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通信原理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12 01:13:42

通信原理论文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1

1.1结合实际应用

数据通信的发展迅猛,在移动通信中从第一代模拟窝蜂移动通信系统产生至今,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经历了2G、3G时代,现在已经是4G时代了,而GSM技术已过时。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例子。那么就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具体通信专业的研究内容,知道所学的基础理论有什么用,让学生有目的性的来学习这门专业课。下面就结合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做具体介绍。例如在讲解数据通信中的差错控制原理时,可以先列举出一些实际例子,如在网上汇款时除了要输入密码还需要输入一个动态码,或银行汇款时除了要写汇款金额外要写中文字样的总款额,这里的动态码和中文字样的款额都是多余的内容,那么这些多余的内容起到什么了作用?它可以保证用户的安全和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在通信中的发送端我们要传递一些有用的信息,为了确保在接受端能正确接收这些信息,我们也需要增加一些多余的信息来保证有用信息的可靠。这些多余的信息在通信中称为监督码。这就引出了差错控制的概念。那么究竟信息码后要加几位监督码才能保证接收端能收到正确的信息呢?这里以“打篮球”为例,收发双方约定好,用“1”表示球进了,用“0”表示球没进。当接受端接收到一个“1”时认为球进了,接受端接收到一个“0”时认为球没进。假设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码,发送端发送一个“0”时,接收端接收的是“1”,此时接收端是无法知道接收的信息是错的。我们加一些监督码来观察一下是否可以发现错码,在原来“1”和“0”后分别多加一位监督码“1”和“0”,此时收发双方约定用“11”表示球进了,用“00”表示球没进。通常在传输过程中要么没有错码要么错一位码,假设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错码,发送端发送“11”时,接收端接收的是“10”,此时接收端知道产生了错吗,但究竟发送的是“11”还是“00”呢,不知道。这时我们再多加一位监督码来验证一下可以得出结论,当没有监督码时检测不出错误,当加一位监督码时可以检测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当加两位监督码时可以检测到错误并能纠正错误。这就引出了差错控制的原理。我们发现监督码加的越多纠检错能力越强,那是不是越多越好的?从数据通信的性能指标出发,监督码越多传输效率越低,在回到网上汇款那个例子来看,如果动态码越多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相当于在信道中传输的多余信息多,那么必然影响传输效率。那么究竟监督码加几位号呢?之后便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些概念了,如汉明码、循环码和线性分组码。这些例子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其中在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与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引出新的解决方案,导出方法和原理。运用学生身边例子可以深入浅出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复杂问题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简单现象入手总结一般性,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2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传统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是采用黑板和粉笔,这用方式在“数据通信原理”的教学中有利有弊。由于这门课涉及的公式推导很多,如果单纯的在黑板上写公式这样既效率低,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简单的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这样内容的信息量虽然大,但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单一教学手段。对于复杂公式、各种波形图、频谱图则使用多媒体,这样教学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于难理解的地方在板书作出强调,这样的教学手段事半功倍,提高了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数据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工具式课程。课堂上的内容是可以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通过思索能够获得的。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是学好本门课的有效手段,这也就决定了实验课重要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模仿式”教学,即老师对所做实验进行原理分析,给学生做具体演示,然后学生进行模仿,当实验结果达到规定的数据要求时认为实验成功。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不佳,下面列举几种改革方法。

2.1“创新法”实验教学模式

“创新法”是事先给学生做出一个实验,演示具体的波形,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良方案,让学生“创新”。最后让学生演示所得结果,进行讨论。这种方法是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到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2“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规定学时之外开放一周实验室,开放时间段是每天晚上19:00—21:00,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个人,每组发放一本实验指导书,老师给出10个实验题目,每组选择其中的三个题目去完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应的给出一些“优惠政策”,如具体完成时间自己掌握,可以天天来也可以不用天天来。对最先提出设计方案并能完成实验的前5组学生进行答辩,如实验结果达到要求的话,平时成绩满分。对实验完成质量高并有创新点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上会给予加分。结合我院情况,往往实验课积极思考并能提前完成实验规定任务的学生期末的考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

2.3利用Matlab仿真

Matlab是这门课的先修课程,学生对这个软件比较熟悉,所以可以利用Matlab让学生仿真对数据通信课程所涉及内容。进行仿真具有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启发性强的优点。它既能增强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又能弥补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和经费缺乏的不足。具体的方法是提前把要进行的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行仿真,在实验课时检查学生的仿真结果。对此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结语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学自译;译者主体地位;传统翻译标准;自译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关向峰(1958-),男,山西芮城人,淮阴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56-02

纵观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主要有普通翻译理论研究和自译翻译理论研究。但在最近几年,许多翻译理论研究者又把关注焦点集中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研究上来,从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原语文本本位、原语作者独尊的模式。像功能翻译理论、操纵论、文学自译理论都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创立起来的。文学自译,正如Grutman在Mona Baker所编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为自译所下的定义:自译是指“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1]在某种程度上,从“自译”视角研究原语作品、原语作者、原语作者的译文文本,从中探索其创作思想、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和方法等都不啻是一种一举数得的捷径。本文试图从普通翻译理论与文学自译理论的相同及相异之处、原语作者在翻译自己作品对原作所持的态度、翻译策略的使用诸方面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能揭示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普通翻译理论与文学自译理论对原语文本的不同态度

1.普通翻译理论对原语文本的态度

正如谭载喜教授在《新编奈达论翻译》论著中所指出的,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大致经历过四个重要阶段,即语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交际学理论(通信论)及社会符号学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原语文本为本位,从中探索其字、词、短语、句子、语篇在目标语中的对应,而始终使译者处于被动的、不被重视的境地。[2]

(1)语文学理论。语文学理论着眼于原文的文学特征,[3]特别注重话语的主体结构和风格,但着眼点通常在话语的原点(原文的作者和背景)而不在读者。其争论的问题是使信息适应人,还是使人适应信息。换言之,译者必须决定究竟是调整信息的形式以适应受者的能力,还是鼓励受者获取足够的背景知识以充分领略原文的某些妙处。

