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外包服务合同集锦9篇

时间:2022-05-18 20:52:47

外包服务合同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1

1、招标编号:SXYC-20xx12

2、招标内容:确定后勤服务外包长期供应商,用于绍兴市烟草公司新昌分公司的保洁、值夜、其它日常零星维修(包括房屋零星维修、水电零星维修)等后勤保障。服务期两年,合同一年一签。

3、招 标 人:绍兴市烟草公司新昌分公司

招标: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4、投标供应商资格要求:

(1)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在国内注册的独立法人,且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2)投标人须在浙江省新昌县或者嵊州市范围内具有固定的办公、经营场所,且能够及时响应需求并提供服务;

(3)投标人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4)投标人营业执照内需具有物业管理相关经营范围。

5、购买招标文件:

1)时间:20xx年12月11日至20xx年12月19日每天9:00-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关镇鼓山中路127号新昌烟草分公司。

3)招标文件价格:300元人民币/本,售后恕不退还。

6、购买招标文件时应提供的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资质证书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2)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3)领取人身份证复印件。

7、招标文件答疑:各投标人如对招标文件有疑问,请将书面材料于20xx年12月20日16:00前传真至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传真号:0571-56975091),招标人仅对投标人提出的合理疑问进行答复。招标人将于20xx年12月23日16:00前给予书面答复。

8、投标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新xxxx草分公司4楼会议室

投标截止时间:20xx年1月6日10:00(北京时间)

9、开标时间: 20xx年1月6日10:00(北京时间)

开标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新xxxxx山中路127号新昌烟草分公司4楼会议室

10、联系方法:

招 标 人:绍兴市烟草公司新昌分公司

地 址: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xxx电 话:0575-8xxx691

招标招理: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杭州市滨xxxxx楼招标公司

邮 编:310053

联 系 人:孔工

电 话:0571-56975088

传 真:0571-56975091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2

第一条、双方义务

1、甲方义务

a、负责与船东签订劳务外派协议,负责向乙方解释本外派合同,说明工作性质和内容。维护乙方在外派期间的合法权益。

b负责办理派遣乙方赴外轮工作的有关出国手续。负责办理乙方的外籍证件。办证费用根据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合同约定执行。

C对乙方有绝对领导权,有责任监督乙方在派出期间的行为。

2、已访义务

A身体健康,具有符合甲方要求的合格的远洋船员资格。

B绝对服从甲方领导,同意并服从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劳务外派协议,同意并承诺严格履行本合同的各项规定。

C遵守所服务的船舶所有者或其管理者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船员的指挥。遵守国际法规,为个人行为负责。

D必须具备海员证、护照、船员服务簿、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书、适任证书(高级船员)等有关证件。所有证件应当符合中国海事局对船员的要求。负责提供甲方所需的其他证明材料及办证用照片(自费)等。

第二条、合同期限及合同的履行

1、本合同期限为___个月(在船期间)。合同起止日期按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协议执行。合同期内乙方不得擅自离船终止服务。

2、乙方在合同期内因任何个人原因请求辞职均视为违约,由此产生的下船交通费用由乙方自负,同时扣发全部合同奖金。

3、乙方如遇配偶或直系尊亲病危或举丧之事,要在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提前离船。下船的交通及食宿费用甲、乙双方各负责一半。

A本合同届满时,如船舶在航行中或停靠不方便之港口,则合同自动延续到船舶到达船员可以离船之港口。合同届满时如船舶在远离中国之港口,且几个月后才能抵达远东港口,乙方有义务继续履行合同直至船舶回到远东地区方便下船之港口。

B乙方因工伤、病,且有医生证明或由于船舶原因及不可抗拒原因造成乙方不能继续在船工作的,从下船之日起,合同自行终止。

C本合同期内,根据船东安排调遣乙方到其它船舶工作,乙方应服从安排,本合同继续履行。

D乙方在船上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每周七天。因船上工作需要加班时,除非得到船长的批准,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大副、大管轮每天上午安排、带领、监督本部船员工作)。

第三条、乙方待遇

1、在合同期内实行国外工资制,外币工资标准按本合同本条第二款的标准执行。

2、乙方在合同期内的工资标准(以美元计算):a=b+c

A合同工资总额:_USD____(美元____元整)/月

B合同奖金:___USD____(美元____元整)/月。

C实际每月留船薪:USD____(美元____元整)/月

3、乙方的合同奖金,在合同履行期间,暂由甲方保管,待乙方完成合同后,由甲方代船东或其管理者一并发还(不计利息)。如乙方违约,则根据合同规定,酌情扣发部分或全部合同奖金。

4、乙方因正常履行合同上、下船的交通及食宿费用(指接到甲方通知从实际居住地至集结地和返回中国下船港至实际居住地),按甲方规定的标准由甲方负担。

4、甲方与乙方为劳务关系。合同期内乙方在国内的其他福利待遇及其家属生活问题与甲方无关。

第四条、违约条款

1、乙方在合同期内因违反船东或甲方的规定或国家外事纪律,发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消极怠工、无理取闹、不服从指挥以及工作不称职等原因而被遣返,甲方有权扣除乙方部分或全部合同奖金。同时有权向乙方追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

