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信仰心得体会集锦9篇

时间:2022-03-15 07:09:08

信仰心得体会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1

信仰的力量党课学习心得体会一

这次党课的学习集中在了一周左右时间,是一次比较短暂的学习,但每次课上认真听讲,跟随授课老师的讲课思路,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是有了很大的收获的,下面根据每次讲座的不同,分别说说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讲座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首先是对党的群众观的内容的了解: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在讲座过程中,讲座老师提问到,我们为甚么要改革开放?因为以前的政策已经不太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我们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而当时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解决不了温饱医疗问题,所以我们要调整政策,我们要改革开放。这也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路线也有其重要的意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引领人民各项工作的基本路线;群众路线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完成历史使命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路线。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长期革命斗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道德建设等等,都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正确性,所以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也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最后说到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价值追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人生信仰、一种学习理念,牢固树立起符合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还有我们要爱党、爱国、爱学习。大学生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要爱党,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只到现在公国民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应从内心里感谢党,热爱党。二、要树立正确的政局观。

三、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从哲学观点看,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则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得眼光看待当前的社会局势,在解决为题时,也不能停留在表面当前的情况,我们要有更远的目光,发展得看待问题。当前,我国形势也是如此,我们有亟需解决的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一时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解决得了。我们只有在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持续发展中才能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大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也是一样,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第二次讲座学习的是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结合老师的讲座思路,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一方面是价值共识的需要,当时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根植于人民心中的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缺乏价值共识的社会,难谈有真正的凝聚力和真正的和谐。而这个价值共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是价值整合的需要,随着现实社会利益结构、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由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社会的冲突成了新的社会矛盾类型,这是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有效地整合价值冲突,通过价值整合积极寻求价值共识,称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最后价值输入的应对,或者说是价值输出的需求。中国人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是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入的需要,也是我国文化输出、价值输出的必然要求。

二、过程与意义。党的xx届六中全会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在20xx年11月8日中共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河支流,才能在错综发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第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第三是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得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四是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xx在20xx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是非,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最新概括分三个层次:国家层次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次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层次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与实施。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行统一。

第三次讲座学习的内容是学唱《国际歌》。《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原文是由法国的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它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上世纪20xx年代苏联曾以《国际歌》为国歌。欧仁鲍狄埃是法国革命家,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制作木器的手工业工人家庭年仅14岁就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从此他开始用诗作为自己的武器,踏上革命的征程,并逐渐由一个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并于1870年加入第一国际社会成为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委员。《国际歌》最早传入中国是由瞿秋白转译自俄文版本并于1920xx年6月15号发表。

早在20世纪初,中国刊物上就曾出现过未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但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没有赋曲,很难吟唱。1920xx年,瞿秋白从苏联回到国内,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主编,同时着手翻译《国际歌》。他在苏联参加了第九次全俄苏维埃大会,见到了列宁,他更在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收到了各项蓬勃发展的事业和革命精神的鼓舞。他早就下决心,将《国际歌》重译,让它在中国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一首战歌。《国际歌》这首歌曲为行版,降B大调,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贯穿首尾的拍子,以及通用的三段歌词。悲壮的前奏,深沉的第一主题昂首进入,表现出革命志士们不去的气节,乐曲的中段旋律在调性上转为F大调,始终庄严、雄浑,曲调中愈发透出光明与希望,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雄壮而嘹亮的气氛中结束。

第四次讲座是观看《周的四个昼夜》主题电影。影片《周的四个昼夜》讲述了新中国六十年代初,大搞浮夸风、大锅饭,却不幸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期间,周到革命老区武安县柏延村调研,经历四个昼夜的实地考察,按照老区人民的意愿,柏延村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人民公社,老区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观后,不仅感动于周弯腰给因饥饿而脚浮肿的汪老师,雷雨天为田地里抢救秧苗的村民熬姜糖水,工作到凌晨不得不换上高度老花镜才能看清字,更感动于老区人民在饿的头晕眼花时还能体谅国家的困难,把苦水往肚里咽,也不要给国家添麻烦,给毛主席添堵。看完影片后,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民以食为天。心中有个疑问,那个年代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问什么还能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共产党,相信是困难是暂时的,相信党能治理好国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究其原因,周在片中所说,我们牺牲无数先烈,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周转达毛主席的批示大食堂解散还是保留,人民群众说了算得到了切实的履行。才让人民群众相信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历史走到今天,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少了,鱼水情谊淡了,群众的幸福感少了,不安全不信任系数多了。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那就应该先弄清楚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常说走群众路线,就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将让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一切工作的检验标准。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敢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党和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影响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老有所依养,让奋斗的人看到希望,让人民群众相信认可中国梦就是咱老百姓的梦,才能再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凝聚十三亿人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国家的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第五次讲座主题是大学生的精英教育。老师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一是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二是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老师还说,读书不是为了金钱,不是为了名誉,这样的读书都是太过浮躁,不可能真正得用心读,不会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的写作意图,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会给自己一个更好的视角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

第六次讲座是预备党员的廉洁教育。从去年的后,明显能看出政府的反腐力度加强,表明了中央的决心,作为一名研究生,提到廉洁教育,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学术腐败问题,因为学术腐败在一些学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学术腐败只是一个现象,其实质上是反应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首先要从思想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 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生活准则。因为只有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同样以诚相待。古语说一诺千金,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诚信都是最基本的准则。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见利忘义,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置诚信与不顾。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所以,我认为 八荣八耻中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可以说是切中了时弊,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青少年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们要时时以一名优秀研究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美好的思想融入灵魂,让文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在科学研究中严守学术规范,牢记学术道德,诚实做人,诚信研究,获得科研能力的发展,并利用我们的所学所知,结合本专业技能,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行动献计献策,增砖添瓦。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心,今天,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个历史时期,更突显坚持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以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适时地完善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了时展进步大需要,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八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肩负起民族的希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历史推向前进。没用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作为一名要求积极进取的大学生,我渴望加入这个积极地大家庭,将个人的价值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把对党,对祖国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线热情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姜朋飞

信仰的力量党课学习心得体会二

首先,感谢党组织给我此次的学习机会,能够参加学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深感荣幸,也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深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以下是我这次党课学习心得的几点总结:

五、以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入党从自身做起,我们不仅要做到思想上入党,更要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因此,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积极与周围党员就党的理论进行讨论、学习。

2、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主动和入党联系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快的进步,也使党组织时刻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