(2)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讲的是一系列的对应规则,这些规则对于发展机器翻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的对应规则过分地依赖表层结构,而没能充分考虑底层的语义关系。这一翻译理论无论对机器翻译还是人工翻译都缺乏操作性,忽视了话语的交际意义,译文质量可想而知无任何可读性。

(3)交际学理论。交际学理论把翻译纳入语言交际的范畴,主要从信息源点、信息、信息受体、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手段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并且十分注意研究在信息论中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效果和多余信息的问题。采用这一理论突出了信息接受者的作用,把信息接受者作为语言交际活动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以交际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理论缺乏足够的广度,没有为人们了解各个话语层次上语言符号的性质提供充实的基础。另外,交际理论也没有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向人们提供充分的启示。

(4)社会符号学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句和话语结构的意义,同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话语中所提到的各种动作和物体的象征意义。并且对于区分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以上四种普通翻译理论研究中笔者发现,普通翻译理论过于依赖原语文本、过于注重原语作者的文本信息传递,根本没有考虑译者主体性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忽视目标语文化及目标语受者的审美情趣和取向。

2.文学自译对原语文本的态度

正如我国著名文学自译理论研究家陈吉荣教授所指出的:自译是“由作者承担的一种特殊策略性、进程性的翻译行为和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作者用另外某种语言翻译自己作品的文本信息和写作意图,这种内在动机推动的翻译活动既考虑作品主题的复现,也考虑双重语境中的文本功能,并对文学的延续产生作用”。[4]从陈教授这一段话中,我们至少能获取以下几条信息:(1)自译是作者用另外某种语言翻译自己的作品。(2)翻译的目的是传达自己作品的文本信息和写作意图。(3)自译作品的目的是自己作品主题复现。在原语语境下,原语作品得到原语读者接受和认可的情况下,在自译过程中把目标语语境、目标语受众的接受能力一并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4)扩大自己作品的影响力,延续作品的生命力。换句话说,自译者把自己的原语文本只看作提供信息、传达自己意图的工具。在翻译过程中,又把自己的关注焦点转移到目标语语境、目标语接受者,而不是采用逐字逐句地照搬原语文本的翻译方法,自由度远远超出他译者。

二、他译和自译对译者主体地位的截然不同态度

1.他译完全忽视译者的主体地位

就翻译理论和标准而言,我国一直沿用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傅雷先生的“神似说”和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5]以及近、当代众多翻译工作者所提出的“忠实、通顺”等理论作为翻译标准。在这些理论中,都始终把原语文本放在首要位置,其次再追求译文的通顺、文雅。在很大程度上,忠实原语文化、原语文本在我国翻译界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所谓忠实,首先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6]在我国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四个发展阶段,也没有把译者的主体地位放在应有的位置。其中在谭载喜教授所编译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一书中,对译者主体地位作了以下描述:“译者必须尽量避免主观性,任何译者都难免不给译文加进主观成分。在理解原文信息、选择译文词汇、语法形式以及语体特征时,他必然会受到自己对原作者及原信息所持态度的影响。由于译者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必然会给译文留下自己个性的烙印。但是从理智上说,译者应该诚实,不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加给译文,不歪曲原文信息以适应自己思想和感情上的需要。一句话,译者应当尽一切努力,把不合作者和信息原意的主观因素限制到最低点。”[7]从以上中西方翻译理论中不难看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是绝对禁止的、不允许的。

2.自译注重译者的主体地位和创作能力的发挥

在中西方近、当代文学史上,涌现出大量双语能力都很强的作家,他们在完成作品创作后,或即时或延时地把自己的作品又翻译成其他语言,进一步扩大其作品的影响力。那么,这些作家在翻译自己作品时,是否会采用我们普通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不折不扣、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原作的创作理念、文体风格翻译成目标语言?完全脱离自己在原创时期的主体地位和创作能力发挥,完全不顾及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语受者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呢?通过对这部分作家自译作品和原语作品的对比,答案是完全否定的。那么,他们在自译作品时都采用了哪些翻译理念、翻译策略呢?

(1)改写原语作品,完善原作思想。对几位著名自译作家的译作和原作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译作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作的翻译,正如自译理论研究家Fitch通过对贝克特双语文本研究后所说:“一部作品,两个文本。”[8]那么,自译作家在翻译原作时,为什么要改写原作?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延时翻译时,作为译者的原作者思想由于受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身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借助译作进一步抒发自己新观念、新思路。

(2)重写原作,把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放在首位。除了改写,自译作家还会采用更极端策略,摒弃原作,完全用目标语写作来适应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目标语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嗜好。

(3)采用隐喻策略,克服双语互译时语言表述困难。在双语互译时,自译作家会采用隐喻翻译策略来克服原语转换成目标语时语言表述的困难。这一策略在普通翻译中也会采用。

自译作家除了采用上述几种主体性翻译策略外,还会采用释义、增减、调整多种策略。

三、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

房屋主体结构优劣会影响到房屋整体的质量,同样,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与否也会影响到译作的整体质量。试想,译者本身如不开动脑筋全面理解原作精神,深入思考目标语语言文化、目标语受众审美情趣和目标语语言的表述,怎能期待译者译出高质量的译作?

关于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刘宓庆教授在《当代翻译理论》有如下描述:译者除了受客观制约性消极面影响外,“还有一个经常起重要作用的积极面,那就是翻译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译者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制约性的过程”。[9]同时,他还针对译者主体地位发挥应具备的三种能力作了详尽的描述,即:(1)分析―综合能力;(2)应变―对策能力;(3)表述―行文能力。总之,译者主体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是必须具有的。

那么,强调译者主体地位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胡译、乱译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译者当然要受到原作、目标语文化、目标语受众审美情趣等客观因素制约。对某些类型的文本,主要是文学类(包括诗歌),就可采用自译作家所采用的改写、重写、隐喻、释义、增减等策略。对科技文献、产品介绍、工艺流程可根据翻译委托人提出的翻译文本要求和文本用途,采用摘译、编译、释义、增减等策略,不能随意重写、改写。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自译理论为翻译工作者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他们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对原作和原作者的思想、文体风格、语言风格可以根据译者的理解和目标语受众的预期接受能力,在译为目标语时,对其进行改写、重写、释义等。对于科技类文本的翻译可以根据翻译委托人的要求和具体用途进行摘译、编译、增减等综合手段进行翻译。这是因为译者作为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沟通媒介,在原语与目标语转换过程中,无形中会把目标语文化环境、目标语受众及译者自身的感受加入到目标语文本中,这一过程可以说就是译者主体地位发挥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黎昌抱.文学自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外国语,2011,(3):89-95.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74.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75.

