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4-01-02 10:34:43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1

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这就是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初衷。

这样一种期待,这样一种憧憬,是我们今天依然要坚守的。不仅要坚守,而且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自1945年成立以来,教科文组织忠实履行使命,在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中国高度重视同教科文组织的合作,愿意加大参与教科文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体现对非洲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决定把通过教科文组织向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长城奖学金名额由每年25人扩大为75人,我们还将同教科文组织一道把援助非洲信托基金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到过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过带有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秦俑,人们称之为“地下的军团”。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之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7年,这一尘封了2000多年的中华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还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里,我要对教科文组织为保存和传播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我在欣赏这些域外文物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我相信,在博科娃总干事领导下,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2

“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小语界,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团队注意到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所谓文体即文学体裁,是指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它是人们对文章作品内在规律、特质的一种认识和总结。在小学阶段,基于文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未形成一定的模式, 教师的文体意识也比较薄弱。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认为对不同文体的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我校的15位语文老师及四年(2)班的50位小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教师对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1.你更喜欢上什么文体的文章?

喜欢诗歌的占7﹪ ,喜欢童话的占46﹪,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40﹪,喜欢经典散文的占7﹪。

2.你觉得孩子比较喜欢学什么文体?

喜欢童话的占61﹪,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39﹪。

3.据调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所占比例过大,你认为这种现象合适吗? 觉得合适的占70﹪,觉得不合适的占30﹪。

4.据调查,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在教材中加大说明文所占的比例?

72﹪的的老师认为要加大说明文的比例,28 ﹪的老师认为不要加大说明文的比例。

5.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多大比例合适?

A、46﹪的老师觉得说明文占10%比较合适,37﹪的老师觉得说明文占20%比较合适,16﹪的老师觉得说明文占25%比较合适。

6.你觉得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占多大比例合适?

87%的老师认为议论文占5%的比例比较合格,13%的老师认为议论文都不要也可以 的。

7.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含选读)就占91.8%,你认为这样编写合理吗?

觉得合理的占78﹪,认为存在弊端的占22﹪ 。

8.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00﹪的老师认为不同的国家没有可比性。

9.你认为哪一种文体更有利孩子的发展?

100﹪的老师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作用

10.你最擅长上哪一种文体的课文?

擅长教童话 的老师占31﹪,擅长教神话和民间传说的老师占31﹪, 擅长教说明文的占38﹪。

11.你课外阅读更喜欢看哪一种文体的文章?

喜欢诗歌的占3﹪,喜欢童话的占15﹪,喜欢小说的占37﹪,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占31 ﹪,喜欢经典散文占12 ﹪。

12.你推荐学生读完不同文体的书后,和他们交流过吗?

62﹪的老师偶尔与学生交流,38﹪的老师没有与学生交流。

二、小学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1.你了解语文课本中各篇课文的文体吗?

2.59﹪的学生了解一些,41﹪的学生不了解 。

3.你喜欢学习哪类文体?

78﹪的学生喜欢童话类文体,22的学生喜欢神话和民间传说的文体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文体的内容比较有趣。

4.你不喜欢学习哪类文体?

59﹪的学生不喜欢说明文,34﹪的学生不喜欢议论文, 6﹪的学生不喜欢应用文,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类型的文体比较枯燥。

5.老师平时对不同的问题教法相同吗?

100的学生感觉老师在不同的文体上教学方法也差不多,它们更喜欢课堂上更具有趣味性,能在游戏活动中完成。

6.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含选读)就占91.8%,你认为这样编写合理吗?

85﹪的学生认为合理,15﹪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7.外国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居多,这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00﹪的学生认为不同的国家没有可比性。

8.你认为哪一种文体更有利于你们的发展?

65﹪的学生认为童话类文体更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35﹪的学生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作用,都能不同程度促进自己的发展。

9.你家里藏书最多的是哪一种文体的书?

100﹪的学生家里以童话类文体的书籍占多数。

10.平时老师上课后布置你们练笔较多的是哪一种文体?

100﹪的学生在平时练笔中以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主。

三、对师生问卷结果的分析

1.文体占据比例的客观性及主观性

从师生的问卷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教育大环境下,以记叙文类的方体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同国体的区别,与国外无可比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区别。

从主观上分析,因为年龄的差异,在选择文体的形式上也就有所区别。做为老师更喜欢有个性特色或与生活情感经验相关的文体,例如诗歌、小说等。而作为学生,更喜欢童话类、神话及民间传说的文体,此内容更具有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而教师在教学方面对此类的教学也比较拿手。因此从主客观上分析,我们教材中的文体安排也是科学合理的。

2.文体意识的认识欠缺

“大而化之”是文体主导产生的弊端,因为教材上百分九十以上的文体相同,无论师生在学习当中就淡化了文体意识,甚至于无体而教,无体而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没有文体观念,文体意识薄弱,并未强烈意识到不同文体的教学形式应当是不同的。所以,学生无论在学生哪一种类型文体的文章都感觉差不多,也是导致了学生在文体意识的模糊。从课堂到延伸到课外,文体意识在小学阶段就处在零发展,零启蒙。

3.不同文体教学形式上的差异

从小学阶段来看,学生喜欢童话,喜欢富有故事性,趣味性的文章。那么,教师在教学当中对此类型的文章其教学方式应当是胜任有余的。学生不喜其它类型文体的文章,除其年龄特点的因素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诗歌、小说、说明文、应用文等等,教师如果对不同的文体都具有相对成熟的教学手段,那我们的教学必然能带到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习。应当说,不同文体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其文体比重存在差异,作为老师应更深层挖掘不同文体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教学策略

1.教师增强文体意识

老师是教学的主导方,只有教师自身的文体意识加强了,才能进一步挖掘教材,带动自己的学生去学习。

2.创新文体教学模式

不同文体的教学方式应当有所侧重,不同体裁的教学方式更要区别对待。不要以一带全,让不同文体的教学都穿同一件衣裳,这样会导致师生的审美疲劳。

3.加强课内外连接

从学生的家中藏书可见,童话横扫一切。作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所教的,更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文体的书籍,这样才能让文体学习不断篇。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3

1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荣的状况

古代先民在西域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多元宗教信仰在此和谐共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化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古代先民之间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密切相关,这种交流与学习对西域多元文明的兴盛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能够并存共融的原因

2.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空间

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看,西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代中西沟通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系中原与中亚、西欧的交通要道,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文化的结合带。东西方交通网的延伸,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从内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南北疆大漠戈壁之间遍布诸多绿洲,附近地区一些广阔草场,决定了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和诸多城邦国文化在此交融交汇,说明了西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在此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 2 多种族、多民族在此频繁迁徙与定居给多元语言文化学习交流与吸纳提供了良好机会

西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不仅西域本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也引来周边其他民族迁徙至此定居发展。虽然不同民族在此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和谐发展仍是历史主流。多民族在西域频繁的迁徙,民族融合使西域本土语言文化在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整合,形成西域独特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2. 3 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影响深远的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对西域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西域,成为了东西方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出现了不同民族信仰不同或相同宗教、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3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共存共荣现象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古代西域先民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知识信息相对封闭、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文明,这与古代西域先民对各种文明采取一种包容心理,善于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不同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有着必然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英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古代西域先民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现象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3. 1 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类的思维认知在语言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思维,就要创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音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认知和描述客观世界,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与灵魂,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西域各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长期观察、思考,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表述,创造了多元语言文化,并通过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吸纳,从不同文明中吸取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英语学习中语言、文化与思维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加强英语语言、文化与思维训练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3. 2 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全力保存。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思维,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别国的多元文化进行认知、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之进行思考反思,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

3. 3 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定型观念 跨文化交际 定型观念的影响

定型观念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是我们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归纳的一种复杂的形式,在进行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过程中会指导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成员之间进行的交流。语言学家认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操作因素的协调作用(dodd, 1991)。作为认知方式的定型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发挥它的作用,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1 定型观念的的概念及成因

