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集锦9篇

时间:2023-10-13 09:46:23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1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个人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个人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今天,强调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首先,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其次,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第三,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

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成员一起共建,文明的成员则必须要用文明的思想来武装,要靠文明的观念来教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加强,可以使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理由以自觉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尤其是礼仪修养)为己任,一同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之中。

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

(一)注重礼仪的作用。

1.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2.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3.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有哪些相关文章:

1.加强个人礼仪修养的现实意义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3.浅谈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

4.什么是个人礼仪修养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2

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影响

学界认知20世纪20年代川人叶伯和撰写的《中国音乐史》是在西方音乐史学理念影响下开中国音乐史学之先河。西方音乐史学秉持了探究西方专业音乐发展脉络的治史理念,恒定音乐艺术,重在研究音乐本体以及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重音乐技巧、技能,强调音乐风格流派等。虽然也把握不同区域和国度在相同理念下的风格差异,但更多注重创作者的个人体验以及技术理论的发展。虽也看到专业音乐创作对于宗教和世俗社会的双重意义,但更多还是以审美、欣赏认知。应该说,西方之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数百年间发展演化相对成熟,如此成就学者们强调音乐艺术的基本治史理念。当中国学者以此为参照,便形成以音乐艺术认知治中国音乐史的意义。

中国音乐史学的初期阶段,无论是叶伯和、萧友梅、许之衡或郑觐文,虽在材料选择上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基本沿用“音乐艺术”并以西方专业音乐发展以为参照治史。王光祈留学德国,却能够把握中国礼乐文化真谛,有论证礼乐文化的重要章节,这或许是其以“比较音乐学”理念治史的缘故。音乐史所涉及的主要是律、调、谱、器、曲、乐语、乐名、乐人、机构和著述十大类,就音乐本体而言,如此把握是为必须,但这样类分为音乐形态之客观存在,是否还应考量中国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拓展性意义?从而在撰史之时显现出中国音乐文化之特色。

中国文化精神是否能够将礼制摈除在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否礼乐文化不占重要位置?乐与礼制是怎样的关系,是否有专为礼制而设置的乐制,礼乐文明是否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或阙?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应该摆脱礼制而独立?有观点认为只有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国方能够有真正“艺术”的样态,这恰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观念是何等根深蒂固。既然礼教“束缚”了三千载,依此是否中国没有产生过真正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礼乐如同俗乐一样占据着重要空间,甚至在国家意义上更为重要,如此方显官书正史中多对其记述与论辩的意义。礼乐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场合,面对特定对象仪式性的固化为用,并有等级化和体系化、多类型性的特征,恰恰是这样的状况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标志性意义。

以侧重西方专业音乐发展进程的音乐史学观念为参照系,从学术理念上更多强调作为艺术的一面,我们可从传统音乐形态中将这些择出,专写一部中国音乐艺术史,然而,若真正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则不能不将礼乐观念、礼乐制度、礼乐形态整体纳入,毕竟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构成中不可或阙的组成部分。

以西方侧重于音乐艺术的理念治中国音乐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中国与西方音乐的不同,把握了礼乐存在,却更多侧重于两周,似乎中国礼乐只在周代,其后“礼崩乐坏”,礼乐文化产生断裂,汉魏以降则是以人为本的俗乐文化,这样认知显与中国三千载没有断裂的礼乐文明样态不尽相符;再者是辨析礼乐制度更多着眼于宫廷,如此形成宫廷与民间的二元论,似乎礼乐制度就是为宫廷所设置,看不到地方官府作为礼乐文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其三是看不到制度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官属乐人从宫廷到各级官府普遍存在,以保障制度下用乐,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能够显现国家意义非常重要的链环;其四是对俗乐的双重定位认知不足,看不到作为礼乐类下的俗乐为用(用于嘉、宾诸礼),把握不住礼乐的丰富性内涵,即礼制仪式类型与乐制类型的对应关系,把握不住礼乐是在礼制/礼俗规定性下与仪式相须且固化为用。换言之,与礼制/礼俗仪式相须固化为用的乐即为礼乐,雅乐是为礼乐的核心构成却非礼乐全部。礼乐既有雅乐类型亦有非雅乐类型,在非雅乐类型中涵盖了作为礼乐存在的俗乐,在不同礼制仪式中对应不同的仪式用乐,这是礼乐丰富性的意义。周公制礼作乐、礼乐观念彰显的同时俗乐观念相应产生,与礼乐对应的俗乐方为世俗日常多层面为用,那些不与礼制仪式相须为用的乐则不在礼乐范畴。应对世俗为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乐,恰恰是人们关注最多、使用最广,如此发展空间广阔,无论从形态还是内容都有大的拓展,派生出诸如说唱、戏曲等多种音声技艺形式。只有把握住这些,方能够真正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既有那些忽略或称淡化礼制仪式用乐丰富性的认知或称侧重把握日常用乐类型的撰述难以整体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既有音乐史学研究在侧重审美、欣赏功能而对乐之社会功能与实用功能关注不足,把握不住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两种功能类型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礼乐文化有着重要份额,姑且不论中国礼制的正面和负面意义,既然历史客观存在就应该认知。具有严格等级观念的中国礼制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机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把握之后再比较中西方音乐文化理念的异同可能会更有意义,而不是先以西方专业音乐史的写作理念去梳理中国音乐文化,这样会“削足适履”。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史学建立毕竟不足百年,而学界也明确认知其产生与发展受到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之影响,因此说,依西方专业音乐发展的治史理念建构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文化中的这一部分梳理清楚也是好事,毕竟这会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脉,然而这的确不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全部。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近一个世纪获得重大成就的情状下,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是学术界应该面对的问题,最为要者是从中国传统的实际出发,从侧重音乐艺术的理念中拓展开来。这是因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乐文化既为艺术也具多功能性意义,这种情状延续数千载且具体系化。无论经史子集、官书正史、野史稗编、笔记小说、地方志书都可见这样的认知,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念的整体性意义。从为用视角把握音乐艺术与文化整体,比仅将音乐作为艺术的考量要宽深得多。

以侧重艺术的理念治音乐史已近百年,其论域、思维均已“成型”,要拓展绝非易事,但我们所研究的是中国音乐文化,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的理念来认知,而不应向西方参照系靠拢,笔者想这是一个世纪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回视之时应该具备的学术理念,也是中国音乐学术界在一个时期内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二、音乐艺术史与音乐文化史之关系

音乐是艺术,更是文化的有机构成。在不同文化中间,音乐扮演的角色有所差异。人类对音乐的认知有共识,《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载:“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撰稿者更多关注声音的物理特性以及人类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没有其他附加。但这样的定义还是难以全面把握什么是音乐,毕竟自然界的音响涵盖乐音、噪音,人类通过发声所传达的情感也难说都是音乐的意义。任何一种定义之成立要看其是否将主要特质加以涵盖,但这样定义音乐显然不尽如人意。

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如此重视显然非仅是因审美欣赏之功能,还应考量“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二十四史中所以重“乐志”、“礼乐志”,还是因为乐与礼的密切关联,这是认知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礼制仪式用乐与非礼制仪式用乐两条主导脉络的道理。中国乐文化何以与礼如此密切,中国文化又何以有礼乐文化、礼乐文明之谓,中国历史上礼维系人们的精神世界,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探讨历史应该回到历史语境中以行把握。在中国,不仅历史上论述礼制的著作浩如烟海,即便当下学界也是专学,陈戍国先生《中国礼制史》等多种著述显示出中国礼制的深厚内涵。礼与乐成为中国文化中相须为用、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国家层面不断强化,如此方显文化基因的意义。

或许是两周时期诸子百家论述礼乐的文字过于集中,因此学界对这一时段的把握也相对透彻,杨向奎先生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重点辨析中国礼乐文明的源头,这是逻辑起点的意义。然而学界谈礼制可以贯穿三千年,但谈礼乐却多以两周论,其后则是“礼崩乐坏”,礼乐文明是断裂还是延续,是最应厘清的问题。在下以为应关注礼乐观念与礼乐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关乎中国礼乐文化的整体意义;中国礼乐文明是否在两周之后断裂,如讲断裂其标志何在,若无断裂又是怎样的意义。如果不将中国文化整体认知则有失偏颇。笔者将中国礼乐文明以三千年四阶段考辨,认定中国礼乐文明内涵丰富,有演化的意义却显现一以贯之的样态。

对礼乐认知须把握礼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礼乐是在多种礼制或礼俗的框架下与仪式相须固化为用。礼制仪式首先是国家意义,继而是群体性意义,所以礼乐也就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与实用功能。中国礼乐文化数千年间未有断裂,形成了礼乐观念之后处于不断强化的过程。礼乐整体观念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成就了国家意义上宫廷、王府、地方官府、军旅礼制仪式用乐的体系化存在。在文化认同的意义上,民间从规范的国家,制度中不断接衍并依不同类型扩展其内涵,逐渐形成与国家礼制相通的民间礼俗用乐类型,从内涵上显现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与民间礼俗仪式用乐的对接,礼乐文明贯穿周公制礼作乐之后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在这种意义上方显中国礼乐文明的特色。从宗周社会去把握中国礼乐文明的逻辑起点,却不能仅将礼乐文明定位在两周;可以把握历代宫廷礼乐制度下的用乐,却不能仅关注宫廷而忽略王府、各级地方官府乃至军旅的礼乐需求,还不应忽略民间对国家礼制仪式及其用乐的接衍意义;可以探讨礼乐观念,却不能忽略礼乐形态自身;可以把握雅乐在中国礼乐制度中核心为用,却不能讲他种礼制仪式用乐不为礼乐。鉴于乐的时空特性,尤其不能仅将礼乐认知停留在“猜想”层面,对本体形态和相关礼乐之“仪注”,一定要整体把握。

