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3-02-08 08:28:34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德育意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该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这门学科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它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首先,小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其道德思想正处于形成阶段,此时的德育教育会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最后,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渗透意识淡薄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忽视其个性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智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德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教师过于重视智育而忽略德育,易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淡薄。

(二)知识传授与育人方法相割裂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致使德育渗透成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德育效果不佳。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是讲述大道理,不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仅不会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反而还会加大教学难度。

(三)育人内容

“假、大、空”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学气氛活跃,但实际上教学内容却脱离现实生活,不具备可行性,教育活动成为浮于表面的表演。一些教师为了实现德育渗透,选取了与教学内容不符的德育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德育意识

《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要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转换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二)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选择不得当,就无法很好地将德育和教学联系起来,进而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发挥。而如果方法运用得当,学生就会很好地接受德育内容。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德育教育能力的基础是准确解读新课标中的德育要求,并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加以实施。

1.在教材内容解读上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要做到与知识讲解、情感传递紧密结合。如学习《我的战友》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团结奋斗的道德品质。总而言之,为了使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通过钻研教材、发掘教材内涵,做到全面理解教材,进而充分展现教材中的德育成分。

2.在朗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朗读是小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但是,朗读并非简单地将课文读出来,而是通过把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用自己所领悟的情感将文章赋予感情并朗读出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章不同的感情基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写作的思路与内容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小学生感受和领悟生活,引导他们去体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情感所带来的不同感受,使他们能够仔细地观察生活。但不容忽视的是,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很浅显,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指导,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体会不同的情感。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落实好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思想修养也能得到提升,为社会输送品德优良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柳丽娜.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7(2):7-8.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1~12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 渗透 方法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科目,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渗透性,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的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与情感。例如,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表达了中华民族谦让友爱的传统美德;在红军长征的事迹中,展现了中国红军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舍己为人、舍生救国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有许多展现中国人民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文章,都生动形象地渗透了德育教育。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好,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方便,也非常重要,它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完成小学德育任务的需求。

(一)层次分明

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则要让学生学习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二)渗透性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诚实、善思、笃行等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感。

(三)共鸣性高

在语文课文中,好的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度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还要充分挖掘出渗透在词语中的真实感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语言解析进行道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是一项基本内容,而这也正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需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渗透,而忽略了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通过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深刻含义以及深厚情感,从而达到基础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三)利用情境感染进行道德教育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尽力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制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实现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真实的感受中提升道德品质。并且这些活动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六)教师自身的榜样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身边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好的榜样和各种方法,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做好。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3

(一)层次分明

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则要让学生学习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二)渗透性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诚实、善思、笃行等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感。

(三)共鸣性高

在语文课文中,好的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度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还要充分挖掘出渗透在词语中的真实感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语言解析进行道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是一项基本内容,而这也正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需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渗透,而忽略了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通过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深刻含义以及深厚情感,从而达到基础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三)利用情境感染进行道德教育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尽力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制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实现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可以举办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在真实的感受中提升道德品质。并且这些活动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六)教师自身的榜样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身边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态度、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好的榜样和各种方法,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做好。

