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集锦9篇

时间:2022-06-29 12:39:16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1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对集体教研进行了改进规范。

一、确立明确的集体教研目标

在学科组的集体教研上学校确立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1、把集体教研做成经验交流会。每位教师在集体教研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写出自己的教学方案,特别是有经验的教师要结合课例写详谈细。

2、把集体教研作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平台。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使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经验的传授、专业的培训,业务的提升。

3、把集体教研做成成果展示会。做实教研过程,打造高效课堂,形成优秀教案、优秀课程资源,积累教研的成果。

二、规范集体教研的基本流程

集中教研分为三个阶段:课前研讨、课堂观察、课后研讨。

第一阶段:课前研讨

课前教研主要是通研课时教案,落实从个人初案到修改案的完善过程。这一阶段学校确立了两个目标:准备好了再研讨、带着问题去交流。

研讨主持:学科组长

研讨准备:中心发言人要写好研究案的课时备课和说课稿,其他成员要写出备课的草案,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问题清单。主持人需在研讨前和中心发言人做沟通,了解研讨内容并明确研讨主题。

教研流程:

学科组长介绍研讨程序,点明研讨主题,调控研讨时间。

(一) 执教人说课

中心发言人主要借助课件落实“六说”,即说教材(站在单元高度分析整节课)、说学情(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说模式(本节课的基本模式)、说设计(本节课设计环节、意图)、说亮点(自己认为本人教学设计的得意之处)、说困惑(在设计过程中难以解决或者难以把握的地方)。其他教师认真听,思考,写出自己的意见,在教案上进行标记。

(二)小组讨论

这个环节中的讨论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讨论中心发言人针对教案提出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二是讨论学科组其他成员带来的发现针对教案的问题(青年教师必说);

三是主持人确立的重点中心问题讨论。

在研讨过程中大家既要各抒己见,主持人又要依据研讨情况事先确立或临时确定几个主要研讨问题进行集中交流,明确研讨方向,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中心发言人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记录。

(三)梳理总结

1、中心发言人做本次研讨成果展示,将研讨纪要进行简单梳理表述。

2、主持人做教研重点解决的问题强调,做下一阶段听课活动安排和对本次研讨活动做简要小结。

(四)材料整理:

中心发言人完成材料:个人初备教案稿及说课材料;整理好研讨活动记录;活动后完成基于研讨的二次备课修订案(二次修订教案需在研讨一天内发送到各位研讨成员手中)。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教学研究的实践检验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确立了两个目标:带着任务去听课;用数据评价课堂。要改变过去只要把教学过程记在听课记录本上就完成听课任务的现状。

观察分工:

我们把学科组教师分为四个观察小组,在传统的评课方式的基础上,落实了课堂观察量表,初步探讨微格评价,让听课教师从四个点观察课堂。

第一小组:教学模式的体现。观察课堂上教师对学校“三四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实情况。

第二小组:小组学习的落实。课堂上是否有小组学习的落实,小组学习是否有效,从而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第三小组:学生常规的培养。观察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第四小组: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课的结尾抽验或统计学生当堂达标的情况,用数据检验课堂效率。

教研流程:

(一)课堂展示。执教人在理解研讨教案的基础上,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争取最佳的展示效果。

(二)课堂观察。学科教师个人记好听课记录,过程尽量详实,随时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思考。各评价小组在商议之后填好课堂观察量表,力求数据准确,分析透彻,建议有效。

(三)课堂评价。学科组成员依据课堂有针对性地写出评课意见,基本要求至少“三个一”(写出一个优点、找到一个不足、提出一个改进建议)。

(四)材料整理。中心发言人执教后要写出讲课后的说课稿,反思课堂;研讨组成员完成听课记录、课堂观察量表等材料。

第三阶段:课后交流

课后交流主要是课后的教学实效性教研,是最重要的教学研讨环节。在这个环节我们确立了两个目标:带着思考去交流、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认识课堂。

执教人重点谈课堂的落实、课堂的得失,其他教师则在四个观察点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价。然后再重新修订教案,形成本次教研的最终成果, (下转第89页)(上接第87页)供多数教师教学使用。

研讨主持:学科组长

教研流程:

学科组长介绍研讨流程,点明研讨主题。

(一)执教人说课

1、说教学目标的达成,问题解决效果。

2、说本节课成功与不足。

(二)课堂评价

评价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专项评价。各观察小组根据课前承担的任务,从各自观测角度进行评价,用数据和事实实例对课堂进行评价。

二是个人评价。听课教师根据个人的理解认识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青年教师必说)。

三是综合评价。学科组长依据自己的认识结合执教人的说课、其他教师的发言,对课堂进行整体综合评价。

(三)研讨总结

1、执教人针对本次研讨成果进行整理发言,明确教案修订方案,作出本节课三次备课教学设想。

2、主持人做本次研讨活动总结,强调本次教研的成果,提出下一步活动和教学的要求。

(四)材料整理

中心发言人要在二次教研的基础上改进教案,形成定案,发送到其他教师供教学使用;将初备草案、二次修订教案、最后定案,研讨记录、座谈记录、教学反思等装订成册;上传教案电子稿、课件等电子材料。学科组长统一收缴研讨组成员其他材料,教导处完成材料归档工作。

三、集体教研的评价

评价是落实集体教研活动的有效手段,为此学校确立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手段。

(一)成立督查指导组。为了确保集体教研的落实,学校成立了集体教研督查指导小组,按照集体教研计划,定时查看教研开展情况,参与教研过程,指导教研开展。

(二)成立课堂评价组。以教导处学科主任为主成立集体教研课评价小组,对于各学科、各教研组的研讨课进行评价,对学科组成员进行捆绑量化。

(三)成立材料评审组。以学科主任、学科中心组成员为主对于集体教研的过程性材料进行细致查看评价,对学科组成员进行捆绑量化。

(四)评选优秀教研组。学期末依据教研开展情况,评选在教研活动中突出的教研组为优秀教研组,进行奖金及量化方面的奖励。

集体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青年教师在活动中既积累了教学经验,又加深了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层层研究,步步提升,优秀教案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改进。我们期望通过这一常规工作的落实,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推进,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2

第四巡回指导组按照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和要求,严格督促14家指导单位按照各个规定动作,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督促各指导单位抓好主题教育前期准备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后,我们第四巡回指导组督促各单位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迅速启动主题教育,各单位也第一时间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组织领导,配置了工作力量,确定了负责人和联络员,摸清了党委(组)、党总支、党支部设立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迅速启动了主题教育。

