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3 15:11:04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1

【摘要题】理论经纬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1组织、自组织、被组织的概念关系

总概念组织

含义思维、活动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

二级概念自组织被组织

含义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力来自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内部的组织过程主客体外部的组织过程

典型如在周身被大火吞如听领导传达中央有关文

噬的情况下仍然以坚定的件,其中的所有与会者都

爱国信念支撑着自己,一是被组织地传达或听取报

动不动,直至献出生命。告,组织力来自中央。

组织力来自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配置,大多是上一级党组织的决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组织的例子,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被组织的,是在遵循了干部配置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被组织的,只是后续过程存在着被任命干部自身的自组织,但凡前期被组织得好,后期自组织得好的干部队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人民群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前期被组织、后期自组织的范例。孩提时代的人们并不知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经历和接受了一系列教育后,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不断了解,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一步研究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以被组织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被组织与自组织间的转换,从而取得最有价值、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

在任何一个自组织的大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子系统而言,一旦形成自组织后,即形成一种特定的演化方式,子系统都必然受到这种演化方式的制约。[2](P.7)就好比大江东去,有哪一个水分子能够在总方向上不顺流而下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党中央制定了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指导、支配、控制和组织。关键在于,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一旦形成,不管地方各级党委主观态度如何,都必然受到影响、指导,即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况。

自组织中存在的被支配和役使情况与被组织作为整体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役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组织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和役使是一种规律性的支配和役使,一种无形的影响性的支配。如舍身炸碉堡,这种行为本身完全是自组织的,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壮举,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而被组织中的子系统的被支配和役使则是总系统硬性的、非规律性的、有形的支配和役使。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意味着创新

科学家已经认同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因为,通过“组织”,特别是自组织的方式演化,系统才能发展出原来没有的特性、结构、功能,这就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而复杂性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自组织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如果被研究透彻或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就意味着我们对复杂性的性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借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的规律、特点,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视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与世界复杂性增长同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被组织的方法论研究已趋成熟,欠缺的是自组织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性的方法论骨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追求的是教育客体的思维、认识上自组织和活动、行为自组织的一致性。可见,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尺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程度。

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接着,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4](P.75)世界迎来了系统范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作一定的移植和改造”,[5](P.10)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发地走向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遵循的一种方法理论;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依据协同学理论,制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以一定的经验参数进行调节,然后放手让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突变理论是自组织的演化途径方法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论思想,懂得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可以提供一种如何利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展开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使其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方法;分形方法论被称为事物自组织的表达复杂性空间结构及其生成方法论,其可操作性极强,包含的哲理也很深刻,掌握分形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区别整形与分形,把握复杂世界、复杂的思想政治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纲[J].青岛: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

[3]严娜等.从知识组织到知识自组织[J].天津:情报科学,2001,(7).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2

【摘要题】理论经纬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沿着一定轨道向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运动的演进系统,是一个诸要素功能的状态、关系的无限多样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动态有序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本质上是自组织的”。[1]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的反复实践中发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客体按照教育主体的指导自组织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

组织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文明成果有着组织的巨大功劳,人类从一开始就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面对人的教育活动,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形式。

“组织”既可当作名词(organization),又可当作动词(organize)。本文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的组织,属于动词性使用范畴。作为动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是指安排思维认识、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演化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教育主客体共同确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建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的沟通渠道和协调系统,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经过整序的各种信息,营造相对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建立一个规范的活动、思维、行为秩序,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有如下特点:(1)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认识活动;(2)有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完整的价值体系、理论体系;(3)有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构和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4)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制约;(5)受教育主客体思想认识水平、能力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意味着两种过程:第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性活动使思维、认识层次上升,并指导行为上水准的跃升过程;第二,是同一组织层次中或同一组织水平上思想政治活动、行为、认识、思维复杂性的增长。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两种过程总是呈现出交替作用的情形。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按照事物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应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组织方式,一种是被组织方式。[2](P.5)同理,按照认识、思维、活动、行为本身如何组织起来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方式也同样应该划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是通过教育主客体自己的活动、思维自发、自主地走向认识、行为组织的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被组织”则不是教育主客体自身的自发、自主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思维,走向认识、行为的组织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是组织的子概念,其关系如表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明显的大于他的非组织的功能,产生组合效应。然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概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常把组织和被组织的概念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被组织、自组织概念是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特性的研究。由于这一忽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主、客体只注重以被组织的形式开展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轻视了教育主、客体的自组织,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对于施教信息大多处于被动、呆板、机械的灌输和接受状态,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被组织、自组织的含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被组织与自组织各具特点:被组织是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施教信息与载体的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教育主客体对自己已有隐性信息的组织;被组织侧重对施教信息的组织,是教育主体通过各种活动引导教育客体积极思维、提高认识的过程,自组织则是拥有信息的教育主、客体自发地从思维(即思考)到指导社会活动(即行为)的自主过程;被组织是由外在控制的,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影响过程,而自组织的动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由低级向高级的内化过程;“被组织受工业时代线性和机械的组织理论的影响,讲究静态、精确与可控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自组织则受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影响,追求动态、模糊与变化”,[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作为同属相同量级的一对范畴,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他们同属于组织,具有组织应有的所有属性;其次,在任何组织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中,我们都会看到既有自组织也有被组织,被组织过程中总是蕴含着自组织,自组织过程中也回避不了被组织;再次,自组织与被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转化。如,听有关方面传达中央文件,是一种被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传达者可能仅仅读读念念而已,也可能认真传达,并加以阐述;到会者可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也可能开小差,打瞌睡,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上的被组织、自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定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概念有着严格意义上的不同,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却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明确的界限。如,同样作为教育客体参加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都在认真的参与,不同的教育客体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认识,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反映,有些人表现

得积极主动,有些人则表现得消极被动。关键是,即使都表现得积极主动或消极被动,由于思维、认识的活动形式是隐形的,其中多少程度上是被组织,又有多少程度上是自组织,也是因人的个性而异,因人的认识水平而异,因人的能力而异。

