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集锦9篇

时间:2023-02-06 10:52:48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1

劳动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论述。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第一,劳动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通过学习和劳动相结合,使儿童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第二,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在校的所有行为对学生都是教育,其中也包括必要的体力劳动。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懂得敬重劳动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第三,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的财富是与他参加的劳动有直接联系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盼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病态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越溪乡中心小学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为校训,让学生通过劳动提升品质,践行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提升,以“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使每一天更靠近梦想”为教育理念,通过劳动教育和品格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每一天都有所得、有所感悟。

一、学校概况

越溪乡中心小学坐落在宁海县越溪乡越溪村,创办于1919年,学校几经变迁,正式定名为“宁海县越溪乡中心小学”又名“宁波市金钥匙希望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418平方米,建筑面积3974平方米,绿化面积1902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36人,教职34人。近年来,学校提倡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孝文化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始终铭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政策方针,以品格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中心,辐射学生智力发展、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县教育局、越溪乡教办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教育纳入本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组建校内专任教师+专业教师+老农民三方共同形成的师资团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精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来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的初心。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学校负责人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从错误中汲取经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科技教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的双向模式。近几年,我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也有所收获,学校先后荣获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波市小学科学教学优秀实践基地、宁海县文明学校、宁海县科技特色学校、宁海县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宁海县学校特色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

二、“格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学校在建设初期留有一片空地基,占地700多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学校开始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开始着手建设劳动场所。由学校老教师牵头,以社团的形式开展劳作活动,学生开始逐渐开始感受劳动的乐趣。2013年,越溪小学劳动社团开始正常运行,随着学校关于科技教育不断的深化,2018年,宁波市专家对于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考察和指导,学校开始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由原来每周社团开展活动到每班每周至少一节劳动课。2017-2019年,学校投入3万多元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对土质、环境进行施工建设,建设生命科学实践基地。2020年,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将素质教育改革核心转变为“科技+劳动教育”,学校投入5万余元打造“格知园”劳动教育基地,对入园门亭、基地区域规划、外部宣传栏、围栏等进行维修,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底,2020年底,学校获评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极大程度鼓励学校发展劳动教育的初衷,因此学校对基地内的储藏室、基地周边的道路进行改造,学校计划投入2万元,建设工具展示墙和“格知教育”文化长廊。学校每年在工具增设,种子秧苗采办中投入0.5万元。另外,学校还对绿化进行分区域管理,真真切切做到每个班级都有田,每个学生都有地的劳动教育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

自2018年以来,学校积极打造“科技教育+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越溪小学始终围绕“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践行实践出真知的教育方针,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忘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打造格知实验室、无人机实践基地,为学生科学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对文化环境建设考虑其中,在基地内的外体墙面上是,日常劳动种植的植物介绍以及季节性植物名称,在基地内有毛主席书写的字体样本“劳动最光荣”,基地门庭上写有“体验劳动艰辛,收获劳动快乐”字样,基地南侧建设“格知·劳动教育”文化长廊,学生可以通过长廊认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以及传统节日下的庆祝活动。此外,学校各中队以国内科学家姓名来命名,主要用以感谢科学家对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针对各个科学家的具体贡献来进行班级环境布置,并定期评选。2021年夏,我校将进行环境改造,学校将对学校门厅进行改造,到时将世界科学发展史进行沿廊设计。各个班级上还有班级展示栏用以记录各个班级在劳动教育中所展示的作品。学校希望通过处处有劳动,时时做劳动的氛围打造,提升学生劳动意识。

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一支具有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师资队伍。我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由校长胡旭波领导组织,教导处负责具体落实,学校师资队伍主要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专兼职教师队伍,越溪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劳作务农,而是在劳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创新能力、艺术审美各方面的提升,因此,学校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就提倡各学科融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融合了语文、品德、科学、美术、体育以及科技等学科,在语文学科上需要诵读经典诗词,感受劳动的艰苦奋斗和感恩之心;在科学课上,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实验、求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美术课上学生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发扬劳动艺术的价值;通过劳动强健自身的体魄。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劳动人民是学校教育及其缺失的部分,所以,学校通过外聘兼职教师来校指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或者体验不同职业的艰辛,学校在常规课程之外,还设有乡村青少年宫特色拓展课程,学生可以在拓展课程上学习剪纸、舞龙、太极、国学等内容,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感受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此外,学校还联合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每学年至少有一次校外研学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独立自主、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在职业体验方面,学校联合越溪乡派出所、越溪乡敬老院、越溪乡交警支队,定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加强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兼职老农名,农民是劳动教育课程至关重要的存在,有了专业老农民的加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就得心应手了,学校邀请了2位校外农民,每周定期半天展开种植、施肥、除草、除虫等教学,由助教进行转化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既有实践的体会,又有理论的指导,使得劳动教育生根发芽。我校这只由“学科教师+兼职专业人员+老农民”组建的师资团队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向上,不断向前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发展,学校现有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12人,初级教师8人,其中市骨干教师1人(科学),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县骨干教师4人(语文、音乐,科学,数学),县教坛新秀7人(语文3人、品德1人、科学1人、英语1人、数学1人)。

五、劳动教育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撑,越溪小学立足学校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轴心,组织策划适合的劳动教育文化活动,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征文比赛,学生切实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还进行了古诗词诵读经典活动;在科技节上,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七巧板绘画竞赛,手抄报评比活动。另外,学校还组织策划了应时应季的“农耕活动”“丰收节”等具有鲜明特点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受到了县教育局的支持和赞许。2019年,我校组织策划首届美食文化节,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食物、自己组织售卖活动,活动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也受到来自家长的支持。在校园活动以外,学校还将家务劳动作为常规性活动辐射至家庭,越溪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需要开展一次家务劳动,并由家长监督,切实有效的做好家务劳动生活化的要求。此外,学校还组建了越溪小学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跟随越溪乡交警支队开展“平安宣讲”活动,“一盔一戴”宣讲活动;元宵,我们制作元宵慰问了越溪乡敬老院和抗战在一线的越溪卫生院的叔叔阿姨们;志愿服务队还承担学校安全督导员的工作,切实宣传防溺水、防欺凌等宣传教育活动。越溪小学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劳动教育活动受到县教育局、乡政府的多次表扬,活动受到今日宁海、看宁海的报道,今年学校的拓展课程文化展演活动还登上了现代金报六一特辑。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2

