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集锦9篇

时间:2023-11-06 10:10:42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1

新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是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人才一一一一具有丰富的应用型知识,掌握思维方式的人。

创造性人才,即具有独立的不断获取和创新知识。信息的能力的人才。

多样性的人才,即强调人才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各种人才的潜能,在动态中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一定意义上讲,新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新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但是,拥有了人才并不等于拥有了一切。人才也需要管理、组织,也要遵守组合规则,否则就不能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在新经济时代,不但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对这些不同的人才进行全新的组合,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一种新型的人才组合规则。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即科学家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而且更直接地成为了财富的拥有者和创造者,他们成为了新经济的新宠儿——新兴的知本家。随着知本家的出现,另外一个新兴的阶层——知本营这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和成长起来。作为时代新宠的知本营运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学识和平统的企业家才华,而且具备超凡的知识资本营运能力。因此,知本营运家是对企业家的超越。知本和资本的结合,才能共同塑造新经济。知本家和知本营运家的联手,就会共同开创新经济的未来。甚至有些知本家本人就具备企业家的素质,而成为兼知本家与知本营运家为一体的双重身份,集中体现了新经济的人才组合这一新规则。

新经济社会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学科分化越来越细。在这样的知识海洋中,单个的人谁也无法完成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系统,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群体效应,这才能表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而直接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一、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联姻1.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塑造新经济

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联姻,共同推动着新经济的发展。只不过这时的科学家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而是拥有知识资本的知本家,这时的企业家已不单单是靠资本创业的企业人,而是具有渊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能营运知识资本的知本营运家。他们的全新组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推动了波澜壮阔的新经济。这是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幸事。

知本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标志着个人对知识积累、创新的权利得到社会的承认,也是人类利用自身智能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行为成为个人自由的象征。

作为知本家的科学家其重要作用在于把零星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知识要素转化为知识资本,并通过知识资本的拥有与控制,达到价值增值和无限制复制、使用的目的。知本家不仅是知识资本的化身,更是知识资本社会化演进的产权承担者。通过知本家,实现了对知识资本的社会分割与管理。

知本家是社会新兴生产力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人类在新时代改造自然的能力。

知本家作为全球新兴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不仅带动着本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推动全球知识产业的兴起,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决定国家实力的不再是实物资产与货币资金的拥有量,而是知识资本的拥有量和知识资本人格化——知本家队伍的发展壮大。

知本家作为新经济时代新型生产力的代表,直接推动着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着新经济的发展,对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但是仅仅靠知本家还不能使新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伴随着知本家的产生同样对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新型人才——知本营运家的出现,也为新经济谱写了重要的一曲。知本营运家和知本家一起共同合奏了新经济金曲,共同塑造着新经济。

就个体而言,知本营运家最初是以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本商品而出现的,通过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本市场——知本营运家市场而实现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当新经济社会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知本营运家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和新型的企业家,将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正如工业社会里的中产阶级一样,他们将成为新社会稳定运行的最为牢固的社会基础。

知本营运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形成,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人类社会演进和结构变迁的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知识资本的经营管理权逐渐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知识资本构成的各要素中,所有权的取得是知本家形成和存在的重要基础。然而,取得知识资本所有权的知本家们并不一定就具备对知识资本进行经营和管理的技能。同样,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知本家也没有必要花大部分精力去从事知识资本的经营活动,他们可以通过所有权的有效控制或使用,集中精力致力于技术开发与知识产品研究,获取更大规模的知识资本所有权,实现财富增长与社会地位的提高,把知识资本的经营管理权通过有偿转让或委托的方式让渡给具备知识资本经营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士或组织,从而实现所有权价值收益最大化。知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是知识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资本的经营管理权集中到一个新兴的社会成员手中,为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准备了生产力条件。

知识资本经营权向一部分社会成员集中,既是社会分工深化的表现,又是社会新兴力量兴起的标志。知本营运家们作为一个整体,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掌握了知识资本的大部分经营管理权后,他们就具备了一整套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发生联系的交往准则和社会财富的获取方法。

知本营运家的出现,也是新经济社会里,社会开放和法治完善的反映。然而,知本营运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崛起并不是国家政权或社会公共权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结果,而是社会结构转型、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在新经济时代,知本营运家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并不是通过国家政权或社会公共权力的获取而崛起的。他们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分工深化的要求,在具备了较高的知识素质和知识资本经营管理能力后,通过市场竞争和社会结构转型而逐渐形成。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在促进物质资本的跨国界、全球性流动的同时,知识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也在加速。与此相适应,知本营运家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力量。因此,知本营运家阶层在新经济时代,是具有全球影响的社会阶层和力量。

知本营运家阶层作为新型的社会力量,成为新经济时代垄断性控制力量,既是社会财富的最大生产者,又是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所有者之一。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时代宠儿和新社会的轴心,知本营运家阶层不仅以自己丰厚的学识和干练的企业家才华赢得社会的青睐,而且赋予新时代深厚的知识、文化内涵,成为社会精英和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主要创造者。在新经济时代,知本营运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知本营运家阶层将成为新时代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营销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他们将把人类丰富的企业管理文化与营销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新经济时代,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将使人类管理思想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管理思想进一步知识化,知识资本及其运动将成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和管理主体,并使管理内涵进一步丰富。管理对组织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以组织的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为重要内容,组织目标的实现包含知本营运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使管理组织与社会阶层相融合,传统的微观管理组织向宏观管理组织跃升,管理组织的界定上升到社会结构的层次。扩大了作为管理研究对象的管理组织的研究范围,使社会管理与微观企业管理相沟通。扩大了管理学组织研究的视野。

③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使管理手段、管理技术进一步知识资本化的同时,丰富了管理思想的实践内容,并使知识资本的增值运动与管理资本化相结合,开创了管理资本研究的新天地。一方面扩大管理学研究视野,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另一方面则强调了知识资本管理研究的重要性。

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改变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政治结构和资源结构。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知本营运家的崛起,知识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丰富了经济结构的资本内容。同时,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产业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经济体系的产业构成方式,使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产业成为衡量经济结构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作为判断某一经济体系知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另外,传统的所有制结构中,各所有制主体是明晰的。知识资本营运家阶层出现后,知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界定和收益分配方式发生了改变,用传统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在知识资本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

在新经济时代,毫无疑问,知本营运家阶层将成为社会轴心,因为他们拥有最为完备的知识资本营运技能和市场知识。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社会以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获取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经济基础。知本营运家阶层社会地位的获取主要依靠他们的个人知识素养和才智,而不是实物财富。知本营运家通过自己的知识资本经营管理能力加速了整个社会知识化进程,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产品化步伐。

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内部组织结构,是由分散的社会成员通过松散的业务关系而形成的。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反应能力、整体利益维护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财富控制能力以及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等明显特点。

知本营运家具有较为一致的价值观系统,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市场观念、营销观念与竞争观念。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知本营运家阶层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并崛起的,较强的知识资本经营管理能力是他们经济活动的基础。

竞争意识。所谓竞争意识就是确立优胜劣汰的意识。,竞争意识是知本营运家阶层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正是因为竞争才使知本营运家阶层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活力,成为新时代的社会轴心和新生产力的代表,推动着人类向更好的未来迈进。

营运意识。知本营运家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是否能使知识资本商品在经营管理循环中获得价值增值,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是在知识资本市场上能否被顾客接受,如果不能被接受,则不可能顺利完成循环和实现增值,将遭受被淘汰的命运。

社会分工与合作观念。新经济社会是一个分工更加明晰和深化的社会,不同的社会成员扮演着不同的分工与合作角色。所谓社会分工与合作观念,是指知本营运家阶层从事知识资本经营时重视合作伙伴与分工伙伴的观念,进行经济活动时从他们的原本需求、权利义务去统筹规划。

没有分工与合作,就不可能有新经济社会的顺利运行,也就没有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和崛起。因此,分工与合作观念是知本营运家阶层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时的共同意识和根本观念。

正是知本家和知本营运家的崛起和组合,才有了今日繁荣昌盛的新经济局面,科学家和企业家分别以一种新的面目出现,共同塑造了并继续塑造着新经济。

2.科学家向知本农转化

站在新经济前沿的,以知本家新面孔出现的科学家们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清楚地知道生活在一个发生史无前例的变革的年代,必须正视变革、欢迎变革,并且竭尽全力为变革扫除障碍.他们懂得威力空前、无可逃避的历史力量正改变着现实。其中有描述微处理器性能的迅速革新的穆尔法则;有说电脑网络的价值等于节点数目的平方的梅特卡夫法则;有说硅谷的数字脑袋中一有可笑的念头冒出,便会迅速传播开来并影响美国企业界心理乃至全球的盖茨文化霸权法则。他们认为,贝尔系统的解体是自500年前发明印刷机以来最重要的事件;微处理器是自2000年前出现阿拉伯符号数字以来最重要的进步;鼠标是自有老鼠以来最重要的发明。

这样一群人便是知本家群体,他们以知识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坚强的意志改变着人类的历史。诚如67岁的管理学权威迪伊·沃德·霍克宣称:“我们正处于一个历时4洲年的时代即将结束,另一个时代正冲破阻力而来这样一个时刻。”

知本家虔诚地信仰科技至上主义,他们坚信技术必然推动历史的发展,坚信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的开端。

知本家具有绝对的、确实的、极大的雄心壮志。他们不会制定5年计划,他们会有一个千年的远景规划;他们不只考虑眼前生意上的事,更把双眼放到整个世界的改造上;他们不拿未来打赌,他们了解历史,知道历史不是个人创造的,而是技术创造的,懂技术的人也就理解创造“新人”的那种力量。

知本家为新思想、新思维、新的思维方式而生活。因此,他们会抛弃一切束缚思想、自由的东西。

知本家的知识结构应该广泛而且在某一点上有专门的研究,这就要求他们有较高的领悟力,对新知识敏感且善于学习,从而发现无穷商机。

随着科学家或知识分子向知本家的转变,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一个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发展,爆发性地向全球扩张。

知本家在新经济中的活跃表现,不仅使人类创造的财富总量急剧增加,充分证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已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为财富的受益者和拥有者,他们之中名列世界500强和超级大富豪的大有人在。

这个蔚为壮观、史无前列的新经济风暴,是知本家一手发起和操纵的,他们是新经济毫无争议的主角和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本家就是在新经济社会中以知识、技术为资本进行投资、生产、研发的企业家。具体来说,就是本身具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对新知识敏感而又善于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并敢于和善于应用新的知识,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汇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于新用途的企业人。

知本家首先是科学家。然而,他在新经济时代已经从单纯的科学家向企业家方向转换,他具有企业家的素质和特征,他能把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知本家更是科技至上主义者,他把知识作为生产分配的第一要素考虑,或者说将智慧资本作为企业基本的资本形态。智慧资本一人力资本十结构性资本(领导能力十企业文化价值观十社会认可和谐),其实质是特定人才和技术的组合所拥有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

科学家成为知本家是新经济时代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3.知本营运录成为新型的企业家

伴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知本家作为新经济主体出现的同时,新时代的优秀企业家群体也在不断地变换角色,不断地发展壮大。知本营运家的出现,甚至比知识资本家的形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要深远。因为知识资本营运家是知识资本家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也是知本家与政府合作、分工的桥梁。知本营运家把知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地结合的同时,进行科学的分离。如果说知本家是无形财富的所有者,那么知本营运家则是动态无形财富的实现和真正控制者,知本营运家的诞生,开拓了资本营运的新时代。企业家向知本营运家的转化,也是新经济的特征和要求。

知本营运家的产生,既是知识资本增值的需要,又是知本家实现财富低成本扩张的需 要,更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知本营运家在本质上是从事知识资本经营、管理的优秀企业家,他们的出现,是企业管理与市场经营革命在新经济时代的结晶。

知本营运家的出现是以知识资本、知本家的形成为条件的。一个优秀的知识资本所有者——知本家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知本营运家,而一个优秀的知本营运家则完全具备作为一个优秀的知本家的条件。因而,可以这样认为,知本营运家是对知本家的超越。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要素脱离物质资本而独立运动,知识资本的经营、管理活动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知本营运家具备了产生的生产力条件。

事实上,知识资本运动的非实物资本化,也是知本营运家从其他实物资本经营管理者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的前提条件。知本营运家与其他资本经营者相区别的一个重要之处在于,知本营运家除了具备一般的企业经营、资产管理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了解知本营运的具体特点、增值方法及市场交易准则,如何与其他知本营运者相互沟通,进行业务合作。当然,一个优秀的知本营运家也应该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实物资本营运家,而一个优秀的实物资本营运家则未必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知本营运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是否发达,主要靠企业来体现,在新经济时代也一样。知识型企业在新经济社会里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优秀企业家的知识型企业是不能完成知识资本的有效扩张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的。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这个细胞没有活力,整个国民经济就没有活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除了这些国家有雄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新经济发达外,还有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新兴企业家队伍。

知本营运家的自然属性与其他时代的企业家和知本营运者相同,即按照科技发展水平、企业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从事的行业特点,对其经营管理的方法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社会行业管理机构,为其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优秀企业家,知本营运家的行为还必须得到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使之能有一个集中统一的合理资本营运权力保障机制。

知本营运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是新生产力的杰出代表,也是新时代最富有进取心和创新意识的阶层,他们是新时代真正的经济统治者。

知识资本营运家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把握住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了解知识资本的宏观运行规律。

