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集锦9篇

时间:2024-03-04 17:32:02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1

其他方面的风险

1.国家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不完备。在我国,住房公积金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资金储备,具有契约性质。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已规定住房公积金的所有权归企业员工个人所有。倘若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运行之中出现任何问题,最终受损失的都是公民个人。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督机制,防范公积金的管理和运行之中出现任何风险问题。

2.住房公积金执行机构性质不明确。目前,我国负责管理住房公积金的部门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单从名称上看,似乎有些不伦不类。其既与行政管理搭边,也有公众资金管理性质,同时又是一种专项资金运营管理形式。也正因为此,使得管理中心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位性质落实、管理措施的确定、约束机制的实施等,都处于一种“二元体制”的边缘。同时“,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担负着来自于各方的任务指派。比如。既有来自于公民的信任和期待,也有来自于政府的责任。不仅要将住房公积金保管好、保管住,还要令其保值增值。

应对住房公积金风险的措施

1.对住房公积金监管实行统一模式。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应由管理中心负责,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公积金监管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建立“公积金风险决策管理委员会”,以“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垂直管理,主要负责监管各类政策执行和人员的职务完成情况。同时,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公积金风险管理规则,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监管行为,全面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此外,还要明确各级的职责和权限。通过各类措施保障公积金的风险管理规范、科学、有效。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2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内控制度

一、确立创新的内控管理理念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地控制和化解风险,确保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需确立创新的内控管理理念,采取一系列具有组织、制约、协调作用的控制程序、措施和办法,提高管理质量,保证资金安全。

1. 在内控体系上要整体覆盖、无缝衔接和全方位防控。(1)全体职工都是管理者、监督者和责任者;(2)以人为本,制度管人、机制管事;(3)人控、机控、制度控为一体,自控、互控、监控为防线;(4)全面贯彻痕迹化管理、全过程控制。

2.在内控原则上要将严肃性、即时性、公平性相结合,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

3.在内控教育上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消除自满心理、侥幸心理、抵触心理、功利心理和随意心理。

4. 在内控设计上要实施由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转换。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换;由单一制度向系统化制度转换;由表象治理向源头治本转换;由阶段性防治向长效机制转换。

二、充分发挥相关岗位的职能作用

任何风险的产生,都与人的因素有关,而预防和化解风险,也离不开人,只有全体员工都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都熟悉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牢固树立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经营理念,才能促使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保障层共同构建的内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相互制衡的作用。

1.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能。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高层管理人员在内部控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一方面要引导员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员工遵纪守法,按章办事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自身要有较高的诚信度和稳健的经营思想及道德价值观。

2.财务人员的职能。财务人员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弱的关键,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遵纪守法,客观公正。

3.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在内部控制中,审计人员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当赋予内部审计人员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使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独立评价。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一个规范化、透明化,覆盖全面、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是各项管理活动按照程序严格进行的基础,是完成内控管理体系上“制度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1.建立内控管理全面覆盖制度。使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有明确的制度依据,针对每个岗位、每个流程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包括财务、统计、岗位责任、贷款责任追究、信息系统管理、风险控制、档案管理、审计考核奖罚等。

2.建立痕迹化管理制度,建立公积金业务运行过程的记录制度。保存计算机信息、往来票据、档案资料等一系列过程的证据,做到有迹可寻,有据可查。

3.建立可持续改进的管理控制制度。实行各部门定期自查、互查和审计跟踪调查,以实现风险的事前防范和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

四、健全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当前业务和管理半径快速发展的时期,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采用管营分离的模式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这是比较适合当前业务发展,有效防范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管理模式。

1.建立权责明晰的扁平组织框架。(1)建立行政领导层,负责行政领导、政策实施、运筹策划、全面管理,为法定责任主体;(2)建立职能管理层,为实施承上启下、业务指导、专业管理的运作主体,在权限范围内行使政策、管理和协调的职能;(3)建立运营操作层,建立窗口柜面,行使日常业务职能,是直接面向职工群众服务的主体,在权限范围内负责直接受理、办理报批、协助操作等基础性事务;(4)建立金融配套层,这是中心的外延层,主要由受委托银行按照中心委托业务合同办理相关的配套服务,通过理顺与金融配套层的关系,有效防范外延机构的委托风险和操作风险。

2.建立通畅的风险报告渠道。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基础,使管理层和运营层共同对行政领导层负责,形成信息传递的快速通道,从而有效防止信息层层上报的低效失真或逐级递减的现象。职能部门检查、内审部门专项审计与月度分析会、资金平衡会、受托银行例会等多种信息渠道相结合,使行政领导层全方位掌握动态信息,在内控管理体系上进行“人治”。

3.建立交叉验证的管理体系。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安全保护区是在管理层和运营层上建立交叉验证、相互制衡的机制,以采取“条”、“块”分属管理和“条块”交叉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来消化和防范风险。(1)从“条”线上控制风险。主要是在业务管理中如归集、贷款等条线上履行业务指导、管理和检查的职能;(2)从“块”上控制风险。主要侧重于运营层和金融配套层行使控制前台一线的业务受理和操作职能; (3)内控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根据“条、块”信息数据,实施交叉验证。通过这种相互制衡的机制:一方面为行政领导层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进行决策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条块”结合,为内控管理覆盖业务的每个角落奠定了体制性的基础。

4.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联防机制。(1)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2)窗口前台设立复核岗位,中心设审计部门,专司内控监督;(3)梳理风险点、掌握控制要点;(4)完善教育培训和考核奖罚机制。

5.建立高科技手段的内控管理机制。(1)积极推进数据集中和应用系统整合,加强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平稳运行。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在数据集中基础上的深层次数据应用,由简单的数据信息向宏观的知识性信息的转变,在宏观上产生内控管理风险点辅助决策信息;(2)积极稳妥开展网上业务、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信息服务,创新和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中心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支持以缴存人为中心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管理水平;(3)积极利用和推进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充分共享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社会信息系统的资源,从个人贷款业务起步,逐步完善和规范贷款业务工作;(4)建立能反映缴存、提取、个人贷款等全貌,对业务、财务和银行进行交叉验证的系统,实时反映业务

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三流合一,在内控管理体系上实现“机制”。

五、建立全面规范的制约控制活动

1.人员素质控制。人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各种控制措施都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人员来执行,如果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会失效。要按照自律、激励与控制原则,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

2.组织控制。是对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组织控制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组织机构设置和适当的权责划分。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其次,要要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和业务特点明确规定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3.业务程序控制。是指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内部为保证各项公积金业务按一定的程序有效运行而规定的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环节及其经历顺序,它是组织控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业务程序控制的具体措施是将每一项业务程序都划分为相互衔接的六个业务环节,即授权、主办、核准、执行、记录和复核。

4.信息质量控制。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保证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信息的全面、及时、公允和可靠。会计信息是其中最主要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住房公积金业务活动,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资产完整,并为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管提供真实可靠的管理和决策信息。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结构体系,界定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科目表;建立严格的原始记录和凭证连续编号制度;建立定期盘点、对账制度,建立会计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定期的会计分析制度等。

5.资产保护控制。内部控制的各种控制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这在内部控制目标中已反映出来。资产保护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可接触资产;对资产定期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对会计记录要妥善保护,严格限制接近会计记录的人员;对某些重要资料要留有后备记录;对于各类纸质档案包括各种会议记录与决议、贷款资料、凭证账册以及各类法规、文件等进行分类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和交接制度;对于电子数据,要采取多介质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安全完善。