3、在平时的工作中勤奋努力,积极进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六、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端正入党动机 ,这次的党课学习,不仅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正如讲座老师说的,入党不是要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比别人有多么优秀,而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政治选择。入党,就是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选择了终身为这一目标奋斗着,实践着。这次的党课学习,端正了我的入党动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党组织,早日加入这一伟大的党的决心。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一名入党的积极分子,我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贯彻党的各项方针,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所信仰、所向往、所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端正入党动机,在思想上,保持和党的目标高度一致。

这次党校培训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提升了我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为我日后入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教育和考察,我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在实际的行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争取早日入党。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2

在做报告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更要时刻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初心,坚定信仰,与时俱进,奋力担当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作为环保工作者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环保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制度,坚持党绝对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实践,推进环保工作创新发展。

国家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和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基本遵循。它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当代我们的宏伟奋斗目标,并深刻阐述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要走什么样的路,怎样布局,用什么理念去发展推动,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到什么时候理想信念都不能动摇,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坚定对民族复兴目标的追求。坚持不忘初心、继绩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产主义理想和民族复兴理想是高度统一的,具体就体现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

目前,作为环保人的我们,正处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关键时期,环保人有责任有义务干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具体到工作就是兢兢业业干好分管工作,为领导分忧分担,总书记说过:“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这表明了中央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定,有中央的有力支持,我们更要坚定信心,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3

一、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

从1952年直至郑德荣同志逝世,郑德荣同志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他一生追求在马言马、忠诚奉献、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学校领导干部及教师学生,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武装自己,在工作方面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党员,合格的学校负责人。

二、以梦为马、奋斗无涯的执着追求

在郑德荣同志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以党和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学术选择。他一生视学术为生命,用一个又一个的学术成果传播着科学真理。以梦为马,奋斗无涯。郑德荣同志是一位资深望重的中共党史学科的学术开拓者和奠基人。

作为宽城区体育职业学校主管德育和训练的副校长,我应时刻保持着奋斗不息的心态。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的奋斗于学校科研,学校的凝聚力才能更加强固。我将把学术事业与党的精神、要求密切结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学术科研中去。

三、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工匠精神

尽管郑德荣同志早已成名,但他不愿意止步于过去的功劳。他始终紧跟时代,将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旧精益求精,潜心工作,攀登着一个又一个的学术高峰。

而作为一名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学习他校先进经验,并将其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此同时,我更应该扮演好党的宣传者这一角色,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把党的精神融进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

四、甘于淡薄、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

在郑德荣的教育活动中,他秉持着用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去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他深知,做科研很难做到立竿见影。为此,郑德荣教授甘于淡薄,长期投入到本科教学中。他无私奉献,因人施教,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

在学习了郑德荣同志的精神之后,我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校领头人”有了新的体会。在从事教育事业时,教师应具有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而作为教师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一校之长,更应如此。甘于平凡,甘于付出,自会下自成蹊。

五、言传身教、四世同堂传承优良家风

在郑德荣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红色基因、优良家风以及奉献精神在郑家渲染开来。在郑家人的身上,传承着优良的家风。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中国社会;信仰迷失;重塑

中图分类号: C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03-2

0 引言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的终极追求,也是实际世界的精神寄托,其为一种终极性价值观念体系[1]。一般来说,信仰主要包括、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种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若产生信仰迷失,就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否定。探讨转型时期的信仰迷失、原因及重塑问题,对于个体精神的需要、社会秩序的稳定、精神文明的和谐以及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当前社会的信仰迷失

在《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中鲁迅说过:“值得珍视的惟有民魂,只有它涌动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可当下的中国,在社会体制和利益结构深度调整下,在外来和本土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国人的灵魂深处对原有的信仰体系进行质疑,但新的信仰体系还尚未确立。如果人没有精神信仰,就会缺乏心灵慰藉、缺乏充实信仰、缺乏精神动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若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则会没有希望,不能真正地富裕强大起来。当整个社会群体陷入一个信仰迷茫或缺失的状态时,对整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迷失与重塑的研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1 信仰迷失的内涵

信仰迷失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对比,既是对一定时期内人们信仰状况的历史描述,又是对现实社会信仰问题的价值判断[1]。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人们原先固有的精神支柱徘徊在弱化的边沿,而且人们不再从中获得精神慰藉,那么这种信仰就会受到怀疑。当人们已经动摇了原来的信仰,而新的信仰又没有产生,此时,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彷徨、怀疑等消极情绪,这就陷入了信仰迷失。当人们信仰迷失了,其造成的后果,一是存在怀疑,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置疑;二是道德迷茫,在对于基本的价值判断问题上变得多元;三是精神空虚,人们缺乏心灵归属感,总觉得被周围遗弃和隔绝[2]。

当前我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主要指人们对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疑虑,表现为人们在信仰的选择上踟蹰不前,无法确定新的信仰的意识状态,出现对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的迷恋、重塑儒教或儒家学说的倡导、迷信盛行等各种各样信仰交织的精神意识状态。

1.2 信仰迷失的表现

1.2.1 信仰“真空”化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是信仰“真空”化,社会的主导信仰开始逐渐被大量社会成员淡漠,而此时又没有新的信仰体系来受到广泛接受、填补,继而导致暂时性的信仰“真空”。中国人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没有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使人们的对待社会的事物更多的表现出冷漠和无原则的退让。在价值判断上呈现严重的个性化和感性化倾向,注重寻求感官的冲击和物质生活的享乐,而忽略内在精神层次的需求[3]。

1.2.2 信仰吸引力、约束力弱化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柱石,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其首要功能之一是能为人的行为提供依据:首先,它确定了信仰者行为的正当性。这一动力源于心中的正义感,当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x的,道德的,做事就能昂首挺胸、无所畏惧,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其次,信仰可以提供结果的必然性,因为由于历史的验证,信仰可以产生一种深信自己行为必然性的效果[3]。但是,在面对着日益繁荣昌盛的物质财富诱惑前,信仰慢慢地丧失了其强大的吸引力。尽管人们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但却迷恋享乐、金钱和权利。此外,信仰的约束力相对作用也越来越少。在现实社会,当内心的信仰与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只要不在法律禁止范围内,他们所受到的内心、社会舆论谴责也越来越少。

1.2.3 信仰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思潮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使我国的信仰形势日益复杂化。在实际生活中,一边是市场经济中享乐物质功利的激流涌入,另一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祈盼。此外,西方的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中国也广为传播,加之打着形形的幌子只是改头换面的封建迷信也趁着混杂的信仰情形迅速侵占信仰的“真空”地带,使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局面更加繁杂。