徐四海

   教学实践报告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实践后,用报告的形式来反映教育实践过程和对教育实践中经历过或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和提出看法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因此,撰写教育实践报告,首先要进行教育实践,要扎扎实实地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多多益善地收集和掌握相关资料;其次是把教育实践情况、整理和分析资料的结果、成功的经验,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报告出来。撰写教育实践报告要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取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分析,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育实践报告要有事实、有分析、有理论、有自己的见解。

一.教育实践报告的特点

教育实践报告和调查报告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调查报告。撰写教育实践报告,首先要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当然教育实践活动也包含调查的成分。教育实践报告具有实践性、真实性、针对性、验证性、理论性等特征。

1.实践性

撰写教育实践报告者必须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感悟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增强对教育的感性认识。收集和分析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教育实践报告中所反映的全部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二是用事实说话,忠于事实,以事实为依据,用客观事实说明观点,讲清问题,不能有半点的浮夸和虚伪。

3.针对性

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实践报告必须明确解决什么问题,究竟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应交代清楚;二是要明确教育实践报告的读者对象,具有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指导意义就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对性是教学实践报告的灵魂。

4.验证性

教育实践报告应注意验证教育理论的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探讨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又反过来修正教育理论,使之更科学,更有实践意义。

5.理论性

教育实践报告不能只是流水账,要通过对教育实践材料的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形成新的教育理论,进而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实践报告的种类

教育实践报告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有:

1.综合性教育实践报告

综合性教育实践报告是围绕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而撰写的,要求在全面反映教育实践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剖析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取的各种材料,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撰写这种实践报告要注意的问题是:对教育实践的过程要作比较完整的报告;对教育实践中收集和掌握的材料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对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作比较详细的交代;要以一条主线把文章的全部内容串连起来,但要注意不能太“杂”和太“散”,要突出教育实践报告的主题。

2.  专题性教育实践报告

专题性教育实践报告是围绕教育实践活动中某个具体的教育问题而撰写的。专题教育实践报告,研究和反映的内容单一,范围较小,针对性较强。

3.典型经验型教育实践报告

典型经验型教育实践报告的典型性、代表性比较强,撰写时,要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抓住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教育实践报告着重谈具体做法、成绩和效果,经验和体会,不十分强调教育实践过程的叙述。

4.探讨问题的教育实践报告

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践报告主要是找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引起社会或教育部门的重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类教育实践报告在行文上应特别慎重,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抓住一端不及其余,下结论不要太武断,要用探究式的语气。

5.  政策研究型教育实践报告

政策研究型教育实践报告主要是为正确制定教育政策和正确执行教育政策服务的。撰写时,不仅要叙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各种典型材料,包括数据、百分比等,而且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阐释利弊,权衡得失,并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和调整教育和教学政策和规范提供依据。

 

三.教育实践报告的一般写法

教育实践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常见的写法是由标题、署名和正文几个部分构成的。

1.  标题

标题就是题目。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设想对象或主要问题作标题。二是用一定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三是用提问作标题。例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XX小学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报告》、《怎样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在XX小学参加教育实践的体会》等。

2.署名

在标题下署上教育实践报告撰写人的姓名。

3.  正文

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又称前言、导语等,主要用以概述情况,例如对教育实践的单位、对象、目的、方式、内容等作扼要介绍,使读者对教学实践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开头部分虽然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创新实践;研究生;教学研究型大学

作者简介:邹铁方(1982-),男,湖南涟源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9-02

高校如何应对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如何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是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事,因此,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全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根据2005年教育部制定的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因此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意到科研团队为高校内高效的组织模式,在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均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故本文将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先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再在此基础上给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研究生的管理与培养。学者们从招生质量的控制、培养管理机制、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模式、学位获得、培养经费等方面[2-4]开展研究,探讨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办法。这些研究成果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并取得不错的效果。[4-8]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工作更多是针对于已经成熟的研究生院内的管理模式,而对于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的研究生管理方法研究的较少。

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提出更多的要求,很多传统的教学型大学逐渐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而要建设好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单就科研而言,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总体已经落后于985、211等名校。要快速而可持续地提升科研实力,研究生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研究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创新来源于实践,因而在当下,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需保证研究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校企合作是当前一种有效的模式。但注意到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所处环境,成熟的校企合作机会不多,再加之研究生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因而仅靠校企合作模式很难给研究生们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高校的最大优势在于人才优势,因而需要发挥这样的优势为企业服务,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以技术输出为手段,由此觅得实践机会。

考虑到研究生专业性强的特点,校企合作在操作方便性上肯定不如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模式。而科研团队是当下及未来高校内的一种高效组织形式,其在破除科研单干现象后能发挥出团队优势:既能营造学科交叉环境,形成新兴交叉学科并发现新的创新点;又能取众所长,形成合力,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能在团队中通过有效的管理、考核、激励等机制提升科研团队成员实力,培养高素质人才。[9-12]但对于处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的大学而言,成熟的科研团队还不多,为企业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系统性大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因而需探索符合客观实际的、以团队为主体的研究生管理模式以及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机制。

基于此,本文将以科研团队为载体,探讨出一条可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通过在团队内部制订严格规章制度以提升研究生基本技能并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以技术输出为手段,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确保研究生得到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再在两者结合的情况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具体的培养措施

为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方面需以团队为基础努力创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又需通过严格管理确保研究生具有正确的科研技巧与方法。

1.研究方向的确定

学位论文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研究方向的选择。高质量的研究方向是产生高水平论文的基本前提。因而利用科研团队,借助师兄师姐的传帮带的优势,尽早让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并确定研究方向,则显得非常必要。考虑到研究生招生的差异化,则需要差别化对待:对于保送的研究生,则从确定保送伊始就要求其进入实验室并跟随师兄师姐们学习基础知识及研究所需基本技能,且要求其本科毕业论文需与科研团队研究方向一致;对于考上的研究生,则要求其在确定考上后,进入实验室跟随师兄师姐们学习基础知识和研究所需基本技能。

