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7-30 20:49:51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监督管理的新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使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测度其技术创新的财务指标是必要的方法。本文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首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了财务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了解自身竞争力,从而采取有效策略,不断的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也为政府把握广西技术创新活动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相关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指标在国内外都很受重视,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完善的体系。一般来讲,要全面综合地、定量地评价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是比较困难的,国外不少研究是通过测量成功的技术创新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大小来衡量,具体评价指标包括销售额、利润、进入新市场和在传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等。此外,也有不少研究以R&D投入、专利、新产品(工艺)、技术商业化等为关键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考虑多种指标来综合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高建、傅家骥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产出能力分别进行评价;魏江、许庆瑞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资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价;其他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大同小异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很少有研究以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各财务指标为关键要素来建立指标体系。

三、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应符合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原则。指的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及技术创新财务预警的建立相关。首先,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应考虑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并能预示出企业的发展趋势。其次,指标体系应能综合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投入能力、生产能力、财务能力及营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2、全面性原则。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符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标内涵,但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使预警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技术创新财务预警体系是包括多个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财务指标。

3、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指标的物理意义必须明确,测定方法必须标准。具体指标能够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对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内容

1、创新投入能力。(1)R&D投入。主要是指R&D投入比重,即R&D投入(包括的内容)/销售收入。R&D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一般是指企业在R&D上投入经费,设备和人员所消耗的费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创新能力多表现在引进和消化新技术上。相对而言,R&D投入不如非R&D投入高。但是,R&D投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是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2)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已获成功的新产品开发费/企业总的研究开发费用。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所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的使用效率。(3)专利拥有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专利是衡量其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专利拥有数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各个方面,从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4)专业研发人员比例。专业研发人员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研发人员的人数反映了企业的员工素质,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研发水平。专业研发人员比例应包括从事技术开发的专职人员数/职工总数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开发专职人员数/从事技术开发的专职人员数几个指标。

2、创新生产能力。(1)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企业当期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固定资产越新,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该指标能够反映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的精良程度,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劳动生产率。此指标反映工人生产新产品的效率,可用新产品产值/工人人数来衡量。(3)主要产品的更新周期。此指标反映了产品的研制周期,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力量及技术水平。

3、创新财务能力。(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和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债务压力就会变大,企业独立性降低,破产风险增加。(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该指标说明了债权人投入资金与投资者提供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了企业基本财务结构稳定情况,也说明了债权人投入资金受到投资者保障的程度。(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用流动资产立即偿还债务的能力。这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具有重要的作用。流动比率也一样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如果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变现能力不强,尽管流动比率较高,其偿债能力也不强。(4)不良资产比重。不良资产比重=期末不良资产/期末资产总额。不良资产是指资产中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的部分,例如期限较长的应收款项、积压物资和不良投资等。该指标值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差,就越说明不能参与正常的生产经营,更不能正常地参与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5)长期资产比重。长期资产比重=长期资产/资产总额。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保持适当的长期资产的比例,才能保证技术创新长期持续地进行。(6)无形资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无形资产/资产总额。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商誉、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专有技术等资产。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优质的经济资源,其拥有量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并反映了企业的研发能力。(7)无形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无形资产。此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破产风险的大小,无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低。因此,对于抵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8)总资本费用收益率。总资本费用收益率=(利润+利息收入)/(所有者权益+负债+利息支出)。此指标是企业当期的所得与全部垫支及费用之比,反映了企业总的盈利能力。(9)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体现出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主营业务利润率高,说明产品定价科学、价值高,其获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10)净利润现金比率。净利润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获得利润的质量情况。指标值越高,说明利润质量越高,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能力就越强。(11)知识资本贡献率。知识资本贡献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该指标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所得与所费之比,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知识资本具有一定的优势,资产质量高。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实力、成本优势、新产品开发能力等各个方面,自立资本所创造的效益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利润上。因此,可以用企业的资产利润率超过同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的程度来进行评价。(12)风险准备金率。风险准备金率=风险准备金总额/负债总额,该指标值越高,风险越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营运资金和资本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准备金比率。(13)税费占营运资金比率。税费占营运资金比率=企业缴纳税费总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中小企业往往忽视内部治理,运营效率低下,费用较高。该指标值越高,说明应缴纳的税费占用的流动资金就越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4、创新营销能力。(1)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总收入。这两个指标是创新效益的重要体现,如果该指标值过小,一旦老产品被淘汰,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则会大受影响,甚至有可能被挤出市场。(2)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该年度的销量/新产品市场总销量。该指标反映了中小企业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反映了企业的销售能力。(3)新产品广告支出比例。新产品广告支出比例=新产品广告支出费用额/销售收入。该指标反映了中小企业为销售新产品所花费的支出,该指标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才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4)其他。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营销推广能力还包括很多,比较重要的有企业专职销售人员数、专职销售人员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投资回收期等。

四、结束语

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客观、科学、有效的测度财务指标体系来测度与评价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状态,采取有效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众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财务能力以及创新营销能力四个方面,综合构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财务指标体系,并将利用因子

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测算和之后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Lisa H&K.Dickson Building innovation network: Issues of strategy and expertise 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2000(2).

3、曾繁荣,陆伟国.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筹资过程中宏观经济问题分析[J].企业发展,2004(9).

4、蔡宁,阮刚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J].数量经济研究,2002(5).

5、阎军印.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关键词:物流企业 组织结构 营销能力

引言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1-11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82.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4%,仅在11月,由于“双十一”期间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的拉动,居民物流总额保持飞速增长的态势,同比增长了29%。但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成为制约物流企业营销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研究企业组织结构对营销能力的影响,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的营销能力,促进物流企业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

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及评价指标选取

伴随着物流企业管理思想的革新,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变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的组织结构,即直线制企业组织结构,此时物流企业处于职能分离的阶段,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工作也简单;第二阶段为简单功能集合的组织结构,即职能制企业组织结构,采用专业分工的思想,按照职能组织进行垂直化专业分工,缺点在于形成了多头领导,无法统一指挥;第三阶段为过程整合的组织结构,即矩阵制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强调效率水平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关注物流企业在各个创造价值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物流企业组织出现了双重职权管理,有利于明确责任。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刚跨入第三阶段,企业组织结构尚不成熟。按照组织理论,可将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维度划分为专业化、规范化、层级制、集权化、技术化和规模化6个部分。下面,根据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维度,选取衡量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指标。

(一)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物流企业组织将任务分解为各项独立工作的程度。专业化程度越高,说明每个员工执行工作的范围越小,越有利于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专业化程度越低,说明每个员工执行工作的范围越大,越容易模糊工作任务及工作责任。另外,企业组织应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使得员工了解物流产业链的流程,掌握自身工作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个物流企业运行效率。

(二)规范化

规范化是指在物流企业组织中工作程序、职务分工、规章制度以及政策条例等方面都有规范化的文件,这些规范化文件规定了物流企业组织中的行为活动。物流是一种流程性很强的项目,要求物流企业组织应具有很强的流程性。为了更好地约束物流企业员工的行为,物流企业组织机构的规范化不仅表现在业务流程的规范性,还表现在规章制度的规范性,为物流企业营销提供良好的服务基础。

(三)层级制

层级制是指物流企业组织中的报告关系与每个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层级与管理幅度是相互联系的,当层级较多时,相应的管理幅度较窄;当层级较少时,相应的管理幅度较宽。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制出现扁平化的发展趋势,管理幅度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虽然实行扁平化结构,但仍要求物流企业上下级之间沟通顺畅,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需调整好管理者的管理幅度,保障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够协调合作。

(四)集权化

集权化是指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做出决策层级的高度。若决策者的层级较高,表明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集权化程度越高;若决策者的层级较低,表明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集权化程度越低,即采用分权化的企业组织结构。集权化程度高,导致中低层管理者难以参与到决策中;集权化程度低,导致高层管理者将大部分权力下放给中低层管理者。因此,集权化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要把握物流企业组织结构集权化的程度。