2、乙方因走私、贩毒、吸毒、或违反船舶停靠地法律、法规而被刑事处罚或罚款时,刑事责任乙方自行承担,罚款由乙方自负。甲方有权扣除乙方的全部合同奖金并向乙方追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3、乙方承诺完全同意本合同规定的薪酬标准,并承诺在合同期内不向任何组织就船员薪酬问题提出要求,不接受任何组织或在其影响下由船东或管理者支付的额外报酬。对于在国际组织强行要求下船东或管理者支付的合同工资以外的报酬,乙方有义务全额将此报酬返还船东或管理者。违反本规定者,甲方有权以此数额为标准从乙方合同奖金中扣除,同时保留向乙方追偿因此而产生的其他经济损失的权利。

第五条、劳动保护与保险

1、乙方在合同期内享有与船上其他船员同等的劳动保护权利。甲方按船东规定发给乙方工作服或工作服费用。

2、甲方保证船东或其管理者为乙方办理合同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乙方在合同期内因工伤、亡,甲方负责向船东或其管理者索要保险公司按规定赔付的保险金,并全部交付乙方或乙方的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乙方在合同期内因工伤、病住院,医疗费用由船东或其管理者支付。甲方负责督促船东或其管理者按合同规定执行。

3、甲方不得挪用支付给船员的因工伤、亡赔偿金;乙方也不得向甲方索要超出船东或其管理者赔付标准以外的补偿。

4、乙方在船期间,由于潜在的疾病突发或乙方有意隐瞒的旧病复发,其在船期间的治疗费按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合同规定办理,甲方不再负责其再次发作后的治疗费用。

、乙方在上船前及合同终止后发生的疾病及意外人身伤害与甲方无关。

6、乙方在合同期内罹患、发现的下列疾病,医疗费用由乙方自负:

各种性博_艾滋病;镶牙;乙方在未上船前已经患有的各种慢性疾博_

第六条、双方商定补充条款

第七条、其它

1、本合同于_____年___月__日在____签订,共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2、本合同解释权在甲方。_

3、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该仲裁为终局仲裁。

甲方: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

外派劳务合同附件:

关于因公伤亡保险赔偿金分配的声明

姓名:

职务:

所服务船舶名称:

本人在__________轮服务期间,如果因意外身亡,根据保险合同应得人身保险金,按如下百分比,在表格所列亲属中分配。本人在船上应得的工资余额及其他私人财物,全部归(妻子_父母_子女_)所有。

序号_姓名__与本人关系______联系地址/电话_________百分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名:_____________

乙方手印: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3

关键词: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社会成本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14-02

一、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与社会成本的内涵

受西方行政改革思潮和“重塑政府”运动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尝试将部分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以订立契约的方式交由私营企业或民间组织等非政府部门,这就是政府公共服务委托外包,简称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或政府外包。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体现了其巨大的优越性:增加了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了对公众需求的回应性,满足了公众对于公共服务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此外,公共服务外包顺应了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潮流,纠正了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失灵问题,公共组织规模、人员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抑制了政府规模扩张的冲动,促进了廉洁、廉价政府的建设。

在公共服务外包这一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隐藏的是一定的社会成本。对于社会成本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英国经济学家科斯在其《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将社会成本归结为交易成本和外部成本的总和。这一概念是经济学上的分析,更加偏重的是经济成本。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则认为,社会成本是一切涉及社会个别成员和集团的负担、损失、痛苦、牺牲或辛苦的现象。在科尔内的定义里,社会成本既具有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成分,也有不可用货币衡量的非经济成分。笔者认为,社会成本是与社会效益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由全社会,包括公众个体、社区、政府等,为实现社会效益而必须承担的除了经济成本以外的所有其他成本。社会成本往往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对我国公共服务外包引发的社会成本进行分析对于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外包制度化建设、对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进行有益探索和推进公共行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社会成本分析

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社会成本构成是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增加腐败的治理难度、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公共服务供给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等四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利益的调解功能,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将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利益的分化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的激化,给我国社会和行政改革增添不稳定因素。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社会不稳定,人们的自由、幸福和富足也不可能实现。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承担了公共服务改革的成本,违背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共服务外包引发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包方的选择性供给。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往往引发委托问题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私人厂商作为经济人倾向于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往往只为最有利可图的部分公众提供服务而忽略农村、偏远地区等支付能力弱的公众的利益,引发公共服务供给上的“撇脂”即选择性供给问题,导致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

2.委托方的监管失效。首先,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往往简单地认为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随着外包合同的签订也同时转移到了私人部门,从而忽视了对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问题。其次,政府部门与承包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承包方可能利用自身在信息上的优势,使公共部门的监管难度增加。最后,公共服务外包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短,公共部门缺乏具备相关经验与能力的工作人员,使得合同监管的力度较低。

3.政府调节作用的缺失。公共部门在将公共服务外包后,往往忽视了自身在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中纠正市场失灵的责任,政府调节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承包商在签订承包合同后认为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将导致自身无利可图,而部分公众却因自身较低的支付能力而享受不到服务。政府调节作用的缺失将增加公共服务外包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危险。

(二)腐败问题的治理难度加大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4

一、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条件

浙江作为长三角重要区域,是中国经济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投资经营环境良好、市场经济发达,信息技术先进,优秀人才众多的省份。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加快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

