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6-30 13:59:37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

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小结,而是要以丰富多样的小结向学生展现教学的魅力,音乐的活力,以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前进。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环节;小结运用

一节好的音乐课,除了拥有一个引人入胜、激发学习兴趣的开场白,一段和谐愉悦、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活动外,还要有一个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小结。一般来说,在一堂音乐课结束之时,老师们都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这堂课进行总结。它不仅可以概括出本课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归纳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激发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得到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一个好的小结的运用对更好地进行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将学生积极的情感延伸到今后的教学中。小结的类型有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为合适的课堂小结,让小结成为教学亮点,并不是教学活动的终止,而是新活动的新起点。现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小结的选择和运用方法进行叙述。

一、在歌声中结束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整节课学生都处于愉悦而欢快的教学氛围中,欢快地唱与跳。在刚刚学完一首歌曲时,学生往往愿意反复演唱,为了巩固所学歌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可以用演唱歌曲的形式进行小结。例如在学习了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后,我所做的小结是:时间就像飞驰而过的小马车,在“嘀嗒”声中向前奔跑着。每个学生都应该珍惜时间,别让它白白溜走,现在就让我们在歌声中乘坐时间的小马车结束今天的学习。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小脸上洋溢着的微笑,所感受到的是学生欢快而愉悦的心情,从而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圆满地结束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歌词与曲调,更能深入音乐作品所创设的意境,让学生懂得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身边无声无息的流走,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欢快的歌声中走出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更为强烈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音乐教学中。

二、激发兴趣式结束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知识的金钥匙,没有兴趣的学习会成为学生心理与精神上的负担。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当做乐趣、当做享受,这样更加利于强化学习效果。因此,在进行小结时,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结束教学,以激发学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最常运用的结束方法。如在学习《谁唱歌》这首歌曲前,我做的小结是:在大自然中,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请同学们在课下通过观察或查看视频等资料,看看各种小动物都是怎样叫的,下节课老师将让同学们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学唱歌曲《谁唱歌》,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模仿的最多。这样自然就会引发学生关注,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带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参与到下节课中。

三、思想教育式结束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学科也不例外。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十分必要,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中受益。例如在欣赏了国歌后,我所做的小结是: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国歌,在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在运动健儿勇夺第一、为国争光的时候;在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时候,等等,这些都说明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喜欢国歌。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的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小结既是对本节所学歌曲国歌的一个总结,更能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歌的喜爱,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契机。

四、总结知识式结束

乐理知识抽象枯燥,学生在学习时并不像学唱歌曲那样乐于接受,而是觉得乐理枯燥,学习动机不强,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在进行小结时,对所学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提示会再次加深同学们对这些乐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为此,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性总结,以突出重难点,带领学生一起复习,进而达到巩固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十六分音符后,我做了如下小结:十六分音符就像一个活泼淘气的小男孩,笑着向我们跑过来,让我们边喊着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变做跑步的动作,再次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欢快与紧凑。同学们开心地喊着节奏,做着跑步的动作,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这样的小结更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复习所学乐理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氛围异常活跃,更加利于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五、表扬鼓励式结束

好的评价如冬天暖阳带给学生光明,是动力加油站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因此在小结时,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较大的成就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音乐实践活动中,所以对那些在课堂中表现好的学生、有进步的学生,要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例如在即将结束教学活动时,我这样鼓励同学们:这节课各组同学表现得都非常好,××小组和××小组的同学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配合、团结协作获得了最高的分数,老师奖励这两个小组五颗“音乐糖果”,希望其他小组同学下节课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这对于被奖励的小组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与肯定,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更加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而对于其他小组来说这更是一种激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努力的目标,进而能够使各小组学生都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

总之,一节较为完美的音乐课凝结着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哪怕是小小的结束语也要进行精心设计,力求语言简练、突出重点,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就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者:张凌云 单位: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师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张贤,谢幕.让精彩继续———小学音乐课堂小结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神州,2014(3).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法 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长期分散训练 全程教育实践法