音乐本体形态本无所谓礼与俗,有别于基本的语言类型,人类创造了音乐以此表达并引发人的多种情感,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阙的音声类型。恰恰由于先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意识在诸如祭祀、庆典中将乐与多种仪式相须固化为用,如此产生了礼俗仪式中的用乐观念,这就是诸如黄帝、尧、舜、禹、汤以及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等部落氏族和方国中乐舞的仪式意义。时光荏苒,周公将当时社会上礼俗仪式中用乐观念加以整合,并择定其中一些乐舞形态以为国家最高祭祀仪式中的用乐,形成所谓礼乐制度之时,在国家规定礼制仪式中的用乐即为礼乐,礼乐制度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丰富与完善,并形成多种礼乐类型。那些不在国家礼制仪式中固化为用的乐便具有对应性意义,虽未明确俗乐概念,但至少可认知为非礼制仪式用乐,这就是礼乐、俗乐类分的样态④,如此拉开中国音乐文化制度下创造、使用与发展的大幕,其后则沿这两条脉络前行。中国音乐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就在于有这样的两条脉络。这种礼制/礼俗仪式用乐的理念一直伴随中国文明而前行,这就是中国礼乐文明的意义之所在。

既然中国历史上有着明确的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且随着社会发展一以贯之地前行,那么,学界是否应该反思既有的言礼乐更多在两周,而且只讲六代乐舞这样国家最高祭祀仪式中的礼乐形态,却对多种类型的礼制仪式用乐淡化的治史理念?把握礼乐的丰富性内涵,将礼制仪式类型与乐制类型相对应,如此方能真正认知中国礼乐文化的整体意义。应该以周代为礼乐、俗乐类分的逻辑起点下探,既看到每一条主导脉络的连续性意义,又看到两条主导脉络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和顺应时代的新变化。还应看到礼乐与俗乐两条脉络虽然分工有自地前行,却是在本体形态上有互补意义,这也就是所谓“张力”。

在音乐艺术的理念之下,对属于礼乐本体形态者基本不入法眼,如此难以把握对礼乐创作技巧技能层面的认知。如果没有对礼乐脉络的认同,没有音乐多种功能性的辨析,也就难以整体把握音乐文化。说音乐既是艺术,亦为文化的有机构成,就是从乐之功能性的意义上加以考量,这种多功能性决定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内涵。强调中华礼乐文明并非否定供世人娱乐、审美和消遣为用的音乐艺术形态,这里只是强调整体意义。

三、中国音乐史学论域拓展对多学科的影响

中国音乐文化两条主导脉络是一种历史存在,应以这样的学术理念去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诸多相关问题,这就是中国音乐史学论域拓展并对多相关学科实施影响的意义。笔者对“山西乐户研究”、“中国乐籍制度研究”乃至“以乐观礼”的研讨历二十余载,学术认知不断深入和调整。首先把握的是制度与中国音乐文化之关系,继而思考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的定位以及与中国音乐艺术史研究之异同,对乐籍制度与礼乐制度的深入辨析是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只有将中国音乐史学的论域加以拓展,方显与既有研究之差异;形成“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无断续的学术理念,方认识到拓展之后的意义。

(一)与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关系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之始恰恰是礼乐教育,是礼乐需求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河。周代礼乐制度规定无论天子还是诸侯、卿大夫、士等层级都需国家规定性的礼制仪式用乐,这些仪式用乐既有“国之大事”亦有“国之小事”,既有吉礼亦有嘉军宾凶诸礼,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仪式用乐都需规范性,首先要求王公贵胄明确,因此,无论周天子设置春官管理下的大司乐,还是各诸侯国之“有司”都具有专业礼乐教育的规范性意义。正是周王室大司乐到诸侯国“有司”之存在,方能把握《周礼》与《仪礼》中诸种礼制仪式乐之为用的意义。这样的音乐机构既是各级礼制仪式用乐的承载者也是教育的实施者,如此保障从周王室到诸侯国在礼制仪式中用乐的一致性,这是《周礼》与《仪礼》反映的历史样态。

单就音乐教育层面看,在大司乐和诸侯国有司中存在两个群体,这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也是礼乐形态的承载者,他们既肩负诸多礼制仪式中用乐的职能,又肩负教育“胄子”习学礼乐形态、把握礼乐内涵的职能。受教育者是有“身份”之人的后代,具有学习礼乐的权力。但问题在于,既然国家有礼乐制度,规定了丰富的礼乐内容;既然礼乐要在礼制仪式中为用,就要有整体性意义。“周官”中每一种职务所对应的教授职能不同,只有将这些整合起来方能应对仪式的群体需求。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大司乐与有司除了官员之外尚有相当数量为承载多种礼制仪式所需的乐工,他们当然也需被教育,然后方能承载这些乐舞形态,所以这种专业音乐教育也应涵盖对他们的教育;二是《周礼》规定了各级别贵族拥有乐队的规制、乐舞人员的数量,在国家规定的、依等级为用诸种礼制仪式用乐中应有这个群体在场,他们的乐舞技艺是谁在教授?是否也与大司乐和有司有关,这个群体是怎样的身份?国家何以要在王室和诸侯国建立这样的机构,其职能和功能究竟有怎样的意义?一系列问题有待考辨。

秦汉以降,礼乐教育因礼乐制度延续而成为必须。我们在看到宫廷与各级官府礼制仪式用乐差异性同时也应看到在多层面上所具有的上下相通性。历朝历代的“郊祀志”、“礼书”、“乐书”、“乐志”、“礼乐志”记载了众多礼制仪式及其用乐,宋元以降礼制仪式的仪注中还有乐谱对应。作为国家实施礼乐的机构,诸如太常以及教坊所承载的礼乐都应是考察对象,还应认知地方官府礼制仪式用乐的教授及机构的存在。当明确了这两条主导脉络的类分形态,应把握两周与汉魏以降礼乐承载机构和教育机构,还应把握两周之礼乐承载既有专业乐人又有贵胄子弟的状况,而汉魏以降则更多为专业乐人承载。这些专业乐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显现齐民与贱民的差异;通过“以乐观礼”,礼乐研究尚有相当大的空间,对于礼乐和雅乐的关系尚需深入辨析,对嘉军宾凶诸礼之仪式所对应的乐制类型有待深层把握,对唐代太常属下太乐署所教非雅乐类型究竟是否为礼乐要重新认知。宋代以降教坊乐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礼乐也应探讨,如此方可把握音乐教育的类分意义。回到历史语境中,打破礼乐制度及其礼乐形态只在宫廷实施的片面认知,方能真正理解中国礼乐文明和礼乐教育的体系化意义,如果缺失了礼乐贯穿性和整体性认知,真是难以说全面把握。学界应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早期权威版本《周礼》进行深层解读,继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著述全面认知,真是应该写一部“中国礼乐教育史”,当然也可在整体理念把握下写出“中国俗乐教育史”,在下以为这是两个值得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两个课题相得益彰,如此方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的整体样貌,可以展现中国音乐文化在主导传承方面究竟有怎样的特色。

(二)对传统音乐研究领域的影响

当下许多学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中,既有使用“传统音乐”,亦有使用“民族民间音乐”概念者。在下以为,还是以“传统音乐”的称谓更好些。这两个概念指向当下传统音乐的民间活态。所谓传统是在历史上生成并经历了长期发展而积淀在当下,应该看到这些音乐形态(涵盖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乃至多种宗教所用音声形态)在当下民间的情状,但仅如此不足以说明传统的意义。民间音乐的概念容易造成错觉,即只从当下活态存在、限于共时性意义,这就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历时性发展演化。如果以传统音乐加以把握,就能够分层次地辨析哪些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哪些属于当下在民间而在历史上却非民间的样态,进而辨析何以进入“民间”、“官乐民存”的过程。也就是说,用传统的概念可具整体、多层次性,把握共时和历时的双重定位。

的确,有些音乐形态就是民间的意义,诸如各种山歌、号子等等。然而,民歌范畴中的小调在历史上很难说就是纯民间态,学界认知承载小调者有相当数量是职业和半职业艺人。那么,这个群体是怎样的身份?他们所创承的小调何以在多地存有一致性内涵?这些显然是应该考辨的问题。再如戏曲和说唱中的一些形态和剧目、曲目也有同样的意义。至于器乐形态更是要仔细辨析者,这要牵涉到乐队组合以及使用场合等等。其实,当下民间的多种音乐形态都可通过使用场合以及是否具有仪式性固化为用来把握是礼乐还是俗乐者。中国传统音乐当下多以民间态展现,但对其内涵的把握的确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理念方可认定。

近年来,笔者与所指导的研究生通过乐籍制度体系化的把握,辨析历史上遍布各级官府官属乐人群体承载的意义,这个群体承载着大部分的国家礼乐形态和全部的专业音声技艺形式。至于礼乐形态,我们已有较多辨析,对于世俗日常为用的专业音声技艺更是这个群体的创承。《青楼集》中记述数十种音声技艺便是很好的例证。这些年来我们对包括戏曲在内的音声形态进行辨析,以把握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当乐籍制度解体,曾经的官属专业乐人有一个向民间下移的过程,这就是清代雍正年间禁除乐籍后近三百年来传统音乐主导脉络的发展样态。怎样从当下民间存在的活态之中把握传统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把握这些民间活态的历史演化,则要用到“历史的民族音乐学”这种新的学术理念,这是将历史人类学引入音乐学的意义,音乐学界从这种学术理念中受益还是因为音乐稍纵即逝的时空特性。今人不可能听到由古人演奏和演唱的音乐,因此对理解和认知音乐文化传统造成障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对象中无可弥补地缺失活态音响,只能借助于历史文献以及图像和出土文物等相关资料来把握历史上的音乐形态。在既往的民间音乐认知中,更多是对共时性的传统音乐活态加以把握,却很少从历时性意义上加以解读,还是由于学界认定音乐的活态意义中难以再现历史。