[4]陈吉荣.基于自译语料的翻译理论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为个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王治江.我国传统翻译标准的符号学探讨[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

[6]英、汉翻译教程:翻译的标准、过程及对译者的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38.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信息及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本文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探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完善了教学手段,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诸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有关通信系统的重要结论。本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系统性强,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往往有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感觉乏味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3)课程试题库陈旧;(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5)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3 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小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立足教学内容力求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多体并存,优势互补。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试题库,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通信产业的最新进展和目前比较前沿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型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面,合理配置演示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仿真实验的便利条件,并将仿真实验及硬件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引入和灵活配置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由学生设计和实现虚拟实验,通过灵活配置一些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概念和结论。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演示等等。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良,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星海,魏长智,张鲁,等.“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87-88.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严复;“信达雅”;泰特勒;三原则;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220-02

一、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的三原则

(一)严复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而来,它含义广泛,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信,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达”则指“辞达而已”中的“达”,即“达旨”,其前提是汉语表现要通顺。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 这显然是在说“达”比“信”更重要,严复是不是由此就不要“信”了呢?非也,请往下看:“……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即“达”的目的还是“信”。严复的“雅”则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是为“达”服务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而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因为严复预设的读者是士大夫和只是分子阶层,故而他要“求其尔雅”以迎合其读者的口味,或如王佐良先生所言,此为其“招徕术”。他认为用“近世利俗”的文字来翻译“则求达难”。他是在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其求“信”,求“达”的目的。由此可见,自“信”至“达”至“雅”都是在追求“达旨”即“意义不倍于本文”。“为达,即所以产信也”,求雅,“实则刻意求显”,亦即为达。求“雅”为“达”,求“达”为“信”,最后的落脚点在“信”上,既一元论,同时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既互为条件,又各自为独立的副标准。此可谓“信、达、雅”之真谛所在。

(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1790年,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我想这样描述以下好的翻译:原作的长处应完全无损地移入另一种语言,使移入语所属国的本地人能够明白地领悟,鲜明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王宏印,2003:103)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泰特勒非常注重对原文的忠实。

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为:“(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129)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

二、两种理论的文化渊源

(一)严复翻译的文化渊源

国内有学者认为“信达雅”受到泰特勒三原则的影响。其实信、达、雅的思想早见与1700多年前中国佛经翻译家支谦的理论。据钱钟书先生考证,严复的“信、达、雅”三字,在三国时支谦写的《句法经序》中,皆已见到,问云:“仆初嫌其词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以,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按“严”即“庄严”之“严”,与“饰”变文同义。可见,信、达、雅这三个字,早在1700多年前支谦的这段文字中逐字拈出。此后,“信达雅”仍零散地出现于其他翻译家的译论中。清朝时期,另一位被人忽略的翻译理论家马建中在1894年,即严复的“信达雅”发表的前五年,在《拟设翻译书院》提出了好的翻译必须具备的三个要求:(1)译者精通洋语洋文兼善华文,知道两种语言的相似处和差异;(2)译者应该全面了解原文的意思、精神和风格,并把这些在译文中准确地表达出来;(3)译文和原文应没有差异,即译文和原文是一样的。这些要求概况起来就是“信”,从内容意指到风格效果无所不信。与严复的原则相比,马建中对翻译的要求更为普遍,被认为是翻译的最高原则。由于马建中是位语法学家而非翻译学家,加之他没有任何翻译实践,因此,他的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忽视。

(二)泰特勒翻译原则的理论背景

对于翻译实践的方法和原则的概况早期较为典型的法国多莱所提出的成功翻译的四原则;随后是德国路德提出的翻译修补七规则;18世纪的巴托提出句法调整十二法;1680年,德莱顿提出:(1)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2)译者译诗,不仅要掌握目的语和来源语,还必须懂得作诗的艺术;(3)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表面修饰成分,即词语;(4)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5)翻译分为三类:逐字译、意译、拟译。

三、两种理论的对比

(一)具体内容的差异

严复翻译标准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语义含混,对“信、达、雅”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如果严复的“信”包含了行文风格在内,那么一个“信”字就足以统摄泰氏的三原则,“达”和“雅”就没有了比照的对象。其次,“达”普遍理解为畅达,通顺。按严复本意,由于中英文之间句法差异太大,翻译过程中必须相应采取一些灵活变通手段,用通顺流畅的语言以使原文命意显赫。而“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罗新璋,1984:136)可见,“达”和泰氏第三条原则“译文应当完全跟创作一样流畅”非常接近。另外,“雅”按照严复的原意是指雅正、古雅,用严复自己的翻译实践来验证,就是为求达而使用“汉以前字法句法”,(罗新璋,1984:136)这是严复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吸引特定的目标读者,以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而采用的特殊手段。而无论泰氏所说的内容忠实,表达流畅,还是手法风格的一致都并无此意。后人所说的“雅”相当于“手法风格的一致”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严复本意。