(五)技术化

技术化是指组织将投入转化为物流企业使用的工具、设备以及工艺方法。物流企业如何为客户提品和服务,需要哪些技术支持。结合物流企业发展的特色,需要CAM技术和相关的网络支持和信息支持。因此,本文所指的技术是物流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不仅包括先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使用功能,还包括POS技术、RFID技术、EDI技术、GPS技术等等,这些都是物流企业的重要信息技术。

(六)规模化

规模化是描述物流企业组织结构中组织大小的变量。物流企业的员工越多,表明该企业的组织越大;物流企业的员工越少,表明该企业的组织越小。对于较大规模的物流企业而言,较多的员工要求物流企业组织结构更为完备严谨,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目前,能够快速发展并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均属于大中型企业,企业规模也较大。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将规模化这一指标删除,主要研究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对营销能力的影响。

物流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营销能力是指整合企业共有的知识、资源、技能和平台,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按照营销能力层次结构来划分,可将营销能力划分为营销运营能力和营销战略能力。

(一)营销运营能力

营销运营能力是指物流企业选定目标后,实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以及混合策略,并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能力。影响营销运营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营销组合策略、沟通能力和差异化服务提供能力等。

营销组合策略的选择主要在产品和价格两个方面,其中产品因素包括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价格因素包括双方信用条件、付款方式、成本控制等方面。物流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是营销运营能力中最基本的一项能力,直接体现了物流企业在整个市场的竞争力。产品策略侧重于企业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服务的规范化程度,决定了客户对物流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价格策略则侧重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为企业赢得信用和收益。营销组合策略要将产品策略与价格策略相结合,两项策略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后才是物流企业的最佳选择。

营销沟通能力包括物流企业的广告促销能力和公共关系能力,反映物流企业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交流能力,通过各类公共关系进行宣传,如广告宣传、客户群体介绍等。目的在于有效的与客户沟通,让社会公众了解物流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方针、物流企业服务范围及优点,进而在物流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差异化物流服务能力是指在基础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针对特殊客户实施的差异化物流服务的一种能力。由于大众化物流产品的提供不能满足全部的客户,需要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物流产品,展开差异化营销模式。寻找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通过满足特殊客户需求来占领物流市场。

(二)营销战略能力

营销战略能力包括市场驱动能力、关系驱动能力、品牌驱动能力和文化驱动能力。市场驱动能力依托于市场调研,物流企业根据调研结果可发现市场中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为企业产品营销提供新的机遇。关系驱动能力是整个营销战略中的核心策略,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品牌不仅代表了一个物流企业的名称,还代表了产品的认可度,强大的品牌有利于捕捉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偏好,从而获得消费者认可。文化驱动能力是指贯穿在整个物流企业中的文化理念、指导思想与营销观念的综合,促进营销活动的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的文化凝聚力,提升物流企业整体营销能力。

物流企业组织结构与营销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获取物流企业组织结构与营销能力的相关数据,调查对象为我国大中型物流企业,调查范围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48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率达86%。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以及资产情况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现行物流企业组织结构,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的方法进行设计,包括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专业化、规范化、层级制、集权化和技术化的情况,此部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第三部分是物流企业营销能力的相关信息,包括营销能力、营销运营能力和营销战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此部分“1”表示不好,“2”表示不太好,“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好,“5”表示非常好。

在得到所有数据后,根据各个指标维度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指标的量纲。具体方法为:对任一一列数据X=(x1,x2,...,xn),选出X向量中绝对值最大的元素(假设为xk),然后将每个元素都除以这个最大值,得到新的向量,即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序列。公式如下: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问卷信息进行分析,首先对无量纲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问卷整体的信度达92.7,表明信度非常高,数据及问项整体上不用进行修改。下面,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因素与营销能力、营销运营能力和营销战略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结果见表1。

分析结果显示,在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5个指标中,每个指标与营销能力都呈现正相关关系。规范化与营销能力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37;层级制与营销能力的相关系数次之,达到0.805;而集权化与营销能力的相关系数最小,但仍达到0.591,这些相关性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各个指标与营销运营能力的关系中,两者也都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规范化与营销运营能力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16;技术化与营销运营能力次之,相关系数为0.881,表明技术水平对物流企业营销运营能力的影响较大;层级制与营销运营能力的相关系数也较大,为0.872;专业化和集权化与营销运营能力的相关性也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和0.715,且都较为显著。物流企业组织结构与营销战略能力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层级制与营销战略能力的相关性较大,为0.671,集权化和专业化与营销战略能力的相关系数较小,仅为0.209和0.172,且较不显著。

结语

在物流企业组织结构中,规范化指标与营销能力、营销运营能力和营销战略能力的相关性均最强,且在5%置信度水平下显著,说明组织结构的规范化对营销能力的影响很大。技术性指标与营销运营能力的相关性较大,表明物流企业技术对营销运营能力的影响较大。集权化与营销战略能力的相关系数较小,说明集权化不利于营销战略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应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物流业务要有一定的流程性和规范性,把握集权化程度,提升物流企业营销能力。

参考文献:

1.梅宁.物流企业营销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

2.秦迎林.基于4Ps的第三方物流营销优势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2008,(7)

3.,耿松涛,韩永强.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物流企业营销能力分析与建议[J].物流技术,2010,29(l)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Z公司 海外市场 战略营销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75-02

近年来,战略营销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个别中国企业逐渐接受战略营销理论和理念,并在实践中大胆运用。本文希望从Z公司企业实际和行业现状出发,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Z公司战略营销的总体思路,并以此为中心思想,对公司品牌建设、战略联盟、海外营销组织、海外营销渠道、营销计划等主题进行建议,希望能借此提高Z公司对海外市场战略营销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对提高Z公司全球竞争力有所帮助。

一、Z公司背景介绍

Z公司(浙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工程服务为一体的部级高科技企业,是首批“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之一,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国家高新软件园重点骨干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Z公司以Z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为技术依托,利用Z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致力于工业IT技术和产品的开发。Z公司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主要包括WebField 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InPlant企业整体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ERP 软件及系统集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石化、冶金、电力、造纸等流程工业企业,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及教育领域等公共事业部门,已经为超过6000多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从工厂类自动化到非工厂类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Z公司的技术和产品

工业自动化行业中,Z公司作为自动化硬件、软件制造商及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拥有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并已经为超过6000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过程行业用户提供了产品与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Z公司已经形成三大类五个型号的产品体系,见表1。过程自动化是Z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包括WebField 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ESP-Suite企业增效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 软件及系统集成等。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及对流程工业的深刻理解,Z公司提出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概念――InPlant(Intelligent-Plant)。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

三、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具体举措

Z公司争取在3~5年内从通过战略营销实现从国内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发展成为全球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为此需要对公司的品牌建设、战略联盟、组织变革、海外市场营销渠道构建、及营销计划制定等五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1.品牌建设。菲利普・科特勒将品牌所表达的意义分为六层: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其中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因此品牌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起点、要素、细胞和载体,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象征,谁拥有为社会所公认的强势品牌,谁就拥有市场,谁就会取得竞争优势。

在高新技术市场环境下,拥有强大的品牌比在传统消费品市场中更为重要。强大的品牌是高新技术产品高质、可靠的象征和标志。

根据多国调查显示,Z公司品牌仅处在全国知名阶段,尚不具备全球闻名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世界范围内品牌知名度还远远落后于业内的跨国公司。现阶段,Z公司的工作重心是产品销售,销售部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而负责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品牌建设等活动的市场部在公司架构中地位不高且结构不完整、功能不完善,这与当前一些跨国企业纷纷以市场部为中心,其他职能部门围绕市场部开展工作的做法是相反的。Z公司必须意识到建设强势品牌是赢得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进军全球自控市场第一梯队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施战略营销的第一步和有力保障。因此,品牌建设对于Z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具有紧迫的战略意义。