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被组织,大多以相同的方式出现。如:人们到会听报告,参加政治学习,按照要求传达文件精神,按照通知精神参加某次活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活动、行为的自组织,在不同场合、地点,不同责任、分工,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表现为领导、组织,有时则表现为合作、服从;有时表现为积极、主动,有时表现为配合、被动;有时表现为各抒己见,有时则表现为保持一致。作为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其界限较易于判断,教育主体在活动中自组织的程度较高,尤其是具有创新的活动设计,教育主体的自组织程度更高。教育客体在活动中被组织的程度较高,但在活动中每个教育客体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维、认识的被组织是上一级教育主体向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灌输、发送的施教信息的汇集,是下一级教育主客体暂时的思维和认识,只有通过他们的自组织,上一级教育主体的施教信息才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内化为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认识,才能指导下一级教育主客体组织、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终决定他们在各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和实践。作为思维、认识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与活动、行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相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则更显重要,更为复杂。作为教育主、客体,在活动、工作中,当思维、认识自组织或被组织成与上级精神相一致时,即使同等客观条件,受教育主、客体自身素质的限制,仍会在活动、工作中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同为教育主体,都领会了上一级党组织的精神,但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却苦于缺少办法和对策,表现平平。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中被组织与自组织的特点、联系与区别,对于教育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规律、研究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被组织、自组织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和被组织,作为一对概念范畴,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方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自组织是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优化的进化方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是自组织进化呢,还是被组织进化?如果我们知道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优劣,我们了解自组织的方法和被组织的方法,就会自觉地运用和遵循组织演化的规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在长期演化中选择和形成的非常优化的进化方式”,[2](P.6)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探索的试错式演化的过程中,也正在证明着自组织演化优于被组织演化方式。然而在我国,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被组织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老年。事实证明,这种长期的、大量的完全被组织、缺乏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有效性、适应性、持久性等重要组织特性都不够理想。一些受党教育几十年的干部甚至是高层干部在临近退休时出现腐败问题,退休后修炼问题等,足以证明这一结论。

2、运用自组织方式转化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避免不了也不可缺少以被组织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如何才能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这种已经按照被组织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呢?也就是,如何将被组织转化为自组织呢?调查发现,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些被组织的活动、思维、认识、行为,在其起点以被组织方式被组织起来后,通过一定的调节改造,改变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是可以的、可能的,而且只有这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下去、深入下去。反之,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活动、思维、人事、行为,则在演化中期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

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配置,大多是上一级党组织的决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组织的例子,这个过程的起点是被组织的,是在遵循了干部配置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被组织的,只是后续过程存在着被任命干部自身的自组织,但凡前期被组织得好,后期自组织得好的干部队伍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人民群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也是一个前期被组织、后期自组织的范例。孩提时代的人们并不知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经历和接受了一系列教育后,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对社会和世界的不断了解,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成为人们的共识。

进一步研究运用自组织手段转化以被组织方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运用何种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被组织与自组织间的转换,从而取得最有价值、最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形

在任何一个自组织的大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子系统而言,一旦形成自组织后,即形成一种特定的演化方式,子系统都必然受到这种演化方式的制约。[2](P.7)就好比大江东去,有哪一个水分子能够在总方向上不顺流而下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党中央制定了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地方各级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受到指导、支配、控制和组织。关键在于,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一旦形成,不管地方各级党委主观态度如何,都必然受到影响、指导,即在自组织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局部被组织的情况。

自组织中存在的被支配和役使情况与被组织作为整体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役使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组织中的子系统被支配和役使是一种规律性的支配和役使,一种无形的影响性的支配。如舍身炸碉堡,这种行为本身完全是自组织的,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壮举,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党。而被组织中的子系统的被支配和役使则是总系统硬性的、非规律性的、有形的支配和役使。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意味着创新

科学家已经认同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因为,通过“组织”,特别是自组织的方式演化,系统才能发展出原来没有的特性、结构、功能,这就意味着复杂性的增长。而复杂性的研究被认为是当代最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自组织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如果被研究透彻或有所突破、有所进展,就意味着我们对复杂性的性质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借助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组织的规律、特点,对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视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立与世界复杂性增长同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系统自组织理论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被组织的方法论研究已趋成熟,欠缺的是自组织的方法论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性的方法论骨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追求的是教育客体的思维、认识上自组织和活动、行为自组织的一致性。可见,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尺度,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组织程度。

20世纪60年代末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系统自组织理论登上了科学的殿堂。接着,70年代诞生了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4](P.75)世界迎来了系统范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逐渐形成了建立统一的系统学、探索复杂性的科学新方向,并延伸到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成为当代知识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

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作一定的移植和改造”,[5](P.10)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耗散结构理论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发地走向自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遵循的一种方法理论;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依据协同学理论,制定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则,以一定的经验参数进行调节,然后放手让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突变理论是自组织的演化途径方法论,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论思想,懂得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演化;超循环理论是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可以提供一种如何利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何有效的展开活动、思维、认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并使其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方法;分形方法论被称为事物自组织的表达复杂性空间结构及其生成方法论,其可操作性极强,包含的哲理也很深刻,掌握分形理论的方法,对于我们区别整形与分形,把握复杂世界、复杂的思想政治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纲[J].青岛: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2).

[3]严娜等.从知识组织到知识自组织[J].天津:情报科学,2001,(7).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权力;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机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81—04

随着教师教育的大学化转型和教师专业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理念从知识本位取向和能力本位取向逐步发展到标准本位取向。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2004年10月,12所高等师范院校竞标教育部师范司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项目,正式拉开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序幕;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下文简称《标准》)。《标准》是教师教育机构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估的基本依据。在国家颁布《标准》之后,最紧要的问题是《标准》在教师教育机构中如何得到贯彻与实施。本文从组织学的视角对“谁来执行”、“谁来组织”、“谁来监督”等三个关于《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展开讨论。

一、谁来执行——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

任何一项社会改革总是由人去实现的,人员配备是组织过程的首要环节,是组织过程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标准》给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但其最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还要根据课程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状况来判定。课程执行者是决定《标准》实施质量的关键变量,是实施《标准》的组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

