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集锦9篇

时间:2022-08-31 09:07:1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1

安全感—— 孩子自信的金钥匙

案例:我的孩子胆子特别小,害怕与小朋友交往,不愿意到幼儿园,经常要大人陪着,离开大人就哭闹。

诊断:安全感缺乏

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很多,如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被遗弃和无价值感的心理;父母对孩子溺爱与过度的大包大揽,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我不能,我不行”的心理定势;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当着孩子吵架,会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创伤性事件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对孩子过多的指责与约束,让孩子缺少自信。

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呢?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永远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作为父母,要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给孩子必要的支持与力量,并完全地接纳孩子。我们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信念:哪怕是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喜欢的只是孩子错误的行为,父母还是爱孩子的;无论父母在不在孩子身边,父母总是爱孩子的,父母的心总是和孩子在一起。

要求孩子独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孩子自信和独立的心理品质。同时,保护孩子难得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允许孩子犯错误,对孩子正确的行为不吝表扬与鼓励。

和谐的家庭环境能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家庭难免有矛盾,有时父母的矛盾已经消除,却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温馨的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与依靠,所以父母之间有矛盾时,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爱心与分享—— 孩子受人欢迎的法宝

案例:我的孩子总是和小伙伴搞不好关系,他的玩具也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同他玩了。看着孩子一个人在边上孤独地玩耍,我真的很心疼。

诊断:缺乏分享和团队精神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父母宠爱着,还有祖父母、外祖父母、三姑六姨等宠爱着,无形之中孩子养成了任性、娇纵、霸气等性格。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知谦让、也不知道关心他人,小气、冷漠、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认为别人对他的关爱理所当然,而他对周围的事情却漠不关心,缺少爱心。

我们应如何打造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呢?

不过分宠爱孩子。我们可以给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利于他健康成长,但并不需要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要学会延迟满足孩子,让孩子凭努力得到自己需要的奖励。

让孩子学会为家庭成员服务。父母可以给孩子很多的关怀与爱护,但不要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中心,不能让孩子只知道享受,也要知道给予和分享,要求孩子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从中得到分享的快乐。

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爱心。对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人,乃至小猫小狗,都要有关爱之心,让孩子懂得爱是付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要爱和关心。

坚强与乐观—— 阳光宝贝的四叶草

案例:我的孩子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哭鼻子,然后就是找妈妈解决,而不会自己想办法。

诊断:个性懦弱,不够坚强

孩子慢慢长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而这些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问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孩子第一选择会是逃避问题,习惯性地把问题交给父母来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懦弱的个性,对自己也会缺乏信心。

打造阳光宝贝

狠得下心让孩子独立地面对问题,经历挫折。每一个孩子,都是在错误与挫折中得到锻炼与成长的,父母不要对孩子面临的问题大包大揽,充当救火队员,而应该是鼓励和陪伴孩子去战胜困难与挫折。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树立榜样,在潜意识中让孩子变得更坚强。很多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父母可以讲述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战胜挫折,乐观向上的故事;也可以利用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比赛或积分的方式,去激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

除此以外,管理情绪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等,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正能量。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只有父母给予和培养孩子足够多的正能量,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孩子和父母的分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2

婚姻一词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是由男性与女性共同构架而成的。由此可见,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家庭是婚姻的产物,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婚姻美满能营建一个温馨的家,一个温馨的家庭能造就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婚姻、家庭、孩子三者的关系是微妙的,错综复杂的,更是耐人寻味的。

一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人的一生,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父母不光给孩子生命,乳汁,还教给孩子怎样做人。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全方位的终生老师。孩子的出世给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家庭带来了新奇的快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由血缘关系所决定的共性,这种人类本能的爱是其他任何人不能给予和替代的。一个生长在和睦家庭环境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他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父母双方给予的爱。对于孩子,父母亲情是他们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如果孩子缺少了父爱或母爱,就可能造成孩子人生中不可弥补的缺憾。研究表明,孩子两岁起便你呢个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你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温床与摇篮,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家庭是孩子获取人生幸福的源头,家庭是孩子的心之所托、行之所范……”因此从我们决定要接纳一个新生命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身为人父人母,必须首先为自己的后代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

二 给孩子以父爱的阳光

说到对子女的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母爱,是母亲的怀抱。母爱是伟大的,神圣的,是人间第一爱。然而,父爱又像阳光一样多彩而斑斓,是每个做儿女的另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父爱,相对的缺少父爱,这是传统家庭教育的缺陷之一。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母爱,但是母性过剩,孩子的一切日常行为都被严加监视、干扰,受到过分保护,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幸的。父亲是男孩子模仿的榜样,母亲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母性过剩而父性不足的家庭中,孩子的性格形成必然产生心理上的偏差。科学证明,父爱的缺乏,可导致孩子在智力、体格发育等方面的不平衡。因为父亲在培养孩子勇敢、果断的性格,顽强坚韧的精神等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父亲是一种力量,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阳光。没有“父爱”这缕阳关的照耀,孩子就可能患心理缺钙的毛病。从小与父亲构成某种亲密关系的孩子,才能养成忍耐、顽强的秉性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单靠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孩子不易形成勇于迎接挑战的性格。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但这种力量不仅体现现在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支持上。国内外的众多研究业已表明,父亲角色的成功与否,对孩子的认知、社会化发展影响巨大。有人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统治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里,我要说还掌握在父亲的手里。只有母爱是不够的。没有父爱,乃是奶油小生盛行,甚至与乃是国家积弱,民族精神疲软的原因之一。天下为父者,留给孩子一颗爱心,留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吧!我们呼唤父爱。

