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集锦9篇

时间:2023-12-25 10:45:35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1

按照局党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转入下一阶段之前要进行“回头看”自查自纠。我支部结合文化执法工作,认真查找剖析了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存在的差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方面缺乏创新意识,习惯用老方法处理新问题,在创新发展思路、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滞后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2、在净化文化市场特别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淡薄,查处工作力度不够。工作上时常出现时紧时松的状况,集中整治和专项行动时抓的紧,行动结束后风平浪静。净化文化市场工作会议多、安排部署多,具体落实时,遇到困难时常会有退缩、等待、观望的现象。

3、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虽然制定了进一步学习提高的计划,但由于平时要求不够严格,学习留于形式,敷衍了事,往往以干代学,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并且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所以队员的整体执法素质较低。

4、工作作风方面,只是为应付日常的检查,不要发生大的安全事故,求安全,求平稳的思想严重,没有更多的动脑筋、想点子,开拓思路,谋求文化市场的长远发展思维。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对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真正认识到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消除模糊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以指导自己言行的武器。没有领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缺乏“钻研”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缺乏掌握先进的知识也是发挥时代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的思想认识。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2

一、存在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方面做得不足,除参加组织学习外,很少学习相关书籍。主要因为学习深度不足,没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学习中集中通读文章、看报纸和电视新闻较多,认真坐下来研究原著少,故而认识的深度不够。

2、理论联系实际有待提升。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方面有差距,缺乏运用思想理论知识去指导、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具体能力。其原因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3、工作中缺乏新思维。在具体工作中,对如何结合实际进行开拓创新,搞出特色上,没有较好的创新思路,少了一些开拓创新的意识和专研好胜的精神。究其原因说明自己在钻研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创新意识。技术工作更需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不断创新思想理念,优化工作方法,革新技术水平。

二、整改措施

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我将从思想深处查找原因,在身体力行上下功夫,迅速整改,早日见效,力求在政治上有明显提高,思想上有明显进步,工作上有明显提升。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断是非的具体标准。因而今后我将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抓住学习重点,制定出详细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挤出时间予以落实,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3

一、党的十七大以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以又好又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立足改革、强化管理、细化责任、挖潜投入,使学校的形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验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以及管理和服务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本共识

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讨论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学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发展。同时,我校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自身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坚持创新理念,不断为我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学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创新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没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学校发展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发展理念和思想文化的创新,学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也成为推动我校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3、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推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支有很强战斗力的队伍,其中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教育和完善体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以创新的思维、求实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各项任务才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存在问题

1、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学校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二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条框束缚,受计划经济的条框束缚,思想不够解放,缺乏科学发展思想;三是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

2、保障教学质量的机制不健全、规章制度滞后: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及考核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规定。经召开座谈会了解到: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少、教学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甚至照本宣科;部分教师责任心较差、缺少课堂组织和管理,对课堂中出现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只求上完一节课,甚至出现教师离课堂现象;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辅导缺少耐心或根本不进行课前指导、课后辅导;有的教师对学生做作业不及时批改,即使批改也只有“阅”而对学生的错误处不进行更正。

3、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功利主义思想较浓: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在为谁教书,如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上,观念不清、育人意识淡薄,甚至功利思想较浓。经调查了解,有的教师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有的教师较少与学生沟通,较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课也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育之中;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无心钻研本职业务,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有的教师关心、爱护、尊重、鼓励学生不够,育人意识淡薄。总之,目前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书、管理、任务与育人两张皮的问题,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4、教学研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缺乏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学相长,激发教学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另一种工作方式。近几年来,学校在教学研究上不够重视,此项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一是缺乏专门的职能科室及学科带头人专管,而由教务部门兼管,这势必造成管理不到位,难以形成自上而下系统的教学研究局面。二是缺乏相关的长效机制,如教师进修学习制、教学研究奖励制等。机制的缺乏,势必造成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从而忽略了对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艺术的钻研。机制的缺乏,也使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老化,在教学行为上产生惯性化,惰性化,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二)原因分析

