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年会小品剧本集锦9篇

时间:2023-02-07 09:41:11

年会小品剧本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1

Abstract: From the year of 1900 to 1920,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deas flow into China,setting off a climax of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compiling foreign dramatic works is among them. In content,the initial compilation dramatic plot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but also there are works maintain the original style. From the original source,compiling works cover many countries and are influenced by some countries. From the view of compilation translator,they not only translated many compilation series dramatic,also involved in other literature.

关键词:改编;来源国;编译者;外国戏剧作品

Key words: adaptation;original country;translator;foreign dramatic works

中图分类号:I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204-02

1编译作品的内容

1.1 被改编的作品内容与中国传统戏剧保持着密切联系,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许多作品具有中国传统戏剧才子佳人和侠客传奇的套路,情节曲折。

这一阶段编译外国戏剧作品与中国传统戏剧保持着密切联系,究其原因有三。

①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新文化运动前夕,民众思想比较传统,让观众完全接受西化的作品有难度。

②当时的作品改编处于起步阶段,无论经验或是技巧还不够成熟,只好朝着中国既有的传统戏剧情节靠拢。除了改编的日本戏剧作品是由留日学生直接改译自日语剧本,其他外国戏剧作品的编译很多来自外国小说的中译版本,而外国小说的翻译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本身并不成熟,戏剧作品的改编起步更晚,改编理念和方式也很落后,基本是编译者从翻译小说中摘取中国观众能接受的情节编成戏剧。林纾1897年开始与人合作翻译的外国小说,成为一些编译作品的来源。如新剧《肉券》改编自林纾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从内容到形式都还不成熟。

③有些编译者本身是武侠或传奇小说的作家,他们改编外国剧本带着明显的中国色彩。如《迦茵》的作者张冥飞是当时著名的南派武侠小说家,《义侠记》的改编者天宝宫人也经常写一些传奇类的小说,这些作家改编外国戏剧作品时,所选题材所改编的剧本内容与中国观众熟知的传统戏剧接近。

1.2 出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被大量编译的现象。“在中国译介时间较早演出最多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文明戏曾编演过20多出莎氏戏剧,多根据林纾、魏易翻译的《吟边燕语》改编。”[1]1913年新剧《驯捍》根据莎士比亚原著“Taming of the Shrew” 《驯捍记》改编。1914年五幕悲剧《倭塞罗》据莎士比亚原著“Othello”(《奥瑟罗》)编译。1918年共改编了17部戏剧,其中莎士比亚戏剧占了15部,这一年堪称莎士比亚年。究起原因是当时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盛行翻译西方名著,而在戏剧界,莎士比亚的成就有目共睹,于是所有莎翁名剧皆被编译并搬上舞台,包括最有名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改编莎士比亚剧本的原因一是新文化运动前夕文化界大量引入了新的西方文化和观念,要民主要自由的呼声波及戏剧界,也影响着外国戏剧作品的编译者,他们介绍了许多西方的名著以及最新的作品进入中国。原因二是许多改编者本身具有留学背景,在国外开阔了视野,并编译了许多探讨自由和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剧本。这些改编者改编了许多世界著名戏剧,并引进国外最新的戏剧,将诸如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带进中国,这些编译作品在内容上就不再完全迁就中国观众欣赏戏剧的传统习惯了,而较多地保持了原著的风格。

1.3 作品开始关注社会家庭问题和爱国主义主题,探讨自由平等及女性社会地位等问题。如1912年编写的剧本《社会钟》控诉现实社会把人逼上犯罪的道路。同年译编的作品《残疾结婚》歌颂一对波兰情侣为复国受伤致残,被俘后两人高唱波兰国歌举行婚礼,婚礼结束双双自杀殉国的事迹,与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的局势相呼应。独幕喜剧《黄金塔》中人物台词涉及法国大革命后自由平等及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

而根据波兰留德女生所作剧本改译的独幕剧《波兰女之自由梦》则描写波兰沦陷后两个留美波兰女生探讨自由问题的场景。这部作品不仅在戏剧上开始探讨自由问题并表达爱国情怀,还从侧面揭示新女性的觉醒。与中国传统戏剧展示的女性形象不同,“她”不再是女侠或“女结婚员”了,女性的思想在悄悄转变,视野从家庭开始扩展到社会和国家。追求自由平等和有着报国理想的“新女性”出现了。

《热血》讲述的是罗兰与画家露兰才子佳人的故事,但情节始终以露兰营救革命党人的线索向前发展。《多情之英雄》的结尾也借女主人公的遗书来激发爱国热情。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19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奔走并尝试借戏剧这一艺术形式号召民众保家卫国,因为戏剧终将被搬上舞台,并可以连续演出,观众相对来说人数多,宣传面也较广,宣传效果较好,春柳社就曾在东京举办过义演来为中国募捐。

2编译作品原著来源

2.1 编译作品原著来源国

早期的改编作品大多来源于日本。1906年留日学生在东京成立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这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期间,日本新派剧正在崛起,春柳社受其影响颇大。他们明确提出了向欧美演剧和日本新派剧学习的宗旨:“演艺之大别有二:曰新派演艺(以言语动作感人为主,即今欧美所流行者);曰旧派演艺(如吾国之昆曲、二黄、秦腔、杂调皆是)。本社以研究新派为主。”[2]他们在日本演出了《茶花女》等剧目,取得了很大成功。春柳社成员回国后,编译了许多外国戏剧作品,尤其是日本的戏剧作品。春柳社成员如陆镜若、曾孝谷和吴我尊都曾是留日学生,通晓日语,这就为改编日本戏剧作品创造了条件,他们编译了许多日本作品。《义侠记》(1908年)、《猛回头》(1911年)和《异母兄弟》(1911年)都来源于日本作品,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日本是这些国家中离中国最近的,新事物传到中国也较快。

新文化运动前,除了日本,外国戏剧作品原著国还来自美国、法国、波兰、英国等。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对外探索新事物的道路,他们遍及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也学习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国外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戏剧作品,也编译了许多剧本,在国内演出。同时,西方的经典书籍也流入中国。一些外国小说被翻译成中文,许多改编者将这些编译作品改成了剧本。

2.2 编译作品原著的体裁

编译作品原著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原著本身为戏剧作品,且原著在本国即为经典剧目,如莎士比亚戏剧。1911年中国编译的新剧《肉券》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1918年新剧《鬼诏》编译自 “Hamlet”(《汉姆莱特》),同年新剧《铸情》改编自“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而《威尼斯商人》、《汉姆莱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皆为沙翁名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改编过沙翁名剧。[2]编译作品原著的体裁为小说,如1907年的五幕新剧《黑奴吁天录》根据林纾翻译的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由斯托夫人所著,曾经风靡美国。另有七幕新剧《蛇女士》根据魏易所译英国科南达利(科南道尔)小说《蛇女士传》(Beyond the City)改编。科南道尔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他的著作在全世界流行。此外,十幕家庭悲剧《新不如归》是陆镜若据日本同名小说译编。

3作品的改编者

3.1 改编者本身是武侠、传奇、通俗社会类小说的作家,如张冥飞,包天笑,徐半梅,天宝宫人等。张冥飞是当时著名的南派武侠小说家,著有《小剑侠》正续集、《荒山奇侠》及《江湖剑客传》等武侠作品,是“南派”武侠作家的代表。包天笑在新闻媒介、小说翻译与创作三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我国新闻界耆宿,被誉为“通俗文学之王”。“还有两位作者给社会小说增加了滑稽体式。一是徐卓呆,被誉为‘文坛笑匠’和‘东方卓别林’。他重视写短篇,如《浴堂里的哲学家》、《小说材料批发所》等。1924年发表的短篇《万能术》,融哲理、科幻、寓言于诙谐滑稽的笔调之中,是一部奇作。”[3]这里所说的徐卓呆即徐半梅。这些作家改编外国戏剧作品时,带着中国传奇或者通俗小说的风格,所选题材所改编的剧本内容与中国观众熟知的传统戏剧接近。

3.2 改编者本身既是演员又是剧本的编译者,如春柳社成员李叔同、陆镜若、曾孝谷和吴我尊等。他们是留日学生,自己创作的剧本很少,但是翻译改编了很多外国剧作,如《热血》、《茶花女》、《鸣不平》、《异母兄弟》等。类似的社团成员还有“进化团”的任天知,欧阳予倩等,他们在1911年根据日本新派剧《血之泪》改译编写了《血蓑衣》,获得很大成功。李叔同、欧阳予倩同时也是著名的演员,登台扮演剧中角色。“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李叔同、陆镜若、曾孝谷和欧阳予倩等)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在东京著名的剧场本乡座公演了根据林纾的翻译小说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东京戏剧界的轰动。”[4]1903年3月,春阳社公演了剧目《迦茵小传》,剧本由王钟声根据英国作家哈葛特同名小说改编,男女主角分别由曾在国外留学归国的王钟声和任天知扮演。徐半梅曾说:“如果有人问,在中国第一次演话剧,是什么戏?就应当说,是这一出《迦茵小传》,以前种种,都不成话剧。到了这一出《迦茵小传》,才像了话剧的型。”[5]这一类改编者精通外语,或者本身为留学生,并参与演出,介绍并引进了国外戏剧界的许多新风,所编译的外国戏剧作品风格与中国传统戏剧差距较大,编译作品也更多地保持了原著的风格。“中国话剧真正摆脱中国戏曲的框架,得力于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们。”[6]

4结论

20世纪初的20年,是中国编译外国戏剧作品起步和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编译外国戏剧作品起步晚于小说等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且初期对外国作品的改编迁就于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留学生带来的新气象,外国戏剧作品的编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五四后大量易卜生戏剧的译编做了铺垫,也为以后的外国戏剧作品改良累积了较好的创作基础。外国戏剧作品的编译也影响着中国戏剧和中国社会,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上海图书馆.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1.