教师教育者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执行主体。教师教育者(Teacher Educator)即教师的教师(Teacher’s Teacher),西方学者眼中的教师教育者包括在大学教师教育机构中承担职前教师(Pre—service Teacher)培养任务的指导教师(University—based Teacher Educator)、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参与职前教师实习指导的合作教师(Cooperating Teacher)、辅助初任教师(Initial Teacher)顺利实现职业适应的指导教师(Mentor Teacher)以及为在职教师(In—service Teacher)提供继续教育的教师。国内学界对教师教育者的定义有两种思路:一是广义的理解,包含所有承担教师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在我国独立师范教育体系时期,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唯一任务,从广义角度来定义教师教育者并无不妥。但是,在教师教育大学化阶段,师范院校学科专业综合化、功能任务多样化,这一宽泛的教师教育者定义面临着实践上的困难。二是狭义的理解,教师教育者就是承担为幼儿园和中小学培养教师而设置的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教师教育者所培养的对象既包括职前教师(师范生),也包括在职教师;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狭义的理解与《标准》的界定保持一致,亦为本文的立场。

知识是组织课程的原材料,帮助学习者建构特定的知识型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师需要哪些知识是决定教师教育课程的根本原则,相应的,也就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来自哪些领域的教师教育者。从《标准》所规定的课程设置来看,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有六大学习领域:“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小学)教育基础”、“中学(小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与六大学习领域相对应,需要有四类教师教育者:一足心理学教师,主要承担“儿童发展与学习”和“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两个领域的课程教学任务;二是教育学教师,主要负责“中学(小学)教育基础”和“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两个领域;三是学科教学论教师,主要承担“中学(小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学习领域的教学指导;四是中小学资深教师,主要在“教育实践”学习领域提供实习指导。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求较低,而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教育课程比重较大,课程要求具有自身特点。“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等四个领域与中小学教师相同,另有“幼儿活动与指导”和“幼儿园与家庭、社会”两个幼儿教师的专门学习领域。这里的分析仅从学习领域的名称出发的,即使在同一个学习领域,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具体要求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对各类教师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教法提出了不同要求,但不影响需要上述四类教师教育者的结论。

《标准》的实施需要上述四类教师教育者来具体执行,否则,课程任务不能完成,课程目标无法实现。理论的逻辑并不意味着实践逻辑与之必然吻合。现实的情况是,在教师教育大学化潮流下,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师范院校学科专业综合化,教师教育的地位在综合大学框架下不但没有强化反而被大大弱化。顾明远先生曾论述道:“师范院校综合化的目的是提高师范专业的学术水平。但是目前的事实是有多少转型的院校把力量加强在师范专业上?他们都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企图挤入高校名牌,因而有不少学校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抽调师范专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这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与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应该说,独立师范教育具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教师教育大学化已然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大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术机构,在大学甚至出现了科学研究的地位超过人才培养的“怪现象”,这使得活动在大学中的教师教育者面临着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尽管这一群体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专业地位。有论者认为,“改革压力及其对本体性安全感的破坏以及‘教师教育’在大学学术架构中的边缘地位与‘夹缝求生’的生存状态是影响教师教育者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教育被‘淹没’到众多的学科专业中,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在这一矛盾中,人们必然要呼唤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者,不要说更高质量的、专业化的教师培养,恐怕连教师教育的存在都成问题了”。因此,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明确教师教育者的课程责任是保障《标准》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

二、谁来组织——建立专门教师教育机构

在一个组织化的社会中,获得组织身份是建立组织归属感的必要条件。“身份制度不是非理性的习俗、神话和推测的产物,而是个体行为回归人类基本特性的具体方式,也是个体行为适应等级组织的物理、生理和社会特性的具体方式”。不同的组织机构具有不同的身份制度,具有不同组织身份的员工则形成了不同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行为,即组织文化。四类教师教育者分属不同组织机构,具有不同的组织身份:一是心理学教师,归属于心理学院;二是教育学教师,归属于教育学院,也有称作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研究院;三是学科教学论教师,归属于各学科专业学院;四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分别归属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前三类教师教育者同属于大学组织机构,第四类教师教育者则来自幼儿园和中小学。大学与幼儿园、中小学是存在重大差别的两类组织机构。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中小学幼儿园都是育人的机构,但是其主要是传授现存的知识、没有科研的任务。只有大学又要开展科研,又要培养人才,而且要用科研成果来培养人才”。不同的组织机构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并且分享不同的组织文化。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有一种强烈的声音在提倡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过程中来,而且在国外也有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英国以中小学校为基地培养教师的改革经验,但是,就像企业使用人才而不愿参与人才培养一样,幼儿园和中小学也把自己定位于教师人才的使用者而缺乏教师培养的责任意识。因此,幼儿园和中小学资深教师作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身份要真正发挥功能,还需要有专门的政策制度和组织机制。

从大学方面来看,大学本身是一个学术组织,它存在的使命就是要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而知识又按照学科制度来分门别类,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共有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大学的组织设计表现为一个学科建制的机构。学科不只是一种知识的分类体系,而且内在地包含着规制的力量。“现代学术学科是一个更大的训导规范体系中制约和被制约的元素”。有学者认为,为了加强大学学科建设,更好地发挥大学知识创新功能,还需要提高大学“学科组织化”水平。大学学科组织化是指“在大学组织中按照知识分类的体系在二级学科上建立知识劳动组织并使之逐渐有序的过程,是以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使命,以学者为主体,以知识信息和各类学术资源为支撑,按照知识的具体分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构和有序演化”。大学的二级院系组织不仅是行政实体,而且是学科实体。实际上,历来的情况基本就是如此,“大学表面上是学科的分界来组织设立各学系”,尽管原专科学校升格的大学确实存在着学科组织弱化的问题,老牌本科大学在高等教育急剧扩张期也存在二级学院盲目分化、学科资源分散的现象。如今,大学学科组织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不少大学实行学部制就是一个有力的尝试。在行政组织与学科组织双重的规制之下,活动于大学中的教师教育者就不可避免地遭遇身份认同的弱化。心理学教师和教育学教师所属学科分别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一级学科,行政组织分别归属于心理学院和教育学院。按现行学科制度,学科教学论教师所属学科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下设的方向;学科教学论教师的行政组织是各个学科专业学院,而支撑这些专业学院的学科是其各自的专业学科。在教师教育大学化之后,身居大学中的这三类教师教育者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行政组织和学科组织。

