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双碳的实施路径集锦9篇

时间:2024-02-28 14:38:11

双碳的实施路径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1

关键词: 电力企业;绿色低碳;运行发展

一、电网低碳发展的概念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双赢之策”和必由之路。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电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产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电网低碳发展目标分解

围绕电网绿色低碳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其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的低碳目标,细分形成“降低生产碳排放”、“减少运行损耗”、“负荷整形”以及“用户低碳节能理念”四个子目标。

为实现电网低碳化子目标,剖析智能电网低碳产生低碳效益的具体实施路径,得出包括接纳可再生清洁能源、降低线损、电动汽车发展等6个具体实施路径。

三、电网低碳化运行发展思路

电网低碳化是响应电网企业深化“两个转变”发展方式号召的重要发展思路,旨在通过内部低碳运营,提高自身节能减排,高效运作,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培育电网低碳运营理念和公司低碳管理理念;通过外部低碳引领,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推动电能替代,服务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建设绿色产业链,引导电力用户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培育需求侧节能用电理念,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四、电网低碳化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一)发挥绿色低碳电力生产引领作用推进高效清洁能源发展

建立低碳电源电网一体化规划低碳电源电网一体化规划过程中,电网企业需要将发电侧的碳排放水平纳入电网规划目标中,保证国家制定的电力系统碳减排指标能够充分消化。其次充分发挥能源管理部门在能源领域标准管理方面的作用,尽快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国家标准。

建立发电权交易低碳化,实现电力节能减排和交易共赢。拓宽发电权交易的开展范围,进一步完善电力交易机制。可以尝试推行水火发电权交易。水电超出计划电量和必须跨省消纳的水电电量,由水电企业购买火电机组(本省或受电省)的发电权,以火电机组电价结算该部分电量进行。进一步加强发电权交易和其他电力交易品种的协调衔接,引导市场主体采取理性的市场博弈策略,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二)充分开发电网企业自身运营全过程减碳潜力

加强基于绿色电网的降损管理,提升低碳化管理水平通过研究针对智能电网的降损措施及整合型的网损管理对策。在坚强智能电网降损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如基于智能电网反馈技术,加强线损统计管理;合理规划输配电路径及新技术应用等方式降低网损,提高低碳化效益。

SF6作为六种温室气体之一,随意排放后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是二氧化碳的近2万4千倍。应在智能电网推广建设过程中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完善维护措施,减少SF6气体泄漏;并建立完善SF6回收机制。

(三)促进需求侧全面节能,推进电能替代

电网企业应鼓励发展电能替代项目,比如扶持电采暖等政策,对居民相关改造进行适当财政补贴,提高用户的积极性。其次,电网企业还应充分挖掘潜在目标客户,扩大电能市场。同时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进行终端能源竞争力分析,寻找论证可能存在煤改电、油改电、气改电的领域、行业和设备。只有政府部门、电网企业和市场三者共同推动,才能最终电能替代工程真正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2

实际上,低碳经济提出的理论基础的很大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很大程度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所要实现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量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尽量减少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消耗量,这与低碳经济所要求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通过不断的开发新能源、创新低碳技术和发展低碳产业等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从而降低碳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核心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表现为: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低碳经济。

从发展的目标上来看,低碳经济通可持续发展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双赢,维护社会生态的平衡,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是在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或浪费的情况下所诞生的,其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理念引导者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

现如今,我国面临的而不仅仅是资源、能源等的短缺,同时还要面对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在思考如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降低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时,作为一种绿色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强有力的武器。

(3)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技术上的革新,通过低碳城市、低碳产业的建立等来实现经济的零碳增长或是低碳增长,从而不断的改善目前的社会生态环境。此外,从内容上来说,低碳经济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在发展中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明确的发展路径。

二、必然之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在目前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正面临着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并且还要不断的提高这些能源的使用效益,通过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和优化目前的能源结构来不断的降低碳排放量,而低碳经济正是目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发展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1)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一个重要途径。

如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正需要大量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些建设基本都属于“高碳”产业之列,并且无法通过国际市场的拓展来满足目前的需求,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的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的促进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一个有效措施和手段。

长久以来我国的资源总体状况都是以依赖煤炭为主的一种结构,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却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低碳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等来改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是我国国际战略的需要。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解决目前能源危机、控制碳排放的根本出路,也是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我国能够实现脱颖而出,并大力提高国际地位一个良好的选择和机遇,因此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施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3

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路径

作者简介:张伟伟(1981-),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16-03

2013年6月17日,我国首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深圳正式启动,该交易体系较多地借鉴了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鉴于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不乐观,我国在碳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不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必须以中国实际为出发点,在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成熟碳交易体系的同时,设计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发展路径。

一、碳交易市场界定

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根据科斯定理的产权理论发展而来,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得到推广与发展。《京都议定书》认为碳交易是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的交易,从而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Perdan和Azapagic(2011)从具体交易对象出发,认为碳交易是基于市场工具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六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和SF6)的交易。公衍照(2012)从交易实质上认为,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将免费资源变为付费资源的金融易。

许春燕(2012)对世界碳交易市场进行了明确分类,按照交易地点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按照交易动机分为强制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按照交易机制分为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按照交易层次分为国际级市场、国家级市场、地区级市场和零售市场。冷罗生(2010)按照排放权交易管理模式不同划分为总量控制交易模式和相对控制交易模式,即碳总量管理与碳强度管理模式。傅强和李涛(2010)从金融角度提出了碳交易现货市场和碳交易期货市场。而盛春光(2013)进行了更细致地划分,提出了碳现货市场、碳资本市场和碳金融衍生品市场。

