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合同书

时间:2022-09-24 01:54:43

导语:在工地合同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地合同书

第1篇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医学核心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第2篇

外地职工劳动合同书模板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乙方(职工)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按国家和本市有关招用外地职工的规定,招收乙方。双方根据有关劳动管理规定,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定本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共同遵守执行。

一、合同期限

(一)本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二)本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其中头_________天为试用期)

(三)本合同甲乙双方各存一份,鉴证时还需交鉴证机构一份。

二、工作任务和岗位

(一)乙方工作岗位(工种)_________.

(二)乙方完成甲方正常安排的生产(工作)任务。

三、劳动时间与休假

(一)甲方实行国家规定的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得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可安排乙方加班加点,但每个工作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确需加班加点的必须经乙方和工会同意。

(二)乙方在合同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节日、公休假日以及婚丧、女工劳动保护等假期的待遇,但不得/!/无故擅自超假。

四、劳动报酬

(一)甲方执行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规定,保证乙方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本市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乙方工资形式、标准:

1.乙方的工资形式:_________;

2.乙方的工资标准:_________元/月(或_________元/时);

3.乙方月工资收入,由甲方按本单位工资管理制度,根据乙方工作成绩、出勤和纪律情况,考核发放。

(三)甲方每月_________日如期发放工资。如超过规定日期的,从第六日起,甲方每天按拖欠工资额1%赔偿乙方。

(四)甲方安排乙方加班加点,无法安排补休的,按国家规定发给加班工资。

(五)非因乙方原因所致的停工、停产,甲方按国家、省、市规定给予乙方停工待遇。

五、保险待遇

(一)乙方因工死亡,按本市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一次性发给其家属丧葬补助费、抚恤金,如有供养直系亲属的,一次性计发抚恤金。

(二)乙方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所享受的有关待遇:

1.医疗终结期内,乙方的医疗待遇、工伤生活费等待遇,按本市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支付;

2.合同期满,且已医疗终结后,经指定医院诊断,市、县(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为残废的,按本市工伤保险有关规定,一次性计发相应的残废保险待遇。

(三)发给一次性各项工伤保险费后,甲乙双方工伤保险关系即行终止。

(四)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其待遇:

1.停工医疗期限,由甲方根据乙方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按国家规定和本单位制度确定;

2.医疗期内的医疗待遇,与甲方的合同制职工相同;

3.伤病假期间,由企业酌情发给生活费_________元。

(五)乙方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按甲方统一标准酌情发给乙方家属丧葬补助费_________元和一次性优抚金_________元。

(六)企业应为乙方办理缴纳工伤保险基金手续。

六、劳动保护

(一)甲方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及有关未成年工(16周岁至未满18周岁)的劳动保护规定和《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切实保护乙方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甲方按国家规定对乙方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法规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及其他业务技术培训,乙方应参加上述培训并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卫生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甲方根据乙方从事的工作岗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乙方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按劳动保护规定定期免费安排乙方进行

体检。

(四)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乙方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并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七、劳动纪律及奖惩

乙方应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甲方有权对乙方履行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和奖惩。

八、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一)本合同期限届满,即终止执行;在不违反本市有关招用外地工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如双方同意,可以重新签订合同。但各合同期限累计不得超过5年,如乙方属本市区农业户口人员和市属县(市)城乡户口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主要通用技术性工种工作的人员除外。

(二)甲方因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调整生产任务,或乙方因个人原因要求变更本合同条款,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盖章)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1.乙方无正当理由屡次不能完成合同所规定的生产工作任务的;

2.乙方非因工伤病医疗期满,且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乙方有违法违纪行为按国家及甲方依法制定的有关规定应予辞退的;

4.甲方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但须征求工会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乙方身体健康的;

2.甲方不能按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甲方不能履行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害乙方合法经益的。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甲方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在医疗终结前:或合同期内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或医疗期虽满仍住院治疗的;

3.职工在享受法定假期间的;

4.乙方为女职工,且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六)经济补偿金按国家和_________市规定执行。

(七)按本合同第八条第(三)款2项解除劳动合同时,由甲方发给一次性医疗补助费_________元。

(八)若本合同终止或解除,乙方应将甲方交给乙方使用、保管的物品、工具等如数交还甲方,如有遗失应予赔偿(低值易耗品除外)

(九)甲、乙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30天通知对方,但在试用期内,以及符合第八条第(三)款3项、第(四)款情形之一的,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应包括原因、依据及生效时间等内容。

九、违反合同承担的责任

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其后果和责任大小,予以适当赔偿。

十、调解与仲裁

双方履行本合同如发生争议,应先协商解决;协商无效,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无效,向甲方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

十一、双方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_________.

