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9-27 02:08:54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1

关键词:电厂 电气控制系统 总线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虞文.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2

工程师竞争上岗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下午好!

我叫XXX,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我在招聘会上了解到我们公司,并通过面试进入到公司任电气设计一职,通过六个月的试用期转为正式员工。

我20xx年7月进入公司,在师傅许林昌的带领下,我逐步了解了电气设计的每个步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之所以竞聘这个岗位,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熟悉公司电气设计的职责范围及设计各阶段任务;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电气专业设计各阶段工作程序等等;能够协同主题专业参加现场勘察。选站、选址、选线及收集有关本专业的各种基础资料(包括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功率因数要求、外部线路走向及当地气象条件等);能够论证供电方案,根据工程项目的用电负荷,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及用电负荷估算,确定工程项目电气设计的原则,选择变配电所的配置;能够完整的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熟悉各专业接口分工问题,确保分工明确。在设计审核方面,有我师傅和其他工程师负责,确保设计无误。

二、在公司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很多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在刚来的时候,抚顺项目部的一、二、三厂及洗化厂的污泥脱水工程、高升轻烃项目等设计都是由我师傅设计,我负责施工前设计交底及竣工图。今年的主要项目有:大庆聚南八放水站沉降罐气浮改造工程及大庆南Ⅱ沉降罐加气浮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现场试验工程,虽然电气方面的内容工作量不是很大,对撬块内的用电设备配电,但我依然能够细心完成;华锦集团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四台500方气浮及加药系统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等;KBM油田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源水处理中试试验项目,集装箱内用电设备配电,照明、接地等;新疆油田风城油田重32井区1号特稠油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撬块配电及过滤管管线电伴热;陆梁作业区水厂水处理设备优化改造工程,撬块内配电。

爱岗敬业,我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使我们的企业蒸蒸日上,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程师竞争上岗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公司给我这次竞聘的机会,让我能在这里展示自我。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我叫***,毕业于*****20xx年参加工作,我今天在此竞聘的岗位是总监理工程师。

(一)这次参加总监理工程师岗位的竞聘有以下原因:

1、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水平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我热爱这个工作岗位,愿意为之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

3、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较大的提高。

(二)竞争总监一职,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1、专业对口,有利促进工作。

我所学的专业与现所从事的工作及竞聘岗位对口,使自己学有所用,在工作中具有专业优势,理论优势,能更好的促进工作,提高效率。同时,实际工作也能提高我的专业水平,使我更有信心、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2、熟知施工、监理多个工作岗位的工作。

我在施工单位现场负责施工的同时曾兼职施工资料;于20xx年3月来到本公司在山东**从事资料整理和土建专业监理工作管理。

3、我认为自己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在建设工程管理的4年里不断学习,并参加了建设工程管理的多项培训,对本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三)对总监理工程岗位的认识

1、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总监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丰富的工程实践,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其次要讲究领导、协调艺术,在建设监理过程中,总监的领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所在企业的外界形象以及工程监理成效的大小。如果项目总监在这方面能把握的比较全面,得心应手,那么项目监理的成效就大;反之则不然。

3、施工阶段的具体工作:首先确定项目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编写监理规划、审批监理细则,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监理机构的文件盒指令。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本人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现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样,自身的知识水平、实际技能和思想道德才能不断提高。 我始终坚信,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我将使我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证实! 我的竟聘报告完毕,谢谢各位。

工程师竞争上岗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

我是XXX,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1986年8月生,20xx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机电科技术员,我竞聘的职务是机械首席工程师助理。

参加工作以来,我先后在掘进二区、开拓工区、机电科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承蒙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各位师傅、同仁的帮助与支持,使我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攀升。我觉得我有能力参与这次竞争。

一是我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爱岗敬业,作风正派,为人正直,服从指挥,团结同志,在工作中深受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二是有娴熟的工作技能、饱满的工作热情、敢于负责的工作态度;能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好各方关系;能够应付纷杂多变的生产环境,积极稳妥的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

三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工作之余不忘学习,自费购买了许多生产技术书籍,从中收益非浅,不断的追求培养了我一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竞争是无情的,而竞争又是公平的,若我有幸在此次竞争中得到大家的赏识和厚爱,在新的岗位上我会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领会、集团公司公司、矿下达的各种文件精神,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一致。