从客观上讲,以上存在的有些问题单靠学校是无力解决的,譬如学校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发展资金不足,因受现有体制所限,学校无自解能力。

从主观上讲,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领导班子思想不够解放,在干事领导上缺乏大胆精神,缺乏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只是满足于现状,对学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设计。

2、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认识不到位,对学校的发展缺乏全面协调,缺乏统筹兼顾。

3、对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度、广度不够,政治理论学习只是局限在求学,但未能求深、求精,未能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去研究、去探讨、去运用、去具体指导工作实践。

4、学校整体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对学校的管理、服务以及教学都带来很大的压力。纸上规章制度多,真正落实到位的少。

5、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一部分学生反映,给他们任课的一些老师,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科书加粉笔,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6、危机意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能力。学校绝大部分教职工也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不够,进取意识不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预期规划,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没有明确目标,工作状态差,精神动力不足,精力投入不足,育人意识弱化,缺少奉献精神。

7、观念更新不够,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由于在工作中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习惯于按部就班,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原有事物不敢进行否定,害怕出问题,得罪人。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有主动和针对性的去研究,新措施、新办法拿不出来,工作局面得不到突破,难以用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8、研究解决问题的机制运转不正常,缺乏科学管理的手段。我校现行的管理制度很多,但不少是很久之前制订,已不适应新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另外,随着这几年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新问题,也是十分需要从管理上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的。

四、整改举措及今后努力方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第二阶段的分析检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对学校调研梳理出的以上问题,多次研究分析,形成了共识。认识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就是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举措,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也是领导班子“全面提升”、“加快推进”的迫切要求。为了突出实践特色,学校领导班子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而现有条件又能够解决的,特别是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并把师生的满意度作为天平,作为衡量解决问题的诚信标准。对近期暂不能解决的,要列出计划,规定完成时限,限期解决,并公示与众,接受师生监督,取得师生谅解。对因客观条件限制切实无力解决的,向职工解释清楚,待以后创造条件再行解决。

(一)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切实承担起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重任。

坚持大兴理论学习之风,破除影响我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障碍,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思想保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完善工作机制;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全校上下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有的放矢地学,真正精读、细读,弄懂、弄通,并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二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导学校的规划和发展。三是认真钻研教育理论,积极探索教育发展规律,提高业务素质,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四是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不受条框束缚,摆脱依赖思想,大胆进行改革,大胆进行创新。五是要团结协作,要进一步改进领导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遇事多沟通,多商量,多民主,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六是提高宗旨观念,带头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七是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积累新经验,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要树立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事事以干好工作为已任,要做到善于协调、讲究配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严明纪律,强化责任。总之,就是把握全盘谋正事,集中全力抓实事,在干成事中提高执政能力。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意识。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人生价值,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受教育者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要通过建立师德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之间甚至教师自我进行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三)规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施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优劣是关乎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决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工程”。一是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二是建立教学保障整改措施。对多次出现同一教学问题的教师,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鼓励教师该正自己的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4

根据镇上开展

人民好公仆

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安排部署,我认真查找自己在

做人民好公仆

上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自己认真查找和广泛听取同事的意见,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查摆了自己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为人民服务宗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深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些理论的学习未能做到深刻领会,没有掌握其精髓、灵魂,没有做到时时、事事用这些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另一方面,对涉及自己工作所需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运用不熟悉,导致自己开展工作不能得心应手。第

三,没有充分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没有做到活学活用,导致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缓慢。

2、宗旨观念不够牢固。有时对待自己的同事和群众,我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存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思想,以致自己为广大群众及同事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有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忽略群众的做法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

3、业务知识钻研不够。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常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

船到桥头自然直

,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主观世界修养不够,思想素质不高。由于自己平常学习不够,没有十分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高程度的修养。由于工作的现状和现实的社会风气,促使了自己工作作风的转变和纪律的涣散等问题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主观意识没得到更高层次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没得到充分的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树立不牢,还不完全经得起退化变质思想潮流的冲击和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袭,因而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不相适应。