2.研究生科研团队创新项目设定

研究生科研团队创新项目是各级别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补充,对于已经申请到国家、省、校级别项目的学生将不再允许其申请科研团队创新项目,反之则可。申请时间为研究生入学第二年初(即研二第一个学期前两个星期内,可提前申请,但不可推迟),申请方向与科研团队方向一致,申请内容与开题方向一致,研究期限2年,申请经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并考虑项目的实际需要。加强中期考核与结题考核,未结题或未获得项目资助者将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

3.学术报告制度的建立

学术报告制度的建立及实现应注意以下几点:规范化、学术化、人性化。考虑到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大多数科研团队尚处于组建初期,规模还不是很庞大,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报告氛围,则首先需从规章制度上入手,可将学术报告制度作为一门必须课来开展,规定研究生每年至少需多少次报告(其中英文报告1~2次)并达到一定的成绩才能拿到学分,未拿够学分的不能参加答辩。而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则可先采取固定日期时间、固定报告人的方式,确定报告频率;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办公场地确定报告地点,在规模较小时可仅用笔记本电脑开展报告,随着团队的慢慢壮大再去教务处申请用于学术活动的专门教室;最后则是从PPT制作、表达能力、内容创新性、内容科学性等方面建立研究生平常科研考核档案,采用由导师组给学生打分的方式对学生日常科研质量进行考核。

4.奖励制度

奖励的正面作用永远都不会弱于处罚的作用,甚至比处罚更为有益于研究生的成长,因而加强对于研究生奖励制度的研究意义非凡。对于研究生的奖励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项目、论文。项目主要奖励申请到的国家、省及校级研究生创新性项目,而论文则奖励发表的高于研究生毕业要求的论文。设置相应级别的项目奖励以及论文奖励标准,形成制度并实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5.企业实习制度

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必须在团队管理基础上开展企业实习。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寻找合适的企事业单位,其二是训练学生掌握解决某一领域的基本技能。对于寻找合适的企事业单位的问题,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的科研团队最适合通过技术输出的形式,甚至不计劳动报酬地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小问题,既可为发现科学问题提供丰富土壤,又可有效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为研究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于训练学生掌握能解决某一领域的基本技能的问题则需借助团队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管理确保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尽早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既掌握基本技能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三、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更好地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别对于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的高校而言,则更需探讨相关制度与方法,确保在转型期既能培育出高质量的研究生,还能为转型提供一定动力。考虑到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大学的现状,成熟科研团队还不够多,校企合作还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则提出可借助组建科研团队为抓手,通过严格的团队管理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与技能,通过技术输出的手段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机制,从研究方向、科研团队创新项目、学术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及企业实习制度等方面入手给出了有效方案。这些方案对于更快更好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特别对于教学研究型初期大学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努力培育高质量人才与提升科研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宁莉,刘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20-21.

[2]周治金,杨文娇,赵晓川.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78-82.

[3]李志平,韩惠鹏.影响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13-16.

[4]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2(2):74-82.

[5]谭媛媛.研究生创新精神培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0).

[6]刘淼群.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8,(6):141-142.

[7]张胤,徐宏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实证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3-47.

[8]李艳,刘泽军.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2-3.

[9]王冠.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0,26(2):65-70.

[10]张宪立.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7-8,11.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4

一、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旨在对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二十多年来所形成的成果、经验和结论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症结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梳理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政策建议,概括而言,即“摸清情况、找出问题、想出办法”。

二、调研内容

(一)系统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二)总结和评价实践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三)研究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和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原因;(四)分析我国现行素质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五)分析2004年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六)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七)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校开展音体美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以上调研内容可从理论、政策、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分解,形成下图研究框架: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方法。

四、具体分工

(一)总课题组组成

组长: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教授);

副组长:田慧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成员包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若干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

(二)根据以上研究框架,课题组下设10个研究小组,其工作任务和人员安排如下:

第一组:系统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

负责人:高宝立(《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编审)

成员:朱小蔓、毕诚、刘惊铎、宗秋荣、武思敏、金东贤

第二组:总结和评价实践素质教育的历史进展与具体模式。

负责人:陈如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

成员:崔相录、酆力、刘晓楠

第三组:研究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突出问题和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的原因。

负责人:方晓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员:田慧生、程方平、郝志军、吴安春、秦行音、陈金芳、邓友超

第四组:分析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背景、内容与落实情况。

负责人:吴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博士)

成员:曾天山、明航、杨润勇

第五组:研究和分析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

负责人:詹万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成员:齐欣、李书华、宁武杰、徐安德

第六组:研究分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

负责人:张铁道(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成员:赵学勤

第七组:研究分析各级各类学校促进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现状。

负责人:李继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副主任)

成员:于慧颖、徐美贞

第八组: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教育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负责人: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

成员:马艳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心理健康》课题组

第九组:研究当前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负责人:李永亮(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成员:吴键、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

第十组:研究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负责人:李鑫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副研究员)

成员:李荣芝

(三)根据调研工作需要,设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湖南、甘肃等若干个地区调研组,整理、总结和评价各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负责人:田慧生

(四)根据调研工作需要,总课题组设秘书处,挂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具体负责此次调研的联络、协调以及总研究报告的撰稿工作。

负责人:陈如平

成员:郝志军、付文瑞、刘晓楠

(五)总报告撰写组成员:

负责人:陈如平

成员:郝志军、金东贤、秦行音、邓友超、杨润勇、明航

(六)总课题组协调员:续梅(《中国教育报》基础部主任)。

四、研究成果

(一)调研报告的具体成果由总报告、分报告、地区个案、附录四部分。

(二)总报告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人员撰写,总字数在1.5~2万字左右。

(三)分报告由10个研究小组负责撰写,独立成章,字数以1万字为限。

(四)地区个案由地区个案研究组负责撰写,字数以1万字为限。

(五)附录主要包括各类文件法规、参考文献、素质教育大事记等。

五、时间安排

8月5日,组成课题组,将课题组成员名单上报教育部。

8月10日前,拟制调研工作方案,供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

8月10日,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在京课题组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与修订调研工作方案,并部署具体工作。