1.2.4 信仰的功利化

中国人的信仰中一直有功利化的色彩,中国人的信仰寄托,不是发自内心对事物呈现一种虔诚的信仰,而是它可以实现我的愿望、要求才信仰。而当前郁勃的经济刺激了人们潜藏的无止境的物质诉求,在一些人心中,信仰只有“有所得”,能够带来利益,才值得去信奉。但是,人需要的不仅是财富、光鲜的外表、骄傲的职业和奢侈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正直、善良等精神需求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这种功利型的信仰观片面强调物质需要而轻视精神需求,必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我国市场中一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最近令人痛心的“山东毒疫苗”案件等无一不是这些信仰坍塌的典型例证。

2 中国社会迷失的原因

面对我国当前社会新时期中存在的局部与暂时的信仰危机,学者们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分析。周颖认为是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造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及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导致的[4];从国内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封建文化的遗毒,对外开放时西方腐朽享乐思想的浸染等,都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信仰体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我们理智客观地来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信仰危机的原因时,除了上文所描述的外部因素外,不能忽略的但又至关重要的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本土化问题。1915年时期,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四提倡,四反对”的口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将新文化与旧文化割裂开来,是中国文化上的一次断层。当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时候,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并摒除了。但是,当时在腥风血雨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的占领了人们信仰的“真空”,所以那段时间中国社会虽然信仰断层,但很快得到挽救。可是现在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老一辈们已经离去,而如今的新兴一代是在书本上学习着革命历史,感受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这种没有经过岁月的积淀带给国人心中的认同和虔诚感本身就较低。

3 中国社会信仰重塑之思考

当代中国正历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无论是过去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还是10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国人的心中的信仰度都大大降低,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仰断层的时代。但如果一个民族特有的伟大的历史成长轨迹能够被正确的理解,就可以解释那个文明在当代形成的合理性,并且显示它会如何回应眼前以及将来面临的挑战”。针对上文关于当前精神信仰的突出问题,笔者对重塑精神信仰产生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可以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共筑信仰的伟大历史征程中。

3.1 立足“根文化”寻找归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共产党从屈辱走向辉煌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形成精神信仰的根基,现今在重塑中国社会的信仰时,就应在立足此根基的基础上从民族文化的特性中汲取我们的精神养料。于是有学者提出,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的文化熏陶是中国国民抛不去的根,希望用新儒学来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种尝试和努力是积极的,但我们同样也要看出,新儒学的倡导已经有十几年,虽然其影响在逐步扩大,但仍没有在国民心中形成坚定的信念。究其原因,是因为儒释道把民众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提升到了终极目标,对价值的追求上升到了精神“信”“仰”至高无上的层面。这些精神是崇高的,是值得广为发扬的。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只注重自身修养的一种倡导将不能适应社会时展的需要。同时,在我党90多年的发展岁月中,可继承的精神财富也十分丰硕,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对群众力量、群众利益的尊崇,是党九死一生、凤凰涅,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动力源泉。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树立个体的心灵的信仰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立足于社会的现状,以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本土中孕育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精神信仰,才会持久不衰、生生不息。

3.2 加强基础教育寻求认同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提到,在中国儒教中,有一个组织唤醒和点亮了人内心的启示和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他们服从法则和道德,这种组织就是学校;他指出,中国的学校不是教人谋生,而是教导人做个好人,意味着教育和修养。但是,现在的我们如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目前我国的学校教授更多的是知识而不会是修养,当然从前几年开始教育部门也意思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我们不能不否认素质教育占学校教育的比重仍不够,其重视度远远不够仍然有待加强。

3.3 宣扬信仰坚守者

现在的时代呼唤着一群有思想、有感召力的人来影响周围的人。对于那些有思想力的人、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的人要加强培养。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号召力来感染周围的人,重塑符合人的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构筑以理智客观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形成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时代精神,最终产生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民族信仰。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文化精英的力量,同时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信仰坚守者,历来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焦虑感,消解人们心中那份超越物欲之上的幸福。因此,必须对那群信仰的坚守者加强报道和宣传,形成社会的引领风尚。

3.4 加强法制树立最低道德底线

信仰的建设非朝夕之功,在这段信仰混乱的时期,中国人内心的信仰没有办法立即重塑,所以只能采取外部措施增强人们心中的秩序感――加强法制的建设,依法治国。通过强化法律的作用,为人们心中树立起对法律触碰的敬畏感,完善社会秩序,让人们生活的安全、稳定、幸福,才会增强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更加有信心,才能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注重精神需求。但是,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如果文明秩序是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实现,而民族却缺乏内心的崇敬感、“道德律”是无法长治久安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书道.社会转型中的信仰迷失问题[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2):14.

[2] 符文忠,宁新昌.信仰迷失与生存悖论――对社会转型期人之精神状况的一种解读[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8.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信仰教育;前提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31-05

在今日之大学,有的大学生没有信仰或信仰出现危机,而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教育”成为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人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探讨。从某种角度来说,本文探讨的并非“大学生信仰教育”本身,而是使其得以可能的一般前提,希能从更本质的维度出发去接近问题本身。

一、人需要“信仰”吗?

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道出了精神生活对个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个个具体的个体生命而言,“只有精神的富足和自由,才真正是人性的充盈和完满,真正是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的标志。”使人成为人的是人的精神,“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还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人必须在精神上成人,任何精神都是人的精神,精神是人存在的本质;而信仰,确是精神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信仰既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体生命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人通过信仰,获取世界的意义。人通过行动,给予世界以意义。”在精神信仰上高度自由的个体,他们以追求个人独立精神为目标,以探求人类真谛为指向,以回答人生的根本问题为动力,不断地追问人到底应该是什么。“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信仰都是终极信仰。……任何信仰都是超越自在世界指向自为世界、超越现实世界指向理想世界、超越此岸世界指向彼岸世界、超越经验世界指向超验世界。……任何信仰萦绕的都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切,都是指向人的能在、超在、理想之在,因而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深深关切。”信仰,是人对世界意义的认可和超越。人,生活在自己的信仰世界中,就意味着生活在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之中。自我超越不仅仅是对自我的改善,更是对自我有限性的突破。自我之所以能够实现超越,是因为自我可以审视过去及未来,认清自我在目前的处境,审视自我和批判自我。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自我超越;而“没有超越,不能超越个人,我们就会成为病态的、狂暴的和虚无的,要不然就会成为失望的和冷漠的”。没有自我超越,没有超越对现存世界的价值理想的追求,人就会失去存在的精神依据,全人类就会失去希望的召唤,个体的人生也将不可避免地坠入不知意义为何物之命运。而这一切的丧失,将是个体人性的彻底沦丧。