二是尽快适应工作的环境,积极搞好工作;以安全为中心、以人为本意识,理顺生产关系,规范生产方式、运行操作;加强调度工作的权威性、通畅性;增强团结,依靠全体值长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诚信、守约、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战斗集体。

三是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大局意识,忍辱负重,甘做检修部门的服务员;做好领导、职工的联系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贯彻好上级精神,关心好群众冷暖让领导放心、让群众顺心。

不管这次竞争的结果如何,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它将给我以动力和希望。从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不足而奋进,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正是我参与竞争的目的。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电气;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办学目的是为社会输出能够从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电子工艺等方面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实行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增加就业竞争力。下面本文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现状,提出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对策。

1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现状

1.1学校和教师对“校企合作”模式理解不准确

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达到“校企合作,双育共赢”的一种办学理念,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协作。然而,目前开展的校企合作,学校和老师误认为将学生安排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就可以了,从而缺乏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估与监督,导致学生实习后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采用经常旷班的对策来应对实习,因此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双育共赢的目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通常在大三那一年,学生前两年进行的都是理论课的学习,一下子进入到生产实践并且又没有老师的辅导,导致理论与实践无法很好地融会贯通,形成了机械性记忆。

1.2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缺乏一线生产和管理经验

电子电气专业需要学生进行实训演练,从而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不能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训练,导致无法胜任未来的生产实践工作。从事高职电子电气专业教学的教师往往缺乏一线生产和管理的经验,导致无法从企业需求角度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指导,也影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训基地和专业性教师的匮乏导致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短暂的实习没有前期的基础学生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岗位、实习岗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对策

2.1建立“校企合作”总体规划,健全电子电气类校企合作课程

科学合理制定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对于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电子电气专业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性意义。总体规划要围绕培养目标,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制度、考核评价体系、校企合作部门以及建立校企合作监督小组,不定期的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和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从而晚上校企合作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健全校企合作课程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就业的需求进行校企针对性课程设计,从而开展更好地实践与实训,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校企合作是一项双赢策略,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样可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符合要求的技术性专业性人才。明确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提高学校和学生以及企业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加强校企合作,动态设置、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需要紧密的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及时有效的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策略。可以聘请大企业的技术骨干、专业人员和市场人力部对高职电子电气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制定发展规划等。学校方面针对培养方案和规划,调整专业课程或者专业方向,使其适应公司的人才要求。在专业方向设置方面可以听取公司企业的建议,进行调整从而符合人才市场的发展要求。及时有效的进行校企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2.3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生产性

实训基地是目前高职电子电气专业所匮乏的,也是限制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要与企业联合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设备仪器、场地、专业指导人员等方面的配置。实训基地可以让企业派来技术骨干,针对生产第一线常遇到的项目或者问题,进行项目设置,让学生合作完成。在电子电气类专业项目实训过程中,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生产实践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素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双师型是指不仅拥有校内教师,还聘请从事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教师,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生产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术。同时,学校内的教师也可以进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第一线所需技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增加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现状包括学校和教师对“校企合作”模式理解不准确及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缺乏一线生产和管理经验等。本文提出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的对策,包括建立“校企合作”总体规划,健全电子电气类校企合作课程;加强校企合作,动态设置、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为提高校企合作办学效果、电子电气专业就业率及学生能力,提供指导性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爱红.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初探[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制图;技校;教学方法;兴趣;创新

1.引言

《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是技工学校电气工程类、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电气图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工程界的共同语言。基于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等特点,该课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如何根据教学对象、生产实际、培养目标,运用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是摆在专业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2.《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只强调课程基础性忽视了学科发展性

该课不仅要解决零件的形体表达问题,而且还要解决电气图的表达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认知零件的能力和识读电气图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以上两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将会严重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

从以往教学执行情况来看,由于任课教师多年《机械制图》课的历练,零件识图这一环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而识读电气图这一环节效果不好。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电路元器件在电气图中的作用不清晰;第二、综合分析电气图的能力不够强。这反应出学生在掌握电气专业性课程知识上的欠缺,如果要很好的解决识读电气图这一环节的,必须结合实际,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特别是要通过典型的电路模块训练,积累经验,再由典型电路模块向外延伸,从而全面提升电气图阅读能力。

2.2 只强调课程独立性忽视了学科交叉性

目前随着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发展越来越明显,复杂多变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更加全面,尤其电气图是各种信息的整合,是各学科知识的交叉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机械与电气、电工与电子、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等知识的交叉联系;同时在学习中还要注意后续课程与前面所学课程与的联系、同时学习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等。