十二、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在合同期内,如本合同条款与国家、省、市有关劳动管理新规定不符,双方按新规定执行。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鉴(公)证意见:

经 办 人: 鉴(公)证机关(章)

年 月 日

第3篇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里夫金认为,虽然现在大量新型的发展计划都是欧美政府所引导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这样的转变所带来的益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因为基础设施薄弱就意味着在基础设施转型的时候成本更低,发展会更迅速。“很多的国家甚至都没有互联网基础设施,一上去就可以用最新的,不需要把旧的拆完之后再埋起来,没有这个成本,就非常的快。试想一下,在中国西部,不用拆房子、不用拆楼,成本很低。”

当《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向他问道,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时,他表示:“中国将在未来的人类发展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规模,还是中国文化和观念上来看,中国都有这样的可能性。现在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上看,中国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说从大的方向上中国是有可能成为引领者的,不过如何做、从哪里开始做,还需从中国本身找到方法。”

另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当中他提出,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一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二是建设智能绿色基础设施;三是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四是搭建智能电网;五是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

为什么当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里夫金会将其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能源联系起来?

因为在他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能源互联网与再生性能源结合导致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能源互联网。同时,他还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能源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促成的最后一次工业革命,最终会让人类的商业模式和社会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袭

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的认识是,其已经到来,并且已是迫在眉睫。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并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此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展呈现出了新材料复合化、纳米化;生产制造快速成型;生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并得益于关键技术的突破。此次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也出现相应的重大转变,既突破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也区别于高成本的个性化定制,生产企业在差异化产品和生产成本之间寻求着有效平衡。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预言,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传统的集中经营活动将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散经营方式取代。其标志着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的开始。

构建能源互联网

里夫金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亿万人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里和工厂里,源源不断地生产绿色可再生能源。然后,他们将这些能源转化为氢气储存,并用绿色电力为自己的楼房、机器和汽车供电,多余的电力则可以与他人分享,就像在网络上分享信息一样,这就是“能源互联网”。

在能源互联网中,人们既是能源的提供者,可以从系统中赚钱,也是系统的受益者,可以从系统中体验生活的智能和便捷。当革命性的一天来临时,我们已超越碳基能源,困扰人类的难题也许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另外,为了未来的能源供应,我们需要可持续的能源网络。能源供应的转换导致分散和更加依赖天气的电力生产……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不仅如此,里夫金还提出,“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性基础,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转型的一种战略型技术,将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产生重大的支撑作用。工业革命总是与技术革命相伴而生。蒸汽机的出现促成了近代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促进了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以及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电气时代,造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也形成目前现代电网中集中电力生产传输的格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模式是,技术革命引发生产方式的革命,生产方式的革命导致能源供给体系的变革。

所以说,为满足未来分布式制造的这种全新的产业趋势,需要新型能源供给方式,分布式、共享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供给发展的趋势。这种供给方式不仅能够满足未来新型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避免化石燃料的工业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里夫金提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所构成的能源互联网,将是实现能源分布式供应的一种有效模式。

提倡零边际成本

为什么要提倡零边际成本?里夫金说:“在过去的一万年中,75%的物种灭绝是在最近一百年发生的,我们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倡道德,不断地加强宣传只是一个方面,要从根本的经济形态上解决问题才有可能。这么多人要消耗这么多的资源,成本转嫁到谁身上?提倡大家要共享房子,共享汽车,共享整个世界大数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保护环境。”

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勾画出一个新经济模式框架,那么《零边际成本社会》则是为前者描述的框架注入了实质性内容,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和解决方案。里夫金特别强调,未来的新经济模式是一种混合型经济模式。目前的资本市场经济形成的是交换经济,而《零边际成本社会》描述的新经济模式是一种分享经济。这两种经济以既竞争又合作的模式并存。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出如何管理掌控这种混合经济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第4篇

【 关键词 】 地铁;ISCS综合监控系统;数据转发;交互共享

Research On Data Transfer Of Subway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Xu Zhong

(China Railway Siggnal & Communication Shanghai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Shanghai 200436)

【 Abstract 】 After analyzing the hardware structure of subway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model and circuit of the system data transfer, especially gave a detailed analyzing about the internal data and external data transferring and sharing principle.?Finally, the subway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data processing and protocol convers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 Keywords 】 subway;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ISCS);data transfer;transferring and sharing

0 引言

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构建,为地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运营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安全是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持,主要包括运营服务数据安全、行政管理数据安全等多个部分,要有效防止系统中数据交互共享安全隐患或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地铁运营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减少地铁运营综合支出。因此,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逻辑组成结构,按照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集成方案要求,结合数据传输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不同子系统间数据实时传输交互共享信息自动化水平,加强监控系统数据传输项目质量安全控制,消除系统中数据信息传输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是目前地铁工程综合监控系统构建和运营维护的当务之急。

1 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ISCS综合监控系统最终是直接面向地铁运营监控服务的,其数据信息传输交互共享过程中,具有专业多、监控手段多、逻辑组成层次多、专业性强等特点。数据传输交互系统中,既要考虑各子系统间通信方案问题,又要考虑子系统间数据信息集成问题;不仅要处理好内部数据转发共享,同时还要处理好外部数据转发共享,要从数据交互共享和协议处理等多个方面构建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同时还要兼顾数据交互共享管理体系结构等技术问题。ISCS地铁综合综合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如图1所示。

1.1 子系统间的通信方案

从图1可知,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通过相应的通信通道将分散在不同层次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机集成和互联,从而提高系统事件综合反应能力和速度,实现地铁运营过程中包括行车指挥、运营管理、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等在内的集成综合自动化运营管理。ISCS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采用集成互联实时通信模式,从而有效提高系统数据传输通信共享实时可靠性。