上述分析可见,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执行任务的教师教育者是一个分裂的群体,而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共同体。这样的状况至少存在以下弊端:其一,交易成本的增加。教师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即交易。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组织壁垒导致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产生了对组织治理的需要。“在交易内在固有的信息问题上,市场和组织使用的是不同的解决方法。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他们具有不同的效率特性。对于不同情况的交易,他们是不是有效的协调机制,依赖于涉及的信息需求是怎样的”。教师教育者群体的分散特性增加了组织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使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非常困难。其二,组织资本的缺失。组织资本是在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使组织成员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转化为组织特有的、共享的资源或资产。组织资本以特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为依托,它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核心,但又具有自身独立性的资本形式。组织资本的存在能够形成组织特有的竞争力,教师教育者的松散组织形式使组织资本的形成失去了依托。其三,组织文化的缺位。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念体系。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建构出来的,同时,又对组织成员具有非制度性的规范性和约束力。组织文化是组织力量形成过程中的剂和催化剂,是组织的核心灵魂。被分散在各个组织中的教师教育者不但无法形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组织文化,而且还常常陷入组织文化的冲突之中,找不到身份认同。因此,教师教育者群体需要有专门的实体性组织机构和相应的组织机制。

当前,教师教育者的组织模式主要有:模式一,分散式的传统模式。各类教师教育者分属各自的学科组织和行政组织,教师教育课程被定性为“公共课”。模式二,教务处内设教师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教师教育课程的组织协调工作。模式三,教师教育工作处,基本职能同模式二,增加了教师教育发展规划的宏观职能,并且机构级别比模式二要高。模式四,教师教育学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教育实体性机构,集行政组织与学科组织于一身,教育学教师、心理学教师和学科教学论教师集中于教师教育学院,并且承担幼儿园、中小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任务;另一种是行政职能性机构,各类教师教育者原有的组织身份不变,教师教育学院主要承担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职能。分散式的传统组织模式在独立教师教育体系中还具有适切性,但在教师教育大学化情势下,明显地不能适应教师教育发展需要。模式二和模式三是教师教育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过程中的先后过渡形式,模式四代表着教师教育组织建制的方向。

三、谁来监督——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相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的制定是实施的前提,监督是实施的逻辑后承。从组织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没有监督的组织过程就无法得到持续的改进。因此,监督是高校实施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重要环节。监督的实质是权力的运作,是权力机制对实施过程的规范性约束。从“标准”的语义来分析,标准本身就内在地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辞海》对“标准”的定义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如:取舍校准。引申为榜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规定:“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由此可见,标准具有两项重要功能:一是规范,就是运用标准来指导执行者的具体实施过程;二是评估,即对执行者具体实施标准的情况进行总结性的判断,以便改进实施的组织过程。规范与评估二者相辅相成,集中体现为监督职能。

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内在地具有两种权力以及与此相应的两种权力主体,即两种监督主体。

一方面,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质量管理标准,具有行政权,行政组织是权力主体和监督主体。制定和实施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时代背景是教师教育大学化。在独立教师教育体系时期,教师培养的主要矛盾是数量矛盾而非质量矛盾,教师培养的质量由封闭的培养体系保障。在教师教育大学化之后,教师培养主体、课程设置、组织过程、质量定义均表现出多元化特点,教师教育质量被社会质疑,从而产生了对《标准》的社会需求。政府部门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也是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举办者,理所当然要对教师培养质量承担责任。从《标准》的制定过程即可窥见行政权力的作用。《标准》的制定由教育部师范司通过项目招标来完成,《标准》的实施由教育部公文的形式启动。政府是《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标准》具有行政强制性的规范力。政府主持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的初衷是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公布仅仅是个开端,政府还需要扮演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质量的保证人角色,对《标准》实施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专业教育标准,具有专业权,专业团体是权力主体和监督主体。国家教师教育标准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促进教师(幼儿园、中小学)专业发展。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只是普通职业,任何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从事教师工作。现在的主流观点提倡教师是专业,也有“准专业”和“半专业”的说法。无论在表述上有多大的分歧,至少普遍认同教师职业是个专业化职业,而非普通职业。系统的专业教育是专业化职业从业者任职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教师教育大学化之后,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性的教育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教师教育专业被学科专业架空,教育类课程被认为是公共课,备受大学教师和职前教师冷落,教师教育的专业性无从体现。基于教师职业是专业的立场,教师教育应该足专业教育,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地位是当务之急。《标准》正是在专业化浪潮推动下产生的,《标准》的制定过程反映了教师专业多方面利益主体的发展诉求。从专业社会学来看,专业要求建立准入制度,非专业人员对专业事务没有发言权,也无权对专业活动过程进行干涉。因此,从专业立场出发,《标准》实施过程是否达到要求,也只有专业人员及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团体才有做出判断的权力。

上述分析表明,《标准》内在地具有行政权与专业权,只有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与专业团体的专业权力相互配合,对《标准》实施过程监督才会有效。没有专业权力的作用,行政权力的滥用是对专业教育的巨大威胁。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政府部门毕竟是外行。同时,《标准》的监督又离不开行政权力的保障。政府是教师教育机构的举办者,专业权力的弱强制力特性无法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改进。尤其是在我国,专业团体并不具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专业团体的活动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会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此,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对《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配合?笔者认为,两种权力需要有明确的分工,才能有高效的配合。具体来讲,专业团体从专业的立场,运用专业权力对《标准》的实施进行专业评估。专业评估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准》,二是机构实施《标准》的证据。专业评估只考虑此二者的符合程度,不考虑其他主客观因素,然后,做出评估结论和改进建议。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主要是根据专业评估的结论和建议,并考虑到社会控制性因素,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奖励与惩罚、许可认证、资源分配和督察督办等。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 知识管理是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组织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充分博弈,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的过程。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的处理和人的创造,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共享的最大化,在最适当的时间将最适当知识提供给最适当的人,使之做出最适当的决策,从而提高组织在非连续性变化环境中的竞争力。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交流与共享、全员性与动态性、以人为本等原则,在知识获取、识别、利用、开发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独到的诠释,也将对中国知识管理建设提供积极效用。

在知识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孔子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交流与共享、全员性与动态性、以人为本三原则的影响作用于组织的知识积累、员工有效获得所需知识、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与能力、实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及共享等知识管理的目标并促使其逐步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提高组织竞争力。

一、引言及相关概念

作为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的思想及学说直至今日仍有深远的影响,如仁,和,中庸,都包含着深刻的管理思想。