    2.超前谋划,参加指导各单位完成动员部署会议。9月11日,参加完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和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培训会后,我们指导组对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工作手册》进行学习,明确各个时间节点,并在第一时间向14个被指导单位传达了会议精神,对当时亟待开展的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相关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为保证各单位9月12日前完成动员部署会议,我们第四巡回指导组划分为两个小组,逐个审核各单位动员部署会议方案、主持词、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主要领导动员讲话稿等材料,逐个参加指导各单位的动员部署会议,提出工作要求,确保规定动作按时完成不走样(12号召开了11个单位动员部署会,13号召开了林草局动员部署会,15号召开了教育局、住建局动员部署会)。

    3.精准指导,保质保量完成读书班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调研成果交流、讲专题党课和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会议。我们严格按照主题教育规定动作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会前对读书班筹备方案、领导动员讲话、读书班学习内容、主要领导交流研讨和调研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同时划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参加了14个指导单位的交流研讨和调研成果交流会议,并对交流研讨和调研成果做了指导点评,列席了14个单位主要领导讲专题党课和领导班子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会议,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做具体要求。

    4.督促各指导单位按期上报了学习计划、调研计划、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专项问题整治表、整改方案、自查报告、专题党课讲稿、对照检查材料等各种资料,对上报的各种资料内容认真审核把关,指导组组长签字,对学习计划制定不规范,检视问题不真不实不细,调研计划制定不切工作实际,调研报告、专题党课讲稿、对照检查材料质量不高的当面指出,提出意见,反复沟通、多次修改完善后再上报。截止目前,各个环节需要上报指导联络组资料都已签字审核上报。

    二、工作措施和方法

    1.建立指导单位联络员周会议制度。我们指导组每周星期一下午召开联络员周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周工作开展情况,学习近期重点工作通知和传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详细安排下周重点工作,指出和分析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讨论解决对策,更好的督促指导单位主题教育有序开展。

    2.每周为指导单位制定主题教育重点工作清单。我们指导组按照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主题教育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相关文件精神,梳理出本周重点工作清单,经组长和副组长审核把关后转发联络员微信群,让各单位超前谋划,心中有数,抓紧开展重点工作。同时,我们积极同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衔接沟通,及时掌握重点工作,熟悉相关业务,明确工作要求和资料上报时限,更好的指导单位开展工作,不断提升主题教育工作的计划性,保证各项任务从容有序开展。

3.坚持参加会议和督查指导相结合的巡回指导方式。我们指导组根据主题教育重点任务推进计划表讨论制定了党委(组)和基层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资料督查清单,我们将指导组划分为两个小组,正、副组长各带一组,在参加指导单位相关会议会前或会后,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和软件资料完善归档整理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现场指出督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并对照资料清单对缺失和不完善的资料进行勾选和备注,要求指导单位在反馈问题三天内整改到位,指导组抽时间再复查。同时我们指导组利用闲暇时间对指导单位下级党组织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和软件资料准备情况进行了督查指导,先后到道南小学、实验小学、天成中学、园林管理局、非公经济组织等单位实地督查指导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并就基层党组织软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和如何开展主题教育做了现场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

1.有的单位主要领导对主题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我们第四巡回指导指导的14个单位都是脱贫攻坚专责组牵头单位,由于近期正在开展区级脱贫人口退出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繁忙,对本单位主题教育重视不够,存在规定动作开展滞后,各种表册资料报送不及时,软件资料不完善,未归档整理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主题教育开展的质量;

    2.各单位对下属党支部主题教育工作指导不到位。由于本次主题教育时间紧、节奏快,单位分管领导和党务工作人员忙于单位主题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资料的准备,对下属党支部指导不到位,对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研读不细,也未向下属党支部转发有关文件,致使下属党支部主题教育所有资料都是按照党委(组)资料模板准备,环节复杂,问题较多;

    3.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交流研讨材料、调研报告、专题党课讲稿、对照检查材料质量不高,学习计划更新不及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不真不实不细。

    四、意见建议和下步工作打算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3

各有关学校: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西部隆起带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将于2020年10月底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地2019年度西部隆起带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项目执行情况和成效进行评价,为做好迎查工作,各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要根据评价内容,认真准备好各类档案材料,材料不全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做好迎查准备。各学校务于10月23日前将档案材料整理好,所有材料一式2份,学校自存1份备查,上报县教体局人事科1份,汇总整理全县档案。

根据评价指标,学校应整理以下方面的档案材料:

1.受援学校管理制度健全。受援学校根据选派计划制定支教教师教学管理、日常管理、考核管理、福利制度等的相关管理制度与措施。(要求提供完善相关制度)

2.派出学校根据选派计划、方案等文件选派教学能力强、素质高、表现好,教育教学工作认真的骨干教师进行支教。提供《支教教师花名册》,《报名摸底情况统计表》。(要求报名摸底情况统计表上报名人数要多于支教选派人数,从报名人员中选出优秀的去支教)。

3.选派学校、受援学校与选派教师签订三方协议。

4.支教教师按要求及时到达受援学校支教。(要求提供支教介绍信,并按介绍信上的报到时间到受援学校支教,有相应的报到记录或接待记录、照片、签到表、支教教师考勤表等材料)。

5.支教教师到受援学校支教时间达到2个学期。(提供支教教师签到表、考勤材料)。

6.支教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按照受援学校要求授课(带班),教学课时量达到学校规定要求,不低于省定标准,课时量达不到的将相应扣分。(要求提供受援学校两学期排课计划、教学安排,支教教师两学期实际上课课程表、上课到岗情况考勤表、教案等)。

7.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示范教学、专题报告、集体教研等形式指导和推进受援学校教师开展培训和学科课题研究。(要求提供教研活动计划、方案;支教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材料)。

8.支教教师日常管理。受援学校加强支教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受援学校管理考勤到位。(要求提供受援学校日常管理、考勤材料)。

9.支教教师管理、考核。受援学校对支教老师支教期间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运用的不扣分,考核结果未运用的扣分。(要求提供支教教师年度考核材料;所教课程成绩提升情况;受援学校支教教师的工作总结;考核结果运用资料等)

10.积极促进派出学校受援学校教学交流。受援学校通过支教教师加强与派出学校联系、交流,解决支教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得分;否则,不得分。(要求提供受援学校与派出学校进行教学交流的相关证明材料)。(该项结结合访谈或问卷调查情况)。

11.支教工作总结。支教工作结束后,支教教师对支教情况做总结,并形成工作总结。(要求支教教师提交工作总结)。

12.对支教教师与本校教师同等对待。在教学管理、课时安排等工作中与本校教师同等对待,实行统计管理。(要求提供相关佐证材料)。(该项结结合访谈或问卷调查情况)。

13.主动关心支教教师生活和工作。受援学校负责人主动关心支教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通过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为其安心支教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支教工作顺利进行。(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该项结合访谈或问卷调查情况)