(一)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处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浙江省正处于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的新阶段。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769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42美元,位居中国大陆省区首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增长12.1%,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入世十年,浙江的对外贸易从2000年的278.3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534.8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走向全球;外资引进从2000年的25.1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00.5亿美元,大大推动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调整;境外投资也从2000年的1514万美元增长到33.6亿美元,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创造了一个海外浙江,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从技术发展水平看,处于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重要跃升期当前,浙江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2010年浙江全社会科技技入80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2.5倍;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2%提高到1.82%;研发人员20万人,是2005年的2.5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三位,有效专利数居全国第二位。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杭州、宁波、嘉兴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嘉兴市为副中心,其他市和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三)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单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浙江要实现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寻求和培育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明确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专门出台了《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在市场准入、要素保障、集聚示范区发展、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吸引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服务外包政策环境,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成效

服务外包是智慧型产业,环境优美的办公场所和有睿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它的重要发展条件,浙江无一不具备。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步较快,成效显著。大力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正是基于浙江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一)服务外包区域发展格局更趋优化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服务外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确保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各地产业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情况,浙江服务外包已构建“一核三区多点覆盖”的区域发展框架,形成以省会城市杭州为核心,宁波、金华、嘉兴为三个产业集聚区,全省多点覆盖的服务外包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杭州作为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一枝独秀,成为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布局的核心。宁波、金华、嘉兴作为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积极打造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同时争取列入国家示范城市。湖州、台州、舟山、温州、丽水等地结合地区经济特点,积极发展重点领域的特色服务外包产业,形成浙江全省多点覆盖的差异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服务外包总量持续高增长据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统计,2011年,浙江省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444175.69万美元,接包合同执行额为327696.04万美元,合同执行额同比增加76.54%。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为324488.42万美元,离岸合同执行额为259188.18万美元,同比增长50.15%。进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注册登记的浙江省企业有2108家(2011年增加612家),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的企业总数为557家。其中,离岸执行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49家,离岸执行额共179964.24万美元,占浙江全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的69.43%。其中,离岸执行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14家,离岸执行额115829.62万美元,占浙江全省总额的44.69%。经过三年的努力推进,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成为涉外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一道亮点。

(三)离岸市场分布日趋多元化2011年,浙江服务外包市场又有新拓展,除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外,香港、德国、芬兰等成为浙江服务外包的新兴市场。浙江全省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对美国的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达88172.56万美元,占浙江全省离岸执行额的34%;对日本的合同执行额30556.67万美元,占全省的11.78%;对香港的合同执行额17213.70万美元,占浙江全省的6.64%;第四至八位分别为:德国、芬兰、韩国、意大利、英国。相比较,浙江省企业多为欧美主流客户直接提供外包服务,具有较强的接包能力。浙江省服务外包市场结构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外包市场的多元化分布正在深刻改变着浙江的贸易格局。

(四)杭州“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07-2010年,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杭州离岸执行额年均增长121.97%,进入商务部服务外包管理系统备案的企业有727家,解决了17.5万名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就业。2010年杭州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15.53亿美元,增长69%,是所有行业中增长最迅速的。从2011年浙江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情况来看,杭州市首次跃上20亿美元台阶,占浙江全省的78.35%,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148家,离岸执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29家。杭州市已形成以道富美国、浙大网新、思科、凯捷、惠普、诺基亚西门子、东忠软件、虹软科技等为核心的服务外包骨干队伍。在示范城市杭州的引领下,其它主要城市宁波、金华、绍兴、嘉兴等服务外包产业风生水起,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全球来看,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浙江在这一阶段开好头,起好步,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总额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三,总体处于良好发展态势,为下一阶段服务外包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浙江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但与长三角江苏省、上海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欠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比重偏小,服务外包人才供需匹配性不强,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将服务外包培育成为浙江新经济增长点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三、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做法

努力打造“浙江服务”整体品牌,不断提升服务外包产业整体竞争力,将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先进省份。积极建设浙江“服务外包大省”,以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启动浙江新的发展引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为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提供新的支撑点。

(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快浙江“服务外包大省”建设浙江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以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为重点,以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通信网络研发、电子商务、动漫及网游设计、人力资源、物流货代、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行“内外并举”的双轮推动战略。重点发展美国和日韩市场、努力开拓欧洲市场,在国家更加关注内需市场成长的大背景下,积极培育在岸市场。从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实施和加快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形成浙江省“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将浙江建设成为国内外服务外包的的重要承接地,打造“浙江服务外包”品牌形象,加快浙江“服务外包大省”建设步伐。借鉴江苏服务外包城市产业圈经验,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应以杭州为中心,以宁波、嘉兴为两翼,向全省各主要地市全面铺开,构建一个浙江省“服务外包城市联盟”。联盟各成员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定位,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方面加强相互之间的互补共享,形成浙江服务外包的整体优势。

(二)各地市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服务外包重点领域杭州在国家示范城市创建色鲜明,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国内领先的软件外包开发中心和中小企业的托管应用管理中心,基本建成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城市,打响“天堂软件、杭州外包”服务品牌;宁波充分发挥现有的港口地理优势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产业优势,积极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外包中心,并积极创新政府服务外包;金华作为浙江第二大信息传输和交换枢纽,充分利用其信息增值服务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独特优势,着力发展网游服务外包、影视和动漫制作外包;嘉兴共享沪杭等大城市的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商务成本优势、田园型宜居城市等优势,逐步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摇篮”;温州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外包;台州重点发展医药研发外包;舟山重点打造海洋服务外包品牌。在国家示范城市杭州的引领下,各地市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努力提升在全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总额和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中的占比,推动浙江承接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发展。

