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法语教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6-20 17:47:28

法语教学论文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1

PBL(Problem-Based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和LBL(Lecture-Based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相对而言的,PBL与LBL在教学理念、实施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相关的任务或问题结合,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被动听课;它设计真实的任务,强调把学习放到复杂的问题情景中去,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相互合作来解决相关问题,以达到学习问题背后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PBL教学法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PBL教学法,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可参照以下教学流程来实施:分配小组———设计问题———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新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展示———教师的总结、反思与评价。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施P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设计课前问题。教师应尽量设计出真实、复杂的“情景性”问题,并把问题展示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搜寻资料,使得学生的知识不断地自我建构。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组其他成员的想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利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之后小组成员用英语将其成果进行展示,此时教师应随时做好笔记,以便之后点评小组成果和学生表现,并引导学生反思他们的活动,最后给学生得出一个综合评分。

3PBL教学法的优势PBL

教学法具有问题性、情景性、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与评价性等多元特征。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单一“教”转变为既“教”又“导”。它是的一种成功的、得到广泛认可的教学方法。首先,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提出课程的相关问题,在查询资料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学习更加深入。其次,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代替传统的班级授课。这种形式为学生营造了主动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他们积极地、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获取了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知识。最后,该教学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新知识,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阅资料、文献检索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成员协作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角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充分认识PBL教学法的精髓,熟悉其教学过程。认识到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参与作用、指导作用是PBL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关键。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4.2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PBL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课程内容,还要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确定相关的学习目标、精选问题,、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并控制小组讨论。

4.3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有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所以问题是PBL的起点和中心。在PBL教学中,教师改教为导,以问题为纽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4教师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小组成员自主交流和互相学习PBL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5PBL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2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十几年间,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十分活跃,一些新理论、新观点、新教法层出不穷,为什么情况还是无大变化呢?我思之再三,觉得问题就出在这十几年来,我们改革语文教学用的是“加法思维”,即不断地给语文教学累加上去许多新的负载,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生将来怎么去建设四个现代化呢?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没有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将来怎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呢?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要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认识事物的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去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学生将来怎么能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呢?还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要不要呢?自然是要的。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怎么能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呢?

无疑,这么一些提法都是正确的,都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好好落实的。于是一项一项地累加上去,语文教学的头绪便越来越复杂,任务也越来越重。无怪乎有些教师不无感慨地说:“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然而,头绪越是复杂,任务越是繁重,语文教学的目标便越不明确。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闹到毕业,还是不通。”事实正是如此。我们在1991年曾对部分毕业班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作过调查,其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学生写字姿势大都不正确,根据抽样调查,语文毕业考试试卷的书写工整率仅达17%;在25篇作文中,光病句就达104个,平均每人4.16个。2500个常用字的回生率高达29.1%.距要求相距甚远,实际上还是没有“过关”。

语文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语文教师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头绪越复杂,教师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语文教学要跟着潮流走,于是每当一个新的说法提出来,教师便要兢兢业业地去钻研这些新概念,去体现这些新精神,这么一来,课堂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学活动多了起来,那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起来,从而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运用,如此进行语文教学,其效率怎么能高得起来呢?

近来在报上读到这么一则消息,说的是华中理工大学最近作出的一项决定:95级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入学后,都要参加中国语文水平考试。未通过考试者,再以选修、自学的形式进行学习,然后参加以后每年一次的语文考试,毕业前通过考试者才授予学位。该校校长杨叔子意味深长地说:“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为什么不通过四级英语考试拿不到学位,而中文不过关,作文不通,错别字成堆,却可以拿学位,这怎么解释?”从校方作出的这个决定中我们可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不少人已经成为理工科的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语文却仍然不过关。本来就应该在中小学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还要让大学去补这个课呢?这不是很值得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同志去深思吗?

怎么来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呢?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就是要变过去的“加法思维”为“减法思维”。要给语文教学减轻负担,使之头绪简化,目标集中,轻装前进。用“减法思维”来看问题,语文教学并不是那么复杂。叶圣陶先生过去曾将语文能力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字。其实就这四个字来说,也是不应该等量齐观的。我以为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言,而兼及学习口头语言,这是因为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口头语言,进入学校学习语文是要使口头语言更加规范,而口头语言的规范也是有赖于书面语言的学习的。至于听,就更是无所不在。教师讲课要听,别人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要听,别人回答问题、讨论发言要听,同学们口述作文也要听……总之听的训练是寓于上述这些训练之中的,似乎不必专作安排。

