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专业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2-07-13 21:14:12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范文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多方向发展的生物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专业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在农业、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开阔的知识视野,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2]。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建设时特别强调“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加强基础主要是加强人文社科类综合基础、理科平台基础和生物技术相关基础课的教育。注重实践主要是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整个实践教学的比重大大增强,实践教学学时数占到总学时数的42%;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包括了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毕业论文设计,而且还强调到企业进行实训和实习,以满足学生在产学研结构链上的锻炼。分流培养是发挥四川大学理、工、医交叉融合办学的特点与优势,在统一的基础教育基础上,实行专业分流培养。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具体需求,我院在生物技术专业设立了3个培养方向:生物技术基础方向、生物制药方向及生物化工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在上三年级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我们重建了课程体系,力求体现出以下特点:基础课程板块,突出“宽”的特征,使学生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及宽厚的生物学基础、药学基础、化工基础;专业必修课板块则要考虑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不仅开设了生物技术的相关基础课,还增设了生物化工、生物制药、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此外还开设丰富多样的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生物医药类、化工类、管理类等课程,以此拓宽学生的学识范围,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见图1)。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科教融合的教学方式

以生命学院、药学院、化工学院为依托的生物技术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遗传学、药剂学,以及一个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交叉学科建设点。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I期:资源生物学;II期: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在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学科优势与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整合。我们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既要专注本学科领域内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发展,又要放宽视野,关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的趋势,力求教学内容符合新世纪对生物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讨,开展具有特色与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的探索。学院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并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支持。近几年本专业教师围绕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成功申报了2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如“生物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建设”,“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等,发表了近40篇教学研究论文,其中植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物学获得部级精品课程称号,另有省级精品课程10门。生物技术是实验科学,通过实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生物技术人才的关键之一,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本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我们淘汰了落后的实验,适量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设了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同时我们还强调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如油菜Toc33基因的克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引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通过该实验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质粒提取、基因组DNA制备、PCR、电泳、DNA分子重组、遗传转化、重组子筛选鉴定、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等基本技术。再如以高原植物狼毒为研究对象的天然生物杀虫剂的研究是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引入到天然产物分离制备技术实验课程中,使学生掌握了天然产物从分离制备到纯度鉴定及性质分析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验技术,这种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比单个的验证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获得了近似于科研工作的综合性训练。

构建卓有成效的师资培训与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也是专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师资队伍的水平高低、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政策保障,让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院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障师资培训的措施:如提倡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在职攻读学位的教师给予工作量的适当减免;实施教师研修计划,选派拔尖人才、骨干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研修,扩大国内国际交流规模,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等。完善而有保障的师资培训措施,使得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本专业教学中坚力量。近几年,本专业教师中有两人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1人获得四川省教学名师称号,3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另有8人获得校教学优秀奖。在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学院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做到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有机结合。近几年先后从国外引进了20余位优秀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均承担了多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并开设多个前沿讲座,将学科前沿与专业基础有机地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为满足生物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求,还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我们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的优秀、成功企业家和创业者作为“双师型”教师为学生开设实践环节教学课和创业实践课。如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发明家梁朋博士、四川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为本科生讲授生物制药,同时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李伯刚博士,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为本科生讲授制药企业经营管理,同时指导学生在地奥集团的生产实习。此外,泸州老窖酒业集团总经理张良以及水井坊集团副总经理赖登燡均作为我院兼职教授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

以雄厚而独具特色的科研优势加强实践训练,促进生物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西南地区重要植物的资源生物学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为重点,特别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向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5年,学院年科研经费平均4000余万元,承担了多项“973”“86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均每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学院的科研优势对于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实践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科研条件和完备的科研平台,如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学院),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院)和四川省制药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采取科研立项制或科研参与制对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同时,依托上述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11”“985”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形式多样的实践训练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多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与他人合作发表科研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并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

专业建设范文2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建设范文3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员;专业技能人才;实践教学;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行业,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扩大,使得建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我国众多大专院校都相继开办了土木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面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对学生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大的压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综合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就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走访了甘肃、四川、北京等地的建筑企业,通过直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企业主要岗位职员缺口,以及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价、要求与建议。

一、企业对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建筑企业对生产一线做技术操作和现场管理的人员十分紧缺。建筑行业的主要就业部门有房地产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筑行政管理部门等。其中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占到70%,是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部门。它主要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能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紧缺的工作岗位有测量员、材料员、安全员、钢筋工、抹灰工、预算员。在调查的15家企业中,测量员的需求量为90%,钢筋工为60%、材料员、安全员为40%、预算员为20%。以钢筋工的工作内容与需求为例进行分析,钢筋工要求理解施工图纸和具体施工过程,严格依据设计要求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统计钢筋型号、数量,确定钢筋加工方法,现场监督工人施工。这种工作的理论水平不深,但对实践经验和识图能力要求却很高,而且现场操作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很多本科毕业生嫌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大而不愿做,而普通工人又因不懂专业知识而无法做,所以施工中常常出现因没有人搞钢筋下料计算而耽误工期的尴尬局面。材料员、安全员、施工员、预算员等工作也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的岗位,因此有一定专业基本功、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工人是企业最缺乏的人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应用人才,事实说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势在必行。

