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美育教育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7-25 08:23:20

美育教育论文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1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

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

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

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

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

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三、结语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3

一、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一谈起审美教育,往往会觉得那是一种上层建筑的东西,一般人触摸不到,认为那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其实不然,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应当提倡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下,很多学校也开展了关于语文教育中的教育,并且从词汇、句子、篇章等进行审美技巧的传授。因此,导致学生对语文教育提不上兴趣,出现很多弊端。而关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学校却很少,即使存在,也大都针对理论进行审美教育,未能发挥好文学名著阅读教育的真正作用。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1.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文学作品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作者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从很多的角度刻画出自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这些社会现象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化,让人们从侧面分析出现实社会的种种情感。很多文学作品具有批判的功能,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可以学到很多智慧,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威尼斯商人》,可以感受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冷酷无情,也可以辨别出唯利是图的商人夏洛克的本性。这对于他们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有重大帮助。2.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文学名著阅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文学世界包罗万象,包括了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的整体面貌,它是对整个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并不断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名著,它可以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到一些未知的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提高思想境界。例如,学生通过阅读《老人与海》,可以感受到老人自己在大海中孤独地与命运抗争,即使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命运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只有敢于向命运挑战,不低头,不认输,才是人类活着的意义。通过阅读这篇名著,学生从中感受到许多启发,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通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文学名著中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除了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名著,还有许多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著作,其文学作品的最终意义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呐喊》,能够感受到作者写文章的寓意是为了让当时的国人看到后可以清醒过来,文章中愤怒的语气也是为了激励半梦半醒的中国人,希望中国早日崛起。学生读完这样的著作,必定会觉得荡气回肠,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

三、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1.制订文学名著阅读计划,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高中这样一个比较忙碌的学习阶段,有许多科目都要齐头并进,把时间分配到各个学科上,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对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感受名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然而文学名著范围广泛,这就需要制订一个有效的阅读计划,以确保文学名著阅读的效率。例如,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并没有一定的计划,这时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必读的名著有二十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高一阶段阅读9本,高二阶段阅读7本,高三阶段阅读4本。并且教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感悟本,当学生读完文章后,在笔记本上做好随笔感悟,以方便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除此之外,学生的阅读时间应当集中在饭后、睡前的闲暇时间,每天保证三十分钟的阅读量就可以,不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任务,而要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种放松,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中接受到美育教育。2.创建文学名著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文学名著中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法就是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想象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从而让学生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情境的设置有许多方法手段,最熟悉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感悟文章,让学生自己设身处地地从主人公角度出发,另一种就是通过多媒体的影视作品或者观看戏曲表演来体验这种情感。例如,当让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许多学生可能不太喜欢阅读这本书,认为这本书晦涩难懂,里面半白半文的语言也让学生读起来很吃力。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红楼梦的经典片段,通过影视剧中的人物刻画,更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再让学生阅读名著内对应的章节内容,让学生联想影视剧中的一些神态细节,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理解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学名著,感悟文学语言的魅力与博大,提高文学审美能力。3.组建文学名著专题小组,加强学生合作意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一向被认为是学生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不然,有时候小组合作一起阅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明代学者顾炎武说过:“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指出了合作交流学习的意义。在高中语文的文学名著阅读中,教师应当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学生之间自由搭配,研讨阅读成果,并向老师汇报,老师进行点评指导。例如,在阅读《雷雨》这篇名著时,因为这是一部话剧作品,所以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小组成员也要根据作品中的人物数量来分配。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然后选取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组别就分出来了。如果人数不够,还可以一人扮演两个角色。接下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学生随着诵读,就会了解到这个故事的主线是围绕两个家庭而展开的。最后,让学生交流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一起讨论得出《雷雨》的主题,即反映了封建家庭顽固的现状以及当时社会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关系,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本文通过研究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探究了当前文学名著阅读中审美教育的现状,然后阐述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其教学策略。审美教育在文学名著阅读中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何燕 单位: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4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五.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5