三 为了孩子珍视婚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家庭婚变日渐增多。虽说夫妻分手的原因复杂,但结局却是同样的。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其完全失去一个普通家庭所拥有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它以默然与冰冷的痛楚在我们的生活空间蔓延着一种辛酸和无奈的情绪。在这婚的大战中,孩子被迫成为无辜的牺牲品。一场不幸的婚姻,一个破碎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婚姻的破裂,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孩子要么失去父爱,要么失去母爱,这种痛苦的选择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了本不应该承受的心理压力,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表现。如:自卑孤僻、脾气暴躁、性情乖戾、专横任性,等等。吵吵闹闹的家庭会使孩子缺少安全感,孩子失去父母任何一方都有一种失落感和遗弃感。不幸的婚姻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变态,父母的离异剥夺了孩子被爱的权利。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曾说过:“对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与死亡。”向年轻的父母提个醒:在你为自己的生活作出重大抉择时,千万不要忘了把孩子考虑进去。自从我们把这个生命带到人世的那一刻起,生活就赋予了我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此,这个生命的一切都会和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

“少了妈妈只有半个家,少了爸爸我呀好害怕……”愿这忧郁的歌声不再响起,年轻的父母们:为了孩子,请珍视婚姻。

四 亲家庭教育策略

教育儿女,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说,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独立支撑的家庭。无可否认,一桩婚姻的破裂,受到最大伤害的是无辜的下一代。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单亲家庭孩子在父母离异的头半年时间力有强烈的恐惧、愤怒和羞愧感。近半数的孩子常出现哭闹等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对他人有敌意或具有攻击性。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而冷漠,凡事无动于衷。如何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为孩子的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不同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孩子是无辜的,为人父母,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们感到不幸。这就要求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孩子不论在灿烂的阳光下,还是在急风暴雨里都能健康成长。

2.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父母是孩子塑造自我镜子。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和母亲,要十分注意自身对孩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征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对待孩子,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3

宝宝一来到这个世界,便具有惊人的感情领悟力,他能从大人的声调、语气和表情中感受到自己是否受欢迎,宝宝对妈妈的感情尤其敏感。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能感觉到妈妈的喜怒哀乐,并作出平静快乐或烦躁不安的反应。

同天生的敏感与生俱来的是孩子渴望得到爱的心理需要,我们把它称为“感情容器”。孩子的“感情容器”是否盈满,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它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当“感情容器”盈满的时候,孩子会是心满意足、平静快乐的;而“感情容器”枯竭时,孩子则会感到烦躁不安、忧伤甚至怨恨。其次,它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感受到父母充足的爱的孩子,会变得听话、懂事,反之则会调皮捣乱、无理取闹或是胆小怕事、缩手缩脚。只有当孩子的“感情容器”饱满的时候,孩子的情感和行为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该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特别是在采取其他方法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明确孩子的“感情容器”的饱满程度。

那么,父母怎样知道孩子的“感情容器”是否注满了呢?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的。

“你爱我吗?”――我闹,我闹,我闹闹闹!

4岁的冬冬是个可爱的孩子,可最近变得很不听话,总是胡搅蛮缠,吵闹不休,他不停地把玩具扔到地上,在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大吼大叫,搞得爸爸妈妈十分心烦。这孩子是怎么了?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段时间,爸爸单位要分房子,夫妻俩的心思都放在这个事情上了,每天回到家就忙着商量,把孩子晾在了一旁。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和,冬冬的“感情容器”干涸了。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爱,但是,年幼的孩子不明白可以通过良好的表现来赢得父母的爱,他往往会通过“闹”的行动,来测试父母对他爱的程度。他用自己的行动向父母发问――“你爱我吗?”如果父母也以行动来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们爱你!”孩子便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他的行为则很容易控制。

如果孩子没有感到父母爱的回应,他便会更为迫切地用行为来询问――“你还爱我吗?”

所以,当孩子变得不听话、频频发脾气时,爸爸首先应当意识到这是孩子在向父母发信号,他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他的“感情容器”需要爸爸妈妈爱的注入。

父母施爱的三大法宝――目光接触、身体接触和体贴关怀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童年感受:曾经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父母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深沉的爱呢?父母要把内心深深的爱源源不断地注入孩子的“感情容器”,是需要诸多技巧和方法的。其中有三大法宝百试百灵。

目光接触――妈妈温暖的目光是我成长的阳光

什么是目光接触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注视对方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之窗”,人们会无意识地从目光中流露出自己的某种情绪。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通过眼神反映出来,孩子也依赖目光接触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以获得感情滋养。

当父母越多地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孩子才能更多地接受爱的滋润,他们的“感情容器”才会越充盈。

怎么使用这个法宝呢?