1.1 定型观念的概念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他写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首先把定型观念一词引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他指出,定型观念是一种组织我们对整个人群印象的方式, 它是我们对整个人群形成一种固定的,简单的印象(samovar & richard, 2000)。因此可以说定型观念是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定型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过程:①根据明显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将其他人群类型化;②将某些成员的特征赋予该成员所在的群体中;③认为该类型的成员具备该群体所具有的所以特征(hewstone&brown,1986)。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定型观念分为内定型和外定型。内定型指一个人群内部的定型观念,而外定型是指一个人群对另外一个人群的定型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人群对另一个处于不同文化的人群的交流过程,所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的定型观念通常指外定型。定型观念有如下特征。第一,过度泛化。定型观念使一个人群对另一个人群的特征过于泛化。例如,亚洲许多地方例如东京,台北,香港等的居民有一种时间紧迫感。那么你认定一个来自上述城市的人对时间也有一种紧迫感,那你就是过度泛化了(斯考伦,2001)。第二,过于简单。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经历世界上的所有人和所有事,因此人们采用一种过于简单的认知方式,这就容易形成过于简单的定型观念。第三,顽固性。一个定型观念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1.2 定型观念的成因

定型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人们有不同的解释。社会学家认为定型观念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社会化的结果,包括父母、亲戚和朋友、学校以及媒体等因素。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从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和其他人那里获得定型观念。心理学家提出他们的解释。他们认为,人们的神经中心系统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当神经系统感知到不熟悉的外界环境时,人们会产生一种压力感,这种压力感就是定型观念的成因。人们常常从电视,电影,广播等大众媒体中获得过于简单的定型观念。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以外,个人因素也在定型观念的形成中发挥着作用。而尤其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容易产生定型观念。具有权威主义的人一般有以下特点:1)固守于传统的等级观念,排斥违反传统价值的人与事;2)顺从于所属群体的权威,以权威为形式的依据;3)轻视、排斥其他群体的人;4)对周围事物容易做两分的简单判断。所以具有权威主义性格的人容易被群体主义所影响,一旦产生了定型观念,比其他人更加地固守于这种定型观念。此外,人们也可以通过个人的自身经历获得定型观念。人们通过对于不同人种、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个别成员的交往,常常对该群体的其他成员概括出共同的特征。而一旦成为定型观念,人们就在与该群体的其他成员的交往中,去寻找这些特征,并通过选择性的感知去发展那些特征,从而加强自己已有的定型观念。 定型观念的形成分为三个过程:①根据明显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将其他人群类型化;②将某些成员的特征赋予该成员所在的群体中;③认为该类型的成员具备该群体所具有的所以特征(hewstone&brown,1986)。

2 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1 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贾玉新认为定型的积极作用在于,一旦定型观念与客观实际相吻合,那么它就变成一种社会分类,一种科学和准确的分类,它就不仅仅是情感上执著的一种信念了(贾玉新,2001)。也就是说对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要想达到互相了解,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能够顺利交际,就必须对不同于自己的文化作出归纳,并形成定型观念,而如果这种定型观念与实际的情形相一致,那么这就是一种科学和准确的社会分类,能够使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互相了解,使交际过程变得顺畅,成为成功的交际,这就是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时,在较大群体文化的互动交流上,定型观念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较大群体的文化是指该群体成员所共享并被大数成员公认的历史、信仰、价值观以及语言等方方面面,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欧洲文化、非洲文化、日本文化等等,以这种文化为基础的跨文化交流对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互相对照、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利用定型观念来作为一种模式进行跨文化的对比。最后,定型观念还具有稳固文化的作用。由于定型观念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所产生的这种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积极作用,进行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全面了解语言文化的能力及其对语言外知识的敏感度,帮助学生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顺畅无阻的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2.2 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也有消极的影响

其次,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也有消极的影响。贾玉新认为,定型观念把我们对人类的活动或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识,只局限在一个或两个维度上,而为严重的是,它把中把这种局限的认识却当作人类活动的全部(贾玉新,2001)。具有文化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习惯以群体的概括取代对个体的具体观察、分析和判断。一旦形成这种定势,轻者会影响跨文化交际,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对抗和冲突。定型观念经常会导致人们认识上的过于简单,甚至偏见和歧视。现在把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消极影响分列如下:①定型观念会导致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个人特征的识别错误。它们认为处于同一类群的人们会有相同的特征。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的特征及其交流的风格是不相同的。如果我们滥用定型观念,我们就会忽视差异而导致交际失败。②定型观念也会阻止跨文化交际的产生。如果人们对某一个文化群体有着非常强烈的消极的定型观念,那么人们就不愿意与这一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交流,如果确实需要进行交流,人们也会把交流控制到最小限度。阿德勒对定型观念的消极影响有过清楚的表达:当我们把人们错误的归类,当我们错误的描述类群标准,当我们错误的评价类群,当我们把定型观念与与一个特定个人的描述相混淆,当我们没有依据实际的观察和经验修正定型观念,那么定型观念就会成为反作用力(samovar & richard,2000)。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消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活动或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认识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了解,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过于简单的认识,甚至偏见和歧视。

2.3 消极定型观念的削减

完全消除定型观念的消极作用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减轻消极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首先对定型观念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作为一种认知的心理过程,它是合理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引入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的一些材料,同时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丰富学生对另一文化的了解,有条件的话尽可能给学生机会与有另一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以达到更为真实的交际效果,使学生们对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群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发挥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积极作用。同时敌对群体之间的更多的深入的交流也有助于克服消极定型观念的影响。另外有一些条件也能降低或消除消极定型观念的影响。比如,交际双方地位的平等,友好的交际环境等。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人们交际能力的提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削减消极定型观念的方法。一方面,交际双方的人们必须考虑到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既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必须进行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文化对比以加强了解。 另一方面,人们必须清楚个体不可能拥有他所在群体的所有特征。每个个体都同时是多个群体中的成员,一个个体可以是儿子,父亲,某个公司的成员等多个角色(斯考伦,2001)。

3 结论

总之,定型观念是一种人们的思维对我们所经历的事情进行归纳的一种复杂的形式,而且在进行交际时它会指导我们的行为。它们不是我们一出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得来的。定型观念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定型观念的削减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必须条件。但定型观念的消极影响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减轻消极定型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dodd,c.h.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dubuque,ia:brown,1991.

[2] hewstone,m.& brown,r. contact is not enough [a].in m.hewstone &r.brown (eds.), contact and conflict in intergroup encounters [m].oxford:blackwell,1986:1-44.

[3] samovar, larry a., richard e. porter. &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 陈亚明.文化定型与英语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2004.(08),114-117.

[5] 范捷平.论“stereotypes”的意蕴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0),30-33.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7]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 斯考伦,罗纳德,苏珊·王·斯考伦.施家炜译.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 [m].北京:社会科学与文献出版社.2001.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概念流利;隐喻思维;隐喻能力;外语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学习者难以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英语表达的地道和流利问题,虽然英语学习者进行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艰苦的英语学习,但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用英语地道而流利地表达思想。Danesi指出,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并掌握语言中潜在的概念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隐喻的认知理据及隐喻与概念表达的关系,认为隐喻能力是解决表达地道而流利问题的关键,并讨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1. 隐喻及其认知理据

1.1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Lakoff & 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在于把两个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在两者的互动中获得一种新的感悟或认知。隐喻意义就是源域到目标域结构映射的结果,通过将源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可在目标域中得出与源域类似的理解或推论,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

由隐喻的本质可知,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对世界认知的方式。Lakoff & Johnson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隐喻是语言的根本属性。”束定方也说:“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的一条必由之路。”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计算机操作中的“桌面”、“菜单”、“文件夹”等,都是通过隐喻映射而产生的。人类在不断提高认知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隐喻思维能力。隐喻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产生新的语言意义的根源。因此,概念隐喻在思维组织,新词创造以及新表达式的使用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2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释

Sperber & Wilson 的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强调人的认知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认为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人们需要根据人类的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交际的成功需要一个最佳关联,即根据相关信息来认知事物。隐喻是正常交际的一部分,在隐喻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说话人真正的交际意图要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在同等条件下,推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而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

隐喻借助于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需要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四册第一课中Section A的课文题目是:The Tail of Fame,乍一看,我们感到一头雾水,tail 为何与fame 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tail是具体名词,而fame是抽象名词,从字面上似乎讲不通,因此我们断定了它做隐喻理解。此时我们在大脑中激活了一些有关名人生活状态的信息,他们不断地追求名利,甚至在获得名利之后,除了追逐名利之外,还是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时我们进一步寻找与tail的最佳关联:动物才有尾巴,动物的尾巴会怎么样呢?有时候小狗会一圈一圈地追着自己的尾巴玩。那么,我们通过推理产生了新的信息:追求名利的人就像追逐自己尾巴的狗,除了一圈一圈地追逐之外,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其实,在课文的第一句,我们的推理就得到了证实:An artist who seeks fame is like a dog chasing his own tail who, when he captures it, does not know what else to do but to continue chasing it.