杜威的审美教育思想是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延伸。“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根,“审美教育”是“教育”的枝。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构筑了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尽管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没有对审美教育进行直接论述,然而他关于审美经验的论述直接启迪了我们对于审美教育的思考。杜威的审美教育思想和美学理论同样秉持实用主义精神,构建了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美学体系。他认为美是“涉及功利”的,日常的生活经验便是美的萌芽,人们与周围的环境不断互动,不断产生各种形式的“经验”,这些经验就是美的源头,强调“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在教育领域,他的“儿童中心论”继承并发展了卢梭的教育观。18世纪的卢梭在阐释“儿童中心论”时指出:人性本善,儿童生来天性趋善,教育只有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才能成功。杜威在继承卢梭的“儿童中心论”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成长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体的群体”[4]。强调美学的实践性和与环境的互动,这一点与他提出的“艺术即经验”几乎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这些教育学理论的诞生与杜威的美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可以说,杜威的美学思想是蕴含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的,也可以说,在杜威的思想体系中,美学思想与教育思想从来都不是分开的,可以称之为杜威的“审美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理论强调“实践”“经验”一样,杜威的审美教育思想同样崇尚由“完满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艺术。由此看来杜威的审美教育思想和他的教育思想是相容并济的,“教育”是“审美”的根基,“审美”是在“教育”基础上的延伸。

二、杜威审美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强调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今世界审美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命题最早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提出来的。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在这种审美思潮的影响下,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具有审美的特征,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品,一切都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杜威美学思想强调了日常审美的重要性。《艺术即经验》一书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杜威认为审美经验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在他看来,日常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之间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将艺术融入生活,由生活产生艺术,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诞生打破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森严壁垒。杜威说:“审美经验的仅有而独特的特征正在于没有自我与对象的区分存乎其间,说它是审美的,正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合作构成一种经验的程度而言的。在其中,两者各自消失,完全结合在一起。”[5]他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为民间通俗艺术做了慷慨激昂的辩护,他的实用主义精神成为美国通俗艺术蓬勃发展的养分:一方面激发了美国民众参与艺术的意识,并使乡村音乐、波普艺术、拉普艺术逐渐发展为美国艺术的主流;另一方面打破了严肃的美学家把艺术作品放进音乐厅、博物馆的惯例。可以说,美国全民素质的提高与通俗艺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俗艺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与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关联。

(二)对生活与艺术界限的突破

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杜威强调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连续性,审美涉及功利,他突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壁垒,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论”,强调了日常生活与艺术界限的突破与新的融合。他所论述的经验,既包括人的情感,也包括具体的客观事物,生活中的实践过程、实践对象,等等。他说:“在任何时刻,活的生物都面临来自周围环境的危险,同时在任何时刻,它又必须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某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个生命体的经历与宿命就注定是要与其周围的环境,不是以外在的,而是以内在的方式作交换。”在杜威看来,经验就是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而经验里又孕育了艺术的种子,这粒种子是否能萌芽,完全取决于“经验”向“一个完满的经验”的转变。最初的经验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不同的手段,使这种经验获得完满,才能拥有“一个完满的经验”。[4]一个审美经验的获得为下一个审美经验奠定基础。不断地获得审美经验,使得人的生命不断得到完满,人们会因此而感到幸福和圆满。在杜威看来,美的体验不是要与实际目的性脱离,而是“直接而自由地对扩展与丰富生活作出贡献”[4]。用杜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任何实际活动,假如它们是完整的……都将具有审美性质”,“科学就是艺术,艺术就是实践”,艺术具有改造社会、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人性完善的审美教育功能。至此,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成功地将生活和艺术结合起来,并由此表达了杜威所倡导的人生态度———通过自身实践和积累,不断获得审美经验,使得人生充实、圆满。

三、杜威审美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此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6]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人的感性、提升人的情感,最终实现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全民素质最直接的方法是开展全民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审美教育不仅给普通民众带来了更多的审美机会和审美享受,也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艺术即经验》一书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告诉人们如何通过审美化的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杜威的审美教育希望通过引导人们对美的形式进行不功利、无利害关系的欣赏,从而净化情感,最终实现高尚、自由的人格,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提高民众素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7]各种庸俗化、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正在日渐腐蚀民众的审美。对于这些低俗的文化产品,现代社会中竟然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些东西,并以此为乐,认为这就是美,这就是流行。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的审美到底怎么了?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生活与审美被迫分离开来。学生从幼儿时期便肩负各科学习的压力,忙完课内作业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早已经没有时间去满足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更没有精力去体验学习的意义和美好。学习书本带给我们的仅仅只是考试成绩的提高,学习知识只是为了能够在下次考试中考出一个好名次,“学习”这两个字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味。就当今学校教育来看,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手段与目的是分离的,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说过,“审美经验丰富和发展才能使人幸福”。没有圆满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就没有素质和幸福之说。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让民众提高审美能力,获得审美经验,最终体验幸福。如今看来,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生命中启蒙阶段失去了积累审美经验、体验幸福的重要时机,这无疑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专注于审美本身,达到素质教育过程和目的的统一