经过这么层层筛选,我以为,在小学阶段衡量“语文过关”要突出以下几项指标:--能识2500个常用字;--能背200篇好文章;--能写一手好字;--能写50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

--能读程度适合的书报;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语文教学要巧妙运用留白技法。吸引、引导、发展学生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同中国其他艺术一样应该讲究“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留白技法。语文教师应该惜语如金,慎之又慎。不要急着把自己所谓高深的学问一古脑儿兜售给学生。语文教学要适当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挖掘教材情趣,吸引学生情趣

相对地说,课内为“实”,课外为“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自己反复练习、体验才能掌握。吕叔湘先生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很专心,课后巩固也非常到位而语文就是学不好的关键之所在。因此,语文课上我们不应该只关心传授了多少知识、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更应关心我们能不能激发学生课外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如何写“求职信、应聘信”时,在网上找了一些应聘信的佳作,在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并让他们思考一下应聘应注意哪些问题,而且还通过情景模拟方法让同学们在班上进行模拟招聘。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为了在“招聘”时一显身手,纷纷开动脑筋、找资料、请教师和同学帮助修改、同学问试演等等,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写一般的应聘信和求职信。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运用,学生的新知旧学、实践能力在无形中都得到了锻炼。一堂有质量的语文课应该看它是否引出了有趣、有益的问题,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课外去读去写,而不能用帮助学生解决多少问题来衡量。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为课外服务。语文的功夫的确在课外。引导可以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着手。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情感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兼顾了这两方面。具体地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富有激情与感召力的人。他非常善于捕捉文学作品中情感的闪光点。并以他饱满的激情把它激发出来,表现出来,从而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深受感染,同时又能以合情合理、精辟简洁的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留有相当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事实证明。如果我们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一定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进行拓展性教学,引导学生情趣

课内的引导还要注意少下结论、多讲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真正把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而教师更多的作用应该发挥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多给学生介绍目前流行的整体法、解析法、语感法、比较法等方法和模式,以及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如何评价、如何赏析、如何发现问题等等。比如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即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这样的处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适合学生的一般思维特点,透过现象了解本质。

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带着研究的兴趣和态度来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鲜明的,但又是“模糊”的,而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这种未定性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艺术的再创作。如上《项链》一课,分析人物形象,教师不要将教参的看法全盘灌输给学生,因为文学作品本身有多解性,没有固定现成的结论,对作品的评价存在不同争议、不同看法。若将教参的结论,全塞给学生。那无疑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一步步落入教师设好的圈套,结果肯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鼓励学生大胆思索,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和教师,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学生们展开争论,交流看法,既注意到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一面,又看到她勇于改变自己生活的一面,看法辩证,不把人物一棍子打死。通过争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新见识、新理解,虽然有的理解有偏颇,甚至是对立的,但它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再被教材、教师牵着鼻子走。在这样氛围中,思维活跃了,内容拓展了,教学开放了,学生学会了不断探索,思想精神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重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创造好的氛围,以触发学生的创造,点燃他们的思想火花。语文课堂要始终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有时甚至不作结论,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并激发学生课外去读、去思考、去研究的浓厚兴趣,把课内课外结合统一起来,为语文课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真正把语文的外延扩展到生活中去。讲授舒婷《致橡树》,插入其另一代表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分析以舒婷为代表的朦胧派、朦胧派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其他诗人顾城、梁小斌、北岛等诗作,分析他们独特的风格。课后让学生阅读诗人的其它作品,并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中,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入,既打破时空的限制,开放学生思维。不拘泥于课本,又不脱离课本。这样,学生思想上得到熏陶,求知欲得到满足,反过来,又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文章、报刊、书籍,让他们自己阅读,自主创造,才能满足思想精神的需求。

三、创设实践机会,发展学生情趣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教法;教学方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21-01

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体味学习的快乐焕发课堂活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5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1、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

2、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

3、化学式(108种)

4、化学方程式(62个)

5、电离方程式(11个)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1、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2、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

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②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③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竟,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3、多练多用,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娶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6