14.积极配合派出学校和支教教师工作。组织受援学校教师、管理人员与支教教师结对跟学,加强与派出学校的交流,组织干部职工观摩学习支教教师和派出学校的先进经验,切实通过支教工作提高办学教学水平。(要求提供结对跟学、组织观摩学习相关材料)。

15.对支教教师生活保障落实情况。受援学校保证支教教师支教期间的安全,为支教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用品和保障,为支教教师安排适宜居住的周转宿舍。(要求提供受援学校提供保证支教教师安全、提供生活保障的相关制度及落实材料;周转宿舍照片(结合现场满意度调查情况);提供就餐方便的相关证明材料等)。

16.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情况。(要求提供班主任相关材料)

17.支教教师公开课开展情况。每位支教教师在受援学校开设不小于4 节公开课的,不足的扣分。(要求提供开设公开课计划、通知、课件或教案、开公课总结等材料)。

18.支教教师教研情况。支教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要求提供教学研究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对同事的调查问卷)。

19.带徒情况。每位支教教师与1-2 位教师结对,并言传身教,提高其教学育人和管理水平。(要求提供课程安排材料;结对教师名单、工作心得;支教教师工作总结;.受援学校考核)。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开放教育 ;网上学习 ;团队教学

建立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开放的教育系统,这种开放性反映在教学组织上,就必然要求在教学支持服务方面进行创新。其中网上团队式教学组织不仅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开放教育的师资团队建设、教学能力和相互协作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在对近两年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组织网上课程团队教学与效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网上课程团队教学方法及运用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思考,期望能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开展网上团队教学的基本情况

开放教育网上教学已经开展了近十五年,主要内容是围绕教学内容,采用定期实时与非实时结合的方式在课程网页的教学活动专题版教学活动内容、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或课程中重点与难点内容展开互动式讨论,讨论版面主持者为课程管理责任教师,讨论参与者为南京电大各教学点本学期修习该课的学生,各教学点的课程辅导教师则主要对参与学生进行统计,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个依据。这种以课程责任教师为主导的网上教学组织活动,虽然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便于考核,对推动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长期的实践中暴露出以下问题:(1)对某些修课教学点学生多的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网上实时与非实时教学活动,因责任教师精力有限,无暇顾及细看每个参与学生的发帖内容。尤其是部分有学习困难与问题的学生,其针对性需求得不到满足;(2)教学点辅导教师与课程责任教师沟通少,网上教学参与度不高,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3)教学活动内容在主题设计、学习目标和过程控制等方面缺乏系统设计和疑点、难点等问题解决的思考;(4)很多学生对网上教学活动被动应付,尤其是实时教学活动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督促和较有深度的互动教学与指导(如个性问题的回复、建议等),所以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往往不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从2012年起对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始尝试用团队式网上教学组织活动来暂代原来的由个人责任教师来组织网上课程教学活动。团队式网上教学组织活动形式和程序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中心教研室为基础,以重点课程为先导,组织网上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教师以本校专业教师为主体,并吸收部分教学点外聘的辅导教师。在教学团队中注重职称、年龄、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效搭配组合,其中课程责任教师发挥着核心与主导作用。

2.重视网上团队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的设计。网上团队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是做好网上团队教学的前提。开放教育网上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与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交流和互动来达到掌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目的。为此,网上教学团队在设计网上教学活动任务时,特别强调在内容上注意和面授辅导内容与自学内容三者之间形成相互补充、配合的关系。也就是说,网上教学任务的设计主要是需要交流、讨论、切磋、研究和前期准备的一些学习材料。例如管理学基础课程中涉及有关管理职能运用的案例材料,运用管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管理专题讨论,现实企业管理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研讨等,这些作为网上教学的任务设计是比较合宜的。近两年来,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网上教学团队在设计网上教学目标与任务时都按上述思路来组织团队教师共同研究与设计,在网上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3.做好网上团队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我们认为网上团队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保证团队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为此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第一次教研活动中就专门组织教师对网上课程团队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是:(1)确定本学期要进行的网上团队教学的课程,一般我们选择课程的主要对象是选课学生多、教学点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型比较强的课程,例如:管理学基础、现代管理原理、管理方法与艺术、公司概论管理专题等;(2)在确定进行网上团队教学的课程基础上,组成6—8名专业教师(包括教学点辅导教师)的教学团队,并明确由课程责任教师设计网上教学活动内容与任务,制定本学期网上实时或非实时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3)在网上实时或非实时团队教学活动开始的前两周,课程责任教师主持召开团队教学活动专题准备会,在会上通过讨论来确定网上教学目标内容与任务,明确团队中各个教师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主要是配合责任教师对各教学点选课学生参加网上教学的内容与质量进行评估与引导;(4)在网上实时与非实时团队教学活动的前一周,网上教学活动内容(如案例分析材料或专题讨论材料),并要求各教学点教务和辅导教师通知学生进行准备;(5)在规定的网上实时讨论时间段,教学团队全体教师按事先确定的分工同时在网上对各教学点学生的参与学习和讨论内容进行网上实时交流、引导、评估和监控;(6)教学活动结束时,由网上课程教学团队主持教师代表团队及时对网上教学的学生参与情况与发帖内容质量进行总结与评价。同时对案例分析或专题讨论进行必要的述评和分析思路,以供学生参考。

二、开展网上课程团队教学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教育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都认为兴趣与动机是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的原推力。而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则与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反馈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网上课程实时团队教学活动,明显地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同教师从各方面及时对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的发帖进行评估和反馈,使学生及时感受到被关注。同时实时互动学习、交流、评价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教师的点评和鼓励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从2012—2014年四个学期管理学基础课程网上教学活动的学生参与数的明显上升、发帖质量的提高可间接地看出学生学习动力有明显增强。

2.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网上课程团队教学活动由同一专业相关课程教师共同组织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不同专业理论知识、实践与能力背景使得教学团队在共同与学生交流互动中能够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多元的引导与评价。这对激发学生思维,系统思考和提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网上课程团队教学活动有些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的布置要求教学点班级的学生在辅导教师组织下按学习小组为单位来共同完成在线实时分析讨论。这促使学生之间在准备阶段通过网上或邮件、电话、见面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在规定实时在线讨论时段,由学习小组长将本组讨论的内容发帖出来,其他同学可以再补充。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及时交流进行反馈并提出新的要求也促进了小组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提高。