*注视孩子的眼睛,要做到目光温暖、充满爱意。用你的眼睛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这种传递爱的方式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应该开始,而且每天都应该进行,特别是当你感觉到孩子的“感情容器”快要枯竭了的时候。

*不要把回避与孩子的目光接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人们常常以回避别人的目光来表示对对方的不满,但这种手段对孩子来说是很残酷的,它传递的是“我们不再爱你了”的信息,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所以,明智的父母决不应该这样做。

*用带批评性和警告性的目光接触,对于制止孩子的放肆行为有一定作用,但只可偶尔为之,不可滥用。

身体接触――我的皮肤也会饿的喔

身体接触是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父母只有在必要时才接触孩子的身体,如帮孩子穿脱衣服,抱孩子上下车等。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充分利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传递爱。只有少数父母有意识地用身体来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孩子对这种爱是最容易接受的。

身体接触不仅仅指拥抱和亲吻等,还包括触摸肩膀、拉着手臂,或抚弄头发等。很少得到父母的身体接触的孩子会产生“皮肤饥渴症”,会变得焦虑、缺乏安全感、过分敏感和烦躁不安。而善于运用身体接触的父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使孩子感到幸福和安全,同时还会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和理解。

怎样用好这个法宝呢?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只要孩子感到高兴,你就尽可能地通过身体接触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特别是当孩子感到委屈或被伤害,或者是当孩子感到劳累、悲伤或生病时。

*进行身体接触时必须显得自然、亲切,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不要勉强孩子接受。

*不要吝啬对男孩的身体接触。要知道,男孩和女孩一样需要通过与父母的身体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体贴关怀――我是父母眼里最重要的人

什么是体贴关怀呢?它是指在孩子需要的任何时候,父母都能给予他充分关注与理解。体贴关怀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自己在父母眼里是最重要的人,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

与以上两个法宝不同的是,目光接触和身体接触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体贴关怀则需要耗费较多精力和时间。对于忙碌的现代父母来说,这样做确实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你能合理安排时间,摆脱其他因素的干扰,你会发现这些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是值得的。

怎样用好这个法宝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4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为此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主要就儿童的合法权益,权力与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 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 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最危险。一位家长说:“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事后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 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练、管理和要求。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 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 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给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服口服。 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着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 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在和 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心灵受到创伤。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 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 有1~10岁。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 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 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儿童长期在电视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场面会渐渐感到麻木,习以为常。不仅是电视的暴力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暴力倾向,长期沉迷于电视还会影响儿童的交往能力,以至于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能妥善处理。他们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尽管我国的电视节目内容与美国不同,但是家长仍要设法把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同时对儿童看电视的内容要有所干预,不能听之任之。 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们向所有小朋友表示衷心的祝贺,祝他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5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是一门爱的教育与情商教育的结合。感恩教育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又容纳了西方的感恩教育。中国人都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懂得感恩的具体体现。

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学会感恩有助于分辨是非,懂得生活中的真善美。现在的孩子,多半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宠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孩子不懂得心疼、体贴父母。再加上,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些腐蚀着孩子心灵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以及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一味索取让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人心开始变得冷漠与自私。因此,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好地回报社会。

感恩之心不仅是一种优良品德,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与自立意识,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存于世必备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孝心作为感恩教育的先导,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培养孩子孝顺父母、孝敬老人之心。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助于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们的品质,健全自身的人格,身心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缺乏对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孩子来说,比起小班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有些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过于宠爱,孩子在家里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知道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不知道心疼父母、孝敬父母。而父母因为溺爱孩子,对感恩的教育也不加重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尽力满足,从来不去研究是否正确与合理。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则采取暴力教育,在孩子的管教过程中,孩子若是稍有不令父母满意的行为,父母便对其打或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不用说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父母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关爱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冷漠与麻木,感恩之心就更难培养了。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当今社会,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侧重在智力教育方面,家长与教师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的开发。不管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还是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要求,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偏向于书本知识的充实与拓展,而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一方面却不加重视,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根本就从来没有涉及感恩教育,因此,孩子的感恩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幼儿从小就缺乏关爱他人与孝顺父母之心。

(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此外,社会在感恩教育这一方面的缺失也是影响着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来自家庭与幼儿园的原因以外,社会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但是,由于当今整个社会风气对感恩教育不是很重视,直接导致了社会关于感恩教育的缺乏。

三、大班感恩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

感恩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父母自身要做到孝顺老人、关心他人,只有父母自身做到这些了,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树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从而逐渐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成长。例如,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父母要自身做好表率,好好孝敬老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会将孝顺老人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与本能牢记在心,从而逐渐懂得感恩。

(二)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时间以外,另外的时间多半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教师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师的地位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因此,在大班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去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动作。因此,教师在日程的生活与学习中,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刻表现出关心与爱护,让孩子对教师的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学会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以活动的多样性去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感恩他人,收集一些如乌鸦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树立一种感恩意识。

(三)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6

一、引言

对子女的教育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在教育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养方式。近年来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性格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得到的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加之生活条件优越,很多儿童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那么,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个性的形成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父母应该以何种教养方式培养孩子优良的个性品质呢?