6.信息技术控制。完善住房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层次,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作因素,提高公积金业务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如在信息系统中对贷款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跟踪管理,严控贷款风险;会计核算系统全面实现电算化,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能够对管理部及分中心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时时监控,降低财务风险。

7.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制度中其他各项控制的再控制。根据现代控制论的原理,各项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靠信息反馈装置来检验,通过反馈装置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以便及时修正,保证实现控制目标。

六、强化安全监督机制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3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贷款 风险 措施

1.住房公积金贷款发展现状以及结构分析

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对象为已缴存住房公积金,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显然低于市场利率,带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福利的性质,为广大中低收入职工家庭所欢迎。但是住房公积金采取低息吸储的政策,不利于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闲散资金,仅仅依靠职工个人和单位的缴存,制约了住房公积金的规模,使贷款的对象具有特定性,风险相对集中。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期限长、贷款金额大、贷款成数高的特点。

2.住房公积金贷款面临的风险分析

2.1资金流动性风险

相比较与商业银行而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归集、缴存资金相对稳定,来源渠道窄。影响住房公积金资金有效供给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本金偿还两个方面。住房公积金资金在使用时首先必须满足缴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其次才是满足缴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需求。

2.2借款职工信用风险

借款职工信用风险,主要指的其实就是那些借款职工中有部分人是不能够按时按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本息的,并以违约去放弃并抵押其房产。这些不诚信行为会带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很大的麻烦,最主要的就是经济上的损失。其实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也不能简简单单断言说职工缺乏信用,有时候也是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

2.3抵押物处置风险

这是抵押物产权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如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尚未清偿期间,由于城市建设规划,拆迁等因素而产生产权风险,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办法对此予以保障,但管理中心仍面临两种风险:一是拆迁后,其补偿价格远远低于住房市场价格,即使货币化补偿全部用于还贷,也可能难以清偿全部贷款。二是抵押权人(管理中心)无法实施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权,即可能产生产权替代风险。同时,借款职工不能清偿债务时,管理中心可依法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抵押物进行处置偿还贷款时产生风险。

2.4经营管理风险

在整个住房公积金贷款过程中都会存在着相关的经营管理风险。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误说着说是管理制度上的缺陷而导致的产生经济利益受损以及声誉受损的可能性。

2.5房地产市场风险

房地产市场风险是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客户多而分散、期限长、管理难度较大,不可避免要经受来自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考验。例如,宏观政策引导滞后,投资者对市场缺乏详尽分析导致盲目投资行为,非理性的市场供求影响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都容易造成房地产泡沫,从而导致作为抵押物的房屋价格不稳定,甚至严重缩水,贷款本息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2.6政策与法律风险

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与经济发展状况、宏观政策与法律规定、行业管理规定及金融信贷政策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的宏观调控不仅对房地产市场及开发商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尤其是期房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更加突出,管理中心承担的风险责任相应增加。

3.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机制和措施研究

3.1建立贷款资金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随着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人数的逐年增加,资金归集数量明显增长,但也影响住房公积金使用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表现为随着缴存职工人数逐步增加,即使资金归集数量得以增长,但住房公积金缴存是分散的小额资金流入,住房公积金提取或贷款则都是大额的资金流出,使用人数的增多,势必带来流动性调控压力的增大。

3.2建立个人住房公积金信用防范机制

个人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也并非不可防范。建立起一个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信用数据库,这是目前为止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要依托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个人征信系统,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结合该职工以及所在单位在日常缴存住房公积金、参加住房公积金年审等情况进行合规性审核,在定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借款职工可贷额度测算提供决策依据。

3.3提高行业人员素质,规范贷款操作

首先,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范相关操作性风险。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要做到业务流程标准化,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分别是业务操作、贷款资料、服务流程以及业绩考核等等一些比较具体比较详细的规定。其次,管理中心必须要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加强事前以及事后的监督工作,从而确保贷款安全,并加强对于借款职工资信情况的认真细致全面的调查。最后,应当建立积极将抗向上的住房公积金文化,全面地提高相关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

3.4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楼盘准入资格审核制度

规范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管理,降低来自房地产开发商的风险:

(1)应建立起一套对于房地产资信严格的审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国家以及省市自治区对于开发商以及房地产项目资金和资质规定,对企业的运作情况,财务状况、担保能力、社会信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2)开发楼盘盈利能力分析。开发企业承担阶段性保证责任期间的担保方式,管理中心可根据开发企业的资质信用调查、项目建设等情况,通过对楼盘的形象进度、预计销售及项目可行性分析,综合评定楼盘的盈利能力.

3.5加强房地产市场研究分析,规避政策与法律风险

管理中心必须提高认识,大力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重点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及本地的房地产市场走势,科学设定房地产价格预警指标及具体标准。并要紧密结合房地产市场形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理性确定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发展规划,对贷款额度上限、首付款比例规定、期限等贷款要素进行灵活有效的调控,积极应对市场变动,特别是房地产过热的地区更应客观把握市场热度,慎重放款。

综上所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成因是复杂的,其防范措施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建立信贷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发展风险转移机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防范、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4

一、2013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一)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根据2013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实际需求,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在机关本级建立了内控与风险管理联络员制度,在所属各子、分公司和直管项目部明确了风险管理主责部门,切实加强了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信息沟通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XXX公司重大风险事件分析报告制度》、《XXX公司风险信息收集管理办法》、《XXX公司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规范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重大风险分析报告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2、全面推进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集团公司全面启动了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组织机关各部门对集团公司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对制度进行了完善,编制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制度手册》。针对近150个业务流程开展了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收集和分析相关风险信息,制定了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及内部控制措施,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深入开展风险内控宣贯工作。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场合开展风险内控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分别于6月份和11月份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对内控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业务进行了培训和宣贯。同时,将工作重心下移,集团公司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人员深入各子公司和直管项目部,对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和完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培训和辅导,营造了风险管理的氛围,提升了全员风险意识,也大大提高了各部门、各单位参与风险内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4、加大对重大、重要风险的管控力度。针对2013年度集团公司重大、重要风险组织制订了具体管控方案和整改计划,明确了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节点、整改方案和措施等,对企业发展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和短板进行整改和完善,切实加强重大、重要风险的管控。

5、全面风险管理专项提升取得显著成效。集团公司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专项提升。在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抓好风险内控业务培训及风险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以风险为导向,开展了重大、重要风险与业务流程的对接,明确了各部门应完善的重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指导各部门梳理业务流程,编制权限指引表,确保了内控风险各项工作的实用性。同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持续收集风险信息,不断完善内外部风险信息的报告制度、预警体系、应对处理机制以及内部监督体系等,保证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全面性。

(二)2013年度重大、重要风险管控情况

通过对2013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集团公司确定了本年度重点管控的8项风险分别为安全风险、财务风险、项目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风险、价格风险、竞争风险、成本费用风险,并制定了管控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对风险管控和整改情况进行了全程监控,确保了重大、重要风险管控工作在集团上下得到有效落实。

1、安全风险。2013年国内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形势严峻,集团公司对安全风险重点加强防控。一是全面深化安全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于3月份召开了安全生产培训视频会议,邀请了铁道部安监司及股份公司安质部领导现场授课,明确了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确定了重点监管项目,提出通过抓“三基”(基本、基础、基层),提升全员安全的行为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安全管理干部业务培训,打造专家型安全管理队伍。6月份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安全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培训各级安全管理干部人员54人,提升了集团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为应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集团公司下发了全面排查整治工程建设隐患的紧急通知,在全集团部署为期3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工作,成立了11个检查组,由集团公司领导带队,深入施工一线,查安全意识、查安全管理、查现场安全,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了集团公司施工安全持续稳定。