2.战略联盟。在拓展海外市场中,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实力往往比国内对手更为强劲,竞争威胁更大。我国企业目前整体实力较弱,同时在海外市场上普遍处于开拓初期,面临各种障碍,包括目标市场中现有企业的过激反应以及贸易、资金、技术方面的壁垒,如果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自己开拓市场或相互拆台抢夺对方市场,势必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或者“共损”局面的出现。

相反,如果与同行企业结成同盟共同开拓某个海外市场,实行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商标与品牌等资源的共享,将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作用,相应降低每一家企业分摊的市场开拓成本。同时面对实力强大的买方,战略联盟会使每家企业的议价能力加强。因此在全球工控市场已被国际知名公司占据大半江山的现实面前,Z公司正确的战略举措应当是树立合作的竞争观,跟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利用这些公司的国外客户和渠道优势、经营理念优势、品牌优势、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人才优势等诸多竞争优势,加速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进程。

3.组织变革。当前,Z公司为开拓海外市场,已经设立海外部,为适应公司战略营销需要,Z公司海外部的组织形式应该进行适当变革,变革的路线将是海外部――国际事业部――全球营销中心。

海外部。Z公司现已按垂直化管理原则,设置专业职能部门――海外部。该部门由部门经理和部门员工组成,专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具体负责海外营销各种服务,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而发展。实践中,海外部是刚刚开展海外市场业务的公司必经之路,便于集中管理。

国际事业部。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Z公司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与当地在自动化控制领域颇有声望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分销体系,对各个地区、各个商分别进行渠道管理、价格管理和销售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现行的垂直化管理体系已经逐渐不适应Z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进程,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客观要求对海外部的组织形式进行变革。Z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现状是:在对某一国家出口产品的同时,在另一个国家建立商制度,而在第三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又在第四个国家开办合营企业,在第五个国家设立子公司。这样,Z公司需要按照事业部原则,专门设立一个国际事业部,专门处理公司的国际业务活动。国际事业部由该部的总经理领导,负责制订其目标和预算,并负责目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发展。国际事业部的职能人员包括有市场营销、工程服务、财务计划、合同管理与进出口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专家,他们为下属各经营单位制订计划,并提供服务。

经营单位的设置可按下面三个原则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考虑。它们可以是地理区域性的组织机构,由分别主管不同地区的业务主管对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这些地区业务主管负责管理承担地区业务的销售人员、商和经销商。经营单位也可以是按产品大类设置组织机构,每个经营单位由一名业务主管负责,主管每个大类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业务主管可以向公司职能部门的地区专家征询有关各不同地区的专门知识。最后,经营单位还可以是一些国际子公司,每个子公司由一名经理主管,各子公司经理向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

全球营销中心。随着海外事业的发展,Z公司将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公司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设备生产、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和客户关系管理,并提供后勤供给保障。此时,Z公司的全球营销职能将游离出来,依托单独设立的全球营销中心进行管理,全球营销中心是独立的公司法人。全球营销中心总裁对Z公司最高负责人和执行委员会负责,下属区域经理们受过全球经营方面的训练。经理人员可从其他国家聘任;零部件及其他原材料可以向任何价格最低的地方采购。

4.海外渠道构建。未来几年内,为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进程,根据Z公司的战略营销思路,Z公司应通过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构建海外营销网络。

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是指Z公司利用本国另一商业组织,如借助利用国内各大设计院、各大成套公司、各大进出口公司的项目资源、营销网络和市场经验进入海外市场,在这种方式下,销售方式与国内市场大致相同。间接出口是Z公司现阶段可用资源少、自身出口组织不健全、海外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情况下,交易成本最低、市场经营风险最小的出口贸易方式。

直接出口。直接出口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接受国外公司的订货及参加国外工程投标,这要求Z公司对海外目标市场了解充分,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Z公司可以通过在当地建立办事处,甚至创办合资公司,深入市场调研,充分挖掘用户信息,进行直接出口。

Z公司进入海外市场,与国外用户、官方机构直接、正面接触的最简单、最直接、低风险形式是开设国外办事处、代表处,它既可以作为企业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延伸服务工作,如了解、研究当地市场,办理有关出口事宜,提供售后服务;也可以作为Z公司推进海外市场进入的实质性、前瞻性步骤,使Z公司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经营环境、经营条件,积累在当地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为Z公司进一步增加对当地市场的投入做准备。建立办事处还可以作为Z公司学习竞争者、研究竞争者、模仿竞争者、监控竞争者的有效手段。

海外商和经销商。Z公司在本国自建分销渠道,对产品定价、产品选择、营销方案、市场信息等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和知情权,能够很好的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然而在国外自建分销渠道,不但资本需求量较大,而且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还要配有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渠道维护成本也相当高,同时又需尽力规避由立法、惯例、政治因素造成的海外市场进入壁垒,与当地商或经销商结成战略联盟是解决前述难题的有效方法。这一战略要求Z公司在海外目标市场寻求具有强大营销能力和在市场定位方面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作为其在当地的商或经销商,将该合作作为进入新产品市场进行扩张的手段,因此正确的选择海外商和经销商对Z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营销计划制定。营销计划必须与企业战略营销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应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入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将顾客置于计划的中心地位,并使企业的定位策略能够与目标市场相互协调。

Z公司较为完善的海外营销计划包括定价、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入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讲求系统化管理,整体配置企业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强调协调与统一,不仅仅使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营销资源整合。

四、结论分析

本文从战略营销角度,结合Z公司企业实际,提出Z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运用战略营销进行市场开拓,保持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基本观点总结如下:

1.传统营销围绕营销产品、分销、价格、推广展开,也就是著名的4P’s营销组合。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越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是关于营销的一种新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营销的战略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性的特征。

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WTO背景下,Z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通过全球营销向海外市场发展实现市场多元化,成为Z公司的现实选择,但由于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Z公司现阶段开拓海外市场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营销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推进出口的客观需求,国际营销理论和方法上理应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应用。理论研究表明,战略营销正是符合Z公司在WTO框架下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求的国际先进营销理论和方法,因此,Z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借鉴和实施战略营销就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更加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通过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速我国企业自主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进程。现行许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比如Z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技术、网络等比较优势,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战略发展思路。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战略眼光来实施海外攻略已成大势所趋,这为Z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应用战略营销打下良好的现实基础,增强了实施战略营销的可行性。

4.研究表明,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Z公司将进入市场多元化阶段,即海外市场拓展阶段。在此阶段,公司应在整合品牌、技术、服务等各项资源的基础上,实施战略营销,具体举措包括制定新的全球营销计划、设计到位的营销策略、及时调整事业组织结构、加强产品开发、完善国际营销网络和加强配置人力资源等等。通过战略营销,公司将有效调动公司上下各个部门,提高海外市场营销的深度和广度,使公司全球营销进入全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彼得・F・德鲁克.沈国华译.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马克・E・佩里.李屹松译.战略营销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斯文德・郝林森. 王慧敏等译.全球营销――市场快速反应方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唐・舒尔茨,斯坦利・田纳本和罗伯特・劳特朋.吴磊译.新整合营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7.张大亮,范晓屏,戚译.营销管理――理论、应用与案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9.宝贡敏.企业成长与竞争战略管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文章从Z公司企业实际和行业现状出发,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z公司战略营悄的总体思路,并以此为中心思想,对公司品牌建设、战略联盟、海外营销组织、海外营悄梁道、营销计划等提出建议。

近年来,战略营销理论开始传入中国,个别中国企业逐渐接受战略营销理论和理念,并在实践中大胆运用。本文希望从Z公司企业实际和行业现状出发,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Z公司战略营销的总体思路,并以此为中心思想,对公司品牌建设、战略联盟、海外营销组织、海外营销渠道、营销计划等主题进行建议,希望能借此提高Z公司对海外市场战略营销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对提高Z公司全球竞争力有所帮助。