笔者这几年一直教授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有种现象一直让笔者感到困惑:有一部分学生各科专业成绩都还不错,可为什么试讲一节小学音乐课总是一塌糊涂呢?有的学生站在讲台上不敢抬头,语无伦次,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表达不出来;有的学生教学中姿态倒是很自然,可是教学过程没有头绪;有的学生教材内容很熟练,可是歌唱教学不会弹伴奏;有的学生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不知如何处理……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本身对自己“准教师”的身份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学法的重要性;二是学校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帮助他们做好当教师的准备;三是各专业教师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教学能力的渗透。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教学法课程是培养学生从“学生”到“教师”转变的一门关键性学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进来”,还得要“讲出去”。

可是长期以来,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当作主要任务,而忽视了教学法的重要性。师范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音乐教师,而不是表演人才,弹得再好,唱得再棒,却不知道怎样把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就不能胜任音乐教师这一职业,如果是这样,我们学校的师范性又体现在哪里?所以,作为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还必须很好地加强从教能力的培养。

因此,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的重要性,把教学法的传授、学习放到跟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核心地位,最终形成教师注重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致力于音乐教学能力掌握的局面。

二、改变旧的课程设置模式,实施全程教育实践法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正在经历着这场改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顺利推进,而新课程的实施正落到了我们这一代师范生的肩上。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和对新音乐课程实践的探索与总结,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音乐新课程进行解读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阐述新理念的音乐教学方法。目的是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个实施新课程的有益思路和可供参考与借鉴的教学实践范例。

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都把教学法课程安排在最后一年,其中上学期学习教学法理论,大约40课时,中间有1到2周的见习;下学期自己找地方进行教育实习,大约10到12周。这样的课程设置把小学音乐教学法安排在最后一年进行“短期训练”,无论是教学法课程的理论学习还是教育实践都比较仓促,学生难以消化,对提高学生的实际音乐课堂水平来说,是不太理想的。如果能长期分散训练,把教育实习的战线拉长,把它贯穿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效果会更好。因为师范高专音乐专业的学生进校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所以要尽早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就必须“实施全程教育实践法”,使学生能尽早确立“教师角色”意识,从一进校门到毕业,心中始终怀着“教师”这一崇高信念,从而有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创新和教师人格的完善。

全程教育实践法实施如下:

一年级进行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训练,主要包括教学仪态和教学语言。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增强向师性,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作为“美的使者”,音乐教师应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在课堂上的动作举止、表情姿态都要充分展示教师的审美修养。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设计,音乐课堂语言要特别注意简洁并具有启发性,板书方面文字要端庄秀美,设计要精巧,布局要合理。而这些要求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很难做到。二年级进入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的理论学习和掌握以及听课和见习阶段。上学期用足够的时间系统学习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小学音乐教材,选择具体内容编写完整的教学设计。下学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小学观摩课堂音乐教学,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轮流到小学实践音乐课堂教学若干次,体验“准教师”的角色感。三年级上学期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音乐教学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模拟试讲训练。可以贯穿小组试讲、全班试讲、学生各自评讲、教师听课评讲等环节。下学期是教育实习和教学总结研究阶段,让学生到小学进行实际课堂教学、音乐课外活动辅导、排练节目、担任班主任等,返校后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总结和研究。

三、把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教学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传统的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包揽在专职任课教师一个人身上,可是教学过程中许多专业内容都有其独特的专业性。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全体专业教师都能认识到所教学生“准教师”的角色,把专业技能训练和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授课,大家共同完成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的辅导,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比如,钢琴教师在辅导学生熟练弹奏各种钢琴曲、解决弹奏技巧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为儿童歌曲弹即兴伴奏;声乐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发声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儿童歌曲;舞蹈教师在纠正学生舞蹈动作的同时,多讲一些舞蹈的编排知识;等等。这样,我们的“准教师”就能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实践技能,并通过“全程教育实践模式”逐步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如果能朝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发展下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性音乐教育,我们培养的一批批小学音乐教师才能担当起新世纪、新课改赋予他们的重任。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

自从参加工作,我们就被要求写工作总结,现在写工作总结已经成为习惯,但还是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1一、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 具体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分析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学思路: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面向团体,因材施教;

2、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5、音乐教学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改革评价机制。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五、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学期教学。