2、财务风险。重点从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管控两个方面加大风险防控力度。预算管理方面,一是坚持“开源节流、多收缓支”的原则,严格做到预算与成本费用控制相匹配,与资金收支相统一。二是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自上而下、细化分类”的措施,统一编制规则,统一表单格式,统一数据口径。三是应用信息系统业务事项申请占用预算、网上审批刚性控制等功能,强化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动态监测、分析预警等。四是解决了预算编制数据不准确、编报不及时、业务量大的问题,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资金管控方面,一是强力推进清欠清收,以工程款回收为源头,紧盯“四类”款项(合同预付款及进度款、尾工款及质保金、其他应收款、逾期债权), 实施“五定”措施,狠抓催收,确保早收、多收、快收;于九月底召开了清欠收款专题会议,对当前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债权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部署了四季度清欠清收工作,在全集团发起“大干90天、收款65亿元”的攻坚战。二是优化资金运作,推行“个人信用卡先支付后报销”,实施“报销款强制归还备用金”等措施,加大“备用金、周转金、保证金、往来款”等清理力度,压减无效占用。三是优化备用金、劳务款、材料款、经费、其他款项等五项资金支付流程,固化植入系统,降低了货币资金占用。四是上收大额资金支付审批权限,集团公司上收直管项目单笔支付资金500万元以上审批权限,工程公司上收项目单笔支付资金10万元以上审批权限。

3、项目管理风险。重点防控因项目管理不科学、过程监控不到位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包括工程进度延误、安全和质量事故、成本失控、大面积亏损等。集团公司通过“一项目一考核,一考核一兑现”,对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坚持标准化管理,以科学的技术、管理、作业标准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抓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所有工程项目实现闭环管理,有序可控。通过超前谋划方案,合理调配资源,重点布控关键环节,确保完成节点工期等措施来防控工期延误风险。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安全和质量大检查活动,防控安全质量风险,确保项目平稳有序运行。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加大对工程违规外包、设备违规租赁、物资管理混乱等惩处力度,防控成本失控、大面积亏损的风险。通过加强信用评价工作,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4、人力资源风险。随着集团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经营领域不断延伸,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因此,公司更加注重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预防因人才结构性短缺或失衡带来的风险,不仅做好人才数量上的平衡,更从“质”上从严要求。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突出业绩和能力因素,提拔重用自我要求严格、管理才能突出、群众评议良好的干部,对那些阿谀奉承、不说实话、不干实事的干部形成导向压力,做到宁缺毋滥。二是着力加快人才培养,坚持眼睛向内,围绕铁路四电及相关专业,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强化人才培养;注重培养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全面管理人才,给他们压成才成长的担子、搭展现才华的舞台,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以一线作业班组建设为重点,强化各专业一线实作人员培养工作,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三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不断完善和改进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干部考评办法和用人程序,探索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建设渠道。

5、法律风险。主要通过创新风险防范机制,严格“五项”法律审核,提升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能力。一是建立了重大合同法律风险告知制度,对重大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由法律事务部门以“法律风险告知书”的形式告知履约单位,通过沟通协商加以解决。二是建立了合同风险交底制度,对集团公司新中标项目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确定合同风险把控单位和把控部门,面对面与项目进行交底,共同商讨应对措施。三是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配套管理机制,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对知识产权加强保护,在处理软件侵权诈骗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处理西门子西安公司与集团公司共同拥有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地面应答器”专利技术主体转让有关事项谈判过程中,有效规避了西门子西安公司企图将专利技术转让给西门子公司背后的陷阱,维护了企业利益。四是健全了涉外合同评审机制,选派4人参加了股份公司组织的涉外法律和英语培训,充实了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并在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坦桑尼亚电力成套项目、乌干达输电线路、智利圣地亚哥地铁3号线和6号线、尼日利亚等海外项目施组和合同评审中发挥了作用。五是认真做好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要决策、授权委托、合同专用章使用等法律审核工作,做到严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013年集团全面“五项”法律审核率达到100%,审核规章制度76个、审核合同文本1786份、审核合同用印34826个、办理法人授权委托书157份,均无一差错,全年没有发生法律审核不严而产生的诉讼案件。

6、价格风险。主要从项目投标报价及物资集中采购两方面预防价格波动风险。首先是项目定价方面,坚持以效益为核心,对投标项目进行严格把关,针对项目定价,制定了严格的评审程序和办法,投标前充分评估项目报价风险,严控因定价不合理造成的效益不佳、赔本赚吆喝的风险,甚至给企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其次,在物资采购方面,一是坚决落实集中采购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运用内部商务平台,以完善的供应网络和信息网络,形成批量价格优势,并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力度,确保项目的预期效益。二是推行“法人一套帐”管理模式,确立集团公司、工程公司法人(承包人)的采购责任主体地位,搭建由工程公司、指挥部、项目部共同参与的两级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平台,固化采购流程,落实集采责任,明确采购权限、采购范围,提升集采效能,把生产要素集中管控落到实处,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三是发挥物资分公司招投标代理、采购服务、统购统销、剩余物资回收利用、设备维修职能和采购平台的作用,实现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7、竞争风险。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一是巩固优势市场,不断提高公司在铁路、公路“两大市场”的占有率,坚持把铁路经营作为集团公司经营承揽的重中之重,保持铁路市场的优势竞争地位。二是注重细分市场,强化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房建、机场码头、水利电力等领域的经营力度。三是不断提高设计咨询、物流、工业和房地产业务等非工程承包业务的营销能力,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四是着力经营创新,积极促进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管理,推动队伍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8、成本费用风险。一是将成本费用控制环节前移至资金支付关口,强化了以资金预算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解决了借款费用处理不及时、资金支付与经费管控脱节等问题。二是在财务集中核算系统中增加了成本费用还原功能,统一核算口径,真实反映成本费用,加强了分析、评价的可比性。三是以责任主体和业务单元为对象,细化核算项目,强化成本精细分析。四是落实“八项”规定,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全年两级机关和项目经费同比下降超过10%。五是以“法人一套账”为手段,上收重大经济事项审批权限,集中配置项目人、财、物等资源,强化人员、账户、合同、预算、结算、支付、核算、劳务、物资、薪酬、成本、经费、税务、二次经营策划等集中管控,促进了成本费用降低。

二、2013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

(一)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重大、重要风险管控,集团公司于2013年12月份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企业重大、重要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围绕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五大类一级风险领域中的45个二级风险类别分别进行了调查评估,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44份,调查评估范围覆盖集团公司机关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各部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联络员及关键岗位人员。

(二)风险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集团公司2014年度重大、重要风险共计25项,较2013年明显增多。之所以出现重大风险偏好激增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未来一年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矛盾和隐患较多,困难和问题没有明显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多挑战,具体到集团公司,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经营能力的挑战,最大的难题是经营承揽能力不足,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竞争能力的挑战,最大的难题是经营规模上不去,必须在保持利润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应对之策。三是盈利能力的考验,最大的压力是挖潜增效,必须在目前人工成本持续增长、经营规模偏小的不利局面下保持净利润每年10%的增长目标。四是化解风险能力的挑战,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逐渐增多,企业发展还要保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是各级领导干部把控矛盾和维稳能力的挑战,企业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现,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把控能力。这五种挑战背后的诸多风险因素在本次风险评估中表现明显。但另一方面,随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企业应对重大、重要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将持续提升,对风险的管控将更加科学、得力。