二、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一)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研究回顾

为了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目前,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动机演变和碳交易区域演进两个方面。

1.碳交易动机演变。根据碳交易动机不同,碳交易市场可分为自愿减排市场和强制减排市场。一些学者认为应先开展自愿减排,然后再推进强制减排。羊志洪等(2011)认为实施强制性的排放总量控制仍为时尚早。因此,王家玮和伊藤敏子(2011)和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2012)指出碳交易市场应该先从自愿减排市场做起,然后逐渐过渡到强制减排市场。接着,张瑞等(2012)基于碳票交易模式,提出了自愿市场交易、约束市场交易和全面市场交易三个发展阶段。同时,Kollmuss等(2008)认为未来有效的气候政策将是从自愿到强制的逐渐转变,自愿减排市场的关键作用在于为将来强制减排的规则和程序做好铺垫。然而,有些学者主张自愿减排与强制减排交易同时进行。邹亚生和孙佳(2011)和公衍照(2012)提出应以强制减排机制为主,自愿减排为辅构建碳市场。胡雷和王军锋(2013)则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切入点,主张在优化开发区开展强制减排交易,在重点开发区开展自愿减排交易。

2.碳交易区域演进。陆敏等(2013)基于系统聚类分析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中国应该先建立跨省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彭朗(2013)从各地环境交易平台出发,提出建立多级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而胡雷和王军锋(2013)则以中国主体功能区作为切入点,分析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同时结合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杨志和陈波(2010)、邹亚生和孙佳(2011)、杨锦琦(2012)均认为应该先推行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统一碳交易市场。但是,杨志和陈波(2010)认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可以作为中国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以及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借鉴。而邹亚生和孙佳(2011)、杨锦琦(2012)认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应该参考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倡议(RGGI)和西部气候倡议(WCI)两种交易体系。

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层次是不断扩大的。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2010)提出通过合并重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构成全国性统一碳市场。而 Perdan和Azapagic(2011)指出通过目前碳交易机制的地理扩张以及覆盖更多的行业和温室气体,未来有可能形成全球统一碳市场。同时,于同申等(2010)提出了碳交易市场的国际化阶段。Lazarowicz(2009)认为,国际碳市场对接有助于减排的国际合作、降低碳价格波动性并增加低减排成本的接触机会。

(二)简要评述现有发展路径研究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这些发展路径或是国际经验的总结,或是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或是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虽然存在分歧,但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减轻国际上对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舆论压力,中国有必要自觉进行强制减排。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增长时期,现阶段主要任务仍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如果全面实施强制减排必将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中国尚不能建立全面的强制减排交易市场,从而强制减排交易体系EU ETS也不能作为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的参考体系。

其次,根据碳交易的国际经验,自愿减排交易和强制减排交易各有优劣。自愿减排交易不强制企业减排,企业可自愿参与碳交易,实施起来较容易,但是自愿减排交易无法保证足够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稀少,无法达到真正的减排效果。对比而言,强制减排交易需要规定企业的排放限额,增加了市场需求,企业的减排积极性得到提高,但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易规则和市场体系,实施难度较大。在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既要存在市场需求又要降低实施难度,因此应该实施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交易相结合的策略。

最后,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特征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为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地区发展水平看,一些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而有些西部地区却刚刚达到基本的温饱。因此,中国碳交易市场路径的设计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因此,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初期方案设计不可能实施统一的规则,必须采取区域性差异策略。但为了避免公衍照(2012)指出的碳泄漏问题,在地区政策设计时要注重审慎规划。

三、基于文献综述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碳市场建设与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要分阶段地、有序地、逐步地推进。本文将碳交易市场建设分为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发展深化阶段。然后通过借鉴国际上碳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碳交易动机演变和碳交易区域演进策略分阶段提出了适合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一)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

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主要进行碳交易试点,目前我国正处于该阶段中。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为碳交易市场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是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起点。自2011年,中国确定在7省市实施碳交易试点,并将于2013年底全面启动碳交易。现在,我国各地方纷纷建立了环境权益类交易所,但主要的交易所仍是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该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逐步完善碳交易的相关机制与法律规范,建立碳排放测量、核查、报告体系以及碳交易的监管体制,同时增加碳交易中介机构,建设碳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在试点过程中,确定碳交易试点的行业,选择碳排放量大的行业,例如广东省首批将电力、水泥、钢铁、等九大行业纳入“控排企业” 范围,并在试点过程中逐渐调整交易规则和交易体系。

(二)碳交易初步发展阶段

经过碳交易探索阶段的经验积累,中国可以具备一定的碳交易能力,预计在2015年可以形成区域性碳交易市场。鉴于区域范围的准确界定较为困难,本文在胡雷和王军锋(2013)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按照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区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区域,重点开发区包括冀中南地区、哈长地区、江淮地区等18个区域。为了实现优化开发区域的低碳经济转型,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在这三个区域实行强制减排交易,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而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仍面临发展不足但也需要进行污染排放控制,因此对重点开发区域实行自愿减排交易。

