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集锦9篇

时间:2022-05-26 05:42:55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1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1

通过本学年的教育实践和政治思想品德的学习体会,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的崇高,责任的重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阶段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历史使命上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为培养更多的有素养的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行,爱一行”。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

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四、更新育人观念,引导学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学生的文明习惯形成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学生自然会有求知的渴望和内驱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让人人获得成功。

面对后进的学生,老师要关心和爱护,要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从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入手,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达标,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取得不断进取的力量。

六、加强自身学习、自我修养。

一学期来,我们不怕吃苦,不懈努力,争做模范,起好带头作用,发扬了奉献精神。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践行诚信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2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

2、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3

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2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发展动向,同时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否则就很难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

教师、教书育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缺一不可,实际工作让我深切感受到道德素质的力量,这一力量常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我体会到你对学生付出真诚、付出了爱,学生总有被感动的时候,一旦他们从心底里产生震撼、自发的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时再加以引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读〈新时代教师的法制观念与师德修养〉这篇文章时,有很多感触,更有很多收获。"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的高度概括。"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德",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情谊厚,才能认真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爱的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掌握方法,把握时机。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讲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集体的形成。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3

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的共识。这种共识带来了学习内涵的全面更新,使得“学会学习”在教育中占据了核心位置,也即“学习”不仅仅是接受已有知识、使个体的存量知识得到累积,更重要的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学习的策略,知道应当如何学习,形成知识的自我生成能力,掌握知识的自我管理技能,使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全部才能(如记忆力、想象力、推理能力、交往能力、体力、审美观、领导者的气质等)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相应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更加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创造出一种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并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新的教学模式。显然,作为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符合时展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情境,努力使自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做到恰到好处。而做到这些的基本前提是对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全面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因此,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好教师”是极其重要的。

一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真实的学校和社会情景中探究人类学习的规律,研究如何改进教和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基础。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我国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一些闪耀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教学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将孔子和荀子的言论合在一起,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所特别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合一的知识学习原则。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先进性。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思想也早有萌芽,例如,19世纪前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教学要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讲究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程序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捷克的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原则,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1913~1914年又扩充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三卷本。书中提出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以及个性差异观点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渐趋集中,教学与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师心理等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研究取向日益明确,教育过程的探讨、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受到高度重视,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另外,教育心理学家还把视野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把学校和课堂看成为社会情景,对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深化,如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习的自我监控问题等都得到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渐趋完善,在如下四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即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即从内部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元认知、学习的自我监控机制等;(3)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即“学习共同体”的营造,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使“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能够共享教学环境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等等;(4)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建构活动,研究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近来,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由于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何使教育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民族的教育、心理文化传统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理解、解释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今后教育心理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 心理学家们也都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以普通心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在学校情景中进行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个别差异、教学评价和测量等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认清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有效促进认知和情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应当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们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学习心理概述

只有了解了学生“学”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的规律。为此,广大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研究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学习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叫学习?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既可以来自外部刺激,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无论从那种途径,都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反复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次,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外在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必须是比较持久的。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外,还包括行为准则、态度等的学习。实际上,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日常工作、生活都包含着学习。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和累积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特点是接受—建构式学习。也许有人认为,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接受学习是指这种学习本身是占有人类社会已有经验、把别人发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物的接受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顺便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人片面强调创造学习(或发现学习),否定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已经造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混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当前,有人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这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曲解,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实际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一面,才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基础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派学习理论。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4

关键词: 教学技能 研究理论 典型观点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科学、是技术、是艺术。教学过程是有规可循的,是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的。目前对教学技能的研究有以下几种典型观点作为依据:

1.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操作条件作用原理[1]指出学生的学习有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强调反馈和强化学生的行为对行为的控制作用,强调塑造技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观看待、理解学习及教学行为。斯金纳认为:所谓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塑造在不久的将来对个人自己和他人有利的行为。就像雕塑家可以用泥巴塑造任何东西一样。只要分析强化的效果,我们的技术就会容许我们随意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这一理论是课堂教学技能分解及训练的直接理论根据。