(二)价值取向的差异

中国翻译理论传统的侧重点,历来在于立论的实用性。翻译思想的提出要能指导翻译实践,对实践有参考价值。严复的“信达雅”原本是用来描述翻译之难,并非作为翻译标准而提出来的。他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关心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问题。而泰特勒的三原则是忠实的三个层次的详细界说,从内容忠实到风格手法一致再到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步步深入、层次井然。反映出的逻辑形式清晰明了,与洗练含蓄、充满暗示的“信达雅”的重大不同。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起,就开始强调哲学的在于它满足了人性自在的思辨兴趣,体现了人的自有本性,不在于征服自然的实用目的。即西方学术是本着“认知”的目的,为着严肃的“科学”追求而建立的。西方译论重细致分析,理性抽象及理论推演,语言表述上注重逻辑的条理性,层次性及内容上的清晰明确。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悟性思维使得传统译论在表述上表现出模糊性与含蓄性,无法科学明晰地界定相关学术概念,从而使得理论概念不具有现代翻译理论所要求的严密的逻辑性。严复的“信达雅”说,三个字简练含蓄,留给我们无限演绎、解读和扩展的空间。要想理解“信达雅”,须靠我们对先辈思想融会贯通的联想与领悟。西方译论受传统哲学的影响,自始至终贯穿者强烈的主客体意识,如从多莱到泰特勒都强调译文应以原文为指归,突出原文的重要地位,字面上也交代得一清二楚。以“达”为例,严复的“达”和泰特勒的第三条原则“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意思大致相同,只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这最为接近的原则中,最能反应出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差异,以及对原文的尊重程度的不同。严复不具体阐释“信达雅”的具体含义,不是语义疏漏,而是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心领神会,点到为止。

四、结论及启示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三原则在具体内容、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有差异。对这些差异如不加以分析,很容易认为这两者之间大体相符,这也是造成抄袭之说的重要原因。其次,它忽视了中西译论丰富的自有传统,人为割裂了中西译论各自内在的传承性、连续性。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是西方译论本位,过于崇拜西方译论思想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西译论交流中的极度不平衡状态,是对西方译论盲目崇拜,对我们自有的译论缺乏信心的一种表现。对比严复和泰特勒翻译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研究中西翻译理论时,我们既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优势与局限性,不可忽视别国成就,亦不可妄自菲薄。我们应在弘扬传统译论精华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译论成果,促进中国翻译理论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History/Cultrue: a sourcebook [C]. tran. And ed. Routledge. Inc, 1992.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冯国华,吴群.论翻译的原则[J].中国翻译,2001,(6).

[4][英]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马建中.拟设翻译书院议[C]//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5

作为凝结数代人智慧结晶的宝藏,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回顾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研究,从最初的自得,到强烈的反思倾向,再到积极研究,它的价值,尤其是现代价值,逐渐为人们所挖掘、接受。 一、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严复的“信达雅”说,傅雷的“神似”论,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说较负盛名。不同时期翻译理论的内在联系使我国传统翻译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自己经典的翻译理论:“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一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做到:忠于原文,强调原文内容的准确传递,即信;意思表达准确流畅,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即达;文笔优美,富有文采,强调文章的可读性,即雅。三者是个完整的原则体系,是严复结合了古代佛经翻译基础和自己的实践提出的。 傅雷的“神似”说见于“《高老头》重译本序”,“以效果而论,翻译应该象临画一样,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神韵全部抓握住了,才能放大胆子。”他认为翻译在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神行皆具最佳,当神似与形似无法两全时,就不该拘泥于字面,应使译文成为纯粹的目的语,能朗朗上口。为求神韵,而稍略形色。而精读熟读原文,对原文透彻理解,是“神似”的前提条件。 在前两个翻译理论的基础上,钱钟书又提出了“化境”论。 “文字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将这一翻译的造诣,“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终于原作而又生动自然。 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现代价值 (一)人文主义价值。现代社会中,人文关怀和人性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价值名词。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对读者的重视反映出传统理论对人的重视。在翻译中,以读者的理解和享受为先,以人为本,重视读者,反映了传统理论的现代人文价值。 严复的“信达雅”,首者“信”,对原文意思的准确传递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从文字里领会原文的意思,可以满足读者阅读需要;而“达、雅”,准确流畅又富于文采的译文则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灵魂和真谛。 严复曾在与梁启超的通信中提到:“仆之于文,非务渊雅也,务其事耳。”即反映出他对雅,也就是对文采,对艺术性的要求并不是“渊雅”,而是“务事”的、世人读者多能接受的“通雅”。他“用近世俗利俗文字,则求达雅”来表明对世人阅读需要的重视。 “雅”尤其体现了严复重视读者的人文思想。同样,钱钟书的“化境”认为应该“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或”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儿来“以及”好的译作可以激发读者对原作的好奇心”等等,这些都以读者的感受和利益为先,人文价值从以读者为中心这一观点中表露无疑。 (二)与西方翻译理论的互通性。互通这个词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现代并不陌生。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虽存差异,但并不能忽视它们的互通性。国际交流与互通,这也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现代价值之一。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我们在翻译理论上也应该看到彼此的共性及其相互联系,促进中西翻译的交流与共同进步,而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 以西方“功能对等”为例,首先,在对待读者的态度上,与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就有着很大的互通性和异曲同工之妙。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强调交际功能,重视读者的接受力。他认为,优秀的译者,应常设想有位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对面听自己口述译文,或正阅读电脑屏幕上的译文。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观点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化境”等论点不谋而合。 其次,在对原文的忠实度上,奈达的“等效翻译”指出:译者所求的当是对等语,而不是同一语。翻译的准确性在于译文能否让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与原文读者阅读时一样或类似的感受。翻译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忠实“层面,而是兼顾原文与读者。而严复的“信达雅”和钱钟书主张打通中西,达到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在对文章理解上的互通,这些都与西方等效原则一样,主张在忠实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最后,奈达的内容为主,形式为次,在语言形式不同的情况下,为保留内容就必须改变形式的理论与我国严复“信”论中“不拘形式,不受形式束缚”及傅雷“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等理论也是殊途同归。 (三)和谐观念。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同目标,也被人们细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和谐观念也因此而体现出了它的现代价值。 传统翻译对读者的重视首先体现了译文与人的和谐,而翻译理论本身同样也少不了和谐因素。 最明显的是严复的“信达雅”,三者间的和谐是译文的真谛。 单就信和达来说,二者是同一事物统一和谐的两面,不宜偏重一方。译文首先要做到“信”,同时又不能失“达”,而“雅”则为美化译文,步步递进,层层深入。 #p#分页标题#e# 傅雷的“神似”讲究神与形的和谐统一,只有二者无法兼得时才“重神而不重形”。他在处理翻译中过与不及的问题时,力求中庸,即万物和谐之道,“过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钱钟书的“化境”重视译文忠于原作又不似译本,在乎形式与精髓的和谐统一。“化境”之“化”在于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目标语与目的语的和谐,忠实与演绎的和谐。 总之,我国传统翻译理论是做丰富的宝藏,蕴含着无穷的价值,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它的价值仍不容小觑。本土的翻译经验和翻译资源是我们最深厚、最值得珍惜的文化资源。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6