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中央级位于OCC,以冗余设计理念配置实时服务器,并通过通信骨干网将车辆段、控制中心、典型车站等监控子系统网络有机互联起来。子系统网络通过专用接口设备实现与现地车辆段典型子系统、车站段子系统间进行数据信息实时传输交互共享。

各现地子系统可以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对自身性能进行动态监视和数据传输安全评估分析。系统在进行数据上传、存储、交互共享、查阅访问、以及下载等通信通道设计过程中,均需要综合考虑数据信息的大小、传输速率、利用频度、类型、以及检索效率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间数据信息交互共享的集中、规范与快速响应等功能特性。

1.2 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集成方案

集成是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子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间数据信息耦合共享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提高综合监控系统操作灵活性,综合监控系统与现地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集成应采用松耦合的结构,即要实现中控与现地相互结合的灵活操作功能,子系统要具备完整的操作界面和全套设备系统。当综合系统出现故障或其它问题时,可以完全脱离综合监控系统独立运行,实现正常和紧急等操作调度功能。

虽然子系统实现集成功能,但车站监控级子系统还是必须设计的,也就是综合监控系统不可能完全替操控现地子系统相关控制调度功能,需要车站级子系统作为桥梁来完成数据传输交互共享等功能。

深度集成方案该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的全部配套系统和支撑系统有机几何集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实现了各子系统间操作、管理等功能有机互联,使各现地子系统真正融入到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简化了各子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间数据信息传输交互共享环节和系统间的通信接口,有利于系统通信接口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处理,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交互共享方案

2.1 内部数据转发共享

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从车站到中心、中心到车站、以及车站到车站等系统间数据信息的转发均属于内部数据转发共享。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需要向各个专业子系统转发UPS供电数据信息、向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TCC系统转发ISCS集控信息、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转发接触网带电信息等,由于此类数据信息的转发共享不是简单从车站子系统转发完成,需要经过一些列复杂监测运算分析系统完成。

ISCS综合监控系统不仅要提供强大监测和控制功能,同时还应具备提供强大的综合监控软件逻辑运算分析程序软件功能。

2.2 外部数据转发共享

外部数据信息的转发,实际就是ISCS综合监控系统与现地子系统间的数据信息转发,其数据传输方向是ISCS综合监控系统下发指令给对应现地子系统或转发给TCC系统,其将整个城市多条地铁线的运营数据信息收集到一起,实现现地子系统间数据信息的单向传输。

对于多域集成系统而言,车站是一个独立的域,ISCS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监控中心向车站对应的各现地子系统下发对应的调控命令,同时控制中心向TCC调度中心转发对应现地数据信息。向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转发接触网带电信息的数据传输过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数据在传输转发过程中,前5步都是均属于内部数据转发,而后2步则是ISCS综合监控监控系统通过监控中心软件计算获得车站接触网相应带电数据信息转发给ATS子系统,实现让其作为行车调度依据,这是外部转发过程。因此,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转发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一个内部与外部数据转发交互共享的集成过程。

3 数据处理与协议转换

从图1可知,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所有集成与互连的子系统间数据信息的内部转发和外部转发,均需要统一接入到综合监控系统的通信数据前端处理器(FEP)中,完成对应规约转换和数据预处理后,方能进入到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FEP前端处理器在购置选型时,应选择支持多种协议转换、支持多种通信接口的集成多功能模块;具有足够多的高速网络通信接口和串口,以接入现地子系统相关应用功能接口;中心监控系统和现地监控系统各功能模块应具备自检测、自诊断等功能。

ISCS综合监控系统中,每个FEP前端数据处理与协议转换模块通过1000Mbit/s的光纤以太网接口与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通信交换机间进行有机互联。同时,FEP在配置过程中应按冗余设计要求,这样即使系统中单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运作,从而确保系统中数据流的实时处理与可靠传输。

另外,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服务器、通信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在选型配置过程中,应预留20%~40%的冗余容量或插槽,同时软件功能方面宜选用无限点可扩展高性能软件,以便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升级改造扩展打下坚实基础。

4 结束语

地铁运营数据的实时高效转发交互共享是现代地铁综合监控自动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铁安全可靠、节能经济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ISCS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数据信息转发传输交互共享通信系统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以及现代先进通信传输技术,有效提高系统数据信息转发传输实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地铁运营、监控、维护等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利,张云,李晓敏.自动监控系统在地铁环境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6):64-66.