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认知(cognition)、情感(feelings)和动作技能(action skill)领域。布卢姆认为[2],虽然内隐心理活动与外显行为有区别,但内隐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认知领域的教学结果来看,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再认、再现等外显行为显示出来,各种智慧技能的获得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表现出来。一般来说,以外显行为作为分类的统一基点有其合理性。布卢姆认为外显行为可以观察测量,他以行为的复杂性作为划分教育目标类别的依据,“将教育行为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加以排列”,“根据行为不同的复杂程度”把各种行为置入几种不同的门类与组别,便可得出教育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促成了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准则,为教学技能训练得以具体操作与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3]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及技能的过程。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其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学习要经过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观察者的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和有力的榜样。社会学习理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中如何注意充分发挥示范者的作用,怎样发挥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对形成一定行为方式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4.产生式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产生式理论,认为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储存[4]。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新知识观和技能观把技能看做一种知识,并强调这种知识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在人脑中表征从而形成一定的系统才算掌握。他们认为,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又称语义知识和言语信息,以命题表征,命题与命题之间通过编码形成命题网络,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这一理论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师范教育只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程序性知识形成的训练环节,学习者在头脑中不能很好地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和产生式系统,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认知心理学为指导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从理论教学入手加强行为训练环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技能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技能学习主要是顿悟的过程,强调内部心理机制对外部教学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教学技能训练所起的作用是使被训练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建立教学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在实践中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 .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129 ,59.

[2]杨明权.加涅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之比较[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l:45.

[3]唐卫海,杨孟萍.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天津师大学报,1996.5:30.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5

一、 当前教师条件性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研究,导致专业发展的停滞

当前,教师对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都比较重视,但是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却有所忽视。特别是教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果了解严重不足,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条件性知识,无法把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上也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就导致教师很难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新的突破。

(二)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积累,导致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很多教师自认为,自己在走上教育岗位前都接受过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条件性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教师在岗前学习的这些知识是静态的,而教育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条件性知识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缺乏学习,很多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地丰富,反而是不断地在弱化。

(三)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学效能的降底

很多教师错误认为条件性知识不用学习,只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时间,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教师由于忽视条件性知识的更新,存在着用静态的条件性知识去解决动态的教育问题,用过时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现在教学的情况。由于条件性知识的陈旧,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时候,无法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致教学效能的低下。

(四)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构建,导致教学创新的不足

很多教师习惯只在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内下功夫,没有积极去去拓展条件性知识作为自己教学知识的支撑。条件性知识需要教师不断地消化吸收,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重新的逻辑梳理,才可能内化成为自身的知识。由于条件性知识的缺失,很多教师无法有效地运用教学资源,无法对教学进行创新,也无法让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二、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优化措施

(一)教师需要构建“教育学思维”

1.教师要全面驾驭现代教育理论

时代的日新月异是教师知识面临的第一挑战,新时期的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世纪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可以让教师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领悟教育基本原理,深化对教育有关理论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从而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必须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同时作为教师,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理论,才能够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学,为什么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一类的教育老问题产生一些新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认清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还可以培养教师的独立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批判精神以及面向未来的超前观念。

2.教师要熟悉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要学习的教育法,应该是广义的教育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教育原则和教育制度,调整国家、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2]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首先就要带头“守法”,要做到守法就要带头“学法”,只有学习法律后才能够做到“知法”,才能够清楚知道那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去规避违法行为。通过教育法的学习,教师才能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心中装有法律,用法律规范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知法、守法的教师。教育相关法律是教师的行为规则,学习教育相关法律后,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不能做的事情以后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近些年来,教师违法的案件不断发生,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并不知晓。如果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这种惨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及时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与科学知识,开发和使用多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的一种理论与实践。[3]教师要认真学习当前出现的教育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提高驾驭现代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有熟悉了教育技术的运用,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学生,才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教师教学中应用PPT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借助一些网站来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脚步保持一致,不与社会发展脱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音频、视频、数码图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更生动形象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够使教学的效能得到提高。