但是调查同时发现用人单位仍然主要招收本科毕业生,对大专生则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如甘肃省四建,每年至少招聘20名员工,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基本都是本科生,而大专生则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私营小企业更注重工人的实效性,他们会随项目需要长期招聘员工,并在3个月的试用期内检验员工的工作能力,上手快的才长期聘用。这说明目前高职毕业生素质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高职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大力调整教学培养方式,与社会企业积极合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大专毕业生优势。

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工作要求

表1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调查表

表2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

通过调查分析,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主要要求首先是,毕业生要有扎实的建筑专业基础知识。具体要求是,能读懂施工图纸,熟悉施工规范和图集,会进行一般的受力计算。很多企业反映目前有不少毕业生工作一年后仍读不懂复杂工程的图纸,直接影响了工作开展。还有部分企业反映毕业生的计算能力不够,简单的工程预算或脚手架计算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其次,毕业生应掌握建筑专业基本技能,持有专业技能证书,如测量员、材料员、预算员、施工员、监理证书等,工作后能尽快考取建造师、造价师等执业资格证书。第三,毕业生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项目施工是一项强调多部门多工种互相配合、协同作业的活动,团队间的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不少企业表示,毕业生的成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协调能力,即使专业知识不强,但有主动沟通、乐于合作的精神,毕业生在企业中也可以很好地成长起来。第四,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施工员的现场管理职责要求,毕业生必须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遇到实际问题能冷静分析、协调处理。在这一点上有企业甚至直接要求毕业生有开朗豁达、积极主动的性格特征。此外,企业还要求学生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会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al、autocad等。

三、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建议

在评价毕业生的不足时,很多企业认为,近年来的毕业生不论何种学历,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中有明显浮躁情绪,其次团队协作能力欠佳,不会和客户沟通。第三是敬业精神不足,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重要数据的态度不严谨。企业可以理解毕业生希望快速提升的心情,但是重要工作更需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企业对大专院校的建议,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建议课程设置不宜过细,但专业知识尽量全面,如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学生还应了解道路、桥梁方面的知识;在课程教学方面,希望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强烈要求多带领学生下工地实习;在素质培养方面,希望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抗挫折力;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建设初探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识图能力培养

知识是成才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毕业生岗位知识需求来分析整合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安排要与建筑专业员的技能要求挂钩,修订教学大纲。课程内部去粗取精,外部将内容联系紧密的课程有机结合于一体,并紧密围绕工程应用来讲解理论知识。

加大对专业基础课《建筑制图》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充、更新教学模型,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技术教学,广泛搜集规范、实用的施工图纸以补充教材中的不足。在教学中用现场参观、模型测绘、图纸算量和图纸会审等模拟工作过程的方式来授课。课外根据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每学期发放典型建筑的施工图,让学生带任务看图,不断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延长实践教学时间,增强校企合作。通过教学参观、实训专用周以及顶岗实习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多方面多渠道与企业开展合作,并与有规模实力的企业形成长期实习合同,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应设法组织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考评,突出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中的监督指导作用。

(三)分析失败工程案例,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国内外失败建设项目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强调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树立起严谨、合理的工程理念,培养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个人范例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还应培养自身严谨治学的态度,以认真、负责的工作面貌感召学生。

(四)贯通就业指导,树立职业意识

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生工作中不断进行就业教育。目前大专院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指导课,但都只是单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没有具体结合到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特点,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面临就业时对自身能力评价不足、对工作发展有很大焦虑的问题。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时就开始进行,由专业课教师授课,通过平时教学、专题讲座、和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向学生不断介绍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求,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能力培养。

(五)广泛开展校园活动,注重隐性教育

在校园活动中学生是主角,在筹划、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上所进行不了的。很多用人单位都十分青睐有学生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因此,职业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以学分制的方式督促学生踊跃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其综合素质。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认识到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步伐。只有不断对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进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入探索和更新,才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建筑施工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施工员岗位职责    时间:2006-2-6

[2]屠立、陈晓英、朱凡高职cad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向与课程体系构建

《机械职业教育》2005年第11期11月15日出版

[3] 张永军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

《机械职业教育》2005年第11期11月15日出版

专业建设范文4

一 提升办学理念,加强专业建设

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人在学校,心却不在学习。针对这一现状,我校电子专业教师一直为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对每个人来说,文凭都是重要的,但是知识比文凭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能力更重要。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地方,更是一个培养良好素质,养成拼搏进取精神与高尚思想情操的地方。因此,在电子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应充分强调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二 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与专业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包括教师“教”的质量,同时也包括学生“学”的质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并运用相关专业工具的能力培养过程。而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在学会运用基本工具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开发创新能力。因而,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围绕如何提高师生的专业技能与应用创新能力来进行,这是电子专业建设工作的思路与重点。

