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集锦9篇

时间:2023-12-04 11:05:26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1

一、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情况

我区全境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8个街道、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现有耕地公顷,其中基本农田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近年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确保全国耕地红线为目标,以强化执法监察为手段,按照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把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摆上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领导

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是国家基于我国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我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了加强领导,摆上重要日程,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主管区长为副组长,国土资源局、农业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把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分解任务,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定期检查考核。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相应地成立了耕地保护工作领导组织,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二)认真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依法保护基本农田

按照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我区于1994年编制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1998年6月按新《土地管理法》(讨论稿)的要求和上级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进行了修编。目前,全区共划定基本农田11607块,面积为13.06万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4%。这些基本农田都以村为单位划定了保护区,编制了区、乡(镇)级基本农田规划图,建立了基本农田地块台帐,经省、市政府审批后,确定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并结合落实《土地承包法》,将所划定的基本农田以村为单位落实到了承包农户,做到地块、面积清楚,责任明确。

(三)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

在建设用地审批时,我区国土资源部门坚决执行规划预审制度,认真进行现场勘察,对照规划反复研究选址,做到非农业建设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且除国家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单独选址外,杜绝占用基本农田。经审查,2012年全区经依法批准的非农业建设项目,均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采取有力措施,有效保护基本农田

1.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落实保护责任。区政府对与市政府签订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层层分解,区政府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与村民委员会层层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建立了有效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意识和政府行为。几年来全区共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17127份,其中: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13份,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与各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314份,各村与基本农田承包户签订承包保护合同115700份。

2、广泛宣传,形成全社会参与的保护基本农田工作氛围。我区的基本农田遍布各乡(镇)、街道和各村屯,涉及千家万户,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保护基本农田的意识和自觉性是实现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重要条件。为此,我区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印制宣传挂图、张贴标语、散发宣传材料等各种有效形式,宣传保护耕地和保护基本农田的重要目的、意义,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基础条件。同时,每年的土地日我区都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设立宣传站,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材料,使保护耕地和保护基本农田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3.设立保护标志,发挥警示教育作用。2006年,区政府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投资8.6万元,在全区各乡(镇)靠近公路和易被占用的基本农田地块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120处,教育和警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保护基本农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基本农田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一是建立了保护基本农田责任制度,明确了区政府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二是建立了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制度,不经依法批准,不得改变基本农田用途,更不准在基本农田内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以及进行其它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三是建立了监督检查制度,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四是建立了基本农田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单独选址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制定调整方案后,必须经依法批准后实施供地,确保新补划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做到了图和实地相一致。五是建立了基本农田质量监测制度。结合落实《土地承包法》,各村都制订了基本农田保护承约,并将加大对农田的投入、按要求增加有机肥、保证增培地力作为村与各农民土地承包户签订土地承包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区农业主管部门不定期对增培地力情况和耕地质量进行监测,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充分调动了农民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六是建立了土地执法动态巡回监察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对违法用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2012年共查处违法违规用地92宗,占地面积32.57公顷,其中耕地26.48公顷。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了实现耕地保护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加强动态监测,我区不断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投资近60万元,配备了电脑、绘图仪、全站议、打印机等设备,组织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建立了信息库,保证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单位,

二、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情况

我区2012年度共申报3个批次用地实施方案,总面积为205.5673公顷,耕地168.0151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73.1677公顷),省政府已对2个批次实施方案下达了土地征收批复。2012年共落实省市重点项目用地125公顷,区重点项目用地80公顷。

我区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一是按法律程序开展土地征收工作。征收土地报批前,政府首先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年度利用计划确定建设项目,由国土资源部门编制一书四方案后进行报批。同时预征地公告和听证公告,有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会。国土资源部门会同被占地村民委员会对拟征用土地进行勘测,调查核实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等,防止农民抢栽抢种抢建现象的发生。同时,认真开展征收安置补偿工作,按区片地价补偿价格上线进行安置补偿,实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使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保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二是土地征收审批后及时进行供地,并将报批、审批材料存档。三是开展征地批准后项目供地实施工作,首先要对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实行预审,对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拍挂供地,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价规定。在供地审批前组织人员对具体项目用地进行实地勘测、踏查,做到面积准确和位置准确,批后及时进行土地登记,颁发土地证,实行持证用地;工程竣工后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实行批后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依法处理征地拆迁中的上访问题。区政府成立了征地补偿工作领导小组和征地补偿争议裁决机构,对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农民上访问题及时进行接待,认真地处理,并按条例规定拿出答复意见,引导农民依法,从维护农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妥善处理农民上访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补充耕地情况

1999年以来,我区按省、市要求加大了土地开发复垦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先后建立了“泥南土地开发项目区”、“方台、沈家土地开发项目区”等储备库,耕地储备量达1306.98公顷,同时本着“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由建设用地单位交纳耕地开垦费,实行先补后占,加大开发复垦工作力度。目前我区省级储备库和市级储备库耕地已经用完,通过市国土资源局协调,在全市范围内有偿调剂了500公顷补充耕地指标,保证了我区建设项目用地占补平衡的需要。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国家和省、市政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各级政府对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组织领导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我区基本农田保护率偏高,一般农田较少,不利于农业结构内部调整。三是撤县建区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逐年加大,而我区可用于开垦耕地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较大的难度。四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执行上还缺少强有力的工作力度和保证措施。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田螺;养殖;高效;技术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几乎每个村屯都有一定面积的农闲田无人耕种。笔者所在的乡镇距离柳州市仅仅30km,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为配合柳州市政府螺蛳粉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及本单位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利用农村闲置农田高效养殖田螺,促进本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在扶贫领域,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1养殖场的选址

田螺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生物,疾病较少,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本地绝大多数的稻田都可以经改造后进行田螺养殖。但是富含铁和硫的土质的稻田是不宜进行田螺养殖的,因为富含铁的土质其铁含量较高,养出来的田螺外壳如铁锈般不好看,肉质也有可能如铁锈一样。同样富含硫的土质养殖出来的田螺有硫磺的臭味,消费者肯定对其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不利于田螺产品的销售。因此养殖场址的选择应避开富含铁和硫土质的稻田即可。

2稻田的改造

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养殖田螺的稻田至少需要667m2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联合饲养,共同投入,由专人管理,利润平分。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由于稻田泥土松软,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铺上田基必须大力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水泥抹面,这样保水性较强,也更利于今后的养殖管理。田基面宽度约50~100cm,方便人员走动和放置养殖物资。多数稻田只要将田基垒高或砌高即可,稻田中原有的田泥可以不必清理,保持10~20cm厚的淤泥。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cm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子及杀灭寄生虫等,顺便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况。生石灰消毒保持7d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后重新注入20cm深的新水。进出水口必须安置滤水网,起到防逃和过滤的作用。

3田螺的放养

1)施用有机肥。田螺放养前3~4d先在池子里投入适量已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等,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30~50kg,主要是培养池子里的有机微生物,有利于田螺的生长及食物饵料的供应。第5天可以投放500~1000尾/667m2小规格的泥鳅苗,作为试水鱼和搭配养殖鱼类。以后视田螺的生长及池塘水质情况继续施用有机肥。2)田螺种的购买。田螺种可以从大型的农贸批发市场或专业的种苗供应场选购。应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按8~10万个/667m2的投放量进行购买种螺。3)种螺的放养。种螺购买回来后应尽快投放到池塘中,但也要注意温差,特别是池塘水较冷时,应将池塘水与田螺桶装水进行混合,温差接近时就可以投入池塘养殖了。在本地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气温维持在20℃以上,池水温度维持在15℃以上时就可以进行螺种的投放。

4日常管理

为了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养殖必须要有专人管理,池塘有微流水。保持池塘水质鲜活,可在池塘里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夏季可在池塘边种植牵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阴。平时注意检查田基有无漏水或老鼠洞,严禁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污水直接排入池塘。由于田螺喜欢攀爬,因此最好在田基上用细网制作反向的防逃网。日常的饲料投喂可投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等,也可以投喂新鲜的菜叶、瓜类等,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2~3d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田螺的快速生长周期为4个月,每年的5-9月生长发育最快,产量也最高。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可加深水位至40~50cm。当池水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田螺会钻入稀泥冬眠,此时池塘也必须保持10~15cm的水深,可定期换水,每10~15d换水一次,在池塘中2/3的位置铺上一层薄一点的稻草起到保温的作用,有利于田螺安全越冬。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农业;水利建设;干旱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4-0843-05