8月15日,将调研工作方案上报教育部,待批准;各研究小组按照分工,拟订工作计划,开展资料收集、细化分工等前期准备工作。

8月15日~9月15日,实施调研工作。

8月24日,各研究小组负责人会议。

9月9日,各研究小组工作进展中期汇报。

9月15日前,完成分研究报告,并汇总到总课题组秘书处。

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工作会议,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讨论总研究报告初稿撰写计划安排。

9月25日前,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人员完成总研究报告初稿。

9月30日前,经总课题组负责人确认后,将总研究报告上交教育部。

六、工作要求

(一)此次调研工作属国家重大调研项目,意义重大,所有参与调研的人员要高度重视,应本着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仅要积极、有效地做好此次调研工作,还要为今后开展此类活动积累成功经验和探索有效途径。

(二)此次调研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研究小组要明确责任,按照分工抓紧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勿影响调研工作的总体步骤。

(三)研究报告无论总报告和分报告,均须按A4纸规格、小四宋体打印、装订成册,同时上交电子稿,总课题组秘书处为此次调研建立专题档案信息库。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 军事基础理论教学 STS教育 技术与军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STS Education Practices in Basic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WU Tong[1], ZHOU Guangxin[2]

([1] Na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2] Education and Security Service of Training Departmen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S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military theory,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military basic theory of teaching STS curriculu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and finally for the courses that the points are worth noting.

Key words basic military theory teaching; STS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1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的意义

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被认为是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最合适的方法,它是以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在STS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科技和人文社科知识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具有科学素养,培养以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能够分析处理现实社会中有关科学技术的种种问题并进行决策的新型综合人才。随着军事高科技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为了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军事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必要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

1.1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党中央、中央军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加强人才建设作为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方略。《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人才发展的工作方针是党管人才、使命牵引、能力为本、创新驱动、超前培养、深化融合。到2020年,我军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制度,培养造就数量规模充足、结构布局合理、信息能力较高、效能作用明显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确保人才队伍的质量、规模和结构与部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确立军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奠定坚实人才基础。①

1.2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是推动国防教育发展的可行之举

地方高校的军事基础理论教学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5条,“高等院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2001年6月,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中国人民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更加具体地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教学时间为36学时”。2007年9月开始实施的新的《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等方面内容。②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可以增强地方高校学员对科学、技术、社会、军事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加深对科技与国防和军事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从而使得学员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不仅是自己谋生立命的资本,更是形成国家、军队兴盛源泉的一支细流,进而有助于增强国防意识、意识和民族观念,树立起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军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可以进一步增强学员对军队的认识和了解,对加速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是完善军事课程体系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军高校的军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军兵种知识、军事理论概要、军事地形学、军事训练学与军事技能训练、军事体育、军队基层管理等。为体现时代特色,许多高校纷纷将军事高技术知识和高技术武器装备列入军事基础课程体系。但是在所有课程中,除军事地形学、军事体育、军事训练学与军事技能训练包含体能实践内容外,其他军事课程都偏重于知识传授,而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实践环节在外军人才培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例如美军院校普遍采用开放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员进行,整个教学过程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而以课堂讲授为辅,其教学安排主要包括授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与体育活动,四项活动分别占总课时的20%、45%、30%和5%,学员自主活动时间占80%③。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有助于将军事高技术与军事理论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更加关注现代军事及信息化武器装备对军事高技术发展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突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军事而对军事产生的影响,STS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可以在传统军事基础课程与军事技术基础课程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是依据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军事课程体系的必然。

2 军事基础理论教学STS课程的设计构想

在军事基础理论教学中开展STS教育实践,开设“科学、技术与军事”课程,具体授课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取,例如美国为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其中涉及很多科技问题、军事问题和社会问题,可以作为授课内容。借鉴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STS课程的成功经验④,以美军“空海一体战”为例介绍“科学、技术与军事”的课程设计方案。

2.1 课程性质与定位

(1)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先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小范围开展试验探索,待课程成熟后再推广为必修课)。(2)课程难点:一是背景难于理解,因为许多学生对世界军事动态了解不够;二是书籍资料繁多;三是观点难以梳理归纳。(3)课程重点:运用所学的军事基础理论方法与知识(含军事高科技知识)解决科学、技术与军事相结合的现实问题。(4)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班级授课制,由于教学以研讨为主,人数不宜过多,40人以内为宜(四名学生组成一组)。(5)定位:此课程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原因有三:一是大三学生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军事基础;二是大学三年级是开展实践类课程的主要阶段;三是大三学生在时间上比较宽裕,没有应战考研和找工作的严峻压力。

2.2 课程目标

在广泛阅读美军“空海一体战”的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军事基础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运用军事高科技知识和高科技武器装备知识,从科学、技术与军事相结合的角度对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展开研究和讨论,使学生在研究和讨论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对军事的推动作用以及军事对科技的引领作用。

2.3 课程安排与课程设置

本课程共40个课时,每周2次课,共上10周,课程中安排教员讲授、资料阅读、课堂讨论、观看录像和撰写报告等五个环节。

(1)教员讲授。本环节共安排6次课,12课时。利用1次课介绍课程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课程安排、考核方式等内容,将听课学员四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并为研究小组提供备选问题和相关背景资料、参考书目以及撰写读书报告的书目列表。利用5次课介绍研究方法和思路,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实例讲解。

(2)资料阅读。本环节共安排5次课,10课时。为学员提供课上的资料阅读和研究时间,便于教员在阅读中给予指导。学生可以将在课上和课后阅读以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授课教员沟通交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美军“空海一体战”的背景及其内容,并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开展研究,制定对策措施,为在课堂讨论环节中进行汇报和讨论作准备。

