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过程写作法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1-27 21:42:30

过程写作法论文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1

关键词: 英语论文写作 教材编写 高原理论 知行结合通变律 母语正负迁移

引言

从2005年开始,各高校陆续进行了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综合英语的基础上,增加文献阅读、英语文化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形成基础+文化+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模式。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并从学院学报入手,分析非英语专业科技人员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短板,从而明确学生需求和教学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并已在学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简介

目前市售英语论文写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陆效用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戴福林的《英语论文写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上述写作教材针对所有研究生,在语言水平和专业材料的选编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传统教材一般将各项规则和常用语句罗列在文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疲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编教材,提高专业和语言水平的对应性,如俞炳丰的《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指南》面对的就是本校制冷与空调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选用的示范及练习材料均为制冷与空调专业材料;而陈苏、黄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则针对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军校没有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论文写作课,且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往往没有合适的市售教材,因此,相关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学校专业的设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

(一)理论依据。

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高原现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和抽象的归纳能力成为语言水平的体现。在高级阶段,语言水平的进度明显放慢,此称为高原现象。心理学家将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无进步阶段、迅速进步阶段、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高原阶段、再次缓慢进步阶段、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博士生英语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阶段,即高原阶段。到硕士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书面词汇,并以英语知识的形式保留在学生记忆中,但并没有固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这些英语知识正是博士阶段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量运用东西,如果在博士阶段没有及时、足够地应用,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

2.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路德庆认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将词汇和写作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最终将语言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技能。写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母语规则,以避免对目标语的学习造成影响,此为母语负迁移;如果母语固有的语音、词法、句法与目标语相同,学生就可借助母语顺利进行目标语的学习,此为母语正迁移。

(二)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现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再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条框罗列。本教材每一课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组成,通过这些task的练习,学生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在练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学习乐趣和教学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写作教学规律进行教材内容设计。笔者根据知行结合通变律和写作活动的四个特点,在设计练习时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大量操练,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常用句型有了较深刻了解,可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合格的英语论文。

3.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博士生对汉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英语论文范文进行语篇结构的构筑。范文材料全部选自权威期刊,语言简洁准确流畅,一些常用语句,如文献综述、论文结构叙述、研究结果的表述和结论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对应段落,对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结构和以上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国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题目翻译、摘要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学生推敲、评判和改进。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选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具有语言错误比较典型的特点,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据以上理论所编教材的特点

(一)实用性。

本教材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写作规律理论,参照国家教委《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言上符合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外语水平,适合课堂应用。

(二)专业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军事特点。

本教材所选材料覆盖了本院博士生各专业,对于学生熟悉本专业论文结构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符合写作课程教学规律,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的特征设计练习。

本教材选材精细,学生可通过阅读范文较快掌握英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法,并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另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评判和改进,可让学生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四)理论讲述和练习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导性、适应性和提高性练习克服了传统写作教材的沉闷枯燥,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了写作理论,强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论文写作的兴趣。

结语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内容上的选编,在编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又要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论、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和母语正负迁移规律编写的论文写作教材针对性强,趣味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浸润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语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专业词汇和句法,避免中国式英语,写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英语论文。

参考文献:

[1]胡庚申.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陆效用.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SCI论文;教学法

引言

SCI论文作为当今世界一流的科学论文收录检索条目,它的写作与发表已成为国内许多高校衡量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SCI论文写作过程作为了解与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手段及思路、了解国际最新科研动态的过程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提高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极强的推动力。此外,伴随着我国医学研究领域不断加强的国际学术交流,以英语为工具语言的学术论文写作已成为众多医学研究者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术成果的必备要素。但是对于一直在重教学轻科研的传统培养模式下成长的医学研究生们来说,他们所具备的写作知识远不能满足现阶段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他们在英文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也仅仅是小学时学习的应用文写作知识,以及通过自己阅读文献的零星积累。因此,要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体制,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学术素养、创新意识和能独立从事科研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针对于医学研究生的SCI论文的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是截至目前,针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SCI论文的英文写作能力的研究尚为数不多,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从研究对象来讲,多数研究停留在对SCI收录期刊的语篇结构及句法层面的语言特点的分析,旨在为学术写作提供方向导引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二、从研究方法方面来看,主要有对体裁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的研究,但目前并无太多的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大部分研究只是在文本分析或学生问卷反馈的基础上给出进行体裁教学或探究式教学的建议,缺乏学生的写作的数据分析。三、在研究内容方面,据笔者的调研情况看,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郑家伟(郑家伟,杨秀娟,张善勇,2011),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杨植(杨植,2012)和第三军医大学的詹小青(詹小青,廖荣霞,陈敏,2010)的研究涉及到具体专业SCI论文的英语写作之外,其他研究均从广泛意义上探讨SCI科技论文的写作及课程建设问题,因而研究缺乏针对性,此外,就SCI科技论文本身来讲,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到特定专业下的具体论文形式写作的探讨。

