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工科课程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3-10-12 09:45:40

新工科课程建设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1

关键词:课程群;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79-03

近年来,关于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话题受到持续关注,因为“课程”是大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同时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界定、课程之间的合理组合等,都会直接受到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育观以及认识论等因素制约。此外,高校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反过来又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高低。“课程群”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既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之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

一、课程群及课程群建设的发展现状

关于“课程群”是什么,教育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认为“课程群”是由在内容上紧密相承、相互渗透、互补性较强的几门同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各自配有相应的课程大纲,并按照大课程框架组织课程建设,以获得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是具有学科优势的课程。第二种认为“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多门课程的集合,通过学科来划分群与群间的界限。第三种认为“课程群”是指多门彼此互相独立但是又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使各门课程能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追求整体效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第四种认为“课程群”是由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课程内容上各有不同特点,但为完成同一个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多个子课程组成的有机系统。

目前,一般高校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因为它首先是将“课程群”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其次认为“课程群”是一个具有整体优化效果并且有一定学科优势的课程群体。总体来说,“课程群”是本学科或与之相近的学科的几门联系紧密的课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建设出的使整体效果最大化的课程群体,是一种与单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方式。因此,“课程群建设”实际上就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要求,研究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相互关系,通过破除课程间的壁垒,优化整个课程体系,进一步融合和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过程。随着高校专业课课程门类与学时数的压缩,“课程群”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它顺应了网络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与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我国高校以多门课程组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 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开始,在课程建设中应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方针指导下,首先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与建设。随后,一批高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虽名称相同或相似但差异较大的课程群建设和改革实践。[1-4]

二、课程群相对于“独立课程”的优势比较分析

相对于“独立式”的课程观,“课程群”在教学设计上独具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相关学科建设力量强、基础好的优势,将学科建设与课程群建设有机结合。一些高校还把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集中到教学一线具体参加课程群的建设工作,以“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攻关,锻炼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第二,以系统科学为指导,注重整体效果,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中统筹考虑,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达到了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第三,区别于过去的“独立式课程”,“课程群”把理论教学与相关实践环节通盘考虑,不仅对理论教学开展系统研究,对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提高教学效果。[5,6]

三、课程群与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

国内有关学者高校课程群及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针对课程结构、所占比例、模块设置等进行宏观指导,明确课程的教材、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等,虽然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国家的教育目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指导课程建设的原则、方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难以实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近些年来实施的重点课程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来开展的,体现在对某门课程的“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结构等的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由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各门课程在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只占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每一门课程都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宏观层面意义上的课程建设,主要针对某一受教育群体,将相关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其中重复和过时内容,增加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提高竞争力的新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通过对原课程群的进一步整合,可产生新的课程群,具有更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课程体系建设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为对象,其主要工作是调整各课程模块的比例。课程群建设则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内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课程的重新设计,并将课程群的宏观设计与课程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7,8]

四、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及启示

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选择与设置,是当前课程群建设中的关注焦点和建设难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从专业教学角度看,目前课程群主要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以专业方向划分的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群”,对于该种模式,国内高校已有相关专业达成了共识,并已在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种是综合考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宽口径人才,即“依托学科组建的课程群”,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科实力,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

对于优秀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是关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群的特点与优势,一要注重群内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新知识的更新。在充分融合孤立课程的内容、挖掘相关学科和领域最新知识的基础上,将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优化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二是要分清群内课程建设的主次。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专业知识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不同要求,可紧密依托专业办学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群内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分主次进行建设,避免因精力的均分而影响课程群的整体建设效果的提高。三是要充分考虑课程群内课程的关联性及在支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作用,应在课程群建设实践中注重群内课程要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的课程群组织建设,有利于群内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课程与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建立起有效的专业教学调控与响应机制,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课程群规范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进一步促进群内课程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9]

五、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

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3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371万,研究生47万。[10,11]而目前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11]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大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高等教育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是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教育部日前的教高[2011]1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要求: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依据本校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能源动力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方向之一,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动力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专业分割很细,形成了以工业产品生产引导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能源动力类专业历经多次教育部的多次调整,已由原来的几十个小专业,逐步合并为一个大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3年,随着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动力领域新问题的提出,浙江大学率先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得到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4年,清华大学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造成“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国内还有一些高校也陆续地根据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名称的调整。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将能源动力类专业统一整合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教育改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口径大大拓宽,体现在学生的基本知识面得到拓展,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大大加强,就业市场更为广阔。但是因各高校的专业定位、地域分布、历史继承及国家和社会需求等的不同,形成了开设本专业的高校间课程设置、专业重点及特色、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态势。

由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优秀工程师的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内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相关高校,也相继加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行列。相关高校结合自身专业重点和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的探索和实践,主要体现在: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了“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12]针对专业方向的培养特点,构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13]进行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4]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的汽轮机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15]进行了高职高专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16]等工作。这些课程改革与研究实践,尚未涉及到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群建设,相关研究需要开展。

六、结论

第一,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课程建设模式,当前开展的课程群建设不同于单门课程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既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反映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第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按照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体系建设,不太适合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及要求,特别是存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课程内容呈现较多重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内容陈旧、动手及实践能力不强等弊端,制约了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第三,在已开展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尚未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视角下组织实施能源与动力工程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需要结合新专业的调整以及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修订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及结构,研究并构建适合新形势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群。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2]孙存昌.论高校课程群“四级体系”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

2008,(5):46-48.

[3]王嘉才, 杨式毅,霍雅玲,等.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71-73.

[4]赵朝会.浅谈课程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17-18.

[5]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139-141.

[6]曹滨,王莹.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思路及原则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2):37.

[7]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8]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9]钱云.关于质量工程背景下优秀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6):144-145.

[10]张兄武.创新视野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0-83.

[1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A].第二期全国高校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C].2010.

[12]李志敏.面向素质培养的“能源清洁利用技术”课程群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6(9):191-192.

[13]宋文武,符杰,李庆刚,等.关于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4):44-48,71.

[14]王运民,李录平,明勇.汽轮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4-175.