[2]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635.

[3]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4.

[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6.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2

戏剧小品原是艺术院校学表演学生的一项演习课目。要求学生从(小)剧本创作到表导演均由一人或几人共同完成。除练习表演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即兴发挥、创作灵感、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往往一句话,一句成语即可成题。如:自欺欺人、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记不清是那一年),电影演员陈佩斯、朱时茂在央视的一个春节晚会上表演了戏剧小品《吃面条》,把演员创作工作中的艰苦状况,首次以喜剧小品形式演绎出来。所取的轰动效应,连他们本人都始料不及。

戏剧小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由校园走向社会、继而步入商业文化行列。于是乎“小品”创作名人辈出,作品日渐翻新,花样层出,如“万花筒”般闪烁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成为百姓节日中的“盛宴大餐”。发展至今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戏剧小品”了。别说科学家、教授、经理、董事长乃至大小官员对“小品”喜之有加,就连惯于“握锄杷”的农民,逢喜庆事也要自编自演戏剧小品而不亦乐乎。

难记何时,如此“灼热”的戏剧小品“渐趋冷却”。观众不满,专家焦虑。从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探其原由。本人也不自觉的参与其中:时而与人争论,唾沫四溅,时而卧居斗室搔首挠指费心揣摩,以探求个中原由为趣事。

观当今晚会上的戏剧小品,整体偏于喜剧。已集戏剧、戏曲、歌舞,二人转、曲艺的说唱、相声、加上杂耍等于一体,自然形成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人们习惯称为喜剧小品。

现今热衷于戏剧小品创作和研究的人士中,业余爱好者不少。亦有很多学子以学术研究之精神相互切磋。从事“小品”的业内名人也翘首以盼更多更好的小品剧作问世。中央电视台也为此不懈努力,还举办“小品”大赛。虽然成效可喜,却未产生当年《吃面条》的热烈效应。众人又为此而议论纷纷……

在网上见有短文说,“戏剧小品必须要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就无法延伸和发展……”“无矛盾(小品)就叫‘练习’”等等。执赞同观点人不在少数。我之拙见,未必! 赵本山的成名作——《相亲》小品,只是表现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在帮各自儿女传递情书时,引发出两位老人“青梅竹马”时的暗恋之情。多有人情味!但没有矛盾,更没矛盾冲突。却产生了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黄宏在一次春节晚会上演出一个小品(名字记不清了)只是表现老两口新买了部摄像机到天安门广场摄像。此剧产生的喜剧效果令我至今难忘。也没有矛盾冲突。还有不少“小品”是以“误会”设置喜剧情节。误会戏在戏剧中可谓常见,但大多都会引发一些矛盾冲突。喜剧小品却不然,同样没有矛盾冲突。这很符合生活现实。生活中彼此产生误会,因未产生矛盾,故而相互一笑了之。事后却以此为笑料,每每与人谈起还大笑不止实为常见。

列举出上述例子并非否定戏剧小品的矛盾,旨在说明喜剧小品的矛盾可有可无。既使有矛盾也不一定就要求产生矛盾冲突。

创作喜剧小品要善于抓住一个小小的矛盾点和人物的矛盾心理或者一种情绪和心态予以放大,夸张甚至扭曲的表现出来,使之产生喜剧效果。这方面可以学习戏曲艺术的表现力。语言上和“抖包袱”上可学习相声。但艺术格调不可低俗,。反映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思想性。有的喜剧小品内容空虚,仅在表演上矫揉造作,更有甚者在恶作剧,观众当然不买账。

正因为喜剧小品故事情节简单又缺少激烈的矛盾冲突,表导演的作用就尤为重要。戏曲界有句行话:故事情节好叫“戏保人”,情节不好而表演好叫“人保戏”。

“人保戏”,须有相当的表导演艺术功力才可把戏“保”起来。情节简单的喜剧小品《卖拐》,是采用放大、夸张、扭曲的手法来表现人物非正常的态。剧中的“买”者在不相信“卖”者的状态中却不由自主的听命于“卖”者的指挥反复抬脚,落脚,跛步行走等动作就如同玩木偶,变魔术一般,让一个正常人瞬间变成傻子的表演,确实令人叫绝。演员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滑稽神态,表现人物愚昧无知的悲哀(不由人联想到为其信徒们治病的可笑情景),令人捧腹大笑不止。其夸张、扭曲程度已近似哈哈镜。产生如此喜剧效果,已超过剧本本身的艺术性要求。

从电视上播放的喜剧小品来看,已渐趋形成南北风格;南偏于故事、北偏于语言幽默;南偏于含蓄的幽默表演,北偏于夸张滑稽的形体动作。以喜剧小品知名演员人数讲,似乎北人占多数。

如何形成上述现象,本人不敢乱言。仅以风格而言,似乎与地域风俗、文化有关。北人性格爽直开朗。南人含蓄内向。源于北方的“二人转”“相声”不强调故事性,偏于语言幽默、动作夸张。源于南方的方言“滑稽戏”偏于故事情节,“苏州评弹”亦擅长娓娓弹唱动听的故事。南戏腔韵多缠绵舒缓。北戏腔韵多明亮高亢。不知这些是否是喜剧小品南北风格走向的根源?若是,能否顺应发展,让其各自风格特点再明显些呢?

喜剧小品是文学艺术中的迟来者。可谓“小妹,小巧玲珑,单纯活泼”。容纳性强,宜吸收各类艺术的特点丰富自己。她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型文化产品。只有在经济繁荣,思想活跃的状况下才可产生。她的产生,从文学艺术层面反映出时代特征。因此,我希望大家都来爱护她,“抚肓培养”她茁壮成长。

小品,泛指虽小却具艺术品位的作品而言;文有小品文、画有小品画、有工艺小品、哑剧小品等,只是此类小品知者有限。唯独戏剧小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戏剧小品的由来却知者甚少。

戏剧小品原是艺术院校学表演学生的一项演习课目。要求学生从(小)剧本创作到表导演均由一人或几人共同完成。除练习表演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即兴发挥、创作灵感、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往往一句话,一句成语即可成题。如:自欺欺人、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记不清是那一年),电影演员陈佩斯、朱时茂在央视的一个春节晚会上表演了戏剧小品《吃面条》,把演员创作工作中的艰苦状况,首次以喜剧小品形式演绎出来。所取的轰动效应,连他们本人都始料不及。

戏剧小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由校园走向社会、继而步入商业文化行列。于是乎“小品”创作名人辈出,作品日渐翻新,花样层出,如“万花筒”般闪烁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成为百姓节日中的“盛宴大餐”。发展至今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戏剧小品”了。别说科学家、教授、经理、董事长乃至大小官员对“小品”喜之有加,就连惯于“握锄杷”的农民,逢喜庆事也要自编自演戏剧小品而不亦乐乎。

难记何时,如此“灼热”的戏剧小品“渐趋冷却”。观众不满,专家焦虑。从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探其原由。本人也不自觉的参与其中:时而与人争论,唾沫四溅,时而卧居斗室搔首挠指费心揣摩,以探求个中原由为趣事。

观当今晚会上的戏剧小品,整体偏于喜剧。已集戏剧、戏曲、歌舞,二人转、曲艺的说唱、相声、加上杂耍等于一体,自然形成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人们习惯称为喜剧小品。

现今热衷于戏剧小品创作和研究的人士中,业余爱好者不少。亦有很多学子以学术研究之精神相互切磋。从事“小品”的业内名人也翘首以盼更多更好的小品剧作问世。中央电视台也为此不懈努力,还举办“小品”大赛。虽然成效可喜,却未产生当年《吃面条》的热烈效应。众人又为此而议论纷纷……