1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诸多省份接连受到严重干旱的折磨,令政府忧虑、农民忧愁。先是2009年秋到2010年春,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个省市区,耕地受旱面积达740万hm2,2 212万人饮水困难[1]。接着2010年10月份起,我国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又发生严重旱灾。当时,山东大部地区近140 d基本无有效降水,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的情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2月10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675.2万hm2,其中重旱面积100.4万hm2;全国有281万人、25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2]。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巨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直接经济损失大

2009年秋到2010年春季百年一遇的西南旱灾,仅云南旱区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70亿元[1](人民币,下同);贵州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12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2亿元[3]。如果这种情况在5年之内出现两次以上或连续两三年大旱,将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据估算,在“中等”气候变化的情景下,2030年东北地区的旱灾损失会增加50%,东北和华北两个地区的农业损失将从140亿元扩大至180亿元;在“严重”气候变化的情景下,两个地区的农业损失最高可达370亿元。

1.2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公布的数据,1950~2007年,全国农业平均每年因旱受灾2 173.3万hm2,年均因旱损失粮食158亿kg,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因旱损失的粮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作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由20世纪50年代的43.5亿kg上升到209.4亿kg,2000年以来则高达300多亿kg[4]。如果不加大力度解决农田干旱问题,未来中国粮食生产可能遭受更重大的损失。

1.3加剧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干旱使农产品减产,市场供应不足,造成价格上涨。而我国人口众多,且大多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对粮食等食品价格变动十分敏感,这些特点使粮食价格上涨的波动具有较强的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效应。这就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可能形成对相关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从而带动相关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

2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导致旱灾

我国发生旱灾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极端异常的气候造成,但之所以能因旱致灾,还是因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环节过于薄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民生之本。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不足的。

2.1政府投入不足

历史上的“四五”、“五五”计划时期,我国水利建设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8%、5.7%,到“六五”、“七五”时期,这一比重有所降低,仅分别为3.4%、2.5%。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政府农业投资增长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如“十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1.23%;2006~2008年,农业投资增长分别为21.3%、19.2%、21.5%,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24%、24.8%、25.5%[5]。

2.2农户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湖区、池塘等水面等分片承包,山区水库也转包、转租给了私人,而承包户追求的是短期经济利益,往往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到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长远建设和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了,气象上的干旱马上就会演变成真实的旱灾。如2009年入秋后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旱,而西北地区即使半年未下雨也没有出现这么大的灾情,原因就在于西北地区农民一般都备有水窖,下雨时将雨水储藏起来,等到不下雨时使用。

2.3水利设施蓄水不足

如2011年5月,长江中游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湖泊因持续天旱出现干枯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湖泊泥沙的汇集沉积特别厉害,湖区实有面积减少,没有足够的容量囤积水源,湖泊的蓄水能力大为降低。这样的大江大湖,旱时无水可取,涝时自然也无法为长江削峰。这也是导致干旱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干旱是一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应对干旱的直接措施就是兴修水利。2011年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这既是一个明确的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力量,付出更扎实的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建设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3.1养护水源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全球生态的恶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很多地区出现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水源干涸、农作物受旱等,而加强水源养护、提供稳定的给水来源,是水利建设的重点。水源的养护主要有以下措施。

3.1.1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调节地表径流、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18.21%提高到了20.36%,提前2年实现了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奋斗目标。但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比较少。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0.145 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另外,我国的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如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85.88 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单株乔木平均胸径仅13.3 cm,人工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仅49.01 m3[6]。所以,我国森林资源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涵养水源,我国还应大力植树造林,造好林。

3.1.2治理污染,净化水源一方面,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上来说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 10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200 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4]。目前每年可以提供给农业应用的灌溉水资源量大约在3 600亿m3。按灌溉面积计算,水资源量约为6 300 m3/hm2,为世界平均值的19%;按1.23亿hm2耕地面积计算,水资源量约在3 000 m3/hm2,为世界平均值的80%,每年农业生产缺水高达300亿m3[7]。而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主要是工业废水、化学农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等未经任何处理就随雨水或直接进入河流等水体,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污染。目前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太湖、滇池水质总体为劣V类[8]。短缺加污染,加重了中国水资源的危情。一些地区农田不得不用污水灌溉,人畜饮水也不安全。因此,治理水资源污染刻不容缓。

3.1.3引水入库,储备水源我国除了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外,还存在季节差异,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有的地区还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雨季时大部分雨水都是白白流走。所以,雨季时将雨水引入水库、水塘存储起来,待旱季无雨时放水灌溉充分利用非常重要。

3.2修通渠道

水渠是农业的“血脉”,只有通过水渠,水源才能到达较远的农田。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均始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历经了长达40~60年运营,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损毁严重、功能退化等问题,都需要维修、加固和完善。

3.2.1建设跨区域跨流域大型水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却占到全国的81%;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耕地虽占全国的65%,水资源总量却仅为全国的19%。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急速下降,而粮食需求却快速增长。2005年东部10个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了307亿kg,下降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由34%降至29%[7]。

建设跨区域大型水渠有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干旱问题。如目前我国南水北调已建工程在确保饮水安全和抗旱春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线江苏段累计向淮北旱区调水41.8亿m3,山东段利用截污导流工程拦蓄水源灌溉农田4.14万hm2;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持续实施第二次跨区域调水,累计从河北省向北京市调水6.37亿m3[9]。

3.2.2疏通加固主干水道水库、河流与田间渠道相连接的主干渠道,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主干渠道进行清淤维修,是解决农田灌溉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

3.2.3修建“五小”水利工程抓紧建设一批以小塘坝、小水窖(池、柜)、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是提高我国丘陵山地农村抗旱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完成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的同时,启动第三批重点县建设,加强山丘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10]。

3.3节水灌溉

我国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而且还存在水资源利用严重浪费的现象。目前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粮食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心逐步从雨量充沛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部、北部地区转移,使粮食生产的耗水系数进一步提高。据农业部在河北省的调查,小麦生产一般灌溉3次,每次每公顷耗水1 950 m3以上,而当地小麦产量在丰收时,一般生产1 kg小麦要消耗1 m3的水[7]。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水占到全国总水量的64%,但有效利用率仅为45%,这意味着每年耗损掉的水量多达2 000多亿m3。据统计,如果我国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15%,每年就可减少灌溉用水约600亿m3[11]。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启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标准较高、规模较大、有一定节水潜力和示范效应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北方平原区大力推广管道输水,优先发展大田作物喷灌;东北、西北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大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新疆大田作物着力发展膜下滴灌等;南方山丘区结合小型水源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集雨节灌,有条件的地区结合经济作物种植,积极推广自压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应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就要求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建设道路。

4.1政府促动

农田水利建设与自然、社会、政治因素关系密切。基于农业在我国的特殊地位和当前“三农”工作的实际,政府部门应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

4.1.1号召发动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由于生产单位较大,政府在农业水利建设中的动员能力强,建设成效十分显著。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由于经营规模小而分散,没有建设农田水利的紧迫意识,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吃老本”。所以,政府应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导向作用,发动和引导农民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4.1.2投资带动农业水利设施是公益性的基础性设施,主要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应属于公共财政重点扶持的领域。政府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最重要主体,应端正投资理念,明确各级政府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引导市、县财政增加投入,尤其要落实好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相关政策。政府一级一级地增加投入,又能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加投入,实现以政府为主、农民为辅,政府和农民共同参与水利建设的发展模式。

4.1.3协调推动农业水利建设有的不仅涉及到各村、乡、县的利益,而且还涉及到各相邻市、省的利益。由于利益的差异,各地对农业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同,有的地区甚至闹纠纷,阻止水利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协调解决。政府应站在人民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高度,协调各方利益,理顺各种关系,促进农业水利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4.2部门联动