[15]姚寿广,路诗奎,陆金明,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工科院校;财会;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66-02

1 工科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1 顺应高校实施教学质量与教改工程的需要 随着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各高校掀起了一场精品课程建设热潮。学校对遴选出的精品课程和立项建设精品课程等建设项目给予经费资助,从而有效地形成了以校级为基础,以省级为核心,以部级为导向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遴选校级精品课程,积极争取省级、部级精品课程,是各高校积极响应并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建设成果来看,已有36门财会类本科课程获得部级精品课程,但从其构成来看,基本是由财经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建设而成,鲜见由工科院校建设的课程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财会专业大多由财经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创办。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绝大部分工科院校均创办了财会专业。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财经院校的本科财会专业以理论研究见长,而工科院校则是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开展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对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强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符合信息化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都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国正积极融入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之中。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高校来讲,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发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教育的公平与开放,正在成为信息化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就基于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 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将精品课程内涵高度概括为“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即5个一流)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内容,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有着明确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

2.1 立足专业特色,确立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工科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创新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每所工科院校均应根据其自身的专业优势确立特色培养模式,因此,工科院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使课程建设服务于自身专业特色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造船为主要特色的工科学校,近年来,正在实施的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向世界第一造船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给学校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凝练工科院校财会专业特色为会计电算化、会计国际化和现代成本控制,这三大特色正是为了适应自身学校的办学定位——面向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计电算化的特色培养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会计国际化的特色培养是由于我国船舶工业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环境的需要又是我国对外开放日益国际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现代成本控制特色是由于打造我国船舶工业等低成本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求。

2.2 依托优势领域,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我们认为工科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是立足工科院校,以自身优势领域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既通晓国际会计惯例,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并能解决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程中面临的财务与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就是要结合工科院校自身已有的优势领域,依托专业特色建设,根据会计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素质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从而建设出优势全面、特色明显的示范性课程。这些示范性课程能够充分发挥作为精品课程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提升工科院校专业特色建设水平,真正实现与财经类院校在特色定位等方面的错位发展。

3 工科院校财会类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措施

3.1 科学设计教学规划,发挥精品课程的引导示范作用 教育部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做好科学规划,围绕工科院校财会类学生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发挥好精品课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推动,秉承“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理念,从而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

3.2 构建一流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有能力的会计人才离不开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即具有理论研究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是彰显精品课程优秀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首先,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引领建设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由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的教师担当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头人,可以带领相关教师脚踏实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和实施,从而保证精品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整体性。其次,全方位建设师资队伍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保证。拥有一支与精品课程定位和目标相适应,结构优化,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建设。我们坚持以“培养+引智”为基本思路,通过“名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学位+国外进修”相结合、“引智+国内高访”相结合、“科研+实践锻炼”相结合、“平台+学院文化”相结合等措施,这样既有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吸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梯次合理的财会专业学科教学梯队和学术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来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从而为精品课程建设建立了丰富的教师资源库。最后,开展教师的多渠道对外交流活动是构建一流师资队伍的保障。为防止教学与科研相脱节,我们开展了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工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提高现有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其他高等院校聘请一定数量的学术水平高、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弥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师资问题;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建立国际间的校际联系,引进国外高层次的教授、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或访问,或向国外派出高级访问学者,参与国外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通过国内外高端访问、境外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开展学术交流,掌握会计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通过以上措施,经过多年的建设,才能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成果显著的师资队伍,并且在精品课程教学方面发挥作用。

3.3 服务专业特色建设,进一步优化精品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专业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安排精品课程内容时,工科院校应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培养目标精心组织,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和重组,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体系系统性的关系,本着循序渐进、特色鲜明、由易到难的原则,内容环环相扣,并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互为补充,使整个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既符合在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又有利于发挥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同时,在教学内容中积极吸收和反映财会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知识,及时将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体现教学科研相结合,尤其是工科院校,更应该将自身优势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贯彻到教学中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有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将精品课程体系系统地纳入到专业特色培养的总体目标中,使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特色建设。

3.4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学条件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具有很多优越性。因为,通过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可以方便相关课程教学人员开展协同工作,及时更新与调整课程内容,从而创造课程网络建设、学科研究及教学活动的一体化环境,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共享;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系统,不仅能有效地整合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与网络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财会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目前江苏科技大学采用了全校统一的“课程建设与辅助教学平台”系统开展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网上辅助教学工作。构建统一、适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精品课程的制作难度,提高开发效率,使专业教师摆脱一味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而且能够减轻专业技术人员疲于指导的工作负荷,将主要精力放到进一步优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精品课程收到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精品课程网络教学仅有技术、平台和共享机制是不够的,它需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提高。为此,我们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努力尝试学习支持服务内容。比如:学生可以随时在答疑区提出问题,也可以热心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教师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点评,通过网络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当前专业学科和本校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知识以及相关学术论文,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3.5 加强特色教材建设,构建立体化精品课程教材体系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借鉴国内外其他大学的成功经验,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课外参考书、学习指导书、教案、课件、扩展资料等。其中,主教材是基础,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我们采用的是自编特色教材。在自编教材中,考虑工科院校举办财会专业的特点,结合自身财会专业三大特色定位的要求,及时地将自己教研、科研的成果引入精品课程教材,在教材中突出财会研究领域基本原理与工科院校财会专业特色并举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课外参考书作为补充资料,与主教材相配套,我们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尤其是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国外原版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6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精品课程实践方式 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财会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缩短实践与理论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针对建设中的精品课程开展了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方式的探索。实验教学设计思想采用“传统实验+特色实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采取“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手工会计实验强调“设计性实验”,电算化会计实验强调“综合性实验”,手工实验以传统实验为主,电算化实验主要是结合运用学校自行开发研制并在船舶行业推广应用的“金舟”会计商品化软件,开展“影子工厂”实验教学系统的使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学习整个电算化帐务处理的流程,让学生在真正接触到企业实际数据的同时,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和现代成本控制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财经院校的财会专业不论是师资队伍还是科研力量等均以财会理论研究见长,而工科院校应以财会专业实务见长。作为工科院校办财会专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领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通过着力打造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高水平优秀精品课程,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充分的相关资源,将专业特色建设成果全面、系统、深入地向学生推广应用,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的、有特色的、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08-03