(2)、通过艺术节活动。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2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音乐教材学期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学期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学期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学期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积极的创设学期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期情境是实现学期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学期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学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期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学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学期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灵活的运用学期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学期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学期教学的有效度。音乐学期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5)充分的利用学期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学期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学期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学期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一年级的音乐教材学期教学主要是以优化学期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学期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学期,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九、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3课时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3课时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3课时

第五单元轻歌曼舞3课时

第三单元长江两岸3课时

第六单元春之声3课时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3一、基本情况

我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鉴赏模块的学习,对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望。但这些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习惯、表情等方面较好,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较弱,咬字、吐字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歌唱时常常出现喊歌的现象,导致缺少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感悟音乐的形式美,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修养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组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5、通过歌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和浅点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

6、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享受和声之美,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要求

1、在动口、动手、动脑的音乐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态度。

3、创设情景,提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

4、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5、在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以达到教情合一。

6、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强调学生学习交流。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做好特长生的辅导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突出学科特点,努力把良好的道德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5、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6、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与提高。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4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相关工作意见,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各教育法规为准则,结合学校音乐教学实际,把握音乐课程多元化、人文性特征,全面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促进学校艺术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音乐学期教学,丰富课余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

1.切实加强学习研讨,努力提高综合水平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将定期组织组内、外学习和平时查阅教育教学资料、相互探讨交流及反思、自学自练相结合,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2.认真落实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⑴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⑵严格“五认真”规范,以学期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效率。

⑶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以“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主体式发展性学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听、说、唱、玩、想、演、做、画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⑷灵活选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⑸组织好课外活动,使学期学习得以延伸,并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新知,兴趣巩固。抓好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学生尖子,积累优秀作品,积极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

3.致力追求以校为本,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开展教研活动,加大研讨力度,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⑴重视自身业务学习和提升,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专业和教学技能。

⑵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注重理解新教材,创造新模式,设计新课型,运用新方法,突出研究性、实效性。

⑶开展经常性听课、评课系列活动,做到听、评、导、学,推动学期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⑷以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大胆改革学期教学,拓宽活动形式,改进评价体系,不断总结,成长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4.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积极准备市级申报

邀请专家领导对现有的校本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准备镇江市级课题《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申报工作。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拾起一片金黄的落叶我发现秋天到了!当大雁南飞时,我醒悟秋天到了!翻开桌上的历时,我惊喜秋天到了!新的学期也伴随着秋天到来不期而至了。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看到春的生机与希望,新的工作又给了我信心和力量。音乐教研组又开始了新的教研活动。为了更好地搞好音乐教研工作,使其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现将这学期的音乐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交通方便,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资源丰富,我校共有50多名兢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个个求上进,在这里辛勤耕耘着,他们都有很厚的教学基本功,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学校从过去到现在不断的进步,吸引了很多领导和有关社会人员来我校参观、学习,这给了我们信心。虽然我校专业教师不多,但我们都能克服困难,为了学生情愿多付出,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工作任务及目标

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音乐教研组

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以新的姿态迎接一切,努力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调动师

生的积极性。本学期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音乐组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后新的理念,鼓励老师潜心钻研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3、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热衷于音乐。

4、坚持培养部分音乐方面的特长学生,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提高他们的水平,并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四、工作措施

1、开学初,我们音乐教师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4

【关键词】音乐 导入 五分钟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24-01

一 导入教学的困惑

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起学习的动机,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进入学习音乐的状态,为新知识做铺垫,明确音乐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期待。一堂音乐课中导入环节设计得很好,安排得当,整个教学就会先声夺人。但并不是所有音乐课的导入都是那么有用的,有时教师把握不好导入的内容及形式,也会破坏一节好的音乐课。以下是我在音乐公开课的导入中发现的几点问题:

1.音乐课导入过于冗长

音乐课的导入是简短的、灵活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而设置的。它的时间一般在五分钟左右,有些音乐教师的想法很好,为了导入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把导入做得过于冗长,就会让简单的旋律变得复杂。