语法教学有三个方面: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运用,之前的教学着重于其形式上的讲解分析和意义的记忆,掌握了语法规则,却忽视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更少于培养如何运用语法。特别在课文教学上,没有对篇章进行结构分析,缺乏组织篇章能力的培养,没有在具体而完整的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在教学法上也侧重于语法翻译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运用,将语法能力等同于语言能力,很少联系到实际的语言运用上来,这样子造成语法教学定位的不准确。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过于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认为先强调语言的流利性在进行错误纠正,所以很多教师淡化了语法教学,教材的选编也体现出这一趋向,结果是许多学生不仅不能用英语进行正确表达,阅读时理解错篇章内容,更甚者是写不出几句没有语法错误的书面表达。基于传统语法教学方式的反思,理论界提出运用以交际法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但在十几年的教学实际中却出现了偏差。部分教师片面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的流利性,忽视准确性,认为先让学生能将英语脱口而出然后再通过交流进行纠正错误的语法规则。从在前的中学教学环境来看,大部分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没有在英语作为母语语境的条件下进行的,学生的汉语思维已经形成,而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生源水平的差异及课堂教学技巧的不足也导致无法满际法所要求的条件,近年来英语教学实践证明,交际法教学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并不适合。在目前英语教学理论界和实际教学中有一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入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互交反馈型和任务型等引导型教学法来促进语法教学。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以语篇为基础,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进行语法教学。

2.在语篇教学中教习语法的优势

语篇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从语篇的结构和内容出发,不仅重视语法的形式,更注重语法的运用,让学生掌握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语法的逻辑思维,在交际中感知体验语法的运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运用语法知识进行交际活动打好基础。语法教学应该改变之前以讲解语法形式为主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而挈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策略,通过语法学习培养学生实际语言的运用能力。语言需要在语境中才能体现出交流的意义,而交流通常以语篇为形式,不用以孤立的句子。有些语法现象在单句里无法解释,在上下文联系的语篇中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解释。语篇语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语法的理解,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也全面促进其交际能力的提高。语篇教学有如下优势:

2.1在完整的语篇中,从语篇的结构、内容出发,学生理解和掌握语篇,有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信息,学生也能深刻理解语法的实际运用。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法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语法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3创造一个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可以有目的有意义进行语法操练和培养交际能力。

3.语篇基础上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对策

英语教学是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差异性而定。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要培养中学生将英语作为交际目是不现实的,只能是要求其学好英语基础知识为将来的交际做好准备。所以在语篇教学中,对于书面材料,应该全面理解语篇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形式和语言选词的技巧,理解文章背后所要传达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口语材料,应该重于口语会话的特点,交际双方所以表达的内容,结合语言的文化知识。语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也要将文化背景,语言表达形式及语言应用教授给学生。

3.1在完整的语篇材料中进行语法教学

人们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要讲所教的语法项目放入材料进行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充分利用材料的内容进行讲解,调动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让学生通过篇章的内容所设定的语境进行听说读写,语法的形式和意义的到了练习,也巩固语法知识,更能深刻学习到语法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例如: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中第一句:Iamhappytojoinwithyoutodayinwhatwillgodowninhistoryasthegreatestdemonstrationforfreedominthehistoryofournation.第一句话就振聋发聩,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在一起。其所用得语言文字和语法结构都是简洁明了,符合在场人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而在科技类的文章中,语句多以长句、复合句为主,语法就必须要严谨细致,此时教学就应当利用文章内容来讲解语法规则的不同运用。特别要注意的是语篇教学必须建立在结合内容与语境下教学,防止将语篇教学又变成对篇章的单纯的语法分析课。

3.2结合语篇实际,进行适当的操练记忆

单纯大量操练语法,记忆生硬的语法规则会使中学生产生畏惧和排斥情绪,但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特别是当前英语的学习只能依靠学得而无法靠学生自主习得的状况下,操练巩固是必须的。如果抛去扎实的练习,只单纯依靠交际来促进英语学习,那么可能会导致:只是学习到英语表达的形式而没有深刻掌握内在的知识。所以应当集中时间,集中材料,多次循环,逐步深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创造强化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做到有意识的记忆,认真掌握准确的语法知识。在日常教学中,碰到新的语法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新的语法项目其形式和意义的不同之处,在语篇中讲解好语法规则,让学生再次自行归纳语法的运用,然后进行一定量的在篇章中的语法练习。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好语法现象,并就此给出今后可能用到的关于某个话题的单词和词组,让学生练习,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语法和所给的词汇进行书面表达。学生完成书面表达后,可以让其在课堂上表述出来,其他同学根据内容进行复述和改写,这样就完成了一整套的听、说、读、写体系,语法的形式和意义都得到了练习。而且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巩固了改语法知识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3.3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通识教育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7

何谓趣味教学法呢?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关于趣味教学法的概念界定有很多。梁立君(2010)在其发表的《浅谈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法》一文中认为,趣味教学法就是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范廷荣(2011)在其发表的《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趣味教学法是借助讲故事、看影片、做实验、多媒体等多种充满趣味性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除了上述几种概念界定之外,对于趣味教学法的概念界定还有很多。我认为,趣味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各种趣味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趣味教学手段没有固定形式,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大致可以采取如下手段:

1.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法

自从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之后,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在具体的语法教学当中,我经常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法,这样的趣味教学方式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案例:执教“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学习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多媒体画面呈现的是一个《We are having a party》的动画,在画面里有很多小动物,他们在快乐的唱歌、跳舞,并且在画面中我还配上了相应的歌词:We are singing.We are dancing?同学们看到这快乐的画面,情绪也受到了感染,看到同学们的这种表情,我适时的对他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很快的进行了回答:The dog is singing./The mouse is dancing.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对于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也进行了具体的运用,比单纯的让他们进行语法学习要有趣很多,也更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结合多媒体实施趣味教学法,最主要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初中生语法学习兴趣的环节,让初中生在快乐中学习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结合学生实际实施趣味教学法

相关研究表明,同学们最为感兴趣的问题是与自身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实施趣味教学法,让初中生快乐的掌握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案例:执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我请班里三名身高相对较高的同学走上讲台,然后指着其中的一名同学问道:“Heisshortortall?”同学们经过观察和对比之后很快回答道:“Heistall.”紧接着我又指着其中一名同学问道:“Heisshortortall?”这名同学明显比刚才那位同学的身高要高,因此同学们回答说:“Heistaller.”最后,我指着身高最高的那位同学问道:“Heisshortortall?”同学们回答说:“Heisthetallest.”就这样在师生的一问一答当中,同学们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进行了有效的运用。做完这一示范之后,我还让同学们自主进行练习,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课堂中充满了快乐的氛围,这也是我教学的初衷所在。在上述教学片断中,语法教学之所以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这一语法教学内容与同学们的自身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才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语法学习兴趣。

3.结合合作改错实施趣味教学法

这里所说的合作改错,具体是指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例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改错。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一些竞争因素,让初中生在合作和竞争当中掌握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激发他们的语法学习兴趣。案例:在执教“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这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呈现了这样一个例句让同学们改错:“I won' t have you talked to your mother like that. China is a developed country, while Japan is a developing one. The boss had the workers worked till 12 ' clock. I often hear the song singing by them.” 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改错的积极性,我把班里的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进行改错,并且规定最先改正错误的小组为获胜组,最后改正错误或没有改正错误的小组表演节目。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之高,他们争先恐后的参与其中。当所有的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我对各个小组的改错情况进行了点评,引导大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引导大家归纳和总结出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合作改错是检验初中生对相关的语法知识是否有效掌握的重要途径,运用得当的话,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对语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结语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8

1.学生对语法知识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大部分学生通过高中的教育习得了基本的语法规则,但是在语法的应用方面常出现错误,语法教学的规则性讲解不能满足学生语法运用实践的需求,语法知识的学多是对高中阶段语法知识的简单重复。同时,学生在语法知识的结构把握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语法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词法的学习、句法的学习和篇章语法的学习。在关于语法学习重点的调查中,12.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重点是词法的学习,尤其是动词和名词的使用,学生提出在英语表达中自己掌握的词汇用法大多局限于初中时候的一些简单词汇,严重限制了自己英语表达的深度;58.7%的学生认为学习的重点是句法的学习,认为只有句子的语法掌握了才能保证英语表达的准确性,而准确性是英语表达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认为句子语法的掌握能够有效的进行句子结构的分析,这对于英语语篇的理解也是助益的;29%的学生认为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语篇的理解上,认为通过高中教育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表达所需要的基本词汇以及普通英语中所涉及的句法结构,目前英语学习的重点是关于英语文章的语篇理解,学习语篇语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存在着不平衡性,大学英语针对所用学生展开的一致性教育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对大学开设语法课必要性的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展语法课程,认为在汉语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语法学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69.7%的学生认为应该以必修课程的方式开展,20.3%的学生认为应该以选修的方式展开。可以看出,大学生认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开展的必要性,但是对大学语法教学的开展方式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语法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大学语法教学大多数是在大一开设,其目的是为高年级专业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开展大多采用的是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方式是翻译和对比。这与大学生的需求相矛盾,大学生的英语大多处于习得句法规则而在应用中常出现错误,与此相应的课程应该是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但是教师大多数认为以练习为主的课堂,时间分配不够,不能够讲授系统的语法知识。而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课堂也导致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不高,教师翻译的讲解并没有给学生流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的翻译语言以及句子结构的分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应用英语的兴趣,从而出现大学英语课堂聊天睡觉的学生远远多于听讲的学生。再次,教师教学的面面俱到观念,使得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课程大多数与高中英语的语法课程相违背,学生关于语法的知识已经背的很熟,其缺乏的应用语法实践又得不到重视,学生不能够充分的感受英语语法学习带给自己英语表达的进步,而简单停留在理论上语法知识学习,有用的外部动力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语法的兴趣。