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是我们学院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比较匮乏的情况而开设的一门工程类专业特色课程。由于是新开特色课程,没有适合的教材,也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我们教研室已经根据逐年的讲义编写了这门课程的教材,并在课程、教材、课件、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旨在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和素养,适应学科发展和新时代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课程现状分析

生物工程专业为工科类专业,工程类的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发现,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工程类课程比较匮乏。目前,生物工程专业普遍开设真正与生物工厂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工程类专业课程有:《发酵工程》或者为《发酵工艺学》或《生物工艺学》、《生物工厂工艺设计概论》、《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工程》。而《发酵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而《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虽然名称中都带有“工程”,实际上与工学类专业意义上的“工程”相关性并不大。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生物工业产品种类快速增加,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对生物反应过程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以达到优化生产、提升自动化程度的目的。相应的,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步增多,从而形成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涉及在生物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的检测及优化控制方面的知识,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和意识,以适应新世纪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设了《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并作为专业特色课程得到学校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本课程以生物反应过程需要检测控制的重要参数为主线,基于生物代谢调节规律,阐述了这些参数的检测方法、仪器及原理,以及基于参数检测的生物反应过程优化控制的方法原理,还有计算机在生物反应过程测控中的应用。课程开设后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改革。

二、加强教材和课件建设

教材是培养21世纪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因此,教材建设与生物工程学科的建设及学科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教材质量和水平的优劣,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计划开设该课程时,没有合适的相关教材可用,我们在课程开设前,组织教研室教师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编写讲义,并经教研室讨论逐步修改完善,之后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时,开设了本门课程。然后,适时申请教材建设项目,并在《吉林大学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支持下,出版了《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本教材,并获得吉林大学本科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吉林省优秀本科教材三等奖,取得较好的成效。教材以生物反应过程需要检测的物理化学参数为主线,基于生物代谢调节规律,阐述了这些参数的检测方法、仪器及原理,以及基于参数检测的生物反应过程优化控制的方法原理。由于生物反应过程中化学参数的检测多用到电化学分析原理,本书也对电化学分析原理做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力图反映系统、综合的反应该领域的已有知识成果和最新发展。在新编教材的建设上我们的经验是:教材建设需要积极申请相关项目来支撑,新教材的建设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要组织适当规模的团队来完成,并且要由经验丰富组织者来组织协调。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件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互动的媒介,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总结每次课堂讲授中发现的课件的不足和问题,并收集学生和督学对课件提出的意见,然后有针对性的逐步提高课件的质量。比如,在关键知识点均用彩色文字标记,利用制图软件如Photoshop、亿图图示专家等把课件中原来的黑白插图,全部进行了彩色化,同时一些难于理解的检测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如磁氧分析仪等,用生动的动画来展示,使这些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通过教材和课件的建设,使得课堂讲授知识更形象生动、更利于学生接受。

三、搞好教师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导因素,因而教师团队的建设对于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由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课程建设,注重梯队建设,确保至少两位教师参与课程授课,以老带新,确保本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及教学质量,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注重对任课教师的培养,安排团队中任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听取优秀老教师的工科类课程讲授,提升教学水平,并进修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逐步推进和完善该课程的建设。创造条件、争取机会、有计划安排教师在职或出国进修和深造,教师出国进修有利于开拓视野、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经验,达到既提高教师学历结构、知识层次,又发挥教师积极性和潜力的目的。本教学团队中一位教师在维也纳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和学习,一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培训项目并获得证书,一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些都为课程的长远建设和规划奠定基础。

四、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适当开设主题讨论课,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潜能;坚持知识与素质教育协同、基础与前沿并举等原则,使课程富有生机和人性,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和热情得到提高。

采用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跟随教师的思维去理解和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泛泛地传递定论性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开放性的获取知识。同时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教师在授备课过程,针对重要知识点和热点知识领域准备适量的课堂提问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或分组提问,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比如,在讲述发酵过程物理参数的检测时,提出生物反应过程中应该测控的物理参数主要应该有哪些,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分析、总结,使学生从生产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哪些物理参数是需要检测的。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提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又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此外,针对重点和前沿知识,开设随堂讨论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而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为主导思想的现代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引导,教师不仅食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探索未知世界,培养他们自主能动的去获取知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重点、热点知识内容,将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开展讨论,分析总结,写成小论文,在课堂上报告。我们还设置了课堂教学随机的10分钟随堂小考,并计入平时成绩,随堂考试的随机性,给学生以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全神贯注,一直跟上教师的思维和讲授的知识,结果表明这项举措是非常成功的。应用这些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课堂一改以往的单调死板氛围,而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活跃,得到同学和督学的好评。

五、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计划的有机部分,它具有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生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功能。21世纪是生物科学蓬勃发展世纪,生物科学的发展潜力已初见端倪,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生物产业。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实践教学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举足轻重。我们在争取经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购置仪器设备,结合原有实验条件开设了综合性大实验“生物反应过程典型参数测控”,如发酵过程pH、溶解氧的测控、发酵液主要成分的测定分析等,并结合科研开设灵活性、开放性的创新性实验,让学生查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如人参发根发酵过程中皂苷含量测定方法优化,使学生参加到科研中得到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锻炼。此外,本课程利用教师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及沟通,与省内多家知名生物工程公司建立了生产、课程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如华润啤酒长春有限公司、修正医药有限公司、长春市质量检测局等,使学生能有机会深入生产实际,理论联系实际,验证所学理论知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课程的开设与建设要适应学科的发展,特别对于生物工程这样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来讲,课程的开设与建设尤其重要。我们基于对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现状、学科发展趋势及新形势下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开设了《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以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对课程进行了有计划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从教材课件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实践环节建设三方面论述了课程建设相关措施和经验。想搞好课程建设,需要持续的改进和建设工作;需要一个层次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合理的教师队伍;需要积极申请教改项目的支撑。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对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这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通过教材、课件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学生普遍感觉到课程的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课堂氛围良好。教学模式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督学组的好评。实践环节的建设,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性实验的开设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就业奠定基础。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课程及新开课程的开设与建设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曹礼,王春晖,郝军元,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甘肃科技,2009,(22):178-179.

[2]邹长军,吴雁,兰贵红,等.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7,(06):1-2.

[3]杨华,贾士儒.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59-62.