(3)课堂讨论。本环节共安排5次课,10课时。用于研究小组分组汇报研究问题的进展情况,通过课堂互动,进一步凝练观点,使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更加可行。

(4)观看录像。本环节共安排2次课,4课时。通过观看相关录像,增强学员感性认识。

(5)撰写报告。本环节共安排2次课,4课时。学员撰写读书报告,研究小组根据课堂评论情况完善研究报告。

2.4 考核手段与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读书报告,每名学员需提交一份读书报告(3000字左右),从备选书目列表中选取一本书,进行阅读后的读后感或评论;二是研究报告,每个研究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2万字左右);三是课堂讨论,主要考察学员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包括学员的出席情况。

学员最终成绩组成:读书报告占30%,研究报告占40%,课堂讨论占30%。

3 值得注意的问题

3.1 授课内容选取

“科学、技术与军事”一课的授课内容取材广泛,只要能够聚焦科学、技术、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内容都可以用于授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经典战争案例,例如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空袭利比亚等都为授课取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是军事动态进展,例如美苏“星球大战”、美军“空海一体战”、索马里护航、南海纷争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网络电磁空间安全等问题都为课堂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3.2 教学资料准备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大量的书籍资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同样对于教员来讲,为学生收集、准备全面的教学资料是成功授课的前提。教学资料要体现时代的特色,集中体现授课内容所处时代的情况,包括如下几类资料:一是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等基本资料,以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背景的理解;二是武器装备数据资料及所涉及的军事高技术知识,以助于学生理解当时的军事能力;三是知名智库的研究报告,通过阅读知名智库的研究报告,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四是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著作。其中,后两类资料可以作为备选参考书目供学生阅读后撰写读书报告。

3.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例如,建立课程网站,创建教学资料管理系统,教师可将教学所用的文档资料和音视频文件在网站上以方便学生学习使用,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从网上搜索到的好的资料与他人共享,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读书报告也都可以放在网站中统一归档。又如,构建仿真平台,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研究问题。以研究美军“空海一体战”为例,可以构建仿真系统,模拟美军、我军的基地部署和武器装备配置情况,展现敌我双方态势,为研究我军基地的合理部署以及发展对抗性武器装备提供参考。

注释

① 《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颁发施行.报,2011-04-19.

②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6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8个1小时全体报告、72个1小时正式报告、5个调研组报告、5个国家展示活动。还有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小组专题研讨活动:37个课题研究小组分别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系列学术报告、17个讨论小组的专题研讨、41个工作与分享小组的交流等,研讨与报告的内容几乎涵盖数学教育中的所有领域。代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参与报告、交流、讨论等活动。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简要的概述。

1. 数学家:“不能就数学论数学”。

数学家一直将数学教育视为分内的本职工作,国际数学联盟对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指导一直是实质性的,而不是形式上的。现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Ingrid Daubechies、秘书长Martin Groetschelf都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且每次大会的程序委员会都会邀请一流数学家作现代数学发展方面的报告。

这次会议中,作为8个大会报告之一,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秘书长B.R. Hodgsond从ICMI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数学与数学教育之间“万花筒”般的联系。他提到, ICMI第一任主席F. Klein曾于100多年前,在对中学数学教师演讲报告的基础上,出版里程碑式的名著——《高点下的初等数学》。书中强调,数学教师需要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发展与变革,建立数学研究与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之间的联系,重视函数和微积分教学,用近代数学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这些精辟观点,对数学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数学和数学教育都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个学科,反省数学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上世纪末以来,数学与数学教育之间的鸿沟在不断加大,数学教师培训中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培训不足。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更多的数学家参与数学教育,数学家也一直在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数学家和数学教育专家的合作才能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法国数学家Etienne Ghys从蝴蝶效应出发,对混沌理论的发展及当今数学的复杂性作了大众报告。“一只蝴蝶拍动翅膀,可能会引起一次龙卷风”,这是解释混沌理论的一个经典例子。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性,微小的变化、简单的原因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果,一些看起来杂乱无章(混沌)的现象,仍然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无序中的有序)。我们面临着来自复杂世界的挑战,未来的数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解决变化万千的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不能就数学论数学。

2. 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为了改进实践。

数学教育能研究什么,有什么作用,在什么程度上能对实践起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多次被提及。

大会正式报告中,组委会特别安排了4位最近两届(2009、2011年)国际数学教育最高成就奖(Klein奖和Freudenthal奖)获得者的报告。其中2011年Klein奖获得者 Alan H.Schoenfeld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和教育系双栖教授,也许是他的名气“太大了”,他的报告吸引了众多的“粉丝”,报告厅被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于组委会将他的报告重新安排了一次。名气大有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他是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推出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与标准》一书9年级段的领衔作者。此标准遭到了7 位诺贝尔奖与两位Fields奖得主在内的200多位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反对,他们于1999年1月18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致美国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的公开信,而他于2004年进行了回应,这将他推到风口浪尖。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学术造诣。他以一位数学家的视角,在20世纪80年代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行为作了奠基性的研究,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两大关键因素是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数学信念,与数学知识多少没有直接关系,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科学与数学学习科学领域领军人物。他所作的《我们如何思考》的报告是他25年研究成果的结晶。该报告通过对教学的研究,探索了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如何进行的,并提出知识、资源、目标、信念等整体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你对自己知道得越多,就越利于正确决策。

希腊学者Chronis Kynigos 的正式报告讨论了“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或设计的理论”;另有课题研究小组分别对“数学学习与认知”、如何运用适当的理论进行数学教育研究、如何对待不同教育研究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讨。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数学教学理论的研究是用来改进教学,让学生学好数学的,而不是为了理论而研究理论。

一个研究课堂实践的课题研究小组有44位报告人报告他们的研究成果,关注的问题涵盖了教师的提问、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解决、教师高质量的教学指导、本国课堂教学的特点等多个方面。此外,并没有被列入会议正式议程的中、日、韩等国家的课堂教学观摩也吸引了大批的听众,也许一些代表想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直观“感受”他国的课堂。