音乐学界引入了“民族音乐学”学术理念在于解释活态存在的音乐文化,这从既往侧重音乐本体形态研究中拓展开来,但还不能够把握其与历史的关联。当民族音乐学借鉴历史人类学的学术理念,增加了历时与共时这对概念,便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在音乐学的意义上有了很好的接通。首先在民族音乐学意义上认定是研究音乐文化,继而又与音乐史学相联系,是这种新学术理念的意义。

借助这种学术理念,可以从文化学视角把握音乐在社会中多种功能性的存在,认知在某些特定场合仪式规范性意义。某些民间礼俗中所用的乐具有传承意义上的严格规范性,特别是“为神奏乐”的理念导致不可轻易乱动进而使久远的音乐形态可以活态严格传承于当下。与历史接通,把握多种音乐形态的历史演化脉络,可以看到当下民间态的音乐其发生、发展,这是笔者看重“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理由。研究当下传统音乐活态确实离不开音乐史学观念的新拓展。

(三)关于历史上音乐传播方式的认知

把握住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又数百年的乐籍制度,这是音乐史学意义上的新认知,这种认知对于音乐传播学有怎样的意义呢?

与一位朋友聊天,在谈到如何认知小调民歌之时,笔者讲多种著作中界定小调是有着职业和半职业艺人承载的样态,虽然当下这些小调存在于民间,在历史上却属于很不“民间”的样态。朋友脱口而出:不是民间的那就是宫廷的了——这的确是一种很“传统”的认知。近期看到某领域重量级人物“权威论述”,对于一种历史生成、当下在全国各地有广泛存在的音乐形态讲其传播之时更多只是因江河湖海的畅通,由个人传人云云,这是一种自然和偶然状态的传播理念。说这是历史上音乐传播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如果将历史上的音乐传播方式整体立论则显苍白,由此带来的思考就是学术理念的重要性。

小调在历史上若非民间态还会有怎样的形态?应该考量乐籍制度下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特别是女乐承载,作为乐籍中的女乐是为国家制度下体系化生存的官属乐人群体,她们更多是在体系内创承面向社会传播,多种时调同样如此。关键在于要有制度下官属乐人体系化传播的认知,特别是高级别官府更是有这样的群体在体系内传承然后面向社会传播的意义,这样的传播当然是制度下的组织态。还有一个组织态传播之后社会再传播的过程,这是自然传播的方式之一种。至于既有的传播认知可为一种,若只讲这一种显然不足,笔者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探讨《历史上的音乐传播方式》(2005),要回到历史语境中把握音乐传播,历史上的音乐传播应该是制度下的组织态传播与自然传播相结合。笔者近期有研究民歌的专文进一步涉及历史上的音乐传播。

(四)对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这样两条主导脉络以为特色,在中国进行音乐美学研究是仅对其中的一部分为论域,还是从整体意义上加以考量和把握,是应该辨析的问题。仅从音乐艺术的视角加以认知是一种考察思路,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功能性的整体意义考量又是一种思路。笔者无意对中国音乐美学既有研究说三道四,毕竟中国音乐史学界也是这样的撰史方式。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首先关注西方美学理论以及西方音乐美学理论,把西方相关的学术理念搞清楚,然后用来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研究对象。无论是对西方元理论领域进行辨析,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把握,都是基于西方理论影响的观照。

功能主义美学应该把握这么几层意义:一是功能,二是功能主义,三是功能主义美学。人类的行为方式都有功能性,人们常常将社会中的功能类分为社会功能、实用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是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应该是肯定而明确。至于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学界都明白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在此领域的学术贡献;作为功能主义美学,学界通常认为是从建筑学范畴以及社会学领域发展而来。功能主义美学应该是一种引申和发展的意义。既然有“功能主义美学”的概念,在涉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的层面上则势必要把握有怎样的功能性。传统音乐文化并非仅是审美、欣赏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周公制礼作乐始,即类分出礼乐与俗乐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自确立之后并行不悖、互为张力地前行。中国礼乐文化至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音乐学界既往更多认同前一千载,而对其后两千载音乐文化中的礼乐传统缺乏认同。所谓前一千年为“神本”,后两千年为“人本”的话语占据了主导。笔者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由礼乐与俗乐共同架构应该是明晰的。

中国音乐美学在西方音乐美学理论指导下更多以西方专业音乐为参照系,如此形成偏重音乐流派、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风格的审美研究样态。专门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者在这种理念的把握下研究对象同样如此定位。应该面对研究对象去回视这种理论对于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以涵盖,若不如此则要考量拓展的意义。中国音乐美学的确应该面对已经拓展的音乐史学研究来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或称调整既有的学术理念,不如此则只有跟着西方理念亦步亦趋,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美学研究范式。要形成突破性的进展,关键在于对中国音乐文化要有新认知,如此检验既有对中国古代乐论的编选是否有所缺失与遗漏,或称在研究理念上是否对不同时期的礼乐观念也涵盖其中。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音乐美学要形成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音乐史学研究理念的变化应该为中国音乐美学的拓展提供参照。

我们真是应该把握同样来自西方的功能主义美学,由此可感知既往音乐美学对这种理念关注的不足或称缺失,也许是因为中国音乐史学尚未提供这样的视角和以这种视角的研究对象,缺失在所难免。既然中国音乐文化是由两条主导脉络贯穿构成,只是关注俗乐一脉来把握所谓中国音乐文化精神显然不具整体性,以这种带有明显缺失的学术理念有选择地编乐论,然后再进行“忽略式”地解读当然不具全面性意义。

在中国音乐史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把握乐的审美娱乐功能,还有教育功能与实用功能(这一点在近现代音乐史中受到强调,诸如抗战时期音乐成为激励鼓舞人民与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但从整体意义上讲,一是没有将音乐的功能意义进行全面认知,二是对已经认知的功能性意义未能整体把握,如此还是因为研究理念缺失所致。学术理念的全面性意义直接影响到对研究对象的把握。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究竟怎样理解和认知乐的功能?依笔者看来,首先考虑到这是唯一一种音声为重的技艺形态,由此在社会生活的广泛意义上具有功能性使用,这就是所谓社会功能、实用功能以及学界辨析较多的审美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等诸多层面。就社会功能讲来,中国传统社会最重政治功能,如此彰显这种音声为重的技艺形态与国家的关联。国家有这种功能性需要,这种以音声为重的技艺形态有其无可替代性,所以会受到国家意义上的重视。相比较乐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为用,这种国家意义上的行为不可能天天进行,但由于其不可或阙,必须要有从宫廷到各级官府的体系化设置(由于科技发展与进步,当下许多仪式场合代以录音形式,但本质意义相同)并以制度加以规范。所谓五礼用乐理念非朝夕完成,从国家制度彰显的逻辑起点加以梳理,这就是政治之所在。当有了这样的政治需求,交给社会乐人与文人的就是所谓创造和解释学的意义了。

乐与政通,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重要命题,这是站在政治功能视角、从礼乐存在意义上来把握乐文化,如此有所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以及“郑卫之音,乱世之音”的表述。郑卫之音是一种延续了两千余载的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与礼乐对应或称对立的乐文化,虽然郑卫之音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将其置于礼乐对立面而存在,这也是出于政治因素。这些都在周代概念固化,所谓两条脉络,是在国家意义上形成用乐基本理念之后“逻辑起点”的意义。历朝历代,既然礼乐不可或阙,何以人们更愿梳理与其对应之俗乐,并以俗乐发展为人文精神的动力呢?是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对立?人文精神是否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挣脱出来方具其本质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否涵盖人文精神呢?是否礼乐文化缺乏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的觉醒是否应该从礼乐观念中解脱出来,如果说应对世俗日常为用为具有整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在下以为,人文精神并非只注重个体体验而忽略国家以及群体意义的存在。人文精神显然不能与国家意义对立起来,并非脱离了国家与群体意义之后方为人文精神之存在。强调自我、强调审美体验,不等于没有国家意义。在音乐文化中,礼乐文化与俗乐文化共同架构了人文精神,即便对礼乐诟病,也不代表礼乐就不属于人文精神的观照,毕竟将国家意义涵盖其中为整体认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儒家对待传统乐文化是将其与伦理、政治相联系,只有挣脱了思想上的束缚,方可产生真正艺术的形态,这将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对立了起来,是说在儒家思想熏陶下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样态。然而,文人难道就不习传统经典、不食人间烟火?是否经过了儒学洗礼挣脱出来的才是文人?文人是否沉溺于自我境界之中方有艺术之表达?如若这样,真是要将人文精神置于社会的对立面了。作为文人群体,他们既要依循国家意义上的诸多礼制规范(这些礼制规范也是文人们依循国家意志而定),他们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这又显现世俗的一面,这两者之间显然不应对立。应该明确的是,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和民间礼俗仪式用乐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通性的内涵,当然是具有群体仪式性的固化为用,在这些群体仪式中由于礼制仪式类型不同,会有崇高、庄严、肃穆、虔敬、悲恸、愉悦等多种情感通过仪式用乐得以显现,这是礼乐的丰富性意义,这样的形态不会天天搞,却是必须有;人们进入到世俗日常生活之中,以上所提到的诸种情感也会通过俗乐形态得以体现。这诸种情感既可通过民歌,也可是说唱、戏曲,更有器乐、歌舞等加以显现,俗乐中的器乐化样态与礼乐乐队组合不尽一致,更具丰富性的意义,这两大门类共同架构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互补充、相辅形成、缺一不可。可以就其中的一种形态进行研讨辨析,做出归纳总结,但这不意味着仅就一种形态的把握便具有全面性。我们是在研究音乐文化史,而作为音乐文化史所面对的是历史上的形成与发展,并从中把握某些理念和音乐本体形态何以传承到当下。研究历史应该回到历史语境中去把握与认知,哪怕某些样态当下已失,但毕竟它在历史上存在过。如果不能够对其从整体意义上进行把握,而是有选择性的认知,显然不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意义,这就是我们认知两种形态都要考量的意义所在。