在网上见有短文说,“戏剧小品必须要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就无法延伸和发展……”“无矛盾(小品)就叫‘练习’”等等。执赞同观点人不在少数。我之拙见,未必! 赵本山的成名作——《相亲》小品,只是表现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在帮各自儿女传递情书时,引发出两位老人“青梅竹马”时的暗恋之情。多有人情味!但没有矛盾,更没矛盾冲突。却产生了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黄宏在一次春节晚会上演出一个小品(名字记不清了)只是表现老两口新买了部摄像机到天安门广场摄像。此剧产生的喜剧效果令我至今难忘。也没有矛盾冲突。还有不少“小品”是以“误会”设置喜剧情节。误会戏在戏剧中可谓常见,但大多都会引发一些矛盾冲突。喜剧小品却不然,同样没有矛盾冲突。这很符合生活现实。生活中彼此产生误会,因未产生矛盾,故而相互一笑了之。事后却以此为笑料,每每与人谈起还大笑不止实为常见。

列举出上述例子并非否定戏剧小品的矛盾,旨在说明喜剧小品的矛盾可有可无。既使有矛盾也不一定就要求产生矛盾冲突。

创作喜剧小品要善于抓住一个小小的矛盾点和人物的矛盾心理或者一种情绪和心态予以放大,夸张甚至扭曲的表现出来,使之产生喜剧效果。这方面可以学习戏曲艺术的表现力。语言上和“抖包袱”上可学习相声。但艺术格调不可低俗,。反映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思想性。有的喜剧小品内容空虚,仅在表演上矫揉造作,更有甚者在恶作剧,观众当然不买账。

正因为喜剧小品故事情节简单又缺少激烈的矛盾冲突,表导演的作用就尤为重要。戏曲界有句行话:故事情节好叫“戏保人”,情节不好而表演好叫“人保戏”。

“人保戏”,须有相当的表导演艺术功力才可把戏“保”起来。情节简单的喜剧小品《卖拐》,是采用放大、夸张、扭曲的手法来表现人物非正常的态。剧中的“买”者在不相信“卖”者的状态中却不由自主的听命于“卖”者的指挥反复抬脚,落脚,跛步行走等动作就如同玩木偶,变魔术一般,让一个正常人瞬间变成傻子的表演,确实令人叫绝。演员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滑稽神态,表现人物愚昧无知的悲哀(不由人联想到为其信徒们治病的可笑情景),令人捧腹大笑不止。其夸张、扭曲程度已近似哈哈镜。产生如此喜剧效果,已超过剧本本身的艺术性要求。

从电视上播放的喜剧小品来看,已渐趋形成南北风格;南偏于故事、北偏于语言幽默;南偏于含蓄的幽默表演,北偏于夸张滑稽的形体动作。以喜剧小品知名演员人数讲,似乎北人占多数。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3

【关键词】戏剧节;地区文化;长春;小剧场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23-01

一、寒冬之后的觉醒

对于戏剧节,大家首先会想到北京和上海,以及近些年火起来的“乌镇戏剧节”。这一现象其实也是中国戏剧市场分布的写照。戏剧一般都会在政治、经济繁荣的地区上演。而长春作为北方的城市,就像寒冬一样,长年处于蛰伏的阶段。2015年秋末冬初,北国的春城迎来了首届长春小剧场戏剧节,是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牵头,依托“吉林省民间民营文艺团体创作演出联盟”平台共同打造,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小剧场戏剧演出繁荣发展,充分体现优秀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戏剧节期间每个周末都会有不同的话剧上演,持续8周,掀起了一轮观剧热潮。

新中国刚成立时,长春的戏剧发展成绩是非常傲人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和创作者,如人们熟知的李幼斌、刘威、张凯丽、刘烨等。随着时展,这些优秀的演员活跃在更广阔的舞台,而长春本土的戏剧发展只能靠国有院团进行常规性的戏剧演出。虽然院团出品的戏剧作品大多属于精品,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以至于戏剧从曾经的繁荣趋向萧条。在人们不断努力下,出现了一批戏剧先行者,进行小剧场戏剧的尝试。

中小剧场话剧的先行者林兆华执导了《绝对信号》,标志着中国小剧场戏剧开始的信号。对长春而言,则是从2008年陈晓峰导演的《夜・迷茫》开始,从迷茫走向光明。从2008年开始,逐渐有人进行小剧场戏剧尝试。陈晓峰本身是吉林艺术学院的老师,在平日对学生进行戏剧教育,使他也具有牢固的戏剧基础,加上个人对话剧的痴迷和思考促使他进行更多的戏剧创作。可以说陈晓峰是吉林小剧场话剧创作的“先锋力量”。

从2009年开始,长春的小剧场不断出现新的作品,长春的“小剧场话剧”慢慢形成了市场,有陈晓峰导演的《谈谈情过过电》、《欲望号街车》、《桂林路的故事之打劫》等作品,同时还有很多戏剧团体,例如三四剧社和“草台班”剧社等社团,也创作了《她日记》、《伤心小姐》、《白色灯塔》等,为吉林小剧场话剧走向市场开启了成功之门。

在长期的蛰伏后,2015年,在多方的努力下成就了一场“长春小剧场戏剧节”。这次戏剧节汇聚了本土七部优秀的原创话剧。共计上演十八场,这可以算得上是长春小剧场话剧具有里程碑式的一次演出,意味着长春小剧场话剧在长期蛰伏后觉醒。

二、地区戏剧文化发展对人们精神文化的影响

人们对于文化的接纳和消费需要一个过程。人们在走进剧场享受戏剧的过程中会受到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对人们精神塑造具有良性影响。戏剧节的形式是一种集中式的强有力的文化浪潮,强有力地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

长春小剧场话剧发展相对比较晚,但是发展迅猛。从2009年到2015年的小剧场戏剧节,短短6年时间,出现了非常多优秀作品和戏剧人才,剧场对于每一个热爱戏剧的人都有着特殊的魅力。同时人们对话剧艺术的痴迷和热爱,让这种艺术形式更加充满生命力。《画皮》、《夜色迷人》、《信》、《木马银行大劫案》、《良宵》、《洗劫布鲁克》、《三国笑传之诸葛亮不亮》7部优秀作品的连续上演,对这座城市的人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带孩子来的家长要和家人一起感受艺术的熏陶,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来感受戏剧的魅力,还有很多的学生、青年白领都走进剧场,这种现象足以证明戏剧的魅力。

从另一方面讲,不是戏剧市场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把戏剧市场做起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下形成的这次戏剧盛宴对老百姓有着积极意义,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深刻记忆。很多人问“明年还会有戏剧节吧”。这证明,人们非常需要这样的戏剧节,需要这样优秀的艺术形式和好的艺术作品。

三、结语

小剧场戏剧的特点就是它带有强烈的实验、先锋气息,并有一种探索的姿态。对一座城市而言,戏剧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戏剧贴近人民,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产物。戏剧节是诸多戏剧的集合,戏剧节的承办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这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多方的配合。按这种态势发展下去,戏剧节势必会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定会有更多人投身到戏剧创作当中,也会有更多人走进剧场。

指导教师:李伟华

参考文献:

[1]李卓林.《让小剧场拥有大魅力》[N].吉林日报,2016-01-06

[2]唐星辰.《话剧独立制作人制现状及前瞻》[N].戏剧文学,2013-10-15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4

一、文学作品改编,为电视剧发展提供剧本

文学为电视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我国的电视剧事业起步较晚,在电视剧发展的过程中,文学是伴随电视剧,并为其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学无疑是影响电视剧发展最深的因素之一。文学中很多作品被改编成为剧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电视事业方面的文化管制和电视剧经费的原因,改编文学作品成为了现在电视剧材料来源的重要方式。大家也许不知道,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是改编自同名小说。文学作品改编是电视剧生产的第一途径,而改编文学作品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仔细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如20 世纪80 年代,当代文学有大量引发社会关注和广泛讨论的文学作品出现,被改编成电视剧也是必然的趋势,当时的文学作品与电视剧同属于传播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工具,当时的电视剧是随着文学的发展潮流前进。当时的改编电视剧也有着比较优秀的成果,《蹉跎岁月》《高山下的花环》《努尔哈赤》等,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优秀电视剧。