(三)2014年重点管控的重大、重要风险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识别和分析,集团公司确定了以下10项重要风险为2014年度重点管控风险:

1、市场环境风险。主要是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201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但外部环境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税负水平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负担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2、工程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措施落实与检查、事故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生产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违规违章操作,忽视劳动保护要求,导致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等。

3、成本费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人工成本、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过程中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粗放,造成项目或产品成本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无法实现预期效益。

4、项目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缺乏必要的、合理的监控,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照计划进行,工程进度延误、成本不可控、甚至出现质量问题和大面积亏损的风险。

5、社会舆情风险,主要表现在因缺乏有效的内部或外部沟通渠道,对社会舆论估计不足,应对被动,讯息传达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给集团公司实现经营目标带来影响;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够及时或不够妥当,导致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

6、应收账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应收账款因市场变化或客户财务状况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原因无法按时收回,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加大企业运营风险。

7、诉讼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合法行为或合同管理不规范等,引起法律诉讼纠纷;法律救济措施不及时,处理不当,造成损失扩大等。

8、投资决策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投资信息收集不完整,对外部投资环境把握不准确,未能充分考虑投资潜在风险,或对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科研论证,退出方案不合理等,导致公司不能及时止损或损失扩大。

9、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因用人导向不正确带来的选人用人失误;因干部评价体系不健全,选拔渠道单一,“任人唯亲”、“任人唯近”造成的干部队伍战斗力下降、凝聚力弱化等,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10、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信息安全风险需要引起重视,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料保存、备份不合理,导致信息损毁或灭失;企业关键信息泄露或丢失,给企业日常经营带来损失。

三、2014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安排

(一)2014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2014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结合集团公司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未来一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1、做好重大、重要风险管控方案的策划工作。在股份公司重大、重要风险管控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2014年度重大、重要风险评估情况,针对确定的重大、重要风险制订管控方案和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节点、整改措施等,对集团公司重点管控的10个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2、持续开展风险信息收集和评估分析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信息收集渠道,推进风险信息收集常态化、标准化和制度化,重点抓好各单位、各部门风险预警信息、风险事件和案例分析、风险工作动态等三个方面信息的收集,采取风险信息快报、重大风险分析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等形式上报集团公司管理层和股份公司。在对风险信息收集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完善集团公司风险数据库及风险预警、监控体系。

3、推进内控与风险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在2013年集团公司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做好重大、重要风险与业务流程的对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同时,推动风险内控体系建设的纵向深入发展,对工作方案进行完善后,指导所属各单位全面开展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时开展总结交流活动,促进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4、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采取专家集中授课、有奖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风险内控教育和培训。培训要更加注重系统性,从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到全面掌握风险管理知识再到熟练运用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培训,营造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氛围,为风险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5、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抓住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时机,研究探索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方案,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报告、风险预警等工作流程植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模块,达到信息共享与互通,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效率。

(二)重大、重要风险管理策略及措施

1、市场环境风险管控。综合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处理好企业经营能力不足、经营规模上不去等突出问题,增加企业积累,提升企业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能力。一是从体制、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按照集团公司与工程公司之间的市场功能定位和市场分工的基本原则,逐步将生产资源向工程公司集中,经营资源向集团公司集中,做实六大区域经营指挥部,发挥好区域指挥部的阵地作用。二是多方施策,综合用力,坚定不移推进“5311”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战略,积极探索培育关联新兴业务领域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下大力气突破经营制约瓶颈,在稳健型经营的基础上接受更好更快发展的考验。三是发挥好专业局这个既有优势,继续巩固利润优势,在保证正常积累的同时,积极研讨新对策,补齐发展短板,提高经营规模支撑力度。四是加快培养经营人才,不断壮大经营队伍,力争到2015年全集团培养出300名以上的经营骨干人才队伍。

2、工程安全风险管控。从目前安全管理形势来看,我们的管理制度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关键是抓落实。2014年安全风险防控,一是要抓作风,重点从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工班长的责任心抓起。二是从易发群伤群亡的重大风险源和最不放心的工种先下手,包括起吊作业、汽车载人、带电作业、营区防火和既有线施工等。三是从基层工作和基础工作抓起,要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安全意识,避免上紧下松,力度层层衰减;要抓好基础,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要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要抓好架子队建设这个根本性问题,组织好专业施工等。四是严字当头,敢于较真,坚持铁腕治理、铁面问责,实行零容忍。

3、成本费用风险管控。一是加强预算二三次分解工作,确保责任传递到职能终端。二是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一项目一推进、一推进六交底”制度,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层层推进,全面推广。三是狠抓并账、清算、决算、销号、移交等工作,逐个盯控,倒排工期,早关后门,严控支出。四是强化变更索赔,将变更索赔工作前移至责任成本管理前端,研究施工合同、经济政策、技术标准、现场差异等情况,抓好方案优化、物资量价差处理及虚量进蓝图等前期策划工作;围绕隐蔽、迁改、过渡、附属工程,“四新技术”、工期调整、与土建接口、电缆沟敷设与防护、光电缆及专用线引入、施工配合、看护巡视等,夯实资料收集、变更签认、差异消化等基础工作;紧抓投资检算、概算清理等环节,加大跟踪协调力度,提高索赔补差效益。各级经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制定目标,交底方法,过程督导。五是突出工程管理对经济运行的基础作用,借助信息系统,加强工程数量管理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五量”(施工图、合同、定测、完工、变更工程数量),为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物资限额、验工计价、索赔补差等提供依据。六是突出物资管控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的重要作用,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加强合同管理,严格限额发料制度,加强材料消耗核对、核算与管控。

4、项目管理风险管控。主要解决好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合同中标价预算及时分劈的问题,项目中标后及时把预算分劈下去,着力从管理源头上解决对下计价无依据、拨款无依据、责任成本预算编制无依据、经济责任考核无依据而引发的乱计价、乱拨款和责任成本无从考核等经济运行秩序混乱的现象。二是进一步规范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认真解决乱围标、乱告状以及可能发生的暗箱操作等违规问题。三是提升重要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度、工程计量支付制度、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授权经营,杜绝越权经营;严格执行法人管项目有关原则,确保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四是强化二次经营,抓好索赔补差,要求各单位对铁路项目变更补差认真落实“四定”(定责任人、定目标值、定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定考核奖惩标准),力争变更补差额能占到原合同额的15%以上。五是强化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检查,加强成本费用对标,加强过程管控和考核,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降低管理成本。