何谓音乐的美,何谓美的音乐,美是否具有多层次的丰富性内涵?就音乐本体形态讲来,礼乐形态是否亦有审美价值呢?墨子在《非乐》中承认钟磬之乐的美,应该把握在其时这钟磬之乐以怎样的形象示人。两周时期的钟磬乐首先对应的是礼乐,如此说来,难道同样的乐器用于俗乐就美,用于礼乐就美感全无?显然不能够如此判断。有一点应该明确,作为礼乐特别是其中的雅乐更多对应的是神祗、人鬼,这样的仪式用乐是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向神灵奉献,何以会不美?笔者曾将两周之礼器分为无声礼器和有声礼器两大类。所谓礼器是社会上最彰显威仪、尊贵的器物,不论器型还是制作都显现时代的审美和技艺水平,这其中自然具有审美体验。作为有声礼器的一类更是如此,以让人们在仪式中间感受到其尊贵与不可或阙,这是有声礼器存在的意义。说两周时期礼乐重器具有审美意义,而其后礼乐重器就不具有审美意义显然讲不通。还应明确,礼乐并非仅为吉礼用乐,而是在多种礼制仪式类型中均有使用。在嘉礼、军礼、宾礼以及凶礼中礼乐为用显然不可能都是一种风格,更何况作为不同等级的贵族,这金石乐悬代表其身份与地位,在拥有之后可将其用于庙堂与朝堂,也会置于厅堂用于俗乐演奏,这就是从乐器自身视角所显现的意义。

由于乐的特殊性,无论礼乐还是俗乐,要想对历史上的形态进行把握要么借助于古人的感知论说,要么借助于有乐谱之后的乐曲记录。从音乐本体形态的意义上说,乐得以整体记录须有乐谱发明之时方能存世。笔者曾对明代记录了数十套宫廷雅乐曲词的《太常续考》中的两套进行辨析,如此感受礼乐之雅乐类型究竟为怎样的形态。雅乐创制是随时展有选择地将作曲技术的精华用于其中,这符合太常机构的要旨,即把世间美妙的东西以为“奉献”的意义。

国家大祀所用雅乐(中祀雅乐有专创,如《文庙祭礼乐》)因应不同的承祀对象,其歌词部分显现出词格的多样性,这也是因时而变。长短句的词格形态多在五代定型,宋以降有较大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明代雅乐采用长短句以为歌章,怎能说不是与时俱进的意义?从结构上加以考量,每一场祭祀仪式中间,诸如“乐九奏”者,每一奏结构长短都不尽一致,而且在某些歌章中间有借字(转调)意义,这显然是有意安排结构变化以及调式变化、句式长短变化,使得雅乐变化丰富。也有不变者,从两周时期形成的雅乐乐队组合一以贯之,“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基本是为中原自产的乐队组合,所谓“国乐以雅为称”、“华夏正声”的意义。即便从雅乐本体讲,这其中的丰富性变化怎能仅以呆板、凝滞的字眼将其一带而过?对其下结论要在辨析之后,而不是尚未对其有基本把握与认知就先人为主。

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礼乐文化不仅只有雅乐类型,还有鼓吹乐类型(明清时代以教坊乐类型称之)。虽然鼓吹乐作为礼乐类型自汉代以降即有存在,但赋予其制度化完整意义还是《大唐开元礼》。在这部礼书中,鼓吹乐作为国家礼乐被赋予与雅乐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太常寺属下两个乐署之一,鼓吹乐这种类型作为礼乐存在其用途更加广泛。首先它是在国家五礼制度的四种礼制仪式中使用;其次它还用于道路、仪仗等,所谓卤簿乐的意义(《大唐开元礼》辟专章规制);这种礼乐之乐队组合是从宫廷到各级官府普遍使用的礼制仪式用乐类型;明清时代数百年间,这种礼制仪式为用的乐队组合一改过去被视为“夷狄之音”而不能进入吉礼为用的状况,在部分中祀和全部小祀仪式中为用,而这些仪式又被规制为“通祀”,从宫廷到各级地方官府都能够见到吉礼用乐中鼓吹乐存在。

鼓吹乐之于礼乐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系统。既然各级官府都要使用,因此官衙必须要有这个承载群体的存在,这就是我们探研乐籍制度中更多以男性乐人承载的意义。自从鼓吹乐被纳入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历朝历代都要创作一批相关的鼓吹乐曲,既为军用,更要多种礼制仪式为用。在缺少乐谱的时代,我们能够从多种文献中把握其鼓吹歌词,特别是宋元以降,当工尺谱被普遍应用,鼓吹乐曲的形态得以存世。

从相关文献以及当下活态存在许多与历史上官属乐人有渊源关系的音乐班社看到,作为国家礼制仪式所用的鼓吹乐曲,大致有以下几种创作方式。一是为了礼制仪式的需要而专创,一是将社会上世俗为用的乐曲拿来,在被纳入礼制仪式用乐之时即将其改为用鼓吹乐组合演奏。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对于那些原本社会上用于世俗的乐曲,相关礼乐机构采用“拿来主义”的编选规范,如此赋予这些乐曲新的内涵。怎样认知这种现象?这是不是音乐美学所要辨析的问题?这世俗日常与礼制仪式为用之间究竟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至少这样的辨析当下少有看到。

就礼乐与俗乐之关系,历史上的学者有深度探讨,且更多为音乐本体意义,涉及诸多层面。既然从本体形态上有如此多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其差异性主要在于使用场合与某种形态下特定乐队组合以及乐曲风格变化等诸多层面。应该看到,礼制/礼俗仪式用乐更多是群体性、仪式性固化为用,而俗乐意义则注重个体体验,抒发个人情感或与周边人群产生互动以引发共鸣,两者之间虽有如此多的差异,但这属于同一群体下的乐文化行为,因此,梳理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真是应该有这种整体意识。

以上辨析应归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与音乐史学密切相关的多学科是否应调整学术理念对这些涉及礼乐形态的音乐本体也有效关注呢?如果没有基本关注又怎能说是对中国音乐文化有整体『生把握呢?既然是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审美,这些难道不是传统音乐的有机构成?若将同样的问题送给音乐教育学研究者,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何尝不是从礼乐文化教育(涵盖礼乐形态、礼乐思想等诸多层面)开始呢?在周代以来三千载礼乐制度下,哪一朝代不实施礼乐教育呢?这种礼乐教育从宫廷到各级地方官府具有体系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应是一个整体,因应不同功能的需求各自为用,崇高、庄严、肃穆亦具美的意义。这里只是讲礼乐的一种类型,礼乐文化内涵具丰富性,既然礼制仪式类型有多种,与其相辅相成的乐制类型亦有多种。作为美学的意义,创作者具有美的意义,表演者亦有美的意义,美学又不仅是“审”的层面,没有立美何以审美?也许我们在参加某个仪式对乐在其中之感受与去听一场音乐会不同,但这种仪式用乐也应该作为立美与审美对象而存在。

在对中国音乐文化进行美学探讨之时,学界注重“人文精神”,中国文化传统有“六艺”之论,“六经”之一的乐是否涵盖其中?如果涵盖,那么,仅把握俗乐而将礼乐忽略就代表音乐的人文精神?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否脱离了礼乐文化而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群体在论乐之时是否仅论形态与本体而忽略整体意义呢?长期以来,由于中国音乐史学界以西方专业音乐文化为皓首,虽然也涉及诸如教堂中的唱诗班,但更多关注作品自身,在哪里使用只是一带而过。正是在这种理念下,作曲家、作品、流派成为重点,而对于乐在文化中的整体意义认知不足。既然探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则应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不对礼乐文化整体认知,不把握礼制仪式用乐以及礼乐观念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音乐美学研究是否有缺失呢?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著述说到礼乐将其用途限于宫廷,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实际;讲礼乐作品更多用呆板、凝滞、无生气等以为把握,对于礼乐为用的仪式场合或称仪式对象更多是封建王朝,代表腐朽、愚昧、落后。试想,在这样的认知之下,还有谁愿意对其有更多认知与辨析呢?

