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11-06 21:22:07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1

关键词:转投资;资本结构;成本效应;共担保效应;内部融资市场效应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司规模与收入不断地扩大,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或者为了探索新的多元化投资领域,转投资(Reinvestment)活动在上市公司以及企业集团中普遍存在。企业为了追求快速、稳定地成长,往往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对其他公司进行转投资活动,转投资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表现在投资收益或者股利收入。此外,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迁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许多公司选择以合资或独资方式转投资其他公司,从事多元化经营,企业转投资行为影响着企业的绩效以及价值的成长,而投资计划的进行依赖于企业融资决策的配合。本文主要关注企业转投资活动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转投资活动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效果,并在实际的表现中是哪种效应更为明显,同时为上市公司的转投资活动提供理论的分析模式。

从(表1)以及(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负债比率以及转投资比率(长期股权投资与总资产的比率)的变化趋势。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比率变化不大,2000年比率有所下降,而2001年则提高了近4%,此后稳步上升,而转投资比率大约在6%~7.5%之间,波动不大,到2000年达到7.31%后呈现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1998年的6.13%。可见上市公司的转投资行为长期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年份有所调整,同时转投资也具有时间的依赖性,前期的转投资会存在若干年,具有长期的效应。

二、研究假设

企业的转投资是指企业简单投资于其他公司而持有其公司股权的行为。企业转投资行为与企业多元化动机密切相关,关于企业转投资行为,Weston&Copeland(1986)指出有以下优点:一是转投资能够以较低成本从事新的产业,相对于新成立的公司而言,可以在较低成本条件下获得资源共享与投资收益。二是分散风险,相对于拥有较多的事业部而言的单一复合式企业,若将各事业部各自独立成立公司,可使得各个公司的风险相互独立,不至于影响到其他被投资公司及投资公司本身。三是投资时可以不经过投资方的同意。转投资公司可以从股票市场上直接买入被投资公司的股票,以取得控制权,而不必经过被投资公司的同意。与转投资相关的主要理论有成本、共担保效应与内部资金市场等理论。Jensen&Meckling(1976)认为,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人为追求个人的最大效用,造成个人在职位上的特权消费等,降低企业的价值,从而产生成本。Amihud&Lev(1981)认为人可能的特权消费倾向之一,即是利用多元化投资策略,降低经营风险。而债务作为公司治理的工具将减少这种成本,阻止企业的管理者通过转投资行为降低企业的价值(Jensenm,1986)。因此,从成本的角度看,可以得出假设:

H1:企业转投资与资本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转投资比率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则较低

Teece(1982)认为当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减少,并且面对较低的需求弹性,企业将产生超额生产能力的剩余资源,为了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企业会采取多元化的活动,将企业的剩余资源用到新的市场当中。Reed&Luffman(1986)也认为企业为避免受到经济周期与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利用转投资方式进行多元化,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因此,转投资可以产生共担保效应(Lewellen,1971),即企业从事利用剩余资源投资于本企业并不完全相关的业务中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种共担保效应对企业的负债能力有正面的效应。短期投资可以有效地利用短期闲置资金达到获利目的,而长期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Chatterjee(1986)与Carter(1997)认为公司转投资其他企业可以享受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并在研发、产销及采购制度的运用等方面享受规模经济的利益,达到提高综合绩效的作用,从而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转投资方式涉及其他行业的其他领域,可以充分利用投资公司的各种资源特别是无形资产、品牌等无形资源。因此从事转投资可以降低风险、增加经济规模效益从而提高获利能力与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财务杠杆会因为企业的转投资而放大,并且转投资比率越大,转投资行为所造成的负债率扩大幅度就越大。因此,从共担保效应角度,可以得出假设:

H2:企业转投资与资本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转投资比率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率也较高

同时多元化的转投资行为也存在着内部融资市场效应。Williamson(1975),Stein(1997)提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成本的存在,公司或者集团可能无法顺利向外部资本市场融资或者融资成本过高,这时由于多元化所产生的内部资金市场将提供公司迅速的融资渠道与所需的资金。这样,多元化的存在所产生的内部融资市场将减少企业对外部融资渠道的依赖,从而减少企业的负债比率。另外,从企业的绩效方面来看,多元化的绩效主要有范围经济,增加市场竞争力。Berry(1975)、Rosenbery(1977)与Carter(1977)对财富“500强”大企业为样本做研究,均发现企业的多样化程度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Simmonds(1990)运用会计衡量指标即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绩效,结果发现企业的多元化程度愈高,其绩效越好。即转投资比率较高的企业,其盈利能力较高。因此,我们也预测转投资与绩效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由于存在内部资金市场而且内源融资的成本远小于债务这样的外源性融资,因此,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将降低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可能性,内源性融资代替外源性融资,从而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这样,企业的转投资行为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充裕的内部资金,从而企业更多地利用内部资金市场进行内源性融资,降低其负债比率,因此,从内部融资市场角度,提出假设:

H3:由于多元化的内部融资市场效应,转投资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即转投资比率较高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则较低

三、数据、样本及变量设计

本文选择了1998年以前在深沪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考察了1998年至2002年五年的情况。其中剔除了ST、PT公司以及部分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共得到样本公司669个。同时采用Panel数据回归,共得到样本点3345个。本文的研究需要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公司开发的《中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V2.1》。根据以往的研究文献,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行业、资本市场、盈利能力、规模、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和非负债税收利益。国内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文章较少,陆正飞、辛宇(1998);洪锡熙、沈艺峰(2000)均以行业、盈利能力、规模、成长性、资产担保价值为影响