人必须有信仰。然而,“光有信仰是不够的:当我们获得一种牢固的信仰之后,却不能理解其所信仰之深义,那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草率的态度。”对信仰的理解,有赖于个人自我意识的全面觉醒。一个人追求什么信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信仰,既反映了这个人的精神生活内容,也反映了他的精神自由程度。马克思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在这里,马克思关于宗教(一种特殊的信仰)之本质的揭示,同时也揭示了信仰的本质,即信仰就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按照辩证法,普遍和一般不能脱离特殊和个别而孤立存在,普遍只能存在于特殊之中,一般只能存在于个别之中。因此,信仰的一般本质也是不能脱离信仰的个别和特殊而孤立存在的。那么,信仰到底是怎样一种自我意识呢?是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它涉及人对自我所面临的最基本问题的自我解答:究竟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活着?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幸福的人生?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实质上而言,就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性反省和觉悟,对自我个体生命存在的品质与意义的反思。托尔斯泰在其绝笔之作《生活之路》开篇就声明:“一个人要生活得好,必须懂得他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为了懂得这些,就必须要有信仰。信仰——这是有关人是什么和他为了什么活在世上的知识。而这样的信仰始终存在于一切具有理性的人心中。”他还认为,一个人的信仰越强烈,他的生命越坚强,人的生活没有了信仰就成了动物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生活得不好,那么这仅仅是因为这个人没有信仰。当一个人获悉了真正的信仰,在他身上所发生的,就如同一个人在黑暗的居室里点燃灯火,一切都会变得明亮,而心灵就会变得快乐。换句话说,在信仰中生活,才会有人的生活,才会有快乐而崇高的生活。

二、信仰必须“教”吗?

信仰是不是必须“教”?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一开篇就强调人是需要教育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康德在《论教育学》中开篇即说: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他还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确切地说,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与康德做出同样判断的还有夸美纽斯,他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人类中的个体,不论是愚蠢的人,还是聪明的人,都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而且,信仰既不是遗传的产物,也不是肉身的机能,更不是天性的赐予,而是后天的习得。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成人,人必须受教育,人之信仰当然也须受教育以获得。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上看,信仰教育也势在必行。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依赖于物,人被物淹没了,人被物化了。市场是“一个被物化了的人的必然王国”,“商品、货币和资本作为市场自身所产生出来的偶像,正高高在上地统治着市民社会。”“这仍是一个拜物教的世界。人们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上帝,而是真真切切的市场之物。”市场经济把它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之中,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由此便使得人们生活中的一切被市场化、商品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被工具化、功利化,使得人的生活被物质化,人的心灵被荒漠化。“在此语境下,全人类正在发生集体质变,变得愈来愈贪婪,以致变成另一种生物即‘金钱动物’,并共同崇拜一种宗教。这就是‘金钱拜物教’。……在这样的历史场合中,俗气的潮流覆盖一切,市场无孔不入,人们的神经被金钱紧紧抓住,心里充塞着的全是金钱数字。”越来越多的人忙碌于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追求世俗的物质性的幸福,他们已经无暇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忘记去充实自我的精神和丰盈自我的灵魂。他们考虑的不再是“人为什么活着”这类具有终极价值的精神问题,而是“怎样活得更好”之类的现实性生存需要。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道德、理想和信仰因为不能从根本上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冷落甚至鄙视。

另一方面,大学自身也开始自毁象牙塔,走上了工具主义和技术至上的反人文之路,大学醉心于培训“有用的人”,而不是培养“有心的人”、“有灵魂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大学俨然成为了批量生产“工具”和“木偶”的“工厂”,变成了批量培训“工匠”的“职业培训所”。“每个人都把自己推进这个工厂,目的是将自己铸造成盾牌与长矛或者激光武器,等走下这一流水线时,成为锐不可当的或至少是左右逢源的工具。”而且学校中的一切(包括所教授和学习的知识)都是要精确的,“所有人的情感、思想、道德品质在这里得到精确化的测量,以便按照科学的逻辑分为三六九等,待价而沽。”大学毕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追求,他们很少有崇高的理想,只有那些实际的物质欲望,在他们眼里,成功就是票子、房子、车子。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调查显示,34.0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65.93%的不清楚或没有。一些大学生没有信仰,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学必须“教”学生以信仰。“教”为信仰的“真有”和“正确的有”提供了可能,而且也是唯一的可能。

三、教“何种”信仰?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教何种信仰?有人也许会认为,提出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信仰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信仰。但是,既然是“教”,就牵涉到教“何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有价值”。

这首先还得从“信仰是什么”说起。本文前面提到信仰是一种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人的意识按其内容可分为事实意识和价值意识,信仰属于价值意识。信仰作为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意识,表现了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居于支配和统摄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与旗帜,是引导、规范社会多样化和个体特色化的准则,是推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思想基础与保证。换言之,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信仰,它为信仰教育指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理念。

既然如此,对于大学来说,教“何种”信仰实际上就是要教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来说,其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否“正确”?或者,我们应不应“信”?

首先,要不要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而人们对这种理论的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是“人的全面发展”,即共产主义,既有现实性又具有终极理想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世人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不仅仅具有批判现存社会的理想性,而且更是一种改造现存社会使个人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运动”。而且,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自诩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是把自己看作一门创造性的科学,、邓小平等在中国具体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创造性运用,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近100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中国的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缔造的,可以说,没有这种信仰,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其次,要不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明确的问题是,一个人要不要有某种“社会理想”?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人们习惯地将与信仰相近的一些内容称之为“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等等。理解理想和信仰的关系在于:信仰和理想密不可分,理想不是当下现实的消极被动的反映,是力求改变现实的一种“超前反映”;信仰则是对理想所依托的价值系统的坚信和敬仰。而且,真正的理想必然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理想,而只能是幻想。一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时,他可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只要愿意,就能达到信仰自由。我们通常说的,一个人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处处遭到限制,但却能在精神上找到某种寄托和安慰,这种寄托就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中,尽管还没有实现,甚至走过一些弯路,但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憧憬与向往。

再次,要不要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总是生活在某个民族和某个时代,他必然要打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烙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民族,一个不思改革、不求创新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与灭亡。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鲜明时代精神。人应不应该爱国?社会应不应该追求改革创新?我们想不想中华民族复兴?毫无疑问是要的。如果我们能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支柱,那就是信仰。

最后,要不要信“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简单地说就是“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其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公共行为,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也是一个人应当坚守的道德底线。这无疑都是正确的,我们应当“信”,是为道德信仰。

四、信仰如何“教”?