[4]贺小贤,丁勇,王丽红,等.基于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132-133.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词: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勘查工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围绕课程进行专业建设能使专业建设具体化,是一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作为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的重点,将师资队伍尤其是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平台建设的关键,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开发、整合、汇聚优质教学资源,系统建设优质专业教学平台。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地质类方向的一个重要专业分支,我国有63所高校设立该专业。该专业是我校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石油类主干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招生规模扩大、培养目标调整的新形势下,专业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优质教学资源不足,二是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为根本解决以上问题,以核心课程建设为支撑,将搭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作为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以完善实践教学为重点,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

专业是课程的组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完善程度。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进行了统筹设计。

1.根据新的专业培养目标确立核心课程,构建特色化理论课程体系

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素养精深、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知识结构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对本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梳理,构建了符合研究型教学理念和突出石油特色的课程体系。

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大部分,确立了支撑专业的理论核心课程体系,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6门基础类课程,矿物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实习等5门专业基础类课程,油气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3门专业类课程,并通过专业方向的多样化设计为学生提供发展方向的多元选择(“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属于学校公共教学课程平台,本文讨论的核心课程是指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通过方案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核心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优质教学平台建设中起支柱作用。

2.按照实践能力培养层次要求,构建了“多维渐进式”实践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经过近60年建设积累形成的特色之一。根据新时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培养方案修订中,将实践课程系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来考虑。按照实验基本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三个层次,构建了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野外实习、油田实训、自主创新和毕业论文构成的“多维渐进式”实践课程体系,按专业知识逻辑,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内容。

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和综合实践三大部分构成。课程实验基本隶属于理论课教学,包括教学实验和自主实验。实践课程包括野外实习和课程设计。由认识实习、专题实习、综合实习和油田专业实习构成了“四年不断线分层次”的野外实习系统;课程设计主要在核心专业类课程中开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包括创新实验计划和毕业设计。创新实验计划依托教师科研和校外基地开展,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科研激情和兴趣;毕业设计充分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实施“实战化和早期干预”,进入专业课教学阶段之后,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引导,使课外科技活动专业化,并和学生本人的毕业设计紧密结合,既做到了毕业设计“真枪实弹”训练,又为学生开展专业研究赢得了时间,为成果培育奠定了基础。

二、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汇聚优质教学资源

在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设定之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是汇聚优质教学资源。课程作为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单元和汇聚专业教学资源的基础载体,对其进行系统建设,就成为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

1.发挥传统优势,优化课程内容,建设系列核心课程

本专业具有重视课程建设的优良传统,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课程及教材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成果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采取“继承传统、依托优势、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核心优势课程建设,带动相关课程建设。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发挥优势和特色,以系列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提供优质专业教学资源。首先建设“沉积学”、“油气地质与勘探”等石油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课程,充分传承和改进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管理办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系列专业课程的整体建设,提高课程体系的综合质量,并进而带动专业教学平台水平的全面提升。

课程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一流的课程建立在一流的专业及优势学科基础上[1]。因此,在课程建设中,挖掘和利用学科资源,实施了“首席教授负责制”,按国家精品课程标准进行全面建设。课程“首席教授”不仅是所负责课程的首席主讲教师,同时也是该课程核心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学科科研优势转化成课程教学优势提供了条件。重点针对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规划等五个方面,采取分工合作,系统全面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网络载体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使课程在建设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评机制上形成鲜明的特色,为相关课程的建设树立了标杆。

以“沉积学”、“油气地质与勘探”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这两门课程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率先于2004年、2005年入选省级及国家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在确立的8门专业类核心课程中,先后建成1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网络精品课程、5门(含部级)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其余为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核心课程的部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系列,使支撑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都成为省级及部级的精品课程,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2.依托学科优势,以科研为基础,编写高质量教材

本专业依托“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两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具有学科优势,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提供了保障。为满足新培养目标和精品化课程体系的要求,对不同性质的课程教材采取分类规划、首席教授领衔、课程组集体编著的原则进行了系统建设。对于一部分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重在传承学科的经典,充分借鉴国内外教材的精华;对于专业类和一部分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基础类理论课程,强调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追求最新科技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编写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材。

先后主编出版了“十五”和“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而且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全部为自编公开出版教材,同时编写出版了与课程配套的系列辅助教材,核心课程基本建成了立体化教材体系。如《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教材就是为满足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之后,由原先“石油地质学”和“油气田勘探”两门专业课合并而成的,是国内第一本将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理论与勘探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教材。教材编写小组由近年来在油气地质与勘探领域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七位教师组成,并依据科研方向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参编教师的科研特长。教材吸收了近年来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的新进展,力求使本教材内容能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本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石油高校优秀教材奖,并入选“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

3.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整合实验实习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最显性的专业教学目标要求,而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和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平台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传统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往往导致教学资源的重复和利用率低。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我们统筹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注重三个层次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平台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满足理论课程课内实验需求的校内专业实验室,满足实践类课程需求的野外和油田现场实习基地以及满足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需求的科研实训基地。在平台的软硬件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建设,2009年本专业的“油气勘探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了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为了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需要优化配置和开发实验仪器设备,与相关专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近几年来我们自行设计和开发了“多功能圈闭及油气藏教学模型”和“录井实习及仿真实训操作教学平台”等一批实验设备,并设计了相应的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实验项目。

加强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的融合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对本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和“985工程”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以教学科研一体化为主导思想,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教学服务,向学生开放,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向教育资源的及时转化,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扩展了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平台,提高了实验室的水平。

与兄弟院校和企业共建野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完善了原有的“安徽巢湖”、“山东新汶”和“河北秦皇岛”三个野外实习基地,不断增加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并增加了新的教学路线,扩充了专题实习内容。同时在胜利油田建设了“油田地质实习基地”,将“油田钻采实习”扩充改造为“油田地质实习”,更符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要求[2]。2011 年通过与胜利油田的深度合作,共建了一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使之成为本科实践教学与企业职工培训一体化实训基地。

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实践教育资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所在的青岛地区及其周边具有丰富的地质现象,为地质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