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新出路———实践教学

英语交际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认为地将交际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相对立是不科学的。脱离英语语法的交际教学虽然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英语表达能力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学生在达到英语表达的初级层次后的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困难,因为英语交际是复杂的,对语言的准确性、情境性和可理解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语言基础的积极只能局限在浅层次的交流。同时,英语语法学习也不能够独立的存在,独立存在的语法学生是没有生命的,学生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运用也限制了英语语法学习的突破。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要实行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的开展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许多高校都纷纷将大学英语的目标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顺应时代的趋势由传统的讲授制课程向运用型课堂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材料,将本节课的语法重点和语法知识化为一个个问题,难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然后首先由学生作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问题的回答上肯定存在差异,教师不要急着给予指导,而要利用激发的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组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讨论法、展示法等,这样的学习学生大部分能够解决80%以上的语法问题,教师只在学生出现分析疑难和误区的时候给予指导。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学习知识纠正自己问题回答中出现的错误。这样的教学将语法应用与语法知识的学习相互结合,增加了语法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与情景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情景问题的解答中将语法知识内化自己的一种自觉,例如可以用视频短片、PPT、动态画面将语法知识形象化,以一定的情景问题推动学习。

2.英语语法实践教学要与学生的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语言的使用规律,其目的是英语所习得的语言规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化。也就是说,英语是一门工具,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学科知识,促进学科学习与英语学习的融合,引导学生展开关于专业知识外语文本的深度阅读、翻译和写作,利用所学习到的语法规则分析文本中的的关键难点,并引导学生使用较为复杂的句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促进学生思维与英语文本多用从句等复杂结构的表达习惯相契合,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表达的逻辑理解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以专业话题为主的英语表达的辩论会、演讲比赛,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去学习学科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肺腑了语法教学的内容,为语法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3.英语语法实践教学要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

法语教学论文范文9

第一,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坚持的原则是实践性和独立性。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独立性就是让学生有自学的“自”,能独立阅读、独自思考、独自完成各项适合他们要求的作业或练习等,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操作过程,在自学的同时发挥才能。

第二,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应当尽早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让聪明才智早期得到发掘,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需要。

第三,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外教育家几乎一致论述到儿童教育要注意兴趣的作用,“兴趣是使之入门的向导”,孔子也告诉我们:“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首先要求教师应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中才能还学生主人的地位。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情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们吸引到有兴趣的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因成功、进步、发展而享受到应有的乐趣,使他们对学习入迷,并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乐学不疲。

二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精读、粗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使学生学会自学。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强调边读边画、边读边思、边读边说,把读书、思考和表达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有各种阅读实践活动,而且还要动手画、动嘴说、动脑想,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掌握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会精读、粗读等方法,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精读:是指导学生联系文章的重点、难点,作精要阅读,参与认识过程,增强学生认知、思维和反馈知识的能力,它不是泛读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生字、生词,初步领悟了部分重点词句,抓住了课文梗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重点、自化难点,而决不能只给观感结论。如教学《我的战友》中,有这么一句话:“像千斤巨石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从烈火烧身时的样子和是什么力量使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这两个方面去体会,从而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有关部分,学生经点拨、议论,开了窍,轻松地消化了知识面的疑难点,也突破了重点,体会到严守纪律的精神。粗读:首先教师介绍工具书及有关资料,让学生熟悉课文背景,再根据教学目的,抓住课文特色,揭示知识性问题,渲染气氛或制造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查出生字、生词,通过一些重点词句的批注自己体会,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学会了查阅资料,形成能力,为自学提供了基本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肯自学,能自学,还应做到会自学。科学的自学方法是学生起步自学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形成自学能力的金钥匙。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了自学实践。在自学实践中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自己探究,教师辅之以引导,让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在教学中依据重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学习,读读、议议、练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精神,概括出自己的学习方法,突出自学这条主线。但自学不是学生的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随意性”学习。自学必须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在进行中大致有三种形式:(1)教师先提出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然后学生自学;(2)学生先自学,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理解,从而领悟出自学的内容;(3)教师边作指导,学生边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