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洪锡熙、沈艺峰(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盈利能力两个因素对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影响,而公司权益、企业的成长性以及产业等因素对资本结构则没有显著作用。因此,我们选用企业规模与盈利能力作为企业资本结构回归模型的控制变量。

变量定义如下:(1)资本结构。也即是企业的杠杆比率或者负债比率,学术界有三种衡量的方法:一是总负债,总资产;二是总负债/股东权益;三是长期负债/总资产。本文采用总负债/总资产来定义资本结构,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债务相对较少或者没有长期债务,因此本文采用总负债,总资产来衡量资本结构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债务水平。(2)转投资比率。Bergsman&Shen(1995),Cassou(1997)等均以长期投资为转投资的替代变量。转投资比率为衡量长期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用以评价公司转投资其他公司占全部资产的比率,从而来衡量公司转投资程度。本文采用长期股权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转投资比率。(3)盈利能力。Titman&Wessels(1988)以营业净利,营业收入、营业净利/总资产两项变量来代表营业能力,Baskin(1989)则以息税前利润(EBIT)/总资产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采用净利率即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作为盈利能力的指标,这与陆正飞、辛字(1998)、洪锡熙、沈艺峰(2000)的研究所选指标一致。(4)企业规模。Scott&Martin(1975)、Ferri&Jones(1979)以及Kim&Sorensen(1986)等均以总资产的账面价值来衡量公司规模的大小,本文采用总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规模变量,并根据以往文献的处理方法,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回归模型中的企业规模的替代变量,这与陆正飞、辛宇(1998)所选用的指标相同。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2)看,样本公司的负债比率最大值为85.16%,而最小值为1.17%,可以说样本公司中财务保守行为与冒进行为同时存在,样本的均值为42.33%低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数近4.6%,而转投资比率最大值为60.01%,占到总资产的一半以上,而平均值为7.23%,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值接近,说明ST、PT公司由于负债率相对较高,其对不同样本的负债比率影响较大,而ST、PT公司的转投资行为与非ST、PT公司差异不大。本文使用了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检验,从回归结果中我们看到,F值为85.652,回归模型在统计上是高度显著的,因此可以用来进行结构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转投资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转投资比率的系数为负,并且在5%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企业的转投资比率与资本结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转投资的增加将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同时我们的回归分析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1与假设3,即转投资所表现出的成本效应与内部融资市场效应明显,而共担保效应并不显著,这也说明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并通过转投资来追求额外的收益,这些通过转投资而获得的收益可以解决企业的资本需求,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而转投资在降低企业风险方面的效应并不明显。从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盈利能力变量(净利率)的系数为负,系数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的结果(陆正飞、辛宇,1998)相一致,同时也与前面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导致内源性融资代替外源性融资并可以降低负债比率的假设相一致,说明了企业盈利能力越强,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越能够满足其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越不必向外部进行债务融资,因此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规模变量(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的系数为正,而且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的规模对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企业的规模越大,其负债能力越强,越有可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负债,两者的正相关关系与以往的研究(洪锡熙、沈艺峰,2000)相一致。

同时我们对转投资与企业的绩效指标(用净利率来表示)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表4)中用面板数据得出的Pearson统计量(双尾检验)为0.102,采用五年平均的数据得出的Pearson统计量(双尾检验)为0.181,两个统计量都是在1%的水平下显著的,因此,也说明了转投资与企业的盈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转投资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3。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2

【关键词】转型;资源枯竭;总体规划

一、枣庄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

1、转型期的社会

枣庄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处在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些都要求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有新变化、新突破、新发展。

2、面临着资源的枯竭

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煤炭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何去何从,对城市规划师也是一种考验。

二、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特点

1、土地塌陷严重

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大量土地出现严重的塌陷。虽然有些塌陷地已经沉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用地处于非沉稳期,而且这类用地面积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

2、产业结构单一

现状产业主要以“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为代表的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企业为主。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3、破产企业多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大量煤矿企业破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中、小煤矿实行关、转、并、停的政策,使得一些煤矿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企业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剧增,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三、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1、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由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及未能对城市的发展未雨绸缪,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替代产业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就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

2、保护意识不强,生态遭到破坏

由于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一直是重视开发,忽视保护。这种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不仅使自然资源遭受到严重浪费,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3、破败工矿多,对城市总体布局影响大

在过去企业办社会的影响下,很多工矿企业的周边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公共服务设施。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企业已无心、也无力经营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导致这些设施日趋衰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

四、资源枯竭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讨

2009年,枣庄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从而使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

战略。与此同时,山东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为配合实现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本文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技术手段对枣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城市性质的调整

(1)侧重点不同

本版规划的性质在延续上版规划的基础上,将煤化工提至能源、建材之前,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的发展不能依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而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由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式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简单地将煤炭资源作为一种初级产品进行销售,再多的煤炭带来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如果对煤炭进行再加工、深加工,其价值将会大大增加。

(2)新增了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

近几年,以机床为主的机械制造业逐渐成为枣庄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枣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新区逐渐成为枣庄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成为枣庄新兴科技的创新基地。

(3)变鲁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从鲁南五市(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来看,枣庄综合评价居中,但近两年来日照发展势头迅猛,俨然有超越枣庄的势头。从淮海经济区看,枣庄作为山东省的南大门,与江苏北部诸市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和徐州争夺淮海经济区龙头城市的实力。

2、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对枣庄未来产业选择作出如下判断:

(1)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优化传统产业

尽管枣庄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但煤炭资源依旧是枣庄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要的资源优势,因此,枣庄应继续借助这一优势,不断延长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并使其成为枣庄的支柱性产业。