现在的大学缺乏真正有效的信仰教育,对于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而言,信仰应该如何“教”?笔者认为,要实现真正有效的信仰教育,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努力:

1.信仰教育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回归真正的教育

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教育,从其本质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关乎灵魂的转变和心志的培养。教育是灵魂转向的艺术。“教”是“引导”、是“唤醒”。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郑重指出:教育不是训练,也不应该成为训练,“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他还说,如在大学里“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斯普朗格也认为,如果把教育的目的看成只是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性,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在斯普朗格看来,这是一种无生命活力的人。因此,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2.信仰教育必须在“实践”中进行

信仰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完全不诉诸逻辑和理性而仅凭情感的托付而产生的“虔信”,赋予人们超越此岸世界的力量;二是通过理性或经验论证所获得的“确信”。实际上,任何人心中的信仰都有“虔信”和“确信”两重内涵。信仰的“确信”可以通过理性和经验来进行,信仰的“确信”过程是在“虔信”的指引下进行的间接或直接实践。也就是说,信仰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价值诉求,它源于个体积极的社会生活实践,深深融贯于个体生命实践之中,是个体生命置身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而获得的价值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是个体生命与世界的价值关涉,是人对个体生命与世界关系的发现、认可与践行。“人不能持有关系,人只能实践它,践行它,于人生中践行它。”所以,信仰教育绝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切实体现在个体的行动中;信仰教育绝不应是抽象的思辨,而应是个体实践的自由体验。信仰教育如果只有关于信仰知识的单纯灌输和传授,而没有个体关于信仰在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的确认、践行和体验,那信仰必是不可“教”的,即使“教”了,那也是没有教育效果的“教”,教了学生也不真信。或者说,学生有信仰的知识,但绝无信仰的“虔信”,更绝无信仰的“确信”。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精神信仰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精神信仰是与人的根本生命价值相联系,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核心价值原则[1]。目前信仰的心理学研究,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且大部分实证性研究是关于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信仰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2]。田丽丽等研究指出,精神信仰各维度对不同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各不相同,不同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在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的所有构成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宋兴川等的研究也表明,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关系[4]。Myers(2000)认为是影响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2]。这些研究均表明,个体的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个体的毕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取样法,选取福州市在校大学生共508名进行测查,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482份。有关被试具体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

该问卷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民众价值取向与精神信仰问题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问卷分3个一级因子,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9个次级因子,和神灵崇拜,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和国家主义,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家族崇拜和家庭主义。问卷共有39题,采用5级计分。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1,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643。.

2.幸福感指数量表

该量表由Campell编制,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5]。量表分两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后者由1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4,分半信度为0.834。

(三)研究过程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统一指导语,由研究者担任主试。

运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精神信仰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

表2,表明大学生在精神信仰的一级因子信仰程度上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九个二级因子的信仰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家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崇拜、金钱崇拜。

2.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根据所有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总分绘制直方图,见图1。从图上来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10.891,以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数为标准,得分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281人,占总人数的58.2%.因此,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二)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精神信仰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间相关分析

从表6-1可以看出,精神信仰一级因子中,超自然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社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

从表6-2可以看出,精神信仰二级因子中,神灵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民族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政治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国家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金钱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负相关;生命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

2.大学生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精神信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分别以精神信仰的一级和二级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1,7-2。

表7-1表明,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情感指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向作用;社会信仰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向作用。

表7-2表明,、政治信仰、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情感指数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政治信仰、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

四、讨论

(一)大学生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

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特点

精神信仰的一级因子,信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实用、超自然信仰,这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并不笃信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在遵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也很注重实际。究其原因,这与我国多年来的思想教育工作密不可分。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的普及,也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生活的真正主宰者。这与国内学者田丽丽等(2005)的研究相一致。二级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家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崇拜、金钱崇拜。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对生命极其珍视,这可能是因为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而学习成绩并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使得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对生命的信仰程度上升到信仰系统的核心地位。而家庭主义与政治信仰在信仰系统中处于同等地位,这可能与当代父母对家庭教育日益重视有关,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与孩子沟通,去体验孩子的内心世界,亲子关系良好,大学生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金钱崇拜处于末尾,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一般都来源于父母,他们还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小。总的来说,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信仰状况。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报告了中等偏上水平的主观幸福感,这说明大学生对其目前的生活是比较满意的,体验到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这与国内金盛华等人(2002)[6]、王极盛等人(2003)[7]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结果是基本相一致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支持。此外,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核心型家庭结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重心。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心理支持。

(二)精神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超自然信仰和它的构成因子神灵崇拜均对情感指数和主观幸福感存在负相关,但相关系数均较低;社会信仰和它的三个构成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构成维度的相关较高,这说明社会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另外实用信仰的构成因子金钱崇拜和生命崇拜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超自然信仰对情感指数和主观幸福感有着负向的预测作用,即超自然信仰程度越高,大学生体验的负性情感体验越多,主观幸福感越低。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本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超自然信仰的人相信异己力量的伟大,这使得大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么求助神灵,要么自责以往的罪过,使问题不能真正得到解决。而他们逆来顺受,幻想死后的来世有好的报应,因此体会到的负性情感较多,主观幸福感低。社会信仰对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社会信仰程度越高,大学生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生活满意度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越有社会信仰的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越充满信心,对政治越抱有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间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他们对国家民族、政治的期望的满足使得他们体验到极大的幸福感。

在精神信仰的二级因子中,本研究表明对情感指数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这可能与宗教的教义有关。有的人把现实的苦难当成前世的报应,认为人生活在世上就是要遭受困苦,带着这样一种心态,他们总是以消极的心态面对一切事情,故体验的消极情感也较多。金钱崇拜对情感指数和主观幸福感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即对金钱崇拜度越高的大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较多,主观幸福感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较强金钱崇拜的大学生容易用金钱来衡量和评价其与外界事物的关系。而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仍处于对父母的依附状态,所以,当其高度追求金钱的时候,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和不满等消极情感体验,而且这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会辐射到其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而导致其主观幸福感偏低。国家主义对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民族主义对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政治信仰对情感指数有正向预测作用。这三类信仰均为社会信仰的二级信仰因子,这进一步说明社会信仰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变量。田丽丽等(2005)的研究也表明,国家民族信仰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的预测作用[8]。生命崇拜对情感指数、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因为热爱生命的人一般都认为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带着这样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努力去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大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他们体会到的消极情感比较少,主观幸福感也较高。