从现代应用的角度,可以把孔子思想分为政治、教育、文化、哲学思想等几乎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就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知识管理课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储节旺等在《知识管理概论》中有如下阐述:“知识管理就是获取、利用并创新知识,提高组织创新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保障组织生存发展的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试、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看做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关键。”进一步,储节旺等对知识管理的目标做了说明:“确保组织的知识积累;确保员工有效得到所需知识;激发并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与能力;实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并共享。”

二、孔子教育思想与知识管理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得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围绕着知识以及拥有知识的人,同时以一种知识契约(明确知识的拥有、使用、传播等问题的契约)的形式为基础构建的知识共享和创新。知识管理所要求的组织,具体地来说,即是由学习型员工个体组成的学习型组织。这里将知识管理的目标概括为以下原则:学习交流与共享原则;全员性与动态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知识管理的实现过程中,可以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同时为知识管理原则的操作执行提供借鉴。

1.学习交流与共享。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侧重的角度并不是单向的教授式学习,他更重视自由交流式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在学习型组织内部的知识链中,各环节的成员,都要进行知识交流,使组织的知识效用最大化。“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是个体对自身知识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组织中不断进行交流,共享,同时获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同样,学习型组织之间也要通过参与知识联盟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不断丰富组织知识库。

2.学习全员性与动态性。孔子教育思想中,通过树立组织的学习氛围,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作为自由交互式学习的保障:“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提拔重用正直、有真才实学的人,弃置品德不良、无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形成崇尚正直、崇尚真才实学的风气,从而促成后者向前者转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人才脱颖而出,造成向上的风气;学习的动态性,提倡终身学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学习要永不满足,即使这样,还怕有所遗漏,“学无止境”。在组织内建立开放的组织知识平台,研究管理组织的各个环节,培养、甄选符合要求的人才,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运转,使组织充满活力。

3.以人为本学习。孔子教育思想中,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才难,不其然乎?”(《论语·泰伯》)。在孔子所处的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孔子高度重视人才在治国、管理上的决定作用,大力宣扬将“举才”作为首要任务,并有长期的平民教育实践,培养和推举了各具能力的大批人才。“文武之政,布在方略。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礼记·中庸》)。孔子认为治国、管理的根本,要依靠人才去实施,是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理论基础。

知识存在于人的实践过程中,人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对人的管理也即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使组织的成长契合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组织的愿景于个人的目标有机的统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也体现了人才决定组织发展前景的理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知识来源有两个:内部员工的知识储备和外部信息的交流。从第一二两原则的分析可知,组织知识的增加要通过员工个人的学习和组织学习两个途径。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要在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和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上提供解决方案,这主要包括对员工的选拔、培训。培训包括显性知识学习和过程学习,它们和隐性知识学习共同组成了组织学习。

1.选拔。对如何展开管理工作,孔子有如下阐述:“先有司。教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首先选拔各种人才,并把它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在其位,谋其政”——设立主管下面的系列职能管理者;选拔人才的标准,要看主流,看专长,不纠缠于枝节,容忍人才的弱点。考核人才的标准应言行兼顾,“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三看”考察人才:“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观察人当前的行为,对人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全面考察,从他目前和过去去分析人的动机、特点,把握本质。

举贤才,把组织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划分为少数精英与普通员工两个部分。“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管理者不分亲疏,人尽其才,团结大多数人,而不偏袒少数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成员积极协作,达到充分信任。

2.显性知识可分为组织内部显性知识和组织外部显性知识。组织外部显性知识对组织而言,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与组织的核心能力关系并不紧密。但它是组织生存并与社会进步保持一致所必需的,否则组织将落后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而被淘汰。同样的,组织内部显性知识对组织员工而言,对短期的个人能力提升贡献有限,但通过对组织内部显性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将理论知识实用化,进而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专有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竞争力。

因此,通过组织学习培养人才,首要的是面向全体的组织文化教育,培养符合组织发展需要的员工:“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经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人才选拔的筛选,将与组织价值观较契合的员工通过进一步的组织文化教育,逐步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愿景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将组织的价值观等核心文化与组织发展历程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进行教育,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身正,不令而行”“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过程学习。在组织实践中的学习,也就是“干中学”。在实践中学习的效果好于单纯的理论学习,“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学习型组织在组织实践中的过程学习,可以实现组织知识的增值。增值的数量,和组织学习的能力成正向关系。

由此,组织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应有战略眼光,稳固基础,注重人的素质提升,既有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论语·卫灵公》)。 正如孔子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者对人不培养只使用就是“以不教民战”,是“弃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对事业不负责任,先教后用,教用结合,培训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训的标准是什么?关于成才,孔子主张“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要成为杰出的通才。从“文,行,忠,信”的“四教”,孔子的育才思想是知识、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并重,也就是“德才兼备”。“学而优”,不但要通晓业务知识、技能,更要通晓世务,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并能运用自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孔子对人才培养的标准的阐述指出,人才素质的四个方面: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做事以道德为原则,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真才实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论语·述而》)——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工作立足点放在实现组织纪律、组织目标、组织精神上;将个人与组织其他成员的人际关系正确定位,妥善处理;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不断提升的才能。

同时,培训不搞统一模式的“一刀切”。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教育方式,以致于针对不同人才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侧重点:“因材施教”。组织培训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基础,不同问题,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就应该进行权重区分。进一步分析,培训应契合组织市场营销进行的原则,不同员工,不同需求,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安排上要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同细分市场企业要开发不同产品去占领,对应员工培训上,要有不同内容,不同教材,不同的方式。

而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隐性知识属于组织核心能力,通过内部学习课扩大其适用的范围。这也是前面所述的学习交流与共享原则的集中体现。

组织除了充分挖掘组织内部员工的知识资源外,对“外脑”的使用也是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的重要手段。组织外专家、学者等人才资源也应包括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内,特别是一些小型组织,尚未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专门的培训机构时,完全可以通过外部专业机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组织不断培养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使人才资源不断扩充,人才结构趋于合理,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以上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进行使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得以不断的发展。

四、结论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5

[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

(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细节关怀”“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三严三实”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省委、衢州市委以及江山市委重要会议精神,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紧密结合我台实际,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通过“四学四力”即学理论、学政策、学科学、学技能,着力增强我台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实现江山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创建目标