(2)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

枣庄具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因此,可以借助文化资源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枣庄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3)依托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受国家政策影响,枣庄近几年来关闭了大量煤矿,从而导致了近20万矿工的失业,只有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纺织、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吸纳这些富余劳动力。

(4)依托省级高新区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实现产业的真正转型,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3、用地增长边界

(1)城市用地现状

根据统计,枣庄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与上版相比,由62平方公里增长到120平方公里,基本上翻了一番。

(2)城市用地增长过快原因

枣庄城市用地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进入快速期;工业用地增长迅速;以外延式拓展为主的城市粗放增长方式。

(3)规划对策——从蔓延到紧凑

作为资源枯竭城市的枣庄,不能在利用完煤炭资源时再向土地资源伸手,而应在发展的同时,把节地放在首要位置。因此,规划通过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使“城乡边界”不再模糊,让城市在精明保护下实现精明增长。通过“从控制城市蔓延的角度来制订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从无序蔓延到紧凑发展。

4、两规编制的对接

为使两规能够很好地对接,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多次与国土部门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了许多共识。提出了“以规划引导土地,以土地保障规划”的指导原则,并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对总体规划进行编制。

这种由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的编制方法,使转型资源枯竭城市——枣庄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了很好的对接,主要表现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近期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城市总体规划的远期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农田在空间上基本上达到一致。

五、结语

随着城市资源的枯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功能定位需要重新审视、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因此,此类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就应结合资源枯竭城市的特点,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方法,以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总体规划批什么.城市规划,2010(1)

[2]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3

[关键词]实践;科学发展;发展方式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从我国进入21世纪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资源问题——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从小到大课本上讲的:地大物博。现在我们改一个字地大物溥。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三位,但人均水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6位,但人均水平是全球的1/4(25%);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四位,但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126位,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以下。能源资源——三大常规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从煤来说我国总量在全球第三,但人均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确实是总量大,人均少。进入21世纪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7年、2008年、2009年来超过50%。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21世纪的发展中我们突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现实要求。我国现在生态环境的态势:局部改善,总体恶化。三大常规性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废弃污染(垃圾污染)和荒漠化严重。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现在是世界第一;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按我国的统计现在美国第一,我国第二。若干年后我们可能超过美国。现在面临着和生态环境有关的国际压力:一是国际责任方面的压力。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以生态环境为借口对我们中国设置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低排放,低污染。才可以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真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在一定的时期以后,经济总量虽然有所增加,经济活动的规模有所扩大,但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变好,甚至恶化,收入分配状况没有变好,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了,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中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国家,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经过10~20年较高增长后,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所谓失去的10年。这种发展的实践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经济发展到底等同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最后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发展是什么?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包括GDP的增长,还要包括经济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高度化演进。用我国的语言就是优化升级。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分配改善、生活提高、福利增进、制度创新等所有内容在内的经济进步的一整个社会过程。

(2)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实际产出量的增加。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劳动、资本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结合的方式、消耗的方式并产生效益的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过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工业化的推进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增长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进行收入分配的,表现生活质量的,影响生态环境等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总体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工业化的推进中,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收入分配的更加公平合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源资源的节约等这些内容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它是在更高层次上,更重要的角度,更全面的对我们经济建设中推动经济转型的一个总体认识。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任务和路径选择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①转速度。从高速的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持续和稳定适度的增长转变。②转需求。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力足扩大内需为主,把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③转支撑。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④转资源。从资源支撑(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⑤转结构。以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来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标准。一是调整政府与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二是调整政府与居民收入的分配关系。三是调整居民与企业的收入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在“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二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不断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还要在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上下工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4

预算编制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比较广、矛盾比较多、难度比较大、完善和提高的任务比较重,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之间缺乏协调。

预算编制改革以前,财政资金分配沿用的是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强调的是预算资金的政策性功能,尽管存在着弊端,但在体现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方向上有长处。预算编制改革以后实行部门预算,是将各类不同性质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部门,预算从基层单位编起,财政也将预算直接批复到部门,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过份强调部门作用,有些部门职能交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合理协调关系。使用专项资金安排各类项目时,存在着项目数量过多而单个项目资金相对较少的“撒胡椒面”现象,很多重要项目资金安排不足,从而弱化了财政对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宏观调控职能。

(二)公用经费挤占专项资金。

目前人员经费的标准究竟如何确定才科学准确,还缺乏稳定的政策依据和方法;正常公用经费标准定额的分类分档、定额管理的类档划分仍然不够科学合理,现行支出标准定额的测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准确测定经费需求量,不能真实反映出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还存在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财力分布失衡和苦乐不均问题。另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划分与配置缺乏规范。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职责不清、各项经费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使得一些不合理且名目繁多的支出,由于其客观存在而变得似乎合理了。

(三)项目预算管理程序不规范,一次性预算资金安排过多。

目前有不少专项资金项目并未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如有些专项资金的分配,在年初采取打捆分配的办法编制预算,为部门在年度执行预算过程中留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某些专款预算的编制还不能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另外,一次性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过多,所占比例偏高,一些项目不断追加。其弊端是年度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尤其是与经济周期联系不紧密,进而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预测性,不利于改善和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数量较少,而且项目要求过于具体,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对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本级承担的财政支出责任事项进行调节的空间过小。

(四)预算编制仍然部分延续基数加增长的旧模式。

目前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尚不规范。由于受多年支出基数的影响,各部门的支出预算基本上是在基数基础上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旧的支出项目不减少,新的支出项目却不断增加,形成刚性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难以在预算编制全局上使财政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