关联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体现,是人类认知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它认为理解话语的关键是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听话人只要在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语境推导,努力寻找关联,就可以明白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从而获得语境效果。

2. 概念流利与英语表达

Gibbs认为概念系统的建立是隐喻性质的,人类的认知过程,如概念的形式、推理、推论都是隐喻性的。语言本质上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并通过心智活动将经验到的外在现实加以概念化并将其编码的过程。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观察世界与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对世界概念化的差异都能体现在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用规则等各个层面上,因此,语言形式以及语用的差异并非只是语言层面的问题,它还反映了概念层面的问题。

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并掌握语言中潜在的概念体系。现有的教学大纲只关注语言的流利性,而没有足够重视学习者的概念流利性。中国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不再是语言层面的低级错误,而是表达方面的浓重的“汉味”与不地道。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表达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言语流利程度,但却不能达到概念流利程度。所谓概念流利是指把目标语的表层结构(如:词汇、语法等)与其所反映的概念底层结构相匹配的能力,而隐喻能力是概念流利的下层结构。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匹配能力,才能够理解并说出地道而合乎目的语的外语。隐喻能力即是这种匹配能力的体现。我们的母语与外语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概念体系的差异,而我们现在的外语教学却极少教授目的语中的概念体系,这也就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费时低效的原因之一。

回顾过去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不管理论界提倡何种教学方法,都是通过教授语言层面的东西,即词汇、语法等,使学生达到语言的流利程度。强调外语的流利性只能提高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却不能改善他们对外语概念体系的理解与掌握。Danesi认为概念流利是一切外在言语行为的深层基础,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语法问题而是概念问题,因为学习者将外语的形式映现到母语的概念结构上就会造成外语使用中的不地道现象。因此,发展隐喻能力,掌握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方式才是解决学习外语费时低效的根本方法。

3. 隐喻能力

隐喻能力是概念流利的下层结构,它是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辨认和自如使用各种隐喻的能力。Gardner & Winner 认为:“隐喻能力是理解隐喻,解释隐喻和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隐喻以及评判可用于同一语境的多种隐喻性表达之优劣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隐喻能力主要包括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它是通过隐喻思维过程反映出来的跨域认识事物的能力,隐喻思维具有体验性,隐喻与认知、语义密切联系。它所依赖的是主体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和事物属性的认识,人类依靠自身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得到体验,慢慢掌握周围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和规律,然后通过大脑各种功能实现对这些特点和规律的思维表征,进而通过语言固定下来,并进一步促进对世界的认识。

隐喻能力是一种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从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创新思维,语言习得密切相关。国内许多学者甚至把隐喻能力单列出来,建议使其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行培养。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和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地道而流利地用英语表达方面尤为重要。在外语教学中,只有同时注重学生三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有助于他们全方位地掌握外语。但是,由于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外语教学中没有认识到隐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忽视了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语表达都不能达到地道与自然。Danesi做的隐喻能力试验研究显示,非本族语者在外语隐喻的翻译和命题作文方面,对外语概念体系的理解存在着严重困难,学生作文中所使用的部分隐喻是与其母语中的隐喻一致的,即:他们使用的是两种语言中共通的隐喻,而没有涉及外语中独特的概念体系。也就是说,他们说的是外语的词汇、语法,而表达的是母语的概念结构。

学习外语是为了获得语言运用能力,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有效的交际与隐喻能力密切相关。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引起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其概念的流利性,学生的外语能力则很可能会长期徘徊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而没有根本性的提高。当代语言学理论已明确表明,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而认知方式决定语言表达。因此,培养外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诠释和创造隐喻,而且能帮助他们形成掌握目标语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4. 隐喻能力的培养

4.1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长期认知体验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外语就是学习那个民族的认知体验,因此,培养隐喻能力首先要培养隐喻思维能力。

隐喻思维能力即学习者对隐喻的形式、内容机制和功能增强了察觉程度和敏感程度。由于隐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概念,我们应使外语学习者认识到隐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使用隐喻思维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学习外语,培养他们隐喻思维的习惯,用隐喻思维的方式去理解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隐喻表达,开拓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Life is made up of sobs, sniffles, and smiles. 说话者通过把本体和喻体等同起来的隐喻表现形式使语言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染力。“人生”和“啜泣”、“抽噎”、“微笑”等联系在一起,具有了丰富的内容,这种丰富的意义通过隐喻映射得到了充分展现。

4.2 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

由于语言是隐喻性的,隐喻对语言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我们应把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隐喻具有易理解、易记忆、生动形象,能简化认知过程的特点,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形式。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用隐喻思维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全面把握词语的多义现象,使机械记忆变为意义联想,如:heart 本意为“心脏”,我们可以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来认识其与“心脏”有关的所有其他意义,the heart of the city;the heart of the matter等。英语语篇中不仅存在大量的名词喻语法结构,还有许多形容词性,动词性以及副词性等的隐喻语法结构。我们应启发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语篇中的隐喻现象,并且认识到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应随时保持有意识地认识和理解语言中的这些隐喻现象,同时注意外语与母语隐喻的差异,运用隐喻知识理解词语,提高学生对隐喻认识的敏感性,并逐步提高其隐喻能力。

4.3 文化学习中对隐喻能力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模式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因此,学习语言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发展状况。隐喻为我们了解异域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掌握隐喻,才能深刻的理解目标语文化。

我国的外语文化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外国的社交礼仪,风俗习惯和宗教图腾等,而缺乏对深层次文化(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挖掘,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该文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除了讲解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目标语的认知机制和母语的差异,使其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该文化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以及向学生介绍影视和文学作品,加强文化导入学习等方式进行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介绍和学习,使学生对该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又可加深其对语言的感悟,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其对该语言的应用能力。

5. 结语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并且表达对世界认知的手段,它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方式。隐喻能力的培养已引起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不断地扩充自己的隐喻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当代认知隐喻的研究成果,从新的视角分析语篇,讲解词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语的内涵,促进学生语言运用的“概念流利”以从根本上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Danesi, M.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neglected dimension [A]. In Alatis, James E.(e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 [C].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992.

[2]Danesi, M. 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s: The role of “conceptual fluenc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05).

[3]Gibbs, R. W. The Poetic of Mind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Lakoff , 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6

洪欣平,教育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现任教于江苏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45)

摘 要:

摘要: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探讨,阐明任务型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促进作用,并在具体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自觉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建言。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交际;跨文化交际

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逐渐成为国际外语教育的主流。国外的一些著名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如Nunan,1989; Willis,1996;Skehan 1998等)先后著书,系统地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的相关理论。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实施,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随着英特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的融合,英语的日益国际化,“地球村”正在变成现实。了解外国文化,培养人文素质,增强世界意识,已成大势所趋。21世纪的学生如果再没有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怎能适应国家、社会、生存的需要?