三、总结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64-01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语文学科由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因此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最佳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并充分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是一种社科类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内涵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对于渗透德育有着先天优势。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学生在不断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会无形之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同样的道理,加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也会促进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是语文教师与教材结合,充分发挥自己优良品德的影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基础话题,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教学的渗透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首先,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更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其次,它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家对学生的评判,不再是单纯的看成绩,而更多的是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时期是一个人的成长时期,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正确认识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有效的落实德育教学工作,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既是我们教学的一种责任,也是义务。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德育教学工作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得远远不够,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待教师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就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而言,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严重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升学压力,很多的教师和家长主要重视学生的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其次,过分夸大语文教育中德育的地位:与上述现象相比,我国语文课堂上也存在着将德育作为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一极端的行为。最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灌输的德育模式,缺乏情感的注入:我国德育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家长或教师所讲的道理,而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一定的德育知识,让学生牢牢记住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或者看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否符合行为规范,对于学生内心情感和信念是否真正发生变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使得我们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陷入被动局面,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教学效率低下。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挖掘一些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成语的来源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古代的一些例子给学生讲解,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国礼仪之国的楷范。又如,在进行《长歌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与学生谈到如何珍惜时间时,可结合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欣赏,让学生从平白浅显的语言文字里感悟到时间的脚步是何等的匆匆,欣赏到语言文字对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描写之贴切,从而感受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这样,教师充分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有效的引导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结合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活动是补充,是提高。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难以进行更为广泛的德育渗透。语文课的开展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之中,也应该将语文课开在校外,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学到语文基础知识,又能够开阔视野,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应充分的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能力。比如说教师或学校可以定时开展一些必要的与语文有关的活动。比如说可以组织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读书交流会等,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深入钻研,选好切入点,不断的总结教学方法,不断的拓宽和创新教学途径,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德育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塑造小学生心灵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更是衡量我们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些行之有效且科学的德育渗透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期,他们贪玩好动,心理承受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的界定还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作为最基层的一位语文教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本人根据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如下。

一、必须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实施德育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它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期,他们的优点是争强心理极强、有着纯洁的心灵、好表现、好奇心极强等,但是他们也有着天生的缺点,比如自控能力差、好动贪玩、知识面窄、心理承受能力差等。作为教师,我们在充分地掌握了这些特点后,在教学时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扬长避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懂得做人的道理,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将知识形象化、有趣化、主动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雷锋事迹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使学生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让学生明白助人为乐且精神永存的道理。然后鼓励我们可爱的学生多做好事,一旦知道学生作了好事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自尊心得到极大的鼓舞。当然对于做错事情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或语言刺激,要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评,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

二、 其次把握好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德育渗透而忽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意义。毕竟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育为主体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握好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穿插的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教师要有侧重点,不能一味的偏重德育教育而忽视了语文课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 德育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策略探讨

1.前言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教育学科,一方面它具备其他学科所共有的工具,另一方面它还具备净化心灵、塑造道德的教化功能。正是由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为实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供了可能。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能促进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又能促进小学生人格魅力及学习能力的增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以促进德育的良好渗透。

2.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必要性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以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群体。另外,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也要求了德育的渗透。综合起来,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必然要求。第二,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第三,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第四,实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是积极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及基本要求[1]。第五,德育的渗透是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

3.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探讨

3.1深度挖掘课本内容,有效实现爱国情感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盈着众多体现爱国心、爱自然之情,富有道德感的文章,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利用教材内容并进行深度挖掘,以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接下来将以爱国情感的渗透为核心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生动教材。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通过多途径全方面的了解此篇文章,把握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目标、情感表达等。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①安排学生进行全文阅读,引导学生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与掌握,促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②安排多个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促使学生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形成英雄情感体验,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情感。

③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把握表达五位壮士牺牲自我,成就大家的教材内容。例如: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④在这个重点把握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被五位壮士的献身精神所打动。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及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心。

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感想的交流,促使爱国情感在学生本体中的渗入与融合。

3.2科学指导课文朗读,有效促进“热爱自然”之情感的形成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认知结构尚不完善的成长阶段,要促进其对于文章的全面理解,就必须要充分利用课文朗读。有研究表明,朗读有利于读者将作者文章转化成自己的内部语言,有利于实现文章情感的内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效利用课文朗读,促进学生情感的充实与升华。首先,教师在朗读课文时应感情充沛,以“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发挥表率作用[2]。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朗读,通过体验实践掌握文章的深层思想。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应进行带感情的朗读,以自身积极情感带动学生,促使学生对桂林山水产生向往,并形成学习兴趣。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由于此文词句优美、句式整齐、节奏感强,生动的朗读易于学生进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境中。总之,通过这样有感情的朗读,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