二、完善编制地方财政预算的基本思路

在编审方法上,必须改变原来基数加增减因素后按支出分类切块办法,要突出支出重点和支出项目;在编审程序上,必须改变先切块再落实具体项目的办法,要先确定支出重点和重点支出项目,再根据项目切块并调整细化。

(一)横向上要整合资金,优化政府资源结构。

在横向上,编制部门预算要实现同类事项资金集中管理,强化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由多部门管理的同一类事项要尽量减少主管部门个数,压缩专项数量,增加专项资金的相对规模,把有限的财力用于关键的公共项目,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整合地方政府资源主要是为了实现所有形态资源的结构优化,这里的结构优化包涵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资源的结构优化与同一类型资源内部结构优化两层内容。地方政府资源的结构优化将提高地方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以便全方位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整合地方政府资源还体现在地方政府财力资源的数量集中上,这里的数量集中也包含不同类型资源的合理转化与同一类型资源内部集中两层内容。这里的不同类型资源的合理转化主要是流动性差的财力资源向流动性好的方向转化,提高地方政府资源的可利用性。

(二)纵向上要完善转移支付,优化政府间资源结构。

在纵向上,编制部门预算要按照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与辖区居民受益紧密衔接的原则,与基层密切的公共经济责任相应的专项资金和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要以规范的方式下放到县乡财政管理,以提高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

应适当加大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减少对下级财政支出的政策干预和直接领导,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给基层政府更大的自主权,用于解决其他项目的缺口问题,更好地在财政体制中体现民主。同时增强一般转移支付的测算和分配的科学性,以提高财政体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专项转移支付,实际上是上级为了补偿某些公共产品的正效益外溢性成本直接相关的事项,按照应付事项的性质可分为突发性专项转移支付和经常性转移支付两类。对于突发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主要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掌握,以保证应对全省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需要;而对于经常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类别和规模,并将其补助范围相对集中到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等主要项目上,并建立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方案,按照不同用途对专项转移支付方案进行分类设计,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效益,并从制度上减少不规范争取专项资金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地方政府还可以制定五年以上专项转移支付规则,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进行长期指导和适当调整。

(三)规范划分与配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

进一步规范划分与配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一是对机关办公设施的建设、维修、改造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对目前办公楼内有电梯、空调的部门要适当提高公用经费的支出标准,以保障现有办公条件的正常经费;二是根据部门的职责,结合地方财力情况,应将公安换装支出、枪支弹药购置配备及管理、遣送支出、监控阵地工作支出、护城河工作支出、宣教中心宣传支出等内容逐步纳入年初预算。

对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要在界定各类事业单位性质的基础上,实行完整意义的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一是使“吃饭”和“办事”经费彻底分开;二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用于急需的项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解决各单位苦乐不均问题。

(四)进一步理顺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关系。

协调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关系,真正解决目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使用分散等问题,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对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按用途进行整合。支持经济发展资金的整合,要实现省级资金的相对集中管理,通过减少同类事项的主管部门个数与压缩项目数量增加专项资金的平均规模,或通过现行各主管部门同类专项资金的整合,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项目,以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

(五)规范项目预算管理程序,硬化预算约束。

一是彻底抛弃基数加增长的旧管理模式,按照公平性、公开性、差别性、科学性、动态性原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建立标准化的定员、定额和项目预算;二是要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视财力可能,对部门必办事项尽量编入年初预算,防止执行过程中大量的一次性项目" ;三是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的严肃性。除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必不可少的开支,预算一经确定批复后,严禁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

三、完善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对策

财政预算编制改革以后,在编审方面较以前精细。但目前编制的仍然是年度预算,在反映收支变动、控制支出增长、调整支出结构、协调收支关系及贯彻财政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功能缺陷,年度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尤其是与经济周期联系不密切,进而影响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为了弥补年度预算的功能缺陷,促进财政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制定财政发展中长期计划,编制财政三年滚动预算非常必要。即将近三年的预算安排到具体项目上,使财政收支计划成为一个多年度密切关联、相互连续滚动的过程,以增强预算管理的预见性和连续性,使各部门对未来几年财政收支总量心中有数,根据财力安排支出,避免出现各部门争支出指标的问题,也可以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提高支出效益,防范财政风险,有助于财政稳固和可持续发展。编制财政三年滚动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财政收入滚动预算。

1.财政收入总量滚动预算。首先,根据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建立财政收入预测模型,预测出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并通过专家咨询估计出突发事件对财政收入总量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其次,将第一预测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预测值假设为该年度的实际值代入预测模型,并经专家修正后预测出第二预测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依此类推,再预测出第三预算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最后,当完成一个新预算年度时,用该年度的财政收入规模实际值,替换原第一预测年度预测值代入预测模型,对原第二和原第三年度预测值进行调整,并预测出原第四预测年度预测值,得出新的财政三年滚动预算的财政收入总量的预测值。每完成一个新预算年度,滚动预测一次,从而建立财政收入总量的滚动预算。

2.财政收入结构滚动预算。首先,构建包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税种、地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地方财政收入指标体系。其次,根据财政收入指标体系的内部结构及其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财政收入结构预测模型,预测出下一年度的财政收入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值,并通过专家咨询估计出突发事件对财政收入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各指标预测值进行修正。最后,参照财政收入总量滚动预算,建立起财政收入结构滚动预算。

(二)财政支出滚动预算。

1.财政支出总量滚动预算。根据预算年度财政支出总体运行状况、财政收入总量滚动预算和财政支出变化情况,建立独立的财政支出预算限额,规定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并限定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不得超出预测比例。