对于这些常常让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 Baumrind)曾对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发展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三次研究,这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父母教养模式与儿童个性特点之间的关联。

2. 实验过程

首次实验是将学前儿童按个性(儿童的独立性、自信、探究、自我控制、交往等方面)成熟水平分为最成熟的、中等成熟的和最不成熟的三个组,然后对这三组儿童父母的教养水平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以及教养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在进行第二、第三次实验研究时,采用了与第一次实验相反的研究程序,方法是对三种不同教养类型父母的孩子作个性评定,等这些儿童长到九岁时再作一次个性评定。

3. 实验结果

首次实验的测评结果是最成熟组儿童的父母教养水平最高,最不成熟组儿童父母得分最低。鲍姆令德将这三组儿童的父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娇宠型父母。

第二、三次的实验结果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胜过其他两组的儿童;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发展平平;娇宠型父母的女孩在认知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得分都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

从鲍姆令德的实验中明显可以看出,权威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利的。

三、实验应用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鲍姆令德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和反应性。要求(demandingness)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加以督促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responsiveness)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第一,“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父母。此类父母在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他们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的不合理的任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励孩子自我成长。简言之,这类父母施行的是“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第二,“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父母。这类父母在孩子眼里就像历史书上的“暴君”,经常对孩子实施“暴政”。他们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意识到要求过高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无条件服从,也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暴政”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第三,“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父母。中国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有时候在“爱幼”上发挥得过了头,于是就有了这么多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很少对孩子提要求。结果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她会变得依赖、任性、冲动、幼稚,做事缺乏恒心。

第四,“忽视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父母。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和行为标准,在感情上也表现得很漠然,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对生活通常采取消极的态度,并伴有其他不良的心理特征。

经分析得出:父母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不会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等;“溺爱型”教养方式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忽视型”教养方式会致使儿童的学习注意力转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将会荒废学业。只有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控力强,做事有主见,还能够听取意见并改进,在学习中灵活而刻苦,善于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随着素质教育和民主教养观念的大力提倡,越来越多的父母学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选择“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权威”似乎偏向了“专制”。这些父母害怕在养育中充当“权威”,怕因权威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违背民主教养精神。这是一种误解,“权威”一词体现了两层含义,一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即“权力”,父母具有养育孩子的义务同时也有教养的权力。二是孩子对父母的反馈态度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这是亲子间互动的结果。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成就的“权威型父母”呢?

1.以身作则,坚持基本原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可谓影响巨大。

要想做“权威型父母”,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的观念、态度和方法对孩子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2.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孩子要采取一致的态度,不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同时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从而大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3.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或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与达到这些目标,以便让“权威”在接纳中巩固。

4.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聆听孩子,对孩子的要求要及时反馈,以免“权威”变成“专制”,除此之外还要克服对孩子的迁就和溺爱。现代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曾说过,“想要孩子快,不说孩子慢,抱怨会使孩子越来越坏。”因此,我们要改变对孩子的关注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掌握爱和严的分寸,真正的爱应当与无原则的娇惯、溺爱、放纵区分开。爱应当表现得有节制、有分寸、有理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7

有专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家庭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教育开展得好不好,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能不能得到提高的大问题。

这种家庭教育、引导、管理上的缺少,也使得大量流动儿童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游走于城市边缘。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方面频频暴露问题,影响着农民工子女尤其是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

基于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父爱和母爱的融合,互为补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留守儿童实际遭到的是一种冷暴力,或者是父母疏于照顾;流动儿童亦如此,这已经构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中关村》:生养分离随着城市移民的涌入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一问题带来哪些后果?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发育存在哪些问题?

王大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附属物。大批的农民工到城市里,部分儿童被留在农村家里,成为留守儿童;另一部分被父母带出来,成为流动儿童。根据全国妇联的最新统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量分别为6200万和2800万。其中,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量的37%以上,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

生养分离带来的问题很严重。尤其是孩子过了哺乳期,父母离开所造成的问题更严重,这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孩子缺乏对父母的依赖感和安全感,将直接影响他的心理成长。

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或情绪不好,经常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放在别处寄养,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迟缓甚至出现自闭现象。有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有一项研究显示,从小不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到了成年时生病(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情况特别多。最麻烦的情况是,生下来过了哺乳期以后,母亲就离开了。因为孩子在学说话的阶段,只认一种语言,心理学上称之为“妈妈语”。全世界的妈妈语都是一样的。美国科学家做过研究,将各国的母亲对孩子所说的语言录音后发现,妈妈语的声调是一样的。

儿童言语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是从1岁到3岁之间。这一时期,母亲不在身边,其他监护人照顾孩子,儿童言语发展就会出现障碍。上幼儿园之后,或表现为一种听力的障碍,听不懂别人说话;或表现为一种言语的障碍,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更严重的表现为阅读障碍,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自己表达也不清楚。这是母亲和孩子早期分离的严重后果之一。