提及素质教育和审美,在平时的生活中最直接的方法是开设艺术课。在国内许多中小学里,学生跟教师唱唱歌、画几笔画,就是艺术课的全部内容。这种艺术课只重视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艺术教育的最终出发点———丰富的学生审美经验。如此持续下去,学生的思维被格式化,创造能力也必将日渐枯竭。“过程与目的相统一,要你做的事业是你想做、愿做的,这样产生的快乐、自由,正是艺术经验。”[4]艺术既不是高于生活的也不是生活的点缀,艺术存在于生活当中。针对当今国内素质教育过程和目的分离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的活动目的和手段相统一,让学生的日常经验升华为审美经验。当然这样的审美经验不能仅仅存在于艺术场所、艺术作品之中,而应该更多地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样,才能达成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四)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恒久性、渐进性特征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6

美术欣赏课帮助学生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品评和鉴赏,结合社会历史文化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揣摩作者倾注于作品的艺术主张及情感态度,在战争题材中感受仁人志士对和平的渴望及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在山水风景作品中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世俗题材中体味生活的美好和对勤劳人民的歌颂,在神话题材中体会人们对自由与爱情的憧憬。使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在作者的感情世界里。将思想教育融入到美术教育中,在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了解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美术欣赏与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许多学生对艺术欣赏课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欣赏课中只是名家名画的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不具有实践作用,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其实恰恰相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已经无处不在的被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园林、装饰、广告中充满了色彩纷呈、五彩缤纷的审美现象。如何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运用画面构图、色彩效果、人物造型等方面的艺术理论知识,来解读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对个人而言,用感知美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享受生活,从而运用符合审美规律的艺术语言来装点自己的生活,以一种良好的世界观和心态来迎接生活。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时代的要求

高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感知能力、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美术欣赏课可以使学生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增强对三维空间的了解,在讨论和评述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观察和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学生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想法观念进行再创作,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美术欣赏课程的开设有助于为学生普及艺术理论知识

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对语、数、外等科目的过分重视,学生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文化课上,而对艺术知识了解甚少。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承载了艺术家毕生的心血,其中积淀了作者对世界的态度看法以及对艺术的思想感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多这些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人类发展的光辉历史和发展历程。

但是近几年的美术欣赏课程,由于教育观念的陈旧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严重缺失。对美术课程的定位也只是为了使美术专业的学生得到技法上的提高,而忽略了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如何推进高中美术教育改革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教育课程的功能及重要性

思想观念是制定一切教育制度和改革方向的源头,只有正视美术教育课程在高中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将进行素质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教育为时代服务,培养跟上新时代人才需要的步伐。这就需要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彻底革除应试教育的旧模式,将眼光放远,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2)、探索新型教育模式,为高中美术教育赋予时代感

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作用下,当代中国艺术正不断从传统绘画模式和审美观念中寻求突破,因具有丰富多彩的视觉形式和表现技法而逐渐呈现出新的态势。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程设置中需紧跟时代步伐,注入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以创新性的观念对当代艺术进行鉴赏,利用网络等媒介,使学生了解当代艺术的最新动态,结合艺术的发展史,自主的对比中外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在创作理念和表现语言上的异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3)、要求美术教师提高文学和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

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是以具象的形象来感染人,而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需要教师将作品中所传递出的直观感知用抽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文化积淀、专业素养和语言组织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并且配合幻灯片、插图等教学用具的使用,使学生更直观、深刻的赏析作品。美术教师在新世纪美术教育工作中扮演着国民素质塑造者的身份,这就要求教师抛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运用启发和激励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结合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理念深入的研习作品,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活跃的课堂互动效果。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7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通过美术鉴赏和艺术实践,从而表现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提高审美素质,达到培育目的。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同时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打开视野提高欣赏水平。