2.财政支出结构滚动预算。根据预算年度财政各类支出运行状况、财政收入结构滚动预算、财政支出总量滚动预算和各类财政支出变化情况,分别建立财政支出结构滚动预算。

一是人员支出滚动预算。人员支出滚动预算主要受人员支出变动系数的影响,如正常升级、工资补贴政策、奖励政策等工资政策及其变动,职工福利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与人员支出相关政策的变动,机构改革对人员的调整、每年新招录公务员等财政供给人员总量的变动。通过人员支出变动系数分析,测算出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人员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

二是正常公用支出滚动预算。滚动因素主要有公用支出科目中变量因素,如机构编制变动、公用支出标准、调整、财政支出政策调整和物价水平变动等。通过正常公用支出滚动因素分析,测算出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正常公用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

三是公用专项支出滚动预算。滚动因素主要有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发展计划、公共专项进度等。通过公用专项支出滚动因素分析,测算出财政预算三年滚动期各年公用专项支出相对于上年或预算年度的变动幅度。

四是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专项支出滚动预算。根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按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分类建立财政中长期发展项目库,并制定各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和项目成本,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在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项目预算基础上,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确定财力分配的重点方向,对进入项目库的项目按轻重缓急程度排序,合理安排资金,实行开放式三年滚动管理,在分析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调整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做到预算时间的连续,预算内容的滚动,实现经济与财政的协调发展。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5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现状;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是全国拥有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共有资源型城市14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有地级城市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大都处于衰退时期。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突出,持续产业发展缓慢。石油、森林资源衰退,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开采成本增加。资源型产业结构单一,持续产业规模小,难以弥补采掘业下降带来的增长缺口。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煤矿城市采煤沉陷区问题突出,油田植被和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加剧,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才危机、社会危机等五种危机。五种危机的存在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人才,只有人才结构转型成功才能保证经济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黑龙江省各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绩效开发状况也不同。而黑龙江省要在分辨各资源型城市的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绩效开发,显然有较大难度。为此,本文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及其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开发提供决策借鉴。

一、黑龙江省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黑龙江省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大庆,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277.23万人,人口数最少的是七台河,2008年年末总人口为90.22万人。从人口增长趋势上来看,资源型城市人口增长基本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只有大庆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非农业人口数差距非常大,最高的还是大庆,最低的还是七台河,但2008年大庆非农业人口数为136.8万人,七台河非农业人口数为50.91万人,相差2.7倍。从趋势上来看,非农业人口均呈增长趋势,表明这些城市的城市化率也在提高。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从业人员数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大庆作为唯一的石油城市,其人力资源总量体现出显著的优势。总体而言,从业人员数量和总人口数量基本趋势一致,说明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差异较小。相对而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上发展比较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黑河和伊春,这两个森工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一直在减少。而大庆2008年在岗职工人数为52.71万人,黑河在岗职工人数为10.93万人,相差4.82倍,相对于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等其差距在加大,因此,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发展中处于相对劣势,而大庆则依然具有优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在资源型城市之间差距要相对较少,但大庆却也同样基本是失业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和其人口基数大有一定联系。7大地级资源型城市中,从2000-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采掘业从业人员数量都在增长。从采掘业从业人员总量上比较,大庆市具有绝对优势,而鸡西、鹤岗、七台河等三个煤炭城市在采掘业人力资源上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率上都比较趋同。

(二)人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鹤岗、鸡西、七台河、黑河等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中的人力资源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大庆则是加大资源型产业的代表,在第一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依然急剧增加。伊春则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代表,由于采取森林、生态旅游的产业战略,在森林建设(第一产业)方面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是正常的。而双鸭山则是经济转型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应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对策,并努力进行经济转型,但在此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极不稳定,因此造成了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剧烈波动的状况。伊春、黑河等森工城市在第一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水平是比较平稳发展的,甚至包括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伊春则通过成功的经济转型,将大量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转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成功的范式。另外,黑河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值得关注。而双鸭山政府的经济转型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在充分考虑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施经济转型。七台河、大庆、鸡西等城市在第二产业人力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30%-60%之间,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在第三产业人力资源上占有相对优势的是大庆、黑河、鸡西等城市,而缺乏优势的是伊春、七台河、鹤岗等城市。伊春要发展森林旅游业,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比重必须提高,但近年伊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确实呈增长趋势,显示出伊春市在经济转型上的成功。

二、黑龙江省县级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7个县级资源型城市在总人口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尚志2008年总人口为61.6万人,而虎林2008年总人口为20.5万人,刚好是3倍。而其他5个资源型城市则总人口数相对比较集中,都在30-45万人之间。其中,总人口占相对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有尚志、海林、宁安等,而总人口不具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则包括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从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来看,除了五大连池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虎林在2002和2003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以外,其他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基本稳定。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在总体趋势上呈下降态势,在2003-2008年间,各资源型城市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平衡,在22000-38000人之间。其中存在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海林、尚志、宁安等,而存在相对劣势的主要是虎林、穆棱、五大连池等。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下降趋势比较稳定,但由总人口基本稳定,而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可知,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负担也在逐年加重。 转贴于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数上均有增加趋势,且增长率也基本是一致的。从2001-2008年,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是高速增长期,此时间段内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迅速,尤其是尚志、铁力、海林等城市;第二阶段为2006-2008年,为回调期,第一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仍要比2001年要高较多。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多说明对于县级资源型城市,仍旧是以农业、采掘业等粗放型经济为主。县级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单位从业人数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意味着县级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在退化。同样,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2001-2005年,第二产业单位从业人数迅速下降;第二时期是回调期,即达到最低点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又有所回调,第二产业发展回暖。