一、Z公司背景介绍

Z公司(浙江x x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抢吐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自动化与信息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工程服务为一体的部级高科技企业,是首批“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之一,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国家高新软件园重点骨干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Z公司以Z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为技术依托,利用Z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致力于工业IT技术和产品的开发。Z公司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主要包括WebField 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InPlant企业整体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ERP软件及系统集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石化、冶金、电力、造纸等流程工业企业,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及教育领域等公共事业部门,已经为超过6000多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从工厂类自动化到非工厂类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Z公司的技术和产品

工业自动化行业中,Z公司作为自动化硬件、软件制造商及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拥有完整的过程自动化产品体系,并已经为超过6000家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过程行业用户提供了产品与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Z公司已经形成三大类五个型一号的产品体系,见表1。过程自动化是Z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包括WebField JX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ECS系列DCS控制系统,WebField GCS系列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一与产品,ESP-Suite企业增效解决方案,PIMS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RP软件及系统集成等。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及对流程工业的深刻理解,Z公司提出了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概念—InPlant(Intelligent-Plant )。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

三、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具体举措

Z公司争取在3 —5年内从通过战略营销实现从国内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发展成为全球自控行业的第一梯队,为此需要对公司的品牌建设、战略联盟、组织变革、海外市场营销渠道构建、及营销计划制定等五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1.品牌建设。菲利普·科特勒将品牌所表达的意义分为六层: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其中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因此品牌已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起点、要素、细胞和载体,成为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象征,谁拥有为社会所公认的强势品牌,谁就拥有市场,谁就会取得竞争优势。

在高新技术市场环境下,拥有强大的品牌比在传统消费品市场中更为重要。强大的品牌是高新技术产品高质、可靠的象征和标志

根据多国调查显示,z公司品牌仅处在全国知名阶段,尚不具备全球闻名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世界范围内品牌知名度还远远落后于业内的跨国公司。现阶段,z公司的工作重心是产品销售,销售部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而负责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品牌建设等活动的市场部在公司架构中地位不高且结构不完整、功能不完善,这与当前一些跨国企业纷纷以市场部为中心,其他职能部门围绕市场部开展工作的做法是相反的。z公司必须意识到建设强势品牌是赢得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进军全球自控市场第一梯队的必经之路,也是实施战略营销的第一步和有力保障。因此,品牌建设对于Z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具有紧迫的战略意义。

2.战略联盟。在拓展海外市场中,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实力往往比国内对手更为强劲,竞争威胁更大。我国企业目前整体实力较弱,同时在海外市场上普遍处于开拓初期,面临各种障碍,包括目标市场中现有企业的过激反应以及贸易、资金、技术方面的壁垒,如果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自己开拓市场或相互拆台抢夺对方市场,势必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或者“共损”局面的出现。

相反,如果与同行企业结成同盟共同开拓某个海外市场,实行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商标与品牌等资源的共享,将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作用,相应降低每一家企业分摊的市场开拓成本.同时面对实力强大的买方,战略联盟会使每家企业的议价能力加强。因此在全球工控市场已被国际知名公司占据大半江山的现实面前,Z公司正确的战略举措应当是树立合作的竞争观,跟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利用这些公司的国外客户和渠道优势、经营理念优势、品牌优势、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人才优势等诸多竞争优势,加速公司海外市场的拓展进程。

3.组织变革。当前,Z公司为开拓海外市场,已经设立海外部,为适应公司战略营销需要,Z公司海外部的组织形式应该进行适当变革,变革的路线将是海外部—国际事业部—全球营销中心。

海外部。Z公司现已按垂直化管理原则,设置专业职能部门—海外部。该部门由部门经理和部门员工组成,专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具体负责海外营销各种服务,随着海外市场的扩大而发展实践中,海外部是刚刚开展海外市场业务的公司必经之路,便于集中管理。

国际事业部。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Z公司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与当地在自动化控制领域颇有声望的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分销体系,对各个地区、各个商分别进行渠道管理、价格管理和销售管理的需要十分迫切,但现行的垂直化管理体系已经逐渐不适应Z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进程,Z公司海外市场战略营销客观要求对海外部的组织形式进行变革。Z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活动现状是:在对某一国家出口产品的同时,在另一个国家建立商制度,而在第三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又在第四个国家开办合营企业,在第五个国家设立子公司。这样Z公司需要按照事业部原则,专门设立一个国际事业部,专门处理公司的国际业务活动。国际事业部由该部的总经理领导,负责制订其目标和预算,并负责目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发展。国际事业部的职能人员包括有市场营销、工程服务、财务计划、合同管理与进出口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专家,他们为下属各经营单位制订计划,并提供服务。

经营单位的设置可按下面三个原则中的一种或几种来考虑。它们可以是地理区域性的组织机构,由分别主管不同地区的业务主管对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这些地区业务主管负责管理承担地区业务的销售人员、商和经销商。经营单位也可以是按产品大类设置组织机构,每个经营单位由一名业务主管负责,主管每个大类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业务主管可以向公司职能部门的地区专家征询有关各不同地区的专门知识。最后,经营单位还可以是一些国际子公司,每个子公司由一名经理主管,各子公司经理向主管国际事业部的总经理负责。

全球营销中心。随着海外事业的发展,Z公司将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公司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设备生产、人才、资金等资源配置和客户关系管理,并提供后勤供给保障。此时,Z公司的全球营销职能将游离出来,依托单独设立的全球营销中心进行管理,全球营销中心是独立的公司法人。全球营销中心总裁对Z公司最高负责人和执行委员会负责,下属区域经理们受过全球经营方面的训练。经理人员可从其他国家聘任;零部件及其他原材料可以向任何价格最低的地方采购。

4.海外渠道构建未来几年内,为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进程,根据Z公司的战略营销思路,Z公司应通过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构建海外营销网络。

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是指Z公司利用本国另一商业组织,如借助利用国内各大设计院、各大成套公司、各大进出口公司的项目资源、营销网络和市场经验进入海外市场,在这种方式下,销售方式与国内市场大致相同间接出口是Z公司现阶段可用资源少、自身出口组织不健全、海外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情况下,交易成本最低、市场经营风险最小的出口贸易方式。

直接出口直接出口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接受国外公司的订货及参加国外工程投标,这要求Z公司对海外目标市场了解充分,掌握丰富的市场信息Z公司可以通过在当地建立办事处,甚至创办合资公司,深人市场调研,充分挖掘用户信息,进行直接出口。

Z公司进人海外市场,与国外用户、官方机构直接、正面接触的最简单、最直接、低风险形式是开设国外办事处、代表处,它既可以作为企业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延伸服务工作,如了解、研究当地市场,办理有关出口事宜,提供售后服务;也可以作为Z公司推进海外市场进人的实质性、前瞻性步骤,使Z公司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经营环境、经营条件,积累在当地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为Z公司进一步增加对当地市场的投入做准备。建立办事处还可以作为Z公司学习竞争者、研究竞争者、模仿竞争者、监控竞争者的有效手段。

海外商和经销商。Z公司在本国自建分销渠道,对产品定价、产品选择、营销方案、市场信息等方面有绝对的控制权和知情权,能够很好的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然而在国外自建分销渠道,不但资本需求量较大,而且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还要配有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渠道维护成本也相当高,同时又需尽力规避由立法、惯例、政治因素造成的海外市场进人壁垒,与当地商或经销商结成战略联盟是解决前述难题的有效方法这一战略要求Z公司在海外目标市场寻求具有强大营销能力和在市场定位方面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作为其在当地的商或经销商,将该合作作为进人新产品市场进行扩张的手段,因此正确的选择海外商和经销商对Z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营销计划制定。营销计划必须与企业战略营销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应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入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将顾客置于计划的中心地位,并使企业的定位策略能够与目标市场相互协调。

Z公司较为完善的海外营销计划包括定价、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将所有的管理职能都融人到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讲求系统化管理,整体配置企业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强调协调与统一,不仅仅使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营销资源整合。