4.教师要了解中外教育历史

历史是一种教会人们生活的手段,历史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教育史就好比记忆,教育过去的功过得失,都可以作为教师的借鉴。假如教师没学习教育历史,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记忆会一直不断的犯相同的错误,不知道要改进。美国教育家巴茨指出,研究教育历史不是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但却能够使我们看出目前的重要问题是什么,这些重要问题是怎样出现的,过去是怎样解决的。[4]一个教育政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在旧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创新,所以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计划今后,更谈不上如何创新和进步。教师学习教育史不单是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而是通过了解过去而更了解现在。教师学习教育史才能高瞻远瞩,以史为鉴,指导现在和未来。所以教师学习教育史虽然是在学习过去,但是这样不会导致教师越来越退步,相反,不学习教育史的教师对教育问题,缺乏比较全面的看法,缺乏对问题的洞悉和批判能力,才会越来越退步。

(二)教师要增强“心理学意识”

1.教师要熟知基础心理学

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灵魂”就应对“灵魂”这种现象有所了解,这里讲的“灵魂”就是指心理。[5]教师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学习基础心理学对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基础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科学,当中提及人的成长、认知、教育、学习、习惯,以致病态的心理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和心态,基本上都能以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既影响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也妨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阻碍。所以教师要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懂得学生在成长时期所存在的危机和心理矛盾,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基础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学习基础心理学有利于教师更好、更完善地了解教学问题、处理教学问题。学习基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基础心理学,还能够丰富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

2.教师要通晓发展心理学

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构建学生的心理,要从生命全程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学生心理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其中儿童期(包括青少年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点部分。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与成人心理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以及当学生在不同时期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等。素质教育的推进是由国家和社会决定的,而不能由发展心理学来决定,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素质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6]经过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教师不但可以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各个时期的规律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且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能够有足够的知晓。教师学习了发展心理学,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自己能够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发展的趋势,从而有一个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的纵向图景。

3.教师要精通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就是“教和学”这个过程的所有方面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已不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学延伸,而是以心理学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现实的“教与学”的问题。[7]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下,不管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比过去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注意“教什么”的问题,更要注意“怎么教”的问题,所以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程。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后,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才能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教师只有将科学的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中,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才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才能够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奉送真理,更应该“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所以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4.教师要学会心理辅导技能

现代社会越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将越来越重要,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心理辅导知识亦将越来越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学生对未来充满向往,但面对现实也有着许多的困惑和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教师掌握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避免学生形成更加严重的偏差,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例如:学习兴趣缺失问题、自我效能感低落问题、早恋产生的情感问题、挫折承受力差的问题、人际关系不协调问题等等。如果具有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教师就能很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前干预,才不会让学生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教师就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垫脚石,应该帮助学生看得更高、更远。所以教师了解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后,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工作做到学生内心深处。

(三)教师要提升教学法(PCK)水平

1.教师要懂得采用教学法知识来指导教学

学科教学法知识(简称PCK)是教师对特定的学习主题内容进行转化和表征,并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预测,适应学生的差异,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知识。[8]国内的师范院校根据不同的学科都相应地设置了教学法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师范生在本学科教学时,能够掌握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懂得采用教学法知识来指导教学。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设计好教学,才能够在教学中激起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2.教师要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法知识

教师在“教学前”学习掌握的教学法知识,必须要达到既广博又深刻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充实更新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在“教学后”,教师可以将教学法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形成教师本人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法知识。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法知识,作为“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依据与“教学后”的反思。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特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教学法。

3.教师要通过教学法知识来积累教学智慧

教师在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够忽视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师才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才能够突出重点和分散难点。教师通过学习教学法知识才能够对学科教学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积淀深厚的独特的教学智慧。具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的教师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科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相关点、逻辑关系能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6):13.

[2] 李恩慈.论教育法对教育权的规范和保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92.

[3] 赵厚福,刘兆臻.教育技术的技术本质与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5(02):13.

[4] 郭法奇.再论什么是教育史研究[J].教育学报,2009(08):120.