1.加强基本技能培训

首先是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外语运用能力的加强。当前高校教育已把外语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因为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就业深造都离不开外语,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事业发展的高度。因此,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外语课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国外文献及专业书籍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查阅资料、翻译文献提供帮助,还为今后步入电子相关行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做好准备。因此,电子专业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应尽可能地实施双语教学,教师也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增加对国外原版专业课程著作的了解。

此外,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应多开设一些具有实用性的课程,诸如,Protel设计与制版、单片机程序设计、EDA设计等。特别是在Protel课程开设时,学校应购置相应的PCB制版机,让学生有计划地将自己的设计,制作成完整的电路板,使学生有能力独立设计出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进而使书本上的电路变成实物。

2.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开发创新能力

据统计发现,在每年的毕业设计与实习制作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电子制作与开发创新的项目,这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开发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实习制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旨在考查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而毕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还有许多途径可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课外兴趣小组的科研活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以及与教师一起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3.课程设置要符合专业特点与社会需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在新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工业化带动现代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由此可见信息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专业也一直是高校中的热门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起点高、课程新,已是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趋势。大致应包括:通信技术(即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信息处理技术,(即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控制技术,(即PLC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智能技术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数据结构等);电子技术,(即模电、数电、电工、电路、电子产品设计等)。这些课程囊括了电子信息专业的主要方向。

4.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学校专业建设的重点。专业教师不仅要课上得好,更主要的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能站在该专业的发展前沿思考问题。因此,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是提高专业教师水平的最佳途径,也是教学、研究、生产相结合的最好方法。高校教师应勇于申请一些具有专业前沿性的科研项目,实现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突破与创新。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方式,加强与实践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也为教师实践生产经营与技能的提高提供平台。

三 总结

高校电子专业有着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特点,但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因此,作为电子专业教师应努力改进,锐意创新,提升本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专业水平,使其在专业建设、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上,都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专业建设范文5

【关键词】高校 专业建设 专业管理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纽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构建合理专业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

1 高校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经过几轮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初步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但是,与经济社会、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相比,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仍然相对滞后,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1.1 专业设置追求齐全,专业规模扩张过快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不少高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争设热门专业。一些高校追求规模,专业越来越多,单科或多科学校向综合性迈进、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与此同时,一批新上的地区级本科高校也趁机扩大办学规模,有些高校一年就上了10多个本科专业,使得高校专业数量迅速膨胀。如2000年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新增新增专业布点数每年均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2004年新增专业布点数高达6156个。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短期内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配备,从而导致部分专业教育质量不高,受到人们的诸多非议。

1.2 专业布点过于集中,专业结构同质化凸显

由于教育经费所限,一些高校存在功利主义办学倾向,热衷于开设投入少、教学成本低的经、管、教、文、法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追求“短、平、快”,出现专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和专业布点过于集中现象。以2008年为例,少数专业的布点过分集中,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布点数均在500个以上,也就是说,在全国本科院校中,有86%的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有81%的院校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不同院校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发展,出现了理科院校抢上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文科、艺术院校设置理工等非文科类专业。这种低水平重复设置专业的状况不仅造成同类专业学生多,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特色专业的形成。据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我国2007年、2008年就业率最低的两届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追踪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校本科700多个专业中,法学、计算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均居于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之中,但也就是这些专业却年年成为考生报考火热的专业,而且这些专业很多高校都开。[2]总体而言,应用型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工科比例偏低,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方面,远不能适应我国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新兴、边缘、交叉人文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

1.3 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专业建设水平尚有差距

一些高校对自身办学定位研究不够,定位不准,缺乏对专业结构内在规律的把握,在专业的设置上缺乏整体考虑与长远规划,致使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惰性和随意性。从数量看,一些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有关专业设置条款“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的管理规定,一年新增专业超过10个,合并院校表现尤为突出。相关的办学条件难以在短时间内按要求配齐,师资队伍建设更为如此。一些新增专业本身就是国内首次开设的专业,此类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其专业教师需要从其它相关或相近专业转型而来,这其间教师自身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转型培养过程。从结构上看,部分高校固守传统专业,在专业安排上不可避免地产生“满足已有专业”做法,其结果是延缓了专业调整时间,使一些欲被淘汰或压缩的冷门专业得以继续发展,新专业的数量与品种增长缓慢。有的高校满足于“发展容易上马专业”做法,通过设立一些短平快、低成本的通用专业来迅速应对规模的扩张,如文秘、管理、会计、法律、外语等专业繁衍过快,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3]还有的高校注重外延发展,积极申报新专业,专业申报下来后,却忽视新专业的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与办学基本要求相差甚远,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满意度低。细究其因,可归咎于高校在专业调整与优化时对社会提出的新的专业和人才需求把握不准。其根本原因是高校未建立起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专业调整与优化机制。