留守儿童丧失了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孩子直到成年期,可能会表现出不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孩子在幼儿和儿童期,需要父母的接纳、喜欢、拥抱和躯体的抚慰,特别是精神上的关爱。离开了父母,留守儿童没有和父母形成安全、温暖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孩子,脸上比较呆滞,不活泼,缺少自信和自尊。长此以往,会改变孩子大脑的正常功能。

调查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分别是3.13%和3.11%。留守儿童在进入初中阶段以后,辍学率呈上升趋势。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有些留守儿童逃学或辍学后,学校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复学率很低。

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是,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在同龄儿童犯罪当中,留守儿童犯罪是其他儿童的三倍。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事实是,很多孩子既是留守儿童,又是单亲家庭孩子,父母不在一个地方打工,婚外情和离婚比例非常高,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很少。有的父母不太懂得与孩子情感交流,回家就是买些好衣服和好玩具,在心灵抚慰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

另外,由于缺少监护和安全自护教育,留守、流动儿童还极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中,男童多为被拐卖对象,女童多为犯的目标。据公安部门统计,在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北京市法院、检察院近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儿童遭受害的案件数量明显增多,且被害人年龄呈现低龄化、受害次数高频化的特点。

《中关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是怎样的?除父母之外的其他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哪些局限性?

王大龙:一个和谐的家庭,有父母和父母的双亲,孩子的心理发育通常会很健康,身体发育良好,大脑认知能力也很强。而一切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极易造成孩子大脑的失调。例如,父母有过离婚、吵架、酗酒、犯罪等行为,或者孩子曾经受过害、有过被虐待的经历,尤其是有一段时期父母完全离开,孩子在家留守的情形,这样的伤害会造成孩子大脑发育的延迟。大脑异常会使得孩子出现多重人格障碍,包括抑郁症或自闭症。

如果监护人文化水平比较低,不会表达感情和交流,这个孩子就不愿意交流,更不会与别人交流。留守儿童看到其他孩子与父母在一起,就会产生自卑感。

而自卑的孩子缺少自信,他们不知道如何去交友或恋爱,做事情有心理障碍,这种困惑从青春期一直伴随到他的成年期,最典型的便是抑郁症。如果农村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不高,监护者的抚育技能缺失,不知道如何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恰好父母打工挣得钱比较多,监护人就会做出溺爱的举动。恰恰是农村最容易出现这种隔代的溺爱。因为监护人有了钱就会花在孙子孙女身上,他们又没条件用于精神文化教育,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就不能给孩子亲情,也不能给予指导孩子的心理问题,更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生活上的好习惯。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多少会有些心理问题难以排解。

流动儿童的问题在于,虽然跟父母在一起,但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关照孩子的家庭教育;其次,住房拥挤,孩子学习没有好的环境。这种孩子的大脑也容易受到损伤,我们称之为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的一种虐待。留守儿童受虐待的表现是有一种被遗弃感。他觉得父母不爱他了,把他扔在这里,自己出去了,我们称之为冷暴力。冷暴力对孩子正常情感的发展也是有伤害的,父母跟孩子交流通常是简单、粗暴的。这种情况下,孩子心理的创伤也很重。

《中关村》: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王大龙: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父亲天天早早地去打工,晚上很晚回来,有一天孩子说要告诉爸爸一件事,爸爸却说上班时间快到了,就急匆匆走了。到了晚上,爸爸回来发现孩子已经睡着了,爸爸心里有些愧疚。第二天一早爸爸把孩子叫起来,问孩子想说什么事情,孩子说他把存钱罐打碎了,拿出零钱来买爸爸一天的时间,带他出去玩。爸爸眼泪倏地下来了。这个事情说明,孩子非常渴望父母的爱。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特别是心理的关爱。有时爸爸妈妈的一个亲吻或拥抱,抚摸在孩子身上就是一股暖流,而很多留守儿童享受不到这种感觉。

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抚摸和爱护。美国一位科学家发现,美国做实验的白鼠寿命,比日本做实验白鼠寿命要少几百天。后来经过观察,他们发现,日本科学家在清理白鼠笼子时,会把白鼠抱在怀里,换到另外一个笼子里去。正是这种抚摸和拥抱增加了白鼠的寿命。温柔的拥抱和呵护可以延长生命,促进人的健康。

父亲或母亲一方照顾留守儿童的情况也不少。尤其是留守儿童缺失父爱的问题比较多。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父爱和母爱的融合,互为补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心理学家麦克·文尼曾做过试验,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个小时的孩子,和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个小时的孩子比,他们的人际关系更融洽,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或者冒险性,更具有男子汉的气概。

80%的时间和母亲在一起,他们长大以后男孩子不知道怎么做男人。男人不知道怎么做男人,两性(婚姻)之间的关系就会受到影响。男人就会变得无助,越来越像个长不大的大孩子。和单身母亲生活的男孩,只能模模糊糊摸索自己的男性身份。西方国家同性恋多,与男孩经历第一个危机时缺少积极的男性影响有关。

曾经有一位山东农村家长跟我说,他特别想教育孩子,但是没时间。我说,一个人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父亲一定要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不和孩子在一起,怎么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孩子很聪明,如果你敷衍他,孩子能够看穿你的虚伪和对他的敷衍。

另外,父亲的阅读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亲的阅读量成正比。如果单是父亲抚养孩子,缺少母亲的话,情况就更严重了。因为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依恋对象。从母亲那里,孩子可以获得到舒适和安全感。母亲是安全和温暖的来源,父亲更多的是孩子在游戏或运动当中的榜样。父亲可以和孩子在运动中肢体接触交流。这就是学步的孩子会寻找爸爸的原因。

《中关村》:如何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流于形式?