二、提高思想转变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在现代的教育中,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开设的美术基础课也仅仅限于基本知识的介绍,无法体现学生的美术创作,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认识,此时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适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过程中发现和感受自身的艺术氛围,从而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提高思想认识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审美能力。人的审美能力是后天培养训练出来的,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对美的认识。美术基础教育不是单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想象力、创作力上的思维,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实践的动力,不断的追求最后取得成功,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呢?一方面可以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此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在鉴赏的过程中,引发联想,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形成一种交融;另一方面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可以让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构思、用色、造型等方面去评价作品,与此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本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在开学第一节课上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些了解: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美术功底也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树立信心以后,可以进行一些绘画,通过临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体会线条、造型、色彩融为一体的美。单一的绘画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绘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从美术专业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指导,这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也对理论知识起到催化的作用。利用写生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接触大自然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将课堂教学与写生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强应用能力,锻炼创新思维

美术基础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图案构成等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比例、结构、色彩对比等基本规律和元素也是美术基础教育需要掌握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美术课程是能够体现个人才能的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是要转变对美术教学的观念。教师应运用新的理念武装头脑,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环节都渗透着素质教育的精髓,引导师生树立全新的美术教学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制定创新教学的方法,自觉主动的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用专业的教师素养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染学生;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环境。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因素,高职学生将多数的精力和时间是用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在开展创造性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阻碍。教师在日常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将创造性教学先进理念传授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的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环境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品质,学生是创新性教学的主体,美术是综合人文性和艺术性的专业学科,自身就具备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是积极培养和创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结合具体的美术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了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创新学习,教学评价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全面评价,包括心理健康、艺术理论、艺术作品等多方面的评价。

四、结语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8

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尊重生命,肯定生命,弘扬生命的价值,是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中充溢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抓住人文性质的生命价值是美育的关键所在,也是理解美术作品思想内涵的基础。这种隐含于美术作品深层的美育意义体现在许多方面,它在作品中,既是现实生命意义的反映,也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它们,不仅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自我等有积极的伦理态度,而且更利于他们探求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这正是美育的根本目的。

美术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呈现。人类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个性、尊严、教养、道德、价值、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等人文特征,蕴藏于不同的时代、历史、民族、国度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强烈的生命意识,给作品赋予了生命的价值。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不仅注入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表达出生命的意识。不必说反映人类现实的作品是生命现象的瞬间定格,就是风景写生描绘,也有作者生命情绪的内涵和律动。詹健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中,富有动感的五个人物形象在日寇的包围中即将跳崖的画面,正是无数先烈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中华民族亿万民众生命壮举的缩影。欣赏这幅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性和悲壮性的过程。这种欣赏与学习,对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感受鲜明直观,能让学生对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充满敬仰。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也如此,学生在鉴赏中激发了内心的感情,充满了对人类美好事业的热爱,产生了追求真理的热情;蒋兆和先生的中国画巨作《流民图》,让学生看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对罪恶战争的愤慨与谴责;古希腊的《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作品,无不饱含着对生命美的礼赞。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中国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齐白石的花鸟画、徐悲鸿的奔马等等,虽为风景、山水、花鸟作品,却都有充盈的生命表达,使学生受到珍视生命、保护环境、珍惜生活等方面的教育。

有的美术作品更是以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蕴涵着意味深长的苦心孤诣,鉴赏中给予学生带来极大的教育与震动。如欣赏潘鹤的《艰苦岁月》后,学生与画面中的小战士比照,感到了各方面的悬殊差距,引起了深深的思索;罗中立的《父亲》所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沉的内涵引起学生对父辈的回望与关注,内心的感激与愧疚之情怦然而起,有的学生更在赏析时潸然泪下,受到极大的震撼。这些事例有力地说明了美术的独特力量,美术作品的直观效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美育作用,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

美术鉴赏中的形象观照具有超功利性,但绝不应只作“道德教化”的狭义理解,因为这种审美理解,是人的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是人的理解溶化在情感之中使然。“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2]4,正所谓“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3]58。学生是因此“于无声处听惊雷”,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中受到真善美的感化,从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自觉提升生命的价值。