2 高校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高校专业建设优化要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整体要求,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提高整体效益;要有利于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活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有利于学校形成专业优势,办出特色。

2.1 推进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健全专业设置评审制度,把好专业设置关

(1)积极推进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从宏观上讲,高校目前无法掌握本地区乃至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结构的整体情况。不少高校新专业的设置主要以当前局部地区人才市场的信息反馈为依据,无法完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变动趋势,基本上属于经验操作,缺乏对人才需求的整体把握与中长期预测,导致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的局面。而要做到专业信息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信息资源库,定期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等信息,为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高校在基本具备新专业开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专业信息资源,紧密跟踪并准确把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通过咨询相关用人单位意见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学校专业设置的建议。专业设置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业门人才的需求进行中长期预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较宽的适应性。

(2)成立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评审制度。高校专业设置是一项政策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将它作为一项事关高等教育全局的基本建设工程来抓。建立健全省级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其成员由高校领导、政府有关部门、专家、用人部门代表组成。通过互通、共享各方信息,相关专家和决策者共同商讨决定专业设置,可以使高校专业设置更加科学与规范,增加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开放性。

从我国近年来专业设置审批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审批”的体制是比较符合国情的。学校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批准的学科门类和专业数内,自主设置专业。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赴高校现场考察申报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设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省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评议,由委员会建议高校年增设新专业的总数,对开办院校多或热门专业的增设进行宏观管理,减少新专业增设的随意性和重复性。

2.2 加强新专业检查力度,严格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把好专业建设内涵关

(1)加强新专业检查评估力度,促进新专业健康发展。一些高校追求专业齐全,或“因人设庙”,或“因人保庙”,导致有些新办专业办学定位不清,办学条件建设滞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在湖南省组织的专业结构调整调研中,50%的教师认为新专业存在最突出问题是“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35.4%的认为是“师资力量和水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4]文科类专业突出的是师资队伍和图书资料缺乏,理工科专业主要是实验实习条件不足,实验实训条件达不到要求。

为加强高校新专业建设,确保新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部分省份开始重视对新专业的检查评估力度。如河南省于2006年对该省2002年度新增专业进行专业办学合格评估。对评估不合格或者不参加评估的专业,省教育厅予以公布,减少其招生计划并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专业,停止其招生。[5]通过检查评估,大大推动高校专业建设的工作力度,不仅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和“硬件”条件的改善,更使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向、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软件”条件方面得以提高,保证新专业的办学质量。

(2)严格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保证新专业建设质量。学士学位审核是对高校本科专业办学质量的检验,是对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检验。近年来,部分省份针对高校规模扩张,加强新办本科院校与新增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力度,取得很好成效。[6]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督促高校从开办新专业开始,加强专业的建设规划、建设过程管理、建设投入与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确保专业建设质量。坚持对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办学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不予批准学士学位授予权,或减少甚至停止招生,促使高校重视新设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和其他办学条件建设,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实践证明,坚持对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是保证新专业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

2.3 积极推进专业教育评估与认证,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把好专业建设特色关

(1)积极推进专业教育评估与认证,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专业教育评估是针对行业性教育的特点,由国家行业性评估机构对高校某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的专项评价,是国家执业注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证专业教育质量达到执业实践的要求。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教育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其人才进入专业职业界工作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专业认证既是过程,又是结论。作为过程,它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促使专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结论,它向公众提供专业教育质量的权威判断,引导并促进高校专业的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7]

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我国高校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加强了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宏观管理,保证和提高其基本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有待于在高等教育其他专业领域积极推进,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整体质量与水平。

(2)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建设的示范性与辐射性。国家近期在“本科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有计划地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中,采取不同专业发展对策,通过分类指导、分类发展,以及重点投资,重点突破,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开展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引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明晰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培育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克服地区间、高校间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通过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形成各地区各高校优势特色明显、相互之间协调、补充,既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能很好发挥专业规模效益的专业布局结构,带动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分析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其中专业特色是一所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决定着学校能够在哪些领域为社会所需、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办学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专业发展原则,实施特色专业建设策略,以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以特色专业建设点为着眼点,逐步辐射带动专业面、专业群建设,进而全面带动整个高校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少雪.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及管理机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5.

[2] 赵雪.高校专业设置何时不再盲人摸象[N].科技日报,2010-04-07.

[3] 马陆亭.关注学科专业调整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12-14.

[4][6]张放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20-22.