二、改编作品多样化,掀起收视热潮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文学改编成电视剧又掀起了一次热潮,电视剧也不再和文学创作属于文化意识传输手段,电视剧首次作为文化消费品登上历史舞台,而《渴望》的正式崛起,则是电视剧改变的标志。它热播时创造的万人空巷的情景,使人至今记忆深刻。这部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它创下的巅峰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是文学作品给予了电视剧这样的成功。这一时期,改编的文学作品除了古典名著,还出现了一大批当代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吴因易的《唐明皇》、毕淑敏的《红处方》、张平的《抉择》等,陆天明,刘震云等人的作品,也是被改成电视剧的重点。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引发的关注促使了电视剧的发展,观众数量急剧上升,增大了对电视剧的需求,原有的电视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这就导致了更多的文学作品改编出现在电视荧幕中,如古装历史剧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改编成的《康熙王朝》; 近现代历史剧《中国往事》改编自刘恒的《苍河白日梦》,军旅题材方面就有大家所熟知的《士兵突击》改编自兰小龙的《士兵》,这一时期,文学的各种类型作品改编成为电视剧,吸引了众多各种喜好的观众。一些喜欢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开始加入到电视剧观众的群体当中来,文学作品中拥有的丰富内涵,是电视剧高收视率的保证,这时海岩,陆天明,六六等作家的作品,改编之后深受广大电视剧观众的喜爱,一时成为了收视率的保证,其作品甚至还被反复的演绎。

三、文学写作方式,影响电视剧叙事模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电视剧改编提供材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电视剧制作材料的提取库,这些只是为了电视剧事业提供发展的资源,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学文本的创作规则还确定了电视剧讲述故事的模式。就以新世纪这十年来说,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受到极大的欢迎,在这些革命历史剧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电视剧叙事与文学叙事中相同的地方,电视剧是如何在文学叙事基础和框架上展开情景的,2004 年左右,沉寂了多年的红色经典小说,开始被电视剧制作者搬上电视银幕,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不小的热潮,红色经典小说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用文字记录下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的斗争历程,是一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负责宣扬社会主义的真理以及这种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文学作品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和改革题材的电视剧叙事方式,大多以表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主,展现当时革命者的英勇,民族独立战争中的聪明机智,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的英雄形象,并实施对新社会下人们社会主义意识的教育和动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这些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陷的,同时也造成了电视剧叙事模式的瑕疵。另外,这些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当时文化产品缺失的年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历史题材类的改编电视剧,具有浓重的怀旧色彩,这类电视剧是革命时期的斗争者缅怀那段时光的文化产品,是人们最亲切,最生动的文化记忆。它的大众化叙事模式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模式,而且塑造的英雄主义和浪漫革命主义深受观众的喜爱,当时人们记忆中的英雄人物主要有少剑波、江姐、许云峰等,而《林海雪原》等革命题材电视剧一经播出,受到热捧的同时也招致非议,这改写原著的行为甚至遭到了痛斥,这种改编的非议也引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人们的非议也促使了电视剧改编新的出路的出现,文学作品只是为电视剧提供一个原形模板,电视剧的剧情更应该符合大众需求。

( 一) 红色经典模式的影响

其实,红色经典小说被搬上银幕的原因,远远不止小说里刻画的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还有现成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改编成电视剧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文学的叙事方式给电视剧叙事提供了一个模范。红色经典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有两种角度,一种是构建地上英雄形象,另一种则是正面现场的英雄人物,这样的模式,也存在于战争小说,成长小说和传奇小说中。例如,战争小说《红日》和《保卫延安》,直面正面现场,用全方位的视角再现历史; 而《青春之歌》和《红旗谱》等作品,则是已记录一个普通人成长为革命者的艰辛历程。表达革命者成长的不易,以及革命精神的伟大不朽; 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改编的电视剧,以离奇曲折和跌宕起伏的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其中的传奇英雄人物更是深受观众的欢迎。这类历史传奇电视剧,通俗的表达了革命的正义性质,使革命历程中的艰苦具备了观赏的性质。红色经典确立的几种叙事模式,奠定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模式,也深刻的影响着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叙事方式。近几十年来,新出的改编革命历史剧都逃脱不了这样的模式。

( 二) 改编多样化,构建多种叙事方式

改编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将革命英雄形象再现在普通群众的视线里,是电视剧改编里很讨喜的事,它可以吸引到许多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大众的眼球,然而它也有些不足。文学形式表现形式与电视剧叙事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为了适合电视剧的形式,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和故事情节在改编中会稍有变化,这种变化会受到喜欢文学中人物的观众的非议,甚至遭到学术界等各方面的非议。但这不能停止文学改编成电视剧的步伐,因为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通过电视剧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如《高地》《我的团长我的团》《狼毒花》等。近几年来,由类型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其收视也是很高的,如宫斗大戏《甄嬛传》,还引起了一时的狂热追捧,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职场剧也有不少新作,《杜拉拉的升职记》以及《浮沉》。穿越剧也开始进入人们视线,主要有《宫锁心玉》和《神话》。革命历史剧和军事题材的剧也占据着银幕,如《一个鬼子都不留》和《雪豹》等。此时,网络类型小说文本改编成电视剧,不仅仅是为电视剧的生产提供内容,同时,其在网络上的受欢迎也给电视剧提供了一批忠实观众,人们开始讨论者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之处,津津乐道这两者的高低优劣。

( 三) 电视剧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学创作

当文学作品被成功的改编成电视剧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作品,作家们的知名度就更胜从前了,在圈内圈外的影响力较之以前也更大了。更有甚者因此就从作家转型为了所谓的职业编剧。在这些人中大家熟知的有朱苏、江奇涛、王朝柱等。相信大家对《武林外传》都不陌生吧,它的作者宁财神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从作家走向了编剧,之后又凭借2013 年的轻松逗趣剧《龙门镖局》再夺眼球。在为电视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编剧里,小说家就占了一半,所以不难看出当代的文学创作在电视剧改编上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母本题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电视剧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上给了相应的指导,从而推动了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如今,虽然中国的职业性编剧机制尚且还未完善,职业编剧群体也还未形成规模,但是作家向编剧的转型行为,则为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人力资源积累。

四、文学的吸引力,提升电视剧的魅力

文学作品改编成为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节约了电视剧剧本再创造的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宣传。近年来,电视剧的飞速发展,文学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字艺术,文学作品中大多是记录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为主,这样的作品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作品中多以积极的生活追求和美满的结局结合,对文学的追求往往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作品改编为电视剧,往往能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如今,文学换用了另一种形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改编的电视剧已经开始布满银幕,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向观众诠释文学,但由于人们审美力的下滑,导致了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被电视剧改编的面目全非,已经没有了文学作品中深刻的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审美的通俗表达,这种趋利行为,引起了许多文学读者的不满,也影响了电视剧事业前进的方向。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5

【关键词】创新舞美;剧场运营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45-01

一、西北地区城市舞台美术现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更多依赖的是导演独立的艺术构思,加上费用问题,导致了这个年代作品的创作起步在舞台美术方面较欠缺。一些小城市的舞台美术更多依赖灯光来帮助实现效果。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不仅以它崭新的语言给舞美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还促使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就需要我们寻找艺术与科学新的契合点。

二、全国剧场现状

(一)文化需求高涨,剧院数量不断增加。

以我国目前建成的大剧院为标准划分,我国剧院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国内剧院建设处于停顿状态,均为原有或改建的剧院或影院。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文化建筑建设领域迎来新的历史时期。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间,东莞玉兰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青岛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的建成,标志着国内第二代剧院建筑向声学、技术和艺术高峰攀爬。第四阶段是2010年至今。以广州大剧院和甘肃大剧院为代表,在建筑艺术、建筑声学等方面达到了我国剧院建设的新高度,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剧院建设的高峰期。

(二)建设难,运营更难。

相对而言,中国经营成功的剧院为数有限,大部分剧场处于维持或艰难运营的状况。演艺内容供应不足和缺乏科学的现代剧场管理,是大剧院未来运营的两大挑战。与大剧院的建设热潮相比,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演出市场并不是非常成熟,而一些建在城市新区的剧院,由于选址及交通、人流和周边配套等诸多原因,已给后期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

只有高水准的管理才能够不断吸引优秀的演出节目,才能支撑起大剧院的舞台,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建成后,由于管理有方,使这两个剧院成为世界优秀节目的大舞台;保利剧院与全国多家大剧院共享演出资源,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结合当地文化及剧场现状,提出低成本创新舞美创新助推剧场运营

如今演出市场繁荣,各类演出水平参差不齐,而群众文化需求高涨,好的剧场已经建设好,但收效一般;好的剧目票价高,票房保证不了,剧场不敢冒然引进,大多数剧院以租赁场地的方式为政府举办重大会议,完全失去了大剧院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价值。

通过各领域行业专家的讲解和分享,笔者认为,通过创作低成本的艺术产品,助推剧场的运营。低成本的概念不是品质低,而是高品质低组合,比如说,剧本选有故事有内涵的题材,演出人员要少,舞美简洁留白多,给观众多留些想象的空间。通过这样低成本高品质的作品,占领演出市场取得经济效益。