(一)培养先进学习理念,学习力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概念、理论及要求有比较准确、系统的理解;“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得以确立;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行为趋于组织化、规范化、经常化,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营造出广大党员崇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优良环境。

(二)强化执政为民意识,执行力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根据市里要求,结合我台实际,深入推进“执行力提升工程”,强化执行理念;通过开展学习讨论,推动党员干部在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工作力度和工作满意度方面有新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

(三)弘扬知行合一学风,创新力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水平有新的提高;不断把理论武装向深度拓展,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优的党员队伍;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我台实际,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和机制制度上有新的创新。

(四)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公信力明显提高

通过学习,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得到加强;努力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得到更好发扬;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主要内容

(一)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是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著作,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加深理解,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上下功夫。二是认真学习、党规和党务知识,切实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三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紧密结合我台实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党员。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广电实际开展各类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加强从政道德建设,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主观世界的改造,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用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干部群众、引领社会风尚;教育引导广电从业人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职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争创精品栏目节目。

(三)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党情、市情和单位实际情况的学习教育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进行世情、国情和党情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多变形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学习领会中央、省、衢州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和省、衢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在广电新闻队伍中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不断转化学习成果。(四)深入开展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教育

要紧扣时展脉搏,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拓宽知识领域。要围绕“抓学习、提素质、争发展”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着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促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水平。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市场经济、金融贸易、法律法规等知识,重点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学习广电系统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广电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在广播电视台单位内部要构建领导责任机制,发挥管理层和党组织成员的能动性,明确党组织领导层的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形成上级带下级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党组织建设活动能够有序开展。领导层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头调研、带头发言,鼓励党组织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二)完善制度体系

首先要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其次要强化学习动力机制,将构建学习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工作纳入到综合考评体系,将学习情况、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情况等进行考核评估。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学习情况的考察,把学习能力和效果作为考察的内容,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内容。

(三)营造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宣传的优势,传播科学的学习理念,及时总结和推广单位和部门中学习型党组织的优秀经验。加强文化引导,通过文化的教育引导党的政策方针能够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正确与否的能力,再外化为执行制度的自觉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利萍.以学风建设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06).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代表着学校精神,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基层学校党组织肩负着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进行管理、监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责,是方向。是旗帜。基层学校党组织要切实肩负起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校园精神的重任,从自身发展角度和管理要求出发,去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基层学校党组织成为校园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者。

引领校风、学风、教风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 、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 态 ,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 、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 、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形成集体成员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激发学校成员内在动力,催人奋进。好的校风要靠党组织的引领。党员是学校的精英,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教育,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让党员在校风建设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是要加强学习。学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了解党员教师的思想动态,抓好党员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开设教育论坛.组织专题研讨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社会考察等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学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让理论武装工作真正入脑人心,能对不良观念、不良风气形成冲击。其次是要引导党员、教师追求教育的真正价值,追求教育的幸福。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必须有情感的融人,教育作为一种“灵肉交流的活动”是一个需要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没有教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要让党员教师认识到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不是牺牲而是享受。引导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充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实现生命的价值。第三,要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促进 良好校风的形成。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在校风建设上起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要“先学一步.先走一步,做出表率”.使学校形成 “风正”“气顺”“校兴” 的良好氛围。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 点 、作风和风格 ,是教师道德品质 、文化知识水平 、教育理论 、技能等素质 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f包括工作作风建设1。当前要着重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组织要 自觉担负起这个重任 。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考核办法 ,将师德师风情况纳入学校各类先进评比考核内容 中。通过开展“师 德之星”评比、表彰和宣讲活动 .引导和激励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 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 、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基层党组织要以德育工作为抓,通过组织开展生动活泼 、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传统教育 ,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进而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规范学习行为,培养良好学风。党组织还要通过对共青团的领导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领导工会、妇联以及学校社团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引领校 园文化阵地建设

校园文化阵地指的是学校文化室文化栏 、文化廊、文化墙、文化角等文化设施,它集中体现了校园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体现了学校精 神 ,充分彰显了一所学校师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审美道德修养等内在品格,是校园精神之所在。是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综合体。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学校党组织要深入挖掘学校历史 、文化积淀.结合德育工作要求引导校 园文化阵地建设.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要组织引导学校利用学校图书室、走廊、围墙,充分挖掘校园角落、露台等进行文化阵地的建设,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文化阵地要弘扬主旋律,主题突出,旗帜鲜明

1.文化室——拥有适宜教师、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教育教学杂志,展示学校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并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激励师生铭记历史开拓创新。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专业文化馆,专题展示科学技术、地域文化、传统文化。

2.文化廊、文化墙——“让墙面说话”。在校园的走廊、墙面上悬挂学生的作品、名人的照片;利用楼道转角、柱头张贴警示语.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慢步轻声”等;围绕一个主题布置宣传图片,进行爱国 、爱乡教育,进行文明礼仪、尊老爱幼等传统教育,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宣传等。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文化长廊、读书长廊等 ,将多种文化因素融合一起 ,展示校园文化的建设成果 。

3.文化角——“让墙角开花”。利用校园的角落、闲置的空地,进行艺术构思、创造,结合绿化、美化,设置山石、流水、盆景、塑像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内有古迹的学校,要注意保护,围绕古迹建设文化角,追溯古迹历史 ,挖掘古迹内涵,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

引领校 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 ,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党组织要以人文关怀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党内关怀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1.谈心交心制度。要改进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人为本建立谈心、交心制度,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从党员、群众的实际出发,多体察、体谅人心。党组织负责人要定期找党员、群众谈心,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谈心交流,将思想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8

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文化是决定组织行为方式的组织内各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潜移默化地指导组织内各成员的行为。其共同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群体的凝聚力和对价值观念的认同感,而且可以利用群体内部的作用力来巩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1]成员在融入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组织文化,并可能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教育在组织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一组织文化一经形成,总会表现出相对稳定性。但组织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当组织外部或者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成员的应对方式不但能够强化当前的组织文化,而且也可能引入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组织文化产生影响。

从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入手分析组织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这是组织文化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启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主流文化,稳定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2]。

1.1组织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群体整体意识,提高团队精神.