4.强化了教师相互支持、交流与协作精神

网上课程团队教学在组织方式上是一种围绕课程和教学项目目标而组成的有机式教学组织,无论在准备阶段、网上实时教学实施阶段还是在总结评价阶段,团队教师间都既有分工(主要体现在面对不同教学点),又有协作(主要体现在对一定质量的精华帖的多侧面评价、反馈等方面),彼此间的配合不但使教师体验了相互支持、关注的团队整体归属感,同时也强化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精神。

5.有助于提升网上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由于网上实时或非实时的团队教学活动组织程度高,分工协作性强、参与学生广泛,在某一时间段发帖内容多,因此对教学团队每个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事先对案例材料和专题讨论问题的内容进行阅读、消化,对相关背景知识材料进行准备,而且要及时对学生尤其是发帖质量较高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与引导。这对锻炼和培养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敬业态度和组织协作精神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两年来,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的教师通过网上团队教学活动,其责任感、协作敬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对进一步做好网上课程团队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网上课程团队教学活动已开展了两年,这期间也在不断地摸索与总结,以期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1.团队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与实效来开展

从理论上讲,团队教学模式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的学习模式。在传统面授课堂教学中引入团队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网上课程团队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是课堂面授团队教学向网上课程教学的一种延伸与拓展。由于网上课程教学除了提供多种视频、课件和文档教学资源外,最能体现互动和合作学习的就是利用在线课程交流平台,组织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因此进行网上课程团队教学的目标应该围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与学习成效来开展。为此在设计团队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学习内容如案例讨论材料或某一专题问题难度不宜大,并且要与面授教学辅导内容形成有机的补充或替代关系,从而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2)在教学组织上应鼓励和支持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参与实时或非实时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之间互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信心;(3)教师团队成员之间在教学组织上应进行有效的分工协作,共同对参与网上实时或非实时讨论的学生或学习小组进行点评与反馈。对那些能够将课程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来具体分析案例材料或专题的学生发帖要进行全面评述,并对帖子进行精华置顶。这不但对发帖质量较高的学生是一种赏识性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参与网上讨论的学生提供了关注、演示和示范效应。这对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2.需要进一步探索网上课程团队教学的方法

目前南京电大工商管理中心教研室组织的课堂网上团队教学主要还是局限于在线实时与非实时的以案例材料和专题讨论型为主的团队教学组织方法。事实上只要能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目标,还可以摸索尝试各种适宜在网上进行团队教学的方法。例如研究性教学方法:即由课程教学团队进行分工,将课程中要求自学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的课题,由不同教学点的班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团队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知识并体会到学习和交流的快乐。再如,作业型任务教学方法,即由课程教学团队把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设计成新颖、灵活、多变的作业,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专业兴趣,灵活、深入、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网上用实时或非实时方式完成作业。由于是团队共同完成作业,为了保证学生的全体参与,这种方法要求每个小组在线提交作业,同时教师团队分工对每个教学点学习小组以报告形式上交的作业进行批阅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之间也在互相交流和协作,以确定评价标准并推荐可在课程网页上展示的优秀作业。

3.网上课程团队教学方式的评价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网上团队教学的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个体、对整体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之外,还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目前,我们的网上课程团队教学主要还是教师对参与实时或非实时教学活动的学生评价。在每个实时教学时段结束后,团队的主持教师也会对各教学点教学的组织管理、参与程度、学生发帖内容与质量进行综合评述,同时也对案例材料分析进行引导,对专题讨论思路进行简要的总结。上述做法在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尚未开展。从团队学习理论上讲,更强调的是有组织下的学习,重视学习的团体。所以学生个体在这一团体中(如组成的网上学习小组)的作用以及所受到的影响和团队意识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今后还需要对网上团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内容与方式进行研究和摸索,主要是(1)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情况评价,即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各尽其能、学有所得、能力提高的情况;(2)网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各教学点班级学习小组中的人际交往和分工合作情况进行评价;(3)思维状态,即学生在案例材料或专题发帖中提出问题,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发帖情况评价;(4)情绪状态,即学生在网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的情况;(5)团队教学与学习效果情况,即参与团队教学活动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教学能力提高情况评价等。

【参考文献】

[1]郭苏华,隋明.职业教育产学结合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美)杰克.吉多.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张素莲.以课程为基础的团队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8).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5

本文从现象学研究视角出发,以大学外语教学为例,探讨了大学混合教学中虚拟学习环境(VLE)的应用状况。从信息的传递,概念的应用和厘清,观点的交换、资源的调查和分享,知识的合作创建、过程意识和技巧的开发等四个范畴出发,对VLE在大学混合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模式间关系、材料地位、学生层次等四个维度上的差异。

【关键词】 现象学;混合教学;虚拟学习环境;大学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0-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12―0054―05

研究背景与问题

现象学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潮,它以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论态度深刻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并提供了一种工作的态度与方式。[1]现象学技术哲学通过“悬置”已有的教育技术观,面向教育技术事实本身,探讨教育技术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中除了个体建构、社会建构之外,还有技术建构的因素,要从信息化高度重构教育技术问题,关注教育技术转移中的文化冲突。[2]

本文借助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大学外语教学为例,探讨大学混合教学中虚拟学习环境(VLE,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有时也称为课程或学习管理系统)的应用状况。混合教学是在对数字化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模式有机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3]在过去的几十年间,VLE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将大量的数字技术、多媒体内容入口、在线交流媒介和电子档案袋等结合起来,使以学习者为主导的协作式内容创设得以实现。VLE已成为实现高效学习的五种关键媒介:参与和理解的叙述媒介;调查和探索的交互媒介;讨论和争论的交流媒介;实验和实践的修正媒介;表达和展示的输出媒介。

大学外语教学以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交流能力为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由教师集中讲授知识,强调学生的识记、操练和综合应用,大部分学生以通过外语等级考试为主要学习目的。但近年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得到较为充分地应用,任务型教学、探究式教学、计算机和网络辅助的自主学习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已深入人心,混合教学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从信息、概念、观点和资源、协作等四个描述范畴,以及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模式间关系、材料地位、学生层次等五个差异维度出发,深入探讨大学混合教学中VLE的应用状况以及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

现象学旨在发现给定现象,如教学,得以体验的差异的范围。[4]通过分析收集的访谈数据以及可以明确描述的范畴,从整体上说明现象体验的不同方式。分析能揭示这些范畴的逻辑关系,通常是包容式的等级关系,可以说明现象体验的不同程度。