中国传统社会多有对礼乐研讨,思想史不回避,但作为音乐美学却将这些置之不顾,讨论限于两周鲜有贯穿,难道礼乐形态、礼乐思想、礼乐观念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范畴与领域?探讨古代音乐美学是否不涵盖礼乐或称没有贯穿的意义?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乐何以会一直存在?既然礼乐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乃至当下社会形态中具有相当合理性,我们的音乐美学研究是否选择回避?在功能主义美学理念下,将中国礼乐文化纳入研究视域则见一片“沃土”,只有将其开垦,我们的音乐美学方有真正的体系化意义,但愿这片沃土不要让其继续沉睡与荒芜。

礼乐文化的本体内涵体现与时俱进。传统社会礼乐文化不仅限于宫廷,而是各级地方官府均有存在的样态。礼乐文化中无论礼乐观念还是礼乐本体(特别是地方官府能够承继的部分)多为民间礼俗所接衍,真是有必要对这种民间礼俗丰富的用乐形态进行美学分析。当然,这要建立在认知与认同的层面上,否则很难对其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与把握。既然民间当下有这些现象的广泛性存在,我们则有必要对其探研。如果不能把握民众对于这些认同的文化心理,则很难把握这些动态存在。

以中国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音乐美学发展应以中国音乐史学进步为前提,如果音乐史学界没有对中国礼乐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把握与梳理,很难为学界提供认知的基础。对于功能意义上的礼乐文化哪怕是对其持批判态度,也应在对其有整体把握之后。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对象的音乐美学研究,应与中国音乐史学界产生互动,这也符合当下学界所谓“跨界”的意义。学科之间“看不见的墙”如果树立了,就要适时将其拆掉,音乐美学之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亦有相当意义上的拓展空间。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3

关键词 体育礼仪 高校公共课教学 现况调查 课程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体育是一项运动,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不仅包括了身体技能训练的外在教育,同时也包含了丰厚的精神内涵。体育礼仪是在体育活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其作为行为规范和约束,更重要的在于指导人们如何以正确的姿态参与体育活动。

1体育礼仪在高校公共课教学现况分析

体育礼仪是体育活动或赛事中,参与者应该保持的规范,合理完善的体育礼仪知识教学,能够让参与者明白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来对待体育活动。可以说,在高校公共课教学体系中,融入体育礼仪知识讲解,极为必要。本文结合具体调查研究当前高校公共课教学中体育礼仪知识的讲解状况,从而探索融入体育礼仪构建高校公共课教学体系的具体思路。

1.1 体育礼仪教学状况汇总

为有效认识该知识教育状况,本文特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选取100名学生,100名老师,使用随机调查的方法,来统计体育礼仪教学的具体状况。在问题设置上,采取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师生意见、建议,完善该知识教学状况。具体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表2:学生体育礼仪知识认识情况

1.2汇总分析

首先,从当前体育礼仪教学开展状况中,可以看到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基本上都没有认识到体育礼仪知识的重要性。有78%的老师认为体育礼仪知识教学开展意义不大,而更是有83%的学生认为体育技能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大于礼仪知识。可以说,师生从根本意识上没有认识到体育礼仪知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关于体育礼仪教学内容认知上,有47%的学生认为礼仪知识主要是一些客套性内容,对体育礼仪知识的认识并不全面。只有26%的学生对体育礼仪内容能有体系化认知。而更是有27%的学生完全不了解体育礼仪知识的内容。当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缺失。最后,正是体育礼仪知识教学和学习的不足,我们往往可以在很多体育比赛中看到,很多参与的学生,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都不能以良好的姿态参与其中。因次,完善体育礼仪知识教学十分必要。

2构建体育礼仪课程体系的具体思路分析

受素质教育影响,如今各高校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很多学校都先后开展了素质拓展计划训练、校园体育文化节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升个人身体素养。随着体育活动开展日益成熟,无论是球赛类活动,还是健美操、太极等体育活动,都正在有序开展,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有效激发,然而经过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体育活动更注重的是运动能力和技巧的教学,有关体育礼仪的教学活动很少涉及。而事实上,最能影响大学生的正是体育礼仪知识。

基于体育礼仪的特殊性,完善其知识教学需要结合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通过具体实践,加深学生印象,从而达到理想效果。构建体育礼仪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提升体育老师对礼仪知识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对体育老师的礼仪知识培训,不仅能够确保该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同时又能有效开展体育礼仪规范教学。其次,要选择合适的体育礼仪知识,结合案例教学和应用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观看与体育礼仪知识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礼仪规范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想达到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学生对该知识的认知度、熟悉度开始,因此丰富礼仪规范知识讲解途径,正是有效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此外,不仅要保证体育礼仪知识教学的课程化,还要重视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活动,加深学生了解。同时挑选那些礼仪知识学习的好,并且表现好的学生,鼓励其积极向其他同学示范,帮助学生在不断示范中得到提升。

3结语

当前各高校都充分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体育技能教学,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一直以来,在高校公共课教学中,更多重视的是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思维观念。因此通过据实调查当前高校公共课教学状况,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索构建相应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思路。

参考文献

[1] 邱毅.开设体育礼仪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3(5):38-44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4

关键字:中职学校 礼仪教育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2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随着交往的日益扩大,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从礼仪行为中体现自己的修养和风度,增强个人的魅力,越来越成为人们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礼仪言行,更是提高自信心、重塑健康人格、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1 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弘扬中华文化,推进社会文明

中国有着优良的文明传统,重视和加强礼仪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

礼仪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素质的缩影,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2)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优良品质

人的礼仪、礼貌、礼节受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支配,而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又是通过人的礼仪、礼貌表现出来的。可见,道德蕴涵着礼仪,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有效载体。礼仪讲究细节,从最基本的行为入手,通过可操作、可实践的礼仪行为教育及相关的实践训练,在教会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可以使学生的行为朝着良好行为的方向发展,把抽象的、概括的道德教育具体化、明确化、深入化,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礼仪知识的学习、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使学生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品质。所以说,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学生的 自我形象,使之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深远的意义,

(3)形成和谐心理,塑造健康人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渴望参与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和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学生就能顺利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师长,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丰富个人的内心世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封闭、自卑、情绪激烈等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明显,甚至有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不良情绪体验,他们更需要借助礼仪的学习、应用,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并凭借它去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心理问题。此外,礼仪实践能指导学生塑造良好形象,讲究仪容仪表之美,并在外在形象的改变中获得精神上的振奋,久而久之,自卑心和羞怯感会逐渐消失,自信心则逐渐增强,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4)提高社会适应性,增强职场竞争力

任何一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礼仪的约束。行为举止符合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标识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则难以被多数人所接受。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才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良好的礼仪也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礼仪规范要求也是现今多数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之一,学习和运用礼仪,已不仅仅是个人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企业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尤其是中职生这样面临直接走上社会的群体,良好的礼仪教育是他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应用礼仪有助于他们完善和维护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使其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形成良好校风

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养成教育,纠正违背礼仪规范的言谈举止,使现有的行为转变成应有的行为,是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大力开展礼仪教育,能够立竿见影地看到学生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现,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见证。而一个处处可见良好的礼仪风范的校园,必是一个校风良好的校园,因而说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确不为过。

2 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应当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以我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我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的根基

①制定《学生礼仪常规》

我们以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制定了《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学生礼仪常规》、《学生礼貌用语》,其内容涉及礼仪的诸多方面:着装礼仪、进校礼仪、课堂礼仪、环境礼仪、交通礼仪、公共礼仪、课间礼仪等,便于学生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②创编《礼仪操》

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和行业职业要求,我们将日常礼仪、职业礼仪、航空礼仪、商务礼仪等课程中的礼仪肢体动作提炼出来,以基本礼貌礼仪态势为基本元素,创编《礼仪操》,并配备了音乐,让学生通过做礼仪操,改变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形体状态,培养其良好形象和健美身姿。

(2)礼仪进课堂―礼仪教育的保证

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礼仪的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形象。我们在礼仪的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法改革、师资培养与配置等方面加强研讨,并且落到实处,切实有效地实现学生礼仪教育。

①专业课程进行规范的礼仪教育

我们的专业课程开设有《礼貌礼节》、《公关艺术》、《礼仪修养》、《市场营销》、《餐饮服务》、《前厅服务》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民族风俗,宗教要求等知识,了解礼节礼仪的要求。

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坐姿、站姿、走姿等肢体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塑造姿态美,优化气质风度,强化内在修养。

②在基础课程进行人文知识的熏陶

基础课程中的语文、旅游历史、英语、地理等课程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和行为。

(3)礼仪活动―礼仪教育的强化

我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礼仪氛围,如开展 “礼仪使我如此美丽”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礼仪知识专题宣传、主题班会、讲座等,特别是每学年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校学生人人参与的 “校园礼仪之星”比赛,通过抢答、情景模拟、场景分析、礼仪形象展示等形式,使礼仪知识形象化,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间,达到普及礼仪文化的目的。

(4)礼仪考核―礼仪规范的落实

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促动是不可少的。

学校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在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设立学生礼仪示范岗、教师礼仪督导岗,对学生入校仪容仪表要求进行示范和检查,各专业部设有礼仪部,每日进行礼仪督导、检查评比,把学生在校的礼仪表现与“星级班级”、“星级学员”、“奖学金”、德育学分等各项评比挂钩,对学生礼仪养成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

作用。

(5)礼仪实践―礼仪思想的深化

实践是深化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礼仪实践过程中有了直接体验和感悟,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礼仪要求,使礼仪思想进一步深化。

学校实施的“校园酒店式管理”情景育人模式中,专门设有礼仪岗、校长助理、处室服务等岗位,使全校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有参与礼仪接待工作的机会。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感悟礼仪的魅力。