5、社会舆情风险管控。重视舆情控制,抓好舆情管理。坚持关口前移,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负面信息的源泉,正确做好事,做好正确的事,真正筑起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防火墙”。在当前形势下,要特别预防舆论事件的发生,一是抓好作风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对中央遏制“四风”及“八项规定”相关要求保持清醒头脑,引起足够重视,切实做到真抓真改,改出实效。二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勤政廉政,守住道德底线,远离红线,不碰高压线,不做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的事情。三是积极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对拖欠工资及工程款、材料款的问题进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6、应收账款风险管控。千方百计追收欠款,把有效债权与刚性债务相对平衡作为改善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高度重视债权风险,特别关注老账、呆账、坏账等显性债权的清理清收,推动清收工作常态化。二是按照“闭环管理、责任落地”原则,健全目标责任制度、例会制度、月分析制度、逐级监管制度等,确保清收工作有组织、有岗位、有人员、有职责、有制度、有目标。三是综合用力,加速确权,分析应收客户工程款成因,并对症下药;同时要前移确权工作,完善基础资料,加强跟踪协调,狠抓过程签认,夯实确权证据。四是创新手段,持久作战,紧盯合同预付款及进度款、尾工款及质保金、其他应收款(押金、保证金、备用金、周转金)、逾期债权等。五是严格并账,及时清算,强化制度执行、计价结算、节点并账等工作。六是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科学核定指标,严格责任交底,强化节点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7、诉讼法律风险管控。一是执行好法律风险告知制度和合同风险交底制度,继续坚持“五项”法律审核,筑牢法律风险防范。二是继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坚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严格履约,诚信经营。三是在处理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在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积极妥善地与当事人主动沟通,就地及时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四是建立合理的通报制度,对突发事件或重大纠纷案件,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相关责任人及公司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并同时向宣传部门如实通报情况。五是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对法律纠纷事件处置不当、并由此引发媒体炒作,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相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

8、投资决策风险管控。一是加强投资项目的可研论证工作,尤其对工业企业投资项目严格履行论证、审批程序,切实防范投资风险,明年将对科技公司钢铝复合轨生产线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确保投资的可行性。二是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没有经过专题会议研究论证的项目,不安排上董事会研究决策;凡需由董事会决策的事项,须提前七天报董事会秘书处。三是按照中央及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严格控制小轿车购买,原则上不准购买小轿车,各公司项目部、工程指挥部越野车确需新购的,单价必须控制在28万元以内。

9、人力资源风险管控。重点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加强管理,预防选人用人失误带来的风险。根据股份公司要求,在干部选拔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业绩评价和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评价标准,注重选用讲诚信、讲包容、讲团结、讲实干的人,选人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二是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鼓励多渠道选拔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不搞“近亲结婚”或“近亲繁殖”。三是坚持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工作需要。

10、信息安全风险管控。坚持统筹规划、建管一体、注重实效、常抓不懈的原则,实施整体、合规、持续、先进的管理策略,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安全管控体系。一是在管理机制上实行分级管理和领导负责制,信息安全建设资金纳入信息化预算管理,并予以优先保障,信息安全绩效评价纳入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人员管理上坚持任前审查,签署信息安全协议,加强任用中的信息安全培训及违规责任追究,并实施员工任用终止和变化时的信息系统权限变更等措施。三是在环境和资产管理上强化信息化机房和办公区域的物理安全保护、人员出入控制、用电安全控制、消防安全控制和人员日常行为规范等。四是在硬件和软件系统管理上对网络架构设计、网络边界控制、网络接入控制、网络设备使用管理等进行完善,对系统定级与备案、安全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验收、系统交付、安全运维等进行规范,对主机的日常运维、账户、审计日志、补丁、数据备份、变更、病毒防范等加强控制。五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完善数据存储与传输、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管理,定期实施数据恢复演练,并负责数据恢复。六是在应急处置上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与第三方相关人员定期实施应急演练,并加强应急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在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技术研究、应急物资配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XXX公司

2019年度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报送国资委模板)

一、2018年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一)总体情况。

简要介绍本企业2018年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及董事会对此项工作的总体评价情况。

(二)工作亮点。

选择1-2个角度,介绍风险管理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包括:决策层对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战略引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重大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应对;风险管理思路和方法创新;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组织保障、信息化建设;风险管理的队伍和文化建设等。或介绍1-2个防范应对重大风险的典型案例,反映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应急管理、风险转移、风险分担、减少损失、拓展机会、促成合作等)。

(三)风险事件。

按照重大风险事件等级标准,按附表2格式填报本年内企业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并说明相应的产生原因、造成影响、控制措施、事件进展等情况。

二、2019年企业重大风险研判

结合企业实际、行业特点和国内外形势,评估本企业2019年面临的2-3个重大风险,请在附表3中填报,类别请严格按照附表4填写。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5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1、积极发挥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的组织作用。今年初,我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在各成员单位率先组织开展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风险源点查控活动。上级部门也推广这一做法,尤其是在非公企业开展的查控工作,促成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向非公经济领域延伸、向基层推进。工作中,上下两级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通过开展预防督查,组织预防交流,加强专项指导等方式促进查控活动顺利开展。

2、大力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我院结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广泛开展犯罪分析和预防调查,归纳总结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风险源点,提出防控措施,通过检察建议、预防咨询等方式,为相关单位开展查控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如在查办我区农业银行受贿行贿案时,发现非法集资、高利贷等在社会上已经泛滥失控,是诱发职务犯罪、群众上访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随通过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向各成员单位发出建议,要求公职人员远离非法集资,并向区政府建议加强对民间借贷投资公司的管理,提前预防并有效避免了我区民间集资放贷的崩盘现象,维护了社会稳定。

3、注重发挥查控单位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风险源点查控活动实施方案,各查控单位积极召开了查控活动动员会议,及时下发或者转发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及纪检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查控指导委员会,明确了相关人员查控职责,健全了单位领导带头查、纪检部门监督查、各部门分类查、重点岗位人员主动查的工作机制。积极排查出风险源点,认真梳理,分类汇总,制定措施,加强防控。

4、注意发挥社会各方的监督作用。为深化风险源点查控工作的成效,各单位纷纷引入行政相对人、设备供应商、审计监察部门、干部职工家属等社会各方的力量,为查控工作提供监督。如我区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已经构建“三色”预警系统,实现了执法过程的同步、动态监督,强化了廉政监督网络,提高了行政执法的廉洁高效和透明度,获得了老百姓的赞许。

二、广泛深入排查,找准风险源点

1、找准查控重点。根据查控活动实施方案,我院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职务犯罪发案易发单位列为开展排查工作的首批重点单位;将查控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掌管人、财、物的分配、处置、审核的人员,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人员,代表本单位、部门从事招标、外事等管理人员列为排查的重点对象;将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办公及国有资金的审批、干部人事的任免等列为排查工作的重点环节。各查控活动单位还根据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实际及行业特点确定更为广泛的查控范围。如区国土局实行从区局到基层国土所一纵到底,全员查控,人人参与的工作方式,并进一步延伸到聘用岗位和外协人员。

2、规范查控程序。根据查控方案,将查控工作分为“动员部署、岗位自查、汇总分析、制定措施、总结改进”等五个步骤。通过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查控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相关人员参与查控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岗位自查,广泛梳理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权力事项和重点岗位环节。通过汇总分析,按照风险性质、可控特点对排查出的风险源点进行梳理归纳、分类。根据当前伪劣食品、药品是社会热点问题,我院重点对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查控,将风险源点分为自由裁量权、日常监管、行政许可与审批、案件移交等四大类,通过制定措施,进行积极防治,化解风险源点。

3、丰富排查方法。一是围绕权力事项仔细查。查控单位都能抓住重点和切入点,结合自身权力事项和工作流程广泛深入仔细排查。二是结合权力运行特点分类查,并归纳出相同、类似的风险源点;三是结合职务犯罪案件、群众举报重点查。如区水利局王某受贿案和大吴镇夏庄村张某王某贪污专项水利资金补偿款案,从中查出水利建设工程的招投标、项目变更、资金追加、涉农补偿款为重点风险源点。