(三)建设和发展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培育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借鉴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案例,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企业以及具有创新黏结功能的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四大主体。四大创新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交流,相互激发,进行信息、人才、技术、项目和政策等资源的高效配置,显著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充分实现产业集群的创新价值。服务外包园区作为承载、孵化和促进服务外包企业的物理载体,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浙江已形成了部级—省级—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的梯队结构,但大部分园区欠缺创新增值服务,还没有形成整体对外的品牌效应。按照《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培训机构为配合单位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四大创新主体形成的“资源整合器“的作用,汲取与配置来自不同主体的服务外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资源,强化服务外包园区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将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培育成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承载地,不断增强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5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服务外包提供商向客户提供特定服务业务,以帮助客户降低或者消除在非核心业务方面的费用和成本,从而使客户集中发展核心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贸易形式,它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增长空间广、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资源消耗低等特点。服务外包产业是国际专业化分工深入分化的结果,已成为服务全球化时代的鲜明特征,撬动经济发展的新杠杆。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部署加快服务外包产业,意味着服务外包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今后三年培养一批中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使人才队伍规模和素质进一步提高。支持高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服务外包专业和人才结构,依照服务外包人才相关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改革试点,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高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开展互动式人才培养,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资深工程师的双向交流。”进一步强调了服务外包产业链要向高校延伸,促进高校相关专业转型并与服务外包企业共同发展。

二、中国外包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企业更加关注员工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给商务外包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机会。2013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7万亿人民币,新增就业106.5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8.1%。服务外包产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高增长、能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及推广,也在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提升。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服务外包会从基础的技术层面的外包转向高层次的商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这些外包的业务份额也将不断提高,成为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活力。

三、服务外包产业困局

凭借优惠的政策支持、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增长,产业规模和质量都取得了大幅提升。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到2020年将达230万人以上,人才已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然而,伴随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人才匮乏问题一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在全球外包服务市场所占的份额不到10%,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与加拿大、爱尔兰以及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服务外包产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关键的差异是中国缺乏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用流利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外包企业需要的人才包括:计算机类,主要包括IT技术服务、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等;金融类,主要包括保险、证券等;业务类,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仓储物流、贸易、客户管理等;创意类,主要包括广告、资源整合等;语言服务类,主要包括英语、日语等。外包服务企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任务决定了高职高专在承接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和外包服务企业缺乏有效衔接,资源不能互补。外包企业有岗位要求,但没有规范的用人标准;有职业能力指标,但缺乏具体内容详解;有技术指标,但没有规范的学科分类和教学规划。而高职院校有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但没有辅助的技术环境和操作工具去实践;有强大的师资队伍,但缺乏行业化、市场化的企业培训师资。

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传统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缺乏深度合作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开办时间较长的文科类专业,受专业课程设置及企业容纳实习生较少的影响,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专业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通常是在实习前才与企业进行接触,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缺乏深度合作。企业提供给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相关的工作岗位较少,学生在实习岗位从事的顶岗任务与专业知识联系度较低,如办公文秘、对外联络等,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差。当前我国外贸形式不景气也导致了大部分传统的外贸企业或涉外企业削减用人,减少或者取消与学校的实习合作,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更加难以开展。

2.专职教师缺乏企业经历,专业缺少双师型教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数为英语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从学校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长期的企业历练,缺少与企业的联系及人脉积累。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专职教师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无法协调校企合作,也不能负责企业文化宣传或者业务技能传授。专职教师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往往由于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实际项目载体及激励机制,学校与企业合作不深入等因素,难以获得企业的认同及取得良好的顶岗锻炼效果。同时,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在进行校企合作项目时,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和良好的合作意愿,在授课时存在流于形式,不能倾囊传授的现象。

五、基于商务外包服务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是服务外包产业中的生力军,高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及适应能力强,比较容易在服务外包产业中创造价值。因此,提高高职学生在服务外包产业中的竞争力是开展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影响到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外包服务进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是解决外包人才匮乏的重要途径。

服务外包包括BPO(商业流程外包)、ITO(信息技术外包)和KPO(知识流程外包)。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商业流程外包必需的外语教学优势和商务教学的资源。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类专业,单个企业用人数量少,在保守商业机密的前提下也无法提供核心岗位给学生实习,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基础差,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学生在课程实习和顶岗实习时专业对口率不高。因此以商务流程外包服务岗位群为出发点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设计,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走出校企合作的困境,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并融入外包服务的产业链中,促进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1.以岗位群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校企共同制订实践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产业升级对外语人才需要的变化,在商务外包服务中与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对应程度高的岗位群为国际贸易客户关系管理、国际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异地商务秘书、国际货运管理、金融服务、会展服务、办公室租赁服务等。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与服务外包企业合作,根据岗位群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同时,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加大企业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企业可以为专业认知讲座、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综合实训提供资深企业人作为兼职教师,使学生的实践课程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也是商务服务外包专业的一个典型特征。除了要求企业派遣优秀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高职院校也可以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赴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服务外包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外包项目,可以缓解商务英语专业服务外包教学师资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进入项目的教师提供了免费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师队伍的外包服务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海外实习实践项目