2015年专业剧场演出票房收入与2014年相比较,儿童剧在场次、上座率、观众人数等方面基本与2014年持平。很多国外儿童剧目被引进。在规模上,国内儿童剧还是大剧场、大规模、大场景、大舞美的创作方向,外国儿童剧更多是小制作,极简的布景和道具,十人以下的演出团队,既有利于巡演也有利于成本控制,外国儿童剧更注重对儿童的观剧体验,培养其想象力。

通过对以上演出市场的分析,更能深刻体会到好的作品或产品的重要性,小制作大舞台,有利于成本控制、开拓市场,以及对年轻观众的培养,我们可以利用优秀作品的真实场景让少年儿童亲身体验舞台,体验戏剧,培养我们戏剧的目标观众,为今后剧场更好地运营发挥作用,真正体现出剧场的文化价值。

建设剧场的目的是让群众欣赏到优秀的作品,为优秀作品提供演出的场所,舞台技术是保证优秀作品完成的基础,舞台灯光是优秀作品的视觉呈现,剧院管理是为优秀作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让优秀作品扎根舞台,开花结果。

剧场目前的现状直接取决于优秀作品的呈现与培养,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路,让我们思考如何创作优秀作品,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把新媒体转换成一种全新的“舞台语言”,相信这是一个发展空间广阔的课题,它的发展趋势必会带来舞台艺术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变革。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6

我已有几十年没有接触中学文艺戏剧活动了。在上海,中学的戏剧活动十分稀少。记得1992年我随中国戏剧家代表团访问英国,在了解了当地教育戏剧的情况后,非常兴奋,回来便向有关部门建议对中学艺术教师进行戏剧培训。但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我在今年3月应邀观摩的由新加坡艺术剧场、华侨中学和联合晚报主办的戏剧小品观摩汇演,今年已是第七届了。参加汇演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中国义乌、台湾和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9所中学。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演出了9台内容现实、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很有可看性的戏剧小品。

汶莱中华中学的小品《在你身边》,描写了高二三班女篮队长因脚伤不能参加全校比赛,她原以为缺少了自己,球队肯定会输,不料队员们在副队长的带领下超常发挥,赢得了总冠军!而且,她最向往的最有价值球员荣誉称号也花落副队长之手。极大的心理不平衡使她与副队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经过老师和队员们的帮助,她终于重新找回自己,融合到集体之中。《在你身边》把中学生的心理演绎得非常真切,演员表演全身心投入,让很多专家感到十分意外。据说,在这个小戏排演之前,汶莱中华中学连什么是戏剧小品都不懂(上一次比赛他们是把语文教材作为课本剧参赛的)。

香港赛马会毅智书院的小品名为《生命烛光――沟通篇》,表现了学生与父母间沟通的主题。这个小品完全由学生自由表达,每个演员都向父亲或母亲说出了心里话。在他们述说时,一只只纸飞机从两侧飞出,投向观众。纸飞机上有的写着:“妈妈,我长大了会孝顺你。”有的写着:“妈妈,我爱你!”真情的表达,纯朴动人。在香港,人们说普通话大多带有浓重的广东音,但小演员们通过勤学苦练,将普通话说得十分流利,赢得大家一片赞赏。

台湾罗东中学的小品《你,爱我吗?》,选择的题材令人意外。小品描述一个意外怀孕的高中女生和一个靠人工受孕但胎儿不幸罹患唐氏症的中年妇女面对的生命选择,呈现出各种对于堕胎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此外,在高中女生的身上还表现出了同性恋问题,选材十分尖锐,将人生命题直接呈现给观众思考,显示出台湾中学生的勇敢态度。这个采用拼贴方法平行表现的小品,在2009年台湾高级中学花样年华创意戏剧比赛中获得最佳演员奖。我注意到,罗东中学是宜兰地区最优秀的中学,学校的校训是“关怀与卓越”,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重视生命教育。我想,正是有这样的校园精神,才会产生这样一部意识超前、正视现实的作品。

马来西亚巴生光华国民型中学的学生自创了一个音乐剧小品《绿色浪漫》。小品表现一个城市女孩因为种种问题而萌生了自杀念头,在森林瀑布边,一个原住民救了她,于是发生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浪漫故事。吊杆上一朵朵硕大的鲜花,好似一张张笑脸,色彩斑斓的条幕显出原住民家的纯真自然。人们在满地的树叶上行走、静坐、打滚嬉闹,简洁而优美的布景伴随着学生们自创的音乐,引得观看演出的中学生们阵阵笑声和掌声。据说为了创作这个小品,学生们花了两年的时间,而且全是自己出资。在9所参演中学剧组中,他们是唯一一个没有老师带队,完全自立、自主、自费参加的剧组。学生演员们良好的素质和对戏剧的强烈渴求,使我看到了当代中学生的意志和对艺术的执著。第一场演出结束后,评委老师作了点评,指出了某些不足,那些学生连夜修改;当第二天他们被告知因某个原因不再继续演出时,他们很不甘心,坚决要求再度演出。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主办者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这种纯粹的追求、参与的精神,让人难忘。

马来西亚的另一所中学新山宽柔中学,是一所建校将近百年的中学,成立戏剧研究会也已有42年的历史。此次他们带来的《决战!大富翁》,讲述的是一个有钱的女孩丢失了一大笔钱,而一个贫穷的男青年捡到了这笔钱。于是,在他们之间发生了如何对待钱、如何对待友情、爱情的故事。小品反映了中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最后剧中人终于省悟:“一个不为钱的人,将是你最大的财富。”

新加坡有3所中学4个小品参加汇演。圣公会中学十分重视戏剧活动,认为“表演艺术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个性,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领袖能力等多方面功能”。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该校制作的两个小品都十分精彩。一个名为《手贴车大赛》,故事以新加坡的生活真事为依据,描述的是只要把手放在轿车上坚持到最后,就能赢得价值8万元的豪华轿车一事。四个人开始了这场比赛,一个是一心想往上爬的中年男子,一个是美貌小姐,一个是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男青年,还有一个是在市场卖杂货的阿嫂。小品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段把四个人的内心欲望外化表现,充满了讽刺揶揄。另一个小品《怕输》则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一个女孩的母亲为让女儿在所有比赛中得到冠军,无所不用其极。其中,母亲的种种表现让人捧腹开怀。最终,女儿终于觉得自己生命中缺少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于是在参加2010年的演讲比赛中,她把一切内幕都展示在听众面前。在生动、简洁、夸张、充满喜剧色彩的演出中,场景转换自由,场面多彩丰富,引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小品生动有趣地道出了中学生的烦恼,对急功近利的家长作了善意的批评。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演出了《让心中的康乃馨盛开》。小品以女青少年犯罪为题材,巧妙地从媒体角度切入,表现一个杂志社老板在得知青少年犯罪率升高之后,认为这是一个发财良机,于是派一名女记者到女子收容所去挖犯罪女孩们的隐私材料。但女记者在收容所里看到了与自己想象完全不同的东西――监狱在母亲节时让孩子们为自己的母亲献花洗脚、为临刑的女孩过生日……演员们的真情投入,真挚表演,令人动容。在舞台处理方面,编导充分发挥了假定性特长,用几个栅栏灵活地表现出不同空间。南洋女子中学以“勤、慎、端、朴”为校训,强调学生应当成为“备受社会尊重”的优秀人才。该校成立戏剧学会虽然不过7年,却能创作出如此有思想深度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小品,充分显示出学校重视戏剧的作用。

新加坡华侨中学是陈嘉庚先生在91年前创建的,学校的目标是为国家栽培未来的领袖人才,新加坡第一个民选总统王鼎昌,就是华侨中学的学生。校园美丽如画,学生们在“自强不息”的校训指导下健康成长。从16年前引进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教师、开设戏剧课和举办戏剧营以来,华文戏剧得到长足发展,近来更被列为华侨中学的旗舰计划之中。该校曾原创演出了大型话剧《陈嘉庚》,编剧、导演杨文仲老师采用了新颖的艺术处理,让陈嘉庚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华侨中学,与当代的学生们相聚交流。此次他们演出的小品《三个小巨人》,讲的是校园里的“霸凌”现象――高个子学生戏弄、欺负个子矮的学生。小品是在6天的戏剧营活动中编创的,采用的是灵动的游戏方式,各种不同的群体造型变化和运动富有戏剧性地表现出3个小个子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他们不甘被欺,敢于叫板,终于赢得了高个子学生们的尊敬。小品内容风趣,演员表演精彩,特别是3个小个子那种垂头丧气的样子、死不服气的劲头、勇于拼搏的行为,赢得观众的连连掌声和笑声。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在这些小品参演之前没有进行任何审看工作,更没有进行任何集训加工,因此,这些小品的舞台呈现完全原汁原味。而且我发现,每个小品其实都灌注着每个学校的文化精神。这表明,校园戏剧必然要反映校园人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离开本校的文化精神,校园戏剧就会失去灵魂。