专业建设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建设

一、独立学院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0年3月25日,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322所,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起步仓促,规模发展过快,基本办学条件欠缺,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了许多独立学院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是源于办学之初起步仓促,没有认真研究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体系、方法手段以及育人机制,只是直接将母体学校的部分专业“带土移植”过来,并沿用传统的以课堂传授为主的育人模式,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困难和矛盾。这些问题和困难归纳起来,是独立学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忽略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没有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来设置教育教学体系、方法手段和育人机制,究其根是对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不够。

二、独立学院在专业建设中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专业设置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无论专业设置还是人才培养,其宗旨应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独立学院的多数专业都是从母体学校“带土移植”过来的,没有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也很少实行错位建设和发展。故而出现了课程与产业(行业、企业)脱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办学模式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的人才地方性和应用性特色不够鲜明。在制定(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时,对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尚不清楚的专业,要认真进行调研和论证,对已有服务面向的专业,也应根据情况进行再调研、再论证。做到专业设置要充分体现地方和区域性经济特点,以牢固的行业为背景。对专业结构与布局要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地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使专业设置地方特色鲜明,得到地方政府与行业的欢迎。

(二)专业定位问题

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定位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竞争环境,充分考虑自身的历史积淀,优势和劣势,以“差异”发展的思维,错位发展的方式,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方略,突出优势,持续发展。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专业必须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他们应是一批既掌握一定科学基础理论又熟悉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把全局性的决策具体化,并制定出针对的措施加以贯彻实施;能够将总体技术方案总体设计具体化,并组织实施于实际生产工艺过程,发现、分析、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许多学校都是采取拿来主义,套用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专业与需求脱节、课程与产业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育人与就业脱节、创业脱节的现象,这种状况必须坚决改变,绝不允许继续发展蔓延。要根据学业是关键、产业是平台、就业是导向,创业是目标的思路,构建学业、产业、就业、创业相互贯通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培养方案的设计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体系结构,既要达到本科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术素质,使毕业生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受欢迎的人。

(四)构建教育教学体系问题

独立学院本科专业要改变平时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重传承创新的倾向,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要加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对现有的理论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包括公共必修课、职业技能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三大模块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将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四个子模块。其次,构建一个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实习与见习、技能训练、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形式。还要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专业与非专业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特征,构建一个素质拓展体系,包括全院性的限选课与任选课、科研训练、科技作品等课程模块及教学形式。

(五)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问题

学院应针对目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重课堂轻基地的现象,在加强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相互合作,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的校内外专业见习和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并实行开门办学,与校企、校地融通互动,学校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见习或作“访问工程师”,聘请行业或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包括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给本科生授课,传授技能和经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为地方经济技术与社会发展服务。

三、独立学院和董事会要大力支持专业建设工作,努力提供人、财、物等保障

(一)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包括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水平和培养敬业精神三方面。学院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时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重点考察引进人才的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背景和专业精神。学院的人事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定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政策留住教师,要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对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派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有条件的专业应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培训的制度,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逐步形成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要积极推行新教师助教制度和指导实验制度;要从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聘请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任兼职教师。

(二)专业建设经费投入

建设经费投入的问题是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敏感问题,没有充足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设想再好,规划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专业建设经费的落实,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学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教学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专业建设经费预算或设立专项基金,可通过申报课题、基金项目、参与社会设计项目竞标等多种形式来争取专业建设经费。还可探索董事单位多元化,争取更多企事业单位投资办学,来化解资金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

[2]《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构 》[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2):110~112。

专业建设范文7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一体化建设

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环节,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已成为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明确它们各自的含义,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

1.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学科和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关于二者内涵的界定很多,相互间差别也较大。

(1)学科的内涵

我国教育界的研究者通常从三层含义上定义学科:一是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学术概念,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从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三是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科指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侧重第二种含义,但与第一种也有关联。

(2)专业的内涵

《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称之为课程计划,潘懋元等人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这种解释基本上与国际上通用的专业内涵相一致。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1)学科建设的含义

学科建设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定义。就一所大学而言,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学科建设。从宏观上理解:学科建设主要涉及学科定位、学科规划、学科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一些问题,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学科群或一流学科,优化学校学科结构和学科布局;从中观层面上看,就一级学科的建设而言,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学科群的建设;即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从而使得一级学科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研究经费更加充足,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微观上讲,即就单一的二级学科建设而言,主要是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培养、学科基地建设等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在高等学校,二级学科是一个基本的学术单元,是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学科建设必须扎实的立足于该层面,才能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

(2)专业建设的含义

专业建设也可分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从学校方面说:专业建设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宏观问题。就某一专业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发展需求的追踪,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3.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学科建设是一个过程,是以学科梯队为主体,一定的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硬件的投入及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凝练学科方向;学科建设的依托是构筑学科平台;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汇聚学科队伍;学科建设的载体是争创学科立项;学科建设的软环境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专业建设是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结构与布局等进行科学的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完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有:教学基础设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建设师资队伍要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就是要构建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图;课程建设是设计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教风与学风建设是创建优良的育人软环境。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

1.目标与建设侧重点不同

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以出高层次、前沿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科学知识领域形成有特色和优势的学术力为目标。而专业建设则侧重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