一、任务型教学中的文化与教学理论

1、杜威实用主义认识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教育理论基础,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

杜威的实用主义认识论认为:教育应从教师、教材、课堂转移到学生、活动和社会。学习的目的并非记住僵化的条条框框,而要解决个体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服务于个体乃至社会群体。为此,确定了教师的角色仅为旁观者、组织者。

2、习得与互动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指创设类似学习母语的真实环境,是一种轻松无意识的师生、生生及学生和环境中的互动关系。互动使学生学得的材料具有实践性。20世纪70年代,英籍印度语言学家N.S.Prabhu在印度南方Bangalore地区对8-12岁的小学生进行了一项前后历时5年的强交际法实验,并提出语法知识可以而且必须会在交际活动中“学得”(pick up)(引自 高歌,2001)。

Ellis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学生所需要的并非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理解的输入和合适的输出的机会。因此,外语课堂教学应包括“变化性互动(modified interaction)”的各项活动,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从而自然地、有意义地促进对目的语的习得。

3、社会语言学的解释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者能用语言描述对象、陈述观点或感悟材料的内容及深层内涵,即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语言运用时不但受规则制约,也受文化习俗的限定。语言运用能力既要顾及语言的正确性,更应涵盖语言的得体性。

在我国,学习任务的研究和设计,以及在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这一热点现象的形成体现了语言交际教学思路(Communicative Approach)已日益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同时也反映了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英语学习过程研究的成果。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具有内在学习潜力的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和教学环境作为外因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当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意愿,相信他们的能力,就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克服了的阻碍,加速了学习进程,更利于学习任务较早完成。

二、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谢之君(1999)指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是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属于文化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另一方面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文化中得到反映。人类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虽然人类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但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基本思维方式是一致的,不然各民族之间就不可能进行沟通、交流和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和文化则是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赖语言。

1、交际的概念

对“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涵义,语言学家们有许多分析。概括起来,交际能力至少要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语言能力,即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有语法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第二是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指在预先未知的真实(不是课堂上模拟的)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能力;第三是社会语言能力,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要求得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由于“任何语言都是习得的行为方式的复合体”(G.Reginald,1960:12),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可用来描述和解释一切文化的现象,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为什么不学“诗”就会连话都说不好了呢?因为“诗经” 里包含了内容广泛的文化内容,既有代表贵族文化的“雅”与“颂”,又有代表大众文化的“风”。学好“诗经”就可以对当时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与人交流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变化都反映在语言中。随着时代变化,新的词语不断应运而生。继一次大战后的“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和二次大战后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又出现了“高峰期婴儿”(Baby Boomers)、“雅皮士”(Yuppies)、“丁克一族”(Dinks)、“三明治世代”(Sandwich Generation)、“终日懒散在家的人”(Couch Potato)、“购物鼠”(Mall Rats)等等。

3、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交际学研究者Porter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对语言的理解受到特定文化经验的制约。(胡文仲,高一虹 1997:16-18 )。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和环境,说明语言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其中就包括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对语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语法范畴的差异和句法结构的差异这两个方面,比如,英语的语法范畴中有性、数、人称、时、态等,而且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汉语则主要借助词汇手段和词序来表达这些语法概念。句法方面,英语句子有较强的形式逻辑特点,句式的完整性、句法的标记性与汉语反映整合思维的流水句,意合法结构有相当大的差距。20世纪60年代,有语言学家指出:“我们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学到语言”(陆田森,2004:52)。

4、 文化是语言和交际的内容

“掌握了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这个语言圈文化的价值体系,一个理解什么,如何去理解的方法就交给了掌握者(陆,2002:19)。Spolsky也指出,如果儿童要想在社会中成功的交际和社会化,他/她必须学习其语言的社会规范,亦即文化(Bernard Spolsky,2000:44)。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成果;语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促进文化趋同和融合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已经引起外语工作者的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语言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

三、 任务型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第一次将任务型学习活动(简称TBL)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Prabhu,英国著名学者“过程大纲”的倡导者Little John 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完成任务,即以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语言达到一个实际的结果(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real outcome)。就是说学生要使用他们掌握的所有外语知识和一切有关手段进行交流,以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目的(引自 高歌,2001)。

那如何运用真实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意识?

1、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宗教,信仰,习惯,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会表现在言语和行动使用规则上。文化背景的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谈,要让对方明白各自要表达的意思。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是不可忽视的。

1)结合课文,多种形式介绍英美等欧洲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风俗习惯,,饮食娱乐,家庭模式等。让学生能以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知和理解意识理解英美国家的人与自己在各方面的差异。

2)通过课外阅读,主要是英美文学作品。

文学教学对培养文化意识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语言输入。第二,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有更好的认识和评价。第三,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到名人成功的艰辛,他们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通过写作巩固文化知识

在英语每单元的作文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和文体要求适当渗透文化教学。

2、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文化知识的积累。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不同文化可以互相交流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文化知识原始积累的前提下,提高文化意识,注意文化差异,避免误解发生的错误,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的目的。

2)培养文化交际能力,应注意几点:

第一、意义性,内容要有价值性,教育性意义的。

第二、真实性,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灵感。交际应该语用真实,语境真实,语义真实,符合学生真实兴趣。

第三、安全性,活动和要求使学生有安全感,就是不让那些交际有困难的学生做没有把握的活动。活动要面向全体,贴近学生的经历和生活。

第四、动态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目前,任务型语言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要想将它成功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加强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当今学生学英语的现状,我觉得很有必要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学,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力。

[参考文献]

[1]Reginald,S. ( ed. ). Culture in Language Learning[M],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 N. J. 1960.

[2]Spolsky, Bernard. Sociolinguistic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高歌. 关于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思考. 教学月刊[J], 2001(7).

[4]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5]陆. 语言•符号•文化――从有声语言到无声语言[M].《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7

Abstract: Based on discussion of connotation of Key Ability, this paper compared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on understanding Key Ability. On this basis, it construct training mode for Key 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lleges, providing substanti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ocultivate talents with good Key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交通类高职院校;关键能力;素质教育;模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ransportation;key ability;quality education;mode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84-02

0引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按照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素质为根本”的培养目标,顺应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的趋势,必须促进基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全面了解当前交通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状况,明确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交通类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增强交通类高职学生基于关键能力素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了“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交通职教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项目研究。

1关键能力的内涵

1.1 国外的相关研究梅腾斯于1972年首先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并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四种关键能力的发展:基本能力,水平迁移能力,共同的知识原理以及传统的、经久不衰的能力。德国联邦职教所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展的“项目与迁移训练”认为关键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凯泽等人认为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明确主题的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团队或社会能力,系统或方法能力。

在“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方面:

澳大利亚的学者将关键能力分为七个方面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将其分解为能力要素,以学生亲身体验的方式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该国1996年开始的一项研究计划,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评价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杜普斯为代表的学者,将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分析,陈述性知识的阐释与运用,问题的具体处理以及一般化和建立普遍联系。他们在分解学生关键能力形成过程中的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方式等有一定的成效。英国将学生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具体所包括的方面纳入国家继续教育部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中,并对这些具体方面根据其重要性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类,并将学生是否具有强制性的关键能力与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联系起来,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应该增设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内容并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如英国实施的国家职业资格(NVQs)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s)的单元课程中设置的交流、信息技术、计算机等三种关键能力单元。美国劳工部在《关于2000年的报告》中,就21世纪工人的素质问题提出要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增加处理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系统看待食物、运用技术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内容。这些课程内容不再限于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1.2 国内的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是从理论上介绍和探讨“关键能力”的内涵和外延问题,以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为代表国内学者将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分为整体策略、基础策略以及渗透策略三种,但并没有在实践层面上的开展较为系统的探索。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和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其中产生较大影响包括北美地区的CBE能力本位的教育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但国内基于学科概念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盛行多年,如何以“职业成功”为导向,把原来的学科性职业教育课程“破镜重圆”是当前职业教育界的重大课题。卢晓春、胡昌送等人在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结合交通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从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和终身学习的可能性出发,提出了交通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六个模块,即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追踪高新技术的能力。本课题根据以上结论对交通类高职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以上六方面能力重要程度的认识。

2企业和毕业生对关键能力的理解及其比较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交通职教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吉林、云南、湖北、江西、上海、广西、福建和广东等8所交通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关键能力状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在8所交通高职院校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667份,回收率为95.3%.其中有效卷为667份,有效卷回收率为100%。本次调查对象为在校的高职学生,调查内容包括高职学生对职业关键能力的认知、满意度及锻炼情况等。

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电话访谈等,对我院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在的近30家单位进行访谈,同时通过向西南海运公司、广州地铁营运部、广州港务集团、长大公司、佛山航道局等40家用人单位发放“关于交通类高职毕业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关键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和观点,以及对毕业生关键能力现状的评价等情况。