[5] 章志光.心理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6] 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1):06.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能想象。”这说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为其他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凸显为教育的主导理念。这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教育改革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与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相比,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广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都在探索具有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途径和手段。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支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学习者对于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计算机多媒体、Internet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为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不直接或轻易的呈现结论,并留出空间让学习者参与进来活动,向学习者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参与,“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

人本主义正深刻影响着中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以这一领域为背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里,如何借鉴人本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亟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迅速发展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因其自身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使人本主义思想实践于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变成信息流在师生中传播,信息技术变成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手段,从而使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学相互融合。例如,在讲授“中学生异往”这一课程的时候,准备一段《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flas,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讨论主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二)与教学方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书匠”变成手持鼠标的设计师。网络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获得、掌握和运用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体现了传统教学很少具有的平等性、协作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质是在网络环境下建构学习环境,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相关的教学打开一扇新门。除了学校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数字化,使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变成信息流在师生中传播,信息技术就这样成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先进手段。

(二)优化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的支持,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网络教学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讨论获得知识,增强了双向互动,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差异实施较大面积的覆盖,实现对个别差异较全面的关照;通过递进具有较大预设空间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兴趣,潜移默化之中将心理健康知识注入学生的脑海里。

(三)优化教学环境

学科教学资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Internet共同构成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四)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发展赏识教育

自信心不仅关乎个人成败,更关系到个体心理健康。真诚、适当的赏识和激励,能使学生树立自信。

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运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必须克服其负面影响(如垃圾信息、黄色信息、伪科学信息等)。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提高教师选择、使用媒介和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提升学生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与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7

一、成为终身学习者,为追求专业发展“薄发”而“厚积”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首先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面对新教育形势的需要,教师不仅要勤于学习,还必须善于学习。所谓勤于学习,就是要学而不厌,就是要锲而不舍,就是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物。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所谓善于学习,就是既要向理论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既要长善救失,又要善假于发,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从“博喻”的境界走向“善喻”的境界。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比较好的理论学习方法应该是全面学习与重点学习相结合。所谓全面学习,就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计划地系统地学习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人文知识等能够代表当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知识。此种学习贵在坚持有恒,因为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终生受益。所谓重点学习,就是根据在近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急需用到的有关知识,必须提前安排计划进行学习,如支持新课改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包括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培训方面的理论学习,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有些重要的基本理论还要重点的、反复的学习。如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成功智力理论、自主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博学是“博喻”的基础,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学习,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且才能运用新理念正确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时的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境问题。

二、成为教育研究者,用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自己的教学个性

善于研究他人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是衡量一位教师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优秀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优秀的教师善于从他人或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不是深入考虑自身的科研理论底蕴和实际科研能力,看不起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研究,而热衷于别的课题研究,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新课程的到来,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科整合、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诸多变化,有许多教育教学领域需要教师们通过教研或科研攻关。因此,新课改为教师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非常丰富的研究课题。如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实现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过程整合、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拓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等。在目前形势下,笔者认为,鼓励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比较有效的策略是将教师理论培训、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将零散的基础性的应用问题研究与系统的课题探索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善于从自我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研究开始做起,让教育科研活动真正能够促进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三、成为教育反思者,让勤于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理论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发现、提出新理论知识的过程。没有及时地总结,也就不会有新的发现。通过一定的文字记录形式,如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或在教学研究中获得的新认识(即科研成果),在教育理论的层面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概括总结,这既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自己教育理论认识的过程,更是与同行们交流体会、推广科研成果的过程所必须。

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工作,但却缺少必要的、及时的、相应的研究资料的积累分析,研究过程表现出随意性和肤浅化。如体现研究活动的教学随笔、科研活动记录(集体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专题方案及总结报告或小论文等),有的教师虽有原始文字材料积累,但归档不系统、研究不及时,或分析总结不全面深刻。有的教师在写阶段性课题研究总结中,就没有把本阶段研究活动中记载于各种档案资料中的、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很好地概括分析出来。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8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关系;定位

在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人们可以对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学有不同的认识,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甚至不必去统一认识。但是,对涉及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研究领域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却不能回避,都需作出正确的解释。于是,笔者将这些问题概括为“四个关系”,即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的关系、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与美国的教育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理论的关系以及教育技术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关系。笔者试图从这些关系的分析或辨析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以求学界同仁交流、探讨。

一、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是我国教育学科背景下产生的一对关系,或许是我们特有的一个问题。对这个关系的分析和探讨,旨在解决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领域、对象和学科属性、定位等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说明,“教学理论”与“教学论”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即教师行为的理论,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1]凡是对“怎样教才是有效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回答,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就是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可以来自几个相关学科,如教学法(学科教学论)、课程论和学习理论等。而教学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专门研究教学问题和现象,把握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这是我国和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一些国家才有的学科。清楚了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就容易讨论了。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是怎样的关系?这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我国,与其他的教育学科相比,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的关系最为敏感,最容易产生冲突。主要表现在研究领域上。由于受美国教育技术领域扩张的影响,我国教育技术的领域问题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要与教学论作个划分。