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是不适应从事具有高度技术性和重要影响的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知识型企业是新经济时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和支柱,要求新型的企业家和资本营运者具备长远的企业发展和资本营运的战略眼光。

知本营运家必须具备系统的全局观念和市场意识。新经济运行的复杂性、知识性和市场性,要求知识资本营运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知本营运家必须具备充分的市场信息,拥有卓越的管理才能,超前的时效和效益观。因为知本营运家的成败与否,仍然是看他能否创造良好的新增价值,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1)信息观

新时代的资本营运者,必须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因为知识资本的形成、交易、管理无不受信息的影响。知识商品信息,是知识型企业提供的知识商品能否充分显示其可靠性、耐用性、效用性和价值增值性的状态反映。资本形成的信息化是指知识资本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科学规范的信息指导下进行。信息既引导知识资本的形成与营运,而知识资本形成与营运又随时反馈信息。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知本营运家必须把握时机,作出正确决策,获得市场潜在利润。信息意识的强弱,利用信息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知识资本营运家能力的重要标准。

(2)管理能力

知本营运家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管理能力,因为知识资本营运过程中,高效率的管理居于重要地位,是获取知识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提高管理者在知识型企业中的地位,管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本,没有一批优秀的知识资本管理者,就没有知识型企业的正常运行。知识的资本化、资本人格化、人格化资本的市场运行就变得比较困难。

(3)财政与效益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时间是作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而存在的,一个不注重时效的企业家,将变相地增大经营成本和浪费资源。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如果决策失误,就会贻误经营。一些企业经常出现产品积压、脱销、市场开拓不力,根本原因是失去市场进入的恰当时机。时效观念对于资本营运家而言,更为重要,因为他不仅花费自己的时间,而且影响着资本流动时间,决定着整个知识型企业的效率。时间资源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价值增值的规模和效率。

总之,知本营运家作为新时代的优秀企业家和资本营运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和营运水平,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真正的时代宠儿,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

知本营运家的出现和崛起,不仅仅是个别社会精英的崛起,而是一种社会新兴力量,社会新兴阶层的出现和崛起。知本营运家阶层的出现和崛起,是新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的结构和政治权力的配置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显示着人类社会正由传统社会向知识社会跨越。知本营运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甚至超越了知本家出现所引起的社会震动。

知本营运家的出现,引起了传统资本经营与企业管理的革命性进步,使资源配置结构由非人本向人本主义回归。这是一个人本主义的新时代,人及其拥有的知识、技能与创新意识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其他在传统社会里支配人类行为的物,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金,已经从社会生活的高高顶端徐徐降下,不再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主导力量,逐渐变成人类实现价值增值、财富复制与无限制使用的物质手段和价值工具。人类将向一个机会更加均等,人性更加得到弘扬与发挥的未来社会迈进。

新经济社会正是因为知本营运家的出现和崛起,才变得效率更高,机会与选择的权利更多,更平等,人类也逐渐迈向更加理性、更加文明的新时代。

二、不同类型人才的同机组合

1.人才互朴效应管造新经济

现代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已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知识领域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分化与综合日益深入,各种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社会管理体系日趋复杂,这一切足以使人们眼花镜乱。在如此复杂且又多变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爆炸”成为这一时代的形象写照。在如此浩瀚的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从事一项社会创新工程,这就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组合在一起,发挥互补优势和群体效应,共同谱写新经济的金曲。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古朴的格言,又再度被人们想起,以强调齐心合作的重要。只是人往一堆聚,劲往一处使还很不够,必须科学地讲究人才的群体效应,也就是人才资本的结构效益,才能激发出一代人的创新能力,产生1+1>2的整体效益。

系统工程学有一句名言:系统的整体效益一定超过它的各个子系统单独效益的总和。

人才资本结构效益也应遵从上述原理,社会上各类人才都有不同的智力,而不同的人才系统都为了一定的社会功能而设置。为了发挥特定系统的特定功能,不同的智力应该如何有机地组合,对人才资本的整体效益影响极大。

人才学家研究认为:智力结构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结合体,它至少由5个次一级的结构组成。即:

(1)专业结构

各种有关专业的精细综合,如一个企业的销售部门除了训练有素的推销员外,还要有经济人员、心理分析人员、社会学专家以及专业的科技人员。

(2)年龄结构

我们常说的“老、中、青”三结合就是一种较好的年龄结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学有专长,按一定合理比例组成一支立体作战梯队。现代科学史上,年过半百的老科学家巴丁,年富力强的中年科学家库柏和20来岁卓有创见的施里弗3人通力合作,创设了超导微观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

(3)智能结构

按照智能——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的不同特点,将再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人才综合在一起,使之既有探索,又能实施与再现。知识经济时代还特别要发掘创业型人才即善于将知识转化为产业的人才。

(4)知识结构

由初级、中级、高级知识水平的人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例如,研究人员与辅助人员的比例,理论研究人员与实验人员的比例,大学中教授、讲师与助教的比例等等。

(5)素质结构

外向型与内向型互补,不同性格、毅力、兴趣、气质、风度的人相处,彼此必须志同道合,而在其他方面允许有一定的自由度。正如纤夫拉船一般,不能要求一条线地行走,而允许成一定角度散开,便于选择各自的具体道路而通力合作,以其合力拉船向前。

智力结构的各种次一级结构有许多种组合,再加上智力结构总体的组合,更有极多的比例。人才学家提出了选择出合理的比例达到整体最优的问题,但目前还不能确切地解决。

问题的核心是应该建立一个联合而又开放流动的体制,在动态中调整。在这里,自适应的原理又将再次发挥作用。只要人员的构成是自适应的组合,各自都有创见,在彼此的交流(交流形式多样,不一定是面对面)中能够通过思想观点的撞击产生新的创造性的火花,那这种智力结构就是合理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研究小组,哪怕其各种比例都接近优良水平(假如有这种标准的话)也是无用。这样的组织必须重组,允许人才有进有出,其标准就是成果如何,有无创新。在竞争、开放、流动中互相选择,互相适应,互相合作。不要忘记:生物界的每一微小的进化,都是这样形成的。如今的每一能够生存的物种,都有极其巧妙的生态结构。所以,人才的智力结构也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动态地、自然地形成的。

“差异就是财富。”有差异才有碰撞,才有思想的火花,才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比较,才有竞争,才有生动活泼的创新局面。爱提意见的人有时可能拥有真理,而互相的探讨和启示会有创新的思维。领导与人事管理人员正是通过对差异的引导。调剂与妥善处理,使不同向量的作用力向着大体一致的方向,产生巨大的合力,而使自己的单位与团体产生“1+1>2”的效益。

2.创造崭新的人才活动会同

在新经济社会中,不同类型的人才组合在一起,发挥群体创新功能,共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需要创造崭新的人才活动空间,发挥良性差异效用。

差异管理中,有良性差异与不良差异,实际绝大多数是中性差异,即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例如,心理学将人的气质分为4类;胆汁质、多协质、粘液质与抑郁质。每一类都有优缺点;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态度直率、激动暴躁、热忱;多血质的人机智敏锐、对新鲜事物敏感、善于适应环境,但多凭兴趣指使,不善于对待艰苦紧张而无趣的工作;粘液质的人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埋头苦干,不被无关的事情所分心,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但处事不够灵活,反应较迟钝;忧郁质的人孤僻、敏感、多愁善感,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但细心、谨慎、感受能力强。

且不说其他的差异,仅就人才的气质而言,聚居在一起有相容的,有不能相容的。领导与人事管理干部,对此自然应当容忍,这是一种气度,同时他们可能认识到:差异是一笔财富。

管理学家提出领导个人究竟能与几个下属相处的“关系数”。据有关公式计算,如果下属为2人,则关系数为62。如果下属增加到7人,则关系数便急剧上升为490!

在关系数说的基础上就提出了管理的幅度与层次的问题:一个主管人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的数目,这是管理幅度;管理系统中具有上下隶属关系的不同权力级别是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大小与管理层次是反向变化的:管理幅度小,则管理层次多,管理层次少,则管理幅度就大。

为了便于管理,传统的观点是小幅度多层次,整个结构显示出高层建筑的那种形态。对于各层次中每一位主管人员来说,内部的事情可能好办点——关系数减少了。但整体结构的效益却大大下降。这是因为层次过多,信息失真大,决策和执行都迟缓。根据可靠性原理,我们将组织结构的‘肩层建筑”现为一个多级串联系统,尽管每一个层次信息的可靠性达到99%,而一个有10个层次级的整个系统,可靠性只有:0.99%、0.990%。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形成一个怪圈。

时代的进步、信息经济的发展与新经济的到来,已经为走出怪圈提供了新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技术与物质条件。

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人才空间结构。

这种结构以扁平型为主要特征,实施网络化管理、个性化工作与棋阵式组合。

扁平型空间结构不仅有利于降低信息传递损耗,提高决策时效,而且还能避免多层组结构中各级组织内中性差异形成的不相容的影响。这种影响由于层级过多而积累过甚,产生放大作用。如果较高或最高层级的差异是不良性的,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很可怕的。

反之,扁平型结构有利于大面积地沟通交流,自由灵活地分化组合,有利于实施民主和健全的法制。至少透明度可以大大增加。多层级结构就像多块玻璃迭加,扁平型的就像一块玻璃一样,显然其透明度要相差许多。

但是,按照传统的怪圈,扁平型结构关系数剧增,主管对下属的直接领导与管理很难顾及,容易产生松散、无纪律与民主过度的情形。这就需要有现代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技术条件,还有电脑网络以及许多不同智能水平的“纲领”劳动者。

网络化管理有一系列新的观念:

①网络化管理必须是开放的。全球性的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信息资源和随意交流的环境。它可以将一切所需要的信息,在正需要的时刻,送到正需要的地点或人员之中。这样,它就越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权力与规则,越过了国界与边界,向各现任领导人提出了挑战。领导的权力与优势主要也在于能早知道或多掌握一些信息,否则不能及时正确决策而丧失实际的权力。网络化管理将这一优势由一切有能力获取的人分享,在这一意义上说,人人都是领导人。一切与领导人有关的机会、责任。人员、组织、智慧、新信息与新知识等等,其他人也都能拥有。当然,差别还是存在的:人人都能当的领导人,只是虚拟领导。但真正有资格当实际领导的人,他必须在网络化管理的一切先进方面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在网络的大海中领航,否则终不免形同虚设。

③网络化管理要求普遍意义上的民主集中。旧的权力与游戏规则不时行了,新的规则必须产生,而只能是真正的民主集中。就像互联网之所以发挥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也是因为有了通信控制协定及其技术开发。民主集中不是一件易事,在全球范围协商一致更不容易。可以预见,超越现有法律、法规的权力分配,以及生活与工作品质 都会有一个新旧交替的混乱局面。

③网络化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推广知识。这使人才能最充分地享有知识和信息资源。虽然为了利用当地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市场的机会,每个公司都有一些独特的知识,但如果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地推广知识,那么,就有可能为竞争对手提供了新创意的源泉。因为,知识本性是属于全人类的。通过网络积极推广知识,则同样对人才享用资源十分有利。特别是土地、劳力、资本等不可缺少的资源大量移向“信息”,在网络上取得资源更为重要。

网络化管理要求突破时空的限制,不仅可以超越空间,而且可以使许多本不能同时进行的工作得以同时完成。网络化管理就能超越时空提供并行作业的可能。这将根本改变组织机构的工作流程与内容,从而建立高效率的团队。

网络化管理要求一切信息数字化,不可避免地要求一切可虚拟化。这样就会不断出现诸如虚拟办公室,虚拟企业,虚拟百货公司。当然还少不了“虚拟领导人”。

网络化管理要求企业组织分子化。每一位人才就是企业的最小单位,可以应工作需要机动组合。在分子化组织中,人才自动自发、主动学习,通过网络合作,以知识和创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网络化管理再进一步,则要求企业本身也分子化,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依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寻找结盟、寻找资源而实施各种虚拟经营模式。如虚拟生产(专攻设计、行销,将生产委托分离)、共生(共组行业中心,共担成本)、策略联盟(交换各自拥有的关键资源创造竞争优势)、虚拟销售网络(使下属分设各国的销售部成为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募股扩展)、虚拟“行政部门”(将业务部门对外发包,吸收专业化公司人才为已统筹)等等。

④网络化管理并不纵容内部各行其是,而是要求利用信息网络将原本各行其是的众多部门一体化。网络化管理也不必顾及差异的存在,在“网络导向”下,差异总是向有利方向转化,而人才之间各种中性差异也不会产生不相容的弊病。有一句流行语:“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为网络中难见本人庐山真面目,即使是狗,只要它能进入网络交流,人们确实不可能发现,更谈不上什么无原则纠纷了。

总之,网络化管理有着一系列的新观念与新规则。以上只就人才的空间结构有关部分讲的。不论网络化管理如何广泛或如何地神通广大,归根结底,网络的各个结点只能是人才。对于信息与知识交流而言,整个网络化管理只能是扁平型的。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人才的适应空间有两大重要变化:

一是个性化的工作方式。网络给了人才最大最自由的空间,他尽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不会有与他人或领导直接冲突的危险。充分施展人才个性也就是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全新意义上的生产方式与劳动方式。劳动与人类的才能自由全面发展的直接结合,劳动与乐趣在接统一,成为人才资本发挥最大效益的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