2.内涵要素不同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基地的建设,学科梯队的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的建设等。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

3.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不同

学科建设的成果标志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部级、省部级成果的科研课题情况,进入三大论文检索系统、国家权威刊物,核心刊物的数量,高层次的科研、教学成果奖等。学科水平的衡量标志往往按学科的级别、培养人才的级别来衡量。而专业建设更着重于学生的质量,以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否受欢迎来判断专业建设的成效。如高水平的专业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培养目标明确、具体,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人才培养过程规范、完善,师资队伍素质好,水平高,教学条件好,教学手段先进,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4.管理部门不同

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按层次分别是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和学校研究生院(部、处)或学科发展规划处。而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分别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学校教务处。

5.建设内容不同

凝练学科方向、争创科研立项、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所特有的内容,不属于专业建设的范畴。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等内容是专业建设特有的内容,不属于学科建设范畴。

6.人才培养层次不同

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学创新团队来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本(专)科毕业生;学科建设则需要有一定研究、攻关能力的科研创新团队来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

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辩证关系

学科和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教育范畴。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在指导思想、组织建制、发展思路和运行机制与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在本质上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互相交叉、互动发展的整体。

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内容相似

学科是由学术队伍、学科基地和学生三个要素组成的学术组织系统。专业是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背后有教学团队、专业基地和学生三大实体存在。即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都包含条件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基本内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容相似,决定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2.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共享资源

高校教师既是科研工作的承担者,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者,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共同主体。学科建设中学术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教学团队建设既造就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也促进了教学名师的成长,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团队的教学水平。此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教学与研究基地和丰富的图书资源建设等条件建设,一方面可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另一方面这些要素与教学过程全方位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凝聚和人才境界的提高。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资源共享,决定了两者是共生关系。

3.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1)凝练学科方向,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科建设中的方向凝练、科学研究探索了特定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的基础。学科建设凝练的研究方向是专业特色形成的基础;学科建设依托的产、学、研科研基地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载体——科研项目,既是凝聚资金、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平台。学科发展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学科建设的实力越雄厚,专业的层次和水平就越高。

(2)师资队伍建设、汇聚高水平人才为本科教学提供了智力支持

师资是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动力,永远是专业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学科建设可培养大批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学科领军团队,促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的成长,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学科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搭建高水平教学平台

通过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基地的建设,可为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不但可以改善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实验实践条件,而且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试验研究,可以有效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4)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本科教学拓展思路

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成员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修学习过程中,也为专业建设扩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高校讲学,进行学术方向咨询,都对专业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所以,学科建设是龙头,是基础,是专业建设强有力的依托和支撑。

4.专业建设促进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1)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相关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

专业建设硬性要求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就需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培养一批科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名师,而他们正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和开创者,他们的产、教、研水平促进了相关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

(2)课程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核心部分,其中课程内容的开发(包括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科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出成果的过程,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3)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源

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位点的建设,而学位点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基本单位。优秀的本科人才可为学位点提供优质的生源,从而为更高层次的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辨析我们看到,学科建设与专科建设是学校中两个独立的部门,即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层次有所不同,也要看到,它们还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目前我国高校有重学科而轻专业或把它们割裂开来,造成各吹各的调,各走各的道的倾向。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

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1.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本科教育的质量长期为世人称道。导致美国本科教育成功的秘诀很多,其中,重视创新教育,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这是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主要通过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来实现,并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大学的学科具有高层次人才密集、学科领先及综合性强、信息资料丰富和学术氛围浓郁等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使大学在学科研究中不断获得大量的研究经费,屡出重大科研成果,而且利用这些资源支持本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高起点的课程、先进的实验和尖端科研的探索机会,使本科学生迅速接触到本领域最前沿的观点、成果和创新意识,为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为加速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本科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

利用学科资源开设研究性课程。开设小班研讨课,如斯坦福大学1999~2000学年共开设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52%的课程为8名以下的学生开设,75%的课程为15名以内的学生开设。开设跨学科课程,如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联合开设了一门以环境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涉及环境科学还涉及化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自哈佛大学首创并应用于MBA教学以来,经过20多年的实践,把教学重点逐步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强调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方式。

(2)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

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是全美最早、最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研究的项目,该计划负责资助本科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学生作为学徒参与以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根据方案向学校提出研究资金申请,由学校资助,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

(3)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

建立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行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培养研究生作为实习教师和助教,促进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相互交流;以项目为依托,促进本科生、教师和研究生三方面共同合作,共同学习。

总之,使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研究,站在知识的前沿,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最明显的竞争优势。

2.“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关系

(1)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密不可分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一个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既有竞争,更有协作。如果没有合理的学科体系和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很难培养高质量人才。反之,要提高学科水平没有一批优秀的本科生为学科点的招生提供好的生源,则是空话。