2.音乐课导入只为了做花架子

在倡导新课标形式下的音乐课,有些教师在音乐课上追求形式美,在导入的环节上大做文章。结果这样的导入在外人看来就是花架子,是为了导入而做的导入。

3.音乐课的导入牵强附会

有些教学内容看似和音乐课有关,其实和音乐课的内容是不相符合的,根本不能为音乐教学服务。例如:四年级音乐课《小鸟,飞到这里来》,老师其实只要一句话“我们想要让小鸟和我们做邻居的话,要给小鸟提供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就能引出课题。然而上课时,老师用多媒体花了很长时间播放一只受伤的小鸟在树林里飞的画面,用了很多的提问才把学生引导到与本课有关的话题上。其实这种做法浪费时间,难避牵强附会。

二 导入困惑的解析

在新课标出台中导入作为一项标准,成为教学的规范。就是这五分钟的导入让音乐教师绞尽脑汁,花费心思,往往造成环节拖沓、冗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往往要具有新颖性,要关注学生的反应而不关注课堂的实效。

三 课堂教学经验总结(五分钟训练系统)

小学音乐课应该是学知识、学技能的阶段,不能把时间花费在无效果的导入环节上。那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课前五分钟欣赏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缺失了学生听觉的训练,怎样让音乐变成听觉的艺术又能兼顾学生的歌曲学习呢?平时我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的课前五分钟音乐欣赏,在欣赏曲子的同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让学生沉浸于音乐的世界中、感受音乐、触摸音乐和音乐对话。欣赏完音乐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经过长期的积累,我相信学生的音乐听觉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会不断升华。如三年级音乐课《金孔雀轻轻跳》,在学习这节课前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沉浸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情,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经过这五分钟音乐欣赏的洗礼,学生不自觉地就进入了音乐课堂。也为本节课的音乐教学奠定了基础。

2.课前五分钟节奏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如果没有骨架,一首歌曲就像一堆烂泥,不成块。怎样让学生掌握好一首歌曲的节奏,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素养总结出节奏培训体系,分层进行指导教学。课前五分钟节奏练习的实施,能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的气氛中,刺激孩子们的挑战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歌曲的节奏进行练习,解决歌曲节奏的难度。如:三年级音乐课《跳到我这里来》,重点是在课前训练阶段融入竞争意识,既增加了学生兴趣,又解决了教学重点,课前五分钟节奏练习,是对课堂的一个补充拓展。

3.课前五分钟试唱(旋律)练习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人若没有灵魂就犹如行尸走肉。那音乐如果没有了灵魂就犹如噪音般刺耳,没有了生命力。为了唱好一首歌,音准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村孩子面前,音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特别是跨度比较大的旋律,学生很难唱准。如何轻松地解决音准问题?我提出了课前五分钟旋律试唱练习。如三年级音乐课《如今家乡山连山》,此课旋律跨度较大,容易跑音,在课前训练时我提炼出旋律中的难点进行试唱练习,这样既能达到训练的音准,又能达到发声训练的目的。

小学音乐课需要扎实的课堂基础,需要音乐教师用心浇灌课堂。音乐课要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音乐鉴赏能力,这样的音乐课才是对学生有用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课前的五分钟应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希望广大音乐教育者用心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洪彬.音乐教学走向综合的两点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6(06)

[2]殷瑛.音乐课堂要适当“留白”[J].中国音乐教育,2006(11)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5

一、学科水平与教育技能相结合

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又有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技术。”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技能。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切实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夯实学科能力基础,加强教学技能锻炼。在学科专业水平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加强对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自己的音乐教学补充能量。就这一方面而言,至少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提升歌唱技能。歌唱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所以教师要坚持练习唱歌,力求提升自身歌唱水平。第二,加强乐器演奏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教师必须对课程所需的各种乐器勤加练习,在熟练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三,培养创作能力。适当的音乐创作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音乐专业水平,而且也有助于开展创新型的音乐教学。在教育专业技能方面,这里则主要强调两点:第一,音乐教师不但要会唱歌,而且还要会说话。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用通俗、生动、风趣的言语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适应现代教学需求。教师需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计算机音乐软件等,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更新理念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理念的改革。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理解和运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实践和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基石。当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只是第一步,称职的音乐教师还应该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深入到实际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只有做到理念更新和方法创新的结合,才能够逐步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比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主张开展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依据这一理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努力尝试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综合性。例如,在欣赏乐曲“小背篓”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乐曲节奏和韵律的印象,我组织学生分组编排儿歌舞蹈,通过与舞蹈的有机结合,使得音乐教学“动”起来,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我还经常指导孩子们开展配乐诗朗诵比赛,将诗歌与音乐结合起来,既完成了音乐欣赏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而言之,更新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结合是小学音乐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外部评价与内部反思相结合