二是人才在网络化管理中有时当将帅,有时当车马炮或卒子。在网络导向下,人才的流动如同棋盘上的棋子一般,有着千变万化的组合。这就是棋阵化组合。虚拟经营就是各种人才在不同的策略下的棋阵化组合。整个网络运行就像一盘下不完的棋一样,时有胜负,但难有最后的胜利者。

为了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着重于提高人才资本的空间结构效益,先决条件还是要有网络化管理的观念与相应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依靠空间结构网络化原理,以实干、创新、悟性、毅力加资金,将宝塔式结构改为有效的扁平结构,网络横向化,信息处理一体化、决策分散化,人才工作个性化、人才使用棋阵化,提高反应速度,以免丧失商机。

其次,为明天而准备不是“一刀切”、“一步到位”与“赶浪潮”,而是制定规划,分批分步实现人才网络化管理的电子化。使现有的横向一体化的扁平式网络添上现代技术的双翼,展翅高飞。由于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有各种优势:信息传输速度快,保密性能好,生存率高,失真低,抗干扰能力强,中间环节少,传输距离远,传输精度高等等,所以,网络电子化使人才资本的运营具有无限的空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资本的效益。

3.合理的人才时间结构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直接的财富,那么人才毫无疑问也成了财富的源泉,为了使一个人才群体不断地创新出新知识,成为不竭的知识喷泉,就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时间结构。就一个因工作的关联形成的正式团队而言,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年龄结构。这是考虑到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工作朝气、工作技能、智能等因素。不同性质的团队对年龄结构的要求有所不同。管理团队一般年龄结构偏大些,以充分发挥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者的作用。生产作业团队一般以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为主。营销团队一般以老带新,往往年轻人更多一些,使营销队伍充满图劲。年龄结构的考虑,还应保障团队在不断发展中的动态平衡,保障后继有人以及按照人的心理特征与智力水平,使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最佳效能。

人才的时间结构效益与人的年龄密切相关,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人的智力发展,在不同年龄期是不同的,同时,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中也有不同的职位或表现,形成了老年人的老谋深算、阅历丰富,中年人的年富力强、基础扎实,青年人的思想敏锐、热情奋发等特点。不同年龄期的人才按一定比例加以组合,也就是常说的老年、中年、青年三结合,就有可能取得较佳的时间结构效益,具体表现在:①适应新经济时代经济和科技“跨接”与“转换”的需要,促进新经济的发展;③人才之间产生“亲和力”互补与互相促进而产生1+1>2的能量放大效应;③能经济、合理地使用人才资本,整体上取得较佳的宏观经济效益。这种年龄结构就是人才的群体时间结构。一

人才个人,终其一生,在人生征途上的不同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特征的最佳年龄区。按说,如果存在着多个“最佳’”的话,事实上也就无所谓“最佳”了。然而人才有着综合性的动态自适应的能动性,在一生之中,可以全方位地追求多个最佳点。构成一个立体的时间结构,取得尽可能高的效益。这种从线性的时间序列中以不同的方位角度选取的最佳年龄区,就是人才个体的时间结构。

个体时间结构与群体时间结构对于一个新经济企业网样重要,重视个体时间结构的建设是良好群体时间结构形成的基础,重视群体时间结构建设不仅直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为个体时间结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据国内外人才学家研究,大学教育之后,30岁前开始有重大发明创造,40岁以前即有一项重大发明创造的占2/3;60%的重大发明创造在40岁以前。同类型人才创造力最佳峰值为37岁,区间在25一45岁,平均值为28.2岁。

随着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力最旺盛的年龄区呈现逐步提前的趋势。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技术人才创造力最佳的年龄区为35一55岁,较25一45岁滞后,而发达国家则为25一40岁。虽说“大器晚成”之才有的是,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大器早成”。报载1978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大学少年班,现在有18岁的大学助教,21岁的博士,26岁留学归国副教授。全国少年大 学生达数千人,他们早已成为栋梁之材。

新经济时代,人才在大规模信息交流的环境下,又拥有多媒体电脑及数字化网络知识,知识的应用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迅速。因此,不可能等求学时期结束后再来从事创造,而只能是边学习边创造边出成果,尤其是大学时期,创新已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部分。那么,“大器早成”也就不难理解了。

人才一开始工作,就有收入。贝克尔根据大量统计资料绘制了年龄一收入曲线和年龄一财产曲线。指出青年人收入较低,而收入达顶点的年龄区是中年,即45一54岁。进入老年则呈递减之势。由此,可以将45一54岁,这一段看作是人才投资回报的最佳年龄区。

很有意思的是:当人才外向性投资最佳年龄区,亦即开始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时期呈提前趋势时,表示人才投资回报的年龄一财产曲线的顶峰期却在向中老年区间移动,由45一54岁后移至约55一64岁。这一前一后并不是偶然的,恰恰存在着“早慧厚积”的联系。对于早年就开始重大创新并不断地一如既往地努力的人才而言,晚年并不意味软弱与凄凉,恰恰是“满目青山夕照明”,一片灿烂景象,是象征丰收的金秋!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类“早慧厚积”的人才很少,所以老年贫困无助的问题伴随人口老龄化成为各国的大难题。在20世纪前的漫长岁月,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未超过总人口的6%,而到ZI世纪初,将达10%,到2050年,每4个人中将有一个老年人!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知识资源;循环经济;促进机制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提到“循环经济”一词。后来,经济学家们对此不断修正、发展和完善,最后把“循环经济”提升为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所谓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以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知识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并逐渐成为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循环经济的层次分析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强调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自始至终地减少资源消耗、高效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废弃物排放,推崇物质资源循环利用,谋求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站在不同的角度,许多专家学者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理论上通常把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企业内部层次、区域层次、社会层次。

(一)企业内部层次

企业内部层次是循环经济微观层面的基础循环,它是以企业内部广泛使用的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科学技术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近些年以来,由于企业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使得科学技术在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力。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微观层面来看,科学技术依然是企业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有效手段。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保障。在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涉及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节能降耗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和副产品再利用技术和治理污染技术。

(二)区域层次

区域层次是循环经济中观层面的中循环,它以企业间运营、企业间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区域层次是循环经济的建设方式由微观层面向宏观层面发展的过渡阶段。循环经济的区域层次是指循环经济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在空间区域上的具体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区域层次。从空间尺度和类型的角度上,可以把区域层次划分为: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园区、生态城市。其中,生态产业链是指一系列利用对方废弃物和副产品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的企业;生态产业园区是自然、地域和工业的综合体,是依据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念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的区域形态。园区内的企业不仅有相互竞争的关系,还有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通过建立各种连接、合作关系而形成相互共生的生态网络;生态城市是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城市设计,塑造节能、高效、和谐的人类居住环境。

(三)社会层次

社会层次是指循环经济宏观层面的高层循环,它以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以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源循环为出发点,社会层次的高层循环重点关注能源和物质资源在整个消费过程的前后是否可以再生循环利用。为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层次的高层循环发展目标是在建立整个社会的从生产、生活到消费的能量物质复合循环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宏观循环经济体系,以宏观循环经济立法为引导,进而探讨建立循环社会。

二、企业知识资源定义及与物质资源的区别

(一)企业知识资源的定义

企业知识资源是指以企业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自身所掌控的能够给其带来经济效益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企业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自身掌控的非物质资产,这一部分资产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其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非物质资产具体可以表现为:企业品牌、企业文化和企业信誉等市场方面的非物质资产;企业专利、企业版权和企业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资产;企业工艺流程、企业管理流程和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等所构成的企业组织管理资产。第二,反映企业实际运营业务过程的并经过反复使用和验证都是正确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每一个企业自身所拥有的个性化的丰富资源。第三,企业所具备的智力资源。企业的智力资源是指企业丰富的人力资源中蕴含的利用企业知识和创造企业知识的能力资源。

(二)与物质资源的区别

企业知识资源是一种非物质资源,与企业其他物质资源在本质上存在诸多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呈现在增值方式和个性化特征上。

1.企业知识资源具有非物质特性,它是无形的,很难有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而物质资源是有形的,方便衡量。

2.物质资源的效益是依靠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来驱动的,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企业,其物质资源产生的效益就高;企业知识资源的效益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创造能力来驱动的,善于认真分析总结和思考的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体现为更强的主观性,从而企业的知识资源效益就更好。

3.企业物质资源的积累是由小变大,循序渐进积累起来的,其发展速度是受到自身限制和制约的;而企业知识资源的积累是跳跃式发展的,其增值是无法限定的。

4.物质资源具有不可重复使用性,运用不当会逐步减少,随着使用过程的深入会出现磨损和资本贬值的现象;而企业知识资源具有极强的复用性,一般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出现损耗现象,而且还会不断创新和增值。

5.企业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为企业所有的人员所共享;而企业物质资源很难实现共享,总是归企业不同的主体所拥有。

三、企业知识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促进效应与促进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尽量减少对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索取和损耗,同时尽可能增加对可再生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回收。企业知识资源可以极大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企业知识资源对循环经济的促进效应

效应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某些因素和结果之间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效应多用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促进效应是指推动发展的某些因素和结果之间构成的因果现象。企业知识资源对循环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作用

企业知识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增强作用体现在企业实施的信息化项目上。目前,企业都在实施信息化项目。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项目,可以提升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整个经营、管理和决策过程中,促进企业充分使用和开发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加速企业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通信和共享,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拓展产业链条,减少产业链上各个循环经济结点的摩擦和碰撞,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循环效率,改善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其产业链柔性,进一步提高可再生、可利用废弃物的使用效率。

2.服务作用

企业知识资源的使用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在循环经济的运营过程中,可以将虚拟交易融入其中,利用企业知识资源精简循环经济运营过程中的业务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企业运营方式方法,减少企业循环经济运营中的浪费现象。同时,在企业虚拟交易过程中,运用企业知识资源可以服务于企业的物流、资金流,达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优化企业物质资源、提高企业废弃资源再利用效率的目的。

3.关联作用

企业的知识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处在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间通过知识资源的共享,可以实现跨越企业体制障碍,加强企业之间合作的目的。同时,可以将企业间的合作关联发展到相关产业链条的企业中,最终实现区域共同合作。在区域共同合作网络中,各个结点的企业之间可以充分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流,带动产业循环运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循环运营能力的提升。

4.协同作用

通过企业知识资源的使用和共享,对企业的减量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等进行技术革新,进而帮助企业从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减少对自然界的废弃物排放量,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总体循环体系的绿色运营,协同创造和谐的社会循环经济。

(二)企业知识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

促进机制是指推动发展的内部组织构成和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需要企业、区域和社会共同推进。如下图所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知识资源的促进机制包含三个组成部分:企业层面促进机制、区域层面促进机制、社会层面促进机制。企业层面促进机制是基础层面的以企业内部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小循环;区域层面促进机制是中层层面的以企业间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中循环;社会层面促进机制是高层层面的以整个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大循环。这三个组成部分是以层次关系来逐步展开的,呈现为塔式结构。同时,贯穿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上,企业知识资源都在积极发挥着增强、服务作用以及关联和协同的促进效应。

1.企业层面促进机制

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企业中不断革新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推行节能减耗、生产环保,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企业污染进行提前预测和有效控制。企业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其增强作用和服务作用,可以从企业技术层面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不断积累和使用知识资源,既有利于革新减量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加快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科学技术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企业改善整个工艺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损耗,提高废弃物再生和再利用的效率,达到“节能、减耗、排污、增效”的目的。同时,对企业知识资源的深挖细掘,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把握客户需求,及时对企业生产和运营进行调整,推进清洁生产,积极整合企业物质资源,改善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固化,实现企业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和物质资源投入最优化的目的,推动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

2.区域层面促进机制

区域作为经济的中观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处于关键地位。循环经济的区域层次是指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技术在空间区域的具体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在区域层面上以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的物流作为载体,进行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园区、相关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形成区域企业间的生态链,最终实现构建区域生态网络的目标。企业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和关联作用,可以从区域层面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产业链条企业间、产业园区企业间可以加速自身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沟通,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提高各个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加速企业间物质和能量资源的流动,便于企业间整合各自的资源,降低单个企业的废物处置成本,有利于企业资源的综合化利用。另一方面,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可能在一个企业中完成,往往需要在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或者区域层面上才能实现。基于企业知识资源共享交流,区域企业之间可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区域企业间知识资源的共享交流,取长补短,建立区域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体系。区域内企业不仅能够较好地处理自身产出的废弃物和副产品,还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使区域企业间构筑起物质闭环循环路径和能量多级利用体系。因此,应以企业间知识资源共享交流为基础,关联到企业之间其他资源的共享和组合,形成良性的区域循环产业链和区域循环产业园,从而促进循环经济体系在区域企业层面的发展。

3.社会层面促进机制

作为经济的宏观主体,社会处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地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以整个社会物资资源循环为出发点,社会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应该重视资源在消耗中和消耗后的再生循环利用,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体化的物质能量复合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人类社会的宏观循环经济圈,从而实现整体系统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充分发挥其关联作用和协同作用,企业知识资源可以促进社会体制层面上的循环经济发展。其一,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管理平台宣传知识,通过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升公众、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意识。塑造企业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经济责任感和环保责任感,同时把这种价值观关联到整个社会,通过整个社会的互相监督和互相限制,促进废弃物和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营造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氛围。其二,积极搭建企业知识资源共享交流平台,提供循环经济的咨询服务,预先让公众和企业掌握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再生循环利用知识,促进公众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流动,实现整个社会层面上循环经济的和谐运行,从而构建循环型社会。

作者:郭旭文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士锋.基于信息流导引作用的循环经济研究[J].情报杂志,2010,(5).