3.3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语文教学包括两部分,即课本内容的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延伸。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作品,通过课外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以促进学生内在情感的升华,进而形成积极的、健全的人格。首先,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人作品,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及情感的陶冶。

3.4积极开展写作实践,促进学生公德心的养成

写作是提高学生创作思维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内心情感的客观介体。另外由于写作涉及面较广,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营造写作机会,促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社会公德心。第一,给学生安排写日记的任务,促使学生在记录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养成社会公德心。第二,教师可以利用看图写作文、看故事写作文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社会公德心。比如,可以安排学生根据“公交车让座”这幅图来进行写作,促使学生形成“坐车公德”。第三,引导学生记录班级生活实践,促使学生在互相监督的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社会公德心[3]。

3.5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实现学生道德情感的迸发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信息技术,以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迸发。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及技术能够以有声、有色、动态的形象将教学内容完美展现,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影音播放器、录音机、PPT课件等进行辅助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触,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迸发及升华。

4.结束语

德育的渗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更多措施以促进德育的有效渗透。

【参考文献】

[1]刘秀君.浅议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161.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7

一、基于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

1.语文教材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高三语文的板块复习,都是紧密联系语文教材的。语文教材中包含着经典的名篇名章,把每一个字眼都变成了美的熏陶。它的文字和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形象优美生动,而且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高三的学生正处于未成年和成年的分水岭,身心发展已现雏形,高三语文如果能趁机将文章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弘扬出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正是语文特有的优势,文字便是它的喉舌,但又不像说教那样乏味,它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使德育的发展更完善。所以,通过语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2.现行语文教材德育渗透的缺陷

高三应是德育渗透的关键时期,但教材中德育却呈现出一些缺陷。首先,社会精英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社会精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德育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好公民。教材中大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固然伟大,毕竟这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成为空泛的口号和理论。当然,这种精英社会的高尚品德可以作为每一位学生毕生追求的目标,但是基础仍然是诚实守信、孝道等,更贴近实际生活的良好品德。不能做到大我,就尽力完成小我,否则,容易灰心丧气,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其次,教材内容刻板陈旧。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热捧外面的小说杂志?因为它们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经典固然重要,但不能太偏离实际,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教材更具魅力。这样进行德育渗透,才不会遭到学生的心理抵制。

二、基于课外读物的德育渗透

高三学生基本已经完成各方面文学的学习,可以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读物比语文教材具有更广阔的文学边界,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形式,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百家学术的盛况可以让学生领略不一样的风采。同样,课外读物也有其不可否认的缺陷。课外读物之多,犹如汪洋大海,其质量也良莠不齐。如果不是好的作品,有可能会把学生带入迷惑之地,在德育方面会适得其反。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会给学生适当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去读适合他们的书籍,对阅读方面进行经验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教授阅读方法,不刻意追求曲折情节,注重道德思想的升华,追慕大师风范。在阅读完读物后,可以通过读后感、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总结,提炼出文学素养,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基于多种组织形式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8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德育

一、前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力求体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上可知,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占的位置。而且,在一所学校里,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不仅仅是领导的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工作,要把德育渗透到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教科书的材料除了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大力宣扬诚实守信,团结互助,鞭挞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思想和行为。例如: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King Lear(模块十). Launching your career(模块十一)。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总结。

二、德育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

单词和短语合称为词汇,是我们学习英语时的基础的基础。如果说英语知识是一座金字塔,那么词汇就位于这座金字塔的最底端。要想学好英语,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而正是在这些词汇中,有着许多闪烁着德育教育的光芒。举例来说:honest(诚实的)、brave(勇敢的)、loyal(忠诚的)、modest(谦虚的)、generous(慷慨大方的)、hard-working(勤劳的)、selfless(无私的)等等;也有反面例子,例如:lazy(懒惰的)、greedy(贪婪的)、foolish(愚的)、selfish(自私的)等等。还有好的短语,例如:care about(关心)、help ... out(帮某人摆脱困境)、be proud of(以……为自豪)、pay off(得到好结果)、make a contribution to(为……作贡献)等等。我们教师在碰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它们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德育在英语句子中的渗透