商务英语专业通过深度参与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交流项目,将海外实习实践项目引入顶岗实习阶段,使学生在实习阶段直接进入企业,真正参与商务服务外包行业的工作流程,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加强服务外包国际化人才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与服务外包企业选拔具备一定英文基础和相关外贸技能的学生,分批次组织赴海外参与相关岗位实践。学生和学校可以通过项目提升国际化基础、了解多国文化、增强外语能力、体验外包业务,提高学校教师对于外包岗位业务管理能力和认知相关技术的人才的培养标准。

通过海外实践项目,学生可以了解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开拓国际视野、丰富人生阅历;增强学生英语交流与商务沟通能力,提高外贸函电写作能力;提高外贸综合业务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技能,增强国际企业处理国际业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职业发展潜力。

同时,带队教师也通过学生的海外实习项目进行进修,配合参与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指导工作,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习进修完成后,使教师适应专业发展需要,优化教师队伍,为专业更深层次参与服务外包做好师资准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增加教师专业积累,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了解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感知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为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提供建议。

3.引导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服务外包行业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密集的特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商务英语专业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开展服务外包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通过举办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搭建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展示平台,促进兼备外语和相关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向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办服务外包微型企业。学生在服务外包行业的创业将使得学生获得较强的归属感和个人荣誉感,这样他们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更积极主动,同时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外包企业人事的指导,学生在创业中实践理论,职业素质和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创业成功的同时还可以为学校其他专业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4.尊重学生利益,搭建服务外包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实习交流平台

学生是校企合作的关键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利益,就是要使学生能完全了解服务外包企业,出于自愿参与服务外包项目。商务英语专业通过与服务外包企业联合积极举办服务外包人才招聘活动,搭建服务外包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实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根据岗位空缺和需求情况主动联系服务外包企业。同时通过及时服务外包企业招聘信息和接收实习实训信息,增加学生到服务外包企业的就业机会。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73-02

在经济发展急需寻求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之时,附加值高、低能耗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成了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分析人士称,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稳定外需的新亮点,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

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是促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从而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服务外包相关概念

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集中做自己擅长的、核心的业务,将本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以协议的形式交给更专业、高效的外部专业组织来完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服务外包(Outsourcing the service)是指企业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或开发责任委托授权给外部专业公司执行。服务外包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而产生的一种业态,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是把其非核心的、服务环节的业务委托给外部专业公司承接,而使自身更专注核心业务,这一发展模式称之为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根据商业需求分类,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根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境内外包。

二、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86.4亿美元,执行金额200.1亿美元,分別同比增长67.8%和65.7%,比去年全年总额分別高12.4亿美元和20.7亿美元。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09.2亿美元,执行金额145.1亿美元,分別同比增长69.8%和65.6%,比去年全年总额分別高10.9亿美元和0.7亿美元。截至今年9月,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5417家,从业人员286万人。前三季度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200亿美元,其中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45亿美元,同比增幅均在60%以上。

三、我校外包培训中心工作进展

(一)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申报

2009年上半年,我校成教学院领导参加了金华市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申报会议,根据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及各二级学院培训内容的划分,由信息工程学院具体负责申报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工作。

根据申报文件要求,制订了各类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方案和培训中心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制作了我校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评审认定汇报PPT。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信息工程学院圆满完成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的申报工作,并于当年11月份通过省商务厅的评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外包培训中心”成为省第一批14所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之一,为我校建立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升培养培训质量、满足服务外包企业用人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工作

根据外包企业人才培养对象划分,我外包培训中心培训种类主要有二:一是对服务外包企业现有在岗人员进行定制培养,由企业制订培养目标和具体培训内容,我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工作,以达到服务外包企业对员工的岗位需求;二是为我校有意向到服务外包企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共同组建“订单班”进行培养。

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高校为主导、以企业订单合同为基础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机会到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按照实际要求参加企业的岗位实践,初步具备外包企业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7

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及其发展趋势

(一)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涵义

金融服务外包(financialoutsourcing),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商实施原来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按照2005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监管指引性文件《金融服务外包》(OutsourcinginFinancialServices)中所给出的定义,外包商可以是发包集团外部的第三方机构,也可以是集团内部的附属机构。离岸金融服务外包(offshorefinancialoutsourcing或offshoring)则是指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境完成。按照前述的定义,离岸外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与海外不受本国监管的外包供应商签订协议进行的外包;另一种是跨国金融机构直接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来提供外包服务,从而将利润留在集团内部。

金融服务外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业务转移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于是近年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有三种形式:

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以下简称ITO):是指金融企业以长期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应用软件开发与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等。金融服务外包起初以ITO为发端,至今该业务在外包业务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ProcessingOutsourcing,以下简称BPO)是指金融企业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主要包括呼叫中心、财务技术支持、消费者支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BPO外包所关注的是支持金融机构内部的运作和客户的后端服务,通过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个业务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而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内提高利润水平。