农业水利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多部门。只有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联动,才能把水利建设工作搞得更好。

4.2.1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水利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制定农村水利建设标准、制度,并监督实施;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组织指导水利设施、水域、河道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大河、水库及河口滩涂的治理、开发和安全监管;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工作。

4.2.2农业部门要做好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业用地、草山草坡、宜农滩涂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负责田间渠道和机耕路管理和建设。

4.2.3林业部门要全面加快林业生态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林业品种结构调整和技术推广,加快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将农田林网、道路绿化、村庄四旁绿化美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4.2.4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应加强与发改委、水利及环保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明确信贷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4.2.5财政部门应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支农资金管理好,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和水利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部分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3企业共建

农业水利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和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业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投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龙头企业应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参与农业水利建设。

4.3.1资金支持这是企业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最为普遍的形式。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发展在农村、植根在农业、动力在农民,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与农业发展融为一体、息息相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积极帮助农村修建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民营企业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政府的支持,采取与政府部门、国有建设单位和乡村农民之间的各种不同合作方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4.3.2减少污染企业是用水大户,企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大力节约水资源,积极处理废水,减少对水体造成污染,增加农田灌溉水源。如广西上思县一批制糖企业变废水为灌溉肥水取得了好的效果。据介绍,2010年上思县的昌菱糖厂、上上糖厂建设灌溉系统三套,修建水池约6 000 m3,铺设管道近60 km,制糖企业将经排污设施处理后的废水抽到水池里,冲兑河水后变成上好的肥水,“居高临下”地通过支管,源源喷灌蔗田。有了肥水灌溉,该县新增灌溉面积0.11万hm2,每年可增产甘蔗超过3万t,增收1 200多万元[12]。

4.3.3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农田水利灌溉的实施者,实现节水灌溉的根本措施是要提高农民素质。企业要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培训农民,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提高农民的节水灌溉水平。

4.4市场跟进

农业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各方面的投入。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为农业水利建设引进市场机制提供了新的空间。对那些投资大、收益高的水利建设项目,可以在水利行业内部或面向社会筹集大量资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证券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的今天,也可以通过发行水利金融证券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可以考虑建立规范的水利产业基金组织等途径来扩大水利资金的来源。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放开一些领域,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参与建设。市场化是近20年来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市场化的推进有利于增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活力。但是,农业水利建设不能离开政府支持和乡村组织的协调,政府更不能借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之“名”,而行甩掉政府财政包袱之“实”。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过程中,同样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监管。特别是在外部性较大、监督管理较为困难的渠系建设中,政府还应给承包者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更多地考虑农户利益,更好地保障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营。

4.5制度护航

加强农业水利建设,还应有科学严密的制度作保障。一方面,需要制度给农业水利建设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制度规范农业水利建设。一是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投资。规划应有科学性、前瞻性,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防止规划的随意性;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责任和企业、农户投资的辅助义务,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机制,保证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组织形式和运行管理模式。明确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保障水利建设的公益性。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可以考虑制定《流域法》、《农业生产用水法》、《工厂排水规制法》等法律制度,对水利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一管理。四是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对在水利事业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提高全社会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付全高.从西南旱灾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7-28.

[2] 张粼粼.冬麦区抗旱形势依然严峻[N].中国经济导报,2011-02-15(A2).

[3] 佚名.贵州旱灾经济损失112.4亿 农业经济损失61.86亿[EB/OL].http://news.sohu.com/20100415/n271527159.shtml, 2010-04-15.

[4] 董振国,陈钢,李钧德.旱灾频发恐成我国粮食安全主要威胁[N].经济参考报,2010-07-23(5).

[5] 柯龙山.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变迁、困境与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34-537.

[6] 田新程.西南大旱的警示:涵养水源惟靠森林[J].中国林业,2010(5)A:4-7.

[7] 颜加勇.水资源约束下的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0(12):151-154.

[8] 吴晶晶,顾瑞珍.坚定步伐 全力冲刺――解读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6/03/content_1620194.htm,2010-06-03.

[9] 赵永平.南水北调已建工程发挥抗旱作用[N].人民日报,2011-02-20(1).

[10] 王爱国.发展农村水利推进农业现代化[N].经济日报,2011-02-14(16).

[11] 吕梦琦.新华时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促农业节水刻不容缓[EB/OL].http://www.gov.cn/jrzg/2011-02/18/content_1805992.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浙江台州;椒江区

所谓生态高效农业即“万元田”指一茬或多茬进行种植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滩涂、围垦地及其他农用地,其年产值达15万元/hm2以上、纯收益达60%以上的田块。“万元田”的实质是效益、生态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农业。即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国际、国内2个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以设施和特色农业为辅助,以可持续高效为目标。“万元田”建设与传统农业有明显不同,主要的不同点有:①对科技的需求;②对资金投入的依赖;③对市场信息的需求;④对交通物流的依赖;⑤对资源整合的要求。椒江发展“万元田”的优势条件很多:椒江虽然土地面积有限,但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数喜温果木和各种农作物生长;作为台州市主城区和行政中心,椒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便捷;椒江经济发达,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椒江人才密集。

1当前椒江“万元田”发展现状

最近我们对全区“万元田”进行了1次摸底调查,我区的“万元田”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天果树类,包括杨梅、柑桔,品种有东魁杨梅、少核本地早、满头红等,经过多年改造或拥有核心技术,品质优,产量高,市场销路一般不成问题,除非遭遇严重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均能稳定达到万元田的标准。其余的是设施蔬菜、瓜果类,主要特征是设施+优质品种+套种+外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难度高,对销路依存度亦高,搞得好的与不好的收入差异很大,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年度间差异也很大,如茭白、红茄虽然也能达到“万元田”标准,但不稳定。椒江“万元田”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依靠技术和管理建成“万元田”

如三甲光辉村的2hm2少核本地早,原为滩涂,土壤条件并不好,因为极易抽生“六月梢”导致大量落果,产量一直提不高,后来种植户通过反复实践,采用环剥技术保果获得成功,加上精心的管理,目前产量可达52.5~60.0t/hm2,产值达15.0~16.5万元/hm2,净收入可达10.5~13.5万元/hm2。

1.2利用设施提高复种指数

此类型有大棚蔬菜、大棚双季茭白、大棚葡萄等,主要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如葭芷水门村10hm2大棚蔬菜基地,复种模式为茄子—丝瓜,成本达7.5万元/hm2,产值18.75万元/hm2,净收入11.25万元/hm2。

1.3多因素促成

如章安街道的陈宅、李宅、山横村利用山坡地种植杨梅历史悠久,那里的土壤、气侯条件适宜杨梅生长,当地政府重视基地的培育,给予种植户贴息贷款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使面积得以逐年扩大,现总面积已达280hm2,最高收入达到27万元/hm2,扣除成本纯收入达到18万元/hm2。

2椒江发展“万元田”的制约因素

(1)技术与管理。同其他高效益农业相比,“万元田”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无疑更高,虽然农户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但真正掌握的不多,少数掌握关键技术的农户一般比较保守,不轻易传授给同行,大多数田地管理仍然比较粗放,制约了产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资金。大棚、喷滴灌等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一般每公顷需要几万元,这对于起步阶段的农户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

(3)产后环节。产后环节包括贮存、销售、保鲜和加工等,这些环节稍有差错就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的严重后果。如章安的杨梅基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鲜和加工必须跟上。

(4)自然灾害。椒江地处沿海,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特别是多发的台风、暴雨、海潮、旱灾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如台风就经常给菜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不少菜农不敢种菜。如何有效地抵御台风等多发、严重的灾害是建设“万元田”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5)成本。2008年以来化肥、农药和人工费用均快速增长,使每公顷成本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6)市场。特别是蔬菜类价格几乎每天都在波动,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

3椒江“万元田”建设对策

“万元田”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建立一套能有效推动其稳步发展的服务体系,具体可细化为:科技支撑体系、资金投入机制、市场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体系、指导协调机制。