四、结论分析

本文从战略营销角度,结合Z公司企业实际,提出Z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运用战略营销进行市场开拓,保持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基本观点总结如下:

1传统营销围绕营销产品、分销、价格、推广展开,也就是著名的4P营销组合。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越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是关于营销的一种新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营销的战略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性的特征。

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WTO背景下,Z公司进人了新的发展时期,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通过全球营销向海外市场发展实现市场多元化,成为Z公司的现实选择,但由于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Z公司现阶段开拓海外市场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营销理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推进出口的客观需求,国际营销理论和方法上理应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应用。理论研究表明,战略营销正是符合Z公司在WTO框架下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求的国际先进营销理论和方法,因此.Z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借鉴和实施战略营销就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摘要 总结 了贵阳市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 经济 组织的特点、主要做法、营销方式,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健康 发展 的对策,以为当地农民、农业、 农村 的发展提供 参考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点;营销方式;问题;对策;贵州贵阳;南明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式,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利益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 意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现对贵阳市南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作一探讨。

1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指导和支持下,一种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围绕某一专(产)业或产品组织起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在技术、资金、采购、销售、加工、储运、开发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和技术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1]。wWW.133229.COM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南明区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4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22.2%;专业协会14个,占77.8%;运行较好的有13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72.2%;入会(社)员人数662人,平均每个组织36人左右,人数最多的绿宝石果蔬专业合作社有107户,人数最少的永乐乡生态农业 旅游 协会只有7户;运行较好的1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带动农户1 650多户,注册农产品商标品牌3个,固定资产总额404万元,全年销售蔬菜10.48万t、水果8 100 t以上。

2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特点

2.1以产业为合作依托

在贵阳市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种植业14个,占77.78%;养殖业2个,占11.11%;服务业(农机)1个,占5.56%;旅游业1个,占5.56%[2]。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围绕当地已形成的各种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产品,以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种植大户、营销大户为核心力量,把经营分散、规模细小、从事同类农产品的农户有序组织起来,创建一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产业优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技术、信息、资金、生产、销售等多方面的合作及联动,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以品牌为合作导向

在贵阳市南明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区域级1个(农机),占5.56%;乡级2个,占11.11%;村组级15个,占83.33%。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优质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以“永”牌艳红桃、“永乐”牌无公害蔬菜、“青冈树”牌食用菌为主着力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品品牌。通过对外宣传,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增加了销量。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绿色认证,提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会(社)员在合作中受益。

2.3以服务为合作基石

贵阳市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由村民委员会牵头领办的17个,占总数的94.44%;由农业龙头 企业 牵头领办的1个(农机),占其总数的5.56%。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综合优势,为会(社)员及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物资、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产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用市场营销 网络 ,为会(社)员提供市场经济信息,指导会(社)员组织生产,同时利用与农业主管部门、农用物资供应部门和生产厂家建立的稳定的业务关系,及时组织货源,保证会(社)员和农户生产资料的供应。在产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生产质量标准,会(社)员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按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开展生产经营。在产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拓市场,构筑市场网络,实行订单农业,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出售为会(社)员提供品牌营销服务,使会(社)员分享流通环节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会(社)员农户“卖难”问题[3]。

3南明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做法

3.1项目扶持

贵阳市南明区主要是通过建立基地,引进新产品试验示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促进了协会的发展。2009年至今,贵阳市南明区就投入资金327.55万元,建立了速生菜、茄果类、豆类、瓜类、香细菜、萝卜、大白菜、莴笋、莲藕、特色辣椒、芦笋、食用菌生产项目,蔬菜种植面积达1 426.67 hm 2 ,移栽播种面积4 000 hm 2 ,果树栽种面积769.53 hm 2 ,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健康发展。

3.2投入扶持

贵阳市南明区先后采取投入资金、生产资料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给予扶持。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贵阳市南明区投入各类扶持资金达370.55万元购买种子、肥料、保水剂、印制外销包装袋和完善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投入554万元组织实施了23处水利工程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2010年初,又投入抗旱救灾资金72.6万元,组织、协调抗旱人员2万余人(次)、抗旱机具800余台(套),新建应急水源工程3处,修建小水池20口,出动抗旱运水机动车320辆次,抗旱用电26.2万kw·h,抗旱用油78.9 t,购买了25台农机具赠送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抗旱浇灌980公顷次,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3技术扶持

贵阳市南明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按区域类别分批进行集中培训,2009年以来,累计开办培训班18期,受培训人员达1 500人次;同时,结合农事季节和专业项目,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生产基地、上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进行专业技术服务5 000人次,田间现场指导1 585余人次。如引进“碧秀”苦瓜品种后,科技人员结合种植生产苦瓜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改变常规种植技术,采取棚架栽培技术,通过精耕细作、 科学 栽培、加强管理、设施技术合理应用,将采收期延晚到10月中旬,错开当地品种8—10月采收高峰期,充分发挥了延晚上市、质优价高的优势,提高了产量和产值。平均产量达57 t/hm 2 、收入7 470元/hm 2 ;项目区总产量达1 149 t,实现产值231.78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4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营销方式

4.1农超对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组织起来闯市场,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 规律 ,有效地避免了风险,提高了收益。绿宝石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群众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建立了生产技术档案,推动了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可追溯制的建立,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保护价收购会(社)员的产品供应大型超市,经沃尔玛贵阳公司的考核,从2009年12月起每天供应沃尔玛贵阳公司超市生鲜蔬菜3 t,蔬菜从过去的2~4元/kg增加到4~6元/kg,扩大了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规模,优势农产品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提高了会(社)员的收入,形成了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4.2农商对接

农民专业合作 经济 组织通过发挥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的机制,逐步 发展 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和重要力量。永乐果蔬协会根据市场需要,引进新品种,帮助农户 科学 种植,生产适销对路的无公害产品,积极联系重庆、广西、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外地和省内遵义、凯里、毕节、都匀、安顺等地客商前来采购,2009年外销53 041 t,蔬菜总产值2.32亿元。

4.3农企对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龙头 企业 和农户之间开展签订购销合同、组织供应优质品种、规范标准化生产、收购产品等中介服务,并协调双方利益,减轻了龙头企业与众多农户连接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减少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摩擦,保障了农户的利益。永乐乡柏杨村蔬菜产业协会引进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合作社)+农户”形式,依托食用菌生产建设有特色的食用菌生态示范观光园区生产香菇(正常季节和反季节香菇)金针菇、姖菇、袖珍菇、茶树菇等常规品种和猪肚菇、金福菇、长根菇、灵芝、球盖菇、鸡松茸等珍稀品种,组织农户种植食用菌,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由会(社)员自行选择按照保底价格交售给公司或农户生产后自行销售。项目全面建成可发展100家农户生产各类菌包150万包,食用菌种植、菌棒推广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可收入460万元,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和会(社)员的积极性[4]。

5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该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来看,虽有较好典型,但是总的情况是发育参差不齐,大部分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时期,内部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官办色彩较浓,从业人员员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较小,辐射带动面还很窄;经营范围基本上都是围绕蔬菜水果进行,服务和业务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和初级产品销售的层面上,很少开展深加工,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实力较弱,又缺少有效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没有经济利益捆绑,即使有实体牵头的组织,组织仍较松散,凝聚力不强,抗御风险能力弱,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时常处于力不从心、组织无力的状态,特别是在生产品种稀少价高时,一些会(社)员会“唯利是图”迈开组织自行出售,而产品过剩市场疲软时又找组织“麻烦”。

6南明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的市场主体,不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依法设立、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机制,才能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实施 现代 农业和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