为使优化开发区域开展的强制减排达到减排效果,可以借鉴美国减排目标更为严格的WCI交易体系发展区域性强制减排交易,从而尽快实现经济转型。优化开发区域在进行强制减排之初可选择高耗能、高碳排放且易于监测的行业进行碳排放配额的发放。鉴于中国节能减排意识较薄弱,对于重点开发区,可借鉴实行会员制的自愿减排交易——CCX(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交易体系发展区域性自愿减排交易。但由于CCX缺少足够的法律约束,造成交易量不断降低,市场走向没落。因此,中国在借鉴CCX交易体系时,避免出现同样的结果,需要加强对区域性自愿减排交易法律法规的制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减排交易,从而维持市场供求的稳定。

(三)碳交易全面发展阶段

在碳交易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推进,将优化开发区域强制减排覆盖的行业范围逐渐扩大,同时随着自愿减排交易经验的积累逐渐转为强制减排交易。通过减排覆盖行业的扩大以及强制减排区域的扩展与联合,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将顺势成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进入碳交易全面发展阶段。

对于全国性强制碳交易体系的构建可以适当借鉴EU ETS的发展经验,因为其是全球最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但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欧盟排放配额的超发,欧盟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运行期间波动巨大,大量的剩余配额使得碳价格不断走低,并处于低位运行,这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因此,在中国碳交易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碳排放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碳排放总量和排放配额,从而避免重蹈覆辙。需要强调的是,EU ETS采用的分权化治理模式对中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是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其兼顾了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给予各成员国相当大的自主决策权。如果中国能给予各地方政府确定减排量和配额分配的一定自,总体减排目标将更符合实际,整体强制减排效果也会更好。

此外,在推进全国性强制碳交易的过程中仍有必要保留自愿减排交易,形成以强制减排交易为主、自愿减排交易为辅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自愿减排交易可以使未纳入强制减排范围的个人或组织参与到碳交易中,增强企业的减排意识;同时,自愿减排交易可以增加碳配额的供给和需求,加强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保持碳交易价格的平滑性。

(四)碳交易发展深化阶段

经过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碳交易可进入发展深化阶段。此阶段需要加强与国际上碳交易市场的合作交流,主要方式为碳交易市场对接。首先,与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对接,可提高碳排放配额的国际认可度;其次,碳交易市场对接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最后,碳交易市场对接有效地增加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降低总体减排成本,扩大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力,并且在国际碳交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也会逐渐增强。

但是此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是碳交易市场的兼容性问题,其决定了是碳交易市场能否成功对接。双方在碳商品设计原则、减排目标的严格度、碳信用标准、碳价格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市场差异将成为碳市场对接的巨大阻力。这就需要我国在碳交易政策、标准制定时尽可能地与国际减排政策、标准保持一致;并在碳交易市场对接初期审慎选择目标对接市场,逐步进行市场对接,降低对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Slobodan Perdan, Adisa Azapagic. Carbon trading: Current schem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J].Energy Policy,2011,(39):6040-6054.

[2] 许春燕.国际碳交易发展及我国碳市场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03):88-92.

[3]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20-25.

[4] 傅强、李涛.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0,(09):106-111.

[5] 盛春光.碳金融市场发展与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设计[J].商业研究,2013,(01):183-189.

[6] 羊志洪、鞠美庭、周怡圃等.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8):118-123.

[7] 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0-12-21.

[8] 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70-76.

[9] 张瑞、陈德敏、林勇.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的路径与对策设计:基于重庆市“碳票”交易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2,(05):57-63.

[10] Anja Kollmuss, Helge Zink, Clifford Polycarp. Making Sense of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A Comparison of Carbon Offset Standards[R]. WWF Germany,2008.

[11] 邹亚生、孙佳.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1,(07):124-134.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另一方面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空气质量显著下降,空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针对这一社会现状,我国必须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寻找积极有效的路径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探讨

经济发展是把双刃剑,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利于人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恰好能够有效弥补这一问题,实现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峻的气候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推动全球经济平衡的实现。因此,我国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迎来的积极机遇

首先,工业发展是我国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是一种长期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恰好弥补了传统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是一种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利用这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不仅实现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而且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具有鲜明的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独特优势。其次,低碳经济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为我国创造出新的投资点和消费点。同时,低碳经济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一,我国当下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工业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无论是其产量还是生产规模都已经遥遥领先,成为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当中,诸多外界因素都显著增加了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见,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能源消耗,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伴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滞后,都导致我国碳排放量有增无减甚至更加严峻。第二,公众缺乏理性消费观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一味追求超前消费。同时,由于公众对于低碳消费缺乏全面的了解,认为低碳消费与自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过度消费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政府在积极号召人们绿色消费,但是这种理想消费模式尚未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公众仍然缺乏节能减排的理性消费意识。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1、转变发展模式,走城市低碳新路

为了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式,应该坚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为主,将节能减排具体贯彻落实到位。在高耗能行业上大力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处于当下这种知识时代,应该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不断创新,寻找新型的发展之路,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仍然需要寻找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改变城市的能源供给,良好地实现到低碳能源的过渡,逐渐走上低碳甚至是零碳的发展道路。然而,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十分不合理,仍然是以煤炭消费为主。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加大研发的力度,不断研发出高科技的技术,显著提高煤炭的清洁度和安全性,实现对煤炭的高效利用。除此之外,在城市低碳发展道路上,可以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将其灵活运用到发电方面,在能源结构中不断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积极作用。