知识处理外包(KnowledgeProcessingOutsourcing,以下简称KPO)是指金融企业将知识密集的业务,或者那些需要高水准研究与分析、技术与决策技能的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例如股票分析、市场研究、基金管理、风险评估、金融数据挖掘、债务重组等。与BPO外包不同,KPO外包位于价值链的更高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

(二)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趋势

1.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规模增长迅速。根据德勤公司2007年针对离岸金融外包的调查,2001年仅有不到10%的大型金融机构采用离岸外包形式,而到了2006年,超过75%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了离岸外包。离岸外包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构海外雇员的数量猛增,该报告认为从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每个金融机构的平均海外雇员数量增长了18倍,平均从150人增长至2700人,仅在2006年一年,在低劳动成本国家的雇员比例就翻了一番,从3%上升至6%。

2.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扩大,几乎涵盖了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领域。最初离岸金融外包集中于IT外包,近年来,离岸BPO业务也迅速增长,主要集中于业务处理、融资和人力资源管理,同时,高端的KPO离岸业务也在增长。德勤2007年的报告显示,近年来离岸金融外包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2003年,三分之二的离岸业务是与IT相关的,而到了2006年,超过80%的离岸业务覆盖了全面的业务。可以说,离岸金融外包起步于IT外包,成长壮大于BPO业务,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KPO业务。

3.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运作模式发生改变。过去离岸外包以外包给第三方为主。根据德勤2007年的报告,过去外包给第三方的比重超过一半。近年来,发包金融机构逐渐将BPO业务外包给集团海外自建的机构,而IT外包仍以外包给第三方为主。BPO业务更多地涉及金融机构的商业机密,金融机构担心将某些业务流程外包给第三方会丧失对服务的控制权,产生对第三方过度依赖,加大经营风险,因此,在海外自建机构承接BPO业务是更好的选择。

4.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格局初步形成,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在全球离岸金融外包市场中,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主要的外包发包方,而印度是最大的承接方,据统计,由于具有劳动力成本和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印度承接了大约80%的离岸金融外包业务。但是近年来,印度的领先地位受到其他国家的严重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及其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利用自身优势竞相进入该领域,力争成为领先的离岸服务外包目的地。

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承接离岸金融外包业务的现状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中国正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由于在综合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中国被认为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出台鼓励措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2006年,商务部开展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惠鼓励措施,确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各地也都在积极争取发展辖内的金融外包业务,建立专业服务园区,推出本地区的优惠政策。

经过各方努力,中国在承接离岸金融外包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以自建方式推进在华外包项目,根据德勤2007年的研究报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拥有后台处理中心。同时,中国也已经聚集了各路金融外包业巨头。本土的外包服务商大多数是从传统的软件公司或系统集成商转型而来,越来越多的本土外包服务商已经获取了国际认证或资质,从而逐渐缩小了与国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有能力参与大型离岸合同的竞争。

(二)当前中国承接离岸金融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

1.本土外包业务服务商的规模普遍较小。中国服务外包业的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低,缺乏与跨国金融机构规模相匹配的国内大型外包服务商,目前尚未出现服务外包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国内企业,与国外年收入上百亿美元的顶级服务商相比,差距甚大。

2.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离岸金融外包发展的瓶颈。外包服务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合适人才的供应。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印度尽管走在了前列,但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其继续保持领头位置的重要因素。印度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超过300万,远不足以维持其市场份额,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预测,到2010年IT行业的劳动力短缺将达到50万人。在中国,尽管民众学习外语的热情很高,每年有四、五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但适合离岸外包业务,同时具备专业外语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适合更高端的BPO与KPO业务的人才以及复合型高端管理人才更为缺乏。由于大学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使得雇主承担了额外的培训成本。

3.所承接的离岸金融外包业务层次低。跨国金融机构在我国的离岸外包业务,不管是采用自建方式还是外包给国内第三方服务商的方式,大都以IT外包为主,位于价值链更高端的BPO与KPO业务很少,同时BPO业务的范围较窄,主要是呼叫中心业务。本土的外包服务商在BPO业务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面向国内金融机构提供BPO外包业务。

中国发展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策略

发展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有利于提升中国国内产业结构,改善服务贸易逆差格局,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迹象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对于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促进就业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

(一)政府方面

1.制定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对外宣传,树立“中国外包”的品牌形象,改变外界对中国只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形象,把中国品牌打造成未来高端金融服务外包的目的地;对内应注重外包服务的结构升级,在制定各种优惠鼓励措施时,着力引导外包服务模式向更高端的BPO与KPO业务发展。同时,要制定长远的整体发展战略,避免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完成指标而恶性竞争,不断突破优惠政策底线。

2.制定相关法律,为金融服务外包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完善的法律可以保证外包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要加快研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涉及的新的知识产权关系,总结业内实践经验并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改进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降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交易成本。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涉及新的业务合作形式和关系,包括合同标的、交付方式、产品质量、服务外包出现纠纷时的处理程序和机制等方面新内容,要密切跟踪,及时制订相应的规则,同时,继续做好优化商业环境的法制建设工作,加快完善与国际商业惯例相适应的法律规章建设。

3.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外包监管制度。金融服务外包监管制度的构建应该遵循合法原则、风险控制原则、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原则、有效监管原则。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充分认识到金融服务外包活动潜在的风险,立足于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借鉴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经验,尽快推出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指引文件和规范架构的监管部门。