Abstract: MATLAB possesses powerful functions and high practicality, so the paper introduces that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teaching not only has resolved the shortcoming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mproved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but also inspires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cultivates their practical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关键词: 通信原理;MATLAB;教学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principle;MATLAB;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N9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222-02

0 引言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内容丰富,概念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通信原理》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教学侧重通信原理和通信理论。同学们需要通过大量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软件,它集成计算、应用仿真、数据可视化功能和程序设计功能。因此,将MATLAB应用于《通信原理》教学和实验中,实现动态系统仿真设计与分析,通过改变某些参数来观察通信系统的性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1,2]。

1 MATLB的特点

MATLAB是一种交互式的、以矩阵为基础的软件开发环境,它用于科学和工程的计算与可视化[3]。MATLAB的编程功能简单,并且很容易扩展和创造新的命令与函数。MATLAB具有强大的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可以实现可视化建模和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Simulink为用户提供了用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它与传统的仿真软件包用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建模相比,更直观、方便和灵活。用户可以在MATLAB和Simulink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另外,MATLAB的图形界面功能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能为仿真系统生成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便于仿真系统的操作。因此,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MATLAB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通信原理》的教学中,引入仿真实验环节,不但使抽象的原理容易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最小频移键控(Minimum Shift Keying, MSK)仿真实例,来阐述MATLAB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MSK技术 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多数信道是带通型的,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均是在所规定信道频带内传输频带信号,它们所涉及的数字信号的正弦波调制的基本理论也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的GSM手机用的就是改进的MSK调制GMSK。GMSK是在MSK调制器之前加一个高斯低通滤波器,使基带脉冲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器后成为高斯脉冲,再对其进行MSK调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MSK技术只是停留在静态的理论分析上。MATLAB软件的辅助分析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下面详细阐述基于MATLAB软件的MSK的仿真过程。

2.2 基于MATLAB的MSK系统仿真 为了使学生能从动态上更直观的掌握MSK技术,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得到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便能很容易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 MSK调制系统建模 我们采用二进制MSK调制,Simulink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选用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贝努利二进制序列发生器)模块作为系统信号源来产生输入信号。为了观察MSK调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本文设置了AWGN Channel模块作为系统传输信道。

2.2.2 仿真结果 主要模块参数设置如下:信号源的Sample time设为1/2,观察40个码元,调制解调模块中的Symbol periods也相应设成1/2。

图2为时域波形。解调后的时域波形和源信号相比,除了有5个码元的延迟外,其信号波形与源信号波形是一致的,这说明2-MSK调制性能较好。图3为频域波形,MSK信号的频谱比较紧凑,在主瓣之外,频谱旁瓣的下降非常迅速。这说明MSK信号的功率主要包含在主瓣之内。

MATLAB软件仿真用于通信原理教学和实验方便灵活,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学生宿舍进行,且在仿真器上可以任意作参数调整,体现了仿真实验的灵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系统分析,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把MATLAB引入教学后,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软件仿真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静,朱春华,王珂.《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案思考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2(28).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通信原理 Matlab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诸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有关通信系统的重要结论。本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系统性强,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往往有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感觉乏味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3)课程试题库陈旧;(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5)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3 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小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立足教学内容力求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多体并存,优势互补。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试题库,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通信产业的最新进展和目前比较前沿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型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面,合理配置演示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仿真实验的便利条件,并将仿真实验及硬件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引入和灵活配置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由学生设计和实现虚拟实验,通过灵活配置一些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概念和结论。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演示等等。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理论;小学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

伴随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对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多媒体理论不仅仅应用于教学软件制作中,也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研究表明,多种通道的有效配合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从多个角度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在多媒体学习理论方面,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梅耶阐述了学习者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并且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梅耶对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都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我国对于多媒体学习理论的研究较少,绝大多数还是运用国外已有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应用研究。

一、多媒体相关概念

多媒体(Multimedia),也就是多种媒体的总和,一般含有文字、音频和图片等各种媒体形式。关于多媒体的定义,一直以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有着各自的见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现在认为的多媒体,很多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的信息整合与呈现,其应用也不局限于教育领域。关于多媒体学习,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多种媒体信息整合与呈现的教学信息的学习,它是一种信息的综合呈现。尤其随着当今社会计算机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媒体的整合使得多媒体学习的内容更为复杂广泛。利用多媒体来学习主要指的就是人们通过文本和图像来建立心理表征,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基础