因此,笔者认为探讨不同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SCI论文写作中的影响程度,找到和发现不同教学法下学生SCI论文写作能力的最佳发展维度对于弥补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中的空白,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研究生SCI论文的写作能力发展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具体来讲,本研究重点围绕写作教学常用的体裁法、成果法和过程法来展开,其研究结论如下:

一、体裁法

总体来讲,体裁法对学生语篇结构的影响最大。在教学中,教师分别选用了比较标准的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临床总结的范文与学生品读,重点讲授了学术论文与学生较熟悉的说明文、记叙文以及一般性论说文的体裁区别。此外,对于学生影响较大的应用文体裁意识,教师也着重进行了讲解和分析,使学生首先从文章样式上有了直观而形象的了解和掌握。反应在写作中,学生一般能基本遵循学术论文的篇章结构,做到不落要素,但是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文章各部分结构匹配合理、详略得当。

二、成果法

在学生SCI论文写作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成果法对其学术语言维度的影响功不可没。由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母语因素的干扰,并且长久以来缺乏学术语料的输入,因此,研究生们的写作水平体现在语言层面上则基本处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不但缺乏学术词汇的积累,而且在句式结构和表达形式上单一枯燥,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表达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大量学术语料的输入,一方面通过精选真实语料中的高频词汇和表达法来强化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对比评价纠正学生文本中的语言、语法问题和非常规表达现象。由此,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积累科学词汇和表达,并通过不断的写作训练应用到真实的写作任务当中。

三、过程法

在实际教学中,过程法一直以组合的形式应用于前两个教学法实施过程之中,通过学生的座谈和问卷反馈分析,过程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依据过程教学法的写前、写中和写后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写前阶段应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在写中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互评引导学生不断地修正文本并反思错误原因。在写后阶段,教师除给予建设性的点评之外还会进一步指出学生下一步的改进目标。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求学生对课堂的每一个学习步骤进行课下反思,从教和学两个角度对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和建议,反思自我学习的优势和劣势等。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逐渐在过程法中领悟到了批判性思维的实质和意义,掌握批判性思维的行为策略,并能自觉地把这种策略应用到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中。学生科研能力水平提高了,其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自然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家伟,杨秀娟,张善勇. 如何撰写与发表口腔医学SCI论文[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9(5):420-429. 

[2]杨植.SCI 论文写作与中医药研究生医学英语写作课程建设探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92-94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 语文教师 刍议

初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认识水平低,阅读范围窄,写作尤其是写议论文,颇感困难。加之近年来“淡化文体”这一教学思潮的影响,多数语文教师对初中议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相对于其他文体的写作研究始终处于滞后状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之后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吸取前人的经验,从问题出发,针对所授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初中议论文作文教学的思路与训练方法,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探讨如下。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激情

学生有了写作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但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来。这是因为作文十分明显地受情感的制约。所以,激感是作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因此,每次作文,我们都要采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感情。如语言激励法。学校开展某一活动,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准备向报刊推荐,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次作文大家比一比,看谁的文章能入选,从而点燃起他们的写作热情,激发起他们竞争意识。此外,还有趣文引导法、语言描绘法、设置需要法等等。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使学生心中的情感喷发出来,学生才会笔下生花,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来。总之,在课堂准备这一环节上,可采取课外准备与课内准备相结合。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这一环节,使作文教学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前量,使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产生一种志同道合的默契,为教师的课内指导奠定基础。[1]