[2] 曲立东.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地铁接地系统区间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城市不断的扩大导致交通越来越拥挤,因此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在不断的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除了地面交通以外,各大城市都在不断发展空间的交通,因此轻轨和地铁交通网络在各大城市不断形成,从而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牵引混合变电所是地铁供电的核心之一,而接地系统是保证牵引混合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和保护人身及设备安全的重要设施。本文以昆明地铁机场线(昆明6号线)区间牵引混合变电所的接地网情况为基础进行研究。

2 、工程概况

昆明地铁机场线是连接市区与长水新国际机场的地铁交通线,起点东部客运汽车站,终点长水国际机场,全长18.18km,由于是郊区地段,因此仅设4个车站,最大区间东部客运汽车站至大板桥站,长度为10.3km,根据直流供电的特点,在区间内设置了4个区间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进行供电,由于当地为卡斯特地貌,溶洞和岩石遍布,因此变电所的地网的接地电阻达到设计要求极为困难,因此我们开始探索在这种情况下的接地系统的分析与施工研究。

3、接地系统概述

所谓“地”,是指大地的导电团,其电位在任何一点都等于零。接地是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接地的目的是使连接到大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近似于大地的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或接地体。

图1接地电流扩散示意图

接地系统设有一金属球,将其一半埋在地下,当电流I通过金属球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时,在大地上距球心不同的半径上的各点就有不同的电位φ,如图1所示。随着与球心距离的增大,电位越来越低,这时接地体的电位φ和注入电流I之比,被定义为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φ/I。随着与球心距离的增大,电位越来越低,理论上,距球心无限远处为零电位。实际上,电流流过一段距离后,电流密度已经很小,它的电位梯度dφ/dl,可以被认为是0。若注入的电流为直流,便是直流接地电阻,若注入的电流为交流工频电流,便是工频接地电阻,若注入的电流为冲击电流,便是冲击接地电阻。一般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的是工频接地电阻。

由于地铁区间短,同时信号采取的是全闭塞电路,因此一个供电臂内行驶的车辆数量多,导致牵引供电系统的负荷大,牵引变压器容量大和短路电流大。因此,牵引变电所接地设计应以接地短路故障时,地电位能满足人身及设备安全要求为设计标准。以下通过分析影响接地系统的各项因素,进一步研究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提高接地系统的施工水平,全面提升牵引混合变电所的系统可靠性。

5、影响接地系统的各项因素

(1)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土壤电阻率是接地系统的一个常用参数,土壤电阻率较高将导致变电所接地电阻偏大。降低变电所接地电阻值能够提高变电所防雷水平,满足变电所接地电阻设计要求及运行的安全。土壤电阻率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它受土壤类型与土壤结构、土壤中导电离子浓度和土壤中的含水量、温度与湿度等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同时由于土壤电阻过大,通常采取降阻剂和粒子接地极方式降低电阻。

(2)接地材料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铜接地体与热镀锌钢接地体在导电性、热稳定性、耐腐蚀性等方面均有差异。铜的导电率是钢的8倍,其接地体导电性能比钢材料好。接地体截面相同时,铜材热稳定性较好。铜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大约是钢材的1/10~1/50,是镀锌钢的耐腐蚀性的3倍以上,而且电气性能稳定。

(3)接地方式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方式有独立接地和综合接地两种方式。独立接地一般在常规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设计中使用,一般接地网电阻均按0.5 Ω设计,综合接地系统以贯通地线、钢轨、接触轨回流线为骨架,通过横向连接线分支接入沿线混凝土钢筋、钢结构等沿线金属体构成的立体接地网络。沿线地铁施工利用等电位原则可靠连接,实现等效低电阻接地的设备及人身安全防护。

6、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地铁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设计,要求地电位不应超过1685 V,牵引混合变电所地网电阻不应高于0.105 Ω。传统的接地方式已无法满足人身及设备安全要求,需进行优化。根据上述分析,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系统拟设计如下:

(1)降低接地电阻措施

首先由于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与土壤电阻率成反比,可以考虑更换土壤,即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替换原土壤,以达到降低电阻率的目的。但这种方法施工费用较高,所需回填土按变电所常规面积计算至少要3600 ;其次适当增加接地体长度和体积或者将接地体深埋到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土壤中;另外可以采取物理降阻的方式,在接地极周围敷设降阻剂,也可以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降低与其周围大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降阻系数一般为1.5,增加粒子接地极也可降低接地电阻。

(2)接地装置材料选择

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于采用品质好的接地材料,目前通用的接地装置是采用铜材料和粒子接地极。地铁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系统接地体材料尽量采用铜材,以保证接地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铜接地体施工方便。由于铜绞线柔性好,允许的弯度半径小,所以拐弯方便,穿管容易,水平主网推荐采用铜绞线。铜线的高机械强度,使其能够成卷供货,便于机械化施工。搭接处采用放热焊接,操作方便,施工进度快,节省人工费用,简化施工工艺,更重要的是保证了铜接地网的连接质量。推荐垂直地网采用镀铜钢接地棒,由于接地棒截面远小于角钢, 在做垂直接地施工时工作量减少,并能垂直深入土壤,使通过加大垂直接地深度来降低接地电阻成为一种可能。

(3)不等间距布置

在常规的接地网设计中,一般按等间距布置均压带,但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接地网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导致接地网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而采用不等距方式布置接地体,可以有效地改善接地网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接地网各处的泄漏电流密度基本一样,从而使接地网的地电位分布变得均匀,并且接地网中心的接地体能充分发挥散流的作用;其次采用不等间距布置可以降低接地网最大接触电势,从而提高接地网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不等距接地网比等间距地网还可节约20%~30%接地材料。