[2]程霞.信息资源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研究[J].江苏商论,2012,(2).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3

[热点点击]

1.2007年3月3日至15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上,贾庆林主席代表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政治决议和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多项决议和报告。此外,这次会议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大会发言必须言之有物,突出特色和深度。

2.2007年3月5日至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考点链接]

1.与经济常识链接

(1)运用农业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农业的意义等有关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两会焦点的原因。

(2)运用市场经济的弱点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2007年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策。

(3)运用经济效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原因和意义。

(4)运用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提高劳动者技能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5)运用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提出的2007年要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的方针的重要性。

(6)运用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有关知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7)运用税收和纳税人的有关知识分析制定《企业所得税法》的原因。

(8)运用世界市场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2007年要适应新形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方针的正确性。

2.与哲学常识的链接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报告》所指出的我国2006年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2)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分析《报告》中所提出的2007年必须把构建和谐文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的重大意义。

(3)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关系。

(4)运用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与政治常识链接

(1)运用国家机构的职权的有关知识,分析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之间的关系。

(2)运用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分析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运用政协的性质、职能及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等知识,分析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作用。

(4)运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方针。

(5)运用“一国两制”的知识,分析《报告》中所提出的要保持香港、澳门稳定繁荣的原因。

(6)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能力提升]

2007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回答1―2题。

1.为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做准备,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前讨论了法律草案。法律草案交由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事先学习和讨论( )

①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 ②有利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③说明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④表明人大代表行使了决定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

2.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这一规定理解错误的是( )

A.体现的平等保护原则是由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的

B.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C.有利于巩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的平等经济地位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回答3―4题。

3.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

A.是现代农业的领导阶级

B.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C.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

D.拥有较高的学历

4.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①关键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②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④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②⑧④

C.②④ D.①④

5.文化是资源,也是生产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材料一“文化创意产业”融“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领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需求;=是文化消费的需求。北京通过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提出要打造“创意之都”;上海编制完成城市创意指数;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市”,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各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材料二“文化共享长征行”是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化服务活动,旨在传承长征精神和弘扬长征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办单位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为革命老区群众开展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文化共享I程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像长征一样,在红土地上播撒着致富的种子,让农村百姓在文化上得到实惠。

(2)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开展文化共享活动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1)①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文章从信息时代的特征、信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信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的运行规律及信息失真、失落的成因,希望以此能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共同解决社会失信问题,重构诚信社会,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条件。

信息时代,是指信息产业得到极大发展,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人们被淹没在各种信息的海洋里,信息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以至于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信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丰富和方便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信息的失真和混乱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害,尤其是它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对社会诚信和道德体系的瓦解作用非常大,如不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旦造成不良后果,修复危害可能要花费数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人们曾经以生产工具为标志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如果说信息首先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生产工具的话,显然信息时代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手段发展到目前的最高形态,它不仅是生产工具,而且是软化了的生产工具,会渗透在各种生产工具中发挥作用,渗透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其作用和功能远远超出了人类社会截至目前创造出的所有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从农业经济时展到工业化经济时代(前期、中期、后期),进而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

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罗斯托在他的《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一书中,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哈罗德—多马模型等理论和方法,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1971年又补充了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第三和第六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两次突变,是最有意义的阶段。从主导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演进规律角度,人们将其分成七个阶段,其中第七个阶段就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知识经济的观念和理论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59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就从劳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后来又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中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对信息在经济中的巨大价值进行了深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波拉特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向美国商业部提交了题为《信息经济》的报告,奠定了信息经济的理论基础。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电子时代”;其后随着日本增田米二的《信息经济学》、美国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论著的相继问世,一场“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革命”的热潮在世界兴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 1980年、奈斯比特1984年在他们风靡一时的《第三次浪潮》和《大趋势》一书中分别提出了“超工业社会”、“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并认为信息社会里知识是最主要的因素;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其后研究日多,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新概念,尤其是19%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中正式使用“知识经济”( knowledge-based economy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词,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8年版《发展的知识》(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更是提出了一连串的新名词,强调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作用,为世界广泛认同和使用。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是对同一时代特征的不同表述,“知识经济”更多的是从社会层面研究信息的生产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知识信息传播的政策和社会制约及对策,更注重社会层面;而信息时代强调的是信息特征的变化和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更注重技术层面。从内容和形式上,知识是信息的内涵,而信息是知识的表现。从发展阶段上当知识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时,整个经济特征表现为“服务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初级形态;当知识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成为主体时,整个经济特征就表现为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高级形态。

信息时代突出地表现为信息要素的革命性变革—信息量的急剧扩张和质(信息存在方式、传输方式、使用方式等)的根本转变。从信息的生产看是信息量、信息种类的剧增;从信息通道看是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从信息受众看是范围的极大扩散和信息的感应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它不仅是硬件的生产或软件的开发,而且是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它将全方位的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演进。

二、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极端重要性

(一)人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交流及其演变是人类及其社会进步发展的阶梯—信息的生产和交流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的发育;促进人类与外界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推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而帮助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产生了更多更高的信息需求,促使信息的生产、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输方式的革命,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革命中加速发展。

(二)我国的信息论及信息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对信息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和理论总结,莫过于《孙子兵法》,《孙子》十三篇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中心,即“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孙子的知行观既包括宏观上的总体认识,也包括中观上的层次认识,还包括微观上的战术认识;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抽象认识方法,又包括特殊条件下的具体认识;既包括对赢得战争的基础条件的认识,也包括对战争过程中局部条件的认识。而这些都处于动态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一般规律而且要认识动态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及促成其变化的因素。他的“知”集中体现于知彼知己、知常知变、尽知先知。三者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以知彼知己为核心,知常知变、尽知先知贯穿与知彼知己中,知彼知己直接导致“行”,它的全面系统与否、精确及时与否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从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分析、判断到使用各个层面都涉及到了,而且在“用间篇”中还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间谍获取情报(用间),可以说《孙子》是我国最早的信息学教科书。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多集中于战书上,如《六韬》、《孙子》、《管子》等,国外多用其指导现代管理,非常有效,可见中国信息学的成熟与完善是相当早的。

信息的方便性、快捷性给人们带来的生产便利和生活乐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的丰富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信息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极强的渗透力,它几乎渗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现代生产与生活已进人“信息依赖”时期,信息的失真与混乱也极大地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果无知、不知、无所知、无以知、无能知、知之后、知之偏、知之假,都可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可能将人们拖人深重的灾难(如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现代战争等)。

(三)信息依赖与信息时代的深刻矛盾

由于人类社会分为不同的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信息也成为各利益集团之间争斗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信息角力”。虚假信息的制造与传播,从最原始、最低层次的说谎开始(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直到对信息的干扰、封锁、制造虚假信息以掩盖、迷惑、欺骗……使虚假信息成为信息发展的影子,与其相伴共生一同发展(如黑客与病毒)。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信息的需求极度扩张,信息的生产极度扩大,信息的传播极为广泛和快速,信息的 重要性日趋提高。不遗余力地获取信息,促进了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诸多信息矛盾的存在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信息真与假的矛盾,即一方面要获取真实的信息以了解敌情,另一方面要制造虚假信息 以迷惑对手;技术进步及其约束的矛盾,即一方面要加快技术的进步、学习与扩散以尽快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要保护专利、封锁信息、滞缓技术扩散以保证技术研发者 的积极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生存发展与道德约束的矛盾,即一方面为了生存要制造虚假信息(如虚假财务信息),另一方面要构建社会诚信的道德体系;社会公信与社会失范的矛盾,社会公共信用,尤其是政府掌握的公信权的应用,如司法、公正、社会中介等机构的行为公正(包括真实的信息、合理的程序、公正的规则、公开透明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民众和媒体的监督等)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失范或被潜规则取代)就会发生知行倒错现象,一方面政府在狠抓诚信与规范,另一方面各部门权力分割又设租寻租以获取更多利益,其结果就会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

三、信息失真及其表现

(一)信道的畅通与阻塞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道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方便。从人体—形体、表情、眼色、语言,到原始通讯工具—马拉松跑步、飞马、鸣摘、火箭、举火为号、狼烟、旗语、灯光,再到现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功能强大的手机与因特网……。信息革命以最能看得见、体会到的成效帮助人们步人信息时代。

然而信道也是“信息角力”直接攻击的目标,不可避免的发生阻塞。一是基于自然的原因—如自然灾害、对电的依赖(电子通讯时代)等;二是不自觉的人为因素—如故障、维护与检修;三是有意识的人为因素—包括破坏(黑客);打击(战争,商战);封闭(自身的保密);干扰‘制造虚假信息)等。这些都必然造成信道阻塞与信息失真,进而危害到整个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

(二)社会诚信体系与“诚信对外规律”

社会诚信体系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体系;体制、政策、法律规则体系;经济运行体系;社会生活体系等。是一个各要素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是一个信息互动、知行互动的有机整体。信息互通的程度、知行统一的程度可以用作衡量一个社会诚信度的标准。

然而在“信息角力”条件下有一个“诚信对外规律”—即要求别人对自己诚信,而自己又不愿诚信或只能有条件的诚信;要求团体内相互诚信而否定团体间的诚信;要求下级对上级的诚信而忽略上级对下级的诚信。

在“知行”上则产生“知行分离”,教导别人要做的自己却不去认真做,阻止别人做的自己却去做。这就必然产生社会心理、社会道德准则的倾斜与社会行为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角斗”,产生了所谓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过程。其实质是人们在信息的公开透明与封闭黑箱中、在竭力获取他人信息情报与竭力保护自己信息中、在构建诚信社会规范和破坏诚信规则中矛盾运动,在两难中寻求均衡。当失衡危及到社会的正常运行时就要进行社会规制并将其理性化、意识化形成最高的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体系。这就是社会的规范与校正,包括道德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法规体系的构建,文化、信仰、宗教与乡规民约。然而这只是约束,这是通过祛码增加“诚信”方面的重量(因为失信是一个自然过程)以求得相对均衡,而不能消除“失信”。

信息失真是失信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在:社会信息—一部分人控制和利用信息权而阻塞另一部分人的知情权;生活信息—买卖双方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信息互通与封闭;经济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信息领域,在经济信息中}o%以上是财务会计及其相关信息。

四、关于信息失真的原因探析

近几年财会信息失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美国的“安达信”到中国的“银广厦”,从大型国有公司到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从“审计风暴”揭露出来的国家政府部门财务违规到各地统计数字的水份和虚假。财会信息失真现象,降低了社会的诚信度,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德,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这些也仅仅是整个社会失信的“某一个行业”。造成这种状况有众多因素,主要是:

1.《公司法》的注册资本金规定较高,对大众是一个高门槛,因而许多“中介办照”机构应运而生。它们都与银行、工商、验资、税务等机构有着“利益”关联,可以“帮助”企业在资金缺位的情况下通过验资和工商注册,大大支持了企业的生长和经济的发展,但也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不论企业好坏都有一定时期要靠做假账来完成运行,从源头上产生了信息失真。

2.中介机构本身的行为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或社会公证机关的行为。帮助顾客虚假信息,影响社会评价,为其创造获益条件就成为必然的行为选择和“正常”的行为准则。而且做假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做假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3.企业税负过重,加上各部门经常性的乱摊派、乱罚款。如果“严格守信”可能很多企业在现有利润率水平下就没有盈余,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4.由于“政绩”考核指标单一,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辉怂恿企业做假来制造业绩。

5.雇佣关系的制约。财会人员是雇员,饭碗由雇主掌握,在道德、法规与生存、利益的两难选择中只能首选生存。

6.制度上的缺陷、不完备与灵活性。如委托关系与雇主控制的矛盾、股份制与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矛盾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的失真。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5

要想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教学办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加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等,就必须对经济管理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通过新的渠道,新的技术来实现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的更新。

1.教学手段的创新

对于现在的经济管理教学办法,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把所要求的学习内容都给学完之后再进入社会,参加实践。但迫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很少,以至于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没有工作经验而空有一身理论知识,给他们顺利就业带来不利。所以学校要转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在学校的小社会里,模拟创建适于学生进行理论实践的平台,以实现实验教学的模式。实验教学的宗旨就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理论能力的需要为指导方向,以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运用能力培训的办法,创建设计仿真的实践环境,制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设计精神的经济管理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学习结束时已经能够有能力达到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科学实践。在教学中使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形式,提高理论知识的传授效率,培养更多创新、有用的人才。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

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在以上提出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办法呢?光靠人力、物力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高新技术的为辅助。经济管理学的一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当今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也给经济管理教学到来挑战。在经济管理教学中,既要符合理论地传授学生经济管理知识,又要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符合理论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通过专业书详细地给学生讲解分析,而要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需求当靠书面讲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在进行经济管实验教学时,整合理论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等,来辅助实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最新的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更好的辅助教师完成经济管理教学的内容,也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为实验教学创建仿真的现实实验模式,给教师、学生提供一个经济管理模拟现场,有助于学生能够实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中。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为教学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优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有助于学生培养信息素质,增加创新能力和理论知识实践用的能力。