三、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总体绩效状况

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虎林、尚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而五大连池、铁力、黑河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由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上分析,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逐渐提升的,五大连池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也是增长最为缓慢的。值得注意的是,虎林在2001-2006年曾经出现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提升的现象,但到了2007-2008年,却又开始迅速下降,呈现出不稳定发展的迹象。综合而言,各资源型城市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是比较趋同的,大多在1-2万元之间,这说明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还是较为均衡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从产出的视角分析人力资源绩效,如果从收入视角来研究,可采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来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水平。14个资源型城市中,大庆仍旧处于遥遥领先优势,而且其平均工资增长迅猛。职工工资较高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黑河等,而职工工资比较低的城市主要有铁力、伊春、海林、虎林等,职工工资越高的城市,就对人力资源越有吸引力,也越能留住人才。从增长趋势上分析,增长较快的城市有大庆、鹤岗、七台河等,而铁力、伊春、海林等增长较为缓慢。

(二)三次产业人力资源绩效状况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双鸭山、伊春、铁力等,而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和黑河等;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宁安、五大连池等,而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鹤岗和黑河等。总体而言,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是呈增长趋势的,意味着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绩效是提升的。14个资源型城市在第二产业上的人均增加值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高,而且资源型城市间的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差异也要比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差异要大。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大庆、尚志、铁力、海林、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等;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尚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五大连池等,而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黑河等。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主要有尚志、虎林、铁力、海林、宁安、穆棱等,可以明显看出,县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高,而地级资源型城市的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较低。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本文分析IMF的最新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充分肯定政府在新时期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决策,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7

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开发和实施,中层领导班子的建设与管理,劳动、人事、工资、保险、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鉴定、员工教育培训、人事档案、劳动保护、离退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实习目的

熟悉现实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体系和管理流程,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以指导未来的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实习时间 2010.09.01

三、实习单位 石家庄君豪网络设计有限公司

四、实习内容

(一)日常人事变动的手续办理

日常人事变动主要有员工新进入职、离职、岗位调动和适用转正,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部最基础的人事管理,根据所在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主要内容:

1.入职

(1)核实入职者的身份,检查其是否带有身份证,学历证书,身份证。

(2)收取入职者的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没有复印件的提供复印,同时向入职者提供试用版的《新员工入职指引》并简单介绍操作流程。

(3)提供《录用审批表》给入职者,让其拿到所入部门请部门领导审批。

(4)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收回《录用审批表》,检查填写是否规范、完整。

(5)指导入职者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签订保密协议的岗位同时要签订公司的《保密协议》,办理厂牌、工作证。

(6)签订完成后,再次检查入职者材料(应聘登记表、录用审批表、合同/保密协议、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资格证书复印件、内部人才推荐表)是否齐备。

(7)将新入职者材料交予招聘主管和经理审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

(8)经审批通过的通知来上班。

2.离职

(1)提出离职申请的员工,至人力资源部领取《辞职申请书》。

(2)经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同意后,收回《辞职申请书》并提供《离职交接表》与离职员工,简单交代其去各部门办理工作交接。

(3)待离职员工办理完毕上交《离职交接表》时,检查各项交接工作是否交接完毕,相关的各部门是否已签字确认,确认办理完全后,收回其厂牌、工作证,签字确认。

(4)将离职人员资料交给经理审批,审批完成后录入本月人事报表离职员工名单中,完成后将离职员工资料归档。

3.转正

(1)按合同约定转正时间到期的或申请提前转正的人员,至人力资源部领取《普通员工转正考核表》,并由本人写一份书面的转正申请书一并交至部门领导考核、审批。

(2)部门领导根据转正申请人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就《普通员工转正考核表》做出考评,并给予相关意见。

(3)经部门签字同意转正的人员将转正考核表和转正申请书交至人力资源部审批。

(4)检查上交的转正考核表及转正申请是否规范、完整,转正时间是否符合规定,部门意见是否明确,不符合或不清楚的则及时向领导请示,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

(5)将符合转正的申请交予经理审批,经审批同意的录入本月人事报表转正人员名单中,完成后将转正人员的转正资料归档。

4.调动

(1)有关部门提出人员需求,由员工提出调动申请,经所在部门同意调出及接收部门考核同意接收后,至人力资源部领取《岗位调动申请表》。

(2)由申请人填写岗位调动申请表,交至调出部门和接收部门审批,并由两部门写明调动时间和调动前后的薪资及考察时间。

(3)经相关部门签字同意后,调动申请表交至人力资源部,核实调动是否符合规定、相关部门是否确认清楚。确认后,交至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批,经审批后录入本月人事报表岗位调动人员名单中,录入完成后将岗位调动者的资料归档。

(二)招聘

1.网上筛选简历

公司目前的招聘需求比较大,在石家庄搜才网站上的招聘岗位和需求人数比较多,每天都会接收大量应聘者投递的简历。因此,筛选网上投递的简历也是一项关键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一些不是很关键重要的岗位,自己可以尝试着筛选。筛选简历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要求,例如相关工作经验、年龄、专业及其他关键因素,初步筛选出比较符合要求的,然后再进一步的甄选、面试。

2.电话预约面试

在通过第一轮的网上筛选简历后,接下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电话预约求职者做进一步的面谈。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的简历需先下载打印、整理,然后根据主管的要求进行电话预约进行下一步的面谈。在电话沟通中主要是简单介绍公司现状、工作要求、薪资待遇、面谈时间地点及乘车路线等基本情况。