三、以课程组为纽带,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

1.以课程组为基本单元,组建教学团队,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将所有专业教师纳入课程建设整体规划,以课程组为单元,系统组织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组建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教学团队。实行分级负责制,选定知名教授担任“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首席教授”,负责组织专业和课程建设,申报和开展高水平教学研究项目及教材编写等;设立课程骨干教师岗位,细化课程建设任务,由骨干教师负责具体教研任务。

2.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实施阶梯式培养计划,强化教学能力提升

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导师制”,科研搭扶手,提升学术素养;教学筑阶梯,提升教学能力。对青年教师进行从实验室锻炼、指导实验课、助课到讲授课程一部分直至独立主讲完整课程的“阶梯式”培养。骨干教师通过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研究锻炼,可成长为责任教授,责任教授则成为学校、省和国家教学名师的重点培育对象。目前团队中已有1名获部级、2名获省级和1名获校级教学名师奖。

3.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构建教研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高校教师同时具有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任务,利用科研成果和科研素材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更新。多年来,我们结合产学研基地建设,聘请知名勘探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为高年级学生讲授学科前沿专题课和指导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师队伍构成,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也是丰富教学团队构成的有益途径。

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建设卓有成效。2008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部级教学团队;2009年,主要由本专业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油气地质与勘探团队”入选山东省首批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成效明显。2007年即入选国家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近年来又建设完善的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教材、网络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校内外共享。未来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依然要坚持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引领实践教学平台、教材、师资队伍的进一步优化,探索学生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3]。同时通过跟踪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参照国际标准完善本专业的建设,为通过国内该专业将要开展的国际专业标准论证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有录,查明. 学科优势: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基于“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5-99.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机械电子 课程建设 创新

【基金项目】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M580945);朝阳区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编号:Q50010022016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5-01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学科之一。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与我国高新科技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相关。

一、世界各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特点

(一)美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典范,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学科建设体系,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美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的国家化水平。积极引导课程与社会、企业的广泛对接。通过推进学生与企业、市场以及国际化的交流,将新的思维、新模式、新方法引入到本课程中。

重视企业、市场的需求,授课的方法、模式及时更新。课程负责人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将授课方法,培养模式及时更新,通过现代化特别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改革授课方式、课堂管理等。及时将课程大纲、教材更新。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创新技术了解市场,创新创业;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市场的及时把握直接为美国和全球的人力市场输出高科技创新型机械电子工程人才。

在授课过程中,大胆推出个性化教学。不拘泥于课程大纲的限制,依据教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学校也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组织教育教学专家指导每位学生的需求。

积极推动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教学,重视基础研究,通过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保证美国科技领先和高级人才的迅速成长。因此,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授课团队,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执行考核要求,保证了培养质量。

(二)英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英国的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研究生教育之一。进入到新时代之后,为了确保本国在教育界的领先地位,维护本国在世界上的学术精英地位,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

在英国,授课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学习、必须选拔一批极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授课程。因此学校、学院在遴选授课教师的时候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创造能力,并且把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技能的学生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在追求教学目标的统一过程中,英国也非常注重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尽管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最终的大的、统一的目标是为了本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进步、科技昌盛作出努力。

英国的学科建设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课题。英国学校经常性的组织多个跨专业的专家和教授指导学生,发挥个人的长处,使得学生扩大视野,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

此外,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与企业、工业界和政府的联系和联合。经常性的邀请企业界认识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为学生在就业市场取得相当大的前期优势。

(四)大洋洲澳新两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主要特点

严格的授课教师选拔标准和流程,澳新两国一直仿效的是英国式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同时特别重视授课教师和企业界的合作,经常性的聘请在企业界有着良好口碑的具有工程背景和研发经验的资深人士担任校外教师。

更加严格的入校标准,通过执行严进严出政策把握。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通过设立卓越班的形式,每几个月不定时的考察,通过授课教师组织全部人员围绕该项课程的某一点问题讨论。考察成绩由任课教师队伍加权打分,当考核不合格时随时转到普通班。

重视课程的社会服务,努力与企业界建立联系,积极与企业界沟通,探索市场需求,然后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添置教学设备和优化课程内容。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论证

由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交叉学科多,学生质量与热门学科尚有一定差距,授课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关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评估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评价结果的逐次分解,对相关评价指标打分再乘以加权系数得到最终结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平衡积分法、专家团评价法来说虽然设立了中间层的检验环节,具有降低主观性的优点,同时计算方法简单、明了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通过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评价内容具体化,科学分解每个目标的内容。选择若干名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一层的权重进行比对和确定,按照两两比对取最大的原则确定所有目标的权重。总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低、较差,通过计算每一层的最终值将会落入到相应的区域中。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评估。

三、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发达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构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评价体系,并且简单、科学。同时也可看出,国外对于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建设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这一特点也为我们后续对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设目标的设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9~12

[2]李丹青. 学科建设: 转型期高校发展的根本[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2: 000.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环保设备 课程群 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89-02

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建设内容。系统地构建团队的建设体系,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探寻团队发展的路径,是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考虑到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势在必行。

一、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专业学科建设。课程群教学团队的成员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然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专业,缺乏丰富的经验总结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也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在此背景下,对于课程群的团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学改革任务和课程性质的不同,分别建立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为主要任务,体现跨学科性、专业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体现学术性、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团队依靠群体的合作、团结协作,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其成员之间可以互补技巧与经验,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明确专业教学和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课程群团队进一步发挥影响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推动整个课程群系统的优化。团队的建立就成为加快新专业建设发展的步伐、提高专业发展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等共同目标的教师之间采取相互分工协作的形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存责任共担的团体。在团队协作中,老教师“传、帮、带”年轻教师,年轻教师也帮助老教师接纳新的教育理念和更新知识。建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的效能,而且可以帮助参与团队的教师更加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团队成员通过一起探索交流,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使自己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业务水平得到不断发展。

(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环保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和复杂化,精简的专业课的课程门类与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学团队所具有的分工协作、交流整合信息资源及互补性等特点弥补了课程设置和课时的不足。相对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和科研的孤军作战,教学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课程效率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一般都遵循三大原则:综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教学团队的建设应该根据课程体系中的各课程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扩大课程框架,发挥整体优势,将教师独立发展的局面转化为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师团队;打破各门课自立门户的传统模式,将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成机构合理、相互渗透的具有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特点的多种类型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二)整体性原则。课程群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以及教师和学生发展等各个层面。只有遵循整体性的原则,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将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这样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建立新的学术观点,更新自己的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健康发展的团队。