(一)双重编码理论。在人类的大脑中,信息和知识的编码分别有两个通道。一种是言语编码,某些心理学家也称其为语义编码;另外一种是表象编码,有时也称为表象表征。在人类的思维中,言语表征和表象表征的存在已经被人们认可。佩维奥认为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之间有互动的关系,所谓双重编码就是指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当两个编码一起出现并且存在一种互动关系的时候,人类学习取得的成果、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效果和记忆的效果可以达到更好。因此,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时需要关注两个编码系统一起工作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我们通常都要考虑到图文并茂这一重点。(二)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系统地研究实际上是在1995年以后,在当今心理学界,它开始注意的是复杂的学习。也就是说,人们会对超过自己工作记忆容量的信息感觉到迷茫,在学习过于复杂的知识时,工作记忆容量达不到目前信息加工所需要的容量。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子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当你储存的信息越多,所剩容量越小,电子产品就会更卡顿。11.三大类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理论把我们在特定时间内认知上所承载的负荷分为三种。一种是内在认知负荷,这种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内部的相关程度决定的,不能被改变。包含的元素越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复杂,我们的认知负荷也就会越重。一种是外在认知负荷,这种认知负荷由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决定,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有的书籍图文并茂,有的书籍文本内容过多,这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影响我们的加工效果,我们更喜欢看图文并茂的书籍,因为这个时候工作记忆的负担在降低。另外有一种负荷为关联认知负荷,它虽然属于外部负荷,但适量的增加反而会利于学习。22.认知负荷与学习结果的关系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这三种负荷是可以进行加和的,如果最终结果超出了我们工作记忆的容量,就会让学习变得很困难。简单的说,当内在认知负荷变多,外在认知负荷就需要少一些,如:呈现方式尽可能的简单、文字描述改为图画示意图等等。但当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都不是很多,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工作记忆容量来进行其余的信息加工,这时可以适当提高关联认知负荷的指数。(三)Mayer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11.三个基本假设Mayer对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研究总共依据了三种心理学原理假设,分别是双通道假设、工作记忆有限性假设和积极加工假设。双通道假设是指,人的认知系统有两个不一样的表述和加工知识的通道:视觉图像通道和声音语言通道。这些信息会分别通过人的眼睛和耳朵进入认知系统,两个通道都会接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工作记忆有限性假设是指人的认知和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当过多的资源一起进入两个通道时,很容易就会引起负荷过重。积极加工假设是指当学习者自身愿意参与信息通道的加工活动时,将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当视觉图像通道或听觉声音通道同时有信息进入时,积极加工工作记忆活动最有可能达成。这些加工活动包括选择性注意、新接受的信息以及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融合。22.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原则(1)多媒体原则多媒体原则是指将文字和画面组合展示会比仅用文字展示的效果要更好一些,也就是说想提高学习效果,使用图文并茂这种呈现方式就会比单纯用文字呈现的效果更好,当文字和画面一起出现时,人们会很容易地将其联系起来并加深记忆。(2)空间接近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是指对应的文字与图像在很近的位置一起展示比两个中间隔开展示的效果更好。(3)时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是指对应的文字与图像一起出现比一个个出现的效果要好,因为这样可以一起被学习者接受,便于理解。(4)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当与学习主题无关的信息被删除时,学习者对于信息加工的效果会更好。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违背这个原则,如常在PPT里加入与教学无关的Flas。所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语词、画面、声音、音乐在设计时都需要剔除掉,否则会干扰学习。(5)通道原则通道原则是指用动画和言语讲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比用动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呈现方式,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理解。动画是用表象表征和视觉通道,解说是用语义表征和听觉通道,采用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信息加工效果。(6)冗余原则冗余原则是指用动画和言语讲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在不超过认知负荷的时候,增加一定的关联认知负荷也可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7)个体差异原则个体差异原则是指对于学习能力强、知识储备多的学习者来说,要比对于学习能力差、知识匮乏的学习者所产生的影响要大。对于空间能力好的学习者来说,会更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对于空间能力不好的学习者来说,则对他们的学习没什么作用。(8)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是指比起文字表达简单的描述性材料,与学生者交流对话式的材料对学习者会更有帮助。对话的模式会让学习者印象深刻,感觉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其记忆。

三、多媒体学习理论对小学教学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学习理论在现代小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小学的教与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多媒体学习理论与教学的整合,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目标,改变教学结构,实现教学思想与方式的转变。(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在教与学中的作用。11.多媒体技术在教与学中的作用人们通常将新发现的技术,如投影、广播、电视等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效果。这是由于教师只是单纯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想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了解并明白多媒体到底是什么,而它又是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理解多媒体学习理论应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多媒体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并不是单纯记忆多媒体所呈现的内容。例如:人们都知道教学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多媒体图文并茂就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原因是当两种编码一起呈现并且又有一定的联系存在时,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所以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会选择性地运用一些图片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技术本身并不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师要明确多媒体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要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十分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可以很好地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更有效地加强学习者的记忆。只有深刻领会多媒体学习理论并且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22.遵循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原则的教学软件的优点教学软件的制作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遵循多媒体学习理论制作的软件又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为这样制作的软件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以下是遵循多媒体学习原则的软件所具有的优势。(1)关于文字和图片的处理根据多媒体原则、空间接近原则和时间接近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对于教学软件中的词语和图片的组合设计,使学习者取得更好的记忆效果。遵循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原则制作出来的教学软件图文并茂,文字和图片同时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他们就可以很好地形成文字和图片的心理模型,并且在它们之间搭建起一种联系。有联系的文字和图片可以一起展示,文字甚至可以嵌入到图片的内部去,越接近就越有利于信息的加工,这就又遵循了空间接近原则。并且有对应关系的词语和图像一起呈现要比分开呈现的效果好,这就遵循了时间接近原则。简单的图片和文字的组合,如果用的好,也是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的。(2)关于多种媒体的结合很多时候教学软件中不仅仅含有图片和文字,当其中含有更多组合的多媒体时,遵循通道和冗余相关设计原则又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优势。由动画和解说构成的多媒体组合展示,相较于动画和屏幕文本构成的多媒体组合方式能取得更好的展示效果。运用两种编码方式,利用两个通道进行信息加工,这样更能促进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汲取。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稍微增加一定的冗余信息也会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学习。(3)关于多媒体风格相较于描述模式的材料,学生更容易接受对话模式的多媒体材料。描述模式的话语,很有可能被学习者阅读后很快就遗忘,而对话模式则是在与作者交流,这样的记忆效果会更好。(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教与学能力角度分析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对于小学教学来说,多媒体学习理论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理论,并没有落实到实践上。多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于多媒体软件的了解与应用远远不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目的也不明确。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功能,不能将教学知识点和软件融合起来,更多的是进行一种展示,平时上课偶尔使用,基本应用于公开课。提到多媒体,只局限于PPT课件,更不用说对多媒体学习理论的了解。多媒体设备只是用来播放视频,虽然设备很先进,但是会使用的人很少,也缺少对这方面了解的人才,没有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这也是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22.从多媒体课件的质量角度分析对于很多教师来讲,他们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了解大多也只局限于PPT,导致了多媒体课件种类单一。不仅如此,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最普遍的就是没有遵循多媒体学习理论的一致性理论,经常有与学习主题无关的材料被加到课件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声音、音乐在设计时都需要剔除掉,否则会干扰学生的学习。遵循多媒体学习理论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只是简单随意制作的课件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在设计和制作时,多参考多媒体学习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领悟和理解。