教育评价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策略不仅有助于公正判断教师目前的工作成果,而且有助于完善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的评价环节。回归到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上来,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需要将外部评价与内部反思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补充,从而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针对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一是因为学校依据相关的教师专业化标准来对教师的个人学科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培训、考察和评估,进而给教师提出具体细致的工作要求。二是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是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要发言人,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同样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依据学校的相关教学标准来开展教学以外,还应该听听学生的声音,平等友好地与学生交流,以便获得真实有效的教学改进意见。除了外部评价以外,教师的自我反思也至关重要。以笔者自身为例,为了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教学反思环节,不仅认真撰写每一课的教学案例反思,而且定期进行阶段性自我总结,从专业技能、教学方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尽快改掉缺点。通过长期的努力,我在专业化水平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四、实践锻炼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除了自身专业学科水平和教学实践技能以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还包括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科研能力。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着忽视教学科研的问题,误认为科研只是相关专家、学者的事情,教师的职责仅仅是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对于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教育优化的积极作用已逐步彰显。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适应新环境下的新要求,突破传统工作思维,在努力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尝试进行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教研结合,最终实现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跨越式进步。当然,教学科研毕竟是教学活动的更高层次提升,对普通音乐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教育学、教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扩充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为教育实践和科研夯实基础。同时,还要不断汲取音乐专业知识的养分,开阔学科和教学的视野。第二,必须注重教学创新和经验积累,这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依据和素材。第三,必须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只有在思考中,才能探索出教学的新思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的实际问题;也只有在反思中,才能总结教学成果,提炼出教学科研的素材。最后,必须学习专业的科研方法,比如教学调研、学科考察、课题研讨等,从而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适应教学发展需求,实现专业化成长。不论通过什么途径,借助什么方法,我们想要达到的专业化成长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促使音乐教师既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又具备过硬的音乐专业技能,也能够胜任相关的教育科研工作,最终成长为音乐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专家。

作者:李笛 单位: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第二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洪玲.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0).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 专业理论课程 实践教学 改革

黄淮学院作为地方性的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音乐表演专业进行近三年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理论教学改革从调查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兴趣等入手,经过集体讨论,制定实践教学原则,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过程。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经过改革实践,本科音乐表演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应用型技术大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发展的案例。

一、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调查显示,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喜欢技巧课,不喜欢理论课的现象,特别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大多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相对消极,理论课学习困难表现突出,理论课的逃课率较高,考试不及格率也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讨厌理论课,由于学生不重视理论课、不尊重理论课教师,导致理论课教师教学兴趣不高,给教师安排理论课时教学主任也很为难。理论课不重要吗?回答是否定的。然而,如何提高大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提高理论素质,是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运行多年,大多认为理论课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谁都不愿改变已有的教学方法。黄淮学院从2010年开始,为了适应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要求各专业进行改革的探索,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教师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思想得到了解放,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应用能力。教师头脑转型,行动转型,经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小组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师生形成共识,共同参与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形成了理论课的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良好局面。

二、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不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师即是导演,学生即是演员,通过设计不同的实践环节及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合作、表演、观赏、评论中获得感性知识,通过讨论总结形成理性知识,从而巩固系统化的音乐知识体系。为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技巧提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后的理论学习克服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创设愉快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总结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最后形成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

(一)“讲+演”模式

“讲”,即是学生当教师给同学讲课,在上课前教师与学生沟通,指定主讲学生提前准备讲课内容,由学生讲课小组学生共同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具等。“演”,即是全体或小组学生表演(唱、奏、舞等)以配合讲课内容,通过表演验证讲授的理论知识。比如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的“中国民族调式”备课、上课环节设计:

1.在教师指导下由讲课小组提前备课: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工具、制作教学课件等。(全体学生预习指定的教学内容,并且准备相关的乐器、各类民族调式的曲目,提前准备演奏练习曲目);

2.指定一名学生用教学课件讲课;

3.分组对学生讲课的内容进行实际演奏、演唱,对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进行归类表演;