关于亚太地区中学生戏剧小品观摩汇演的宗旨,主办方十分明确――繁荣华语剧坛、振兴华语戏剧、鼓励本土创作、培养戏剧人才、发挥艺术创新。在新加坡,英语居主导地位,戏剧受西方影响极大,华语戏剧常常受到挤压。然而,主办方依然在夹缝中坚持着自己的主张。正是十多年坚持不懈地举办华语戏剧小品比赛、戏剧营和观摩汇演,新加坡桥园戏剧才有了如今的纷呈多彩。从表面来看,校园戏剧的学生成员是流动的,刚培养得有点样子就要走出校门,但每次的积累和提高,尤其是戏剧的精神依然促进着校园戏剧的发展。

有人认为,校园戏剧不够专业,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很少支持或不予支持,学校争取有关资助,常常花了极大努力却见效甚微。这次观摩汇演让大家认识到,单纯要求校园戏剧具有专业性,其实并不妥当。因为学生演剧本身就是非功利的课外业余活动,唯有坚持业余性才能真正使学生演剧持久发展,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并给予他们真正的创作自由,才能创造出符合学生心愿并充分表达他们思想情感的作品来。可能出于这种考虑,这次观摩汇演主办方决定不设奖项,意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我认为,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让各校师生进入放松状态,专注于演出和艺术本身。活动闭幕后师生聚餐,学生们互相摄影留念,依依惜别甚至抱头痛哭。可以想见这样的一次国际性汇演给予了学生多大的鼓励,使他们增长了多大见识,得到了多大的锻炼和提高。我相信,这样一次经历将使每个学生受益无穷、终生难忘。

不过,不用专业性来要求学生演剧,并不等于对他们的艺术水准没有要求。在汇演中,主办方特地安排我和台南大学助理教授李其昌、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戏剧和影像系主任孙春美、新加坡华侨中学高级教育咨询(中文戏剧)杨文仲作为“校园戏剧工作坊讲师”,分别向学生们作了《中国当代戏剧与校园戏剧小品现状与展望》、《校园即兴戏剧之应用》、《表演技巧与观察生活练习》和《校园戏剧小品的编导和制作》等四个专题讲座,并对每个小品作了评点。

中国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首次参加汇演。看了两姐妹自编自演创作的《梁祝新编》,所有评委就知道她们和她们的指导老师完全不懂戏剧,更不知何谓小品。不过,她们根据专家的评点连夜调整修改,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令人感动。虽然演出水平有限,但她们得到了切实的创作体验,真正学到了东西。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7

摘要小品这样一种戏剧样式通过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从戏剧专业的教学单元走向了舞台,从春晚舞台走向了群众社区。通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其艺术之根已经深深扎于群众心中,它虽小巧精致,但又包罗万象,能以小见大,以侧面见全局。创作出一个好的小品作品必然要理解其艺术特征,结合其艺术特点,内容紧抓社会热点,结构力求精致巧妙,表现力求真实自然。

关键词:小品 发展 合作 要素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一 小品的社会热度现象

说到戏剧小品,似乎不得不提到春晚。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让戏剧小品这样一个戏剧样式走进千家万户,让大家从一个新的切入口了解戏剧,欣赏戏剧,并与其产生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每年的春晚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语言类节目,在语言类节目中占有重头戏的又数小品,曾有观众这样评价春晚的质量:“晚会好不好,关键看小品。”可见,小品在观众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正是因为这样,17年来的春晚都少不了小品节目,每年的小品也成了节日里热议的话题。自1984年春晚的《吃面条》开始,我国戏剧小品迎来了繁荣时期。《吃鸡》、《卖羊肉串》、《考演员》、《超生游击队》、《相亲》、《芙蓉树下》等许多优秀小品陆续走进人们的生活。如今《擦皮鞋》、《如此包装》、《过河》、《红高梁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功夫》等小品已成为时代特征的标签,让人们俯仰皆叹。更是推出了许多喜剧明星,如赵本山、宋丹丹、范伟、郭达、巩汉林等等,他们随着小品的演出被观众热捧,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与记录。

从另一个角度看,从小品一登上央视的舞台,似乎就被观众定位为喜剧,是要为我们带来笑声的。所以,每年的春晚,大家都期待着小品带来的欢乐,当然希望背后也会有失望,笑声背后也会有骂声。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年年在等待,希望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纵观这些年来小品的发展与创作,就一道戏剧快餐,虽方便易行,要做到精致可口不容易,正所谓因为众口难调。但无论如何,小品在现代戏剧文化发展中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二 小品的由来与特征

或许很多观众朋友们都认为,小品也许就是为了春晚而独创出来的一种戏剧样式,是借助于相声这样一种曲艺形式而产生的带形体动作与舞台调度的语言表演。之所以这样理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戏剧小品确实具有和相声相似的艺术特征,都有诙谐幽默的语言,对生活进行夸张的表现,对现实进行深入的讽刺,都有演员表现的丑角化现象等等。但是,这两者终究不是一个艺术类型,小品本身有它的溯源,其发展与存在是构成戏剧表导演的重要元素。

小品还没有登上电视屏幕的时候,它是作为戏剧学院专业教学中的训练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单元训练。即通过短而小的完整情境的体验和体现,完成表导演呈现的任务。包括现在,专业的戏剧院校或艺术院校用来训练表导演人才仍然延用这种方法。当然,它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春晚小品,它有很多的样式,如事件小品、道具小品、瞬间小品、主题小品、时间小品、画面小品、音乐小品、音响小品、无言小品、少言小品、形体小品等等。春晚出现的小品形式只是其中的一种,是以语言表现为主的一种形式,它要求短小精悍,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旨在营造一种气氛,说明一个事件,打开一个话题,引起一种思考,激起一种共鸣。小品更多的是借助语言表现的方式,用业内的话总是把这一类小品称为晚会小品。

作为晚会小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首先,它要求篇幅短小精悍,但能迅速、灵活地反映现实生活。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往往都是反映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共鸣。比如说《昨天、今天、明天》,就很现实地反映了那个阶段的热点,也深刻反映了东北农民的朴实可爱和一些小农意识。很生动很形象也很贴近。其次,它应该是能够适应当代最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具有很强的观众亲和力,使不同生活层面、文化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和欣赏。上到老人,下到孩童,知识分子,农民,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小品中寻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并且在不同的价值观的引导下感悟出不同的精神内容。比如小品《不差钱》就引得社会各阶层的好评。小品的特点是具有叙事性的,能够讲一个较完整的故事,不像有的艺术形式,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理解和欣赏。所以对于每一个阶层来说,表面看似讲通俗故事的艺术类型,各自会从中摘取各自所需的内容。

晚会小品还有制作成本小、创作人员少、演出简便易行等特点,如在任何场地、条件都能演出,省人、省钱、省地、省力,这就使得这一戏剧样式在专业和非专业的戏剧创作中,特别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相当强的优势。其对演出条件要求不苟刻,田间地头、街头社区、军营边寨等都是它的舞台。这种灵活的演出形式与生动、深刻的内容相结合,让人们既休闲娱乐,又痛快淋漓地工作。一般的小品演出,主要角色只有3个左右,不超过4个,因为篇幅小,很难容纳多头并重的角色分量。小品也不像戏剧大戏,动辄需要很复杂的道具布景,出去演出一次成本很大。小品有时候只需要一桌二椅,家常板凳,沙发茶几就行,服装也是基本穿着演员现代的服装,除非特意设计的非当代生活中的人物。用一句业余剧团从业人员的话说:“下乡演出搬道具还是小品最不累,提着凳子就上了台。”

小品如同音乐领域里的“卡拉OK”,风格样式、题材多样化。小品已经不属于话剧的专利,以戏曲、曲艺、音乐、歌舞等艺术语言创作的小品纷纷出现;题材丰富,喜剧、悲剧、正剧题材的小品并存;专业创作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都能喜爱和参与创作。从电视荧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形式充盈着我们的小品舞台。甚至各个地方的戏曲剧种也借助小品的形式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小品,既结合了现代生活又不失戏曲本身的特点;既牢牢拉住了原有的一批戏曲观众,又培养了一批新的小品观众。如东北的二人转,就是借着小品形式变成了歌舞小品,颇有借壳生蛋之功效。即便在大的都市中,曾经很多年轻人对话剧形式不是特别了解,也对小品本身产生“俗”之感受,但是很快,创作者融入流行时尚元素,加入流行歌曲,用音乐演唱的方式吸引了年轻人,让小品变得更有时尚的味道。小品创作的题材也不仅仅只有喜剧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正剧,令人惋叹的悲剧小品,也有越来越多的市场。