2.3 只强调课程理论性忽视了课程实践性

在具体教学实际中,《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往往与《机械制图》的教学一样,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传统的制图课能坚持在专业制图教室完成练习就不错了。要结合生产实际,走出教室,走进车间,走近设备。这不仅是满足课程本身性质的要求,也是满足用人单位对动手能力强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产生和应用普及,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传统《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课的要求,还要学习计算机绘图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绘图技巧。

3.《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教学方法研究

3.1 根据不同专业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汽车维修类专业均开设《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这门课程,是为了让这两个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读图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但是每个专业对该课程的侧重点要求不同,知识点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采用相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对本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做适当增删,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

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对电气符号、原件符号、电子电路、电气控制线路等专业图示的认识与绘制能力很重要。因此,电气制图是该类专业的学习重点,同时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该类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例如,电视机、机床电路等电路图的识读,不但要学会分析原理和作用,而且还要能根据原理图与接线图进行电器的组装、连接、调试,必要时还要进行电路的测绘。而机械制图部分只需要对简单图样进行识读,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

零件图、装配图和电路图的识读是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重点,该专业学习的关键是看懂零件图与装配图,并能想象出空间图形或与相应实物联系,由此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改造新产品,着重要培养空间想象力。所以,上课除用到一些通用模型外,还要用一些与专业课联系紧密的汽车零部件挂图与实物进行反复练习。理论指导实践,真正达到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而电路图则是主要与汽车电路相联系,现今汽车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汽车舒适与安全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电子技术的应用,所以汽修专业的学生只有熟练掌握电路图的原理、作用与画法,才能尽快熟悉每个车型的电路结构,也才能提高汽车电气维修水平。

3.2 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多数技校学生整体文化基础水平不高,素质修养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理论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而《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比较抽象,学习掌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很多学生没有学习高中立体几何知识,尚不具备立体几何的概念,空间想象能力欠妥。所以授课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搞好文化课摸底,在点、线、面教学之前,应该补充必要的立体几何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机械制图是以三视图来表达形状的,即是以二维图形来表达三维空间。要使学生树立起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多接触模型、实物,通过一定的思维训练方法,即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开始学习时要借助教学模型、捏橡皮泥、切割果蔬、画轴测图、现场参观等直观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完成由实物到图行的转变。

例如:绘制圆柱体的三视图,对照实物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旗杆、树木等圆柱形物体的影子,学生就较易理解圆柱体的三视图是一个圆和两个矩形。变换圆柱体的相对位置,又可得到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三视图,从而进一步总结圆柱体三视图的特点。

又如:绘制平面切割圆锥图形时,事先准备好萝卜和刀子,现场切割,即可顺利得到等腰三角形、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各种截交平面。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近距离地观察到了截面图形,那么画它们的三视图就可迎刃而解。

再如:绘制组合体视图时,如果手边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画轴测图的方法增加其直观性,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进入实习车间观摩阅读零件图和对照零件成品,避免闭门造车。

3.3 教学方法应具有趣味性、创新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不要看老师教的如何,而要看学生学的结果怎么样。当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变成了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快乐中勤思考、大胆说、动手做,愉快地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在潜移默化中获到知识,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得特别多、似乎面面俱到,喋喋不休,生怕遗漏知识点、技能点,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课堂没有主动积极思考的余地,经常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尽管老师讲的很卖力,学生也感觉索然无味。为了避免制图课的枯燥无味,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上课兴趣,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加入一些新创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凭着它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交互能力,相关的二维、三维绘图技术也日趋完美和智能化,这就为培养空间想象力提供了新的平台,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比如:讲圆柱、圆锥、圆台等回转体的形成时,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先画一矩形旋转360度形成圆柱体,再把矩形拉伸成直角三角形旋转360度形成圆锥体,再把直角三角形截割为梯形旋转360度形成圆台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这种抽象的描述转化成一个生动而有趣的动态演变过程。学生亲眼看到了三维实体的形成,兴趣大增,轻松愉快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又拓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3.4 及时归纳总结,采用口诀教学也是一种尝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认真观察并科学归纳为一些口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绘制与识读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可以归纳为:半剖表示对称件,点划线作分界线,半边图形互推想,内外形状就相见;局部内形要表现,局部剖视最方便,顺着中心取剖向,范围就看波浪线。通过口诀式的总结,两种剖视图的特点便一目了然。

再如:螺纹画法,可以总结为:螺纹画法两种线,用手摸着来分辨,摸得着时粗实线,摸不着时细实线。口诀式的归纳总结,既过目不忘又琅琅上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束语

总之,技校《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教学要突出自身特色,要结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特点及要求,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编.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2]刘春编.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曹秋棉.浅谈如何构建快乐高效课堂[J].教育学文摘,2011(11).