五、结论

(1)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总体状况呈现出社会信仰最强、实用信仰次之、超自然信仰最弱的特点。在九个信仰维度上的信仰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民族主义、生命崇拜、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和家庭主义、家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崇拜、金钱崇拜。

(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偏上水平。

(3)精神信仰一级因子中,超自然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社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精神信仰二级因子中,神灵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负相关;民族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政治信仰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国家主义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金钱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负相关;生命崇拜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正相关。在精神信仰的一级因子中,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情感指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向作用;社会信仰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前者为负向作用,后者为正相作用。在精神信仰的二级因子中,、政治信仰、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情感指数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政治信仰、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为正向作用,金钱崇拜为负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兴川.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A].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31-42.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9-106;66.

[3]田丽丽,金盛华.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5(3):49.

[4]宋兴川,乐国安.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4,10(4):39.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G].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83.

[6]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59.

[7]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0):1182.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7

【关键词】依法治国 法律信仰 个体法律信仰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法治国战略的论述与构想,促进了各方对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宪法的伟力,来自人民真诚的信仰”。依法治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就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在合法性有了共识性的认同,进而可以将其作为公民认同、遵从乃至信仰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个体法律信仰的内涵及形成的一般规律

个体法律信仰是指公民个体对自身权利的守护,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安全秩序的内在需求和神圣认可。公民个体法律信仰的汇集,便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的法律信仰。信仰依照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体信仰与社会信仰。对于法律信仰而言,也同样如此。对个体法律信仰内涵的把握,需要厘清个体法律信仰与社会法律信仰的辩证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个体法律信仰是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个体基础,而社会法律信仰则是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外在结构,两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整体。个体法律信仰要求个体对法律有着深刻的认知、对法律有着较为积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法律产生依赖的情感,进而对法律产生信仰;对社会法律信仰而言,则以个体法律信仰为理念基础,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以及国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方面,都要以法律信仰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进而形成社会法律信仰以及国家治理层面上的法治意识。

法律信仰的形成需要特定的主体对法律的内容及构成产生法律认知,进而对法律产生主观的评价及情感,然后对法律的本质以及价值取向产生法律信念乃至信仰。即对个体而言,法律成为衡量权利义务的标准、知晓个体行为是否得当的尺度,成为个体行为的潜在价值指导;对社会而言,法律成为调控经济、政治活动、文化生活的必然方式。最终,个体对法律的信仰意识外化为具体的行动,形成法律之力。

一般来说,对法律的认知,应该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法律的性质、内涵、功能及价值。在法律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公民个体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公民个体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认知―评价―情感”,在实践层面上,便是行为上的趋同。总体而言,个体法律信仰的形成,可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即正确认识法律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从对法律的认知、认同走向法律信仰;树立法律权威与培育法律情感,从对法律的敬畏、信任走向法律信仰。

法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认知

法律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法律意识,是主体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是对法律的认知、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在现实生活中,对法律的信仰主要是通过在对法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认知、积极评价过程中所形成的认同意识。个体法律认知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再到价值的认知过程,为个体法律信仰的发生奠定了认知准备。

法律信仰之法律、信仰也必然要经受理性的审视和考察。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产物,是在理性诉诸于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论是发现法律的基本运行规律,还是创造制定法律的手段都来自理性的实践。从法律的内在角度来分析,法律的价值取向也依赖理性的认同。个体法律信仰的形成,也必然要对法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正确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认同感,进而走向法律信仰。过分张扬法律的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都会对法律信仰的形成和培育带来危害和不利影响。对个体法律信仰的培育而言,要特别警惕仅把法律视为工具的论调,即过分张扬法律的工具理性,必须关注法律的价值理性。

在大多数情形下,法律要得到普遍遵从与真正实施离不开特定的现实,因此,法律不仅需要有强制性规则的保障才能实现,而且还要有理念的追求和信仰的支撑。在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中,法律既要有工具理性的特征,还要有目的意义的追求。如果没有特定价值理念作为引导,法律便会失去方向。简言之,法律作为工具是实现其价值的途经,是法律实然与应然之间的桥梁。因此,个体法律信仰的形成需要主体正确地认知法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法律嗤的树立与法律情感的培育

如果说通过对法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认知,对法律有了主观上的正确认知,并产生了积极评价,通过对公民正确的个体权利意识培育,而走向法律信仰,是从内在的、理性的角度来考察。那么,法律权威的树立则主要是通过外部的强制力而使得个体对法律产生敬畏感,服从法律,进而走向法律信仰。而法律情感的培育则主要从非理性的角度,强调个体与法律的接触体验中产生的积极的情绪状态。

一般来说,法律权威是指在一个国家里,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及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它社会规范取代或干扰法律。法律只有树立起权威,才会为社会成员尊重、服从和信赖,并外化为公民的具体行为。公民个体对法律的权威产生敬畏,进而形成服从和认同的情感,才能走向公民个体的法律信仰。

而法律情感,则主要来源于公民主体对法律的情感体验,即公民根据现实的法律制度是否能够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反应。公民个体的法律情感就是对法律所支持和确定的终极目标的认可和支持,是情感社会化、理性化最典型的形式。法律情感是公民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理性的、现实的社会情感形式。法律情感作为一种社会化、理性化的情感,引导公民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应该或者必须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它不是建立在纯粹个人欲望和利益的基础上,而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形式。通过对法律权威的树立,使得公民对法律产生敬畏服从的意识;通过对法律情感的培育,使得公民对法律产生情感依赖的倾向。公民个体对法律权威的敬畏服从,以及对法律产生的情感信任,都有助于当代中国公民个体法律信仰的形成。

综上所述,依法治国视阈下的个体法律信仰培育可从两个维度予以把握:其一,辩证认识法律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进而在个体对法律有了理性的认知基础上,形成对法律的认同感,进而走向法律信仰;其二,以法律权威的树立为基础,在与法律有了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后,有了积极、亲近法律的情感意识,形成对法律的敬畏感和信任感,进而走向法律信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发生路径是联系在一起的,即从对法律理性的认知走向对法律感性的认同,最终走向法律信仰。但是,这两条路径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即从每条路径均能使得个体直接走向法律信仰。