二、强调听说读写相结合

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根据学科的特点,通过对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听,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说,可以体现学生的思维个性,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读,是吸收信息的过程,也是通过理解,加工获取新知的过程。写是语言的综合运用,是在听、说、读能力训练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是运用语言文字最高要求的能力表现。在德国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是把说和写放在一部分的,称为“口笔语训练”,他们认为把说和写的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以说促写,以写促说”,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当然,遵循人类的生长发育规律,听的能力培养,又是其它三种能力培养的基础。所以,“轻松作文”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相结合,给学生的作文能力训练设置台阶,让他们明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起写作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2]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在这种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过程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流畅性是指能产生大量念头的能力特征;变通性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特征;独特性是指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特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 7—9 年级学生的“写作”目标这样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多面体,它会以不同的方式与角度展现在观察主体面前。鉴于此,“轻松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使学生思维活跃,办法多而且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可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顺着自己新奇的思路,身心愉悦地去完成作文。

四、让学生广泛积累写作材料

文章要言之有物。这“有物”,就是说文章内容要充实。议论文也应该是这样,文章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事实论据,事理论据),有了充足的论据,论证才会充分,文章才会有说服力。我们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有些学生写议论文往往只是空洞的说教,缺乏论据,这样文章就显得苍白无力。究其原因,关键是平时掌握的写作材料太少。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就要要求学生广泛积累写作材料。首先,是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广播。在读、看、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其中的名人、名事、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俚语、格言、歇后语等等,应多记忆,多积累。同时让学生准备“材料积累本”,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有意义的材料积累其上,并要求积累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如按思想分成“惜时篇”、“勤奋篇”、“知识篇”、“集体篇”、“人生篇”、“国家社会篇”等等。其次,是让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书籍、历史资料中汲取写作“营养”。

因为我们生活中、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大都可在历史中找到“影子”,中外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故事都可以积累。再次,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去积累材料。社会生活中的新闻、趣事,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个人的生活经历,也都可以积累。这样广泛地积累了写作素材,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而写议论文,也就不会

因找不到恰当的论据而犯愁了。[3]

五、营造作文写作氛围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是小学生的日常话语中也有着大量的议论。议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我们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同学们常常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彼此都想说服对方而展开唇枪舌战,这就是议论;父母不让看电视或踢足球时,我们总是会提出许多理由,把它们写下来就是

议论短文。这是一种很好的营造议论文写作氛围的办法。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这种“听”和“读”也是营造议论文写作氛围的好办法之一。为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早读时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读一些短小精悍、文笔优美的议论文,并不时进行听写训练,对一些特别优秀的议论文,则让学生反复诵读,娴记于心,运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议论习惯,加深对议论文这一文章类型的理解,产生按这一模式试一试的欲望。

六、教师要充分发挥写作评价的魅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对中学生的写作评价是评改一支笔,以教师的自身经历和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和阅历,以教师的一己之见代替学生的想象和发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改革评价方式,鼓励中学生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出评价的魅力。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作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为此,对中学生写作评价应采用“积极、主动”定型;对写作品质应采用“很好、好、还需努力”等来定型;对写作的性格采用“勇敢、顽强”等来定型。对学生各抒己见的有创意的表达要给予充分鼓励。

参考文献

[1]杨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指导的探究[D].华东师大硕文,2008,4.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4

“过程体裁教学法”把写作看作是一个过程,侧重于写作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最终的写作结果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学生深入了解写作理论的意义,并意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无疑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协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 什么是“过程体裁教学法”

写作是一种通过运用语言知识来实现社会交际目的的工作,在过程体裁教学理论中,通常都是将写作与社会相联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体裁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进行有意识的转变,不再专注成稿的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裁意识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范文的讲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互改,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把握写作步骤,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能力。

二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教师分析范文

教师对范文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分析范文的体裁及该体裁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交际目的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体裁类型的同时也了解该体裁的语境要素,通过对体裁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素进行把握来进一步掌握该体裁的交际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全面地对该体裁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在对范文体裁进行讲解和把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裁语境要素,通过分析题目来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位来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讨论来共同完成写作。

3.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讲解与训练后,教师可以找出与范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写作。可适当要求学生就题目来拟订文章的提纲及写作的计划。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的体裁知识和相关语境要素来完成初稿,并独立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4.课堂修改与评价

完成写作后,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互改,指出错误,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批改。这样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最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正,并形成完整的终稿。

三 结合“过程体裁教学法”探索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不再让学习局限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范文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并进行分析,再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宣讲分析结果。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分析的方向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构建写作体系