三 小品的创作要素

有的人理解小品的创作就是写几句话,特别是写几句调侃讽刺的话,让大家一乐就成功了。要不就整一个故事,闲拉瞎扯一番就算小品。什么人都可以上台演,上去只要胆大脸皮厚,敢说话,就可以当小品演员。其实不然,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有其规律性的。只有掌握了其艺术特征与规律,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小品同样如此,要接受小品“小”的制约,根据小品的篇幅进行创作;要通过正确选择“事件”来纠葛冲突,集中生活、提炼生活。人物形象要集中,性格要鲜明、生动。小品虽“小”,但情节结构仍需追求完整、严谨。那么在小品创作中就有两个大的创作过程:一是文本的创作,称为一度创作;二是舞台呈现,称为二度创作。

1 一度创作

剧本是小品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让观众忽略舞台的简陋、演员表演的粗糙等物力人力因素,所以剧本是一剧之根本。

剧本创作中首先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抓住生活热点,以小见大。小品虽小,可是却像一把匕首,锋利而坚韧;也像一个反光镜,透视百面人生。所以要抓住热点,以局部见全局。当然,热点是每一个时期的特征与代表,只有抓住时代特征才能抓住观众。比如说非典时期,就涌现出很多政府关心百姓、社区百姓互相救助的温馨感人小品,如《非典时期》;在北京奥运会时期,就创造出了很多全国人民迎奥运、积极热情参与国际化运动的小品,如《火炬手》;在媒体选秀风盛行的年代,就有很多讽刺挖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草根明星的作品,如《不差钱》。这些作品一定在某个特定阶段会引起一种共鸣或思考,成为焦点,也被大家所津津乐道。

剧本创作的其次,就是巧设结构,出人意料。结构精巧在小品中尤为重要。在一般的戏剧创作中,有大致3种结构:开放式、锁闭式、散文式。开放式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正常时间和空间进行叙述;锁闭式是在剧情即将进入高潮的时候开始,慢慢展开情节、交待人物,最后揭开谜底;散文式是有若干个章节组成,它们各自成章,彼此在内容上没有关联,但是表达的主题却相同。散文式结构很少在小品中运用,因为这需要较大篇幅,小品的容量小,不宜采用。锁闭式在小品中运用得较少,因为这个结构需要有故事,有一定的曲折,创作需要一点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得较好,当然也有很多小品运用了这个结构比较成功,例如小品《捐助》:开场并不知道本山捐的是3万元,慢慢才揭开谜底,这样的结构比较容易制造悬念。开放式结构在小品中运用得最广泛,因为它简单易行,开场就交代事件,开门见山,小品的事件也不宜太复杂,需要很快就进入到矛盾的撞击点去。在我们的大部分小品当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这种结构。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事件的铺排要合理,矛盾要强化,结果要出人意料,这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语言要非常生动,富有个性化。例如很多小品中的语言:“闲的膀子难受”、“逼着我动粗”;“其实都是罗卜白菜!”;“吃、喝都没了还臭美啥”;“说那些臭养层子干啥,来时的火车票谁给报了?”;“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这里是防‘忽悠’热线”;“你太有才了”;“不差钱儿”等等。甚至很多小品中的台词成了当年的流行语,生活中逢人见面说上几句小品中的台词,很是让日常生活充满了情趣。很多小品在写作中运用方言,使得小品的地方特色浓厚,更有观众缘,也把当地文化风貌做了一个推广和介绍。比如我们通过小品了解到了东北以及东北的二人转,还通过小品知道上海话怎么说、广东话是什么调以及山东话、河南话的幽默和音律,非常有意思。

2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导演与演员的合作在舞台上的艺术呈现。导演需要在剧本下地排练之前与演员进行剧本分析,通过人物和内容的分析把握好主题,并在情感基调上掌握好分寸感,帮助演员寻找到人物的雏形。在进行排练时,要组织好演员的舞台行动,合理进行舞台调度,让行动有机。在空间处理上应追求质朴而简约。音乐音响的处理要准确、简约,不能堆砌、滥用。重视风格、样式、体裁感的准确与统一。这在导演处理方面,经常会有初涉小品的导演犯错误,音乐大量采用,不论情节是否需要,满台响,在舞台上放置很多与表演无关的道具,只是纯当做装饰,其实影响了舞台演出,另外有的时候还会把低处理的情绪放大,在舞台上大喊大叫,反而破坏了该有的情绪氛围。

演员表演在小品的演出中是很有色彩的。演员表演观念需正确、统一,追求真实体验基础上的鲜明“体现”或精美“表现”。好的演员能够使一部一般的作品变得有声色,使情绪得到最大的渲染,可以把戏做足。但是也有很多演员在表演时不真实体验,符号化,脸谱化,什么人物就带上什么面具,千人一面,这样的演员是缺乏生活体验与艺术体现能力的。比如说很多扮演孩子的演员,只要一演到孩子,就必然说话时嗲声嗲气,行为动作上故显天真幼稚,完全脱离了时代青少年的特征,更加缺乏儿童的个性表现。还有只要一扮演老人,必然弯腰驼背,咳嗽两声,似乎所有的中国老人都是极度的不健康,这些都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所以,真实体验生活与角色,是演员最起码的创作能力。建立正确的表演观念就是要演员真听真看真感受并真表现。

四 小结

总之,戏剧小品的现展越来越丰富。无论内容、结构,还是表演形式,都具有与现代社会同步的迅速、简洁、浓缩、审美等特性。它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抓亮点;挖掘材料,升华主题;掌握新的表现方法,艺术地再现生活中的那个“点”。那么,戏剧小品更应该能让人们真正“品”出蕴籍在其中的无限意味,而无愧于大众文化的形象。

参考文献: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8

文化部艺术司1月15日在北京公布了2006-2007年度获得舞台精品剧目的10部作品。其中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剧目是总政歌剧团创作演出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是继国家精品工程评选5年来获奖的第二部歌剧。第一部获奖的歌剧剧目是2002-2003年入围的《苍原》,由辽宁歌剧院演出。

孙丽英因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成功地扮演了金环和银环被总政治部授予二等功。

音乐剧榜上无名

2006-2007的获奖剧目还有自治区藏剧团和中国京剧院联合演出的京剧与藏戏《文成公主》,浙江昆剧团演出的昆剧《公孙子都》,武汉歌舞剧院演出的舞剧《筑城记》,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儿童剧《柠檬黄的味道》,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川剧《易胆大》,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演出的杂技晚会《ERA一时空之旅》,政治部战士文工团演出的话剧《天籁》,西安话剧院演出的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演出的豫剧《铡刀下的红梅》。遗憾的是没有一部音乐剧。仔细搜寻前四届40部精品工程奖剧目,音乐剧依然缺席。记者就此问题向于平司长提问,认为新世纪以来国产音乐剧创作表演很活跃,应该有可以入选的剧目。于平司长回答:尽管近年来音乐剧新作很多,但够入选精品工程的音乐剧确实没有。有些音乐剧尽管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调演,但质量不行。

精品剧目标准问题

专家意见在精品剧目的评选过程中最为重要。在整个评审中,专家的投票只占65%,市场评价占35%。在市场评价中,演出场次占70%、演出收入占30%。这样做的目的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又避免了某些作品为专家演出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不良现象。

本次入围作品都有相当高的演出效益。以荣获2006-2007年度精品剧目的三部作品为例(统计时间截至为2007年8月底)。杂技剧《ERA-时空之旅》首演2年来,共演出800场,观众75万人次,演出收入8000万元。昆曲《公孙子都》得益于精品工程和国家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积极走进大专院校、着力培养青年观众。该剧演出271场,演出收入793万元。歌剧一向被视为曲高和寡,但总政歌舞团演出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却深入部队、工矿企业、大专院校、居民社区,两年演出近百场。为了便于演出,该剧共制作了4个版本。精装本为高档剧场演出,全部舞美装置、乐队和合唱队;简装本为外地巡演版,舞美适当简化,乐队合唱队用伴奏带替代;演唱会版为主要演员带服装演出,用小型乐队伴奏;最后一种是音乐会版,用钢琴伴奏,演出主要唱段。

尽管音乐剧没有获奖,但儿童剧学生剧获奖的不少,比如武汉人艺的《柠檬黄的味道》、北京儿艺的《红领巾》等舞台剧有歌有舞,跟音乐剧也差不离。再回想一下近十年来的一些优秀音乐剧剧目,比如《未来组合》《四毛英雄传》等现实题材的青少年音乐剧,水平与上述剧目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有的没有参评,或者有的音乐剧参评某些指标差了一些。再努一把力,选好题材、提高质量,音乐剧获得精品称号是完全可能的。