2、开拓创新意识欠缺,工作不到位。由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导致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拘泥于条条框框,工作缩手缩脚,不敢闯、不敢试,缺乏创造性,有时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彻,导致工作不到位。由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致使等靠要思想严重,遇到困难和挫折,产生畏难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公仆意识。按照

学习,学习,再学习

的学习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树立良好的学风,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内容上,首先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前提;其次认真学习各项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挑战,力求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学习态度上,做到变不自觉为自觉学。在学习方法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把所学科学理论运用于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本单位本地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要求,开展好自己的各项工作。再就是要把学习知识的提高作为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增强的基础,积极面对和参与竞争社会的强烈竞争,以竞争意识的增强促使学习的紧迫感、压力感不断升华。

2、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消除不思进取,内动力不强的不良思维。只有树立创新思想才能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推陈出新,工作才会有起色。为此,自己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做到要组织要求我做为我要主动做,变外力驱使自己认真工作为自己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为吴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3、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人民的意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大局意识,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得到及时办理。坚决杜绝

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现象发生。明确岗位工作责任,在办理每一件事时,都能积极主动,尽心尽责,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品牌战略;创新;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46-02

1 中小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品牌战略是适应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据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6.5~7年,而民营企业只有2.9年,比如沈阳飞龙集团、山东三株集团,它们一个又一个辉煌地崛起,然后又一个个悲壮地倒下。从改革开放至今,民营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的只占总数的20%~30%。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一定要正确地实施品牌战略,不能仅靠打价格战,因为产品价格下调的空间总是有限的。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应实施积极的品牌战略,提升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是满足消费需求、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途径。名牌商品具有高质量、高信誉、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经常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进而围绕名牌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忠诚的消费群体。据统计,名牌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都远远高于非名牌的同类商品。一个理想的结果是:中小民营企业利用品牌战略既提高了销售单价,又提高了销量,从而使企业增加利润总额、获得超额利润。因此,民营企业必须确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施高质量的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是培育企业无形资产、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名牌商品具有高质量、高服务和高信誉度的特征而使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知名品牌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实施品牌战略能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吸引外来的资金、人才和政府的支持等,进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 中小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障碍

2.1 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中小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应有的品牌战略意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他们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在品牌战略上,而是更多地追求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毫无品牌意识;有些民营企业家把品牌战略简单地理解为一套形象设计和几句广告词。与此同时,中小民营企业还缺乏对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因一时资金紧张或经营困难,就将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廉价转让给外方。

2.2 缺乏资金

调查显示,中国超过60%的中小民营企业反映资金缺乏。中小民营企业除了自筹资金外,主要靠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融资渠道十分狭窄,这是造成资金缺乏的主要原因。中小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单一、资信能力差,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缺少抵押资产、财务状况差,获得担保难,因此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

2.3 家族化管理特征明显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都实行严格的家族化管理,管理人员中有60%以上是家族成员,而财务管理权90%以上都控制在家族成员手里。家族化管理使有才能的非家族成员进不了重要部门,而家族成员又普遍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目前中小民营企业里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技术等级的人才占比都很小。人才缺乏会降低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这必然会影响大多数员工的工作热情。

2.4 创新能力低下

从内部环境看,由于人才和资金缺乏等原因,民营企业更多倾向于模仿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名牌商品;也有些小企业干脆不要名牌,仍然沿袭原来的观念,即给国内外知名企业当“工厂”。从外部环境看,缺乏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等因素都制约着中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3 中小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3.1 强化中小民营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

树立科学的品牌战略意识是正确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品牌战略是企业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诸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产品质量的提高、技术创新与开发、经营规模的扩大、广告营销的策略组合、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如太阳神、爱多等把广告作为树立名牌的唯一手段,而忽略了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售后服务等方面,最后导致品牌夭折。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根本,是品牌的生命,也是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