在范文体裁的分析与仿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理念,先就某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一段时间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另一范文的体裁与仿写技巧时,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添加,并通过小组互评和修改及时巩固自身知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3.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时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说明文和议论文向来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写作课程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范文体裁进行分析。针对说明文与议论文这两大重点写作体裁,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热门话题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实时把握文章的时效性。同时,在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总结与归纳,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征,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4.规范写作评估规则,强化教师课堂监督职能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5

论文摘 要: 在我国,高职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高职的英语教育还存在体质不完善、教学方法不系统等问题,再加上还没有一套统一标准的教学法来进行高职英语的教学,这其中就包括了英语写作的教学。长期以来,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法的重结果、轻过程,对高职学生写作的提高特别是他们进行有效写作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与之相对的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写作的认知过程,将它运用于中国高职英语课堂是一种教学的突破和创新,对学生的英语有效写作也有着巨大的帮助。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职英语教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怎样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成了老师们和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英语水平的提高不仅要表现在听、说、读这三个基本技能上,写作作为语言的一种输出技能更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教师对写作的教学一直停留在了传统的结果写作法的教授,即只注重学生最终的写作成果,学生的写作在老师支配之下完成,而忽略了学生的写作过程。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高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稍弱一些。因此,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对写作教学就采用了注重结果的教学法,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法对高职学生发挥有效的作用,而结果法的教授也有其弊端,因为它只注重语法词汇,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支配的地位,写出来的文章容易干瘪无新意及模式化。长此以往,它对高职学生写作的提高特别是他们进行有效写作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与结果写作法相对的过程写作法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因为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写作的认知过程,将它运用于中国高职英语课堂是一种教学的突破和创新,对学生的有效写作也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1.过程写作法的提出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开始了对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研究。过程写作教学法不仅吸收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法成果,而且它是基于认知心理学,是一种集心理认知、思维创作及社会交互等循环过程于一体的教学法。最先提出过程写作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1966:184),他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在写作课上老师应该教的是一步一步构成写作过程的操作方法。”过程写作理论在交际法的基础之上强调写作过程的交际互动性而非作者的个人行为。而后,美国的两位学者Raime和Zamel将过程写作教学法运用于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实践中,并对英语作为非母语的写作教学做了相关研究,从而证实了过程写作教学法运用于二语课堂的可行性,他们强调写作课应该重点放在写作表达和创作过程当中,如果只强调写作成品而不重视写作过程,学生将不会得益。

过程写作教学法基于认知心理学和建构理论,因此它强调的是学生写作时主动建构的过程,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加强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指导写作,学会自我监控和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表现。过程写作教学法的重点是关注学生自身,以及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运用各种策略,它认为写作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重叠的认知过程,在整个认知过程中需要学生去发现、形成、组合、思考、修改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最终成形。教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为读者而写,不要单单只是把语言结构组合起来的程式化写作,而应该将文章赋予交际意义。

2.过程写作法的主要模式

过程写作强调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长期以来,研究者和教育家不断尝试和进行实验,提出了一些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模式,但是对其主要阶段的划分仍然没有统一的意见。Flower和Hayes(1981)认为写作过程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历程和次历程的交互过程,非直线性的阶段过程,他们将过程写作分为计划、转译、复查三个阶段。Guth(1989)则将过程写作划分为触发、资料收集、成文、修改和编辑五个阶段。而有的人认为过程写作分为构思、初稿、同伴批判、修改或写第二稿、老师修改、定稿六个阶段。Tribble(1996)将过程写作定义为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写作者的个人创造性,重视写作训练的发展而非模式化的模仿。他的过程写作四阶段模式较为经典,这四阶段分别是:写前准备(pre-writing)、写作阶段(composing)、修改阶段(revising)和编辑阶段(editing)。本文就主要基于这个模式探讨过程写作与高职学生的有效写作的关系。

3.高职学生的写作现状和有效写作

在我国,由于高职英语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和弊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然是重结果、轻过程,只注重讲授单元语法点和词汇,给学生布置的写作任务则让学生在课后草草一写,交上去匆匆一批就可以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和考试,则对写作过程和写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重视,从而无法掌握写作的规律和策略,进而产生了厌烦、无视英语写作的情绪。再加上我国没有统一的一套高职教材来针对强化高职学生的写作,现行的教材基本上是将写作部分放在每个单元最后作为阅读课文的补充和附属品,使得写作部分没有一个统一坚实的结构框架,写作完全是词汇语法和阅读文章的延伸。再加上高职的英语课时少,不能单独地开设写作课,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学生练习写作的时间就更少。因此,当学生一旦写作起来就难免暴露一些问题,比如,用词不当,语法混乱,将汉语语法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英语写作当中,缺乏高效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以及有一些不良的写作心理和写作习惯。

