画、雕塑泥土、玩数字排列,他们较少与人交谈,更多地埋头于自己的世界。这种孩子就很享受独处,不会感到一个人待着就寂寞。与之相反,另一类儿童是“戏剧家”,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听人讲故事,喜欢玩过家家,如果让他们独处,他们会感到孤单难受。对他们而言,与人保持接触并展现丰富的人际关系,才是生活的乐趣。

寂寞一无是处吗?

寂寞虽是一种不舒服的感受,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它可能成为一种动力,推动人们去做出改变以消除这种不适感。比如一个感到寂寞的人,可能会有意去改进人际关系,发展一些爱好,或者努力工作。

在此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独处不等于寂寞,独处未必完全带来不良感受。人们常有一种观念:独处是不好的。独处常常被与绝望、沮丧、犹豫、崩溃联系在一起,其实独处的正面意义也很多。

首先,独处带给人们纯粹的放松和自由。只有独处时,我们无须扮演任何角色,可以卸下面具做回自己。对于那些经常要压抑真实感受、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的人,独处是非常重要的“恢复”方式。

其次,平时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被外界纷繁的事物占据,而独处让我们有机会接触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想法、需要、感受,让我们自省。许多自我修炼的方法,比如冥想、内观,都是在独处。特别哀伤的时候,独处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整合自己的感受,释放哀伤。

再次,独处让我们融入自然。独处时我们的毛孔都打开了,感受力增强,脱离人的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和自然相融。

最后,独处是想象力和灵感的温床,很多伟大的创作都是在独处的状态下完成的。

寂寞的时候怎么办?

寂寞的反义词是亲密和充实,亲密侧重于“人”,充实侧重于“事”。因此,排解寂寞感有两个好方法:改善人际关系,或认真做事。

有时我们寂寞是因为与人交往的某些环节存在问题。比如有的人害羞,接触的人很少,不容易交到朋友;有的人则是因为错误的交往模式,难以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这些人可以增加一些人际交往的训练,征询朋友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变自己。

除了改进人际关系,培养一些爱好、投入地工作,也是消除寂寞感的好办法。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其实是现代文化对孤独者的一种“不友好”。如果一个人喜欢独处,我们无权劝说他摆脱独处状态,走进人群。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7

【关键词】 人学;独立人格;觉解

对“我从何处来,我是谁,我向何处去”的追问,赋予人一项西西弗斯似的使命:人须在天地之间不竭地返观自照索解自己的命运,人须在生死之间尽力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活出属于人的独立尊严和人格。冯友兰写于抗战时期的《新原人》,以觉解分析为基础,以境界分析为核心,构建了一种新的人学形上学。这种新的人学形上学既饱含着冯友兰在国家民族患难时建立中国人的骨气和灵魂的思绪和情感,又表现了冯友兰对于复兴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和价值的终极关切。它所体现的超拔于世俗、培育善良力量、塑造高贵心灵的精神对于当前中国现代人格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意义。

一、《新原人》关注人格提升的人学理论品质

现代人学研究表明,人学的研究目的是促进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塑造。[1]“人学,是人的抚躬自问或反观自审之学,它由人的自我超越处询问人的可能命运和当有境界,并由此而领悟人性与人道,让发自心灵而经由人的自我成全的践履愈益变得明亮而强烈的价值之光在回照中温煦、净化人的心灵。”[2]现代人学的这一基本观点和冯友兰对哲学和人的关系的理解是一致的。冯友兰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3]而人只有具备自己的独立人格,才能和一个不断提升的心灵境界相配称。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构建了一个人的以觉解为基础,不断提升追求,完善自身人格,走向理想生活世界的美好蓝图。在以觉解为基础的境界提升过程中,人的人格也到达最高的圣人人格,所谓“游心于无穷”,“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下与天地同流”[4]所以,《新原人》中,渗透着关注人格提升的人学理论品质,其精神真谛在于:通过树立个体的理性反思精神和超越意识,从而促使人们把一隅中的自我生命从物质化的日常现实生活中挺,以期在精神上到达一种宏阔而永恒的形上自由之地。[5]