本文要调查的现象是以大学外语教学为例的大学混合教学中VLE的应用状况。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访谈法,以大学外语教师为访谈对象,按照以访谈为基础的现象学研究对样本的要求[5],来自5所高等学校的20位大学外语教师参与了本研究。整个样本的建立允许在学生层次方面(10位教本科生、5位教研究生、5位两种都教)和课程材料方面(11人教英语、3人教法语、3人教俄语、2人教日语、1人教阿拉伯语)存在差异。所有参与者使用VLE进行校园内教学都超过一年。

每次一对一访谈持续约30分钟,主要了解参与者的VLE教学使用情况。访谈使用开放问题,允许参与者表达对所调查主题的理解和经历,自由选择回答问题的角度。提问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你在教学中如何使用VLE?”、“你如何看待VLE的价值?”。后续的调查和暗示用于深入探讨和分析重要主题。有关的调查包括“你使用哪个VLE工具?”、“你如何帮助你的学生使用VLE进行学习?”。刺激和跟踪参与者的反思线索的暗示有:“你能进一步解释/给我一些例子吗?”、“那为什么重要?”。当教师打开自己的电脑,向访谈者演示在某个课上自己是如何使用VLE时,就会使用刺激性回忆方法收集信息。

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可以确定描述的范畴和差异的维度。分析是个迭代过程,涉及重复阅读文字记录,分为两部分:首先,多次阅读一半访谈记录。然后,初步列出一个带有解释性总结和说明性引述内容的描述范畴和次范畴,以避免预设范畴的干扰。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确认差异的范围和本质以及差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师在描述不同范畴时的突显和隐含内容。对其余记录也进行同样分析。对全部内容进行几次整体性回顾,对其中的范畴和次范畴进行测试和重测。由多位研究者协作开展现象学分析,尽量避免解读的个人差异。本研究主要由一位研究者参照主要内容,通过与团队中其他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来进行。最后,另外一位小组成员对分析进行协作回顾与修正,包括去除一些相互覆盖的次范畴,从而提高分析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

1. 描述范畴

根据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本文总结出描述和辨析大学混合教学中VLE应用的四个范畴:

(1)信息的传递;

(2)概念的应用和厘清;

(3)观点的交换、资源的调查和分享;

(4)知识的合作创建、过程意识和技巧的开发。

这四个描述范畴存在质的区别,可以看作是代表了在大学混合教学中VLE应用的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取向。

范畴1:信息的传递

本范畴涉及的教学重点在于使用VLE,通过网页、下载、网络链接、公告版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混合了叙述的媒介、互动的媒介和交流的媒介),随时随地向学生提供管理信息和课程信息。教师最为注重课程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传递。从结构上说,在VLE教学角色方面,该范畴反映出明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内容为取向的观点,完全关注学生对课程材料的学习。教师将VLE主要看作是有效的一站式资源库,首先用于提供课程和评价描述、背景材料、授课幻灯片和笔记,其次用于提供一些课程拓展资源。VLE的交流媒介主要用于管理信息和通告。VLE在作为工作评估平台方面以及在支持教师组织和存储内容以待后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范畴2:概念的应用和厘清

此范畴涉及的教学强调VLE是学生参与任务的媒介,其中涉及语言知识的分析和实际应用、对理解和表现的反馈。使用到的VLE技术除范畴1中提到的技术外,还包括数字模拟、卡通制作、测试、竞赛或练习(混合了叙述的媒介、互动的媒介、交流的媒介和修正的媒介等)。教师首先注重的是纠正学生的误解。这说明以教师为焦点的教学特征开始减弱,开始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性互动,但依然强调教师反馈在概念理解中的作用,强调课程内容而非学习过程。

该范畴涉及两种在线反馈模式。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做出反应,这是外部反馈,主要通过讨论版进行。讨论版可以看做是有效的问答平台,因为教师可以将回答贴出来给大家看,从而避免了重复劳动。教师如果想随时随地提供反馈,促进学生参与,可以使用异步交互模式,为学生反思提供时间。其中教学焦点是师生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内部反馈是学生通过VLE进行自我评估和应用练习。

范畴1主要关注的是作为信息资源库的VLE。范畴2包含了范畴1的特征,并进一步修正和拓展。比如,在范畴2中,VLE依然作为信息资源库,但同时也提供概念的应用样例,其教学焦点是VLE支持学生理解和应用外语知识,交流媒介主要用于支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问答。

范畴3:观点的交换、资源的调查和分享

该范畴涉及的教学强调学生借助VLE参与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开放性互动,以协商、发展和修正理解。使用的技术包括博客、游戏和同步聊天等(混合了叙述的媒介、互动的媒介、交流的媒介、修正的媒介和生产的媒介等)。教师首先注重的是让学生有机会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并进行讨论。

该范畴中VLE教学重点从以教师为焦点转向以学生为焦点,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主要关注的是课程材料(内容)而不是学习过程。异步交流被认为有很多好处,包括在讨论中反思、记录观点的发展、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技巧等。数字资源的调查和分享是该范畴的必然的、第二区别特征。VLE有助于学生积极寻找资源,为其观点提供支持性证据,并与同伴彼此分享这些资源,为在线或面对面的讨论做好准备。

范畴3包括范畴1和范畴2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拓展。在范畴3中,VLE除了促进概念应用、提供反馈外,更重在辅助交流观点、开发和分享信息。VLE的交流媒介用来支持生生、师生互动。教师反馈重在为学生提供另一种思维角度。VLE在作为信息资源库之外,还明确鼓励学生超越VLE,通过网络寻找校内外信息资源。

范畴4:知识的合作创建、过程意识和技巧的开发

该范畴涉及的教学强调VLE辅助学生参与任务,比如通过语言情境和角色扮演,开展小组或团队协作,借此建立学习社区,其中涉及了全部类型的媒介。教师首先注重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促使学生形成共同目标,合作完成任务。VLE作为支持框架,促进学科间协作互动,比如学生可以结合各自专业,或与其他专业学生开展校内、校际合作。VLE也可帮助学生在线接触校外专家,拓展交流范围。学生在接触复杂环境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该范畴最为强调以学生为焦点,教学焦点是支持学生参与协作学习、分担责任和相互支持,引导和支持学生在线活动,帮助学生提供建构性同伴反馈,进行小组内协商,就协作任务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进行反思、自我评估、同伴评估。

范畴4包括了前三个范畴的特征,并进行了修正和拓展,除关注辅助学生相互交流、提出观点、共同讨论外,也关注让学生参与协作、参加社区,通过积极的在线信息搜索和分享完成协作任务,为其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该范畴以教师反馈为特色,但也强调通过协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交流同伴反馈。

2. 差异维度

VLE教学体验包括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模式间关系、材料地位、学生层次等五个维度。上述四个描述范畴在这五个维度上存在差异,体现出逐级包容、依次发展的等级关系(见表1)。