[4]陈传尧.启发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作者简介: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气原理图;识读;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06-02

一、课程性质

《电气原理图识读》课程为电力工程类专业的专业领域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对各种电气工程图的读图方法、步骤及技巧,学会对各类电气工程图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具备对部分图纸的初步设计能力。由于在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均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故学好本课程能为今后其他专业领域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电气运行值班员、电气自动化调试工、电气安装工、电气设计员、电气工程监理员等。

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 “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以训练学生对电气工程图纸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为目标,将电气识图中的知识分解到电气工程图的识读、分析评价和初步设计中。

二、实施过程

《电气原理图识读》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资讯:项目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资讯环节,进行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同事也会辅助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带领学生去模拟电站模拟屏观看电气主接线图,并把模拟电站的图纸给学生识读,然后对照图纸去查看接线和各种元件,这样就比较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同时我们也会辅助其他的电气图,让学生讨论完成。

(二)决策与计划:拟定项目实施方案

每个项目都有一节读图练习,并配有读图分析报告格式(附评价标准),分析报告格式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决策与计划环节是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要求学生分组拟定实施方案,教师从旁引导。

(三)实施:按照任务要求完成项目

制定实施方案以后,各任务小组根据相关资料完成项目的读图并分析。

(四)检查与评估:检查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提高

学生填写读图报告,讲授任务完成过程,各小组之间互评。老师和就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评价,并就任务中的知识点进行提问。(附表见107页)

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训场地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模拟电站图纸册少、实训室使用频率高,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安排在时间上非常紧凑,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巩固和加深理解。我们正在努力解决这种现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电厂或是变电所的实际图纸来进行分析。

(二)有些图纸只能让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电气原理图的识读课内时间毕竟有限,很多图纸的分析只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完成,教师会定时检查与讲解。

(三)部分同学积极主动性不够好

有些同学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好,教师只能加强督促学习,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一项目电气原理图的识读。

(四)教学团队建设不够完善

《电气原理图识读》任课教师大都是校内专任教师,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多让教师去现场参观学习。“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电气原理图识读》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从传统的注重理论培养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了重实践、重能力的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芳,李家坤.电气原理图识读[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29-02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自身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

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

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

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

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

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以申报部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电气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团队建设要依据电气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从团队的框架结构、教育理念、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实施大纲撰写与执行以及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对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构想和建议。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7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设备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思路

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两种具体方法:(1)任务驱动法;(2)行动导向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其具体包括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卡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将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技能训练的课程培养目标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理论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而这门课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电路安装与检修、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安装与检修。这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很枯燥,也不容易理解。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将理论的知识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也减弱了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产生排斥的心理,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解,变为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技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又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实践方面比较薄弱,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校电气专业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技能。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来进行课程设计。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发展完整的职业能力。学生面对一个实践性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完整的“工作项目”,独立地(相对于教师控制而言)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且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如,销售某种产品、制作某个物品等。项目教学法步骤包括:(1)资料收集;(2)决策;(3)计划;(4)实施;(5)成果展示;(6)评价。下面我们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为例,利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1)资讯:教师给出任务,学生收集生活中用到的电动机正反装的实例,研究工作原理和正反装控制及切换实质。教师总结出例如:电梯的上下行、电梯门的开关、塔吊的升降、电葫芦的升降、搅拌机的进料出料等等用到正反装的电气,教师讲解工作原理。(2)决策:教师把学生按动手能力和性格2~4人分成一组,学生讨论确定制作项目,例如,电气连锁正反转、机械连锁正反转电路,具有双重连锁正反转电路。根据学生自己学习实际,老师帮助学生选择制作实训项目。(3)计划:教师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包括小组每个成员分工、具体工作要求、电路制作流程、安全环保要求等。(4)实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实习计划,选取、安装元器件,分工按“先主后辅,先上后下,横平竖直,减少交叉,不漏铜、不压皮”的要求完成主电路、控制电路连接。教师在学生制作时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控制电路制作时主电路中换相接线,控制电路中自锁电路、互锁电路、按钮开关接线等重点、难点、故障点电路的制作。(5)成果展示:完成项目后,各小组展示成果,包括项目成果、工作流程、设计创意等。(6)评价:学生完成电路制作后与原定目标比较,评价制作成果。评价分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评价从电路功能、工艺规范、操作规程、安全环保几个方面进行,检验学生是否获得必要技能与知识、实际结果是否具有实用价值。这一环节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启发和感受,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评价和肯定,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战胜困难、敢于探索的精神,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通过项目教学法指导学生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根据项目安排完成各项学习目标,并处理好各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学习过程具有如下四个重要环节:(1)确定任务要求,聚焦于学习者现有的主要学习障碍,学习小组确定学习任务,寻找相应工具,选取相应元器件;(2)小组作业,激发并链接学生原有经验,小组自行组织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行动和经历中进行学习;(3)展示学习成果,以具体的工作产品来表现学习成果,深入讨论工作产品以及完成工作、学习的过程;(4)反思学习过程,借助产品评价学习结果,检查并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重新组合,形成行动能力。总之,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8