王大龙:我认为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不久前,我参加全国妇联的关爱童年活动,目前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收效甚微,有些人甚至想用学校、老师的爱来代替母爱。想起“最美乡村教师”说过的话,他可以对孩子关心,但是他代替不了母爱。

我给妇联提了建议,现在国内有各种类型的基金会,好像都在关注留守儿童,但是关注半天多是刮一阵风,搞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关注就随之消失了。真正对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只是蜻蜓点水,这是一种碎片化的解决办法。有些机构赠给学校一些教具,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国家能否集中财力,让孩子父母能够至少在3岁以前,特别是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我们在山东搞了一场活动名为“呼唤母亲回来”。但这不是民间能够解决的问题,呼唤半天有的母亲很感动,哭着说表示愿意回来。但是回来待了一两个月,生活上的负担很重,无奈又跑出去打工了。

中国能否借鉴国外的做法,把钱补助给母亲,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四川、江西、贵州等省,让母亲留在孩子身边陪伴他走过0到3岁,在这一期间,政府每月给母亲补贴800-1000元。这样做至少解决了幼儿期生养分离的问题。

另外,我们在农村建一些幼儿园,接纳3-6岁的留守儿童,由学校来弥补缺失的父母的爱。我得到的答复是这个办法可行。

《中关村》:如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机制和文化氛围?

王大龙:调查显示,无论是留守儿童的户籍所在地政府,还是流动儿童流入地政府,大多没能把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列入议事日程,没有成立相应的管理与指导服务机构,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没有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指导服务体系与网络。

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只强调父母具有监护责任,但缺少监督与干预方面的法律规定,农民工劳动时间长、休假时间少,与子女共处的时间短,在履行监护职责上缺少政策性的支持。

在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里,缺席的往往是留守流动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也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学业发展的情况。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一些留守流动儿童居住集中的地方,关爱服务工作正在步入社区和村庄。留守流动儿童活动之家、托管中心正在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文化站、少年宫、校外活动基地等社会机构也在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程中发挥作用。然而,社区家庭教育的阵地建设比较薄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还为数不多。

对待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我们是有法可依的,这个依据就是全世界各国都应该遵循的联合国儿童公约。保护孩子生来就具备的这些权利,受教育、抚养,不该存在爱的缺失和疏于照顾。中国是《联合国儿童保护公约》签署国,《公约》强调了两个重点:

第一,要保护儿童的权利。儿童不能遭受到暴力、冷漠,不能疏于照顾,不能受到剥削。现在,留守儿童遭受的是一种冷暴力,或是父母疏于照顾。流动儿童也有这个问题。

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发生了五个流浪儿童闷死在垃圾箱里的事件。其中一个流浪儿童的亲属对记者说,弟弟弟媳委托他代管孩子,他有七个孙子,照顾不过来。孩子离家出走后,他给弟弟弟媳打电话,弟弟说管不住就别管了,管他是死是活。这是典型的冷漠和疏于照顾。

近期《今日说法》栏目,接连几天讲述的都是留守儿童造成的社会问题。一个典型案件是吉林女子监狱与十多个未成年的女孩子判刑,这些花季少女中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来自于单亲家庭。另一个案件发生在四川岳池,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家里很贫穷,有什么好吃的他都给奶奶吃。后来他打游戏机,花了一百元钱,为了给奶奶补缺,他就去一个小卖店偷东西,结果小卖店主人睡在那里,他就杀死了这个人。这个孩子16岁,一脸稚气,他出生一个月后父母就离开了,奶奶将他从小养到大。他和父母只见过15次面,奶奶说,他的父母就知道挣钱,孩子从小跟她相依为命,她也不懂得怎么教育他,最终惨剧发生。这都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缺少爱和监护的例子。

第二,要提高流动、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素质。《公约》强调,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要给予孩子温情,包括从生活上、精神上、心理上,培养他好的生活习惯等。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潍坊教育局的支持下把所有的农村父母集中在一起,做了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只是唤醒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真正要见成效要花很多功夫。针对北京一些农民工家庭,我们也举办了讲座,包括如何预防女童犯等。我们要解决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长教育意识淡漠和素养不高的问题,需要从妇联或教育部门着手做。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农民工子弟学校,做家长的家庭教育。但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通过哪些部门做,应该通过企业来集中给他们讲讲家庭教育的弥补措施,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8

【关键词】父爱缺失;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正

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现有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多处以管制、缓刑等刑罚。而少年犯对社会的认知较为片面,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即使因犯罪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也很容易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显得十分迫切。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但在男权时代,父亲在养育孩子上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容易被淡化,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常常被掩盖。前段时间湖南卫视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引发了一场关于父爱缺失现状的热议。父爱,这一家庭教育中重视但却较少提及的部分,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两性关系趋紧,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增长,父爱缺失愈发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课题。本文拟列举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的关联数据,进而探析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以期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有所启示。