(1)教师角色

在这个维度,从范畴1、范畴2、范畴3到范畴4,教师角色由信息的提供者拓展到任务的设计者、反馈的提供者、争论的辅助者,再到协作和过程技巧发展的辅助者。范畴1表明教学过程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师使用VLE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程(管理)信息。范畴2表明了相似的教学过程观,但教师的角色更为充分和积极,包括设计以在线评估或实践为取向的任务,为学生的理解和表现提供反馈,与学生对话,提出问题并做出反应。范畴3和范畴4表明教学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生的内在内容,由学生创建。在范畴3中,教师在在线任务设计和在线干预中的角色是辅助学生间的意义协商和学生个人知识的建构。比如,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批判性反思,建构提问的形式,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相互比赛。教师也可创建任务和资源,刺激数字资源的调查和分享。范畴4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表现出社会性和集体性的教学观,教师负责使用和修正材料,创设新材料,促进学生交流和在线互动,建立学习社区,对学习任务和课程进行直觉性和综合性评估,并在这些过程中提供指引和辅助[6]。

(2)学生角色

在这个维度,从范畴1、范畴2、范畴3到范畴4,学生的角色由信息的接受者到设定任务的完成者、反馈和进一步信息的寻找者、观念的发展者、知识的创建者,再到他人学习的辅助者、个人意识和技巧的开发者。学生从做出反应发展到越来越积极参与个人和集体学习。在范畴1中,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接触在线材料。学生并不一定要定义和修正所提供的材料,只需熟记教师准备的和VLE传递的内容。在范畴2中,学生的角色更积极,参与教师选择或设计的在线练习,寻求在线反馈。在范畴3中,学生通过参与争论和分享资源,负责建构意义、开发信息、帮助他人学习。在范畴4中,学生是在线社区中的协作者和参与者,与同伴开展合作项目,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学习经历来分担教师的责任,或代替教师。

(3)课程材料的知识学地位

在这个维度,根据教师对课程材料知识学地位的不同理解,VLE在范畴1、范畴2、范畴3和范畴4中的作用也不同。在范畴1和范畴2中,教师将知识看做是确定的,即只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方式,而VLE是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应用为基础,向学生提供信息和反馈。范畴3和范畴4的课程特点是开放的,学生相互竞争,对问题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些通常都是社会性应用内容。如果课程材料是开放的或不确定的,VLE就可以用来协商观点、调查和分享资源、协作、反思。

(4)学生的学习层次

在这个维度,从范畴1、范畴2、范畴3到范畴4,教师的观点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有所不同。当学生层次较低时,VLE使用的方式不太以学生为焦点。当学生层次较高时,VLE的使用就更明显地以学生为焦点、以过程为指向。教师在大一阶段倾向于采用纯教学方式,在研究生阶段采用协作式小组工作方式。范畴1涉及入门层次的本科生。这个层次的本科生倾向于按照信息传递的模式学习,这就限制了其他可能性。范畴2涉及所有本科生。本科生层次越高,就越愿意积极超越教师的反馈,进而寻求在线反馈。范畴3涉及更高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更高。范畴4涉及研究生,他们对这个学习模式更欣赏、更擅长。

(5)VLE和面对面教学环境的关系

这个维度表明了VLE教学和面对面教学之间存在不同。从范畴1、范畴2、范畴3到范畴4,对VLE作用的认识由居于次要地位、到与面对面教学相融合、再到承认VLE是学习和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范畴1中,面对面教学环境是教与学的主要场所,VLE发挥支持作用。VLE上的资源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进入面对面教学之前熟悉并熟记内容,VLE被看做是提高面对面教学环境中学生关注度的工具。VLE作为资源库能够为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解放出更多时间,提供额外内容。在范畴2中,面对面教学环境还是被看做教学的主要场所,VLE是前者的支持性拓展,可促进学生的理论应用和模型建构,提供额外的反馈模式。VLE可以作为面对面教学的材料提供平台和学生交流平台。在范畴3中,面对面教学和VLE是相互支持的,可以利用VLE深入讨论、研究面对面教学中的主题,因为在非正式和非中心的在线环境中可以更自由地交流观点。在范畴4中,VLE被认为是适于开展协作教学的主要场所,面对面教学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准备、形成小组在线讨论的指导原则。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混合教学中的VLE和面对面教学环境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互关系。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不管是信息提供还是对话(范畴1和范畴2),VLE都被看做是次要环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不管是意义协商还是知识的协作创建(范畴3和范畴4),VLE都被看做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教学环境。

调查发现,VLE教学有着三个结构性取向:教师为焦点、内容为取向(范畴1和范畴2),学生为焦点、内容为取向(范畴3),学生为焦点、过程为取向(范畴4)。现象学研究通常关注内容/学习之间的区别,本文关注的是内容/过程。在范畴1和范畴2中,VLE教学关注的是知识传递和教师在概念交流中的作用。在范畴3中,VLE教学关注的是促成学生积极合作建构课程材料的知识(范畴3和4)和发展过程意识和技巧(范畴4)。范畴1和范畴2表明了认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学生之外的东西,可以借助VLE,通过在线文件、案例、联系和提供反馈等促成学生掌握知识。范畴3和范畴4的观点认为知识是由学生建构或合作建构的,可借助VLE,主要通过对话和协作,辅助学生掌握知识。范畴4尤其表现出社会建构主义或社会文化主义的观点,这反映了网络学习的理念“在这种学习中,信息和交流技术用来促进联系: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辅导者之间、学习社区与学习资源之间”[7]。

总体而言,技术因素的影响力不如课程材料因素和学习者学习层次因素。访谈中发现,VLE的使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学外语教师看待和实施教学的方式。课程知识学地位和学生学习层次具有更为重要的教学意义,教师对这两个因素的理解决定了其在不同语境中使用VLE的方式。以学生为焦点、学习为指向的方法在人文科学教学[8]和更高层次学生的教 学[9]中较为常见。同时,本研究并没有发现VLE教学中明显的文化因素。

结 语

随着数字技术在学习和教学环境中日渐推广,大学教育开始关注混合教学和以课程为焦点的大学教学活动[10],这种方法鼓励教师反思性和批判性地将文化考虑、信念和学科实践结合起来[11]。本研究发现可以解读为指向“课程及其教学的内在逻辑”因素,将“该课程的知识的本质与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系列方法联系起来”[12]。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探讨单个学科层次上的混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信念和实践。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关注具体学科,尤其是深入探讨面对面教学和技术应用在构想和方法上的关系。

?眼参考文献?演

[1] 刘秀江,张琦.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现象学

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1,(3):16-19.