3.实现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手段

拥有了明确的信息技术辅助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理论想法,就需要进一步计划实施,让这一想法运用到实际中。首先要实现备课教学网络化,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联合学校网完成网络备课,在公共校网上共享经济管理教学的教材,利于学生的预习,经验交谈。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校园资源共享网络库,在资源库提供共享有用的知识,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材料等,为学生的更好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提供方便的知识库。进一步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来辅助实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网络化,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社会经济发展讲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具有发现问题并采用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接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做到有好的技术和设备要有优秀的教师来使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这些工作中,除了实施实验教学发展的方案,还要加大其的宣传,带动、鼓励更多的工作者参与信息技术辅助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工作中。

二、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创新之处

信息技术辅助经济管理教学模式有重要作用,且能很大程度上提供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手段。其的创新之处具有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创新性,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办法创新教课课程,学生也能利用信息技术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科学严谨、创新思维地进行实践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第二,主体性,实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的重要突破,实现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教学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是经济管理教学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加其积极性和创新设计性。在信息技术发展下的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创新,为教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三、结语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 统计知识; 推动; 企业; 科学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36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8- 0064- 02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增多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应重视把握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重视加强学习,尤其应重视学习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判断经济形势,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1 统计知识的基本含义

统计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从统计学的角度讲,统计知识就是用国际通行的科学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具体的统计指标,揭示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具体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的作用。

统计知识的重要内容从理论方面讲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管理、统计普查与抽样调查、统计调查制度、数据汇总与整理、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分析、统计法规和体制管理等。日常经济生活中常用的统计知识有普遍统计、抽样调查、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与GDP核算的分析应用。比如,统计分析包含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分析、统计综合评价等内容,就是常用的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

2 统计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大家知道,统计自古以来都是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我国早在公元前两千年的夏禹使得便有人口数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建立了各级政府逐级上报统计数字的“上计”制度。齐国的鲁中把统计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指出“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轻于水险也”。在当前,统计作为科学研究方法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和不凡的功绩。比如,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这些反映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改革成果,就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运用统计知识,采取普遍统计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得出来的。依据这些统计数据,再对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就不难作出科学的研判和正确的结论。

3 统计知识与企业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出,统计知识与企业科学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是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正确科学的决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统计知识与企业科学发展不仅彼此关联,而且是互相激发,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党政领导干部都注意运用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推理法等统计知识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内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从总体内部的数量关系,揭露矛盾,发现问题,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对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和保证。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产成品出厂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数据统计来反映企业的运行状况。特别是投入多少原料,产出多少产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产品市场销售,货款回收等都需要运用统计知识获取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及时掌握生产、销售和收益情况。而有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判断经济形势领导企业生产经营和把握市场发展变化状况方面,显得用心不多,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4 企业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它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中,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稿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据此,企业就应当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认真研究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目标的同时,注重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运用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下工夫分析研究,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变化规律,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5 怎样运用统计知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5.1 把学习统计知识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智力基础

在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应有扎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而且需要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其中统计知识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可缺少的必备知识。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每天都面临着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重大问题决策。而成功有效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个人智慧和多方面知识相结合,首先运用统计知识获取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便对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和事关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那么,怎样学习运用统计知识呢?最好的办法是,从大量的繁杂事务和应酬中解脱出来,安排一定时间,参加统计基础知识培训,或静下心来自学。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工作所需的统计知识,并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丰富经验,发现问题,寻找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发展靠文化、靠知识、靠科技,知识就是力量。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所需知识甚多,只有立足岗位不断地坚持学习,才能带领企业不断革新,发明创造,为社会多做贡献。

5.2 把提升管理人员运用统计知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思想基础

大家知道,人对任何事物只有从思想上有清晰而深远的认识,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才能在实践中采取主动而正确的行动。认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人对事物发展的态度与成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对统计知识关乎企业发展的关系认识深浅,重视程度如何,掌握推动企业发展的信息多少,是否准确,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网络等传播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明显加快,信息获取日益便捷,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在大量信息中辨别真伪,在喧哗声中保持清醒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运用统计知识对关系企业发展的大量信息进行理性分析,观察思考,才能提升正确认识问题的水平。做到在纷繁复杂的客观形势和社会现象中,弄清头绪 ,认清方向,理清思路,科学应对各种矛盾与问题,有效防止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顾此失彼,迷失方向。

5.3 把关注企业的各种数据指标变化作为防范企业风险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经济陷阱也日益增多,企业发展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也是企业在实现科学发展方面面临的重大课题。把关注企业在发展中各种数据指标突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原因、变化规律搞清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5.4 把收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信息资料加以分类作为企业发展的信息资料基础

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深入实际开展调查,在企业内部要深入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走访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内部各环节的协调运转信息;在外部要有人开展市场调查,掌握原材料和产品销售情况、产品占领市场份额、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等信息,然后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类整理,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主要经营者,以便正确把握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可为企业及时调整改革和发展思路打下坚实基础。

5.5 把运用现代决策理论和统计分析等专业知识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决策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出科学正确经济发展决策涉及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专业性越来越强,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一个企业欲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有较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战略素养和专业素养的领导班子,能从政治的高度和国家利益的全局谋发展,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企业面临重大而紧迫的问题需要做出决策时,能够冷静思考,依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重要的相关信息资料按照民主决策的程序作出科学的决策,确保决策的正确和有效,这就需要参与决策的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决策信息,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加以分类整理、分析研究,切实把握企业、行业、市场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和本质所在,才能在企业决策重大问题时有充分的发言权,避免凭主观愿望、片面虚假信息和传统习惯盲目决策,避免使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只有这样企业领导班子才能带领企业走的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董良文,陈仁恩. 统计学原理[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

[2] 中国统计学会. 无处不在的统计[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董海军. 社会调查与统计[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7

关键词:知识经济;行政法;互动适应

中图分类号:DF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25(2000)05-0019-07

一、知识经济需要行政法保障

(一)知识经济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与调节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机器以来,任何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干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其重要特征之一,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严格地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需要政府建立起对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保障体系,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干预和推动。主要理由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离不开市场,而市场功能的缺陷又需要政府弥补。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具有协调与适应、供给与需求、刺激技术创新、控制市场成果分配几大基本功能,其核心是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但这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能自动地实现全部国民经济目标。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发挥有效的调控功能,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和框架条件,如产权明确的企业制度、完备的市场竞争制度、相对独立运转灵活的货币银行体系等,而这些基础性条件只有通过政府的作用才能建立起来并不断调整、保持下去。这说明,市场机制必须建立在政府创造和保持必要的制度框架、秩序规则及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以政府的作用为前提。而且,问题不仅如此,即使所需的制度条件充分具备,市场机制的调控功能仍然有力所不能及的领域或者说存在功能缺陷,即“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是:(1)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努力所带来的大量失业;(2)由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垄断;(3)由市场参与者竞争能力不等所造成的收入分配悬殊差别;(4)由企业转稼成本或收益转移所造成的外部性问题;(5)由搭便车所引起的公共产品的短缺问题;(6)由市场微观主体的小决策所造成的结构失衡问题;(7)由技术变动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波动问题;(8)由其他突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等。①

正因为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与调节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成为政府不可或缺的功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政府以管理者、裁判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出现,担负着干预调节经济运行过程的任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政府是经济活动秩序的维护者。知识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市场,市场充满竞争,而竞争必须有秩序、规则。政府通过对市场活动进行监督,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和必要的管制手段,为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2)政府是执行经济活动规则的裁判者。在知识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应用者都应遵循既定的规则,如有“违规”行为,政府有权给违规者以制裁。(3)政府是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从调节方式上看,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从调节对象上看,分为微观调节和宏观调节,其中宏观调节又分为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对市场分配结果进行调节,以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协调,促进社会进步。(4)政府是知识经济运行的扶持者与服务者。这主要有:第一,政府提供人力、技术和金融支持,加强通讯平台、电子通讯网、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各种类型的技术开发中心和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知识扩散网络的发展,促进知识的广泛获取。第二,政府改变过去直接组织企业技术改造的方式,通过加强需求调控,采取政府购买和合同定购等形式,调动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以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必须靠教育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大力扶持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倡导社会全体成员终身自觉学习,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为知识的运用提供基本保证。第四,建立和发展邮政、通讯系统。现代的邮政、通信系统是涉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中枢。在科技不断进步、微电子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邮政、通讯系统的情况下,加快加紧这方面的统筹规划、建设和研究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这也需要政府直接出面或大力支持才能建立起来和有较大发展。第五,政府要投资兴办从事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有战略意义发明的科研机构,或给予从事该类科研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以 财政支持(5)政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者。政府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状况,为本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规划,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中、长期发展计划。这一方面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宏观经济的信息,引导其行为,保障其权益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具体干预调节经济的行为提供依据和准则。

(二)政府干预知识经济的行为又需要行政法规范

知识经济与政府干预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政府干预,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政府干预也存在缺陷,政府在干预知识经济的过程中,行政权力的滥用,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又会造成资源配置失调,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发展受阻。为保障政府能有效地干预知识经济,防止政府胡乱干预,以及不履行职责不进行必要的干预,就必需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予以法律规范,将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这便是行政法应完成的任务。在知识经济的建立和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行政法应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1、授予政府宏观调控知识经济的权力和控制政府权力的行使。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不可能是无政府经济,不可能是不受政府一定宏观调控的经济。没有政府一定的宏观调控,市场就会出现混乱,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正常进行,知识经济就不可能存在。然而,知识经济又是排斥政府高度集中管理和政府过多干预的经济。如果政府对知识经济横加干预,管得过宽,统得过死,就会使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失去活动的自由,丧失积极性,知识经济就难以搞活,也就谈不上正常发展。总之,知识经济既需要政府权力,以保障其正常有序地运行,又需要限制政府权力,以防止政府权力膨胀,窒息其活力。为此,行政法一定要授予政府宏观调控知识经济所必需的权力,同时要控制政府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

2、确定政府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保障政府正确、合理地行使权力。知识经济需要政府宏观调控,但宏观调控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和遵循正当的程序。方式不合理,程序不正当,调控就可能变成滥加干预。如滥设许可,不经正当程序任意罚款,随意责令停产停业等。因此,行政法不仅要设定政府的权力,使政府在法定的权力范围内活动,而且要确定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程序,使政府按法定方式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办事。

3、规定政府违法行使权力的法律责任,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和行政法律救济机制。知识经济需要政府权力,但又最忌政府权力的滥用。滥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越权,可能是失职,可能是违反法定方式和程序行使权力,可能是基于不正当的动机和目的行使权力等。因此,行政法对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必须设定法律责任,设定监督和救济机制。法律责任是滥用行政权力者对其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如撤销违法行政行为、责令履行法定职责、赔偿损失等。监督是国家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者进行的制约,如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等。救济是国家为合法权益被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行政相对人设定的补救途径。如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要保证政府权力的合法行使,保障知识经济的正常运行,就必须以行政法规定严格的责任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救济机制。

二、知识经济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定位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具体的行政法规范之中,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是在行政法调控行政权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权干预经济的范围和方式的变化必将引起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具体说来,要保障政府行使行政权干预经济的行为既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又不偏离行政法治的轨道,就必须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干预原则(略)(二)合理公正原则(略)(三)适度干预原则(略)(四)有效激励原则(略)(五)公开原则(略)(六)效率原则(略)

三、知识经济与行政法制度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引起行政法制度的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已被广泛运用的行政处罚制度、行政许可制度、行政裁决制度、行政强制制度、行政责任制度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仍有其适用之必要,但要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调整其内容,使之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就行政处罚制度而言,要对那些侵犯知识产权和利用某些技术手段从事危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制裁,以维护好知识经济秩序;就行政责任制度而言,不仅要求政府对其越权和滥用权力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而且要求政府对其不履行宏观调控职责,不为知识经济的发展积极提供指导与服务等失职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指导制度、行政合同制度、行政奖励制度、行政服务制度、行政协调制度、行政扶持制度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大有用武之地,亟待加强和完善,这些制度也是现代行政法富有价值且需要深入开拓的领域。

(一)行政指导制度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在其主管的行政事务范围内,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为引导行政相对人的活动而实施的,对相对人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非强制。②在现代社会,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日趋增多,干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除了单纯的行政强制外,还出现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之类的非强制性的积极行政方式,有效地弥补了行政强制的不足。与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政命令不同,行政指导是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柔性行政行为。它主要以示范、劝告、建议、鼓励、指示等非强制性方式,通常还辅之以利益诱导,向行政相对人施加作用和影响,促使其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此达到行政目的。行政指导“以其柔和的、富含民主的色彩,既体现了政府行为之目的性,又兼顾市场经济之自由性”。③“它既是现代行政法中合作、协商的民主精神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双重缺陷的一种补救方法。”④因此,行政指导这种新的基于相 对人同意或协作而发生作用的非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方式,就成为完善和丰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方式的一种理性选择。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等原因,在社会、经济领域常常有一些新情况缺乏具体的法律规范来调整,加之某些情况下采用单纯的法律手段并不能有效地发挥调整作用,即存在法律低效区域,⑤这时由行政机关主动采取劝告、说服、建议等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非强制性行政指导措施,进行积极有效和灵活机动的干预和调节,乃是必要与明智之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而对公共行政的客观需求。同时,由于政府在掌握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策等方面的优越性,通过实施行政指导能有效地引导相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而有利于促进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行政合同制度

