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期刊面向特定优势学科基本依据

时间:2022-03-18 08:48:18

1构建面向特定优势学科全服务链的基本依据

为谁办刊?谁来办刊?办什么刊?怎样办刊?这是高校学报始终需要回答的4个基本问题。近40年来,不同高校学报办刊状态与水平之所以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对这4个基本问题的解答状态与水平不同,即基于特定社会位态和编辑群体经历的办刊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办刊状态较好与水平较高的学报总体上能够解放思想并与时俱进;而办刊状态不佳与水平不高的学报总体上思维僵化并消极保守。

1充分回应特定学科专家学者对高校学报服务的有效需求
在“为谁办刊”这个集中体现高校学报办刊宗旨与办刊定位的首要问题上,我国高校学报界总体上经历了从纸媒内向组织传播背景下的校本位化办刊观念(俗称“自留地”)逐步向数媒外向社会传播背景下的学本体化(可谓“公器田”)办刊观念的艰难转变,但是尚未根本完成,仍有待在重新辩证审视和反思批判所谓“高校学报传统”中实现更加合理的新时代再定位[16]。“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明•黄节《李氏〈焚书〉跋》)。今天看来,新时代高校学报作为高等学府主办的(不是“包办”,也不可能“包办”)学术性期刊,从理论上说应有为全球专家学者(用户兼作者)服务的宏大愿景,从实践上说应该有为全球专家学者尽可能多地提供纸质、电子或网络媒介期刊渠道的小微追求。因此,高校学报应该从“两厢情愿”的思维角度直面整个科研工作过程客观存在着专家学者自身难以克服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充分考虑被服务的专家学者基于复杂考量因素对特定高校学报提供独特引领性或支持性服务的有效需求。其中,许多高校学报忽略了(当然不经过努力也很难做到)3个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核心考量因素:(1)该学报对其专业科研工作(即专业知识生产)的独特引领性或支持性贡献;(2)对本人专业科研工作成果发表扩散(即专业知识传播)及较大收益化(如学术荣誉感、学术影响力和衍生性名利奖酬等)的独特增益性或支持性贡献;(3)对其专业科研工作成果转化应用(即专业知识转化)的独特引导性或支持性贡献。应该说,特定高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只要适当满足其中一个核心考量要素,就可以认为该刊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成学之美”与“成人之美”。

2大力推进新时代办刊核心能力的升级换代

在“谁来办刊”这个集中体现高校学报办刊主体力量与核心能力的关键问题上,我国高校学报界总体上从以“势单力薄”的编辑部为中心的编发出版运转阶段逐步向以“兵强马壮”的特定学科专家学者群体为核心的创意出版传播阶段迈进。当然,各学报的实际历史演进情况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严格来说,办好高水平学报必然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殊超级学术工程,应拥有相当广度规模和结构日益优化的特定多学科专家学者群体,其中应包括编辑、出版、图书、情报、文献、创意、经营、传播、教育、培训、产业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是办好高水平学报的真正主体力量。今天看来,各高校学报在继续充分发挥编委会特定学科专家、编辑部专职编辑、兼职编辑、学科编辑和策划编辑等已有专兼职编辑出版作用的同时,尚需在明确新时代究竟“为谁办刊”的前提下,本着标本兼治、战略伙伴、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合作发展的原则,认真研究如何在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总体思路下积极实施多元化合作策略,以加快培育能够动态回应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生产、传播和转化等全过程环节有效需求的特定多学科专家学者协同办刊群体。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学报今后更应深入思考如何显著提升能够适切回应该有效需求的新时代办刊核心能力。毋庸讳言,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定目标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的优质生产问题,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举办高水平学报所必需的优质稿源(即优质专业知识产品)供给问题,进而导致后续的编辑出版和传播转化环节无法体现编辑出版学科本来具有的专业主体性(主要包括自然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内涵)地位与独特职业价值贡献、尊严意义。因此,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生产的引领促进能力,即从科研工作源头策划生产优质稿件的能力,是今后高校学报办刊应着力培育的首要核心能力。只有成功开拓优质稿源,高校学报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推进对优质稿件的科学评价、修改提质、关联聚合、融合出版、发行辐射、推介扩散和支持获取等具有显著赋能增值特征的优势学科专业知识传播工作,换言之,优势学科专业知识成果的创意传播能力是今后高校学报办刊应着力提升的第二个核心能力。鉴于只有长期广泛地转化应用,才能体现所有学科专业知识的全部价值(包括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高校学报今后应该认真考虑联合有关图书情报文献机构的力量,大力实施科技知识产权审查与评议等工作机制,一方面直接支撑正向工程思维下针对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转化应用的科学立项决策,另一方面循环支撑逆向工程思维下针对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生产的更好引领促进。换言之,有效推介促进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成果应用转化的能力是今后高校学报办刊应着力提升的第三个核心能力。总之,今后高校学报办刊应当在新兴知识资本理论(强调人类专业知识具有个体性、公共性和商品性等三种基本属性)的理论指导下,努力面向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生产传播转化全过程的合理需求,开放性整合形成能够有效回应相关合理需求的特定多学科专家学者协同办刊群体及其长期互利合作工作机制,进而逐步构建起全过程支持促进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生产、传播和转化的全服务链。

3努力实现特定优势学科专业知识资源的系统关联整合

客观看来,各高校学报办刊资源都非常有限,需要在国际范围、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遴选确定一个或若干个相对优势学科作为办刊的主体性或主导性学科方向,以其他非优势学科作为办刊的辅助性学科方向,并经过较长时期的办刊实践,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科或N科主导、主从有序的办刊学科方向定位,以便集中有限的办刊资源去进行差异化办刊战略下的良性办刊竞争。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来说,在遴选确定主体性或主导性学科方向时,更适合从二级学科层面进行具体的方向细分,以便更好地发挥重点聚集效应,进而逐步确立起聚焦精细竞争领域的比较优势。从更加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办刊实力较强与水平较高的高校学报可以进一步考虑贯彻实施“点面体”结合的发展突破策略,其中,所谓“点”是指加快创办重点英文大刊,提升高水平英文版刊物的国际影响力;所谓“面”是指推动科技期刊学科集群化发展;所谓“体”是指通过数字出版平台推动期刊平台化、集约化管理运营,适应国际化出版需求。例如《复旦学报》等21家名刊成立联合编辑部,创办了专业网刊———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正是打破校域界限、创建高校一级学科专业期刊集群的协同创新尝试。在确定了特定优势学科或学科群之后,各高校学报就可以认真考虑如何通过创建必要的办刊平台和办刊机制来有效构建具有系统关联整合功能的学科专业知识生产、传播、转化的全服务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