[2] 岳欣云,董宏建. 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 [J]. 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2011,(1):68-72.

[3] 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7):1-6.

[4] Tan, K. Variation Theory and the Different Ways of Experiencing Educational Policy [J].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2009, 8(2): 95-109.

[5] Hallett, F. The postgraduate student experience of study support: a phenomenographic analysis [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 35(2): 225-238.

[6] 袁小陆,仇晓春. 对在线语言教学技能的思考[J]. 外语教学,2011,

32,(3):62-83.

[7] Jones, C. & Healing, G. Networks and Locations for Student Learning [J].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2010, 35(4): 369-385.

[8] Ginns, P., Kitay, J. & Prosser, M. Transfer of academic staff learning in a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y [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 15(3): 235-246.

[9] Samuelowicz, K., & Bain, J. Revisiting academics’ beliefs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J]. Higher Education, 2001, 41(3): 299-325.

[10] Ferrini-Mundy, J. & Gucler, B. Discipline-Based Efforts to Enhance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 [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09(117): 55-67.

[11] Skelton, A. Understanding teaching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owards a critical approach [M]. London: Routledge, 2005.

[12] London: Routledge Entwistle, N. Taking stock: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EB/OL]. kcl.ac.uk/content/1/c6/02/63/41/Entwistle-Ontariopaper.doc’ 2008-04-25/2011-09-03.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6

为了做到课题研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开展,促进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制定本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关于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构的课例。

2、通过研究,探寻一些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教学内容的策略。

3、利用每周全校数学教师集中教研活动时间,观看"小学教学内容选

择与重构"优质录相课。通过研究,提升教师深入解读教材的能力,评课赏课的能力,转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挥课题组成员在感性、理性上、教学上先行一步的优势,学科带头人起辐射作用,积极带头进行评课,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尽快适应时代新的素质教育模式。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细心学习兄弟单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去外地听课学习的课题组成员要作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把听到、看到的当前最新教改动态信息,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认识进行广泛宣传,请专家讲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大课堂数学改革的力度。

5.开展各年段集体备课活动,课题组成员在年段、教学上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 研究途径:

1.广泛收集资料,利用各种参观访问等机会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资料总述,提出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2.走进课堂,广泛听课,搜集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找出改正措施;征求教师意见,搞好落实衔接。

3.理论学习与培训。遵循认知规律,把握学生特征。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汲取先进理念。

4.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仔细的研究,包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三、主要做法:

(一)紧紧围绕这个项目(主题)深入开展活动,大胆尝试,潜心探究,积极开拓,做实、做深、做新、做响这个项目(主题)。

1.加强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学习,弄清概念,明确研究方向。对于研究的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两个核心概念,大家要在学习、反思、交流给予较为妥帖的界定。

3.查阅资料,明晰任务,寻求理论支撑。我们的研究必须从理论上寻求支撑,在进行大量的阅读与资料查询后正确选择理论与方法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我们进行后续研究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二)注意五个结合——体现工作、学习、培训、研究一体化

学习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自我反思与不断提升相结合。

(三)加强常规活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扩大工作室影响

1.分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点,同伴互助,各个击破,分享交流。

2.坚持每学期一次语数的课题沙龙活动,从典型案例入手。

3.参与式研讨:围绕主题,现场研讨,轮流主持,大家归纳、聚焦、提炼和扩展、延伸、迁移。

4.在常态课中解决小学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策略研究,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语数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成员达成一致认识的问题在现场活动中进行实践,相互观摩,学习评价。强调六个课堂实践环节:确定研讨主题―――成员研讨学习―――教学设计研讨―――教学实践和观察―――总结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具体工作安排: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与管理小组。

2、设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

4、举行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

5、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布置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6、查阅、学习、整理有关小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的文献资料,组织课题实施材料。

7、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语文、数学专题研讨暨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8、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课题沙龙活动。

9、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语、数学科研究集体备课活动。

10、课题组阶段经验交流会。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7

一、精心组织意见征求,切实查找突出问题

为了进一步引深我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查找影响财政部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财政党员干部更好地为民理财,促进科学发展,我们专门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窗口发放、深入单位、首问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发放征求意见表40余份,从依法理财、办事效率、为群众服务、应对金融危机等十个方面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收集意见56条,对我局党员干部的依法理财、党风作风等关系科学发展方面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对于征求意见表评议的结果,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将其作为分析检查报告的基本依据。

二、加强指导材料撰写,努力确保“两稿”质量

民主生活会发言稿和大讲述稿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两个重要材料,为了确保材料质量,我们从加强材料指导和把关入手,采取三项措施,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会打好基础。

一是专门召开指导会。一把手亲自参加,股级干部全部参加,聘请专人对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稿进行指导,从文章结构、基本思路、问题归纳详细予以讲解,使全体同志对“两稿”的写法有了深入的认识,更好的写出质量高的发言材料。

二是严把材料关口。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和大讲述会,我们从准备工作入手,严格把好材料关口,做大两不过关。对于思路不清,查找问题不深不予通过,要求进行修改;对于内容应付了事,措施不切实际的不予通过;有力落实了“四不上会”要求。

三是反复进行修改。对于不过关的材料,要求进行反复修改,直到形成高质量的发言材料。先后对10余份发言稿进行了集中修改,理清了文章结构,提炼了好的观点,使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通过两种形式,开好民主生活会

一是通过分组讨论,确保覆盖全局。按照局班子成员分工,分成四组召开民主生活会。由分管领导主持,相关股室全体人员参加,无论是股长还是科员,都要求做到畅所欲言,从思想、方法、作风等方面查找自身不足。副局长×××同志在小组民主生活会上,要求本着交流工作思想认识,互相协作,取长补短的原则,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综合股股长×××对于办事程序繁杂的问题,从思想认识的角度谈到:“自己以前也曾感到有些程序过于多,但是没有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不够重视,满于现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自己深刻认识到思想认识的差距。今后的工作中,要多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站在提升行政效能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力求人民群众满意。”预算股科员×××同志在分组民主生活会上,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从工作作风上剖析道:“以前总认为热情服务、踏实工作就是作风优良,在学习调研中,对于群众反映的财政资金事后监督不足问题,自己才发现仅仅在局里热情服务还不够,还要对于拨出的资金多跟踪、多督查、多问效。”分组讨论时同志们还就工作创新,与时俱进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如何破解难题,立足岗位做出贡献,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上形成了新共识。