二、中西文化语境中的人格论域

现代意义上的“人格”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本人:一个真实的自我即个人的本真。所以,西方语境中的人格是自我涉及的概念,指个体的独立存在,他人不能随便进入其中。西方人的人格概念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概念,共同担保了西方人隐私权的不可侵犯性。所以,人格没有高低之分,也不能作好坏判断,严格来说,人格也不能作伦理学判断。它是一个认知概念而非道德概念,其含义首先是指个人性或者私人性,即我就是我,是独立的生命存在;其次,还指个人的身体特征、性格气质、容貌风度等,没有品质高尚等道德含义。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人格”有三层含义:第一,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第二,指个人的道德品质;第三,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性资格。[6]显然,只有第一点和第三点与西方的人格概念相一致,但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当我们涉及到人格概念时,其最重要的含义就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其实质含义多和我们汉语语境中的人品相联系。“人品”是一个道德概念而非认知的关系概念,指个人与他人、他物产生关系时,在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义和所形成的道德判断。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但人品却有高下之别。西方文化强调人格是平等的,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罪犯,康德甚至断言,对一个追杀他人的杀人犯也不能说谎。因为即使能保护某人免受伤害,但也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和不道德的行为,是对人类普遍性的伤害,是败坏法律之源。所以,在西方,尊重人格不仅是尊重个人性和私人性,同时也是在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普遍性。在文章中,我们将人格的含义理解,定位于中国的文化语境之中,主要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它由个体内在的德性和外在的德行两方面组成。从德性的内在性而言,这种道德品质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的内心状态,或心理特征。所以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每个人的自身内部,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者的内心状态或心理特征。因为从词源来看,“德”字从心,指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当然,一个人一两次的行为所表现的、偶尔的、不稳定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还不是品德,品德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是个人先天的心理特征和先天的生活环境的一种“合金”。是个人在先天的生理特征基础上,以一定行为来应答环境影响的结果。从人格的外在表现――德行的角度而言,人格是个体的行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是受一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评价的意识支配的行为。这样,人格就是一个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的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的动态形成过程。变成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

三、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人格困境

当代中国人处在一个怎样的现实存在中呢?首先,在现代性冲击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使当代中国人处在了一种价值认同危机和终极关怀焦虑之中。一种“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正引起人们深深的困惑与忧虑。其次,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市场大潮的汹涌澎湃,世俗精神的跋扈飞扬,人的存在方式以及自我意识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生活,使人显著地感受到了种种疏离: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历史的疏离,人与未来的疏离,人与他人的疏离,尤其是最深层次的疏离――人与自我的疏离。这种人与自我的疏离,造成了现代人百无聊赖的空虚感。这种空虚感让人寂寞,使人孤独。人,在喧嚣中走向孤独。

在这样的生存境遇或存在之维中,当代中国人面临着诸多的人格困境: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身处在道德和无道德缝隙之间的现代人,不仅失落的是无现代根基的传统道德人格,而且拒斥的是无自身内在德性根基的道德观念。因此,现代中国人所面临的最大的人格困境就是:从人格的德性角度来说,人格缺少独立的个人主体,即具有主体性意义的、独立个人的缺席;从人格的德行角度来说,人普遍丧失了对责任的承担能力,即人不具有责任承担能力。历史的上空回响着黑格尔智慧的声音――失去独立人格的善良,只有把内心的空虚转化为外在的某种关系的依附或寄托,正是这种现有存在的局限性构成了它自身的有限性,并且导向它的毁灭。[7]

四、独立人格的找寻和重塑

面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和人们所面临的人格困境,走进《新原人》,追寻冯友兰由对人的思考所形成的人学智慧,检视和整合中国儒学传统的优秀内核,寻找和构建独立而又实在的现代中国人格,建立中国人的尊严,发展中国人的气象,让中国人能全面的发展和智慧的生活。