3.2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中小民营企业要通过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对外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记录,树立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使真正的好企业能进入银行的视线,减少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提倡以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形式入股,推动内部员工持股,鼓励推行“私贷公用”的融资方法。“私贷公用”是指企业资金不足时可通过企业的股东或合伙人采用私人房产或私人担保物进行抵押向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均用于企业经营使用的一种融资方式。

3.3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小民营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品牌战略,必须努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谋求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利润之源。要加大对研发资金的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民营企业必须设法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只有坚持不懈地创新才能实现差异化,才能保持品牌的个性化形象,才能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3.4 要加大政府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力度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6

论文关键词:创业能力;构成;高职学生

2010年7月29日正式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四和十九条中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可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了解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时有的放矢,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创业环境。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由经营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六个方面构成。

一、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从事创业活动所需的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是对企业人、财、物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发挥效能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它包括机会识别、捕捉与开发能力,市场驾驭与运作能力,战略规划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等等。众所周知,创业就是创立企业、开设公司,而经营管理能力涉及创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说,从规划到决策、实施、评价、调适的全过程。经营管理能力涉及创业实践活动中人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等各个方面,涉及创业实践活动中资金的来源、分配及培植,因而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Www.lw881.com经营管理能力是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核心。所以,高职学生要创业,必须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然而,经营管理能力也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创业能力之一,经营管理能力缺乏是导致高职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联合的《2008-2009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实际上,高职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缺乏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创业教育来弥补。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帮助高职学生提前认识创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了解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在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这是一种与心理素质相关的能力,是创业者必备的心理条件。它包括抵抗压力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心理素质构成要素。创业的过程充满艰难困苦,创业者不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境遇与困难,而且难免遭遇挫折与失败,有的一举成名,有的一无所有。作为创业者,自我意识特征应为自信和自主;性格应刚强、坚持、果断和开朗;情感应更富有理性色彩。

然而,当今的高职学生都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经历比较单一,人生阅历较浅,对逆境和挫折体验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努力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成功和胜利时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不灰心丧气、消极悲观。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高职学生成功创业的心理保证。

三、人际关系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创业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创业活动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能力。有学者根据对中国创业者的调查,得出成功企业的领导人应具有以下品质:一是诚实、谦虚以赢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克制、忍耐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热情、富有责任感以保持克服困难的决心,并感染别人;四是积极性的心态和创造精神使创业者充分发挥潜能,不被束缚,开创新局面等等。上述品质即为良好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外在显现。可以说,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可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达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外界力量和信息解决问题的目的。

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普遍缺失。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同学关系:入校后,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由于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差异,在交往中缺乏宽容与体谅,人际关系相对容易紧张;其次,交往技巧:有的学生很希望与人交往,但缺乏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敢主动与别人交往,从而很少与人打交道,终日流连于网络虚拟世界。

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不断积累总结经验。这种能力的形成:一是要敢于与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敢于冒险和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对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二是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培养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有:第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第二,鼓励学生走入社会,担任志愿者;第三,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企业实习;第四,鼓励学生参与勤工俭学。

四、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从事职业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专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创业活动必然涉及一定的行业领域,因而,创业者必须了解、懂得所选行业的专业知识。掌握和精通了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就意味着创业者的事业成功了一半,因为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可以使创业者不受制于人,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专业能力的内涵不仅仅指专业知识,还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技术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专业知识相当的人,在处理同一技术问题时,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态度较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缺乏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学生往往过分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本身的深入钻研,所学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教科书上,知识的延展性不足,实际操作能力缺乏。而且,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受时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本身应确立“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根据所培养人才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高职学生自身在校学习期间要拓宽知识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的动态,建立一个以自己专业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并重视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以提升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五、学习创新能力

学习创新能力是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包括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旋律,是创业活动化解外界风险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缺乏创新性的创业活动往往竞争力不足,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创业活动中的创新不是简单复制、模仿已有的商业项目,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思路创新,创造或发现新的商业机会。著名创业导师路军指出,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以创新为核心、为基础,他们的创业着眼点充分聚焦在创新性上,使得创业成功率在全世界遥遥领先。而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其低,究其原因,创新性不足是其致命的短板。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写入培养目标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具体且操作性强的高职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核与管理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重共性培养,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无法适应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单一的考试模式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而较少涉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也不利于高职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学校多部门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也需要有效调动大学生创新兴趣与实践能力的创新激励机制。陈瑞萍等人认为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个性化培养;二是构建可操作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三是改革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由知识传授转到能力培养上;四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条件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及课外创新训练活动效果。