(作者为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8

关键词:信仰;信仰缺失;大学生

信仰缺失被评为中国社会十大病态之首。虽然我国政府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有所缓解,但是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今社会问题爆发越来越多,矛头大多指向信仰缺失的问题。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相结合,通过更直观的问题,以更真实的数据作为论据,做出更清晰的论述,为解决信仰缺失问题提出更直观的措施。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往往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笔者看来,信仰是一个人的感情支柱和行动指南,是灵魂的体现。它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人感觉真的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并从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自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当人们面对绝境的时候,信仰可以让人充满力量去探寻希望。除此之外,信仰可以满足人们的高级需求,在人们不得意的时候,信仰能够给予人们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引导人们追寻更高的目标。信仰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体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当一个国家的人的信仰都是正确且向上的,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必将提高。

二、信仰存在的必要性

信仰是对确定价值的追求,信仰不同,人生的价值追求也就不同。信仰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精神支柱,可以增强人的主体性,指引人追求更高的理想信念,实现自我超越。崇高的信仰能凝聚正能量,人们会在崇高的信仰的感召中,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精神。当代人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磨难,所以很难意识到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

坚定的信仰可以加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的信仰就是自己心中的“人生真理”,就像人生的指航灯,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原则,划清了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信仰,不触底线,使人在各个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

信仰是三观的结合体,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怎样的信仰决定了自己将在怎样的位置、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崇高的信仰会有积极的思想,错误的信仰则会带来消极的思想。正确的信仰对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三、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分析

在研究进行初期我们从基本情况、家庭影响、社会环境、自身因素四方面设计问卷,共22条题目。考虑到信仰存在必要性的问题需要对不同人群进行分析,因此本问卷的调查对象并不局限于大学生。总计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8份,其中有效问卷218份。调查对象中男性99名,女性119名,其中大学生为172名,所占比例78.90%。

就“信仰的存在对人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高达87.62%的人都肯定了信仰的存在有意义,这是对信仰存在必要性的肯定,更直观的反应了人们也能够意识到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当被问到“你是否认为当代社会存在信仰缺失”这一问题,10.09%的人认为不存在,而高达70.64%的人认为这一问题确实存在,另外19.27%的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认为这个社会存在着信仰缺失问题。

综上所述,即使大多数大学生明白信仰存在很必要,却知行不一,没有自己的信仰。在我们看来,信仰缺失现状为:

(一)缺少精神支柱,难以自我实现

当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必要性被忽视,现代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空虚迷茫,毫无动力,迷失方向。笔者在高校中进行随访,共70名受访者(其中男性39名,女性31名),4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闲暇时间没有安排,不知道要做什么。而就“除了临近考试,其他时间会去图书馆吗”这一问题,仅有28.57%的人表示会去。这正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迷茫的体现。

信仰作为对理性信念的一种把握和持有,它以非具体的、概化的、统摄地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1]很多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不能规划大学生活――有的学生直到大三下期都不能确定意在考研或就业。信仰缺失导致大学生难以自我实现,继而产生心理落差,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二)失去心中真理,难以约束自己

在问卷问题“你理解中的一个人的信仰应该是什么”中,59.1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个人的行为原则和道德底线”。这是对信仰作为心中真理的肯定。然而笔者在随访中发现,68.57%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做过违公德事情,如图书馆占座、损坏公物等行为。同时也在关爱别人方面表现出冷漠。

大部分大学生都表示对社会做出贡献对自己来说比较遥远,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及奉献精神欠缺,很多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态度往往是视而不见,觉得与己无关。信仰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自己的行为原则,考试作弊乃至替考等没有底线的现象才层出不穷。

(三)正确三观难以树立

当代大学生思想相对狭隘、经历相对空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都相对不稳固,无论是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或是非主流的价值观都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影响。这才需要拥有坚定的信仰来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然而信仰的缺失却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三观被扭曲,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失去本心。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因为过分优异的生活条件而出现了追求名牌效应、功利性思维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甚至把它们视为信仰。因此必须强调正能量的信仰才应被支持和鼓励,诸如“得过且过”、“拜金主义”等负能量的信仰应该被引导矫正。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成因分析

在问卷“你的信仰是如何产生的”的多选问题中,通^自身的喜好和追求所形成的、受家庭的影响、受到某种教育的熏陶为得票率最高的三个答案。

(一)家庭学校――小环境影响

家庭作为每个人所处的最亲密的环境,它对人的信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极大的,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有着或政治信仰,那么我们也会产生相应的信仰的可能性也非常高。而学校作为学生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也难以忽略,学校最根本的方式是教育,然而中国现有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将信仰纳入一个较为重要的层次上来,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成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这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社会――大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领域,人们也逐渐把精力投入到了这一领域,导致政治意识形态逐步淡化,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多地追求着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因而对信仰的需要也就降到了最低。[2]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渠道多样化,大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的“另一面”也更多,而这一面却往往是黑暗的,令人难以接受的,这对大学生的信仰的产生带来的是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虚拟环境影响

在问卷“你认为当今网络时代会影响信仰吗”的这一回答中,有65.6%的调查对象都认为“会”。由此看来,大部分的人都能意识到网络的影响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虚拟网络的发展对人类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进步。部分学生在网络中极受欢迎,在现实中却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是无时无刻的孤独和冷漠。而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无论是质的多元性,还是量的爆炸性,都会对处于网络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在信仰确立过程中的价值选择环节构成冲击。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价值的判定,进而从根本上抑制他们美好道德信仰的确立。[3]与此同时,网络虚拟世界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信任危机”,对信仰的确立更是发挥着消极作用。

五、大学生信仰缺失改变措施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影响极大。因此可以进行产前教育,让父母意识到培养孩子正确的信仰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为后期信仰的形成做好铺垫。而对于学校,信仰教育要从教师和辅导员开始,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将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同时学校还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一批校园精品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及优秀的校友通过讲座方式对信仰教育进行宣传,将学习或者儒学深入到学生课堂,营造一个信仰学习的大环境。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大部分的群众都追逐功利,很少有人关心心中是否有信仰那一份净土。想要解决当下信仰缺失的问题,首先得解决国人内心的浮躁。在政府的角度,要关注一下国民精神世界的建设,营造一个信仰氛围浓厚大环境;要唤醒国人对信仰的追求和意识,使之意识到信仰缺失所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可以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利用舆论在社会中进一步宣传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开展大型讲座或利用名人效应,从带动一部分人建立信仰开始,进而带动一大部分人。只有社会共同发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信仰有必要存在,才可能为信仰缺失做出改变。

面对虚拟网络,大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能够接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一般人群更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世界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建立传播信仰文化的趣味网站,在加强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和建立自己的崇高信仰,并建立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互相交流,进行人文精神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马素红,胡景娣.信仰的内涵及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10.5.