(6)礼仪表率―礼仪教育的引领

做一名讲文明知礼仪的教师,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做讲礼仪的表率也是为人师表的要求。学校通过为老师举办礼仪知识讲座、与学生一起做礼仪操、在师德要求中纳入礼仪的相关要求、实施“尊重的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礼仪修养,让全体教师做礼仪教育的引领,全校形成师生讲究尊蕈、强调沟通、力求互动的礼仪文化氛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教育作为联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精神的要求。职业学校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更是学生完善自我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是职业学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是极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楼世洲,周国权,潘正文.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发展研究,2001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 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式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才能显示人区别于动物的风范,才能保证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通过学习礼仪,能使人们增强礼仪意识,明确礼仪规范,提高运用礼仪的技巧和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开设礼仪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礼仪课程要真正发挥出它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还必须结合我国高校礼仪课程的实际,探索礼仪教育的新模式。礼仪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变单纯理论讲授为案例解析、情境模拟、自主学习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改变礼仪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1、高校开设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礼仪研究空前繁荣、礼仪教育深受欢迎、社会礼仪培训热火朝天,说明礼仪教育符合人类发展的愿望。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获得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行为,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开设礼仪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让学生明白礼仪的重要性,自觉学礼、懂礼、守礼,用礼仪约束着自己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自身的行为方式。可见,礼仪教育让学生明白礼仪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是素质教育内在素质的表现;而礼仪教会人们自觉学礼、懂礼、守礼,具有良好的行为,这是素质教育培养外在素质的重要表现。可见,礼仪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正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目标。不仅如此,在培养学生重要价值观和具有良好行为的同时,礼仪还能在日积月累中促进素质教育其他目标的实现,因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是能力、成就等其他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古代的蒙童,通过学习礼仪之事,在洒扫庭除,应对尊长,进退揖让中,在礼乐射御书数等日常生活实践中,不仅习得了外在行为,而且培养了内心。长此以往,就可以实现“古人小学教之以事,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渐更历通达事务,将无所不能”的境界了。

1.2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道德建设是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进行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礼仪教育与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由于人的内在本性本身就包含了实践道德的倾向,所以礼能够折射出人的道德精神。因此,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礼仪行为常常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映射,任何一种礼仪都离不开道德。例如,在你送走客人的瞬间,客人对你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这些感觉获得的最直接信号,往往能够有效地表现出你的道德水准。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说过的一样: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敬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愚蠢。

1.3礼仪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人的社会化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具体是指通过内化他人的态度,来认识“自我”,并按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过程,如通过调整,使生活专业技能、价值体系、社会规范等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一系列的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要实现社会化,最重要的就要实现能力社会化。礼仪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品位,一个人思考、处理问题的角度与方法的创新,而这些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社会化的重要过程。这种能力不仅指做事的能力,更是指把事情做正确,做正确的事情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重要条件。人只有在处世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要让人误解,同时让人产生正面的印象,才能在激烈的社会中提高效率。礼仪的运用需要在小事中体现,更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如果你不注重细节,就会失掉很多生存的机会。同时,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习得,而是长期积累、反思、实践的结果,可以从小到大浸染于家庭环境而自然形成,也有可能是后天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得到。而礼仪课的开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2、高校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礼仪课程是把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的科学,它的研究方向强,目的性明确,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密切;但是,礼仪课程内容上难度不大,学生一看就懂,往往导致不被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又习惯于照本宣科,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在高校的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2.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礼仪教育中,教学理论脱离实践,指的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教学理论不能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不能上升到教学理论。我们都知道教学理论是不能离开实践的,否则理论就变成了没有任何作用的空洞的摆设了。在高校的礼仪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仅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一些定论,忽视了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理论,忽视了实践训练,使理论严重地脱离了实践。

2.2教学过程中手段单一化。我国很多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教师主要凭借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巴进行课堂教学。表面上看,这种方法直接把知识交给学生,不用学生去思考,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学习理论,教师应明白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仅凭这种方法单调而枯燥的讲授方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3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化。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的过程。通过教学评价,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而言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对教师而言,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而言,能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学校而言,能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的礼仪课的评价存在不少问题,如评价的方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缺乏科学性等。往往以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为主要依据,一纸定成绩,缺乏多元标准。

3、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方式探索——以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礼仪课程为个案

要提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效率,势必要改革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方式。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开设的研究生公关礼仪课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下面将以其作为范例进行分析。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学院充分认识到礼仪实践的重要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目标。非常有特色的一方面便是把礼仪课程的理论与日常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如把礼仪“十会”作为学院“文化育人”理念的一部分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有礼有节,会微笑、会问候、会赞美、会道别、会感谢、会鼓掌、会敲门、会拒绝、会谦让、会道歉,做到以礼相待,与礼同行。又如,学院还努力争取打造礼仪课程的实验室,建立了专门的形体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形体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形体塑造和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整体形象及气质,争做新时期具有良好风貌的大学生等。

3.2教学过程手段多样化。该学院的课程主要通过理论讲授、自主学习和实战演练三个部分来进行,这种方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创新。这种模式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加强了实践环节,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理论讲授自成特色。我们知道,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一门学科的性质,从而才能弄清该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讲,要上好一门课程,理论性强的课程要反映学科的最新动态;对于实践课程来讲,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礼仪课主要偏向实践性质多点,从而在讲授的过程中,很多老师觉得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要讲,因为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表面上看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还要看讲课的教师怎样创新性地去创造教学方法,把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礼仪教学结合起来,讲授出最有活力的理论。该学院的老师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并不只是照本宣科,讲授陈旧教材中的陈旧知识,而是大胆进行知识的创新,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礼仪课的重要性时,从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规矩”出发,把作为规矩的作用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结合社会是一个规矩性的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来讲授作为社会的人、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应该怎样来理解规矩与自由成正比的关系。以此教法,有效地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和思维。

二是自主学习自成特色。自主学习首先体现在学习理论的自主性。表现为具体知识并不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讲,而是由学生在课外自己去涉猎。该学院的礼仪课程并没有标准教材,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不要拘泥于一种知识体系,要吸取众知识体系之长。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其次,自主学习还体现在组织实践的自主性,除了需教师引导外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和环节都由学生自主组织,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掌握知识的意识。

三是实战演练自成特色。该学院的实战演练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学生案例讨论和情景模拟三个部分来组成。每次课老师讲完理论后,都会留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来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并点评,不仅能使老师所讲的知识得到及时反馈,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老师的当场点评,也能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学生案例讨论主要是由课代表组织同学们收集经典案例,把案例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生活中的案例、视频案例和关乎个人前途国家命运的案例,在每个同学演示完案例并提出问题后,大家共同讨论,这种方式有效地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情景模拟主要是由三个小组的同学们自编自演一些专题礼仪,在表演中故意把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以错误的方式呈现,让其余同学来挑出问题所在,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3.3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考察学生学习效果时,该学院采用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有效地反馈教师教的情况。因此,该学院在期末考核时,通过知识竞赛来考察学生对学习内容细节的掌握情况;通过上交学习心得来反馈教师教的情况;通过写课程论文来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多种评价可考查方式有效地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礼仪课的教学特色分析,我们得出:只有正确把握礼仪教育的特点,利用好相关资源,创造生动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使礼仪课既能发挥综合训练的效果,又能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才能使礼仪课在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中发挥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礼仪教育只有立足教育实际,改进教学方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新形势下对人才提出的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秦启文.现代实用公关礼仪[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小学教育网,2010年9月14日黎靖德,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99.http:///blog2012.aspx?bid=3832686.

[3]何春晖.知书达礼:交往与礼仪[M].浙江科技出版社第1版 ,2009年4月.

[4] http://.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6

职业道德 礼仪教育 市场竞争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靠的不仅是文凭、才干,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素养和自身的能力。实验证明,无论是干练的企业家,还是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都存在设计个人形象的问题。美好的个人形象,无疑对事业的成功大有裨益。作为一个中专生,处在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只有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礼节礼貌规范,才能在设计个人形象问题上做到有的放矢。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并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属于道德的范畴。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当今,不少年轻人正是由于缺少了“讲文明礼貌”这一课,不但许多起码的文明礼貌习惯没有养成,还沾染了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坏习气,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自觉地以现代的社会道德和文明礼貌的标准,荡涤自己不文明的不良习气,净化思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高尚品德,树立他们的美好理想,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知道应怎样跟别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更好的与别人进行交往。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那么,应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礼仪教育呢?

一、举止礼仪

那么,什么是举止?举止是指人的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概括为举止。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受教育的程度。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举止礼仪的教育呢?就拿“坐”来说吧,现在的椅子、沙发,大部分是软椅、软沙发,人们习惯一屁股坐下去,头靠在沙发被上,翘起二郎腿,这样,虽然很舒服,但有失风度。实验证明,人们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判断此人在多大程度上值得信赖。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行为既能体现出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能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更关系到一个人形象的塑造。冰冷生硬的语言,懒散懈怠的动作,矫揉造作的行为,有损于良好形象的塑造。相反,端庄含蓄的行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我们都应成为举止高雅的人。要成为举止高雅的人,就要学习有关的举止礼仪。

举止礼仪,包括正确的站姿、优美的坐姿、雅致的步姿、真诚的表情、恰当的手势等。站姿要求我们站时像松树一样挺拔、俊俏、伸展,真正达到一种挺、直、高的感觉。坐姿要求坐得文雅自如,基本要求是:端庄、稳重、自然、大方。走姿的要求是像风一样轻盈,要从容稳健,避免内、外八字脚。表情是优雅气质的显示器。它具有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作用。表情是修养的外露。要塑造优雅得体的形象,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表情。在社会交往中,恰当的表情应是:友善坦诚、适度得体、温文尔雅。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富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得体适度的手势 ,可增强感情的表达。使用手势时,手势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手势使用要正确,即基本要求是:自然优雅,规范适度。如要递送笔、刀子、剪子时,应把带尖部分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既方便别人接拿,又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礼貌。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举止,但它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处世行事的能力。