六、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精神,包括创业决心和创业信心。创业精神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起动力和核心作用的意识倾向,它支配着高职学生中的创业者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着其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创业精神是创业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帮助其完成创业过程取得创业成功的精神品质。它能够使创业者在逆境和艰苦的创业环境中仍然保持积极的创业心态。只有具备良好的创业精神,才能保证创业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活力。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7

Abstract: At present, factors to restrict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clude the lack of cre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mechanism,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reasonable, etc. It can radically solve the problem only to reform talent training ideas, create scientific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targets. From the abo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mechanism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关键词:创新能力;制约因素;培养机制

Key words: ability to innovate;restricting factors;cultiv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04-02

0引言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长期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这一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创新决定生存、创新决定发展”,各国间的国际竞争首先表现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国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

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指对创造出新的事物或者对原有事物的更新。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中,创新具有不同的含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把“改变世界”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提出了“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的科学论断。他们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①表明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宗旨就是“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使用现实的手段改变现实的世界,就是实践创新。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及其实践本质的论述就揭示了创新范畴的哲学规定。而我们要研究的大学生创新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这是一种将新的思维不断转化为实践,从而产生新的具有价值的研究或行动结果。大学生的创新既包括知识理论的创新,也包括大学生行动能力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意义上的创新。创新能力是指怀疑、批判、调查的能力,是指研究者利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管理和各种实践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②。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吸收知识能力、信息能力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当前很多国内的高校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习惯的培养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积累。国内高校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尽管各有其特点,但是存在大量类似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新意识不强,探索精神缺乏我国的高校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传统,但随着高校教育环境和学生基本素养要求的变化,部分学生不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由于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长时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性掌握不足直接影响了创新意识的形成,随意散漫的学习态度也能难以激发探索精神。

2.2 思维方式僵化,缺少创新思维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大学生视野和想象开始逐渐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思维比较敏捷,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要素。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的积累不够,各个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对知识的掌握是僵化死板的,容易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缺少新意和突破。这种思维方式的分离与僵化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创新的思维动力,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2.3 动手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低下部分大学生存在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在实践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倾向,造成遇到问题时,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不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在当今高校的学生中知识与实践的脱节是一种普遍存在现象,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创新毅力不够,不能持之以恒人类历史上诸多事例早已证明,创新活动是长期的、艰苦的创造过程,需要以创新意识为动力,以坚强的毅力为保证,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毅力的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变革的急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变化速度快,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出现了多元化,这种对于世界发展潮流的追逐造成了我国的创新缺乏一种持续性和稳定性。特别在当今的高校中,学生也在追随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式,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具有跳跃性,对事物缺乏必要的恒心和毅力。这就造成了国内高校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急功近利心态,而这种心态对于真正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创新需要的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对事物的关注和研究。

3大学生创新能力制约因素

3.1 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的缺乏我国的大学由于受到诸多历史因素和自身发展的影响,普遍缺乏创造性教育理念的支撑,至今仍未能建立起真正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办学理念不清、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僵化、人才培养目标摇摆不定等等,都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这种教育环境,使得培养大量成熟的创新型人才变得非常困难。教育体制导致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的缺乏,使得我国在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2 高素质创新型导师的缺乏一个具有创新型思维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大学教师的创新能力不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校方对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不高,没有为教师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舞台,过分严格的教学要求甚至直接束缚了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二是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传统的简单的教学方式,怠于创新甚至害怕创新,知识的更新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3 现行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教育管理者往往只把受教育者获得书本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杨振宁教授对此提出了批评,指出它虽“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打下扎实根基,但是相对说来在进行科学创新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而这种教育质量观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考试制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单科独立考试,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结合,考试题目也主要是客观复习性的、判断性的,很少甚至没有主观评价性的和创造性的题目,从而导致学生孤立地学习单一学科,死记硬背课程内容,不注意融会贯通,思维不活跃,培养的是理解力和记忆力而不是创造力,这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4 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环境的恶化,尤其是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就业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活动领域,使得学生们为了就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功利性学习,各种公务员考试、英语资格考试、证照类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很难有时间参与到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中,无法培养创新思维,难以实践创新能力。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几乎是没有任何好处,对知识的掌握限于考试的范围,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仍旧非常有限,这种以就业引导的学生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向