(2)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协同共生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大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个系统之间,系统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被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所连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正是通过两个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与合作通过知识在各系统间、成员间的转移,才能实现知识的创造与价值增值,才能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必须强调两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交互,强调分化和综合的统一,强调协同、合作、协调一致,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3.“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深入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学生要提高质量,向国际、国内高标准教学靠拢,就必须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我国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国研究型大学思想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习和借鉴。当然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的是不同社会的文化内涵。适合美国社会的高等教育,其方法和体制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美国高等教育与美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同样,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必然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这也就构成了两个国家本科教育的特殊性。所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变革,还不能盲目照抄美国的做法,既要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又要考虑两国本科教育的差异,结合国情校情,考虑自身的基础和特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体现教育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才能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本科教育模式。

所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当中,既要尊重并注意研究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各自特点和规律,关注和研究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间的差异,逐渐形成科学的学科意识和专业建设理念,又要在总体上把握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冲突的特性,使之在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的前提下,强化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联性,自觉地坚持学科与专业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原则,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高秀梅.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10).

[5]曾冬梅,陈江波.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竞争与协作关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7,(9).

[6]袁祖望.名牌大学的基本特征与成长条件[J].江苏高教,2001,(3).

专业建设范文8

一、人防专业队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各地根据上级人防部门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了人防专业队建设,普遍建立了覆盖社会面的人防专业队,成效有目共睹。但新的形势和第二次海湾战争又给我们敲响了新的警钟,暴露出了我们人防专业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组织不健全,人员未定位。人防专业队作为一支专事人民防空的队伍,必须组织健全、人员定位,以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但是目前人防专业队普遍存在定性不明、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即具有准军事性质的人防专业队伍没有统一归口于武装力量的范畴,也没有列入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行列,这样就使人防专业队几乎成了民间的松散组织。而在一些地区和城市,某些单位和部门为图方便,将民兵组织与人防组织混为一谈,民兵与人防专业队员常常就是一个队员两种身份,只是隶属不同,任务有别。这种建队方式,显然不是有利于人防专业队的稳定和发展的。

2、专业不齐全,功能欠完备。在现代战争中,进攻的矛的发展总是快于防护的盾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人防专业队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跟上现代战争的需要。但目前,我们的人防专业队不论是在专业设置,还是在功能配备上,都远远落后于现代战争发展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七支人防专业队(运输、通信、救护、抢修、治安、消防、防化专业队)大都是恢复性、保障性的专业队,均属于“消除后果”的“消极防护”,缺乏对重要经济目标实行积极防护的专业队伍能力,网络专业队、目标伪装队、电子干扰队等队伍的建设根本未提上议事日程。

3、组训脱节,造成队伍形同虚设。一些单位与部门由于对人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初组织队伍时就是随便拉几个人凑数来应付,根本没有专门的人员,相应配套设施及器材也没有进行必要的配备和更新,也就难以开展有效的业务训练,甚至出现专业队伍只是“整组填在表上,训练写在纸上”的现象,致使部分人防专业队已根本无法承担最基本任务。

二、人防专业队建设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影响人防专业队建设工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滞后、思想麻痹。二战结束已近七十年了,抗美援朝也早已成为历史,中越边境的自卫反击战也已成为追忆中的一朵浪花。由于经历了较长时段的和平发展时期,我们没有经常性地开展人防工作及专业队建设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往往滋生麻痹思想。目前,在大家的思想认识方面普遍存在二个误区:一是认为人防“与我无关”甚至“没有必要”;二是认为抓人防专业队的管理、训练会影响日常工作。受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的人防专业队建设出现了不该有的忽视和滑坡。虽然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给我们的人防专业队建设敲响了警钟,产生了一种“狼”来了的危机感,但因长期缺乏宣传教育,人们在潜意识里还没有认识到人防专业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制不顺、管理不力。对军事化性质的人防专业队进行管理,特别是开展训练,要动人员,占时间,用装备,化经费,没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很难落实的。而目前,我们的人防专业队基本是以单位自我管理为主,并没有纳入地方军事机关的管理范围,《人防法》也没有对开展人防专业队的管理训练作出硬性的规定。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人防机关因人员精力、训练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对人防专业队开展有效的管理和训练,也是必然的结果。

3、经费困难、保障不到位。人防专业队的建设同其它队伍建设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置器材,开展训练等。只有这样,战时方可能“产出”。然而,有些地方和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国防、社会及地方经济的关系,对人防专业队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组建人防专业队是件可有可无的事,说什么“300万军队如果抗不住了,人防组织能起什么用?”不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更不明白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战这一基本道理。在市县一级,虽然表面上把人防经费都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但基本上是没有落实的。直接主管的部门和单位则把人防专业队当成包袱,在经费和器材等保障上常常是能拖就拖,能减就减。“人防办”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筹措的人防经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防专业队的建设需要。