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履行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经过协商,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兴起的现实基础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政府职能的扩张与转变,进而带来政府管理方式上的变化。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柔和的、富有弹性的管理手段,既不象行政命令那样僵硬,容易窒息个人、组织的积极性;又不象民事行为那样自由随便,难以贯彻国家意志。它比行政命令更能为被管理者接受,更有利于公务的推行;同时,它吸收了民事行为的灵活性而舍弃了其随意性。它是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和行政权优益性的有机统一。政府采用行政合同的方式管理经济,既能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的目的,又不致于破坏经济活动本身的秩序,这是行政合同能够盛行于今世的魅力所在。行政合同作为一新型的行政管理手段因其具有的民主性、柔和性、非强制性,较大程度地代表了平等、独立、民主、责任、宽容的人文精神,能有效地调动政府与公民双方的积极性,有助于减少摩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确保行政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职能与角色向着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的方向转变,促使政府管理观念与手段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在行政领域也开始摸索借助合同方式强化和落实责任,调动和发挥相对人的积极性,以改善行政管理,提高公共财产的使用效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府对于经济、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管理,若采取简单、强硬的行政命令手段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而采用行政合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可以适应管理对象的自身特点,有利于行政目标的实现。目前,科研合同制度在各国比较盛行,许多国家为完成主要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大都采取由政府牵头参与,通过与科研机构签订合同的形式进行。我国对于重大科技项目普遍实用合同制度,采取行政合同的方式实现科研项目的完成。由于合同本身的特点在于发挥双方当事人的积极性,它可以将正确行使行政职能与调动相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统一起来。行政合同作为体现行政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的有效手段,行政主体在追求并实现某一行政目标时,没有采取带有命令性和强制性的传统模式,而是在与相对人互谅互让、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相处、民主协商的方式签订行政合同,既能增加相对人在行政管理中的参与民主,也能提高行政效益。

(三)行政奖励制度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在增加社会公共利益和遵纪守法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者,给予物质、精神鼓励的行为,它具有强大的教育和导向作用,是现代行政法的产物和重要内容。⑥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往往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所以对在知识和技术创新过程中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给予行政奖励尤为必要。这样,可以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和作出更多贡献。目前,我国涉及到科技方面行政奖励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一定的数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等等。但还应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充分发挥行政奖励制度在推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行政服务制度

所谓行政服务,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增进社会公共福利、推动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秩序等而依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为。就行政机关的本质而言,它应该是服务性的,即为社会公众服务。服务是其宗旨,是其根本性的目的,而支配与强制只是手段,是为了达到服务的目的才使用的,这种关系不能被倒置。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也强调行政活动是为人民服务,但因体制上的原因,无所不包的计划及其不可抗拒性的非常现实,细致地体现了行政活动对公民,特别对企业的支配性和强制性。所谓“服务”,则因计划体制束缚生产力而带来的低效益及生活消费品的贫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政府活动的抽象的目的和理想化的口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转变职能就真正体现它的服务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政府有“提供服务”的职能。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不再应是抽象的口号意义上的,而应成为政府的具体职责。如行政机关不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供服务,即为失职,依法享有受益权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可以对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更应强化,政府应利用其掌握信息、资金、政策等优势,及时、准确地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应用者提供政策优惠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其他保障性的服务等等,以增强他们创新知识、运用知识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五)行政协调制度行政协调是行政机关基于其职权或职责,为防止或消除社会上人们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促进人们更好地合作而进行的协调处理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能平息各方利益冲突,尊重各方利益并促使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非强制性手段,行政协调的运用是积极有益的。行政机关在市场经济中提供协调,就是要协调经济关系,协调生产布局,以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避免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知识经济是一种高度智力化的形态,知识的产生有多种来源,知识的传播有多种途径,知识的应用有多种形式,这需要社会的认同,需要企业、科研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有国际间的一些大型的长期性的基础研究项目的参与,还会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培养和资源合理配置等,这都需要政府进行有效地协调。就我国现有的法律来看,规范行政协调的法律仍然十分粗陋,如对于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行政协调权缺乏详细的法律规定,这将影响其在现实中的具体操作。因此,要真正发挥行政协调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还需要完备相关的法律规定。

(六)行政扶持制度

所谓行政扶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平衡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依据有关的法律和政策,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税收、进出口特许、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或优惠,以促进它们发展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扶持是行政机关根据宏观调控政策而进行的微观调节行为。行政扶持的内容是向扶持对象提供有益其发展的优惠和便利条件,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具体可表现为减免税收,减少国有资产占用费,利用国家建立的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援助,提供低息贷款,在某些权利方面予以特许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局经济的发展。⑦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行政扶持是一种必要的干预手段,也是行政机关实行宏观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方式,它能有效地弥补不发达的知识经济缺陷和减少市场的扭曲,促进知识经济健康发展。因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理性的战略思考,有全局性的发展规划,且财力雄厚,信息全面,它对于整个市场的了解、掌握和洞悉比一般市场主体更深刻、长远。而市场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纯粹的市场调节具有强烈的趋向性,一些投资少而收益快的产业会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投资大收益 慢的产业,如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有战略意义发明的科研却无人愿意光顾。因此,行政机关在了解、掌握市场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资源配置、资金分配等方面扶持特定的经济组织和科研机构,以鼓励其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学科等研究,这是政府以其自身优势弥补市场的不足,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注:

①华民著。转型经济中的政府〔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117-118.

②⑦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16-217,222

③郭润生、宋功德。论行政指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3.

④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7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8

关键词:知识经济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两个“世纪之问”

“中国向何处去”?

这是在其代表作《新民主主义论》中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这一经典发问,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几乎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呼号。

仰天横刀的谭嗣同,愤激蹈海的陈天华,中体西用的洋务派,振兴中华的孙中山,五四旗手的陈独秀等,无一不对苍天如此发问。这是一个苦难民族,百年求索复兴路径的“世纪之问”。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发问似乎有了答案。但后因“左”的干扰,未能认识20世纪后半叶起,时代之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切换为“和平与发展”,因而丢失大好时机,反而陷入“”绝境。邓小平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国引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一条持续高速发展之路。

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的中端,走到了前沿。进入21世纪头10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并于不久将成为第一。这一地位变化,使人感到眩晕,正如十报告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以致出现“中国向何处去”的二次发问了。这不仅是姓社姓资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路径问题。

当中国经济处于世界排序的中端时,我们还可以随大流,跟着大队一直往前跑。但当跑到最前沿时忽然发现,苍茫大地,广阔无垠,丛山峻岭,山穷水复,却茫然不知路在何方。

中国若是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或近亿人口的普通大国,还可以跟着美国往前跑,模仿美国发展模式、消费方式就可以了。亚洲的新加坡和日本,不是十分成功地完成现代化了吗。但中国不能,亚洲的中国、印度皆是人口大国,都不能重复美国的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当日本、新加坡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人均能源消耗量、人均排碳量等,都与美国相等时,地球还能承受。可是中国人口,比整个发达国家总和还多,若中国人均消费等同美国时,不说别的,仅是石油就成了问题。目前世界石油日产量8,660万桶,其中903万桶供给中国。2010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比上年增加160万桶,其中1/3是增自中国。若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赶上美国,那全世界生产的所有石油,全用来满足中国汽车都不够。这又怎么可能呢?

况且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占世界人口60%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又常以中国为榜样来走向现代化。且不说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仅印度一国就11亿人口,若也跟随中国去模仿美国式的现代化,地球如何承受得起?

我国原本是个农耕经济大国,当人类处于农耕经济形态时,我国的经济规模与实力,曾引领世界近千年。直到西方因科技兴起而发生了工业产业大革命,西方国家利用科技手段与军事实力,集中了全球的资源,使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现代化国家。这些少数发达国家成了世界的城市,其繁荣、发达、富有、高消费,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即世界的乡村)贫困基础上的。

那些过去的殖民地,虽然政治上独立了,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依赖西方。当他们觉醒后,也要实现现代化时,才发现西方工业经济形态的现代化,是不可能普及的。因为他们的现代化,是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世界资源。当另80%人口,要模仿他们时,却只剩有20%的世界资源了。20%人口享有80%资源,同80%人口仅剩20%资源,两者竟相差16倍。

这就是说,除非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6倍,这种西方工业经济形态的现代化,才有全球推广、普及的可能。而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何在20年中实现现代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我们不可能通过战争去掠夺资源,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把资源利用率提高到为西方的16倍,因他们的利用率还比我们高许多,至今尚未追赶上。这就逼得我们,必须寻求中国现代化的新路径。

21世纪初的全球金融风暴,显现出已完成工业化后的西方发达国家,同样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危机。全球气候反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新传染病不断,再加上贫富悬殊、私欲膨胀、社会动荡、恐怖活动频发。这些障碍与困境,严重阻挡世界的发展进程。

有人仍认为,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固有的劣根性,是不可克服的,唯有死亡而为社会主义所取代。那么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呢?是上世纪初“战争与革命”的旧时代主题论,还是“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主题论?

以上所有这些难题,又构成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新一轮“世纪之问”。

占人类1/5的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为目标,如今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前进的重要引擎。而“世界向何处去”与“中国向何处去”,实为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我们必须作出回答。这不只为形势所逼,也是义不容辞的大国责任。

一个解题的契机

当前面临一个难得的契机,就是世界新一轮产业大革命正在兴起,发达国家正从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进行革命性过渡。由于工业经济已搞了几百年,我们同西方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知识经济刚处雏形阶段,我国同发达国家虽有差距,但基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例如网络信息产业、手机移动通讯产业、软件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纳米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设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保险、虚拟经济及现代服务产业等。我国在有些领域,已同西方并行。

这种知识经济形态,尤其适合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知识经济不需要大量的物质与能源,其主要资源是人脑的智力。我国拥有13亿个大脑,曾有人推测,每1,500个人脑中,就可能有一个高智商的奇才。那我国就可能拥有86万名,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我国是世界文明史中,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化大国。人民热爱学习,尊重知识,自古就信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具有重视脑力劳动,尊重智力的传统。十提倡,“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化成果来实现工业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不仅可推动工业化进程,还能克服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匮缺的困难。因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不再是物质,而是人的智力,是人脑。其生产形式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流水线,而是高智商的人群,加上智能型电脑及网络。高智商的人脑,开动思想机器,所消耗的能量很少,可靠食品营养来供给。智能型电脑与网络,所需的物质材料很少,所消耗的电能,比起工业生产来也微乎其微,是真正的低碳经济。

加上知识经济不产生废弃物排放,最多只产生非物质化的信息垃圾,而不会出现物质垃圾。这就十分有利于环保。

知识经济使有些人,可以不用上班,人们可在家中操作电脑,通过网络服务于全球。比如当下的各种外包服务,就可以让人们坐在自家电脑旁,来完成大洋彼岸所委托的各种外包服务项目。既降低交通成本,又减少环境污染。

知识经济的产品,属于非物质的无形资产,如各种发明专利、设计、软件、产品标准、品牌、版权、作品等。这些产品从本质上讲,不具有排他性。工业经济的产品,皆具排他性。生产出一辆汽车,一人买了,另一人就不能占有。而知识经济产品,如一个软件、一个发明,谁都可以占有(当然有的要按规定付费),并不具有排他性,人人皆可同时占有。因此,知识经济产品分配时,就可实现“按需分配”的原则。一首好听的歌,你可享受,别人也可享受,只要你喜欢,就可按需点唱。工业经济产品因具有排他性,就不可能按需分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只能靠价格杠杆来平衡,最终还是“按钱分配”,谁钱多就分配给谁,很难做到公平。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业经济(即市场经济)只适合于资本主义。其产品分配原则,只能根据供需关系,由价格调控,实行按资产分配。而惟有知识经济(即网络经济),方才适合于社会主义,也才可以消灭“三大差别”。由于知识经济的产品,人们基本可按需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真正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工业经济被知识经济所取代。马克思生活于工业经济早期发展阶段,不可能预见到知识产业革命的到来。否则他一定会把社会主义与知识经济相联系。列宁也同样,他主张共产主义是苏维埃加电气化。而电气化仍为工业经济形态,仅适合于资本主义。

我国即将进入老年社会,正在为老年人的安置发愁。而老年与中年的界限,是随社会经济形态而变化的。农耕经济需要壮劳动力来从事耕作,40岁以上就体力难支而成“老农”了。工业经济时代,一个技工40岁时始成熟,60岁才算老人而退休。而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往往越老知识越丰富,加上现在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知识经济形成后,也许退休年龄还要再推延十几年。这正好缓解我国人口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难题。

我们应当把农耕经济(也即自然经济)与封建主义(含奴隶主义)相对应,称为农耕封建主义;把工业经济(也即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对应,称为工业资本主义;把知识经济(也即网络经济)与社会主义相对应,称为知识社会主义。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之唯物史观。这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在发展工业经济、市场经济阶段,我们总也排斥不了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

有人怀疑知识经济,认为知识是无形资产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这是一种误解,当以工业经济取代农耕经济时,人们也可发问,工业品能当饭吃吗?实践证明,工业经济形态也包括农业生产,但却是工业化与市场化了的农业,是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农业。同样,在知识经济形态中,也仍有农业与工业生产,但这已变成了知识化与网络化的农业和工业,其科技含量与劳动生产率更大为提高,产品也更为丰富。

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同知识经济模式相吻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作走向知识经济的过渡时期;把知识产业革命完成之日,当作社会主义实现之时。这也许才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及“世界向何处去”的真正关键所在。

三种物质运动形态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掌握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出现,是世界物质运动、发展的产物,也是迄今最高级的产物。因人有思维能力,能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掌握物质世界,使物质世界为人类发展服务。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不断认识物质世界,掌握物质世界,生产各种财富,供人类生存与享受。因此,人类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生产。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出现不同的经济形态;不同经济形态,要求不同的社会形态。目的都是适应生产力发展,最终满足人类发展要求。

人类在运用、变革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也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深化的。

迄今为止,人类对物质运动的认识,逐步深入,至少已认识到三种物质运动形态:质量、能量、信息量。

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的。任何一种物质运动,都包含这三个要素。无论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有一定的质量,都含有一定的能量,也含有一定的信息量。

对于质量、能量,大家都较理解,而且懂得能质可以互换。对于信息量,往往只被认为是人类交往、通讯过程中才出现的,至于一般生物、非生物,如何理解其信息量呢?