(4)接地方式的选择

地铁接地应该纳入综合接地系统,减小等效接地电阻。采用综合接地后,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电阻应计算整个综合接地系统的等效电阻,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在综合接地系统内增加接地极的方案,改善等效电阻。该方案远比牵引混合变电所采取加密垂直接地极、外引接地、移土填沟、降阻剂等“独立接地”的设计方法易于实现而且经济。设置综合接地后,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地网、信号设备地网、钢轨回流、接触轨支架、地铁电力设备接地等均与综合地线相连,以达到等效接地电阻非常小的目的。

(5)其他辅助措施

为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还可设置以下辅助措施:

(1)设置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尽快切除短路电流;

(2)接地电位线尽量平缓;

(3)采取安全运行措施,如规定运行人员操作和巡视时穿戴绝缘靴或绝缘手套,以及铺设电阻率高的路面等。

总之,接地的实质是控制变电所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点地电位的升高。因此接地主要是为了设备及人身的安全,起作用的是电位而不是电阻,接地电阻是衡量地网合格的一个重要参数,但不是唯一的参数。重要的衡量指标是故障时的地电位。高速铁路短路电流大,牵引变电所采用“独立接地”已无法满足故障时人身及设备安全要求。牵引变电所接地必须纳入综合接地系统,并对短路故障时地电位进行校核。

7、地铁牵引混合变电所地网测量技术

(1)牵引变电所接地测量方案

1)测量方法

地铁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测量一般采用用地阻仪测接地电阻进行测试。

图 2用地阻仪测接地电阻(直线布极)

地阻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应将地阻仪平放,调整G的指针至零位。然后将倍率调整旋钮S放在较高挡位,慢摇发电机GR,同时转动测量度盘C,使指针至零时测量度盘C示数乘以倍率调整旋钮倍数即为接地电阻值。若C转至读数最小而指针不为零,这时应将倍率调整旋钮S换到较小倍率档后继续调整测量度盘C直至指针正好为零,这时测量度盘C示数乘以倍率调整旋钮倍数即为接地电阻值。

2)测量注意事项

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尽量在干燥季节时测量,而不应在雨后立即测量。

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可把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具体参数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

在工程设计的前期,必须有一个整体的牵引变电所接地纳入综合接地系统的工程方案系统规划,做好预留预埋等工作,以避免后期引起土建工程变更。

地网测量也是牵引混合变电所接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接地系统完成后,必须对地网进行测量。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通过在综合接地系统内增加接地极的方案,改善等效接地电阻。

第6篇

关键词: 地源热泵施工重点 经济分析节能

Abstract: Combination of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e main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Gulf National Forest Park Co., Ltd.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focuses on the techniques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Not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side of the argument and the system with conventional air circulation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Key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construction focus of economic analysis, energy-saving.

中图分类号:TU83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地源热泵(GSHPS)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热汇的系统,即地下耦合热泵系统(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s, GCHPS),也叫地下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r);地下水热泵系统groundwater heat pumps, GWHPS);地表水热泵系统(surface water heat pumps, SWHPS)。

本文阐述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地下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行政区总建筑面积3896.51平方米。本项目由3座建筑物组成,包括行政楼为2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184.03平方米;员工宿舍和餐厅为主体3层砖混结构,餐厅1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741.53平方米;员工宿舍为2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70.95平方米。使用目的为3栋建筑使用一套系统,白天上班期间行政楼使用空调系统,夜晚2栋宿舍楼使用空调系统,热水24小时供应,系统采用自动切换。设计采用地源热泵作为冷热源,设置地埋管道热(冷)媒交换系统、统一机房集中制冷和制热、系统配套热水采集系统(热水交换及热水箱)、末端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一、系统设备配置

1、热泵机组配置

本系统热泵机组为双压缩机无极变速系统,机组之间采用并联,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负荷开启不同数量的热泵机组,充分达到节能效果。

2、地埋系统配置(换热器布井数量)

二、施工设备配置

三、各系统工序流程及要点

1、地埋系统流程及施工要点

钻孔完毕后,要及时下管。下管过程中,U形管内宜充满水。下管前应将U形换热管与灌浆管捆绑在一起,并采取防止U形管上浮的措施。灌浆的目的:一是强化换热管与孔壁之间的传热,满足传热要求;二是满足环保要求,避免地表污染物渗漏到钻孔中。灌浆时,用注浆泵或泥浆泵将回填浆料高压从桩底向上封入。根据灌浆速度的快慢,将逐步抽出灌浆导管,使混合浆自下而上回灌封井,确保回灌密实无空腔。

回填浆料中不得有大粒径的颗粒,灌浆回填料一般为膨润土和细沙(或水泥)的混合浆或其它专用灌浆材料。膨润土的比例宜占4%~6%。钻孔时取出的泥沙浆凝固后如收缩很小时,也可用作灌浆材料。如果地埋管换热器设在非常密实或坚硬的岩土体或岩石情况下,宜采用水泥基料灌浆,以防止孔隙水因冻结膨胀损坏膨润土灌浆材料而导致管道被挤压节流。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当埋管深度超过40m时,宜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灌浆回填,灌浆即使用泥浆泵通过灌浆管将混合浆灌入孔中的过程。泥浆泵的泵压足以使孔底的泥浆上返至地表,当上返泥浆密度与灌注材料的密度相等时,认为灌浆过程结束。灌浆时,应保证灌浆的连续性,应根据机械灌浆的速度将灌浆管逐渐抽出,使灌浆液自下而上灌注封孔,确保钻孔灌浆密实,无空腔,否则会降低传热效果,影响工程质量。灌浆完毕钻机可移位,12小时后进行检查,如未满进行一次人工补浆。