我以为,这种划分既要尊重有关学科发展的历史事实,也要看到本国教育科学发展的现状。“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包括教学过程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师与学生、课程设置与教材、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管理,等等。”[2]我国的教学论将所有教学要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唯独对视听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没有给予关注,给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留下了生存空间。可以说,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生长点是从教学论研究的最薄弱领域中产生的。也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科技含量的视听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产生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空间。这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事实。

由此看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的关系不是具体方法性学科与抽象理论科学的关系,即它们不是两种层面的关系,而是一种从不同角度研究各自不同领域的关系。教学论是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其目的是探究教学的一般规律;而教育技术学则是从教学媒体和方法应用的角度入手,探究在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教学论重在研究关于教学的一般规律,而教育技术学在于研究教学中可操作的、带有方法性的特殊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的诞生和发展需要吸收来自教学论研究的“养料”。在教育技术实践中需要现代教学思想、理论的指导。反过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成果也会充实、完善和影响教学论的建设。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学科的状况下,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与美国教育技术的关系

分析这一对关系,有助于认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色,以及我国教育技术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对把握本国学科的发展和如何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均有积极意义。

近些年来,由于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和教学设计理论对我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产生了照搬美国理论、定义的倾向。有学者甚至认为教育技术学应该像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一样,无国界之分,不应当有美国的教育技术学和中国的教育技术学之分。[3]显然,这是对教育技术学科基本属性认识不清的表现。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产生必然要受一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影响。美国学者曾明智地认为他们定义的“教育(教学)技术”是他们文化的产物。[4]同样道理,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也是我们本国文化的产物。从这种大背景上看,中国的教育技术学与美国教育技术学是有差异的。讨论这种差异,不是为了拒绝学习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为了避免不看本国的实际,盲目照搬的思想和做法,是为了更明智地、有效地学习他人的东西。

在美国,教育技术是作为一个领域而存在。这个领域是由不同的分支领域所组成,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技术领域是三个研究分支的汇合,即教育中的媒体、教学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Seels,1989)”。[5]也有学者认为“视听设备、个别化教学和系统方法已帮助形成了教育技术学领域”。[6]无论哪种表述,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的教育技术是由最初的视听教育(或教育中的媒体)与其他相关领域结合而形成的。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做过许多种界定,从这些定义便可以看出其研究领域是在不断扩大的,从对媒体、方法的研究扩展到对所有教育(学习)过程和资源的应用研究。也正因为其领域的扩大,导致其内涵的模糊,才使得美国人一次次地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和范畴。

在我国,教育技术是以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视听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为核心,形成自己的教育技术学科。后又随科技发展增加了计算机和网络的教育应用。其领域始终是围绕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这个领域。近十多年来,尽管汲取了美国的有关思想和方法(如系统方法和教学设计理论),我国教育技术的核心领域依然是视听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围绕着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进行相关资源、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而非所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

为什么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要逐步扩大,而我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却没有这样扩张?其根本原因就是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导致两国的教育学科构成存在差异。由于美国没有综述“教学问题的‘教学论’,像欧洲所讲didactics(教学论)那样的东西”,由于“在美国无现成一套教学论可用来作为其理论支柱,于是“教学设计”这门学问就应运而生”。[7]而“教学设计”恰恰是美国教学技术的核心理论。由此看来,美国的教育技术扮演着或部分扮演着类似我国教学论这样的角色。当然,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教学论”。这就是美国教育技术的领域扩大的重要原因。[8]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并不完全是从教育学科之内生长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注重媒体技术。这是因为我国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教学论,它的存在不可能给我国教育技术学留出像美国那样的扩张空间。因而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与美国是不同的。顺便说一句,有学者把我国教育技术的这种特点称之为“媒体中心”论,并拿美国的“方法中心”论与之相对比,以表明我们的不足。其实,抛开两国不同的学科背景作这样的对比,显然是不科学的。再者,媒体与方法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它们是无法割裂的,只不过美国人关注的是教学中较广泛的方法,而我国关注的是现代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的方法。这也许就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所在。