其实,任何物质运动形态,都是有结构、有秩序、有功能的,这种结构、有序、功能,不管简单的、复杂的,都可以度量。这个度量的尺度,就是信息量。正如质量的度量单位为克,能量的单位为焦耳一样,信息量的单位,则为比特。

人们对质量、能量的认识较早,对信息量认识较晚。最初是在19世纪中叶,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为能量耗散定律。克劳修斯将一个封闭系统中之热含量同绝对温度之比,定义为熵。熵就是对系统中,能量可转化为有用功之度量。后来C·E·香农,把熵的概念同信息论相联系,把熵定义为某事物不确定程度的度量,而负熵则为信息量的度量。

一个系统中,信息量愈大(负熵愈大),熵愈小,系统的结构愈有序、愈有规则,不确定度愈小,功能也愈完善;反之,信息量愈小(负熵愈小),熵愈大,系统的结构愈无序、愈无规则,不确定度愈大,功能也愈不完善。

因此,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趋增,能量守衡,可导致能量转化。在一个开放系统中,熵守衡,能量趋增,可导致熵转化,也即信息量转化。

质量是能量的载体,质能可以转化。同样能量是熵(信息)的载体,熵又是对能量的调控。能量放出,熵增大,负熵(信息量)就减少;反之,能量聚积,熵减少,信息量(负熵)就增大。因此,信息量也是物质运动的属性之一。最近物理学家韦德拉尔提出,宇宙归根到底是由信息构成的,或者说,宇宙是由比特构成的。

比利时人伊利亚·普里高津,是个出身在俄国的物理化学家,他因提出“耗散结构论”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把热力学与控制论相结合,发现各种事物,无论有生命还是无生命,都是“耗散结构”。就是说,任何事物,皆通过本系统内连续不断的能量流动,来维持自身的结构与秩序。由于能量的流动,使系统内的秩序、信息量、组织程度等:保持恒常的流动状态,处于动态平衡。这时系统内也有涨落、起伏,但相差不大,可以通过负反馈(自动调节)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动态平衡。这就维持着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当涨落、起伏过大,大到超过自我调节的临界范围时,这时系统就不能继续维持了。或者从负反馈转变为正反馈(恶性循环),使整个系统迅速崩溃、瓦解;或者系统实行自我重组,组建成新的耗散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更高秩序的复杂性系统。而这新系统比原先旧系统,必定更加复杂,也就更易产生涨落、起伏,更易产生崩溃或者重组。这就是生物与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发展为什么总是加速度进行,变更周期越来越短的真正原因。

生物的物种,当其与环境进行交换的系统不适应时,或者系统崩溃(种族灭绝),或者系统内实行自我重组(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更高级的物种。人类社会也如此,当生产力发展,使生产关系出现不适应时,或者系统崩溃(发生革命);或者进行自我重组(实行改革),和平过渡到一个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

三种经济模式

在人类原始社会中,生产力十分低弱,人类同灵长类动物相仿,靠渔猎、采集而生存。这种原始经济形态谈不上产业,决定社会形态只能为连续几万年的原始部落形态。

随第一次产业革命也即农业革命兴起,人类的生产力有了长足进步,发展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将种子、水、肥料等,通过土地的耕作播种,转换成粮、油、果、菜、棉、麻等种植业产品;将种畜、种禽、种蚕、牧草、饲料等,通过畜牧业,转换成肉、蛋、奶、丝、毛皮等产品。农业经济,虽然除人力外,也运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自然能,但未能利用化石燃料来作为能源,因而生产力十分低下。主要遵循物质不灭定律,表现为物质质量的转化。其交换运转表现为物流。其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其主要生产要素为土地和劳动力,也即如威廉配第所言,“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力为财富之父”。

农业经济(自然经济)代替渔猎与采集后,几千年的奴隶主义与农耕封建主义,就应运而生,取代了原始部落社会。

到17世纪,西方出现了以伽里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继而出现了牛顿力学,导致能量转化技术的兴起,其标志为蒸气机的发明。于是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人类通过蒸汽机及后来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大量开采地下的矿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形成巨大的碳能源生产,用热能来作机械功,形成工业经济,其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工业经济的生产力,就是高碳经济,遵循能量守衡定律。19世纪20年代,英国一台使用动力的纺纱机,相当于200台手工纺车的能力。1870年英国用煤1亿吨,相当800万亿大卡的能量,其蒸汽机的总动力,就相当于400万匹马的能力。而现在普通一台百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其功率就相当于过去200万匹马的动力。有了如此强大的能量,就比农耕经济发达不知多少倍。工业经济从农业的物质质量转化为主,发展成以能量转化为主。能源巨大开发,机器广泛使用,使人手大大延长,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无法比拟的巨大财富。其交换运转除物流外,又增加了能流,如电网、油气管道等。其主要生产要素为资本、能源、机器、技术工人。可以说,资本为财富之母,能源为财富之父。

工业经济,使一切奴隶主义、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都相形见绌,逐渐淘汰出局,而唯有工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才适合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发展了几百年,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正在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工业经济模式,虽比农耕经济的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但也出现资源匮缺、环境污染、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缺陷。工业资本主义也渐渐走到尽头。

从上世纪初,自然科学研究,出现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就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其标志为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到上世纪90年代,人类又出现了新一轮产业革命。这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知识产业革命(或称智慧产业革命)。知识革命将推动全球由工业化转入知识化(或智慧化),由工业经济转为知识经济,由市场经济转为网络经济。其形成的产业叫第三产业或称现代服产业。

知识经济不同于能量转化为主的工业经济,更不同于物质质量转化为主的农业经济。它是以信息量转化为主,不仅是人手的延长,更是人脑的延长。它以电脑、网络与人脑形成智能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等。其遵循的,除物质不灭、能量守衡定律外,还遵循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其产品是以知识与服务为主的非物质无形资产,其运转过程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流。美国在1991年,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了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现在美国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2%,从事第二产业的仅占9%。知识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为人脑与知识。可以说,人脑为财富之母,知识(信息)为财富之父。

适合于工业化的市场经济,比起自然经济,甚至计划经济,当然要优越得多。但也有其局限性,因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基础,具有竞争性、排他性、不信任性等。遵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适合于知识化的网络经济,则比市场经济更为合理。网络经济是以追求共同体利益为基础,具有合作性、互惠共赢性、可信任性等。遵循互助、合作、共赢的共同体法则。

市场经济,使人“活着为了工作”,追求单枪匹马,出人头地,金钱至上;网络经济则使人“工作为了生活”,追求集体合作,融入社会网络,互相依存,生活质量至上。这实际上就是马、恩所理想的那种“共同体”或“联合体”。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克服了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网络社会形成一个“共同体”,靠每个人的智力创造财富,不需要靠资本来剥削剩余价值,变资本主义为智本主义。正如马、恩所主张的,“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知识经济产品,不具有工业经济产品的排他性,故用不着“按钱分配”,而可“按需分配”。人不再成为物质财富的奴隶,而真正成为物质财富的主人。一切造成人类不平等的各种差异,如贫富、工农、城乡、脑体、男女、特权等,皆可在知识经济形态中逐步消失。生态环境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循环经济真正可以实现,资源匮缺真正得到解决。这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追求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可能还将成为必需。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这些为人们所响往的普世价值,只有在知识经济的网络社会共同体或联合体中,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因为思想、创造思维、想象力等,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同样,也是不能靠权势谋取的。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每人拥有的大脑,而不再是金钱与权势。唯有人人大脑智力的平等,才有真正的平等;人人大脑充分思想的自由,才有真正的自由;人人用大脑关注公共事务,才有真正的民主;人人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有真正的公平、正义。

因此,这种更高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必然取代工业经济模式。一个更高、更新的社会制度——知识社会主义,也就必然取代工业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这种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不断发展的,而绝不是单一不变的。

三种社会制度

由上可见,三种物质运动形态:质量、能量、信息量(物流、能流、信息流);决定了三种产业革命:推动质量转化的农耕产业革命、推动能量转化的工业产业革命、推动信息量转化的知识产业革命;从而形成三种经济模式:经营产品的农耕经济(自然经济)、经营资本的工业经济(市场经济)、经营思想的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这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这三种生产力、三种经济模式,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三种社会制度: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当从渔猎采集转变成农耕经济时,成规模的土地开垦与水利建设,要求强有力的劳动组织。这时原始部落社会形态已不适应,人们就把战争中的俘虏,不再杀死,而留作当奴隶。形成有组织的劳动队伍,使土地开垦、水利建设等达到规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随生产发展,发现奴隶制不利于奴隶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于是就转变为封建社会。使奴隶转变成有自由权的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地主集中成片的大量耕地,组织佃户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因此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出现了大批手工业者与商品交换,城市就发展起来了。人类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农耕经济与文化得到巨大发展。而中国则是其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农耕经济。其封建制帝国与传统文化,也是规模最大、统治力最强、生命力最旺的。虽多次改朝换代,但这种封建政权与传统文化,从未改变,也从未中断。

一千多年前,中国在宋朝时,城市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火药、印刷术、造纸、指南针、造船、冶金、纺织、陶瓷、漆器、土木建筑等已达到相当水平,出现了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市场也十分繁荣,甚至出现了纸币。但由于中国对自然界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仍靠工匠来发展,而知识分子只沉缅于道学、理学的形而上研究,因而不能产生出自然科学,引发新的产业革命。

而当时欧洲,在经历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后,终于在14世纪到16世纪间,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许多巨人,他们往往既是,思想家,又是科学家、艺术家。他们发扬了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使宗教出现改革运动,使自然科学形成体系,手工业生产与商业活动也大为活跃。

在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下,终于在18世纪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从此爆发了工业革命,使人类从物:质质量转化为主的农业生产,发展成以能量转化为主的工业生产。随工业经济的发展,落后割据的封建社会,已不适应这种经济形态。于是在18世纪,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不管是渐进的英国,还是激进的法国,都由农耕封建主义转变为工业资本主义了。

由于新大陆的发现,欧洲兴起的资本主义,又扩张到美洲,出现了美国。亚洲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也开始工业化,进入资本主义了。因此,是工业革命结束了农耕经济,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取代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与市场经济,十分适应工业经济的发展,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

落后的农耕经济在工业经济面前,腐朽的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面前,皆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逐步沦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马克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发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通过《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剩余价值的规律,主张用社会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成帝国主义后,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苏联;二次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由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并非马克思所预言的,出现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而是出现在资本主义相对薄弱的非发达国家。因此,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没有比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更先进的生产力形态,而且连本身的工业化皆远未完成。因此,只能在原有农耕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经济与中央集权来补工业化的课。这种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做法,正好同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相悖。实践证明,还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业经济是相应于资本主义的,要实现工业化,就得靠发展私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巨变,就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必然表现。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唯物史观,其要义则是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封建主义社会形态,之所以被资主义社会形态所取代,就因封建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已全部发挥出来了,而资本主义出现的物质存在条件(工业化的市场经济),由于工业革命的结果,已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了。

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同样也要这两个条件:一是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工业经济)必须发挥贻尽了;二是代表社会主义新生产关系的物质存在条件(新的经济形态),由于新产业革命结果,已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了。

这种比工业经济更先进的生产力是什么呢?就是知识经济。如今知识经济正在资本主义的胎胞里,逐渐发育,趋向成熟。

因此,当比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更先进的生产力(知识经济)尚未出现之前,无产阶级可以革命,可以夺取政权,但这种革命性质只能是属于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革命范畴,而不能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也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国家,而应称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其任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发展市场经济,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并为新的产业革命准备条件。实际上也就是,为更高一级社会形态的出现准备条件。只有当知识经济革命开始后,随知识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取代了工业经济,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才能取代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中国革命也同样如此。1940年1月,刚过完46岁生日,正处精力旺盛、才思敏捷的中年黄金鼎盛期,他反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打压,总结以往失败的惨痛教训,毅然摆脱共产国际的瞎指挥,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独树一帜,写下了光辉的(《新民主主义论》。这是对中国革命以至世界革命的最大贡献,也是思想的真正核心与代表作。至今,仍闪耀着思想理论的光芒。

他正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从中国现实情况与革命任务出发,正确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为了区别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故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旧民主主义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以他把中国革命分成两步走,反对“左”倾主义的“毕其功于一役”,马上就进入社会主义。这第一阶段的新民主主义道路,要走多长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呢?哲学家冯友兰曾写道:“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多么长,他没有说,据当时报刊上的报道,刘少奇说至少五十年,实际上是不到五年就变了。”其实,在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中,谈到了这个时间。他说:“在几十年中,我们的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是不变的。”五十年到九十年,皆可称几十年。刘少奇说“至少五十年”,是以此为根据的。