(三)创新性原则。课程群团队建设不是简单的老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团队的建设首先要有明确的团队建设结构、课程建设及专业发展的思路和计划,团队的建设要以课程建设和创新改革为重心,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发展动向引入课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新型人才。

三、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措施

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应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为切入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工程观念培养,努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师资队伍建设。在环保设备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和首要任务。首先,从事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又能钻研科研,这样才能将团队的建设建立在较高的学术水平之上;其次,课程群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要合理,教师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盐城工学院环保设备群教学团队建设以“整合、引聘、培养”为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一方面,高度重视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鼓励并支持教师进修、定期参加各种课程研讨班、对外交流访问,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团队现有1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以上,硕士生导师3人。一位校学术带头人、一位校青年拔尖人才。业务能力互补,教龄、年龄、科研能力等梯队结构合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共享课程知识、教学经验和教学信息,围绕共同的目标建立了和谐的氛围。

同时,采取“引、聘、培、练、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机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是引进管理一线人员(市环保局及市监测中心站、市环科所、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研究院、市技术工程中心)、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担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聘”是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聘请行业专家、外校学术专家、企业高工教、指委委员来担任客座教授,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给予学科发展的指导,建立稳定的联系;“培”是在学校内参与评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另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攻读学位等;“练”是让骨干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的企业等,进行兼职锻炼,对于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老师,尽可能多地安排到第一线,丰富、提高工程素养;“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从实践环节、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课程建设。除了教师队伍建设外,在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它在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在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的众多内容中,课程建设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盐城工学院在进行环保设备课程群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以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环保机械制造技术、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和过程装备控制及应用4门专业为核心课程,以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环境工程原理等为基础课程;环境监测、工程制图和环境AutoCAD等作为专业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水处理新技术、新装备、环境影响评价等作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设的课程与培养方向紧密联系,课程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团队以“环保设备设计与运营”为方向,从环保工程设计研究、环保设备研发和环保设施运营出发,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相互融合,教师间坚持相互听课和观摩教学、对教学效果等情况及时沟通交流,教师经常交叉授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开展各种环保工程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这样的课程建设模式,加快了课程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课程群团队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三)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对教学来说是一个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复杂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空谈。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事教学的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也对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此,近年来,盐城工学院环保设备课程群负责人和团队带头人组织和鼓励教学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相互借鉴,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将各自零散的教学思想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最终形成具有共性的教学观。在总结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数项,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生专业,其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合理、教学团队活动模式不丰富、教师团队协作意识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以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兢,傅晓军.谈基于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3]刘凤春,陈希有,王林,等.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2)

[4]王正斌,汪涛.高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其建设策略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基金项目】盐城工学院教研项目(JY2014C14)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7

【关键词】环境工程 品牌专业 特色课程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53-01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事物存在的价值量需通过形象确认才能实现,形象的巨大功能已被普遍认同。此境之下,高校品牌专业形象也获得了全新的意义与价值。所谓品牌专业形象,是这个专业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公众对该专业客观现实的整体印象、看法、态度和评价的综合反映,是这个专业办学质量、水平和实力的外在表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地位的显示,同时,也是社会公众对此专业选择与权衡的重要依据与指标。随着高校间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创出声誉、创出效益,使得品牌专业建设在高校建设中也日趋重要。

我校1997年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经过十年的建设,跨越了三个台阶,2003年获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评乙级资格”;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并建成湖北省化工清洁生产中心1个;2007年批准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在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生长一个崭新专业――环境监察专业。通过十年的建设,我专业的办学条件、建设水平、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竞争优势明显,在社会上知名度高,较好地适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回顾十年建设的历程,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品牌专业的创建,核心在于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1 创建环境工程品牌专业的核心,是建设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生命。从本专业创建依始,我们就开始探索如何把她建成在同行中具有优势,在专业培养方向上有自己的特色,着力形成核心竞争力。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体系构建。二是依托湖北石油化工、磷化工和有色冶金工业等支柱产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上及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突出“产业”特色,例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突出化工、制药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采矿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法与技术的内容,还如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开设了《化工过程与清洁生产》、《化工废水处理新技术》、《矿山环境保护与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特色课程;三是依托湖北是农业大省,在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程设置上突出“农业”特色。我们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中增加了农业水环境治理的内容,在专业方向课与专业选修课开设了《土壤污染与防治》、《农村污染源监察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特色课程,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门路。

近十年来,我们围绕“三个依托”,不断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探索科学构建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课程内容优化,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特色选修课”五位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环境工程品牌专业。

2 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加强优质、精品课程群建设,推进特色教材建设

为培养高质量的环境工程人才,在“人才市场”广泛受到欢迎,我们鼓励和支持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与风格”。近五年来主要在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微生学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与整体创新,有六项教学研究项目被学校立项,有四项教学研究项目被省教育厅立项,获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教研成果二等奖1项。

《环境监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又要让学生了解该技术及手段的基本原理。我们对环境监测实验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设计开发为一门综合实验课,编写了“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指导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明显。此成果通过湖北省教育厅鉴定,获校级教研成果一等奖。

近几年我们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性环节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按照“案例-设计-试验”模式进行实践教学,编写了实验教材。据化工、医药和城市污水现行处理工艺,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条件,让学生拟定三套不同工业废水处理流程。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行设计的较优秀工艺流程已部分制作成演示实验模型,为下届学生提供借鉴。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性教学内容改革,为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此成果获校级教研成果二等奖。

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加强了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近几年来,我们按照课程模块,建立课程建设小组,实现目标责任制,与岗位津贴和年终奖金挂钩,建成后再给予重奖。到2007年底,本专业所开的课程中共有省级优质、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优质课程5门,构建了较完备的优质精品课程群。

