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湖湘论坛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ISSN:1004-3160

  • CN:43-1160/D

湖湘论坛杂志

湖湘论坛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湖湘论坛杂志专题·人工智能与法治
16-27

智能化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作者:田思路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上海201620

摘要:企业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劳动者进行智能化劳动管理,是优化企业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所必须。但在“职场时空”的特殊环境下,由于存在数据泄露、信息分选、智能监视、关系控制等问题,劳动者的隐私权极易受到侵害。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从保护劳动者人格权的视角出发,使企业智能化劳动管理既尊重劳动者在隐私信息上的自主决定权,又基于劳动合同的性质进行劳资合意;既强调劳资利益平衡又注重社会公益优先。要严格限定劳动者隐私信息的范围,做到目的合法、方式透明、程序规范、管理有序、救济顺畅,使劳动者的隐私权得到有效保护。

28-36

人工智能开发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

作者:蒋洁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北京100085

摘要:迅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滞后的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人工智能开发活动在制度层面产生巨大的规制窠臼。面对开发企业将道德和法律嵌入代码系统的过程中充斥的背离数据保护原则、冲击个人尊严、破坏民主诚信、削弱社会公允等现实风险,亟待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逻辑入手,在借鉴相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勾勒我国人工智能开发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具体方案,推动智能产品和服务开发遵循造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7-48

人工智能背景下刑事错案悖论及消解

作者:马啸; 狄小华 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我国刑事司法人工智能建设已初具规模,能够确保刑事诉讼定性更为准确、查证更具针对性、程序更为高效、办案质量标准化,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削弱司法自主权、将被控告人降为诉讼客体、使证据审查出现不当倾向以及导致隐性歧视等负面风险,累积着发生刑事错案的潜在风险,与避免刑事错案的设计初衷形成“刑事错案悖论”。从悖论成因看,人工智能建设存在对人工智能地位定位不准、源头数据存在瑕疵、算法模型封闭难懂、保障机制建设缓慢、交叉领域人才紧缺等问题。要消解该悖论,应尝试从人工智能定位、数据、算法、学习技术、保障机制等角度建构刑事错案风险防范机制。

湖湘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49-58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理论实现的认识论路径——兼与种海峰先生商榷

作者:曾祥云 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上海201602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践的过程,其中内含了有序推进的几个重要环节,即由马克思主义过渡到相应的实践观念建构,再到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最后终结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想客体的现实创建。如果仅从这一过程的理论形态演进来说,就是将作为理论观念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作为实践观念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其鲜明的实践指向性、价值选择性和现实超越性等理论特质而区别于马克思主义。

59-68

《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的建构逻辑及价值

作者:王维平; 高耀芳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蕴含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伟大构思之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视角,以资本为出发点,实现了从劳动正义到劳动自由自觉、从劳动主体伦理关怀到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转化,架构了基于劳动反伦理批判的未来理想社会图景。沿着《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的建构逻辑与价值遵循,结合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最新实践,可从市场经济下劳动与资本辩证统一的生产调节机制入手,推动以重建个人所有制为目的的伦理社会的构建,实现人的解放。

湖湘论坛杂志党史·党建
69-80

深刻理解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作者:张思京 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党的指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深刻理解、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用高度的自律与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每一项工作,是新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重大使命。

81-90

微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策略研究

作者:张筱荣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230012

摘要:微时代给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解构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文化的世俗化消解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谣言的裂变化降低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价值的多元化弱化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当前要采取积极措施,科学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一是树立网络微观执政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党新形象;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微民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三是关注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开展分众化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四是推动执政党意识形态进入各类微媒体,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微理论阵地建设;五是培育不同平台型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91-98

社会建设视角下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逻辑定位与实践要求

作者:张录平; 周育平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期刊社; 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基层社会是人民群众创造和承载美好生活的基本平台,也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关键是要落实到基层。基于社会建设的视域,在党组织直接行使行政权力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其对基层社会意志的表达力上、对基层社会发展的引领力上、对基层社会运行的规范力上。为此,基层党组织要从以政治动员为轴心的功能模式转换到以政治沟通为轴心的功能模式上来,强化政治参与功能,优化政治教育功能,规范政治执行功能。

湖湘论坛杂志政治·法律
99-106

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及历史教训

作者:伍志燕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1;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意识形态的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前提条件。在苏联解体之前,戈尔巴乔夫先后抛出了“新思维”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新思维”本质是“民主化”“公开化”及“多元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反社会主义、反苏维埃政权。“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推行使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丧失、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最终酿成了苏联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告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掌握好各种舆论工具,对西方的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107-115

领导的伦理道德基础及其逻辑

作者:吴新辉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102249

摘要: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一种群体性社会实践机制,其根基在于伦理道德,具体表现在工具创造与使用时的价值判断,以及促成群体合作协同实现人类社会福祉最大化。在领导活动实践过程中,其伦理道德的实践逻辑表现为个体道德品质与行为的二重性、人力资本增效和中庸最优性、道德共同体建构和德法并举式治理。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权威和道德的人,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道德人,进而成为好的道德人,以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

116-124

知识产权案件刑民程序关系的理论反思与规则构建

作者:贺志军 单位:湖南商学院廉政法治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程序集约化是在推进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三合一”过程中提出的新命题,刑民程序关系处理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知识产权刑事侵权论可为刑民程序关系的科学处理提供合适的理论根据,有利于实现从侵权责任构成到刑事责任构成递进判断的审理任务。在知识产权刑民审理程序的规则构建上,“先民后刑”仅是应然意义上的司法认知模式,实然的法律程序衔接则宜类型化地确定在先程序的既判力规则和并行程序的实质合并规则。

湖湘论坛杂志社会学
125-132

城中村道德适应的叙事转向与衍化逻辑

作者:刘刚; 李建华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管理学院; 湖南益阳413000;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城中村作为特定道德生活方式的空间场域,成为失地农民抑或是进城农民的暂时聚集地。在道德文化的空间转换过程中,现代城市文明的辐射与农村传统道德观念的承续交织在一起,城中村居民在道德适应中陷入生存、发展的道德困惑与精神囹圄。城中村道德适应面临着前现代性到现代性的范式转换,呈现出从“信以为真”到“认以为真”的伦理叙事转向,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形成了以寻找他在性为建构逻辑、以保持流动性为现实境况、以朝向利他性为伦理指向的伦理话语体系。

湖湘论坛杂志经济·管理
133-142

中国与南亚地区经贸合作:现实基础、制约因素与推进对策

作者:梁江艳; 高志刚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中国与南亚地区经贸合作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主要体现在地缘与能源战略上的需求、多条经济走廊上的分布及自贸区战略布局的展开。中国与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印度的大国主导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故而要不断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协调关系;加快双边自贸区建设与谈判进程,以逐步突破促进整体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143-152

社会照护给付:英国经验与中国选择

作者:石琤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北京100086

摘要:社会照护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在社会照护体系中,给付是联结筹资与照护服务的纽带,从而是照护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英国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福利国家,形成了由中央普惠制照护津贴和地方审查制照护给付共同构成的照护给付体系。借鉴英国的基本经验,中国的长期照护制度应当以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在筹资模式上以保险为主、辅之以照护津贴,逐步实现适度普惠。在给付方式上,应当以服务供给为主,政府逐步实现从直接提供服务向购买服务的转型,并确保服务质量,并将家庭成员纳入支付的范围,支持家庭发挥基础性作用。

153-159

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路径研究

作者:胡锋; 石涛 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 上海20023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上海200233

摘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是对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优化、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活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建立国资监管清单、实施分类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系统推进。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