由此可见,数学教育研究中,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相得益彰。理论问题的提出是从实践中来,并用来指导实践的。

3. 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受到高度关注。

数学课程设计需要对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规划,也是从事数学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需要明确的问题。

本次会议中,有一个调研组对“数学教育研究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研。其对11个国家的调研表明,数学课程设计从不同程度基于数学教育的研究而进行,有些国家是以一般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设置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有些国家有独立的数学课程标准;有些国家对教师如何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提供了专门的培训活动,而有些国家并没有在最基本的设备、资源、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个课题研究小组则专门对“数学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研讨。主要涉及课程教材中一些内容的选择和变化以及不同国家的教材中某些内容的比较。其中有多篇文章对中国、新加坡、美国的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也许与近年来PISA、TIMSS测试中,东亚地区成绩突出有关。一些研究认为,美国的教材对概念及其关系方面的探讨比较少,认识要求不高,广而浅;在推理、计算等内容上新加坡教材的要求比美国高,而中国教材的要求又比新加坡高。

课程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是如何选择恰当的内容并将其通过恰当的方式教给相应年龄段的学生。这次会议的课程研究小组中最主要的课题有:学前数学教育、大学水平和进入大学的数学教育、数和算术的教与学、测量、代数的教与学、几何的教与学、概率的教与学、统计的教与学、微积分的教与学、适用于小学教学的数学知识、适用于中学教学的数学知识。大家对这些课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多数非常具体。也正是这些专题吸引了大量的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

4. 对英才、大众以及特殊教育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

2009年Klein奖获得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Gilah Leder的报告是《大众数学:对国家统一考试支持和反对的案例》。她介绍了2008年在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读写计算能力考评计划(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Literacy and Numeracy,简称NAPLAN)的基本形式,该项考试于每年5月的第二个整周进行,并于同年9月前后公布考试成绩及报告。3年级、5年级、7年级、9年级所有学生将在同一天参加国家考试,这是澳大利亚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澳大利亚课程的统一性,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跨州跨地区的可比性。当然,这种考试是否就是面向大众,会不会产生负面效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有意思的是,我国正由全国统一的考试逐步降级、分解,而澳大利亚正好相反。

数学教育应该关注个性发展是当今普遍认同的观念,然而要真正实施起来却很不容易。以色列学者Miriam Amit的大会报告《在多元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天才和创造力》,介绍了通过数学俱乐部来克服学生的文化障碍、培养天才学生创造力的成功经验。新加坡的国家展示会宣传资料表明,他们的数学课程是为了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因此设计了多样化的分流计划,包括英才教育计划。韩国介绍他们数学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在基础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一个课题研究小组专门对“英才学生的活动与培养”进行研讨,共有18位学者的论文被全文接收。多位来自大学的学者介绍大学或大学与中学联合开展的数学、科学英才教育培养项目,并形成了精英人才培养的传统特色。还有的学者介绍了如何选拔数学和科学英才方面的经验。另外,还有课题小组专门对“数学竞赛及其他挑战性活动在数学的教与学中的作用”、“特殊需求的学生的活动与培养”进行研讨。他们对特殊儿童倾注的爱心,令人敬佩。

5.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与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次大会的72个正式报告中有8个报告是关于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有两个课题研究小组同时研讨“数学教学中运用技术的分析”,此外在ICME-12开会的前一天,大家就目前风行澳美的全开源、全免费的数学教学软件GeoGebra召开了一天专门研讨会、交流会。由此可见这一问题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程度。

荷兰学者Paul Drijver的大会报告探讨了“数学教育中的技术,为什么有效,为什么无效”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人员对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技术面临许多困惑:如何恰当选择技术,并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术使用的效能。其他大多数的研究报告是在探讨如何运用某种技术或软件来进行数学教学。技术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6.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不同的数学模型。

有一个大会报告和一个课题研究小组对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应用与建模进行了研讨。自20世纪以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建模已经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德国学者Werner Blum的大会报告提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数学学习的内容都会让学生与现实世界发生联系,而学生都面临着将生活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的困难,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建模方面也面临不少问题。对于数学建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不同的数学模型。

7. 越来越多中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参加ICME。

1969 年,根据时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建议,首届ICME在法国里昂举行。中国大陆直到1980 年才首次派以华罗庚为团长的5 人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ICME-4 ,华罗庚应邀作了大会报告,此后中国大陆一直有代表参加。到2000年在日本召开的ICME-9 ,中国大陆有近100人参加,而出席ICME-12韩国会议的中国大陆代表达到了300多人,仅次于东道主。

海内外华人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的声势不断壮大,北京师范大学张英伯教授现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李士 教授、香港大学梁贯成教授担任ICME-12国际程序委员会的委员(IPC),一大批华人应邀作大会正式报告或担任专题会议主席。此外,中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专题研究、一线数学教学展示(相对而言,这是吸引国外同行比较多的一项活动)、华人数学教育论坛等形式,让国际社会更多了解中国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特色、中国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受到关注。当然,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交流活动由于多种原因,还是以华人内部的交流为主,国际化、多元化的交流能力和水平还需要逐步提高。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正在与世界各国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致力于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作出贡献。

 

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三次专家会议于2015年6月2日至4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学习创新”。此次会议旨在贯彻2014年11月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在各个国家的落实。

 

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和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代表,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老挝、俄罗斯、蒙古、菲律宾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中国教育部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专家,中青视线研究团队,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江西、河北等省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校长、教师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到会致辞,副院长褚宏启主持开幕式,副院长张军在闭幕式上做了总结发言。

 

一、专家主要观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主席霍普金斯(Charles Hopkins)在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优质教育的贡献》(The Contributions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 to Quality Education)的报告中强调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估方法的创新,同时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给予课程更多的意义,使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与社会建设相结合;三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教育的附属品。

 