6.1切实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民有、民管、民受益”的新型组织,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抱团”赢得资产的增值成为可能,同时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又一条重要途径。大力整合各种政府资金,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的扶持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及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与监督工作,使其按照有关 法律 法规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6.2完善内在机制,规范内部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既源于改善其外部环境,更需要创新和规范内在机制。在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服务会员、不以盈利为目的、民主管理、按惠顾额返还盈余等原则的基础上,在会员构成、股金设置、经济参与、内部运作、民主决策、民主控制、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方面予以规范,真正形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逐步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质量。

6.3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化建设

坚持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或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来培育,积极组织会(社)员搞好扩大生产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创建品牌产品、质量安全、加工包装、市场开拓等提升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促进会员增收,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

6.4加强培训与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牵头人的素质。要分期分批对合作组织带头人、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及社员,开展合作理论、法律制度、规范建设、财务 会计 、市场营销、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知识的骨干队伍,提高合作组织成员的经营管理水平[5]。鼓励支持各级各类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任职、兼职和担任技术顾问,或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

6.5突出“4个统一”,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对组织内成员开展生产经营需要的农业投入品,统一组织采购、运输、储藏和供应,努力降低会员的生产成本。二是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服务。在组织内部统一制订、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和合作知识培训,提高成员的素质。三是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重视注册商标,积极申请条形码,尽快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和统一销售,全力开拓市场。四是统一产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认定,有计划地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创建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树立对内搞好服务,对外树立竞争的理念,促进合作组织又快又好发展。

6.6拉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经济链条

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认真抓好产后农产品的销售、保鲜、加工、贮藏等环节,发展农产品加 工业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档次。继续加强农产品流通队伍的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民营销队伍,鼓励和引导经营能人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合作中的作用,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切实解决农民产后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真正达到增产增收。

7 参考 文献

[1] 董长海,张广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及发展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5-8.

[2] 张筑铭.贵阳市南明区“十二五”第一产业发展构想[r].贵阳市南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09.

[3] 凌志勇.对玉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n].玉林日报,2004-12-30.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自上世纪末市场营销观念引入我国后,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营销工作能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有效的盈利,市场营销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到目前,我国有财经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大多开设有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市场开发与渠道管理等岗位操作能力和市场营销综合职业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

一、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发展历程

纵观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可分为初始阶段(上时期90年代~2005年)、发展阶段(2006年~2010年))和提升阶段(2011年~至今)。

1.初始阶段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初始阶段各高校普遍认为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侧重实践教学的提高,认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多数学校从教学环节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块,开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课程,把重点集中在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方面,对于如何有序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得比较单薄。

2.发展阶段重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经过初始阶段的发展研究,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上升到人才培养定位,从培养目标入手重新认识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探索优化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和方法,运用市场化的理念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调研--知识能力分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的基本逻辑来指导改革。充分体现了教育满足社会需求,企业对营销人才从“数量”升级为“质量”需求的转变。

3.提升阶段重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平稳发展时期,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更复杂。高职院校逐渐注重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和跨界融合的改革。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加大了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许多高职院校依托各级财政计划项目、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振兴计划、提升计划和示范性建设项目等,加大了在实训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设方面的投入,大幅度改善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环境。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4.0”新时期,出现了许多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如模拟营销公司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工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模式、颠倒课堂实践教学模式、赛教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等。

随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在实践教学模式、内容、主体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启示我们:提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要科学、系统地认识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不符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员,是在实践能力方面发现学生的能力,把这种能力发挥最大效用,使其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2015年技能型劳动者需求量为13465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14868万人,具体如下表所示:

一方面,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15年社会对高级技师的需求量仅136万人,到2020年也才154万人。而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749万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65万,预计在2020年会突破800万人,大大超过了社会对高级技师的需求量。换句话说,就是我国的企事业单位没有足够多的高技能型岗位提供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供给超过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来自OECD国家的就业结构与高等教育毕业率的关系研究数据表明,有近一半国家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超过该国高技能工作人才的需求量(如下图所示)。发达国家况且如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是如此。

因此,我们把高职学生定位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师),是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的。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实际上更多地从事技术性工作,如技术工人、技术员、技师等。这也正是多年来高职毕业生普遍反映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根本原因。

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在科研竞赛、综合实力排名、职称评审、职位竞聘、按资历计酬等制度的约束下,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一毕业就进入了高职院校,几乎就没有进入过企业从事实践锻炼。近几年甚至要求新聘教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起点,在这种高学历要求下,老师们更加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得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仍旧照搬照套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教学。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推陈出新、营销理论及实践操作在不断升级、完善,而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承担各种教学任务,又要投身搞科研写论文,能投入时间到真正的营销工作环境去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明显经验不足,能力不强。

3.实训基地用于实践教学的使用率低

“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期间,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家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许多高职院校利用各级财政计划项目、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振兴计划、提升计划和示范性建设项目等,加大了在实训室、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大幅度改善了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然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只是用于专业招生宣传和应付上级检查验收的摆设,实际运行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实训设备不会使用;二是实训设备长期缺乏维护保养,加速设备故障率,影响正常的实训;三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少,且仍旧是理论知识的变相讲解,能组织实践操作教学的课时有限;四是一些院校实训基地不健全、实训软硬件设备陈旧、“纸上谈兵”的实训环节难以在现实中操作。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建议

1.重新定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既要符合社会需求,又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势。从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10年内大部分从事营销员、营销师等一线工作,约十分之一的毕业生在5年~8年时间晋升为部门主管,极少部分毕业生在8年~10年时间晋升为部门经理等基层管理人员。因此,我们应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经过5年~10年时间的锻炼可以晋升为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经过更长时间锻炼可晋升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营销经理、营销总监、营销职业经理人是本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营销员、营销师才是我们高职的培养定位。

2.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团队培养和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就当前的高职院校人才招聘机制很难改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业务能力提升是首推选择。学校应鼓励并支持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知名企业等有计划地进行跟岗实习、顶岗实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改革创新人才聘用机制。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教学中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市场营销工作需要从业人员与复杂多变的顾客打交道,实践能力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真实体验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营销业务能力、人际交往和商务沟通能力,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不能只追求高学历,积极考虑从企业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营销师、营销主管甚至营销经理等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赢发展,将企业营销精英、策划高手、营销职业经理人、中高层营销管理者等聘请为学校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开展市场营销专业讲座、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案例、为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提供实践指导、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3.创新教学形式,推行现代学徒制教学

总理在2014年2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意见。同年8月,教育部在全国遴选了165家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单位。至此,在高职院校中掀起了一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改革的热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理念,改革创新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的只在教室内部上课的课堂,可以将教学场所延伸到实训室、企业工作室甚至是真实的市场。授课的教师也不在局限于校内教师,可以是企业第一线的优秀营销员,如为学生讲解商场导购技巧;也可以是第一线的市场推广专业,如为学生讲授市场调查对象的选择和调查问卷的发放技巧等。还可以借助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创新。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竞赛,锻炼并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利用专业技能竞赛的层层选拔过程、体验集中培训的经历、感受激烈竞赛的场面,既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锤炼学生的吃苦耐劳毅力,促进培养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还需加大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提高专业教师营销实践能力、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等多个环节同步进行,才是提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王亮,刘晨,郭瑞.国内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发展与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1):83-86.

[2]张晓晴.创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73-174.

[3]冯蓉.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08-110.