如何让高职学生进行有效写作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写作是指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捕捉信息,组织要点;注重开头,写好结尾;遣词造句,准确表达;整理成篇,行文连贯;规范书写,一气呵成。根据上面所提到的过程写作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进行有效写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它运用于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中,可以解决高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4.过程写作教学法与高职学生的有效写作

上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我们知道过程写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根据Tribble(1996)对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划分,我们将它融入高职英语写作课堂,以使学生进行有效写作。

4.1写前准备(pre-writing) "

写前准备也是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做好动笔前的各种准备。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所写作的题目、题材及写作目的和表达思想。这几者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只有好好审题把握题目,才能确定对题目所持观点和文章走向。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所选题目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写作欲望的题目,但学生主观地、积极地去写作。教师还应该适时地帮助学生清楚其写作目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在写作中充当主要角色。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门职业技术,因此教师可以考虑选择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一些话题,让他们在提高英语写作的同时也增进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写作也可以叫做创作,因此在创作的同时,学生应对题目进行探索,清楚和了解自己对题目知道多少,了解其他人对题目的态度和立场。这个阶段不是要求学生马上就能写出美妙绝伦、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的文章,而是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和方面,从而全面地思考问题,拓宽视野和思维。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阅读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和同学相互讨论,打草稿等等。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讨论主题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以找出相近的题材,并收集素材,整理观点,从而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基础。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组织文章的结构,拟写提纲,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写作更加胸有成竹。教师也可以用分组讨论的课堂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减少其写作中不知道怎么表达的焦虑。

4.2写作阶段(composing)

写作阶段是学生经过写作前仔细的构想和准备,对腹稿的筛选并列出提纲的基础上进行的初稿的写作。在此阶段,教师要不时地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计划,确定写作风格、修辞措辞及文本格式等。在此阶段中也应要求学生将自己之前的构思明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主要将重点放在文章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了,要把握文章的组织形式。在着手开始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搭好框架,看是否与原先的构想相符,基础是否打牢。此时,不应该过于挑剔,也不应该过度注意措辞修饰、标点语法、遣词造句等。学生在此阶段尽量一鼓作气地将文章完成,即使看似有些凌乱也没关系,不必为推敲某个词句而扰乱整个写作过程。

4.3修改阶段(revising)

修改阶段是过程写作中极其重要的阶段。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感,而且能培养对潜在读者的阅读期望的感觉。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第二稿以后,根据同伴和老师的评判和反馈而进入的。因为写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能力的过程,修改作为重新认知、重新发现:重新创作的过程,不仅是其中重要的步骤,而且始终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此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自己修改或学生间的相互修改,主要是根据反馈信息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语言表达形式是否正确,包括语法结构、句式句型、标点符号、拼写大小写等。第二是老师将个人和集体修改过的初稿收回批阅。在师生共同的评改基础上,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第二稿再做进一步修改,再次基础之上重新写作。

上述可见,修改阶段是使文章与修辞环境达到完整的契合,准确恰当地向读者传递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和写作目的。在整个阶段,学生起主导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无意识地获得写作技巧。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强化过程写作的修改阶段非常有必要和重要,因为这个阶段会引导他们更好地进行有效写作。

4.5编辑阶段(editing)

修改阶段之后就是编辑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首先通读所完成的文章,对该增加删减的部分做修改。它是过程写作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校正标点、措辞、语气等技术上的错误,学生再进行修改和重写,直到最后成稿。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对成稿较初稿进步的地方提出来加以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从而取得的进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写作更加充满信息和兴趣。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6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土木工程

科技论文是学者呈现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也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国内高校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发表科研论文,甚至SCI检索论文的毕业要求,而且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术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习惯、写作格式并不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也不规范。本文拟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论文各章节的写作要求及建议。

一、传统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授课内容以专业词汇为主导目前,一些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的认知仍是学习专业词汇,而部分专业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也是以专业词汇的介绍为主导。然而,专业词汇的学习是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学习阶段应加强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要求等。