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报告《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报告》(Shaping the Future We Want: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5-2014)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Report)起草人、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可持续发展教育协调员巴克勒(Carolee Buckler)在题为《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回顾与主要结论》(Review and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ESD World Conference in 2014)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人们通过全机构方式(Whole Institute Approach)①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参与程度不断深入,期待各国能够在政策指引、行政支持方面做出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主任帕迪拉(Danilo Padilla)在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今天与明天》(ESD: Today and Tomorrow)的报告中指出,在区域官方机构的重视与推进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已逐渐融入正规教育。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了《非物质文化教育区域指南》(Regional Guide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为可持续的未来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亚太地区很多国家积累了一些优秀的跨学科学习的案例:越南的案例中总结了利用声音的来源,将传统的音乐融入到七年级的物理课当中的经验;巴基斯坦将传统的刺绣技艺、传统书法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鼓励学生欣赏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帕迪拉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需要每个人、每个社会阶层、每个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即在教育和学习的各个层面与领域行动起来,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日本宫城教育大学教授世濑智纪(Tomonori Ichinose)在题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如何提高教育者的能力和改进学习者的创新力》(How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Educator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Learners Regarding ESD to Fit into GAP)的报告中分享了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亲密的伙伴关系、学校面向外界开放,让更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到学校活动中能大大增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效果。人们通常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强调合作性与实证性,伴随着小组学习的体验式学习和探究活动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为普遍的学习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在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未来五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ESD: the Call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inking on ESD for the Next Five Years)的报告中介绍了未来五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路,即“一个主导、三个强化、一个落点”。“一个主导”就是以国家或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主导;“三个强化”是强化教育工作者培训、强化实验学校和实验区的建设、强化可持续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实验;“一个落点”是有效提升青少年可持续学习素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巧玲在题为《可持续发展素养的结构框架与实践应用》(The Structur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tainment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尊重资源和环境教育,拓展到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知识、能力、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有效地培养了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局长周飞在题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塑造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Shape Future Oriented High-quality Education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的报告中表示,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动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发展,尤其是在可持续教与学方式探索和实践方面获益良多。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教育顾问安文铸教授在题为《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创新课堂范式》(An Innovative Teaching Paradigm Dedicated to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创新课堂范式做了梳理与总结,分享了区域推进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同时也展示了禅城区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

 

二、对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势的预测

 

(一)国际合作将是推进亚太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愈加需要国际合作。史根东在报告中希望各国改变孤芳自赏、孤军作战的状况。他指出,“国际合作的目的就是更好实现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技术交流,从而使得各方的研究在国际大潮流的推动下产生更有效的成绩。中国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更好地加强联系,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更深入地展开研讨,以更好执行《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可持续发展教育协调员巴克勒指出,曼尼托巴省建立了新的国际网络学习环境,同时与欧洲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合作,亦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成为了中国的合作伙伴,主要目的是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二)基于数据的研究正在成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度研究的重要方法

 

此次会议中,大部分国内外专家在报告中都详细列出了调查研究、评估过程的数据,显示了实践研究过程的真实性、规范性与可行性。

 

例如,《塑造我们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报告》撰写人巴克勒在与大家分享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时,阐述了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践研究与评估方法,让参会者更好地了解评估报告的撰写过程。

 

(三)全机构参与正在成为推进地区与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略

 

《塑造我们的未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监测与评估报告》总结了十年来的主要成果和趋势,其中谈到了运用“全机构方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即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主流化,将其纳入教育与学习实践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将可持续发展植入学校课程编排和学习过程、基础设施和日常工作、与周边社区互动、学校治理和能力建设等当中。

 

在本次会议上,以巴克勒与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教授诺尔莱特(Victor Norlet)为代表的很多专家在专题报告中都论证了全机构参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诺尔莱特教授介绍:“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完成的;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涉及到很多机构的、多层次的努力。”

 

专家们还谈到,很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项目的数量都在增加,并由原来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到目前的各种组织机构通力合作。当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持续关注,全机构方式必将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教育工作者培训将成为亚太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会议期间,史根东向参会代表介绍了中国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承担《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中“优先行动领域三”所提出的“培养教育工作者和培训人员能力”这一专项工作,并就培训教材内容的设计与编写同与会专家开展了讨论并达成共识:以中方提交的《亚太地区ESD教育者培训手册(征求意见稿)》(The Teacher Training Manual on ESD in Asia-Pacific(exposure draft))为基础,继续修改完善,同时各国积极提供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争取在2016年召开的第四次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时,用作对首批中国与亚太其他国家教育工作者培训的范本。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项目部主任佩尔森(Magnus Persson)认为,“中方的雄心勃勃的思路和扎实工作为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作出了贡献,《亚太地区ESD教育者培训手册(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必将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培训范本,更好地助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庄子·秋水》中有“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其核心在于视野。第三次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带给我们更广阔的视角,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学习、分享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区、国家、全球的发展进程。

 

虽然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较大的进展,很多国家也都在做出努力推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并编制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但是,能否长久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政府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的支持,需要研究者、实践者不断深入学习、研究、思考与探索,将教育融入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之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8

一、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

××××××××结题报告

(例如: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在标题下面列出实验区、实验校和课题组及执笔人名称,联系电话、邮编、Email地址。

二、正文

结题报告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这部分包含四项内容。第一,介绍子课题名称。第二,阐述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主要以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课程改革、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等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根据,说明为什么提出该课题及其进行立项研究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第四,介绍参加实验的年级、班数、人数、课题研究的起止时间。

这部分内容应体现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课题性”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德育论等基础理论;总课题组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践导引》的理论要点。理论依据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这部分是总结介绍经过课题研究构建的德育实践模式的主体部分。鉴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实施中的整体联系,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阐述。如将内容、原则、方法融合到学校课题组设计的序列专题活动中进行阐述;也可以将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相对划分,依次总结阐述。

1.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围绕子课题研究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的专题或问题,包括实验校对校本德育体系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中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子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研究”中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培养良好习惯、与家长沟通配合等专题内容;实验校对《德育》读本、《成长册》、《当代家长》、《好孩子 好习惯》的实验研究,均可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介绍。

2.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

课题研究的原则是根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子课题研究内容确定的研究理念,是对研究过程“应该怎样做”的理性认识。遵循实验原则进行实验操作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实验原则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已经确定,结题报告阐述原则应把重点放在怎样应用科学理论和课题理念进行研究实验上。