[4]徐俊昌陈守则.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2):64-65.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7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高职专家型教师;能力研究

一、专家型教师概述

专家型教师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在《专家型教师的教学原型观》中他指出专家型教师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也是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结果。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确说明:“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久的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培养专家型教师对于我国教师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应用型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市场营销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策划方案写作等能力是专业必备能力。

三、高职教育的特征

强调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的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宗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教育部有关《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也指出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高职院校现在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的特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社会对于具有专业技能劳动者需求巨大,社会需求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专家型教师培养,没有足够数量专家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员工,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专家型教师培养必须强调专业性,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专家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市场营销专业是具有应用型特征的文科专业,研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特征,确立高职专家型教师模型对于探索高职文科类专家型教师培养路径,提高高职教师总体水平,丰富我国专家型教师理论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的调查

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特征解析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古人认为,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和为学生解答人生的困惑。高职人才的培养靠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传统的“工匠型”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亟需大量高素质的教师,尤其是专家型的教师。面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所进行的包括《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分析》、《销售通路管理》、《销售计划与控制》、《推销与洽谈》、《产品终端推广与维护》、《客户服务与管理》、《小企业创办》九门销售岗位群项目制课程的改革,亟需培养营销专业的专家型教师。通过封闭式问卷专题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特征表现以下方面:

(一)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调查显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求主动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理念:最重要占62%,重要占38%。”,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既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还要具有潜心教育、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培育新人的高尚师德。热爱祖国,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高职教师工作的本质、责任和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对高职学生有爱心、信心和耐心,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勇于进取,努力探讨、运用和总结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德国的“双元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TAFE教育)以及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厚积薄发,形成自己独特的高职教育教学风格。“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求具有“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最重要占64.67%,重要占35.33%。”

(二)具有优良的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

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具有职业教育理论、专业专长、相关学科、职业技能等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学法理论,具有精深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营销实践的操作技能,能以宽厚的教育理论、丰富的知识内容、最新的学科信息、现代教学手段来实施市场营销教育教学。同时还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及跨学科知识,并能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问题、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较强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和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不仅善于用辩证的观点思考和总结教学,引导学生去探求现象的本质及其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还善于从专业交叉、对比与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而且其复合的专业知识是高度职业化、组织化、系统化的,并能灵活运用。

(三)具有丰富灵活、高效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2010 年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荣获一等奖和近几年的浙江省营销师职业技能大赛和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一、二、三奖的实践体会,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必须具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尤其是作为浙江省精品课的负责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还要有对日常教学工作驾轻就熟的能力,如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对一”老带新,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指导组织学生课内外实训、顶岗和毕业实习、完成项目制课标的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

(四)具有突出的教科研和教改实践能力

调查显示:“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的科教研能力主要体现在(可多选): 其中,撰写专著、编写教材、教学成果占12.67,、申报课题、编写教材占9.33%,申报课题、撰写专著、教学成果占9.33%。”可见,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具有教科研素质,才能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有创造性,更快地接受现代科学新知识及最新职业教育理论,把握营销专业发展的最前沿的信息,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并将其运用于自身的市场营销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提炼和鉴别出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的信息,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新颖、独特、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具有突出的教改实验能力,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敢于对原有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观念提出质疑,敢于对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勇于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自己的职业教育理念。

(五)具有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你认为学校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该具有“双师型”素质能力调查显示:应该具有“双师型”素质能力最重要68%,重要占3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校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必须有营销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还应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把握专业领域学术发展前沿,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各种渠道,与工商企业保持联系,在利用所拥有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开展咨询、调研活动中,取得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既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也增长了自身的才干;既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又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我校成立的“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就是由专家型教师带来学生开展日常教学和实战营销的。

总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家型教师的核心能力特征集中表现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的能力、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既要把握专业领域学术发展前沿,又要与行业及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等方面。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螺旋上升的过程。面对当今高职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学生未来就业和岗位的选择,任重道远,只有立足高职教育的一线工作,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就一定能成为具有为高职教育事业献身,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较高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有丰富企业教育实践经验、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研究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应用科学,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现代营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市场营销专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培养21世纪市场营销高级人才以及指导与推动我国企业营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自身的优势,突现自身的特色,培养、造就适应市场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高水平、实战型的中高级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结构与层次等方面与满足社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区域经济定位分析下的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了浅析。

一、目前我国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从总体看,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工商类学校或专业,所以导致市场的供需缺口较大。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尚未明确界定,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普遍存在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结合行业实际的实践教学,因而培养学生的行业知识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弱,致使人才市场的专业型或结构型人才比例严重失衡。因此,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反观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不足,以便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找准方向与定位,这无论对高职专业教育、企业发展还是学生个人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尚未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对市场营销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引进和解释西方的营销理论阶段,在应用上缺乏对其内容与实质的充分理解与吸收。目前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充斥市场,层次不齐、良莠混杂,真正具有思想性、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著作屈指可数,这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形成了巨大反差,理论上的严重滞后,影响了市场营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理论创新。我国具有自己独特的市场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只有符合我国的具体条件才具备可行性。我国市场营销教学研究应加强对中国本土企业经验的研究分析和对国外营销理论的吸收消化。

(三)教学研究理论脱离实践现象较为严重

不能照搬西方教科书上程式化的东西,不能纸上谈兵,而应灵活机变、活学活用。目前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很少有从事过市场营销实践或深入企业管理实践的,所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普遍欠缺。而事实上,营销教师深入市场营销活动第一线亲身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从而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教学研究与企业实际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使理论研究更具有中国特色和现实意义。

(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结构安排不合理

1、实习内容不集中。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安排三次实习:课程实习、营销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从内容看,各阶段实习之间目标定位很不准确,相互交叉重叠现象较为严重,所以往往是事倍功半。

2、实习过程流于形式。虽然目前高职院校要求理论以够用为主,实践达到50%左右,但在实习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普遍存在一位教师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情况,而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实习过程大多无法控制,最终使实习流于形式。

3、学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营销实践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位基础,高校普遍较低的实习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习需要,所以往往导致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途“流产”,不仅使实习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使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提高,从而严重影响了老师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4、实习单位落实困难。学生实习时间不集中、时间较短,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出现偏差,另外考虑到接受成本等因素,往往对实习学生敬而远之,致使实习单位落实困难进一步加大。

二、基于区域经济定位分析下的市场营销分方向教学模式

结合日照区域经济的特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分方向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地方经济增长点进行了细分,开设了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营销策划、旅游营销等子方向,满足了不同行业的具体人才需求,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分析区域经济的特点,找准经济增长点

在全国全省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日照正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构建“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鲁南经济带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日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日照处于“一体”与“两翼”的节点,是“南翼”鲁南经济带的直接出海口。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日照规划建设2000万吨钢铁精品基地、造船基地、物流基地等项目,加上日照自身五征汽车制造基地及日照奎山汽车城等项目的发展,房地产、汽车、旅游等行业迅猛发展,据2007年有关资料显示,日照从事房地产开发及销售的企业有200余家,入住日照奎山汽车城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销售企业达340余家,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达到5000余家,然而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行业的深入发展,刚走出校门的应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适应性弱、工作阅历肤浅无法适应现在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分方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

(二)分方向教学,为行业发展量身定制人才需求规格

2003年以来,市场营销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分方向教学”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子。

1、专业定位。本专业在收集日照及鲁南经济带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强大市场需求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的营销岗位群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结构的要求,确定了专业定位。培养具有相当基本综合素质,能够熟练掌握市场营销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并能加以应用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专业营销及其管理工作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专业特色。以专业特色缔造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学科建设思路及专业定位,结合学院本专业的办学优势,我们创造性地制定了“四五一工程”作为专业特色。四即四个方向,按照学生的爱好将学生分为房地产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营销策划和旅游营销等四个方向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五即五大技能,通过课内实践性教学、第二课堂、创办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法,培养学生五大职业技能即营销认知技能、市场调研技能、商品推销技能、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技能和销售管理技能。一是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战经验的营销教师团队。

3、专业建设规划。(1)专业课程设置:本职业开设了机械原理、市场营销、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研、推销实务、旅游经济、营销策划、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房地产营销、旅游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分销渠道管理等主干课程,辅以系列技能养成和实训课程,以后还会根据发展需要增设新兴专业课程。(2)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的比重占总学时的50%以上。每门主要课程后都安排2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三年级的整个学年全部安排顶岗实习。在假期、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投身到各种各样的企业营销实践,增长见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详见表1)。