4.1 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创新性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教育思想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科技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要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要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

4.2 创建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各类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改革。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改革,要重视学生的基础,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过去的单一培养模式,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要不断提高人才的复合性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

4.3 着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只有教师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培育出创新人才。要建立一支知识、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和创新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大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同时也要为大学生发展寻找并创设所需要的条件,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方面来调控教学的节奏,积极地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水平和层次。

4.4 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对于公开发表作品、参加各类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并形成制度。

4.5 研究就业形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当前的社会难题之一,其最终能够有效解决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需要高等学校通过自身的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难”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学校制造了很大的压力,也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这种困境可以为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机制提供良好的时机。从就业的基本情况看,我国的大学生之所以就业困难,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践能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应用性要求。因此,广大高校要认识到实践教学不只是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书本知识的教学环节,更是完成发明创造、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实现科技创新的平台。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0.

②张宇斌.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2).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10-11.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8

关键词:石油企业 管理 问题

一、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1.石油企业的安全问题

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尽管当前众多石油企业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石油生产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认真总结事故的经验教训,探求石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此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经验,但是在石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理论。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几乎都来自西方,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寥寥无几,这从大学安全工程教材中就可以看出。理论的缺乏导致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理论支持;其次石油企业安全问题追根溯源少。采用一系列有效的分析方法来对涉及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人和物进行危险预测分析,变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后处理为事故前预防。

2.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规划的缺失。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我国石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石油企业实有员工规模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列第一位,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效益与国外同类大石油公司相比差距却很大。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石油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系统的科学的规划,难以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又做不好人员的补充工作和现有人员的潜力挖掘工作。其次人员招聘缺乏科学性。石油企业和我国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存在着复杂的人情关系网,因此,在石油企业的人员招聘活动中,一些应聘者不是凭借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关系才进入石油企业工作。这部分人进入单位之后,往往眼高手低,工作效率低,而且会影响到那些通过招聘途径进入的员工的心理和情绪。人员招聘中普遍存在的人为操作使石油企业人员招聘缺乏科学性,难以将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招聘进来。

一、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创新意识较弱

我国石油企业大部分的管理创新是在相对独立的个体经济核算单位中进行的 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强, 其根本原因在于参与管理创新的人都是专职的管理层人员, 其他 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最基层的操作人员参与管理的机会很少, 因此, 造成了石油企业管理 创新从根本上就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主体上很狭窄, 这种状态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开 展。另外,当前企业管理层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缺乏创新的经验和所需的专业技能,难以把 握市场变化进行管理创新。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花样老套,手段非常有限 只在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上想办法, 这样的创新活动局限性很大, 其思想往往被局限于 一块很小的领域中,难以拓展,直接影响到众多管理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导致整个创新活动 的水平较低。石油市场随着人们买车、用车的不断增加,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供不应求,对于石油企业 来说无疑是失去了竞争意识,没有了竞争的思想,也就更不用谈什么创新了。这是石油企业 管理创新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企业要想不断的创新,氛围很重要,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氛围,就拥 有了创新意识的先决基础。

2.石油企业自身的制约

石油企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受计划 经济的影响, 石油企业存在众多的阻碍, 最重要的石油行业自身的特点制约了自身管理创新 的开展。因为石油企业无论是从勘探还是到采掘都要承受消耗高、投入高、风险高、成本高 等行业的特征风险。 这些风险直接阻碍了石油企业管理的创新, 其实施活动成本高、 难度大。