一、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率增加之间的联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Gluecks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五分之二的犯罪青少年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期的研究也从不同侧面支持了这一发现。

当然,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绝非一一对应关系,未成年人最终是否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与其他诸多因素,如社会文化、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帮扶、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等都有着密切关联。Bronfenbrenner早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指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由各个微系统层层包裹而成的动态系统,各层级之间有着相互作用。其中与儿童个体发展最紧密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我们往往重视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父母的婚姻关系、父亲对母亲的心灵关怀、在照顾孩子方面的责任分担等方面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后期的成长中,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可能修复这种童年的不足,父爱缺失仍将会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以至与同龄的健康成长的孩子比较,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后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抛弃线形因果关系的探究,注重从系统的角度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关注个体转变到将家庭看作一个整体。但尽管如此,各种报导中仍然可见父爱缺失对未成年人所造成的危害。例如:Fergusson等对童年父母分离的935名孩子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时期父母离异的孩子出现青少年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对照组,这些问题包括物质滥用或依赖,行为或对立的障碍,情绪和焦虑症和早发性性活动的风险。而且对于男孩和女孩的风险程度都是相似的。Wilbur等在平衡了年龄、性别、母亲孕前有无接触、家庭经济情况,城乡比例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父亲入狱或没入狱的学龄儿童进行了追踪比较,结果表明,父亲被关押的儿童抑郁测评的分数显著高于父亲未入狱的儿童,抑郁的症状更为明显。教师的评价也反映这些儿童有更多的问题行为。人民日报引用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在美国,60%的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90%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及75%的吸毒孩子来自无父亲的家庭。我国有关部门组织对上海中小学110名离异家庭子女的抽样调查结果也表明,父母离异的子女中,心理素质差的达80%,品行行为恶劣的达46%,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是正常家庭的两倍。广东省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单亲家庭的占三分之一……

二、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一种朴素的观点认为,父严母慈,父亲更容易培养孩子勇敢、果断、豪爽的性格,父爱缺失会影响这方面性格的培养。但事实上,这一现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目前来看,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父亲缺席影响未成年人青春期性发育

近二十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父亲的缺席可能导致女孩青春期提前和性心理早熟,进而影响成人后难以与异性建立稳定的性关系。对于这一现象,Belsky等提出了有条件的生殖策略的演化理论,指出当女生面对压力时,若该女生在前7年的生活中父亲缺席,会使其更渴望得到男性的爱,从而导致生理过早接受性成熟的信号。DE Comings等则从基因学的角度提出,变种X-连锁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对父亲的行为较敏感,带有AR基因的父亲,可能更容易遗弃家庭,也可能将该基因传递给女儿,从而引起性早熟、早熟性倾向和行为问题。此外,Bogaert等在全美范围进行了抽样调查,进一步发现,如果父亲在孩子14岁之前缺席,则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能更早出现第二性征,如初潮或者变声。而母亲的缺席或者继父的出现似乎对第二性征提前影响不大。

(二)父亲影响子女性别角色认同

Erikson提出,人对自己角色或身份信息的认同是一个个体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过程,家庭、同伴及社会都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信息吸收的“土壤”。性别角色认同是角色认同中的核心成分,由个体所认同的一系列两性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组成。早期研究显示,早在2-3岁时,父亲的形象就已影响到男孩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在3-5岁时,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也已非常大。男孩主要通过模仿父亲,或从父母间的关系形成对性别角色的早期认同。女孩如果缺少父爱,则可能与母亲之间难以形成健康的竞争关系,较难脱离对母亲的依恋,也不利于以后自己小家庭的组建。此外,父亲对于男孩后天男子汉气概的培养,也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指出,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男孩对于女性为主导的家庭模式的叛逆,试图宣泄其男子气概。而积极、阳光的父亲培养出的女孩往往也非常乐观向上,今后在事业和家庭方面可能更成功。后期的证据进一步支持了早期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父母是儿童最早接触性别角色的榜样,早期形成的性别角色的概念往往贯彻人的一生,并对他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造成重要影响。

(三)父爱影响母爱的发挥

毋庸置疑,儿童是否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与是否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母爱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甚至有研究者指出:母亲对儿子的管教控制是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但是,严厉而周密的管教对于一位单身母亲来说是很困难的,并且她的权威性也经常会受到挑战,孩子们通常认为父亲更强有力,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父亲比母亲更容易终止它。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是松弛的,这容易导致他们犯罪行为的增多。因此,可以说,父爱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母爱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母爱作用的发挥,也有赖于父爱的力量。