四、结论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冲击,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它主要是把学习者内部的建构与外部多媒体学习环境中的信息呈现相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和教育技术进行了交叉融合。随着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通过多媒体学习理论与教学的整合,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目标,来改变教学结构,实现教学思想与方式的转变。但是在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施展与实践,在以后应该着手提高。多媒体学习认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要进行进一步探讨,真正发挥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潜力,真正使其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应用,并且对当代教育与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王翀 齐振国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通信原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类比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63-03

Teaching Design Research fo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Course under Equipment Background//WANG Wenjuan, ZHANG Chi, ZHANG Tianhui, LI Xukai, WANG Xin

Abstract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basic theory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In line with the course orientation of providing service f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urses, with the guidance concept o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highlighting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ation with equipments, the cours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s studied and explored from the teaching design though, the basic teaching concep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designed can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eam cooperation spirit and good teaching effort has achieved. It also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for the teaching of other courses.

Key words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 teaching design; analogy teaching

1 前言

信息技术在当代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军队作战指挥和诸军兵种协同作战中处于重要地位。同志在2013年八一前夕视察部队时明确指出:“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这深刻反映了我军基于信息化作战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而掌握通信技术是信息化作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军校相关专业中开设通信原理课程具有必要性和深刻意义。

中国人民军械工程学院开设的通信原理课程是60学时的专业基础理论考试课。在本专业开设的多门通信类装备课及专业基础课两类课程群中,通信原理是其共同的理论基础,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本着对后续通信类装备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打牢基础的目的,在装备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结合装备实施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

2 教学设计思路

在培养学员信息素质方面,通信原理是信息知识的关键内容,是形成信息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构建信息意识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信息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通信系统的结构为框架,以信息传输为主线,重点讲授其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的通信理论。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如图1所示,通信原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概念及其度量、信道、模拟调制、数字带通传输、数字频带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化、最佳接收与同步及差错控制技术。“系统具有整体性,同时具有结构性”,通信原理的各个知识模块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对知识点的掌握不能存在孤立性,学习时应首先建立全局观,再对各部分内容逐个击破,最后围绕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思路。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采用时域与频域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通信信号,采用效率和质量综合判断的方法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注重通信实验环节,从而构建通信工程能力。课程教学实施中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1)由通信需求切入,以装备应用落脚。在讲授原理之前,首先给出具体的通信需求,让学员带着问题去听课、去思考。在课堂上,学员紧跟教员思路,对问题的分析逐层递进,自主地得出结论,最后以具体装备的实际应用为例进行分析。这样既深化了学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使学员预先了解相关装备的功能及原理。

2)数学分析为手段,物理意义为目标。通信原理是用数学语言和数理逻辑进行推导,容易讲成数学课。教员在黑板上推导满黑板的公式,学员紧跟教员思路,认为公式都是成立的,但不知道在干什么和为什么。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回归通信原理的物理意义,以数学分析作为学习的手段,弱化数学推导,强化物理意义分析,以信号的波形频谱作为分析的依据,以信息传输为授课的主线。

3)学员头脑为主场,设疑讨论重引导。比起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以帮助学员理解原理为目标,精心设置问题,在课堂上抛给学员,引导学员思考,展开课堂讨论,使学员在课堂上燃起头脑风暴。

3 课程教学实施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员而言,调制、解调、复用和同步等概念过于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员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知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深度思维引领 通信原理难学难懂,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学员以前学过的数学可以归纳为数学解析法,基于数学解析法形成的是确定性的因果分析的思维方式。所谓数学解析法指的是标准的“最佳化法”或“精确解法”,利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数据结构规划,依据数学法则或数据结构搜寻的方式,找到问题的解,这个解是一个确定的最优的解。

而通信原理所需要的是概率测度法,需要有或然性统计分析的思维方式。所谓或然性指的是“不必然性”,是必然性的对称。或然性的统计分析是利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给出的结论不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而是伴随着一定的概率尺度,呈现出不必然性的特征。通信系统的发送信号具有不可预知性,通信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噪声也具有随机性,信道特性的起伏也是随机变化的,否则信号就失去传输的意义[1]。通信原理正是基于或然性的数学统计理论(如概率统计、随机过程等)相关课程,对信号、噪声、信道及系统进行的分析。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员思维的引领,帮助学员实现从确定性思维到或然性思维的跨越。通过深入思维引领,帮助学员形成三种思维习惯,分别是使用概率测度的方法度量信息、使用随机过程的方法分析信道、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评估系统。

三层递进实验 通信原理是一门工程化很强的基础理论课程,为了帮助学员理解原理,设计层层递进的实验体系。首先,基础层面是原理验证性实验,依托通信原理实验箱进行验证性实验,学员用示波器观察实验箱上实际通信电路的波形,从而对调制解调等原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这种实验手段简单有效,学员可以直接将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中,再将实验得出的结论还原回去。但是随着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实验箱受到硬件本身的制约,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实验和课堂演示的需要。

利用通信仿真软件编写通信仿真程序,解决了上述难题。开设的系统仿真实验具有较强的设计性和趣味性,学员通过编写代码或利用软件模块搭建系统模型,对系统进行测试并观察系统各部分信号的变化。设置调整系统的参数,观察通信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关系,从而对通信系统的原理产生更深入的了解。目前使用较多的有MATLAB/

Simulink、SystemView、LabVIEW及ModelSim等通信仿真软件[2-4]。通信仿真实验不受场地、硬件的制约,方便教员在课堂上进行系统演示和学员的课下自主学习。