3.1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会力量

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着力在规模连片和长久性、耐用性设施栽培上给予大力扶持,力争通过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把各种社会力量引导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上来,引导到关心、关注“万元田”问题上来。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大户领包、小户联包的经营模式。

3.2培育典型事例,激活运营机制

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加大对发展设施栽培目的意义、效益对比、技术信息等的宣传、。有计划组织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同时整合财政、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等部门项目发展资金、农水资金以及设施农业建设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规模示范典型。整合各方面技术服务资源,积极做好产前调资料、产中包技术、产后帮销售等各项指导服务。

3.3搞好结构调整,促进由点及面

“万元田”出现在某地往往并非偶然,它是当地土壤、气候、耕作制度与群众艰苦探索等诸多因素的结晶,也是自然与科技、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产物。对此我们要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推动其稳步发展。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搞好“万元田”布局规划,明确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和生产模式。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积极培育区域支柱产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根据规划布局,发挥资源、技术等综合优势,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4突破两大瓶颈,营造良好氛围

“万元田”建设是建立在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基础上的知识密集型农业。为此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土专家”的积极性,努力研究我区“万元田”的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鼓励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万元田”建设。加强同大专院校的合作,力争破解制约我区农业生产的技术难题。要充分运用财政支持、政府帖息贷款和银行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万元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万元田”建设,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业企业和个人对“万元田”的投入,已初步建成“万元田”的要不断完善各种设施,逐年追加投资。我区已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以加强对“万元田”的信用担保。

3.5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万元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具体工作上要分类对待:对已有一定规模的要促使其上规模、上设施、上效益,使其发挥出示范和带动作用,由点及面;对尚处于起步状态而前景看好的要千方百计地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促使其快速“长大”;鉴于椒江土地资源有限,对具备条件且有意“走出去”发展的要鼓励其“走出去”,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发展;条件成熟的可以建立行业协会,如柑橘行业协会、蔬菜行业协会、杨梅行业协会等,通过协会开展自我管理、科技培训和资源整合。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种植业;强降雨;损失;对策;马鞍山市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145-03

1 2016年马鞍山市夏季气象灾害与受灾损失情况

1.1 2016年夏季气象灾害发生情况 201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马鞍山市处于梅雨季节,加上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全市降雨量集中且偏大。据市气象部门数据统计,6月20日至7月5日全市降雨量达514.6mm,是1991年以来最多降雨量,特别是7月1―5日,短短5d时间降雨量达365.6mm,沟、塘水位漫过岸堤,加上该段时期马鞍山周边地区包括长江中上游、水阳江等流域降水较大,主干流高水位运行,造成马鞍山境内河、沟、塘的水难以及时排出,农田积水较深,部分低洼田块积水超过50cm,含山县林头镇都胜圩、清溪镇半湖圩、后陈圩出现圩口决堤,圩区受灾绝收农田面积达1 467hm2。

1.2 N植业因涝受灾情况 由于降雨集中,全市在田农作物受损严重,据统计,截至7月12日,全市种植业(不含瓜果菜)受灾9.17万hm2,成灾6.11万hm2,绝收3.93万hm2;其中水稻受灾8.03万hm2,成灾5.25万hm2,绝收3.51万hm2。受涝灾影响,马鞍山市农业损失惨重,特别是种粮大户由于6月中下旬刚种水稻,无论是直播才出苗的,还是机插秧的田块,受淹后秧苗全部没入水中,几乎全部绝收。据马鞍山市农委于7月下旬组织开展对全市种植大户受灾及补改种情况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市125户66.7hm2以上种植大户,承包总面积1.45万hm2,受灾面积达0.99万hm2,其中成灾面积0.58万hm2,绝收面积0.51万hm2,共造成损失11 004.54万元,平均每户损失88万元。

1.3 种植业受涝后生育特点 受涝后,旱杂粮等作物基本枯死,难以恢复;棉花、玉米等高秆作物过程性受淹,对其生长影响不大,但长时间浸泡会造成根系因无氧呼气而坏死变黑腐烂;水稻由于耐涝能力较强,短时间受淹对其影响小,但从调查来看,水稻受涝后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水稻秧苗淹没15d内只要心叶未死基本能恢复生长;受淹水稻高位分蘖增多、有效穗减少、穗子变小;水稻整个生育期推迟5~7d。

2 马鞍山市种植业抗灾恢复生产主要措施

2.1 摸清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 涝灾发生后,马鞍山市农委迅速启动农业抗灾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开展灾情统计和调度,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同时,全市农业战线人员坚守岗位,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履职尽责,全力投入到农业抗灾救灾中,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为全市科学抗灾提供依据。

2.2 提前调运备足救灾种子 针对受灾绝收面积大,加之当时救灾水稻种子种源紧缺,农时季节又十分紧张,马鞍山市农委及早准备,7月6日将县区上报的用种品种及数量进行梳理、汇总,并向省农委专题报告,积极寻求省农委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在7月8日召开了全市救灾种子紧急会议,就县区加强与供种单位跟踪对接、种子采购、种子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并依据省种子管理站提供的种源信息,提出县区种源分配方案,细化落实到县区和具体负责人。开展专项调度,实行日报告制度,截至7月11日就联系种源近200万kg,7月15日前调入种子75万kg。其中含山县、和县、博望区安排财政资金近200万元,用于调运救灾种子,支持种粮大户开展生产自救。另外,各地还积极引导种业公司、种粮大户多渠道调运种子,确保了水稻补改种的需要。

2.3 分类开展抗灾技术指导 在抗灾生产关键期,马鞍山市农委成立了灾后恢复生产技术专家组,深入各县区开展巡回检查指导,分片包干负责,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抗灾救灾。为推动农业抗灾生产,提高补改种质量,马鞍山市农委先后印发了《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早翻晚”等补改种作物栽培技术方案》等技术资料,指导农户分类开展补改种,受灾轻的采取追肥等田管措施促进恢复生长,受灾重的采取分蘖移栽、移稠补稀等方式查苗补缺,绝收的采取改种早熟粳稻、“早翻晚”或从外地调运秧苗等方式尽量及早种足。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开展苗情、墒情和病虫情监测,及时田管指导意见。同时,积极推广“产业联盟+专家顾问团+经营主体”技术服务模式,借助农业物联网、手机短信、农业孵化器、“农企通”手机APP客户端等平台,促进了关键抗灾田管技术措施的落实。各级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开展分类指导和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技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据统计,全市共举办技术培训、现场会40多场次、培训2 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群发手机短信60余条,电视、电台、农网等媒体宣传30多期次。

2.4 全面开展生产自救 由于这次受灾面积大、程度深,马鞍山市农委通过短信、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引导受灾农户积极开展生产自救,7月15日,由市农委组织与市电台合作,专题报道我市种粮大户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自救行动,如当涂科农种业承包的近267hm2,绝收田块超过100hm2,该公司负责人杜少飞提前谋划,一方面在没有育秧基地的情况下,从7月5日开始,利用水泥晒场进行集中育秧,为今后补改种既有了秧苗,又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在刚退水的种子繁殖田块,通过移稠补缺的方式,增加栽插面积;李杨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积极与外地联系,调运秧苗进行补种;当涂剑雄农业科技公司在补育自身秧苗的同时,还帮助周边农户补育、补插秧苗。含山、和县、示范园区受灾农户还通过分蘖移栽、补改种早翻晚等方式,抢抓时机尽早将绝收田块补种补齐。7月18日,原省委书记王学军来到博望区新临农场检查指导农业生产自救,对马鞍山市“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排涝一块、抢种一块”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3 受淹农作物恢复生产自救成效与对策

3.1 生产自救成效 据统计,马鞍山市9.33万hm2受灾水稻、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除圩口溃破在9月份退水外,大部分受涝绝收农田排除积水后,各地采取移稠补稀、分蘖移栽、补改种早熟粳稻和“早翻晚”等方式及时进行了补改种,其中分蘖移栽1.35万hm2,补改种早熟粳稻1.45万hm2,补改种“早翻晚”0.43万hm2。由于补改种及时,田管措施到位,加上8―9月中旬气候(温光)条件好,病虫害发生危害轻,全市补改种的早熟粳稻、“早翻晚”长势明显好于预期,另外受灾田块的水稻长势普遍与常年相近,与灾害发生时产量损失预计相比有较大幅度减轻。据统计,通过移稠补稀、分蘖移栽方式补种的水稻单产在