二、仪表礼仪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服饰、姿态、风度等。仪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它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有密切关系。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仪表礼仪的教育呢?注重仪表有什么意义呢?首先,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表明,一个人在与陌生人见面时,往往在最初的7秒钟内对此人做出评价。此评价往往比档案、名片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短暂的人际接触,靠的就是第一印象,它有时会决定你的某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其次,仪表美是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的表现。注重仪表是有礼貌的表现,是对他人的尊重。一个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的人,应该是注重仪表的。衣冠不整、不修边幅的人,会给人留下生活懒散、责任感不强的感觉,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讲究仪表就要做到内心美与外表美的和谐统一,从提高人的内在素质入手;着眼点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注意修饰部位与自身诸多因素的协调;要讲究个人卫生。注重了自己的仪表,可以体现出对工作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同时,也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可亲可近、可信的美好印象。因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仪表礼仪教育。

三、语言礼仪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人们每做一件事情,总离不开语言。俗话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语言是人心灵得体现,是表现人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教养水平。因此,应对同学门进行语言礼仪的教育,教育大家应自觉得遵守文明礼貌修养,讲究说话的艺术,掌握语言的使用方法,做到语言美,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首先,语音要柔和、动听。在与别人交谈时尽量放低自己的声音,缩短与对方的心理距离,显示出自信、亲切。交谈时应做到言之有礼、言之有的、言之有益、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度。其次,要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恰当的把握语调,形成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和谐美。再次,讲话时要尽量避免口吃、咬舌、吐字不清的毛病,否则,会导致信息交流失败。最后,必须注意,不要随便省略主语、切记词不达意,注意语句的衔接,使语句贯通。只有正确的使用语言,注意语言的文明,才能跟人进行正确的交往。因此,我们要学习语言礼仪。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7

【关键词】学校;教育仪式;界定;特征

仪式,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流派都对仪式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角度。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仪式”一词逐渐从人类学、社会学领域走入教育学领域,“教育仪式”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国内关于“教育仪式”的讨论和研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的教育仪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来自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仪式案例介绍和各类学者对教育仪式功能与机制的思考。而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不同视角的审视,对教育仪式的功能、作用机制莫衷一是,无法对教育实践产生实际、有效的指导作用。因此,从界定、分类与特征等方面对“教育仪式”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和各级学校教育仪式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仪式的界定

正如著名人类学家特纳所说:“仪式,是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国内学者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进一步将“仪式”界定为“象征性、表演性、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程序”,这种“行为方式和程序”可以是特殊场合情景下庄严神圣的典礼,也可以是世俗功利性的礼仪、做法,亦可以是被传统所规范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技术或有国家意识形态所运用的一套权利技术。

顺是逻辑,“教育仪式”即指教育领域的“仪式”活动,是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而设计的,具有强烈象征性和表演性的,从设计模式、参与主体和效果都进行了具体设定的教育载体和程序化活动。校园中的教育仪式活动一般包括大型的仪式,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和入党仪式、颁奖仪式等,同时也包括比较小型的仪式,如校门口学生迎接仪式、上下课仪式等。

二、教育仪式的分类

上述将学校教育仪式划分为大型仪式和小型仪式的分类依据是参加人数的多少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所谓大教育仪式是指在秩序形式上表现为典礼的重要活动,而小教育仪式则是指日常个人之间的仪式化行为。显然这种分类模式基于学者自身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方便性和实践性,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术上的严谨性。

学界对于仪式的分类标准很多,如马文・哈里斯主张教育仪式按照其活动目的可以分为团结礼仪和生命关节礼仪两种形式。然而目前在人类学中较为普遍的是根据其用途进行划分,如国内学者王海英在罗纳德・格兰姆斯六种类型说的基础上将学校中的仪式活动分为仪式化、礼仪、典礼和庆典四大类。其中,仪式化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入队、入团与入党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礼等;礼仪活动包括个人间(如见面礼、社交礼)、群体间(班级比赛前礼仪)以及个人群体间(上下课礼仪)的仪式化行为;典礼通常是指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等;而庆典活动可以分为节日庆典(如元旦晚会等)和庆功庆典(如奥赛、体育比赛的获奖庆功会等)两类。

三、教育仪式的特征

大量的人类学研究表明,仪式具有表演性、象征性、关联性等,那么在学校场域中的教育仪式又具有哪些特征呢?同样由于学者的分析视角不同,教育仪式的特征描述也是大相径庭。本文在回顾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整合各种观点,梳理出的教育仪式特征如下所述:

1、象征性

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Geer_tz)所说:“在仪式里面,世界是活生生的,同时世界又是想象的……然而,它展演的却是同一个世界。”象征,也许是仪式最为核心、显著的特征。在学校场域开展的教育仪式,往往是以一定的象征符号如可以采取的具体事物、形象、语言、文字、动作、音乐等多种形式作为其活动的核心。在这里,象征符号是仪式的表现形式,而象征意义却是仪式活动的旨归。换句话说,在教育仪式中象征符号是象征意义的载体。而只有在仪式的象征性意义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仪式的“教化”和“陶染”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这恰恰是教育仪式在学校场域得以长久存在的原因。

2、虚拟性

有的学者将仪式形容为“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游戏”,这勾勒出了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虚拟性。象征性,注定了教育仪式的完成需要参与者共同表演,而其所营造的必定是一个虚拟的“心理世界”。然而,在这样由表演出的“象征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中,置身其中的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却是真实不虚的。这种对参与者形成强烈冲击的心理体验与情感,使得仪式的象征意义能够圆满实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在教育仪式中“虚拟性”与“真实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3、程式性

国内学者龙宝新在其对教育仪式的定义中明确指出,教育仪式除了“象征意义鲜明”等特征外具有“高度程式性”。和一般性活动不同,仪式活动是实践活动失去其功能性价值而仅保留其象征性作用的结果。所以仪式活动的人文意义并不在结果,而在其过程之中。由于功能性的丧失,仪式活动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很强的可重复性,高度的程式性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

4、卷入性

根据格尔兹的观点,仪式的直接功能是引发人们两种不同种类的习性、动机、情绪。仪式功能下实现不但需要仪式活动自身的象征性与虚拟性,更加依靠参与者的情感卷入程度。学校场域的教育仪式更多地表现为群聚色彩,具有一定高强度的集中性。在群体参与的前提下,各种教育仪式活动无不竭尽所能渲染出一种特别庄严、肃穆的“场”,利用这种场效应使得每一位参与者不但置身其中,而且能够“置心其中”,在情感上与整个仪式活动的节奏达成“共振”,甚至进入某种“如痴如醉”的“物我两忘之境”。显然,这种高强度的情感卷入相对于课堂中单维度的认知卷入而言,对学生的态度影响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5、半工具半表达性

在人类学研究中,仪式一直是作为一种表达而出现的。而在教育是作为首要目的的学校场域中,这种高度程式性的过程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表达的形式,其背后所蕴涵着的丰富思想教育内容成为教育者的重要关注点。于是,教育者们不断地为各种仪式活动赋义、增值,使其原始的象征性、生活日益丧失。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仪式中仪式活动的表达性变得非常微弱,其工具化色彩却相对浓厚。本质上讲,教育仪式活动是在其表层的表达下实现其工具化的目的,是一种十分隐蔽的微观权力技术的运用过程。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8

个人礼仪的重要含义

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种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是众所周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主义公德为基础,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那些故作姿态,附庸风雅而内心不懂礼,不知礼的行为,或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假文明、假斯文行径均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所为,众人将对此嗤之以鼻。,。

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

就国家而论,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一国治国教民的经典。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均把礼仪视作是一切的准绳,认为一切应以礼为治,以礼为教。关

于个人礼仪与社会文明的问题,我们的先人也有过不少的论述。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王以礼,有耻且格。”其大意为:用政权推行一种“道”,并用刑律惩处违“道”者,老百姓想的是如何逃避惩处而不看行为的对错和荣辱,用德来推行“道”,以礼教化人民,老百姓懂得对错、荣辱,并会自觉地遵守之。这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在古代,人们对个人礼仪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天子》中的“礼仪谦耻,国之四维”,更明白、直接地将“礼”列为立国四精神要素之首,也可见其突出的社会作用。

无数事实证明了个人礼仪对一个社会的净化与美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自觉按社会文明的要求,调整行为,唾弃陋习,最终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符合时代之礼的轨道,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可以说,个人礼仪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个人礼仪的重要概念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人们对文雅的仪风和悦人的仪态一直孜孜以求。而今,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日渐频繁,人们对个人的礼仪更是倍加关注。从表面看,个人礼仪仅仅涉及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而且事关全局。若置个人礼仪规范而不顾,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必然授人以笔柄,小到影响个人的自身形象,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事实如此,绝非无病呻吟,耸人听闻。

我们强调个人礼仪,倡导现代文明,旨在提高个人礼貌素养。强化公民的文明观念。良好的礼仪风范,出众的形象风采,是我们自尊尊人之本,更是我们立足、立业之源。

影响个人礼仪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与人们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1、首因效应 概念、特点、辨证

2、晕轮效应 也叫光环效应 举例

3、近因效应 概念 举例

(二)社会因素

一些我们熟知的社会因素,也影响到人们对个人礼仪的追求。

1、社会角色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的会角色,人们都尝试用最好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社会角色,如:能力、智慧、爱心等。而通过塑造良好个人形象的方式来扮换最佳社会角色,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易、最快捷的方式。

个人礼仪要与自己的社会角色吻合。

2、个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自然 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人: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社会的道德和 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形成独立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为社会化的人。

个人的社会化是延续一生的过程,个人礼仪的获得、完善、是人社会化的过程,礼仪的学习伴随一生。

3、个人礼仪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角度看,中外的个人礼仪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古代,个人礼仪是一种特权。现代社会,虽然不同阶层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但个人礼仪却成为人人都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文化因素