美术课要着眼于社会运动变化中的和谐美

在高中美术课中,如果教师仅以画面的“故事”讲述,即使加上一些美术技能技巧的分析作为欣赏的模式,其结果同样是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即忽略了美育,依然是属于认识教育的“智育”,并没有成为针对高中学生的“美育”。美育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力,更需要提升学生的情商,后者具有其它学科没有的特殊功效。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知识,高超的技能水平,还要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自觉地遵循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智力产生能力,情商产生动力,创新才是结果。而其基础,当然是懂得美,热爱美,有一颗向美之心。美育正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产生执着热忱的事业心,从而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生成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丰富自身的人生情趣,为到达理想境界目标不懈努力。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正是美育的重要目标,是美的生命真谛。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不仅是人的外表,还包括人的内心、情感、情绪、理想、追求,它们是和谐人生的主要“构件”。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谈到追求人的本性的完善时曾说道:美育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4]102。

和谐是美的基础,美是和谐的结果。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和谐美也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在运动中产生的统一体。人类的伟大,正是在于能够保护自然,实现“天人合一”。和谐,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形式美原理。比如说,美术作品中有均衡美,但打破均衡的变化后,能理解其美的涵义,则是美术鉴赏的更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美学从和谐的客观基础出发,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重大特征之一,就在于它含有运动变化的生命现象,产生赏心悦目的情感因素。现实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就是和谐过程,也是艺术中和谐的本源,这在优秀的美术作品中随处可见。例如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就是以生命的活体为模特,创造了一件构图和谐、比例和谐、色彩和谐、透视和谐、人与背景和谐的珍品。审美中存在形式美,然而这一法则也在不断变化。正因为如此,平面的美不如动态的美有吸引力、感染力,舞台艺术的美也逐渐被影视艺术的美替代。和谐美的对象不断发展变化,人们才不会审美疲劳。

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他们在知识、年龄增长的同时,社会文化也突飞猛进,以其不可阻挡的强大冲击力进入他们的生活。青少年思想活跃,观念新颖,是建造祖国明天和谐社会的栋梁,应该是人格和谐的人。培养他们成材,需要智育,更需要美育。如果说智商是基础的话,那么情商则是生命的活力和动力,创新是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情商往往能够激励指导人的创新意识。无论是人的成长,还是人的事业发展,抑或与人交往、在团队内从事的社会角色,都离不开情商。情商就是生命意识的涌动,其水平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智力。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一种没有任何功利与私利的审美活动,其目的之一是消解学生在现实世界生存中被扭曲或异化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发展变化,激发他们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成为自由、和谐、完整的生命体。美术鉴赏课的性质与深刻内涵,是定位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1]层面上的。以美术作品中的先进文化内涵,协调学生在生活中的情感、情绪、认识、心理,化解被物质化生活积聚的焦躁、抑郁、消沉和迷惘,使他们能在学习生活中处于一种审美的、和谐发展的状态,激励自己向真、向善、向上,催动追求完美的向美之心,促进实现生命在社会运动变化中的和谐美,使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达成和谐。

美术课要为学生成长打造学科美育基础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54的光辉思想。“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实践主体———人,总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去衡量对象,在意识中使对象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改变,形成“美的规律”———即形式美规律。这一过程体现出的美,陶冶了人的性情,净化了人的感情,将人引向胜利之路。这种形式美,体现在各个学科中。例如语文,以美的语言描绘美的风景和场面,塑造美的形象,表达了各种丰富、美好而细腻的情感。即使古老的中国格律诗,其中也有丰富的形式美成分,像声韵,对仗等等;英语学习中,学生无论在听说训练还是朗诵诗歌,首先应把握的是英语语句的节奏、节拍和升降,使词语的音美和义美密切结合,以反映英语语调的和谐美,形成完整的语句形象。在自然科学方面,科学家也正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将探索引向光明,取得成功的。杨振宁先生是著名物理学家,曾把物理学之美分为三种类型:即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尽管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物理现象与过程千差万别,但本质上可以逻辑地归纳,成为不多的若干基本概念和原理,使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简洁美。