4.重视和加强服务外包的市场研究和数据统计工作。由于国际服务外包是新生事物,相关的市场研究和正规统计相对薄弱,目前有关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内咨询公司研究估计,在一些概念和统计指标上,如ITO与BPO的界定方面不够清晰统一。政府统计部门、行业协会和学术界应加强相互合作,在研究国际服务外包概念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开展常规统计,为市场研究以及政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gwyoo

(二)外包服务商方面

1.培养外包业务专门人才。大型外包服务商可以和高校或培训机构联手合作,根据对外包人才的具体需求,推出外包人才培养项目,使大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通用人才成为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的专门人才。此外,人事部门可以适时进行相应的外包人才资质考试和认证工作。

2.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外包服务商,要想在竞争中做大做强,关键是要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客户风险。外包服务商应充分了解客户所面临的商业挑战,深入了解金融服务特有的业务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同时确保客户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消除客户在数据安全与客户信息保密方面的顾虑。在承接外包业务之前,要签订尽量缜密的承接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对于承包业务的各种意外情形,如遇到不可抗力无法完成承包事务、内部技术或者骨干人员的变动等影响承包合同履行时,应设计必要的应急计划。

参考文献:

1.埃森哲公司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服务外包市场研究——中国与全球,2008

2.TheJointForum."OutsourcinginFinancialServices".The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2005

3.GeorgesPujals.OffshoreOutsourcingintheEUFinancialServicesIndustry.OFCE.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8

关键词:服务外包;发展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38-03

一、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凸显。服务外包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决策层的重视。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和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

伴随着印度、爱尔兰、墨西哥等国家国际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纷纷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此时服务外包产业仍属于起步阶段,决策层对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的手续也并不健全。1991年机电部领导曾培炎访问印度参观其软件外包产业,回国后提出创建“中国式的软件园项目”。这对于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是个历史性的阶段。由于我国对国际服务外包并不熟悉。该项目于1992年进入上报程序,1996年才被国家计划部门批准,1999年落实无息贷款扶持资金,前后几乎贯穿整个90年代。与此同时,浦东、珠海等地也纷纷建立了软件外包园,亦开始承接以日本、韩国为首的软件外包业务。对于这个时期我们大致可以称为“认知与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规划和探索阶段(1995-2003年)

随着IT技术革命和信息全球化, 2000 年和2002 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两个有关软件行业文件(国务院,2000 ;2002) ,对我国软件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不过就参与全球服务业分工角度来看,当时政策仍具有某些局限性。

第一,发展软件行业并不意味等同于发展软件外包产业,更不等同于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随着国家十五规划的发展,软件行业得到飞速的发展,这为我国承接国家软件外包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入国际外包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可见,我国政府只是意识到了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性并未把我国的软件产业与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紧密的联系起来。

第二,发展软件外包的投入与产出性价比仍然不高。虽然我国政府部门投入了相当一部分资金对软件行业进行扶持,建立了“软件出口联盟”用以推动我国软件外包业务。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据2005年海关统计我国计算机系统及软件附属产业的总出口额为14亿美元,这与我国政府颁布的47号文件中预测的50亿美元而言相隔甚远。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我国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外包业务。并且软件外包业务也并未完全成熟,因此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规划与探索阶段”。

第三个阶段:决策和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鉴于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探讨,政府对发展服务外包给予了明确的肯定,同时对发展和完善服务外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也给予极大的重视。

一是中央领导人开始明确指示应当重视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3 年6 月出席跨国公司投资论坛时指出“ 面对成长迅速的外包市场,中国不应满足于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应争取成为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我们要重视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趋势,积极创造有利环境,探索新方法尝试新途径吸引外资”。

二是各个部门开始大力的推动国际服务外包,并出台了具体的措施。最重要的有2006年商务部提出的《千百十工程》,具体表现为我国将在未来平均每年至少投入1亿美元,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并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翻。

三是学术界和业内人士纷纷开始注重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从软件服务外包向金融服务外包升级。具体表现在:2009年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应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而且不再局限于软件服务外包业务,也应当注重金融外包,特别是20座示范城市的金融外包产业的实施。

纵观下来,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才20年,相对于服务外包在国际上的地位而言,我国服务外包发展起步较晚,且所占市场份额比例较小、升值空间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把服务外包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

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由2008年的58.4亿美元增长到198.3亿美元,执行金额由2008年的46.9亿美元增长到144.5亿美元。近3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及同比增长比率变化如下表:

(一)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形式及市场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日益成熟,中国已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服务外包产业应该由ITO向BPO升级,但由于我国外包高端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缺乏,我国仍然处于大力发展ITO阶段。下表是我国2008―2010年间离岸外包市场划分概况。

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ITO的意向合同金额由2008年的40.7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6.3亿美元,相较于2008年增长了210.3%,而我国的BPO合同金额也相对有所增长,由2008年的13.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2.7亿美元;其它的合同金额也由2008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0.8亿美元。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离岸软件开发市场规模达到33.5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预计未来5年将以24.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攀升。

通过IDC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软件服务外包为我国服务外包占领全球外包市场提供良好的机遇。抓住这次机遇对我国扩张服务外包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将仍然会致力于信息服务外包的发展,同时也会加大ITO向BPO转型的力度。