年会小品剧本范文9

关键词东野圭吾 叙述学 推理小说 影视改编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82-02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东野作品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之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并且企图以精巧细致的推理为中心,切入当时的社会问题,反映人性,超越于本格推理带给读者新鲜的阅读感受。东野圭吾因此收得各种奖项,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作家”,也由此得到影视剧制作业界的青睐,自《白夜行》在2006年被搬上银幕以来,至今已经有十几部作品陆续被改编成影视剧。东野圭吾作品的影视改编同样获得了如其原著般的“畅销”。抛却改编电视剧常用的商业营销手段不说,单纯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来分析,究其“畅销”的原因,主要在于东野圭吾作品的改编既保留了原作的主要风味,成功地将广大的原作读者转变成观众,同时又迎合了影视剧受众的接受心理,制造出了新的观众群。东野圭吾作品的影视改编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改变叙述结构,转变叙述者或叙述语调,叙事结构是小说的框架,由叙述者和人物构成,通过叙事视角来完成。全聚焦结构的叙述者高高在上,对人物无所不知,对故事发展的过去、现在、将来也了如指掌,叙事视角极为广阔;全聚焦结构的叙述者全面,叙事权威最大,具有全景式的叙述特点;“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但从不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认同”。内聚焦结构,即只聚焦于一个人物身上,既在这个人物之内,又在这个人物之外,同时借助于他的视角去观察叙述整个故事;内聚焦结构的叙事者深入,叙事情感投入大,叙事具有主观倾向性。从这两种叙事结构的特点可以看出,使用全聚焦的叙述结构,在改编一些需要客观性支撑的推理、刑事类题材的作品时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改编剧也是剧,目的就是要吸引一切可能的收视群体。改编自畅销小说的影视剧尤其关注将原本读者最大可能地转变为收视观众。由于原本读者对作品的情节已经比较了解,又对改变作品原有情节的做法很容易出现抵触情绪,而同时,影视剧接受又有别于文字文本接受的特点。所以为了吸引浮动的收视群体,将他们发展为剧的忠实观众,改编剧需要选择一种对原作主体情节影响很小的改编方式,最为符合这一要求的,就是改变作品的叙述结构。

东野最著名的《神探伽利略》系列属于较为传统的推理小说,担任主角的是侦探小说中常见的两人搭档,而与传统的侦探小说有微妙不同的地方是:伽利略系列中负责推理出结果的人并不是警察,而是作为物理学教授的汤川学。物理学教授的身份限制了他所能够解决的案子的类型:一些在通常情况下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能用物理学来解释或重现的“非常规”案件。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汤川通常会做出很多专业性很强的说明。东野也借不属于警界管辖的“业余侦探“汤川之口,发表了许多对日本社会现状的看法和议论。为了更好的表达这些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观点,东野在这部作品中使用了与传统的推理小说不同的内聚焦结构。而与小说叙述不同,电视剧的语言是使用镜头直接把画面呈现在荧幕上,极力抹去拍摄行为与叙事过程,希望将事件的发生解释成为自动行为,以追求客观展示的叙事效果。这刚好与同样强调客观叙事的推理小说作品相契合。因此在对《神探伽利略》进行改编的时候,富士台就根据电视剧这种形式本身带有的客观性特点,将作品本身从叙述情感投入较大的内聚焦结构变成了强调客观和全景式的全聚焦结构。

在《神探伽利略》的叙述过程中,从物理学教授这一角度出发的推理经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为了消化这些专业知识,读者的思维经常会停留在其中而忽略情节推进的节奏。当这些理论知识以文本形式存在时,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停下进行分析消化,这种可以自行掌控情节节奏的方式使得读者对原作中出现专业知识的接受度较高。而与文本相比,电视剧观众的接受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在45分钟的播放时间内,剧情的推进速度快且不能停顿下来反复分析消化。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做为视听接受者的观众只要思维稍有一点跟不上主人公,就很难看清楚推理的全貌,故事构思精妙之处就会被拖累,专业知识在其中更是变成了累赘。电视剧版的《神探伽利略》为第一次接触故事的新观众着想,使用了“古式”的倒叙式剧情推进方式:在剧情的一开始就先进入犯罪现场,让观众认识凶手。“目击”案件的发生后,再次跟随主人公从现场出发,通过调查和推理审视案件的手法回顾案件。这种手法可以让观众在观剧的时候用双倍的时间进行对同一个事件的推理,消解掉了由于电视播放时间短节奏快,导致新观众思维跟不上剧情推进速度所带来的改编问题。这种重复解读的方式也使观众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去理解穿插在故事中的物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在全聚焦结构下,观众的认知完全被摄影机(而非主人公)带领,能够看到连主人公可能都不知道的案件细节。借助这些细节,观众已经可以独立于主人公对案件过程进行拼凑和整理。虽然将视听者的立场与剧情的推进本身隔离开的结构已经不再具有紧张和悬念的特点,但也避开了推理小说中的常见的信息点设置不全问题,有效地将视听者的兴趣点从关注推理转化为自身推理。而在全聚焦的结构下难以直接表达出来的个人色彩很强的议论部分,则在剧中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删剪,丢掉了日剧有的冗长说教,让观众的视线更多地停留在推理的过程上。这些做法可以说有效地吸引了没有读过原作的新观众对于这部剧的关注。

同时,只有叙述结构进行转换,推理的全过程还是与原作相同,电视剧整体看来与原作差异较小,改编基本做到了“忠实原作”,维持了原作读者这一部分观众群体对剧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演员的表现上,也增加了更多戏剧效果,使对谜题答案已经知晓的观众在观看中不会觉得乏味,形成了原作读者的新看点。

由此可见,《神探伽利略》转变叙事结构的做法,更注重于吸引没有读过原作,不了解剧情的这部分新观众。改变叙事结构对原作的主体情节来说没什么影响,原作读者在情感接受上影响不大,而新观众群体本身具有很大的浮动性,不如读过原作的读者对剧的忠实度高。但是与读者相比,新观众的数量明显更多,而且这部分浮动层往往能够同时带动周遍的那些处于犹豫状态,不确定是否要看剧的观众。而《神探伽利略》恰恰针对这一点,吸引住了这部分新观众,从而获得了改编的成功。

影视界出现剧本荒这个词,说的就是创作圈目前面临的尴尬境地。原创剧本的匮乏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导演和制作人们挖空心思地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但是收效甚微。因此,在近年来的电视剧创作中,改编剧本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可以说,改用原有的成型小说,已经成为电视剧本创作的一种趋势。

东野圭吾作为“写实派本格”风格的推理小说作家,自2006年第一部被搬上银幕的作品《白夜行》以来,已经有十几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颇受到影视剧创作业界的青睐。而这些改编作品也在一片低迷的影视剧业界收到了如潮的好评。在2007年登上“月九”(富士电视台星期一晚九时电视剧档期)的改编剧本《神探伽利略》,给当时一片低迷的电视剧业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继2005年同档期《西游记》之后,时隔7个档期的又一次得到了20%以上的高视听率。而2009年的改编作品《流星之绊》更是取得了初回超过20%的好成绩,这是TBS电视台同档期电视剧作品自1999以来9年未能达到的高视听。最近,又有一部东野作品《新参者》被改编成为黄金档电视剧。至此,东野作品的所有系列都已经被改编为电视剧,可以说东野已经成为改编剧的一枚金字招牌。而各电视台对于东野作品改编的成功可谓是为改编剧本树立了良好的范式。

对于这些屡次获得成功的改编剧本,运用叙事学的理论,从具体的文本出发,进行叙事结构上的研究,能更好的分析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本的叙事特点,总结出其改编经验,有助于今后文学作品改编的学习和借鉴,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业界“剧本荒”的现状。

通过以上对小说原作和改编电视剧进行对比分析的论述可以看出,成功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规律可寻的:首先就是明确读者和观众这两众不同受众的需求差异和接受差异,在此基础上协调原作和剧本,做到既能挽留小说读者这一潜在收视群体,又能吸引没有读过小说的单纯视听观众的目光,比较容易达到保持收视率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做一些变动是必要的,这些技巧的使用要贴合原作小说的特点,比如《神探伽利略》就不适合使用转换叙述者这种方式的改编。使用转换叙述结构的技巧,更适用于对作品进行小范围的改动,而转变叙述者的结果会使作品的内容关注重点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在应用时要注意使用技巧是要让观众更能够融入剧情为前提,不能失去作品原有的韵味。

同时,宫藤官九郎对《流星之绊》的改编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方向上的例子:借助编剧本身的风格对作品进行另类阐述。这种方式虽然是要在比较巧合的情况下达到,但是一旦使用得当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至于《名侦探的守则》所提供的信息则提醒我们使用技巧也要注意一个度,一旦超过,原作就会成为指责改编作品最大的一个旁证。

参考文献:

[1]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8.188.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林侠.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浙江: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