有能力的学员可以在教员的带领下,利用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实验。

通过原理验证性实验、通信仿真实验及设计开发实验这三层的递进实验,帮助学员在头脑中建立起虚拟的示波器、频谱仪和误码率测试仪。学员在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应该使用哪些通信原理?信号波形、码型、频谱是怎样的?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该如何评估?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开,逐渐建立起通信工程的思维方式。

紧贴装备发展 坚持为装备课服务的课程定位,提炼装备中运用的通信原理,搭建起通信原理与装备原理的桥梁。如讲解信道容量的内容之前,首先以某防空作战指挥系统为例,讲解在整个防空作战过程中,雷达站和哨所站能否将情报信息准确、及时、无误地传递给军指挥所,是整个系统能否发生效能,乃至整个防空作战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和关键。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假设雷达站以4000 bit/s的信息传输速率持续进行情报信息的传递,而担负任务的两部短波电台通信时,所构成信道能否达到无差错地每秒钟传输4000 bit的信息呢?这种能力与什么参数有关?与环境有什么关系?遇到干扰影响到信道后,应该怎样应对?由此引出所讲的内容――信道容量,在讲解香农公式时对问题做出解答。这样的开头紧贴装备应用,让学员带着解答问题这一目的去听课,通过听讲得到答案,最后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装备中。如电台应用功放模块放大信号功率,实际上增大了信噪比,在带宽一定的情况下,应用香农公式可以得出信道容量增大的结果,这样就将原理与装备连接起来。

另外,通信原理介绍的都是最基本的通信理论,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穿插讲解通信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这样使得学员在开设装备课之前,不仅从通信原理的角度去了解了装备,而且已经熟悉通信理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具体实践验证 通信原理是一门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能够将所学的通信原理知识灵活运用于具体实践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通信原理设计课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在硬件或软件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学员在分组后,自主地进行任务分配、任务实现、系统整合,最后还需撰写设计总结与报告。这就需要学员学会查阅资料和检索文献,并自觉学习软硬件开发平台,将通信原理与其他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进行综合运用。教员在整个课题设计中要掌握学员的进展情况,进行过程指导和最后的评估验收。这种以课题为驱动的团队协作式实践不仅提高了学员的通信工程能力,还培养了学员的文稿写作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另外,鼓励学员参加各方组织的一些通信电子类的比赛,如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及学院组织的“创新杯”科技制作竞赛等。

注重类比教学 长久以来,人类的各种技术思想及重大发明都来自于自然及生活给予的灵感,如雷达与蝙蝠、振动陀螺仪与苍蝇、人工冷光与萤火虫及各种动物形体或活动的仿生。反过来说,学习这些概念、算法或其工作原理时,就可以将其作为“类比泉”,自然界中的事物作为“类比源”,寻找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属性上的相似性,称之为“类比知识单元”[5]。通过类比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或现象引入通信原理的教学中来,易于学员接受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在无差错传输信息时所能达到的最大的传输速率。利用香农公式计算C=B*log2(1+S/N),信道容量C与带宽B及信噪比S/N都成正比。信道容量就好比在保证安全系数的状态下,道路所能承载的最大车流量,带宽就好比是道路宽度,信噪比好比是行车秩序。很明显,道路越宽,行车秩序越良好,最大车流量越大。而且在道路宽度和行车秩序都一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极限的车流量,在极限的车流量以下,就能达到一个安全行驶。如果超出极限车流量,这就说明在道路上的车流已经达到饱和,再塞进一些车辆,难免会造成事故。用这种类比的方法,学员很快理解了信道容量的概念,并一下子记住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再如增量调制(DM)的原理,增量调制过程中得到的阶梯型电压波形好比是给山坡修建的台阶,台阶的高度好比是量阶,台阶的宽度好比是抽样间隔。无论台阶如何顺应山坡的变化,总会有工程量存在,这个工程量就好比是一般量化噪声;当山坡斜率很大时,如果还要按照原来的台阶高度和台阶宽度修建台阶,势必造成工程量的增大,台阶的上升速率跟不上山坡的坡度,引出过载量化噪声。在实际中,山坡较陡峭时,台阶的宽度变小,高度增大,由此引出通过增大抽样频率和增大量阶两种方法避免过载失真的结论。由台阶高度随山坡斜率自适应变化的原理又会得出自适应增量调制(ADM)和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CVSD)。

应用类比教学法将抽样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相对应,也能激发学员的灵感和思考。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不可牵强附会,将相似性不大的两类事物进行类比,也要注意教学中语言的组织及授课内容结构安排。

4 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需解决的问题。

课时相对较少 通信原理的内容难学难懂,要想在60学时的时间里上好这门课,且加起来的内容还要自成体系,无疑为教员出了道难题。与之相对比,多数院校的通信原理课程课时都较军械工程学院多[6],如北京邮电大学是90课时,分两个学期上课,且实验课是单独一门课。军械工程学院通信原理课程的60学时内有10学时为实验课,实验课课时相比其他院校也较少。如北京交通大学及华北电力大学都为16学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32学时,并且是两个学分的单门课程。加之学员的精力终归有限,想要达到一流院校的学习水平还是差距不小。

课程设置仍需改进 通信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需要多门先期课程的支持,特别是信号与系统或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学员在之前没有学过这门课程,就很难建立起时域和频域的概念,更难懂什么是频谱,什么是带宽,教员只能在课堂上给学员提示以便课下自学。但是如果学员学过这些知识,再学通信原理的内容就会事半功倍。

5 总结

优化通信原理的教学设计还需多方面的学习和借鉴,坚持以“从学员出发”的指导理念,突出与装备结合进行教学的特色,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于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员刻苦钻研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风。还应加强教员队伍建设,鼓励教员多外出学习、交流和继续教育[7],建设一支高业务水平的教员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为部队输入新型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王文娟,李绪凯,张天辉,等.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的仿真软件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14,40(13):59-61.

[3]田竹梅,李艳萍.基于SYSTEMVIEW的QAM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9(4):50-53.

[4]陈树学,刘萱.LabVIEW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5]杨恒伏,孙光,田祖伟.类比教学模式在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8(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