2.1 关键能力中各项能力重要程度比较学生对关键能力六方面能力重要度的认识是:“交流表达能力”占23.2%、“团队合作能力”占23.0%、“自我学习能力”占19.0%、“信息处理能力”占12.4%,“解决问题能力”占15.2%、“追踪高新技术能力”占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沟通、团队合作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交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职毕业生,其职业能力除了专业能力外,还应掌握的关键能力中,被认可的程度最高的是“团队合作能力”,占21.9%;其次是“自我学习能力”,占19%;交流表达能力占17.9%;解决问题的能力占17.2%;信息处理的能力占12.6%;追踪新技术的能力占10%;而其它方面能力仅占0.7%。

2.2 关键能力中各项能力重要程度排序我们将交通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要素进行编号,如表1所示,调查交通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需关键能力的重要程度顺序,调研结果发现:

从学生的角度看,大部分交通类高职生对以上六方面关键能力是认可的,对其重要程度的认识依次为: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追踪高新技术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更注重 “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交流表达能力”大学生表现得更强烈。从企业领导的角度来看,各关键能力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比较分散的。其中有20%的受访者认为应是“3-1-4-5-2-6”,即以“自我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追踪新技术能力”的序列排列;有18%的受访者认为是“2-1-3-4-6-5”,即以“团队合作、交流表达、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追踪新技术”的序列排列;有1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是“1-2-3-3-4-5-6”,即以“交流表达、团队合作、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追踪新技术”的序列排列。部分受访者认为是其它的排序方法,其比例占到了34%,如表2所示。

2.3 企业和毕业生对关键能力的理解的比较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和毕业生对关键能力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异同。在关键能力中各项能力重要程度方面,学生比企业更注重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企业在追踪高新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学生都要高。在关键能力中各项能力排序方面,大部分学生更注重 “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交流表达能力”大学生表现得更强烈。而企业的观点则比较分散,但在这种分散状况中也可以发现企业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追踪新技术能力的排位比较靠后,说明我国大部分相关企业一是还处于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说明在这些企业中,对高职生的初次安排主要放在非科研性工作岗位上。同时,企业对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排位比较靠前,说明企业对高职类学生的潜力是有信心的,希望学生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以及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3交通类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和学生对关键能力的理解有异有同,但从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和企业的组织发展要求的方面看,以上情况是存在一致性的。因此,可以从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和企业的组织发展要求的分析中整理出提升交通类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的思路。

3.1 交流沟通能力是学生社会适应的一个基本能力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首先遇到就与社会上形形的人进行交流沟通的问题,同时,在高等院校中,学生要接触到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人和扮演各种角色的人,他们需要提升其交流沟通能力。因此,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重视,是学生社会适应的一个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这些基础关键能力的培养。

3.2 交流和自我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的途径对学生来说,对交流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视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注重对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企业来说,说明企业对高职类学生的潜力是有信心的,希望学生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以及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是双方的共同点,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关键能力提升模式中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3 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能力应随环境变化而有效组合团队合作能力因学生和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不同,学生生活在一个个团队中,因此对团队合作比较重视;而不同的企业的环境各有不同,因此,企业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各有不同。类似,信息处理等能力也存在相类似的情况。这种因环境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的情况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关键能力提升模式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能随环境变化而相应重组其关键能力的能力的锻炼。

3.4 专业能力和具体环境中关键能力体系相结合的培养解决问题和追踪新技术等能力虽然在关键能力体系排序中比较靠后,但不等于这些能力不重要。对交通类高职在校大学生来说,未能充分面对交通类行业环境的具体工作环境,明显存在问题意识还比较薄弱的情况,因此他们未能充分重视解决问题和追踪新技术等能力的培养;对企业来说,说明我国部分相关企业一是还处于产业基础发展阶段,或者在这些企业中,高职生进入科研岗位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为适应社会对高职生发展要求的趋势,高职院校一方面应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指导和加强。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其在企业中能顺利的找到晋升的空间和渠道,并具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从学生的一般的生命议程到特殊的个人发展历程,结合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需求,高职院校应该逐步细化开展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工作。从最基础社会适应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在学生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层面上,加强学生的交流和自我学习能力;在应对随环境变化层面上,应提升学生在变化的环境中相应重组其关键能力的能力;在具体工作环境层面上,应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具体环境中关键能力体系相结合得到锻炼。

4交通类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交通类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的建构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以下内容:第一,学生最为基础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三,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学会自我发展和确定自我发展方向的能力的培养。第四,学会在具体交通类行业环境中英企业的需要而确定所需能力体系及有效掌握该能力体系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题组的论证和校内的实践后的优良效果证明,交通类高职高专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可表述如图1:

5结语

面对社会发展趋势,用人单位不断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和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变化的现实社会环境,高校必然成为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要结合实际和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活动规范化体系,使学生的关键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总之,面对21世纪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劳动者,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关键能力的培养在交通类高职学生中得以普遍认可,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校园里取得关键能力的锻炼,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光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应重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学校获得更好的、更满意的教育服务,从而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金金,孙志河.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2]晓春,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8

摘要:知识具有默会性和情境依赖性,默会知识的交流、共享与情境密切相关,默会知识的共享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只有亲临现场、共同在场、互动沟通,才能有效地传递与分享默会知识,并基于此创造知识,信息化为知识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但非结构化的问题难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处理,信息系统在共享默会知识、情境依赖性知识时往往无能为力,永远都无法完全替代主体共同在场的面对面的互动沟通,因此,为实现情境依赖性的默会知识充分共享并创造知识,即使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也有必要进行共同在场的沟通。

关键词:默会知识;情境依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信息化

知识共享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知识主体之间常规的直接互动交流或通过媒介交流以实现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创造的过程,随着组织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一些组织过于强化信息系统在知识管理方面的重要地位,弱化了常规的交流模式,并试图以信息系统来取而代之,本文拟探讨的就是信息化背景下的组织知识共享问题,通过对组织知识共享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知识具有默会性和情境依赖性,默会知识的共享实质上是知识生成与创造的过程,尽管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共享,但是难以完全满足知识共享的条件,无法替代主体共同在场的面对面的互动沟通。

1引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地区联络网组织(简称“联络网”)的存续问题正面临着信息化的影响,联络网作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受科学基金资助单位和申请科学基金资助单位之间相互联系功能的一种非常设联络组织,其目的是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各受资助单位、申请单位的工作联系,便于沟通信息,促进经验交流,提高科学基金管理水平,它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联络网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召集会议、研讨、经验交流、业务培训等方式,组织所在地区联络网成员单位的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人员宣传自然科学基金制和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方针、政策,配合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与资助项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传达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部署,为做好资助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反映基层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的组织,既减少了行政管理层次,又方便了基层单位申请、管理和完成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基金管理中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随着科学基金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系统在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也能够发挥联络网的“上情下传,下情反馈”的桥梁纽带作用,管理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基金管理都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信息化建设,基于IT的技术系统对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储存等具有显著的技术效率,这与联络网的信息交流沟通的功能相互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可能会替代联络网的一些功能,在信息化还不完备的过去,联络网在信息交流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信息化逐步完备的情况下,联络网管理模式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基金委对此非常关注。

科学基金管理中的联络网组织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知识管理系统,联络网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对沟通交流对象的属性、信息系统的特征、信息系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知识的默会属性与情境依赖

知识有两种形式(或者说两种成分),即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概念由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Polanyi)最早提出,默会知识与明晰知识的分类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的重要概念,明晰知识可以用文字、数字来表达,并通过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等形式来共享,它是一种能够在个人、组织之间进行系统传递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而默会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高度个人化、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是难以形式化或结构化的知识,是高度压缩了的明晰知识,用迈克尔·波兰尼的话说,就是“一个人所知道的比他所能说出的要多”,主观的洞察力、直觉判断等都是默会知识,它植根于个人的行为、经验、观念、价值观、情感等之中。