[2]吕琦.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

信仰心得体会范文9

一、日照市青少年信仰现状及基本特征

1.日照市大部分青少年对信仰感到迷茫

从“您认为当代青少年需要信仰吗?”问题中,选择说不清的青少年有596人,占到总数的20%。从“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信仰缺乏的时代?”问题中,被问及“你是否觉得这是一个信仰缺乏的年代”时,选择是、不是、说不清的选项趋于接近,而“你周围的人有信仰吗?”这个问题中选择“很少有人有自己信仰”和“大多数人都有自己信仰”的人数也是趋于接近,为1007人和1039人,占到总人数的35%和33%。“你周围的人有信仰吗?”的数据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充分说明了我市青少年在信仰方面的迷茫。在座谈时,也体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青少年无法正确说出信仰的真正含义,也无法说出信仰对自己的真正意义,只能大而泛之的略说大意。

2.日照市青少年信仰呈现多元化

我市青少年的信仰呈现多元化,其中信仰“科学”的最多为1216人,占39.41%;信仰“共产主义”的为712人,占23.07%,排在第二;无任何信仰为447,排在第三,占14.19%;信仰“宗教”的为297人,占9.63%。

3.传统教育对我市青少年信仰的形成仍然有很强的影响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传统教育仍然是引导青少年形成信仰的主要手段,在被问及“你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时,有1269人选择是教育的影响,占总人数的41.13%。而在被问及“你认为影响信仰形成的主要途径”时,有1574人次选择学校教育,占到总数的20.11%。一名五莲的学生在座谈时谈到:“学校的教育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的教育,学校和老师对我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影响是最大的。”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教育手段仍然在引导青少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日照市青少年信仰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的分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们的观念也将受到越来越多境外思想意识的影响,青少年在学习国外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难免会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尤其近年来,西方各种宗教形势和电影、电视等文化传媒的大力宣传,使许多青少年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在客观上造成高校信仰教育主体的分流。通过调研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市被调查的3085名青少年中,信仰“宗教”的为297人,占9.63%。另外,部分青少年的家庭成员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信仰宗教,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在校青少年的信仰。

2.普世信仰的缺失。普世信仰是指全社会人都应该拥有的一种信仰,它无关政体的性质,不会更改国家的生产关系。它是一种温和的信仰,其特点是多样性和包容性,它可以包容契约、守诺、善良、感恩等人类一切优良的美德,它可以供全社会的所有人去信仰,是维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纽带。这里所说的普世信仰的缺失,是针对当前社会上道德滑坡、伦理错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的冷漠和不信任而提出的。事实上,除了建国初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我国就再也没提出过任何一项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而道德标准恰恰是普世信仰最核心的内容。

3.“共产主义”信仰危机。在调查中发现,我市的当代青少年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已经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地步。五莲县高中2010级的一位学生干部赵某某在被问及“你的信仰是什么?”时他回答道:“我认为自己现在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但那是可望不可即的。我在实际生活中的信仰是科学,是个人奋斗。因为科学是客观存在,是有规律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同时,在被调查的3085人中,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只有712人,占总人数的23.07%。

4.教育方法的弊端。无论是普世信仰的缺失还是政体信仰危机,归根到底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一是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部分工作者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时,总是对信仰空泛的讲,不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对一些国内出现的矛盾不能引导学生去正视,而是采取避实就虚的态度,导致了青少年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信仰“共产主义”。二是大中小学教育目的倒置。在我市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生大谈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大学生讲遵纪守法,培养社会公德,造成了小学生听不懂,大学生没兴趣。三是西化的信仰导致少数青年学生误入歧途。有些青年学生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转而信奉西方某些社会思潮。虽然这种现象在青年学生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却值得引起我们注意。四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突出矛盾。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是融洽的传播者与选择者关系,但在一些实际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要么机械僵化地宣讲马克思主义,要么以行政命令式的语气宣讲马克思主义,使得部分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反感,形成信仰的偏激化、多元化或者西方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三、帮助日照市青少年树立正确信仰的建议

引导青少年要有坚定政体信仰,树立正确的普世信仰,从而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信什么、怎么信”的问题,要确定一个所有社会人都能共同遵守的普世信仰,还要尽可能多的引导优秀的青少年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体信仰,这是我们青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1.要坚持政体信仰教育本身的科学化

(1)引导青少年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本源。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信仰教育,是为青年学生的人生意义和生活价值提供一种理性选择,而不是强迫和压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让青年学生在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不断体验、不断实践,从而真正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服地接受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真诚地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2)要坚持引导青少年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青年学生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理论,因此直面现实困境、合理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宝贵的意义。要积极面对社会现实,让青少年学生用客观的眼光去正视社会上所存在的一切现象,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理论解释社会问题,解决突发事件,引导社会风气,引领社会思潮,不断解答他们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敢于面对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青年学生的真心信仰。

(3)要坚持引导青少年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的步伐也不应停滞。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动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理论发展的经验,回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自身理论范围内的合理和科学解答,通过抓住时代变化的主旋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来解释社会变迁的各方面问题,从而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理论需要和思想需求。

2.把信仰教育与积极的心理引导结合起来

为了增强信仰教育的效果,青少年工作者需要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引导。首先,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地搞好疏导,入情入理地进行教育,耐心细致地帮助青少年。其次,转变青少年工作者自身的心理。过去,青少年工作者往往是从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不大注意同时考虑受青少年的需要。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似乎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而是党和国家的需要,这就在现实中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分裂。我们要把握好青少年心理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青少年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摆脱信仰教育的被动状态,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最后,不仅要研究受青少年的接受心理,还要研究他们的抗拒心理。理解他们在自身成长中的心理叛逆,掌握他们的利益诉求,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3.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仰

舆论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正确的社会舆论对青少年强化信仰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手段,恰如其分地宣传普世信仰和政体信仰,引导青少年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市场经济的现象,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大力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要善于把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与舆论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典型宣传和对“热点”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向青少年宣传科学理论,真正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共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增强理论宣传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在大力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错误思潮,并以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有理有据的剖析和批驳,帮助和引导青少年划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基本界限,增强政治免疫力,提高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