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专业建设的基本保障。教材有特色,人才培养就有特色。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及专业自身培养目标,编写了部分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教材讲义,如公开出版的《污染源监察》、《城市污水处理生产实习教程》,即将出版的《化工企业环境管理》、《化工过程与清洁生产》、《农村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化工废水处理新技术》等。这为我们创造省级品牌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以科研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高等学校通过教学工作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是其根本任务。近十年来,我专业以科研促进教学,让科研成果进教材,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材内容,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环境工程专业建成省级品牌专业做出了贡献。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8

关键词:传热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精品课程

一、引言

在热能动力、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化工、材料加工、冶金、电子与电气、建筑工程等生产技术领域中存在大量的传热问题。传热学是研究温差驱动下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导热基本定律,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导热问题数值解法,单相对流换热理论,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沸腾与凝结换热,热辐射基本定律,物体辐射特性,表面辐射换热,火焰辐射换热,传热过程及换热器,传质学等[1]。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热量传递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深入理性的认识,掌握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及基本计算,并初步具有解决实际传热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解决课程学习或工作中涉及的热问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传热学是热能动力、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加工、电子电气、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传热学》素有重视教学、优质育人的光荣传统,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教研组凝聚教学力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观,分层次,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确立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以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为基础,以多层次教学模式的相互促进为特色”的教学改革方针。将研究生层次的高等传热学教学、优秀本科生的创新研修课教学与本科生传热学教学结合起来;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科研与教学的有效互动。为了配合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特别是促进学生结合专业进行学习,近年来我们编写了系列配套教材,并指定了大量与专业结合的参考教材,还编写了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教材和讲义,能够按照大纲开出所有实验[3]。我们开发建设了传热学网站,教学资料全部上网,网站还具有在线答疑、网上实验预约等功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课程组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1)建立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2)强化课堂讲授、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3)紧密结合专业,注重学生工程概念和意识的培养。虽然存在着专业多、专业需求差异大、教师人数少、教学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但经过教研室几代人的共同努力,1997年本课程在学校组织的第三次优质课程评估中被确定为校级优质课,于2001年和2004年的第四、五次校优质课评估中被再次确定为校优质课。2006年列入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总结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又是科研组,成员们经常在一起对教学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授课方式及科研方向等进行讨论,相互学习提高。我们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教研组主讲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优秀的教师团队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人员基础。

2.选用优秀教材与教材建设。本课程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初期开设的《热工学》,还是后来的《热工基础》,以及目前的《传热学》,开课对象均为我校的石油骨干专业,作为这些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在石油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86年以来,随着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招生,它自然地又成为这些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目前我校有十个专业、每年近40个班约1100名本科生学习本课程。教学组针对不同专业的本科生,选用不同版本的国内外优秀教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块。同时撰写了四本参考教材,既可作为创新研修课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学习的课外参考书。我们完成了《传热学》教学网站建设(http://121.251.254.2:8000/)。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利工具。

3.探索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教学模式。将传热学教学分为本科生的传热学、优秀本科生创新研修课和研究生阶段的高等传热学三个不同层次。对于本科生传热学教学,采取启发性教学,注重基本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开设创新研修课,开拓学生的视野。而研究生层次传热学知识的详细揣摩,又丰富了本科生传热学的教学内容。适宜的、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力手段。

4.提高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在学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基金的支持下,引导优秀的本科生积极参与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型实验与设计中去。组织引导学生申请创新实验立项,利用教师的科研实验台作为创新研修课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课题。多方位的实践教学手段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动手”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的优秀本科生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挑战杯大赛等竞赛中屡创佳绩。

三、课程建设特色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成长,将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变为教学内容更新与优化的丰富源泉,带动影响教学质量的课程要素建设,建设适应研究型教学的高水平多、层次课程体系,完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的高水平教学工作。注重基本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两层次目标的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科研内容深入浅出地引入,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开设创新研修课,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生层次的高等传热学教学、优秀本科生的创新研修课教学与本科生传热学教学相互促进,培养具有扎实传热基础知识的优秀学生。成立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体化管理,多层次开课的实验教学体系。组织引导学生申请创新实验立项,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利用科研实验台进行本科生创新研修课实验等。

四、《传热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步骤

结合课程自身教学建设的推进速度,从资源共享与立体化教学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制定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分阶段安排任务并实施。

1.完善、修订、更新基本的教学文件建设,如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件、考试大纲等。

2.选择高质量的课外教材和参考书。结合现有的教材,引进国内、国际上经典的教辅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成相应的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在网上开展新技术、新知识专题讲座。

3.探讨建设在线实验室。在现有的常规实验室的基础上探讨增建网络实验室,结合教学内容,为补充常规实验测量技术不容易实现的实验,建设若干个网络数值试验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技创新能力。

4.加强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建设。利用网络优势,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在资源的共享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师生的交互性方面建出特色。

五、《传热学》课程网络拓展资源建设目标

依托现有的网络平台,建设成一个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网络课程,包括建设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库;建设若干既能为开展案例课程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优秀教学素材的案例库;建设一个既能满足网上测试需要,又能够用于校内教学诊断的试题库,最终建设成一个立体化多模式教学平台。

1.完善平台自有的教学管理功能,为课程的教学管理提供方便。比如,用户可以分级为学生、教师、管理员、访客等,给各级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

2.增加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与更新教学资源信息,进行作业、批改作业、测试等教学活动;通过答疑信箱、师生园地(BBS)等互动交流空间,课程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得精品课程真正用于教学,克服课程建设与教学应用脱节、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的弊端,使精品课程收到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3.增设网络教学平台的备课功能,教师可以随时自主修改、调整与更新课程内容,控制课程内容的;建设课程相关的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

4.改善课程教学网站的可扩展性,使得所规划与设计的网站能更加灵活地适应因课程建设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扩充需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用户可以协同工作,发挥各方面的能动性和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傅秦生.热工基础与应用[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7.