一般来说,默会知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技术性的默会知识;认知性的默会知识,技术性默会知识或默会知识的技术维度,是指主体已意识到自己拥有但限于表达能力而难以清楚说明的默会知识,之所以难以说明,主要是由于表达方面的技术性原因,这种默会知识包括一些非正式的个人技巧或“手艺”,也通常被称为技术诀窍(kilow-how),认知性默会知识或默会知识的认知维度,是指自己拥有并常常使用但却没有意识到的默会知识,如卡尔·韦克(KarlWeiek)一贯推崇的,“一个人不可能说出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说出他所没有意识到的知识,不仅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所能说出的要多,而且我们知道的常常比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也要多,这类知识之所以无法说明或没有得到说明,其主要原因在于认知方面,一般而言,认知性默会知识包括深植于潜意识之中并被常常想当然认为的信念、观念、价值观、图式以及心智模式等,概括地说,默会知识的技术维度是指主体已经认识到的、有意说明但无法言说或说不清楚的默会知识;认知维度是指主体没有意识到但却不知不觉中使用的知识,这种知识即使认识到了(如被提醒)也不一定能说清楚。

知识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其含义更加依赖于特定的情境,知识是多维的,只有将语言与当时的情境结合才能有效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思表达,语言文字只不过是意图表达的要素之一,是唯一可以记载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传递的,其他无法记载和传递的因素都被忽略了。

实践已经证明,默会知识在组织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在于默会知识共享,组织管理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认识和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强调“知”、“行”合一才能提高组织的效率,在现实中,这个“知”是默会的知识,个体是依默会的“知”而行,而不是依明晰的“知”而行,知识类似一座冰山,明晰知识只不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更多的知识活动是以隐藏的方式存在的,明晰知识活动的背后实际上是以默会知识的活动为支撑的,个体看似有目的的行为实际上是在默会知识的直接指引下不自觉地发生的;只有内化于个体的默会知识才能保证其连贯的行为,此时明晰知识所提供的行动指令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任何一个可以明确说明的事物或活动的背后都省略了大量的有待于进一步说明的事项,而这些省略的内容是靠交流双方所共知或假设对方已知晓的知识——共同知识来填补的,这种共同知识实际上就是双方没有意识到的、或者只有在被提示下才意识到的默会知识。

3默会知识共享的条件

默会知识共享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吸收的过程,而更是一个知识生成和创造的过程,不管是技术性的还是认知性的默会知识,其分享都需要充分的条件,促进默会知识分享,从主观上看,拥有知识优势的成员要有进行知识分享的意愿;从分享的微观条件来看,要进行共同在场的互动;从分享的宏观组织来看,要营造利于知识分享的组织;从知识接纳的角度来看,要有相应的吸收能力,缺乏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实现默会知识共享的目的。

3,1充分的分享意愿

是否拥有知识分享的意愿,是决定知识分享程度的首要因素,理论上讲,分享的意愿取决于拥有默会知识的一方对知识分享所导致的收益与成本(风险)的权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知识之所以难以分享,是因为人们普遍缺乏分享的积极性,将组织或个体之间的妒忌、缺乏激励、故意拖拉、被动应付、虚假接受、接受者拒绝听命、抵抗变革、缺乏承诺、地盘保护等视作知识分享的障碍,人们往往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考虑,知识源单位往往不情愿将自己的知识与其他单位或个体共享,或者后悔共享后没有得到适当的回报,或者不愿意提供时间与资源以支持知识的共享,因此,要强化默会知识分享的意愿就要营造出知识分享对自己来说是有价值的这一条件,如倡导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设计正面激励的机制,淡化竞争等,

3.2共同在场与互动

从默会知识分享的微观条件来看,营造默会知识分享的情境氛围是促进默会知识共享的关键所在,默会知识的交流、共享与情境密切相关,只有亲临现场、共同在场、互动沟通,才能有效地传递与分享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与知识的拥有者相互切磋,密切观察,与其融为一体的方式才得以实现,考虑到语言与默会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①尽管语言文字在默会知识共享过程中比较乏力,但仍要借助语言交流来实现知识的分享,事实上语言在默会知识交流方面有障碍,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法通过语言的沟通来实现默会知识共享,通过创造语言沟通的便利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②在语言交流以外再寻找语言交流的补充方式,要借助于非语言交流的渠道,如示范、观察等来达到默会知识分享交流的目的,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一个交流主体共同在场的条件。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交流主体的共同在场,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经济便利的语言交流条件,也无法创造一个供交流者进行观察、示范、模仿的环境,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语言意义的情境依赖性文字一旦离开现场的情境,其理解是不同的,政策的解读往往是一个人解释一个样,情境是多维的,任何语言都难以准确、全面地描述,只有通过亲临现场才能全面把握语言原始、真实的意义,任何他人对当时情境的转述都是转述者有选择地描述,而通过他人描述或信息系统来间接地获取信息,往往就产生信息失真,因为多一层中间环节的描述,就多了一层筛选与过滤,脱离开具体的环境,说者的语言文字的意义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流失或扭曲。

3.2.2在场交流的经济性共同在场可以营造一个深度交流的条件,知识的共享,尤其是当所共享的知识包含默会知识成分时,将需要大量的个人之间的交流,而这些交流的成本取决于交往的容易程度以及知识源与接受者之间的亲密程度,许多组织的办公室将每个员工工作间的隔板拆除,其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距离感,缩短心理距离,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人们可以通过运用比喻,将其所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从而表达出他们知道的但难以言说的东西,交流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会弱化交流的效果,集中会议研讨的方式提供了一个比较经济的知识分享条件,交流是在假设对方对某些事项已知的情况下展开的,你所知道的东西,对方可能并不一定知道,此时你的假设是错误的,这样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如果没有共同在场这一方便的交流条件,可交流可不交流的问题,可能就不会交流了,由此可能会留下疑虑或误解,有了共同在场的经济方便条件,对沟通中不清楚的地方或存有疑虑的问题,用不着事后再打电话去咨询或确认某个疑问,现场即可解决,而且还可以深入追问,直至双方毫无疑问为止,3.2.3示范、观察的需要默会知识难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要达到共享的效果,非语言的示范、观察等对语言的沟通起到补充和促进的作用,师徒式的亲密接触、“移情(empathic)观察”技术等可以帮助交流者达到心领神会的知识共享目标,而要做到师徒传承示范与移情观察,首先就要求交流各方必须共同在场。

3.3良好的组织安排

有效地促进默会知识共享,除了要在微观方面营造良好的分享氛围以外,还需要在宏观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一方面,组织的结构与体制、协调关系、组织的行为特征、活动周期安排等都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果;另一方面,组织的项目团队建设也是创造默会知识共享条件的手段,为了有效地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默会性的交流,增强团队成员的“创造性磨擦”(creativeabrasion),在团队成员比例结构方面,刻意保证成员的异质性(heterogeneous)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对方案进行质疑,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方案,事先采取措施做好应对准备,以避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4相应的吸收能力

从知识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个体的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是促进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知识具有累积性与相互依赖性,只有掌握了旧的东西,才能有效地掌握新的东西,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领域在个人层次上的研究表明,积累已有相关知识不仅能增强记忆新知识的能力,即知识获得,而且能增强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知识具有自增强的性质,即存储在记忆之中的事物、模式、概念越多,新知识越容易获得,而且也更容易将其运用在新的方面,个体的知识存量有利于新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观点可进一步延伸到组织上,这就是说,组织需要具有相关的知识才能消化并应用新知识,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已有的相关知识水平的一个函数,这一观点认为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当要学习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发生联系时,才能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心理学家关于认知结构的研究表明,当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现存知识结构相互关联时,个人的学习就达到了最佳状态,学习者积累已有的知识能够增强其学习的能力,因为记忆力——知识的存储是通过相互学习得以发展的,新的知识往往要通过与原有的概念建立相互联系才能被学习者消化吸收。根据吸收能力理论,默会知识共享要求具有相应的吸收能力,这个吸收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知识接收者的知识背景的相似程度、知识积累状况等,而知识积累状况又取决于知识接收方的稳定性,如果经常更换交流对象,是难以保持知识的连续累积的。