三、推进查控整改,落实预防制度举措

1、规范岗位权限。经过广泛排查,对于因岗位权限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源点,各单位按照科学配置权力、合理设置岗位的要求,明确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职责,使承担该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如区水利局在水利工程中的招投标、项目变更、资金追加、涉农补偿等事项中,因为权力过大、操作过程不公开透明,容易滋生职务犯罪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所有工程均必须公开招投标,必须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前置条件;涉农补偿款必须公开透明,定期向村民公示;资金追加权,分别由计划基建部门负责人、分管局领导、局长办公会集体决定,在保证重点权力的民主决策的同时,兼顾工作效率。

2、优化工作流程。对于工作程序不规范而导致的风险源点,各单位按照直观、简明的要求,对每个权力事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删除权力运行流程中的冗余部分,简化办事程序;对以往权力运行流程中过于简化、权力过于集中的部分增设环节,分解权力。

3、实施监督制约。对于措施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的风险源点,各单位对权力运行风险较高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坚持层级管理、标准化管理原则,进一步细化了裁量标准,压缩了自由裁量空间。对行政权力的岗位设置推行互不相容控制法,使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行了交叉制约。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6

摘要:针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是当前相关领域当中的核心环节,应当加以严格的控制,以确保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并且合理的规避其中存在的风险,促进管理工作的稳步提升。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代化的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且对实践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不断的促进工作的发展,健全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保证资金得到妥善的管理。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风险防范;研究分析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同时,其中针对资金风险的管理,也应当得到大力的重视。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应当深入的研究此课题,并且从根本上认识到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扎实的完善相关管理项目,保证资金得到安全的营运。同时,还应当加强相关人员切身利益的保障,使得广大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得到妥善的管理,在工作当中应当深刻的认识到住房公积金存在的风险,针对机制进行健全,针对信息制度进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资金管理风险,促进住房公积金事业的不断前进。

一、住房公积金资金的风险

在对我国当前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项目之中存在的风险加以控制,是保证资金得到妥善安置的重要环节。首先,我国当前的住房公积金相关资金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在制度当中存在有较大的风险进行,相关住房公积金资金执行的是中心运作、管委会决策以及银行专户存储的政策制度,其制度的风险存在于资金的运作模式之中。针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管理,大部分城市是将存贷业务一次性的委托给相关银行部门,而银行则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所以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收益风险都由资金管理中心来承担。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在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当中收益方面和委托方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利益主体,各自受到不同的利益所驱使,故而在资金的运作过程当中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也存在有相当大的差别。所以,结合上述的分析,在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风险来自于资金的管理制度,针对这一点问题应当加以重视。

另外,我国目前阶段的住房公积金资金监督机制还不是非常的健全,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我国住房公积金相关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完善的运营体系。另外,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故而时常存在挪用住房公积金以及违规使用的情况。对于所发现的违规情况,往往作出的处罚较轻,所以使得出现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甚至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而这样的现状则会进一步的导致住房公积金监督和管理的机制失去基本效应,难以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一个方面来讲,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银行双方往往存在有利益和义务不明确的情况,最终会导致资金的沉淀;另外一个方面,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之中的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未及时的对外公布信息和资料,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没有进行明文的规定,故而这种缺乏透明度的管理现状对资金的管理效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最后,我国的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也缺乏明确的制度,存在有巨大的金融风险,我国针对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往往缺乏基本统一化的报表格式,并且也缺乏基本的信息资料报告,故而没有及时的向有关媒体和部门报告资金的收益以及分配收支的情况,而这样一种较为模糊的定位,也导致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存在有巨大的金融风险,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会导致权益和职责的模糊,并且会导致后期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出现巨大的隐患。

二、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

通过对我国当前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资金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对实践工作当中应当重点改进和加强的部位有着全面的了解,针对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进行细致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应当完善的部位进行细致的探讨,旨在不断的促进我国现代化住房公积金资金制度和体系的健全,加强政府的调控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公正并且透明化的管理。

1.加强住房公积金政策制度

首先应当加强针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并且逐步的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在实践的工作当中应当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并且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例子,通过对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发展改良,来实现更加灵活的控制方式。另外,在实践的工作当中还可以采用管理和营运分开的工作机制,在区域化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当中将资金的营运部门从中分离出去,采取单独运作的工作模式,进而达到完善政策并且合理的对收益进行分配。最后,还可以成立相关的独立住房公积金运营机构,专门负责针对住房公积金的投资和运作。

2.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机制

在实践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建立起相对应的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大力的宣传,避免相关风险的发生。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应当充分的运用宣传工具,加强宣传的力度,重点的宣传住房公积金在我国当前住房的安置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引导居民通过住房公积金进行贷款购房,重点宣传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义,宣传强制性和低存低贷的政策优势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并且通过相关宣传,还有助于增强相关人员对住房公积金的了解以及认识程度,增强自觉性,对于有还款能力却拒不还款的人员应当给予及时的曝光处理,在必要之时还应当采用法律手段,力求最大程度降低由于个人信用的风险而导致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出现风险的情况,减少经济损失。

3.加强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在实际的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工作当中还需要不断的强化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加大工作的覆盖范围,努力的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证法案可以得到妥善的执行,建立起单独的立法部门或主管部门,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以及地方性的政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保证资金可以得到最为妥善的管理。加强宣传,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观念,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和住房公积金使用的情况,为资金的管理奠定良好的体系基础。

三、结束语

根据对我国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和基本的防范措施进行细致的研究,从实践的角度着手,对管理项目的基本现状和难点进行深入的剖析,旨在不断的促进工作的发展,健全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针对机制进行健全、针对信息制度进行完善,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金融管理风险,完善相关的制度,促进事业的不断前进,保证资金得到妥善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任权录.浅析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风险与规避方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9).

[2]崔虹.浅谈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知识经济,2009(04).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7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33-01

一、当前住房公积金存在的主要风险。1.1、住房公积金归集风险,又称住房公积金缴存风险,指住房公积金缴存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带来的资金和利益损失的趋势和可能后果。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代扣代缴风险和委托收款风险。1.1.1代扣代缴风险,具体表现:一是本月扣下月缴,单位在发放工资时将职工个人部分代扣,跨月将代扣代缴部分一并存入住房公积金专户。这虽与《条件》精神不符,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认可,被视为“正常缴存”。它的危害是一旦单位发生财务危机,就有可能被挪用。二是扣了不缴,单位在代扣职工个人部分后,不进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住房公积专户,由单位自行管理。1.1.2委托收款风险。主要原因:第一代收住房公积金只是相关部门的附属业务,它不可能利用更多的资源,配备足够的人员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第二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与代收部门工作人员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第三受托银行受自身利益驱动,为了保存款余额,压票、不及时进入住房公积金专户。第四管理中心与代收部门业务联系不紧密,不及时与代收部门对账,无法及时了解、发现缴存中的问题,导致资金被挪用。1.2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主要指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后收不回来的可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与银行贷款风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风险发生后都将造成贷款本金及就应计利息的损失;不同之处在于:贷款所造成损失的终极所有权不同,银行贷款的所有权属于银行即放贷人,而住房公积金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住房公积金的缴交人。目前,公积金贷款风险主要表现为如下形式:1、直接贷款和超标贷款。2、重复贷款。3、双方贷款。4“无保”贷款等。造成上述贷款风险的原因:一是管理中心审贷疏忽。二是承办银行把关不严。三是住房公积金监管部门指导不力。四是贷款人对还款能力估计失误。五是借款人有意骗贷。