分析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差异,使我们意识到:第一,不同国家教育学科体系是有差别的。学习别国的经验,应注意本国的实际。若全盘照搬别人的东西,并视为“权威”,就难免产生与本国教育学科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第二,在有教学论这个学科存在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应该有自己特定的领域,不应盲目地模仿美国,更不应泛化。这个问题在前面已作了阐述。第三,我国的教育技术注重媒体技术的教育应用,并不是一件让国人感到尴尬的事,因为媒体的应用与系统方法、教学设计之间不是对立的,围绕着现代教育媒体的教育应用,并结合系统方法和教学设计的应用,使得教育技术工作更有成效。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已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以为这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特色之一。

三、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理论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与学习心理学有着密切联系。在学习心理学看来,教育技术是其相关理论得以施展的途径或平台;而教育技术则把学习心理学当作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然而,教育技术学如何应用学习理论,以及怎样看待学习理论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怎样应用学习理论?这是教育技术工作者时常产生困惑的问题。学习理论并不像某种应用程序或某个工具那样直接拿来使用。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如教学或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并不能直接应用学习理论,而是经过“转化”过程后才能应用。因为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在于说明有的学习为什么无效,有的学习为什么有效,所以,教育技术学对学习理论的吸收还要经过一道加工或转化的工序,即在学习理论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的基础上,生成“应如何”学习的法则。[9]要在学习法则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技术工作,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信息资源等。教育技术学是在学习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设计、开发、应用等工作。因此这道“转化”或“加工”的工序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教学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这就是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理论的关系。那种把学习理论当作标签,直接往教育技术学上贴的做法,或认为“学习理论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10]的观点均是不妥当的。

如何看待学习理论?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学习理论也是如此。从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到认知心理学,再到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作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理论出现,都是各派心理学对人类学习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探索的结果。学习理论的演变,并不完全是一种理论颠覆另一种理论的结果,而是在承认前一个理论合理成分的前提下,认识到它们的不足和缺陷,进而衍生出新的理论。因为人类的学习或个体的学习是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可以说,每种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习现象。但是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理论。

教育技术学应当利用各派学习理论合理成分或有效成果,进行再次设计、开发、利用等工作。应该做到你的成果均可为我所用,你的最新成果可以被我接受,但不可以被你的发展所左右。教育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技术学有其自己的领域或课题。它不应该被动地被心理学或学习理论发展所牵制。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出现,只是为教育技术学的再次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增添了新的基础性原料。之所以产生误把学习理论的发展当作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或是线性地、更新换代式地看待学习理论等现象,盖因教育技术学还在初期发展阶段,自己独特地解释教育和学习现象的话语方式还没有完全形成所致。

四、教育技术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关系也涉及了该学科性质以及学科定位等问题。有关教育技术学科是方法性的技术学科还是理论性的科学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还是以基本理论探讨为主的学科?[11]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之中。但无论产生怎样的结果,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怎样认定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学理论关系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科”是一门学科或专业的概念。它既是一门针对特定领域研究和探索过程中而产生的学问,也是培养特定人才的专业领域。而“教育技术学理论”是该学科中对其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教育技术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形成更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如有对某种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有对某类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对某种类型教学材料开发的研究,也有对基本理论的研究等等。因此,我们说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它既不是单一的技术学科,也不是纯粹的理论学科。而教育技术学理论仅是对教育技术现象在理论层面上探索的学问。教育技术学理论与教育技术学科不是一种并列的概念关系,而是其下位概念。

作为一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有不同的课程,而反映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的“教育技术学概论”仅是该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因此,“教育技术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理论”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教育技术学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我们不能因为该学科有许多方法性、媒体操作性的内容而忽视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反过来,也不能因强调其基本理论建设,而忽略或掩盖了其具有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性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这种分析也许对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定位的认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

[3]梅家驹.教育技术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1):10.

[4]巴巴拉·西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18.

[5]巴巴拉·西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7.

[6]罗伯特·M·加涅.教育技术学基础[M].张杰夫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

[7]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7~11.