4、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逐层展开:(1)坚持一个导向――以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为导向。(2)把握“两个重心”――坚持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论兼备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3)探索“四个方向细分培养”。将营销专业的学生按自愿原则,分四个方向进行针对性培养(试点):房地产营销、汽车服务与营销、营销策划和旅游营销等方向,以重点打造某一方面的能力,形成核心职业竞争优势。(4)形成“四大板块”的有机组合。在课程设置上,将所有课程分为“职业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能力培养课”四大板块,同时注意各大板块之间的衔接。这样的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营销专业的就业导向和应用性特点。(5)打造“五大技能”专项提升。开设“五”种技能养成课程(营销认知技能养成、商品推销技能养成、营销策划技能养成、广告策划技能养成和销售管理技能养成),开展“五”项专业技能实训(营销认知实训、市场调研实训、商品推销实训、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实训以及销售管理实训),培养学生“五”大职业技能(营销认知技能、市场调研技能、商品推销技能、营销策划与广告策划技能和销售管理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市场营销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例证

2003级市场营销专业160人,其中参与分方向试点的65人;2004级120人,其中参与分方向试点的82人;2005级96人,全部参与了专业分方向选择。

参与专业分方向试点的毕业后走出校门,已经分布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岗位上。通过专业分方向前后对比,发现2003级以后的几届毕业生总体就业要比2001级、2002级要好,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经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2003级学生李大胜曾任日照安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市场部经理,现创办淄博海之源房产公司;2005级学生胡可现任日照建设集团副总助理;2005级学生王晓华在日照万基房产开发集团任市场部文员;2003级学生田琦担任日照腾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2003级学生王策创办欢乐时光旅行社;2003级学生王维燕创办日照王家皂旅游度假园;2003级学生郭妮妮创于日照旅游购物市场,2004级学生陈祥梅在日照凌云汽贸城担任销售部经理等等。

参考文献:

1、杨英姿,章喜为.论高等农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2、郑军,薛兴利,岳书铭.关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山东农业教育,2007(2).

营销部专业技术总结范文9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高职专家型教师;能力研究

一、专家型教师概述

专家型教师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着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在《专家型教师的教学原型观》中他指出专家型教师是具有某种教学专长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也是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结果。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确说明:“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久的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培养专家型教师对于我国教师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应用型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市场营销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策划方案写作等能力是专业必备能力。

三、高职教育的特征

强调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的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宗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教育部有关《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也指出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意义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高职院校现在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的特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社会对于具有专业技能劳动者需求巨大,社会需求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专家型教师培养,没有足够数量专家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员工,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专家型教师培养必须强调专业性,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专家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市场营销专业是具有应用型特征的文科专业,研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特征,确立高职专家型教师模型对于探索高职文科类专家型教师培养路径,提高高职教师总体水平,丰富我国专家型教师理论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的调查

为了科学、客观、系统地得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诸多能力,为此进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访问。问卷以封闭式题目为主,调查范围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调查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管理者、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教学管理者40份、市场营销专业教师60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50份,共回收调查问卷120 份,回收率为100%,并抽取了一定比例的问卷进行电话复核,以检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为120份,合格率为100%。调研内容主要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的核心能力、科教研能力等13个方面。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面,对调查问卷获取的原始数据,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分层处理。定性方面,主要对收集的材料与访谈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客观的结论。

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特征解析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古人认为,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和为学生解答人生的困惑。高职人才的培养靠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传统的“工匠型”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亟需大量高素质的教师,尤其是专家型的教师。面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所进行的包括《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分析》、《销售通路管理》、《销售计划与控制》、《推销与洽谈》、《产品终端推广与维护》、《客户服务与管理》、《小企业创办》九门销售岗位群项目制课程的改革,亟需培养营销专业的专家型教师。通过封闭式问卷专题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能力特征表现以下方面:

(一 )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调查显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求主动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理念:最重要占62%,重要占38%。”,因此,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既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还要具有潜心教育、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培育新人的高尚师德。热爱祖国,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高职教师工作的本质、责任和特点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对高职学生有爱心、信心和耐心,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勇于进取,努力探讨、运用和总结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德国的“双元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TAFE教育)以及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厚积薄发,形成自己独特的高职教育教学风格。“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求具有“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最重要占64.67%,重要占35.33%。”

(二)具有优良的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

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具有职业教育理论、专业专长、相关学科、职业技能等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学法理论,具有精深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营销实践的操作技能,能以宽厚的教育理论、丰富的知识内容、最新的学科信息、现代教学手段来实施市场营销教育教学。同时还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及跨学科知识,并能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问题、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较强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和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不仅善于用辩证的观点思考和总结教学,引导学生去探求现象的本质及其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还善于从专业交叉、对比与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而且其复合的专业知识是高度职业化、组织化、系统化的,并能灵活运用。

(三)具有丰富灵活、高效一流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调查显示“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该具备5到10年的教学经验:最重要占67.33%,重要占32.67。”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凭借丰富的教学能力、语言、教具、情绪感染及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思想、改变态度等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素质是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求具有教学经验丰富,能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教学情境,作出迅速准确地预测和自如地调控,以出色的教学设计和多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技术、设备的能力、教学成果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善于凭借敏感的信息意识,运用多种媒体广泛收集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善于将获取、处理信息的技能传递给学生。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2010 年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荣获一等奖和近几年的浙江省营销师职业技能大赛和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一、二、三奖的实践体会,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必须具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尤其是作为浙江省精品课的负责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另外,还要有对日常教学工作驾轻就熟的能力,如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对一”老带新,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指导组织学生课内外实训、顶岗和毕业实习、完成项目制课标的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

(四)具有突出的教科研和教改实践能力

调查显示:“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的科教研能力主要体现在(可多选): 其中,撰写专着、编写教材、教学成果占12.67,、申报课题、编写教材占9.33%,申报课题、撰写专着、教学成果占9.33%。”可见,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具有教科研素质,才能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有创造性,更快地接受现代科学新知识及最新职业教育理论,把握营销专业发展的最前沿的信息,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并将其运用于自身的市场营销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提炼和鉴别出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的信息,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新颖、独特、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具有突出的教改实验能力,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敢于对原有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观念提出质疑,敢于对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勇于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自己的职业教育理念。

(五)具有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期内与学期外相结合的道路,更是促使营销专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营销专业教师要身体力行,更要带领学生“走出去”为社会服务。调查显示: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必须有在企业一线工作或挂职锻炼1到2年的经历要求:最重要占66.67%,重要占33.33%。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该具备本专业的引领、带头和表率作用。这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也是高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你认为学校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该具有“双师型”素质能力调查显示:应该具有“双师型”素质能力最重要68%,重要占3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校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必须有营销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还应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把握专业领域学术发展前沿,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各种渠道,与工商企业保持联系,在利用所拥有的理论知识为企业开展咨询、调研活动中,取得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既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也增长了自身的才干;既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又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我校成立的“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就是由专家型教师带来学生开展日常教学和实战营销的。

调查还显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要求具备的专业技术职称是( )以上:讲师占26.67%,副教授40%,教授33.33%。”在“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该具备()性格特质”选项中:外向型的占74.67%,内外兼顾型25.33%。在“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是否可以兼任(可多选)”选项中:专业负责人、专业群主任、 班主任占36%,不一定占19.33%。在 “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选项中:最重要占65.33%,重要占34.67%。在“你认为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的称谓是如何产生的(可多选)” 选项中:潜移默化中同行公认的、是靠自身能力证明出来的占24%,潜移默化中同行公认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某一个领域的权威占13.33%,自然形成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某一个领域的权威占12.67%。

总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家型教师的核心能力特征集中表现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的能力、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既要把握专业领域学术发展前沿,又要与行业及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等方面。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螺旋上升的过程。面对当今高职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学生未来就业和岗位的选择,任重道远,只有立足高职教育的一线工作,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就一定能成为具有为高职教育事业献身,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较高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有丰富企业教育实践经验、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丁芳,傅丽萍.浅析成为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J].当代教育科学,2005,(5).

[2]曾玉华.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第1卷第1期,2003,(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