对称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在一般人认为“纯逻辑”而“枯燥”的数学中,对称处处留下了美的踪迹。在几何上,平面的情形下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空间除了直线对称和点对称外,还有平面对称。著名德国数学家魏尔更是赞叹数学的“美和对称紧密相连”。对称在艺术、自然、科学上的例子屡见不鲜,在自然界人们可以从亚原子微粒子的结构到整个宇宙结构,乃至每一尺度上都能找到对称的美。另外,从建筑艺术设计的建筑物外形到工业设计的日常生活用品,从动植物外貌到生物有机体的构造,从化合物的组成到分子晶体的排布,都有对称美的存在。美在化学中也处处展露,如化学实验中的形式美、过程中的变化美及实验结果的创新美等。伟大的居里夫妇就曾为镭的颜色所倾倒,惊呼镭不仅自动发光,还有“美丽的颜色”!由此揭去了镭的神秘面纱,开始了科研与治疗人类顽疾的美的旅程。音乐中的美更是令人陶醉,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唱红了东西南北,给静态的中国瓷器赋予鲜活的生命,词作者方文山的词风美,周杰伦的曲调美、旋律美、唱腔美,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美和博大精深的生命内涵,它是唱出来的工艺美,更易被青少年群体所接受。美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变化的规律。在艺术领域里,无论是美术、书法、摄影,还是音乐、舞蹈、戏剧,观众总是希望在欣赏中看到新的变化。的确,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聪明”,但要创造变化,还是要靠人的智慧、激情。激情能够点亮智慧,而变化是激情的结晶,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美的基础。

以书法的欣赏来说,不仅因为它们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汉字,也不仅是书写工具的特殊性,更因为书法的点线组合富于造型变化,形成了书法艺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的抽象美,渗透着书法家的思想感情,“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另外,像摄影作品虽为静态的艺术,但在瞬间的画面中,展现出生活充满变化的纪实与艺术;音乐通过音响、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曲式的变化与组合,在一定的时间内或强烈,或舒缓地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宇宙间最有魅力的美来自生命,而运动变化着的人体,则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舞蹈,作为“生命运动的形式”,正是变化与美的艺术。

至于综合艺术中的戏剧,综合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的元素,集中了编剧、导演、演员、美术设计、音响效果等各类专门人才的智慧才能,所创造的形象是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直观与想象等紧密结合的复合影像,是运动的、充满美的变化的直观形象。欣赏戏剧艺术,等于同时集中而又广泛地接触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各种艺术,其美育的功用是全方位、深层次、综合性的,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美术鉴赏教学,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为目标,是形式美的教育,应该成为促使学生用“美的规律”来创造对象,来衡量事物,来促进对各门学科的学习与理解的桥梁与媒介,并以此来美化自己,更优化自己。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因种种缘故没有开设美术课,造成学生美术知识的匮乏,忽视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部分学生误以为,只要达到自我视觉上的满足,就是具备了欣赏能力,他们抑或只能欣赏,不会鉴赏,抑或幼稚地认为“容貌+时髦=美貌”,盲目追求新潮,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凡是“洋”的“奇”的“怪”的都当作美的,因而出现了一些美的误区。这些审美现象中的错位,是由于长期忽视了美育,忽视了对美与丑的正确认识与辨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方面出现断层,造成思维空白,追求庸俗,影响了他们对人生目标的思考与进取。

可以说,对高中学生的美术鉴赏教育、形式美教育的确是非常必要,它不仅是美术课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各门学科学习的助推力,其直接功能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间接功能还有辅德、促智、健体等等不容忽视的作用。当然,美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最为重要的内涵,应是它的超越功能———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所形成的对人生目标的积极进取态度,对人生审美意趣和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与会欣赏歌曲、会写美文或者掌握一套形式美规律不是一回事。而理想境界,更不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奢华。现代美育的理念,应着力于强调对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生命价值认识的提升。

艺术具有丰富的美育内涵和教育功能,这一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中开设艺术课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模块的设置目的,也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美术家。其根本使命是“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6]从而引导、培养学生具备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趣味与能力,激励学生以今天的现实为起点,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这不仅是高中学生追求个体生活幸福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向美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在新课改的平台上,高中美术课程,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学科基础———通过美育,使学生具有轻松愉悦的情绪情感,具有精湛入微的专业技能分析,此外,更要给学生以生命激情的触发,启迪他们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考,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美育教育论文范文9