6 750~8 250kg/hm2,较常规减少1 125~1 500kg/hm2左右;补改种早熟粳稻的单产在6 000~7 500kg/hm2,较常规减少1 500~2 250kg/hm2左右;补改种“早翻晚”尾在3 750~5 250kg/hm2。

3.2 预防和补救措施

3.2.1 合理布局,选择适宜播期 据气象资料显示,马鞍山市夏季涝灾发生时段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期间中籼稻处于分蘖期,耐涝能力较强,损失相对较轻,而粳稻还处于苗期,甚至尚未活棵,从灾情调查的情况来看,同样受淹的粳稻,活棵的基本能够恢复生产,但受淹前尚未活棵的水稻秧苗均全部死亡,建议粳稻播期适当提前5~7d,有利于减轻涝灾损失;另一方面,从灾情调查的情况来看,绝收田块大多位于河、塘两边低洼处,发生洪涝后由于水的流速快,水质浑浊,常夹带大量泥沙,对水稻的机械损伤较大,造成水稻植株被沙压死亡,建议针对这类田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展莲藕种植、稻养种植等,优化生产布局,减少灾害损失。

3.2.2 及早排水抢救,加强田间管理 根据早期农业资料显示,水稻遭淹没72h,一般基本绝收,而据浙江省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调查,没尖4d减产41.9%,但从今年水稻受涝灾情况来看,淹没7~9d,甚至超过12d的,退水后仍发出新叶,后期产量达到4 500~6 000kg/hm2,减产在30%~40%左右,远低于预期损失评估。这表明,水稻品种的耐涝能力较以往增强,正如2013年许多稻品种较2003年水稻高温热害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特性。对此,受涝后,要尽可能及早排水抢救,遇高温天气,排水不能一次性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阴雨天如2016年涝灾期间基本是阴天,而且温度不高(见表2),一次性排干水后,十分有利于秧苗恢复生长。排水后在判断稻苗是否死亡的前提下,对尚能恢复生长的田块可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考虑到稻根受损,施肥要“少吃多餐”,不宜一次重施,后期注意病虫害防治。

3.2.3 统筹安排补改种,减轻涝灾损失 补改种要统筹安排好,对受淹较轻、缺苗较少的田块,可剥蘖移栽,对缺苗严重的田块,可将几块田的稻苗集中移到部分田块;慎用“早翻晚”,从2016年含山、和县、当涂、博望等地改种“早翻晚”情况来看,在8―9月仅次于2013年的温、光资源下,十分有利于“早翻晚”营养生长,但后期仍表现出抽穗灌浆风险大(2016年9月下旬至10月多阴雨天,气温不利于“早翻晚”抽穗和灌浆)、结实率低(含山、当涂、博望等地“早翻晚”结实率仅有40%~60%,只有和县部分结实率接近80%)、产量不高(3 750~5 250kg/hm2),不仅低于补缺补种的粳稻单产(一般在6 750~8 250kg/hm2),而且还低于改种早熟粳稻单产(一般在6 000~7 500kg/hm2)。建议若以后水稻受淹绝收田块改种选择早熟粳稻,如镇稻99、镇稻14、武运粳27等,同时抢抓时间,可在退水前利用空闲地或水泥晒场使用机插秧秧盘育秧,及早栽插结束,尽量增加水稻分蘖数,为夺取后期较高产量奠定基础。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6

1.林网建设的原则与目的意义

1.1林网建设的原则

首先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按照大农业的要求,以建设高产稳产田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农、林二者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对水、田、路、林统一规划,对风、旱、涝、虫、病等灾害综合治理。第三,坚持作用高效,少占耕地的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坚持农田林网建设与“四旁”植树相结合,形成统一的防护林体系和林木生产基地。

1.2林网建设研究的目的意义

影响我地粮食生产的主要灾害是风灾、涝灾,其次是病虫害及交通条件差。风灾主要表现在干热风、小麦玉米倒伏和冬季寒风冻害。林网建设的目的一是能降低风速,防止小麦、玉米倒伏,防止病虫害传播;二是有效调节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粮食产量,防止干热风等灾害的危害;涝灾主要是由于田间排涝系统不畅通,雨季造成田间积水,对玉米危害最大,有时造成玉米大面积绝产,通过修整道路,疏通排水沟,减少涝灾,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损失。同时,通过对林网及大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跟踪测量与分析研究,找出农田林网建设与提高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平原地区建设农田林网,提高土地产出率提供理论依据。

2.林网规划标准

因我地属一般风害地区,故选用通风结构的林带,充分发挥其防护范围大,长距离防风效果好的优势,实现窄林带、大网格,选用速生杨为建网树种。这种林带易建设、占地少、发挥作用快。既能快速起到农田防护作用,又能生产大量的优质木材,实现效益最大化。通风结构林带的有效防护范围为林带高度的28倍,按照林带高度为15米计算,确定林带间距为400米,网格面积为400米见方,即240亩。根据大风的方向多为南北方向及偏南北方向,以及当地的土地大多为南北向耕种,所以主林带的方向确定为东西向,宽度10米,副林带为南北向,宽度8米,均植树两行。

根据林网的规划设计要求,结合农田现有状况规划路网,尽量在原有生产路的基础上进行加宽、取直、整平等改造。需要新修的就重新规划,打破了村与村的界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沟网随路网的形成而形成,道路两侧即为排水沟。在涉及24个行政村的3万亩耕地上,共规划道路林带42条,全长140公里,其中东西方向19条,南北方向23条,相互垂直,纵横交错,形成农田网格129个,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平均面积232.6亩。

3.林带生长与大田农作物产量的跟踪测算

由于林带能够降低风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其综合效益必然集中地反应在农作物的产量上。自2009年春天一期林网建设完成后,我们对林网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定点跟踪测量,即在同一个测量点上每年对林网树木的株高、胸径、疏透度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同时,在大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每年对小麦、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测算记录,然后找出林网树木的生长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

3.1林带生长情况调查(见表一)

表一 林带生长情况调查表

由表一看出,随着树龄的增加,树木的高度逐年增高,树干逐渐加粗,林带疏透度逐渐降低。

3.2小麦生长及产量调查

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在品种、施肥和田间管理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连续四年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进行了测试记录(见表二)。

表二 小麦生长及产量调查表

由表二可以看出:四年来小麦产量分别是429.9公斤,438.9公斤,463.4公斤,509.9公斤,小麦单产逐年提高,后三年与第一年相比,增产量和增产幅度分别为:9.0公斤,2.1%;33.5公斤,7.8%;80.0公斤,18.6%。

3.3玉米生长及产量调查

在与小麦同一地块上,对玉米的产量进行了连续四年的测产,在品种和其它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得到如下测试结果(见表三)。

表三 玉米生长及产量调查表

由表三可以看出:四年来玉米单产分别为544.6公斤,552.4公斤,573.5公斤和604.5公斤,单产逐年提高,与第一年相比,后三年的增产量和增产幅度分别是:7.8公斤,1.43%;28.9公斤,5.3%;59.9公斤,11%。

3.4年度粮食单产测算

将四年来每年度的小麦、玉米单产相加,得到每年度粮食单产(见表四)。

表四 全年粮食单产测算表

由表四可以看出,四年来全年粮食单产分别为974.5公斤,991.3公斤,1036.9公斤,1114.4公斤,与第一年相比,后三年的增产量和增产幅度分别是16.8公斤,1.72%;62.4公斤,6.4%;139.9公斤,14.36%。

3.5林带疏透度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综合以上四表可以看出:随着林网建设年限的增加,林带树木不断增高增粗,影响林带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疏透度逐年下降,而小麦、玉米单产则逐年提高,粮食单产的增加与疏透度呈负相关关系,林带疏透度与小麦、玉米及全年粮食单产的关系分别由以下三图所示:

由上图看出,林带对小麦的增产作用大于玉米;林带的增产作用从疏透度下降到44%以下开始显著。粮食单产的提高是林带防风作用的结果,而林带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疏透度紧密相关,林带的疏透度又取决于林带的高度和林带树木的密度。因此,平原农田林网的营造,选择树种和确定栽植密度对林带发挥保护作用的早晚极为重要,只用生长快、树干挺拔耸立的树种才能迅速提高林带高度;另外,栽植密度要适宜,密度过小,林带不能快速密闭,疏透度不能快速降低,保护作用就会延迟发挥,密度过大,就会影响单株树木的生长,难以成材。本工程中选择了107速生杨为主要树种,株距为1.5米,是比较适合当地条件的,能使林带在第三年就发挥出显著的保护作用。

4.农田林网生态效应的分析

农田林网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是林网对农作物的保护作用发挥的效果,在农田林网的一系列防护作用中,防风作用是主导因素。随着风速的变化,田间小气候的温度、湿度、蒸发、蒸腾均随之发生变化,同时还具有改良土壤和防止干热风危害的作用,最终表现在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4.1林网的防风作用分析

气流在其运行过程中,遇到林带的阻挡后,首先由于林带的屏障消耗了一部分能量,使林带附近风速降低,气流密度加大,迫使一部分气流由林带上方越过,越过林带屏障时和树枝的摩擦使能量减弱。另一部分气流进入林带后,改变了原来的结构,原来较大的涡流,被林带的空隙过滤,分散成许多方向不同、大小不等的小旋涡,它们彼此相互摩擦撞击,并和树干、枝叶摩擦消耗了能量,从而削弱了风力,降低了风速。该项目建设中,我们选用了通风结构的林带,这种林带的防风特点是最低风速出现在林带高度的5-10倍范围内,风速恢复比较缓慢,有效防护距离可达到林带高度的28倍。林网建成第二年,林带疏透度为44%,可使风速降低到原来的75%,第三年的疏透度为32%,可使风速降低到原来的67%,第四年的疏透度为28%,可使风速降低到原来的62%,以后随着林带高度的增加,疏透度的降低,防风效果将逐渐加强。

4.2林网对田间温度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由于林带降低了风速,改变了气流结构,使空气的热量交换作用减弱,从而对其防护范围内的近地层气温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据有关研究报道,这种调节作用随着季节、昼夜和天气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春、秋、冬季可增温1-2℃,而夏季则可降温1-2℃。林带的这种温度调节作用,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在我们冬小麦种植地区,由于小麦的生育期比较长,要经历秋、冬、春三个季节,从播种到入冬是小麦主要分孽期,只有在冬前达到三个叶片以上的大孽才有可能发育成穗,而秋季温度的提高,促使小麦形成更多的大孽,对提高小麦群体和亩穗数奠定了基础。从四年的小麦田间调查来看,也表现出了亩穗数的增加对产量的作用,从林网建成后的第三年开始表现明显,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亩穗数也逐渐增加,特别是2012年的亩穗数比得2011年增加3.22万,是促进增产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冬季温度的提高,使小麦在越冬期减少了冻害,提高了成穗率,也是群体增加的一个因素。春季气温的提高,可以使小麦提前进入返青期,延长小穗的发育时间,促进大穗形成,增加穗粒数,突出表现在2011年的穗粒数上,比2010年增加1.1粒,是当年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夏季晴朗的干热天气,由于林带庇阴,内部凉爽,热气流穿过林带后,背风面就表现降温。又由于林带和林带间作物的大量蒸腾,林网内空气湿度较大而消耗了大量热能,也表现出降温作用。炎热季节,林网内田间气温可下降1-2℃,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特别是在玉米开花授粉期,过高的环境温度会降低玉米的授粉质量,使玉米籽粒减少,而田间气温的下降,有利地提高了玉米授粉质量,促使玉米穗粒数的增加,从表三的玉米调查表可以看出,2012年比2011年增产31公斤,在千粒重相同,亩穗数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穗粒数增加了26粒,是构成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4.3林网对提高空气湿度及农田抗旱能力的分析

在林带的保护下,由于树木和作物旺盛生长而蒸腾的大量水分使地表空气层得到大量水汽,又由于风速降低,气流涡动的交换减少,湿润的空气可以较长时间地滞留于农田地表空气层内,从而减小了地表上空的大气层湿度梯度,减少了地面水分的蒸发,使田间农作物的无效蒸腾相应减少,提高了农作物的有效蒸腾率,表现出农田抗旱能力的增强。

4.4林网对防止干热风危害的分析

干热风是一种在5、6月出现的具有高温、低湿特点的又干又热的南风或西南风,此时正是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往往使小麦植株蒸腾过大,失水过多,造成“青枯”逼熟,使籽粒干瘪,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由于林带使风速降低,湿度加大和降低了蒸腾强度,完全改变了干热风的性质,避免了干热风的危害,使小麦正常成熟,确保了小麦高产稳产。

4.5林网对改善土壤条件的分析

由于林网间小气候条件的改善,促进了田间作物的生长旺盛,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的茎叶、根茬以及树木落叶等增加了土壤腐殖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结构。另外,在林带的防护范围内,由于风速降低,湿度增大,不仅保存了土壤水分,由于冬季积雪不被吹走,使积雪均匀地覆盖在农田上,更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对春季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7

【关键词】湖南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引言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基本的民生保障工程,也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灌溉面积位居世界第二,湖南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占全国水稻总产量13%,灌溉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地位。Brown(1998)认为中国至少有70%的粮食生产来源于灌溉,灌溉面积的发展及其供水保证将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2013年夏天,湖南省经历了1951年以来同期最长的无雨干旱期,全省1361万人受灾,308.5万人饮水困难,245.4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120.1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1697千公顷,其中绝收319.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0.8亿元。面对此次旱灾,经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同心协力抗旱减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防灾减灾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大旱也暴露出湖南抗旱水源工程不足、水资源调蓄能力较低、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强度明显不够,保障水平明显偏低的问题。面对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严重削弱的现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一、全省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湖南位于长江中下游,全省土地总面积211913KM2,共有耕地面积379.07万hm2,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农田水利化基本建设对抵御农田干旱与洪涝灾害、保障粮食持续增产起着关键作用。全省水资蕴藏量1500万KW,目前开发利用10%左右。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历年水旱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省有水库13321座,总库容量295.28亿m3,有效灌溉面积156.6万hm2,占全省总有效灌溉面积的62%。其中大型水库16座,有效灌溉面积30.1万hm2;中型水库232座,有效灌溉面积53.9万hm2;小型水库13073座,有效灌溉面积81.58万hm2。

一直以来,国家对防洪发电、江河治理、跨流域调水等大型防洪水利建设成绩斐然,可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据有关统计,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60%都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防汛保安的大型工程,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仅占40%左右,而这40%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微乎其微。湖南省也不例外,有数据表明湖南的水利设施建设从2007年以来翻了几番,水利设施建设确实很受政府重视,但在水利投资方向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并没得到足够重视,绝大部分资金用在中、小型水库和主干渠道上,对山坪塘和水库清淤的投入很少,灌区渠系破毁损严重,大部分土渠淤塞不通。山丘区抗旱机埠只有50%可以利用,遇到大旱年,远不能保证抗旱需要。同时小型水库、灌区、机埠、泵站和塘坝的安全隐患令人十分担忧。湖区一般蓄洪垸堤安全设施建设滞后,遇到分蓄洪水时启用困难。全省中小型灌区加权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07,小水库、小塘坝蓄水能力不到原有蓄水量的60%。历史罕见的极端异常天气频现,使得湖南农村多年积弊的水利矛盾充分暴露。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水利工作重视不够

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一些基层政府受不正确的政绩观驱使,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把资金投入到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建设项目上,严重忽视了投入大见效慢、对GDP贡献不大但事关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设施。长期投入失衡,导致原有水利设施老化、新建水利设施不足,欠账越来越大,最终在在干旱面前无法发挥作用。