个人礼仪是种社会文化,是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是治国教民的经典。个人礼仪与社会文明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古人对此有专门的论述。

文化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精神层面就包括宗教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所以,讲究个人礼仪,实际上是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在个人生长的反映。

这部分内容以列举事例的方法进行。

个人礼仪的运用原则

美化自我,尊敬他人。(适度、敬人) 共勉:周恩来名言

坐姿

社交场合采用最多的姿态。

(一)就坐姿态

即走向座位直到坐下这一过程。

1、注意顺序 两种:优先尊长

同时就坐(用于平辈、同事、朋友之间)

2、讲究方位

无论从正面、侧面、背面走向座位,都讲究左进左出,尤其在正式场合要遵守。

3、落座无声

4、入座得法

5、离座谨慎

(二)坐定的姿势

1、根据座位高低,调整姿态。

“浅坐”。

2、坐定时,上身一般保持端正,而腿、脚的姿势却可以有较多的变化。常见的姿势:

正襟危坐式 垂腿开膝式 双腿叠放式

双腿斜放式 双脚交叉式 双脚内收式

前伸后曲式 大腿叠放式

其中,男女通用的姿势有:正襟危坐式,大腿叠放式,前伸后曲式等。

女士专有的姿势有:双腿叠放式,双腿斜放式,前伸后曲式。

男士专有的姿势有:垂腿开膝式。另外,在一些正式场合,人们总会感到紧张局促,表现出来的姿势是双脚内收。因此,尽量少出现这种姿势,可以给人镇定的印象。如果实在紧张,采用这种姿势,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二)站姿

1、体态:直立,挺胸,收腹,略为收臀,平肩,直颈,下颌微向后收

2、表情:两眼平视,精神饱满,面带微笑

3、上身:

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

两手可在体前交叉,右手放左手上,肘部略外张

男性必要时可单手或双手背于背后

4、腿部:两腿直,膝盖放松,大腿收紧上提,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

5、男性:双脚可微微张开,不超过肩宽

6、女性:脚成v型,膝和脚根应靠紧;身体重心尽量提高

女士应避免的站姿

两脚交叉站立 双手/单手叉腰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

身体抖动或晃动

(三)、行姿

也称走姿。与其他姿态相比,处于动态之中,体现人类的运动之美和精神风貌。从总体上讲,属于人体的综合性活动,但侧重点在脚步上,所以也称为步态。行姿总的要求:矫健、优美、匀速。

辨析:行姿总的要求不慌不忙,是否缺少个性和朝气?如何用礼仪的观点解释?

1、基本行姿

行走时,应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础。

(1)保持正确站姿,作好起步准备。

(2)全身伸直,昂首挺胸。

(3)起步前倾,重心在前。

(4)脚尖朝前,步幅适中。

脚:避免外八,内八,重心在前脚掌。

腿:膝盖伸直。

步幅:一脚距离。

(5)双肩平稳,两臂摆动。

有节奏,手心向内,摆动幅度为30度左右。

(6)全身协调,匀速前进。

行走的某些阶段,速度要匀,有节奏感,轻松,自然。

男士:抬头挺胸,收腹直腰,上体平稳,双肩平齐,目光平视,步履稳健大方。

女士:头部端正,目光柔和,上体自然挺直,收腹挺腰,两腿靠拢行走,步伐匀称自如,轻盈,端庄,文雅。

2、禁忌的行姿

女士:避免故意走“猫步”。腰部要自然摆动,不能扭捏,避免步幅过小,含胸。

男士:避免含胸驼背,左右摆动,步幅散漫,低头等。

(四)、蹲姿

属于一种静态的姿态。多用于捡拾物品,帮助别人或照顾自己。

1、基本方法

单膝点地式:一腿弯曲,一腿跪地,男女通用。

双腿交叉式:女性多用。

双腿高低式:一高一底,相互依靠。

另外,还有其他的方式,只要优雅,符合礼仪要求,都是正确的姿势。

2、注意事项

(1)不要面对他人,这样会使人感到不便。

(2)不要背对他人,这样会使人感到不受尊重。

(3)双腿叉开的姿势不够文雅,被戏称为“洗手间姿势”。

3、正确的姿势

侧对他人,双腿弯曲,肩部不要弯曲。

(五)手的姿态

无论男女,一般情况下,自然地把手放在腿上,或者椅子扶手上即可。女士的手姿讲究优雅,可以将手放松叠放于大腿上。

 

浅谈个人礼仪的重要含义相关文章:

1.浅谈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意义

2.浅谈个人礼仪修养

3.浅谈个人礼仪的含义和形式规范

讲究礼仪的重要意义范文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繁荣,以服务礼仪为代表的专门礼仪研究蓬勃兴起,公民礼仪学研究作为礼仪学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开放进取的形象和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在呼唤与大国形象相称的当代公民礼仪学研究。专门礼仪研究的蓬勃兴起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公民礼仪的概念和特点

在当代汉语语境下,“礼仪”往往指代“礼仪行为”而不涉及典章制度等传统内涵,确切地说,当代行业礼仪学的研究还都只止于礼仪行为的研究层面,应该称为行业礼仪行为学,如服务礼仪行为学、外交礼仪行为学等等。沿袭这一语境习惯,礼仪的概念可表述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随着人类社交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约定俗成的社交规范。礼仪行为的本质是社交规范,礼仪思想的核心是尊重。

(一)公民礼仪的界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与当代“人民”的概念相比较,“公民”更多地关照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从语词上讲,公民礼仪即公民必须遵从的礼仪规范,其研究与行业礼仪、涉外礼仪、传统民俗礼仪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公民礼仪与行业礼仪。行业礼仪是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行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如餐饮服务礼仪、军队礼仪、银行商务礼仪等等。在礼仪学学科体系中,公民礼仪是基础礼仪学研究的主体,是行业礼仪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行业礼仪相比公民礼仪具有全体性和随时性,即:公民礼仪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行的,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公民礼仪的要求是随时的,不分工作与否,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段的行为。

公民礼仪与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国际交往中遵行的礼仪惯例,就其本质和行为个体而言是国际公民礼仪;而公民礼仪则是本国内部的礼仪惯例。显然,国际礼仪惯例(涉外礼仪)与国内礼仪惯例(公民礼仪)在确立的过程上无本质差异,但在适用范围上则有大小之别。可以预言,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礼仪必将弥合国界内外的差异,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

当代公民礼仪与传统民俗礼仪。传统民俗礼仪是当代公民礼仪最重要的渊源,礼仪约定俗成的特性决定了任何礼仪形式都不可能是纯粹人为地凭空杜撰,都只能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改造和重建。建构全民性的当代公民礼仪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传统民俗礼仪所提供的丰富文化营养。

结合以上分析,公民礼仪的概念表述为:

公民礼仪又称基础礼仪,是在约定俗成的前提下,经国家意志提炼、规定和教化逐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行的基本礼仪规范,是社会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二)公民礼仪的特点

1、约定俗成性。民间礼仪具有毫无争议的约定俗成性,公民礼仪体系的建构是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为基础的,尽管期间有国家意志的介入,但在建构过程中国家意志的作用是甄别、提炼前提下的规定和教化,而不是无中生有、闭门造车,换句话讲,公民礼仪是国家意志甄别和提炼出的民间礼仪,究其根本是约定俗成的。

2、德礼一体性。任何时代的任何礼仪都有其特有的道德内涵,礼仪行为与其道德内涵互为表里,德礼一体。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内涵,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3、差异共融性。当代公民礼仪的建构受国家意志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国别差异性和民族差异性;在当今国际交往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民礼仪必将在差异的碰撞中走向共融和大同。

4、审美向善性。作为全体公民遵行的社会行为符号系统,公民礼仪行为的规定具有审美和向善的倾向性要求,如“坐立行”的规定中对腰部挺直的要求既符合人类行为审美的规律又关照了有益身体健康这一善的诉求。

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行业礼仪研究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以窗口服务行业领军、以金正昆《礼仪金说》等为代表的行业礼仪研究应运而生。行业礼仪研究的触角广泛地触及到了服务、商务、家庭、旅游、社交、外事、教育、军队、司法等诸多领域,其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乏可圈可点的精辟观点。三十年行业礼仪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探索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诸多模式,为公民礼仪的确立奠定了丰厚的标本基础。其二,廓清了当代礼仪行为的基本范畴。其三,端正了社会心理对礼仪的认识,提升了今后公民礼仪规范推广的民意认可度。

(二)西方礼仪登陆和中国传统礼仪回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境外资本、先进技术一道,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快餐、情人节等等当代西方人文元素也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大家庭等社会集体心理的影响下,作为西方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礼仪制度被广泛的介绍、引进和接受,吃西餐、穿西装、行洋礼、过洋节一时成为人们效仿和追逐的时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本土文化体内的“排异反应”渐次显现,加之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倡导“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儒家礼乐文明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孔大典”、诵读儒学经典、倡导孝道文化等多种形式悄然回归。无论是西方礼仪的影响和渗透,还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回归都为当代公民礼仪的确立开拓了广阔的文化视野。

(三)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十年来,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体育竞技比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成为中国展现新风貌新形象的亮丽名片。同时,与国家硬实力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滞后。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余晓辉为“奥运礼仪工程”编著的《2008公民礼仪手册》,作为应对具体活动的急就之章虽然解了一时燃眉,但反映出的却是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本不该有的贫乏和缺失,其深层的话语已十分嘹亮,即:中国公民礼仪已到了不得不全方位建构的时刻。显然,提升综合国力、改新国际形象的国家诉求已成为确立当代公民礼仪的强力推手。

(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