3.规章制度力度不够

石油企业规章制度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罚力度不够。事故隐患的存在是石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事故发生源于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讲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但同时依据法律规定,只要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对于个人只能追究行政责任,通常就是限期整改或者罚款为主,我们知道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对于地方保护主义来说实在是缺少震撼感。为此相关专家提出应将安全事故隐患纳入刑法的范围,事故发生后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加大事故的处罚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强有力的威慑,从而使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降到最低,保证石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三、改善石油企业管理状况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是关键,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我国石油企业要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做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安排好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保障企业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适当数量和质量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规范人员招聘。人员招聘是为空缺职位补充人员的重要手段,外部招聘可以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石油企业要规范人员招聘,严格按照职位分析形成的标准和条件来招聘人员,在招聘活动中要一视同仁,确保招聘的公平、公正,真正将那些认同企业文化、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员招聘到企业中来,强化员工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9

关键词: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 创新能力 培养途经

现如今,科技技术在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都在推崇创新理念,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国家才能持续向前发展,机械设计也不例外。对于学机械设计的人来说,只有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进行合理的机械设计,为我国的机械行业做出贡献。

一、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机械行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创造来源行业,为促进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机械设计中,创新能力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多高校都有与机械设计相关的专业,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和培训单位设立机械设计的相关培训,在这些培训中,无一例外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目的就是为了让机械设计学习者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以外,还能具备实用的创新技能,同时也为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目前来看,机械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创新思维能力,这跟我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分不开,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较好的创新意识,长期的这种教育培养让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改革,这个方面已经有所好转,但形势还是非常严重。缺乏创新毅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人的性格原因造成的,一些学生在把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行动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或者一些其他客观原因的影响,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这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性格完善,养成坚持的好习惯,这对机械设计的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多方位机械创新教育途径,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

1.在培养计划中纳入机械创新类教学课程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是基于机构学及机电一体化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课程,是创新教育的知识基础。高校或者培训单位在进行机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要多开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原因,普遍的学生都存在缺乏创新思维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增大创新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老师课堂上的创新意识灌输,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兴趣,打开学生禁锢的思维模式,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除了系统的创新理论知识培养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可以通过创新实验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实验可以包括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方面比如传动方案创新设计、创意组合与运动控制、机构多方案组合、机电传动综合应用等。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巩固了专业知识以外,也有更多思维创新的空间,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2.依托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社团主要是在很多高校存在,由于是由学生自己管理的部门,在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交流过程中会减少很多阻碍。很多高校都有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社团,社团成员也都是对机械设计比较感兴趣,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都拥有比较好的创新能力。而且,社团会定期举办很多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成立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社团,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而且,社团里的学习氛围比较好,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这对学生的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3.在毕业设计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设计

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次作业,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是否能够完成学业,因此,学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的毕业设计。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也是学生专业技能快速提高的一个时期。因此,学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个创新想法相对容易,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只要学校相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能够很快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因此,学校要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毕业设计,提升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三、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

在机械设计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以及培训单位一定要摒弃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机械试验来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试验的设计要把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的锻炼相结合,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有充分的空间进行发挥,同时又要引导他们不脱离实际,做真正有用的创新机械设计。

2.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就目前的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来看,重点还是放在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这两个部分,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培养这一块还是比较欠缺。因此,高校以及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加重创新意识培养的理论知识比例,把培养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也不能处在落后的阶段,要定期进行创新意识以及技能的培养,不与当下的机械设计前沿脱节,更好地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技能能够快速得到提高。

3.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营造校园创新环境

学校以及培训单位除了相关的创新课程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科研创新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机械设计创新活动,比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等形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创新需求。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进步,这对于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说,学习机械设计的同学在创新能力这个部分还没有具备较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缺乏创新技能、缺乏创新毅力等方面。学校以及相关培训单位一定引起重视,在教育课程中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创新型机械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惠文,邹应贵.广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