2、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应该在建筑设计方面积极入手合理运用低碳理念。合理运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材料方面选用带有隔热保温性能的材料,建筑出具备节能型取暖和制冷效果的建筑物。在装潢方面,合理使用低碳装饰,避免过度装修,积极使用节能灯和各种节能家用电器,确保每个环节通通做到节能减排,从根源上减少日常家庭的碳排放量。另外,温室气体的另一大主要危害物就是城市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生活节奏越快,汽车使用量也越多。可想而知,随之排出的有毒气体更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大。为了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交通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城市应该实行限号令,每天只允许部分汽车进入市区,切实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同时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步行或自行车的交通系统。可以在城市的各角落布置想自行车租借点,设立专门的自行车车道,不仅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显著增强了城市人群的身体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

3、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建立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

公众作为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大主要群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低碳生活提供一份力量。因此,公众应该抛弃低碳经济与我无关的观念,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公众应该从小事做起,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榜样作用,实施绿色消费,做到带头示范作用,树立全民全社会的低碳意识,从而显著减少碳排放量,真正贯彻落实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理念,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

作者:唐敬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节能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心

【参考文献】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5

关键词:煤炭产业 脱钩指数 低碳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20-02

一、山西煤炭产业为主的高碳产业现状简析

1.以煤炭资源为依托形成了高碳产业结构。山西的煤炭产量占到中国总产量约1/4,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将努力达到9亿吨左右。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资源型省份,独特的资源禀赋也促成了其高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常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三产业来说是高碳产业;而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所占比重越高者越倾向于高碳产业。多年来依托煤炭资源,山西省以煤炭、炼焦、冶金等高碳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产值达全省经济总量50%以上,而近年来重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总增加值比重超过90%(见表1)。根据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

2.高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山西以煤炭产业为中心形成的高碳产业不断发展,推动着全省的经济增长。然而,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初期难免要大量消耗能源,经济粗放型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制度安排持续创新,这些方面的进步对资源需求方面发挥替代作用,从而使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逐步降低。进入20世纪以来,高碳产业是否仍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山西煤炭能源消耗与经济产值增长之间关系怎样,以下通过脱钩指标进行简要分析。

目前脱钩理论应用于低碳领域主要有两类指标,一是OECD提出的描述环境压力与驱动力变化关系的指标,另外是Tapio通过引入弹性概念构建的指标。由于分析需要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数据支持,而这些确切数据来源有限并不易搜集,因此本文应用王崇梅{1}定义的脱钩指数对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原煤消耗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DI=EI/GI(假设GI>0)DI:脱钩指数;EI:能源消耗指数;GI:地区产值增长指数。不难理解,DI≥1时,表示能源消耗增速同步或快于经济增速,即绝对挂钩;0

由表2中数据可知,2001年到2003年间,山西经济增长与原煤消耗之间的关系为绝对挂钩;之后2004年到2010年,山西经济增长与原煤消耗之间的关系转为相对挂钩,即原煤消耗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但经济增长仍对原煤能源的消耗有所依赖。可见,山西省原煤消耗虽然不断增长,但利用效率是增加的趋势。然而,以煤炭产业为主的高碳工业不断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高能耗、高排碳等缺乏效率和负外部性等问题。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原煤消耗持续增长,而短期内该资源不可再生,如果不提高使用效率找到替代能源,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增长受阻的风险;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煤炭资源作为能源使用,传统利用方式其碳排放量非常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煤炭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3.煤炭产业低碳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达成,到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的通过,至2007年12月15日“巴厘岛路线图”的产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并且针对控排减排的方案与措施逐步清晰化和具体化。气候变化与减排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合作与博弈的焦点。我国承诺到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根据《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要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2015年下降至2吨标煤/万元GDP,力争能耗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典型的高碳产业,煤炭产业低碳化是挑战也是机遇,实现低碳化目标的正确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二、山西煤炭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

1.发展接续产业还是选择替代产业。煤炭产业低碳化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纵向上发展接续产业,以煤炭产业为主线研发低碳技术,发展排碳量少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在原有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低碳化,例如发展煤化工,煤气化产业等;另一条是横向上发展排碳量少的替代产业,例如放弃煤炭产业,直接将有限资源用于发展较清洁的第三产业。此外,双线作战,结合两种路径既发展接续产业又开拓替代产业的综合路径也是一种思路。在资源有限的现实中,采取哪种路径,需要综合山西的具体情况,对两种路径推进低碳化的边际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当:a发展接续产业的边际效应=发展替代产业的边际效应=发展接续产业的边际成本=发展替代产业的边际成本,且b发展接续产业的边际成本+发展替代产业的边际成本=总可投入资源时,最有利于早日实现低碳化。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服务市场 碳关税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离或采用技术手段消减,因此,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重要途径是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相关联。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会议后,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转贴于

二、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搭建减排交易平台

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如有关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机构的条款,各方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改善气候方面需大规模资金保护其森林,逐渐走上低碳发展道路。这就存在着积极的可能性,即让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铺设的碳汇交易路径取得进展。