3.接待应聘者者

每天来公司应聘面试的人都比较多,包括经过简历筛选后电话预约的、看到招聘信息直接过来的以及通过本公司员工推荐的。接待工作主要是问清来访者的来历,同时提供相应的应聘登记表与应聘者,有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须提供初试测试题做简单测试,并指导其如何填写表格。有些需要现场考试的岗位或是来用人部门复试的,要带其去相关部门安排考核或复试。

4.面试

对一些非重要的岗位进行初步的面谈,主要是简单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主要工作技能、态度、心态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信息。

五、对石家庄君豪网络设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议:

人力资源部是从之前的行政人事部更名而来,把“人事”转变为“人力资源”是一个战略性转变。人事工作包括人员的招聘、员工的档案管理、合同管理、薪资福利的制定计算与发放、考勤及休假管理工作等。现将“人事”的概念提升到“人力资源”的高度,则以上的工作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整的人力资源工作还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包括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职位体系、培训开发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并完善企业文化,并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可以看得出,人力资源部正在积极地向“人力资源”方向转变。组织架构的趋向合理、职位体系的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引进、员工的一系列培训工作、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及改善,这些都足以说明,变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

六、总结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8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 进出口 高度依赖

我国从1978年开始转型以来,经济增长表现出对投资和外贸高度依赖的特征。而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看好,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和尖锐,我国经济再依靠外贸来推动经济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另外,我国经济增长长期的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也日益令人担忧其可持续性。因此,搞清楚我国转型以来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贸严重依赖的内在逻辑或原因(从而为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一、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外贸的高度依赖情况

我国转型以来的经济增长除了表现出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和高速增长的特征外(对此几个特征另文探讨),还表现出对投资和外贸依赖程度高的特征,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转型以来(1979年~2006年),投资占GDP的比重都较大,最高达到了43.2%(2004年),1982年时最低也达到了31.9%。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经济基础比较薄(如基础设施比较差)等原因,短期内出现较大比例的积累是很正常的、也是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但是长时期的高积累就不正常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转型以来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高投资。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经济转型以来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而且呈递增的趋势,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2.5%上升到了2006年的66.9%,增加了4.35倍;其中,1985年、1994年和2003年的增幅较大,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0.4、10.4和9.2个百分点。

将我国进出口占GDP比重与美国和日本的进出口占GDP比重(见表1)作简单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我国的对外依赖程度太高了。日本在其1960-2005年期间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最高才达到28.4%,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在1960-2005年期间最高才达到26.3%,皆没有超过30%;而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从1991年以来长期高于30%,到了2005年、2006年更是超过了60%。

高度依赖投资和外贸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长期依赖于投资来拉动增长说明经济增长是数量型扩张,这意味着其生产要素的可整合系数难以提高,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就成为经济能否长期增长的最短边了,对于中国而言,资源拥有情况显然是不能持续支撑这种增长方式的。同时,依赖于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近年来遇到的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和日益频繁、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如西方发达国家压人民币升值、大量国际游资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等)就是最好的说明。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经济既表现出对投资的高度依赖、又表现出对外贸的高度依赖特征呢?

二、为什么我国经济增长会高度依赖投资和外贸

而按照现行的GDP核算方法,只要是新增的供给,都计入GDP,因此,要达到一个预定的GDP增长率,只要增加投资就能达到,如果私人投资不足,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这也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体开出的处方之一,但显然他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约束条件,比如资源稀缺、产品间存在不可替代性。而乔为国的研究也说明,在我国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直接投资)和政府的资本转移(间接的政府投资)占了社会总投资中的很大比重,国有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最高年份达到了68%,在1992年~2003年间,大多在50%左右,这都说明我国政府明显具有高投资的行为倾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直接的推断,那就是我国转型以来的很多时候经济面临着私人投资不足,为了实现高速的GDP增长目标,只有通过政府的高投资来实现了。当然,政府事实上拥有的支配资源的强大能力也为其准备了必要条件。由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难以避免前苏联后期所遇到的行政权力配置资源所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那接下来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私人投资会不足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品的需求要受到市场大小的制约,市场越大社会对资本品的需求就越大、市场越小社会对资本品的需求也就越小,而市场的大小是由有效消费需求决定的,有效消费需求又与收入分配结构有关;在一个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而且呈扩大趋势的经济体中,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于社会产品供给的不足就是必然,而我国转型以来的收入分配结构却正好是这种情况。这可以从我国较大的基尼系数得到证实(1980年为0.320,经过中间几次短暂的、轻微的向下调整,1998年上升到0.4以上后,持续上升到2002年0.454)。 因此,私人投资不足在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有效消费需求不足,除了导致私人投资不足外,还导致了对出口的依赖。因为国内的有效消费需求原本就不足,经济进一步的增长带来的供给会加剧国内的相对过剩程度,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表现出了这种情况。其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将相对过剩的供给转向出口(这也是凯恩斯主义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处方),以至于我国2000年以来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6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36.8%(见图2)。

三、 结论

总之,我国转型以来的经济增长表现出的对投资(确切地说是政府投资)的高度依赖、对出口的高度依赖特征,是由于我国转型以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的,而这又是由于社会谈判势力结构不对称导致的。当然,随着我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国内资源的不足以及资源的利用低,进口占GDP的比重自然也就上升,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对出口依赖程度高、对进口依赖程度也高。因此,我国经济要想持续健康(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轻、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改进以及产权制度的改善来推动的)增长,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主与法治建设,以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谈判势力差距,是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对于其它转型经济体而言,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在转型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谈判势力结构的对称化,那么一个必然的结果经济增长陷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靠出口来拉动又会遇到)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政府主导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效率低和获取资源难的多重困境。