(一)用人的觉解去找寻个体独立性存在的价值

在对中国当代人格困境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格缺少独立的个人主体或个人主体的缺席,是我们所面临的困惑之一。而在《新原人》中,冯友兰认为:觉解作为人的一种理性认识能力,并不仅仅表现为对象性的活动,还表现为主体一种自觉的自我意识,在这里,人通过觉解唤起了人的自我意识、发现了人的自我,并因此从自然境界中的混沌状态,走向了人的自我发现征程。所以,觉解可以看作人能够找到自我的原因,人必然找到自我的原动力。而境界则是人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呈现给人的意义世界的展开。对人存在的意义觉解越高,则境界越高。相应的,人对自我的发现程度也越高,即人的主体性也越高。在自然境界中,人不仅无法区分自我与自然,而且对自我的意识也是一片混沌。人处在一种自失状态中。到了功利境界,人在觉解的支撑下,已经开始发现自我、思考自我。这时的人意识到了自己与社会的不同,也意识到了个人与他人的相异,但这时的人只关注对自己有用的私利,还没有发现人的真正自我的意义,所以,觉解较低。道德境界中的人,已经对人自身有较高程度的觉解,他已经清醒的意识到了人自身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意识到了人的出现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天地境界中,因为人对自己的存在有了最高程度的觉解,所以把每一个你我他都当作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加以承认。那么,我们要寻找和培植的、人的个体独立性到底是什么呢?

个人的主体性或个体的独立意识,是指个人在“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自我确认自己秉有的自由意志,自觉承诺自己承担的责任,并在意志自由和责任承诺的统一中找到自我挺立的内在依据,而不是在他与别人的从属关系中确认自身。独立的个体意识并不否认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群体意识,但群体意识必须以个体自由自觉的自主活动为原点,即所有的群体意识都必须建立在个体意识上。[8]换句话说,群体总是由一个个有着价值判断力的个人构成,它建立在独立个体的自由的并列的联合基础上。现代伦理学认为,只有建立在独立自由个体上的群体,或由每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组成的群体,才能在道德上被贞定为是善的。正是在这样的关系模式下,个体才能刚健挺立,而不羸弱依附,真正从臣民变为公民,群体也由此才能变为强大之体,而不是“沙聚之邦”。换句话说,亿万独立的个人的跃动着的心灵才能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明之邦。正如皮亚杰所说“如果道德的事实是外在于个人的,那么它就是一种非人的公式。”[9]

因此,对个体人格和独立自我的认同,应该成为现代人找寻和重塑人格的基础和来源。

(二)关注和培养现代人的责任能力

在《新原人》中,冯友兰一再强调,不断觉解的人通过自己对他人、群体、社会、国家、宇宙的责任意识,使自己走向更高的境界。这一思想,包含着人对自己责任和义务的体认,也包含着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承担。面对德与福、义与利的众多选择,人不仅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应该履行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选择的行为结果。冯有兰特别赞赏道德境界中的君子人格,因为君子人格最大的特点是尽伦尽职和有德行义。君子不仅承担自己作为个体的责任,同时承担个体对于社会的责任。在这种责任承担过程中,获得了个体存在的意义,提升了生命存在的境界。而一个有责任承担能力的人,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结构呢?

健全的人格结构,首先要有个体的孤独意识。没有意识到人有孤独的权利的人,也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当然,这种孤独意识并非中国式的脱离群体的孤独感,而是指人作为精神主体的存在,肯定自己的孤独性、唯一性,并能够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划分开来。这是一个人初步意识到自己人格的标志。

其次,一个有责任承担能力的人,还需要责任心。这种责任心意味着人必须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能推卸责任给他人、环境和历史。这种状态把自己划分为两个人:一个是行动的我,一个是评价的我。行动的我要为评价的我负责。行动的我是具体的,评价的我是普遍一般的。评价的我用同一个标准评价行动的我的每一个不同的行动,这两者的一致,就是对自己负责,亦即对自己的一贯人格负责。于是,我对自己的责任感就成了我对自己社会性本质的自觉,而义务与权利也就能真正在个人的主体性结构中扎下稳固的根基,不被外在的因素虚化,用这种责任心作为担保,人才能真正作到“自己对自己负责”,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挺立的人。