二是通过集中讨论,实现思想统一。全局性的集中讨论由局长××同志主持。他首先从自身实际出发,站在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的高度,要求全体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纷纷就各自情况积极进行发言。大家不仅畅谈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认识和体会,而且对工作的问题不避重就轻,客观真实地交流了经验做法。分管局长还就分组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进行了交流讨论。最后,×局长要求学习实践领导组办公室要做好会议记录,搜集好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好的心得体会和发言要做好整理,扎扎实实总结好这次民主生活会,为下一步的分析检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8

一、“侃大山式”的集体备课

“侃大山式”的集体备课就是不在活动计划之中安排,教师就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意谈论的集体备课形式。这种看似闲聊的集体备课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受人数的限制、不受形式的限制。老师们不用正襟危坐,大家交流的时候,可以是课间,可以是一堂课后;地点不限,只要是不断闪现的灵感火花都可以拿来分享。这样的研讨方式,大家群策群力,无拘无束,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更能体现教者本人的个性,形成的教案更适合自己的班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记得那次“推门听课”走进三年级老师的课堂。她是一个青春、富有朝气的老师。她上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很成功,语言亲切流畅、板书大方、清晰,学习生字的方法多样,可到分析生字“威”的部首时,就发生了异议。到底是“弋”部还是“威”部,下来老师们马上查找资料,确定正确的部首,应该是“戊字框”。因为语文知识不断的更新,老师们就不能再原地踏步了。

二、“分单元”集体备课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忙于上课、批改作业、解决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家长们沟通,能够在上班时挤时间,全身心投入备课的机会不多。而下班后身心俱疲,也没有精力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因此形成的教案一是在网络上直接下载,二是直接照抄书上的教案,致使产生了备课和上课两张皮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研讨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其具体做法就是:我们课题组的教师,按学科分组,合作交流探讨完成一个单元的备课,并且要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抓准考点、能力训练点,拟定本单元的练习卷。分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均好统一又能相互交流,备课之前组内老师一起自读教材、教参,再分析单元的重点,研讨解决重点的方法。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后,组内教师就进行协作分工,从课文作者、作品背景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资料,到杂志上的优秀课例,但凡对教学有帮助的均可搜集,再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优秀的教学案例,名家的课堂实录,汇总资料,并结合两人的教学设想,对优秀案例进行整合,这样两人共同备出的教案就更实用高效。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运用,我们发现这样的教案备而能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取 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学科组的集体备课

这类集体备课是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首先,组长每次研究前做好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有三方面:1.典型课例;(可主要在开学初研讨,这样有利于全体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变化、教学要求的不同,进行自己教学方式的变化。)2.上课前单元教学的训练点、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预设;3.单元教学后的反思,本单元学生试卷的制定。中心发言人就为该单元的集体备课人。在集体备课前,中心发言人要通过钻研,对教材作深入的分析,准备好优质的教学设计和试题。当然,其他教师也要深入解读文本、搜集资料、选择教法,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他教师要进一步进行交流、讨论、研究,不当“看客”和“听众”。讨论后中心发言人要根据交流发言的记录,再次对教案进行整理。 通过对多种形式集体备课活动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发现,我校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对营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科成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集体备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凸现。

(一)集体备课凝聚了教师集体的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二)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专业教师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四)最大限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两学一做研讨交流材料范文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高三临近高考,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政治学科教师如何科学的指导学生迎考复习,是关系到我县我校明年高考成败的大事,现在我就把我们学校高三政治备课组的思路和一些做法向各位汇报一下:

一、高三政治备课组主要做的工作

1、立足高三,着眼高考,目标明确,稳打稳扎。

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系统的复习,紧紧围绕考试说明,研究考试说明,着重应对高考,因此在教研、教学过程中,我们高三备课组始终坚持为高考备战的原则,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思维习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严格按高考要求讲授知识、考核学生,扎扎实实抓规范;此外我们集思广益,分工合作,进行学情分析、帮助阅卷等实质性工作,同时也为自身积累经验。

2、研究学情、班情,做到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不断钻研教学

(1)研究《考纲》《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总结规律和高频考点,捕捉信息,预测考试趋向。每年的高考题,都是稳中有变,但时政热点变动较大,如何做好教材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与时政热点知识的有效整合等这些信息,在集体备课时交流讨论,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及时调整复习对策。

(2)精编精选 讲义与练习。大家一齐动脑动手,大量占有资料,去粗存精,选编出高质量的讲义练习题,做到训练有针对性、有效性,指导复习。

(3)把互相听课,评课落实到实处,根据年级组要求,年轻教师听课不少于四节,老教师不少于两节,我们严格照办,听后认真评课,互相交流,指出优缺点,以利于我们扬长避短,提高复习的质量。

(4)探究复习课的有效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到了高三,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政治的时间不是很多,我们就必须提高课堂利用率,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决不让学生课后解决。为达此目的,我们备课组定出一个复习课标准,结构紧,容量大,形式多样,气氛活泼,新旧知识连贯穿插。对于每个专题的复习,我们安排一位老教师上一节示范课,给其他老师引个路子。

4、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本备课组的成员都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备课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能够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写出讲稿,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谁在网上收集到的或在别处得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三政治备课组的各位老师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历次考试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6、注重养成教育,落实单辅工作,培养学生能力。

本备课组的老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利用辅导课和其他课余时间的单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你不教我不懂"引导成"你不教我也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自学教材的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艺体生的政治学科成绩的提高,还加强每节课前学生的默写基础知识工作。

二、高三政治备课组主要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困惑,需要向其他各老师寻求帮助。

1、如何讲解理论性强的内容

《政治生活》课程设计的逻辑顺序遵循由小到大、有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因此,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较贴近实际生活,而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开始理论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内容则更加抽象。因此,如何面对理论性强甚至是枯燥的课文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困惑。对此,我的主要对策就是多引用一些事例,(如:针对政府工作中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可以引用牛玉儒、任长霞的先进事迹),但觉得难度大。而且怎么利用这些事例来讲解教材知识,对我来说也是个大问题。

2、有些政治常识知识点难解释

解释政治常识比讲解经济常识要难。因为很多政治常识的道理(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性质)似乎难以解释,而每一个经济常识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些原因、道理,教师可以去讲解、剖析,最后得出可信的结论。

总的说来,政治常识的内容比经济常识要枯燥。这一学期,我鼓励学生课前两分钟读一些与政治相关的资料(主要是与时政相关的资料,如:关于反台独,钓鱼岛问题的由来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政治生活》这一模块的兴趣。已不全面地实行了一段时间,也不知是否有效。

三、高三政治备课组以后今努力的方向

1.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电化、多媒体等)改进政治课教学。

2.加强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使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进一步浓厚起来,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