二、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2.1进行人员素质控制。人员素质控制方法主要有:一是实行竞聘制。按工作需要,聘用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及时罢免不称职或者有问题的人员。二是实行考评制。每年进行一次业务考核,根据检查和考核结果,该表彰的要表彰,该通报批评的要通报指批评,该处理的要坚决处理。同时,要不定期地进行专项检查、业务培训与问题研讨。三是建立关键岗位人员轮岗,杜绝管理中心中层干部、公积金业务员、资金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或串通作案。四是制定归集人员和贷款人员行为规范。2.2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内控机制,相互制约,保证安全。住房公积金缴存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内部管理不善,没有制定科学的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内控机制,就是要保证缴存、上机、复核三项业务和相关科室之间相互制约。单位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工作人员在收取公积金后,在规定时限内录入个人账户,并将缴存凭证传递给复核人员。一月一对账,年底对总账,保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银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单位、单位与个人账户、账证、账实全部相符。住房公积金在内部管理的制度设计、管理理念上必须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保证资金安全。2.3建立健全严格、科学、高效的各项贷款管理制度。主要有:一是建立贷前面谈制度。由住房公积金贷款经办人与借款申请人面谈,建立面谈记录,贷款经办人和审批人应根据面谈记录等资料,对贷款申请人的购房意图、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及提供的资料的合法真实性进行审核,确定具体贷款额度、期限。二是建立个人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以房地产作抵押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签定书抵押合同,并于放款前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合同自抵押物登记之日起生效。三是建立贷后的催收责任制,贷后进行跟踪管理,还款催收责任落实到人,对经催收逾期不还的贷款人依据合同进行法律程序,及时处置抵押物,以追偿余下的贷款本息。四是建立和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终身负责制,是降低贷款风险的有力措施。五是对住房公积金贷款实行标准化管理。通过对当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和业务考核等的分析和诊断,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和制定各环节的贷款标准体系,编制标准体系文件,对各环节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修订标准体系文件,并最终通过审定,形成标准文件并组织实施标准。2.4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是指互相关联的若干项工作集中一人办理,容易产生错误和弊端的职务。职务分离控制的内容包括:一是不相容职务应在组织机构之间分离,如公积金贷款的受理审批与核算记录等部门分别管理;二是不相容职务应在组织机构内部分离,如公积金贷款科内,受理与审批职权的分离;三是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和发现错误。授权批准控制,就是指业务办理人员与下达银行指标的授权人员相分离,这也是岗位分离控制的一种。2.5加强信息系统的控制活动,实现控制计算机化。进行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使其功能更加完善,效率更高,终端操作更加简便,各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高公积金业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个良好的信息和勾通系统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提供单位的运营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目前,许多单位内部控制也实现了计算机化,既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

总之,新形势下,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不相容岗位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人员控制,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才能从源头和制度上治理腐败,防范风险,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保证经济活动有效进行和住房公积金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具有一定的公益职能,还拥有部分政府的管理权利。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机构,主要财政资金来源是靠政府拨款[1-2],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核与核算流程,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流程,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对所行使的权力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很容易造成财务资金使用不当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我国国有资产损失[3-4]。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明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生物重要性[7],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基层的预算部门由于内部缺少控制意识,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保障,使很多实际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出现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管理工作中的失误[5-6]。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的建设主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有效的联合其他部门进行辅助。同时,要促进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与内控体系建设的共同开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内控体系还有待健全,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有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工作人员缺乏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单位工作体系中的重点环节,同时涉及众多部门和很多其他领域。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控应该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的现状,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的内控意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整个工作氛围趋于稳定和安逸,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思想觉悟问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同时严重缺乏内控意识。

(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且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逐渐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财务的时效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缺乏风险预判和风险控制能力,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内控体系

通过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析和了解,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关控制制度也有待完善。同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由外聘的专业机构编制,外部机构编制在工作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体制欠缺了解,业务往来与法律法规制度了解也不够全面,导致内控制度与实际的工作开展出现了背离的情况,导致内部控制部门的存在徒有其表,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控制效果很难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虽然很多事业单位也建立了内部的内控体系,但是由于制度落实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很难发挥内控机制的效果和作用,对一些财务风险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最终导致风险扩散,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管理形式过于落后,资金利用率低下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具体的财政拨款和资金利用过程中,很多资金利用率不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利用,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漏洞。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没有有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和优化。很多其他领域的单位在财务管理系统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有效地进行了信息化手段的创新和应用。在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没有跟进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在财务管理工作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的风险来源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财务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改革计划具有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作用。同时,也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注重内部和外部风险的防范,在不同的管理工作环节,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和联系。其原因是财务风险容易发生在不同的工作环节,覆盖范围很广,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往来的全过程,有效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外,财务风险由于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会随着政策的变动以及市场的经济体制变化造成风险管理工作存在困难。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判断,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存在及对一些公用款项进行私自挪用的问题。在资金审计环节,由于缺乏健全的审计体系,使很多资金利用决策出现了失误和漏洞。在具体的资金使用和运营过程中方法不当,也容易导致内部财务出现很大的风险。财务外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改变,同时还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具体的表现为经济风险、舆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对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有效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的影响范围,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防范壁垒,通过内部风险防范与外部风险防范的融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得到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积极的引导和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内控与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大部分员工整体内控意识不足,因此,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着重培养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从最基本的工作原则着手,对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工作人员形成财务管理理念。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结合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状况分析,我们发现,内控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淡薄方面,很多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还存在错误的认知阶段,普遍认为相关的法律责任都是由管理者承担,这种错误的意识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和顺利开展。因此,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为出发点,积极的引导全体工作人员逐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意识。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向工作人员普及法律法规和与财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财务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享,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并在具体的工作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其次,要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高尚的爱岗敬业职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是有效落实财务管理政策的内在源泉。部门领导应该带领全体工作人员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注重关键控制点,并在具体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责任心。最后,应该注重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想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需要借助有效的文化氛围进行渲染,通过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为行政事业单位营造有效的内控氛围。例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闲置物品的再次利用主题活动,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明确闲置资产具有一定的再次利用价值,通过树立成本意识,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为日后的资产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理论知识,通过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有效的识别财务管理风险。另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积极的引导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实际业务的了解,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避免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对一些预警信号加强了解,做到有效的风险识别,为后续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可以派业务骨干人员到先进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和交流,感受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不断积累知识,提升综合素养,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具体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上有所提升。另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相关防范工作开展研讨活动,目的是注重工作人员的精神素养提升,注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化解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的组织架构建立过程中,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单位的负责人作为组长,设置副组长和部门负责人,带领内部工作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的汇报,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和问题上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经济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融入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理念,使整个财务管理的监督常态化。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查机构,促进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内部审查机构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交流和互动。明确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其次,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法律标准前提下,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建立完善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所提升,在不同的工作环节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开展财务管理,比如档案管理、财务印章的使用、财务收支等。最后,应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执行。以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为标准,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氛围,整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实现内部外部的双重防控。内部防控需要在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引导下进行,规范的收入和支出,并对相关票据进行审计和整理。在外部风险监督和防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在处理一些大额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时,应该做好资产的风险评估,有效避免财务风险蔓延,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在内部审查管理工作中,一旦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的引导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遵纪守法,避免和公款挪用的现象发生。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对一些财务风险进行规避。

(四)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通过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行为管控效果,对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相关部门的财务交流,有利于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业务融合更加顺畅,能够规避财务风险发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可以避免人为核算工作存在的错误和误差,有利于提高核算工作的精准度。

四、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介绍,我们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当下的财政政策,对内部体制和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用和价值,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大众投资指南,2021(9):83-84.