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于市场的环境保护做法是引入经济激励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其历史轨迹遵循“避免”、“缓解”、“补偿”的发展顺序。“避免”通过不发展或替代方式发展或限制发展来防止负面的环境影响。如果避免方式在社会经济上不可行,那么“缓解”措施最大可能地减少、消除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但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于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及预防则要采用“补偿”方式。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投入不足、设计管理不当、开发者不完全遵守条件、权威部门的履约监督等原因,自然生态补偿没有取得相对很好的生态保护效果。关键是这些生态保护技术方法上的探索难以解决社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一些担保、保证金、补偿信用等经济激励手段运用于自然生态补偿的实施。随后各个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发展组织同样进行了用经济激励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尝试,分别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包括:国际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环境服务市场、环境服务报酬和环境服务补偿。

国际上生态环境服务市场是根据环境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同自然环境服务从不同领域、依据不同途径给予其补偿。这些环境服务付费从开展的生态环境服务领域分为四类:流域保护、碳固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服务。大型的项目计划往往是由政府驱动,但大型的项目计划也有规则调控下的生态环境服务市场,如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关于气候改变的碳汇市场。环境服务市场涵盖了多方参与、选择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是传统市场在环境服务领域的创建和拓展,应有明确的商品、交换转移。国内的环境服务付费如美国的一对一直接贸易、结算交易;国际间的交易包括哥斯达黎加FONAFIFO生态服务付费。但这种意义上的环境服务市场(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碳汇市场)只有在几个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与这个标准差距较大。往往是一个提供者供给的环境服务产品有交叉。如:进行碳固定服务而保护天然林时,也同样提供了流域、多样性保护和景观服务。除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除市场机制一般意义上的不足外,还由于生态服务的空间特征限制了供给方的竞争,现存的例子都是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的双边协议,即不是自由、平等意义上的市场,当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太高时,多方卖者和买者就不会参与到其中。

三、低碳经济战略与环境服务市场的选择

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在降低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高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削减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碳经济通过低碳高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择低碳燃料,使用低能耗技术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率,减少高碳含量物品的生产,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对碳进行隔离净化,达到从根本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其次,在清洁发展机制框架下,低碳高效技术的转移会使输出国获利,同时实现低成本排放削减。最后,作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征税手段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是降低成本费用的手段,同时也鼓励了现有的低碳排放技术的扩散和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些经济激励手段为排放温室气体形成一个市场价格,经济组织会为追求低成本进行多种途径的选择。消费者会在受政策影响的价格信号下选择低碳燃料,使用低能耗高效率技术,采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定技术等。如欧盟计划实施气候变化项目和碳交易,通过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国减少30%~50%的成本费用实现减排。不过,以强制执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管制手段虽也可达到削减目标,但交易成本相应要高出市场方式许多。对于国内而言,政府作为市场力量的替代形式也并非总能实现其目标,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严格要求企业减排二氧化碳。转贴于

仅仅通过各方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最终达到减排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都具有降低经济体温室气体减排成本费用的作用。只不过二者分别侧重于技术手段与组织方法、长期与短期、生产领域与交易领域。在不同的低碳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自然禀赋、不同敏感性的碳削减服务的交易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碳环境服务市场这一交易平台,实现减排成本的降低。政府采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则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如可交易的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水资源费、财政的补贴、税收削减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通过调整政府行为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一个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四、结论

1.在国际和国内缺乏引导碳汇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中国目前的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碳服务商品在现有技术水平、制度条件下难以实现排他情况下,由政府作为主体可以把外部交易成本转为内部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交易成本,明确了碳环境服务的准商品性质、使减排成为供需双方的必要选择,这就是一个进步,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引导公众参与。

2.通过排放许可证交易可降低总的削减成本费用,只不过排放权作为国际领域内未进行初始分配的权利,各国还首先要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初始产权。由于各个国家在收入、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能够采取的措施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基于森林的合格的碳汇交易的标准、指导过于复杂,往往引起交易方长期、细致的谈判,并且相关国家越多,达成一个稳定的协议就越困难。这些都是引起交易成本增高的原因。

3.环境服务市场改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活动中不平等的援助关系,成为市场交易平台上的平等经济主体、政治主体。为形成稳定、长期的国际气候领域合作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Ian Sheldon. 2010. Climate Policy and Border Tax Adjustments: Some New Wine Mixed with Old Wine in New Green Bottles? International Law and Trade PolicyVolume 11 Number 1 p253-279

[2]Wunder, Sven, 2005.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some nuts and bolts. CIFOR occasional paper No. 42.

[3]保罗R. 伯特尼, 罗伯特N. 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 方志伟译.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Landell-Mills, Natasha and Ina Poras, 2002. Silver Bullet or Fools’ Gold? A global review of markets for forest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poor. London: IIED.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7

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离或采用技术手段消减,因此,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重要途径是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相关联。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会议后,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

二、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搭建减排交易平台

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如有关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机构的条款,各方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改善气候方面需大规模资金保护其森林,逐渐走上低碳发展道路。这就存在着积极的可能性,即让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铺设的碳汇交易路径取得进展。

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于市场的环境保护做法是引入经济激励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其历史轨迹遵循“避免”、“缓解”、“补偿”的发展顺序。“避免”通过不发展或替代方式发展或限制发展来防止负面的环境影响。如果避免方式在社会经济上不可行,那么“缓解”措施最大可能地减少、消除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但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于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及预防则要采用“补偿”方式。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投入不足、设计管理不当、开发者不完全遵守条件、权威部门的履约监督等原因,自然生态补偿没有取得相对很好的生态保护效果。关键是这些生态保护技术方法上的探索难以解决社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一些担保、保证金、补偿信用等经济激励手段运用于自然生态补偿的实施。随后各个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发展组织同样进行了用经济激励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尝试,分别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包括:国际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环境服务市场、环境服务报酬和环境服务补偿。