塑造共同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目标,通过对组织内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的订立,共同认可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对整个组织内各成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不仅表现为组织文化对成员思想意识的影响,对各成员言行举止的引导和约束,而且表现为各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的建立。这种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提升团队精神,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有助益。

1.2组织文化有助于协调大学生群体的内部关系

这种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内部的主流价值取向取决于组织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组织内部的主流价值观以不成文的方式约定了组织成员间和谐共处的方式,使各成员间更有效地交流协作,甚至互帮互助,有效减少组织成员间的摩擦,推动形成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1.3组织文化有助于良好的校园、班级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形成

校园、班级文化是在校园或班级内部形成的一种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模式。组织文化(具体在大学生群体就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中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影响和约束着大学生们的行为。这时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强制性,就像一股看不见的力凝聚并引导着成员们朝着一个既定的共同目标坚定前进。校园、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共同构成了凝聚功能,改善了校园、班级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

2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以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化心理随之转型。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发生着明显的转变,并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重个体轻整体、重物质轻精神和重网络轻现实的特征。

2.1重个体轻整体

当前大学校园学生管理尤其是班级管理中经常遇到集体活动难以组织,唯有靠个别学生干部或者活跃分子独撑台面的情况。如果再缺少了奖学金、助学金等的吸引力以及作为这些物质奖励的重要参考标准的班级量化积分对集体活动的奖励,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不得而知。除加分奖励以外的集体活动,学生们参与动力严重不足。班级活动中,小团体划分明确,部分同学之间有明显生疏感,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偏离了班级主流文化,表现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价值观出现错位。

2.2重物质轻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金钱和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被夸大,精神追求的价值被轻视,社会大众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随之被腐蚀,导致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道德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逐渐弱化。受到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缺乏理想信念,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影响恶劣,既有悖于大学之大在于精神追求的高远,又与高校的办学初衷严重背离。高校培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该是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

2.3重网络轻现实

伴随着对网络世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们享受了更便捷的生活,但是也过度依赖网络生活。大学生本可以将他们的某些想法和感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出来,在现实中享受真切的关心和回应,让自己过得更积极快乐。但是过多地把目光和精力投向网络,在虚拟世界中无止境地自我渲染自己的情绪,给自身徒增许多烦恼,甚至自身出现了问题也无人知晓。如果他们可以更多地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学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学会更多与人相处的学问,大学生们就会尽早体验和适应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增加更多的竞争力。

3组织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

组织文化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对其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尤其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需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组织内部的共同价值观念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共同价值观念。根据以上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的分析,结合组织文化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3.1运用多元化评价标准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标准在学习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所以对思政理论课的创新应当从创新教学评价开始。自思政课开设以来,虽然教学评价方式在不断改革,但总的来说因为这门课程教学效果难以精准量化而且教育的成效是动态的,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仍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动态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更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结合当前学生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思政课教学中不断突破学习态度、理论学习成果等作为一元化的评价标准,探寻并总结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状况的评价标准,增加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大局或整体意识等方面在学生成绩评判中的权重。在新的评价标准中可以适当考虑加入学生群体内部相互评价在成绩评判中的比重,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群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充分发挥组织文化尤其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群体内部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成为检验共同价值观念落实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3.2融合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多渠道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传授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鲜活的具体生活,它需要融入社会实践中。这样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就既不会因为脱离青年群体的文化让他们难以接近,缺乏共鸣,影响学生的获得感;也不会因为过于重视趣味性而陷入庸俗化和碎片化的误区。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广泛选取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和价值观导向融入案例分析、问题讨论、与学生谈话中等。教学内容设计既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影响和指导生活,增强思政课自身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结合学生广泛依赖网络生活的现实状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显性和隐性教育渠道让学生能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刻认同。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平台更快捷地对学生关注的事件作出正确评价和观点引导,利用新媒体平台在传播中的互动性,更快更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时变化,在线上和线下各平台的教育中更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3.3重点培养一支有凝聚力的学生党员干部群体

学生党员干部是学校、班级组织的核心,也是开展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的抓手。集中优势教育资源重点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干部群体,并充分发挥这一群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地把学生和他们的组织牢牢地凝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教师自身应当积极参与和体验学生群体的生活。不仅是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实事求是地开展教育工作,而且教师自身亲和力,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的提升都离不开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这些学生党员干部的定期和不定期交流,首先,牢牢掌控这群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如果放松了对这群在学生中影响力巨大的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就如同自动放弃了到达教育目标的着力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那么预期能够达到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加强对学生党员干部群体的思想教育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思想觉悟,政治觉悟,道德觉悟上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学生党员干部都要遥遥领先,这样才能在群体中传播更多的正能量,领导着大学生集体创造出青年一代的成绩。总之,要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中使学生党员干部得到培养和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价值观逐步转化为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更好地引导和约束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9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此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以此来引领前进的方向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认真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国家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当今社会形态,使自己的思想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工作中做到勤俭自律、认真工作,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遵守国家的法规法纪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应有的表率作用。工作责任心强,不分份内份外,不计较个人名利,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二、强化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并且使学习形式多样化。

本学年以来,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组织全系党员、教职工和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共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五风”建设实施意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支部考核意见》和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与建设工作的相关文件和资料等,通过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和教职工的头脑,把理论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查找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学习促工作,从而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全体教师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本学年组织教师参加学院一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每月组织支部成员集中学习,同时要求全体党员个人自学,理论学习与参观学习相结合;每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结合《中共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文件的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学院的校史展,参观展示后党员们畅所欲言,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言语中流露着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热烈拥护和对党取得的丰功伟绩叫好,都表示作为学院的一份子会更加热爱学院,将自己的前途融入到学院的改革发展中,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学院的发展再立新功。通过参观、讨论激发了全体党员爱校、爱党、爱祖国的热情。

2、强化全体党员和教师的责任意识。要求全体党员和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人人争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系党支部讨论制定了《人文社科系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试行),以此来协助辅导员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推动系、学院学生工作的开展。

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视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和学习。

组织各班级通过板报、支部生活、学习园地、主题班会、形势报告会、讲座、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对党史党情、党的性质、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组织支部委员于2009年11月27日下午,在本系文秘班教室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一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党的发展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纲领、党的制度、党的纪律、党的组织原则、如何规范填写入党申请书等,通过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们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纯正了入党动机,他们都表示今后不只在政治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还要在行动上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抓好党建工作,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养成