中韩两国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课程性质大同小异,都是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的。稍有不同的是,韩国儿童美术课程更侧重实践部分,而中国儿童美术课程在理论课时安排上更显优势。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能力,了解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要求等。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提出,既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过程,也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结果,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张,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儿童美术教育过度关注美术作品本身和美术活动结果,从而忽视儿童创作过程的问题。作为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解决好这一问题,应了解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表达需求。例如,处于涂鸦期、前图式期的幼儿,可以侧重于保护幼儿艺术天性,提高幼儿创作的兴趣,尊重幼儿大胆想象、情感释放以及自我表达的本能;处于图式期、写实萌芽期的儿童,过度让儿童自由散漫、无基本技能支撑的创作,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教育机构,幼儿创作结果失真的展示与宣传,也不利于儿童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自然发展。因此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加强了课程价值取向;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儿童发展取向。韩国在美术与儿童的两者之间,注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艺术素养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韩国儿童美术教育在理念上强调通过儿童创作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把艺术作为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作为一个目标。韩国重视儿童美术发展的价值,尤其在幼儿涂鸦期得到体现,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由前图式期向图式期的过渡,长期处于无技能指导和支撑的自发状态,对其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中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1)中国学前儿童教育以学科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活动内容设计上是偏重于技能训练的,以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为主要依据来设计该课程。其优点是:能够使幼儿相对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使教育者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幼儿作品得到一定标准的评价。其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幼儿创作兴趣大跌,导致幼儿脱离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过度技能的训练还导致幼儿逐渐丧失艺术创造力。学科取向的不足现象已经被多数教育者所知晓,从而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加以弥补。混合取向的美术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取向,能够取长补短。

(2)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以儿童发展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韩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充分满足幼儿创作的兴趣,让儿童成为创作的真正主人,主张把一定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使儿童获得全方面的发展。但过分注重美术活动中的偶发创作,过分放纵幼儿,让美术活动极具游戏性,其实会丧失儿童应有发展机会,造成有效资源的浪费。笔者在韩国走访了多所幼儿园,跟韩国相关的教育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讨,探究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突出专业性质,专业课程集中细致;了解多元化教育的理念,强调授者的功能;强调学生制作手工作品,定期进行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课程设置突出心理教育,如美术欣赏与心理教育、游戏与心理指导。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内容上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一是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在理论课程设置上都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如儿童美术及其教育、儿童美术的发展、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等。二是在实践课程设置上都包括作品欣赏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实践操作又分为绘画和手工两大类。中韩两国在实践课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美术实践课程内容,主要以技能训练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对教材的大量临摹和再现,刻板的涂色等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偏重于技能专业化教学。绘画内容一般包括简笔画、水粉画、版画、国画、装饰画等,手工包括泥工和纸工等。其中简笔画教学被称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基本能够达到应物象形,却失去了美术的创造力;水粉画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水粉基本的表现技法,但不能转化到实际的幼儿美术教学中;版画教学过于重视传统知识和技能,没能与幼儿实际能力相联系;儿童水墨画教学,注重本民族绘画的传播与训练,这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装饰画教学,过于注重临摹和再现,儿童创作力得不到体现。其次,韩国儿童美术实践课程内容一般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主题呈现课程内容,把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初步感受和欣赏、对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探索学习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课题的需要,自然地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活动当中。手工操作的类型很多,如撕贴、剪贴、染纸、折纸、厚纸制作等纸工,以及泥工、综合材料制作等手工类型。这样,每一次美术活动都与他们的生活和兴趣紧密相连,同时包含一定的美术技能。这些操作类型以及其中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作循序渐进式安排。同时,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同一类绘画或手工类型的操作又可以在不同学期反复出现。幼儿在这种感受、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地积累相关知识,获得有关技能,得到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生活化和情感性贯穿于每一个主题中,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保持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组织与实施比较

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都非常注重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在课程组织中都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样的操作实践,如加强儿童美术课程教案的编写,安排学生去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参观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布置等。首先中韩两国幼儿园教育教学都非常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韩国《幼儿教育法》等都有所体现,各自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幼儿园的实际水平、教师的条件,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韩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分为半年计划和课时计划,有效保证了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克服了美术教学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其次,韩国非常重视儿童美术课程教案的编写。课前教学设计的好坏,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体现,是重要的教学准备。教案因人而异,但都应写得明确、具体、实用。教案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纲要、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除此之外,韩国在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从而把课堂学习过程直接与就业上岗工作、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课程评价上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师生共评、作品展评、作业批改等,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类似。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