2、机房设备安装流程及施工要点

制冷机组安装时,可在底座的基准面上找平和调平,有减振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制冷机组的纵横向安装均要求水平,并应在底座与机座平行的加工面上测量。输送制冷剂管道的焊接宜采用氩弧焊封底,电弧焊盖面的焊接工艺。机组间预留不小于1米的检修和操作空间,水泵间预留不小于0.5米的检修空间。

水泵安装时进出口连接管管径不得小于泵的进出口口径。整体出厂的泵不宜在现场拆解后安装。整体安装的泵纵横向安装均要求水平并应在泵的底座设减震器,确保运转平稳可靠。

管道保温一般采用双层平板橡塑海绵和橡塑专用胶水,外层保温棉拼缝除胶水粘合外还需采用专用黑色布基胶带包裹。实施应在防腐处理完毕、系统水压试验合格、系统冲洗合格后进行。保温层的端部和收头处必须做好封闭处理,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裂缝。保温材料应与管道贴合紧密、牢固,相邻管壁的纵横接缝应握紧对严。管道上的温度计插座宜高出保温层厚度。

3、管道系统安装流程及施工要点

管道直径小于10厘米采用镀锌钢管丝接,直径大于等于10厘米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粘结。

钢管丝扣加工时应规则,如有断丝或缺丝应不大于螺纹全扣数10%。管件紧固后外露2~3牙,及时涂刷防锈漆。

无缝钢管采用对口焊接2~3MM,焊接应根据钢管的厚度在对口时留有一定的间隙,并按规范规定开坡口60±3·。焊缝应平整、饱满、焊高和焊宽就错口应符合规范规定。及时处理焊瘤和药渣,并二度涂刷防锈漆;法兰连接时,法兰盘之间垫片厚度为3MM石棉橡胶垫片。

管道直径大于65MM的水管均采用法兰阀门,小于等于65MM的水管采用螺纹截止阀。

管道冲洗应按系统、分区分别进行冲洗,实施前应将流量孔板、滤网、温度计等暂时拆除,待冲洗完成后再安上。冲洗流量按流速不小于1.5米/秒,知道出水口水色和透明度、浊度与进水口水质一样为合格。

4、风机及盘管系统施工要点:

第7篇

[关键词] 地佐辛;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

[中图分类号] R16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b)-0110-03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全身麻醉成为常见的门诊日间手术麻醉,丙泊酚是进行此种麻醉的主要麻药,但此药无镇痛作用,单独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需复合应用镇痛药物,而地佐辛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中应用未见报道,本文研究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年龄20~39岁,体重41~68 kg,所有患者无心、肺等疾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本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禁食8 h、禁水4 h,取截石位,开放一条上肢静脉通道,常规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鼻导管吸氧3.0 L/min。D组于诱导前5 min先静注地佐辛25 μg/kg,常规消毒铺巾后,两组均静注丙泊酚3 m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开始行无痛人流术,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术中患者肢动影响手术时追加丙泊酚40~60 mg,术中SPO2

1.3 观察指标

记录全身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3 min时(T2)、苏醒时(T3)的SBP、DBP、HR、SPO2;观察手术过程中体动反应发生情况[1](Ⅰ级:无体动;Ⅱ级:轻度体动不影响手术;Ⅲ级:中度体动影响手术需加药物;Ⅳ级:重度体动难以控制)。同时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全麻苏醒时间(给完最后一次丙泊酚到术后呼唤姓名时能够睁眼的时间),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均无子宫穿孔及大出血,术中未出现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手术顺利完成。

2.2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

两组T2时SBP、DBP、HR、SPO2明显低于T1时(P < 0.05),组间比较C组T2时SBP、DBP、HR、SPO2明显低于D组(P < 0.05)。见表1。D组3例、C组14例患者术中SPO2

2.3 两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Ⅳ级体动反应,但D组Ⅱ级、Ⅲ级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 < 0.01)。见表2。

2.4 两组丙泊酚的用药总量、手术时间、全麻时间比较

D组丙泊酚的用药总量、手术时间、全麻时间显著少于C组(P < 0.05)。见表3。

3 讨论

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由于子宫颈被牵拉、扩张及负压吸引、刮匙对宫壁的影响,强烈刺激了分布在这些区域的神经末梢并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对清醒的年轻孕产妇是无法忍受的,对此类手术的麻醉选择,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麻醉,亦可采用全身麻醉,但因人工流产手术为门诊日间麻醉,且施行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麻醉的椎管内穿刺及用药又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常常选择全身麻醉更为恰当,因此全身麻醉后行人工流产术——无痛人工流产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理想的人工流产手术人的全身麻醉应满足诱导快、无主观疼痛、呼吸循环稳定、术中不留记忆、无影响手术操作的体动、术后苏醒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的要求。但目前没有一种全麻药物能满足上述的理想要求,不同的镇痛与镇静催眠药物联合应用研究多有报道[1-3]。