管理机电液综合实验装置的应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真正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还需要加强对机电液综合实验的过程管理,这一过程管理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①各小组结合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中的典型装置、典型设备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消化吸收,提出模拟方案,以此方案设计为基础,模仿现有实例并分析实施,在考核中不予以高分;②学生可脱离书本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提出创新方案,并结合设计构想提出若干个候选方案,小组内对各候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如果选择后者,方案若新颖可行,考核中可予以高分。在此阶段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建立方案评价机制,可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候选的过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也可运用决策分析方法解决利弊权衡问题,选出一个最终的实施方案。(2)方案实施阶段。各小组根据制订的方案实施内容,选用合理的机械、液压或气压组件和相应的连接件进行组装和调试。在此阶段学生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分工协作完成各实验装置的装配任务,并学会排查故障原因和提出解决办法,并自行改进和调整,指导教师在此阶段只负责安全检查工作。(3)控制实施阶段。学生可采用PLC、微机、工控机等控制手段对机械装置、液压(气压)装置实施控制,完成方案设计的要求,实现工作流程自动控制。在此阶段学生要完成电气接线、微机编程等工作,指导教师只在过程无法推进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设计和实施。(4)实验总结阶段。各小组结合前面3个阶段进行分析总结,从设计、实施到控制全过程的得、失,并予以初步的自评和总结结果,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由指导教师最终召集小组进行最后的总结分析,指出特点及不足,以利于提高,指导教师提出个人意见和相应的评定成绩,并交以小组讨论。在机电液综合实验过程中,整个过程管理追求目标是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意味着依托机电液综合实验装置平台,通过机械类基础课程的整合、机电液(气)知识的融合,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过程,达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高。实验的整个过程是各小组成员脑力激荡提出方案并进行分析、有效利用实验装置的所有可利用资源,并有效利用时间,不断改进、调整实验实施过程,最终达到某一功能的实现或某一机电装置的模拟。实验的逐步推进过程就是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会设计、分析、识别、诊断、优化、改进。

机电液综合实验的能力培养

通过此实验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机械类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机电液综合实验对学生能力培养如图2所示。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侧重于实际工程应用问题,而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将其在课堂教学中所多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因此在实践教学环境中以机电液(气)综合实验为平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学生在方案设计阶段,在查阅大量专业科技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信息资源,提出自己的方案和初步设想,并在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下让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活跃,专业认知更加深入;同时实验考核以学生设想是否创新为主要评价要素,在小组讨论、小组对比过程中形成注重方案创新的良好氛围,将会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机电液综合实验的另一目的。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自主搭接各类机械、液压和气压传动装置、电气元器件及其组合,并了解和掌握各类装置的安装特点,分析和排查各类故障,通过真正的运行操作确实达到培养自身动手能力的目的。目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局和综合的能力,因此设计出来的结果往往无法付诸应用,通过本实验的开展和深入,设计方案真正变成可运行和控制的实物时,此过程将成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有益的练兵,从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将是其设计能力明显提升的催化剂。实验采用4~5人小组共同完成的形式,小组成员在设计阶段,方案实施阶段应协同作业,共同完成,在此期间学生可学会分工合作、组织协调,为达到共同方案的实施目标,借助其他人(包括指导教师和同组成员)的帮助,小组成员在一起相互交流、合作、支持和探究,群策群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机电液综合实验的成绩评价体系