国际上生态环境服务市场是根据环境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同自然环境服务从不同领域、依据不同途径给予其补偿。这些环境服务付费从开展的生态环境服务领域分为四类:流域保护、碳固定、景观和生物多样。大型的项目计划往往是由政府驱动,但大型的项目计划也有规则调控下的生态环境服务市场,如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关于气候改变的碳汇市场。环境服务市场涵盖了多方参与、选择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是传统市场在环境服务领域的创建和拓展,应有明确的商品、交换转移。国内的环境服务付费如美国的一对一直接贸易、结算交易;国际间的交易包括哥斯达黎加FONAFIFO生态服务付费。但这种意义上的环境服务市场(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碳汇市场)只有在几个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与这个标准差距较大。往往是一个提供者供给的环境服务产品有交叉。如:进行碳固定服务而保护天然林时,也同样提供了流域、多样性保护和景观服务。除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除市场机制一般意义上的不足外,还由于生态服务的空间特征限制了供给方的竞争,现存的例子都是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的双边协议,即不是自由、平等意义上的市场,当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太高时,多方卖者和买者就不会参与到其中。

三、低碳经济战略与环境服务市场的选择

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在降低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高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削减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碳经济通过低碳高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择低碳燃料,使用低能耗技术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率,减少高碳含量物品的生产,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对碳进行隔离净化,达到从根本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其次,在清洁发展机制框架下,低碳高效技术的转移会使输出国获利,同时实现低成本排放削减。最后,作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征税手段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是降低成本费用的手段,同时也鼓励了现有的低碳排放技术的扩散和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些经济激励手段为排放温室气体形成一个市场价格,经济组织会为追求低成本进行多种途径的选择。消费者会在受政策影响的价格信号下选择低碳燃料,使用低能耗高效率技术,采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定技术等。如欧盟计划实施气候变化项目和碳交易,通过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国减少30%~50%的成本费用实现减排。不过,以强制执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管制手段虽也可达到削减目标,但交易成本相应要高出市场方式许多。对于国内而言,政府作为市场力量的替代形式也并非总能实现其目标,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严格要求企业减排二氧化碳。

仅仅通过各方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最终达到减排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都具有降低经济体温室气体减排成本费用的作用。只不过二者分别侧重于技术手段与组织方法、长期与短期、生产领域与交易领域。在不同的低碳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自然禀赋、不同敏感性的碳削减服务的交易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碳环境服务市场这一交易平台,实现减排成本的降低。政府采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则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如可交易的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水资源费、财政的补贴、税收削减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通过调整政府行为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一个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四、结论

1.在国际和国内缺乏引导碳汇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中国目前的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碳服务商品在现有技术水平、制度条件下难以实现排他情况下,由政府作为主体可以把外部交易成本转为内部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交易成本,明确了碳环境服务的准商品性质、使减排成为供需双方的必要选择,这就是一个进步,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引导公众参与。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100-05

一、文献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且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低碳发展背景下,其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呈现出复杂多变而相互交融的关系。因此,区域产业布局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的主线有两条:一是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理论依据及模式。曹颖(2005)研究了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的经济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理论依据,指出产业布局的经济效益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刘涛(2010)构建了表征产业布局模式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南充市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吴殿廷等(2010)通过建立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耦合模型,实证表明产业布局优化必须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二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产业布局的经验归纳。目前,对长三角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渤海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等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已有部分成果。但是从宏观区域经济层次视角进行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本文着重拓展两个视角:一是研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呈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二是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如何与国家及各省市“十二五”规划的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动态协调优化。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布局现状及问题

(一)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及布局现状

2009年国家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已进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关天经济区成为西部地区继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实施三年来,关天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有明显提升,各个地区都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418.8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8443.83亿元,并且自2005年以来,保持着平均19.9%的年增长率,远超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人均GDP从2008年的15486元增加到2011年的25829元。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2000年第一产业占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的13.78%逐渐下降到2011年的10.36%;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则不断上升,从2000年占本经济区内的生产总值的86.22%上升到2011年的89.64%。各市(区)依据其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且形成了初具规模的8个国家级产业园区。