(二)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刻意回避我们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一般会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也会做出一定假设。因此,针对某一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及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结果。事实上,我们对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的讨论越充分,论文的可靠性越高。而教师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讨论及负面结果的呈现。

(三)结果讨论与展望不够重视在科技论文中,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展望,可以使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更完整,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文科技论文撰写及授课更加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描述,缺乏对研究结果的合理解释分析。例如,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多种解释,我们可以致力于分析讨论多种可能,并深入展开。结果讨论和展望的内容越饱满,表明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1]

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

我们可以根据传统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题目、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等各个部分逐一进行探讨,提出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习惯及规范。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 写作教学方法

一、引言

近十年来,独立学院迅猛发展,极大地满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模式创新的需求,已经成长为中国高等教育一支重要的组成力量。但是在其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这种新生的发展还不成熟的高教模式与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这两个主要因素给不断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这个根本任务带来阻力,尤其是写作教学。徐克容教授曾指出,写作是目前多数学生最薄弱的一个基本功。对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笔者是武汉一所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师,在上写作的第一堂课时就学生心中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一项技能作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出人意料,97%的学生最头疼写作文,唯恐避之而不及。所以不难想象他们在08年和09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只有作文部分的通过率低于全国高校平均水平。本文对三种主要的写作教学法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适合这个特殊而又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写作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二、英语写作教学法概述

1.成品教学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成品教学法是目前国内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其基本框架为“分析范文―模仿范文―批改作文―讲评作文”。它以行为主义理论为依据,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提供刺激,学生作出反应,再进行强化的单边过程。总的来讲,这种教学法注重语言知识的运用,强调文章要选词恰当、句法合理、段落展开模式清晰、结构完整等。这样虽然鼓励了对输入信息(input)的模仿和再创造,学生因此了解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但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支配,学生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此外,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未能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反馈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往往不加重视,有的学生会感到从教师的评语中得不到实质性的帮助。教学双方都容易停留在“刺激”的阶段上,在“反馈”上花的功夫不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1]

2.过程教学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顾名思义,过程教学法就是把关注点放在写作的过程上,其框架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归纳。虽然具体阶段不一样,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写前准备(prewriting)―写初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认为写作过程不是写作者的单向活动,而是群体的交际行为。

在写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课堂活动,使学生分组对作文题进行讨论,大家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记录所有与作文题相关的有用的部分,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写出初稿。教师此时认真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必要时给予指导。修改阶段即学生首先对自己的初稿进行改进,然后通过“同学互评”(peer-evaluation)的课堂活动,相互讨论修改各自的作文并提出反馈意见。

这种教学法最大的优点是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构思、起草、讨论、修改,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缺点是由于缺乏范文参考,学生在写前对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缺乏了解,另外,由于只关注整个文章的谋篇布局,学生缺乏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对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3.写长法(length approach)

写长法是我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于本世纪初提出的写作教学新理念,提倡学生尽量写长作文,加大对平时所学知识的运用量,“以写促学”,全面带动英语听、说、读能力的提高。其基本框架为“不同文体精美范文分析―布置相关话题―初稿―讨论修改”。这种教学法将成品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的优点兼收并蓄,既通过范文分析让学生清楚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依个模仿并再创造,而且也提倡“学生中心论”――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改进自己的作文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爱写、敢写,畅写欲言。经过多次的修改后达到“由长到精”的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法的采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学生已达到外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具备良好的语法基础及应用能力,如须拥有5000左右的词汇量,其中能活用的词与短语须超过2000个;具有或接近中级阅读的能力;已经有过一定的写作训练。[2]对于英语水平未完全达到这些要求的学生来说,按部就班这种教学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三、作文中的突出问题

1.语法混乱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生对语法中很多基本概念模糊不清,语法规则一知半解,经常出现词性不分、时态语态误用、句子成分残缺不全等基本错误。例如:

(1)The air is full of boring and tense.

(2)The driver of the red car was died on the spot.

(3)We should read books may be useful to us.

在例句(1)中,boring和tense这两个形容词显然被当成名词boredom和tension充当补足成分。例(2)中,die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用于被动语态。例(3)中,books一词在这个句子中既作read的宾语又是be动词的主语,句子结构错误或者说不完整。从以上错误可以看出,学生语法基础薄弱,写句子依靠语感,极大地制约了语言的正确性。

2.表达不力

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词汇水平有限,又不善于将平时积累的精彩地道的词组或句子派上用场,而且使用的句型单一,如大量的简单句和短句,导致语言过于简单,读来如同喝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现以笔者的学生作文中的部分内容举例说明:

The great China is 60-year-old.She is young.She is also old,as a history with 5000 years.