[8]李康.从若干定义看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1~21.

[9]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范文9

关 键 词: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音乐教育

教与学是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教师“教”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在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学习”理论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更多、更好、更充分地了解有关学习的过程以及影响学习的诸多心理因素等有关的学习理论,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音乐教育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理论。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都认识到了学习理论这一重要性。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专长等,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学习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使学习理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哲学上的认识论对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两大对立的认识论方法:一种是以经验主义或感性认识为基础,强调行为的发展取决于经验,这种认识论对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种是以理性主义或理性认识为基础,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认为知识的基础不是感觉资料,而是理性资料。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的两大派别,除了前面所说的它们的认识论基础不相同之外,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那么这两大学习理论与音乐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一、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及其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认为学习者学到些什么,是受环境控制的,而不是由个体决定的。桑代克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中受到启发,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这大大肯定了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体现了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这种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周围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促进学生学习。

音乐教育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它适合运用这种学习理论。音乐教育属于学校美育教育,这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与学校其他教育不同的特点。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修养以及判断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眼睛,拥有创造美和向往美的心灵;使学生在智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审美素养也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的这些特殊目的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方法也应不拘一格,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外界尤其是学校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审美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而应通过多姿多彩的学校以及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良好、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和音乐环境中得到审美的熏陶。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对学生学习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学习理论的片面性,它只重视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完全忽视了有机体自身的变化和反应。我们说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环境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主体的积极反应和配合,即使外界的影响再大,对主体的作用也是甚微的。同理,学习过程虽是师生共同配合的过程,但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音乐教育中也应注意避免这种单纯强调外界刺激的片面的学习观点。

二、认知学习理论及其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与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相对立的是认知学习理论,它强调的不是外界环境,而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这一学派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认知学习理论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转变师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以讲授性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习的指导者和辅助者的教学模式。在认知学派中,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是典型代表。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顿悟”学习,其核心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同样适合音乐教育。

音乐能表达人的情感,而且音乐最善于表达人的情感。因此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出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学生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音乐中来,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得到情感的升华。不用心体会音乐的人,即使音乐再美再好,对他来说也只能是“充耳不闻”。只有发挥学生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让学生融入到音乐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才能令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真正魅力。音乐情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决定了音乐学习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何外在的说教都无法替代自我的亲身体验。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格式塔心理学派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主体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对于音乐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它只重视人自身内部心理的变化,而完全忽视外因即外界对有机体的作用。

三、新的学习理论用其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习,尤其我们的音乐教育和学习,需要的是一个全面、正确的学习理论的指导。针对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结合以上分析的两种学习理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学习理论的指导,这种学习理论是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它不是两种学习理论的简单叠加,而是融合了二者的优点,剔除其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学校音乐教育被逐渐定位为素质教育、审美教育,音乐课作为学校艺术以及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音乐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这样良好的发展趋势下,音乐教育更应该寻求一种合理的“学习理论”,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我们所提倡的这种新的认知——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符合前面所分析的音乐教育的自身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将这种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新的学习理论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几方面呢?

首先,要重视创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这是学校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如教师可在课内或课间定期播放优秀的音乐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好的音乐演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选取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体裁和内容的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欣赏的基础上,适时地结合作品给学生介绍有关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特征、相关的音乐基本乐理知识等,这种学习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这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外部条件。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成功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染他们一起加入到音乐学习和活动中来,这种外部的感染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该鼓励音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总之,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营造学校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我们所提倡的新的学习理论。

其次,在外界环境具备的基础上又要注重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音乐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新的学习理论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引导、启发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既适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也适用于音乐表演和创作。音乐表演在音乐实践中被称为是二度创作,也就是说要求表演者在原创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表演个性。在音乐表演中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充分显示出主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音乐实践中的创作环节也离不开学生主动的参与,我们所说的学生的音乐创作,实际上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一定程度的指导下,创作出有他们自己特点的、符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哪怕是最短小、最简单的音乐小片断。不管这些“创作”是否具有真正的音乐欣赏价值,只要是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就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教学手段也符合我们新的学习理论的要求。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中运用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音乐艺术以及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把与音乐学习有关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起来。笔者相信在这种正确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音乐教育必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著《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