Bowlby早期研究显示,在出生前便失去父亲的孩子今后罹患精神分裂症、参与犯罪的比例高于在一岁或之后失去父亲的孩子,表明母亲怀孕期间父亲的缺席可能会通过母亲的情绪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孩子出生后,父亲的作用同样重要,他可通过给予配偶心理支持,承担更多的家庭生活方面的责任,从而促进母-婴依恋关系的建立。优秀的父亲往往能够促进和帮助母亲发挥其母性的作用,而玩劣成性、不负责任的父亲则可能阻碍甚至伤害母性作用的发挥。Bowlby后期研究还指出,孩子出生后第四周开始,其警觉性与活动能力的成熟度已经直接同父亲对母亲的支持程度相关。此外,母亲在很多方面也很难取代父亲的作用。Mahler指出,父亲与孩子的玩耍更偏向于体格运动,更能启发孩子。父婴互动是热烈的,好玩的,而母婴互动则常常是温和的,节制的。婴儿在七到八个月的时候十分依恋父亲,会学习父亲的问候方式,喜欢和父亲亲近,抗拒和父亲分开。如果父亲给予了足够的关爱,婴儿面对分别(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时将更加从容,对陌生人的焦虑感也会更低。后期的养育过程中,父亲传递给孩子的程度,如果父亲无法在情感上满足伴侣,则很可能引起母亲的焦虑,从而导致孩子也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另外,父亲也可扮演母亲的角色,当母亲无法胜任角色时,父亲往往是最乐意、最合适、最体贴的接棒人。

三、结语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将家庭比作老中青三代密切交互的一个系统,父亲角色的缺席、父爱的缺失,将可能导致系统性的故障,而孩子就是这个系统故障的最直接受害对象。

尽管生命的轨迹存在巨大的可塑性,母亲的细心呵护、父亲的者或者父性教育甚至成长伙伴都可能某种意义上弥补物理父亲缺失的消极影响。但是,父爱的作用从母体受孕至孩子长大成人全程中,无论从性生理、性格、态度甚至智力发育各方面都有反映。因此,一旦缺失,将极大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如果将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这些花朵的健康成长,显然有赖于家长爱的呵护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持。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孩子,对孩子进行惩罚或者监禁,这些做法某种意义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此呼吁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父爱缺失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呼吁父亲们在闯事业、奔前途的同时,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关注孩子,呼吁建立起更加完善全面的未成年人预防和矫正体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

参考文献

[1] Glueck S, Glueck E T. Unravelling juvenile delinquenc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2] Austin R L. Race, Father-Absence, and Female Delinquency[J]. Criminology, 1978,15.4.

[3] Bronfenbrenner U, Zwei Welten. In Kinder in DSA and UdSSR. Enke, Stuttgart, F.R.G,1972.

[4] Fergusson D M, Horwood L. JOHN, Lynskey M T ,Parental Separation,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and Problem Behavio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4.33(8).

[5] Wilbur MB, Marani JE, Appugliese D, Woods R, Siegel JA, Cabral HJ, Frank DA . Socioemotional effects of fathers’ incarceration on low-income, urban, school-aged children[J]. Pediatrics,2007.120(3).

[6] 满娇玲.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2010.09.

[7] Tither JM, Ellis BJ. Impact of fathers on daughters’ age at menarche: A genet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controlled sibling study[J].Dev Psychol,2008.44.

[8] Belsky J,Steinberg L,Draper P.Childhood experience, interpersonaldevelopment, reproductive strategy: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socialization[J].Child Dev,1991.

[9] DE Comings,D Muhleman,JP Johnson.ParentDaughter Transmission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Gene as an Explanation of the Effect of Father Absence on Age of Menarche[J].Child Development,2002.73.4.

[10] Bogaert AF. Age at puberty and father absence in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J].Journal of Adolesc,2005.28.4.

[11] ERIKSON, E .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 Norton,1968.

[12] KIM ,M, EUNA, P, & SUNG-HEE , K. A typology: older women and gender role identity [J].Korean Journal of Adult Nursing,2013.25(3).

[13] Prall RC.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the preoedipal years[J].J Am Psychoanal Assoc,1978.26(1).

[14] Biller HB. Father absence and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le child[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0.2(2).

[15] Lozoff MM. Fathers and autonomy in women[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73.208.

[16] SIM T N & CHIN J E H . Do mothers’ and fathers’ authoritative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interact? An exploration on schooling aspects with a Singapore adolescent sample[J].Youth & Society,2012.

[17] Paschall M J.Ringwalt C L,Flewelling R L.Effects of parenting,father absence, and affiliation with delinquent peers on delinquent behavior among African-American male adolescents[J]. Adolescence,2003.38(1).

[18] 杨丽珠,董光恒.父爱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范文9

一、理性思考

本文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颂歌,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文章没有描写父母如何爱孩子的具体画面,而是试图通过严密的说理、理性的思考,从内心深处阐明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富有理趣,是本文说理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两相比较

作者运用比较的方式,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使二者的特征更加明晰。

第5自然段主要讲母爱的性质: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无条件的。第7、8自然段则主要说明父爱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从孩子6岁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母爱和父爱各有利弊:母爱的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取。父爱的积极面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三、层层递进

作者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即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层层深入,阐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转到以父亲为中心,然后最终与他们分离,并在自己心中同时拥有父母两个世界,从而达到奠定灵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础。文章第1至3小节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第4至第8小节从情感对象的角度进行阐述;第9、10两个小节是这一部分的总结。从“儿童”写到“母亲”再写到“父亲”,阐述过程如抽丝剥茧般逐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