3.课题研究的方法运用

课题研究的方法包括管理方法和研究(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管理方法主要是为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所采取的课题管理工作措施,如建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建立科研档案等。研究方法主要指课题研究使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等。结题报告介绍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实例,把重点放在总结介绍怎样运用适合课题研究内容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实现研究目标上。总结介绍研究方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反映特色,讲究条理,体现实践操作过程。例如许多实验校对《德育》读本的实验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其阶段总结报告对如何操纵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了客观的说明,较清晰地阐述了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这种写法可以参考借鉴。这部分内容是符合课题鉴定验收标准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的主体部分。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这部分的重点是系统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

1.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总结说明: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情况。

从上述层面总结介绍课题研究效果,要注意选取典型实例以辅助效果说明;对课题研究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也要进行总结说明。阐述实验效果可以结合语言表述选择使用列表法和条形、曲线、圆形等图示法,与实验前的现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比较说明,这部分是符合课题验收标准“实效性”的主体部分。

2.分项说明成果形式、数量、发表、获奖和推广采用情况。

3.结论

在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说明的基础上,写出课题研究的结论。研究结论主要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课题研究所设计的内容和所采用的方法对取得的实际效果的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取得的效果证明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方法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4.思考与展望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概要说明或讨论。

三、参考文献

在报告文后以“参考文献”为标志列出课题研究参考引用的著作和文章题目。

教育实践研究报告范文9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严重束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性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实现了学生学习自主化。为了使高校考试发挥其应有的评价、检测和激励导向作用,对高校考试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案,建立了与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考试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方法;考试改革;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19-02

收稿日期:2014-12-02

作者简介:苑会娟(1963—),女,黑龙江巴彦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基于省精品课的测控技术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方法综合改革创新研究”(JG2201201114)

长期以来,高校考试一直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考试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以及综合题,重点考核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考试使得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上,甚至使很多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突击背课本。而且这样的闭卷考试方式易于作弊,使得考试成绩不能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由于课程考试成绩不仅是升级、毕业、获得学位的主要依据,还是学生获得奖学金及找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很多学生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略能力提高,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有很多高分低能者,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说现行考试方式没有起到考试应该具有的评定功能、区分功能、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激励导向功能[2],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检测和评价,对高校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改革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早在21世纪初就有学者关注高校考试存在的弊端,探讨考试改革方法[3-4]。但此时,考试的改革仅限于题型多样化,以及考试方式从单一闭卷改为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多种方式。2005年前后,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呼声逐渐高涨,这时学者们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审视高校考试制度[5-6],提出考试改革的思路[7],构建了“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试体系[8]。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考试改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9-10],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是高校考试改革的方向[11]。除了少数学者在某门课程中对所提出的考试改革进行了实践[12],大多数学者都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个人经历,运用相关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考试改革思路及方法。改革的思路及方法已经趋同,得到了广大学者专家的认可,然而,这些方法要真正在高校考试中实施,难度还很大。因为考试的改革不仅仅涉及考试的方式、考试的方法、考试的内容以及考试的题型等等,考试的改革一定要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要实现形成性考核,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使学生主动、自觉学习,让学生重视整个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期末终结性考试。这样形成性考试才能真正起到评价考核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传统的高校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高校考试的改革(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已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对考试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并在我校测控专业传感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实践。

一、研究性教学方法

高校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13-14]。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点划分为授课单元。在讲授单元内容前,教师设计若干问题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小组讨论,完成自学报告;再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完成小组学习报告,然后由小组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由同学提问、讨论,教师亦可参与提问,并作总结指导。这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方式

根据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教学结构,采用平时考核+实验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40%,实验考核10%,期中考核20%,期末30%。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考核与研究报告两部分。其中出勤考核占10%,研究报告考核占30%。研究报告由自学报告与小组报告组成,对自学报告的考核包括自评(学生自我评价)、互评(小组内成员互评)与教师评价;小组报告在上课班级答辩、研讨后由教师进行评价。

实验项目分为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不同类型实验具有不同权值,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考核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及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实验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中考核在课程学习中期进行,但考核内容为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教师讲过的内容和学生自学内容。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方式,全部题型都是填空题,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情况。

期末考核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方式也是闭卷笔试方式。题型为综合型和应用型,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考核方式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用一次终结性的期末考试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将考核均匀分布于整个学习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试改革的实践

“传感技术”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是学校重点建设课程之一。早在2007年,我们就对省级精品课“传感技术”进行了教学改革,将研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传感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相应的对课程考核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把上述的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在“传感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实践。教学计划规定“传感技术”42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6学时。理论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12学时以教师为主讲授前四章内容。第二部分用课余时间自学,然后用6学时进行课堂讨论,之后进行期中考试;期中考试范围和复习题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发给学生。第三部分用18学时进行研讨课,研讨题目也是在开始上课时布置给学生。研讨课按学习小组进行,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研讨之前,由学生自学完成自学报告,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形成小组学习报告,并在小组内互相评定成绩。根据小组学习报告,制作PPT文档,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讲解、答辩,其他组同学提问由同学代表或本小组其他同学回答。根据小组学习报告和提问及回答情况评定小组报告成绩。最后由自学报告和小组报告成绩综合为研究报告成绩。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体评价成绩的30%,而期末考试复习题也在课程开始时发给学生,考试题由复习题变换而来,侧重综合应用类型。

研究性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终结考核与过程考核的结合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与研究性教学方法相适应,采用出勤考核+研究报告考核+实验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的考试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写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高校课程考试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谢发忠,杨彩霞,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3]刘继红.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5).

[4]徐中英.高等院校本科生考试改革与实施办法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4).

[5]王平祥.创新人才培养呼唤考试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7]孙锦茹.考试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8]陈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高校的考试改革[J].高教探索,2005,(2).

[9]薛素铎,兰劲华.工科专业课考试改革和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10]林静.高校考试改革的有效管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2010,(11).

[11]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2).

[12]谭晓玲,谭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7).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