《Crazy English》的创始人李阳先生的观点之一是“句子中心论”,是说我们把词汇的教学如果放在句子里记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句子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有时能够碰到一些优美的渗透着德育的句子。例如:(1)The Changjiang River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Asia.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2) Taiwan is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3) China is famous for the Great Wall.(中国以长城而闻名。) (4) Don’t laugh at people in trouble. (不要嘲笑处在困境中的人。) (5) Comrade Lei Feng always thinks of others, but little of himself.(雷锋同志总是心里想着别人,但很少想到自己。) (6)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还有《Crazy English》中的I’m Chinese. I’m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 love my country. I love my people. (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热爱我的人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

四、德育在完形填空中的渗透

完形填空在整套试卷中占30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体载多为记叙文。许多试题中的完形填空在考查学生意义、词汇、逻辑和语法等方面时,也将德育渗透其中。其主题主要有:勤劳会有回报,懒惰将一无所得;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爱心传递,传唱的是人性的光辉;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却羡慕别人的东西,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乐观会让人感到快乐。总之,例子不胜枚举。

五、德育在阅读理解中的渗透

阅读理解在正规考题中一般有5篇,分值占40分,是全卷分值最高,也很有可能是全卷的最难点所在。在这样的大题中,出题人所选择的文章也会有一些是渗透着德育的。一般有如下主题:要勇于承认错误;友谊需要用心去培育;宽恕他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在春天号召大家去共创绿色生活;良好的开端未必是成功的一半,要为心中的梦想而努力等等。

六、结束语

从以上可以看到,无论是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德育已经渗透到了英语的篇章结构,而试卷最后一题“书面表达”不正是一个篇章吗?所以说,德育在英语中从词汇、句子到篇章已经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于一场考试来说,既要抓好考试的得分,同时又对考生进行了一次德育上的心灵洗礼,可谓鱼与熊掌兼得也!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人成才,成为祖国建设又专又红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英语教师培训手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总结范文9

关键词: 英语教学;传统美德教育;渗透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是灵魂。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导向作用。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所以,每学期开学校领导总是号召全体教师在授课时应渗透德育教育,虽然是渗透,但却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识的。它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和培养德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英语课堂上闪光。

1 传统美德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和课文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的内容,如有助人为乐的;有尊老爱幼的,有勤俭节俭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团结互助的;有立志成才的;有助人为乐的;还有严己宽人的,等等,学到类似这样的课文我就会结合中国民族精神有意地对学生渗透我国的高尚民族美德。可见,英语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2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英语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1 英语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国历来都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故事结合中国伟人的感人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和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述曾经为祖国奉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英雄们的事迹。这样在巩固英语的学习的同时,也训练了英语的写作,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很好的在课堂中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2 英语教学与礼仪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是指人的言行举止要合乎一定的规范,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礼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学生,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我在遵循知识传授的同时,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学“true;believe”等时,我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学“stop;station;office;class”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学“help;honest;assist”时,教育学生要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知错就改。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3 英语教学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

素质教育理论的前提是教育人本论,它的核心是: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相信每一个人。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所以,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例如,The old man got into the car.我们不译为“老头进了小汽车”,而是译为“那位老先生上了那辆小汽车”。在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中尽量多选取尊老爱幼,扶危助困,奉献爱心题材的素材让学生写,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2.4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英语教师只能教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精神、有丰富的有关本族语和目标语的文化知识,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解答能力。外语决不是“崇洋”和传播“洋奴哲学”的T具。外语教育]_作者要时刻以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己任,凭借自己所学之长,利用各种方法,揭露西方社会的有悖人性的丑恶现象,适时、恰当地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进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对学生有意地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他们形成具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的人格,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优秀人才,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英语课堂上闪闪

发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