电气助理工程师总结范文9

【关键词】工作过程;电工技术;教育;要点

1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概述

电工技术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加以实践和巩固,师徒关系这种传统模式正好有效的解决了学校电工技术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电工技术教育,通过师傅教导传授,不仅能实现对传统师徒教学关系的改善,还能够达到新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在工作能力和知识素养上的双重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教育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围绕徒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发展,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从而为企业培养技术过硬,业务精通,综合素质优良的优秀电工技术人才。

2工作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的要点

2.1注重徒弟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的理解性构建

电工技术注重实践,但其前提是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做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支撑,电工技术实践寸步难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师傅要着重提升徒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徒弟对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性重新构建。首先要注重对基础概念讲解,师傅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对这些抽象不便理解的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通过工作过程中对真实电气元件的认识、讲解及实际操作,将无形化有形,使徒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帮助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对概念的运用更加透彻明晰。其次要通过工作中的实地教学来加深徒弟对基础电学定律的理解。让徒弟明确所学定律的特点及可以实际运用解决的问题。要充分的利用工作条件和工作设备进行细致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具体,配合以形象的工作演示。师傅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给徒弟讲解自己在学徒阶段的一些错误做法,既能够调节学习的气氛,还能够加深徒弟对定律要点的理解,保证学习质量。其实这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通过师傅的引导,徒弟在工作过程中把学校学的一大堆理论知识进行通透性理解,进而理解性有序简约重构知识体系,这样也就真正把理论吃透学精了,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2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对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

一个电路、一套设备电气功能都是靠具体的电气元件实现的,而一般的电气故障也往往是电气元件故障,因此师傅必须要注重对电气元件的讲解,要详细解说每一种电气元件的构造、组成、控制原理及分布位置,确保徒弟清晰理解,熟练掌握。对各元件间,各设备间的控制逻辑关系更应是讲解的重中之重,真正理解了这些控制逻辑关系,才能快速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处理。要鼓励徒弟在工作过程中“多开口,勤动手”,下足功夫,切实掌握控制原理,熟悉设备元件布置,才能真正处理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独立操作。

2.3注重徒弟对机械原理的学习

不存在纯粹电的设备,现代设备往往是机、电、液、气综合控制的设备,而学校电气专业对机、液、气知识的教学很单薄,甚至是缺乏的,因此师傅必须帮助徒弟补齐这一短板。先进行一些系统性理论知识讲解学习,重点是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具体设备进行机、电、液、气控制的具体讲解,这样更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只有溶合这几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了解一款设备、一个系统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真正掌握它们。

2.4注重徒弟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完成,并充分理解掌握电工技术理论概念定律规律后,徒弟便初步具备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能力。此时,在工作过程中师傅就要强调操作的规范化,要求徒弟标准化操作。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就是要求徒弟必须熟悉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人身及设备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一定要首先要树立徒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师傅可以讲解一些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来对徒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功能归类总结安全操作规律,便于徒弟学习理解。要详细讲解每一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操作要点,着重实践,加深徒弟对实际操作的要点运用,并通过徒弟的操作来指出其不足。要在实践中提升徒弟的标准化操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固化他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行为。

2.5注重徒弟思考和创意能力的培养以及和谐师徒关系的维护

新型师徒关系不仅仅是对徒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徒弟个人潜能的激发。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对电工技术的具体教授,师傅还要结合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引发徒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培养徒弟的思考能力。还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徒弟在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教授过程中师傅不仅要注重徒弟个人能力的提升,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不断的鼓励徒弟,鼓励其进行操作、进行思考、进行创新。和谐的师徒关系能够有力提升徒弟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的意愿,激发徒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徒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综合素养,为徒弟在今后成长为电工技术骨干发挥重要作用。

2.6注重师徒合同的签定

通过师徒合同的签定,从而明确师傅对徒弟的培养目标、期限及应负的安全责任义务;也要明确徒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争议解决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合同条款,让师徒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同奖共罚,有力促成电工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3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主要从电工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师徒教学模式下的几个要点进行论述。从基础理论知识原理重构、电气元件设备控制逻辑讲解、机械原理学习、标准化操作以及创新思维和和谐师徒关系维护、师徒合同的签定进行概述。相信通过以上几个要点的实施,日后在工作过程中开展电工技术教育将会取得新突破,获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雪莲,潘铁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30):170~171.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