[2]吴秀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措施探索[J].中国外资,2021(4):114-115.

[3]赵燕.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财富生活,2021(2):61-62.

[4]刘鑫.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185-186.

[5]林泓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及风险防范分析[J].财会学习,2019(24):240-241.

[6]钟艳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知识经济,2019(19):40-41.

公积金风险防控措施范文9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内部控制

住房公积金来源于单位和在职职工缴纳的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定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公积金规模不断扩大,其安全性越来越得到重视,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管理,确保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也显得更为重要。

一、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规范公积金的内部管理,保证资金安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并且防范风险的发生。

1、内部控制保障了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

住房公积金来源于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储金,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居民住房问题。住房公积金的安全性,直接关乎缴存职工的福利和社会的稳定。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在保障公积金安全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各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了指令可以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并通过反馈制度不断提高公积金运作的水平;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对资金使用的范围及使用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资金在使用时合法合规,防止了挪用、随意提取和违规贷款等情况的发生,保障了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

2、内部控制提升了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效率

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需要建立适应风险防范要求的管理体制。一是需从组织架构上明确“中心”领导、管理处室、一线操作人员、受委托银行的权责主体,管理处和一线操作人员一方面直接面对受托银行和职工,便于加强指导,发现风险点,另一方面又直接对“中心”领导负责,避免了沟通不畅,责任不清,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二是对部门的岗位设置和职责进行划分,确保不同岗位之间互相协作、互相监督。权责主体及岗位职责的明确,可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使得业务操作更加流畅,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工作人员之间分工明确,有利于责任的划分和绩效的考核,当发现问题时,便于及时追踪责任来源,纠正错误,完善内部控制,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3、内部控制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独立事业单位,完善的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运用的效率。一方面,在归集、放贷、定期存款及购买国债所取得的利息等方面确保了收入的充分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公积金的运作成本,降低相关费用,控制了不良贷款的潜在损失,从而确保公积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住房公积金涉及金额大,服务人群多,“中心”在进行公积金运作时必须防范风险的发生,保障公积金的安全和完整。从近几年发生的李树彪、刘毅等挪用侵占公积金的案件来看,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内部控制尚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风险意识较低,内控文化不强

部分“中心”对风险认识和防范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由于领导层对风险控制不重视,较少涉及风险控制领域,过低地评估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二是工作上仅侧重于公积金的日常运作管理,而忽视了公积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文化建设;三是由于部门风险文化较为粗浅,员工未能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从而极易造成住房公积金内部及外部违规事件的发生。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弱

虽然大部分“中心”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风险的发生,但是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未能覆盖到“中心”的各项业务及操作层面,面对外部环境出现的新风险,“中心”无法及时制定政策进行解决,从而出现管理漏洞。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没有切实落实好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执行力度上较为松弛,对相关制度变通执行、消极执行甚至是无效执行,使得内部控制成为一纸空文,流于形式。

3、风险管理方法滞后,手段单一

“中心”对内控中的各类风险的控制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对于风险的管理方法较为滞后。管理手段的单一是造成公积金风险管理不足的原因之一。风险管理者仅依靠某种管理手段对风险进行管理,对风险的评估数据不能做到全面准确,随意性较大,极易导致风险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效果不尽人意。

4、信息系统可控范围不足,维护存在漏洞

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目前大部分“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实际操作中对各个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控制的风险点未能很好地进行“机控”,从而导致由人工操作引起的业务差错防不胜防。二是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够重视,信息系统检查和维修人员对系统的检查未能形成检查日志,忽视对员工权限的限制以及密码安全性的检查,对业务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风险。

5、信息沟通途径不畅,传递速度慢

如果“中心”信息沟通不流畅,便难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到不同部门以及不同业务环节之间存在的具体风险,使得内部控制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降低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及信息传递速度慢,管理部门得到信息反馈的时间较长且容易产生传递偏差,造成信息的失真和遗漏,不利于公积金管理部门领导者及时了解公积金运作的真实情况。

6、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监督形同虚设

在“中心”内部设置审计部门,可以对公积金资金运作、业务操作及管理风险等方面进行监督控制。然而有的领导更注重公积金业务方面的拓展,从而忽视了审计的作用。少数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的“中心”,又因为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或是内审人员的职业意愿较弱,使得内部审计未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三、加强公积金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形成内部控制文化

一是提高“中心”领导层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认识到风险管理对住房公积金的重大意义,加大内部控制的资源投入和执行力度,良好的内控制度是保证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二是领导层对风险的重视应进行自上而下的贯彻,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形成“中心”内部控制文化。三是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总结风险防范的经验,激发员工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作用。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有效执行力

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留内控空白点。一是在“中心”内部实施法人授权制度,将授权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各部门,对于各项业务的办理,必须按授权制度规定的权限进行办理。二是定期对“中心”的内控文件进行梳理和完善,编写操作规程,涵盖业务、服务、管理、监督、惩防等方面,确保内部制度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性及时效性。三是在工作中切实落实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强化制度执行和内部控制度的监督检查,在自查和互查的基础上,针对内外部审计、业务检查、稽核与监测发现的问题,确定内控相对薄弱的重要部门、岗位、业务环节,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3、丰富风险防范方法,建立预警机制

将风险评估方法引入内部控制,基于知识和模型的分析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了解“中心”的运行环境和运作过程,从而识别风险,对所有风险源可能发生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最后确定风险管理等级,为领导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对不同环节的风险点进行梳理,风险点从类型上可分为政策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业务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等,针对不同的风险点,采取不同的内部控制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地防范风险。同时,注重重大决定集体讨论、建立风险预警措施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业务部门对业务风险进行区分,设置归集率、提取率、贷款发放率、贷款逾期率、增值收益率等风险指标,将风险指标进行量化,针对每类风险指标制定不同的预警控制目标,通过对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预警,提前防范风险。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理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4、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维护管理

完善公积金业务操作系统,对管理和业务操作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梳理,对可以通过信息控制的环节进行技术控制,尽可能地避免手工操作而带来的业务差错。落实“中心”信息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及时、定期地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书面记录。根据业务性质、重要性程度、授权管理、不相容性、情况等建立不同等级信息的授权使用制度和用户管理制度。

5、建立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及时可靠

建立内部沟通体制,通过定期开展资金平衡会、业务分析会、职工座谈会等,了解各部门间的业务开展情况及业务需求,增加员工之间交流的机会。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应增加信息传递渠道,努力缩短信息传递的路径,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信息部门应做好信息技术配套,增强信息的处理和传递能力,使公积金运作更为透明。

6、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拓展审计方法

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影响内部审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中心”应提高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赋予内部审计部门更大的权力,单独任命内部审计人员,使得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有针对性地对梳理出的风险点进行日常稽核,将新业务及重点业务列入重控审计范围,将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向管理导向和风险导向转移,事后审计与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相结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审计,找出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水平,造福于百姓,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从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评估方法、信息系统建设、内部信息传递及独立审计监督等方面入手,防范运作风险,营造良好的资金运营环境,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云: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审计[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