当然,建国后也“左”了起来,反对刘少奇要巩固新民主主义,几年后就宣布进入社会主义了。实践证明,这种超越阶段是违反历史规律的,也是不符合思想原则的,当然是不会成功的。邓小平后来改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各项政策进行一连串重大调整。如果我们将目前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当年《新民主主义论》与《论联合政府》中所规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政策与体制相比较,几乎一致。因此,可以说初级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就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回归、继承与发展。这个过渡期不是说的几十年,也不是刘少奇说的“至少五十年”,而是邓小平说的,要上百年。目前已过去六十多年了,我国的工业化仍未完成,市场经济仍在健全、完善中,到建国一百周年时,才可达到中等工业化国家水平。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本质,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回归的新民主主义。确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过渡上百年。过渡时期,就是要发展市场经济与工业资本主义,要补工业化的课。改革开放后,常有人问姓社还是姓资?我们总是回避这一问题。其实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正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一样,工业化、市场经济,就是姓资;知识化,网络经济才姓社。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同知识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因此,随着知识产业革命的爆发,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兴起,我们已逐步看出,以私有观念为基础,以利益驱动为杠杆,以看不见那只手操控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已逐步表现出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过分依赖于对地球自然资源的开发。占二成人口的发达国家,消耗了占八成的地球资源。剩下八成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仅有二成的资源,如何跟随发达国家的后尘,步入工业化?二成人口工业化的高碳经济,已使地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再有八成人口步其后尘,地球还能保持生态平衡吗?当前对低碳经济的呼唤,就是对高碳工业经济的否定。

工业化尤其知识化推动了全球化,全球化呼吁公平、正义、平等,要保护全球总体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私本性,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发达国家总是采取各种不合理的手段,来打压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和福利。他们为了本国利益,必然损害全球总体利益。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利用霸权保护既得利益。这种始终未能超越零和博弈旧政治形态的现代资本主义,已同全球利益思维,显得格格不入了。

今后世界,随着工业经济生产力全部发挥完毕,也随着知识产业革命的结果,知识经济趋于成熟,开始取代工业经济,市场经济要让位于网络经济,资本主义也就要让位于社会主义了。当然,这种让位很可能是和平过渡。

唯有建立在比工业经济形态更先进的生产力——知识经济形态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可称之为知识社会主义。第二国际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仍是缺少社会主义“物质存在条件”的,只能是对工业资本主义的一种改良。当然也是一种进步,形成了福利国家。第三国际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本意是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但俄国不仅没有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就连资本主义工业化也才处初始阶服。因此仍属空想,最后也失败了。至于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大搞封建世袭制的军国主义,则更应另当别论。

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但我们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已开始知识化,向知识经济过渡了。所以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唯有完成工业化,并过渡到知识经济后,才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所以,这个过渡期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中国的路径选择

面对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我们面临两难,要么沿欧美发达国家的路径走下去,要么使现代化半途而废。这两种选择皆不可能,重复欧美之路,受世界资源所限,走不通;半途终止现代化,更是无稽之谈。因此,惟有另辟新蹊。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我们既不能重复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老路,但又不能绕开工业化而直接进入知识化经济。唯有采取跨跃式发展,一面有选择的完成工业化,一面抓紧知识化,向知识经济过渡。并且用知识化来指导工业化,这既能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指标,又能避开老工业化的许多弊端。

首先,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社会主义原则,而应顺从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法则,大力发展私有民营经济。公有经济应尽量退出竞争性行业,而把资金集中于知识经济产业。因为只有知识经济才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土壤。公有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去挤压私有经济,实为大材小用,本末倒置,找错了给力的位置。这既防碍市场经济,推延工业化进程,又分散了注意力与资金,不能及时去抢占知识经济的技术制高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在全球化中赢得领先地位。

其次,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变发展方式。一方面提高节能技术,一方面尽快寻找新能源。我国在节能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因为我国万元产值的耗能量,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这种节能减排技术的追赶,目标明确,技术可行,只要认真,指日可待。我们应加大投入,引进更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至少使能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等,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另外,积极研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可燃冰、热核聚变等。这要拿出当年发展“两弹一星”的劲头,选好突破口,举全国之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定时按期攻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上,什么都不突出。

第三,利用西方产业更新换代,我国仍须先大力发展制造业,既可创取大量外汇,又可安排更多劳动力。这使我国取得“世界工厂”的美名,为全球提供丰足廉价的大宗产品。这种做法,虽然把一些污染也带了进来,另外因缺少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使大宗利润被外商带走。但我们因此才会逐步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并增加环保设施。由于我国要实现城镇化,每年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虽然产业挡次须提高,但依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四,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各种资源反复利用,争取实现零排放。这既节省大批物质资源,又保护了环境。这就要求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信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文创、金融、社保及现代服务业等,它们皆归属于知识产业。

第五,大力发展教育,特别重视人才尤其杰出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因为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与资本,就是具有创新品质与才能的杰出人才。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曾因失误而未搭上世界工业化班车,因而落后于日本,但有幸在80年代终于搭上了末班车,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迅跑。如今我们又正好赶上知识经济的首发车,切不可丢失这次难得的机遇。我们不要等待完成工业化后,再进入知识经济形态,而应争先进入,尽量抢占制高点和战略要地,实现跨跃式发展。

目前中国之所以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经过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就因中国工业化还未完成,而向知识经济过渡,更需要一个过渡期。我们若采取跨跃式发展,就可一边完成工业化,一边开始向知识经济过渡,这可缩短过渡时间。中国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及各种特权差别之最终消失,必须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生产主要形态之后。在这之前,采用政治运动方式,人为地超前消灭差别,只能是理想主义的盲动,我们已有足够的教训了。我们惟有这样看问题,才符合是生产力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形态与上层建筑,是存在决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在消费模式上,我们不应追随西方奢侈的“高消费”,而应提倡合理消费,反对浪费。

恩格斯曾把人类的消费需求,分为三种档次。

第一档次,是满足生存要求。即解决温饱,享有基础教育与基本医疗保障。这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基本人权。所谓贫困人口,就是连这个基本消费需求,都尚未满足的人群。

第二档次,是为了享受。人们在取得基本生存条件后,就追求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这种享受又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两种。一开始往往追逐物质享受,吃好、穿好、住好、有汽车及种种家用设备。进而就追求文化欣赏、旅游、收藏、娱乐、友情等精神享受。严格说来,人一生中的物质享受消费,终究有限,除一次性消费外,其他不动产及耐用消费品,也是至死不能带走,仍留存于社会的。而一生中的精神享受,倒是无限的。愈是文化素养、生活境界高的人,精神享受愈是丰富,被人们称之为“精神贵族”。其实这些人,常在物质消费上,不甚讲究,而更多是追求精神享受。这正适合于知识经济特点。有人主张,少消费原子(指物质单位),多消费比特(指信息单位),就是这个意思。我国的消费取向,不应追逐欧美的消费模式,太多的物质消费,造成大量浪费。而应在物质消费上提倡适度,更多鼓励知识消费,也即多消费比特,少消费原子。这一点同我国传统文化倒相一致。我国古代文人,受儒释道文化影响,他们澹泊于物质享受,而追求人生的精神享受,常浪迹于山水中,修身养性于天地间。这种消费意向、生活境界,倒很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非物质消费取向。

第三档次,是为了发展自己。马克思追求的人类理想目标,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为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目标。恩格斯也主张,人生最高追求,是发展自己。一个人在一生中,要使自己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当然首先要有满足生存的条件,也要有一定物质享受和大量的精神享受,但人的寿命有限,能充分自由发展的不是物质的体力,而是自己的智力与思想。

现在运动员的体能发挥,已接近极限,所以运动纪录愈来愈不易打破。但人的智能,也即大脑的潜力,尚处于初始开发阶段。可以说现代人一生中,所使用的智力,仅是自己大脑潜能中的很小部分。

知识经济恰恰以人脑的智慧为最重要的资源。而智慧是由个人的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及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处于知识经济形态中的每个人,由于自己所拥有的大脑,而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人。运用自己潜在的智慧,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以此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这是更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更理想的人生观。

如果,我们按照恩格斯这三种消费档次、消费模式来引领我们的消费取向,我们就会正确对待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取向、消费模式,吸收其合理部分,而屏弃其不合理部分。比如过于侧重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侧重一次性,用完就扔;过于重视包装,造成大量物质、能量的浪费;为了追求市场利润,鼓吹为消费而消费等。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是工业化市场经济形态的反映。它使人成为物质消费的奴隶,使“拜物教”与“拜金主义”大行其道,物欲横流,精神低迷,沉缅于物质享受中,而忽视智能潜力与精神世界的追求。

我们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中,轻物质消费,重精神享受的价值取向,同知识经济时代多消费比特,少消费原子的消费取向,结合在一起。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消费取向与消费方式,而不要一味追捧西方的消费新潮。使我们的消费结构,既适应于知识经济形态,又适应于我国国情,同样也适应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我们惟有站在,比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形态更高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高度,才能通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全貌,才能区别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进而作出取,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从而树立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使人不再成为物的奴隶,而使物成为人的奴隶。

在文化取向上,我们既不应妄自菲薄,搞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应盲目复古,排斥外来文化,甚至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取代西方文化。而应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同现代的西方文化,进行结合,在比较、考量、取舍中进行扬弃与融合。于融合中再创新出一种适应于知识经济基础的新文化。

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意识、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怀疑一切、敢于创新、崇仰理性、追求真理、爱好艺术等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宽容仁爱、礼让和谐、集体主义、身心协调、物我一体、以美学为最高境界等文化元素。都是有利于知识经济发展的文化取向。

综上可见,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不是其经济危机,而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知识经济。

以公有观念为主的社会主义,代表着公平、正义、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唯有它才最适合于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

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范文9

关键字:高考;单元知识结构;模块知识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的规定,明确地提出了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应对高考的挑战,我校历史科组在广东省“十二五”重点课题《基于分层教学的“自主建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规划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三历史复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三个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复习。

一、单元知识结构构建。其要点是突出主题、关注细节,其目的是解决历史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问题,知识结构的构建宜细不宜粗,并通过记忆训练加强巩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必修课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只有政治文明史第三个专题“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没有列入广东省高考考试范围,其余皆为必考内容,因此高三复习在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时以这25个“学习专题”为基础,结合本校教材版本使用和学生平时学习实际,将列入高考命题范围的选修内容融到这些“学习专题”中,突出每个专题的主题特征和发展演变过程,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重大历史问题。

例如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涉及的教材内容皆是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专题依据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构建如下知识结构。

一个趋势:世界从相对孤立、分散日益联系成一个密切的整体。

两点反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和评价。

三个阶段: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早期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①工业革命兴起背景条件;②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与主要成果;③工业革命的评价。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条件;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与主要成果;③第二次工业革命评价。

在这样的知识结构内,“一个趋势”突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专题主题;“两点反思”突出从整体上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三个阶段”突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趋势,并且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详细掌握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并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加以认识。

二、模块知识结构构建。其要点是定位时空、纵横关系,其目的是强化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立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联系,知识结构的构建宜粗不宜细,通过图表、知识树等比较形象直观的载体,让学生自我建构,将知识内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最终要打破教材编写体例的藩篱,既要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脉络、规律,也要认识中外文明发展的关联与互动。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广东省高考文综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建立经济文明发展史、政治文明发展史、思想文化发展史(包括思想、科技、文艺、教育)三个模块的知识结构,选修模块的内容划归到必修模块相关单元中。

以必修二经济文明史为例,该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建议先按中国史和世界史分类,再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分类,将这8个学习专题归纳和总结如下。

(一)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

一个趋势:世界经济由孤立走向统一。

两个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三个阶段:十月革命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发展;十月革命至苏联解体期间两种性质经济体制并存发展和调整;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阶段(十月革命之前):①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②18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最终形成。

2、两种性质经济体制并存发展和调整阶段(1917-1991年):①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战前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形成)、二战后初期斯大林模式的推广、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阶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②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个主题:国家富强。

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3、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①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②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4、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①物质生活的变化;②社会习俗的变化;③大众传媒的变化。

见下表。

三、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其要点是阶段特征、融会贯通,其目的是解决提取历史信息不全、答题思路不清等问题,知识建构宜粗不宜细。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误区,认为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结构图进行叠加就完成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实则不然,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必须在三个模块知识结构叠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阶段特征和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阶段特征指学生在要掌握单元和模块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重要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有一个整体和全面的认识,实际上要求学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并强调中外关联。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阶段确定可长可短,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古代史部分,以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为基础,同时对比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分为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尤其是明朝中后期)8个阶段。近现代史部分以世界史的历史分期为基础,分为15-18世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后至苏联解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5个阶段。

例如对19世纪中后期这一阶段构建如下知识结构。

经济方面:

①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并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

②中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政治方面:

①世界:资本主义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殖民扩张加剧、国际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

②中国: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思想方面:

①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②中国: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维新思想。

世界科技发展:19世纪中期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文艺发展:19世纪30年代后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后半期早期印象画派、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

融会贯通指学生在掌握模块内知识结构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史观、方法论培养与训练,能够按照不同的史观梳理历史发展的趋势、脉络、规律,能够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这需要在高考复习中加强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学习;加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基本原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根据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可以构建历史问题解决过程的知识结构,简要归纳成五步。

第一步,提取与问题解决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现象),将事件归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艺中的某一领域;

第二步,从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结果(影响)三个层面分析事件;

第三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影响);

第四步,运用判断、对比、归纳、概括、分析等思维方式探讨历史发展基本特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