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投资机会。乘此东风,关天经济区依据大开发提供的发展方向吸引资金和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布局优化。“十二五”时期是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的攻坚期。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产业发展环境日臻完善,但是经济区产业布局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共性问题,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各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建议。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产业空间分布的点状线性特征明显,集约化程度偏低。关天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与其他经济区相比总面积狭小。7市1区在整个经济区内分布呈线状,从经济区最西部的天水市到渭南市,距离400公里,天水市距离西安市350多公里。城镇是产业集聚的中心区域,关天经济区内除西安市及其辖区外,其余6市1区所辖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总体偏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产业集聚的深度和广度,规模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及周边。经济区内大部分地区属于农业集中区域,有部分生态保护区,这使其产业分布的空间资源更趋紧张。关天经济区涵盖的甘肃省天水市区域面积狭小,且西安到天水的交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给跨省区经济区域合作增加了难度。经济区整体城市空间分布呈狭长的线性结构,产业的点状及线性布局特征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2 开发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空间布局不均衡,产业承载能力不强。关天经济区内目前拥有的8个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基本明确,但主导产业仍缺乏竞争力,影响经济区整体产业承载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有开发区的宏观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开发区都分布于西安及周边以及宝鸡市、天水市,开发区分布呈现一市独大的格局,与经济区各主要城市的线性布局共同弱化了产业集群辐射和扩散的效应。在管理方式上,政企合一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开发区行政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开发商,其在开发初期管理者的能动作用较大,但随着开发区的不断壮大,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本位意识和局部利益主导开发区规划,产业雷同,开发区之间恶性竞争等。政府职能的过多介入,一定程度上使得开发区功能与区域产业的整体布局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大部分开发区远离主城,发展综合成本增加。由于原有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变更,新成立的开发区与老城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态势,导致其与主城各区关系微妙,协作成本加大。大部分开发区突出单一经济功能,但是随着产业聚集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原有单一的经济功能不能适应开发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产业聚集和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布局的双重不平衡性,增大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成本。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强。关天经济区所涉及的陕、甘两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陕南、陕北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域,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关中区域能矿资源却比较缺乏。能矿资源富集区与区域产业发展中心形成空间错位性,同时能源富集区又与生态脆弱区形成空间重叠性。这种双重失衡极大地增加了关天经济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增大了整体发展成本。

4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降低了产业布局的可选择性。黄淑芳对全国26个省区生态脆弱度的研究表明,陕西、甘肃两省都是生态极脆弱型省区。虽然关中地区自古灌溉发达,水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等资源环境条件优越,但是如今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区内各级城市及乡镇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约束。一方面,经济区水资源短缺。经济区水资源总量约为82亿m3,人均占有量约为370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三分之二,GDP约占陕西全省四分之三,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不到全国水平的1/8。另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关天经济区的污染排放总量明显高于环境容量。2009年关天经济区所在的陕、甘两省工业三废排放总体状况不乐观。2009年陕、甘两省万元CDP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位列全国各省区第19位和第4位(13475.6标立方米/万元和7728.46标立方米/万元);两省的万元GDP工业固体排放物分别位列全国各省区第19位和第8位(0.68吨/万元和0.39吨/万元);两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位于全国各省区第16位和第2位(6吨/万元和2吨/万元)。两省的工业三废排放情况,表明关天经济区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5 城市群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不匹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城市群决定了产业宏观布局的地理空间,同时其发展程度也影响着产业集群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发挥。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起构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五个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城市的关天城市群,正逐步向《规划》所设定的“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发展。与长株潭、中原城市群等相比,关天城市群有其自身规划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差距,并阻碍了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区内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体系结构不完善,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缺位。作为经济区内唯一一个超大城市,西安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非常强,但由于城市群体系结构出现断层,特大城市的缺失限制了核心城市在整体经济区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经济区内大城市仅有宝鸡和咸阳两市,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难以通过现有大城市的影响力向更远区域逐级扩散和传递。同时,经济区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落后,主要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因此难以承接来自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6 产业布局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缺失,导致产业同构、无序竞争等现象严重。关天经济区内部各行政主体尽管都有合作的动力和愿望,但由于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缺失,以及现行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和考核机制等影响,区域经济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于地方利益及领导考核机制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在吸引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使区域经济整体产业发展规划无法落实,导致区域产业空间同构、布局分散,产业空间组织混乱、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及地区保护等产业发展不良现象大量发生。特别是跨省际的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财税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都缺少实质性的制度保障。经济区内区域合作的法制化程度很低,有些方面甚至空白,这严重制约着产业布局优化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区发展实践不协调,影响着区域产业布局的整体优化和统筹推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路径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宏观产业布局优化相协调,使各行政区域在有限的投入下获得较大利益,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力求使得产业在这些区域之间呈现出合理优化的布局。结合关天经济区及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一)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的硬件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大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的硬件环境。针对当前区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仍需大力推进和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关天经济区为例,应当加快拓宽经济区南北经济大通道。按照关天经济区交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区内交通初步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足以支撑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合理分工、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竞争有序、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需要研究“十二五”及2020年关天经济区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如何加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据各个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合力安排不同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各种交通资源。同时,各经济区之间,尤其是中西部地缘条件接近的经济区,如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等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宏观整体规划和建设。各经济区之间应加强联系,成立统一的协调整合机构,在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联合出台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为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二)创新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机制,提高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

目前,我国先后批准成立的经济区已有十几个,各经济区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总体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分布不均衡,差异明显,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有限。因此,今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的开发区建设急需改善质量,提升发展的综合效益。第一,规划先行,制定开发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的各级开发区进行分类宏观调控,使各类开发区布局、规模和结构更趋科学合理。科学规划各级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开发区群。完善各自的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规范和优化自身的发展。第二,结合经济区产业布局,提升大中城市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以关天经济区为例,现有国家级开发区多分布在西安及周边,其他大城市或中等城市国家级开发区明显偏少。因此,要加快提升中等城市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的数量和质量,以顺利承接来自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效应。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区发展机制。转变开发区创立初期的管理观念,理顺政府、开发区、运营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对于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尽快启动开发区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引入规范化的公司治理制度,重新定位开发区角色,分离开发区多层面的双重职能(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企业职能与非企业职能)。