4信息系统在默会知识共享中的局限性

信息化为知识共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但无法完全替代主体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信息系统在共享默会知识、情境依赖性知识时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组织管理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结构化的和未结构化的问题,与此相对应,组织中的信息也分为两类:结构化的信息和非结构化的信息,IT只能解决一些结构化的信息管理问题,野中郁次郎关于知识共享与创造的SECI模型认为,知识的共享与创造是一个经历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默会知识到明晰知识(外化,externalization)、从明晰知识到明晰知识(整合化,combination)、从明晰知识到默会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的螺旋上升完整过程,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知识的共享将难以实现,在当前的知识管理领域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将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为一个基于IT的技术系统,认为只要在组织中设立知识库,建造知识平台,知识管理就可以实现,数据库、超链接、软件能够识别来自不同信源的文档间的关系并自动在分散信息间建立链接,IT越来越多地用于组织内部网络和数据储存,构建以知以为基础的系统(KBS),以技术反抗“健忘”,实际上,基于IT的知识管理只强调明晰知识,野中郁次郎等也认识到组织利用IT具有效地管理“知识”,但很多工具实际上用于信息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至多能够对明晰知识、结构化知识进行传递与整合,而无法完成默会知识、非结构化知识的创造与共享因此,基于TT的大多数知识管理工具是通过组合或重复使用现有明晰知识,而不是创造知识,只是局限于野中郁次郎模型中的明晰知识之间的整合化。

即使信息化行效地解决了结构化的信息传递沟通问题,但是,这些结构化的信息从何而来?事实上,结构化的信息不是系统自己动生成的,它需要外部的输入,即结构化的信息需要一个生成条件,面这个生成条件就是集体研讨、交流,达成共识,前所未有的、意图导向性的问题是尚未结构化的,它只有通过深度交流研讨才能产牛和确定,电子网络不可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在场的氛围会产生相互发作用,会场的气氛往往是“热烈”的,而IT系统的界面是“冰冷”的,“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中的知识创造需要一个气氛热烈的环境,因此,不能单纯地依赖基于IT的知识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和管理者之间的交流难以实现,首先是因为要实现友好的界面并不容易;其次是因为信息系统反映的是整体的要求,而管理者反馈的是局部的问题,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往往会问各部门有什么要求,而你提出要求时,信息系统又会要求提得全面,未来不确定的东西很多,不可能很全面、很具体,信息系统所能解决的只是一些结构化、程序化的问题,只有把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问题进行明确表达、把比较模糊的处置方法转化为程序化的解决方案时,才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率的技术处理。

5结论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9

近20年来,各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大都市已呈现高度集群化发展的迹象。纽约、东京、伦敦等众多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早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心…。而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在创意产业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根据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最近对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日益明显的集聚发展现象。截至2006年底,上海经过政府的四次授牌已建成7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筑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所以创意产业这种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城市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规划、培育的首要战略目标。

创意产业概念最初由英国提出来,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指出,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的动力,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此后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也纷纷引用并拓展创意产业的外延。从根本意义上看,创意产业不仅仅停留于头脑知识的开发,而主要是一个产业化概念。而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对形成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有很强的优势。同样,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度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信息交流、人才汇聚和创意的激发。因此,创意产业集群化符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特性。查理和伦得尔(charles,landry,2002)认为从产业联系角度而言,受扶持的艺术产业(subsidized arts)与创意商业组织(communereial creative sector)由于产业互补而在空间上以集群的形式互相啮合;从整个创意产业体系而言,需要创意产业集群、创意阶级和创意社区这三者在一定场所上的融合,在相互之间通过复杂的关联产生影响(厉无畏,2006)。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阐述和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实用价值上。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化现象形成过程的解释缺乏深入的理论支持,对于现今人们较为关注的创意产业地理集聚这一现象缺乏系统的因素分析。由于创意行为通常依据的是隐性的知识,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和才干,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具有自身发展规律。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知识的分工和协调理论对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论分析。

二、知识的分t和协调理论概述

哈耶克(hayek,2002)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的“劳动分工”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分工”的观点,认为经济学面临的不再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猜想,而是“知识的分工与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斯密猜想的要义是市场指引着分工中的人们的经济活动,以达到帕累托资源配置效率。哈耶克猜想的要义是市场指引着知识分工中知识劳动者的经济活动,以达到人类知识整体的有效运用。在哈耶克研究的基础上,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分工理论进行了研究。

哈耶克提出的知识分工问题可分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知识分工单元对自身掌握的片断知识的利用和发展,二是对互补的分工知识的协调问题,由于知识的互补性,知识分工单元要实现对其他单元片断知识的有效利用必然面对协调问题。哈耶克认为,劳动的分工本质上是知识的分工。知识分工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劳动分工的经济性表现在由于分工使某一生产操作达到了未分工时所不能达到的最适生产规模,最适生产规模则意味着单位生产费用最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murphy,1992)认为劳动分工产生的专业化收益来源于知识分工所带来的知识积累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促成企业知识分工的原因本质上是达到其单位成本和积累效率的经济性。同时,知识的分工和协调体制对企业组织有着重要影响,德姆赛茨(demsetz,1988)认为知识成本的节约,决定着企业边界。

知识的分工程度既受到了知识自身结构的限制,也受到了合作、协调成本的限制,是有限度的分工。个体所面临的机会集合,是个体所拥有知识的函数。决策者在两个方面具有有限知识。首先,在某一时空上,知识是既定的,技术可能性表明了当前人类关于自然法则的有限知识。其次,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由于生理的局限性造成知识的局限性。知识的有限性客观上造成了知识分工,但是任何经济和社会活动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共同发挥作用,任何知识片段的残缺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社会只有将因专业化分工而被不同个体掌握的知识片段组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在知识分工体系中,知识分工单元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在一起,存在着“知识各个局部之间通常存在着互相解释或互为强化的关系”的知识互补性原则,表现为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正是由于知识的互补性,这就要求组织能够促成内部知识分工单元之间的协调,以及利用其他组织所掌握的知识片断,使之与自身的经济活动协调一致。正像达文波特(domnpod,2004)提出的知识市场概念,知识是以类似于其他产品市场一样存在分工,存在买方、卖方,知识市场存在交易问题就有成本问题,尤其当参与知识分工的个人和组织众多时,知识分工单元的协调会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市场和企业是由交易成本决定的两种典型的资源配置经济制度结构,对于知识资源的配置具有不同特征,在市场组织中是由价格机制引导知识的分工和协调;在企业组织中,对知识的分工和协调是通过权威指导的形式实现的。

三、知识分工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化形成与发展

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是基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的产物,是为了获取外部异质性创新资源和由知识分工产生的递增报酬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创意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累积和自我增强的系统演化过程,其内在的动力机制是由知识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报酬递增。

首先,创意产业集群化有利于增强知识的聚合效应,从而可提高集体的创新能力。一定意义上来说,知识资源的互补是个体、企业及相关机构采取合作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人类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互补性”的而非“互替性”的,即一个单个个体在把知识运用于经济活动时,各自所获得的收益加总必定小于把知识联合运用于经济活动时的收益。这种基于知识分工的互补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互补性,即对同一个体或群体的知识基础而言,尚未获得的知识与已经获得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补性;二是空间上的互补性,即对不同个体或群体来说,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通过相互交往而获得互补性。从哲学意义上讲,有互补才会有交叉,有交叉才会有吸收,从而产生创新。因此,对合作各方来说,以知识资源的互补性为基础的合作,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其收益的重要手段。通过知识的聚合,个体、企业及各相关机构可以对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从而使其汇合成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的知识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基础上,创意产业参与者的知识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提高知识的规模收益。在创意产业相关主体的合作关系中,由于网络知识的形成主要是以合作各方原有的知识为基础的,因而并不需要参与各方有较多的知识资源的再投入,而只是对原有知识资源及相关能力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因此,集群式网络内部基于知识互补的合作,对创意产业的参与各方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收益。彼此间较高的知识资源的相互依赖,很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而且,通过相互合作,网络的参与者可以得到知识优势延伸和增强的机会,从而使个体、企业的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增强。从本质上来说,知识聚合是创意产业集群化的一种知识资源的优势互补,知识的聚合使参与者形成了解决新问题的力量,进而形成一种报酬递增机制。