[3]李兆敏,黄善波.石油工程传热学:理论基础与应用[M].青岛: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9

关键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专业成立于1962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电化学工程专业之一。1999年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原多个化工类专业(含电化学工程)统一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但各大学中的该专业侧重方向与特色不同。我校保留了原来的“电化学工程”方向与特色,并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面对宽口径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既要开设核心化工课程又要保持电化学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2008年修订培养方案时,我们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为“化学工艺”与“电化学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对“化学工艺”专业方向的学生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要求构建化工课程体系进行培养;而对于“电化学工程”方向,探索以满足专业规范中核心知识要求为前提,依据专业特色的需要,通过以知识点为标准(不拘泥于课程名称)协调专业规范要求与专业方向的关系,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2012年修订培养方案时,我们在系统地分析总结前期实践效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培养方案。本文重点介绍了我们构建与“电化学工程”专业方向对应的课程体系的一些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面向国家需求的专业特色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是特色专业的灵魂,特色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首先,专业特色的定位要以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累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电化学工程”方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厚积累,培养了大批我国电化学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世纪80年代,本专业王纪三教授的“发泡镍电极”技术,带动了我国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胡信国教授的“一步法无氰电镀铜”工艺引领了电镀行业降低污染的技术革命,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当前,传统石化类资源的日趋紧张及环境污染压力,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研发新型能源与电镀清洁生产新工艺,是国家能源、环境的重大战略需求,特色专业责无旁贷要担当起此方面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认为,特色定位不能脱离化工领域及化工学科,要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和教学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进行定位。基于此,哈工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方向确定为化学电源和电化学表面处理,与电池及电镀行业对应。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较高的科学素养;(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最新的发展动态;(4)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6)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基于专业特色的内涵和建设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的原则

专业特色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经过长期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优于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独特、稳定和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专业风格。开展专业特色建设,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该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参考规范,对国内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是专业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是完成特色型人才培养的保证。课程体系构建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进而设置相应课程,形成结构合理能满足专业特色需要的课程体系。我们认为满足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宽基础与专业特色的关系,注重理学基础教育,既要满足特色的要求,又要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知识和视野,使学生在科学基础、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同步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坚持在满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要求前提下彰显专业特色的原则。依据专业特色的需要,以知识点为标准,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应以学生为本,不但要有与专业特色要求知识结构对应的课程体系,还要通过增加选修课的方式,构建与专业规范完全对应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本专业方向学生的自主选修。同时注意设置反映行业与产业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和学科发展的课程。

3.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单独设置与实践教学及创新意识培养对应的课程,注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与相互补充。增加实验教学比重,及时将教师的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我校的强势科研力量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设置产学结合与创新类课程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4.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的原则。保证学生四年外语不断线。在通识教育阶段基础上,参照国外同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系列化专业教育双语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以满足专业规范基本要求为前提,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多样化,但多样化不是随意化,不能没有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规范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与规定,我们不能背离专业规范中的基本要求去追求所谓的专业特色,遵循专业规范而不拘泥于规范的专业特色才能日益彰显。专业特色总体上呈现多样性特征,而专业规范体现了统一性的特征,专业规范中的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核心知识领域等质量要求标准是统一的,这是专业本身具有的特征。要协调好专业规范的统一性与专业特色多样性的关系,以满足专业规范基本要求为前提来彰显专业特色。我们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中要求的知识点为标准,围绕“电化学工程”知识结构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基本做法如下:

1.在通识教育方面,强化数理基础,数学类课程278学时、物理课程177学时,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课177学时,公共外语课200学时(前两学年完成公共外语课后,大三开设双语课有“化工热力学”、“电化学测量”等,大四开设“表面工程”、“新型化学电源”、“电动车能源系统”双语课,保证四年外语不断线),还设有文化素质讲座、全校任选课等;针对行业、学科发展的需求,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点不重复介绍来压缩相应课程的学时,设置与电化学工程知识结构对应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为拓宽专业基础,将“工程制图基础”、“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工综合实验”、“专业导论课”、“化工安全概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概论”、“无机材料制备方法”等定为学科基础课。按教学目标重组突出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体系,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量”、“化学电源工艺学”、“电镀工艺学”10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

2.以知识点为标准,通过必修与限选课来满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电镀车间设计”、“化学电源设计”为实践类必修课,同时设有“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选修课,以此涵盖化工设计的知识点;“化学反应工程”与“电化学反应工程”2门课限定为至少二选一,另外在10门专业主干课程中,包含了电极过程动力学、催化、反应器等内容,满足了反应工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增加了选修课门数,并以知识点不重复介绍为原则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设置了“结构化学”、“化工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分离工程”等化学、化工类课程及“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规范要求的化工知识体系,为有志于在化工行业就业及出国、考取外校研究生的学生打好基础;第二类是设置了“新型化学电源”、“固体电化学基础”、“电动车能源系统”、“绿色能源”、“电极材料结构表征”等课程,供希望从事电池行业的学生选修;第三类是设置了“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表面工程”、“电化学加工技术”、“涂装技术”等课程,供准备从事电镀行业的学生选修。从知识点看,既满足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的要求,又构建了适合专业特色的电化学工程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就业要求,还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发挥学科优势,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

本专业依托的哈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12年哈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进入全国评估前八名。多年来面向国家、国防重大需求,形成了本学科的优势特色。在应用电化学方向上,产学研特色突出,多项原创性成果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效益。与本专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教学合作关系的企业有十几家,为产学结合的学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化工学科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下,形成了科研、教学硬件大平台,为学生的科研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软硬件方面,对电化学工程的专业特色方向建设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另外,本专业正在逐步加大科研设备和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较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在专业实验内容上,鼓励教师将适合于实验教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更新为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将最新的学科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在实践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对于基本技能、方法类实验,与四大化学相关的实验课为132学时、与化工基础相关实验72学时,与专业方向对应的实验课100学时。特色专业是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在产学结合上,设置“国内外专家讲学”学科基础课,还要求讲授专业课的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科研思路。专业定期从合作企业中邀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聘请具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本科教学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设置了“大一年度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完成2个学分,可通过选修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知识竞赛、发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获得。

自1999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我们围绕协调专业规范的统一性与专业特色多样性的关系上,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与探索,构建了面向国家需求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作为特色专业建设,我们今后要为实现培养具有前瞻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人才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祖平. 以专业特色建设促专业发展——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2(3):104-106.

[2] 周嘉,蒋玉龙,任俊彦等.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专业特色的挖掘与拓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2(4):35-36,60.

[3] 张灵,禹奇才,张俊平. 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28-30.

[4] 徐定华,关勤,楼盛华. 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5] 杨新海,徐宗宁,付保川等. 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17-1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