(三)加速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目标的必然选择。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布局的双重不平衡性及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非常有限,使得低碳发展必须成为贯穿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一个主轴。低碳发展与产业布局关联的实现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区内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高耗能产业尽管能耗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从能源消费结构和清洁能源比重等方面来看,产业低碳发展仍存在较大压力。应着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在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战略,加快新能源等重点低碳产业发展。二是加速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为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和布局提供空间和市场。一方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大量使用低碳型新能源、新材料,这可以为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低碳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新兴低碳产业与低碳城市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低碳城市,会加速产业集聚,吸引区域外资金和技术进入低碳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中。

(四)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提升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能力

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和扩散的空间载体。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依托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起构成了我国中西部最大的五个城市群。五大城市群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在结构体系上也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当加快完善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提升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扩散和辐射能力。以关天经济区城市群为例,其城市结构体系存在断层,缺少特大城市。因此,需要培育完备的城市群结构体系,填补特大城市的空白。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快出台至2020年经济区内城市结构体系的发展规划,为经济区产业宏观布局的优化奠定发展空间等客观基础。继续强化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建设。城市群等级结构体系的完备,区域经济系统内核的不断强化,将强有力地助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升级。

(五)构建省际层面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产业布局优化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

跨省级行政区是我国当前大多数经济区的现状,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发展一直是省际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难题,也是当前经济区发展运行不顺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可从三个层面推进:首先,加快跨省区经济区的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制度化建设。从产业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利益争端解决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加速构建一整套省际间经济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使区域经济与产业宏观布局协调发展,所有行政区共享合作成果。同时推进省级政府及各市地方政府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科学界定各层次政府联席会议的职能、程序、效力。其次,改革和创新与经济区发展不相匹配的行政管理体制。克服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无秩序、无效率、产业同构严重、恶性竞争等现象,必须解决行政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一是构建完整的行政实体机构;二是设立从事开放开发的专业实体机构;三是培育功能完备的专门派出机构。最后,提升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的法制化程度,以良好的法制环境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调整区域经济、地区利益和产业布局主要是行政手段,相关法律法规仍然缺乏。因此,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规章及实施细则,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规划、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法律层面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2]曹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72-74

[3]刘涛,区域产业布局模式识别:指标体系与实证检验[J],地理科学,2010(2):190-196

[4][13]吴殿廷,陈启英,楼武林,等,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耦合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4):2-5

[5]张效莉,宗传宏,李娜,等,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优化布局及实现路径设计[J],学术论坛,2012(8):171-174

[6]韦娌,北部湾产业布局优化的区域合作制度安排[J],学术论坛,2012(6):138-144

[7]盖美,赵丽玲,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9):22-23

[8]孙继琼,徐鹏,成渝经济区城市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2010(1):58-61

[9]昝国江,安树伟,兰西格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132-137

[10]胡金荣,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4):73-77

双碳的实施路径范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物流;成本

一、低碳经济与煤炭企业物流关系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技术改造、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法,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阶段是企业资金与资源消耗较大的部分,降低本阶段的能耗,能够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煤炭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煤炭物流业粗放和低效率的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煤炭企业物流成本是指在煤炭企业物流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的总和。从煤炭企业物流运作分析,煤炭企业大多是由若干个分布于一定范围的生产矿井构成的,且普遍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物流运作复杂。无论是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还是产成品的交付都需要经过众多环节,譬如生产所需物料一般要由总库、矿仓库、区队小仓库、井口仓库等多个节点才能进入生产过程,而产成品则一般要经过井底、煤仓、地面煤仓等多个节点才能交付用户,所以其物流成本具有复杂性、分散性、多变性的特征。煤炭企业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环节的成本构成,其中供应物流在总物流成本中占有极大比例。调查表明,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料等种类多、数量大,其物流成本占煤炭企业全部物流费用的70%以上。因此实施物流成本控制,对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煤炭业物流成本存在主要问题

1.服务意识不强。部分职能部门及服务部门不能认真、积极地为基层生产服务,同时一些基层单位对到货物资不积极检查验收,为难对方,影响物流配送的继续。有关单位领导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物流重视不够,重生产轻管理,对现代物流在新经济时期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支撑作用及第三利润源泉的潜力缺少足够的认识。

2.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物流信息平台建立不够完善或效能发挥不够充分。传统企业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导致配送成本高,利润空间低,物流管理停滞不前。

3.物流成本核算缺乏统一的财务标准,物流管理的巨大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冰山说”指明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这些费用只是冰山一角,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才是冰山主体。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自有车辆运输与配送、库房保管货物、工人进行装卸等费用,都计入了原材料、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用等科目,没有把物流成本明确地列出来,计算方法不科学,造成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4.物流技术管理落后。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和物资管理技术落后,很多成熟的新技术也未能广泛采用。

5.物流管理人才紧缺。由于煤矿企业工作环境的限制,很多物流人才都不愿到煤矿上班,造成物流管理型人才少、物流信息化人才少,操作性工人较多,物流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存在结构性失调。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

三、低碳循环经济条件下降低煤炭企业物流成本途径

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这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前提。煤炭企业应进一步摸清自身物流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搭建多方位的信息平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供应渠道,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

优化物流控制流程。通过流程控制,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做好计划管理,积极推行准时生产的供应方式,努力实现零库存,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优化运输路径和搬运装卸系统。

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通过一个配送点对多个需求点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其实质是物流资源的共享。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做好修旧利废工作。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废旧物流设施设备迅速增加,简单报废、遗弃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应加大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比如,重复使用包装材料,拆解和回收废旧物流设备,改造废旧物流设施(如废旧仓库)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