全麻诱导药——丙泊酚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产生良好的镇静、催眠效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无蓄积作用,亦无镇痛作用,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逐渐[4]。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单独使用丙泊酚常常因为镇痛不足,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动影响手术操作,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体动被迫暂停手术,需再次或多次追加剂量加深麻醉,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方可再继续手术,这样呼吸循环的抑制增加,必然会延长手术时间,同时延长全麻时间,降低麻醉安全性。本研究表明C组有45%的患者出现明显的Ⅲ级体动被迫暂停手术,因丙泊酚给药剂量的增加,T2时SBP、DBP、HR、SPO2显著低于D组同期;共有14例患者术中SPO2

地佐辛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作用于K受体,产生脊髓镇痛、镇静和轻度呼吸抑制作用,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是哌替啶的5~9倍,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其呼吸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吗啡,且可松弛胃肠平滑肌,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地佐辛在无痛宫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均有明显的效果[5-6],而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中未见报道。本研究表明,术前应用地佐辛即D组,因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强烈刺激产生的疼痛被大大将低,体动较少或较轻,全身物用量少,手术时间短,麻醉时间短,麻醉苏醒快,呼吸循环抑制作用相对较轻,明显优于C组。虽D组亦有2.5%的患者出现Ⅲ级体动,可能是个别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地佐辛虽理论上有镇静作用,本文通过观察提前5 min静脉注射25 μg/kg的剂量,在诱导前患者未出现镇静睡眠的表现,相反因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镇静催眠药丙泊酚用量减少,麻醉苏醒更快。

人工流产术虽是短小手术,当行全麻时,仍要常规禁食8 h、禁水4 h,开放静脉通道,麻醉前最好要补充300~500 mL液体,常规监测SBP、DBP、HR、SPO2,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并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和药品,再选择镇痛和镇静催眠药进行全麻,使患者整个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有效、安全。

综上所述,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地佐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不延长丙泊酚的镇静催眠时间,复合丙泊酚应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体动较少或较轻,全身物用量少,手术时间短,呼吸循环抑制作用较轻,苏醒快,更安全,明显优于单用丙泊酚,可推广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参考文献]

[1] 蒋俊丹,陈晓影,陈彦青.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0):877-878.

[2] 梁汉生,冯艺,卢兰生,等.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静脉全麻下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深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704-705.

[3] 陆伟萍,吕惠敏,谢纯永.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2):1066-1067.

[4] 肖晓山,周代伟,戴航,等.异丙酚在胃肠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11):857-858.

[5] 包天秀,梁小女,张建友,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202-1203.

第8篇

关键词:即时通讯工具QQ;小学竖笛教学;混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1-0143-02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默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苏教版音乐实验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器乐学习的内容,虽然竖笛的学习板块较多,但实际安排的课时却很少,而且竖笛课堂教学还存在着班级授课制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个性化学习之间的相互制约:受班级人数和集体授课形式的制约,教师在讲解传授知识、技能时很难做到照顾每一位学生的接受度;受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教师在课上对竖笛技能的示范发挥不够,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检查也不够。因而,导致学生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应技术水平,如竖笛最基本的吐音奏法,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正确掌握,竖笛演奏水平明显受其影响;受音乐学科特殊性制约,课外没有相应的训练作业及对学生单独进行辅导的时间,使得部分学生无法及时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怎样解决上述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个性化指导,从而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笔者发现将即时通讯网络工具QQ应用于竖笛教学中,能辅助教学,并科学地构建竖笛混合学习模式,能够实现竖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应用即时通讯工具QQ,构建小学竖笛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可能性分析

QQ作为一种一对多的交流与互动工具,为混合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沟通场景。

1.软件的易用性

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讯软件。它的操作简单易学,“零技术”基础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因此,将QQ推广到小学竖笛课程教学上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壁垒。

2.软件的普及性

实际调查显示,拥有QQ账号的家长和学生高达90%。为方便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交流,很多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建有自己的QQ群。音乐教师通过QQ构建课外教学平台,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班级聊天群,操作简单、方便。

3.软件的高集成度

QQ的功能虽然主要是聊天,但同时也集成了收发信息、传递文件、超级视频、文件存储、远程协助、文件共享、群组交流、QQ空间等功能。这些功能和教学相结合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一对一语音、视频辅导、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个性化学习及从共享资源中获取教学内容和作业等。

应用即时通讯工具QQ,构建小学竖笛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

QQ的强大功能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教学支持。运用它而构建的小学竖笛混合学习模式可以解决传统学习中存在的课时少、人数多、教师无法进行个性化指导、师生课外互动少、与家长沟通少等一系列问题。笔者从实践的角度,利用个人的QQ进行探索发现,具体操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QQ空间功能――进行课程内容推送,实现教学个性化指导

传统竖笛课堂学习,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只能面对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水平,这往往会出现“接受快的学生吃不饱、接受慢的学生学不会”的问题。一段时间后,两极分化愈来愈大,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而QQ的应用为竖笛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将课堂竖笛演奏的知识要领、难点解析、演奏全程等通过手机或电脑录制,制作成微视频,并将视频上传、放置QQ空间,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他们可以通过视频提前预习,或是在教师讲解过后反复观看,进而有效地解决了竖笛教学中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发挥了分层教学的优势。