1、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抓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对思想比较成熟,具备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适时地纳入党组织中来。本学年人文社科系支部按照院党委的要求,积极组织、选拔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参加学院组织的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的学习,多方位考察预备党员,分别召开支部大会对2位预备党员同志进行转正讨论,对11位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发展为预备党员。

2、支部加强对系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支持系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力求一切决定做到公正、透明,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师能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

3、进一步完善我系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依据院各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学生管理措施办法,实行人性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为此本学年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系学生德育考核标准,并已实施。通过实施的情况来看,全系学生能遵守院系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德育量化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了自己言行,营造了良好的系风、学风。

4、收集信息,调整工作思路。本学年分别召开4次教师、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师、学生对院、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及时调整教学管理、专业课程开设、管理、服务等工作思路,提高专业建设的时效性,将管理工作、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5、积极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实行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发挥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在教师、学生中的影响力。继续抓好党员教师工作作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更好地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形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及时传达学习中纪委关于反腐败的最新指示和精神,通报重大违法乱纪案件,增强教师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全体教师、干部筑牢思想防线,防范于未然。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了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精神,在教师中开展了“铸师魂立师德”的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进行了充分讨论,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老师,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进一步纯正了教风。

7、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9年5月25日下午2点28分,在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波及到了学院所在地眉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文社科系党支部与全体师生一道,临危不惧,团结奋战,共度难关。我们有序组织,安全疏散,并实行领导、辅导员、教师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老师认真履行职责,随时查看学生就寝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等。地震后我系迅速摸清受灾地区学生家庭情况:a、帮助学生联系家长,询问受灾情况。b、统计受灾学生人数。c、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开导家庭受灾的学生,由于工作做得及时,无一人因家庭受灾而产生心理问题。组织全体党员、教师捐款捐物,所有教师包括外聘教师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尽最大努力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组织留校学生组成志愿者队,到县医院义务服务,帮助抬伤员、看护病人、拿药、送水等。由于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位学生因为地震原因而退学。被省教厅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础党组织。

四、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本着“一发挥,一组织完善,一建立,二促进,六加强”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如下具体工作:

1、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工作中的模范作用。本学期人文社系党支部积极参与了对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积极支持系主任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开展工作,保证系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把工作重点放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上,关心和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在本学期学院举行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我系教师理论、实践赛课获团体三等奖,党员朱冬梅老师获学院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党员余莲君老师获学院说课比赛二等奖。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树立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带动全体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党员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并用自己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学风建设、组织纪律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改工作。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我系廖敏老师负责学院口语精品课的组织、实施工作,得到学院的肯定。积极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缩短教材与实际工作运用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听课、评课及调研指导工作,对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听课评课,保证了教学效果。

3、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师、辅导员的考核加大岗位职责、工作成效和实际贡献的权重,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勇挑重担的,加大表扬的力度。同时定期征询学生对专业课的各方面建议,掌握授课对象的思想状态,及时在授课方法、授课内容、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上进行调整,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注重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钱财物安全管理、饮食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7级汉语1班学生王曹有心理问题,在系领导、辅导员、家长的密切配合之下,解除了王曹自杀的心理倾向,得到及时的救治。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及行为教育,严格学生早晚自习、早操、课间自习、晚就寝的检查,严格考勤制度,严格请假制度,严格卫生检查。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为了使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实行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分散实习的学生要交实习单位的证明、以及单位的联系电话、实习指导人的姓名。将全系实习学生按人头分给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与管理。

5、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特邀招生就业处处长黄文清、范永军老师和黄梅老师为06级、07学生进行了与就业相关的讲座。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要求全系每一位教师向毕业学生推荐2各就业岗位,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院、人事局召开的招聘会,多方面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寻找工作岗位。今年08届的毕业生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实现就业签约率100%。

6、促进师生全面参与评估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评估体系,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深入剖析、查漏补缺,确保各项评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迎评促渐相关资料并进行大讨论,开展了与评估相关的辩论赛。

7、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先选优机制。为了能真正在学生中评选出各个方面好的学生,系根据学院学生管理条列,结合本系学生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选条件。在评选的过程中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和指导分工会、团总支和系学生会工作

1、党支部按照学院工会章程和学院工作部署,指导了分工会的各项活动,组织工会会员参加院工会组织的广播操比赛获一等奖。开展了以“事业、家庭和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了职工篮球赛、职工卡拉ok大赛,通过活动活跃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

2、加强了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实行周末列会制,共同探讨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成才搭建平台,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大胆地开展工作。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发挥系团总支和学生会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迎评促建这个工作重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师生同乐歌手大赛。(2)、新生联谊活动。(3)、主持人大赛。(4)、教师职业口语大赛。(5)、三笔字、简笔画比赛(6)、作文比赛。(7)、迎评促建演讲比赛。(8)、迎评促建辩论赛。(9)、英语故事演讲比赛。(10)、英语话剧表演赛。(11)、说课比赛。(12)、教案撰写比赛。(13)、学生守则考试。(14)、足球赛。(15)、乒乓球赛。(16)、广播操比赛。(17)、踢毽子比赛。(18)、班级篮球赛。(19)、羽毛球比赛。(20)、拔河比赛。(21)、组织了一次以“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的辩论赛。(22)、以“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寝室文化建设。(23)、教室文化建设。(24)、迎奥运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25)、以运动会为主题的海报比赛。

2、为了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塑造学生优良的人品,人文社科系以课堂、板报、支部生活、学习园地为阵地,营造浓厚的思想教育氛围,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开展了一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学习雷锋树新风”、“遵守道德规则树文明新风”、“迎奥运”、“爱国主义”、纪念“12.9”。(2)、每月开展支部生活、学习园地检查评比活动,并评出名次。(3)、在眉山市东坡区敬老院举行“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组织学生会成员开展关于“调查农民生产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5)、开展了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为主题的座谈会。(6)、邀请蓝天公司经理为07级学生举行以“职业素质与礼仪”的讲座。

3、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观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能力,人文社科系在学生中开展了高年级学生到低年级班级实习班主任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对口班级的高年级班级中每周派2—3名到对口班级的低年级班级做见习班主任,时间为一周,协助辅导员管理班级具体事务。

七、存在的问题

1、支部活动的开展还应多样化。

2、需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