参考文献:

[1]李 扬 殷剑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乔为国:《中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52~153、141~142页

人力资源转正总结范文9

关键词:契约驱动;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07202

1 问题的提出

2012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中航信总经理朱晓星认为民航业是最先拥抱和最充分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行业,英航前任CIO Paul Coby也指出IT每隔10年就将为航空业带来一场革命。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航空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系统,航空业是从信息网络技术行业发展中收益最大,同时也是最受其发展影响的行业之一。对我国航空公司来说,近年来,几大航空公司也纷纷通过计算机系统提升整体竞争力,南航、东航、国航先后引进美国SABRE公司的SOC系统,以期实现航空公司资源的集中控制、统一调配,从而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由分散转向集中、由横向转向纵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控制的运行管理模式。

2 当前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在民航局的《航空公司运行中心(AOC)的政策与标准》中,指出AOC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也可以依据公司的规模由几个不同的部门组成,它是公司总裁的全天候运行授权的代表,是公司组织和实施飞行的指挥中心,是每时每刻协调、控制公司航班运行的职能部门。AOC是公司运行的决策中心,AOC是航空公司运行的“大脑”,同时也是责任中心,对于AOC的组织建议采用以下模式:

其中AOC值班主任:做出航空公司运行的战略决策,监督AOC内的决策过程,监控航空公司的所有运行,处理不正常的运行,与政府管理机构联系,对AOC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讲评。权力为根据执行管理层的授权,对整个航空公司的日常运行进行决策。

区域经理在日常运行的战术管理方面向AOC值班主任负责。战术管理包括通过积极地决策和以最佳的方法是用所有的资源来有效地管理日常运行。管理一个以区域划分(北、南、国际、国内等)或以机型划分的分区。

维修协调员协调AOC和航空公司维修支持人员,保证尽最大努力支持故障飞机的修理工作,向管理层和部门领导提供最新的机队状态信息,向AOC维修经理报告有关飞机、飞机部件以及其它维修情况。

通过以上的组织形式以期来实现安全、舒适、服务和效益,使得航空公司的资源,包括人员、机队、程序、技术支持工具和基础设施等以最佳的方式使用,使航空公司提高安全水平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组织形式本质上是矩阵式组织结构,均是由若干个“椭圆”和联结这些“椭圆”的“线段”组成的,在组织结构图中的“椭圆”代表每个部门的责任领域,而“线段”则表示权力和隶属关系。

3 基于契约驱动的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契约关系代替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控制,是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在矩阵结构中,“椭圆”代表的是专业职能的范围。由于“椭圆”的限制,位于“方框”内的员工关注于专业成果,而不是专业成果的根本目的。各部门员工侧重于“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即侧重于效率而不是效果,从根本上说,这些组织方式将导致员工的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契约式关系倡导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

3.1 总经理-运行执行官:业主与业主代表的关系

总经理授权运行执行官全权负责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行。

3.2 运行执行官-运行总监:业主代表与任务完成者的关系

运行执行官代表企业向SOC投资,运行总监向运行执行官提供公司航班运行的安全、服务、效益。运行执行官根据公司航班运行的状况对运行总监进行考评。

3.3 总经理与各部门:投资者与资源/服务的育成者关系

部门经理在培育足够的专业资源方面向总经理负责。契约式组织关系并不是要彻底抛弃组织结构图中“方框”所代表的专业领域,而是要使员工的努力由面向专业领域转变为面向根本结果,从面向部门目标转而面向公司整体运行目标。实现这种转变的方式是将职能部门转变成专业资源育成和提供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之一是培育人才、孕育资源,总经理以职能部门向SOC提供的各种资源的质量情况作为对其绩效的考核。

3.4 运行总监与各部门:资源/服务的使用者与资源/服务的供给者的关系

运行总监并不拥有各种资源/服务,而只是资源/服务的使用者,并以各个部门提供资源的情况反馈运行执行官。SOC管理是通过各个席位完成任务,各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便是以SOC运行总监设置的生产任务情况安排资源的引进、培育、成长和监控,并向SOC提供合格的资源和服务。

3.5 各部门与席位:资源/服务的育成者与专业资源的关系

各席位作为来自各个部门的业务负责人,是各种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如来自飞行部门的负责飞行机组的排班和调整,机务部门的负责飞机的安排和调整,运行部门的则负责航班的放行、监控、调整等等,各个席位通过对机组、飞机、航班等等资源的使用确保公司生产的顺畅进行,并向运行总监负责。

各席位不仅仅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而且是带着各个部门的相应资源进入SOC,席位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较高工作能力,从公司航班运行的角度,高效使用部门资源,对于席位的工作绩效不由部门负责,而是由运行总监负责。

3.6 运行总监与席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运行总监和席位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各席位对运行总监负责,运行总监根据各席位的表现情况决定各席位负责人的合适与否,如果不合适,运行总监可以向相应部门要求更换合适的席位人员,各部门负责席位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而对于各席位来说,确保各部门由简单的上级转变为顾问-教练。

对此,从生产任务的完成来说,总经理授权各个部门进行资源的培育,部门经理就资源供给向总经理负责,运行执行官向运行总监下达工作任务,运行总监使用各个部门提供的资源完成工作任务,并就任务的完成情况向运行执行官负责。

从绩效考核来说,对于各部门,总经理根据投入-产出的情况以及对SOC资源的提供情况,对部门经理进行考核,运行执行官根据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对运行总监进行考核,并收集来自运行总监对各部门资源提供的资源的质量信息,运行总监根据各席位对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