本段描述作者在建国六十周年国庆期间的所观所想。“60-year-old”一词实在是平淡无奇,第二句太短太抽象,需要细节加以支撑,第三句表达不准确。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学生主动词汇较少,也缺乏写作技巧,阻碍了学生写出生动流畅的文章。

3.中式英语

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总是能找出一些不符合英语语言规范或是与英语文化习惯相悖的表达,让人啼笑皆非。例如:

(1)However,it began sunny.

(2)The girl is in her flower age.

(3)I’m a Chinese who likes red tea and red sugar.

很明显第一句受汉语思维顺序模式的影响,违背了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第二句没有语法错误却是硬套汉语习惯,第三句则是由于不了解red一词在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导致的错误表达。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作文时深受中式思维和文化的影响,怎能写出地道的文章来?

四、综合写作教学法

由于独立学院生源几乎都是一本二本院校筛选后剩下的分数较低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基础、学习策略和认知水平等方面与一本和二本院校的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就英专学生而言,他们的词汇面和知识面相对较窄,说和写的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写作能力令人担忧,急需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加以指导提高。综观以上提到的各种写作教学方法的利弊和这个群体的特点,单独利用其中一种方法都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笔者认为,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写作体现的是“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3],所以提出要有全局眼光,因阶段而异,并看到写作与其他课程之间、写作与思维能力之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教学法。

第一,鉴于学生语法知识欠缺,词汇量小,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宜采用教授语言知识和段落写作相结合的方法。这里的语言知识包括写作技巧和语法知识。教师应认真总结学生所写句子中的各类语法错误,在讲解写作知识如用词、造句、段落等的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应的语法知识,并提供他们自己写的真实的错误例句,让学生分组讨论加以修改,这样既能加深其对这些语法现象的理解也能提高其语法应用能力。另外,学生课下应交换修改对方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并予以讨论改正最后由教师批改,以巩固效果。

第二,词汇量小也是影响写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却无法表达任何事物”。所以,缺少了词汇,作文便无从下手。词汇的学习虽然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密切相关,但是写作课中的词汇学习也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尤其对于词汇量不大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4]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写作教材中好的词汇、词组或句子,还有在综英课、阅读课及课外英语阅读中的精彩表达,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汇,作文完成后记录好这些词汇表达的来源、数量和质量等情况。前两项可由学生单独完成,最后一项由学生之间讨论完成或是由教师监控。另外,与相互修改语法错误一样,也可相互提出更好的其他词汇等表达方式,相互借鉴。久而久之,不仅扩大了词汇量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初级阶段可持续半学期至一学期,依学生总体水平而定。

第三,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与词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后,进入写作的中级阶段――产出完整作文,包括范文分析、拓展思维训练、写初稿、讨论修改、教师批改五个步骤。目前,写作教学“单纯注重形式、注重范文、注重文字,而忽视学生表达和开拓思想内容的主动性”[5],忽视在写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较弱,表现为思维缺乏广度和深度”,[6]对作文主题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对不同文体的范文精挑细选,引导学生从篇章结构的角度分析作者的整体思路,利用综合、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方法体会作者层层深入的表达主题的手法,和“层与层之间的衔接手段,使学生领会文章的内在关系,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7]在构思文章框架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法”、“联想思维法”等方法来拓宽思路,充实内容,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演绎或归纳等逻辑思维法使论述以理服人。教师还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使其在课外以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汲取营养,既扩大了知识面为展开话题打下基础,也体会到了美文中表达思想的方法和遣词造句的技巧。学生在独立完成初稿后,两人为一组就作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等内容展开讨论、修改、互写评语,最后还可写下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以文字或是面谈的形式解决。最后教师可选取一部分典型的作文予以认真修改和点评。

五、结语

写作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就一定能稳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是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世洪.关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Vol.24:6.

[2]王初明.运用写长法应当注意什么[J].外语界,2006,(5).

[3]李庆,谢超然.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再思考[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Vol.22:2.

[4]刘东虹.写作策略与产出性词汇量对写作质量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4,(3).