4.分讨论小组3至5个,其中一名小组长引导小组学生对演奏、演唱的五声音阶曲目进行归类、分析、总结;

5.小组长发言:大家讨论的结果讲解;

6.讲课学生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讨论结果;

7.教师最后总结:对本节课的总体评价、强调教学重点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课堂上由学生的“讲”和学生的“演”共同组成上课环节,经历完成上课过程。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讲+演”模式的上课环节设计是:教师指导―学生主讲―学生表演―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二)“学+练”模式

“学”即是学生主动学习,“练”即是学生课堂练习,课堂学习过程即是练习过程,练习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学中练”“练中学”。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时间不能过多,练习是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比如和声学课程的学习,教师讲授时间要尽可能的少,必须讲的内容讲到即可,主要是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在练习中检验教师所讲的知识,边学边用,把理论变成可听可看的东西,或唱,或奏,避免纸上谈兵,课前做好相关的练习乐器、道具服装等的准备工作。“学+练”模式的上课过程设计是:教师指导―感性入手―小组讨论―技能练习―验证知识―教师总结。

(三)“观+评”模式

“观”,即是学生观察、观看,通过直观地看获得丰富的教学信息,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评”,即是学生评论或教师评论,通过评论辨别知识的真伪。比如学习中外音乐史理论课程时,由于对历史音乐家没有感性认识,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看教材也是文字记录,不好记、不愿记,学生学习出现困难,为了解决现实与历史的时空距离感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查找各个时期典型有代表性的音乐家相关影视资料,在课堂上观看,增强学生对音乐家的感性认识,避免课堂上的抽象文字的学习与背诵,在观看过程中加以评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评论,发表自己对音乐家的看法或对学生评论的看法,学生课堂学习时不仅仅是一本书,通过观赏、评论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料,提高了理论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观+评”模式的上课环节设计是: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小组讨论―学生评价―师生互评―教师总结。

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新”“奇”是引起大学生兴趣的“点”。“新”,可以是内容新、方法新、形式新;“奇”,即是出人意料,很少见的,主要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学习的材料收集展示等。学生需要在愉快的情绪环境下乐学、想学,不断探索性地发现新知识。把已有的前人总结的理论知识,通过设计,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总结前人的成果,学习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没压力这一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性、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都要精心设计,达到学生上课愿意提前去、听课积极性高、积极探索理论知识、课下研究相关的理论课题的教学效果。教学的趣味性要有连续性,每一次都要有突破、有创新,不能因为一次的教学效果失败而影响下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危机意识,通过不断自学、互学才能做到实践教学的趣味性。

2.实用性原则

音乐表演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要注重实用性,理论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理论不是为理论而学习理论,费时费力学习后无用或用处不大的理论内容可不学,教学内容要有轻重之分,当前或今后用得多的理论知识要重点学习。非重点的可学可不学,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教材作为课程的参考而不是唯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教材中没有的新知识也要及时补充、更新学习。

3.形象性原则

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形象思维较为见长,因此,要把音乐理论课程中的文字与数字变成“视、听”的东西才易被学生接受。如何把一本书变成形象化的材料,要求教师会设计、会创作,利用业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把一本书分为若干大模块,大模块再分为各个小模块,把各个小模块找到对应的视听形象材料。为实践教学做好基础工作。另外,教师上课时的语言也要尽可能的形象化,把书面语言口语化、音乐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一方面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不费劲的情况下记忆,不知不觉中形成对音乐理论知识感性知识结构,经过积累、总结而形成牢固的理论知识体系。

4.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也是落脚点,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在实践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不仅具有“学”的角色观念,还有“教”的观念。在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要有自主的观念,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达到一个目的,让学生形成巩固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应用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教”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教”即是“学”,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并且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科学性原则

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科学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有科学性。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设计的环节要合理科学,不是只要兴趣不要科学的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从集体专业教师讨论开始,经过教师与教师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教师的讨论,课程模块整体设计,从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教学规范,个人在整体设计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个人实施,在次周的教研活动时间,专业教师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在实践教学与教学研究中反复进行,同时注重学生对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评价,如果学生评价结果连续较低,将逐步取消该教师的上课资格,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得到落实。

结语

通过三年的改革与探索,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的音乐理论课程受到多数学生的喜爱。调查显示:95%以上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由原来的逃课变为积极参与音乐理论课程学习,基本上避免了学生理论课不及格的现象。由于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成绩的提高,音乐表演专业的技能课成绩也得到了大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受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注:本文为黄淮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改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编号:2012XJGLX0914。)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汤百智.杜皓.优化实践教学过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职教通讯,2006(02).