2.视频聊天功能――进行师生一对一视频,实现个性化辅导

竖笛教学隶属于器乐教学,技能技巧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传统竖笛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个性化一对一的辅导,如竖笛最基本的吐音演奏方法,几乎有一半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立即掌握。而在混合教学中,当学生反复观摩竖笛示范视频还解决不了时,可以利用QQ的视频聊天功能,一对一地进行在线课堂咨询,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竖笛的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一对一解答时,也可以将学生经常提的问题整理出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这有助于学生及时梳理重难点。

3.文件共享功能――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竖笛演奏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它还跟学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表现以及学生的鉴赏水平等息息相关。由于受时间限制,传统竖笛课堂教学只侧重于竖笛技能技巧的练习,对乐曲相关知识的介绍、分析、竖笛演奏的鉴赏等内容往往一带而过。而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师就可以利用QQ文件共享功能补充这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乐曲的内涵,提高其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例如,竖笛起始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大师演奏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学习竖笛曲《茉莉花》时,乐曲旋律的婉转、细腻是演奏的难点,教师可以先提供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乐曲,让学生课余欣赏,充分体会。

4.文件传输功能――实现学生课外主动练习巩固

传统的竖笛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细细分析和点评纠正。而利用QQ的文件传输功能,学生将每次的练习音频都发送给教师,教师则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去倾听学生的练习情况,加以记录分析,再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从而实现一对一问题解答、推送个性化课程等服务。

5. 交流功能――实现即时沟通,寻求教育合力

在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极少。而有了QQ后,教师可以及时最新的竖笛学习曲目,学生学习的照片、视频、音频,让家长及时了解学习内容、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等。同时,家长也可以就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及时沟通。这种交流与沟通极大地改变了教师与家长、学生间的关系,也使家长更加关注并重视学生的竖笛学习,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保障了竖笛练习的时间和效果。

第9篇

    

一机部过去公布的学徒工学习期限和熟练工熟练期限,凡与本通知有抵触的,均按本通知执行。

    

本规定颁发后,现有在厂的学徒工学习期限和熟练工熟练期限已经到期或者超过了期限的,均可及时进行技术考核,考核合格予以转正,转正后工资一律从转正之日起计发。

    

附:机械制造工业通用工种学徒工学习期限和熟练工熟练期限表

-------------------------------------

编  号|    工  种  名  称    |学徒工学习期限(年)|熟练工熟练期限(年)

-------------------------------------

        

一、冶炼铸造

-------------------------------------

  1  |配砂工                |                    |        1

---|-----------|----------|----------

  2  |型砂试验工            |                    |        1

---|-----------|----------|----------

  3  |造型工                |        2          |

---|-----------|----------|----------

  4  |机械造型工            |                    |        1

---|-----------|----------|----------

  5  |砂型烘干工            |                    |        1

---|-----------|----------|----------

  6  |炉料工                |执行冶金部规定      |

-------------------------------------

    续表

-------------------------------------

编  号|    工  种  名  称    |学徒工学习期限(年)|熟练工熟练期限(年)

---|-----------|---------------------

  7  |炼钢工                |执行冶金部规定

---|-----------|---------------------

  8  |电炉配电工            |执行冶金部规定

---|-----------|---------------------

  9  |化铁工                |执行冶金部规定

---|-----------|---------------------

  10|有色金属熔化工        |执行冶金部规定

---|-----------|---------------------

  11|浇注工                |执行冶金部规定

---|-----------|---------------------

  12|铸件清理工            |                    |      半  年

---|-----------|----------|----------

  13|铸件热处理工          |                    |        1

---|-----------|----------|----------

  14|筑炉工                |        2          |

---|-----------|----------|----------

  15|失腊造型工            |                    |        1

---|-----------|----------|----------

  16|粉末冶金压制工        |                    |        1

---|-----------|----------|----------

  17|粉末冶金烧结工        |                    |        1

-------------------------------------

        

二、锻造

-------------------------------------

  18|锻工                  |        2          |

---|-----------|----------|----------

  19|模锻工                |        2          |

---|-----------|----------|----------

  20|水压机锻工            |        2          |

---|-----------|----------|----------

  21|锻锤司机              |        2          |

---|-----------|----------|----------

  22|水压机司机            |        2          |

---|-----------|----------|----------

  23|操纵机司机            |        2          |

---|-----------|----------|----------

  24|锻件热处理            |                    |        1

-------------------------------------

三、机床加工

-------------------------------------

  25|下料工                |                    |        1

---|-----------|----------|----------

  26|车工                  |        3          |

---|-----------|----------|----------

  27|自动车工              |        2          |

---|-----------|----------|----------

  28|铣工                  |        3          |

---|-----------|----------|----------

  29|齿轮工                |        3          |

---|-----------|----------|----------

  30|插工                  |        2          |

---|-----------|----------|----------

  31|刨工                  |        2          |

---|-----------|----------|----------

  32|钻工                  |        2          |

---|-----------|----------|----------

  33|镗工                  |        3          |

-------------------------------------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