最后,健全的人格结构中还要包含人的尊严感或尊严意识。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的尊严并不是指人处在群体关系和登记关系中的面子和身份,而是指人内心对自己精神主体的自觉坚持。一个意识到自己尊严的人,不会被动的、屈辱的适应舆论和社会对他的身份要求,也不会对别人的蔑视和非人对待无动于衷。尊严首先是自尊。在自尊的基础上,人一方面尊重别人,另一方面对别人施加于自己身上的人格侮辱用全力进行抗争。当然,自尊决不是自大,一个自大的人是不懂得自尊的。自尊包含着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因为真正的自尊是把自己上升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存在,而不是一个偶然的、肉体上的动物性存在。既然自己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存在,那么,对自己的尊重就不仅仅是对“自己”这个偶然个体的尊重,而且是对一切人、对人性的尊重,因而把另一个人也当作普遍性的精神个体来尊重,就是自尊的题中应有之义了。[10]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孤独意识、责任心和有尊严的个体生命,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承担能力的个人主体,才能意识到自己对于我的意义;才能承担起自己对于他人、社会、群体、国家的责任;也才能挺立出人之为人的完整人格。

坦率的说,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包含着丰富的伦理资源,但我们的伦理文化却从未建立起一个真正能承担责任的主体;我们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却失落了担当这份珍贵资源的主人。《新原人》通过对人的关注、对人的思考,促使我们去寻找那个真正有尊严的我,真正有人格的我,在对我的找寻中,即使面对死亡,也能够有尊严的死去,从而也实现所有活着的人的尊严,即整个人类的尊严。

参考文献:

[1]欧阳康.中国社会科学[J]1998,1.当代人学研究的人文视野

[2]黄克剑.“人文学论纲”,黄克剑自选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1996,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M]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50.页

[5]程伟礼.信念的旅程[M]1994,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6]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7]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

[8]李朝东.意志自由与责任承担,西北师大学报[J]兰州:2002年,第7期

[9]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中译本,第429页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8

[关键词]台湾学生,孤独;交往焦虑;自尊

台湾学生求学大陆的数量日益增多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热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题。为了对台湾学生的管理不断地向着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必须重视与加强对台湾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友好交往等方面,把坚持政策原则和运用心理学的规律结合起来,引导和调动台湾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疏导和排除消极的因素,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顺其自然地解决各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样调查首都医科大学台湾学生30名,其中男15名,女15名。年龄分布在18~30岁之间,平均年龄21.3岁。首都医科大学大陆学生49名,其中男18名,女31名,年龄分布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岁。分两组进行测试。

1.2 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交往焦虑问卷,对两组大学生分别进行团体施测。由于台湾学生使用繁体字,大陆学生使用简化字,在文字的理解层面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影响调查结果。所以,我们先对台湾学生进行了预调查,在不改变心理问卷的基础上对问卷的用语作了注解,减少理解偏差。测验所得数据用Epdata 3.0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用SPSS 11.5进行统计处理。

1.3 测量工具

1.3.1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hfmd Coping Style Quetlon。nalre)采用4级评分(从0~3级)。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量表的信度a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为0.78。

1.3.2 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采用4级评分(从1~4级),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3 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hness Scale,1988,第3版)采用4级评分(从1~4级)。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量表的信度a系数大学生为0.94。

1.3.4 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ton Anxlousness Scale)采用5级评分(从1~5级),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该量表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见表1和表2。

由表1可知,X2=1.346,P=0.246。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表2可知,台湾学生应对方式的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与大陆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自尊因子P<0.05,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台湾学生自尊平均分28.0333小于大陆学生均分30.3265。故台湾学生的自尊水平明显低于大陆学生。UCLA孤独因子P<0.05,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台湾学生孤独平均分43.33大于大陆学生均分38.98,故台湾学生的孤独水平明显高于大陆学生。交往焦虑水平P>0.05,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表3可知,自尊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X2=0.227,P<0.05),与消极应对的分呈负相关(X2=-0.273,P<0.05)。交往焦虑与孤独呈显著正相关(X2=0.392,P<0.001)。

3 讨论

目前,关于大陆高校台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的研究未见报道,以往资料多从学生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大陆的有关高等院校,对台湾学生多是按照专业与大陆学生一起混合编班,共同学习有关的专业课程。以往调查表明,台湾学生对在大陆高等学校的生活。基本上是适应的,在校生活情况大体上是良好的。

Joff等人指出,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方式评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一。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心身健康。本研究中,台湾学生消极应对评分较低,积极应对评分较高,在行为应对方式上。趋向积极应对,与大陆学生的行为取向一致(P>0.05),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说明台湾学生在行为模式上,具有适当的行为方式。台湾学生交往焦虑均分45.03分,标准差10.26,与大陆学生样本(均分43.61,标准差7.413)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台湾学生在与人交往方面没有突出问题。