三、加强人防专业队建设的对策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人防专业队建设是一件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方能收到实效。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努力走出一条适应“市场”和“战场”双重需要的人防队伍之规范化建设道路。

加强人防专业队建设的思考(2)

三门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叶雄成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人防意识。人防措施是否凑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空袭杀伤力的认知程度及对人防措施和防护方法的掌握程度。这必须通过宣传教育才能做到。一方面人防办要依据《人民防空法》所赋予的职责,把人防专业队重要性的宣传纳入人防宣传教育计划,要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意识到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忘记人防专业队建设,力争使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人防专业队,人人关心人防专业队”的良好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抓好公众的人防应急知识和防护技能的宣传,夯实人防整体防护能力的基础,形成有效的人防公众群体。

(二)理顺体制,构建权威高效的指挥体制。实践证明,人防专业队建设单靠人防部门的“单打独斗”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有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有效地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首先,要明确职责任务。通过修订人民防空袭预案,完善相关的人防法规和政策,把人防专业队建设任务赋予地方军事机关,实行以军事机关和人防部门分口把关,齐抓共管的领导指挥体制。其次,要充实领导力量,加强协调配合。组织防空作战和应急救援是地方军事机关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国家和军队领导机关,应该对地方军事机关的编制体制加以调整,保证人防专业队建设在地方军事机关有人具体负责。再次,要完善地方军事机关抓人防专业队建设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实施“五纳入”、“五统一”,即纳入民兵编制序列,纳入民兵教育训练计划,纳入民兵组织管理范围,纳入民兵工作经费、物资、器材、场地、保障范围,纳入民兵考核验收计划;统一编组、统一训练、统一检查、统一指挥、统一使用,促进人防专业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专业建设范文9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院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2011年11月,教育部向社会信息,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在高职院校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如何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专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且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最终创建学校自己的品牌,这些都值得高职院校的人员深思。

一、深刻认识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品牌建设中的意义

(一)专业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毋庸置疑,专业是高职院校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创立的方向。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建设一两个特别有特色的专业,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话,那么这所学校在未来有立足之地,就能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实施的对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构建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和体现的,因此,涉及专业建设的骨干课程、课程要求、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主要内容的好坏,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好坏[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在总结其它国家多年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的基础,我们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建设规模也迅速提升,特别是教育部启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很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尤其是办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上,使高等职业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06年起,教育部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必将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主要是内涵方面的建设。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基本能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但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在培养和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否符合专业实际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如何更符合职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在能力培养方面,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如何相结合。这些都是设计教学深层次的改革,只有通过专业建设才能解决。

(二)专业建设是学院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有名气是与它的特色和优势相关,只有学校具有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们说一所大学,常会讲她的哪个专业强,哪个专业的教师有名气,这说明专业办得如何,对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专业建设的成就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产生重大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都有自己的主要服务方面,与行业企业或区域经济有着较多的联系,办学特色正在逐渐形成,因此,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巩固现有成果,深化专业改革,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专业特色,也会为学院的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三)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专业建设涉及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实践条件等内容,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要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师队伍要按照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来构建,实训实践条件要突出生产性建设。只有把专业做强、做精,只有把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专业建设主要方向及建设思路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高等职业学校一直在谈论、研究、探寻专业的设置,并强调专业要定位准确、目标清晰,但似乎这些看似简单、明了,其最根本的问题总弄不太明白、说不太清楚。学校设置一个专业,首先应该明确开设的动机(社会需求调研)、人才培养的规格(办学定位形成)、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具备必要的培养能力)以及专业发展未来的展望(规划目标)。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方向是健康的,人才培养工作遵循了工学结合的原则,如“工学交替”、“顶岗实训”、“订单式培养”等。由于人才培养规格影响着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专业骨干课程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2]。

(二)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产品,但另一方面来讲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体系决定了专业的基本架构。课程可以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应能够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模块之间、模块中的课程及教学环节之间要有必要的内在逻辑[3]。当前,尤其要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同时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并且引入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强教师(下转第23页)(上接第21页)的专业实践能力,广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加坡政府规定,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需有五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一点足以说明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4]。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上讲,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势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要加快专业建设,首先是要解理念问题,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会有好的思路。专业建设和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会有阻力和困难,需要高职院校从领导到教师的观念转变,并加强学习和实践,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专业的各项建设,课程、教材、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5]。同样,领导的理念不先进,认识不到位,在财和人力安排上就会大打折扣,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专业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是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而工学结合则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规律,加强校企合作对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对人才的培养都带有根本性的作用[6]。

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任重道远,要有详细的实施规划,绝非一朝一夕或靠资金投入就可实现的工程,但一旦建设形成了自己学校的特色专业,就可带动校内其它专业的发展,互利互补,相互促进,这样高职院校品牌的形成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郭显林,李忠岘.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探析[J].高教研究,2012,(3).

[2]季建华,钱海燕.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2,(2).

[3]马文姝,白凤臣.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

[4]龙伟.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