[5]丁言仁.注重内容,区分阶段――英语写作过程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国外外语教学,1999,(3).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8

一、写作准备阶段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及审题能力。与传统素材搜集方法不同,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以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的形式来收集素材,注重引导学生审题,强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童年趣事》这一节作文课,要求学生写童年生活中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情。教师在课前先布置作文题目,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素材的收集情况。如小组共同讨论应收集什么素材、采用什么方式收集素材等。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自拟作文题目、构思文章体裁和结构,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议题说题”的讨论活动。小组中的每一个组员先讲述自己对作文主题的理解,以及如何构思作文。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分享观点并进行激烈的讨论,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丰富作文内容、升华主题的目的。这样教学,教师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指出学生收集素材的方向,辅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迅速进入写作状态。

二、写作过程阶段

写作阶段也就是创作的阶段。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写作准备之后,学生的写作思路逐渐明朗,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在脑海中生成的图式转换为文字。在这一写作阶段,学生应当对整篇文章进行合理布局,如文章开头应如何吸引读者,令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结尾处应如何使用中心主旨句,起到画龙点睛并升华主题的效果。学生还要处理好段落之间的关系,使前后文字衔接自然、流畅、层次分明。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具体的写作,如教会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必在意文藻是否华丽,以及修辞手法是否繁多,如果拘泥于一些细节,反而影响写作思路的流畅性。例如,在教学《童年趣事》这一作文课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根据第一阶段形成的写作思路行文。有的学生写出自己童年时与小朋友、父母玩耍的趣事。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以激趣开头,吸引读者;在写童年生活时,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清“趣味”之所在,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结尾处应该画龙点睛,点出童年趣事有趣之所在,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这样教学,学生的文章凸显了真实性,流露出真情,真正吸引了读者、打动了读者。

三、写作修改阶段

过程写作法论文范文9

多元思维 语文教师 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可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思维的培养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要务。高中写作教学按照文体可大致分为记叙文写作教学、说明文写作教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三类。“提倡多元思维是语文教育整体的理念,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因此,通过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议论文写作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

“议论文是通过论证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说服读者的文章。它主要诉诸读者的理智,通过充分有力的论证,使自己的见解获得读者的赞同。”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议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力。例如,议论文大多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而对于一个论点的分析则能考察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的话题。正对这一话题,拥有多元思维的学生将迅速反映出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合理性和各自的不足。

三、语文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亦如此,教师主体的语文思维品质及其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1.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方面

“语文思维品质是语文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或应具备的一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思维特征。”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引导学生形成多元思维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应当具有多元思维。多元思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但在我国,一个人多元思维的形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例如,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家庭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还以高考为主,这便是“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对于教育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心理学方面看,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也往往陷入“第一印象”和“刻板效应”等误区,也就是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往往片面化,以偏概全。这也是一种两极思维的表现,“学习好得学生是优生,学习差得学生是差生”往往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显然具有极大的片面性,陷入两极思维的教师的思维品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教学活动。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果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则要以其自身拥有多元思维为前提。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前,教师主体应当运用发散思维对于话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对于学生针对特定话题自主产生的各类见解进行预见。这是对于教师个体的预见力的一种考验,预见力是语文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语文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思维活动后,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在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推测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般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语文教师本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应当是评价语文教师的重要指标。冉正宝先生将语文思维能力分为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语文教师的语文思维品质体现于教师的语文思维能力之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自身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2.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主体高水平的语文思维品质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在进行议论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写作构思过程的教学对于学生多元思维的形成的影响最为重要。

构思过程“主要是指从作文动机产生到文章框架基本酝酿成熟的心理过程”。该环节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部分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缺乏写作动机,而写作动机的缺乏在于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师首先应当将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学生思维的激活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个议论文写作训练的话题,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将话题与学生有限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作动机激发完成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交互主体,在具体指导之前采取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中生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更趋于完善和深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地位”。教师应当意识到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此通过讨论法,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优势,使学生彼此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使不同的观点生发出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通过认证倾听学生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与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预见到的观点仔细比对,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分析,对于学生小组形成的观点进科学的点评,而不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主观的臆断评价学生思维的成果。

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谈探讨高中语文课程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影响学生多元思维形成的教师因素旨在引起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实际上,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期待学者和教师继续在微观角度上探讨相关问题,以利于语文教育的兴盛和国家人才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