其次,创意产业集群化有利于相同实践与实践网络中的知识共享。创意产业集群化过程中集结了大量的从事相同爱好及业务的个体、企业或机构,具有相同实践的人们地理上的接近还导致了知识在另一种网络中流动。布朗和杜吉德(brown,john seely&paul duguid,1991)发现,在硅谷随处可见一种类似于职业群体的“实践网络”。这种网络是由那些从事同样或者十分相似的工作的人们,通过行会或其他形式的职业协会或者非正式的群体而联系起来的。实践网络中的人们虽然并不都是在为同一家企业或雇主工作,但他们有着相同的实践活动,经常遇到相同或相类似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共享着行业内的知识和技艺,新的创意就在这种情形下按照较小阻力的途径传播。这种区域内横向的知识流动比起一体化企业内部纵向的知识流动更为容易。因为知识的流动需要相同实践作基础,垂直一体化企业内部是按照分工而组织起来的,各部门的实践活动不同,面临的技术难题各不相同,要使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必须花费很大的气力。相比之下,知识在具有相同实践的同行之间流动,速度和效率更高。此外,知识交流也很容易发生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在硅谷,这种网络常常是很稠密的。比如乘车时天天见面,或者曾是同学、同事,或者同是某一俱乐部成员,现在是近邻。“产业簇群所具有的紧密度保障了距离的邻近性和这样的互动关系。”“人际关系加速着知识在不同的机构之间顺畅地流动。

再次,创意产业集群化提供了知识创新的空间。在很多情况下,那些对个体、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的外部知识资源在空间上是相对分散的,企业往往置身于区际的甚至国际的知识共享网络中。而对于创意产业集群化而言,这些知识资源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它们围绕在个体、企业的周围构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知识场。知识场的存在意味着集群中企业具有可利用的丰富外部知识资源,但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据为己有还有一个获取吸收的过程,该过程的高效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易获取性,而集群环境通过地理接近和社会认同两种效应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点。所谓地理接近效应是指由于知识受体靠近知识源而便利了知识的获得,社会认同效应则是指受体和知识源由于共享相似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而促进知识传递。事物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场所发生作用,知识创造也不例外。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2001)定义了一个“巴”的概念。“巴”是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巴既指物理的场所,如办公室、饭桌以及其他商务场所,也指虚拟的空间如电话、电子邮件等,还包括精神空间如共享的经验、观念和理想等。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相互作用。个人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巴中,就能够被共享、更新和增强。

野中郁次郎指出:与其说巴是一个容纳知识和容纳有知识的人的物理空间,不如说巴本身就是知识,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创造巴的过程。国外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特别注意鼓励这种员工之间的互动作用,除了聚餐、轮岗等制度外,甚至在建筑物的布局上,刻意留下一块公共的空间,便于不同部门员工相互沟通交流。现代信息技术使相距遥远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地球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地理位置、距离的概念似乎失去了意义。然而从硅谷以及其它地区的情况来看,通信技术并未构成集群的离心因素。因为从个体、企业学习与创新的角度看,相关的个体、企业或机构群居一起,相互面对面交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之间借助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共享知识和交流思想,然而各种媒介在解决信息歧义性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伦格尔(lengel,2002)引入了一个“媒介富裕”的概念,富裕是指媒介具有的通过阐明歧义问题来改变人类理解的能力。富裕特性包括:(1)提供快速反馈的能力;(2)传播多种阐释的能力;(3)传达个人感官的能力;(4)运用自然语言的能力。依照这些特性,达夫特和伦格尔将几种媒介作了排序。面对面沟通被列为最富裕媒介,其余依次为电话、个人书面文本、正式书面文本等。一般地,口头载体要比书面媒介更富裕,电子邮件虽然克服了距离的限制,具有很强的覆盖性,但它仍然无法传递诸如暗示、个人感官体验的信息,在反馈的即时性方面,它弱于电话,更弱于面对面交流。从知识的类型上来看,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 edge)容易通过文件、通信手段传播,而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不仅仅包含诀窍、经验,还包括个人的感官体验、感悟、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知识创造中的缄默知识的共享、缄默知识向明晰知识的转化,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迅速反馈和频繁互动建立起来的,必须依赖于富裕媒介的沟通交流方式。因而,面对面交流方式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仍然具有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通信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四、创意产业集群化促进知识分工深化与创新效率的提高

创意产业集群化是一个知识流动与碰撞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知识的激活、碰撞和整合而产生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是由创新主体之间以及与用户在交流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所推动的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创意产业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不同的知识源及相关知识的流动与碰撞、知识的整合与学习,不同属性的知识及其流动与扩散的方式会引致知识交流效果的重大差别,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特别是隐性知识,即难以用语言、文字和符号完整表述且难以通过物理的手段传播和复制的知识,它往往决定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创意产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关键要素的知识,其价值就在于流动。解决了知识的流动与配置问题也就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显性知识一般具有相对完全的流动性,所以,解决知识流动惰性的关键是解决由于默会性、专用性和文化根植性所造成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惰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意产业集群化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

1 文化根植性所引致的集体学习优势

集群化的文化氛围首先表现为地域文化,即由宗教文化、习俗和语言系统等所构成的文化基。在这个文化基的基础上,集群成员的广泛分工与合作又使地域文化具有了经济内容,形成共同的产业文化。在共同的产业文化下,集群成员频繁地开展交流互动,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彼此的认同感,从而使非 正式交流经常发生,促进了知识的流动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这不仅使企业提高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而且还能学习创造未来的新技术。

首先,文化氛围的共享为个体、企业间的互信奠定了基础。一般来讲,个体、企业间的信任和行为协调是个体、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前提,而信任和协调是通过网络成员之间的重复交易和接触而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这样,创意产业集群化过程中共同的产业文化,不仅使个体、企业可以以非契约的方式开展交易,而且可以在一种相互信赖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技术共享,从而减低甚至解除了个体、企业对集体学习的顾虑,因而愿意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和承诺,愿意参与集体学习。

其次,共同的产业文化,提高了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从单个个体、企业来看,知识的流动和技术学习的效率取决于个体、企业本身的学习能力,即学习的内在欲望、对外来知识和技术的转化能力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能力,包括对知识的识别、内化和应用能力。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所塑造的个体、企业之间上述三个方面的相似性,促进了技术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在群内的交换与扩散。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企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大量的与该产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企业形成相似的管理风格和知识流的处理方式以及相似的技术学习的商业预期。这种共同文化所引致的相似性,使产业内企业都具有了较强的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使企业外的未编码化知识转化为企业内的编码化知识,从而使其融入企业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进而大大地提高了技术的学习效率。

最后,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人员流动频繁。共同的产业文化,使群内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带有相似的痕迹。这样,人员在集群内流动将不会受到文化方面的制约。也就是说,由于根植性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使人员在企业间流动时,调整和适应的成本较低。即较低的切换成本使作为知识流动尤其是意会知识流动主要方式的人员流动经常发生,极大地促进了群内企业集体学习的效率。

2 集群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交流优势

知识流动按照交流方式,主要有“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种。与正式的交流相比,非正式交流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频繁的交流频率。二是宽松的交流氛围。使交流的双方可以准确地理解各自的思想,更主动地完成产生新观念所必需的信息综合过程。三是知识的传输范围与动力机制。即非正式交流则通过广阔的社会网络来传输,使知识呈水平方向流动。同时,非正式交流由于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而展开,因而比正式交流更具有持久力。四是知识传播速度的累加性。由于非正式交流是通过社会网络来传播知识的,因此,在各成员甚至专家的交流中,彼此需要的信息可迅速获得。在彼此的面对面的交流中,对所交流的信息双方能同时做出反应,文化的一致性又使彼此沟通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使回应与解读过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而且,通过群内的社会网络而进行的非正式交流还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功能,交流者从相关者那里获取的知识要比正式方式多得多。可见,集群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产业文化和普遍存在的非正式交流网络,深化了创意产业集群化创新网络的知识分工,有效地推动了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减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为成员自身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而拥有了外部企业所不具备的创新优势,形成一个集聚——学习——创新优势——竞争优势的不断演化下去的具有自我激励和自我增强的动态创新网络。

五、结语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