(二)农田水利建设人为割裂严重

项目与项目的协调性差,许多水利工程通常需要不同的村镇联合实施,但由于各地资金分散,受狭隘利益的限制和行政区划的阻隔,造成项目的人为割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有个镇要修一条连接几个村的水渠,有一个处于中游的村因受益较少没有同步跟进,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一段水渠和下一段水渠没有连通,水渠沦为摆设。更有村民为了自家用水方便,有意挖断灌溉水渠,形成许多“断头渠”和渗漏渠,水资源浪费严重。

(三)建设主体单一

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和村集体组织是主要投资主体,农村居民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建设力量薄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因为没有别的出路,农户收入来源于土地的精耕细作,对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农户们也愿意出工出力去建设、去维护。但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农村的青壮年都已经外出打工,留守下来的老人和孩子无力应对繁重的土地劳动,在此情况下,水利建设如果跟不上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高成本导致农户不愿对土地进行投入,很多地方基本上只能“靠天收”,也增加了农业种植的风险,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建设资金缺乏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可能且风险性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二是“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制得不到群众支持,形同虚设。三是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无资金投入。四是镇级财力非常有限。只能满足镇、村两级机构正常运转,无多余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税改前,“两工”是维护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承担者,税改后,“一事一议”机制让筹劳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才能实施,由于单个农户的利益很难统筹一致,群众都不愿筹劳,而行之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养护机制未形成,致使一些工程老化、失修、淤积,甚至报废,部分小型水源工程处于瘫痪。如设施老化损毁严重,设备运行困难;灌排土渠年久失修,灌渠系统严重淤塞;水库隐患依然较多,有的甚至一库多险;山塘干涸,堤坝渗漏,难以蓄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愈显突出。

三、采取的对策

(一)树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先行意识

水利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政府投资责无旁贷。目前,迫切需要政府要加大水利建设总投入,把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例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湖南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应明确今后每一财政年度要以不低于上年度政府新增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增加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并规定市(州)县政府财政预算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通过政府考核、社会监督等形式确保政府资金的到位率。

(二)突出农田水利建设重点

一是着力加强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对山塘、支、斗、农渠进行清淤、防渗和节水改造,加强末节渠系的管护,积极兴修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不断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二是对各灌区的重点渠道、用水困难的渠道实施综合治理,配套建设,强化病害水库的除险加固。三是要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余缺调剂、旱涝同治。

(三)吸纳民间资本,实施项目产权改制,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对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产权改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分项分步实施。对于一些单个农户兴修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实行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归农户个人所有;对一些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项目,如供水工程、农村水电、灌溉等,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明确由专人负责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并保证工程的维护和使用方向;对于一些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如农村水电、统一供水等,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式,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的管护,村集体对其进行监督。

(四)明确水利建设管理责任

明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解决“是谁的”、“由谁管”的问题。可将水利工程划分为枢纽、干渠、一级支渠、二级支渠、田间渠道。属枢纽、干渠、一级支渠的维修改造,由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负担,其建管以县为主负责。属二级支渠、田间渠道的维修改造,作为生产成本,由受益区群众负责,其建管由乡镇负责组织,群众负责实施,政府财政弥补维护、运行、管理经费的缺口,使得工程建好了以后,群众用得起,也能管得好,真正发挥工程的作用。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以来存在的“投入少、项目散、成效差”的问题,中央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明显。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工程建成后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又一问题。为保证工程进行良性发展,结合河东区实际情况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变迁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由于取消“两工”即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田水利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2002年国办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再次强调,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随后各地纷纷组建成农民用水协会。农民用水户协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这种不对称地位,便于将各村组农民利益集合起来,在灌溉水权交易中以对等的地位与政府进行协商和谈判。

二、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农水项目资金整合不够

水利部门是侧重水源工程、中小型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和末级渠系工程的建设改造,是以农田的灌溉工程为主要建设对象,部分为灌排结合的工程;而其他部门是以耕地平整和畦田改造、田间作业道路、农田防护林以及田间灌排工程设施建设为对象。水利部门和其他建设部门项目建设内容是不同的,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要求水利部门和其他部门分摊灌溉面积,因此存在着不合理。

(二)、小农水工程建设上存在简单“一刀切”现象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不可简单按章办事搞“一刀切”。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考虑建设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当地的水源丰沛或欠缺的问题,对于水源丰沛的地区,相对用水户对于水的需求就不会太高,而对于水资源相对不丰沛的地方,对水的需求就很高。那么两地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就考虑水源丰沛欠缺的问题。再者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水源上下游的地理位置问题,上下游不同的地理位置也就决定了相对应农户对于水的需求是不同的。

(三)、小农水的建后管护体制尚未建立

农民用水者协会是建立在互惠互利、民主管理原则基础上的从事农业灌溉服务的非盈利性的农村互助合作用水组织,没有经济利益,目前这样的组织在农村很难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已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建,但没有盈利机制就像缺少“心脏”,没有资金就像缺少“血液”,因此政府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农民用水者协会提供资金支持是必要的,如何筹措,落实经费也是农民用水者协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四)、水利建设长久失修

在长久积弱的情况下,还是难以全面周到的覆盖到全部需要整修的地方。蓄水工程是以修建水库、拦河闸坝为主,大部分拦河闸坝都是年代久远,水源地的日常维护工作是重要任务,往往会忽视加大对大中型水库及拦河闸坝的除险加固力度,渠系的配套设施和建筑物也是年久失修,需要进行有规划的改造,可能根据具体的需要还会新建一部分。各地水源工程和干支渠的建设正在进行中,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也已拉开序幕,但由于规划的不周和地方申报的不及时都有可能影响到小农水的具体建设效果。

三、促进小农水建后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一)、编制建设规划与建后管护规划相配套

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农户的实际需要以及已经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类型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各个乡镇的农田水利工程,坚持小农水工程和水源工程、干支渠建设相配套,推动小农水工程的整体协调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小农水建后管护,县级政府在制定本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应组织专家及有多年从事小农水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以及小农水工程的管护主体村民代表开展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区域情况的小农水工程建后管护规划。同时为了保证建后管护规划的顺利实施,县级政府应成立的监督机构对小农水工程建后管理进行监管,确保对小农水工程管理政府监管的可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责任

实行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将具体的小农水配套设施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一个领导负责一个或者几个小农水配套设施的管理,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保证书,增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根据小农水配套设施的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成绩县级政府予以公示,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年底评选优秀干部、个人政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增加责任人对小农水配套设施建后管理监管的积极性。

(三)、整合资金,提高水利建设和管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国家支农资金的渠道比较多,资金下达的时间也不一致。容易造成建设项目的投资重复以及项目投资不均,限制了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的支持力度和作用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加大对于小农水建后管理资金投入力度,县级政府应整合政府部门(国土部分、农业部分、农业开发办、水利部门)水利建设资金,增加对管理的投入力度,保证涉农资金在小农水建设和管理中投资结构合理化。

(四)、政府构建激励机制,增加农户实际参与度

首先,用水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其法律地位难以得到保障,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出台《XX县关于加强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的相关意见》在保证用水协会的地位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组织的权利义务。其次,在小农水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坚持用水协会的主体作用,让农户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建后管理坚持用水协会负责,充分让农户行使作为管理主体的管护权、使用权、监督权。政府积极构建本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五)、引进和培养基层技术人员

在管护运行的过程中,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小农水工程的管理,保证小农水管理的长效运行。同时,基层政府也可以组织水管单位人员、乡镇干部、水利服务中心人员开展培训,为小农水工程管理提供中间力量。鼓励水利服务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专业技术,提高基层的水利技术人员的水平,为小农水工程管护提供稳健的技术支持。另外完善基层技术服务人员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选取一些比较优秀的水利工作人员去深造、进修、培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

(六)、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水费计收管理。

逐步理顺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分摊、促进节水、统筹兼顾的原则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水价根据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同时,强化计收管理。除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水价上加收任何名目的费用,不得截留、平调、挪用和减免水费。水利工程水费由供水经营单位计收,未经供水经营单位授权或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计收水费。

(七)、改善用水协会组织管理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的用水协会的管理层结构与村委会的干部结构一致,会长都是由村长兼任。一般而言,村长担任会长有比较高的威信而且村长一般对于政府对用水协会的各项规定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领导结构缺乏民主难免会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组织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激励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组织,可以公开选举管理层,鼓励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管理层的选举,增加农户的主人翁意识。另外,从调研数据上看,临沂市、河东区的农村用水协会以政府的主导的形式成立居多,组织设置、制度创建都是政府主导牵引,因此应更多的鼓励农民自主成立用水协会。

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区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初步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平沟通、灌排自如、旱涝保收的高产高效农田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石玉波.关于水权与水权市场的几点认识[J].中国水利,2001(2):31-32.