[3]邓红珍.刘荣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01).

[4]叶秀玲. 音乐表演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 2010(02).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7

一、音乐鉴赏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高中阶段,特别是在高中音乐学科领域中开展研究性课题的研究,对于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高中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其次,提供发展的广阔空间。高中音乐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在收集和聆听大量音像资料的过程中,分析作品,体验情感,辨别良莠,从而提高音乐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形成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尊重和热爱。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多种能力及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再次,学会学习的终身能力。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与情感的最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音乐。高中音乐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音乐生活的丰富性,探寻和了解音乐,掌握获取欣赏音乐的手段和方法,对丰富其阅历,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逐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愿望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问题是思维的产物,也是引发思考的动机。通过一些音乐情景创设,设计出高质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确立带有兴趣和疑问的研究专题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关键。

2.收集数据,感受音乐,展开研究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这也是真正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是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有效举措。这些活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3.启发引导,分析音乐,深入研究内容――研究性学习的中期阶段。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有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这时,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合作,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互相补充与启发,在讨论中逐步弄清问题的思路和结论。当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能置之度外,要参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及时给予辅导和点拨。

4.展示成果,理解音乐,总结研究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后期阶段。每个小组研究的子课题,相对来说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因此,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总结,教师要把这些知识加以总结和巩固,构建起“知识树”。要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二、充分行使教师权力,灵活处理模块与教材

在新课改实施的初始阶段,基于各方面的原因,总结已经进入新课改的学校的经验教训,我想,部分学校甚至绝大部分学校都不一定能开齐全部六个模块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依靠教师的个人智慧、创造性、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尽可能地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而这尤其需要教师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灵活处理模块及教材。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38-01

模式是指从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中经过抽象和升华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体系。模式(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有助于你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以上是百度百科对模式的解释。在此,我谈谈黄丹学校小学音乐生本教学模式。

通过多次远程培训辅导,了解到当今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总体来说城乡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师资的欠缺和音乐学科不受重视上。市、县学校的情况感觉好些,但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感觉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路上行走难,而且感觉越走越艰难!农村学校基本没有专职音乐老师,哪怕曾经有的,也都因为职称等问题。不得不忍痛割爱跨进统考科目的教学行列(其中也包括我,为了能评上职称,我放弃了做专职音乐老师。可现在虽然评了职称,但是想回到专职音乐的位置上去。却不大可能了,真是有得必有失)。尽管许多学校的音乐老师有很多,但没有一个是会识谱的,几乎每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都是提一个收音机拿一盒磁带进教室。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音乐教学改革之路举步维艰。音乐课改之路如此难行,是不是就意味着不用走了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不但要走,还要走实!通过十几年的探索与思考,我校已经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一、前置性作业

音乐前置性作业的布置直接关系着整节课程的实施,没有学生自己的预习,老师怎么知道怎样来以学定教呢?学生懂的不用教,学生不懂的才有必要教。前置性作业形式比较多样,主要是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经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可以是与歌曲的内容相关的;与歌曲旋律相关的;与词曲作者相关的都行。无论学生收集得怎样,只要用心去做了就行;无论学生汇报得怎样,只要参与了就行;无论学生自主学习得怎样,只要鼓励他们就行。

二、有趣的导入

导入是否有激情,决定着课堂的归宿与命运。一次成功的导入,意味着你的这节音乐课已成功了一半,因为你已经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学生的学习欲已被你调动起来。趁热打铁将会事半功倍!那么到底有哪些导入形式呢?