(二)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区域构成

对于早期的中国而言,离岸服务外包项目主要来源于日本和韩国。日本和韩国相对于欧美这些外包业务模式相对成熟的发包国家业务范围较窄、价值相对较低附加值较少。因此近些年,国内服务上纷纷把目标倾向于对欧美市场的扩展。这里我们对2008年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来源地的数据进行列表分析。

上述资料显示,在2008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的主要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及香港地区,他们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0.7% 、19.4% 、10.9%。而2010年中国的离岸服务外包的主要来源集中在:美国和欧盟(包括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及日韩。他们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9%、21%。这说明中国所承接的服务外包目标逐步向欧美市场扩展,并逐步趋于成熟。

三、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特点

(一) 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潜力很大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服务外包业务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数已由2007年的1731家增长为2010年的12706家,获得各类认证的企业也由451家增长为7695家,就业人数由2007年的42.7万增加到2010年的232.8万人。

同时根据麦肯锡的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可实现产业收入180亿美元,服务外包对中国GDP增长和服务业务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和10%。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预计将突破560亿元。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离岸服务外包,因此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虽快,但总体规模很小

虽然全球的服务外包市场以每年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而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也以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同时服务外包的收入也已高达2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实现增长。但相较于印度、菲律宾这些服务外包产业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微乎其微。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合同金额已经达到794亿美元, ITO合同金额为624亿美元,BPO合同金额达到170亿美元。而截止到2010年,印度在全球离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的合同金额已经达到436.7亿美元,所占份额已有2005年的49%上升至55%。其中ITO占全球离岸市场份额的70%,BPO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4%。而菲律宾也不甘示弱,截止2010年底,菲律宾BPO合同金额已经达到89亿美元,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2.3%。2010年底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刚刚超越100亿美元,而所占有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仅为5.4%,相较于2009年还提高了1.04%。因此,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所占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份额较低,总体规模很小。

(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竞争优势各不相同

随着“十一五”期间“千百十工程”的设立,国家分别把北京、大连、深圳、武汉、济南、长沙、无锡等20个地区设立了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且每年至少投入5000万用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建设。但随着各个地区的地区环境、人力资源、政府支持等各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也不尽相同。如: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这就赋予了上海发展业务流程外包的先天优势。利用这一优势,也就使得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展较为高端的金融BPO成为主要竞争优势。而作为第一批成为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深圳由于紧挨香港,而很多欧美企业均在香港设立分部,而香港公司又把工厂设立在土地资源低廉而人力资源丰富的深圳,因此就形成了“前店后厂” 这样一种形式,这也树立了深圳独特的粤港合作模式。

总之,服务外包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和服务活动深入参与国际分工的产物,是资源优势最大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产物。发展服务外包业务不仅仅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彭颖.论服务业离岸外包及中国的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外包服务合同范文9

我们所谓的合同承包(外包)制度,就是政府通过合同谈判的形式使某些具体的公共产品生产职能转移到私营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以形成政府主导、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的格局。这意味着政府可以作出用公共开支来提供某种服务,但不意味着必须依靠政府雇员和设施来提供这项服务,政府可通过合同招标的方式调动私营部门的资源来实现服务供给。政府实施合同承包,首先要选择承包对象即确定哪些公共服务可以进行对外承包。一般而言,作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经办的、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民众基本利益的可收费的或不可收费的公用事业。

二、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服务成本的难以衡量性。合同定价是公共服务外包合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约定了政府应付给承包商的报酬。这就要求政府正确核算机构内部经营成本,并确定某项公共服务的成本底线。政府进行核算时,很容易忽略部分隐性成本,例如:常规运营预算中没有包括设施、设备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的支出,合同招标成本和合同监督成本。因此,服务成本核算的偏差很可能影响合同定价的准确性,导致合同不能顺利履行。

2.合同招标的公平性问题。政府进行公开招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选择最有实力的竞标者来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整个招标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证竞标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某些官员将公共服务的对外招标视作和寻租的机会,通过收取贿赂来帮助有的竞标者排斥潜在的竞标对手,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甚至与投标人达成幕后协议,整个招标过程形同虚设。

3.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缺失问题。公共服务的外包带来的是典型的委托——模式,作为人的私营承包商有着天生的趋利性,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价格来追求最大的利润,这是与政府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在与私营部门的承包商签订合同后,往往不能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尤其是缺乏专门的人员对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监管。一些私营部门则利用了政府与承包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表面上积极为公众服务,实则为企业谋取商机和利益。

三、政府有效实施公共服务外包的对策

1.要建立公共服务外包业务的社会调查、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制度。关键是创新体制,要建立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制度订公共服务外包的品种、数量,服务外包方式及方案,广泛征求民意,包括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尤其要注意增加基层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和一定决策参与权,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这亦是当前改善党群政民关系,巩固执政基础,提高公众对机关部门工作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

2.要建立服务外包商一视同仁的准入制度和公开择优的采购承包制度。为了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一定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公开发包、接包,形成充分竞争打破独家垄断,促进公平竞争。要真正做到不搞条条或块块保护主义,地不分南北,单位不分公私或事业企业,隶属关系不分市内市外,一视同仁,实行公平的国民待遇。要以公开求公平,公开求公正,公开求择优,公开保廉洁,公开求公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