基本农田跟一般农田的区别范文9

1 田阳县露地番茄生产简介

田阳县地处右江河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十分适合农作物生产,番茄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其主栽作物,均为露地生产,年种植面积达1.2万hm2,一年四季均有种植,其中以9月至翌年5月为主要生产期,产量一般在60~120 t/hm2,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 番茄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污染来源

长期以来,田阳县与其他地方一样,由于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滞后,不能及时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膜、生产垃圾等废弃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给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番茄生产中,也受到这些废弃物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来自生产本身产生的废弃物的影响。

2.2 影响番茄清洁生产中主要物质

①塑料制品难以回收 塑料制品主要为农膜、育苗盘、遮阳网、绑蔓带、绑棚架和棚架拉线所用的尼龙绳(线)、农药和肥料袋(瓶)等及泡沫餐具等非生产用品,均为难降解的物品,是目前农田、渠道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以地膜使用量最大,对环境的污染也最严重。番茄普遍使用地膜厚度在0.005 mm或更薄,薄农膜容易破碎,难以回收。一般每1 hm2约需60 kg,如不加以回收,将对农田造成严重的污染。

②肥料施用过量 番茄用肥以复合肥为主,过量施肥现象普遍。主要表现在当季番茄生产施肥过量,造成土壤板结等;下茬作物施肥时未考虑上茬施肥的残留,继续按常规施肥量施肥。而复合肥以三元素含量相同的居多,如15-15-15或17-17-17等,由于配方不合理,肥效不理想,促使农户增加肥料施用量来提高肥效。

③农药包装 番茄露地种植,受天气影响更大,夏秋高温,冬春低温,加上时常遭遇降雨和大雾天气,病害发生较大,用药量也很大,虽然使用的都是低毒低残留农药,多年来,番茄产品检测中均未发现超标,但产生大量的包装袋(瓶)等废弃物。

④灌溉造成的水体污染 大部分番茄田采取沟灌方式,耗水量大,加上追肥采取沟施,雨季中常将沟中水排出,易造成水体污染。

⑤植株残体 在栽培中,因整枝、整叶、除草的措施,会产生大量的植株残体,对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⑥其他废弃物品和污染来源 田阳县虽然工业基础薄弱,工厂较少,产生的废气等污染也较少,但工厂周边区域的番茄生产基地或多或少均会受到影响。

3 清洁生产途径

3.1 改变生产者思想观念和生产习惯

广西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开展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投入大量资金,在生产基地中,按一定面积,在机耕路、田间路等处,设立垃圾回收设施,方便农户将农膜、肥料和农药包装集中放置,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动广大干部、农民,各村组均对农田、水渠、村庄等长年积累的垃圾进行清理。近年来,田阳县每年均开展番茄标准化栽培、无公害栽培、清洁生产技术等培训和宣传。

3.2 推广清洁栽培方式

①选地 要选择不受工厂、采矿及城市生活等污染的区域种植。

②选种 引进、推广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可以大量减少药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药包装袋的数量。如莎丽、齐达利等抗TY品种的引进推广,大幅度减少了病毒病防治药剂的使用。针对晚疫病常暴发和用药量大、用药频繁的情况,要引进推广抗晚疫病的适合品种。高温季节要引进抗青枯病品种。

③选时 在田阳县,番茄一年四季均有栽培,但由于气候原因,不同栽培季节番茄生长差别也很大。如夏季和早秋栽培,由于高温多雨天气,番茄长势差,易发生病毒病、青枯病,造成农户频繁使用药剂防治,不利于清洁生产。从多年生产来看,山区反季节以6月、河谷区以9月中旬至10月底播种最适宜,产量高,品质好,番茄生长良好,植株健壮,病害少,肥料和药剂的使用大幅度减少。

④施肥 科学合理用肥,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控释肥、有机肥,特别是增施有机肥,提高产品品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性,减少用药。如兴城村,多年来均施商品有机肥7 500 kg/hm2左右,番茄长势强壮、果实品质优良,收购商均到田头收购,价格比周边高出0.5元/kg左右;那生屯,农民历年都有堆沤和施用有机肥的习惯,复合肥使用量均比之前减少30%以上。由于连续使用含磷量大的复合肥,要推广低磷量的复合肥或适当停用一两季磷肥。控释肥料在田阳也逐步得到推广,但因价格比普通肥料高,制约了其使用,农业部门要向农户宣传控释肥的优点,大力推广控释肥。农业部门要在测土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配方肥。不能将工业炉碴、糖厂滤泥等工业废弃物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以避免其中含有的重金属污染。

⑤灌溉 推广水肥一体化栽培,推广微喷带灌溉方式,改变沟漫灌方式,节约用水。如,近两年在新立、万平等生产基地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番茄长势好,产量高,病害少,很多农户纷纷效仿。还要严禁使用工厂、城市生活污水灌溉。

⑥病虫害防治 推广普及先进无害化病虫害防治方法。推广生物药剂和高效低毒长效药剂,如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类、枯草芽孢菌剂等。推广物理、生物防治技术,苗床使用防虫网,隔绝害虫为害幼苗,田阳县在龙河、百育、兴城等生产基地开展诱虫灯、诱虫板、性诱剂等示范,效果十分明显,田间害虫量明显下降,农户基本不使用杀虫剂。推广驱避剂或间种驱避作物,如印楝素对害虫的驱避;间种香麦菜、紫苏等香草作物驱避烟粉虱。

⑦农膜 要大力推广银色膜(驱避烟粉虱)、厚地膜(厚度在0.008 mm)、降解膜(解决回收难,碎膜多等问题)。在农膜覆盖上,目前田阳县有全垄盖膜和半垄盖膜,全垄盖膜主要区域是兴城、六合、东旺、东江等村,大部分番茄生产基地以半膜覆盖为主,从田阳县气候来看,半膜覆盖更为理想,而地膜覆盖功能也变成防草和雨水冲涮,保湿和保温(降温)已变成次要,半膜覆盖已能解决这些要求。半膜覆盖一般使用80~90 cm宽膜,而全膜覆盖使用120 cm宽膜,半膜覆盖比全膜覆盖少用地膜30%~50%,半膜覆盖只简单压些土块,容易回收废膜,全膜覆盖盖压泥土多、压埋严,废膜回收难,回收时留在田间的碎膜多。

⑧植株残体处理 番茄田间护理期间,整枝摘叶等枝蔓叶片都丢弃田间还田,对环境影响不大,收获结束后,部分农户往往选择对残株和废地膜、药袋等焚烧处理,从防治病害角度来讲,应该大力提倡,因为经焚烧后,残株中的病源体、害虫和虫卵等也跟着被焚烧消灭,减轻来年病害和虫害发生来源,但焚烧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更应提倡对残株进行集中堆沤处理成肥料,但不能将这些肥料用在种植来年的番茄,易造成肥料中的残余的病源体感染植株。目前,田阳县承担农业部蔬菜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主要内容就是建设秸秆堆沤池,对番茄等蔬菜残体进行堆沤处理。

⑨改良土壤 每隔1~2年,要施用生石灰75~100 kg/667 m2对土壤进行改良。增施有机肥,每1 hm2施商品有机肥7 500 kg,或腐熟的农家肥、鸡粪肥15 000~75 000 kg,也可施用黄腐酸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