我们常用的导入形式有这些: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谈话导入;魔术导入;诗歌导入等。总之,无论选择哪种导入形式,最关键的点还是落在一个“趣”字上。

三、乐理知识的渗透

乐理知识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坚持与训练;乐理知识的学习要设计得有趣味些,不能生搬硬套。每一堂课都有其训练的重难点,可将其溶入到形式多样的游戏中,学生就不会认为学习乐理知识枯燥无趣了。每一堂课的训练不在多,而要在一个“精”字上下功夫!可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发声练习、呼吸练习、音程练习、视唱练习、听力训练等。

四、歌曲的学习

有了前置性作业和乐理知识的学习作为铺垫,歌曲的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1、聆听歌曲范唱,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及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用“啦”轻声模唱歌曲。

3、学唱旋律,可以是老师教唱,也可以是学生跟着老师弹奏的旋律自己学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4、跟着旋律,填入歌词。

5、学生演唱歌曲,正音。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抓出音乐中蕴藏的情感和告知人们的道理,用情地演唱。

五、歌曲的创编与展示

对歌曲进行创编与展示,是对整堂课程学习效果的一次提升与检验。也是对孩子们的能力进行培养和展示的一次机会。创编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和团结精神。创编的形式很多,有的小组对歌词进行改编;有的小组从歌曲演唱形式上入手进行创编(如:轮唱、合唱、齐唱);有的小组为歌曲创编简单而优美的舞蹈;有的小组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小组朗诵与歌曲主题相似的诗歌;还有的小组更绝,将许多元素组合在一起。总之,当学生都行动起来时,教室仿佛顿时变成了音乐的海洋,欢乐的海洋,激情的海洋。

小学音乐实习自我总结范文9

一、突出学科特点,在音乐中进行常规训练

很多音乐教师上课都有相同的经历:在上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有的学生把音乐课当作放松课。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被一次次的纪律整顿所打断。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又有多少实效。我国有句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纪律、规矩,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必要的常规。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和其他学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点在于既要对学生进行站、立、坐及排队、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如,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坐下后听音乐拍手,安定学生的情绪;听上行的音阶表示起立上课,通过师生问好歌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同时达到融洽师生感情的目的;用简短的音乐或有节奏感、乐律感的儿歌(人坐直、脚放平、胸挺起等),让学生安静坐好,强调所有的训练都要在音乐中进行,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良好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形成。

很多人管“音乐课”叫“唱歌课”,虽然不准确,但是也反映了唱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学唱歌曲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尤其低年级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坐的姿势也是千姿百态。大声地唱歌,既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又使歌声缺少美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情绪。所以从一开始我以“轻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习惯,还编了许多有趣的儿歌,告诉他们:“唱歌要像百灵鸟,轻轻唱来真好听;唱歌不学黑乌鸦,扯着嗓子真难听。要求唱的优美抒情时,我会说:让你美妙的歌声插上翅膀飞向蓝天。教师总结:声音连贯。”要求唱得欢快轻巧,我会说:比一比谁的小皮球跳起来了。教师总结:声音要有弹性。

二、围绕学科核心,在聆听中展开层层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的心灵接触,学生听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听”是进入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听音乐的方法,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如何听音乐有个方法问题,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欣赏音乐的习惯和科学的欣赏音乐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赏音乐的能力,使音乐伴随他一生。音乐一开始要静静地听,完整地听,在参与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学生只能对作品感悟到:高兴、欢快、优美、忧伤等情绪,随着参与欣赏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寻找“为什么”,使学生从感官的欣赏上升到理性的分析,掌握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懂得音乐艺术像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绘画艺术中的线条和色彩一样,也有它自己的一套传情达意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速度和力度等音乐要素。我们平时正是根据音乐中各种不同的音乐要素及其表现形式——如旋律的起伏与平稳、节奏的紧凑与松弛以及不同的力度、速度、节拍、调式、演唱形式等来“听”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不同情绪、风格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

但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去听,学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作品中去,要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听”变为自觉的“我要听”到最后的“我会听”,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如,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使学生能从音乐中感受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由于圆号演奏的“狼”是最具特色的,它结实有力的音色非常贴近狼的形象特征,此外还有老爷爷、小鸟、小鸭子等,学生听后都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来。因为大管深沉、厚重的音色表现了老爷爷走路迟缓而笨重的形象,长笛清脆、嘹亮的音色表现出了小鸟轻快灵巧的特点等等,学生边聆听边如身临其境,体验到了大自然与人的密不分割的关系,表现出了音乐的魅力。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和训练,小朋友自然形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