从孤独和自尊问卷个体的各项心理指标来看,台湾学生的心理状况值得关注。UCLA孤独均分P<0.05,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孤独主要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与个体的自我评价有关,台湾学生孤独平均分43.33大于大陆学生均分38.98。孤独水平明显高于大陆学生。究其原因,这可能与台湾学生远离家乡、异地求学、社会支持相对缺少有关。在个体对自我价值、重要性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方面,自尊量表统计结果P<0.05,表明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台湾学生自尊平均分28.0335小于大陆学生均分30.3265,台湾学生的自尊水平明显低于、大陆学生。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9

关键词:网络文学 古代穿越 男性视角 女权主义 后女权主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经由电视剧和小说的引导和媒体的介入,文学走下神坛,受众由精英走向大众,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也不限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作家。文学作品也更多的是毋须深入思考和反思的、不甚讲究叙述手法的、关注故事情节和结果的小说。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能将其归为低俗小说一类。学者们将此类小说定义为“网络文学”。顾名思义,网络文学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发表的文学作品,创作主题通常是网络作家和网络。而网络文学的读者中以女性读者居多。由于现实世界爱情的背离同幻想世界的爱情的向往的矛盾,女性读者往往将对爱情的期盼和出口诉诸于由虚构出来的故事。正是这一市场需求同自身情感出口的需求,对网络言情小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居于娱乐至死的年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似乎都能用金钱和权力来摆平,于是对于权力的渴求,无论男女,对于强大的崇拜是肯定的。但作为民主的现代化社会来说,极端的权力是不存在的,于是人们将目光投降了封建帝制的古代。所谓的对古代生活的向往,从来都不是对布衣耕种佃户生活的向往,往往是对钟鸣鼎食之家的歆羡。同样的,现代生活中,女性虽然地位有所提高,但仍时长遭遇“性别歧视”,女性在生理上的确是有不如男性优越的条件,故而在找工作时时常碰壁。生活中的不满足只能转移至虚拟世界里的高位,似乎只有在虚拟世界里占得高地,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能有成功和。毫无疑问,在她们看来,当代的智慧是优于古代的,也就是说,如果将两个时空进行压缩,那么现代人一定能打败古人,于是胜利带来的就一发不可收拾,穿越小说便也依着这种心态的需求应运而生。

前面提到了,穿越小说中男女主角都天命不凡,都大有作为。女主往往有绝妙的智谋和无伦的美貌令天下男人倾心,同时也以当代的思维战胜古代的思想。她们出身的高贵带来仪礼和容貌上的完美,她们现代文明的“外挂”是独立自主的础石,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凭借着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天子诸侯的青睐。这一点与真实的古代社会是大相径庭的。处于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以夫为天,夫死从子。出嫁之前居于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得出去抛头露面,更遑论如穿越小说中的走四方了。在真正意义上的古代话本小说中,美女、贞妇、烈妇、弃妇,才是这些小说中的主流女性形象。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是这般一个模板,往往也有毫无女性特征的,如花木兰、扈三娘、一丈青等,也有父系权威规范之外的妖妇,如潘金莲等。这些女性形象才是真正的古代中国的女性。

然而在当下的穿越小说中,女主角往往是独立的个体。有自主的思想和行为,看似是在挑战父系权威,但却能为时下的当权者所一再容忍。究其缘由,创作者所处的当下,乃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时代,女性的地位不再限于相夫教子,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要归功于女性意识的崛起。

女性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的英美等地兴起,建立在妇女长时间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具体行动实践所积累的成果之上。在西方有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第二次的女性主义浪潮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这一女性思潮认为,“在以阶段为基础的社会,任何人特别是妇女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得自由……如果要是所有的妇女能够获得解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将属于所有人。妇女不再需要在经济上依靠男人,她们就会像男人一样自由”[1]。女性主义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随后在五四时期初步表现,在时期又被打压,最后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被人们所认识。由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之间在历史背景、意识形态背景、学术背景等几个层面上尚有诸多殊异之处,女性主义思潮同其它外来文化一样,有一个所谓的“本土化”过程。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